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二十九
卷三百二十九 第 1a 页 WYG1456-061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三百二十九   馀姚黄宗羲编
  记三
   居室
  学士亭记(方孝孺/)
贤哲之处世乌可以迹论哉当草昧之时世衰道郁抱
经纶之志而不得施安能舒畅其心神流浃其情志乎
故或放迹于江海或养操于山林求遗世忘累之士而
卷三百二十九 第 1b 页 WYG1456-0618b.png
与之游其意非求其道也盖寓迹于物耳苟徇迹而论
之岂足以知贤哲之用心哉当元至正中有大儒先生
太史公出于金华以道德性命济世之略为学学成而
四方兵起天下大乱公知莫可如何往来山水间著书
以自娱时乌伤圣寿寺有千岩大师者磊落善谈论喜
与吾儒游公时时过与之语辄连日夜不休当其适意
时或携筇陟崇岭看云起卧石床听泉瀑声久则大笑
而别别己复会人见其然以为公乐闻其道岂知公者
卷三百二十九 第 2a 页 WYG1456-0619a.png
哉及乎真人御极区宇宁而四海定公应聘而起居朝
廷者十有九年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年六十有八致
其政而归于是大师亦圆寂己久矣而龙门海禅师复
主圣寿以为斯寺公之所尝游也乃以洪武八年某月
作学士亭于寺之南名以公官亭为公而作也海师以
某从公学俾记其事某惟昔之贤者与方外交若陶彭
泽之于惠远周元公之于常总欧阳文忠公之于居讷
者有矣彭泽惟虎溪一笑元公以鸾名溪以青松名社
卷三百二十九 第 2b 页 WYG1456-0619b.png
然不闻有所创造也文忠既去而寺僧某作亭其寺以
公别号名之曰六一亭矣然亭作于身后文忠不及见
也今海师时公之还而作亭亭成而公气彊体康肩舆
观览乎其中此固古之所无而今之所仅有者也其安
可无述然六一亭之作文忠之门人苏长公实记其事
其文传故其事著某贱且騃何敢僣冒以污伟迹哉虽
然公之迹后必有知不待斯文文以道公之志某固不
得而辞也
卷三百二十九 第 3a 页 WYG1456-0619c.png
  巾山草堂记(方孝孺/)
踰浙江以东多大山东南极海上尤秀绝其最著者天
台四明雁荡天姥皆穹窿嵁峻为天下奇观迹儗乎蓬
阆名播乎区极士之选幽探胜者宜其乐趋之然而居
其旁者往往终身未尝一至岂以其崇高不易援企而
遗之欤台城中有小山特立圆秀苍润远望之如人之
弁冠人因语之曰巾山其上有楼阁室庐之美凡人至
郡者无不往游凡宅于左右者必构危架迥以挹取朝
卷三百二十九 第 3b 页 WYG1456-0619d.png
岚夕霏之异态盖其势迩且卑其所蕴易见至而穷之
不难也是以众乐观焉卢处士定谷家正与山相面因
名其堂曰巾山草堂定谷知读书识义理其才知可用
而恬静不竞非安于卑近者岂其心有所得钜小崇卑
固不足较乎夫天下之至崇大者莫过于道而卑且近
者道亦未尝不在也惮其难而安于浅陋固不可忽细
微而慕夫高且大者亦乌可哉故顺亲弟长事非远也
而性与天道不外焉尧舜之道与天准而谨言慎行可
卷三百二十九 第 4a 页 WYG1456-0620a.png
以驯致焉巾山岩壑之盛视天台四明固有间焉其有
会于人心而人乐之不厌者果有异乎否耶定谷必有
以识此矣往者壬戌七月之望予偕叶君夷仲张君廷
璧林君公辅陈君元采夜登绝顶饮酒望月纵谈千古
竟夕不眠予谓叶君曰昔苏子瞻夜登黄楼观王定国
诸公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以为太白死三百年
无此乐矣斯乐也又子瞻死三百年后所无也诸君皆
大笑追计其时忽十五年今存者独予与张陈耳二君
卷三百二十九 第 4b 页 WYG1456-0620b.png
亦将老矣予系职业数千里未得归然则于记定谷之
草堂能无慨然乎定谷有子曰信慎敏而好文其尚语
山灵待我东归尚当约同志重游因历览海上诸山以
尽宇宙之大观其乐盖未艾也
  适意斋记(方孝孺/)
贵极乎将相富累乎万金喜怒可以荣辱一时去就系
天下之轻重纷华珍丽之物不求而自至快心快己之
奉奔走竞效于其前此众人自谓适意者而隐居慕义
卷三百二十九 第 5a 页 WYG1456-0620c.png
之士以为何取乎此树艺樵钓以养生弹琴读书以养
心徜徉恣肆于山泉丘壑之间咏歌论辨以发其趣弃
禄利而不顾遗万物而独立其于适意亦巳至矣然而
圣人君子犹病其隘也天之授我者养之致其全知之
致其明行之致其笃用于世则使阴阳寒暑得其时日
月星辰循其度九州四海老癃单弱之民无不得其欲
鸟兽鱼鳖草木有生之类无不遂其性不有用于当时
则著之于书传之天下后世使伦纪正而礼义行奸宄
卷三百二十九 第 5b 页 WYG1456-0620d.png
消而祸乱止劳神苦形不暇自适而以众人之安危为
喜戚以区宇宁风俗美为适意若斯人者其于富贵之
乐固不忍处而亦焉忍乐其一身以自足哉此圣贤所
以有功于世而非有志者不能学也浦阳黄君仲昭才
美而甚文有司屡辟之辞不就作燕休之斋与士友讲
学名之曰适意人以仲昭为隐者也而余窃疑之人情
非甚相远也操瓢而呼者立于门虽御八珍不能知其
旨毛褐不完者行于途虽锦衣狐裘不能知其温人之
卷三百二十九 第 6a 页 WYG1456-0621a.png
不获适其愿者多矣仲昭宁能独适意乎天下之不治
非特政教不修法禁不密也仕者苟富贵以忘民隐者
私安佚以保身苟且鄙冒而不知圣贤之道者害之也
余才不敢望乎圣贤然不敢不勉圣贤之事数十年间
庶几或见兵革不试黎民乐业无饥寒劳苦之叹岂非
余与仲昭适意之时乎浦阳余游学之所故旧宾客之
在者甚众于是时也享承平之乐单车往来相与讲说
唐虞三代之道以为天下庆盖必始于此矣
卷三百二十九 第 6b 页 WYG1456-0621b.png
  全乐斋记(方孝孺/)
心无愧戚慕怨而乐者乐乎天资于物而后乐者乐乎
人天下之物未尝无可乐也以无可乐而徒资于外物
则其乐也有时而穷而吾乐之也有时而厌崇华侈泰
妖姱珍怪之于目繁声远调之于耳肥坚安养之于身
可以乐亦可以悲众人乐之而君子笑之君子之所乐
全其受于天者而不以人伪参之索之极其明践之极
其诚持而行之至于久而不息则天地之运寒暑之迹
卷三百二十九 第 7a 页 WYG1456-0621c.png
万物之情皆吾乐也岂若资于外者之浅乎彼快然适
意自以为乐者可乐之具接于前则以为举世之乐莫
能敌及静思而熟念之凡其所乐者皆可惭恧悔恨也
庸有一息之乐哉古之圣贤穷日之力常若不及者求
其固有之乐而已不以穷达动其中也不以穷达变其
乐斯乐之至者乎浦阳黄君资安修洁而知义处一室
布衣蔬食若无以自适而心独乐之名其所居曰全乐
而属余以记凡人心有所乐口未必能言也况君之乐
卷三百二十九 第 7b 页 WYG1456-0621d.png
而余能言之乎然天下之道同也古今之性同也余探
乎千载之上而求之舜之鼓琴颜子之箪瓢曾晰之游
咏会乎吾心者如出于吾心也况于君乎余试与君登
浦汭之高丘而望之荣且悴者何为也感乎吾耳者何
声也晦明燠寒行乎两间而无穷者何气也流而逝峙
而列者孰使之然也苍乎其退倏乎其变化者谁为之
宰也君请为余言之余当援琴而鼓之君之乐即吾之
乐也吾之乐与舜颜子曾晰之乐将有同乎无同乎人
卷三百二十九 第 8a 页 WYG1456-0622a.png
之乐乎天之乐乎君必知之矣余乌足与闻之
  棠溪书舍记(方孝孺/)
浦江之东有地曰棠溪吾友乌伤刘君养浩筑室讲学
其上养浩学于太史善为文有名于四方年四十馀志
不稍懈而益笃焉养浩谓余尝从事乎学俾余记之嗟
乎学岂易为而易知者哉非诚为学者不足以知非诚
知之不足以言言之而不至知之而不明皆未尽为学
之道者也古之为学者可见矣其幽深奥渺者虽不可
卷三百二十九 第 8b 页 WYG1456-0622b.png
以言传未有道不足以周万理才不足以用天下而可
为圣贤者也孔子之门若子羔者迹其行可谓有道君
子矣而孔子鄙之为愚若仲由者可以治千乘之邑而
斥之为野盖子羔之信道而才不足以行之仲由优于
才而未能以闻道皆偏滞于一隅者也后世学圣贤者
既不足以得其大全高明宏达之士务事功而过于疏
略纯恪谨饬之士攻义理而局于卑懦疏略之流必至
于诈卑懦之流必至于木自汉以下未有不入于二途
卷三百二十九 第 9a 页 WYG1456-0622c.png
者也往者大贤病其若此于是著其说于群经大穷乎
天地而微析乎毫发精之于性命粗之于事为莫不揭
而示人使学者可以按书而蹈圣贤之域宜乎其易矣
而卒未有至焉者有志者寡而安于小成者众慎言笃
行学之一事耳古之恒民皆由之而不以为异今之能若
是人望之如圣贤而彼亦以得圣贤之道自望文辞言
语道之馀器耳古之人未尝以此为学而后之大儒君
子舍是无以名此学之所以坠地而莫救也吾尝以为
卷三百二十九 第 9b 页 WYG1456-0622d.png
当今之世非杰然雄才出而修孔孟之道不足以起俗
学之弊而使生民见三代之盛以太史公之贤岂无望
于为学之士哉此吾与养浩之所宜勉也夫人有美才
难矣以美才而得师又难也苟不以圣贤为准则岂不
可惜乎故吾以大者为养浩告若文辞之事固养浩之
所知者余不敢以告也
  时敏斋记(解缙/)
怠荒学者之贼也时敏学者之方也不敏未有能学者
卷三百二十九 第 10a 页 WYG1456-0623a.png
也圣人犹然也孔子好古敏以求之是也弓矢机张非
敏不发轮舆斲削非敏不成攫猎驰骤非敏不获分争
辨讼非敏不胜文章政事非敏不妙不凝虽曲艺凡事
犹然也矧夫学圣人者岂不然也尧兢兢舜业业皋赞
赞禹孜孜汤日新文王乾乾虽圣帝王犹然也说命曰
逊志务时敏是也有如不及之心与力而或有间之怠
与荒中道之画也山蹊之塞也前功废而徒敏也可不
戒哉世之明察勇健之士一旦为功名文章之雄歆艳
卷三百二十九 第 10b 页 WYG1456-0623b.png
其中忽焉企而赴之效之则之介然之顷初心之发火
燄燄水漾漾未尝不甚锐且敏也取卷书手阅目透若
将吞噬大声琅然未数纸若三军之败卷甲荷戈顾后而
奔靡也犹胁于威而忍也竟数纸□然心力俱困昏然
喟舍水火而息者甚多也其他肆笔点青黄当筵论礼
乐忽然雷鸣忽然电驰忽蛙然息者虽外慕犹然也矧
夫圣人之道非能有歆艳其人者哉则一饭思尧舜置
匕箸而庄蹻一觞慕孔子酒下咽而阳货者何限也乌
卷三百二十九 第 11a 页 WYG1456-0623c.png
在其为学哉故学在敏敏在时无道不敏无事不敏无
时无处而不敏斯为学者之方也可以一息怠荒贼之
哉余平生无不敏之时以力敏事则事就以心敏志则
志成心与力俱敏也知道以来十馀年圣人之所志洋
洋焉未窥其际也勉勉未能罢其力也此岂一朝夕之
敏求可志哉郭君某以时敏名其斋也固将以求圣人
自励也予喜与俱从事也请因是说记于壁冀如朝夕
相讲切也斋在居之西仅完葺仰有山俯有泉左右琴
卷三百二十九 第 11b 页 WYG1456-0623d.png
瑟诗书画器皆粗足玩适而己家自宋居东梅后𨽻吉
之吉阳门系出汾阳忠武王三十六世孙云
  予庄记(吴溥/)
予庄去城南仅十五里舟行道迂则倍之其地皆山而
面流田绕四周馌饷者不出百步僻幽而靓深最宜隐
者居然山卑而樵牧不辍其上常濯濯水清且寒无大
鱼土硗瘠不甚宜稼穑力勤而收薄富人多不欲之弃
而不售者数十年矣予始得之陈氏问其所以名曰其
卷三百二十九 第 12a 页 WYG1456-0624a.png
地宜榆晋有古榆数株今不存矣或曰胜国时有俞氏
居之故名予曰安知非天之遗予者乎夫天下之物苟
非其有终身望之而不可得是庄也隐者不得居富者
不欲居售之数十年而卒归于予他日菟裘之计将于
是乎托焉是天之所以遗予者无疑也宜名曰予庄凡
溪山泉石涧壑田野径路桥梁台榭悉从而予之昔者
柳子厚居冉溪之傍污以恶名曰愚溪元次山爱祁阳
之水据而独得曰浯溪易号而改称哓哓焉曲为词说
卷三百二十九 第 12b 页 WYG1456-0624b.png
当时土著之民闻之口虽不能言安知其心不有忿且
怨之者乎予之名庄意虽有在而名仍其旧居傍之民
朴鲁多不识字义闻之必不甚骇他日谢政而归予知
执耒耜者喜而从予耕执网罟者喜而从予渔执斧斤
者喜而从予薪与夫时节伏腊祭喜宴会笑语讴歌者
皆喜而惟予之从求其忿予怨予者必鲜矣是则庄之
名予也不贤于愚与浯乎或曰自有庄以来地未始改
也而地之主屡易知而可数者数人而不知者不可以
卷三百二十九 第 13a 页 WYG1456-0624c.png
缕数也百世之后安知斯名之不改欤予曰子何不达
之甚也柳子之愚元子之浯一旦易万古之名而犹不
可改今予仍旧而名不加恶且与乡人共之孰为而改
之哉若夫土地溪山之所有予尚不敢保而况予子孙
乎人得之而人予之是庄固犹予也遂为之记
  杞鞠轩记(孙作/)
赵郡苏先生避地中吴士大夫争走其门因辟轩以延
客环艺杞菊既字其楣又属为之文按杞与菊二类杞
卷三百二十九 第 13b 页 WYG1456-0624d.png
即今之枸杞菊则今之甘菊菊尤多种他如马蔺之为
紫菊瞿麦之为大菊旋覆华之为爱菊俗皆以菊而杂
饵之其害至有杀人之惨说者谓惟真菊延年效与枸
杞不殊则真菊正甘菊耳世以其荑作羹其华入药而
本草亦谓服之轻身延年自天随子掇以供杯桉而二
物始贵然其味犹在肉食之亚至东坡翁守胶西斋厨
索然不堪其忧日循废圃求杞菊食之扪腹而笑则其
用殆与谷粟比矣凡物益于人适于口不幸而不见赏
卷三百二十九 第 14a 页 WYG1456-0625a.png
于贤士君子即猩唇豹胎味同腊毒而椒兰桂蕙下比
茨棘又况杞菊而巳哉故士论之难犯虽郑子产之贤
曹孟德之奸卒不敢以人望废清议甚者布衣之士操
其予夺定为国是以配安危是则物之贵贱讵不以人
之废举为重轻与先生于人物无贵贱大小采揽成就
出其口者视天随东坡之藻识虽一草一木是非之公
无过举焉今复推其嗜好厕于两贤之门然后知向之
所同益信不谬余居秀之南湖日与二三子诵杞菊赋
卷三百二十九 第 14b 页 WYG1456-0625b.png
以忘肉味久矣而比岁下田不登方春农食麦叶或者
天发其珍以相斯民而神灵之效将不在洗髓伐毛之
后也乃重为之记
  书画船记(黄淮/)
陆乘车舆牛马水乘舟古之制也余自筮仕以来承乏
两制四十馀年旦入禁垣侍帷幄薄暮还署间尝一使
齐鲁以故乘舆马之日多而乘舟之日盖少也顷因谢
病还故里频年入觐溯江入淮以达于会通非舟不可
卷三百二十九 第 15a 页 WYG1456-0625c.png
行居乡屏处先陇往来湖山间必以舟从事与在职时
事多相左亦其势然也吾乡湖中之舟甚偪仄缊竹为
篷且易损窃尝病之今年棐槃二子以余齿高力衰舟
轻劣不足以济愿更造新舟颇宽广板上覆以蔽风雨
牖两傍以便观览与客同泛可布十馀席中设小榻独
往可以备燕息后辟行厨可以供茗饮为余虑甚周亦
人子之至情也昔米元章名其行舸曰书画船至今以
为美谈余与元章无能为役然儒者出入必以书画俱
卷三百二十九 第 15b 页 WYG1456-0625d.png
假名自况无所不可也尝读欧阳文忠画舫斋记始则
追思谪宦远涉触蛟鼍冒波涛寝惊而梦愕终则羡夫
逃世江湖之上者顺风恬波傲然枕席一日千里自顾
有所未暇余也既免蛟鼍波涛之危又无顺风千里之
远天宇澄妍徜徉乎近境岸草汀花前迎后拥足以悦
吾目渔唱棹歌交响互答足以充吾耳耳目各有所适
气舒神畅其乐陶然于是弦琴赋诗以发其趣或与宾
朋布奕传觞赓酬笑谑视彼傲然枕席孰优孰劣向非
卷三百二十九 第 16a 页 WYG1456-0626a.png
得请而归乘舆策马追逐公卿之后荣则荣矣然非病
夫所宜何有于乐哉是皆上之所赐也上之恩犹天然
言语文字岂能尽述姑记所及用以自庆云尔
  皆山轩记(胡广/)
国家建太仆寺于滁阳以总江淮群牧之政圣天子莅
祚尤重其事乃遴选贤能授以是职吴侯鉴以将家子
魁杰负才气擢为太仆寺丞治事有法率以古之君子
期待不肯为苟且之政比年马大蕃息公私优裕侯尤
卷三百二十九 第 16b 页 WYG1456-0626b.png
好学于公退之暇即赋诗写画自娱尝于公署之偏筑
室数楹为宴休之所引酿泉为渠纡流于外举目而望
则丰山琅琊诸峰环列远近发奇吐秀隐见于烟云杳
霭间而朝暮之间变化无穷乃取欧阳公之言名之曰
皆山轩徵予言为记滁之山水名大著于天下者盖自
欧阳公始也公为守于滁筑亭于山水之间日与滁人
游而乐之顾望清流之关思宋太祖尝破李景兵十五
万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外求其迹盖百年之
卷三百二十九 第 17a 页 WYG1456-0626c.png
间故老己尽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而当时得以乐其
乐者伊畴之力也滁人盖未必知之而公与之言忠厚
之至也予惟今之滁非可同于昔日我太祖皇帝龙飞
淮甸由滁阳而基帝业呼吸雷动群策响应英雄荡灭
涤除近年蒙昧之风振起典章文物之盛神圣功德与
开天辟地而同其盛岂但平一城擒一二将之足拟哉
昔者滁当干戈之际为用武之乡今为邦畿千里之地
而凡得以居其间者顾瞻山川仰思太祖开拓平治之
卷三百二十九 第 17b 页 WYG1456-0626d.png
功而当时故老犹有存者皆能道其盛也况草木云霞
蔚葱炫烂五色之气凝为龙文结为凤彩霓旌翠华俨
乎在目而向之徒见山高而水清者漠乎其微矣又乌
知有待于今日之盛也哉昔有睹山河而思禹迹者禹
之功盛大故人莫能忘我太祖功德卓冠万世天下之
所仰赖而人心有所不忘矧侯居官是邦优游无事以
乐乎雍熙太平之盛其所以感慕之者宜何如也予知
侯之修其德而勤其职思以报夫国家生育之深仁庶
卷三百二十九 第 18a 页 WYG1456-0627a.png
几侯之心矧侯之父兄皆攀鳞附翼以取功名侯又当
思振其家声异时忠孝之名有所闻焉则是轩与滁阳
山水竞光华于久远矣予窃幸与侯同其遭逢之盛是
以惓惓焉为侯道之也
 
 
 
 
卷三百二十九 第 18b 页 WYG1456-0627b.png
 
 
 
 
 
 
 
 明文海卷三百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