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百四十一
卷四百四十一 第 1a 页 WYG1458-034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四百四十一   馀姚黄宗羲编
  墓文十三
   儒林
  故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薛公墓志铭(彭时/)
公讳瑄字德温姓薛山西河津人曾祖常祖仲义父贞
世以经学相传为儒家仲义贞以公贵赠通议大夫大
理寺卿祖妣某氏妣齐氏俱淑人洪武中贞教谕元氏
卷四百四十一 第 1b 页 WYG1458-0344b.png
齐淑人尝梦一紫衣人前揖既而有娠遂生公祖仲义
筮之吉曰此儿他日必有大过人者五六岁目光如漆
读书日记千百言居母丧朝夕哭奠如成人礼年十二
随教谕公官荥阳监司得其所作诗赋大奇之因为延
誉于众同辈见其才敏词工亦无不推高之者然志不
以是自满及闻魏范二先生自南方至皆明于理性之
学招延于家日从讲授得濂洛诸书读之叹曰此道学
正脉也自是用心益笃二先生相谓曰此子践履笃实
卷四百四十一 第 2a 页 WYG1458-0345a.png
真畏友也永乐十七年随官鄢陵补本学增广生明年
应河南乡试遂领解魁又明年登进士第时年三十三
矣寻丁教谕公忧葬祭一循古礼不肉食者三年是时
从游者众公悉诲以理学踰五载赴京简授云南道监
察御史监银场先是监银场者多致富公独廉洁著名
政暇手不释卷精思妙契殆忘寝食至是所造益深矣
正统元年以吏部尚书郭公荐授山东按察佥事提督
学政公曰以规待人学之末也先榜谕学者俾由经以
卷四百四十一 第 2b 页 WYG1458-0345b.png
求道根理以为文山东士习为之一变未几用杨文贞
公荐迁大理寺少卿时内臣王振权倾中外或邀公往
拜其门公曰安有受爵于朝谢恩私门耶拒不往一日
遇诸途公弗为礼振不悦会有死狱实冤分辨之力都
御史王文知振嗛公因诬劾公当以大辟公怡然曰辨
冤获咎虽死何憾在系读易不辍后得大臣申救乃罢
官还家家居六年日以讲授著述为事后学成就者多
正统已巳秋起为大理丞时北兵犯京城公分守北门
卷四百四十一 第 3a 页 WYG1458-0345c.png
号令严肃总戎因访策焉景泰元年春师征叛苗益急
公受命给军饷既至见民供输困敝曰敝中国以事荒
徼岂良策耶即上疏乞宽赋缓征不报乃叹曰民力竭
矣吾忍重急之耶遂恳乞致仕有惜公去者力为调护
乃召还明年升南京大理寺卿有富豪多犯罪执法多
贷之公至力抵于法众称快有薛公到来始断绝之谣
司寇杨公宁都宪张公纯俱以才名相尚每曰如薛先
生当于古人中求之非予所及也五年召还大理平反
卷四百四十一 第 3b 页 WYG1458-0345d.png
冤狱甚多苏州民有饥乞粟富豪不与遂火其居者事闻
命太子太保王文往验之文悉论以谋叛并籍其家至
京众知其冤莫敢言公抗章辨之得不死者百馀人天
顺丁丑英庙复位进公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参预
机务寻命考会试士论服其公明自入内阁五月馀卓
然欲以正道匡时政而武臣中有恃宠乱法者公策其
人必败乃恳乞致仕去至家四方从学者益众公诲之
不倦天顺八年甲申六月十五日以疾卒庭有白气上
卷四百四十一 第 4a 页 WYG1458-0346a.png
升人咸异之享年七十有六所著有读书录御史箴解
大理箴诗文集藏于家配宁氏赠淑人子男四溥淳浚
治治为邑庠生与浚俱先卒孙男四祺甲申进士祐礼
祜孙女五人公外和内刚言温而貌肃其为学与教人
一以复性为要尝曰吾日用间必体察何事是仁之发
见何事是义之发见因其发见恒加实践之功其语学
者亦曰为学不知性之至不践性之至是徒学也平生
有得于此故其持已敬以廉其接人谦以恭其出处进
卷四百四十一 第 4b 页 WYG1458-0346b.png
退光明峻洁惟义是从而于贵贱贫富利害祸福有不
暇顾也此其履道惇德之实岂一时名公卿所可及哉
公之葬进士祺奉公门人阎禹锡之状来求铭铭曰
世之诵公正直廉洁孰知其学体究真切盖志欲探乎
性理之渊源行必循乎圣贤之轨辙穷达一心夷险一
节斯其所以有异今人而无惭往哲我铭有徵后之人
将不信其为当时之杰也欤
  广东左布政使陈君墓志铭(谢铎/)
卷四百四十一 第 5a 页 WYG1458-0346c.png
成化丙午夏五月广东左布政使临海陈君士贤卒于
江西之南昌南昌太史张先生廷祥以礼殓归其丧且
抵予书将表其墓而俾为之志予执书为位哭明日吾
友通政黄君世显复以书俾其子戴来速铭呜呼君天
下士也其赫赫不可盖者固不系铭有无独念君故知
我者重以二公大义要责其奚敢辞初君之在广东也
权贵人有据市泊馀户假贡献通私番以毒民蠹国者
君连三疏抗折之遂诬罔君赖上圣明不即罪然卒从
卷四百四十一 第 5b 页 WYG1458-0346d.png
吏议将逮君诏岳民老稚号泣遮道以从者动千亿计
有故吏张某尝为君所黜至是权贵人钩致之将并中
君张顾廷疏讼君冤君虽幸死道上然天下益以是壮
君且信其得民之深有如此者而一时贪冒患得以傅
成岳者闻兹吏之风亦可以少愧矣始君之为御史也
上方厉精开言路诸在言责者争拾苛细以自售君独
抗疏请追复直言之士并斥大臣之将柄用者且曰君
子小人之进退否泰关焉一时风采独杨御史琅与之
卷四百四十一 第 6a 页 WYG1458-0347a.png
抗君子谓其忧治世而危明主也盖如是虽其言不尽
行然天下自是始畏公议而进者沮矣暨其出而提学
南直𨽻河南也念学政久废士之务浮弃实者比比而
是所至必先使习小学而后及科举之业学立斋馆至
则居宿以身为教仍下冠昏祭议俾诸生习焉既至广
犹特刻道学传以诏之盖至今称提学之善于其职者
舍君亦无所与归君历官后先几三十年服食居室无
所增尝呼其子谓曰吾藉祖宗庆官二品禄入之产汝
卷四百四十一 第 6b 页 WYG1458-0347b.png
何可独享其分十之六为思远庄以祀祖先周宗族其
克已为义尤君子所难于是益足以见君平生之大节
不诬矣于戏君天下之士也而止于斯吾安得不为天
下惜哉君讳选别号充庵士贤其字也陈氏本宋国子
司业左辅之后由婺徙台之仙居再徙而为临海曾祖
浚圭号钝静祖泰生赠监察御史父讳员韬景泰初仕
至福建右布政尝活沙尤盗之胁从者数万人民至今
德焉母金累赠夫人继母沈封夫人配王封孺人继张
卷四百四十一 第 7a 页 WYG1458-0347c.png
氏子男四长藩次翼俱郡学生早卒次戴次某女二孙
女一俱幼戴将以某年某月某日葬君某山之原君学
博而深于经词章非其所好尝从翰林检讨逸庵陈先
生游先生深器之以礼经领景泰庚午乡荐天顺庚辰
会试第一人历御史按察四转以至今官生宣德已酉
享年五十有八而已有丹崖集若干卷藏于家君性内
刚外柔居常谦谦言若不出口至其临大事决大疑则
屹然万夫之勇而卒莫之夺吾尝求古节槩之士得一
卷四百四十一 第 7b 页 WYG1458-0347d.png
人曰君其阳道州乎遗州为諌议且七年始一论裴延
龄陆贽事君为御史三年耳而恺切论諌急于其职乃
若是道州为司业曰与诸生亲宜其罔不率教者君遍
历徐扬冀豫之域而教泽所至亦无不及焉道州为刺
史自以催科政拙不奉侏儒之贡君力障五岭之民忤
权奸以至于死于戏凡若是者君子谓视道州事难而功
倍非耶君之行不止是辄敢取其大者以铭庶天下后
世之欲知君者得以考焉铭曰
卷四百四十一 第 8a 页 WYG1458-0348a.png
深文傅比讦私拾细台史法吏岁课月论弃根掇芸提
学校文国肥民瘠下损上益转运方伯世方竞趋我绝
不窥世所不为我勇赴之于戏士贤而止于斯吾安得
不为斯世而悲
  李大厓墓表(王鏊/)
楚之嘉鱼有两李先生伯承芳字茂卿人称东峤先生
仲承箕字世卿人称大厓先生二人皆清修苦节好古
力行郁郁抱奇气不屑与世俛仰学皆不治章句必欲
卷四百四十一 第 8b 页 WYG1458-0348b.png
直探孔孟遗旨成化间为庠生已厌科举之学所司迫
蹙不得已就试岁丙午同占湖藩乡书庚戌茂卿登进
士授官大理世卿不肯会试时五岭之南有陈公甫者
号白沙先生以道学名重天下白沙之学不立文字教
人端坐澄心优游停涵久之渣滓消融神明内朗其学
号简易直捷一时学者翕然趋向然亦或訾且议之大
厓心独喜其说往见白沙大喜曰吾与子神交久矣自
嘉鱼至新会涉江浮海水陆几万里君往见者四白沙
卷四百四十一 第 9a 页 WYG1458-0348c.png
与之登临吊古赋诗染翰投壶饮酒终不及为学之方
久之世卿曰箕得之矣凡学以言传非真传也其有目
击而道存者乎遂归初世卿读书山中作亭瞰水扁曰
洗耳固已超然有混浊寰宇之意及归自白沙日端坐
一室洗涤身心不涉阶级径造本真或劝之著述曰近
世笺注繁芜郢书燕说鼎沸丝棼方欲一刬去之而更
推波助澜耶顾犹喜吟咏客至相与剧饮赋诗醉起书
之劄草濡墨斜斜整整无不如意及为文章刮濯陈垢
卷四百四十一 第 9b 页 WYG1458-0348d.png
无起无止莫可端倪如山川出云雷雨交至倏然雨霁
天日清朗亦可谓奇伟杰特者矣久之茂卿自大理得
谢归二人日聚黄公之台更唱迭酬伯仲之间自相师
友家徒壁立罄县家人告不足二人相视而笑曰吾道
非耶壬戌五月茂卿卒己丑二月二十日君亦无疾而
终春秋五十有四天下惜其学之不及显也李之先自
江西武宁来居嘉鱼宋庆历间有宗仪宗儒开义学于
湖西之滨曾祖焕盐课大使祖善珙县学教谕考阜封
卷四百四十一 第 10a 页 WYG1458-0349a.png
大理评事配任氏亦甘贫苦节子男六教严整虔改放
整乡贡进士女一归乡进士胡尧恺孙男八以正德丁
卯正月八日祔葬何公崙之原昔茂卿之葬君命教整
自楚来吴属予表其墓及是整与放复来请岂以余尝
窥其造诣之一二耶且二子远来之意不可虚辱则为
之表于暮曰人或曰白沙之学不事著述大厓之见于
文与诗抑何多耶岂以是为非著述乎余曰道去言耶
去行耶闻昔之君子有终日言而未尝言者余何足以
卷四百四十一 第 10b 页 WYG1458-0349b.png
知之大厓之铭白沙曰虚以立本动而能神凝而涵之
天飞渊沦其殆以自见也夫其殆以自见也夫
  李子长暮铭(霍韬/)
甘学曰世道日下世利交征挟寸能片长者罔弗投合
于时黜智守分笃志尚友于古者无几抱真李子孔脩
子长少从白沙游飘然鹤思不伍于世破庐薄产蔬食
不继未尝作皱眉状作诗写字不履律于前自为一家
或观眺山水间归而图之见者争爱而酬之曰李子长
卷四百四十一 第 11a 页 WYG1458-0349c.png
画云平居管宁帽朱子深衣入夜不违近廿年足不越
城阈惟攻周易城中儿童妇女皆称曰子长先生云间
出庐户则远近环视以为奇物今年病卒无子学又曰
惟孔脩有古之林逋魏野种放孺子云卿之风诚皇明
一代之高士于是宪使李子庸少参王崇教闻学之言
皆高李子长之风遗赀以经治其葬谨按李孔脩子长
行履世人称述多过其实今摭其可传信者如左李子
有庶母父没母改适民家诬讼子长没夺其产县官
卷四百四十一 第 11b 页 WYG1458-0349d.png
系鞫之子长无言抑迫之输供操笔供曰母告委是情
真县官疑之为之覆鞫得其情乃知其贤礼敬之世人
由是诮子长曰痴汉云李子长少年输粮于县官县官
异其容止询姓名不答惟一拱手县官叱曰何物百姓
乃尔拱手耶呵之退又再拱手县官怒笞之五竟无言
以出白沙先生知之戏之诗曰如何叉两手刚被县官
笞盖实录云李子长少游白沙之门白沙先生抗节振
世之志子长独得真传若东所张诩葵山谢祐皆于师
卷四百四十一 第 12a 页 WYG1458-0350a.png
门无玷云是故子长之诗曰月明海上开樽酒花影船
头落钓蓑白沙先生亟称之曰后廿年恐子长无此句
云谢祐之诗曰活水引龙归后洞古松栖鹤上高枝志
嘉遁也又曰看花得意流连舞坐竹随阴次第移言自
得也东所之诗曰人才似宝真堪惜宇宙如家合要扶
全仁之量也孔脩于东所葵山为久要云或问于陈秉
常庸曰子长废人有诸秉常曰如子长诚废则颜子诚
愚盖秉常与子长同师白沙故相知信如此君子以为
卷四百四十一 第 12b 页 WYG1458-0350b.png
知言后学霍韬不能加片言惟为之铭曰
呜呼子长去矣子长逖矣子长后世于何望古风子长
古节子长逖矣子长后世于何臧古貌子长古心子长
子长逖矣后世于何坊
  郑敬斋墓表(郑善夫/)
先生讳伉字孔明其先赤石鲁氏七世祖正叔出姑子
后遂为郑氏居常山之象湖世济其德至先生而大先
生吴康斋之高业弟子也风闻楚越之交盖闯然游于
卷四百四十一 第 13a 页 WYG1458-0350c.png
万仞者余生也晚不及挹先生之容近季子道者揖余
于京师求表先生之墓因得睹行迹闻风慨然乐为执
鞭而恨不可得者先生三岁闻父母哭而知哀五岁诵
故事十三读易治举子文理蔚然二十为博士及省试
一再不合弃之曰显亲扬名恐不在是也乃走礼城拜
于丁潜轩之门求践履实学时年三十有几矣乃复见
康斋先生于崇仁康斋曰此间工夫非朝夕可得恐误
子远来对曰此心放逸已久求先复之耳敢欲速乎因
卷四百四十一 第 13b 页 WYG1458-0350d.png
受小学日自验之身心徐得闻四子六籍之文久之于
道若有见焉乃归筑室龙池之上日取诸儒论议一切
折衷于朱子凡古载籍鲜不读但不读佛老之书尝谓
其毁肢体灭人伦即不容诛又何待读其书而后辨其
谬哉一时名士若兰溪章枫山开化吾文山南昌张东
白皆与相可否所著有易义发明卦赞读史管见观理
馀论哇鸣集凡数十万言惜以燬尽其存者仅十之一
云吾尝闻康斋之学最强毅直致不屑屑于文字笺注
卷四百四十一 第 14a 页 WYG1458-0351a.png
约破碎而大同之卓然有六经注我之见诚所谓发章
句之迷而立于独者夫章句犹筌蹄然本以发迷欲学者
既得而忘之也非为终身溺之而不究心于章句之外
者也吾闻其执丧极哀祠墓殡葬一本之家礼设义学
立社仓事事皆著实地上作业要非所谓琐琐破碎者
故自号曰敬斋又曰断迷子盖有得之康斋者矣然挟
经济之术三谒公卿而不一试岂所谓逆流退飞者耶
古之君子知之则言言之则行圣人之心顾亦何尝忘
卷四百四十一 第 14b 页 WYG1458-0351b.png
天下哉使假先生以年其用舍内外之辩必有分矣先
生行履备见传志此特其大者余故表之以诏后之尚
友者
  杨黼墓志(李元阳/)
杨黼太和蟠溪村人也素好学读五经皆百遍训诲乡
里子弟口不言人过尤好释典口绝膻味工书善篆籀
人劝其入庠校应举必当有获笑曰性命不理而理外
物乎毕竟何用庭前有大桂树缚板其上题曰桂楼日
卷四百四十一 第 15a 页 WYG1458-0351c.png
夕偃仰其中咏歌自得尝以方言著竹枝词数千首皆
发明无极之旨每出游遇林泉会意辄连留不能去然
以父母在堂不欲远离家虽贫躬耕数亩以为养亲甘
旨但求亲悦不愿馀也一日闻蜀有无际大士悟道因
辞亲往访之半途遇一老僧问曰何往曰欲访无际老
僧曰见无际不如见佛曰佛安在曰汝但回遇著某色
衣履者即是佛也遂回数日无所遇暮夜至家叩门其
母闻声喜甚即披衾倒屣出户乃向来老僧所言佛状
卷四百四十一 第 15b 页 WYG1458-0351d.png
也自此知父母是佛不用远慕因竭力以事亲不下桂
楼注疏孝经数万馀言引證群书极谈性命编摩皆小
古篆作字研滴既乾欲下取水研池已盈不知其故自
是常然人以为孝感所致秃笔盈家作笔冢于西原以
瘗之为铭以志示不忍弃也父母殁为佣以营葬葬毕
入鸡足山栖于罗汉壁之石窟十馀年寿既八十子孙
迎归一日沐浴令子孙拜吾明日午时行矣人见无恙
不之信以为戏言时至诵倡而瞑家人哭泣既毕子孙
卷四百四十一 第 16a 页 WYG1458-0352a.png
亲戚皆在柩前灯火荧荧见其自外而入大笑自称名
曰杨黼先生今日事才了也家人惊呼曰爹回来也遂
不见蟠溪距城北约二十里城中亲友及素所往来之
家一时皆见其来言笑如平生而不知其已入棺一日
矣李子曰昔邵康节先生将殡于伊川祖茔自洛阳举
丧时司马温公二程横渠四先生在送半涂棺坠盖底
空然无复有康节躯矣此理何居岂欲破世儒之执耶
不然黄帝骑火龙上升尧攀龙舜冲举非吾儒之祖宗
卷四百四十一 第 16b 页 WYG1458-0352b.png
乎予小子何足以识此窃因蟠溪先生而有感焉故为
之立传
  梁古谷先生墓志铭(崔铣/)
予闻石翁陈子之学去支离之用全虚圆之神始乎静
终乎自然先生首与李伯温兄弟从之每退入山室静
坐暇则考览坟籍十年而学成翁馆先生于家俾训其
诸孙翁晚年居碧玉楼尝与先生极论名理知其大有
得也乃号先生曰见玉先生与嘉鱼李世卿吴献臣相
卷四百四十一 第 17a 页 WYG1458-0352c.png
厚善诗劄之遗无虚岁馀无所与亲李世卿者李承箕
也攻古文养志不仕吴献臣者吴廷举也有经济才刘
瑾窃政时疏论中使黩货械首十曰不死释之不屈交
友有终未冠丧亲有闻平生无担石储晏如也语曰不
知其人视其所事及所予先生弱体多病年十二母犹
负之一日在褓中直其足将及地其父笑曰尔且与母
长矣尚作娇乎稍长好读书母常灭灯令寝且戒勿宿
火先生姑从之后复之舅家与侪读焉父殁葬始有灰
卷四百四十一 第 17b 页 WYG1458-0352d.png
隔丧尚哀素不用浮屠始用质明行祭祀性好吟诗不
苦锻削石翁赠诗曰得雨花畦润随风鸟韵长公来诗
不少排日两三章不嗜酒武人强引一杯酌之病两月
而差先生名文冠字华卿广东顺德人少号鹤山晚居
古谷种梅录所为诗千篇椟之号古谷老人正统辛酉
生正德辛未九月一日卒年七十有一壬申正月八日
葬妻陈氏之子五人曰景复景行景孚景熙景伦侧室
之子二人曰景与景望女一人曰宜孙四人曰肇阜准
卷四百四十一 第 18a 页 WYG1458-0353a.png
卞景行铣友也廉直有文为崇明知县铭曰
鼓楼之阳先生藏矣于万斯年先生享矣
  陈紫峰志(张岳/)
正德丁丑天下士群试于礼部将揭晓易考官尹编修
襄持一卷语总考大学士靳公以为造诣精深出举业
溪径之外宜置首选公为反覆数遍曰信然必出陈白
沙门下不然则蔡虚斋他人不能为此然竟以程式格
之置次本经比拆号乃虚斋门下高第弟子紫峰陈先
卷四百四十一 第 18b 页 WYG1458-0353b.png
生琛也是时先生传虚斋之学已有声诸考官皆伏尹
公为知人而先生声誉一旦愈暴显士大夫无贵贱小
大称学者必曰陈紫峰云释褐后数月授刑部山西司
主事以母老乞改南都得户部云南司已复调考功吏
部又以母老乞归养戊子大臣有荐先生有用之学不
宜在散地下诏徵用辞又一年即家拜贵州按察司佥
事提督学校俄改江西皆力辞由是每有文学清署拟
议用人必念及先生而知其必以亲老辞竟不果用始
卷四百四十一 第 19a 页 WYG1458-0353c.png
虚斋先生以深微践履之学教人及门之士率常数百
人能得其言语者有矣未有得其精微或能并精微之
意传之者其于反躬履践又未能如其所言至出处去
就大节其能悉合于义无愧师门者益鲜矣先生资禀
明迈闭门独学不苟同于人时辈未甚识也虚斋一见
其文字以为绝伦亟诣所馆屈行辈与为礼先生辞焉
遂以师礼事虚斋其为学先得大旨宏阔流转初若不
由阶序而其工夫细密意味悠长远非一经专门之士
卷四百四十一 第 19b 页 WYG1458-0353d.png
所能企及其渊源承受之功不可诬也始入仕郎署刑
户二曹人或疑先生儒者刑名财榖非其所长先生涖
官勤谨夙夜弗少懈其在户部尝督船税淮安严水闸
启闭之禁以革私弊小舟旧不由闸从傍梁往来者悉
弛其征人大称便而漕院之抚淮安者微欲有所干挠
先生移辨甚力曰正额不亏而多取赢以为功吾不忍
为也其人愧屈考功居闲无事益得肆力于学问学者
造门请业日踵至浅深高下各就所长告之皆有以自
卷四百四十一 第 20a 页 WYG1458-0354a.png
得也会上两宫徽号例得封赠先生曰吾持此归足以
慰吾母矣于是乞终养既归足迹不入城府不通达贵
人书问即所居旁辟一室朝夕偃仰其间静观天地万
物消息之变以及世之兴衰治乱世态之炎凉向背或
逌然发笑或喟然太息先生不以告人人亦莫能测也
其兴趣所至时或纵行田野间与农夫野叟谭叙风俗
旧故桑麻节候为乐发为诗歌往往自在脱洒超乎浮
壒之外其论事是非得失侃侃不阿与人交蔼然可亲
卷四百四十一 第 20b 页 WYG1458-0354b.png
愈久而愈不可厌其出处大节及为人如此虚斋既没
所谓无愧师门者先生一人而已归养若干年太夫人
以寿考终先生年几六十矣执丧如礼后十一年先生
亦终士大夫闻之识与不识咸为太息有司为祀于学
宫呜呼先生既有以自信无待于外则官资之久近崇
卑事为大小俱不足言余独记其督税一事者见儒者
之用小试如此设不退而为亲必进而有为于世其事
功可胜述哉所著有四书易经浅说文集若干传于学
卷四百四十一 第 21a 页 WYG1458-0354c.png
者先生字思献紫峰其号先居在晋江青阳山于元延
祐间始迁涵江曾祖保祖福考体成皆有隐德至先生
贵乃赠考承德郎南京吏部考功司主事母吴氏封太
安人生成化丁酉十月十六日卒嘉靖乙已闰正月二
十六日年六十九配王氏封安人乡进士一曜先生宣
妹一曜亦虚斋先生高第弟子子男三长敦履娶张氏
次敦艮娶潘氏次敦豫娶曾太守仲魁女女二谢道夫
柯华新其婿也孙男三长复次徕次未名女三敦履以
卷四百四十一 第 21b 页 WYG1458-0354d.png
公遗命将以戊申冬十月某日祔葬于秀林山承德公
兆酉山卯向先期来徵铭余与先生同年进士先生改
官南部也余方为行人祖饯崇文门外先生临别告曰
北风雨雪之诗吾兄得无意乎余不能自决俄南巡事哗
余系杖濒死以是有愧先生铭曰
道宗先觉学异专门精诣洞观贯于本原钟鼎非丰菽
水非贫求仁而得时哉屈伸一卧廿年众望方殷天不
憖哲遽尔乘云涵江紫帽流峙高深英爽飞沉千古
卷四百四十一 第 22a 页 WYG1458-0355a.png
来今体魄所藏山曰秀林父母在慈式慰孝心
  余认斋碑(张岳/)
公讳祐字子积别号认斋其先自歙之篁墩迁鄱阳清
泥高祖浩又自清泥迁仙坛别为方山余氏而二族俱
以繁衍曾祖企周祖泰福清知县父澜以公贵赠承德
郎南京刑部主事母吴氏赠安人公自幼颖异始入小
学即慨然有求道之志闻馀干胡敬斋先生居仁潜心
践履徒步往师之先生一见谓其器可以远到以女女
卷四百四十一 第 22b 页 WYG1458-0355b.png
焉公学问溪径启发于敬斋者最蚤成化丙午领乡荐
登弘治己未进士授南京刑部贵州司主事转广西司
员外郎正德戊辰勋臣有争袭者公尝署其案忤逆珰
刘瑾意落职瑾诛大臣以廉正执法荐起家知福州府
爱人恤狱事先大体不以耳目摘发为聪明镇守内臣
豪买市物不予之直乂以白金二百两强府令为市改
机若干公入其金于帑民以不予直诉者十百为群涕
泣慰遣之将以状闻于朝镇守惧稍戢欲以事挠公公
卷四百四十一 第 23a 页 WYG1458-0355c.png
行素高媒孽竟无所得则谩为好言曰余知府好官但
好官亦无庸慢我会迁山东按察司副使始解丁父忧
未上服除补山东整饬徐州兵备南京进贡内臣多挟
商货索夫马价至数倍知州樊准白公公命诘其私货
入之诬逮锦衣狱谪广西南宁府同知稍迁韶州知府
投劾去今上登极诏复副使升河南按察使屡与抚按
两院争可否平反冤狱按黜巨赃以数十当其据理以
争辞气侃侃听者至不能堪乃因考察横中之其劾章
卷四百四十一 第 23b 页 WYG1458-0355d.png
有心慕乎古气失之偏之语公闻之笑曰偏则有之慕
古吾岂敢也坐调广西按察使迁湖广右布政使云南
左布政使以太仆卿召未行转吏部右侍郎公自调广
西后公论益以明白当国者知公刚正可大用故三任
皆未久而迁吏侍报至公已不及闻矣嘉靖戊子某月
日也享年六十四公学务有用不事空言发端于敬斋
而推其本原以为出于程朱故于程朱之书尤究心焉
微言精义多所自得其言曰程朱教人拳拳以诚敬为
卷四百四十一 第 24a 页 WYG1458-0356a.png
入门学者岂必多言惟去其念虑之不诚不敬者使心
地光明笃实邪僻诡谲之意勿留其间不患不至于古
人矣其时公卿间有指主敬存养为朱子晚年定论者
公摭朱子初年之说以折之谓其入门功夫非晚年乃
定又辑朱子书之切治道者为经世大训其论及文章
辞翰者为游艺录见其学之备体用兼大小非近时所
谓单传妙诀者可拟也其笃如此盖公进欲以其学施
之天下退欲著书立言以垂后来不幸皆未及成就其
卷四百四十一 第 24b 页 WYG1458-0356b.png
馀绪之见于世者公不自以为至也好善嫉恶出于天
性所交游皆贤士大夫而于庄渠魏公子才尤善人有
过不能忍常面斥之而退无后言有以其过攻之者欣
然乐受人以是而重之推论当世正人必及公云先娶
胡氏敬斋先生之女逾年而卒赠安人继娶刘氏封安
人子男三长炰次炵俱侧室出次焕邑庠生女一适刘
时泽孙男一圭曾孙男一公素清贫殁后无以为葬越
十四年为辛丑六月壬申始克葬于县治之东利阳镇
卷四百四十一 第 25a 页 WYG1458-0356c.png
刘安人祔焉墓石未树又三年为甲辰冬门人张某来
抚江右乃叙公世系官阀与夫学术出处之关世教者
刻石墓道系以铭曰
学宗程朱如射之正一言以尽曰敬与诚前哲既远异
说震惊群听方瞆公心如醒刚明迈往期一廓清仁声
义色方矩直绳推以临政物莫之撄公所独持公所力
争如有降监宁畏讥评滇海万里少宰上卿甫命而仆
视天懵懵番水上游郁郁佳城学术尚论千载作程
卷四百四十一 第 25b 页 WYG1458-0356d.png
  臧君墓志铭(湛若水/)
惟兹故礼部精膳司主事臧君贤徵应奎之墓其弟应
璧以其友德安推官韦贤尹庠生蒋审卿状来请铭焉
甘泉子曰呜呼吾忍铭吾贤徵哉呜呼吾忍不铭吾贤
徵哉呜呼斯道之在宇宙何其得之难而丧之易也孔
氏之门称德行者数人颜渊短命死冉伯牛则以疾死
闵子骞不死则亦孤而不禄何耶岂所谓天之小人耶
而当其时盗蹠横行天下日杀不辜而幸老死岂所谓
卷四百四十一 第 26a 页 WYG1458-0357a.png
天之君子耶天之于善恶人其有意耶其无意耶余求
志圣人之学者于天下仅百数人得其门者其在湖
州自吾贤徵之外有若评事韦希尹商臣有若刑曹唐
子正枢陈忠甫良谟其在广之顺德则有若仪制主事
张景川澯澯与应奎以诤礼跪门同死于杖商臣以言
礼刑落职靖江丞正枢亦以论大狱禠职编管良谟虽不
死亦病且去二年濒死乃不死然则天之于善人何其
恝然耶而世之人有生而积恶日惟不足以至公相而
卷四百四十一 第 26b 页 WYG1458-0357b.png
老死牖下又蒙身后之泽者何耶天果有意福之杀之
耶其无意耶呜呼若臧张二子者其偶自死耶其天死
之耶天耶人耶然则吾之于吾贤徵其忍铭之哉若贤
徵者其果可以死之耶韦子曰奎也少禀天聪丙子举
乡荐丁丑成进士以父丧去及授南车驾寻以庶祖母
丧求去例不得承重犹执私丧三年以重所自出其孝
如此可以死之乎蒋生曰贤徵之事亲也吾尝偕出焉
归不过期途不废业曰家所程也母氏病痰忧形于色
卷四百四十一 第 27a 页 WYG1458-0357c.png
旁求名医疗必亲焉前母之墓过必瞻拜悽然乃去可
谓孝矣是未可死也又曰同泊邑城见旁郡之流民老
稚过者倾粟与之不顾晨炊其仁如此可以死之乎韦
子曰贤徵恭俭不踰见人之善惟恐不及色为骍然其
惠宗族虽患难孤[𡠉]弗遗焉其贤固未可死之也蒋生
曰贤徵之为车驾留都愤中官以进贡索多舡利私载
则为裁抑遣卒哗焉则叱左右执之乃遁去势力者谋
造舟之利以糜金害民则出身拒而沮之其正直刚方
卷四百四十一 第 27b 页 WYG1458-0357d.png
若此顾可以死之乎又曰贤徵心地光明而义气充实
尝过文庙庑下慨然叹曰吾辈殁亦当俎豆其间乎及
官礼部学于甘泉先生得知行并进体认天理之说而
惓惓于审卿之未闻也如其无死所至可量耶韦君曰
贤徵闻先生之学曰吾欲终身得所宗执弟子礼而受
学焉甘泉子曰呜呼若贤徵者岂易得哉使假之年以
其忠信不欺之心笃其志以往扩同体之仁而全归焉
且为天之孝子矣其可死之哉其可死之哉天之意固
卷四百四十一 第 28a 页 WYG1458-0358a.png
不得而知矣吾独忍不铭贤徵也乎贤徵号损斋生弘
治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其不幸而死为嘉靖三年八月
四日也世居吴兴城曾大父和赠工科给事中大父瓛
父维副千户赠如其官母黄氏封太安人妻严氏封安
人严尝割股和药以疗贤徵之疾云临绝其从父太学
生志观视之索笔书云不当与弟应璧异居可以观弟
友矣子二人长继英次继荩女二人铭曰
大道浑浑胡生之难而觉之难成之又难胡不永年以
卷四百四十一 第 28b 页 WYG1458-0358b.png
身陨捐胡然其人胡然其天亦已焉哉死而知性不亡
者存
  李一清墓铭(魏校/)
君讳沧字一清姓李氏初号石泉后以弥文且近名遂
去之世为金华永康人其先有讳远者唐杭州刺史其
子旸为参军破贼有功遂家于杭旸之孙德明为永康
始迁之祖曾祖讳秉良常代父诣狱而卒人称其孝祖
讳仁仲父讳鉴母蒋氏兰溪枫山章先生尝志其墓君
卷四百四十一 第 29a 页 WYG1458-0358c.png
自幼凝重不妄语笑常侍父母侧承候起居如成人见
者莫不叹异甫长即有志读书事师唯谨年十四补邑
庠生弘治戊午领乡荐赴春官落第南还适父疾特延
明医汤药必亲尝衣不解带者月馀及卒哀毁骨立葬
奠悉准文公家礼服除入太学时枫山先生为祭酒甚
器之正德戊辰登进士第奔母丧哭至绝而复苏者数
四每以不得躬视汤药殡殓忽忽如痴醉者两阅岁遇
忌日辄涕泣曰今虽欲尽孝敬不可得矣仲兄患足疾
卷四百四十一 第 29b 页 WYG1458-0358d.png
每自外归必至寝前省视祁寒盛暑不废家事无巨细
必咨禀后行季兄泽蚤世遗孤友杜方在抱抚育教娶
若已子卒以成立辛未冬服阕赴选除授南京工部营
缮司主事工曹岁造恒裒民财将以缘是乾没事涉内
府多宦寺参主之故积弊牢莫可破君涖官一以清慎
勤自将夙夜奉公视官事不啻家事爬奸剔蠹毛发不
可干以私不为利势回屈始而物情龃龉久之遂安以
定今冢宰孙公为工部尚书雅知君凡有兴作悉委之
卷四百四十一 第 30a 页 WYG1458-0359a.png
君条其材用徒庸卒减前费什之五六不忍糜国家一
钱以重病民孙公甚敬信之仪真岁运甓俵官民船附
京师命君督其事君安静识大体不为细苛民用不扰
而吏亦无所容其奸事可便民则为指画纤悉舟航往
来及居民商贾之在仪真者无老稚贤愚咸颂其德仪
真当漕河冲置坝蓄水惟大潦乃启闸泄之中贵人利
舟便多决闸以行君以法守拒之动慑以威屹不为动
惧而止者甚多或赠以文绮之属君例坚辞不受中贵
卷四百四十一 第 30b 页 WYG1458-0359b.png
人亦雅闻君名不敢强平生有守皆此类踰年竣事而
还复差司龙江抽分竹木厂君以疾辞时少宰石公署
工部曰此非李主事不可必需其愈而遣之不得已起
而视事藩府戚里有漏税者君追而治之不少假借虽
在同事者亦惮其风采初乾清坤宁灾至是敕取大木
上供君视事如平日持法谨严而用意一本于仁恕不
忍重𣙜商人财令价踊贵以病民颂声播远近冢宰陆
公闻其名方欲擢置吏部以自助不意寝疾而卒实正
卷四百四十一 第 31a 页 WYG1458-0359c.png
德十年七月十七日也享年四十有七病革时顾谓其
所亲曰吾死慎勿须材于公家为吾平生之累及卒无
以为殓妻徐氏尽鬻其装始克归柩贤士大夫相与吊
于朝行旅之人故有德于君相与哭于野门生耆老之
在乡者相与白于有司为立里门以旌之表曰清修吉
士盖君之积诚动人也友人蜀王教以诗哭之云伤心
病革买棺言千古同符易箦论识者以为名言子男彬
臣誊尹氏所出尚幼以卒之明年月日卜葬于露里祖
卷四百四十一 第 31b 页 WYG1458-0359d.png
茔之傍去家二里而近一清资质近道好义乐善不啻
饥渴之于饮食游太学闻枫山论学慨然有求道之志
及官南都日以亲贤讲学为事欿然自视若愚退食自
公辄闭门不出潜心六经语孟及程朱文字而求穷理
修身之方凡异端之说及近世词章功利之习不以一
毫经心尝曰人之为学当从人伦日用上实下功夫庶
几步步著实不为空言金华之学始于成公而何王金
许其传出于考亭高弟黄文肃公君守其乡学甚至未
卷四百四十一 第 32a 页 WYG1458-0360a.png
尝议及前辈短长尤尊信文公按其成说佩而行之一字
不敢易余尝晓之曰文公晚年论学及解经要议虽圣
人复起不能易也乃若小小文义程朱已不尽同不可
深泥也一清曰不然吾辈学未见道今日正当不信已
而信先儒之言庶几求之而可得先儒论或有未定者
吾且阙所疑可也余深以为然于戏一清质鲁志确以
其近道之资而又学不畔道盖践履多于讲明可谓平
正笃实者矣天假之年则其所造非余所得以知而不
卷四百四十一 第 32b 页 WYG1458-0360b.png
幸赍志而没不亦重可哀耶昔大道既隐汉儒秪以训
诂明经而释教流入中国久微程朱则圣学其遂无传
矣今天下家诵程朱之书而六经灿然明世然世降浸
薄士往往务空言而阙于实行学益支离好高者复窃
禅语而托于经传谓可一蹴入孔室而轻诃宋儒号空
而不践实噫弊也久矣若吾一清以躬行为学而足履
实地者安可得耶余不幸生于绝学之后方欲求助于
人以进此道得友如一清而又一旦化去踽踽凉凉独
卷四百四十一 第 33a 页 WYG1458-0360c.png
学无助则所哀者岂直朋旧之情而已耶因志其墓而
铭之铭曰
昔在孔门曾以鲁得确哉李君学以鲁入垂绝有言事
符易箦后欲识君视此石刻
  损益大意
一昌黎墓志学史记列传体而太史公尚矣列传若为
一人作而当时天下事皆备见其体甚大今一清官卑
国家事关系亦多亦宜叙见一二然亦不必烦
卷四百四十一 第 33b 页 WYG1458-0360d.png
一表厥宅里汉人君子乡高阳里犹有遗意与今之以
官爵甲第立坊者异矣永康此举可振颓俗法宜得书
今但云立里门以旌之伤于略当增表曰清修吉士
一文公作曹立之墓表未尝深辟陆学而象山之徒已
哗然不平今门户太高党事将起忧其将害苍生但实
修吾学是真难灭是假易除吾学果大成将不大声色
而自定矣奈何以口舌与争激成其势况风人之义贵
于微婉使言之者无罪而闻之者足以戒庶得性情之
卷四百四十一 第 34a 页 WYG1458-0361a.png
正今直云近时一种便儇激励之资空虚怪僻之论异
说蜂起程朱之书又将为天下大禁余为此惧而力不
足以震之则几于骂矣且彼正因厌俗学支离故喜禅
学之捷径而陷溺多世之高明之士今舍却俗学一边
专攻彼一边一失语意亦欠平正而未足服其心也今
略改云云庶几不偏乂意蓄而不甚露因称一清起此
议论非欲谪彼且亦足以为讽而不至激其怒也
 
卷四百四十一 第 34b 页 WYG1458-0361b.png
 
 
 
 
 
 
 
 明文海卷四百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