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五十二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a 页 WYG1454-059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一百五十二   馀姚黄宗羲编
  书六
   论文
  复李生书(赵贞吉/)
足下两书暨文二篇问予曰可以名世否嘻此特举业
体式之稍变耳然笔锋亦未甚振也以此逐取青紫则
易矣欲驾于作者之门则未也夫世之取青紫者何限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b 页 WYG1454-0597d.png
得此又奚足泰哉由生之言充其意岂止于薄青紫而
不取将不作希文已上人物直欲追古之圣哲而求得
其所为道其志大矣乃徐察其量则似以虚为实得少
为足而已安于卑近矣此又何说也夫步象蹠者不由
兔径恢大业者必宏远图昔古公欲大周之业必迁于
岐山之下居焉陶朱欲富其积必处于定陶天下舟车
财货辐辏之处然则士之欲追古圣哲而求得其所谓
道其取材畜德当何如耶乃若足不出于百里目不接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a 页 WYG1454-0598a.png
一胜友抱兔园寒陋十数册故书操举子活套亹亹不
休之管以雄长于目不识一丁腹无一滴墨汁之辈之
中偃然自大曰吾以斯文自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有
识在侧奚啻笑河伯之汨于秋水又乃叹沟浍之盈于
屋霤人以为愧矣生谓之然乎其不然乎雅闻生年甚
少顷尝习静山寺奉母养志文史自娱俯仰今古盖吾
邻郡丹山之雏也岂不爱念嗟嗟人亦有言年近三十
忧老将至世事易缠糺光阴易懡㦬忽忽淹留壮老逼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b 页 WYG1454-0598b.png
人打入凡俗队中亦不难矣可不省哉可不畏哉盖士
学道而无师承祗以文字相诳诱者毕竟堕此耳某老
矣尝思得一佳士而寄意焉所以珍生者甚至生毋索
高价于吾之门哉韩退之又将三沐而三薰于子须谨
避之耳聊发一笑
  与王翰林槐野论文书(刘绘/)
弟绘不佞多兄爱纳为知已且不猥以卑俗谓弟为知
文以是相见竟日不为别谈商论文字不置每一论起
卷一百五十二 第 3a 页 WYG1454-0598c.png
虽列琼浆不注也披玄图不睨也兄以天才绝调而嗜
文若斯则恶得不宏览研奥而振名一代也前夕所议
未能毕陈今出省休沐敢为通记幸鉴鄙略弟睹羲轩
以下文字咸发天地阴阳之秘人事之要家国天下之
务其理著明矣文不切所用则圣贤且浑尔噩尔安所
尚文哉故主须以理充须以气其说尚矣弟谓辞者文
之质也理匪辞不达气匪辞不鬯三者不可阙一焉而
体格在其中矣是以文之体格无定视三者所究耳古
卷一百五十二 第 3b 页 WYG1454-0598d.png
今之辞尽于六经理相统一韩子曰易奇而法诗正而
葩春秋谨严左氏浮誇正道气与辞也天地之理中正
焉已矣其气深厚和平其辞大雅宏畅则圣人之文也
六经是已孔子删述自谓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善学
孔氏者惟孟轲一人其后诸子理不足而任于气故其
辞醇疵相杂荀卿以下庄骚太史董仲舒贾谊刘向扬
雄诸人穷理尽性虽不能如圣人而纂辞摹像则标准
六经故旨趣各随所见而篇章音款莫有踰焉东京煜
卷一百五十二 第 4a 页 WYG1454-0599a.png
煜犹能相匹延及魏晋以后而雅道渐以陵夷至唐独
得韩愈敏悟自言见时文忸怩不宁今读其辞出入孟
荀而风骨类马迁刘向夐然其品也艺苑英少亦有轻
訾诋者盖未深究耳其后才桀之俦各殊其辞以求胜
欲自勒一家骛高者玄亢而无据崇实者质塞而无华
令六经之辞邈乎莫追求贾马匡刘不可复得矣仲尼
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盖谓文焉弟又思汉以下至赵
宋能文者虽各异辞要皆变于六经且如董仲舒京房
卷一百五十二 第 4b 页 WYG1454-0599b.png
焦延寿扬雄变于易也贾谊晁错司马迁变于书也匡
衡刘向下逮班固崔骃马融蔡邕变于诗也临诸子所
著体而察之当自见矣盖六经文之海岳具焉后之士
虽称瑰奇而极骏雄莫能出其轨矣故惟狂荡之辞洸
洋淫靡之辞纤细峭刻之辞惨礉短长之辞是其理蔽
其气衰非圣人之书不可读也弟又思建安诸子虽号
靡丽然典峻不可少当称为小雅之变二应以后六朝
如二陆三谢至任彦升颜延年沈休文薛道衡辈世人
卷一百五十二 第 5a 页 WYG1454-0599c.png
往往俱以纤绮视之然铸景凝华隐隐十二国风之变
也宋儒详于理学而辞则又落一格乃有古文今文之
辽绝吁殆难语矣周茂叔通书程伯子定性书张子厚
西铭正蒙则亦变于易者也欧阳永叔本论程叔子汉
州策问数篇朱文公学庸二序疏明纯正则亦变于书
者也是以古今明文咸托辞以传若雕藻剪䌽爓然者
斯可美也周子曰美则爱爱则传诗曰追琢其章金玉
其相谓错采修辞也兄谓见偶语多者辄不喜此信然
卷一百五十二 第 5b 页 WYG1454-0599d.png
矣专攻偶对令气不疏非文之佳矣但弟思天地之数
奇偶而已八卦九章皆相对待是以乾坤日月星辰霜
露江海之支派山岳之峰峦男女形像耳目鼻两孔口
齿上下四肢百骸种种相对不爽盖自然理数也岂于
声音之道独散漫而无合是以圣贤之文虽不专工偶
对而属辞比义有不得不然者晦庵谓邹阳书是作对
字彼方陈愬梁王欲自发颖慧郁思求动其王而解于
难也乃谓西京之文衰自阳始诮之过焉尝玩典谟宵
卷一百五十二 第 6a 页 WYG1454-0600a.png
中星虚日短星昴五典克从百揆时叙惠迪吉从逆凶
无稽之言弗听弗询之谋勿庸诗参差荇菜窈窕淑女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日升月恒竹苞松茂朱
英绿縢贝胄朱綅则锵锵艳艳声色备焉后之文士挥
笔含辉扬采发撝理道岂不蔚哉但勿令若宋齐藻野
缛川以应诏令杏花菖叶宣于制策一时好尚致论卑
气弱大损于治运儒道则文之厄矣至宋儒语录深可
疑怪齐梁才士逸人伪为佛氏度化庸俗多为此语故
卷一百五十二 第 6b 页 WYG1454-0600b.png
释子有东林语录盘山语录此类且多宋人盖因之也
是以宋儒之学多杂二氏玩其辞而不自觉苏黄二家
才高学杂益难语矣弟于十八九时锐志效古文而乏
师友其艺业多不合于有司今幸得缀行于交游之中
时参金闺之彦承蚤晚雅论乃复得理旧绪承不弃又
深相善因吐管窥之见不胜惭恧前所示论序其列事
摛辞莹莹乎两汉遗史也其外杂著记说间有曼羡泳
沫似喜邹衍环渊之谈矣弟绘固陋言缺首尾幸终令
卷一百五十二 第 7a 页 WYG1454-0600c.png
音更宜细论如何
  答祠郎熊南沙论文书(刘绘/)
叔仁兄足下都城外与傅观遂同饯后音问遂杳见南
来士人即访起居七月四日得手书情雅宛若弟亡文
辱虚推过实知嘉意引诲令人惭阻靡宁昨年冬弟赴
渝闻兄取道荆州喜甚急趋一会至则又相参差循江
访之夷陵乃知先下武昌矣湘水蒹葭渺不可及怅然
入峡有怀若蘋守渝州甫一年新学吏道与百姓亲悦
卷一百五十二 第 7b 页 WYG1454-0600d.png
素寡材术无能施为独幸风土去洛不远鄙性恢恢多
可无甚不快之状也此间州县阂越称多事簿书堆积
经史虽不敢离但不能专究心此矣数年忆兄闳览益
肆常州职业清散所著必有大快心者一时士夫力兴
古文兄可谓杰出矣来教云文字尚未可作刘敞谓欧
九未读书弟虑元城颇涉誇矣今元城文字俱在与永
叔何如耶孔子曰辞达而已矣文缘理道疏其性情其
有述陈引喻或散或偶杂撰不同要之抽思就班累数
卷一百五十二 第 8a 页 WYG1454-0601a.png
千百言期于明已意使信诸人也藻丽研深实盛华茂
自不能无使已意既达不必繁辞剿说务为驰骋若理
性不明而搜索异籍反为文之瘴也且如序(阙/)  最
为难(阙/)赠送序记晋魏以前皆无韩苏叙眼前事用秦
汉风骨笔力随人变化然每篇达一意也今作者往往
一篇说三四端绪或文势方行从中突起一二意使读
者不识立论所归至篇末彼作者亦自迷究竟潏漫龃
龉难乎收拾恐即所谓不能达也今有谓达者但曰直
卷一百五十二 第 8b 页 WYG1454-0601b.png
陈去雕饰甚非旨也夫文章雕饰自不可少深厚尔雅
乃其要焉诗曰追琢其章金玉其相言文质也若夫艰
深诘涩不可句读又文之僻也殷盘周诰书多脱简间
有后人参入刘子骏谓朽折散绝博士集而赞之是也
弟又疑世之慧灵奇士词虽不僻然过学韩苏纡徐太
多沈辞钩思营魄游心令人读之少不体察则景灭响
伏而不得其意趣此虽天机逮意其绵邈寂寞终非示
我周行之义马迁微婉处最称玄澹然省文超径非人
卷一百五十二 第 9a 页 WYG1454-0601c.png
所及也今学士大夫与人谈文有谓必购集异书多少
至列书目示人曰某与某未能见恶能为文哉弟蒙陋
谓此为以虚声哃喝人可也谓此为心有闇蚀亦可也
弟诚非自委庸媠仰思先哲有可据焉古今文士大者
如庄周太史韩退之柳子厚其自叙所学皆止六籍而
下逮诸子苏子瞻在海上以抄得汉书为乐当时汉书
士夫见者且少彼谓搜购异书收藏备学者格物一事
可也假令必谓尽见世所藏书而后下笔为文取异籍
卷一百五十二 第 9b 页 WYG1454-0601d.png
所载资以妆饰侈丽则世有英妙弱龄之士无能错采
凝玄先飞声艺籍之林者矣仙释二氏弟愚益不喜读
盖以非圣之书吾既不从其道却欲借彼之言为吾文
资不知所为文者将何为乎秦汉以前佛书未入中国
文士辞采煜煜后莫伦比石渠白虎诸儒各抱一经皆
能垂光百世故知为文夹二氏语者此唐宋间杂学之
弊也昌黎不道二家语其与二家言亦举六经之言告
之子厚谓某秀才作文多引庄列颇夺正气此论凛凛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0a 页 WYG1454-0602a.png
至与二家言便盛称其教而杂诸戒律毗尼之说此却
不自觉也苏氏记大悲胜相诸作尽入纂言复为偈语
准楞严法华张皇博譬此子瞻潏曼乃不宜传曾子固
亦以此谢荆公也弟愚谓今之英哲鸿俦但抱残经究
其宏绪而属文列事能准荀孟以下若贾谊董仲舒马
迁刘向则文可逼古人也若弟区区不肖何足为道庚
子岁别唐应德丁宁祝我早晚必与叔仁相论谓兄思
深而学博也今兄移官适就应德之居彼此又各暇豫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0b 页 WYG1454-0602b.png
此天欲成其二美矣有书寄应德当为弟转致江州阒
寂秋兴满怀杂诗二十首极知鄙俚万里见意便中赐
报幸甚
  与从侄桂芳秀才论记书(刘绘/)
书示桂芳侄昨议记尾数字未得与侄细论正为汝未
习古文耳名为古非但与举业不同将与今文不同矣
直以举业言之举业贵浅淡平顺著一刺眼赘牙字句
不可若古文正欲不与举业同犹举业正欲不与古文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1a 页 WYG1454-0602c.png
同且如释家梵语道家清词法家招议曲家腔韵其命
意用字各有不同若今法家参一举业语举业参一辞
赋语便可笑尔近世古文法不传世人乱作任意汉参
入唐唐参入宋乃如以释入道以道入法以法入曲以
曲入时文作文其谁辨之即能辨之其谁信之也昨均
田记平平叙去未敢尽用古人法却恐艰涩难读不便
观览者至末二行略为蟠挐顿挫见文字性气不然只
如食肥肉一啖可尽不知高宾乃取鸡助是为足低徊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1b 页 WYG1454-0602d.png
咀嚼矣记尾谓太守获上有知已者所以将前役尽付
托之不拘以文法太守乃得出胸中之奇克襄此大役
也为咏叹褒奖之意须知橄榄味方可语此亡奇张敞
传胸臆结约固无奇也徽字是用易坎象上六系用徽
纆文墨即文法可报公不必更易为妙他日遇知者许
兹文当在此数语可耳
  东曹紫峰(侯一元/)
伏诵还教文采绚烂上下驰骋数千百载若运指掌即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2a 页 WYG1454-0603a.png
此尺牍亦足使人爱玩文之至也自孟轲七篇非门人所
述汉唐以来崛起雄鸣于世者比比然也宋玉遭毁乃赋
阳春扬雄慕古悔其少作英雄玩世类非诚语由今观之
悲秋之调不离楚声太玄之撰特变音节雕虫篆刻故步
犹存恶在其悔之也昌黎云已所大惭人以大好岂谓光
范三书等乎太白陋其大鹏赋至欲烧焚何不更作而直
并存于世贻其惭陋也故仆以为尽英雄玩世之语虽然
吾文也有涯吾意也无涯诸贤之不自慊岂不亦有诚然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2b 页 WYG1454-0603b.png
者乎至如吾兄专事靳固从人索毁撝谦之美固绝百代
虽至宝不容韬袭亦恐异时石鼓不完竹书相乱将贻后
贤之叹息也何以明其然耶始仆于鹿城见兄赠雪窗道
士诗奇之窃叹兄以长吉之才发盛唐之调富而不靡奇
而不怪可谓杰作客又言某壁蜃江行者亟往索之主人
则亡之久矣今不识此草兄尚能存否也夫人寿几何而
俟河清岁月逝矣犹冀来日斯不亦过逊左计矣乎弟之
于兄无能为役徒以臭味不敢自外窃附建安诸子之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3a 页 WYG1454-0603c.png
区区存其敝帚耳如秋至寒蝉疲曳呜咽斯亦情之至
悲也语云谁为为之孰令听之惟兄知我恐一日解绶
不复嗣音惟亮察
  柬晁春陵(侯一元/)
某东海颛蒙之鄙人也濩落无用而有嗜古之癖自五
六岁知书迄今四十馀年矣中岁则尝妄意于道屏诸
所嗜自以一切可引却至古文歌诗则如饥之食寒之
褐意固护不能去尝窃以物有天性古文其非吾之性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3b 页 WYG1454-0603d.png
耶独何以笃至若是因妄谓文道一致耳言不文即其
道腐道而畔即其言也窾以是虽齿腐发落而嗜不衰
然而未尝出以示人虽先达如渔石唐公古冲李公枉
见知赏诱引谆谆而未尝一献其所作若此者于鄙意
盖有三焉敝帚自贵古今通弊他人业书愈进则愈益
仆业书愈进愈损当其得意未始不欣然也信宿视之
则已厌去是以箧中之稿每欲烧焚而又以精力所成
濡迟未忍冀以来日悉加芟润或可以示子孙至于他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4a 页 WYG1454-0604a.png
人固不敢出恐以仆自多河东之美贵其白豕也此一事
也又仆窃见古今之士类多相袭步步趋趋以为肖似
顾索之毛物则是矣神骏蔑如其不然者即又肆笔矢
口同波末世仆于蔡白石文序中具道之仆平生古文
所最好者庄老迁固虽才拙不能效其一语然至于末
世之文则观之惟恐卧也诚思一遇其人相与议于牝
牡骊黄之外而行求天下数十年而未有得仆即有所
成亦安敢以豳人土鼓扬掺桑濮之堂乎此又一事也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4b 页 WYG1454-0604b.png
夫文者何也人之言也言者何也人之志也故有不得
已而言善者凤律不善者枭噭其皆有不得已焉而闻
者自得其美恶言者盖不知也故言有不能不闻而不
可以求闻言而求闻者其惟俳优乎呈能鬻技蕲以入
人而不知其言之所自出可哀也仆幸无饥寒之累又
蚤知身名轻重不忍以隋珠求雀故每默然退处于无
事而无恨色此又一事也仆怀此三者将终身焉诚冀
馀生有下中之寿挂冠解组敕断家事独携床头老易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5a 页 WYG1454-0604c.png
遍游名山以伸其志然后陶情铸意俾平生臭腐一化
神奇非敢望高揖千古亦庶几不并腐草木傥得如伯
牙暂遇钟子郢人一对匠石无复恨者矣否则扬雄期
后世子云庄生齐万世旦暮此仆之心也乃近者蒲柳
之质日变以衰牙齿全豁须发渐白追存平生亲爱多
为异物身非金石必且销毁而仆进则方婴簿领退则
未毕婚嫁恐一日杨生于肘神乘于马则素怀长负终
不得抒愤懑以酬天地则私恨无穷乃遂以暇日命子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5b 页 WYG1454-0604d.png
弟悉蒐旧草为十四帙诗六文八间有触时妄发存而
勿阙以俟论定春蚓秋虫非不知其猥杂亦各其韵也
椟而藏之以示子孙焉虽然仆闻之风云龙虎以性感
水火燥湿以类应仆于当世钜公酷肖迁甫者不能好
也乃独心醉于大贤时时窥见一斑叹其蔚跂以为妙
绝比观聚乐堂编不拘拘迁固牡骊既已相随绝尘矣
此仆所谓其人也越人有言心悦君兮君不知敢献所
撰拙帙十四随涤器以见于堂下惟少垂览焉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6a 页 WYG1454-0605a.png
  答熊元直检讨(薛应旂/)
昨都下之聚过承念旧依依不舍然亦各有人事往复
总不能剧谈细论如豫章时矣南还又承远饯委曲雅
谊何以当之留都事简易于习懒京师一切书问将作
复止虽知已如元直亦遂疏阔抱歉何可言既辱书惠
并示诸制启函读之如对元直甚慰远怀鄙人无似百
无所成惟从事于文颇专且久兹虽屏去尚知一二敢
献愚衷古昔先王未尝有意于为文六经之作所以阐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6b 页 WYG1454-0605b.png
天地之藏发心性之蕴纪纲人事维持世道真如生人
之饮食裘葛不可一日阙焉者皆不得已而有言非无
用之空言也孔孟继作亦若是焉而已战国秦汉之文
人始各逞其辞说以驰骛于天下中间虽不无可观而
要之至理率多悖缪盖皆无得于心而有意于为文徒
以华世鼓誉而无益于民生日用是岂先圣贤之所谓
文哉唐宋数家虽其风容色泽略贬于秦汉而意义所
存则或有庶几于道者奈何今之为文者动称秦汉而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7a 页 WYG1454-0605c.png
修词造语依傍影响如小儿之学舌优孟之作叔敖而
自已之肺肠心膂得之于禀受者反若为其刳而噤不
能自出一语可笑也其有稍知此义者则又高自标致
务为杜撰而于古人之成法一切抹摋自谓成一家言
摆脱习气乃顾为支辞蔓说反有晦于明白简切之理
则又几于因噎废食者矣然则必何如而后可孔子曰
辞达而已此千古为文之准则也故为文者若胸中真
有一段意思直是见得透彻不得不发者惟据吾所见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7b 页 WYG1454-0605d.png
而直书之意尽言止不较工拙自是有用文字使本无
可言或言而必欲隐伏避忌则固当涵泳停蓄正不必
缀缉支吾而虚费精力为此无益之事元直以文为职
者固未免有应酬之作但中间亦自有随机发明道理
处不有益于人必有益于已庶不为无用之空言矣易
曰修辞立诚韩子曰仁义之言蔼如元直但立诚学仁
义则不患文之不如古人也恃在知爱不觉狂露惟采
择之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8a 页 WYG1454-0606a.png
  驳乔三石论文书(王维桢/)
鄙人所撰述窃自知陋以视他人率皆面谩故以投公
诚谓能指迷发昧令不乖所适也乃今所称予我者一
非我所有不副本初就正之意与他诸面谩者未之或
殊即公自以为业已命之然不能令仆信也何也今海
内翰卿墨士彬彬然兴矣其拟则史迁之作者不可胜
数往往藉格袭词犹之画临粉本书摹法帖求一毛之
似幸半体之同以为奇绝固未有蜕弃陈骸自标形神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8b 页 WYG1454-0606b.png
者也劄称仆云第取其指不袭其迹此神化之道仆安
能及之而谩以相加也文章之体有二序事议论各不
相淆盖人人能言矣然此乃宋人创为之宋真德秀读
古人之文自列所见歧为二途夫文体区别古诚有之
然固有不可歧而别者如老子伯夷屈原管仲公孙弘
郑庄等传及儒林等序此皆既述其事又发其义观词
之辨者以为议论可也观实之具者以为序事可也变
化离合不可名物龙腾虎跃不可缰锁文而至此即迁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9a 页 WYG1454-0606c.png
史不皆其然乃公亦取之加仆何言之易也晋人刘协
论文备矣条中有镕裁者正谓此耳夫金锡不和不成
器事词不会不成文其致一也文之不易言也若是仆
安能及之日来诵览大撰数篇总之整雅宛密厥初营
搆布置费心力矣因取迁史较之则迁乃疏卤矫健门
涂虽殊而要妙均也自仆绎思迁史累年祀矣然或由
本以之末或操末以续颠或繁条而约言或一传而数
事或从中发或自傍入意到笔随思馀语止凡若此类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9b 页 WYG1454-0606d.png
不可毛举竟不得其要领乃今观公之撰如此则作者
自命可也何必古同哉且公少时即好习古文词到今
犹辞云未能也而仆习之又最晚重以性资学识并谢
上才岂克有造哉嗟乎已矣初计出城得乘间一语比
山游复以赏眺妨焉然中曲念之幸承劄谕聊此布复
自游归便尔多俗不能更往为别倘轸教怀无吝嗣音
  与聂双江(张岳/)
钱令过敝邑辱赐今年乡书洋洋乎其言之也披卷疾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0a 页 WYG1454-0607a.png
读心豁目开然其中有可疑者不能默默太抵今之论
文章者必曰秦汉盖以近时之软熟饾饤为可厌也讲
读者必曰自得亦以传注之拘滞支离学之未必有得
也夫真能以秦汉之文发其胸臆独得之见洋洋乎通
篇累牍而于根本渊源之地未必实有得焉君子未敢
以作者归之也况所谓秦汉者乃不出晚宋之尖新稍
有异于今之软熟者尔实亦无以异也暗郁而不章烦
复而无体奔走学者于谲诞险薄之域反不若浅近平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0b 页 WYG1454-0607b.png
易犹得全其未尽之巧之为愈也秦汉之文见于班马
氏所载多矣其深厚醇雅之气明白正大之体曾有一
言一字谲诞乎哉今之自诧为秦汉者恐未必于班马
之书有得也有得于中则其发也必不掩矣乃欲厚自
与而疑学者其亦可悲也夫自得之言出于孟子其意
亦曰渐渍积累自然有得尔夫岂必于排摈旧说直任
胸臆所裁而谓之自得哉三代而下数圣人之经秦火
之后人自为说至程朱始明矣虽其言或浅或深或详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1a 页 WYG1454-0607c.png
或略然圣人遗意往往而在学者不读之则已如其读
之也岂可不深造而致其详详读古人之书而有得其
浅深详略之所存意有未安姑出已见为之说期于明
是理以养一心而已矣不在创意立说以骇人耳目也
有是心而言又未或当其自蔽也甚矣呜呼学之不讲
久矣文章议论古人讲学不以为先也今也穷日力以
从事于此犹不得其要领况其远且大者乎此类得失
本无足辨然场屋去取学者趋向系焉新学小生心目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1b 页 WYG1454-0607d.png
谫薄一旦骤见此等议论必以为京师好尚皆如此其
弊将至诡经叛圣大为心术之害有不可不深忧而豫
防者伏枕无聊故一伸其拳拳之喙伏惟裁教
 
 
 
 
 明文海卷一百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