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八十五
卷二百八十五 第 1a 页 WYG1456-024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二百八十五   馀姚黄宗羲编
  序七十六
   送序
  送江浙参政契公赴司农少卿序(赵汸世南/公名)
国家既收中原兵革之后所在为墟圣天子思有以恻
然安集之访求故老宿儒忠厚畅达习知畎亩事者为
劝农使绾印绶载官属行田里间呼其父兄子弟家人
卷二百八十五 第 1b 页 WYG1456-0244b.png
语告谕之辟榛莽疏沟洫立阡陌假牛贷粟皆因其所
欲而利导之遣属吏行旁郡招徕其人时江南民苦重
役应之者众不数年生聚大复官府之设公上之供始
得施其政令于是罢使以其权归宪府郡邑之长皆以
劝农系衔大司农司实总覈其事盖古后稷之官至我
朝始复视前代会计出纳弛张权利者不可同年而语
矣然承平日久良法美意寖失其初尝见江南郡邑每
岁使者行部县小吏先走田野督里胥相官道旁有墙
卷二百八十五 第 2a 页 WYG1456-0245a.png
堑篱援类园圃者辄树两木大书畦桑二字揭之使者
下车首问农桑以为常吏前导诣畦桑处按视民长
幼扶携窃观漫不解何谓而种树之牍己上之大司农
矣使职农事者皆若所为则国朝富有四方之实何自
而可充乎夫古之帝王所以长治久安者无他焉能使
天下之民均齐方一以奉其上无所偏而己矣今经费
所出以东南为渊大河以北水旱屡臻流亡未复居民
鲜少二帝三王之所井牧燕赵齐晋梁宋鲁卫之所资
卷二百八十五 第 2b 页 WYG1456-0245b.png
以为富强其丘墟故迹多芜没不治安得裒衣博带从
容阡陌间劳来绥辑复如至元圣时哉大司农位尊而
职专长贰卿佐皆公卿辅相其人必有念此者矣至正
九年冬十一月诏以江浙行中书省参政事契公为司
农少卿公北庭文儒由初科进士高等历官省宪所至
具有成绩古所谓天子之宝臣者也举国家之旧典以
复唐虞三代之至治安知不在公乎士民怀公盛德多
见于歌颂刍荛之言忧在畎亩非公之贤则不能自达
卷二百八十五 第 3a 页 WYG1456-0245c.png
也故窃附其说
  送郑徵君应诏入翰林诗序(赵汸/)
至正十五年冬诏以新安郑子美先生为翰林待制时
先生卧疾精舍使者与郡监守致朝廷之意甚厚先生
坚辞不能拜命者久之宪使番阳周公在郡亲为之劝
驾其门生子弟进言曰今圣天子举群策以清海内大
丞相集众思以图治功不惜禁苑次对之职起先生于
山林岂惟以先生业觚翰攻文章哉先生学通古今以
卷二百八十五 第 3b 页 WYG1456-0245d.png
诗书礼乐教于乡长于治乱兴衰之说正谊直言不忘
忧世先生不出如朝廷何时先生疚良已乃幡然曰欲
报朝廷者吾素志也吾将辞官赴召亲见圣主陈所欲
言尔乃命趣装诹日偕使者北行郡长贰县大夫与寓
公搢绅之士张郡南门外设祖道为先生别里中耆俊
文学诸生又相与作为歌诗以咏叹其行休阳赵汸病
不能陪搢绅之后又不善为诗则献言曰先生应诏趋
朝得极言天下事此千载一时也今为天下患者盗贼
卷二百八十五 第 4a 页 WYG1456-0246a.png
而己自淮蔡发难据于江湖所在蜂起为祸尝烈矣然
雄杰怙众有功名智力足以横骛四出亦无闻焉视前代
中世巨寇不能什一疑若不足平者国家以四海全盛
之力命将出师今五六年民力己屈而盗犹未息何也
不举天下大势以定攻守之宜而所在浪战不求智勇
之士真可任将兵者而使台省贵人与郡县俗吏纷然
群起共军旅之权自轩辕氏以来未有能以是而全师
制胜者也仗行省讨贼御史台督视如平时而贾凶鬻
卷二百八十五 第 4b 页 WYG1456-0246b.png
顽诛求劫夺之弊偾军杀将反覆坏烂之由朝廷终无
自知兵财两匮郡县之间繁征横敛一切以矫假病民
而上官大吏方且拘文法守故常不思变通长久之道
赏罚者用兵之大权也赏罚不明而是非淆乱天下之
士不复以功名自期而中世以来治安拨乱之术行军
克敌之方皆废不讲吾未知其所以为天下国家者何
也今群盗大者跨郡邑小者据一城植根固矣苟不尽
反前失而欲以岁月削平安可得哉为国家计欲并两
卷二百八十五 第 5a 页 WYG1456-0246c.png
淮而南尽江湖之间求要会形便之地为四五巨镇镇
各屯精兵二万选士大夫公廉有威信方略能抚士爱
民招纳降附可为大将者付以一镇之权慎简中外有
文武才学者为之副凡辟士募兵刑赏律令训练程式
进退节度土功城守禁防要束皆自朝廷考求故事为
法以授之郎官博士出入觇视以资庙谟而事大小皆
得专达列镇屯军屹然相望脉络贯通首尾如一内可
以尊京师之势外可以消奸雄之心鼠窃狗偷进退无
卷二百八十五 第 5b 页 WYG1456-0246d.png
据者将不战而自服其尤崛强者四镇出兵犄而攻之
无不破矣其要在得人而己郡邑之间皆什伍其民以
相守护毋使散越于下一家而三男子则简尤壮一人
为郡守之兵以大户之税衣食之郡皆选贤守以防禦
系衔各将以兵固其封圉盖郡守必兼有军民之权而
后缓急可望不然虽重其失地之罪无益也此制一定
则列邦有备而民心不摇矣夫使诸郡各制其兵以保
一郡之民而四五大藩皆握成军据形势以扫清群盗
卷二百八十五 第 6a 页 WYG1456-0247a.png
则奠安东南诚当今之急务也若夫知人之明任使之
术在朝廷矣昔汉以六万讨西羌微族赵充国定计必
分兵屯田以待其敝贵万全也周亚夫将三十六将军
击吴楚终不肯与梁分兵审于势也李德裕平泽潞军
中利害有将帅不知而庙堂辄知之者得居中制外之
宜也今群盗么么非有汉七国唐藩镇之强而充国亚
夫德裕之故智则有今日所当师者矣汸无谋臣策士
之术也当其避地间关朝不夕谋每恨民间利害不能
卷二百八十五 第 6b 页 WYG1456-0247b.png
上闻以至于此是以于乡先生之行而窃致其畎亩之
思焉先生倘以为然虽言之可也若夫本源之深切有
非草茅所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先生矣使朝廷收
得士之效于一时而先生之功及乎天下则虽铭彝鼎
而被弦歌可也岂惟一时一乡之所咏叹哉
  送高则诚归永嘉序(赵汸/)
高君则诚学博而深文高而赡自为举子已为学者所
归及登进士第调官括苍郡录事学道爱人治教具脩
卷二百八十五 第 7a 页 WYG1456-0247c.png
郡官前宪副徐公深敬异之比满不忍听其去即学宫
设绛帐身率子弟迎君而请业焉行中书闻其名辟丞
相掾儒生尚其才华法吏推其练达而君亦雅以名节
自励公卿大夫咸器其行能每他掾有故辄以君兼其
事君稽典策定是非酬应如流意所不可辄上政事堂
慷慨求去时东南乂安藩府无事参政赵郡苏公方以
文治作兴其人君与临川葛元哲俱见称誉日承言议
声闻益隆矣俄台民弄兵僭城邑驱丁壮集其徒海
卷二百八十五 第 7b 页 WYG1456-0247d.png
浦连巨舰数百以自固帅阃吏弗能治有旨行省臣总
诸郡兵平之省臣谓君温人知滨海事择以自从君亦
庶几因得自效时浙东帅达公以除凶为己任一见君
欢然既开幕府乃以论事不合避不治文书于是师出
踰三时卒遣大臣自京师来以上意抚之而后定解严
分宪列诸将校缓急市利便独君不闻一辞以秩满日
还省垣告归矣于是交游之士咸造君且谓儒者虽临
事不见用卒能究所守以自旌别为君贺君设俎豆觞
卷二百八十五 第 8a 页 WYG1456-0248a.png
客酒行笑谓座中曰前辈谓士子抱腹笥起乡里达朝廷
取爵位如拾地芥真荣至矣孰知为忧患之始乎予昔卑
其言于今乃信虽然予方解吏事归得与乡人子弟议
论诗书礼义以时游赤城雁荡诸山頫涧泉而仰云木
犹不失故吾也时客多君里人乐君之归皆甚喜有起
自末席而言者曰朝廷以科目取士久矣时方承平自
军国要务至百司庶事举不待士而后集士亦得以浮
沈簿书文墨间稍有牵制辄效俗吏便文自解由是贤
卷二百八十五 第 8b 页 WYG1456-0248b.png
否混淆有志者无以自见宜乎君之悠然遐想于去就
间欤虽然今中原多故圣天子贤宰相幸一旦惩膏梁
刀笔之弊尽取才进士用之则如吾高君者虽欲辄遁
思山林亦将不可得然则入践著廷陪老成之谠议出
临郡邑布恩德于罢民使殊功茂绩炳然一时以答清
朝设科盛意岂非君平昔之志而亦吾党所望于君者
哉众皆曰然乃共举酒属君赋白驹而别
  送操公琬先生归番阳序(赵汸/)
卷二百八十五 第 9a 页 WYG1456-0248c.png
圣天子既平海内尽辇胜国图史典籍归于京师乃诏
脩元史起山林遗逸之士使执笔焉凡文儒之在官者
无与于是在廷之臣各举所知以应诏汸以衰病屡谢
徵命亦误在选中使者至郡太守将吏皆能言其病状
然莫肯受其咎者故不得终辞舟过严陵适前太史金
华宋公景濂亦至曰有诏召王子充于临漳矣予曰汸
衰病日增非可出者纵出亦无补于事所幸者平生故
人重得一见于契阔之馀事故有非偶然者宋公曰然
卷二百八十五 第 9b 页 WYG1456-0248d.png
盖予与宋公不相见者数载而子充则十有馀年矣既
至京师闻番阳操公琬先生在书馆卧病旦夕以闻即
可归私又自念番歙接境自弱冠则知先生先生学道
诸经百氏述作满家诸兄之家于番者与先生有连姻
相好也每相见辄能言先生动静而未获一识予乃得
相见于此岂非向所谓非偶然者乎自是日上堂与诸
公从事笔砚间退则省先生疾先生疾少间辄俾予连
榻卧谭论经史昼夜亹亹相扣击不少休予盖有愧焉
卷二百八十五 第 10a 页 WYG1456-0249a.png
俄而礼部尚书崔公侍郎伟公同至局中以得旨先生
且为别先生乃为文一篇以告同舍同舍之士莫不惜
先生之归咸赋诗为先生赠予辱知有自则进言于先
生曰先生归矣士之在山林与在朝廷异其于述作也
亦然纂释群经折衷百氏处则充栋梁出则汗牛马虽
其说未必尽合于圣人非素业与之相出入者不敢议
也崇古学贵文章凌厉汉唐上拟三代使穷乡晚进謏
闻浅见之士目动神耸不敢出声以诵自揆终身不能
卷二百八十五 第 10b 页 WYG1456-0249b.png
为者又况陶冶性情吟咏风月或以单辞或以偶句为
人所称皆足以名世虽或无取于作者于人非鬼责亦
何有焉此皆山林之士所为得也若夫朝廷之士则不
然太史公网罗旧闻上接春秋下迄麟趾其序高帝创
业文景守成至今使人如亲见之书封禅平准传货殖
皆谏书也而后世以为谤韩退之未遇时欲作唐一经
以垂无穷既入史馆不敢有为柳子厚苦辞迫之曾不
少动仅以执事成顺宗实录数卷卒困于谗口窜走无
卷二百八十五 第 11a 页 WYG1456-0249c.png
完篇司马文正公受知神宗作资治通鉴垂十九年始
就而小人出鄙句以訾之此皆钜人硕德名实孚于上
下以著书为大业者也犹或所遭若是今吾人挟其山
林之学以登于朝廷之上则其茫然自失凛然不敢自
放者岂无所惧而然哉尚赖天子明圣有旨姑即旧志
为书凡笔削悉取睿断不以其所不能为诸生罪德至
渥也于是先生得以病辞归而支离昏昧如汸者亦得
以预闻纂修自诡岂非其幸欤然则汸于先生之行独
卷二百八十五 第 11b 页 WYG1456-0249d.png
不能无所感者良有以也先生曰子姑迟之吾待子于
番歙之间不远矣
  送国子正苏君还金华山中序(宋濂/)
同郡苏君平仲成均教胄子者五年近臣有荐其才于
上者即日召见亲擢为国史编摩之职平仲诣丞府辞
曰禁林地望清切日侍天子左右备顾问区区幼有瞆
疾虽粗通文史诚不足以堪之敢辞丞相以闻上亦弗
之强也而铨曹将别奏官之平仲念去亲日久望天末
卷二百八十五 第 12a 页 WYG1456-0250a.png
飞云慨然有感于中复走白丞相许之戒行李且有日
与平仲游者重惜其去咸发为声诗而以首简授予序
平仲予素敬畏者将何言哉以论乎家世则三苏之名
闻于天下隆德重望至今与岷峨争雄遗书流落四海
日月赫而风霆喷璇玉缀而瑶球悬韶钧鸣而律吕谐
师表百世人无异辞奚藉予之言哉以论乎学术则嚅
哜乡学之懿溯渊源于伊洛蹈轨辙于关闽义理精
微析如蚕丝训考是非判若黑白亦既心凝而身履之
卷二百八十五 第 12b 页 WYG1456-0250b.png
矣又奚藉予之言哉以论乎辞章则体裁严比姿态横
逸如春阳被物或根或荄或卉或条或大或小或圆或
扁各随其物而畅之无有同者其视胶滞一体常守而
不变者何如也是故大夫士公卿欲文词者必曰我徵
之苏君也平仲之令闻勃然兴焕然不可掩又奚藉予
之言哉无己则有一焉古者国有国史下至闾巷之间
亦有闾史皆据官守勿失纪善恶以劝戒其国史之法
见乎书备乎春秋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
卷二百八十五 第 13a 页 WYG1456-0250c.png
系年殆犹山岳之有定形不可易者太史迁别出新意
轻变编年之旧创为十二纪以序帝王十表以贯岁月
八书以述政事三十世家以录公侯七十列传以志士
庶历代史官遵之而春秋之义类隐矣荀悦萧颖士颇
讥之而未能大有匡逮至司马温国公光始取法于春
秋采系国家盛衰生民休戚之事起周威烈王讫于五
代成一家言号曰资治通鉴刘恕直谓非迁之所可拟
盖公论云然五代之后而宋承之宋之后而元承之宋
卷二百八十五 第 13b 页 WYG1456-0250d.png
有李焘虽尝著为编年异同之论皆并存之盖不敢当
作者之任特广记备言以俟删削元史幸新脩纵有遗
漏十四朝之行事亦赖粲然可观有能蒐纂以续司马
之书者将不在今日乎平仲学术之富如此而辞章之
美又如此其东还也晨昏定省之馀集诸俊英翻阅新
旧所藏独操笔削而成百代不刋之典将不在平仲乎
平仲之家少公以马迁浅近不学疏略轻信上观诗书
下考春秋及秦汉杂记成古史一书至今传之平仲因
卷二百八十五 第 14a 页 WYG1456-0251a.png
其家世之懿肆其鉴裁之公使人称之曰苏氏一门世
济其美将不在吾平仲乎予也不敏以荒唐之学杂凡
庸之识尝思有所著作玩时愒日莫能就绪今年已迈
矣双鬓皤矣形骸弗强而精神寖衰矣徒恃寸管为无
用空文以应四方之求日不暇给苟不于平仲是望果
谁望乎平仲将行率六馆之士祖饯于龙江之上睇晴
云之孤飞观白日之易流酌巨觥而属平仲曰岁不我
与暌离之言不足以污平仲予之所深望者不朽之盛
卷二百八十五 第 14b 页 WYG1456-0251b.png
事鉴世之元龟也平仲幸听之愿举此觞为寿平仲曰
敢不惟吾子之命一饮辄尽于是抗手而别
  送徐大年还淳安序(宋濂/)
观人之法当察诸心不可泥其迹仕不仕有弗暇论者
其心在朝廷虽居韦布操觚染翰足以铺张鸿伟上裨
至化脱或志不在斯虽绾铜章佩黑绶朝受谍诉暮阅
狱案政绩藐然无称古昔君子盖独窃慎之余于徐君
大年之归不能无所感大年生淳安万山中载籍兼该
卷二百八十五 第 15a 页 WYG1456-0251c.png
而辞藻丰缛有声于浙河东西当皇上龙兴招延儒雅
大年欢然被山人服趋辇毂之下同脩前代史史成会
有诏集诸儒议礼大年复与其事廷议将命官大年以
宿疾辞去年秋中书奉旨纂脩日历朝绅各荐所知余
以大年知本末义例可以观会通而无首尾衡决之患
疏其名以闻使使者持书下郡国大年即欢然应命诣
阙入馆之后俛首采刺惟恐一事有遗记注者阙略悉
补足为完文日历成廷议又将锡之官大年固辞如初
卷二百八十五 第 15b 页 WYG1456-0251d.png
呜呼使大年初受命为一县令长不过簿书期会尔招
徕抚绥尔又其大者教化行百里尔一旦白身召入史
馆大书特书使圣天子宏谟骏烈烜赫万古与天无极
此其功与试宰者孰重孰轻虽不仕犹仕也藉令自兹
终老山林可谓无负于国亦可谓无负于学世之好议
论者见其辞禄而归摇唇鼓喙诩诩相夸奖不曰洁身
而自高则曰独善以固穷夫士遭不愿治之世披腹呈
琅玕无有举目睨之者故不得已引退今当尧舜在上
卷二百八十五 第 16a 页 WYG1456-0252a.png
夔龙满朝之日以此疑大年者谓之诬士不学则已学
则必期世用有如大贾行废举术宝货填溢市区乃振
铎号诸人曰我不售我不售万万无此理以此窥大年
者谓之矫矫与诬要皆非真知其心者虽然在昔宋盛
时布衣入史馆者仅六七人皆两制八座所荐引其任
甚不轻大年虽不受禄宠灵所被溥博汪洋有加往昔
大年将何以自效且春秋犹未高沈疴容有却药之时
行当扶策造朝门尽展所蕴以惊动世俗使向之疑且
卷二百八十五 第 16b 页 WYG1456-0252b.png
窥者瞠目不敢吐一辞则出处两无憾不然长往山林
而弗思返日与猿鹤为友餐霞云而漱泉石高固高矣
如不仕无义何洪武七年春正月一日宋濂引
  送甘肃卫经历张敏行之官序(宋濂/)
长安张敏行至正癸卯进士也入国朝以来部使者荐
起之擢为翰林典籍时四库之书多藏之文华堂堂在
禁中旧为诸俊秀肄业之所抵奉天门不百武车驾尝
临之敏行早趋朝已即危坐堂中中使或传宣索书即
卷二百八十五 第 17a 页 WYG1456-0252c.png
启钥以上如是者二年虽得时近日月之光然未暇谒
其氏名一日上御东房遥见敏行委蛇入堂召而前问
劳备至且曰尔能诗乎对曰臣虽不能愿学焉乃命之
题敏行研墨濡毫跪写以进上览毕悦曰诗甚佳北产
如尔者铁中之铮铮也由是日承顾问见其性秉忠悫
可以任事特命为甘肃卫经历赐内府白金五十两钱
一万二千文以宠其行凡所与游皆为赋诗予时侍讲
禁林送至都门外执爵立而言曰甘肃在汉为酒泉为
卷二百八十五 第 17b 页 WYG1456-0252d.png
张掖等郡初因张骞言建置城府稍发徙民充实之隔
绝西域而断丐奴右臂当时丐奴悍彊西域未尽服故
其策不得不尔也今皇明在御天威所至如雷如霆西
域称臣者接踵道路而元君遗胤奔窜沙漠粗存喘息
惴惴自保孰敢持一矢东向非汉时比也圣天子特念
生灵久罹兵燹不得以自宁设卫置屯一以备不虞一
以招怀创残之民其责亦甚重也敏行亦知其所以重
于斯行也当导宣上德曰吾皇一视同仁罔间南朔夙
卷二百八十五 第 18a 页 WYG1456-0253a.png
夜惟尔民之忧恐尔寒也使来授尔裘恐尔馁也俾来
给尔食或无以耕予尔牛或无以猎赉尔马若弓尔其
宁哉氓纵曰愚离水火而升衽席云胡不乐将见荷旃
被毳者于于而至矣经历幕府之长无所不当问敏行
宜以此报上毋若翰林时危坐咏诗而自逸也他日赞
画成功乘赭白马周流吊古曰此霍去病击匈奴处也
此公孙贺败虏兵遗迹也把马潼满壶白眼望天而饮
醉后耳热发为声诗以泄生平磊落之气斯亦奇男子
卷二百八十五 第 18b 页 WYG1456-0253b.png
之事敏行以为如何敏行喜曰先生之言至矣是为序
  送许时用还越中序(宋濂/)
婺与越为邻壤越属县曰嵊有许氏居之世以诗礼相
传为名门而时用则又其最秀者也濂家婺之金华距
嵊为不远在弱龄时即与时用相闻方以文墨自渐摩无
风雨无昼夜危坐一室不暇见暨同艺浙闱旅进旅退
于千百人中无有为之先容者又不能见自时厥后时
用以礼经擢上第为诸暨州判官金华抵诸暨比嵊为
卷二百八十五 第 19a 页 WYG1456-0253c.png
尤迩将骑驴走铃下而谒焉时用又入行御史台治百
司其地清严虽时用亦不宜与人接又不敢见曾未几
何金华陷于兵士大夫蝼蚁走惟流子里为乐土亟挈
妻孥避焉流子里𨽻诸暨地在嵊之东南仅数舍即至
濂时苦心多畏而土著民往往凌虐流寓者白日未尽
坠辄翳行林坳钞其囊橐物甚者或至杀人又不可见
及至兵戈稍息予还金华日采药以自娱间念及时用
即欲约二三子往候之以解夙昔之思去年冬间时用
卷二百八十五 第 19b 页 WYG1456-0253d.png
被弓旌招使者趣迫上道急于星火又不及见濂窃自
念时用英俊士此行何所不至鸾台凤阁将以次而升
何日能赋归纵时用欲归上之人未必听也濂虽少时
用一岁则已皤然成翁度何由至南京既不能至又安
能与时用一抵掌笑谈耶慨然遐思者久之会朝廷纂
修元史宰臣奉特旨起濂为总裁官使者亦见迫如前
逮濂将戒行李时用至武林始旬日耳濂又自念史事
甚重当有鸿博之士任其责者濂岂敢与闻藉是以往
卷二百八十五 第 20a 页 WYG1456-0254a.png
或得一见时用亦岂非至幸欤濂来南京寓于护龙河
上方求时用馆舍之所在忽有伟丈夫来见者问其姓
名亟曰我许时用也子岂非景濂乎濂惊喜不及答亟
延入坐备陈五欲见而弗能之故时用知濂向往之久
亦相与倾倒凡风晨月夕无不相往来一旦忽悽然堕
泪曰余先朝进士也春秋又高矣不足以辱明时使者
不我知委币而迫之来我不敢违今已陈情于丞相府
矣丞相傥言之上遂得归田焉不翅足矣他日又来言
卷二百八十五 第 20b 页 WYG1456-0254b.png
曰圣天子宽仁今用丞相言如所请矣己具舟大江之
滨吾子遇我厚幸一言以为别呜呼婺与越其壤相接
迩其见甚易也乃积四十年而莫之遂厥后始见于千
里之外远或三四春秋近或及期相与论学以尽夫情
可也未及两月而即去既去矣或买一小艇相随五六
百里间采江花之幽靓殷勤道别亦云可也脩史事殷
足不敢踰都门怅然而别既别矣一二年间或再聚首
如今日焉犹可也然向者巳如此自今而后其可以必
卷二百八十五 第 21a 页 WYG1456-0254c.png
期而取之耶人事之参差不齐何可复道尚奚言为时
用之别耶虽然时用之归也其有系于名节甚大时用
采蕺山之蕺食鉴湖之水日与学子谈经以为乐者果
谁之赐欤诚由遭逢有道之朝故得以上沾滂沛之恩
而适夫出处之宜也夫道宣上德以昭布于四方者史
臣之事因不辞而为之书区区聚散之故一已之私尔
则又当在所不计也
  送邓贯道还云阳序(宋濂/)
卷二百八十五 第 21b 页 WYG1456-0254d.png
周官之制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所谓三物若六
德六行六艺是也六行之中而姻居其一焉释者曰姻者
亲于外亲也夫人之生也内则诸族外则诸亲欢然有
恩以相爱粲然有文以相接盖一出于彝伦之正故宾
兴之际特于此察其行焉嗟夫世远俗纷古之道不明
久矣今于云阳邓贯道氏见之贯道本儒家富而好礼
御史大夫陈公之女兄实归焉当家居时公与贯道无
日不相亲或讲论道德性命之奥或品量古今人物之
卷二百八十五 第 22a 页 WYG1456-0255a.png
盛以至云亭月榭酣觞赋诗以写冲和之情其乐殆欢
如也及元季兵兴所在绎骚贯道避地岩谷间深蛰而
不出公间关走江表择真主以为依归自赴于风云之
会名誉起而勋业日盛贯道之与公不相见者一十有
二年矣洪武七年冬贯道思公之切历湖湘泛大江直
抵南京欲与公胥会公闻贯道之至亦喜不自胜出迎
于龙关相与序兵火离合问故旧存殁悲喜交集举酒
酹地各私相欣庆自是共周旋者且一月贯道以离家
卷二百八十五 第 22b 页 WYG1456-0255b.png
之久翻然动归兴有不可遏者予因谓之曰夫自辛卯
以来龙虎雄争尘霾翳昏父子乎东西戚姻乎南北其
离别之思盖有不忍言者今也六合清明车同轨而书
同文水陆数万里山行水宿无一发蜂虿之虞有亲姻
在遐方者不行则己行则刻日可至贯道亦知所以然
之故乎诚由帝德广被如天之覆如地之载荡荡乎难
名乃克致有是也颇闻贯道富学问能辞章何以不稍
摅所蕴以裨治化乎贯道则曰吾老矣不能用也虽然
卷二百八十五 第 23a 页 WYG1456-0255c.png
云阳有紫微山七十一峰森列如画秀气甚磅礴自汉
以来为封侯之邦唐虽有肥遁之士而无大显融者至
陈公始以正大廉平之学出佐明时而足以当山川之
胜贯道之归也宜以公之事历言于岩穴抱道之士且
告之曰圣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予敬爱贯道笃亲
姻之义故举周官六行之一序以赠之诗自侍讲学士
乐公而下凡十八人分题为九咏古今诗各赋其一云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卷二百八十五 第 23b 页 WYG1456-0255d.png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
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水坚手指不可屈伸
弗之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予
予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
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
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予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予虽愚卒获
卷二百八十五 第 24a 页 WYG1456-0256a.png
有所闻予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
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彊劲不能
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覆久之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
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
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焕然若神人予则缊
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
之奉不若人也盖予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
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
卷二百八十五 第 24b 页 WYG1456-0256b.png
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予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
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
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
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予之手录假诸人
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资之卑则心
不若予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
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予朝京师生以乡人子来谒予撰
卷二百八十五 第 25a 页 WYG1456-0256c.png
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
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
予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予勉乡人以学者予之志
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送陈庭学序(宋濂/)
西南山川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
之险水有瞿唐滟滪之虞跨马行篁竹间山高者累旬
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
卷二百八十五 第 25b 页 WYG1456-0256d.png
肝胆为之掉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尺
寸辄糜碎土沈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
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彊者多老死于
其地嗜奇之士恨焉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
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郡指挥司照磨由水
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
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
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
卷二百八十五 第 26a 页 WYG1456-0257a.png
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
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
山水之助者侈矣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
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
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
予齿已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
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
然有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毋有出于山林之
卷二百八十五 第 26b 页 WYG1456-0257b.png
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
不一愧而已也
 
 
 
 
 
 明文海卷二百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