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七
卷二百七 第 1a 页 WYG1455-028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二百七     馀姚黄宗羲编
 书
  吏治
  与张吴县书(皇甫濂/)
某无似韬迹山壑未尝轻诣有司昨还自京师伏闻道
体违和偃卧斋阁吴民负持槁禾无所控䜣樵悴颠顿
哀号道路公不强起何以慰之况今岁之旱异于往时
卷二百七 第 1b 页 WYG1455-0283b.png
赤魃为灾荧惑见象河乾不激井泥无禽七十老人目
所未见窃念公自下车刋除苛法布以仁恩照彻庶情
泽濡万物而灾祥不时何耶昔夏桀之虐祸延有商刘
英之冤忧在楚相天之积沴既久而民之怨毒已深矣
然幸其及公之身而降之是天之不即弃民于死亡也
盖公之德在民心民之所与天必享之公能强起为民
请祷又何感之不通请之不得也大雩之说有为神农
之书者备言之矣参于谷梁之著论仲舒之已行恐
卷二百七 第 2a 页 WYG1455-0284a.png
无不验也吴有白龙之神载在祀典凡祭守令必亲至
其祠后乃遣摄以往至用吏胥不已亵乎王淯南时旱
甚躬往请之见其祠宇倾圯祝曰雨降而新之旋车而
龙见入郛而雨沛淯南擢去祠犹昔也人则不信于神
何有胡可泉下车适旱令有司略放神农之法为龙形
祠而呼之躬帅吏民徒步坛社一时户设几筵罂水置蜥
蜴儿童幡幢灯香歌呼阗溢应时而雨比之随车今一
屠宰而不能断吏则不虔于神何有某又闻郡守有闵
卷二百七 第 2b 页 WYG1455-0284b.png
雨之诚按公讲救灾之政某妄意今日所急莫大于释
系缓刑次之蠲逋次之弛禁次之劝分次之防盗次之
六者皆举庶乎其能镇抚之矣盖吴自南岷公为郡讼
牒纷积两造摄至抶而囚之踰时历岁不复讯鞫囹圄
之中缧绁成群府治之前桎梏如市气郁而不泄疫延
而不已京房曰归狱不解兹谓追非南岷虽去其弊犹
在故曰莫大乎释系理官持法不平恒徇上意以为轻
重故情伪不得出入在心非辜而服上刑不道而获平
卷二百七 第 3a 页 WYG1455-0284c.png
反者有之矣迩乃赤日之下执囚而刑之虽罪在不赦
亦足上干天和传曰刑罚妄加群阴不附则阳气胜而
恒旸者非耶故曰缓刑次之往令催科无状遗逋积负
十有馀年肃斋在郡荒歉所停一切亩算籍登司徒为
害莫甚一旦徵之民力竭矣值此灾沴朝夕不给何暇
治桔槔哉怨谤之气发于歌谣所谓蜩螗沸羹虚哗积
乱失在过差者也故曰蠲逋次之吴人好贷富者利在
得息故多赖而不吝贫者利在周给故倍偿而不难负
卷二百七 第 3b 页 WYG1455-0284d.png
担之子百钱之资可给其饔餐锄犁之夫三时之赖若
取诸外府迩者私责之罪重于奸赃偿纳之令严于禁
锢民趋一时之法而不知今日之嗷嗷无所顾望者是
谁之过与传曰号令不顺人心其罚恒旸此其一耳故
曰弛禁次之米价腾踊居贾持赢以射利外郡遏籴以
自储三宝不通泉布不流亦以致旱吴郡八州居粟之
家红腐于廪积金之室贯朽于囊诚能怀之以仁示之
以信十出三四散粟于牙侩平粜乡井而纳其价责金
卷二百七 第 4a 页 WYG1455-0285a.png
于耆艾通商远迩而反其金吏籍收之复归其人使富
者之有不失锱铢而贫者之益奚啻千万故曰劝分次
之旱伤百谷则有寇盗上下俱忧其极忧也今白昼之
中挞小儿而夺之食薄暮之时逢妇女而取其妆盗徵
见矣星星不扑必燎于原涓涓不塞将成滔天此又有
司之责也故曰防盗次之某无徐孺之贤以下陈蕃之
榻乏樊英之德能救成都之灾所以为公喋喋者以公
为知言故也公闻某言奋然强起吴民幸甚吴民辛甚
卷二百七 第 4b 页 WYG1455-0285b.png
  与李龙冈邑令(唐顺之/)
岁凶民莩贤侯为之心恻而百方图之者深矣轻赍一
说向已面白兹复具之于书以为可以佐百姓之急而
裨万一于贤侯百方之图则不敢以出位为嫌也窃惟
国家之赋其水旱可得而减免者兑运以外之数也虽
水旱必不可得而减免者兑运以内之数也水旱不可
以不恤而兑运又必不可减免于是有轻赍之法盖米
自江南而输于京师率二三石而致一石则是国有一
卷二百七 第 5a 页 WYG1455-0285c.png
石之入而民有二三石之输若是以银折米则是民止
须一石之输而国已不失一石之入其在国也以米而
易银一石犹一石也于故额一无所损其在民也以轻
而易重今之输一石者昔之输二三石者也于故额则
大有所减矣国家立为此法盖于不可减免之中而寓
可以通融之意不必制其正赋之盈缩而但制其脚价
之有无不必裁之以丰凶之敛散而但裁之以本折之
低昂一无损于国而万有利于民此其法之尽善而可
卷二百七 第 5b 页 WYG1455-0285d.png
久者也以武进一县言之岁该攒运米五万四千五百
八十一石三斗四合此其入于国之正额也本色正耗
水脚平米七万九千六百八十三石七斗三合八勺四
抄折色银九千一百五十一两四钱六分五釐五毫二
丝此其费于民之羡数也若以银而权米石以值五钱
为率米七万九千六百八十三石有奇为银四万九千
八百四十两有奇与折色银共五万八千九百两有奇
若得从轻赍之例石折银五钱计银二万七千二百两
卷二百七 第 6a 页 WYG1455-0286a.png
有奇而足纵使加折至于六钱七钱计三万七千八百
两有奇而足则是民每岁出五万八千九百两有奇之
中而今出其三万七千馀两之数以不失国家之定额
而实私其二万馀之羡以自润也夫五钱者江南之平
价也七钱者折色之极则也若使江南米贵自五钱以
上而蒙恩折色或减至七钱以下则其所私之羡固当
倍之且蓰矣倍之为四万则是十万人凶年一月之食
也则是国家不出一粟不费一钱而为凶年十万人续
卷二百七 第 6b 页 WYG1455-0286b.png
一月之命也为民父母者何惮而不以告乎司国计者
亦何靳而不为乎且夫国家漕运四百万石之中固尝
定有轻赍四十万石以待四方之以水旱来告者矣盖
其岁之凶与否与岁凶所在之地不可知而所谓轻赍
岁四十万之额以待四方之以水旱来告者将安用之
况自古经费其本折之权率视缓急而为之操纵今国
家所以远输于江南不惮二三石而致一石者正以江
南米贱而京师米贵耳近闻京师之米直自七钱而减
卷二百七 第 7a 页 WYG1455-0286c.png
至四钱而江南米值自七钱而增至九钱其为贵贱特
异常时则是江南以二三石致一石而又不当一石之
用也今若取银于江南而用银以给京军之当给米者
江南无远输之费京军无贱粜之困此正今日之便宜
耳然则非惟无损于国盖深有利于国而得乎操纵缓
急之权者也夫损国以益民犹且为之国家发内帑以
赈灾者往往有收矣又况无损于国而有利于民而又
况国与民并受其利者乎此事在不疑而必可行者也
卷二百七 第 7b 页 WYG1455-0286d.png
为民父母者何惮而不以告乎司国计者何所靳而不
为乎嘉靖十数年间江南屡告灾国家亦屡尝以轻赍
与之此其近例试求之故籍可覆案也查得嘉靖十四
苏松等处灾伤巡抚侯都御史等奏户部覆准除蠲
免外兑运四百万石内准折银粮一百五十万石兑运
米每石折银七钱改兑米每石折银六钱其被灾尤重
者量准十万石于临德二仓支运每石止徵脚价银一
钱五分自此而上嘉靖十二年折兑一百万石十年折
卷二百七 第 8a 页 WYG1455-0287a.png
兑二百一十万石八年折兑一百七十万八千石无岁
不有灾伤则无岁不有折兑此其因灾伤而折兑者常
例也又伏读嘉靖九年诏书兑运米以十分为率量准
五分是时常州一府该得折兑八万一千石此其不因
灾伤而折兑者例外之恩也由此言之盖有因灾伤而
行支运以大宽民力者矣未有灾伤而不行折兑以重
困吾民者也盖有不因灾伤而折兑以广例外之恩者
矣未有灾伤而不行折兑以啬于例外之恩者也此祖
卷二百七 第 8b 页 WYG1455-0287b.png
宗之良法美政圣天子之深恩厚泽于丰时足国之中
而寓救灾恤患之至意虽旱乾水溢而民免为沟中瘠
者诚戴圣泽之厚于无穷也
  与郡守刘沂东(何良傅/)
昨因来使附闻计已彻矣明公下车以来化行令肃所
以仰副圣明愓励政令一新此诚治安一大机也孤远
之臣闻之不胜喜慰兹因乡人来议及论粮加耗事例
云近有海滨穷民诉于抚公得行台下议处窃有刍荛
卷二百七 第 9a 页 WYG1455-0287c.png
之愚敢质于左右夫松江加耗论粮实出文襄周公独
得之见今人言其不便者有二说焉盖谓田额本有轻
重若论粮加耗则重者益重轻者益轻此一说也又谓
轻粮多在大户重粮多在小户今欲议复论粮加耗之
例者皆出大户之意此又一说也然其中实有不尽然
者且如苏郡吴江则其田皆美其粮皆重嘉定则其田
皆瘠其粮皆轻一县之中相去不远至于吾松如华亭
一县其附郭与在黄浦左右谓之中乡其田与税皆均
卷二百七 第 9b 页 WYG1455-0287d.png
平似无容议其西傍湖泖者则极其膏腴每岁收米可
得三石之外取租者每亩可得一石五六斗又便于灌
溉一夫可种田二十五亩计其所入即每亩出税数斗
而自有馀故其额重其东乡滨海塘者则地势高亢而
土脉瘠卤民皆于田内凿沟以求灌溉竭一夫之力所
种不过五亩收米常不及一石或棉花四五十觔或黄
豆几斗而已取租者又半之计其所入其能有几故其
额轻一县之中美恶利弊相去悬绝如此文襄公昔日
卷二百七 第 10a 页 WYG1455-0288a.png
巡抚江南前后二十馀年每乘小艇循行篱落间或遇
乡之父老可与言者即与抵足共卧讨求利弊其用心
亦已勤矣诚知吾松事体与他郡不同故定为论粮加
耗之例而又以银布轻赍专归重税以裨之良法美意
至矣尽矣行之百年法久不能无弊亦止须就其法而
为补偏救弊之方非其法之不善也弘治正德之间亦
有好事者欲变移之行之不一二年即以不便仍复其
旧至嘉靖乙未丙申之间欧阳石江乃尽举其法而变
卷二百七 第 10b 页 WYG1455-0288b.png
之其人素猎虚名号称经济其说遂行而沿不敢废遂
使文襄平生精力委弃无馀而松之民其膏腴之地则
粒米狼戾奢侈荡费而瘠卤之区终岁嗷嗷一遇凶荒
则填委沟壑良可悲也且富豪之家多膏腴之地而穷
海之滨多颠连无告之徒郡中士夫之家收置产业多
在沃壤而巾靴浮谈之士乃借大户多轻粮小户多重
额以文其说以致牢不可破乡先正东江顾文僖公郡
之老成文献也污不至阿其所好其脩郡志谓文襄加
卷二百七 第 11a 页 WYG1455-0288c.png
耗之法尽美无遗算守之则治紊之则乱至嘉靖六年
复刻文襄年谱于家塾而以复旧规革弊便民案附于
后顾公西乡产也岂有私于滨海之民哉诚以郡中生
灵所系不得不著典章为司国计者告耳窃查未经文
襄巡抚之先苏松逋负岁计百万文襄既定加耗之后
苏松起运颗粒无欠又得馀剩以赈贫乏两乡之民亦
各饶足自欧阳石江一变文襄之法郡中逋负堆积至
不可算而民日凋耗此其明效大验也且近例正粮五
卷二百七 第 11b 页 WYG1455-0288d.png
斗以外已免加耗矣其二斗者大率每斗加六亦抵今
日论亩之数惟三斗四斗者似为加重可以轻赍法通
融补之且膏腴之地多而斥卤之地惟粮长八九区以
众之有馀济寡之不足在明公必有转移之道若不为
之处分窃恐数区之民不死则徙他日又劳召募开垦
是又增一青浦矣海滨穷民得遭遇明公为之父母怜
其陷溺而拯援之此千载一时也仆产于东乡目睹其
穷苦之状不敢避嫌谨以所闻奉告左右并以东江公
卷二百七 第 12a 页 WYG1455-0289a.png
所刻文襄年谱注揭奉览不敢谓以为必然惟高明洞
览而照彻之中有异同亦望赐教幸甚幸甚
 
 
 
 
 
 
卷二百七 第 12b 页 WYG1455-0289b.png
 
 
 
 
 
 
 
 明文海卷二百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