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208-067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四书近指卷四

  容城孙奇逢撰

  学而第一

  学而时习章

  开口说学字所学何事便是要尽人以合天天行健君
子自强不息时刻间断即与天不似夫子愤忘食乐忘
忧自十五至七十完此一件事不得人知固乐人不知
卷四 第 1b 页 WYG0208-0674b.png
亦不愠此是圣人遁世无闷地位下面节节皆时习中
事 杨龟山云学而不习徒学也譬之学射而至于彀
则知所学矣若夫承挺而目不瞬贯虱而悬不绝由是
而求尽其妙非习不能也习而察故说久而性成之则
说不足道也按龟山此语深知孔子时习之旨至习字
内说出察字尤有著落 朱子曰学而篇皆是先言自
修而后亲师取友朋来在时习之后亲仁在入孝出弟
之后就正有道在无求安饱之后毋友不如已在不重
卷四 第 2a 页 WYG0208-0675a.png
则不威之后今人都不去自修只专靠师友说话 张
芑山曰须识出学字要领不在章句上寻讨自时习二
字直贯至不愠正如既济之后续以未济始终一自强
不息而已

  为人孝弟章

  仁者人也非仁便不成人然为仁的根本全在孝弟不
能尽事亲从兄之实便多犯上作乱之事爱敬之良非
不几希呈露而力学不纯本何能立故无不孝不弟之
卷四 第 2b 页 WYG0208-0675b.png
时即无违仁之时 程子曰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
仁之本则可谓是仁之本则不可盖仁主于爱爱莫大
于爱亲故曰为仁之本

  巧言令色章

  正颜色而远鄙倍君子之所贵也巧令胡为乎也哉非
以谀人耑于欺世总因不习于学遂自绝于仁的然日
亡千古增慨 鹿伯顺曰此不是谄谀人乃是装有道
气象所谓色取仁也

卷四 第 3a 页 WYG0208-0675c.png
  吾日三省章

  所省三事皆于学最相关切日省即时习也一贯之传
其在斯乎 不忠不信不习有甚么一定分数省字是
直入底里一毫躲不过的功夫

  道千乘国章

  有民社者便在民社上学敬信节爱时使皆时习事稍
有间断五者便不能兼举天德王道原是一桩事

  弟子入孝章

卷四 第 3b 页 WYG0208-0675d.png
  孔子论学皆在实地上做孝弟敬信爱众亲仁时习矣
犹以其馀力而学文以印吾所行之得失这才是无一
息之间馀力字活看随时有空閒处便是

  贤贤易色章

  学不向人伦上讨著落则学为无用这四桩事无时不
在则时习便无时可已 游定夫曰三代之学皆所以
明人伦也能是四者则于人伦厚矣学之为道何以加


卷四 第 4a 页 WYG0208-0676a.png
  君子不重章

  固学之必于威重也固岂一朝一夕之故乎见之于外
者为威重存之于内者为忠信主而不迁必习焉不已
友匪人惮改过又所以间吾习者两勿字乃固学实际
功夫 诸葛武侯云非静无以成学又云慆慢则不能
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观此则不重不固之理自见

  慎终追远章

  冠婚者人子之始丧祭者人子之终终不慎远不追不
卷四 第 4b 页 WYG0208-0676b.png
可为人不可为子所学何事故送死明祀又习礼者之
急务也 或曰没易懈远易忘力行于人情之所不足
所以至仁之尽也归字有景

  夫子闻政章

  夫子温良恭俭让全是从好学中养成一段太和元气
纯乎天而人不与故一倾盖间即时君世主有不觉其
心折者夫子行道之缘正于此处见得

  父在观志章

卷四 第 5a 页 WYG0208-0676c.png
  大意不忍改之心是根本而其事之权衡则游氏所谓
在所当改而可以未改者尽之矣 朱子曰父在观志
此一句已自有处变意

  礼之用和章

  礼之用于天下也原自有和不和何以成礼而和之贵
于先王者原自能节不节何以成和礼也和也节也浑
成一片此中有大学术焉文礼乐而致中和内之为圣
人之德外之成先王之治美哉道之所以常行也总令
卷四 第 5b 页 WYG0208-0676d.png
天下后世常在由而不知之中一知则放旷自恣礼教
荡然矣晋人清谈可为鉴戒

  信近于义章

  信与恭皆德而因亦朋友之义第不知学则信不近义
有难践之言恭不近礼有招辱之事因失其亲有比匪
之伤此六言之所以六蔽也 张子曰君子宁言之不
顾不规规于非义之信宁身被困辱不徇人以非礼之
恭宁孤立无助不失身于可贱之人

卷四 第 6a 页 WYG0208-0677a.png
  食无求饱章

  学不时习安得谓好两个无求其神清一意敏慎其力
专又复就正其心虚夫子口称君子而意在颜回箪瓢
陋巷安饱忘矣一日克复何其敏也终日不违何其慎
也寡与不能且问况有道者乎夫子以好学自信又称
颜子好学于此可寻孔颜乐处

  贫而无谄章

  孔子不谈幻说妙全在富贵贫贱实地上作功夫贫者
卷四 第 6b 页 WYG0208-0677b.png
气慑不期谄而谄至富者气隆不期骄而骄至得一无
谄无骄之士庶可以抵挡流俗然未免有贫富之见不
得自若其天故不若乐与好礼之超然无入而不自得
也诗人咏精矣而犹觉其粗密矣而犹觉其疏信乎学
问无终穷原驻足不得子贡见及此矣孔子美之使其
及也 王泰州曰子贡咏诗是借诗来咏叹学问无穷
更有不能自己的意思

  不患不知章

卷四 第 7a 页 WYG0208-0677c.png
  甚矣人之误用患也人不己知于己何关我不知人行
将累己古人有长于知君子而不长于知小人犹至偾
事况君子日在侧而不知则我之非君子夫何说总之
不知学孔孟各有知人之法在或曰学问事功直至知
人方于天下有济此中便有作君作师担荷在

  为政第二

  为政以德章

  政也而以德为之任是拮据总归渊穆北辰之譬悠然
卷四 第 7b 页 WYG0208-0677d.png
有遐思焉 朱子曰不是无作为只不生事扰民德修
于己而人自感化不待作为而天下自归之不见其有
为之迹耳

  诗三百一章

  夫子以思无邪尽三百篇之旨愚谓此三字足尽六经
之蕴学者必务知要要莫要于存诚无邪者乃所以思
诚也

  道之以政章

卷四 第 8a 页 WYG0208-0678a.png
  杂伯之治以德礼出之民祇见为政刑也纯王之治以
刑政出之民犹见为德礼也一凭文告一主躬修非学
莫辨

  吾十有五章

  此是学而时习实录即生知亦不废学生熟安勉之介
各有其候谓无渐次者非谓为谦己诲人者更非孙文
忠云知天命在五伦上知古人五十服官政须阅尽五
伦天命方不遗漏耳顺者言下立破无处非天命也从
卷四 第 8b 页 WYG0208-0678b.png
心不踰则更熟矣统体皆天命之流行 王阳明曰工
夫全在立与不惑上知天命时大段著力不得

  懿子问孝章

  不学之人只以得尽情为孝奚暇问礼不知礼之所在
心虽无穷分则不可僣胡氏注甚有理

  武伯问孝章

  惟疾之忧透尽千古慈父心肠子能体之全生全归岂
容一息少懈

卷四 第 9a 页 WYG0208-0678c.png
  子游问孝章

  学先主敬而事亲尤是敬之结聚处不敬何谓能养唐
书马周疏云臣不幸蚤失父母犬马之养已无所施由
此推之前人看犬马多属人子身上

  子夏问孝章

  色字全从敬中来不能敬安得有愉色乎诸贤问孝而
答各异是夫子化工肖物以告彼者而告此便隔千里

  吾与回言章

卷四 第 9b 页 WYG0208-0678d.png
  聪明外炫则中无所得可知此如愚之回所以为好学
之首 胡云峰曰发字最有力周元公所谓发圣人之
蕴教万世无穷者颜子也

  视其所以章

  患不知人夫子以之垂训然知人之法视以观由察安
其条教也视以最显著举其一而未尽其人则参以二
参以三由则渐隐矣安则愈微矣全在人发不及觉觉
不及持之际自呈其淑慝非密于观而精于察者未易
卷四 第 10a 页 WYG0208-0679a.png
辨也桓公尊世子以定其位抗君也而合义郑伯尊王
也而逃义春秋微辞多如此类故能致审于危微精一
之学者方能定千古之是非

  温故知新章

  温故便是用时习工夫新即在故中有本之学才能铸
世易云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此即饮河取燧肆应
不穷之道正温故知新可以为师之旨也

  君子不器章

卷四 第 10b 页 WYG0208-0679b.png
  以器许人亦成材矣不器学更大虚中无物故能应万
物而不疲超方无局故能出常局而不碍

  先行其言章

  人品在行上取齐学为君子者亦知学其先行而已矣
欧阳永叔云修诸身矣不见诸言可也得后字之意

  周而不比章

  以公私定周比实虽相悬迹则相似此等小人皆是要
与君子争坛非精于学者莫辨或曰周不是度量宽博
卷四 第 11a 页 WYG0208-0679c.png
易曰天火同人刚健文明君子以通天下之志此处须
深思乃得之

  学而不思章

  学者古人已成之迹思者吾心自得之趣此二者合则
双美离则两伤究而言之不思何为学

  攻乎异端章

  甚矣异端之害世也其中于贤知更甚无本以胜之反
退然自处其下故为圣贤立防当先严儒释之辩 程
卷四 第 11b 页 WYG0208-0679d.png
勿斋曰百家众技不能相通是曰小道邪说诐行戾乎
王道是曰异端

  诲女知之章

  知之而不敢辄信为知者虚也不知而敢谬认以为知
者欺也学者之病莫大于自欺夫子于此喝破不独为
子路下砭张氏曰二为字是胸中体勘到极透彻处正
知与不知毋自欺处

  多闻阙疑章

卷四 第 12a 页 WYG0208-0680a.png
  以子张之学也而犹干禄哉甚矣不志谷之难也盖多
尤多悔之身原无所挟持以为受享之地即自谓薄爵
禄而不屑祇欺人语耳果真实为己之学奚暇问禄之
在与不在 朱子曰言不谨则必见尤于人人既有尤
自家安得无悔行不谨则已必有悔已既有悔则人安
得不见尤

  何为民服章

  凡拂于君者多利于民而不利于民者多昵于君此举
卷四 第 12b 页 WYG0208-0680b.png
错之所以难也故欲服民心先清枉直从古帝王之学
未有不知人而欲安民者

  敬忠以劝章

  欲提醒人心只求其在我者而已一味求人人反不应
庄与孝慈等项俱是学习为在我之事而民性难灭却
从无意相感是谓使以不使教不能三字不可忽朱子
自云当只是大概看了而今思之方知集注说得未尽

  或谓孔子章

卷四 第 13a 页 WYG0208-0680c.png
  学术政事原是一个道理故云是亦为政究其实时雍
风动亦不过人人亲其亲长其长尧舜之道岂能加于
孝弟外哉 吴氏曰夫子在鲁不仕其故有三待价而
沽一也季氏逐君二也阳虎作乱三也

  人而无信章

  仁义礼智必信始能有诸己则信为告成之地君子所
以终万物也巧诈之人自谓才能足笼罩一世不知物
情先聧人无所凭以任我却跬步不能行䡚軏车之一
卷四 第 13b 页 WYG0208-0680d.png
端耳而车之全功系焉亦犹之乎信以一德而成众德
者乎故学莫先于存诚白虎通云信者诚也耑一不移
本文无信就人心不诚实处说兼言行在内

  十世可知章

  王者受命立法一代有一代之典章夏殷周不相袭而
治至三纲五常则秩序自天千古莫易焉非知不能易
天不可违也殷因夏周因殷总之法天而已损之益之
与时宜之正所以善其因耳子张问十世可知意谓深
卷四 第 14a 页 WYG0208-0681a.png
远难测夫子三曰可知也只看作寻常眼前事至诚道
可前知岂推测为学

  非鬼而祭章

  谄事非鬼自不肯勇于为义总之是无学术之人狄梁
公毁淫祠便是他见义明决



卷四 第 14b 页 WYG0208-0681b.png







  四书近指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