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六十
卷二百六十 第 1a 页 WYG1456-004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二百六十    馀姚黄宗羲编
  序五十一
   诗集
  镜川先生诗集序(李东阳/)
诗与诸经同名而异体盖兼比兴恊音律言志厉俗乃
其所尚后之文皆出诸经而所谓诗者其名固未改也
但限以声韵例以格式名虽同而体尚亦各异汉唐及
卷二百六十 第 1b 页 WYG1456-0046d.png
宋代与格殊逮乎元季则愈杂矣今之为诗者能轶宋
窥唐已为极致两汉之体已不复讲而或者又曰必为
唐必为宋规规焉俛首蹜步至不敢易一辞出一语纵
使似之亦不足贵矣况未必似乎说者谓诗有别才非
关乎书诗有别趣非关乎理然非读书之多识理之至
则不能作必博学以聚乎理取物以广夫才而比之以
声韵和之以节奏则其为辞高可讽长可咏近可以播
而远亦可以传矣岂必模某家效某代然后谓之诗哉
卷二百六十 第 2a 页 WYG1456-0047a.png
顾惟其异于文也故虽以文章名者或有憾焉兼之者
盖间世而始一见韩昌黎之诗或讥其为文苏东坡之
诗或亦有不逮古人之叹今观其宏才远趣拔时代而
超人群也恶可与不知者道哉镜川杨先生夙抱古学
以文名一世而复深于诗自入翰林三十馀年积晋庵
东观桂坊金坡诸稿若干卷某得而观之窃以为先生
之诗博采深诣典则浑厚成一家言当意所得杂体及
七言古似宋五七言律似唐五言古似汉然于其时犹
卷二百六十 第 2b 页 WYG1456-0047b.png
择以为对非苟同时代称名字者比而爱君忧国感事
写物则得诸三百篇之为深元之盛时称范德机善作
刘会孟善评圣世称大家殆于范有所不屑某之愚不
知于会孟何如也独是髫丱蒙奖识至于今不改评且
益加厚某虽愚不敢以是私于先生盖其名在天下不
待知诗者然后知其为重也先生历编修洗马侍讲学
士少詹事以至吏部侍郎天下之望方隆未艾于是疑
少达多穷之说为未必然又以见先生之学非于诗焉
卷二百六十 第 3a 页 WYG1456-0047c.png
止也稿以文类者若干视诗尤多则别为卷云
  王城山人诗序(李东阳/)
王城山人诗者黄岩谢君世懋之所作也君居于王城
山遂以其山自名君为县学生七试于有司不得荐客
死于武林之邸其从子翰林编修鸣治辑其遗诗得若
干篇予读而悲之其诗始规仿盛唐诸人得宛转流丽
之妙晚独爱杜少陵乃尽变其故格益为清激悲壮之
调思极其所欲言者其死也盖有遗力焉然其序事引
卷二百六十 第 3b 页 WYG1456-0047d.png
物感时伤古忧思笑乐往复开阖未尝不出乎正观此
亦可以知其人矣夫诗者人之志兴存焉故观俗之美
与人之贤者必于诗今之为诗者亦或纤缀刻削反有
失其志之正信乎有德必有言有言者之不必有德也
君之志兴不啻乎诗不幸而不见于世非其诗孰可与
传者此辑诗者之志也古称诗人少达而多穷其固然
者与适然固未暇论然其穷也人莫不悲之其悲之者
亦不皆贤也而徒以其诗况非独诗人哉予恒谓天下
卷二百六十 第 4a 页 WYG1456-0048a.png
之士必有负奇抱杰老死于岩穴之下者有士如谢君
非诗则莫之知也天下之士不幸而不见于世者何限
于此盖重予之悲而益感夫辑诗者之志也君之兄世
修为宝庆知府及鸣治皆贤而能诗其所倡和者尤多
不在卷中
  赤城诗集序(李东阳/)
诗之为物也大则关气运小则因土俗而实本乎人之
心古者道同化洽天下之为诗者皆无所与议既其变
卷二百六十 第 4b 页 WYG1456-0048b.png
也世殊地异而人不同故曹豳郑卫各自为风汉唐宋
之作代不相若而亦自为盛衰逮至于元其变愈极而
其间贤人义士往往奋发振迅为感物言志之音者盖
随所得而成焉然亦鲜矣夫自乐官不以诗为教使者
不以采诗为职是物也若未始为天下之重轻而所关
者固在也然则不得于天下者因其所得为而可求之
亦固非君子之心哉浙之东有州曰台古赤城郡地其
人固多能诗吏部郎中黄君世显翰林侍讲谢君鸣治
卷二百六十 第 5a 页 WYG1456-0048c.png
诵其遗篇而胥叹曰此吾乡文献之懿其不可以废乃
辑宋宣和至我朝洪武永乐间得数十人人若干篇为
六卷名之曰赤城诗集初宋理宗时有林咏道者尝辑
为天台集今刻本不传天顺初国子学录张存粹辑黄
岩英气集而不及旁县至是始粹然成篇予得而观之
其音多感慨激烈而不失乎正盖宋元李世甲兵饥馑
迄无宁居国初一统甫定而其君子犹有感时悼昔之
意风标义概或出乎忧患疢疾之馀者皆可得而见也
卷二百六十 第 5b 页 WYG1456-0048d.png
若唐项斯宋杨蟠之徒皆以诗名而世远不可究故存
者左经臣而下不过数十人使数百年之间如二君者
时辑而代录焉当不止是以其止于数十人也则及时
而为之其容以后乎哉二君将以是诗属其乡按察副
使应公志钦锓梓广东复惧其未备将益蒐辑以为续
集今文教日隆作者汇出方大鸣太平之盛其或有继
二君之志者虽百世可也
  沧州诗序(李东阳/)
卷二百六十 第 6a 页 WYG1456-0049a.png
诗之体与文异故有长于纪述短于吟讽终其身而不
能变者其难如此而或庸言谚语老妇稚子之所通解
以为绝妙又若异然何哉若诗之才复有迟速精粗之
异者而亦无所与系杜子美以死徇癖语必惊人斗酒
百篇者方嘲其太苦而秦少游之挥毫对客乃不若闭
门觅句者之为工也是又将以为易耶以为难耶盖其
所谓异于文者以其有声律风韵能使人反复讽咏以
畅达情思感发志气取类于鸟兽草木之微而有益乎
卷二百六十 第 6b 页 WYG1456-0049b.png
名教政事之大必其识足以知其奥窔而才足以发之
然后为得乃天机物理之相感触则有不烦绳墨而合
者谓非难作而亦不易作也沧州张先生于文无所不
能而尤工诗纵手迅笔众莫能及及其凝神注思穷深
骛远一字一句宁阙焉而不苟用晚乃益为沈著高简
之辞而尽敛其峭拔奔汹之势盖将极于古人而不意
其遽止也苏之诗在国朝必称高太史季迪合天下而
言亦未见决然有以过之者使先生生同时居同地与
卷二百六十 第 7a 页 WYG1456-0049c.png
相驰逐殆未知其税驾之所而皆不寿以死宁不为天
下惜之哉先生尚论古人虽唐以上犹有所择予以一
时一郡论之殆非其志亦姑就其所至者云尔若其恬
澹寡欲之心端居自守之操官虽久而不究于用天下
之所为惜者岂知止是哉予先生同年进士叉同官甚
厚先生之卒其孤琏尚在襁褓求其遗诗不可得后静
逸陆先生取诸其从子瓛以留予家而静逸亦卒因与
谢方石吴匏庵二先生录其若干篇为十卷文太仆宗
卷二百六十 第 7b 页 WYG1456-0049d.png
儒以付其所部成府判桂刻于淮安书成属予序因为
题其编之首先生名秦字亨父别号沧州累官翰林修
撰卒时年四十有五
  琼台吟稿序(李东阳/)
昔人谓必行万里道读万卷书乃能读杜诗盖杜之为
诗者悉人情该物理以极乎政事风俗之大无所不备
故能成一代之制作以传后世非惟不易学亦不易读
也礼部尚书琼台先生丘公早能诗信口纵笔若不经
卷二百六十 第 8a 页 WYG1456-0050a.png
意而思味隽永援据该博平生所得近万篇往往好事
者取去晚乃掇其存者分类为编殆二十之一而已东
阳在翰林从公久近见其所编者如探宝藏入武库心
悸目眩应接不暇盖于此得大观焉公自岭海踰江淮
以入京师其远则万里也自稗官野录以至金縢玉局
缥囊汗简之书未始不读其多殆不下万卷也故出其
所得为剧谈高论如缫丝炙毂竟日不竭议古今成败
天下之地理风俗平险美恶如画图指掌历历可概见
卷二百六十 第 8b 页 WYG1456-0050b.png
著而为文如鳌负山鹏运海气势轩揭莫之与抗而不
独诗也然公之学亦于诗焉见之夫去古既远至唐以
诗赋取士专门而久业旬煅而月鍊乃有一句合格篇
未成而传诵人口者此诗之盛亦诗之弊也公之学于
诗固有所不屑专而实专门者所不逮彼肤见浅识管
窥蠡测岂复能尽其妙哉论诗者以气运为主亦或以
江山为助国朝熙平百年礼乐方作气运之盛固有攸
徵而岭海之秀又水银丹砂灵芝赤箭所不能当者是
卷二百六十 第 9a 页 WYG1456-0050c.png
诗之成固公学力所就抑岂偶然之故哉公虽欲辞一
代制作之名以靳于后世有不可得者矣公所著有大
学衍义补已上进世史正纲朱子学的诸书多梓行于
世而杂文尤多则别刻以传兹特其诗集云
  书沈石田诗稿后(李东阳/)
右石田沈君启南诗若干卷吴文定公序之详矣初文
定以写本一帙视予欲有所序述尝观拟古诸歌曲爱
其醇雅有则忽忽三十馀年闻石田年益高诗日益富
卷二百六十 第 9b 页 WYG1456-0050d.png
至若干卷总之为若干首间始刻于苏州而文定已捐
馆舍翰林吴编修南夫来自苏则以石田之意速予予
怃然感之夫形声之在天下皆出于自然然亦有诗歌
以为声藻会以为形者其大用之朝廷邦国固未暇论
而闾卷山林之下或不能无若论其至亦可以通神鬼
夺造化降于后世乃流为技艺之末而造其妙者犹以
为难说者谓诗为有声之画画为无声之诗二者盖相
为用而不两能若诗之为声尤其重且难者也石田寄
卷二百六十 第 10a 页 WYG1456-0051a.png
意林壑博涉古今图籍以毫素自名笔势横绝夐出蹊
径片楮疋练流传遍天下情兴所到或形为歌诗题诸
卷端互以相发若是者不过千百之十一故多以画掩
其诗及其抚事触物感时怀古连篇累牍则藏于其家
非遇知者敛不自售今既梓行而人诵则诗掩其画亦
未可知而惜予之不尽见也姑以是复南夫且终文定
之诺云石田名周苏之长洲人石田其所自号年八十
有一
卷二百六十 第 10b 页 WYG1456-0051b.png
  叙录王城先生诗后(谢铎/)
成化七年辛卯秋九月某日铎叔父王城先生卒于杭
讣达于京师铎南望踊哭既而黄吏部世显来会哭明
日吾乡大夫士来吊又明日大夫士知先生于铎于吏
部者皆来吊又明日吏部与予谋所以塞哀者不得从
故箧得先生诸尝往来诗四十九篇去年录自家者九
十五篇又二十七篇则广东邝尹载道所得也总之百
六十九篇为三卷以告于太史氏宾之李先生先生曰
卷二百六十 第 11a 页 WYG1456-0051c.png
悲哉穷也此可以知其人矣独诗人哉非其诗固莫可
与传者乃遂为之序铎再拜泣以为质而以徵铭于蒙
泉先生岳公公曰不诬其可传也哉呜呼先生之行之
材之学郁不得施者馀二十年而其在家庭在乡党在
朋友在师弟子者可信也诗则一端耳予初录是诗以
藏也谓以念暌离代教益而岂知其至今日而天下大
夫士之知先生者止是哉呜呼先生所立以不朽者止
是哉铎忍读先生之诗耶太守叔父先生伯兄皆铎之
卷二百六十 第 11b 页 WYG1456-0051d.png
所从以受业者也命铎叙所以录先生之诗者遂泣而
志诸其末先生之诗多不存稿此盖其十之一云
  重刻石屏诗序(谢铎/)
宋之南渡吾台文献实称东南上郡而诗人亦多有声
江湖间若石屏先生戴公式之其一也然当其时台之
人以科第发身致显荣者何限而石屏独工于诗以穷
岂诗固能穷人哉盖天之于富贵往往在所不惜而于
斯文之权恒若有所靳而不易以予人何也斯文天地
卷二百六十 第 12a 页 WYG1456-0052a.png
精华之气必间世而后得富贵则倘来之物赵孟之所
能贱者也故一代之兴起而为将相者比肩接迹而文
章之士或不能以一二数幸而得之必困折其身拂郁
其志俾之穷极而后已若汉之苏李唐之李杜宋之苏
黄其于诗也皆出于颠沛放逐之馀而后得以享大名
于后世夫岂易而与之哉虽然其视当时富贵之极而
泯泯无闻者则不啻霄壤矣是以古之君子宁为麟踣
无为鸱鸣宁为玉碎无为瓦全实亦有见乎天之意其
卷二百六十 第 12b 页 WYG1456-0052b.png
所重固在此而不在彼也呜呼岂独石屏一诗人哉三
代以降以道致穷虽上圣大贤如孔孟者亦有所不免
然则石屏之以诗穷亦何足怪哉石屏之诗当宋绍定
中楼攻愧钥吴荆溪子良尝叙之以行于世矣弘治初
其裔孙广东参政豪慨念散逸将重刻之未就而卒今
日之六安学正镛参政宗人也将毕参政之志而未能
以告于其守宋君克明克明素重斯文而乐于义举者
乃不阅月而功以告竣焉呜呼石屏之殁几三百年而
卷二百六十 第 13a 页 WYG1456-0052c.png
诗又大行于世石屏若是乎不穷矣彼以当时富贵为
达者诚乌足以知之
  杏园重会诗序(谢一夔/)
皇上即位之十有三年朝廷肃清四裔宾服而百司庶
事亦用简康搢绅士夫得以暇日少遂燕乐之私乃三
月一日武库郎中镇南阳君宗嗣置酒元宁观会同年
于朝者凡三十有几人目曰杏园重会坐席之序以齿
而甲第先后官职崇卑不与也是日天气晴明惠风和
卷二百六十 第 13b 页 WYG1456-0052d.png
畅樽罍既陈衣冠骈集谐笑以畅其怀劝酬以尽其情
伶人歌舞以助其欢酒半修撰郑瑶夫首为七言诗二
律以纪述其事于是在席诸君皆倚韵和之明日宗嗣
书各所作属予言序之用垂久远予惟自古名贤达士
因时抚景未尝不宴会以肆其乐形诸言以纪其实昌
黎韩子所谓饮酒而乐所以宣其和感其志而成其文
者是已然溯自往古以迄于今其为文字宴会者不可
胜纪求其彰彰闻当时名后世者惟兰亭真率数宴盖
卷二百六十 第 14a 页 WYG1456-0053a.png
兰亭以有右军真率以有富欧诸公故也然则诸君欲
为斯会远图可不思所勉树功德而徒侈诸诗文可乎
抑予于是因有感焉昔在庚辰同与廷对入仕者一百
有五十距今十八年而与兹宴者财三十人中间或职
南畿或迁外服或以故去官遭贬黜与寿年不永者已
五之四人生聚散不常升沈罔测如此苟不乘时勉修
职业以建立事功不重虚此生哉书曰诗言志历观诸
君之诗皆沨沨乎治世之音而忠君爱国之心朋友规
卷二百六十 第 14b 页 WYG1456-0053b.png
勉之谊蔼然溢于言表继今以往尚期各随所任而夙
夜匪懈以弼成圣天子亿万年雍熙之化使职业之修
功烈之著炳炳烺烺光映简册斯上不负天子下不负
所学而无忝今日之会其或静言庸违与世之碌碌者
无异则奚足道哉三十人襄阳艾天钖仁和郑瑶夫某
某也
  杨文定公诗集序(彭时/)
诗自三百篇而下其体屡变其音节高下世异而人不
卷二百六十 第 15a 页 WYG1456-0053c.png
同然其和平雅正无彫刻险怪之弊者大抵皆盛世之
音也观汉魏六朝以及隋唐宋元诸家篇什槩可见矣
惟我皇明混一区宇右文兴治超轶前代至宣德正统
间治教休明民物康阜可谓熙洽之时矣当是时以文
学显用者有三杨公焉而文定杨公湖广石首人也湖
广古荆楚地今天下大藩其山有衡岳之秀拔水有洞
庭江汉之清激山川奇气世钟于人而公独得是气之
异力学充养益宏以深登名进士列官翰苑在宣德中
卷二百六十 第 15b 页 WYG1456-0053d.png
入侍禁廷备顾问者十载名德骎骎乎彰闻迨正统初
遂与泰和杨文贞建安杨文敏二公同居内阁恊心匡
辅并列三孤之位一时功名事业烜赫盛大屹然为朝
廷之表仪搢绅之冠冕天下人望咸归重焉其后二杨
公殁公岿然独存年益高而望益重士大夫有得其诗
文者莫不藏弆以为荣公亦乐于应人之求肆笔成章
皆和平雅正之言其视务工巧以悦人者远矣何也盖
资禀之异涵养之深所处者高位所际者盛时心和而
卷二百六十 第 16a 页 WYG1456-0054a.png
志乐气充而才赡宜其发于言者温厚疏畅而不彫刻
平易正大而不险怪雍雍乎足以鸣国家之盛岂偶然
哉语曰有德者必有言记曰治世之音安以乐其公之
谓欤公殁三十馀年姑苏项君来为湖广宪使以公是
邦之望乃取其诗刻梓以传介礼部员外大冶周宗智
属予序呜呼公之德业固不待诗以显而其诗有不可
不传者盖公心志学术之所存也诚使后学即此而观
得其所存之实有所感慕兴起嗣声续于方来岂不益
卷二百六十 第 16b 页 WYG1456-0054b.png
为湖广山川之重哉是固项君嘉德尚贤启迪邦人之
美意然使天下后世咸知治世之音如此则于风教亦
未为无补云予故推本其意序诸篇端庶读者兴焉
  顾全州七诗序(蔡羽/)
辞无因因乎情情无异感乎遇遇有不同情状形焉是
故达人之情纾以纵其辞喜穷士之情隘以戚其辞结
羁旅之情怨以孤其辞慕远游之情荒以惧其辞乱去
国丧家者思以深其辞曲此无他遇而已矣予读顾子
卷二百六十 第 17a 页 WYG1456-0054c.png
全州之诗知其遇也全州曩时诗格和平读之令人喜
豁自谪全寄诗七章皆感慨愁抑夫感慨愁抑必有所
不足也顾子平日视富贵若浮云岂为是哉于是乎窥
见忠臣烈士之操素也畴昔哲人执人之政思其居有
故而去忧其终不信于当时信于来世故居东断爻返
鲁削史去鲁歌兰即沅为骚以宣畅其话言道其志虑
至于凭高望远抚时而动殊方异域灵山秘水丘墟台
榭一凑于目言为之变时有适然以为非遇乎夫王粲
卷二百六十 第 17b 页 WYG1456-0054d.png
之江陵庾信之关中子美之成都其地至今为天下胜
非山水之间固有情而弗释也乃三子者之发为文章
忧愁郁结一慨千载读之者未尝不流涕是去国怀乡
之情也夫处兴废而无所寓其情与有情而莫能言凡
庸也扬子云曰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予以
为君子进则忧其民退则忧其君若夫取贵一时权胁
万乘去而邈邈拉齿折胁者之所为也岂忠臣志士之
情哉华玉忠义奋发慷慨有大节自开封府尹左迁全
卷二百六十 第 18a 页 WYG1456-0055a.png
州全为国家南夏之鄙山川秀深华玉有深思恻怛之
情其遇也诗之郁结固宜
  凤峰子诗序(文徵明/)
有凤峰集若干卷四明郡守华亭沈凤峰公之所著也
公早负俊才明经绩学侈声三吴既举进士为司寇属
详刑析律深于吏治及是补郡辄上课最践历中外名
实并敷余家吴门去公不数舍而声光弈弈实所稔闻
今岁汪君镗孙自四明来示予此集予受而卒业焉铸
卷二百六十 第 18b 页 WYG1456-0055b.png
词命意莫不合作而圆融藻丽绰有唐人之风信今作
者莫有加也我国家以明经取士士之有志饬名者莫
不刺经括帖剽猎旧闻求有以合有司之尺度而诗非
所急也既仕有官则米盐法比各有攸司簿领勾稽每
多困塞自非閒曹散秩在道山清峻之地鲜复言诗而
实亦有不暇言者而近时适道之士游心高远标示玄
朴谓文章小技足为道病绝口不复言诗高视诞言持
其所谓性命之说号诸人人谓道有至要守是足矣而
卷二百六十 第 19a 页 WYG1456-0055c.png
奚以诗为夫文所以载道诗固文之精也皆所以学也
学道者既谓不足为而守官者又有所不暇为诗之道
日以不竞良以是夫昔周原伯鲁不说学闵子马曰周
其乱乎又曰可以无学无学不害不害而不学则苟而
可于是下陵上替能无乱乎谓无学虽无害于为政而
政皆苟且必及于乱如此沈公文尚西京志意勤剧虽
关决绪政日不暇给而手披口吟不以时废然则公之
所为独诗也哉于是乎有以知其政矣
卷二百六十 第 19b 页 WYG1456-0055d.png
 
 
 
 
 
 
 
 明文海卷二百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