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七十九
卷二百七十九 第 1a 页 WYG1456-017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二百七十九   馀姚黄宗羲编
  序七十
   赠序
  赠段可久序(丘浚/)
今之县令古百里侯也于民有父子之道焉于吏有君
臣之道焉于学校有师弟子之道焉士之筮仕即得百
里之地有数千户之民以君之父之师之亦可以行其
卷二百七十九 第 1b 页 WYG1456-0177d.png
志矣然世之仕者往往重内而轻外一登科目即视州
县如陷阱然惟恐已之不幸而或堕焉之人也岂虑其
职之未易称耶民之未易化耶吏之未易驭耶政事之
未易修举耶曰皆非也政以其胸中之勃勃然未易平
耳虽然领郡辄无色之官皆有词岂独今日然哉唐府
帅见大府必戎服左握刀右属弓矢帕首裤靴郊迎令
狐峘刺吉州谒见齐映从容步进不帓首戎器即以得
谴夫府帅之见大府刺史之见观察使尚尔则县令可
卷二百七十九 第 2a 页 WYG1456-0178a.png
知矣宋使者行部所部郊迎数十里外或遇霖潦瞻马
首倏至跪拜泥淖中移时不敢兴既就馆拱手立座下
三跪进酒其卑辱也甚矣然是时韩昌黎以名世大儒
谪令阳山朱紫阳以命世大才首簿同安未闻其以骄
蹇得谴于时及考其所以致谴者乃以辟异端忤权贵
之故所以然者岂非以上下之分所当尽是非之公不
容昩可以理诎而不可以势诎耶予友段可久少负奇
气好读史传而慕古豪杰士之为人不肯媕阿随人后
卷二百七十九 第 2b 页 WYG1456-0178b.png
举进士即以病得告家居其于富贵利达盖漠如也今
不得己始起拜命得知登之福山县嗟乎可久岂百里
之才哉虽然以大才试小邑如以千里马驰数十里之
地不患其不至也以百石弓射数十步之侯不患其不
中也可久行矣其尚明理以御气毋若小丈夫然积勃
勃者于胸中见悻悻者于颜面于上下之分则不肯安
临势利之际则厥角稽首之惟恐后其为科目累也大
矣予托交可久相知最深于其行慕古人赠处之义方
卷二百七十九 第 3a 页 WYG1456-0178c.png
将有所规焉适地官主事刘世英率诸交游属予文以
华其行遂文以赠之可久得无异吾言乎
  赠书庵刘先生序(柯暹/)
凡有形于天地间皆物也在天之明而有常者日星在
地之大而莫测者海岳若风云雷电之变动雨露霜雪
之降布草木鸟兽之蕃育蛟龙鱼鳖之潜藏于其间不
可胜计使一人穷一物而尽之曰不能况众物乎使一
人穷众物于一隅曰不能况际天极地之广乎使一人
卷二百七十九 第 3b 页 WYG1456-0178d.png
穷天下之物于一时曰不能况自今而古千万载之既
往乎举天下之人皆曰不能无敢诮也吾儒以典籍贯
古今以知识穷造化圣经贤传粲如日星三纲五常重
逾海岳事事物物不止于有形有色变动降布蕃育潜
藏之可以名言者皆所当知当行其为道大矣其学也
难矣天下以儒名者多求其能知之尽而行之至者寡
吾夫子以一贯之律天时袭水土心古今考三王而不
谬建天地而不悖质鬼神而无疑信乎其道之至大而
卷二百七十九 第 4a 页 WYG1456-0179a.png
学之至难也入其门者孰不欲造其极既出则或岐而
二之如徒见日之明星之繁山之高海之浩瀚而无津
莫知适从在当时者且不免况愈久而愈远乎今之学
者有见于斯昭昭之多一撮土之多一卷石之多一勺
之多而谓天下之大足以尽之不求其至焉者自大也
有见于覆载之间所以明所以变化所以降布所以莫
测而蕃育而潜藏而谓天地之所以大古今之所以更
非可历可终而亦不求其至焉者自小也然不知悬象
卷二百七十九 第 4b 页 WYG1456-0179b.png
难知而枢极有定疆域难知而道路攸通万事万物本
乎一理由方寸而弥六合其有形如高下浅深厚薄多
寡轻重大小长短之可定名其无形如枉直顺逆张弛
通塞是非当否之不可淆杂者坐而求其至皆可得也
颜子孟子善学圣人而至于卓尔跃如之地宜有见焉
世无颜孟为之弟子无孔子为之师其先得夫大者远
者加于众人众人之师也示其极使知天之所以为天
示其道路使知地之所以为地巀嶪而汗漫者为之梯
卷二百七十九 第 5a 页 WYG1456-0179c.png
航使从其游者亦驯至夫远大之域夫岂易得哉文阳
为海内名邑三尺童子莫不有师一时之称为师者众
矣独书庵刘先生以家传诗书两经穷极底奥进则得
售于有司退则见师于乡邑凡造其门必充充有得出
而掇科跻显者项背相接宣德甲寅余因中书许公得
延于公署择搢绅子弟之可教者从之先生严规矩正
梯航以成就后学为已任小大井井问无不知惑无不
解其为师诚不易得也若长若幼乐于相从不欲须臾
卷二百七十九 第 5b 页 WYG1456-0179d.png
去左右兹以岁暮将有事于先祠告归余子蔓薰偕二
三子恐遂弃也请余告留余因记宦途三十年乘载江
湖间操舟得其人则风涛不惊津涯可指不得其人则
行不安食泊不安寝覆中流而几丧思向之能安吾乘
者犹切切不己矧诸生方锐志于学正游汗漫迷寰区
之时得示以道路指其津涯胡不思所依归而崇重也
哉先生以孔门成人之善为心知诸生之可教必不待
余言而后不弃也先生曰然诸生欣然拜送之葛山乃
卷二百七十九 第 6a 页 WYG1456-0180a.png

  赠太史罗先生序(邵宝/)
太史南城罗公以疾在告既愈而将北上也予适视学
自建昌之宜黄道于其里因预为公饯公二从子城里
以诸生侍公起如内予问二生公道所由城曰由浙浙
之道坦然而迂迂不胜坦其将由之里曰由江江之道
疾然而险险不当疾其将由之既而公出予以问公公
曰彼意之耳斯二道者吾皆不由也夫浙之道坦矣而
卷二百七十九 第 6b 页 WYG1456-0180b.png
迂吾尝由之迂非吾所恶也江之道疾矣而险吾尝由
之险非吾所恶也然而今之行顾皆不由焉吾将由鄱
阳出安庆渡江而北道楚陈宋鲁齐赵以至于京师盖
为道者三千馀里计其所经济淮河沁吾将济焉嵩行
恒岱吾将望焉其历代帝王之都圣贤之里神灵英杰
之祠墓吾将谒焉其残碑断碣倚壁而卧庭者吾将读
焉其平原沃野为古井田吾将考焉其名城望邑为古
封建吾将览焉其高岩绝壁为古关隘吾将徵焉其大
卷二百七十九 第 7a 页 WYG1456-0180c.png
陵崇丘为古会盟之坛其长坂广谷为古战斗之场吾
乂将吊焉赋焉闻者采之睹者图之可献则献可录则
录行焉而观观焉而学学焉而资吾用不徒然也昔者
吴季札之聘汉司马子长之游于今为胜称之不衰吾
尝壮之顷虽西走关陜东涉瀛博南经婺越北抵并冀
足迹半天下而独遗中原譬之语道者遗孔孟谈功者
遗禹皋论世者遗唐虞三代君子不谓之知也吾于是
憾焉故虽迂于浙险于江吾必由之吾且老矣舍是不
卷二百七十九 第 7b 页 WYG1456-0180d.png
由其将焉待哉予闻而笑曰公之于世诚熟矣奇以为
文危以为行四十始仕仕十有六年尚未徙官吾固知
公之不畏夫迂与险也虽然中原之道天下之达道也
其所经诚有如公言者公归天子所进备顾问退而代
言且执笔书天下事君之职也有所不对对必以大有
所不制制必以正有所不纪纪必以直直也正也大也
天下之达道也其为公之中原也大矣而是行不能无
资焉虽迂且险公亦何慊哉因问道而得赠公之说二
卷二百七十九 第 8a 页 WYG1456-0181a.png
生者识之吾将徵公矣
  赠教谕林以永序(张诩/)
道之弗明他岐害之也他岐云者凡影响附会创为臆
说以乱圣人之道似同而实异使初学靡知所从止者
皆是也今夫释老申韩杨墨之为他岐也人人知而远
之至于以儒名世而学之之差弗自觉其言之盭此其
为他岐而人匪徒漶乎弗之知也因而惑于其言遂并
以圣道为然终身伥伥然不为冥迷之归者或寡矣昔
卷二百七十九 第 8b 页 WYG1456-0181b.png
人以孟轲之功配禹岂不曰救人心甚于救人命也于
戏兹岂细故也哉姑举昔儒所谓道学体统者例之其
言曰所谓道学者非有至幽难穷之理甚高难行之事
噫然则然矣易曰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中庸曰肫肫其
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
孰能知之孟子曰行矣而不著习矣而不察终身由之
而不知其道者众矣孔门三千之徒而德行一科惟颜
闵数子可以当之由是观之理果易穷道果易行耶又
卷二百七十九 第 9a 页 WYG1456-0181c.png
曰行不力则虽精义入神亦徒为空言夫精义入神非
圣人弗能也学造乎圣域矣安事行与力为邪若是所
谓影响附会创为臆说以乱圣人之道似同而实异者
也而又何必释老申韩杨墨然后谓之他岐哉莆田林
有年以永清修好古有志好学者也家贫母老以乡贡
进士起家领教萧山嗣补予广之东莞来从予游者数
年矣予未始一言以及古人造道之妙非靳之也诚惧
夫学非自得则徒益口耳亦姑待其徐徐悟入耳今以
卷二百七十九 第 9b 页 WYG1456-0181d.png
九载秩满北上其学徒林子逢陆宗政辈干文以赠先
是以永以新刻正学楷梯遗予予深惧其自画弗等而
上之以求之六籍四子以契之吾心探渊源修大业而
惟区区他岐之是惑也聊以一言破之
  赠吴献臣赴成都序(李承箕/)
无憧憧无将迎浑然端且恪其存心有如此者惟正之
从不合故迹不同流俗其事事有如此者矫矫暨暨不
畏万强不欺一孱其合世有如此者此治世之大人也
卷二百七十九 第 10a 页 WYG1456-0182a.png
斯人而居治世位必高禄必厚人皆以为仪刑而瞻依
者也峥嵘以为高辨察以为明其存心有如此者仁焉
而煦煦义焉而孑孑其事事有如此者熙熙而来攘攘
而往其合世有如此者此浊世之大人也斯人而居浊
世位必高禄必厚人皆以为仪刑而瞻依者也吾尝以
为不主弥子而得卫而不与射者比而得禽兽古之圣
贤如此而始如此而终如此而富贵如此而贫贱吾将
与之醉饱乎仁义光明乎闻誉遨游乎霄汉出入乎古
卷二百七十九 第 10b 页 WYG1456-0182b.png
今舍此则无所用其力矣吴君献臣以成化丁未进士
为顺德八年升四川成都府同知成都领州三十有一
其为人所景从宜亦多矣况今治世也献臣将不为治
世之大人乎僚簿武宁张如玘请文赠之予忝知献臣
旧故以为言
  赠尚宝司丞沈廷美序(张弼/)
中书舍人东吴沈廷美迁尚宝司丞有议者曰廷美才
猷器局可任剧曹可执邦宪可牧大郡可干大藩可参
卷二百七十九 第 11a 页 WYG1456-0182c.png
大政昔者以其艺文俾典中书用一而遗八九论才者
犹惜之今以之守夫天子玺符重固重矣无乃枉其所
抱负蓄其所设施乎驾部郎张弼闻之曰过矣过矣昔
东阜子申齐金父皆橐千金周行西北以购良马逾年
遇一骏于甘凉间竞欲得之反面不相能东阜子申曰
吾欲得马以利战威敌国之大事也是马力充胆雄足
无冈陵淖泽目无矢石殳矛视千里犹舍堠负金甲犹
缣舍是殆无马矣子欲何为而攘我也齐金父曰吾之
卷二百七十九 第 11b 页 WYG1456-0182d.png
用马也入则驻銮坡押仙仗出则驾玉辂骋天衢必衔
不妄振吻不妄喷蹄不妄投折旋中度罄控有仪岂徒
以其色纯其德良其力充不骇不扰而己哉吾阅马孔
多舍是无马矣东阜子申曰唏是观美之具奚以竞我
乃共质于伊文子子曰仗卫之仪择其精行陈之间用
其粗具其粗者百一具其精者千一精粗具者万一选
万而得一不以归乘舆之奉乎无以易矣由是齐金父
奉马以献咸服伊文子之善论马也不以廷美干名藩
卷二百七十九 第 12a 页 WYG1456-0183a.png
牧大郡执邦宪理剧曹参大政者亦犹是耶议者帖然
下意夫天子左右必才具众长缓急有济与当一面领
一事者殊科此廷美之迁用人者沉思却虑而然肤见
噪议能知之乎虽然人之才也勉而脩日宏满而弛日
削廷美其容自满乎向用骎骎何所不至也是为赠
  赠铸印局副使陈启易序(张弼/)
昔秦使九方皋相马报曰牝而黄往视之牡而骊马至
天下之良马也盖得其精忘其粗耳流俗论人者徒以
卷二百七十九 第 12b 页 WYG1456-0183b.png
地望言岂知人者哉是故高官大爵辄谓其贤且能否
辄愚之其惑甚矣农亩之秀山泽之癯屠沽之杰其才
智岂果尽出高官大爵之下耶如京师百职所萃岂果
皆当才也耶以此论人失之远矣金台陈启易在礼部
为铸印局副使固卑官也吾与之交不计其何官但知
其于书深六义于画入妙品于诗清缛耳于接人恭而
弗谄和而弗随耳守其职确勤耳廉公耳事上官顺而
不屈临下威而有容耳虽然吾与启易亦得其粗得其
卷二百七十九 第 13a 页 WYG1456-0183c.png
精者中书舍人李应祯乎盖启易自少随伯父通政公
于南京又尝从师于姑苏应祯与交久尝许其孝友端
谅有仕才局副使非其志也盖有待也此吾未足以知
之然而启易尝以墨妙遇好友辄与写神将悉得其精
乎游戏事不得其精固未大失然启易亦尝观人于粗
乎否也其同局卢大用辈欲予有言以表其长宣其郁
噫安得九方皋之术以相天下之士哉不胜为启易发
大行盐车之叹
卷二百七十九 第 13b 页 WYG1456-0183d.png
  赠馀干章干卿西还诗序(谢复/)
今年春馀庠士章君干卿偕同志叶君本深侍其师胡
君耒臣以春秋游祁门求益充其所学既有得将告归
祁人游馀干者若予从弟宣辈辱诸君爱且厚临别求
能诗者送之行且索予诗并徵言引诸首予惟春秋鲁
史旧名吾夫子修之以垂宪万世者也汉兴始以三传
置学官迨厄于王氏新说庠序不以设官贡举不以取
士后世学者遂以春秋为疑书而不之讲北方学者尤
卷二百七十九 第 14a 页 WYG1456-0184a.png
加鲜焉在江南惟吉之安成蕲之麻城广之东莞并徽
之祁门凡四处独擅名予祁人也请得以其源流言之
祁本下邑未始以春秋鸣胜国时先正环谷汪先生始
得闻吾紫阳朱夫子之学于其大父东山居士紫阳夫
子一传为勉斋黄氏再传为双峰饶氏东山尝学于双
峰而先生实嗣其传故其学为有源委既而以春秋领
乡荐明年会试与主司论议不合退而纂辑诸家疏义
以诏后世及先生没而其传泯焉后五十年当皇明永
卷二百七十九 第 14b 页 WYG1456-0184b.png
乐之季复得予先外祖居易周先生为能推明是书以
教学者继以是经中礼闱而祁之春秋始复振举又三
年为宣德丁未适剑江孙曰让以其外父右厓吴公所
传中山季氏之春秋来掌学事而中山盖得于朱子门
人张主一之再传与吾环谷之所传者同出一源自是
业是经者擢巍科跻膴仕后先相踵而祁之春秋遂显
名于天下与安成诸处相颉颃矣远近来游之士日众
以文行事功著名者亦往往有之而掇科筮仕特其馀
卷二百七十九 第 15a 页 WYG1456-0184c.png
事耳诸君才智过人俊游日富且不自满假溯流而上
历三百六十滩忘其险阻以所学来就正焉可谓好学
也已第未审其所学者将踵环谷之贵躅漱紫阳之馀
润上溯洙泗探夫子笔削之旨以经世乎抑从时师之
说兼传带比絺章绘句以取科第而己乎吾不得而知
也今以所闻归而求诸方策之间与馀庠多士互相磋
磨日益求其所未至其必得其说矣安知馀干之春秋
不由此而盛与江南专是经者相望而起乎此仆之所
卷二百七十九 第 15b 页 WYG1456-0184d.png
私而诸君之所当勉也若夫惜别留连之意则诗人言
之备矣予奚赘
  赠周莹归省序(王守仁/)
永康周莹德纯尝学于应子元忠既乃复见阳明子而
请益阳明子曰子从应子之所来乎曰然应子则何以
教子曰无他言也惟日诲之以希圣希贤之学毋溺于
流俗且曰斯吾所尝就正于阳明子者也子而不吾信
则盍亲往焉莹是以不远千里而来谒曰子之来也犹
卷二百七十九 第 16a 页 WYG1456-0185a.png
有所未信乎曰信之曰信之而又来何也曰未得其方
也阳明子曰子既得其方矣无所事于吾周生悚然有
间曰先生以应子之故望卒赐之教阳明子曰子既得
之矣无所事于吾周生悚然而起茫然有间曰莹愚不
得其方先生毋乃以莹为戏望卒赐之教阳明子曰子
之自永康而来也程几何曰千里而遥曰远矣从舟乎
曰从舟而乂登陆也曰劳矣当兹六月亦暑乎曰途之
暑特甚也曰难矣且资粮从童仆乎曰中途而仆病乃
卷二百七十九 第 16b 页 WYG1456-0185b.png
舍贷而行曰兹益难矣曰子之来既远且劳其难若此
也何不遂返而必来乎将亦无有强子者乎曰莹至于
夫子之门劳苦艰难诚乐之宁以是而遂返又俟乎人
之强之也乎曰斯吾之所谓子之既得其方也子之志
欲至于吾门也则遂至于吾门无假于人子而志于圣
贤之学有不至于圣贤者乎而假于人乎子之舍舟从
陆捐仆贷粮冒毒暑而来也则又安所从受之方也生
跃然起拜曰兹乃命之方也己抑莹由于其方而迷于
卷二百七十九 第 17a 页 WYG1456-0185c.png
其说必俟夫子之言而后跃如也则何居阳明子曰子
未睹乎爇石以求灰者乎火力具足矣乃得水而遂化
子归就应子而足其火力焉吾将储担石之水以俟子
之再见
  赠郑德夫归省序(王守仁/)
西安郑德夫将学于阳明子闻士大夫之议者以为禅
学也复巳之则与江山周以善者姑就阳明子之门人
而考其说若非禅者也则又姑与就阳明子亲听其说
卷二百七十九 第 17b 页 WYG1456-0185d.png
焉盖旬有九日而后释然于阳明子之学非禅也始具
弟子之礼师事之问于阳明子曰释与儒孰异乎阳明
子曰子无求其异同于儒释求其是者而学焉可矣曰
是与非孰辨乎曰子无求其是非于讲说求诸心而安
焉者是矣曰心又何以能定是非乎曰无是非之心非
人也口之于甘苦也与易牙同目之于妍媸也与离娄
同心之于是非也与圣人同其有昧焉者其心之于道
不能如口之于味目之于色之诚切也然后私得而蔽
卷二百七十九 第 18a 页 WYG1456-0186a.png
之子务立其诚而己子惟虑夫心之于道不能如口之
于味目之于色之诚切也而何虑夫甘苦妍媸之无辨
也乎曰然则五经之所载四书之所传其皆无所用乎
曰孰为而无所用乎是甘苦妍媸之所在也使无诚心
以求之是谈味论色而己也又孰从而得甘苦妍媸之
真乎既而告归请阳明子为书其说遂书之
  赠陆原静序(黄绾/)
夫世所谓豪杰之士者道淑于真见行高于独成其于
卷二百七十九 第 18b 页 WYG1456-0186b.png
人也可以从可以无从从之为苟同可以违可以无违
违之为立异盖此归者道焉耳夫奚求其他此君子所
以见道而成行也陆君原静其庶几乎阳明先生如景
星凤皇夫人能知之也乃为当路所忌言官承风旨交
论其西江军功为冒又以其学术为伪异说喧腾人莫
敢论君独抗章上言自引为门人而弗辞人或尤之曰
吾求天下之理安而已毁誉得丧吾安能知至吾皇上
典礼之说如日月行天夫人能知之也而当路力主异
卷二百七十九 第 19a 页 WYG1456-0186c.png
议欲考孝宗人争附之虽平素号为君子皆歉然风靡
道路以目莫之敢异君乃本公羊氏说上言欲考武宗
既而悔曰吾过矣吾过矣欲请改之寻以艰去迄释服
来京适修明伦大典书成君耻其言扬于册而弗韪也
乃上章自讼人或尤之曰吾求天下之理安而己毁誉
得丧吾安能知若君者真可谓违众独立有过能改归
于道而不流于俗非豪杰之士能与此乎夫自世教弗明
人以诵说为学而弗知因心推孝即性求理狃世儒之
卷二百七十九 第 19b 页 WYG1456-0186d.png
蔽陋失变通之时宜迷缪乎心非一日矣且人之秉彝
极天罔坠悔悟之机自君启之天下之失其性者孰不
戚戚然而曰吾过矣吾过矣于乎童而习焉长而信之
非信之罪也习也始而非今而觉觉而悔悔而改盛德
也此君子所以见道为有功矣岁六月吏部以君补南
刑曹副郎将行过予言别书以赠之且将白君义于人
人云
  赠王汝中序(黄绾/)
卷二百七十九 第 20a 页 WYG1456-0187a.png
王汝中选南京职方主事将行同志之士请予赠言予
来汝中而谓之曰子学于吾阳明先生有年矣闻先生
之言亦熟矣亦闻西方之学有显宗者乎即其宗而显
之斯无弊吾学岂西方比哉迹有可比者不得不为吾
子言之夫良知者固吾先生之教也然亦知独知即良
知亦吾先生之教乎昔者尧之授舜初无别语但曰允
执厥中而已舜之授禹则加数语曰人心惟危道心惟
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中即道也道何在哉在人独知
卷二百七十九 第 20b 页 WYG1456-0187b.png
一念几希故曰道心惟微道而用之则有过有不及此
恶之所由生也故指其用力之方曰惟精惟一精者思
也一者道也思得其道则无过无不及矣故曰人心惟
危所以戒而谨之夫道心人心一也以一心而精之一
之此万古道统之真传也孔门致知格物之训克已复
礼之教曾子子思慎独之旨孟子乃若其情之说皆本
诸此至于宋儒学之始皆假禅为入门高者由其上乘
下者由其下乘夫禅乃出世寂灭之事视吾圣人经世
卷二百七十九 第 21a 页 WYG1456-0187c.png
之道不啻天渊之悬绝盖圣人之道皆准天地之生生
自然不爽者为之建立故其言本体也则曰易有太极
皇建其有极天生蒸民有物有则其言用功也则曰必
有事焉学有缉熙人必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然禅皆
以空为本故其言本体也则曰四大非有五蕴俱空其
言用功也则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无所无无无亦
无其分二乘但有自然勉然之不同其自然者知其空
而空之其勉然者必持公案而后使空之故由二乘而
卷二百七十九 第 21b 页 WYG1456-0187d.png
来者岂能顿然舍空无哉所谓语焉不精择焉不详者
也故其论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也则曰心体之虚原无
朕兆虽在诸己亦有不得而睹不得而闻者是为无极
太极之妙此学问之所由缪也殊不知君子之所不可
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人所不见乃已所独见独见之
中有天则焉由之而行所谓闇然而日彰者是也反之
所谓的然而日亡者是也又其论无声无臭也则曰心
若起意则为有声有臭心不起意则为无声无臭则为
卷二百七十九 第 22a 页 WYG1456-0188a.png
无思无为无意无必无固无我殊不知声臭即云声色
皆指其外者而言意必固我皆指其邪者而言心之官
则思思则得之不思不得得者得其中得其道而己既
得其中得其道即己止于至善过此乂何思何为何意
何必何固何我哉于此而复有思有为则皆外而邪矣
所谓差之毫釐缪以千里不可以不辩者也夫独知之
有知觉乃为良知知之而思乃为圣功之本此乃圣学
宗旨之至要在今日之当速显者于此不显则学非其
卷二百七十九 第 22b 页 WYG1456-0188b.png
学卒皆无成骎骎乎入于邪罔荡不可救其为弊可胜
言哉汝中苟于此不爽则吾人之学真足以传天下百
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其于先王之道岂不有光哉予于
是以赠之
 
 
 
 明文海卷二百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