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二十二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a 页 WYG1456-054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三百二十二   馀姚黄宗羲编
  序一百十三
   哀挽
  叶宗茂哀诗序(朱升/)
新安叶宗茂有清才年近四十有四卒于金陵邸见闻
者哀其遭时之不偶也为之赋诗而呈之老交朱升为
之序序曰宗茂叶濂翁之子生二岁移家于蓼自其幼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b 页 WYG1456-0548b.png
以敏给闻稍长治进士业从余复卿先生学戴氏记岁
丁亥归就乡籍试有司明年予归自燕山取道至蓼访
之后五年淮兵起宗茂避地归乡兵旋至郡邑宗茂从
乡兵奋禦称能后四年江南开省或荐之起家知婺源
州时州境未定非美官也既而镇戍官适前从统乡兵
者于是上下相安得行抚字之政再考乃代代者不善
于民宗茂美声益远播矣使说蜀说所长也既而不遣
使督造战船事集使守饶饶境接婺源民欢其至戍将
卷三百二十二 第 2a 页 WYG1456-0548c.png
与之不协不久罢去谪濡须一年读书治艺不戚戚或
又摘其所督造船不善重得谴去年使筑城所赋寻仞
十倍其家产不给也子仁效缇萦上书得免今年夏以
病终呜呼宗茂而止于斯邪宗茂风神秀彻言笑媚好
读书史不数过成诵为人比方解说无不喻者隆师亲
交好宾客急人贫难有国士风作诗有思致有所论述
滔滔不厌倦一时欲有为于世者往往以器略待之然
而天性率直不能曲为谦退推让以苟悦人视己之善
卷三百二十二 第 2b 页 WYG1456-0548d.png
如人之善视人不善如巳不善非古心古道之士不能
不相龃龉宗茂之得誉毁以此杨子云曰世乱则贤圣
驰骛而不足世治则庸夫高枕而有馀乱世之民困于
供亿仕则困于责任不能集事者得罪而祸亟集事则
事愈归之甲兵钱榖抚绥应对岂一人身所备一不美
卒不得免焉使宗茂之涉世也得三四十年不乱卒其
经业名进士也展其事业良有司也又加之以年寿敛
华而实为贤公卿乡先生以善后来衰老者得所倚赖
卷三百二十二 第 3a 页 WYG1456-0549a.png
岂不甚善而乃止于此岂特其一身一家之气运邪始
宗茂从余游与婺源俞仲谦偕二人通家昆弟出处必
相从仲谦能以义相正若不相能也宗茂既卒平生所
与善相附者众而能存念其孤永其身后名者仲谦一
人余故虽以宗茂能得友古心古道未始绝无人自慰
而重念人间世之可悲也呜呼宗茂则己矣吾与仲谦
之悲何时而巳耶
  太保白公挽诗序(吴溥/)
卷三百二十二 第 3b 页 WYG1456-0549b.png
挽诗何自而起乎说者谓吴伐齐公孙夏将战命其徒
歌虞殡此始也以予观之夏之志在敌忾故令人先为
是歌示若送死然非所以为挽也或云田横死门人畏
汉不敢哭乃作蒿里薤露之歌其说近是然亦不能无
疑焉横之归汉惟二客从横既死二客皆自刎是可谓
慷慨以杀身者敢死而不敢哭乎使诚畏汉则歌与哭
何异意者汉吏感横之义随柩叙哀后世相承为挽歌
耳是则凡所以挽之者皆伤之也非摈弃流落穷困无
卷三百二十二 第 4a 页 WYG1456-0549c.png
聊之人则无以发哀痛惨戚之词若夫公卿大夫道行
志得亦何用挽为哉余于是盖有说焉道虽行矣而或
未究其用志虽得矣而或未竟其施天下之人闻而伤
之挽之可也又其上者功业塞天地德泽被民生后世
思其人而不可见虽由今挽古亦可也吾郡白康敏公
自给舍十一迁而至宫保其所建白于上而敷布于下
者不可胜计天下阴受其赐人恶得而知之至于虑囚
省刑降寇赈饥杀河流通饷道其功赫然在人耳目有
卷三百二十二 第 4b 页 WYG1456-0549d.png
不可泯百世之下人犹思之而况今日之熟于见闻者
乎诗自魏公徐公而下凡若干非伤之也思公而不见
不待百年而作者也
  桂纪善挽诗序陈(敬宗/)
祸福之至有莫知其所以然而然者则皆委之于命命
悬于天而福善祸淫之报天实司之君子之为善也蒙
其福矣而或罹于祸小人之为恶也罹其祸矣而或蒙
其福揆之于理而冥冥质之于人而漠漠诉之于天而
卷三百二十二 第 5a 页 WYG1456-0550a.png
若不闻至于无可奈何则相委之曰君子为善而得祸
小人为恶而得福皆其人之命不然则胸中不平之气
无自伸而怨天尤人之恨相寻于无穷矣是岂君子修
身俟命之道哉纪善桂公宗生晋王右傅彦良先生仲
子洪武中以明经荐达授知陜州其年逮事州之民诣
阙诉而荐之升平阳知府未几复以事谪戍辽东时朝
廷大举礼文之事于是尚书吕公举公文学荐入内廷
与修永乐大典书成而授今职复几年获重谴谪为交
卷三百二十二 第 5b 页 WYG1456-0550b.png
州吏胥公挈其家以往既而不幸俱死于役可胜痛哉
公坦坦施施自家而达于为官自少壮而至于老未尝
有疾言遽色忤于人其居官廉公而能断其临民则慈
父母之爱其子也其称人则务辨去其恶而曲举其善
其赈穷恤乏虽辍朝暮之飧与之不靳也居显职不为
跃跃之喜罹大难不为戚戚之忧为文与诗虽不甚求
工于宾友觞酌之际讽诵隽永不啻吹竹弹丝敲金而
击石也公盛德士也宜益大以显矣夫谁使其至于此
卷三百二十二 第 6a 页 WYG1456-0550c.png
极哉不幸一身至于是矣而及于其子若孙其理安在
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桂自先世至于右傅以及
于公其泽当益衍而未罄也岂天降割于其子若孙而
延施厥祸于其躬邪不然则宜委之于命而不必求其
所以然也公既卒讣闻于中外远近亲友之间无不相
聚哭之曰桂公善士也其得祸如此使为善者何所劝
哉于是相与作为哀挽之诗以悼其不幸凡得若干首
其侄子善联为大轴请予读而序之呜呼三良殁而黄
卷三百二十二 第 6b 页 WYG1456-0550d.png
鸟之音传田横死而蒿里薤露之声作睹诸缙绅所以
悼公之不幸者事虽不同其痛郁悽恻之情视昔有加
焉予读之不自知其涕之无从也遂书以为序
  澹齐先生挽诗序(陈献章/)
昔人求哀辞于林举举谢之书有曰君子无苟于人患
其非情也夫感而哀之所谓情也情之发而为辞辞之
所不能己者凡以其哀为之也苟无其哀矣则乂恶以
辞为哉此之谓不苟于人也余顷居京师二年间从贵
卷三百二十二 第 7a 页 WYG1456-0551a.png
公卿游入其室见新故卷册满案其端皆书谒者之辞
就而阅之则皆亲戚故旧之求哀辞者而其辞率大同
而小异凡以其亲故求挽诗者十恒八九而莫不与也
一或拒之则艴然矣惧其艴然而且为怨也而强与之
岂情也哉噫习俗之移人一至于此亦可叹也天下之
伪其自兹可忧矣澹斋先生姓某氏名某秫坡黎先生
门人也吾乡称先达以文行教后进百馀年间黎秫坡
一人而己秫坡与予连里第余之生也后不及侍其门
卷三百二十二 第 7b 页 WYG1456-0551b.png
弱冠与澹斋之子益游始拜澹斋诲余以秫坡事行缕
缕此岂一日忘其师者邪当是时秫坡之门存者不少
独澹赍以其学教授于罗山之下子弟有所矜式焉夫
不背其师于既死而传其学于来世信也爱其子以及
其友仁也益之子执馈于我云也今为梁氏甥戚也藉
是三者其死也能无哀乎哀而后为之诗诗之发率情
为之是亦不可苟也巳不可伪也己
  陈重器挽诗序(庄昶/)
卷三百二十二 第 8a 页 WYG1456-0551c.png
予岁之己卯举进士春官与今刑部郎中长沙陈君宗
器会于白下舟中时其父封君其兄公器在焉封君则
古光苍劲公器则精敏浩博而宗器则乂豪俊英爽可
敬可畏自是与宗器联翩北上相与日亲乃得宗器家
世之详宗器谓其兄弟七人皆有可观其兄重器尤不
置口且曰于公器不减而自谦其不能过余遂识之于
心亟欲见之不可得也丙戌余与宗器同登甲科其后
北辕南楫奔走四方与之不相见者十年每见传记所
卷三百二十二 第 8b 页 WYG1456-0551d.png
载如高辛氏之八子周之八士荀氏八龙马氏五常眉
山三苏者未尝不思念陈氏父子兄弟也前年夏宗器
与廉州守刘君用光偶自公暇过江访予定山握手道
故旧欢甚竟一日夜乃去宗器将行出一帙示余曰此
吾亡兄重器挽诗也敢请一言以序诸首余曰此岂余
欲见之而不可得者哉宗器遂欷歔不自巳余亦不能
不为重器悲也予不识重器奚为而悲世之贤者常少
不贤者常不能无贤者人之眼目国之蓍龟世道赖之
卷三百二十二 第 9a 页 WYG1456-0552a.png
以立人纪赖之以正君子有所恃而不怠小人有所畏
而不为不贤者常至贵寿贤者常至夭死如往年吾友
罗一峰者亦可悲矣重器果如宗器之所称论亦不可
谓之不贤者余于重器何为而不悲哉重器挽诗皆今
天下士大夫所为哀者宗器以为今士大夫皆文章俊
杰之士而予山人文章之人文彩绚烂而山人之言野
朴绚烂之言美浮于实而野朴者后将可信而传也嗟
乎此吾宗器之虑之过也周公孔子颜回孟轲其死也
卷三百二十二 第 9b 页 WYG1456-0552b.png
孰诔孰铭孰传孰序天下后世称为大圣人大贤人者
亘万古不衰名之传与不传者人之贤与不贤也使重
器果贤也人将传之不遑暇食使其不贤虽百予山人
亦岂能有所传哉矧夫至人无行至德无名以鸿濛浑
噩于太古之天者又不系于传与不传而奚俟乎汲汲
于是宗器曰固巳诸士大夫之意其可辜哉余不能绝
遂笔其言于尾简以为重器挽诗序
  罗浚渊父母挽歌诗序(罗伦/)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0a 页 WYG1456-0552c.png
哀死而歌之礼乎古未有也礼也哭日不歌望柩不歌
适墓不歌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歌以乐也斥
苦以歌虞殡以歌蒿里薤露以歌歌以哀也歌之始也
歌以乐哀非礼也歌以寄哀礼也古未有也哀死者人
之情也凡血气属莫不有知有知则知哀其类鸟兽之
类丧也回翔呜号蹢躅踟蹰而后去情也情于人也至
矣父子哀之兄弟哀之妻妾哀之邻里乡党哀之无他
情之至也楚人死秦人则不哀之越人死燕人则不哀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0b 页 WYG1456-0552d.png
之无它情之不至也故曰知死者伤后世挽歌焉秦楚
燕越之相哀也斯礼也仁矣子曰吾求也为吾亲人曰
吾应人求也为人之亲天下其孰解之诚为亲乎有道
焉舜为亲焉重华禹为亲焉祗承孔子为亲焉学周公
孟子为亲焉学孔子三圣一贤其为亲也求诸内而己
矣今曰为亲忘其内而役乎外何也噫弊也久矣上舍
浚渊甫伦同姓家万安其父母卒有歌而哀之者谒余
序余不能止也解其言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1a 页 WYG1456-0553a.png
  任处士挽诗序(张弼/)
夫挽诗昉于虞殡绋讴薤露蒿里之作盖引绋舁柩讴
歌以相哀也然不载于礼经者以其弥文而非哭踊之
际所宜辨也近世之挽诗则又不然颇类黄鸟之哀三良
耳若唐人之悼亡哭友亦多矣然皆出于人之本情非
人子所预也今之俗殁其亲者率欲多得挽诗为事有
累然衰绖走人之门者甚至恐触人讳冒吉服都骑从
而往者于情何堪于礼何居于事何益哉然乂有可观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1b 页 WYG1456-0553b.png
者或既祥禫或越数载不忍死其亲没其善其以挽诗
为事则厚之道也而非之者乂当有择若生为人所敬
爱死为人所悼念则哀之若生为人所畏恶死而人庆
幸之则何哀之有是亦天理人心之公又君子翼善遏
恶之机也可轻徇人乎哉若天台任处士守仁素履为
乡邦重久矣弗占一命而卒是可哀也今墓木且拱其
子纯一惧其善之弗彰汲汲祈诸作者于礼无拂于孝
有加于俗不苟诚可与也巳故序诸首且以解人子之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2a 页 WYG1456-0553c.png
惑于俗者
  郑处士挽诗册序(李承芳/)
承芳少不好多学文辞既长又为贫所累凡所记诵率
遗忘半之且汩汩于仕途而聪日益损矣凡时之所需
诗文实不能应之也间者山东佥事王公经乃大司马
陜西王公公度之子也命作司马挽诗序予固不辞焉
兹同年进士郑君协使作郑处士挽诗序予亦不辞之
也处士名(阙/)(阙/) 于协为叔父实江西吴康斋先生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2b 页 WYG1456-0553d.png
门人也予虽未识处士闻处士在康斋门称为高弟则
其所得果何如者哉夫自南宋以来士大夫习于章句
之学而于古者圣贤之道与凡经书之旨惟屑屑于文
字笺注指其言曰古之道在是也己至论从祀孔庙亦
惟以此为衡谓之羽翼六经呜呼以圣贤一言各累为
数十百言愈多则愈晦愈杂则愈病害圣贤之道莫此
为甚而反以为功何哉康斋者其于圣贤经书不加一
字于其间焉毅然屹立不由于科目之途所谓圣人之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3a 页 WYG1456-0554a.png
徒讵非斯人邪呜呼古之君子者易为功今之君子者
难为力何者汉之三五儒者如董仲舒辈去古未远而
于经书收补其残缺而己至于出处尚可以正道也唐
之韩愈其功在于正佛老夫显异于先王先师者人皆
知其为两途一人倡而正之人皆易知而易从也故曰
易为功也及今百数十年来进身者惟以科目而科目
以经书为先文字以传注为主扬而称之曰古圣贤之
道在经书经书之明在传注文字之作本传注谓之道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3b 页 WYG1456-0554b.png
在于兹岂不似是也哉于此有人焉欲会其破裂而归
于全正其百孔千疮而复其本体且于沉溺渐渍之馀
骤起而鸣之况时既远于仲舒位不逮于退之其谁不
以为非邪昔以异而辩其异今于同而欲正其异祛其
异而返诸同较之岂不百倍其难矣哉处士之学与其
出处是可与也巳予恨所生之晚未得及康斋之门惜
处士不寿未得相辅而有成也岂非文之厄欤自古君
子之于道达则行之穷则明之王公公度其行庶几郑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4a 页 WYG1456-0554c.png
君处士其明庶几此挽诗之序余所以两作之也
  西坡翁挽诗序(黄绾/)
挽诗之作非古乎死生一往来也往来一昼夜也昼夜
之变寒暑于焉推移古今于焉代谢盖即其变者而观
之乃有不变者在即其不变者而观之乃无时而不变
则天地犹一人古今亦一日长于万古不知所以长短
于旦夕不知所以短庸知生为可乐死为可哀耶古之
圣人有见于此以达幽明之故故通昼夜而知所以乐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4b 页 WYG1456-0554d.png
天知命安土敦仁独立与天地参也况为歌诗出非其
情无益损而为之悲戚哉夫然则知三良之哀田横之
吊皆非至欤今西坡翁生能葆真殁能有传虽无赫奕
惊世恶知噏歘之间不有灵明独照往来而不息者哉
亦何事怛化以为之累吾是知挽诗之作非古今累牍
于西坡翁也何有
  养气俞先生挽卷序(罗玘/)
有令于人曰而父邪而祖邪其生也吾辱之其死也吾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5a 页 WYG1456-0555a.png
毁之虽不必辱与毁也而巳雠之矣改而曰其生也吾
任之其死也吾诔之虽不必任与诔也而已德之矣夫
人之情一也亦岂好雠而恶德哉诔之兴也有由矣酪
浆酝于家而争市者悦其甘也乌头鬻于门而卒不售
者恶其毒也人亦难乎立言者也抱鸱夷而号于门牢
关而拒之善主酤者不为也勺泄以绐之斯甚矣执牍
而号于门牢关而拒之善立言者不为也包藏以讥之
斯甚矣孟子曰仲尼不为巳甚诔之多谀也有由矣东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5b 页 WYG1456-0555b.png
邻之寡母有司请于上而旌其门西邻之孀妇立其子
而詈之天下之不詈其子者寡矣而欲子之不为诔也
难矣是故百斛之粟农夫之富也百镒之金蓄贾之富
也金石之文世家之富也居今之世而欲不贵于是也
吾未见其能也养气俞先生信丰人既殁之三年人之
诔先生者至成卷帙其孙洲计偕来也实挟以行予素
善溥溥来丐余序予亦序所以作者之意与时之好尚
云尔盖有感也然溥通三传有气概终当一鸣于时先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6a 页 WYG1456-0555c.png
生其附溥以有知此溥之事也予言其足恃也哉
  曾孝义挽章引(罗玘/)
曾孝义先生既殁殁几四十年士大夫作为歌诗且盈
卷帙乂得少宗伯徐公追铭之于乎是何其晦于初而
耀于今乎于乎死如有知宁不展颜于九原如无知乎
亦因以托于不朽不犹愈于不齿于人而泯泯无闻者
乎彼万乘之君千金之子其在当世威权货利求则得
之快心适意曾何遑恤至于乖礼离义固无足怪讶然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6b 页 WYG1456-0555d.png
亦自畏其名之靡臧也一旦不讳犹为无爵者之幸不
幸有爵爵高而恶弥著孝子慈孙虽欲掩盖粉饰于百
世之下末由也巳抑有安稔厥恶用沉其先声之美黯
黮寂寥下伍闾左虽有周孔之贤亦何益矣是二者均
也要之吾独以为后之说胜不然先生虽孝且义于人
盖途人也途人则生不庆死不吊而况后三四十年忽
尔而崛作乎曰为其孙作之也孙为谁名英字世杰恢
然长者也今丞江都人皆乐从其请云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7a 页 WYG1456-0556a.png
  邹氏双挽诗序(罗玘/)
双挽诗一卷挽崇仁裕庵处士邹用明附以王孺人故
题曰双挽云处士之子上舍怿持来示余余考其岁月
成化十四年处士殁更十一年是为弘治元年孺人殁
处士之殁于今十有八年孺人之殁于今为八年而诗
又皆今之士大夫为之且非崇仁人也即崇仁当时哭
其丧而临于圹者今且零落凋谢将十五于其间其存
者未必能能者未必崛然兴思而为之诗也又况距崇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7b 页 WYG1456-0556b.png
仁数千里之京师哉古人以喜不庆忧不吊为涂人涂
人云者或面而不相名或名而不相知皆可以为涂人
而非若此之相越且疏也以过于途人之疏而为痛哭
悲哀之言其为不情也亦甚矣而亦何贵哉予因谓怿
曰宜毁此怿泣曰毁良是然而不毁亦有道也骥之行
也一日而千里青蝇附于其尾亦一日而千里不然寻
丈间营营一物而己矣今吾附吾亲于是安知不有骥
也邪吾为亲佞也不知其他予恍然思其言甚质为之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8a 页 WYG1456-0556c.png
书其事
  蘖庵陈先生挽册序(夏良胜/)
挽歌作于古也有二义斥苦虞殡挽车者以相力也薤
露蒿里挽首者以禁哭而寓哀也今之作者固非有不
得哭亦未必执绋人也若古义何良胜尝思易此义而
未敢也因读蘖庵挽册窃有发焉夫车行而挹之曰挽
是去而欲留之义人死而挽之顾非欲其不死也哉不
死之道四爵禄不与焉教足以立师政足以饬吏仁足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8b 页 WYG1456-0556d.png
以御家义足以益友有其一亦不死也蘖庵其兼之矣
初以乡进士署浦城学事曰豫曰时曰孙曰摩共乃职
士乐以有成其教以立师者欤才识称上檄以董邑治
因革惟宜厥庶胥怀以畏其政以饬吏者欤大病而途
殁知者咸恸之视敛临棺慰其孤者如织操笔作诔凡
数十家其仁以御家而义以益友者欤夫义也仁也政
也教也皆不死也惜乎爵不满若能禄不充若志使仁
义之行者未究而政教之施不逮也此所以挽蘖庵于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9a 页 WYG1456-0557a.png
不死也若无所行能而徒久于人世则固死之矣死而
挽之何为哉然则古之挽者其义二今之挽者其义一
古之义也疏以隘今之义也邃以通固有自我作古者
岂必昉古而后作欤蘖庵姓陈名义字以方闽之莆田

  涉封君挽诗序(边贡/)
序曰挽诗也者古虞殡之歌也后之人咸祖焉其变也
如诔又如怀古之诗其甚也如咏物之诗斯极矣今之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9b 页 WYG1456-0557b.png
挽诗是咏物之诗之流也夫人之生也而吾交焉死也
而吾见焉而歌以殡之夫是以其音也哀而其言有情
也故如诔焉未交其生也未见其死也而其人美焉过
于其里而吊诸其墓赋焉读之者可以观闻之者可以
兴也则怀古之诗也其生也未交也其死也未见也未
过其里未吊其墓也美恶朦焉徒㨿其需之者之文而
赋之其言弗情也其音弗哀也其读之者弗可观其闻
之者弗可兴也嗟乎其咏物而己矣今之为挽诗者之
卷三百二十二 第 20a 页 WYG1456-0557c.png
类焉故曰是咏物之诗之流也是故虞殡之歌之不传
也久矣其变也亦极矣不得己而思其次焉诔可也又
其次焉则怀古亦可也广陵涉仲翁氏尝以其子之贵
封监察御史又以其子为按察副使也尝就养游于梁
梁之为宣政为提刑为军帅为学士大夫者咸见焉当
是时翁之年巳七十有八矣久而思其乡乃归归一年
而卒凡梁之见翁者咸赋焉畀其子歌以殡翁其言情
其音哀也君子曰为此诗者其几于古乎夫见其生也
卷三百二十二 第 20b 页 WYG1456-0557d.png
则不必见其死交于子也则不必交于父且其事母之
孝事兄之弟教子之谊居乡之仁见于命辞者四美昭
焉与需之者异也可无兴乎固逾于过其里而吊诸其
墓者矣
  粤老高翁挽歌册序(吴时来/)
挽歌何起生者于死者无以致其哀悼恻怛之情又戒
不瞑故为之词以缓死者欲令知化则薤露蒿里之篇
是也死者自无以致其哀悼恻怛之情临化自为挽歌
卷三百二十二 第 21a 页 WYG1456-0558a.png
以自缓以明安化则拟挽歌诸篇是也是故挽者缓也
是则自挽歌肇陶处士生者挽死者本田横诸客则皆
其情有系心有寄未有与其人之耳目不相接素无弹
剑杯酒之欢无因而起者然则可乎按礼有之生之死
之文夫既因生者而吊其死者而可然则因生者而挽
其死者抑又何疑兹挽歌册横乡士大夫为广州粤老
高翁作也横乡士大夫于翁未有耳目之接及素有弹
剑杯酒之欢也而其感若深于耳目之接与夫素有弹
卷三百二十二 第 21b 页 WYG1456-0558b.png
剑杯酒之欢翁令子士楠守横州有善政民悦以怀则
莫不愿粤老翁日寿令太守得以久于横今太守之奔
翁故之以也则莫不戚戚谓不整遗之老乃夺守以去
也民有情不能歌述民之情而歌乡士大夫事也兹歌
挽册所由成也乃二陆大夫舜臣汤臣侯大尹嘉祐陈
文学三谟谒序于迁人来来曰临官不敬非孝也若太
守彼所谓敬以成孝者非邪用能迨诸其先君子有榖
贻孙子若粤老其有榖者非邪用能贻诸其后按山海
卷三百二十二 第 22a 页 WYG1456-0558c.png
经增城番禺之山树可百寻卑枝之荫可千亩盖所树
弥高所庇弥博也太守归其奉先人息驾于之山俾执
绋者一一歌之于是邦人来观者可谓曰有子
  贰守王公挽诗序(杨麒/)
世之为哀诔之辞者或哀其勋业之弗终也福泽之弗
裕也若忆情素于交承感聚散于存殁也数者不同均
为识其哀而己就中亦无可论者乎夫物不可穷而分
各有定于是乎勋业福泽有弗齐之患君子不自悲也
卷三百二十二 第 22b 页 WYG1456-0558d.png
程子有言天下之事譬之一家非我为则彼为非甲为
则乙为君子公天下以为心要之固有不必出于吾身
而后为之功者犹之一家之中弟克干蛊则兄偕用誉
之休父能闲家则子安富顺之吉天下之事何莫不然
乃若君子之责成于己也常厚其责报于天下也常薄
故凡俛焉孳孳以砥砺于终身者求不歉于其仁而己
心苟无瑕则稿蓬蒿死沟壑可也而遑恤其他乎故曰
勋业福泽之不齐君子不自悲也以君子不知自悲者
卷三百二十二 第 23a 页 WYG1456-0559a.png
取而为之悲用心亦过廑矣乃若忆情素感存没则固
其情之不容巳者乎予观贰守王公挽诗之帙而见吾
乡荐绅君子用心之过廑也由前所言数者其备之矣
无乃感之深而发之厚乎予固知王公所自悲者不在
彼而吾人所不容巳者其在此也公尝典教宰邑守州
倅郡所至治教洽而德施宏固非闇潜光于未试者藉
声华之旧而有箕裘之子其美可衍于无疆则所以不
自悲者尤不足悲者矣惟夫吾人所不容巳者之发于
卷三百二十二 第 23b 页 WYG1456-0559b.png
中则凄风衰草足以动幽思花树棠阴足以感遗爱而
况盼灵輀之远逝想旧德于永睽其情能己乎斯情也
固人心感通之几爱之萌也恻隐之发也无此则流于
忍而非所以为人矣意兹今者挽诗之作其得巳而不
巳者乎虽然王公固亦有以致之矣夫人之常情敬且
悦则思之思则诵之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不能谖顺则
服而逆则雠从古所畏费词妄说知礼者耻之因诗以
寓情诚有不容以强焉者予于此而益以见王公德政
卷三百二十二 第 24a 页 WYG1456-0559c.png
之良也人心是非之公也可以劝且跃矣予固沐公之
休而难为情者因序其事以识予之哀云
 
 
 
 
 
 
卷三百二十二 第 24b 页 WYG1456-0559d.png
 
 
 
 
 
 
 
 明文海卷三百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