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第 1a 页 WYG0208-0697a.png

四书近指卷七
容城孙奇逢撰
述而第七
述而不作章
学古有获全凭信好好生于信是夫子一生最得力处
六经之道如日中天虽曰窃比老彭实则贤于尧舜
默而识之章
卷七 第 1b 页 WYG0208-0697b.png

界须是至诚无息故云何有于我
德之不修章
讲学徙义改不善总所以修德也四件事是一套生活
皆于吾身最切故曰是吾忧忧字著急的𦂳原非别人
能替
子之燕居章
申申如夭夭如全是从时习中涵养来 鹿伯顺云总
卷七 第 2a 页 WYG0208-0697c.png

甚矣吾衰章
仕止久速自不必有心而寤寐周公却不能歇心口角
中有徘徊不尽之意 张南轩曰夫子梦见周公之心
周公思兼三王之心也
志道据德章
志据依游正学者用功字面夫子自志学至从心一生
作此功课此外原无可用心处此内原无可住足处
卷七 第 2b 页 WYG0208-0697d.png

未尝无诲不倦之心也天下万世有一人不在夫子所
诲之中者乎贤尧舜在此邹南皋亦云此是发明已急
欲诲人之意也
不愤不启章
教者必得学者之心以为其地教方中用有施无受强
聒耳是岂不倦之诲 金中洲曰不启不发不复见君
子引而不发之妙直说启发复无益终不启发不复者
卷七 第 3a 页 WYG0208-0698a.png

食于丧侧章
哀乐皆情也圣人中节焉而已然乐可以骤哀哀不可
以骤乐故不能歌此中有天则焉学者莫轻看过
子谓颜渊章
行者行其所藏藏者藏其所行此内圣外王之学也故
独以是许颜子子路勇者原不是此种学问故裁之临
事而惧好谋而成正是用舍行藏之人 颜子终日藏
卷七 第 3b 页 WYG0208-0698b.png

几观变之妙箪瓢内却藏禹稷事业在
富而可求章
人皆求富子独从好好是甚么必有超于富之外者况
富在人好在已乎此是学者义利之介 王泰州曰所
好只是要反形取辱的光景见得不如随我自在
子之所慎章
祭如在教而战药不敢尝皆所以致慎也却是人之所
卷七 第 4a 页 WYG0208-0698c.png

在齐闻韶章
乐则韶舞夫子固尝学之而神游虞舜之天矣忘肉味
不图至于斯才称知乐方可正乐 金中州曰夫子身
在齐神游虞韶在耳舜在心言外有深叹圣治不可复
见不得与斯世共游舜天之意
夫子为卫章
知兄弟让国之为是则知父子争国之为非况夷齐安
卷七 第 4b 页 WYG0208-0698d.png

事者固不待其辞之毕矣子贡长此学术
疏食饮水章
乐非乐疏水也非乐曲肱也第以疏水曲肱而乐亦在
耳孔子亦在其中颜子不改其乐其乐只在心不在外
寻孔颜之乐者亦只求慊其心而已反身而诚仰不愧
于天俯不怍于人孟氏是学孔颜之乐者
加我数年章
卷七 第 5a 页 WYG0208-0699a.png

易故序彖系象说卦文仍欲假年学易者不知夫子传
易之神易传夫子之神 伯顺曰大过之有从有意见
者执定名理锐欲成大功而不觉反成了大过易之为
理正治此病
子所雅言章
诗书礼皆人心最关切之事易知易学故雅言之以提
醒人心为亦在此诲亦在此
卷七 第 5b 页 WYG0208-0699b.png

乐从愤生忘忧忘老自强不息是所称为好学其人者
耶
我非生知章
生知之人亦不废学好古敏求正是祖述宪章之实
子不语怪章
夫子作春秋多记灾异战伐篡乱之事于易论鬼神恶
在其不语也盖雅言诗书礼而不及春秋易故于此四
卷七 第 6a 页 WYG0208-0699c.png

必有我师章
善不善皆我师其取益也宁有穷乎所谓夫子焉不学
生德于予章
每见古人处患难时亦尝閒暇无非以天自信则心有
主而神不乱此立命之学 张芑山曰天生德于予一
句则天之所以责予者不轻予之所以承天者必不敢
苟岂遂亵天而自罹祸患乎
卷七 第 6b 页 WYG0208-0699d.png

无行不与孔子之神情骨髓合盘托出矣二三子学有
浅深各有领略
子以四教章
四教虽有本末却是一套生活学者试默自体认
不得而见章
圣人君子善人未有不托基于有恒者难乎有恒则圣
人之望绝矣为有为盈为泰是其存心欲驾君子善人
卷七 第 7a 页 WYG0208-0700a.png

以人故急望学者存诚焉
钓而不纲章
鸟兽鱼鳖咸若是圣人爱物之仁于钓弋中露见一斑
盖有不知章
夫子删诗书定礼乐是择而从作春秋是见而识乃述
而不作之疏所以自居于学知也
互乡难言章
卷七 第 7b 页 WYG0208-0700b.png

既往不逆其将来真天地覆育之心令千载下知有一
童子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仁远乎哉章
仁人心也昏昧则放提醒则复终食不违者圣人三月
不违者大贤日月至焉亦贤者即庸愚不学之人亦有
夜气之所息乍见之偶动故欲之即至此语极唤醒人
学者须自体验 饶双峰曰欲仁仁至其至也固易其
卷七 第 8a 页 WYG0208-0700c.png

昭公知礼章
娶同姓原非礼第人未显言而已先言之岂礼也乎及
明摘其非礼而惟自认为有过辞气何等和厚盖隐讳
固臣子之分是非乃天下之公此时中之学 胡云峰
曰使夫子而直指君之非则自无君臣之礼使夫子而
不自引已之过则遂无婚姻之礼何以为万世法哉
子与人歌章
卷七 第 8b 页 WYG0208-0700d.png

粗记者直恁著眼 声比于琴瑟谓之歌史记云诗三
百篇夫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是也夫子
一生终日造次颠沛无非弦歌也及门诸子进退出处
无非弦歌也
文吾犹人章
文士以文为性命到得行上多不济事此古人耻躬不
逮也躬行君子煞甚羡慕未之有得总是学焉不足之
卷七 第 9a 页 WYG0208-0701a.png

若圣与仁章
不厌不倦时习之学仁圣之实也公西华言弟子不能
学却是他知学 不是把自家修持看得十分关系便
不能不厌不是把人家迷悟看得毫无分别便不能不
倦夫子原只是如此
子路请祷章
夫子曰知我者其天乎盖无一事不可与天知也故曰
卷七 第 9b 页 WYG0208-0701b.png

平生兢兢业业恐获罪于天地神明盖无日不然也在
今日又以何为祷乎故曰丘之祷久矣
奢则不孙章
人情喜奢而恶俭岂知人心放荡败裂纲常全酿于不
孙宁俭宁固持世之学 或曰欲杜小民之僣窃自公
卿大夫始欲闲官邪自朝廷躬行始不然禁令虽严风
俗日侈所令反所好民岂有从之者哉
卷七 第 10a 页 WYG0208-0701c.png

君子得理以正其心故不愧不怍小人不得理以自正
故患得患失一苦一乐皆其自取 或曰坦荡荡就心
上说与内省不疚节参看若外来事变则君子之忧患
较甚于小人
子温而厉章
下三字从上三字看出所谓阴阳合德中和之气见于
容貌之间记者亦善学圣人
卷七 第 10b 页 WYG0208-0701d.png

泰伯至德章
伊川程子曰泰伯三以天下让者立文王则道被天下
故泰伯以天下之故而让之也不必革命使纣贤文王为
三公矣此解最精 顾子泾阳曰在太王身上起念是
以父子让也在王季身上起念是以兄弟让也乃泰伯
更有大焉却是在天下上起念是以天下让也以父子
让以兄弟让是将文王做一家公共的文王以天下让
卷七 第 11a 页 WYG0208-0702a.png

子特表而出之
恭而无礼章
四者皆德而无礼皆非亦犹之乎六言六蔽也无礼只
是不学
曾子有疾章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全生全归不知费多少心力才得
了此一件勾当朱子疾革门人请教曰须要坚苦是说
卷七 第 11b 页 WYG0208-0702b.png

说本体曾子谓门弟子云云者即本体即工夫和盘托
出千圣万贤总是了当此件皆有得于朝闻夕可之学
者也
曾子有疾章
容色辞气俱是就威仪上说然非用学修恂慄之功乌
能于斯远斯近之间恰与道合所谓动容周旋中礼者
盛德之至也
卷七 第 12a 页 WYG0208-0702c.png

孔子无我颜子克己故傅圣人之道者颜子也颜子没
而曾子得其傅故为之想像其夙昔克己之学而徬徨
于口角之间实所以取法于良友此是圣门师友真脉
络 王龙溪曰有孟子之自反然后可进于颜子之不
校
可托六尺章
二可一不可是一连事著落在托孤上安危利害一意
卷七 第 12b 页 WYG0208-0702d.png

子
任重道远章
宇宙内事皆分内事只不以为己任遂觉担儿轻道儿
近一为士把此担已担了何时是息肩之时故曰士不
可不弘毅弘毅二字是曾子自为写真
兴诗立礼章
诗礼乐经也而兴立成则学者之心也故曰六经皆吾
卷七 第 13a 页 WYG0208-0703a.png

焉立之吾心有趣味于乐焉成之高者为圣贤下者不
失为吉士是在穷经者自得之耳 朱子曰古人学乐
只是收敛身心令入规矩使心细不粗久久自然养得
和乐出来
民可使由章
由而不知则俗安治静顺帝之则一知则求虚索远相
与于辩说躲闪沮格生矣非帝王经世之学 知与由
卷七 第 13b 页 WYG0208-0703b.png

知不可使藏在可使中
好勇疾贫章
作乱致乱一由人一由己皆从疾字生来具经世学术
必有以安顿此辈
如有周公章
骄吝是一个根源自谓人莫我及又恐人或我及总是
为才所使不知学之过
卷七 第 14a 页 WYG0208-0703c.png

至谷之念从未入学而已然矣不是为谷谁肯向学不
易得也诚哉其不易得也 冯少墟曰只为志谷一念
不知忙坏古今多少人且无论圣学无所为而为只说
谷之得与不得岂系于志人第不思耳
笃信好学章
信理守节之士好学以袪其偏见善道以化其执心则
治乱出处之际自得其宜谓有道而贫贱无道而富贵
卷七 第 14b 页 WYG0208-0703d.png

贵于无道之时视贫贱于有道之时耻亦有分不可不
辩 熊勿轩曰学者须先办得笃信守死底心又做得
好学善道底事然后于出处去就见得明守得定用之
有可行舍之有可藏也
不在其位章
在位者不谋是为旷职不在位者而谋是为侵官胥失
之道也
卷七 第 15a 页 WYG0208-0704a.png

乐之兴废在人夫子正乐之时适师挚典乐之始美盛
如此亦岂偶然洋洋乎盈耳哉有无限情思 韶是舜
之全体周家王业成于关雎故一端亦可以见全体
张卓庵曰追思始时之盛正以叹今日之衰也
狂而不直章
中人之资最怕不自安其本分而多一作为却是自丧
其本心不直不愿不信正坐此病
卷七 第 15b 页 WYG0208-0704b.png

如不及是何事犹恐失之又何物也汲汲皇皇求进与
忧退交集何时是满愿之日何时是歇手之期可想见
其学习之心
巍巍乎舜章
舜禹日日与天下之事日日是不与天下之心此心总
之超然于天地万物之上天下虽在身于我无加损故
不与耳 陈几亭曰夫子独以传贤传子者并称不与
卷七 第 16a 页 WYG0208-0704c.png

大哉尧之章
千古为君之大独称尧而尧于则天见其大天亦有成
功天亦有文章总荡荡乎无能名故尧之巍巍乎其有
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亦约略彷佛之言耳其旨无尽
其辞无竟仍归于荡荡而已此尧天之所以大也 王
泰洲曰成功文章指尧德之显者可以见尧不可以名
尧不可以名尧是不可指其件以名之非隐于无迹也
卷七 第 16b 页 WYG0208-0704d.png

舜之五臣乃在唐虞之际而武之十乱亦在父子之交才
虽少逊于唐虞德实无惭于尧舜此章因叹周才之难
而及周德之盛非有至德不能育异才也泰伯之至德
在让国文王之至德在事殷亏夫子拈出 通章皆赞
周才比隆唐虞因思至德见周才所自愈见才难所以
赞周之盛也
禹吾无间章
卷七 第 17a 页 WYG0208-0705a.png

祭祀之礼百姓衣食之源所谓有天下不与即欲间之
恶得而间之 以上四节历论帝王之德兼及帝臣王
佐之才此论世之学也悠然有唐虞三代之思
卷七 第 17b 页 WYG0208-0705b.png

四书近指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