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九
卷三十九 第 1a 页
金华黄先生文集卷第三十九
           临川危素编次
  墓志铭
   江阴吴君墓志铭
君讳方字季仁姓吴氏世为江阴人七世祖范大观政和间累
举八行皆不起后以慈宁庆寿恩封承务郎人不称其官而称
之必曰八行先生云尝出私钱治郡学而授弟子业没因祠之
至今不废六世祖仲基宣和甲辰进士五世祖阅之绍兴壬子
进士高祖讳某曾祖讳庠祖讳珏考讳世英并晦弗耀母曹氏
有子三人君其季也少受经于乡先生陆子方而于诸子百氏
医药卜筮数术之书靡所不知作诗尚理致不事雕饰然未始
自以为高教其子率能有所成立其奖饰后进虽小善弗遗有
卷三十九 第 1b 页
过辄面斥之亦无少恕里中子有获罪于其父将违而去之者
诣君别君谕之曰生育之恩昊天同极天可逃乎其人大悔遽
下拜请归侍养于是父子如初乡民有兄弟三人生五子而析
居者已三十年君睹其墟落整比长幼有序语之曰吾观汝家
雍睦如此曷不萃而为一乎其人感悟曰仁人之言倍之不祥
遂复同居君之启迪人多此类有盗屡发君所藏一日卒然遇
之邻家子也左右欲闻于官君曰吾不能薰之为善良暴其事
则辱在我耳彼岂乐为盗哉迫于贫耳竟纵遣之后果自愧而
改行其能使人化服又如此若家非甚礼于财而乐振人之穷
居者行者咸有以资之病与药饵死与棺槥谷贵则下其直贷
钱而弗能偿则折其劵岁饥有司劝分君自度力不足周一郡
乃罄馀粟以食其乡之人蔡港务官所亏税钱一千三百缗计
卷三十九 第 2a 页
无所出携其女粥于市君闻之悉为代输因请以女备给使君
拒弗纳州官有受代贫莫能归者死无地以葬君方自治寿藏
辍其地以卑之此尤为人所称道者也君自奉食无兼味而凉
天佳月朋簪杂集觞豆甚设雅歌投壶尽欢而止延祐中故人
有知君者荐为处州儒学录辞不就自号懒庵居士以示绝意
于仕进晚筑室于家东南将徙居之俄得风痹疾稍愈而复作
临终顾其子曰人孰无死古人重于得正而毙吾殆庶几乎其
毋以侈靡之物敛且毋以缁黄溷吾家泫汝䓁能守其身而不
坠诗礼之传则吾所望也言讫而逝君生于前至元二十五年
正月二十三日卒于后至元五年正月二十五日享年五十有
二其年三月二十六日葬顺化乡黄山先墓之侧娶朱氏子男
八人长惟诚次惟谅为伯父后次惟训惟谊惟谨惟谟惟诜惟
卷三十九 第 2b 页
评女三人长适常州蒋钺馀在室孙男二人女二人君葬后三
年惟诚介赵君季文贾君彦高纳谒而言曰先人不幸至于大
故惟诚䓁遵治命速葬未及跣走于先生长者之门以啚不圬
惧久且坠逸益重不孝之罪愿矜而赐之铭按事状所述君平
生大槩多可书而惟诚之请又勤恳若是不敢以不文为解(铭/日)
紧君之先以八行徵再世文科茂恩是承君主盛时不荣以禄
惟行与文是似是续动人者义泽物者仁咏歌道德为时逸民
有子诜诜干父用誉载其休声永表封树
  溧阳孔君墓志铭
溧阳孔君既没之明年其孤汝舟汝楫将奉柩以葬前期汝舟
俾其子惟中走钱唐以铭来属按状君讳学诗字文卿六世祖
按自鲁徙吴曾大父潜又自吴徙溧阳而占籍焉大父应祥始
卷三十九 第 3a 页
务治生产以殖其家父庭秀以谨厚克承先业有子二人君其
次也至元乙亥国朝取宋之师至金陵寓公赵待制淮起兵溧
阳被执不屈而死君年甫十有六窃自念曰彼大臣子且有位
序死固其所蚩蚩之氓安知天命所归徒耴死无益也乃赞其
父率众诣军门乡井赖之以完主帅奇之因挟以北上欲荐于
大府俾效官使君之父适遣人以物色访得君所在君慨然曰
吾获为太平民终养其父母幸矣奚以官为恳辞得南还君持
身以正家法甚严而济之以恩伯兄蚤世抚其遗孤如巳子中
分田庐择其美者授之族姻里党之穷乏必加周恤而不以为
德它可便于乡邻者无不致其力大德丁未之饥食其饿者瘗
其殍死者天历巳巳荐饥亦如之且倾廪粟以助官府之弗给
法当淂官有司将上其名于铨曹君谢曰吾以有馀补不足尔
卷三十九 第 3b 页
岂藉是荣吾身哉况以入粟而赏官何荣之有识者尤用敬服
君素刚介人有过辄面斥责即贵势无所避故与世多忤有诬
陷以不法者平昔所怨忌又旁咻而力㨈之长吏觊君有所请
托抑弗为理君曰吾心无愧于天人恶能胜天哉巳而卒淂直
挤之者乃自悔而君无几微见于辞色第戒其子曰汝辈毋惩
■所遭而怠于为善亦毋以家之礼而不由于礼惟勤生可以
继其先惟知学可以淑其后至其子能自植立遂悉付以家事
日与宾客从容于琴册觞豆壶矢间二子列屋而居号南北宅
君往来惟意所适而安焉不以久近为计也君尝大书性字于
座右谓人曰能循性之自然则无入而不自淂矣人因称之曰
性斋云君卒以至正元年二月十四日享年八十有二葬以二
年某月某日墓在所居里陆上原先茔之次娶教氏前三十有
卷三十九 第 4a 页
一年卒子男二人汝舟汝楫也孙男五人惟德惟和惟中惟良
惟懋女四人婿曰蔡翼张滨宗应槐汤某曾孙男八人女五人
玄孙男一人女一人盖君平生大槩内有所养而不挠于物外
无所慕而不累于名近乎古所谓乡之善士者可铭也巳铭曰
君家于南由鲁友分归而求诸远有异闻见几者知利物者仁
为而不■匪以资身惟是浩然弥久独存安常委顺讫为全人
亦既有年有子有孙有铭昭之刻在墓门
  乐平朱君墓志铭
至正元年秋予与建德推官李君粲同较文乡闱南士预荐者
二十有八朱公仙其一也于是公迁之父殁已十有一年葬亦
五年矣又六年而公迁用特恩为吾婺学正奉李君所为状来
谒铭谊不得辞君讳以寔字寔传饶之乐平人始居万全乡之
卷三十九 第 4b 页
石潭三徙而居永丰乡之文充族日以大至君爱金山乡硕德
里山水之胜又徙居焉其先有仕甫唐者曰兵部尚书钧谱谍
散亡逸其世次大父曰国章生于宋李晦德弗仕父曰君美博
学有文而多材能李公庭芝提点江东刑狱奉书弊迎致之将
授以宫力辞弗就君生十岁日记数千言十二能属文十四而
宋亡遂绝意于仕进至元间有大浮屠领其教门事贵势熏灼
或谓往拜其座下一官可淂君日李公庭芝南朝正人吾父尚
不肯出其门下浮屠何为者耶吾膝不可屈也郡守周侯天骥
以书推荐于当路君掉臂弗顾周侯愧谢焉
国朝用科举取士有司强起君就试一不合辄不复践场屋盖
其父子之出处如此初君之少也颇务汎览工文辞闻吴先生
中复以石洞之学倡于其乡与伯兄季弟征从之游尽弃其学
卷三十九 第 5a 页
而学焉君之学尤长于易覃思三十年著书曰六十四卦馀义
谓伏羲之卦止于八文王拘菱里重为六十四而名之周公困
于流言又作卦爻之辞以明之易㒷于忧患文王周公父子事
同故因象而系以事象非虚设事非空言所谓以身立教也既
刻其书而不轻出故时人鲜有知之者他诗文曰偶得集者若
干卷虽穷不自聊而言辞和适无所怨怼其自养也厚矣此又
君师友源流学问之功可见者也君怪孝友每恨居贫无以奉
甘旨凡祭享于家展省于丘墓必为之陨涕居家有礼妻子伺
其喜怒莫敢犯交朋友处乡党以庄敬至教人则下其颜色而
诱掖之樽酒从容抵掌谈笑人爱之而弗敢狎也晚岁结庐田
野间其东北有高山多爽气方欲纳其清华以葆遐龄俄一夕
梦其师告之曰明日与子讲大学诚意章自今子其脱然矣诘
卷三十九 第 5b 页
旦占之不解其夕遂卒至顺二年十二月十日也享年六十有
九其葬以至元三年十二月某日墓在所居西南若干步君所
自卜也娶董氏后两月䘚合葬焉子男四人长公进次公远次
公迪次即公迁女一人适汪起龙孙男七人女二人予闻之孟
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君父子自信特立不失身于
人可谓有所不为矣负其材艺而卒莫能有所必为岂非有志
之士所为叹息痛恨者乎公迁遭值盛时以文学自奋而汲汲
焉图其不圬此孝子仁人之用心也耒者讵可忽诸铭曰
范我驰驱大道孔夷人谓其迂捷出它𡵨猗欤朱君自信不疑
观父之行以洁其归往而不返匪佚乎私其行其止得易之时
惟不有逢以卒不施尚克有子乘时奋飞进也以渐不函不迟
后有㒷者监兹铭诗
卷三十九 第 6a 页
   祈门李君墓志铭
君讳与廉字子常姓李氏其先唐宗室广明之乱避地东南至
歙之黄墩兄弟三人祈为三族居祈门孚溪之槃田者曰鸿君
始祖也十世祖秀有子六人六子而下两世合百有二人后益
蕃衍遂为其乡之望君曾祖讳悛祖讳圣任父讳如深因所居
以为号曰盘隐宋末干戈未定之际里人皆赖以安母熊氏君
于兄弟五人中最幼熊氏出也生而秀异既长躬行孝悌侍父
疾衣不解带者三年父没四年而母亦殁居二亲之丧动必以
礼俚俗诞妄不经之说悉屏去之葺先庐以奉其长兄而别为
诸兄筑室乃依山结屋而居焉长兄官池之青阳往省其疾越
翌日兄䘚其长子甫四岁次未睟奉寡嫂扶护其丧以归次兄
继䘚而两庶兄亦䘚为经纪其家事曾无彼此之间祖墓世远
卷三十九 第 6b 页
多芜废率族人访求而表树之割已田若干亩立祠于十世祖
墓而刻其谱系陷寘壁间族人有子孙贫乏徙它郡而人窃卖
其墓地者有夫妇俱死子幼而人窃卖其田土者悉为出力尽
复其旧外舅姑没抚其二子至于成人又皆死为立后而葬焉
诸姊耒宁而没者则为治丧而育其子嫁其女从夫远宦而老
且病者则迎归而为其子纳俾职奉养夫与子俱亡而无依者
生则养之死则葬焉其䔍于伦理类如此君与人交无亲疏各
尽其情然刚直尚气莭临事果敢岁饥民相率盗取人粟长吏
庸孱畏惮托故避去君以为稍缓将滋蔓而为乱奋身勇往擒
其首恶馀党皆骇散因出所储以赈其不能自食者人尤以是
称之所居有涧水出两山间架石梁其上以便行者暇日则治
东园莳花卉作亭其中而于其外疏泉为池搆屋其上日乃与
卷三十九 第 7a 页
卷三十九 第 8a 页
卷三十九 第 9a 页
卷三十九 第 10a 页
卷三十九 第 11a 页
卷三十九 第 12a 页
卷三十九 第 13a 页
卷三十九 第 14a 页
卷三十九 第 15a 页
躬行孝友出乎天性由家而乡是亦为政随所设施利兴害除
山讴海谣化为诗书观顺自养屏绝世事蝉蜕溷浊翛然而逝
重泉永閟宿草屡新发其幽光惟亻有人云山苍苍遗风故在
昭以兹铭扬芬千载
  诸暨陈君墓志铭
始予为诸暨州判官闻陈君兄弟以尚义称其乡君兄用荐者
起家教授平阳州以母老辞不赴然乐与一时贤士大夫游而
君自蚤年雅志丘壑或劝以仕则应之曰吾学不如古人才不
如今人纵有以荣其身宁不愧于心耶由是人莫敢强君方恬
然自适不以世故屑其意世亦鲜有能知之者予去官后数岁
偶过君所居紫岩之麓君从其兄出谒予观君进退有礼听其
言又皆质直无所矫饰而于其兄唯诺甚谨窃敬异之别后声
卷三十九 第 15b 页
问阔绝已十年君之婿王仲杨俄以君讣至且求予铭君墓辄
不让而铭之惟陈氏自宋金华令枋始家于诸暨至君之曾祖
讳某祖讳良仁父讳开先三世俱不显母冯氏有子四人君其
季也君讳嵩字以高弱冠罹寇难先庐尽毁伯兄元震仲兄元
凯咸没然次 孙则教授君与君同奉母命殚虑毕力掇拾残
败之馀铢积寸累再涉寒暑家乃复完割田若山六千馀亩建
义庄义塾聚族人之不能自食者养之其未知学及里中子弟
来学者教之事闻于 朝为下有司表其居曰义门云君事
母善承候颜色晨餐夕膳必极其甘旨母年六十君与教授君
捐宿逋之钱四万馀缗愿以增母寿母年九十有六而终君哀
毁骨立比免丧酒肉不入于口教授君卒君尤悲不自胜哭之
曰吾同气惟兄在耳兹兄舍我而逝自今以往出入将谁告事
卷三十九 第 16a 页
可否将谁取裁乎因徙居义塾大治其屋室而益以私田若干
亩凡教授君所欲为而未遂者悉以身任之每为子侄言成立
之不易而戒以勿坠先训至正二年君年七十其年五月二日
不疾而卒某月某日葬某乡某原娶姚氏子男三人长嘉言次
嘉绩君以伯兄乏嗣俾为之后次嘉善女一人适王仲杨来求
铭者也孙男二人君为人坦易淳朴读书不务驰聘于文华而
孝友出于天性与人交一以真实人或负之未尝与较虽晦迹
不仕而行脩于家泽施于人非果于忘情斯世者是可铭也已
铭曰
陈望颖川实惟大姓来家于越由金华令中隐弗耀逮君兄弟
兄弃其官君亦不仕择义而行啬已𥙿物匪乐乎独以私其佚
有炜大书表于宅里铭昭其藏诒尔孙子
卷三十九 第 16b 页
  华亭黄君墓志铭
始予校文乡闱华亭黄璋首以荐书北上试有司不合而归益
肆其力于学无少懈及予起自退休入直词林被 旨预闻
试事璋以再荐而来竟不偶予能得之于二十年之先而不能
不失之于二十年之后方用自愧而璋珠不以欣戚累其意蹐
予门再拜而言曰吾家上世未有以官业知名于时者璋非岁
就学吾大父暨吾父延名师开导而饰厉之甚至庶几跻攀分
寸为闾里之荣而吾大父巳不及待大父没且葬十年而吾父
未有以表于丘隧盖有望于璋而璋又鄙劣不克自振无以复
于吾父失令弗图惧久遂废缺辱赐之一言俾吾大父没而不
亡吾父亦有以自慰璋虽为明时弃物无憾也予窃矜其志而
嘉其言之有礼弗敢拒也序曰君姓黄氏讳允恭字敬翁松江
卷三十九 第 17a 页
之华亭县人自曾祖昌祖原长父文荣逮君皆弗仕君为人谨
厚而严恪服食不事侈美江南新附之初愚民未洽于教化多
相率为盗君年二十馀痛其家焚掠无遗夙夜苦心劳形期复
先业丝蓄粒聚家以苟完久益充裕或有急而求假贷必如其
请贫不能偿则折其劵与人交笃于信义或以非理相加忍弗
与校性至孝母吴氏年垂百君之年亦踰七十温凊定省未尝
辄废遭丧致毁不嫌其过乎哀岁时子孙捧觞为寿必谕必勤
俭保家为务元统元年有 诏旌高年耆德之士府以名上
于行中书省命县长吏诣其家表署如式御史安公为大书其
里门曰旌德云君结庐先陇之侧优游息偃既寿而康出入动
作无异少壮时偶感微疾而遽弗起属纩神识不乱大敛面如
生其善自持养可知也君生于宋宝祐元年十一月十八日䘚
卷三十九 第 17b 页
于今至元五年二月十八日享年八十有七以其年三月某日
葬于胥浦乡泖环里父墓西若干步娶许氏子男一人曰钺璋
之父也女一人适许庭芝孙男三人琛本君庶子命为钺之子
圭无锡州新安巡检璋以天历二年至正四年两耴乡荐今用
特恩当补官未调女一人曾孙男三人女七人玄孙男二人女
一人予闻之欧阳子曰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君积累之素
传于再世以其时考之不为不久矣为善之报果何如哉姑为
之铭使刻以俟铭曰
繄君之先未有显闻积善自躬传子及孙既菑既播而又肯穫
不以无年辍而弗作其穜其稑物之不齐日至而熟食之以时
惟铭可徵刻此贞石告于后人用劝无斁
  秦君墓志铭
卷三十九 第 18a 页
秦氏之先出于鲁公伯禽有以公族为大夫者食采于秦以邑
为氏汉徙大姓实关中始家于京兆其后有仕宋政间通籍于
朝者于君为九世祖建炎初自汴都随跸南渡因侨居于金陵
故君为今集庆路之上元县人累世丘陇皆在上元之华墅族
日蕃衍殆百馀房有兄弟并膺乡荐者至今两派子孙犹以大
小贡元房为别大父讳世修端平中始出居郡城之报恩坊与
其子三人皆晦迹弗仕其仲子讳淮英君之父也君讳士龙字
仲翔生于 国朝至元癸已资质魁伟自幼凝重如成人性
仁厚乐易䔍孝于亲待族姻有恩接宾朋有礼尤倜傥喜赒人
之急乡邻有假贷弗能偿者不责也天历已巳岁大祲民乏食
捐钱五千缗易粟以赈之江淮间有巨啇偶与君为市而遗其
橐金君拾而藏之以俟日且暮啇号泣而来曰家赀尽在是今
卷三十九 第 18b 页
一旦失之矣君问为金几何商以实对君验其数与所对合即
㪯而归之啇请以其三之一为报君峻拒而不纳识与不识咸
称其长者君平居衣无华饰室无嬖宠皃温气和未尝有疾言
遽色至于见义勇为则毅然如烈大夫读书务明大义教子必
延名师躬自执简相与讲说论辨而训饬焉诸子亦能刻厉而
俱有成立君晚益不出日以觞咏徜徉于山水花竹间邈然若
与世相忘者金陵台府所涖名公大人见君莫不器重之至正
辛卯某御史㪯茂异又㪯遗逸皆不应济南张公梦臣为中执
法遇君尤厚君自号雷渊公为大书扁于所居之堂丙戌秋次
子德新由行台书佐从事淅东宪府欲奉安舆以行君不可已
丑春因谒先墓于江宁县凤台西乡慨然谓长子德基曰狐死
首丘不忘本也我死必葬我于此卜兆云吉手植桧一本识其
卷三十九 第 19a 页
处寻以是年五月六日卒于家享年五十有七娶某氏子男二
人德基德新也女三人长蚤夭次适王元诚幼在室孙男三人
女三人二子遵治命以其年七月八日奉柩即君所卜风台西
乡之大黄冈汤家山葬焉德新既解奏差之职归持服暨从吉
复至淅东会予以老淂谢归卧林麓德新以予友太常博士胡
君助之状来谒曰先人生无禄仕名不登史册葬宜有铭以昭
不圬敢以为请予观宋之中叶遭值多故士大夫扈从而南显
融于时者固多堙灭无闻者亦不少有如君家一门九世以俭
德自保而其流泽弥久弗衰岂易及哉君际今 圣代诸公
不无望其稍出所韫以应时须而君雅志恬退讫以布衣终盖
君之为善虽不必躬食其报而有子能亢其宗方兴未艾尚何
憾■铭曰
卷三十九 第 19b 页
秦故官族由汳而升世有隐德不居其名君生盛时可仕而止
荐书交驰卒不为起眄彼丘园水清木深我自乐此而有遐心
可欲者善孳孳朝夕积之也久发也不亟委祉所及承之有人
扬其幽光耀于无垠凤山之原窈乎玄宅山云下垂芘此新刻
  吕君墓志铭
君讳权字子义姓吕氏婺之永康人讳野者于君为曾大父讳
茂者于君为大父至元间尝宰乡邑后辄隐弗仕父名汲母朱
氏君幼习于礼度以简静自持不妄言笑服用无华饰然其立
志果锐遇事机警母没时生甫十三能佐父理其家益练达于
世故抚弟妹尤雍睦有恩大父深爱之指以语客曰是儿他日
必亢吾宗会贡举法行君慨然思奋拔以自见而雅不欲溺意
俗学闻乡先生许益之讲道八华山中负笈往从之游考质玩
卷三十九 第 20a 页
覃思或竟夕不寐侪辈推其精勤君娶胡氏有子曰炳蚤夭因
以哀致疾庸医投药过差久弗效泰定三年秋疾少间有司强
使就试乡闱适疾复作而上沈痾茌苒阅十四寒暑浸成衰弱
以天历二年八月辛卯卒于家得年三十有八将终告其父曰
生不得尽人子之道死又无后请以弟机之子烜嗣父如其言
而命之始君自书其梦中之语曰青壁虽万里白云只三寻莫
知何义至是以其年之脩短验之若有数然君所为诗文皆不
苟而无留槁其父卜以元统元年十一月己酉葬君于义乌双
林乡住山之原哀其有用而不试有作而不传无以慰前人之
望自志其圹累数百言犹以为未足复俾子即其窆石系以刻
辞予虽不及识君而辱与其父有雅故知其言良信乃掇耴志
所述序而铭之铭曰
卷三十九 第 20b 页
受材之美兮逢时之昌良工范我兮游夫康庄啬不使年兮遏
而莫扬讯之故老兮我梦何祥昭回在上兮草木承光陨珠重
泉兮幽幽其藏父老子幼兮天之苍苍孰纾其哀兮荐此石章
卷三十九 第 21a 页
  魏郡夫人伟吾氏墓志铭
至正元年四月二十日今吏部尚书契哲䔍公之夫人卒寿四
十有一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溧阳州某乡某山之麓尚书既
亲志于幽堂其子契伯僚逊䓁复以尚书之命求予铭揭诸封
隧用昭示于后人予辱与尚书有同年之雅故不敢以不文为
解谨按夫人讳月伦石护䔍字顺贞系出伟吾氏曾祖讳雍吉
脱忽伦由雍吉脱忽伦而上世仕本国祖讳脱烈事
世祖皇帝为功德使以劳绩被褒锡甚厚桑葛秉政嫉其能而
恶其不附巳诬构以罪遂遇害考讳八里麻吉而底资善大夫
福建道宣慰使都元帅妣廉氏中书右丞布鲁迷失海牙之女
夫人生而聪慧稍长能知书诵孝经论语女孝经列女传甚习
见前史所记女妇贞烈事必再三复读而叹慕焉年十七归于
卷三十九 第 21b 页
契氏契氏本突厥之贵戚自唐以来世相伟吾氏遂为其国人
尚书之曾大父曰庄蕳公岳璘帖穆尔大父曰忠悯公合刺普
华父曰忠襄公契文质仕 皇朝咸至大官伟吾氏之国实
古高昌地忠襄以上世尝居契辇杰河因以契为姓示不忘乎
初也其在高昌最为钜族而夫人出自名阀以淑德克配君子
事其姑高昌郡太夫人尽孝甘毳温凉无不曲致其诚处妯娌
雍睦无间言率群婢治丝枲与凡女工之事必以身先之太夫
人尝曰新妇孝顺吾将就汝终老焉尚书起进士由太常出为
西台御史夫人独留大都天历之初两京军旅并起朝贵多以
疑似获罪妻子莫能自保关右道阻音问不通夫人日夜号泣
以幼子属诸保姆曰脱有不虞汝䓁各图生全以抚育 儿吾
惟以一死报所天耳寻挈家而南及尚书迁南台御史夫人侍
卷三十九 第 22a 页
太夫人居高邮俱病疫夫人力疾躬视粥药太夫人竟不起夫
人晨夕号恸声彻阃外春秋脩其时事哀慕如初丧尚书出佥
广东宪司事弹劾无所避忤大臣意解印绶径去与夫人至江
东时忠襄方买地于溧阳州永成乡沙溪之上奉忠悯而下六
丧以昭穆序葬竣事㪯酒以祝曰新妇佐吾儿生事葬祭孝敬
不怠愿新妇有子有孙皆如新妇吾宗尚有赖焉未哉夫人属
疾不脱茵席者五年日训其子曰吾鞠育汝䓁良不易吾病久
且死汝曹务强学力行兄弟和睦母听妇言母蓄私财吾见恃
才骄傲耴败者甚多汝䓁能以为戒吾瞑目无憾矣继而忠襄
即世夫人起治丧事如未病时由是病增剧亲党来候问犹以
温言慰之叩以遗命笑而不荅临终精爽不乱夷然而逝夫人
初以尚书贵封乐安县君进封南昌郡君今追封魏郡夫人生
卷三十九 第 22b 页
男十人长即契伯僚逊 御位下速古而赤登至正五年进士
第今正端本堂正字次契理台国学生今为礼足仓使次契帖
该乡贡进士今为翰林国史院译史次契德其
今上皇帝潜邸速古而赤次契吉思次契弼次契赉皆国学生
馀早夭女三人懿宁许嫁廉咬咬平章政事大师恒阳文正王
从曾孙也馀亦夭孙男四人长寿延寿海寿山寿女三人尚幼
铭曰
姻联之盛诗咏硕人妇功妇德莫得而闻夫人之先为国近臣
于归有家显显相门从夫而贵正位小君匪矜其仪翟茀朱幩
英华外发黄裳之文音容未远声猷具存孰扬其名子孙振振
授予彤管写兹苍珉
  颖川郡太君江氏墓志铭
卷三十九 第 23a 页
故赠中顺大夫同佥通政院事骑都尉追封颍川郡伯陈公讳
芹之夫人江氏讳爱其先燕之宦族夫人年十七归陈氏陈氏
世居温之永嘉通政府君之曾祖赠秘书卿永嘉郡安惠公讳
景彦曾祖妣永嘉郡夫人王氏祖赠集贤学士永嘉郡恭僖公
讳春祖妣永嘉郡夫人杨氏考赠大司徒温国康顺公讳自中
妣温国太夫人杨氏温公之兄宜中为宋丞相悼宗社之沦覆
弃官浮海去而温公以大都督府行军司马屯分冰关亦执节
以死五子存者三人长即通政府君次曰萍次曰葭皆育于外
家婺之兰溪杨氏江南臣附杨氏以三子归于京师葭先卒萍
寝长历事
成宗
武宗
卷三十九 第 23b 页
仁宗三朝为银青荣禄大夫大司徒宣政使故通政府君先三
世以司徒贵显被褒崇通政府君未及仕而遽卒夫人所生子
曰爱穆柯蚤以门功入备宿卫受知
今天子由奉直大夫大都留守司判官迁朝列大夫副留守乃
用著令追命通政府君以今官阶勋爵而夫人从封颍川郡太
君夫人幼秀慧善女工能诵孝经论语孟子而知其大义事通
政府君甚恭谨居丧无违礼抚其孤慈而严每谓陈氏故宰相
家不宜令子弟废学至粥簪珥延师以教之治家有法内外无
间言平居刻意于梵典日诵法华金刚诸经[𡠉]居后以靡他自
誓因断发为比丘尼事闻 宫掖赐名净行俾祝釐于内祠岁
给衣粮及侍从者五人至正八年冬十一月俄感微疾九年夏
五月疾亟遂以其月二十五日终于京师安富坊之寓舍寿
卷三十九 第 24a 页
十有三子男一人即爱穆柯女一人曰娟亦为比丘尼居禁
司徒有子曰达幼孤夫人鞠之如巳子至是同爱穆柯奉柩至
南卜以十年春二月某日合葬于兰溪某乡某原通政府君之
兆初夫人属疾 朝廷宣医诊视相继于道于其葬也
上命赐赙楮币五千缗 中宫所赐半之前葬爱穆柯使达以
状来曰维吾母生有淑德克配君子遭家多难而能曲全妇道
陈氏之不坠其宗者吾母实有力焉不可无以昭示于后嗣幸
序而铭诸溍不敢辞谨摭状所述为之铭曰
猗欤夫人来嫔相门温国之子司徒维弟乃于其间不有膴仕
九原莫作舟移于壑藐兹遗孤其将焉托夫人守义断发自担
保之育之俾承先志遹观其成克有列位假宠疏荣夫人是膺
翟茀以朝日侍内廷弗居其有委命真垂顺寂而逝不留不处
卷三十九 第 24b 页
哀动中宸讣闻当宁恤典所加便蕃锡予灵輀南迈葬从夫君
铭以昭之刻于贞珉
  宜人贺氏墓志铭
故江南诸道行御史台监察御史杜公之配曰贺氏以恩封宜
人有子曰凯为察院书吏因就养于金陵至正八年九月二十
六日卒于寓舍年七十有二凯䓁奉柩葬于城西仍自东里启
御史公之殡合窆焉爰以书及新安唐君之状来谒于予曰凯
忝承先人之遗祉获从事于台府休沐之日吾母必切切以先
人平昔贞白之操加荣励焉凯之无所肖似而不至大缺失者
吾母伸先人之教所致也今吾母已矣不可无以垂示后嗣愿
卑之铭按状贺氏冀宁之榆次人先世俱晦迹弗耀宜人生有
淑德稍长能诵四书年二十父母择所宜与得御史公而归焉
卷三十九 第 25a 页
御史公讳质字文美与贺氏之家居同里少孤能自植立负材
气而䔍于学以莭义自期见称诸公闻其教授于乡学者多负
笈而至宜人主中馈尊贤礼下举中其度而不过乎 每以不
逮事舅姑为憾岁时佐御史公脩其祀事惟谨御史公之伯父
伯母俱在堂宜人奉之甚至处妯娌以和诸姑及笄而贫不能
嫁则脱簪珥发筐箧以与之无所芹宗党有困乏必厚其周给
里中婚姻失时者数家资其助尤多其考弟慈天性然也御史
公用集贤大学士郭公御史中丞冀公荐召为翰林国史院编
脩官会京师大疫犹子某證危甚家人惧传染莫敢近宜人曰
死生有命讵忍坐视其毙耶乃躬治粥药调护之讫赖以安御
史寻入为椽中台历燕南河北山南江北两道宪司经历遂拜
御史之命宜人之族有来谒者辄心之曰杜君以文学起家以
卷三十九 第 25b 页
廉介耴知王公大人勿以我故损其名夫名犹水也覆则不可
收矣幸无讶焉人服其有识御史公在官岁馀终于位宜人攀
号屡绝不数日发尽白[𡠉]居去乡井远虽食贫而教其子不废
皆至于成人初宜人归御史公未几因宴集淂金钗于座隅遣
遍诣所亲问谁所遗母党王氏方疑其侍婢箠之几死钗出婢
乃免家童执烛误爇纸帐诸子怒曰明当挞汝宜人亟呼来前
挞而谕之使去曰奴辈愚騃不即挞竟夕恐怖必生他故其虑
事之远如此宜人方无恙时凯忽语人曰夜梦地震而室倾坤
道母象也兆见于梦奈何既而宜人果遘疾凯忘食废寝衣不
解带几两月疾竟不可为临终戒诸子谨守先训而勉诸孙以
力学且令居丧勿用俗礼言毕而逝子男四人长矩用荫入仕
今为某官次伦婪凤州儒学正前卒次即凯由江东福建浙东
卷三十九 第 26a 页
三宪司书吏升居察院次愚汀州路宁化县北安砦巡检女三
人皆早卒孙男七人女三人唐君之言曰世有贤如御史公而
不淂宜人之贤以媲其德者十百也以御史公为父宜人为母
而不淂如凯之贤子以趾其美者千万也予是用考其三从而
淂其可铭者而铭之铭曰
内言不出孰淂而称观夫所从善乃可名惟时令淑相其夫子
恪共宪度正直是履教诲尔子不替其承乃纂其绪乃鸿其声
作为铭诗用垂贞则表于丘坟昭示罔极
  宜人陈氏墓志铭
太常博士东阳胡先生之夫人陈氏同邑甘泉乡太平里人曾
祖讳某祖讳某父讳某世业儒母徐氏夫人生三十有七年归
胡氏以先生贵封宜人年七十有六以至正六年正月四日率
卷三十九 第 26b 页
子瑜卜以九年十二月某日奉柩葬其乡之履善原前葬以状
来谒铭瑜之言曰
国朝之耴宋也其将相大臣拥度宗二子由婺入闽大军追之
多所杀戮群盗乘时窃发吾邑被祸尤酷外祖扶老携幼避匿
山谷间吾母时甫六岁饮食起居未尝斯须去尤右外祖二女
长陷于兵惟吾母在侧尤所钟爱必欲择名士与之未及如其
志而外祖外祖母相继沦谢吾母悉出所储奁具以治丧亲党
莫不称其孝吾父之前夫人生一女而没未有适嗣闻吾母贤
乃聘为继室越二年而瑜生吾父以儒学起家入通朝籍在外
之日多家务皆吾母综理之吾父所以得遂其宦游而无后顾
之忧也吾母视瑜兄璋如已出未尝以适庶为间及吾父将以
赀产付瑜兄弟辄请中分之人以为难瑜幼多疾吾母抚育备
卷三十九 第 27a 页
至须其长而教之闻瑜知亲师取友则喜见颜色吾父久留京
师亟为瑜授室瑜初淂一女以未有子为忧及瑜构新居于邑
中以奉吾母而瑜连得三子喜不自胜吾母䫉丰厚而志恬静
不妄言笑自少见外祖母勤于女工习之不怠瑜间尝进而言
曰家幸粗给饘粥有妾媵以任缝纫何自苦为吾母曰不然女
工犹士之为学不可以贫富少老为异苟不自力何以率下乎
吾母幼通书晚好佛者之说置像设而事之甚谨卒之前三日
适当岁旦姻戚来致贺笑语终日及属疾呼侍婢秉烛起坐索
汤啜之儿妇辈亟往候视迎医甫及门则巳逝矣时瑜适往省
吾父闻讣南奔抵家巳五阅月攀号靡及忍不即死以图不圬
惟子其念之溍与太常先生学同志居同里又备员史馆为同
僚托斯文之雅故五十年犹一日其能恝然乎先生名助字履
卷三十九 第 27b 页
信别号古愚父讳某宋迪功郎今赠承事郎秘书监秘书郎先
生两为儒学教授两入翰林国史院为编脩官遂以承事郎太
常博士致仕年踰七帙耳聪目明寿考未艾子男二人璋居长
而瑜为适瑜用荫入官今为某官女一人适陈槱孙男女合十
三人璋三子曰应文应元应申二女瑜三子曰朋寿端寿奕寿
五女序而铭之于以纾先生之怀且勉瑜兄弟使益谨其承以
申罔极之报也铭曰
吁嗟夫人葛覃之勤殷雷之义鸤鸠之均克谨所从宜享其报
荷天之宠于光有耀播诸铭章慰其夫君亦勖其子逮其仍昆
  危母欧阳氏墓志铭
金溪危府君之夫人欧阳氏也为庐陵名族曾大父某大父某
父某皆弗仕母赵氏宋室女夫人夙闻庭闱之训能自谨饬年
卷三十九 第 28a 页
二十有四归危氏府君讳安素清贫夫人躬井臼米盐靡密之
事佐之持其家三十年如一日内外无间言府君寝疾夫人治
粥药达旦不寐府君既不起夫人居丧举必中礼尽鬻其衣服
以共葬祭抚育其孤子升至于成立外家世蓄疡医良方夫人
悉取以授之艺成俾出游四方以广见闻而升不忍去膝下夫
人察其情乃与之俱至京师升稍出其术效验如神隐然名动
公卿间有奇疾必以礼延致之因资以具甘旨夫人居而安焉
每谓升曰古语有云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圣人善之汝其
守以为戒临财慎母苟淂由是升之所赴无贫富贵贱必尽其
心重纪至元之四年八月癸酉夫人忽告升曰我将逝矣汝勿
以我故亟归寻复遍诣邻家及亲戚之在京师者言当永诀后
二日乙亥沐浴更衣而化淂寿六十有六升哀毁过情遵遗命
卷三十九 第 28b 页
留京师至正三年御史有知升者列荐于太医院较艺中式而
以名闻被 旨补承应太医岁时巡幸群臣扈从未尝不在
其间八年 诏复其家九年六月壬子入见于 慈仁殿
复被 旨升御诊太医禄足以丰其养而夫人不及待矣升
将奉柩还金溪卜以某年某月某日葬某乡某原前期以状来
谒铭始予识升于滦水之阳观其作止雍容恂恂雅饬意其必
好脩之士而寓迹于医及考状所述乃知皆夫人之教也是宜
铭夫人有子男一人即升女四人长适奎章阁侍书学士虞集
次适洪某艾某传某孙男一人充闾女一人铭曰
于嗟夫人远从其子教之诲之俾有禄仕如种既穫如炊既熟
委而弗食悲缠风木返柩故山崇崇丘墓庶承茂恩用表封树
  吴母赵氏墓志铭
卷三十九 第 29a 页
金华吴君元圭之配夫人赵氏宋宗室女于奉悼王为九世孙
曾祖时中将作监祖若兰知徽州婺源县丞父嗣开未及仕而
卒夫人少孤鞠于伯父年二十归吴君吴君之家故为著姓族
大以蕃即所居地望号灵岳吴氏至元间江南甫定盗贼窃发
不时吴君因挈家入依城郭赖夫人佐之以勤俭家日益𥙿内
外属于庆吊之事有不能举者多耴给焉吴君之在疾也夫人
共养营救有过人之行宗党为之称叹不巳吴君先夫人十有
八年卒诸孤尚幼夫人躬率之治地于惠日乡石塘以葬凡丧
祭无违礼其后诸孤由夫人教咸至于成人婚嫁之事既毕夫
人自谓可以少佚其老而天不假以年泰定二年某月某日以
疾卒得寿六十有四子男三人曰大同曰天骥曰师夔天骥尝
为庆元路儒学录尤好学而有文女五人婿曰某孙男若干人
卷三十九 第 29b 页
女若干人大同䓁以至顺三年十一月甲申奉柩葬于灵岳先
墓之次距吴墓三十里所前葬天骥以书来谒铭天骥与予结
交文字间为最久不得辞也铭曰
贵胄而无骄[𡠉]居而有守是为吴氏子之贤母妥兹吉壤永芘
尔后水奫木困铭也不圬
  外姑李氏墓志铭
至治二年春二月外姑夫人李氏寝疾革溍属以职事走鄞江
上法不得为私亲去其月乙丑夫人疾竟不起外舅王公自东
阳以讣至鄞溍既为位哭且使致奠巳外舅复以书来曰吾将
以十有一月丙申改葬我显祖考昭庆莭度书记府君夫人黄
氏我显考文林府君夫人张氏于县北甘泉乡我叔祖湖南转
运使焕章府君墓东南之唐坞而以吾妇祔焉若能为我铭其
卷三十九 第 30a 页
下棺之石犹涖执綍也呜呼夫人讳某字某姓李氏世为婺之
东阳人宋吏部尚书大同之从曾孙女曾大父讳某大父讳其
父讳某母讳某夫人幼聪慧能知文史非直善剪制缕结事年
二十归王氏外舅用焕章府君荫补将仕郎两家门户方贵盛
夫人自处卑约未始以侈靡骄纵有所缺亏逮德祐内附外舅
既失世禄行省版授处州路丽水县主簿复避不就家日益落
夫人身治细微丝蓄粒聚以毕婚嫁白首宴娭无异处贵盛时
临终 不废栉沐夷然而逝享年七十有二子男二人曰武曰
复女五人婿曰黄溍李法何涓吕潮何润孙男二人曰坦曰埙
溍不敏无能褒叙令淑受命书辞聊以抒哀思云尔呜呼铭曰
猗欤夫人承贞则秉心初终用无斁泰吾不礼约不啬曰妇之
吉恒其德适尔祖姑返玄宅勒铭方珉诏罔极
卷三十九 第 30b 页

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九
卷三十九 第 3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