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四
卷二十四 第 1a 页
金华黄先生文集卷第二十四 续藁二十一
 神道碑 临川危素编次 番昜刘耳校正
  中书右丞相赠孚道志仁清忠一德功臣太师开府仪同
  三司上柱国追封郓王谥文忠神道碑
至正八年春正月五日
皇帝御兴圣宫便殿中书省臣以故右丞相郓文忠王神道之
碑未建奏请 敕臣溍为之文以赐其家俾刻焉臣溍窃惟
王之宏模伟度山高而海深非末学小臣所能窥测惧无以称
塞 明诏顾以待罪太史属职在记述不敢伏 阙控辞
则退而考其世次官伐行事之实序而铭之昧死以上谨按王
讳拜住系出札刺尔氏六世祖讳孔温窟哇从
太祖皇帝伐乃蛮以巳马济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太祖步战而殁赠推忠效莭保大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
司上柱国追封鲁国王谥忠宣六世祖妣讳阔夔追封鲁国王
夫人五世祖讳木华黎从
太祖皇帝灭克烈
太祖即帝位以为左万户从破金入燕专征辽东西诸郡授太
师国王都行省承制行事建牙于燕以经略中原金主南奔齐
鲁赵魏晋秦之地次第悉平临终以金人未灭为憾赠体仁开
国辅世佐命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鲁国王谥
忠武五世祖妣讳普合伦追封鲁国王夫人高祖讳孛鲁嗣国
王奉
太祖皇帝命攻西夏定河北平山东以功食东平郡赠纯诚开
济保德辅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鲁国王谥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忠定高祖妣讳合䔍辉追封鲁国王夫人曾祖讳霸都鲁从
世祖皇帝伐宋为先锋元帅巳渡江与
世祖会鄂州而
宪宗崩
世祖俾总师留屯而还殁于军赠推诚宣力翊运功臣太师开
府仪同三司追封东平王谥武靖曾祖妣弘吉烈氏讳铁木伦
昭睿顺圣皇后女兄追封东平王夫人祖讳安童事
世祖皇帝掌环卫之政令位百僚上拜中书右丞相食四千户
佐 皇子北平王出镇北边十年而归复拜中书右丞相替
上册 皇后 皇太子议规襄阳以取宋所荐史忠武公
天泽姚文献公枢许文正公衡商攴定公挺皆时之宿望以阿
合马桑葛尚书省之政误国害民而力斥之立御史台以正朝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纲立太常寺以崇典礼定强窃盗贼论罪轻重法以止滥杀语
国朝之贤相必以为称首赠推忠同德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
同三司追封东平王谥忠宪加赠推忠守正同德翊运功臣上
柱国进封鲁王馀如故祖妣怯烈氏讳普颜匆都累封鲁王夫
人考讳兀都台
成宗时袭掌环卫以大司从领太常寺事赠输诚保德翊卫功
臣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上柱国追封东平王谥忠简加赠宣力
迪庆保德翊运功臣进封兖王馀如故妣笃思刺氏讳吐薛怯
温累封兖王夫人忠宣忠武两王故有庙于东平
英宗皇帝特赐以碑额曰元勋世德别赐忠宪王开国元勋命
世大臣之碑 敕翰林侍讲学士元明善制为铭辞树于王
所食采地范阳之通逵因临幸而观焉号其地曰驻跸庄云王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生五岁而孤兖王夫人抚育备至令知文学者陈圣贤孝弟忠
信之说以开导之闻辄领解大德十一年
武宗皇帝入正大统王甫十岁迎谒道左 上亲执其手慰
藉久之人见王嶷然公辅之器相与属目谓有祖风至大二年
袭掌环卫历事
仁宗皇帝眷注尤深延祐二年擢资政大夫太常礼仪使四年
加荣禄大夫大司从仍领太常五年迁金紫光禄大夫六年进
开府仪同三司七年春三月
英宗皇帝嗣位拜中书平章政事初
上在储闱王之令誉日间于左右遣使召见王谢曰以扈从之
臣而往来宫邸嫌疑之际不可不谨臣之获罪固无所避亦岂
太子福耶 上嘉其有识可属大事由是首登用焉故事
卷二十四 第 3b 页
天子即位之日必大会诸侯王读
太祖宝训是日命王启而读之王风仪峻整音莭鸿亮听者肃
然夏五月加上柱国录军国重事进拜中书左丞相先是
东朝嬖倖估宠干政首相帖木迭而颇与之相为表里
仁宗不悦解其政柄无何 上崩
英宗在谅闇中遂复出居相位睚眦之怨必报一时善类邅其
诬蔑多陷于不测之罪其党与以权势相轧而日生衅隙亦莫
能自全王与之并相独坚持正论不少回挠遇僚佐阙必公选
棆而用之台臣奏疏谓君子小人不可同处首相以为讥已而
深衔之顾未有以发至治元年监察御史言大岁在酉不宜造
寺于西山遂指以为谤讪言者既横加酷罚因尽斥奋臣而援
铁实为御史大夫又以其子八里吉思为宣政中政䓁九使琐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南为治书侍御史姻党分据要途秋 月王至自上京枧事于
中书首相称疾不出以伺间而谋为中伤巳而言愈将出
上使止之气乃沮二年秋遂以病死八里吉思与奸人妄献民
田而冒受其直王奏诛之又奏黜琐南以通言路冬十一月王
拜中书右丞相监脩国史 上为虚左揆之席以示图任之
专仍降 诏布告于中外王举前平章政事张圭与之共
政集大臣及故老询所以弭日食地震之变士大夫邅摈弃者
咸以所长收叙文学之臣则待以不次之除格内降待铨者六
七百人振举学校而士知所作兴脩明条制而吏有所遵守减
江南民租八十馀万石设宗仁卫赎蒙古子女之奴于民间者
以隶焉朝廷政令耸然一新四方之人无不动色胥庆
上之始临御也以察罕脑儿行宫亨丽殿规制褊迫命改作而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侈大之王引莭用爱人使民以时之言极諌而止又将以元夕
结䌽为山张灯禁中参议中书省事张养浩上疏諌王亟以闻
即命罢之仍赐美锦以旌其直
仁宗当升祔而庙无其室王传 旨集诸儒议佥以为庙之
始建前殿而后寝今寝已燬于灾宜更作前殿为间十有五其
中三间为
太祖室以备祫享 列圣神御间为一室东西两间为祧而
以今殿为寝 上可其奏庙制乃完 上欲躬行享祀之
礼王进太常所纂仪注 诏颁下有司卜日有事于太庙始
备 大驾卤簿建太常十有二斿列黄麾仗五千人
上服通天冠绛纱𫀆出自崇天门众庶聚观仪卫文物之盛莫
不感叹以为三代礼乐复见于今及行事王摄太尉 上亲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被衮冕执圭瓒祼献礼成还宫王率群臣称贺于 大明殿
推恩锡赉有差 上尝坐穆清阁顾谓王曰今亦有如唐魏
徵之敢諌者乎王对曰槃圆则水圆盂方则水方有太宗纳諌
之君则有魏徵敢諌之臣 上称善或劝 上纯任释氏
之法以治天下 上问王何如王曰释氏之道贵清静寂灭
可以自治而不可以治人帝王之仁义礼乐乃所以为治也
上默然有 旨俾王提调大司农王曰宰相之职无所不统
宁独大司农耶 上以为知大体尝赐以金脊殿车又尝阅
宝玉于章佩监命惟意所择皆力辞寻 诏姻宗室女又辞
命国工绘王像 敕翰林侍讲学士袁桷为之赞 御书
唐皮日休吾爱房与杜魁然真宰辅黄阁三十年清风亿万古
之诗以赐之盖期望之也至矣王亦感 上殊遇自任以天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下之重事有当弛张知无不为既尽发故首相欺悖之迹削其
官爵仆其碑籍其家背公死党者多谋不利于王左右请为之
备王曰吾尽吾心上不负吾 君吾祖父下不负吾士民而
己何备为然深患谗言之兴因侍燕间从容奏曰 陛下不
以臣年少无似使备员宰相方务彰善瘅恶期致隆平苟有沮
之者则臣不能有所为矣 上曰卿第勉之果有间言朕不
听也三年复 上时巡甫至上京夜寐不宁趣大作佛事王
曰财从民出国以民安殚财困民未见其福 上矍然曰朕
所创惟寿安山馀皆完其旧尔民亦以为病乎自今其辍土木
之役既而负罪惧诛者复阴訹群僧言 国当有厄非作佛
事而大赦无以禳之王叱曰尔辈不过图得金帛而巳又欲庇
有罪耶奸党闻之皆失色而八里吉思之罔上为奸利事连铁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宝恐不自保遂与赤因帖木而等潜蓄异谋其年秋 乘舆
还次南坡
帝崩王亦及于难王生于大德二年春三月八薨于至治三年
秋八月四日享年二十有六以是年 月 日葬于大都宛平
县 乡田村之原秋九月
晋王入继廷臣族诛命奉王像祠于海云寺泰定元年赠清忠
一德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东平王谥忠

今上皇帝至元元年又 敕翰林直学士欧阳玄赞王像藏
于秘书监 年加赠孚道志仁清忠一德功臣进封郓王
改谥文忠太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如故祖考皆加赠进封
焉夫人讳妥妥徽太府卿土禄不花之女妇道母仪恊于阃范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王薨省台各奏赐钞十五万缗
今上又赐金五十两钞王万缗岁给诸王供膳衣物仍
敕奎章阁 学士巙巙大书表其所居曰贞节之门夫人生
于大德四年夏五月二十日薨于至正三年夏六月八日享年
四十有四以是年 月日合葬于王墓由东平夫人进封郓
王夫人赐谥贞静盖异数也子男二人长荅利麻硕理虎符宗
仁蒙古卫亲军都指挥使后王 年卒次因牙纳硕理
文宗时赐名䔍麟铁穆尔袭𥋏环卫虎符宗仁蒙古卫亲军都
指挥使时十有一 上见其朝服列于班行神采焕发甚爱
重之命受经于奎章阁历崇福司太常太禧两院使大宗正府
也可札鲁忽赤宣徽使知枢密院事中间惟两翰林院皆再入
为学士承旨今以特旨迁大司农仍旧阶开府仪同三司端粹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博硕尚文而下士当承平无事时侍 上起居弗懈益虔人
以为能世其家臣溍历观帝王之肇基立极必有元才钜德应
期而出以翊扶昌运十乱造周三杰兴汉载籍所记垂辉千龄
然闳散之后相业无传萧张之家侯封莫续有如王之恢张先
烈乘时奋庸为国世臣同休共戚委祉于后继述有人可谓卓
冠古今夐绝伦比也巳矧惟昔之名臣或前规后随以相成或
应变守文而共济未有不同心戮力而能光辅帝室者王以勋
贤贵胄夙受 主知鱼水之亲䐇合无间而所与共立者非
其人王独精白一心尽悴事国力摧百壬之锋讫使 朝廷
百官四方远近莫敢不一于正盖其事视古人为尤难虽邅值
变故而平生大莭弥久益著又亘古之所未有播之声诗以震
于无垠夫亦劝忠之道也百世之下尚鉴于兹铭曰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大明丽天赫赫
英皇岩石尔瞻侃侃郓王惟王之先鹰扬朔土手挈中原归奉
真主异才间出腾风跃云克济其美为 国虎臣
圣神抚运统一寰宇转旋钧轴笃生硕辅垂绅正笏乾清坤宁
经纶之业惟王敬承左右 三朝服勤帷幄靖共正直执事
有恪乃世其官典领奉常乃授以政乃登庙廊崇俭抑奢諌行
言听乃宅百揆以佐出令仁渐义摩文恬武嬉礼乐之兴适惟
其时龙 承祀肃肃在庙惟时显相丕扬圣孝德教所加望治
有期孰使共兜接武夷夔缅彼滔天屹乎砥柱不震不竦众正
所怙福善祸淫天道之常魁柄既专化弦乃张曀霾涤荡天青
日白梼杌嵬琐莫掩其迹蹈于危疑搆兹闵凶万姓之悲攀髯
抱弓金攴翠盖神游寥廓英姿爽气清风延阁增崇位号惟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帝念功勒辞啚坚于以劝忠尚其嗣人咸有一德与
国同休永永无极
  江浙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赠太傅安庆武襄王神道碑
至正八年春正月二十日丁巳 诏赠故江浙䓁处行中书
省平章政事也速䚟儿推忠宣力守正佐理功臣太传开府仪
同三司上柱国追封安庆王谥武襄于是王之薨五十年矣
皇上缵承鸿业追念旧勋不以存亡久近为间涣颁异数以照
临之甚盛德也臣溍承乏词林既推述
圣意形诸赞书三月丁酉朔
上复用中书奏 敕臣溍考次功业勒兹乐石臣被命而退
谨即王之孙今上都留守古纳刺访求王世系官阀行事之实
序而铭之王元名帖木儿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成宗御极避而易今讳曰也速䚟儿系出兀里养哈䚟氏其先
折里麻生合赤温合赤温生哈班于王为曾大父有子二人曰
忽鲁浑曰速不䚟俱以骁勇善射称忽鲁浑则王之大父也以
哈必赤百户事
太祖皇帝哈班尝从
太祖饮班术纳河之水遇盗举枪欲刺之为忽鲁浑反锋所刺
人马俱踣又尝从
太祖避乃蛮追兵于长城之南忽鲁浑射却其渠帅馀众夜自
相惊而溃中原既定方论功行封不及禄而卒父曰哈丹大宗
正府也可札鲁忽赤母曰 王生于朔漠资禀雄毅沈重
有谋读书能知大意弱龄入侍
世祖皇帝列职于环卫以忠谨深被眷知速不䚟之孙是为丞
卷二十四 第 9a 页
相河南武定王阿术受 诏伐宋王于武定为从弟武定察
其材智绝人可为已贰言于 上挟与俱行从武定破樊城
下襄阳至元十一年
世祖命丞相淮安忠武王伯颜与武定大会师于襄阳分军为
三道并进忠武与武定由中道将济江忠武密谋于武定为捣
虚之计王从武定以昏时溯流行二十里夜半绝江径渡黎明
与宋将夏贵大战阳罗堡拔之遂取鄂州顺流而东宋都督贾
似道与大军相拒于丁家洲其前锋孙虎臣来𨒫战武定俾王
乘高觇之见其阵势首尾横决以战舰冲击之似道先遁十三
万军一时俱溃王从武定追奔逐北百五十里所至禁部曲不
得侵暴敌人委弃资仗悉以与将士莫不畏其威怀其惠而乐
于趍事赴功十二年有 旨行中书省驻建康行枢密院驻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镇江别 敕武定攻扬州武定俾王率蒙古军鏖战扬子桥
出奇兵断真州餫道宋将张世杰以巨舟万馀艘屯扬子江中
流王从武定领伉健善彀者夹射而急击之继以火矢灼其蓬
樯大败世杰于焦山下自是宋人不复能军凡大军与宋人接
战王无不在其间十三年宋以国降十四年 朝廷第功行
赏授行中书省断事官阶怀远大将军十五年转昭勇大将军
十六年除淮东道宣慰使迁镇国上将军奉省檄驰报边事王
谓机事不可不密入对便殿出奏牍于怀 上大奇之召近
臣知文墨者使进读而左右适无其人王拜而言曰臣亦粗知
文墨乃诵其文而释以译语音吐明畅辞旨精切 上悦令
纵横行殿中而默察之知为伟器谕宰臣俾与共政遂以参议
中书省事它日奏事殿中问居何职王以实对 上诘宰臣
卷二十四 第 10a 页
曰朕初意以为卿同列置之僚佐何耶二十二年丞相鲁国忠
武王安童自北边归秉政为
世祖言帖木儿蒙古人而于汉人语言文字无所不通久淹下
位宜升用之其言适契于 上意问居其上者为谁对曰参
政郭佑参议秃鲁花拜降即日命为中奉大夫中书参知政事
位郭佑上仍敕之曰自今事皆责成于汝二十三年进资德大
夫中书左丞二十四年尚书省立拜荣禄大夫平章政事甫视
政而宗王乃颜叛扈跸亲征给饷运筹备殚其勤既平乃颜群
臣从属车奏凯而归王复与诸将留兵讨其馀党金家奴塔不
䚟悉戡定之乃还 上以王生事素薄赐钞五千缗王因奏
臣前出军至亦乞列思之地有来供馈乡导者 上命厚赏
之二十七年武平地大震奸人乘灾异相扇摇藩王为其言所
卷二十四 第 10b 页
动者三人民大惶惑 上虑乃颜之党因而为变遣王引兵
五百人往抚定之王率有司斋沐祷于山川百神以便宜蠲田
租弛商税除酒禁发钞四万二千缗运采万名转海而至以赈
其乏绝教民母惑于讹言捕斩乘时为盗者无少贷收三藩王
而鞠之始皆倔强不伏既得其情徐谕以祸福之重轻乃伏其
辜事间 上甚韪之辽阳行省治懿州驿道自北京至上都
颇回远王因奏请徙由高州以北而减去五驿其三以备它驿
人户物力之乏绝其二以隶虎贲司给土田牛具俾之立屯公
私咸以为便方是时桑哥在相位巳久专恣日甚诬陷忠良卖
官鬻狱设计局以求遗利毒及编民王既还居政府乃列上其
罪状会侍从近臣亦有显斥其奸者哥及同恶皆诛死王以
是益为上所亲信 年拜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卷二十四 第 11a 页
仍旧阶荣禄大夫
成宗皇帝以王 先朝奋弼委任愈专江浙省治钱塘实宋
之故都所统列郡民物殷盛 国家经费之所从出而又外
控岛夷最为巨镇非朝廷重臣莫克任蕃屏之寄王威望素著
涖事伊始风采一新属部帅守重足而立以俟要束权贵无或
敢挠其政豪强震慑田里晏然大德二年秋八月十九日
以疾薨于位享年四十有五其年■月■日还葬于大都宛平
县郎山之原王性刚直而善于自持虽异巳者莫能伺其间隙
由是始卒无痹然喜汲引人物凡所甄拔后多知名王之配曰
忽都追封安庆王夫人子男三人曰忽刺䚟江浙䓁处行中书
省平章省平章政事曰探迪御史中丞曰木八刺沙南阳府达
鲁花赤女一人曰卯罕适翰林学士承旨朵䚟孙男九人脱因
卷二十四 第 11b 页
纳陜西诸道行御史台御史大夫纽儿该同知都护府事古纳
刺由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擢江南诸道行御史台御
史中丞今以荣禄大夫为上都留守兼本路都总𬋩府达鲁花
赤 完者不花金保也䔍古八刺臣溍窃观自昔君
臣际会之盛或策勋于行阵之间或吁谟于庙堂之上未始不
各效其所长若王之出入将相丰功茂烈弥久益彰盖亦鲜矣
是宜没而不亡克承 天宠庆流后裔与
国家相为无穷者也垂于竹帛被于弦歌光在邦家岂徒贲其
丘隧而已乎铭曰
气运合一实生伟人惟材之完出武入文
圣神御天诞受方国犹有江流限夫南北恭恭元戎上所倚毗
仡仡虎臣左之右之潜师宵济投鞭勇往讫成俊功光膺上赏
卷二十四 第 12a 页
乃居屏翰乃登庙廊身属櫜鞬取彼叛王旄头豹尾凯旋京阙
分兵后拒剪其馀孽将指东藩假以便宜力止讹言俾民不迷
榷奸擅国簧鼓
圣德朝纲紊弛民不堪命白发其私靡所覆藏扬于大廷解弦
易张肃持政柄坐镇南服枹鼓不鸣家给人足庶遄其归衮衣
绣裳胡不慭遗奄其沦亡时逾四纪绵绵世胄咸济其美赐履
之旧瞻彼郎山有封斯崇生气凛然拱木清风念旧啚功褒美
有诏申敕词臣荐此碑号
  宣徽使太保定国忠亮公神道碑
故荣禄大夫宣徽使荅失蛮以延祐四年九月五日薨于位享
年六十越三日葬于京城东杜树辛庄其明年制赠推诚定力
守正功臣太保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追封定国公谥忠亮又
卷二十四 第 12b 页
六年史臣礼部尚书曹元用始奉 敕撰次公行业以为神
道之碑又二十四年是为今
天子至正八年夏四月九日 上御兴圣殿西便殿翰林学
士承旨臣岳柱为奏请命臣溍继元用为之铭以赐其家俾刻
焉谨按公讳荅失蛮其先西域人系出哈刺鲁氏曾祖马马赠
集贤学士正奉大夫护军追封中山郡公祖阿里赠资德大夫
司农卿上护军追封中山郡公父哈只赠荣禄大夫司徒柱国
追封定国公曾祖妣太帖尼氏祖妣忽委氏并中山郡夫人妣
阿兀思吉氏定国夫人初集贤公在西域为其国之近臣素倜
傥有大志知 天命之有归当
太祖皇帝正大位之六年岁在辛未奉其国主阿尔思兰来觐
于龙居河司农公前乃以司徒公为质子时年尚幼
卷二十四 第 13a 页
上命育于春坊稍长事
太宗皇帝为宝儿赤宝儿赤盖古内饔之职最为亲密司徒公
以恭谨尤被宠遇扈从西征有功妻以河而贵族定国夫人也
世祖皇帝取南诏伐宋司徒公皆与在行寻以疾公少袭父
职为宝儿赤
世祖甚嗳重之尝侍 上左右极论阿合马尚书省之政蠹
国病民 上怒而斥之曰无预若事公徐对曰犬马知报其
主臣世荷国恩事有关于治乱安敢坐视而不言其后阿合马
死尚书省罢 上乃思其直赐以玉环及钞二千五百缗且
谕 旨后有所知其尽言毋讳从讨叛王乃颜有功妻以名
族女脱脱伦氏仍赐良马白金佩服珍异之物抗海之役督饷
馈于云中 晋王军乏食给以米数千石师还以专擅待罪
卷二十四 第 13b 页
上善其有识量而知榷变嘉叹不巳赐白金百两钞千五百缗
公因奏草青畜肥之日尚赊今所给未充恐终不免转死请增
给以半年之食 上从之众赖以安会复立尚书省公以前
有 旨得尽言遂指陈其非便言尤剀切暨桑葛伏诛而其
言皆验 诏赐宅一区固辞乃赐王环及燕服以旌其忠礼
遇之厚有加于前
成宗临御之初以奉议大夫领供膳司事叛王海都称兵内向
车驾亲征倍道兼行昼夜不息士巳疲而后军不继公諌曰
独往恐生它虞宜徐行俟众大集而后进乃可为万全之策
上韪其言后数日战大捷海都败走凯旋而归第功行赏赐以
田三百亩寻擢司农丞进职为卿与其子买奴侍 上
卧内连数月衣不解带少间赐以钞二万五千缗
卷二十四 第 14a 页
成宗宾天公北迓
武宗皇帝于野马川归正 宸极
仁宗在储闱以公 先朝旧人奏为中书参知政事仍兼司
农卿赐以金带犀带七宝笠珠帽珠衣金五十
仁宗践阼首命佥宣徽院事同列以出纳不谨陷于私罪公独
不污其事仍充旧职历副使同知院事遂为其院使累阶荣禄
大夫尝侍坐侑食问以典故从容奏对委曲详尽深称
上旨赐玉带海东白鹘且命国工为之绘像其取重如此俄以
不能朝遣尚医诊视竟不可为临终告其诸子曰人之陨其
世业者必自贪与奢始汝等能兢兢自持不苟取不妄用恒以
忠 君报国尊祖睦族为念吾死无憾矣语毕而逝公持身
介洁宽厚爱人轻财乐施人有忿争搆怨得一言莫不为之释
卷二十四 第 14b 页
然咸称其长者元配纳思马立氏妇德母仪族党称焉生三子
一女前公二十九年封定国夫人继室即
世祖所赐脱脱伦氏尤䔍于慈爱视三子如巳出亦封定国夫
人子男三人长买奴累官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今以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致仕次忻都资善大夫上都留
守兼本路都总管府达鲁花赤后公十八年次怯来资善大
夫同知宣徽院事孙男六人亦老荅而阑遗少监哈八失同知
河东都转运盐使司事不兰奚黑驴王家驴木八刺鲁孙男八
人臣溍奉 诏书词谨悉取前史臣所述公平生大槩备著
之而申之以铭于以昭示
圣天子之追录旧功不以久近为间百世之下何日而忘之哉
铭曰
卷二十四 第 15a 页
惟皇建极立贤无方左右侍从咸怀忠良猗欤定公启家西域
肇自高鲁归于有德奉其所事共惟 帝臣荷天之宠传及
子孙逮公而昌怀林自奋出从征伐入陪顾问密勿告猷连柱
大奸不以所长守夫一官乃位列卿乃居政路乃赞国徽缀班
台辅身后之荣赫其龙光惟
帝念功虽远弗忘属辞比事儒臣之𥋏是不一书荐以新刻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亦辇真公神道碑
故辽阳行省左丞亦辇真以至正七年冬十月二十有二日薨
于位年五十有二讣闻
天子为之嗟悼不巳知枢密院臣老章亦辇真之弟适宿卫禁
中 上吊慰之诏有司护送其丧还葬遂以八年春三月二
十有四日葬于真定栾城先茔之次而神道之碑久未有铭其
卷二十四 第 15b 页
年冬十月十有三日 上御明仁殿枢密臣僚入对殿中知
院事臣阿吉刺臣忽先臣也先帖木儿等皆老章之同列乃代
为奏请 上既可其奏遂传 旨翰林命侍讲学士臣溍
为文学士承旨臣起岩书丹别敕礼部尚书臣泰不花篆其额
臣溍谨按公讳亦辇真伟吾而人上世为其国之君长国中有
两树合而生瘿剖其瘿得五瘿儿四儿死而第五儿独存以为
神异而敬事之因妻以女而让以国约为世婚而秉其国政其
国主即今高昌王之所自出也公五世祖之官为的斤必里杰
忽提译言智福大相也四世祖小云失脱忽怜之官为吾鲁阿
乌只译言大臣也父子俱从其国主来归于我
太祖皇帝小云失脱忽怜尤见亲幸未尝辄去左右从西征有
功令侍
卷二十四 第 16a 页
睿宗皇帝于藩邸
庄圣皇后子视之以为断事官真定
睿宗分地遂以为达鲁花赤㑭世袭其𥋏曾祖讳八丹银青荣
禄大夫大司徒祖讳刺真事
世祖皇帝为荣禄大夫中书平章政事考讳察乃事
仁宗皇帝为金紫光禄大夫陜西行御史台御史大夫至治中
入为通政使用新制抻荣禄大夫泰定间终于光禄大夫中书
平章政事公幼敏慧不喜与群儿狎长者偶见其饮酒责之曰
是儿少嗜饮它日可觊其成立乎公闻之即绝饮而深自饬厉
年逾二十为
英宗皇帝御位下必阇赤泰定初为内八府宰相高丽嗣王阿
难荅失里既袭位其从父弟完者䔍愬于 上曰我父兄也
卷二十四 第 16b 页
彼父弟也乌得为王阿难荅失里来朝遂留弗遣而收其印章
至是有 旨命公以阿难荅失里复国公具宣德意以告其
人阖境之内无不悦服初公弟老章从
明宗皇帝北狩间关虎口调护 圣躬亲幸无与为比
大驾还自朔漠公与一二大臣奉
皇帝茧绶远迓于杰坚察罕 上大悦奖谕之曰卿祖父克
有勋烈兄弟备殚勤劳忠孝萃于一门惟予一人汝嘉即除翰
林学士资善大夫蒙古教官之选壅滞巳久俾幕僚阅其牍而
一清之故事藩王入朝从翰林求进止馈遗交错悉拒弗受遣
使诸王必慎择其人未尝辱命
今天子嗣位之初擢资政大夫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使召还
除通政院使奉诏巡视驿传公不惮险远 历荅失八刺哈
卷二十四 第 17a 页
孙抵晃火儿目连之地事有当更革随宜处置人咸便之大同
东胜州之吴滦永兴马牛三驿牧马草地为诸人所侵冒讼久
弗决公被 旨按问得其实十二乡之人百有馀家冒耕其
地巳十六七年一旦同声辞服愿返所侵地公为正其经界而
缓其历年之租赋公家三世领通政院事每以扶残极弊为务
遇灾沴必奏请加恤之后使者或牵于势而不能行其所欲为
皆叹服曰非刺真平章子孙世其官不可也感公德者相与树
碑于滦阳驿以颂美焉迁山东东西道宣慰使钞法之不通盐
法之为民病者悉建白而更张之岁旱有祷辄应形于歌谣事
间有 诏奖谕俾仍旧职而升其位序于帅座之首未几淮
颍群盗窃发邻郡骚然沂莒滕峄四州当其冲民害尤酷
上命公捕治之时同僚悉移疾避去父独任阃事使至即行不
卷二十四 第 17b 页
宿命于家若豫备然宣靖王寻遣怯薛丹十人与诸郡郡兵来
从至邳州境内遇海宁贼兵二百官军皆解散公仅与十二人
当其首贼且击且射贼众披靡追奔逐北十馀里斩首七十馀
级其党皆创残而溃公亦以矢尽回沂州收兵复出往来逐捕
杀获不可数计俄拜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左丞公曰代者未至
我安可辞其责谍知盗在胶州整兵行至沂水而代者至乃还
后人赖公区画素定故不劳馀力而扫除其遗孽辽阳久不雨
民间公至曰是在山东能致雨者吾属无忧矣公视事之日果
应祷而雨民饥则为之设法以劝分薄关市之征以通商旅米
价顿平人无艰食之患公才智出于天性操守得于家传遇事
立决严不失于苛宽不失于纵所以至有声在辽东三年镇之
以静识者以为得大臣体遽以一不起人尤痛伤焉夫人卜
卷二十四 第 18a 页
颜金贵族完颜氏陜西行中书省右丞教化的之女累封范阳
郡夫人柔嘉贞顺克尽妇道见称于姻族公兄弟十人兄曰孛
孛实中奉大夫河东山西道宣慰使曰老汉弟曰老章光禄大
夫知枢密院事曰草地里中奉大夫真定路总𬋩府达鲁花赤
曰捏烈秃资善大夫宫传曰荅刺海曰罗罗中奉大夫江东建
康道肃政廉访使曰撒马䔍 大夫中书参知政事曰伯颜
帖木儿朝散大夫光禄少卿孛孛实老汉荅刺海罗罗皆前
夫人以公丧至知院公率诸弟逆于通州而殡于京城南佛舍
摧慕号泣哀动路人其既葬也夫人自真定使来告于知院公
曰兹幸获襄大事而公殁无遗胤恐其行能劳烈久遂湮没盍
思所以图其不朽于是知院公谂于僚友以闻夫人可谓贤有
识矣龙光下贲炳耀泉壤公其庶几无憾矣乎铭曰
卷二十四 第 18b 页
圣神受命万邦来同群木云合咸在彀中惟公之先夙陪禁近
地官之贵疏荣一品积庆所钟䔍生后贤再世辨章相业是传
公方盛奉峻跻内相升华文苑为时雅望出持使莭风采振扬
昭宣 皇度肃正官常奉贡修𥋏布德施令传置所达
国之大政总以专使患夫才难夫孰如公克世其官来旬来宣
保兹东土潢池弄兵(公/奋)厥武以寡敌众莫我敢婴馀威所加氛
祲廓清简在 上衷进位丞弼殿于大藩民用宁一盍遄其
归使秉事枢奄其逝矣当宁欷歔公不有子公多兄弟承
诏勒铭垂示无止
  宣徽使太保定国忠亮公神道第二碑
至正八年夏四月九日臣溍承 诏撰故宣徽使太保定国
忠亮公神道碑铭公之嗣人历官行事法当附见而其详有不
卷二十四 第 19a 页
可胜书者冬十二月二十有五日翰林学士承旨臣拜拜臣岳
柱复为 奏请而命臣溍勒铭兹碑臣溍谨按定国公荅失
蛮有子三人其二人皆已惟今翰林学士承百买奴荣禄公
谢事而食一品禄公字德卿定国长子也年十二入见
世祖皇帝命平章政事刺真教以蒙古卫兀儿文字越二年乃
命从宣徽使速浑察儿习治御膳为宝儿赤
成宗皇帝不豫公从定国入侍至康复而退逮
成宗宾天从定国迎
武宗皇帝入正大统至大中以积劳授御药局达鲁花赤升太
医院经历举名医久次者奏补以官大兴医学以淑后进皇庆
初擢监察御史分巡岭北平反和林冤狱而寘真杀人者于法
出其诬服者五人念民之受役莫重于站赤奏请官备和林站
卷二十四 第 19b 页
首思岁增给木连帖干两站米百石有贫乏而鬻其妻子以应
役者赎而归之沙岭至上京十一纳钵所须柴薪宜勿科于民
以纾其力斡耳朵户求运载和林官物者宜禁止而以雇募之
直十万馀定赋于站户使蒙其利 上皆可其奏赎还其妻
子者仍户给羊百牛马各十民瘼既苏乃撤酒肆以变淫风兴
儒学以崇德教及为御史台经历以宣德奉圣诸郡旧隶河东
宪司道路回远请改令御史分临按治被 旨至西陵州鞠
厌镇大长公主狱止戮一僧馀诖误者皆薄其罪延祐中出为
山南江北道肃政廉访使以属郡岁饥闻于朝下其直籴官粮
二十万石江陵有夜入人家为其所伤以死者有司当以杀人
之罪公原其情而出之定国寝疾革
仁宗皇帝遣中使传旨俾归侍疾比至家则定国巳没
卷二十四 第 20a 页
诏起复还旧任固辞从之服除入中书为右司郎中扈从至龙
庆州谓储御膳于民冢非所以致敬亟覆以屋于纳钵之旁易
都城木槁以砖石者三百五十所有司估计造马轿及城壕木
座彩画官舍用钞二千一百馀定公为撙莭止用四百馀定有
旨赐一僧金襕袈裟金玉府言当用丝一百二十斤红花紫草
各六十斤金十八两公止用红注丝一缣纳瑟瑟五尺而所制
未尝不如其法除同佥宣徽院事始公尝计点宣徽羊马增出
羊二万三千牛二百四十马四百至是理算提调尚食生料尚
牧柴场又减省官价为钞百五十万贯复入中书为左司郎中
至治初擢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使通泰二州盐灶毁于风涛
谕富商捐钞七千八百三十定以救其灾公私咸赖以济后蒙
省降钞四千五百定皆弗果用复以归于官有毒杀人而诬其
卷二十四 第 20b 页
祖母自杀之者公究其实释其祖母而下首恶及合谋者于狱
改河北河南道肃政廉访使河决原武亲诣其处督视兴筑用
役夫一万人稍草六万束命𢳣夫五百采退滩野生芦苇得十
馀万束民不扰而河患息又令汴梁属邑预备稍草连岁所积
至六十馀万束免取具于临时人甚便之南阳山西有马头堰
堙废已久命脩复之所溉田千馀顷皆为上腴设米市以抑冈
利之徒罢检钞行人而籍市户使岁当一日役既轻而弊亦去
严小倒之禁而钞法以通建言折收田粮轻赍而民受其惠以
舟代车送亚当吉北还而不至于妨农公三持宪莭所至必缮
治公宇及三皇孔子庙凡为屋以楹计者数百川梁逵路脩除
必时什器之须纤悉毕具种莳桑果花木至数十万本事虽微
而未尝忽也泰定中参议中书省事有 旨于抚州北安火
卷二十四 第 21a 页
车秃之地建殿以观飞放引古之人君穷奢极侈而取败者为
喻以力諌而止以灾异乞免所居官 诏勉谕之曰燮理阴
阳事在宰相非汝之过其起就职寻迁司农少卿天历至顺间
由司农卿迁同知宣徽院事除燕王宫相又以大都留守兼宫
相都总管府达鲁花赤除吏部尚书上疏言
圣朝以礼让为国以孝治天下高丽王子迫其父退居耽罗而
据其位无礼不孝宜令其父还就王位却令其居耽罗宰执大
臣咸叹服其言寻复为宫相总管府达鲁花赤吏部尚书又以
通政使兼旧职公在通政拯治有法力役均而使客之至如归
无不胥悦
今上皇帝临御特授太禧宗禋使都典制神御殿事拜河南江
北䓁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召入为利用卿受纳皮货所以防
卷二十四 第 21b 页
其欺弊者甚至不以事之烦为惮也迁翰林学士承旨援礼引
年遂以本官致仕阶自承务郎八转至荣禄大夫所服犀玉带
皆 上所赐先是
武宗皇帝命以故宋太后汤沐地悉归千大崇恩福元寺平章
政事伯颜持不可 上震怒犹抗论不巳暨
仁宗皇帝以钞法诘责前宰相执政公言伯颜在 先朝能
犯颜进諌可谓尽忠不宜例加罪谴 上乃释之后二十馀
年伯颜事
今上皇帝以师臣位上相公未尝一言及于前事人以为难公
历事 累朝以恭谨见称所治 御膳尤精于烹饪前后
被赐珠帽珠衣只孙金玉马脑车渠七宝诸束带及它衣币服
用之物以十数钞无虑数十万贯上樽珍膳鞍马之属不与焉
卷二十四 第 22a 页
公性孝友定国之世赏及田庐赀蓄皆以让其弟至奉襄大事
又独任其役费既告老赐钞万五千缗悉用增葺其先茔娶卜
兰奚氏封博陵郡夫人
仁宗又妻以宫女陆氏
昭献元圣太后为治奁具赐宴于兴圣宫命太傅帖哥司徒伯
顺送至其私第后封 郡夫人继娶秃满伦氏脱脱尼氏弩
哈出氏弩罕氏王氏并封蓟国夫人子男二人长亦老荅儿卜
兰奚氏出也奉政大夫阑遗少监
仁宗妻以朵儿别台氏继娶阿儿温的斤氏次不兰奚孙男■
人故上都留守忻都资善公定国第二子也由宝儿赤为典膳
署令累迁司农少卿章佩监同知通政院事由佥宣徽院事为
其副使天历间拜云南行中书省左丞至顺初叛王秃坚与伯
卷二十四 第 22b 页
忽䓁率众来攻城平章政事帖木而不花守北门公守东门叛
兵乘间由它门入遂劫去省印公亦见执问何以不走公曰奉
天子命为行省官安敢弃城去伯忽欲杀之秃坚不可而止乃
命其党忽哥皃兀马儿以五十人护送入城囚之公与两人相
处既久因说以逆顺祸福刺血挠金为誓谋共杀反者未几豫
王引大军至伯忽遣忽哥儿兀马儿往拒之行次占冀州两人
如公宿约径回金马山杀伯忽兄弟三人得其所劫省印以授
公复立行省公遣使以三人首级献于京师寻出迎豫王至麻
隆县将还行省次倚隆州豫王所领汉军复陷没公欲奉䂊王
至乌撒而诸王啜思班巳入云南豫王乃命公驰报于
朝廷 上嘉其功赏赉甚厚即除上都留守兼本路都总管
府达鲁花赤阶自奉政大夫六转至资善大夫前后被赐珠衣
卷二十四 第 23a 页
玉束带各一白金千两钞六万贯它衣敝诸物称是于元统
三年九月十七日享年五十有七娶定哥察氏封咸阳郡夫人
忙哥氏伯颜哥氏并封范阳夫人子男一人哈八夫 大夫
同知河东都转运盐使司事孙男■人故同知宣徽院事怯来
资善公定国第三子也初为宝儿赤用伯兄所让定国荫授器
备库提点外除同知建德路总管事入为度攴少监迁利用少
监遂为其太卿除大都留守迁同知宣徽院事阶自武德将军
再转改中宪大夫又四转至资善大夫前后被赐珠帽珠衣各
一只孙四白金百两钞二万五千贯它衣币诸物称是于至
正七年五月十日享年六十有二娶脱脱尼氏封咸阳郡夫人
丑丑氏完者的斤氏并封范阳郡夫人子男三人黑驴王家驴
木八刺孙男■人由定国而上其行能劳烈臣溍既序次而登
卷二十四 第 23b 页
载于前碑兹不复出铭曰
古之名家曰万石君人臣尊宠举集其门孰如定国类其恭谨
父子同时列于贵近职亲地要
天子所毗惟才之丰靡适弗宜恂恂长公际逢熙运奉宣宪度
参陪 庙论出居屏翰入侍燕间践扬中外踰四十年行止
以时委蛇而退便蕃锡予流恩未艾万石之恭二疏之贤公兼
有之庶几夫全伟哉仲氏致位丞辖设奇制变茂著勋烈季亦
竞爽克友其兄让行于家遗泽是承 天覆日临罔间存殁
锡以石章用焯其实
金华黄先生文集卷第二十四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