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三
卷二十三 第 1a 页
金华黄先生文集卷第二十三 续藁二十
 祝文
  谒先圣祝文
忝繇诸生蒙 恩锡第洋洋圣道实佑启兹覆载生成名言罔
既钦承
睿旨展谒告虔圣神临之敢负夙学
  诸暨州谒庙祝文
   先圣
昔者夫子之论政盖曰子欲善而民善矣溍忝繇诸生与闻有
政请事斯语以对越夫子在天之灵
   三皇
维三圣人为郡邑之通祀■有著令溍祗事云初肇以礼见遵
卷二十三 第 1b 页
旧典也
   城隍
溍被命佐州与有民社祗役告虔式遵故常治人事神敢不夙
夜维尔有神尚鉴临之
   东岳
泰山之云实雨天下郡邑所在得望祀焉溍祗事云初是用展
谒曰雨曰旸维神其嘉惠之
   诸庙
治人事神吏之职也禦灾捍患神之力也通幽显而一贯所以
交尽其责也顾兹陋微无能为役也神之相之尚不忒也祗事
■虔旧典是式也维尔有神尚昭假也
  太史院秋祭祝文
卷二十三 第 2a 页
   皇帝元辰天刚
苍龙之首躔次伊始元辰所舍永绥多祉亿万斯年歆此毖祀
   皇帝照星罗㬋
日月之交是曰天首灵仪旁烛陟降左右祗荐苾芬尚祈默佑
   皇帝胎星室宿
定之方中式营有居储精上玄寔开丕图有严蒇祀神灵具孚
   皇后元辰小吉
鹑首之舍坤维受事肃肃中宫元辰攸次神其降康飨于明祀
  皇后照星太阳
大明丽天照临下土承兹休光阴教是辅昭荐常事用膺多祜
  皇后胎星参宿
坤申之间旗伐孔剔清明在天淑德之祥来歆肆祀介福无疆
卷二十三 第 2b 页
   太子元辰太冲
对时育物青阳在春毓粹震宫肇兹元辰精诚是鉴福禄骈臻
   太子照星太阳
众阳之宗有赫临照重光所被前星有耀永锡蕃釐无忘昭报
   太子胎星斗宿
倬彼云汉南斗有光降灵锡羡长发其祥精禋匪懈皇图永昌
  国学仙设先师配位祝文
释奠上丁国之通祀四贤并脩厥有旧章穆卜灵辰具严庙像
奉迁改作伏虑震惊庀事云初敢脩虔告
  大成殿修造祝文
礼殿有严妥灵兹允旅楹故■惟新是图饬材庀工诹辰兴作
庙庭清谧伏惧惊諠菲荐陈诚尚祈昭鉴
卷二十三 第 3a 页
巍巍圣师庙祀维旧增新崇构有觉其楹既固既完式芘俎豆
吉蠲荐告冀兹妥安神之格思永世无斁
  太庙时享祝文
青阳届候雨露既濡永言孝思有怀先烈吉蠲致享来燕来宁
锡羡降康益绵宝绪
太宫奕奕列圣端临蒇祀有常夏享以礿礼文告具昭荐孔时
茀禄是承永世无斁
  太史院重修简仪告成祝文
钦天观象肇自古先设置灵仪用严测候载新缮治稽合玄文
涓吉告成式陈嘉荐
  谒胡侍郎墓祝文
维神生为名臣没有庙祀维桑与梓是庇是依岿焉兹丘高山
卷二十三 第 3b 页
仰止展谒之礼大惧弗时爰考旧规祗荐俎豆有引弗替神其
鉴之
  八世祖墓祭告祝文
瞻望先茔邈焉异县族分世易展省弗时大惧因循久或禋废
周视剪刜封植维新侵地毕归仆碑复立恭陈菲荐伏谒告虔
神其永宁芘及祚胤
  先大夫封赠祝文
维至正二年岁次壬午五月辛未朔二十七日丁酉孝子奉政
大夫江浙䓁处儒学提举溍敢昭告于先考秘丞府君溍蒙赖
教有窃有禄位疏恩分土已表生荣进秩升朝载扬恤典伏奉
至正元年十月 制书赠奉政大夫秘书监丞骁骑尉追封义
乌县子庆泽所被下逮一门祗念厥由不任感慕而溍系于职
卷二十三 第 4a 页
守不得躬展彝仪谨遣弟溥淇诣墓次以告谨告
维至正六年岁次丙戌正月庚辰朔三日壬午孝子中顺大夫
秘书少监致仕溍敢昭告于先考太常郡伯府君先妣郡君童
氏溍忝有仕籍垂三十年幸免旷官克承委祉陈情归养而奄
罹大故乞身得谢而获被加恩伏奉至正五年三月 制书先
考赠中顺大夫同佥太常礼仪院事上骑都尉追封江夏郡伯
先妣追封江夏郡君今虽无燎黄之法而礼有可以义起莫之
敢废是用祗荐于墓下音容如在命数维新瞻望松楸不胜感
咽谨告
青词
  行中书省禳火醮青词
充位备员实难胜于重任遇灾知惧爰载控于高真恭启玄科
卷二十三 第 4b 页
肃陈丹悃伏念臣䓁忝登台辅出镇藩维当祝融司候之初遭
回禄降殃之极始自廛氓之不戒致令府署之靡遗兹盖臣䓁
固宠妨贤有负公朝用人之意乖方失政未契天道好生之心
徒摅吁帝之诚莫遏燎原之势庸上酬于素款庶永绝于非虞
伏愿圆象垂慈炎官悔祸群黎苏息复安阛阓之居同宇乂宁
均赖帡幪之力
 疏
 请如公住宝林疏
师子座上要扬达磨家风龙华会中幸逢弥勒伴侣庶绍隆于
先业益振起于颓纲欲写渴心无嫌饶舌如公禅师闽南异产
济北真传虽尝以佛法住持不倦于诸方接待急流勇退固知
高尚之情大厦将倾必藉扶持之力乃眷双林之胜境犹存十
卷二十三 第 5a 页
刹之旧名岂容虚席而莫居是用闼辞以为请得万间屋何妨
儒释一家拈一辨香共祝
皇王万岁
  请钦公住圆觉疏
大觉圆地实此众之所依妙法华经必有时而乃说是宜虚左
以待司南凡在交游举同庆幸钦公法师冥搜教网远绍祖灯
溯流寻源深造四明法窟韬光匿景独宿蓬莱道山虽有志于
利它初不求于知我惟兹公选匪伊人谋一超直入以无难三
请益虔而弗懈伏冀如佛出世能尽畅于本怀申命自天用增
崇于睿算俚言不佞慧鉴是祈
  追荐先父疏意
资父事君敢惮服劳于远役叫天叩地惊闻遘祸于私门摧割
卷二十三 第 5b 页
奚堪奔驰靡及辄陈哀悃仰渎慈尊伏念溍先父从仕郎温州
路乐清县尹黄公涉世多艰承家罔缺早膺祖泽仅拟补于一
官晚荷 国恩遂疏封于七品方安老境奄迫大期而溍忝预
代言参陪扈跸觉帝乡之天近嗟亲舍之云遥虽未能求忠
孝于两全何遽至判死生于一别归程甫毕凶问亟来始知属
纩之辰正在演纶之日病既无由尝药敛又弗得凭棺五十年
父子之情晨昏永隔四千里关河之阻冰雪兼行迨获执丧已
踰卒哭不谨远游之戒徒衔罔极之悲罪大难容恩深莫报苟
可事亡事死固当从俗从宜匪仗觉乘曷徼冥福伏愿慧光䓁
照慈荫下垂肸蚃潜通俯鉴不肖孤之意爽灵昭彻速归极乐
国之居成无上之正真作来生之依怙
祭文
卷二十三 第 6a 页
  祭永康胡先生文
呜呼先生古之豪英清风峻标孰可状名弗崇为高顾以文鸣
其文斯何出史入经汲书鲁简武戒汤铭下逮百氏名墨纵横
旁行敷落律令章程包罗揆序弗猥弗并维蓄之厚故施之宏
纷其百嘉鬯达满盈藏英敛华根柢一贞以归于极以集于成
金舂玉撞发其和平远彼聩聋勿使震惊独抱厥器旅于天庭
胡不庙郊荐之䪫韺乃弦乃歌乃佐武城人趍易良俗失悍狞
稚耋熙熙怙为父兄于穆昌辰文事聿兴乃谢絷鞿乃专鉴衡
贱华贵实树之风声磬欬所及驱飙走霆学徒向方俊良用登
藐此陋微亦累品评赞邑海堧遗则是徵择士艺闱绪言是承
庶终惠我免夫兢兢曷使中路夺其依凭呜呼先生为幽为明
有炜斯文揭若日星重江复山烟惨云冥瞻言远而泣涕雨零
卷二十三 第 6b 页
驰辞侑觞式昭哀诚
 行状
  元故翰林学士承旨中书平章政事赠旧学同德翊戴辅
  治功臣太保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魏国公谥文忠李公
  行状
 曾祖执皇赠济美功臣光禄大夫平章政事柱国追封韩国
  公谥康惠
 祖昌祚皇任潞州招抚使赠保顺守正功臣金紫光禄大夫
  司徒上柱国追封韩国公谥文靖
 父唐皇任徵事郎略阳县尹致仕赠推诚保德佐运功臣太
  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谥忠献母王氏追封韩国夫人
 本贯
卷二十三 第 7a 页
公讳孟字道复系出后唐李氏世为潞州著姓康惠公金末举
进士不第以行义见称于时文靖公归
皇朝佩银符使潞州卒于官忠献公始去家而仕于秦蜀四十
馀年乃致其事乐汉中风土之胜因家焉公生而颖悟十岁能
属文稍长益肆力于学读书日记数千言学既淹贯文愈超卓
每考论古今治乱盛衰之故慨然有志于当世然耻于干进屏
居闾巷开门授徒远近负笈而至者翕如也时之名公钜卿如
商公挺王公博文刘公 魏公初至汉中往往折行辈与之
交郭君彦通于公为父执名能知人见公魁硕伟岸谓忠献公
曰此郎骨相殊常公辅器也至元十九年侍忠献公留四川藩
阃闻公名将置幕下辞不就改辟主晋康县簿又辞台府交章
举之亦不起一日幡然曰大丈夫固不能俛首州县方今
卷二十三 第 7b 页
朝廷更化政治聿新招徕众正材俊林立独不可与之并游乎
乃束书如京师行中书右丞杨公吉丁一见辄加器重荐之
𥙿宗皇帝得召见于东宫未及登用而
𥙿宗宾天杨公遂延致家塾俾诸子师事之翰林诸大老奇其
材剡上于中书谓宜置之馆阁而铨曹调公主梓潼县簿非其
志也忠献公方为夔府经历乃往省焉未几从忠献公出峡溯
襄江还汉中日以奉温凊具甘旨为事忠献公勉之入仕乃复
北上三十一年
成宗皇帝临御首命询访 先朝圣政以备史臣之纪述公过
关中陕西行省因俾公与诸儒讨论汇次成编乘传以进时
武宗
仁宗俱未出閤
卷二十三 第 8a 页
徽仁𥙿圣皇后求名儒职辅导公首当其选大德元年
武宗抚军北边
仁宗时留宫中公日陈善言正道从容启沃多所裨益受知于
成宗特旨除太常少卿当国者以公不及其门沮格不行改礼
部侍郎亦中寝
昭献元圣皇后幸覃怀公以宫僚从戢卫卒无敢侵夺民居在
覃怀四年夷险一节信任益专十一年春
成宗陟遐神器暂虚宗王大臣密谋横变国势危疑人情汹汹
公从 两宫还京师遂与丞相哈刺哈孙荅刺罕等力赞
仁宗削平内难中外晏然定策迎
武宗入正大统
仁宗即承制以公为中书参知政事公久在民间于闾阎之幽
卷二十三 第 8b 页
隐靡不究知损益庶务悉中其利病远近无不悦服然以抑绝
侥倖群小多不乐公不为之少自挠也居亡何言于
仁宗曰执政大臣宜出于
嗣天子亲擢今 銮舆在道臣未见颜色诚不敢冒当重寄
仁宗不许则逃之许昌筑室于陉山潩水间若将终身焉夏五

武宗即皇帝位
仁宗为太子物色得公所在白于 上遣使徵诣阙下至大三
年春正月入觐
武宗于玉德殿 上指公谓宰执大臣曰此
先太毋命为朕宾师者宜亟任用之三月特授荣禄大夫平章
政事集贤大学士同知徽政院事四年春
卷二十三 第 9a 页
仁宗皇帝正位宸极真拜中书平章政事进阶光禄大夫推恩
其先三世且谕之曰卿朕之旧学其悉心以辅朕之不逮公感
上知遇毅然以国事为巳任慎赐子重名爵覈太官之滥费汰
卫士之冗员贵戚近臣恶其不利于巳而莫敢言也前所建新
法有未便者奏请革去百司庶政一遵
世祖皇帝成宪而行焉
仁宗素崇儒且察见吏弊欲痛刬除之公曰吏亦有贤者在乎
慎择而已 上曰卿儒者宜与吏辈气类不合而曲佑之如此
真长者之言卿在朕前惟举人所长而不斥其短尤朕所深嘉
也同僚有积与公忤者人意公必衔之及其坐事见黜公乃力
言于 上俾殿外蕃且优加赐赉以慰其意闻者莫不服其有
容方是时朝野乂安民康物阜号称极治公欿然不自以为功
卷二十三 第 9b 页
士大夫或誉之辄谢曰此
圣天子之德也吾何力之有焉乞解机务 上曰朕在位必卿
在中书朕与卿君臣当相为终始自今其勿复言寻赐爵秦国
公 上亲授印章仍锡书命以褒宠之 上在潜邸尝因公所
自号命集贤大学士王颙书秋谷两大字御署以赐公至是又
命绘公像敕词臣为之赞入见必赐坐与语移时而退惟以字
呼之曰道复而不名其见尊礼如此皇庆元年春正月特授翰
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脩国史依前平章政事寻谒告归葬其
父母于潞州之先茔 上劳送之曰卿襄事毕宜亟还母久留
孤朕所望冬十二月入朝 上大悦公因请谢事优诏不允然
重违其意乃命以平章政事议中书省事依前翰林学士承旨
知制诰兼脩国史秦国公大夫令皆公视草史册所记亦公手
卷二十三 第 10a 页
自刑定辟置官属多时之闻人二年夏请归秦国公印绶不允
童三上乃如其请先是 上与公论用人之道公曰自古人材
所出固非一途而科目得人为盛今欲取天下人材而用之舍
科目何以哉然必先德行经术而后文辞乃可得其真材以为
用 上深然其言遂决意行之延祐元年冬十二月复拜公中
书平章政事依前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脩国史二年春遂
命公知贡举及亲策多士于廷仍命公为监试官秋七月进阶
金紫光禄大夫加勋上柱国改封韩国公职任如故公频年扈
从上京数以衰病不任事乞归田里六年乃从所乞解其政柄
复授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脩国史散阶勋爵如故公既退
居散地日以文史自娱每入侍燕间礼遇尤至七年春
仁宗奄弃群臣
卷二十三 第 10b 页
英宗在谅闇中太师帖木迭儿再入相以公前共政时不附巳
妄构诬言尽收前后所颁封拜制命降授集贤侍讲学士嘉议
大夫意公必辞因中伤之公受命欣然就职夏五月分治院事
于上都至秋乃还略不以利害得失介其意恒谓人曰吾待罪
中书无补于国
圣恩曲宥俾遂閒适今既老矣何以报之 上闻而悟其为谮
也恩意稍加焉人望公将复见柄用至治元年春疮发于股医
莫能疗公知不可复起乃区别家事手书付家人使治葬地于
燕遂以夏四月三日薨于大都和宁坊居第之正寝享年六十
有七以其月十八日葬宛平县石井乡 原遵遗命也公薨
后台臣累疏辨其诬乃给还所收制命而复其元官
今天子念旧图功加赠旧学同德翊戴辅治功臣太保仪同三
卷二十三 第 11a 页
司上柱国追封魏国公谥文忠配刘氏前公二十一年卒纳合

昭献元圣皇后所赐前公一月卒并封秦国夫人改韩国夫人
俱合葬焉继室何氏封韩国夫人有子一人曰献今为资善大
夫御史中丞知经筵事能世其家者也公宇量闳廓材略过人
三入中书事关休戚知无不言援古證今务归于至当苟有益
于国家虽违众而行无所惮四方之士为时所推许者甄拔无
遗汲引后进未始有吝骄之色品题所及后多知名公退一室
萧然留连觞咏言笑竟日无异布衣时其为文跌宕有奇气要
其归一主于理诗尤清壮丽逸人争传诵之盖公之历官行事
及平生大略可见者若是而止中朝大谋议既非外间所得闻
它所奏陈亦皆自削其藁莫得而详也公已定谥于奉常而国
卷二十三 第 11b 页
史之传未立许昌有公祠堂翰林学士欧阳玄为之记公诗文
有秋谷集御史中丞许有壬为之序溍幸辱从两人之后滥厕
公门生之列公嗣子献命溍为之状以俟太史氏之采择义不
敢辞谨撰次如右谨状至正八年月日门生黄溍状
  元故中奉大夫湖南道宣慰使于公行状
曾祖某金定远大将军心水令曾祖母卫氏
祖伯仪皇任朝列大夫太常丞兼法物库使累赠嘉议大夫
 礼部尚书上轻车都尉追封河南郡侯祖毋晋氏累赠河
 南郡夫人
父夔皇任中书省掾累赠中奉大夫河南江北䓁处行中书
 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河南郡公母张氏累赠河南郡夫
 人
卷二十三 第 12a 页
 本贯
公讳九思字有卿其先家河南而仕于金汾州节度使知开封
府者于公为五世祖朝请大夫延津令者于公为四世祖延津
府君之子则沁水府君也自沁水府君而上咸葬汴梁金末之
乱家谱散落独存其官称而轶其讳元光正大中尚书府君尝
给事内廷金亡奉卫夫人迁云中逮我 朝括新附之民以经
义试中程得隶于儒籍复自云中奉卫夫人还居蓟丘殁遂葬
焉故又为蓟丘人中统初祃祃丞相行中书省事于燕承制以
为礼部员外郎至元间乃以太保刘文正公荐召见大安阁预
定朝仪授尚衣局使久之进丞太常兼法物库使积阶朝列大
夫以年老辞不允卒于官参政府君受知左丞姚文献公以为
中书省书表官寻迁为掾甫逾壮岁而卒左丞魏国许文正公
卷二十三 第 12b 页
率诸生哭而诔之后以公贵追赠二代 敕词臣欧阳玄为制
碑文凡行治之美恩宠之盛登载甚具参政府君始封渔阳郡
伯张夫人始封渔阳郡君者以家之所在后徙封河南者本其
世之所从出也公生四岁而失所怙稍长奉尚书府君及张夫
人之教深自策励博观经史百氏之书以资其见闻又善为译
语入尚书中书两省为必阇赤以久次为其提控至元三十一
年授承直郎尚舍监丞数与同列奏请禁绝尅减卫士金帛之
弊上嘉纳而褒赐焉
成宗正位宸极加上
世祖
𥙿宗两朝帝后号谥公承 上旨预书译玉册庆赏之优无与
为比大德元年以奉训大夫知绍兴之诸暨州诸暨故为剧
卷二十三 第 13a 页
俗尚气而喜争牒诉紏纷为长吏者恒患其不易治公委曲询
访尽得其情伪择尤无良者痛绳以法暇日则集州人之子弟
于学示以孝弟忠信之说嚣哗之风为之寖衰或言其地产水
晶砂金使者旁午调民丁采取之阖境皆为骚动公力陈其妄
而止七年以奉直大夫知庆元之奉化州岁适大侵被省檄赈
台州及昌国之饥比还则州人诉灾伤者限已迫吏白宜勿受
公悉受之仍与同僚分检者约若以荒为熟而民无粮可输则
为代输由是所按视皆得其实仍为画拯救之策家以四口为
率人与米三斗幼稚则半之寻复被省檄赈象山之饥象山斗
入钜海中以道远而后至者公谓苟俟申请恐缓而无及则权
宜半给之且谓如不得请则已偿其费已而报如公请前后所
活各数千人州民以强劫捕系者两人狱巳具公察其冤两人
卷二十三 第 13b 页
得不死在官六载治绩为诸州最皇庆元年用举者擢佥江南
湖北道肃政廉访司事未上除朝散大夫两浙都转盐副使其
分治也斥去受财败法者黄岩州判官嘉兴检校袁部盐司丞
各一人由是人知畏惮所部肃然亭户有实受之官本商旅无
浮费之事例课日增羡其以私贩坐逮者不得它有攀引民赖
以安延祐三年以朝请大夫任江浙行中书省理问官白云宗
僧使权贵冒名爵恣横不法擅剃度游民四千八百馀人事下
公鞠治请谒不行咸伏其辜所徵赃为钱六万馀缗富民以继
立诉其家财有三十年不得直者公䆒其实而折以片言其争
遂息十年迁亚中大夫杭州路总管杭为东南一都会素号繁
剧公剖决如流庭无留讼至于公上之需一切趍办未尝缺之
所造卤簿法物事尤重自始作至讫功公皆躬督视之包银令
卷二十三 第 14a 页
下人骇于创见公为程其物力足为等级民不病而事以集推
选官酒户必择大家足以任之者人服其平至治二年除嘉议
大夫海道都漕运万户岁所漕粮三百馀万石舟人受粮之地
远则劳近则逸水程之往复则春运为易而夏运为难公皆立
法以均之至它禁防具为区处纤悉备至年规官降钱五千缗
命道流蒇醮事而以牲币祠于水神祈弭风涛之害公言于朝
需官钱五万缗为子本岁得息一万八千缗由是官无甚费而
所用给足上下便之泰定三年迁通议大夫绍兴路总管绍兴
自荐饥之后二十馀年民力犹未苏公下车即以䡖徭薄赋安
集流散垦辟荒闲为先务会岁复不登俾州县募富家出米谷
一万三千馀石钱二万四千馀缗赈其乏食者一万四千馀口
转运司科郡民岁买盐二万二千四百馀引公为申明减其五
卷二十三 第 14b 页
千六百七十馀引民得以少纾拜中奉大夫广东道宣慰使都
元帅其地内杂蛮獠外接蕃夷最为钜镇广西徭人窃发公给
其军饷十万石而民不知扰仍以便宜分遣屯戍遏其冲突境
内帖然海寇杀人于货者名捕弗获公为设方略乃悉就擒诸
流外之职当选署于大阃者公令以方寸之纸书其姓名而探
之吏不得有所高下谒选者虽不得其所欲亦莫不心服焉天
历二年移湖南道宣慰使公闻 命就道以宿染瘴疠成疾还
憩于杭遂引年乞致仕既得请给以半俸疾亦少间日与寓公
遗老方外之士徜徉湖山间以觞咏相娱乐未几疾复作以至
正元年五月一日终于杭之私第享年七十有四娶马氏再娶
杨氏并累封河南郡夫人子男三人长溱以公荫为承务郎平
江路同知吴江州事次渭次泽女三人长适粘合泰安次适沿
卷二十三 第 15a 页
海上副万户石抺宜孙次未行孙男二山寿海寿女二皆幼公
为人介洁而中实乐易平日笃于教子处家俭而中礼御众宽
而有制勇于行义喜周人之急与诸公贵人交未尝干以巳私
或询政事之得失苟有可为裨益者亦不靳也公扬历中外凡
四十五年居官所至去思有碑在奉化则戴先生表元在绍兴
则韩先生性实记之溱等卜以是年六月十五日奉公柩葬仁
和县某乡黄鹤山之原泣谓溍曰先公官三品法当定谥立传
勒铭乐石愿有述以备考择溍幸尝获登公之门而公之守越
也又辱效官使于部内知公为详不敢以不敏辞谨具公世出
行事年寿卒葬如右上奉常及太史氏副在私家庸俟立言之
君子谨状至正九年月日奉政大夫江浙等处儒学提举黄溍

卷二十三 第 15b 页
 元故正议大夫卫辉路总管兼本路诸军奥鲁总管管内
 劝农事知河防事卢公行状
曾祖铉赠中顺大夫中山府知府上骑都尉追封范阳郡伯
 曾祖母王氏追封范阳郡君
祖琏赠亚中大夫东昌路总管轻车都尉追封范阳郡侯祖
 母乔氏追封范阳郡夫人
父克柔中奉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赠通
 奉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范
 阳郡公谥文昭母翟氏追封范阳郡夫人李氏封范阳郡
 太夫人
本贯大名路开州濮阳县
公讳景字彦远其先出于范阳卢氏五季之乱靡有定居后由
卷二十三 第 16a 页
郑之河阴徙滑之胙城自中山府君而上皆葬胙城之班圣固
岁壬辰东昌府君仕于开州因家焉故今为大名路开州濮阳
县人文昭公蚤有时名两府大臣交举之
𥙿宗皇帝时在东宫召见与语大说留寘左右顾遇日隆由枢
密院架阁库管勾历典要职出秉宪节入陪台垣事任益重自
佥枢密院事拜参知政事涖治河南江北以疾归京师薨于里
第讣闻官勋封谥恩数有加寻返葬濮阳之黄斌原有子二人
长亘博学而善为文用姚文公荐入翰林国史院为编脩官五
迁至待制皆兼编脩以久次当递升奏未上而卒次即公年二
十以材选备宿卫受知
成宗皇帝给事禁闼扈从属车备殚劳勚丞相兴元忠宪王尤
器重焉居三岁授承直郎都水监丞河决东安州之蓝合秀堤
卷二十三 第 16b 页
尽毁水行地上冒原田败庐舍事闻于朝以为不亟治将益
坏有 旨命公总其役公量事期审功用鸠材庀工不踰月而
堤复合民无久役之苦而获安其居莫不深德之改御带库副
使以恭谨被
武宗皇帝眷宠弥厚尝赐以玉带公叩首力辞不敢受
上嘉其廉让而有礼累迁奉政大夫资乘库大使朝散大夫沙
糖局提点践扬既久能称籍甚 朝廷欲畴其民庸而图任焉
乃以公为中顺大夫江阴州尹至治二年也建言者谓浙右之
民困于徭役宜令大家割田为之助事下行中书首檄公讲行
之公稽验民籍以其田之多寡第为三等取之既不失其平且
劝之毋徒以硗瘠充数凡所得皆上腴使役于官者轮掌其岁
入储以待用由是民不告病公每谓长民者固在于厚其生然
卷二十三 第 17a 页
不可以无教用是尤垂意于庠序之事州学旧有明伦堂岁久
倾仆赖公而栋宇复立后生小子始有考德问业之所人咸称
公可谓得师帅之职矣升中大夫衢州路总管公顺其土俗所
宜以为治摧奸猾扶善良健讼之风为之衰息盗起常山劫取
民家赀财官兵捕之急株连甚众有平民为仇家所搆陷指为
贼首吏莫能察掠治使诬服公疑有冤为详谳而得其情诬服
者以不死株连所及亦皆免于非辜人以为神明岁饥捐圭租
以活流茡为惠尤大在官五年去之日如始至父老为伐石以
纪遗爱焉迁嘉议大夫处州路总管公钩考学廪得羡粮八百
石大兴土木自礼殿论堂书楼斋室至于门庑焕然毕新学田
为青田豪僧所㩀者 千 百亩已四十馀年前是为郡者皆
莫能正公按视旧牍始究其实而悉还其故士之为养益充弦
卷二十三 第 17b 页
诵之声洋洋相闻间有自奋于科级者事见太常博士柳贯所
为记行中书省尝诿公封舶泉南秋毫无取富商大贾咸戴其
德亦为立石于东郊以颂美之公既书满奉李夫人寓居于江
阴初翟夫人生公八年而殁李夫人实抚育公至于成人公事
之以孝奉晨昏具甘旨恒恐或缺遇疾病则尝药以进宦辙所
届遇佳山水侍板舆婆娑嬉游必尽其欢或远不可迎致辄徘
徊思慕不能自巳李夫人寿九十有三而终公方持服俄有正
议大夫襄阳路总管之命辞不拜服阕改卫辉路总管未上至
正三年九月二十二日以疾卒于寓舍享年六十有一元配刘
氏继室邢氏史氏并赠范阳郡夫人子男四人长僧孺用文昭
公遗泽补官累升奉直大夫冀宁路崞州知州以公忧不赴今
以迁调为泉州路总管府判官次弘志方治进士业次庆孙次
卷二十三 第 18a 页
添孙俱幼孙男二人女■人僧孺等以至正四年秋某月自江
阴奉李夫人及公柩还濮阳其年某月某日祔
    林公之子镇国寺善佑库
 仲父居中则历事 法
当赐谥立传宜有状上于奉常及太史氏且以其副乞铭于当
世立言之君子揭诸墓隧以示方来而僧孺出佐边郡縻于官
守俾弘坚蹐门以请吾子其毋让溍幸尝辱与公有雅故不敢
以不敏为解第愧与公游之日浅莫能备著其详谨以所知者
序次如右以俟采檡
卷二十三 第 18b 页

金华黄先生文集卷第二十三
卷二十三 第 1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