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二十九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a 页 WYG1455-054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二百二十九   馀姚黄宗羲编
  序二十
   著述
  叙七克(郑以伟/)
记曰人者天地之心人处函盖中央如人腹内有心则
人之与动也俱来哉故堕地哑然而啼矣亡何夭然而
笑矣则顺违之故也顺违所起以认堕地之已为已而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b 页 WYG1455-0545b.png
不复知无已之已无已静也顺已成好违己成恶由是
从壳漏子起见识与年长为傲为妒为吝为忿为饕为
淫为懈惰大约撰为七种而究之不过啼笑之变然其
性初岂有已哉尝试譬之湛然者水乎波于风则跳如
沬蹙如鳞吼如雷水体非损也少焉而澄此湛然者又
不从外得则己性原静也故谓风动水则可谓水体为
风所坏则不可已又试譬之土与人无爱憎也埏为孟
娵则宋玉惆怅埏为嫫姆负薪者丑之矣又或埏以为
卷二百二十九 第 2a 页 WYG1455-0545c.png
鬼神遂走百家之社其埏以为瓶盂人得而器用之而
不知即前日之土使解其埏则爱憎敬慢又亡矣世间
一切可喜可恶可怪可恒之境皆块土之类则物性亦
静也故谓土有异埏则可谓有异质则不可矣惟于静
中执一私已于是熠熠钩锁胶固而不能自脱故乐记
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
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者我之所为啼笑也感于物而
后有者也第不曰情之欲而曰性之欲明动之体原静
卷二百二十九 第 2b 页 WYG1455-0545d.png
也又不曰感物有知而曰物至知知明静之用即动也
好恶非性病也附于已则物至而人化物矣物至而人
不化则以无好好以无恶恶如婴儿日嗄日笑尚不知
有已何知有顺违只为堕地有已此己一生七欲并作
譬蛾之赴火以有蛾已故蚋之聚醯以有蚋已故蚋不
赴火以无蛾已故蛾不聚醯以无蚋已故以至秦越相
非肉素相嘲各以已故己者欲之根也如贼帅然吾夫
子曰克已复礼克已者主静之谓也主静则已无泊处
卷二百二十九 第 3a 页 WYG1455-0546a.png
而欲自克如大木虫处处皆泊而不能缘于火燄之上
以火能克之也凡帅之胜敌曰克摧坚陷阵者果也廓
清剪除者毅也伐谋削患者豫也顾帅不静则敌不可
得而克矣即求贼所在而扑之可名曰战而不名克此
克伐怨欲不行而非仁也虽然弓矢韬则与枯株无异
韬弓矢不若韬空虚者之无触也乃天下不少矢之杀
人者求其为枯株亦何可得哉顺阳庞子哀世人之多
欲作七克以觉之曰伏傲曰平妒曰解贪曰熄忿曰戒
卷二百二十九 第 3b 页 WYG1455-0546b.png
饕曰坊淫曰策怠读之若立射侯之下不觉令人内志
正外体直若鸧鹒之愈懻青棠之触怒饕餮之惩贪敝
笱之刺淫至策怠一篇又可以为窳夫之枉策一寓目
鲜有不憬然悟者苟可以韬弓矢而止其杀人之用于
世教不无补也春秋抑柤之会而进黄池嘉其冠端而
藉乎成周为得尊王之体耳夫吴王夫差曰好冠来好
冠来慕中国之冠尚犹予之况慕义者而来藉圣人之
言者耶虽不知有当于主静与否亦可为善藉矣故不
卷二百二十九 第 4a 页 WYG1455-0546c.png
榖乐为之弁其端而复商以周元公之学所谓不直则
道不见也
  泰西水法序(郑以伟/)
此泰西水法熊先生成利子之志而传之者也法五种
曰龙尾图凡五曰玉衡图凡四曰恒升图凡四曰水库
圆凡三而终之以药露诸器图凡一用以取水力省而
功倍徐太史子先谱之最悉一开卷则不必见其具可
按文而匠也书成中国不忧传焉盖开辟以来修水用
卷二百二十九 第 4b 页 WYG1455-0546d.png
者数易矣标枝之世掬而饮亡何蠡焉盂焉尊焉井焉
使掬者视之不亦最巧也乎用矣而未广其后偃鸿井
其田以受润广矣而未备又其后阡陌开而陂池兴雨
云从畚锸中出也备矣而未有机乂其后桔槔出机矣
而井田陂池亦不可复睹古者水土共为一官统之司
空土行不修则水利愈巧巧固生于穷欤然未有若此
之利者夫田不可复井何者必十年始驱民田入之官
必十年始沟官田画之浍坟庐城郭之阻又亡论则必
卷二百二十九 第 5a 页 WYG1455-0547a.png
废二十馀年耕而可此可几乎意者水田可也而予郡
徐伯继尚宝一为而踬世遂惩噎而废食今之农仰天
不雨惟取土龙而祝之耳予家世农见乡土最垆浃句
晴则桔江而之田浃旬雨则又决田而之江遭苦旱醵
钱为车如碓加轮焉寘筒其表前轩后轾与水为无穷
一昼夜度灌二十钟顾必急流而可不然则法穷又山
之民笕泉于竹以溉而不费人力顾必山泉而可不然
则法穷兹法也而传急流可即吴越缓流也亦可山泉
卷二百二十九 第 5b 页 WYG1455-0547b.png
可即燕齐平芜也亦可随俗之便或用中土法或用此
法可以佐水车之不及而全民用所谓巧生于穷而穷
亦因巧而济者耶人云考工记可补冬官予直谓冬官
未亡第错于它官如稻人潴沟之类徐太史文既酷似
考工记此法即不敢补冬官或可备稻人之采非墨子
蜚鸢比也利先生为欧逻巴人偕其侪用宾于朝甲辰
予识其人于都中绿瞳虬须与之言恂恂有道君子也
予休浣别去利先生已化曾为诗以哭之至壬子复趋
卷二百二十九 第 6a 页 WYG1455-0547c.png
朝则墓草已宿矣悲怆久之乃访熊先生见其家削者
髹者绹者则治水法具也彼方日以钱易水而饮顾切
切然思水田之利泽又可远施此其人岂复区区踵顶
利所可及哉永乐时神机火枪法得之交南嘉靖时刀
法得之佛郎机鸟觜炮法得之日本然金火之用耳师
金火以致利诎水土而废巧则为敢于杀人而不敢于
养人矣而可乎大都西洋之学尊天而善历法算精于
勾股予每欲学而苦不得暇至其言物理则愿与之相
卷二百二十九 第 6b 页 WYG1455-0547d.png
质难于无穷而此不具论论其水法如此
  重刻陆宣公奏议序(黄道周/)
人已瘵乃索良医国已瘵乃贵谋士盖如今乃思陆公
之言也陆公起书生谈时政不数年而赞密勿使悍卒
为之下涕猜主为之开诚虽其际会使然亦岂徒文章
之力乎史称其论諌十百篇皆本于仁义切当时炳于
后世世之贤者至拟乎伊吕之际虽已过然如其才亦
可谓难矣方陆公时天下更造大势已决藩镇作而帑
卷二百二十九 第 7a 页 WYG1455-0548a.png
藏竭备禦之师无处不设意使今之贤者为之亦不过
开条例广积贮秣马厉兵待四方之动如此而已而陆
公方从播迁之馀谈醇闷之事舍众绌而举大储以为
散财可以聚民见情可以得众原本精诚以进三代之
盛意使今之贤者闻其言亦以为阔迂耳顺而心吐之
也然至于今天下无不知诵陆公之言者凡人智皆裕
于事后而迫于事前故论多淆于事前而定于事后十
家之市闾而被盗掣其牛马乃击里鼓聚族子酒馌之
卷二百二十九 第 7b 页 WYG1455-0548b.png
费无有宁夜久而厌之亦以为循礼义谨垣墉之可以
重保也建中之初陆公方为翰林马燧讨河北久不决
乃请济师朝廷问公以为师不在众久必变生徒劳输
挽而贼不可得不如委泽潞以杭山东还神策以固关
内于时朝廷亦心迂其言既而泾卒发难天下骚然世
于是知有陆公也君子不幸而生于不得无言之时又
不幸而使其言中则天下不得安无言之福君子亦不
得不受有言之祸后世之人处于事外执镜而测之其
卷二百二十九 第 8a 页 WYG1455-0548c.png
故炳如也然而君子之意尽见于言者则亦鲜矣予考
陆公为相在贞元之中年天子已脱于艰难感猛兽爪
牙之喻思崇中尉握兵于内于时刘希暹白志贞则既
败废矣窦文场霍仙鸣计又且起陆公于此谓天下之
祸不发于边疆则必发于禁卫天子之意既不扩而受
公庭之言则必徐而入中人之词特其意已早而言之
太察故独澡雪其身绝交游郤馈问以一意于天子自
边将赠遗刀锥而上屑然不取因而推之以塞倖进之
卷二百二十九 第 8b 页 WYG1455-0548d.png
门闭传奉之路以阴夺荟蔚为天子保其名器如赏散
官郤边馈及论元从功臣诸疏中其意可推也自陆公
去而后延龄用窦霍始恣淮蔡嚣然而中官柄兵之祸
遂与藩镇相终始由斯而观陆公之意见于言者则犹未
尽也公之所尽言者内而治道外而边计使天子消贪
疑之端边臣得捍禦之实情见于上民聚于下即不罢
护军汰神策肘腋爪牙亦未足为难而惜当时无复能
知之者予意今贤者亦犹未知之也即不知但取其所
卷二百二十九 第 9a 页 WYG1455-0549a.png
论治道边计五要九弊八利六失诸篇观之宜不至于
漫试以天下为倖故复付之剞劂与当世君子共绎之

  邹南皋先生理学要语序(蒋德璟/)
璟十岁侍父江山即知有吉水南皋邹公海内伟人也
比释褐介吾师匪莪何公及同年友须弥刘君将从学
以家讳归然每读愿学前后编及会语讲义诸书未尝
不蓍蔡奉也公门人峡江曾使君饬吾泉兵政暇选公
卷二百二十九 第 9b 页 WYG1455-0549b.png
论学要语授何师长公舅悌刻之而柬余令更摘集中
补其未备且见箴曰来教有一日不可不读名臣录之
语得无与金溪所谓外说为主天之与我者反为客相
似乎璟言下猛省夫天与我则天命之性也率是性即
为大人求之外反失赤子此集义义袭之分金溪所异
新安以此然迟之三百馀年得姚江而其说始伸姚江
复得吉州诸君子推明之迨华亭当国为之表章而其
道大行乃至今日而良知一线几明灭矣非良知有明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0a 页 WYG1455-0549c.png
灭而学者以良知为客之过也自羲尧至涂人天之与
我宁复有二然而以为主则首出庶物之圣人以为客
则物交物引之而已矣客之不已渐且奴之故孟子以
为失其本心而姚江诸公反覆剥折不啻距杨墨斥佛
老然者盖皆非得已非好辨也邹公之学实本金溪如
云终身结果系最初一念此一念即是配天地并日月
质鬼神一真百真一不真百不真读易至复亨刚反曰
不反则神不入至金夫曰躬吾躬也千劫万生秉灵毓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0b 页 WYG1455-0549d.png
粹而来奈何见金遂不有躬又曰肯安心时时是父母
未生前越妄搜求越参證时时是父母既生后盖皆从
先立其大一语参入以是穷而夜郎达而铨谏久锢岩
壑骤长台端而公所性终不加损回视姚江真无怍色
矣余又睹记公二事公初纠江陵夺情坐戍江陵败攻
者蜂起公独不苛擿晚乃特疏其社稷功可谓无我当
东方有事时公首倡首善书院于京师或以阔迂沮之未
几而改为珰祠嗟乎使人人诵述孔子何至颂美权臣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1a 页 WYG1455-0550a.png
为伊周然后知圣贤之坊世远也姚江传习录出其门
人徐曰仁钱德洪手余最爱其与顾东桥聂文蔚诸公
书以为孟子后一人使君所纂亦多论学书而义语合
篇尤有前贤未发者璟无似少知慕学渐泛滥于词章
经济及二氏者盖亦有年近始悔无得手处故一闻使
君之教遂不觉舍其外而反求之且介使君追师公以
附于文蔚聂先辈悬像而拜姚江之义
  马还初掖垣封事序(蒋德璟/)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1b 页 WYG1455-0550b.png
上慎重赐环于铨部疏废籍百四十馀贤而独吾闽黄
幼玄官允马达生给谏首蒙召用盖异数云先是幼玄
三疏救华亭达生特疏纠监视海内高其名以为中兴
真君子而上实心念之以故虽用它罪去而旋有不测
之收余既私为闽幸又窃知群臣材品久入神圣烛照
中次第汇征日可俟也当达生被覈兵马之简所关军
国计最巨一切恩怨咎誉尽置度外而最难者边镇兵
实缩马实空饷实浮骄卒猾弁鸟鼠同穴即催檄雨下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2a 页 WYG1455-0550c.png
无可报报亦画饼余每见达生手劈眼搜沥尽心血而
无奈其攒眉何也所条三十八议裁官裁饷汰金三十
馀万而总以简练为主记司马杨公修龄将入秦尝以
剿抚下询余谢曰某不晓兵粗晓书士不熟举业不可
试兵不熟击刺不堪战焉决也果可战则剿抚惟我矣
戚少保练兵拔粗朴去游猾刀鎗棍筅各选明师以渐
教演亲若父子义若师弟大略一营得十人百人合为
勍旅所向无前不汰兵兵自精不汰饷饷自省不定营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2b 页 WYG1455-0550d.png
制制亦自定盖以练阴行其汰而后知增兵增饷调募
纷沓广设加𣲖乐输房号名色括穷民以误封疆者皆
不求其本之过也前日用兵兜鍪如云化为巾帼说者
咎其不忠余独伤其不学譬如白曳子弟久习奢懒遇
文战胆颤可怜而以为志不向上苛矣间以认操作练
譬之指西为东于攻苦一途绝未梦见在而谓兵不可
练不尤与于不练之甚乎达生核九边情形既审尤严
取与无敢以环瑱尝者与余饭一蔬外无长物其门如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3a 页 WYG1455-0551a.png
水向同年同观政第目为端人长者宁知其大作手尔
尔其谓监视暂设原比监察例不比抚镇例嗟乎今且
比总督例矣各边有内总督而真总督之责轻京营有
内总提而真督协之责轻两淮有内总理而巡鹾御史
之责轻外若见为掣肘而其责借之以轻则未尝非臣
下之利也可不深长思哉馆丈王公痴仙读达生封事
以诗代序而幼玄和之曰人从破冢出舟向沃焦经今
两贤身出沃焦矣而天下事正在漏舟中安忍袖手吾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3b 页 WYG1455-0551b.png
且以长年观之封事凡六十馀上不具论论其大者
  理学经纬十书序(蒋德璟/)
吾泉黄季韬先生手著道南一脉及两孝经行世复出
经纬十书示余其人自羲尧至明其书自六经至语录
训诂其字自三十三母外凡涉学者派分缕析蒐采靡
漏而于朱陆王之辨尤洞畅璟读而三叹曰富哉书乎
盖余少而疑讲学也学自傅说发之而夫子系易兑曰
讲习三代时比屋皆学不待讲即夫子时不尽讲然无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4a 页 WYG1455-0551c.png
他学也若二氏则自为别门亦不待辟而至鹅湖以后
或标德性或标问学格致一训几成讼府皆为羲尧诸
圣人而其相诟厉甚于二氏何哉且夫二氏之精者皆
吾儒绪也窃其绪而遗其全则有之顾以辟二氏之故
取圣贤言无言空言觉之微皆以为邻于佛推而不受
而强掇其粗以与之角则亦与于佛之甚矣故今世士
大夫无不礼楞严讽法华皈依净土若以其理精于儒
无复异议非佛能也儒不自有其精而推以予之之故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4b 页 WYG1455-0551d.png
也使知儒之精原无不有则凡佛书高者恐犹在曾思
范围而其洸洋奇恣者亦仅埒儒家之庄周驺衍而已
一洙泗摄之而有馀何以辟为举天下习经义应举名
若尊朱而自姚江一派则皆为陆为王即或以禅疑王
陆而晦翁晚年己自有章句支离不求已而求书之论
且曰天命之性本无儒佛则并佛亦囿天命中而真晦
翁出真羲尧孔子亦出矣故姚江定论一书足为考亭
功臣彼株守其章句者未得晦翁之深也善乎黄先生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5a 页 WYG1455-0552a.png
之言曰禅学亦有南北宗神秀时勤拂拭之偈似朱学
慧能本来无物之偈似陆学然禅家未尝争胜而朱陆
之徒争之不衰释身心而骛齿牙居廊庑而评堂奥嗟
乎其亦可以退然反矣闽学自将乐龟山始盖亲得二
程为之师而晦翁其门孙也当时延建间名儒辈出入
明而四书诗易纯用朱书用蔡沈春秋用胡安国四海
之内皆禀闽学而吾泉虚斋紫峰紫溪九我数先生复
自为温陵开山贤圣盖泉学于斯为盛而先生又能网
卷二百二十九 第 15b 页 WYG1455-0552b.png
罗前闻断以独解使四子六经更无剩义岂不难且伟
哉吾师匪莪何公尝疏荐先生于朝而余从弟为其家
倩悉先生内行澹穆静远居然有道君子嘻讲学若先
生者可也故余直以先生为可继道南一脉之后而序
其书之大指若此
 
 
 明文海卷二百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