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
卷四十 第 1a 页
金华黄先生文集卷第四十
               临川危素编次
    墓碣
     董秉彝墓碣
呜呼是惟秉彝之墓始予识秉彝鄞江上秉彝方妙年论议亹
亹庶几能以古人自任者由是数与之游别去仅三岁而复求
秉彝于鄞则秉彝死矣呜呼悲夫秉彝名复礼姓董氏世为奉
化州人自曾祖庭坚祖成巳至其父润无仕者秉彝少嗜书不
以贫辍其学故衣败絮无以禦寒拥纸被挟册坐竟日人莫见
其有不堪之色尝从乡先生鲁月乡为举子业试有司不中遂
不复践场屋益取经史百氏之言钩微擿隐而求极其根柢间
出以为歌诗雅文皆清丽古雅可喜故翰林侍讲学士袁公甚
卷四十 第 1b 页
器重之其父晚得末疾老母弱弟姊妹之未有家者居处服食
婚嫁之须一资于秉彝而后具秉彝未尝少戚戚以动其父母
之意其父母亦欢然以忘其忧人以为难鄞胡氏父子素善秉
彝为治舍馆俾子弟师事之秉彝深自刻苦与之相摩厉激切
夜参半隔墙灯火明灭犹隐隐闻读书声惟惫不自休因以成
疾度不可起则归与其父母诀竟以泰定三年九月五日卒于
家年三十有三未娶无子以弟骥为之后父命也赖胡氏为买
棺乃克以敛袁公为发粟它朋游及方外交又相与合钱为助
始克以其年十一月五日返葬于奉化某乡西圃先墓之次其
友汪君敏德以书来曰秉彝死且葬子知秉彝者宜为铭胡氏
既买石以俟矣呜呼悲夫千里驹不出皂枥人知其国马而未
始见其千里也故予于秉彝不敢遽以所可见者为已足独哀
卷四十 第 2a 页
其年之啬志之未䆒而死及之序而铭诸有不得苟让者矣呜
呼悲夫铭曰
生不予前死不予后夫孰■碑其父母不得以为子而予不得
以为友也呜呼
     陈子中墓碣
子中涿州陈氏名中因以为字年三十有六至顺四年六月丙
寅终于杭州之寓舍卜以某年月日祔葬于湖州乌城县菁山
下先墓之侧其友哲理野台筮仕为丹徒适以事如杭买石属
予以铭呜呼予固不可无一言以慰子中于地下抑岂忍言之
哉初子中合其同志五六人从予南屏山中丹徒亦在焉欲相
率推予为之师予谢不可则皆曰诺然犹有以父兄之雅故执
子弟礼者予视子中则畏友也子中每篝灯挟册而坐恒至四
卷四十 第 2b 页
鼓蚤作殊无惫色其析理㩀事毫发不苟间出以为文皆精深
缜 可喜而子中莫敢自谓已足不肯急于求售向之五六人
者或擢奉常第或以贤书上春官子中独未尝一践埸屋去年
始走京师就试于乡闱考官得其文将寘之前列寻复以其说
为疑竟弃弗录子中退自有司岖崎四千里负笈南还扺家一
月而有母忧又两月俄以暴病一夕不起呜呼子中而止于斯
耶天者之难必而殃庆不以其类乃若是耶子中之大父德用
晦迹弗仕父让故任连江县尹以奉直大夫杭州路总𬋩府判
冑致仕盖其先久占籍于涿由奉直公仕江南遂家焉母李氏
张氏妻亦张氏外家之女也子男一人女一人皆尚幼异时翰
林侍讲学士巴西邓公尝为子中扁所居室曰庸斋子中请予
为之铭予未及为而遽铭其家上之石呜呼悲夫铭曰
卷四十 第 3a 页
原田兮沃沃匪重兮斯穋树之同兮或以弗熟 天之忍予兮
胡彼培而此覆子无忧兮不复神之听之兮后其式谷
     蒋君墓碣
蒋君敬之名宗简生三十有一年而死其友王厚孙以状述遗
言来属于予曰宗简生不及从子游死而得一言为不圬之托
犹不死也呜呼予之固陋何足以知敬之敬之之望予则至矣
敢不诺敬之上世居润之金坛宋南渡时七世祖兵部尚书少
帅庄简公猷始迁四明其后多至显官而敬之曾大父应鳌大
父与可父复祖皆弗仕母方氏敬之幼爽敏有隽声程先生端
礼归自江东敬之以弟子礼见留居旁舍数岁凡天人性命之
本古今治乱得失之迹靡不参䆒郡庠延敬之为小学师诸生
多贵游以其年少颇易之敬之于疑义数语而决以文来就正
卷四十 第 3b 页
随所治为加润色顷刻数十篇乃大悦服寻挈其徒寓湖心僧
寺聚易诗春秋诸家之说而折衷焉试有司不遇辄散弃其旧
作或谓敬之不以盛壮时挟所长取禄仕独用古文自诡奚益
敬之哎曰使吾理明气充其为文于决科何有得不得命也文
有古今之异邪既而稍出游江湖间遇临川危素于金陵与语
意合欲偕至京师以母老不能去买未见书数百卷以归翰林
柳先生贯得敬之所为文击莭不巳方为具荐椟而敬之已属
疾遂不起至正元年十月十二日也贫无以治丧天台陈廷言
尝主郡教为言于太守及寓公率朋游之士合钱为助乃克以
其年十一月某日葬鄞县阳堂乡桃奥先墓之次敬之娶赵氏
有子男一人曰僖女二人所著有易集义诗答问春秋三传要
义总若干卷文集十卷藏于家敬之为人介洁笃于自信重然
卷四十 第 4a 页
诺耻为小廉曲谨人多称其经学词艺而其卓然欲有所树立
以自附于古人者未必尽知之也昔之礼于材而啬于年如王
逢源邢惇夫辈盖有之矣此两人得临川豫章而其名益彰敬
之有程先生以为依归视昔人可无憾尚奚以区区之言为予
不让而铭之者姑以慰其来意云尔铭曰
进而未见其正若有以为而今已矣昭明在上其藏在此
     吕君墓碣
君讳机字审言姓吕氏在婺之永康为大家而君之父水西翁
为其乡之善士翁两子长曰权次即君权早卒翁既为之报服
后十年而君亦卒翁年垂八帙矣哭之尤过乎哀又三年而翁
遂卒权之墓予实铭之翁之葬也其家复以铭■属而君之墓
犹未铭因并以为请君曾大父讳野大父讳𢡟父讳汲水西翁
卷四十 第 4b 页
也其出处之大略具如翁墓志母朱氏生君十年而卒君既失
所恃稍长刻意于学通春秋左氏大旨好读司马公资治通鉴
而窥其理乱得失之故水西翁居家庭处族姻里党各尽其道
君孝于女而敬于兄事必咨而后行抚育二妹逮于有家服食
器用仅无缺而已有馀赀辄以买书教子待宾客朋友有礼乐
振乡邻之急人或怀崄巇以相倾忍弗与较皆绰有父风娶何
氏宋直华文閤枢密副都承旨子举之曾孙女前卒葬义乌县
明义乡之蜀山后十四年而君卒于至正三年十一月十日得
寿五十卜以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合葬焉子男四人长燧次
烱次烜以水西翁命为权后次焕女一人适胡必庆孙男二人
举扛女六人昔韩退之志殿中少监马君墓谓吾年未耄老自
始至今未四十年而哭其祖子孙三世其言反覆感怆读者莫
卷四十 第 5a 页
不深悲之予乃以二十年之间铭君父子兄弟三人而予亦既
老矣过君之墓而读予铭者孰知予言之尤有足悲也夫铭曰
太古之世父不哭子呜呼悲夫君之兄弟忍去而翁相踵以死
君则有子子又有孙翁没不亡昭以刻文
     方君墓碣
予为诸暨州判官之二年州人方君卒后一年予受代去又后
十二年而其子始来谒铭予虽不及识君而闻君之死有足悲
者乃为之铭曰
方雷之兴肇自西陵弥周涉汉有叔有纮炎精中否纮初南徙
子孙蔓延歙睦莆田其在于睦有处士干干生唐末由睦而越
宋兴国初教复徙居家于诸暨绵绵十世是继是承维君高曾
曾祖天与祖曰尧卿咸淳之季太学诸生其父曰镒处而不出
卷四十 第 5b 页
义以为尚啬巳𥙿物母氏曰张来归于方生君兄弟而年弗长
泽君之讳玉泉其字能竭其力成父之志惠于族姻爰及乡邻
大治讲舍私淑乎人父病未瘥衣不解带侍医四浣心剿形瘵
逮父之亡哭踊过伤以毁致莫能胜丧故患疽背伏毒于内
旅且一纪久以疾癈及兹复作瘢涌其外隆然龟穹郁血不溃
创钜痛深弓卧苫仰天而呼曰死矣夫犹有窀穸幸缓须臾
夙兴力疾筮兆卜日穿土为竁信宿而毕需旦告迁启涂饰棺
填池引发跣获弗前掖以家僮行凭其肩柩至于圹礼从报葬
既赠而行归视虞牲甫及再虞遂 以瞑君妻某氏哀君之死
曰我何尤酷罚至此子男櫰樗未壮而孤悲啼摧慕绝而复苏
童孙烨烨其泣呱呱忍未殒灭披诚沥血图坚山石以谨岁月
致和戊辰五月庚寅君卒之日后父九旬三十有九维君之寿
卷四十 第 6a 页
度地起坟栖碧之原乡曰花山里曰白门十有二月葬日丙申
距君封树左二百步曰凤凰山方氏大墓天道之尝
孰尸元化贸乎否藏俟天之定子孙其昌铭以识之揭诸幽堂
     东阳李君墓碣
君讳谦亨字伯让姓李氏婺州东阳县人李氏宋之宦家族最
蕃衍以所居县东南为别居县之东者以吏部尚书宝谟阁直
学士大同显尚书之父赠太中大夫侃则君之六世祖也曾祖
鉴弗仕祖逢子登仕郎父世衡仕皇朝终于平江路儒学教授
君幼颖悟教授君授以书强记不忘而知其大意稍长能为诗
文年十有七教授君殁事母陈氏尽孝家事皆身亲之友爱其
弟巽亨颐亨尤笃巽亨蚤世鞠其孤如已子有妹适外舅月泉
书院山长胡公■得之子道生胡氏同县大姓久而家益落君
卷四十 第 6b 页
资给其妹甚至■诫其家无俾姑知之乃妹卒姑临其丧睹
室中萧然辍哭谓 知而妹之贫若是而妺亦不以告
我岂非恃汝兄 赒耶吾复何憾既而胡君与道生相继
殁无嗣君曰立后族人责也吾为子婿亦安忍使其父子之柩
劝吾 卜地以葬或劝以仕君应之曰子
殡于空堂 家自太中府君而下尚书父子起世
科致显位赏延弗绝际今 圣时吾先人及尚书之裔又咸
有官簿为吾宗之荣不巳多乎吾诵先人遗书课子侄使不坠
其绪业躬耕畎亩出租税以奉公上可也奚以仕为因自号卧
云道人以见其志至正五年十二月四日以疾卒于家享年五
十有一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葬县南西部乡之黄坞妻胡氏
子男四人长思齐由乡试补儒学官历建德之遂安集庆之句
卷四十 第 7a 页
容两县教谕当迁而未调次思义次思忠前三年卒今祔于君
墓侧次思诚女二人适徐祐朱福孙男二人所为诗文有卧云
小藁若干卷藏于家君葬后九年思齐始以君内弟陈士元之
状来谒铭收称君孝友出于天性见义必为待人有恩而不苟
阿其意皆可励薄俗而惜其不少出所蕴以自见于世夫能以
施其家者达于亲党以及乎乡人岂非孔子所谓是亦为政者
耶虽不有穹官峻爵礼功伟绩亦足以不圬矣铭曰
有开其先发而不舒有承其后靡亟靡徐乃于其间遗荣弗居
细行必矜终始不渝孰昭其潜序而铭诸
     玄和明素葆真法师陈君竭
君讳彦俭字鹏举姓陈氏世为鄱阳望势父某隐居弗仕君其
仲子也大宗师开府张公用清静宁一之说密赞
卷四十 第 7b 页
世祖皇帝无为之治历仕 四朝为 国元老其门人高
弟冲粹玄素贞静贞人何公恩荣献肃文贞元范先生薛公羲
并以材猷学术克尤右之故家子弟思自拔于流俗者多乐从
之游君年十五至龙虎山何公见其音吐洪畅风神秀朗深加
器重遂使受业薛公所薛公精于玄学尤善为儒家者流之言
君朝夕咨叩务䆒极其旨趣然于酬酢世故亦未始惮烦何公
得李氏旧居于贵溪之英林令君躬涖土木创置祠宇
成宗皇帝赐号曰万寿德元之观凡屋室物器在其法所宜有
者靡不毕具何公以君为能为君曰吾遭值盛时蒙被
君师之力常恐弗克负荷将以是为逆釐储祉之地庶几补报
万一非直是观美而巳汝其择人以啚永久既而得詹处敬于
有兴王景平䓁命以次相授受且延名儒淑其从俟成人而簪
卷四十 第 8a 页
褐之处敬等亦能与君同其甘苦铢积寸累买田若干亩以益
其食岁饥贫民多赖以活植巨杉数万株俟它日有所兴葺于
此乎取材焉泰定三年集贤以君名闻特授玄和明素葆真法
师提点观事
今上皇帝至元元年荐被 玺书迁提点龙兴玉隆万寿宫
辞不赴其丈室四旁多古梅扁曰梅雪观之东有处敬所作天
隐堂而其西有景平所作茂脩馆空山野水萧爽靓幽名花珍
木交映森列君日与高人胜士酣嬉其间不知老之将至也至
正二年七月二十九日俄示微恙化去春秋五十有四君所禀
承自正德弘仁静一贞人毛公颖达元成文正中和真人夏公
文泳而下九人继君者处敬有兴景平䓁七十有五人薛公冒
炎暑历崄巇卜善地于兰溪将以某月某日藏君遗蜕乃为书
卷四十 第 8b 页
俾弟子赵宜𥙿请勒铭以昭玄踪方今寄迹老子法中而受知
朝廷者无不取贵显君独深自韬晦休休焉青云白石之间盖
其所存有非世俗所得而窥者是不宜无铭也铭曰
用其勤道之园安其边德之宅以返于冥极
     广莫子周君碣
吴兴计筹山老子祠真人杜公主之其二弟子曰姚季安先生
曰广莫子周君真人仙去姚先生嗣掌祀事周君始来延祐六
年也君讳德方幼失身干戈中不知父母所在仅仅如为杭之
海昌人流落野马毡裘之乡踰沙漠不啻万里其地宜瓜宜蒲
桃间以进果至京师见道家衣冠心甚慕焉且闻杜公有道之
士决意求师之时已五十馀矣玄教大宗师吴公善其精于译
语任以庚桑楚之役将使因从师而访乡里为奏请玺书住
卷四十 第 9a 页
越之龙瑞宫凡六载而谢事君自恨少不学至是一意读书山
中所居室设老子像而列道学六君子其旁朝夕敬礼之题其
室曰不自恕斋别号广莫子坐卧一榻积书数千卷皆贞人故
藏翻阅偶有得则疏以别纸岁久成巨帙义理淹贯心识融会
时出以析疑问有儒先所未发性不饮酒日唯升堂一饭影不
出山馀二十年君于姚先生为后进而先生雅爱重之常兄事
焉每夕必过君茗饮论说至夜分乃罢未尝辄废一夕寒甚感
疾手书形离知去同乎大通八字而以书道其平生大略与先
生别俄侧身而逝年八十有一某年某月某日也室内若有异
香云先生奉君遗蜕窆于山之麓且谓旦暮从子卜邻后数月
先生果不起兆域相距十步而近真若相依为命然集贤直学
士揭公勒文于姚先生碑附见周君而弗能详句曲外史张天
卷四十 第 9b 页
雨序其事俾其弟子凌某立石姚先生碑侧为广莫子周君碣
而属金华山人黄溍系之以铭使百世之下知斯山有斯人也
斯世有斯人也铭曰
行也茫乎其若浮止也泊乎其若休孰知夫德人之夭游初无
去而无留伊广莫之境又孰为华屋而孰为山丘也耶
  墓记
     八世祖墓重建石表记
宋黄府君讳景圭字叔宝婺之浦江人溍八世祖也府君父讳
昉字明仲母于氏墓在县西花桥之南而府君墓在县北之后
店夫人朱氏子一人讳琳娶宗忠简公泽之女弟始家于义乌
是为溍之七世祖孙三人伯曰玑仲曰益其季讳中辅则溍之
六世祖也自是族日以大旧谱所载间有脱略其可见者曾孙
卷四十 第 10a 页
万顷昭祖绍祖公显公焕无咎少亮潜之扬祖九人讳绍祖者
于溍为五世祖玄孙伯谨简天寿慕韩某伯昌必大伯信梦符
伯恭三畏伯纪桂发维介子唐英纲缜十八人讳伯信者于溍
为四世祖累赠朝散郎朝散公有子三人长讳梦炎朝散大夫
行太常丞兼枢密院编脩官兼权左曹郎官以朝请大夫致仕
次忠翊郎权安庆府望江县令焱次太学生荧朝请公未第时
尝刻石表府君墓年世殊邈或窃取其石而去或㩀其墓垣外
馀地而有之太学生之孙可久望江令之孙可传等始按其籍
悉复故地遂伐石重建此表俾溍志于下方溍朝请公之曾孙
承节郎讳堮之孙皇赠中顺大夫同佥太常礼仪院事江夏郡
伯讳铸之子其生也后无从备闻上世事府君之年寿卒葬与
凡行事虽逸其传而子孙众多有以彰积善之馀庆是用叙次
卷四十 第 10b 页
世系讫于功缌谱所弗具莫能详也袒免而下令又六世谱之
所及百五十人亦不得而尽著焉至正七年春二月甲子八世
孙溍谨记
     先祖墓铭石表记
呜呼是为吾祖考黄公祖妣徐夫人之墓自我先人奉柩合葬
于兹十年而溍误玷科名叨尘官使又二十有八年乃得请而
致其事德薄位卑所以荣其先者宠数有限后四年钦氶
上旨起自退休入直翰林备员侍讲始用著令得推恩二代比
年两膺 锡命公初赠中顺大夫礼部侍郎上骑都尉追封
江夏郡伯再赠嘉议大夫礼部尚书上轻车都尉追封江夏郡
侯夫人亦自江夏郡君进封江夏郡夫人惟黄氏婺大姓由金
华散处它郡者仕宋多致显官而公七世祖讳昉六世祖讳景
卷四十 第 11a 页
圭仍居婺之浦江五世祖讳琳娶忠简公女弟又徙义乌而为
其县人未有出而仕者高祖讳中辅以文学行义知名转运使
荐于朝将授以官命垂下而卒曾祖讳绍祖复隐弗仕祖讳伯
信迪功郎累赠朝散郎妣宗氏忠简四世诸孙女累封安人考
讳梦炎淳祐十年进士仕至朝散大夫行太常丞兼枢密院编
脩官兼权左曹郎官以朝请大夫致仕妣陈氏方氏陈氏赠宜
人有子曰垓方氏实生公讳堮朝请公第二子也朝请公遇明
禋当任子辄推以与其侄故公兄弟无用荫入官者公仅以进
纳补氶莭郎而不及禄生于嘉熙四年六月二十四日卒于今
大德八年五月二十四日享年六十有五夫人东阳徐氏曾祖
讳楠祖讳炘考讳彬淳祐七年进士尝以奉议郎行国子正与
朝请公并入淮西淮东制幕为主管机宜文字会改建两淮宣
卷四十 第 11b 页
阃又同辟干办公事故以夫人来归而公以废夫人安于命
分育我先人为子以保其世业三从之义靡所缺亏生于淳祐
四年八月一日卒于今大德七年八月二十四日享年六十墓
在县东北崇德乡东野之原与先茔相望葬以十年八月赠封
之 制下则至正七年十月八年十二月也一子即我先人讳
铸用朝请公遗泽补将仕郎宋亡遂绝意仕进后五十年乃以
恩受封终于从仕郎温州路乐清县尹今累赠中奉大夫江浙
䓁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江夏郡公孙男五长即溍
次漙次浩为朝请公长女之子刘应黾后更名鼎次 次滋为
朝请公长男垓之子颐后女三适贾师夔刘咸生刘拱辰曾孙
男六梼橒梓枢𣏌桢女二适陈克让刘道泰玄孙男八璨琼璋
瑞瑄琛瑭珹女三呜呼昔欧阳文忠公作龙冈阡表于卜吉六
卷四十 第 12a 页
十年之后自以为非敢缓也盖有待也溍衰谢之馀继罹忧患
苟存视息以终天年宁复有所待乎 诏使在门义不俟驾
龙光赫奕有陨自 天褒大显荣贲及泉壤则文忠所谓迟
速有时不克有于躬而足以表见于后世庇赖其子孙者也虔
奉 命书展告玄宅感慕涕泣不知所云姑序其梗槩子兹
石表呜呼来者尚有以知其所自而永永不忘哉至正十年八
月一日孙男溍谨记
     先考墓志铭后记二首
先君既葬且免丧溍起自草土复从荐绅之后因得乞志铭书
篆于同年三钜工顾以縻身下列久未克归入石暨蒙恩外补
以先夫人春秋高不俟引年纳禄而归将砻石以刻而奄罹大
故惟先君荐膺崇赠祠版已屡改题志铭书篆不宜尚仍其
卷四十 第 12b 页
旧先夫人之葬仅序岁月纳诸圹而未有以昭示于后人溍忧
患馀生退休田里无繇奔走俯伏大人君子之门以请惧因循
废缺愈重不孝之罪谨以其文摹勒上石而以其所不书与未
及书者悉系于石阴初朝请府君之姊适从事郎昭庆军节度
掌书记王公渊金嘉熙戊戌进士有女作配于儒林郎两浙西
路提举常平茶盐司干办公事丁公应复实生我先君年十有
二朝请府君见而奇之氶节府君以疾废遂俾育先君为子儒
林公世居吴兴朝奉郎伯虎嘉定癸未进士于公为考中大夫
直宝谟阁太府少卿晔庆元丙辰进士于公为祖公方以考举
及格待班而德祐失国公亦失世禄家日益落先君迎致侍养
终身岁时为位以祭惟谨此志之不书者也童氏金华大姓先
夫人之曾大父恮迪功郎临安府钱唐县尉大父必遇迪功郎
卷四十 第 13a 页
绍兴府嵊县主簿父氶信公娶俞氏以宝祐四年六月十九日
生先夫人年二十归于先君后先君十二年卒至正三年六月
二十三日也享年八十有八其年八月二十七日奉柩祔于先
君之右先君受封五年卒官七品溍自国子博士出为江浙等
处儒学提举始赠先君奉政大夫秘书监丞骁骑尉追封义乌
县子先夫人进封义乌县太君溍之妇王氏昭庆书记公曾孙
女亦自宜人加封义乌县君溍既得谢而
廷议妙东文臣付以史事旁招疏贱俾预讨论使者及门先夫
人之殡在堂已九日矣服除乃拜秘书少监致仕之命累赠先
君中顺大夫同佥太常礼仪院事上骑都尉追封江夏郡伯先
夫人追封江夏郡君孙男梼已卒梓国子学生今用荫赴吏部
铨女嫁惠州学正陈克让者亦巳卒次嫁刘道泰曾孙男又三
卷四十 第 13b 页
璋瑞瑄女一此志之未及书者也然所谓考其所自出者盖有
不容尽泯所谓赠典日隆者固逆知其可必溍是用推述而备
著之先君之嘉言懿行先夫人之淑德令仪虽非不肖孤所能
称道祖父姻亚官封卒葬之详来者或有稽焉至正五年十二
月十五日男溍谨记
溍立石未几而被 上旨落致仕入直翰林备员侍讲比岁
累蒙推恩褒及于二代氶节府君初赠中顺大夫礼部尚书上
轻车都尉追封江夏郡侯徐夫人初追封江夏郡君再追封江
夏郡夫人先君加赠集贤直学士亚中大夫轻车都尉追封江
夏郡侯再加赠中奉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
追封江夏郡公先夫人两追封皆江夏郡夫人溍之妇王氏亦
两封江夏郡夫人间者溍以衰圬乞身而退始克亲奉
卷四十 第 14a 页
帝制展告以礼俄复拜召还之命未遑有所登载兹幸得请归
守先陇乃序次其略附见于石阴之下方曾孙男又三琛瑭珹
女二玄孙男一道永至正十年七月七日男溍谨记
     外舅王公墓记
外舅王公之殁遗命属溍志于幽堂溍方窃食辇下既蒙
恩外补乞身而退俄彼 旨落致仕复玷朝行及得谢而归
则奉襄大事已久溍亦老而耄及之矣念它日不可无以藉手
见公于地下谨追书其所可知者俾揭于墓之原公讳桂字仲
芳姓王氏月溪其自号也其先汳人宋渡江初五世祖琳避地
南来家于婺之东阳暨四世祖徽咸弗仕曾祖讳师伋以子贵
累赠中奉大夫妣宗氏京城留守兼开封尹赠观文殿学士忠
简公泽四世诸孙女通判衢州夔之曾孙女累赠令人宝章阁
卷四十 第 14b 页
学士刘公克庄铭其墓祖讳渊金嘉熙戊戌甲科进士授从事
郎昭庆军莭度掌书记未上而暴卒妣黄氏我高祖赠朝散郎
讳伯信之女曾祖太常丞枢密院编脩官左曹郎官朝请大夫
致仕讳梦炎之姊朝散与中奉为友婿故以长女为其冢妇考
讳沂文林郎监沿江制置副使司造船场妣张氏初昭庆入奉
大对胪唱之日太师鲁国乔文惠公行简为首相立殿上退遣
吏贺曰当以衣钵相传盖谓其居同里同以四十馀为殿试第
五人也而不料其竟不及禄母弟曰镕前十年巳擢龙飞第践
敡所至内则郎曹寺监外则监司帅守终于中奉大夫直焕童
阁荆湖南路计度转运副使抚兄子如已子由是文林以恩补
官公本宗氏子令人之从孙也焕章遵母命俾为文林后亦以
恩补将仕郎公生长宦家自少亲炙诸老痛洗绮纨子弟侈
卷四十 第 15a 页
靡之习而刻意于学为文操笔力就若不经思而蔼然有前辈
典刑尤工于歌诗乐府骈四俪六之语善楷书端劲方严得颜
柳遗法南岳有镇南之殿四大字乃焕章将漕时令公代作迄
今犹存人莫知为公之笔也随侍窅游历七闽三湘且久留江
上多所见闻遭时艰虞颇慨然欲以事功自奋际今 圣代
四海合一分命重臣坐镇南服号曰行省承 制署公处州
丽水县主簿公不敢辞受而不赴自是绝意于仕进徙居别室
开门授徒生计日衰箪瓢自适安常处顺既寿而康重纪至元
之五年某月某日不而卒享年八十有八有四书训诂十卷
诗文杂藁十卷随笔一卷娶李氏宝谟阁直学士吏部尚书大
同从曾孙女前公十有七年卒子男二人长武次复并为外家
李氏婿武后公某年卒复今独氶其家女五人长即溍妻累封
卷四十 第 15b 页
江夏郡夫人溍之曾祖姑归于昭庆而公以女归于溍笃世姻
也次适李法尚书四世嫡孙次适何德光次适吕潮某州司法
参军友德四世孙次适何德涧孙男二人坦埙坦亦巳卒女一
人凡子孙若婿若外孙男女合三十有二人先是焕章葬县北
甘泉乡广陵寺之后山搆祠字割田四十亩有畸俾寺僧守之
而僧悉以田质钱于富民公铢积寸累赎而还之晨香夕灯之
须赖以无阙公又以昭庆墓在县南之东姜族子或窃其地劵
售于豪家有司弗能直文林墓在县南之桐川又数毁于盗遂
卜地于焕章墓东南之唐坞迁两世四丧及内子之柩以昭穆
序葬仍虚其左以为寿藏旁置家舍名之曰继庵示子孙使勿
替其氶也公既殁二子以至正某年某月其日奉柩即公所自
为砖椁安厝焉始公命溍铭外姑之葬而自铭其寿藏曰生吾
卷四十 第 16a 页
顺兮殁吾宁魂气超腾兮风露青冥佳山佳水兮佳城郁郁吁
嗟兮吾其寓形此室铭成而不及自志其平生本末爰以属于
溍惟公之盛年有官而无位晚复抗志事外故其素蕴不少槩
见于设施溍所书若甚简略而皆有可徵不敢效世俗巧饰诬
言以为欺也至于系序官伐姻亚之详虽细弗遗不暇一一裁
以古书法而去其繁冗诚惧夫后之人日远日忘也过而览者
幸无诮焉至正十三年冬十有二月二十七日庚申婿翰林侍
讲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脩国史同知经筵事黄溍谨记
卷四十 第 16b 页

金华黄先生文集卷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