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四十一
卷三百四十一 第 1a 页 WYG1457-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三百四十一   馀姚黄宗羲编
  记十五
   纪事
  书闽中死事(王祎/)
呜呼元末天下乱大都小邑弃君叛父而卖降者何其
众也于是纲常几斁矣然其间以节义自见者亦时时
有焉岂天衷民彝固不可泯耶岁戊申国兵取闽以步
卷三百四十一 第 1b 页 WYG1457-0001b.png
骑由杉关捣邵武遂克建宁以舟师由海道破福州遂
取汀剑而兴化漳泉皆望风纳款闽八州不两月悉平
当是时大小守吏亡虑数千百而能死者仅得两人焉
曰拜特穆尔曰德哩默色此两人者从习于仕宦未必
明乎圣贤道德之教及其从容就义虽古烈丈夫何以
加焉故特采其事著于篇
拜特穆尔者字君寿蒙古人也历仕素著廉能名至正
中以选为福建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行省治福州我
卷三百四十一 第 2a 页 WYG1457-0002a.png
师至城下城将陷引其妻妾五人至楼上慷慨谓之曰
丈夫死国妇人死夫义也今城不守吾且死若等能吾
从乎皆泣谢曰无他志也有死而已即皆引绳自缢死
有十岁女度其不能自杀呼诸佛龛前绐之曰汝稽颡
拜佛可保爹娘无恙也甫拜挈米囊压其背囊米重女
即死囊下独念宗嗣不可绝而有男始三岁命乳媪抱
匿旁近民居中仍俾赍金银自随谓之曰万一事不测
以此赎性命或可全也未几兵入城乃引灯然屋四围
卷三百四十一 第 2b 页 WYG1457-0002b.png
窗有顷火四面发遂焚死
德哩默色者字子初回回人也性刚狠敏于吏事事母
孝年四十犹不仕曰吾不忍舍吾母也由宿卫用年劳
授行军政院崇教三迁为漳州路达噜噶齐居官三年
民安之时陈有定据闽中诸郡甲兵钱谷之政用其私
人总制之朝廷命官皆不得有所与王师比及境总制
者即以城纳降势已不可为仰天叹曰吾不才不数年
致位三品国恩厚矣无可以报国恩者惟有死居无何
卷三百四十一 第 3a 页 WYG1457-0002c.png
吏报新朝诏谕使者至礼当出城迓从容语吏曰尔第
往吾行出矣乃被公服诣厅事北面再拜毕取印斫其
文又取手版书曰大元臣子置案上据其坐以坐即引
佩刀剸喉中断喉以死既死手执刀按膝坐俨然如生
时郡民相聚哭庭下敛其尸葬城东门
呜呼昔宋季李芾守潭州有元阿尔哈雅之师至潭州
陷芾举室杀身自焚死赵卯发守池州巴延军南下郡
佐举城降卯发与其妻同缢死死节之烈近世希与为
卷三百四十一 第 3b 页 WYG1457-0002d.png
比者去今百年人称道之历历如前日事抑岂特百年
间人称道之不置虽千万世不泯可也呜呼以余观此
两人视芾卯发何愧焉
  溪山读书记(解缙/)
吉水县东行七里永丰江上凤凰山势翔动有钓台瀑
布与严陵君隐居无以异也其隔岸陂陀平衍风气回
合于人居尤宜先曾祖姑令子巽湖胡隐君为别墅焉
有溪山风月楼在元盛时大夫士之咏歌至矣隐君令
卷三百四十一 第 4a 页 WYG1457-0003a.png
子仲芳为余娣妹婿少时尝往顾瞻徘徊以为使有书
数卷临清流荫佳树登山而望俯潭而渔虽酌清水食
脱粟撷园蔬而杂之亦曰乐哉千驷万钟何足道哉此
予之夙志也予甥宗训少从予游闻予言甚熟于是优
游奉亲读书二十馀年予之所愿慕而不可得者宗训
厌饫而深得之也岂若予之勤劳鞅掌哉虽然书不可
不读有不必读者有不可读者方外异端之书不必读
妄诞迂怪之书不必读驳杂之书不必读淫泆之书不
卷三百四十一 第 4b 页 WYG1457-0003b.png
必读刻薄之书不可读余少时无所不读是以舍溪山
之乐而从事于外至今欲为山林之乐不可得也而后
知昔之所读有不必有不可而今始欲取六经正文端
诵而求之也宗训乃以溪山读书请为记前已为之铭
又以此语复之
  焦氏庐墓记(刘夏/)
甲辰三年江西道提刑按察分司行部至进贤县举
儒士二人焉其一人雷逸清其一人焦致中雷氏坚苦
卷三百四十一 第 5a 页 WYG1457-0003c.png
澹泊在家务耕稼焦氏教授里中有孝行岁当壬辰癸
已之时江南兵火大作焦之父母亡流离转徙之中乃
能不饮酒不食肉与人言辄流涕执亲之丧三年及乱
定还乡又庐墓侧三年呜呼当此之际世道之大变何
如也父子不相顾兄弟离散君臣之义暌夫妇之道缺
儒者多衣短衣带长刀践猎戎行一朝依附权势假名
为公卿郎将即可以得志斩艾人如草菅区区守行义
出门有谁可相告语也而焦氏独能力行孝弟于此时
卷三百四十一 第 5b 页 WYG1457-0003d.png
邪夫孝弟也者士大夫百行之常亦无足多上人乃能
于三纲沦没九法斁坏之际此为难能耳人者仁也仁
人之生德也孝弟生德之本根也本根植立则枝叶之
条达鬯茂可计日而冀矣每念彼同时之人驰骛于形
势之途而不知返胶固于劫夺之域而不能拔此皆蹈
夫死之道也夫有死之道者今而澌尽泯灭化为冷灰
微尘不复有闻于时有生之德者今皆领荐于上大夫
将有人民社稷之任进为当时闻人故今特为雷氏作
卷三百四十一 第 6a 页 WYG1457-0004a.png
逸清堂序又为焦氏作庐墓记者见我国家收拾天下
人才未尝专事艺文之末而遗于孝弟力田之本也吾
党之士亦可以为之儆惧矣
  虎咥木偶人记(刘楚/)
岁乙巳饥而多虎夜则盗相迹于道莫敢捕逐之者是
秋安成山氓有忿人盗已蔬者以里祠之神类能威殛
人也则迎致而露祷焉与相约曰必得盗见厉乃归否
则终露暴焉其神固木偶也长短大小略与人等又衣
卷三百四十一 第 6b 页 WYG1457-0004b.png
真绛衣冠大冠仪状俨赫过者不敢正视既数日矣方
夜半月朗朗在地门外勃窣若闻行地声其人以为盗
且复至也亟起从壁间觇之见一虎逐逐然来至神所
以为人也为之曳尾睢盱傍徨左右欲却欲前者数四
偶人不动乃稍近对踞注视久之忽有风扬其襟若将
起而动者虎直前奋攫之齧其首始知偶人刻桐为之
桐木柔脆岁久且腐牵挂虎牙至胶其两颐不得吐嗑
虎为之摇首振胸跳掷以求解不可益骇怒卒践蹙顿
卷三百四十一 第 7a 页 WYG1457-0004c.png
掉左右挥拉始得脱乃去见者大惊且奔告其里人咸
来聚观见偶人躯干手足狼籍道上无有完者因私悼
神之无辜怪虎之暴而又笑其眩睛不知以至于此也
其家故畜豕他日虎复来伺知之夜跃入垣内有虎阱
伏牢侧弗之觉也竟失足陷阱中咆哮腾跃穷蹙不得
出众急聚挺刃相击死因叩首谢神曰吾神固聪也今
虎死于是其谴怒之所致欤乃相率舁死虎祭而食之
更刻木为神躯益制美衣衣之归神于祠盗亦遂绝嗟
卷三百四十一 第 7b 页 WYG1457-0004d.png
乎虎之毒人甚矣乃有乘以肆奸者彼宁复知有天道
哉方虎之咥木偶人误也然冒冠衣而据非其所者卒
能致祸偶人其假冒而失所据者欤乃虎之陨于阱也
若有使然者然贪得不已自足以丧其身不必神之所
为而偶人以毁丧之馀邂逅虎毙遂食厚报亦过倖矣
彼悻悻然不胜于得丧之末而反覆缪迷以逞媚于鬼
神者岂非愚且惑哉卒之虎毙于阱盗息于野天道之
应微矣而儆戒之机不亦妙乎
卷三百四十一 第 8a 页 WYG1457-0005a.png
  渔记(乌斯道/)
郡北出城咫尺许有大陂元至正间予客处陂上日见
人以智巧致陂中之鱼最稔方其水之盈也人则罗坐
以钓顾其鱼有得有不得人乃置一器状若仰盂实膳
膏芗其中置水底泥沙上鱼闻其芗则丛至及下钓则
无不得也或坐舟中手持一纶以其缗贯竿杪缗之末
悬一大珠珠之下有一小钩鱼见珠狎而戏焉口数著
钩则不可遁矣或以叉或以射或设罾而起伏之或约
卷三百四十一 第 8b 页 WYG1457-0005b.png
十馀舟围绕以进一人击楫则齐力旋网否则以细丝
结数罟以绝其流先戒一人以楫扣舷上或拍击水面
使鱼跳跃而入否则以一网系百罭其上人左右掣其
大纲人曳而前趋则鱼亦皆得有扼鸬鹚之吭而夺之
鱼乂有潜行水底以手摭鱼以出有投掷叶中触鱼使
鱼困而上浮有左手持小网若翻车然者仰承大防下
右手持短木通防之槎内有棹一舟浅而长者侧其舟
著水面并沙际而往舟激水鱼惊而跃入舟中有作梁
卷三百四十一 第 9a 页 WYG1457-0005c.png
水上窍其下纳笥窍中有穴其水中若大瓮以箔其上
俟水杀而取焉水既上则罩迨夜则以火烛水鱼见火
而出水面亦罩而得焉水涸可尺许乃以网设水鱼上
手按而取之或以蜃灰洒石罅以橛入罅内及逐鱼以
出者水竭尽人以竹丈馀织其半若覆篑下系一小囊
却行而爬搔凡泥上鱼琐碎长不满寸者皆入囊中呜
呼忍哉古者山泽皆有厉禁今也民得以尽取惟恐智
巧之不足也鱼虽欲自蔽可乎孔子曰竭泽而鱼则蛟
卷三百四十一 第 9b 页 WYG1457-0005d.png
龙不戏其渊岂非此之谓欤
  滇南恸哭记(王绅/)
先公以洪武五年正月奉使云南招谕元梁王六月抵
其境六年遇害至二十五年不肖孤绅窃禄西川屡请
于蜀王殿下二十八年冬得旨十二月朔日戒行次年
二月二十三日到滇次日参见岷府退谒藩阃文武大
臣及士人庶友至以情事为告闻者悯之竞为咨访二
十五日有僰人画工何仁可年七十馀来言亲炙先公
卷三百四十一 第 10a 页 WYG1457-0006a.png
于佑圣宫甚久至绘素之事亦多经指授且云初来时
梁王甚加礼敬府僚大臣若司徒达尔玛恭政喻金闾
高抚慰辈尤所尊重凡见梁王必以天命所归人心所
属之理为之开说退谕其臣僚尤加委曲梁之君臣亦
知元社已屋皆有降意时元之故主出奔朔漠者遣侍
郎托克托自西蕃来通耗索援且劫以危言必欲杀我使
以固梁王意梁王不忍遽绝于我朝乃匿先公于民间
托克托闻之谓曰国家颠覆而不能救反欲远附他人邪
卷三百四十一 第 10b 页 WYG1457-0006b.png
跃马而起梁王不得已遂出先公以见之托克托欲加屈
辱先公慷慨骂曰天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如皭火
馀烬尚欲假息以与日月争光耶我将命远来岂为汝
屈今惟有死而已或解曰两国交争不罪来使不从则
遣之彼何罪焉况王公才器天下无双宜有以全之托
克托曰今日虽孔子在义不可留梁王不能救先公复
顾梁王谓曰汝朝杀我大兵夕至矣亦不听遂遇害时
为腊日未申时盖棘人以此日为节日故久不忘也讳
卷三百四十一 第 11a 页 WYG1457-0006c.png
日城中父老士女莫不垂泪达尔玛既陈奠祭左右具
衣冠敛之以礼即日舁至地藏寺北漏泽园化之以火
讳所即今之观音寺前三市街言讫引至漏泽园躄踊
设奠是夕宿地藏寺自此连日至彼展哀至二十七日
绅别访南关董金刚保以合其说盖以先公尝主其家
故也金刚保亦引至观音寺前指以讳所号恸间市人
竞来致问中有苏奴者前言棺木实其家所备盖其兄
庆时为元帅故达尔玛一以后事委之其言遗事略与
卷三百四十一 第 11b 页 WYG1457-0006d.png
仁可同但奴则云火化在小南门城壕边复引至历指
其处哀未止有僧从西来自言年百岁口述遗事甚悉
绅拱问化后遗殖何在僧言彼时上下恟惧谁复道及
此者三人之言遗殖并同自是士民僧道多来称述先
公容貌言行嗜好制作动静仆从皆可稽但无能知夫
葬所者因姑设次为位于地藏寺之东夹室越明日漏
四下陈设于寺门外告祭于云南府城隍里社寺伽蓝
等神备述事情之由礼毕奉新制木主就观音寺讳所
卷三百四十一 第 12a 页 WYG1457-0007a.png
尽哀题主礼毕迎回地藏寺位次昧爽行正祭礼先是
布政张公紞参议范公祖尝访先公节行于临安儒士
贾宽宽达尔玛门客也故获待先公最密因言曾有诗
见寄可考暨绅至张公即命迎宽三月十日宽至所言
与前颇同乃云化后达尔玛已使藏于地藏寺之旁后
十许日宽往哭之止见平土而不结丘垄自国兵来陵
谷变迁已不可认迄今犁锄荐臻屋庐相望想像亦不
能得其彷佛也宽又云先公前馆于报国寺后因托克
卷三百四十一 第 12b 页 WYG1457-0007b.png
托至遂移馆于春登杨氏家平日杜门不接人事惟读
书著述有文集二大册达尔玛录本藏于家后并原稿
不知何在宽年高质重所言似非虚妄者又杭士刘有
年近见宜梁民李鈜鈜自言其父起宗为枢密院都事
好士而知书曾延先公于家甚久后事皆其经理今葬
所惟鈜知之有年前任沅庠时常接见先公故闻之甚
留意越半月绅至滇有年即来告且为书招鈜十一日
鈜至口述遗事亦悉又举先公题其竹轩三绝句遂导
卷三百四十一 第 13a 页 WYG1457-0007c.png
绅至于东门外之百步指群冢千百而言曰大略记在
此处而群冢尽遭发掘无遗者绅见其年少不敢尽信
又见颇能记忆亦不敢不信遂于其处仰天大恸次日
于群冢旁择旷地仍设此为位迎神主陈祭祭毕复奉
归寺之元次越十日奉神主而返鸣呼哀哉绅之初志
锐欲访求遗殖归葬先垄以襄大事不幸岁久事殊以
至此极虽粉身碎骨亦不足以赎其辜他日尚何面目
见先公于九原者哉擗踊之馀因忍死备记于简以志
卷三百四十一 第 13b 页 WYG1457-0007d.png
不忘终天之恨且使后世子孙有以知其荼毒呜呼痛

  观捕鱼记(贝琼/)
松江产鱼非一取鱼者或以罩或以叉或以笱或以罾
巨家则斫大树置水中为鱼丛鱼大小毕赴之纵横盘
互人亦无敢辄捕者故萃而不去天始寒大合渔者编
竹断东西津口以防其轶乃辄树两涯鼓而驱之鱼失
其所依或骇而跃或怒而突戢戢然已在釜中矣于是
卷三百四十一 第 14a 页 WYG1457-0008a.png
驾百斛之舟沉九囊之网掩其左右遮其前后而盈车
之族如针之属脱此挂彼损鳞折尾无一纵者予观而
叹曰鱼之托于水也非无九州四海之归也而归于数
亩之陂朽株之下以为至安无患若登龙门焉恶知诱
之者将以制之养之者将以杀之人之机亦巧且深矣
予又伤其尽而无遗何其不仁之甚耶呜呼天下之死
于尽取者岂独鱼已乎岂独鱼已乎故书为记
  舵师记(林志/)
卷三百四十一 第 14b 页 WYG1457-0008b.png
舟之载舵主之舵操纵疾舒得失而舟之安危系焉故
凡佣于舟者皆以力而舵师兼智力长焉其受直也恒
倍或参伍其载而取之然非素谙是者非惟人之不任
而亦不敢轻任于人其责盖甚重也哉岁戊戌予奉使
北还买舟以载得宁波舵师某甲予见其醉而使酒曰
夫夫也讵能舵舟同载者曰子以佣役人而乃貌取之
乎且其直廉又易与毋虑为也予固疑之比渡淮及湖
中流而冲风作狼狈失势者几旁舟皆笑之曰是特其
卷三百四十一 第 15a 页 WYG1457-0008c.png
小小者耳使之乎大江则将奚为予问同载者曰向吾
言之何如则皆愀然曰今之舵舟者皆是已此特其甚
者奚暇渠之笑哉予曰然则是吾任者之过矣彼敢轻
以任人何耶应者曰子以彼为工其技而利济人与其
将以舟利而冒其名者与夫利济人者必世业于舟其
捐费博其资利远凡舟之须皆工且良故佣必择人况
于舵师乎其以身任载也毁誉不顾夷险在已视其载
之轻重与其舟之轻重侔焉是或足任者矣若夫以舟
卷三百四十一 第 15b 页 WYG1457-0008d.png
利者则不然其于舟也朝僦之夕业之无须博费不期
远利乘人之载而弋取之不得则下上而求合焉毁誉
夷险汩然于中也使欲载者乐其易与且利其廉侥倖
以无事往往以涉大江犹安流也而况于淮与湖哉予
曰安危同势也喜患同情也彼岂异于人者欤应者曰
良师先势而违情庸师情迫而情见故曰前车覆后车
戒审如是天下恶有偾事者哉予曰嘻此名言也顾命
童子濡毫记之
卷三百四十一 第 16a 页 WYG1457-0009a.png
  记会稽周士翔先生遗语四绝句(并序/) (龚诩/)
余忆十载前假馆常熟南野陈氏频年与会稽周士翔
先生往来联榻士翔常语余记其先翁有言当元末闽
中某城遭陈友定之乱兵围久之有城主忘其姓名固
守不下城陷被执友定谓曰汝不知有天数耶其人曰
我但知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固不知天命为何等物也
遂被害又有一人亦忘其姓氏杀父仇于既赦之后宪
司执之问曰汝不知国家有赦耶答曰杀人贼国家之
卷三百四十一 第 16b 页 WYG1457-0009b.png
法有赦人子之心不赦也竟致于理呜呼士翔当日之
言历历在耳今士翔仙去久矣昨夜忽梦见之既觉因
忆旧言为赋此以记之非惟先哲之忠且孝得以不泯
抑亦足以为名教之一助云时甲戌二月七日也
不知天数为何物忠孝惟求死即休只此一言才出口
遂令乱贼永含羞
父仇不报活何为乐府曾闻太白词(李太白/渎鹿篇)人子不从
天子赦片言千载有馀师
卷三百四十一 第 17a 页 WYG1457-0009c.png
  宋香荔枝记(林环/)
莆中名产为异品荔枝之尤者惟陈紫宋香为绝胜其
见诸谱谓陈紫种出宋氏则宋香较之陈紫又其尤也
树距作谱时已三百载迄今又不知其几易主在宋之
先主之者已非唐之旧洪武初相继夺于戎卫之官宋
子孙困于势力不克复者凡几年迄永乐年间始归于
宋其贤云仍有文用者慨念先业恐嗣时厥后者不知
宝而守之特徵记于余余慨然叹曰是树旧属王氏黄
卷三百四十一 第 17b 页 WYG1457-0009d.png
巢之乱兵过欲斧之得王氏媪担死与俱遂得不失后
已为宋所有今宋之子孙虽夺于势力而终克复之则
宋之子孙过于王远矣宋之子孙不知若而人独文用
惓惓心乎图记以贻后之人他所未睹则文用贤于宋
氏他子孙又远矣然则为文用之后宜何如为心亦曰
宁为王氏媪无效王氏之孙子云遂书为之记
  击壤会记(刘鸿/)
国家覆冒海宇垂百馀年风嘘日薰人物熙熙兴国赣
卷三百四十一 第 18a 页 WYG1457-0010a.png
之属邑山盘谷网风气完固既庶且富民乐其生而多
寿考乃弘治壬子时平岁登公私衎衎有垂白之老踰
六七而望八九者二十二人含和履祥蹈舞皇风相与
谋曰遭逢清明生理粗植仰无叫呼之扰俯有伏腊之
需抱子弄孙不及时为乐以咏歌尧仁以终馀年亦负
矣哉于是月以二会会以朔望鳞次而周户而不醵是
岁九月甲子举事牲肥酒香笾豆有楚乃其初筵诸老
深衣大冠鱼贯而进前设几格俯伏其下北面稽首焚
卷三百四十一 第 18b 页 WYG1457-0010b.png
香吁天曰愿明天子万岁万万岁宰执惟邻藩臬惟良
郡有贤守邑有贤大夫用康保我民亦云休哉愿雨旸
时若百榖滋植公私羡馀闾阎笑语野无横民邻有善
俗俾我老人永有今日之娱亦云休哉已乃举盏更筹
就坐以齿为伦其一为胡晦庵克训次刘洁庵雅清次
吕直方兴大次萧正庵悦赞次钟轩韶铎次陈隐轩子
显次吕春谷仁发次萧扩斋崇广次李晴忠春昱次秋
潭仁彻次萧贫乐云端次刘敬斋恭徽次胡博斋克祥
卷三百四十一 第 19a 页 WYG1457-0010c.png
次王叙庵秉伦次萧绎斋悦华次王时庵成景次罗直
庵守正次钟成庵鉴次李复亨春雷次李省庵彦睿次
蔡莹庵彦瓛次谢梅轩旭魁坐定诸少年班立而揖有
引卮酒跪而进之曰孺子不敏幸兹良会躬侍杖履先
生长者无宁有以教我乎诸老人推其年高者诏之曰
若知今日之乐耶高皇帝列圣今天子之赐也诰有之
臣民之福皇锡之极汝则保极逆极者殃保极者昌吾
辈老矣得为保极之民汝则念旃景德怀刑毋渎于密
卷三百四十一 第 19b 页 WYG1457-0010d.png
毋梗于乡毋突冒于有司毋贻罹我父母汝则念旃后
之视汝者犹之今也众皆唯唯酒行五七诸老人起而
酬酢有诵淇澳以相规者有歌豳风以相乐者有咏叹
考槃之遗音者而未尝不归德于上也遂名其会曰击壤
壤不必击而与击壤之乐同也少酣有倡之者顾执事
曰把笔来不有所作曷伸本怀又赋近体诗二首平淡
古雅有太平之音章成欢甚且酌且哦既夕乃罢
 明文海卷三百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