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五
卷十五 第 1a 页 WYG0208-077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四书近指卷十五

  容城孙奇逢撰

  公孙丒章句上

  当路于齐章

  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看的太高以齐王反手也言的
太易无怪其惑滋甚文王一段引證亦极明切但未识
时务耳今时则易然惟此时为然未有疏于此时未有
卷十五 第 1b 页 WYG0208-0770d.png
甚于此时总见机会可乘而时不可失煞有技痒之意
引孔子云德之流行见非伯功所可同日语也 问孟
子既卑管仲使孟子当管仲时则如之何双峰饶氏
曰亦只是合诸侯以尊周室但孟子真能使王室尊安
而诸侯各循王度管仲不过假尊周之名以盖其搂诸
侯之实其所为实文武之罪人也王霸之分只在诚伪
孔子作春秋亦不过欲诸侯尊周室循周制而已

  则不动心章

卷十五 第 2a 页 WYG0208-0771a.png
  不动心三字是尧舜至孔子相传的派孟子以见知自
负者全在于此虞廷授受从人心道心精而一之允执
厥中此不动心之源也至于汤而以礼制心文王而翼
翼小心孔子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孟子历四十学力始
得令此心不动是岂可袭取于一朝而强镇于临事也
哉其得力全在集义集义便能慊心知言养气是因告
子所勿求者反之见己之功夫有如此告子怕言与气
动了心任其不得而俱无求孟子却就言与气上都求
卷十五 第 2b 页 WYG0208-0771b.png
之于心而使无不得不知言无以知人是孔子家法养
气则是孟子创获程子云孟子学已到至处仲尼只说
一个志孟子便说养气出来只此二字其功甚多浩然
之气正是乾元静专动直坤元静翕动辟之气惟直养
之不铄其刚大之体则俯仰天地无处可限我屈我何
不可以配义与道配道义正是塞天地直养是时时求
慊于心从自反上用功自反而心安即义也集义而生
是从内生出义袭而取是从外取入必有事是集义之
卷十五 第 3a 页 WYG0208-0771c.png
功正忘助是义袭之害勿忘勿助之学自不得厌乃所
谓智也勿忘勿助之教自不得倦乃所谓仁也智在上
则用众人之长在下则用古今之理仁在上则溉世以
利在下则与人以善知不以己仁不私己此为圣人之
仁智已矣愿学者正愿学其不厌不倦者也孔子四十
不惑孟子四十不动心其衣钵相承如此 鲁斋许氏
曰朱子云孟子养气之论孔子已道了曰内省不疚夫
何忧何惧愚谓与此正相表里自反则内省也直则不
卷十五 第 3b 页 WYG0208-0771d.png
疚矣千万人吾往不忧不惧也 维立陈氏曰惴往都
是勇不往处正是千万人不敢挠的精神蕴蓄处内省
时微觉不缩即还他惴的一念惴是本来良心浮气尽
敛大勇真种子正在此此节即慊心功夫自反二字不
可忽只一段形容愧赧便非 曾子孟子养气大关头常
恐有不缩处不得于心处不慊处行不义杀不辜处若
云知言养气更无不得于心不得于言之时是欲抬高
圣贤失却圣贤侧身改过大旨 陆象山云志壹动气
卷十五 第 4a 页 WYG0208-0772a.png
此不待论独气壹动志未能使人无疑孟子以蹶趋动
心明之则无疑矣亦自有主客之分又曰居处饮食适
宣节之宜视听言动严邪正之辨皆无暴其气之功也
按象山看无暴字甚有著落学者宜深思之 问伯夷
伊尹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有所不为何以言
之朱子曰以其逊国而逃谏伐而饿非道义一介不取
与观之则可见矣 王阳明云心之本体原是不动的
只为所行有不合义便动了孟子不论心之动与不动只
卷十五 第 4b 页 WYG0208-0772b.png
是集义所行无不是义此心自然无可动处若告子只
要此心不动便是把捉此心将生生不息底本体反沮
挠了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集义功夫自是养的充
满并无馁慊自觉纵横自在活泼泼地此便是浩然之
气按阳明此论甚确学者由阳明之说推之益信予说
不谬诸家之说皆不可从也

  以力假仁章

  圣门羞称五霸只为一假字看破是假谁肯心服德与
卷十五 第 5a 页 WYG0208-0772c.png
仁却是浑合服至于思乃所谓中心悦而诚服也其王
也自不待大 朱子曰以德行仁德非止谓有救民于
水火之诚心这德字说得甚阔是自己身上事都做得
来是无一不备了所以行出来便是仁且如汤不迩声
色不殖货利至彰信兆民救民水火之中若无前面底
虽欲救民不可得也武王亶聪明作元后救民水火之
中若无这亶聪明虽欲救民其道何由

  不仁则辱章

卷十五 第 5b 页 WYG0208-0772d.png
  两国家间暇一则大国畏之一则自求祸真个仁则荣
不仁则辱所谓祸福无不自已求之者引诗福之自求
也引太甲祸之自求也然祸福常相倚伏强仁则可转
祸为福怠仁则可转福为祸总于己取之而已矣 朱
子曰此亦只是为下等人言之若是上等人他岂以荣
辱之故而后行仁哉 蔡氏曰程子易比卦彖传曰且
得他畏危亡之祸而求所以比辅其民犹胜于全不顾
者此章近之 三节皆有荣辱意不可分应明政刑
卷十五 第 6a 页 WYG0208-0773a.png
与般乐怠敖特其显者耳迨天节正荣辱分界处能治
国家谁敢侮之不能治国家则侮之必矣讲此节不可
硬说无侮须得恍忽难定安危呼吸之意方与章首二
则字合

  尊贤使能章

  王道以得民心为本五个天下字便见邻国之民仰若
父母无敌天下意信能行此谓只就本国做起天下自
不能出其范围 双峰饶氏曰无敌于天下一句乃是
卷十五 第 6b 页 WYG0208-0773b.png
此章大指盖能行王者之政则可以兴王者之治当时
诸侯不得民心惟务侵人土地故孟子教之但行王政
以恤其民使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则天下之民亦仰
之若父母如此则东征西伐何向不服不然吾国之民
亦雠敌也况邻国乎

  皆有不忍章

  天地有好生之德人得之为不忍人之心此性之所以善而
人之所以皆有虽情封物蔽之后而乍见孺子入井此
卷十五 第 7a 页 WYG0208-0773c.png
心仍依然在也此心统四端犹人之有四体四体身所
运用气脉相贯终日用而不能穷四体四端心所运用
精神相贯终日运而岂能穷四端知之为良知能之为
良能其著力全在扩而充之由不忍觳觫一念善推之
则足以王天下由不忍孺子一念能充之则足以保四
海扩充二字即子思之致曲曾子之格物孔子之学习
 治天下之作用只就不忍一念运旋出来运掌不重
易治正形容不忍之心包天地民物旁皇周浃充足有
卷十五 第 7b 页 WYG0208-0773d.png
馀不可不扩充意 念庵罗氏曰乍见孺子乃指点真
心示人其后扩充正欲时时此心方可与尧舜相对
朱子曰人之一心在外者要收入来如求放心章是也
在内者又要推出去此章是也孟子一部书皆是此意
大抵一收一放一阖一辟道理森然

  惟恐伤人章

  尊其身以为万物之主则人皆我役也俛首而处其下
则我为人役为人役而辱莫大焉耻莫甚焉欲免此耻
卷十五 第 8a 页 WYG0208-0774a.png
须慎于术术字即论语习字矢人初岂甘于不仁贪矢
之利不暇自顾其心世主岂忍争地争城之惨只因误
于富强之术不得不兴兵搆怨为仁反己是当时诸侯
王对症之药 虚斋蔡氏曰本文惟恐字集注二利字
皆以心言心以习异也

  人告以过章

  与人为善其机全在取人取人为善其机全在舍己由
舍得从由从得取此真忘己而浑人我于一原者也不
卷十五 第 8b 页 WYG0208-0774b.png
能舍己须要克己孔子绝四舜之舍己也若孔之卓殆
庶几乎 中洲金氏曰舍己即是从人从人即是取人
特剔出乐字以足上句耳舍非舍己之不善舜心至虚
虽善亦舍乐取非著意去取舜忘己忘人并忘其善所
谓乐也须知取舍从乐等字皆孟子形容不尽语气

  非其君不事章

  不屑就画出一个隘字不屑去画出一个不恭字若时
中之圣天下皆吾一体何忍不屑孟子愿学孔子所由在
卷十五 第 9a 页 WYG0208-0774c.png
此隘与不恭是夷惠偏处偏而为圣者行造其极也
 嘉善陈氏曰时中之圣恶恶未尝不严顾其恶也乃
矜悯之伯夷则直恶之而已矣若将浼焉恻怛微而洁
已胜也不磷淄明示入群不乱之意亦与焉能浼我相
似顾其入也乃欲从而变化之柳下则一味玩忽之而
已矣不必孳孳于成物盖皆于万物一体有未至处是
故清和二圣殊病同根

  此篇言养气言仁政言古圣贤其馀答问自言无处
卷十五 第 9b 页 WYG0208-0774d.png
不见孟子之学力

  公孙丒章句下

  天时地利章

  兵法亦以得士心为主然鼓舞体恤一将之事非总统天
下之大道也得道者多助正言人心所以和也合天下
皆顺方是真和区区天时地利岂可同日语哉问是道
也何以得之亦曰以仁心行仁政而已 或曰员半千
对唐高宗云太公兵法言天阵星宿孤虚地阵山川向
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0208-0775a.png
背人阵偏伍弥缝愚谓不然夫师出以义有若时雨得
天之时此天阵也兵在足食且耕且战得地之利此地
阵也善用兵者使三军之士如父子兄弟得人之和此
人阵也三者去矣其何以战按此言得之

  孟子将朝章

  能陈尧舜之道于王便见辅世长民之德此正所谓不
召之臣也王曰寡人如就见虽非本心是尚知古来有
此宾臣师臣之礼故孟子反覆与景丑氏言齐王不可
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0208-0775b.png
召己而已不当应召非尧舜不敢陈是臣之不敢也伊
尹管仲不敢召是君之不敢也以两不敢而两相成合
来正是君臣主敬 或曰学焉后臣者虽为臣之时却
以学为先重在学也学是师其道德从尊德乐道中来
后字与论语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后字参看就臣他处
便自有汲汲师他处非先从受学次任为臣也

  前日于齐章

  贪夫无论有处无处槩主之于受亦有介士无论有辞
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0208-0775c.png
无辞槩主之不受品有污洁亦属孤诣尹士云君子之
辞受取予惟当于理而已此孔子家法也 不为货取
孟子自处之道 南轩张氏曰人于不当受而受其动
于物固也当受不受亦是为物所动何则以其蔽于物
而见物之大也圣贤从容不迫惟义之安外物何有焉
物有大小义之所在耳

  谓其大夫章

  为王诵之非为孔距心称美是绘一幅流民图欲王轸
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0208-0775d.png
念随意谈说先令距心没处躲闪继令齐王没处躲闪
只是道理烂熟统体是易

  谓蚳蛙曰章

  虽无官守言责却把世道人心俱以一身担任有不去
不安欲去不忍者齐人恶得知之所云进退绰然只是
未尝受禄机有可待心实无愧故有馀裕耳知此道者
即不得其职而去不得其言而去何尝不绰裕

  出吊于滕章

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0208-0776a.png
  君子之待小人不恶而严 新安陈氏曰孟子不欲与
王驩言于吊公行子亦可见今答丒不过平平说所以
不与言之意未始及也盖欲使丑自悟耳

  自齐葬鲁章

  当时墨子治丧以薄为道故门人疑其木之美也臧仓
亦以后丧踰前丧阻鲁侯孟子举其心之不容己者示
之然后尽于人心于人心独无恔乎两个人心要味
或曰此章当味尽于人心及悦字恔字人子事亲至葬
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0208-0776b.png
而终不得为而僭为与可为而不为皆非尽于人心曰
不得不可以为悦则制不得为者决不敢过曰得之有
财何独不然则力所能为者何忍不及厚所当厚而不
俭于亲无非天理也尽于人心尽天理而已矣

  沈同私问章

  两不得是燕君臣罪案孟子固未尝轻贷燕以燕伐燕
其未尝劝齐也明矣

  齐人伐燕章

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0208-0776c.png
  方幸齐王有此一惭而贾乃借公为解极力回护为君
文过小人哉逢君之恶 或曰全要见得使管叔与诛
管叔皆无损于周公皆是变不失正程子曰管叔未尝
有恶也使周公逆知其将叛果何心哉惟管叔之叛非
周公所能知则其过有所不免矣故孟子曰周公之过
不亦宜乎后世处周公时地者不可不知大义灭亲之
法论周公心术者不可不知观过知仁之法

  致臣而归章

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0208-0776d.png
  当时诸侯王虽无尊贤之实犹窃敬士之名就见之语
自不能不徘徊于心但自处之道须严货取篇中欲富
贵贱丈夫杀甚著眼盖士大夫一有欲富之心便是商
贾之行孟子素析此义最精读孟子者只不求解 或
曰中国授室便不欲其立朝廷之上国人矜式便遗其
君用之一边意谓迂阔难用坐镇雅俗以博养贤之空
名耳故孟子直以为不可

  为王留行章

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0208-0777a.png
  孟子子思之徒也客必是君侧亲信之人素能关说于
王者故责以为长者虑而不及子思恶其以泄柳申详
处已也绝字锋利 问泄柳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则
不安其身二子之贤其心固如是乎朱子曰非谓二子
之心倚君侧之人也语其势则然耳若二子之心如此
则与世之垢面污行而事君侧便嬖之人者何以异乎

  尹士语人章

  以足用为善之王庶几有一日之遇则可借安齐以安
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0208-0777b.png
天下之民此孟子千里见王之意诚不忍遽去敢以濡
滞为嫌王如改诸则必反予是出昼时望也王庶几改
之予日望之是出昼后望也用是用所陈之王道改是
改功利之锢习孟子无限低徊全是为天下而留连眷
顾不忍悻悻然而去尹士闻言而以小人自屈此便是
君子路上人 朱子曰此与孔子去鲁之心同盖圣贤
忧世济时之诚心非若荷蒉之果于去也

  充虞路问章

卷十五 第 15a 页 WYG0208-0777c.png
  孟子学孔子者也其立心以不怨不尤为主而作事以
悲天悯人为怀谓当此时而豫非也谓当此时而实不
豫亦非也有王者必有名世名世在我乐行忧违岂二
道哉尝按皋夔稷契唐虞之名世也伯益夏之名世也
伊尹商之名世也周召文武之名世也留侯汉高之名
世也邓禹汉光之名世也孔明昭烈之名世也房杜唐
之名世也赵普宋之名世也刘基明之名世也孔孟得
行其志不过伊召诸人公侯宰相而已何如以师道觉
卷十五 第 15b 页 WYG0208-0777d.png
天下万世为至圣亚圣其功德与天地同悠久乎

  仕不受禄章

  于崇见王便有去志故不受禄以示不久于齐之意然
犹惓惓无已总是望其有改之之图耳未尝执定不变
也圣贤待人无死杀之理 或问一见思去出昼何独
迟迟曰圣贤之救乱世如慈母之伏死子一息未绝尚
冀复苏岂忍恝置此便是孔子知不可为而为之家法

  此篇第二章以下记孟子出处行实然出处行实何
卷十五 第 16a 页 WYG0208-0778a.png
在非学首章得道多助更借学力







卷十五 第 16b 页 WYG0208-0778b.png







  四书近指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