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1139-071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汉滨集卷五      宋 王之望 撰
  奏议
   乞禁约举人文体奏议
臣伏睹国家贡举之制专试艺文有司考校之科皆有
程度中间累举属在艰难场屋取人犹多阔略陛下聿
兴大业垂意斯文恢辟胶庠遍于中外布韦之士皆得
专讲习于其间彬彬之风寖复承平之旧矣则选取之
卷五 第 1b 页 WYG1139-0718b.png
法固宜益加详密且如连用本朝人文集十句在熙宁
元丰崇宁大观法皆黜落不考元祐法与建炎所修虽
降从轻尚为一抹而今举人殊不知避一篇之内或纯
用数百言主司不以为非更谓该洽又如试文内作歌
颂及用佛书全句十字以上大观法亦系不考而建炎
式删去不收以致举人尤多犯者若此之类未易悉举
秋试在近其可不革乎伏望圣慈特赐睿旨检举见行
条法申严行下令考官遵守举子通知其遗漏未尽者
卷五 第 2a 页 WYG1139-0719a.png
更照前后格式量加参定庶几去取之际不至疑惑取
进止
   看详杨朴礼部韵括遗状
近承朝廷降下杨朴所进礼部韵括遗令监学官看详
契勘礼部韵止为场屋程文而设非如广韵集韵普收
奇字务为该洽故谓之韵略元祐间博士孙谔等申明
谓经传所用之字礼部韵多所不载只取举人常用者
附入数十字今杨朴所进分为五门采摭之功颇为详
卷五 第 2b 页 WYG1139-0719b.png
悉博涉经史有足可嘉其可收者欲依所乞附韵或注
云一作或别出一字内字非常用如庐之为卢泜之为
𣹑之类或别无经见如辂之为迓愉之为偷之类或非
韵所押如单之音善众之音终之类于科举之文无所
轻重恐凝学者并乞不收其音不必改一项既关先儒
义训不当以私意改更兼释文自出本音或诸家已有
别说近时学者自不改读徒立异同何裨损益其字不
必附一项如旦明之为神明缮怒之为劲怒之类率多
卷五 第 3a 页 WYG1139-0719c.png
假借或出谬误礼部韵略元所不收广示搜罗几于芜
赘然其间如术之为遂遍之为辩肉好之肉读为而救
切音释明白韵略所无既欲增添却宜收附至于埶之
为势食之为饲揄之音由焉之音嫣荼之音舒韵略已
收难以重出杨朴又谓箛篍𪍴𪍣皆已入韵以此为例
其类实繁前人所收不无冗长今之所附岂可效尤今
各于逐字下开具奏闻伏候敕旨
   看详罗棐恭改正汉书次序文字状
卷五 第 3b 页 WYG1139-0719d.png
准监关看详都省批送下罗棐恭劄子称南史刘之遴
传鄱阳嗣王范得班固所撰汉书真本献东宫之遴参
校异同录其异状数十事其大略云真本称永平十六
年五月二十一日己酉郎班固上而今本无上书年月
日字真本号班固自序为中篇而今本称为叙传今本
叙传载班彪行事而真本云彪自有传今本外戚在西
域后而真本外戚次帝纪下今本高五王文三王景十
三王孝武六子宣元六王杂在诸传表中而真本诸王
卷五 第 4a 页 WYG1139-0720a.png
悉次外戚下在陈项传上乞依真本改正次序者臣等谨
按南史萧琛为宣城太守有北僧南渡赍一瓠芦中有
汉书序传僧云三辅旧书相传以为班固真本琛求得
之以饷鄱阳王范献于东宫今棐恭所称刘之遴参校
者乃萧琛所得北僧瓠芦中书也本传既云相传为班
固真本则其是非固未可知按后汉班固传显宗永平
中受诏终成汉书积二十馀年至章帝建初中乃成今
称永平十六年五月二十一日己酉郎班固上与本传
卷五 第 4b 页 WYG1139-0720b.png
岁月淹速不同可疑一也前代人臣所上书籍皆有臣
字如臣向臣何晏等是也今称郎班固上而无臣字可
疑二也班彪以后汉建武三十年卒于前汉不当有传
班固止因自叙上及其先今云彪自有传可疑三也刘
知几史通称章帝建初中固成汉书后卒于洛阳狱书
颇散乱诏其妹曹大家校叙选马融等十人受读其八
表及天文志等犹未克成多是待诏东观马续所作然
则汉书次叙又经大家编次设别有班固真本大家固
卷五 第 5a 页 WYG1139-0720c.png
当遵用不应为尔异同窃观前世经传固有编简失次
者如书之武成礼之乐记文字颠倒灼然可知而先儒
谨于阙疑不敢有所釐正矧汉史篇帙有伦岂可以讹
伪之书轻乱旧贯正使此本果出班固则已载南史学
者可考何必于千载之后追改成书如颜师古刘知几
号为鸿博皆精研此学非不见南史所载而不以为疑
者盖知其出于谬妄也棐恭称历代史籍皆以帝纪为
先后妃为次又次以诸王列传惟汉书以外戚列于西
卷五 第 5b 页 WYG1139-0720d.png
域之后诸王杂于诸传之中与历代诸史颇异按后妃
纪传自范晔后实冠传首而宗室诸王未尝不分在诸
传帙中至唐书始次在后妃之下而云汉书与诸史颇
异盖所未详棐恭又云魏晋以降腐儒曲说逞其私志
而错乱之按师古集注汉书实采应劭服虔二子汉人
初无异说而云魏晋诸儒所乱殊为率尔棐恭又云方
今恢崇庠序留意艺文惟班史次序未正讹谬虽不足
害治亦太平文治之一疵恭按淳化中太宗命杜镐等
卷五 第 6a 页 WYG1139-0721a.png
分校汉书咸平中真宗命陈尧佐等覆校及嘉祐六年
仁宗又以命陈绎而诏欧阳修看详至熙宁二年奏御
已经累朝刋正舛误洪益后学其利甚多而云文治一
疵尤为厚诬契勘见今汉史行用已久散在天下家有
其书若复乱其次序无益学者徒成纷扰所有罗棐恭
所乞恐难议施行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乞展免耕垦閒田税租状
臣伏睹绍兴五年七月七日敕节文诸路都督行府奉
卷五 第 6b 页 WYG1139-0721b.png
勘会荆门军閒田甚多召人耕垦税租差科并免三年
六料奉圣旨依愚民无厌转生奸弊年限甫满便辄迁
徙臣愚欲乞将今后垦田所免税租差科三年六料展
为六年每年与免一料年岁既久人亦重迁兼每年止
免一料亦可补迁徙之费其已免而料数未尽者比类
施行如此则不损朝廷宽恤之典而民不容奸各为长
久之计取进止
   荆门军替回论禁约公人下乡奏议
卷五 第 7a 页 WYG1139-0721c.png
臣每伏睹朝廷所下诏令陛下爱养元元之意可谓至
矣则四方万里民之利病事无巨细必欲周知方今郡
县之间为民之害者莫大于公人无赖不逞之徒散出
乡村乘威怙势恐喝良善小邀酒食大索货财秋取稻
禾夏求丝麦稍不如意鞭絷随之民之畏怖甚于盗贼
而郡守县令不知禁戢又征税场务私人猥多皆鲜衣
美食肤体充盈此辈不特丰其身以及其家又有饮博
游荡之费何所从出大抵商贾所输官得其十之一二
卷五 第 7b 页 WYG1139-0721d.png
以故岁课日以不登而有司不察犹以为征之未尽此
皆公私之大蠹而天下之所共疾者也臣愚欲望圣慈
诏诸路监司严督察州县事非重大不得差公人下乡
而税场吏有定额不得多置私人散出文榜俾民通知
高立赏格许诸色人陈告必罚无赦庶几农民安业行
旅通流天下幸甚取进止
   论潭衡郴州桂阳军贼盗劄子
臣契勘本路自三月以后潭衡郴州桂阳军管下有群
卷五 第 8a 页 WYG1139-0722a.png
盗数火谨节录诸处关报在前一项是贩私茶客商杀鼎
州武阳县巡检转入潭州安仁县杀巡检却入湖北烧
辰州溆浦县在两路界首出没一项是吉州贼胡邦宁
分作数队攻劫衡郴桂阳三州之间破安仁县及耒阳
之新城镇州县例皆无备帅司戍军称李道尽数带行
会合弓手土兵追捕已再败衄见蚁聚郴州界内当此
丰岁又李道之师在近尚敢猖獗如此今春夏以来武
冈全州应副调发民颇失业衡郴桂阳境内又为贼扰
卷五 第 8b 页 WYG1139-0722b.png
栽种过期它时大军还屯或复出寇为害必大然此鼠
窃亦何能为但恐浸淫不制渐成滋蔓欲乞劄下田师
中令李道一就速行措置毋遗后患免致再举又郴州
永兴县豪民朱持聚集数百人作过宜章县有召募弓
手一百五十人平时骄甚州县不能制土人甚患之茶
陵耒阳安仁桂阳诸县奸民及龙渊馀党多与盗贼阴
相勾引其间土豪皆昔日盗贼亦不可不过为之虑若
以大兵五百人分戍衡郴以镇安人心庶可消患于未
卷五 第 9a 页 WYG1139-0722c.png
形今杨再兴父子既已残破则将来武冈全州之戍却
可减省盖诸处土豪之兵不下数千人有戍兵则皆为
我用无以制之未必不为贼利害甚大伏望圣慈早赐
指挥施行取进止
   乞分戍奏劄
臣契勘武冈全州猺贼李道讨捕已及数分某询访熟
溪峒事者说杨再兴已老诸子惟正修聚人最多颇奸
滑正拱最凶悍今再兴与正拱兄弟皆得惟正修并男
卷五 第 9b 页 WYG1139-0722d.png
杨小二杨小三未擒所宜必获然计其人众五分无一
自不须全军在彼若就行分拨权屯衡郴二州以禦盗
贼其所带潭州戍兵亦令发还兼溪峒中无所用马不
若迁置平地武冈山路漕运艰难亦可少宽民力委实
利便乞赐详酌施行
   湖南提举司论差役奏议
臣契勘保正差役吏奸最多其所差人有未当差法者有保
正副陈诉差选不当者所属限一月与夺应与夺而违
卷五 第 10a 页 WYG1139-0723a.png
限者徒一年绍兴十五年七月二十八日申明节文差
募之际以籍为定即行交替如有保伍内应差之人以
诈匿倖免许被差保正长于充役以后指论如并计物
力委高于被差之人轮次当差即行改正然近经州县
远经监司文移往返动涉时月其承行人往往故作留
滞有所邀求虽或改正被差已久其未当差者将来当
役又要别充二年以此差选不当者多不能声诉欲乞
朝廷详酌应今后保正副差选不当后行改正者其物
卷五 第 10b 页 WYG1139-0723b.png
力可差而轮次未到之人候将来当差计役过月日通
行二年交替其物力低小只合充大保者候充大保以
后过月日比折及三月以上者与免催税一料其乡司
人吏差选与夺违戾情罪自依见行条法如此则设有
不当为患稍轻取进止
   湖南提举司论河渡奏议
臣到任屡有民旅陈诉津渡艰阻多取渡钱寻行勘会
盖缘州县榜卖河渡实封投状之人多是过立高价以
卷五 第 11a 页 WYG1139-0723c.png
争必得既给卖后却以增添官钱为名加倍收取渡钱
数年以来此风特甚今乡村小津渡空行人亦不下收
钱一二十担擎客旅可知其广阔津渡又可知农家米
贱艰于得钱输纳税租困于邀阻买扑争夺其势未已
增添之数岂有限极更一两界行者不胜其弊然所增
官钱却多拖欠是官司得高价之虚名而往来被邀阻
之实害检准绍兴敕诸津渡堰闸无故留难人杖一百
若非理邀求仍就本处令众五日兵级改差重役馀人
卷五 第 11b 页 WYG1139-0723d.png
勒替本司措置严行约束外欲乞朝廷行下诸路今后
出卖河渡实封投状添钱承买价高当给之人并从本
州先次责状不得增收渡钱违者依非理邀求条法断
罪令众勒替罚钱若干关报所属县分于渡头出榜晓
示许人陈告以所罚钱充赏庶得自此止绝契勘河渡
与坊场不同坊场若增酒价人得不沾然酒于法有禁
河渡据往来必由之地而擅增渡钱尤为切害虽有非
理邀求一条未甚著明若比附坊场立法实为利便取
卷五 第 12a 页 WYG1139-0724a.png
进止
   论潼川路措置经界奏议
臣契勘臣前在东南日闻蜀中经界大为民害豪富为
奸例获轻减贫弱受弊多致逃移上户利之而下户皆
不愿去年臣蒙恩自湖南提举常平茶盐除潼川府路
转运判官入本路境首至广平军渠州界此两州尝行
经界而复罢百姓多遮道投牒乞行经界与峡外所闻
不同深窃怪之因问之曰尔等皆在上户乎曰下户也
卷五 第 12b 页 WYG1139-0724b.png
诘其所以愿行经界之意则曰人户诡名寄隐产业有
田者无户有户者无田而差某等充户长催驱税赋率
皆代纳以此破家者甚众若用经界则户名有归此弊
可绝及入遂宁府境系见行经界地分百姓陈诉者益
多或以为便而愿行或以为害而欲罢因使数十为朋
自辨于庭下各执偏说互有得失乃知蜀中经界不论
贫富大抵税增者愿罢税减者愿行皆出一已之私而
形势户之不愿者为多盖诡名挟户非下户所为蜀人
卷五 第 13a 页 WYG1139-0724c.png
之至东南者皆士大夫不然则公吏与富民尔其贫弱
之徒固不能远适虽至峡外亦无缘与士大夫接故不
愿者之说独闻而其愿行者东南不得而知也六年之
间士人上书百姓投状言其不便者不知其几人上至
朝廷省部下至诸司郡邑皆被烦紊陛下忧闵黎元至
诚无已始也以税赋之不均而行之终也以论诉之不
息而疑之累诏监司看详改正有以见圣人无我惟务
便民虽尧舜之用心不能过也然奸民观望词讼滋繁
卷五 第 13b 页 WYG1139-0724d.png
诸路监司累年讲究终无为陛下别白而言之者诚以
事体至重众口不同利害可疑不敢以偏辞断也臣初
到官适有诏旨坐知复州蜀人王骏乞罢经界劄子委
制置司与所属监司相度臣于部内询访甚详而守令
所陈同异相半臣以为此田里间事必尽见民情然后
可决虽有牒诉皆一偏之论不可凭用遂令州县取诸
乡税名为鼠尾帐家至户到问其愿否使各书其名下
分乡编类愿用旧税户若干愿用经界户若干于是究
卷五 第 14a 页 WYG1139-0725a.png
其两党之多少本路管一十五州泸叙州长宁军以边
郡不行经界渠果州广安军既行而复罢行经界者九
州凡三十七县为税户三十三万三千七百有奇除户
绝逃移二十有四愿行经界者一十七万七千五百馀
户愿用旧税者一十五万六千一百馀户此其大略也
州别计之则昌荣资州怀安军四州之民愿者为多潼
川遂宁普州富顺监之民愿者为少而合州适得其中
县别计之则愿行之多者一十有六愿行之少者二十
卷五 第 14b 页 WYG1139-0725b.png
有一盖由当时奉行之人有能否之不同故也臣闻治
道去太甚虽尧舜之法不能人人皆利要当以多者为
正今之经界在视民愿否之多寡而损益之若州县之
愿行者多自不须复议愿行少者为之量行措置人户
之增减者轻自不须复议增减重者为之稍加裁正如
此则公私事省不至甚扰正使小有不均亦可置而不
问何则经界以釐正旧税固当有所增减减者既以为
是增者必以为非若欲每人而悦之是朝行夕改无时
卷五 第 15a 页 WYG1139-0725c.png
而定也且蜀人之言其不便者曰法行之始验土色之
高下量顷亩之多少奸弊百出贿赂公行故税之轻重
不当造帐画图为费甚广追呼须索不胜其扰是则然
矣事在既往虽改无及至于税之轻重则新旧各有其
弊就二者而较之经界之弊在于业多者税或轻业少
者税或重而旧税之弊则在于有田者或无税有税者
或无田要之以轻为重以重为轻犹稍愈于以有为无
以无为有也而蜀人之言其不便者或过其实若初行
卷五 第 15b 页 WYG1139-0725d.png
之扰则有之而今日之弊不如是之甚也臣置司遂宁
且以倚郭小溪一县论之官户凡五百八十有四而愿
用经界者一百一十有七不愿者四百六十有七公吏
为户二百二十有二而愿用者一十有八不愿者二百
有四它县大率皆然以此而观则或者谓豪富之家皆
获轻减而利之岂不过哉至于下户逃移亦绝无仅有
或以时经旱潦或以家自贫穷未必皆经界所致传曰
利不百不变法使经界元初不行或行之未久而罢固
卷五 第 16a 页 WYG1139-0726a.png
善今立为成法已经历有年所料旧税图籍悉多散落
中间买卖分析户限更改矧覈见隐寄之后虚户尽去
创户甚多承认供输已有定分一旦举而变之则升降
纷然侥倖复启实户之创出者悉皆走失虚户之诡立
者不可推寻吏肆其奸又将有前日之扰且终亦不得
其平而催科愈艰争诉益甚军须督责何以应期为官
吏者不亦难乎臣恐凋瘵之民无复宁岁矣惟陛下少
安圣虑静以镇之姑去其泰甚者则纷纷自息天下幸
卷五 第 16b 页 WYG1139-0726b.png
甚谨具措置画一下项 一本路见行经界者九州三
十七县遂州人户以十分纽计其愿用经界者昌州得
九分五釐资州得八分九釐怀安军得八分八釐荣州
得六分六釐此四州民愿者多乞且令仍旧普州得一
分二釐富顺监得二分五釐遂宁府得三分四釐潼川
府得四分五釐合州得五分一毫此五州民愿者少乞
量行裁正臣愚欲望朝廷委监司一员与所属守令委
曲计议各以逐处事宜从长措置 一应经界县分有
卷五 第 17a 页 WYG1139-0726c.png
所税溢于旧额者乞令逐县取旧税额外之数将大段
增重人户通融均减 一新税不均所合裁正者谓元
初打量顷亩定验土色不当等户若是未经界买卖田
业不曾推收及隐寄诡名之家自当归并即非因经界
不均以至轻重如此者不应受理 一前后经本司下
状人户有增税不及一二分而为奸猾上户驱扇亦列
名陈理意在多将户数皇惑官司或是本户所增虽少
而有诡立别名之户当时作弊不皆并合却创立别户
卷五 第 17b 页 WYG1139-0726d.png
故亦一例陈论如此则一户不愿便是两户今乞将人
户经界新税比旧增减五七分以下者更不增减为裁
正之限增减数多而非实行买卖并合户名者即就逐
乡会集众户如推排法互相指决以众證为定不伏者
再为界量将量出田土没官断罪 一乞令所委监司
选差见任官五员分诣诸县逐乡受接经界词状又于
本县令佐内选可委官一员通签同共审量裁正 一
所差官五员若事毕日别无违戾民讼希少乞许保明
卷五 第 18a 页 WYG1139-0727a.png
申奏朝廷量行推赏 一乞候农隙月分措置右谨录
奏闻取进止
   改正安岳县经界状
臣契勘普州安岳县初行经界日县令张宁大为奸弊
改移税额轻重失平比及三年亏官二十五万七千馀
贯依圣旨除放自绍兴二十四年至今又亏一十二万
四千馀贯绍兴二十三年县官以阙乏之故分诣诸乡
巡门驱敛村民不堪其扰结集山谷间抗敌官吏几致
卷五 第 18b 页 WYG1139-0727b.png
生事至今土人谓之垛山垛山者言山上之人其多如
堆垛也臣前在转运司令诸县作鼠尾帐家至户到遍
问百姓愿用新税或旧税各令亲书于名下独安岳一
县愿用旧税者十分之九公私俱病民不聊生臣于去
年冬选委昌州推官左从事郎刘弇同县令右从政郎
张介受状措置凡三百六十馀状指决干连者不下千
五百家若只量行裁正则无由去偏重不均之弊若尽
行覈实则有追集丈量之扰弇与守令皆谓欲救其弊
卷五 第 19a 页 WYG1139-0727c.png
莫若顺民之情复用旧税臣以本县经界所失虽多亦
不可尽废遂令将新旧税簿互相参校于所增减取其
酌中分数通融裁正凡新税之增于旧税者以所增十
分为率减其七分新税之减于旧税者以所减十分为
率复其六分谓如某人户下元管旧税一百文经界日
增至二百文即裁减七十文作一百三十某人户下元
管旧税二百文经界日减至一百文即却复六十文作
一百六十盖经界增者重减者轻故今所损益有多少
卷五 第 19b 页 WYG1139-0727d.png
之差元申画指挥增减不及五七分则不在裁正之限
今此一县其弊至深不可以五七分为限故自二分以
上皆裁正之本县经界增税者四千五百七户计增正
税钱三十八贯八百一十二文今减其七分为钱二十
七贯一百六十有奇经界减税者六千一百二十二户
计减正钱四十贯七十五文今复其六分为钱二十四
贯四十有奇其增减不及二分者新税簿籍脱漏户限
为多可见者计二千九百馀户若一一纽算裁正又恐
卷五 第 20a 页 WYG1139-0728a.png
太烦若只用新税则漏户不可复得遂仍以旧税为正
计减却正税钱五贯五百有奇却收漏户二千七百馀
户得正税钱八贯七百有奇又根括到失陷税钱补足
旧税外有溢额者四贯三百有奇以此数项衮同对补
裁减之数于租额尚有嬴馀又张宁经界之初既失税
额恐岁计不敷则擅增折变以补之每正税一钱增米三
合麦二合大率比旧加十分之一今一切蠲除悉依现
例凡上件措置皆委曲计议务尽人情轻重适中更无
卷五 第 20b 页 WYG1139-0728b.png
不均之弊百姓租税各有归著易于催理自此官赋无
复失陷委为经久之利其裁正曲折别编作一册奏闻
伏候敕旨
   潼川路放税利害状
臣准御宝封下尚书省劄子坐奉圣旨指挥将州县旱
伤去处依条检放仍支拨常平钱米措置赈济仰惟朝
廷轸念远民救灾恤穷之意可谓深至本司已即时行
下诸州遵奉施行据诸州申到自夏及秋限内不曾有
卷五 第 21a 页 WYG1139-0728c.png
人户陈诉其田亩各改种了当别无根查存在检准绍
兴令节文诸官私田灾伤夏苗以四月秋苗以七月水
田以八月听经陈诉至月终止诉在限外不得受理如
未检覆而改种者并量留根查以备检视不愿作灾伤
者听今来圣旨指挥系令依条检放合遵上件条令缘
所降指挥于十一月内被受既限内无人户陈诉又已
改种无根查可检难以检放若复差官遍诣乡村徒为
纷扰有力者得以计嘱贫乏未必得免原灾伤所以放
卷五 第 21b 页 WYG1139-0728d.png
税盖为人户不能输送今年本路秋税已纳及八分以
上自无支还之理若用对折来年税赋倘遇丰熟却反
是丰年减放若不于来年对减只据目今未纳之数蠲
放即是顽猾人户独得侥倖而依时送纳善良之民反
不蒙实惠兼今未纳馀分多是揽纳者已行结揽实启
奸弊官司空失岁计臣照得前者三司措置惠民画降
圣旨自今年秋料为头尽除对籴米一项比之旧额已
减三分之一宽恤不为不至已行下一路照会所有赈
卷五 第 22a 页 WYG1139-0729a.png
济一节则于常平法旱伤去处失于披诉者许放第四
等已下阙食人户自不相妨已关常平司施行外谨录
奏闻伏候敕旨
   论赈济灾伤去处状
臣准御宝封下尚书省劄子坐奉圣旨指挥将州县旱
伤去处依条检放仍支拨常平钱米措置赈济本司已
即时行下诸州遵奉施行检准绍兴重修常平免役令
诸灾伤计一县放税不及七分或失于披诉第四等已下
卷五 第 22b 页 WYG1139-0729b.png
阙食户当职官保明申提举司审度依放税七分法赈
给借贷讫奏本司已遵上条委本路州县当职官体量
自第四等已下阙食户勒耆保尽实抄劄支拨常平义
仓米斛应副赈给如本州属县有阙常平米斛系沿流
县分即自本州量度数目支拨津载前去如不系沿流
去处即行下本处兑换税米支散据用过数将在州常
平义仓拨还若无合兑换税米即行约度合用米数估
定在市实价具数申本司以凭通融一路之数移用支
卷五 第 23a 页 WYG1139-0729c.png
本钱前去籴买应副内遂宁府果普州见管义仓斛米
比诸州数多亦行下量减价钱出粜见据逐州申已行
抄劄到本州县界实被旱伤去处孤老残疾不能自存
阙食饥民人数自十二月初六日以后赈给缘本路诸
县地里相近虑有两处重叠请给已依条定日行下诸
州每月取二日七日五日一次同日支散内饥民若系
附郭近便人即五日一支若系三十里外人即十日一
支庶免饥羸之人往来频并如有后到人数即续行抄
卷五 第 23b 页 WYG1139-0729d.png
劄其馀不甚旱伤州县亦已行下检举老贫疾乏不能
自存及乞丐人依条养济去讫见今本路诸州所管常
平义仓钱米可以通融应副周足其旧抚司桩积钱更
不敢取用如将来青黄未接饥民大段数多常平钱米
或至有阙即申报所属取拨施行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论赈济状
臣去年十一月伏准省劄备奉圣旨支拨常平钱米赈
济实被旱伤去处或支用不足即于存留旧宣抚司桩
卷五 第 24a 页 WYG1139-0730a.png
积钱米内取拨本司措置行下州县依条体量自第四
等以下阙食以常平义仓米斛赈给如本州属县米斛
有阙系沿流县分即自本州量度数目支拨前去如不
系沿流去处即行下本处兑换税米支散据用过数将
在州常平义仓拨还若无合兑换税米即约度合用米
数估定在市实价具数申本司以凭通融一路之数移
用支本钱前去籴买应副遂宁府等州见管斛斗比诸
州数多即令减价出粜据荣叙泸州长宁军富顺监申
卷五 第 24b 页 WYG1139-0730b.png
不系旱伤州县别无阙食饥流民外潼川遂宁果合昌
普资渠州怀安军申劄到阙食饥民人数今自十二月
初六日以后节次赈给至今年三月终止共赈济过饥
民一万八千六百六十人斛斗一万一千四百八十二
石二斗出粜过斛斗五千七十石三斗普州安居乐至
县钱米不足于潼川府通融应副过钱引三千八十五
道七百七十六文其旧宣抚司桩积钱米不曾取拨州
县官吏推行有稍不如法者亦惩治一二处以此不敢
卷五 第 25a 页 WYG1139-0730c.png
违戾朝廷实惠得以下及于民一路之间并无流殍利
泽洋溢歌颂蔼然真盛德事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谢因吴侍郎传道太上皇帝圣语状
契勘臣收亲戚权户部侍郎吴芾家书报云芾五月十
八日对上因论财赋在得人遂言川陜用兵朕全得一
王某之力大军十馀万众数月与敌角而蜀人不知卿
且道如此用兵若不是他如何了得又言王某在蜀几
如萧何在关中芾奏王某与臣是亲戚每得书说经画
卷五 第 25b 页 WYG1139-0730d.png
有素虽用兵之久财赋足办未尝略以阙乏为言其人
为政尚严平日在蜀令行禁止故于财赋亦不督而办
上乃云朕不知与卿是亲朕今日之言与卿暗合芾又
奏王某有志于功名但近来多病又骨肉亦屡病心甚
念归前时亦有书来恳庙堂求宫观上言亦见大臣云
他婚嫁都未了亦欲令归但蜀中少他不得亦怎奈何
只得且教他在彼候事稍定朕却大用之卿既与之是
亲因通家问且与朕道此意教他且在彼少留后日当大
卷五 第 26a 页 WYG1139-0731a.png
用之须至奏闻者 右吴芾传道太上皇帝圣语臣具
录在前伏念臣疏远小臣滥膺寄委典司蜀计适值军
兴赖朝廷申画之明每事遵禀得以少稽旷败不谓太
上皇帝误简圣知因吴芾登对过形奖谕比拟非伦仍
令少留以须后用顾问纤悉下及其私恩荣所加非臣
凉薄所克负荷伏读惊感涕泪交零虽糜捐此身何以
图报万一谨当更励衰病国尔忘家以仰副君父记怜
戒敕之意臣不敢上章德寿而事当奏复不容但已谨
卷五 第 26b 页 WYG1139-0731b.png
具录奏闻伏望圣慈降下尚书省为臣备奏太上皇帝
御前庶知愚臣今已恭承睿训伏候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