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九十八
卷二百九十八 第 1a 页 WYG1456-039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二百九十八   馀姚黄宗羲编
  序八十九
   杂序
  题项明轩先生笔后(林右/)
予闻诸父老云当宋亡之时其民不忍归元村落间皆
结垒自战守至力尽阖门就死不辞及易衣冠相顾涕
泣其老者至于负固终身不肯易去呜呼何宋德入人
卷二百九十八 第 1b 页 WYG1456-0394b.png
之深如此哉尝考之自三代以后享国家久者曰汉曰
唐曰宋然汉唐之亡也其君皆得罪于天下故奸臣悍
将因时而取之取之之际民亦安然其覆下不知先孰
为汉孰为唐也如宋之诸君皆仁义人也不幸迫于强
敌一旦而亡天下之民有如赤子之去慈母恋恋恩养
之深如之何其可忘也以民之不忘宋如此则当时受
其禄者可知矣会稽明轩项先生尝仕宋为郓州参军
当元丞相巴延驻兵金陵先生与御史贾馀庆同奉使
卷二百九十八 第 2a 页 WYG1456-0395a.png
至兵前视巴延直辞不少慑及宋垂亡闻文丞相斩关
出战恨不得与之同死噫使先生得秉国大柄当必有
所建如天不祚宋则其死节岂文丞相之后哉惟位不
满德姑处山泽故因之以恨死不瞑目矣先生之孙复
今以进士起家仕列侍从将致通显此亦忠孝家之报

  题雪夜清兴倡和后(杨士奇/)
右永乐七年正月胡文穆公雪夜见过倡和之诗是年
卷二百九十八 第 2b 页 WYG1456-0395b.png
二月公扈从太宗皇帝巡守北京予侍仁宗皇帝监国
时善画者皆诣北京公言至北京必作一图附录二诗
以示后人公既至北京属时职务繁不果作及南还又
皆縻职务既久遂不复在念忆公尝语予术者言同官
中吾两人将老得退果若其言即各具小舟可二童操
者舟中贮书册楮笔壶觞棋局如广访君舣舟君门外
一里所遣童子招君君径入舟同沂流至五云驿望夫
容峰则返棹及君入舟处君独归广不过君竟去君访
卷二百九十八 第 3a 页 WYG1456-0395c.png
广亦然但沿流至玉峡而返岁必五六过访用此共适
馀年他日又语予曰吾两人情义实兄弟后死则铭予
诺之顾时亦谩言耳岂谓公溘先予没也公没后半岁
馀夜梦偕公泛舟自快阁至郡城下同载甚乐共联诗
公起首句仆续第二第三公续第四第五仆又续第六
第七八终结句既觉而忘第五至第七三句余悲怆不
胜遂补之诗曰金螺潇洒对夫容鹭渚鱼洲窈窕通远
树白云秋色净故人清兴酒船同河山梦冷讴吟后生
卷二百九十八 第 3b 页 WYG1456-0395d.png
死交深感慨中犹想胜缘如夙昔并骑黄鹤过江东则
乂思具舟过访之约皆梦中语也空馀后死亦何乐哉
盖公没九年始克撰述公墓碑乂十一年理旧书得公
雪夜过访之诗遗墨如新永嘉谢君庭循观之为作雪
夜清兴图遂录予所和诗附公诗之后冠以谢图而识
其末遂因以及吾交友存没之情云正统二年秋九月
七日某识
  题六桧堂卷(黄淮/)
卷二百九十八 第 4a 页 WYG1456-0396a.png
忿之激于中者必徵于辞色徵诸色其发疾以暴徵诸
辞其旨婉以深稽之往古蔺相如忿秦之欺赵欲以头
与玉俱碎樊哙忿鸿门之背盟拔剑瞋目以胁楚王徵
诸色者也国风叹荟蔚之朝隮楚骚悲菉葹之盈室徵
诸辞者也色之所发虽足以快意于一时而辞之所寓
诚足以垂戒于万世其浅深固不同日而语也今观胡
裒之六桧堂其亦忿之徵于辞者欤裒温之永嘉人当
宋运中微屏处华盖山中读书自娱忿秦桧之误国痛
卷二百九十八 第 4b 页 WYG1456-0396b.png
入骨髓然而未能伸其志也遂于堂阶之下手植桧六
本揭其扁曰六桧盖以六之音与戮同于以识夫桧之
罪当致显戮冀他日得以酬其素愿云耳呜呼裒独何
心哉不得巳也当时有若胡澹庵者上高宗封事请以
桧之头悬藁街词虽切而不见信况裒未获进用于朝
者乎后虽一出竟以奸权媢嫉仅至滁阳通判而止徒
使空言与国风楚骚同传于编简良可悲夫然其气象
从容词意恳至后之览者足以寒心而骇胆诚非侥倖
卷二百九十八 第 5a 页 WYG1456-0396c.png
快意于一时者之可比也九世孙镛裒集成卷镛之子
奥复求士大夫诗文以彰厥美其亦善于继述者与
  题宋欧阳澈撰告身后(杨士奇/)
宋陈东欧阳澈皆以忠言见杀高宗朝后高宗悔之此
诰其褒恤之命也盖初为小人所蔽追悔之词虽切无
及然覆辙尚可以戒后而无几胡铨韩紃言和议何充
言马伸存赵之功梁勋言金兵必至宜有备皆远窜虽
不死死等耳恶睹其克戒也哉呜呼为国之患莫大于
卷二百九十八 第 5b 页 WYG1456-0396d.png
杀忠言为臣之祸莫惨于以忠言见杀此诰至今三百
九十年矣虽传之千载不能使人读之不兴恸也
  题金陵送别卷后(萧镃/)
大理寺丞李君奎为监察御史常受命巡历浙江适户
部侍郎河南王公督运于杭颇失纪律君即劾奏之既
而复巡历苏松诸郡郡人相谓曰是御史盖常劾奏王
侍郎者也皆狼顾胁息凛然不敢犯一时语御史得大
体者李君为称首其还朝也大夫士相率赋诗赠焉题
卷二百九十八 第 6a 页 WYG1456-0397a.png
曰金陵送别至是君以求予追作之予以为古之人为
文章皆述耳目所闻见以纪一时之实若追作之则必
想像摹拟致揄扬讽咏之意其失甚矣君安取斯乎予
非敢以古人自居然与君皆学古道者也学古道则无
以复严命君其无责焉
  书渭北张公吊祭国使王翰林文后(程本立/)
昔元世祖之取云南也师未出境遣三使入大理谕之
许不杀掠三人者言祖宗之法杀诏使者城拔必屠万
卷二百九十八 第 6b 页 WYG1456-0397b.png
一蛮方怙恶或贼杀臣愿无以臣而使是城噍无遗类
至则彼以诳磔其尸于树下师及城敕姚文献公枢尽
裂橐帛书止杀之令分号街陌而急求三使之首或曰
投洱水中遣渔者网之无得也俾文献为文以祭火其
骨亟送三家赐其家蛮口人数十世无有与中一人秦
州士子王姓蛮口分于州俟其子壮付之后三十年诏
西省臣访求其家在亡蛮口己为郡豪冒有王氏子事
见姚文公燧集中本立尝闻而悲之夫人莫难于杀其
卷二百九十八 第 7a 页 WYG1456-0397c.png
身三人者不难于杀其身而难于屠城可不谓仁乎然
名位不详于记载子孙不终其恩惠何以劝天下后世
之为人臣者哉今读渭北张公吊祭国使王翰林文而
后知上有咸五帝而登三王之君则近代之规模为无
足观下有浮英华而湛道德之臣则士之碌碌者无足
数也何以言之元大理之役使于兴师之后师既无名
势巳必取纵三使能谕降之亦不存段氏之国矣自元
氏取宋以有天下百年之间天实厌之眷命皇明扫除
卷二百九十八 第 7b 页 WYG1456-0397d.png
湔洗永清四海元君北遁天下巳定而其遗孽梁王犹
负固西南渐被弗及于是翰林待制臣祎奉诏以往谕
以天命俾知所归彼乃自绝于天待制公遇害而国亡
矣然天朝犹以八年之久而后声罪致讨其于师未出
境而遣使者规模之大小何如哉嗟乎一人生死关乎
一气之分合天之所以不靳公之一死者盖将以剪元
之孽也所以剪元之孽者盖将以雪中国之耻一天下
之心也然则以公之所处者言之死可轻于鸿毛以公
卷二百九十八 第 8a 页 WYG1456-0398a.png
之所关者言之死可重于泰山矣而况公以博古通今
之学养德制行之实发之为经世载道之文流声于当
时而垂耀于后世者又岂三使所能望其万一哉不然
何三使若是之碌碌无闻也云南平之十年贤王在蜀
顾瞻西南慨然兴怀若曰善善长而恶恶短国朝文节
之臣有如王待制者我其可弗恤其嗣爰命使访公之
家于金华得其子绅字仲搢者致之国中恩遇甚至且
尝笔于近臣曰匪私王氏于以劝忠于戏古之列王有
卷二百九十八 第 8b 页 WYG1456-0398b.png
若是之贤乎彼三使之子孙有若是之荣乎仲搢又得
请于王自蜀走滇将求父之遗骨以归求之百方不得
乃设主而祭号恸几绝于是渭北为文以吊公之灵以
慰仲搢之哀即其文而论其事则天朝功德之盛也王
国风化之美也臣之忠而子之孝也皆于是乎在本立
能无言乎虽然纂脩元史公实总裁不知得三使之姓
名而书之否果得而书之则三使亦赖公以不朽矣
  跋韩国华神道碑(何乔新/)
卷二百九十八 第 9a 页 WYG1456-0398c.png
右宋谏议大夫韩国华神道碑富弼彦国撰王圭禹玉
书国华魏国公忠献公之文而富王二公常与忠献公
同居政府其文与书皆可传也富公以勋业名世其文
章不多见今观此碑序事质而不俚赡而不秽殆非稚
笔所及盖宋之诸君崇尚儒雅公卿百执事率用文学
之士故士大夫争自淬砺于问学在当时虽不以文名
其文亦自有以过人如富公是己自元以来所用以为
公卿大臣者第取其体貌瑰梧音吐洪畅而以文学进
卷二百九十八 第 9b 页 WYG1456-0398d.png
者十不一二焉故虽耳目近事亦懵然无所知不独误
以伏腊为伏猎杕杜为杖杜而巳或讥其然则谀佞者
又从而解之曰夔龙稷卨所读何书绛侯灌婴重厚少
文者也执用人之柄者遂以为当然而不之怪呜呼以
卿相之位而委诸不学无术之人宜夫治之不古若也
悲夫
  书岳鄂王庙记(徐溥/)
宋建炎间金乌珠南侵攻陷常州群盗四掠宜兴皆为
卷二百九十八 第 10a 页 WYG1456-0399a.png
所蹂躏时岳鄂王方提兵抗禦邑令迎王移屯其地兵
出屡捷遂保无事避地者亦赖以免邑人图像祠之学
周端朝实为之记历岁既久人习称岳庙因讹传为
东岳之神岁时男女杂糅祈福于是盖庙记既亡而王
出兵时手书纪功小碑后人筑城复寘之乱石间莫有
知王之功者近岁士大夫稍知之欲正谬妄而小碑亦
以城圮而出虽残缺不完尚可考信盖王之功当不可
泯也于是今邑令武陵陈君重脩其庙而仍刻端朝记
卷二百九十八 第 10b 页 WYG1456-0399b.png
于石陈君报功之心其即宋令戴君之心也乎刻成予
故书其事于后记云王设方略降马皋慑林聚而史则
云盗郭吉遁入湖王遣辩士马皋林聚尽降其众其事
不同岂皋聚既降而后遣之耶俟考之
  亳溪书舍卷序(柯暹/)
宜兴邑西二十里为亳溪上舍生尹廷佐家在焉廷佐
年少嗜学家多书因号亳溪书舍及领乡荐来京师求
搢绅大夫士诗文一卷谒余叙诸首余初未识廷佐时
卷二百九十八 第 11a 页 WYG1456-0399c.png
见刘养正鲍景升道其为人若出一口欲一见之既见
廷佐年甚富气甚清言动甚规矩信二子之言无过情
及观今亳溪书舍卷吾友张君士谦为记勉而期之无
不至诸君子亦皆许之无异于养正景升信之无异于
余且知其鸡群野鹤之见称师友间巳非一日而余将
何以复其请焉夫一勺之水似海之水浅深不同衡茅
之居似数仞之居高下不同匹夫之言似圣人之言是
非不同亳溪近大江去海不远观者知其浅深书舍之
卷二百九十八 第 11b 页 WYG1456-0399d.png
左右有邻远近有郡邑有都城居者知其高下若书之
是非则自六经之外子史百家棼棼若牛毛茧丝之杂
出仁义道德之言虽广吾安居辟吾正路苟不得其门
未易入也去仁义道德之言虽诱人于荆棘之涂而能
快人之所欲防之少懈未尝不骎骎入于其中廷佐体
之已久择之宜精而余复有是说殆以奕射规矩语秋
羿输也然游圣人之门闻学不厌矣闻加年而学易矣
闻学如不及矣闻仕优则学矣未闻知可尽而学可止
卷二百九十八 第 12a 页 WYG1456-0400a.png
也昔晦庵朱先生以易之敬义名斋得持敬之本于中
庸之戒慎恐惧得明义之端于大学之致知格物刘屏
山得不远复三字谓入德之门范文正得忠恕二字谓
用之不尽廷佐于此亦必有所得顾余未尽怅怅焉进
不能师古退不能谐俗不自知其为不可或又谓通于
今不必根于古谐于俗不必本于经吾斯之未能信廷
佐择焉
  书铁崖先生传后(张汝弼/)
卷二百九十八 第 12b 页 WYG1456-0400b.png
铁崖先生虽出自会稽而寓吾松之日最久遗稿最多
故没垂百年而松之稍识文字者罔不能道先生之名
然谓其为边上梅则所未闻也岂边梅乃先生家居时
所号而特行于会稽诸郡耶在松所书铁崖之外有铁
雅铁笛铁史铁龙精铁仙铁龙仙伯老铁东维子抱遗
先人之号不一如香奁诗等则书桃花梦叟锦窝老人
此又因事而偶笔固非常号也常号不脱一铁字虽各
有所因亦岂不以胸中之铮铮烈者有似之乎故其随
卷二百九十八 第 13a 页 WYG1456-0400c.png
所寓而署其所者亦不一如小蓬台等亦皆泯迹独草
玄楼尚在郡中迎仙桥之西不知几易主而今为朱氏
之居然尝询诸故老皆不知先生之后果何如也今年
予以会试寓京而其族孙豹亦由贡而至适得见其所
裒铁崖律赞诸作因识
  书陈佥宪先生墓志后(张汝弼/)
故国子学录安福李先生本素司教吾华亭时尝谓弼
言台郡陈先生璲提学江西语学者曰永乐间脩大全
卷二百九十八 第 13b 页 WYG1456-0400d.png
诸书始欲详缓为之后被逮促成诸儒之言间有不暇
精择未免牴牾虚心观理自当得之不可泥也又闻宣
德间章丘教谕馀姚李应吉疏于朝言大全去取有未
当者下其议于礼部礼部下之天下学校许兼采诸说
一断以理噫纂脩臣言如此廷议如此盖以万世至公
之论开来学也泥者中无权度执以为断陋哉
  石钟山记跋(张汝弼/)
弼东吴人也未尝一至彭蠡湖口但尝诵苏东坡文有
卷二百九十八 第 14a 页 WYG1456-0401a.png
所谓石钟山者谩不加之意今年取进士观政兵部之
武库郎中王公尚忠出是山今古题咏观之快读一过叹
曰呜呼甚矣知己之难遇也岂直其人哉自有天地即
有此山名之以石钟者其谁固知之矣郦元东坡亦知
之矣李渤固弗知也然郦元东坡知之亦未尽欤盖元
之言曰微风鼓浪与石相搏而声坡以石有罅窍微波
入焉而声皆曰微而巳惊风怒涛奔腾撞击之时将何
声乎岂止噌吰乎窾坎镗鎝乎意其雄伟诡怪极天下
卷二百九十八 第 14b 页 WYG1456-0401b.png
之奇观正在于是不止景王之无射献子之歌钟也然
而微风鼓浪可舟而听适惊风怒浪倾樯摧楫谁暇详
耶评之者正渔工水师不能言者耳所以极古以来无
一人详著文字间者呜呼人之于山非有情以蔽忌之
也知者尚如此其鲜人以𦕈然之身寄于百年之间必
欲人之尽知任之必当不巳惑乎所以古之豪杰恒鲜
遇虽然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之如此必有能探东坡
之意而详告我者亦兹山之遇也
卷二百九十八 第 15a 页 WYG1456-0401c.png
 
 
 
 
 
 
 
 
卷二百九十八 第 15b 页 WYG1456-0401d.png
 
 
 
 
 
 
 
 明文海卷二百九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