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第 21b 页
摩诃止观卷第三(上)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第二释止观名者。大途梗概已如上说。
复以何义立止观名。略有四。一相待。二绝
待。三会异。四通三德。一相待者。止观各三
义。息义。停义。对不止止义。息义者。诸恶觉
观妄念思想寂然休息。净名曰。何谓攀缘。谓
缘三界。何谓息攀缘。谓心无所得。此就
所破得名。是止息义。停义者。缘心谛理系
念现前停住不动。仁王云。入理般若名为
住。大品云。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此
就能止得名。即是停止义。对不止以明止
者。语虽通上意则永殊。何者。上两止对生
死之流动。约涅槃论止息。心行理外约般
若论停止。此约智断通论相待。今别约谛
理论相待。无明即法性法性即无明。无明亦
卷三 第 21c 页 T46-0021.png
非止非不止而唤无明为不止。法性亦非
止非不止而唤法性为止。此待无明之不
止。唤法性而为止。如经法性非生非灭。
而言法性寂灭。法性非垢非净。而言法性
清净。是为对不止而明止也。观亦三义。贯
穿义。观达义。对不观观义。贯穿义者。智慧利
用穿灭烦恼。大经云。利钁斲地磐石砂砾直
至金刚。法华云。穿凿高原犹见乾燥土。施
功不已遂渐至泥。此就所破得名立贯穿
观也。观达义者。观智通达契会真如。瑞应
云。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大论云。清净
心常一。则能见般若。此就能观得名。故立
观达观也。对不观观者。语虽通上意则永
殊。上两观亦通对生死弥密而论贯穿。迷
惑昏盲而论观达。此通约智断相待明观。
今别约谛理。无明即法性法性即无明。无明
非观非不观。而唤无明为不观。法性亦非
观非不观。而唤法性为观。如经云。法性
非明非闇。而唤法性为明。第一义空非智
非愚。而唤第一义空为智。是为对不观
而明观也。是故止观各从三义得名。
○二
绝待明止观者。即破前三相待止观也。先
横破。次竖破。若止息止从所破得名者。照
境为正除惑为傍。既从所离得名。名从
傍立即堕他性。若停止止从能破得名。照
境为正除惑为傍。既言能照名从智生即
堕自性。若非妄想息故止。非住理故止。智
断因缘故止。名从合生即堕共性。若非所
破非能破而言止者。此堕无因性。故龙树
止非不止而唤法性为止。此待无明之不
止。唤法性而为止。如经法性非生非灭。
而言法性寂灭。法性非垢非净。而言法性
清净。是为对不止而明止也。观亦三义。贯
穿义。观达义。对不观观义。贯穿义者。智慧利
用穿灭烦恼。大经云。利钁斲地磐石砂砾直
至金刚。法华云。穿凿高原犹见乾燥土。施
功不已遂渐至泥。此就所破得名立贯穿
观也。观达义者。观智通达契会真如。瑞应
云。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大论云。清净
心常一。则能见般若。此就能观得名。故立
观达观也。对不观观者。语虽通上意则永
殊。上两观亦通对生死弥密而论贯穿。迷
惑昏盲而论观达。此通约智断相待明观。
今别约谛理。无明即法性法性即无明。无明
非观非不观。而唤无明为不观。法性亦非
观非不观。而唤法性为观。如经云。法性
非明非闇。而唤法性为明。第一义空非智
非愚。而唤第一义空为智。是为对不观
而明观也。是故止观各从三义得名。
○二
绝待明止观者。即破前三相待止观也。先
横破。次竖破。若止息止从所破得名者。照
境为正除惑为傍。既从所离得名。名从
傍立即堕他性。若停止止从能破得名。照
境为正除惑为傍。既言能照名从智生即
堕自性。若非妄想息故止。非住理故止。智
断因缘故止。名从合生即堕共性。若非所
破非能破而言止者。此堕无因性。故龙树
卷三 第 22a 页 T46-0022.png
曰。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
是故说无生。无生止观岂从四句立名。四
句立名是因待生。可思可说。是结惑生可
破可坏。起灭流动之生。何谓停止。迷惑颠
倒之生。何谓观达耶。又竖破者。若从四句
生者。即是生生非止观也。若能止息见思
停住真谛。此乃待生生说生不生之止观
耳。若以空心入假。止息尘沙停住俗理。
此乃待生不生。说不生生之止观耳。若止
息无明停心中理。此是待生死涅槃二边不
止。而论止观耳。皆是待对可思议。生结惑
可破坏。尚未是止何况不止。犹自非观何
况不观。何以故。遣执不尽故。言语道不断
故。业果不绝故。今言绝待止观者。绝横竖
诸待。绝诸思议。绝诸烦恼诸业诸果。绝诸
教观證等。悉皆不生故名为止。止亦不可
得。观冥如境境既寂灭清净。尚无清净何
得有观。止观尚无。何得待不止观说于
止观。待于止观说不止观。待止不止说非
止非不止。故知止不止皆不可得。非止非
不止亦不可得。待对既绝即非有为。不可
以四句思。故非言说道非心识境。既无名
相。结惑不生则无生死。则不可破坏。灭绝
绝灭故名绝待止。颠倒想断故名绝待观。
亦是绝有为止观。乃至绝生死止观。绝待止
观则不可说。若有四悉檀因缘故亦可得
说。若有世界因缘则会异而说。若有为人
因缘则通三德而说。若有对治因缘则相
待而说。若有第一义因缘则绝待而说。说
是故说无生。无生止观岂从四句立名。四
句立名是因待生。可思可说。是结惑生可
破可坏。起灭流动之生。何谓停止。迷惑颠
倒之生。何谓观达耶。又竖破者。若从四句
生者。即是生生非止观也。若能止息见思
停住真谛。此乃待生生说生不生之止观
耳。若以空心入假。止息尘沙停住俗理。
此乃待生不生。说不生生之止观耳。若止
息无明停心中理。此是待生死涅槃二边不
止。而论止观耳。皆是待对可思议。生结惑
可破坏。尚未是止何况不止。犹自非观何
况不观。何以故。遣执不尽故。言语道不断
故。业果不绝故。今言绝待止观者。绝横竖
诸待。绝诸思议。绝诸烦恼诸业诸果。绝诸
教观證等。悉皆不生故名为止。止亦不可
得。观冥如境境既寂灭清净。尚无清净何
得有观。止观尚无。何得待不止观说于
止观。待于止观说不止观。待止不止说非
止非不止。故知止不止皆不可得。非止非
不止亦不可得。待对既绝即非有为。不可
以四句思。故非言说道非心识境。既无名
相。结惑不生则无生死。则不可破坏。灭绝
绝灭故名绝待止。颠倒想断故名绝待观。
亦是绝有为止观。乃至绝生死止观。绝待止
观则不可说。若有四悉檀因缘故亦可得
说。若有世界因缘则会异而说。若有为人
因缘则通三德而说。若有对治因缘则相
待而说。若有第一义因缘则绝待而说。说
卷三 第 22b 页 T46-0022.png
为止观。此之名字不在内外两中间。亦不
常自有。是字不住亦不不住。是字不在横
四句竖四句中。故言是字不住。亦不在无
横无竖中。故言亦不不住。是字不可得故。
故名绝待止观。亦名不思议止观。亦名无
生止观。亦名一大事止观。故如此大事不
对小事。譬如虚空不因小空名为大也。
止观亦尔。不因愚乱名为止观。无可待
对独一法界。故名绝待止观也。世人约种
种语释绝待义。终不得绝。何以故。凡情驰
想种种推画。分别悟与不悟心与不心。凡
圣差别。绝则待于不绝。不思议待思议。轮
转相待绝无所寄。若得意亡言心行亦断。
随智妙悟无复分别。亦不言悟不悟圣不圣
心不心思议不思议等。种种妄想缘理分别。
皆名为待。真慧开发绝此诸待。绝即复绝。
如前火木名为绝待。故净名云。诸法不相
待。乃至一念不住故。即此意也。若尔。绝待
乃是圣境。初心无分。今以六即望之。初心
无所失圣境无所滥。三会异者。如此绝待
止观。亦名不可思议。亦名为大。大经云。大
名不可思议也。诸馀经论或名远离。或名
不住不著无为寂灭。不分别禅定弃除舍等。
如是一切皆是止之异名。止既绝大不可思
议。远离等皆绝大不可思议。馀处或名知见
明识眼觉智慧照了鉴达等。如是一切皆是
观之异名。观既绝大不可思议。知见等皆绝
大不可思议。所以者何。般若是一法佛说种
种名。解脱亦尔。多诸名字。亦如虚空无所有
常自有。是字不住亦不不住。是字不在横
四句竖四句中。故言是字不住。亦不在无
横无竖中。故言亦不不住。是字不可得故。
故名绝待止观。亦名不思议止观。亦名无
生止观。亦名一大事止观。故如此大事不
对小事。譬如虚空不因小空名为大也。
止观亦尔。不因愚乱名为止观。无可待
对独一法界。故名绝待止观也。世人约种
种语释绝待义。终不得绝。何以故。凡情驰
想种种推画。分别悟与不悟心与不心。凡
圣差别。绝则待于不绝。不思议待思议。轮
转相待绝无所寄。若得意亡言心行亦断。
随智妙悟无复分别。亦不言悟不悟圣不圣
心不心思议不思议等。种种妄想缘理分别。
皆名为待。真慧开发绝此诸待。绝即复绝。
如前火木名为绝待。故净名云。诸法不相
待。乃至一念不住故。即此意也。若尔。绝待
乃是圣境。初心无分。今以六即望之。初心
无所失圣境无所滥。三会异者。如此绝待
止观。亦名不可思议。亦名为大。大经云。大
名不可思议也。诸馀经论或名远离。或名
不住不著无为寂灭。不分别禅定弃除舍等。
如是一切皆是止之异名。止既绝大不可思
议。远离等皆绝大不可思议。馀处或名知见
明识眼觉智慧照了鉴达等。如是一切皆是
观之异名。观既绝大不可思议。知见等皆绝
大不可思议。所以者何。般若是一法佛说种
种名。解脱亦尔。多诸名字。亦如虚空无所有
卷三 第 22c 页 T46-0022.png
不动无碍。当知三德秖是一法。随众生类
为之立异字。若闻绝待慎莫惊畏。若闻
会异慎莫疑惑而自毁伤也。又止观自相会
者。止亦名观亦名不止。观亦名止亦名不
观。即前释名意同也。
○四通三德者。若众经
异名皆是止观者。名则无量义亦无量。何故
但以三义释止观耶。为对三德作此释
耳。诸法无量。何故独对三德。大论云。菩萨
从初发心常观涅槃行道。大经云。佛及众
生皆悉安置秘密藏中。秘密即是涅槃。涅槃
即是三德。三德即是止观。自他初后皆得修
入。故用对之耳。若用两字共通三德者。止
即是断断通解脱。观即是智智通般若。止观
等者名为舍相。舍相即是通于法身。又止即
奢摩他。观即毗婆舍那。他那等故即忧毕叉。
通三德如前。问。止观是二法。岂得通不思
议三德耶。答。还以不思议止观故得通耳。
又大品明十八空释般若。百八三昧释禅。
虽前后两释。岂可禅无般若般若无禅。特
是不二而二二则不二。不二即法身。二即定
慧。如此三法未曾相离。是故大经云。佛性
有五种名。或名首楞严或名般若。今非止
非观。或名为止或名为观。即是不思议止
观。通于不思议三德。复次止观各通三德
者。止中有观观中有止。如止息止是止善
属定门摄。即通解脱。停止止是行善属观
门摄。即通般若。非止止属理摄。即通法身。
其义可见也。贯穿观是止善定门摄。即通解
脱。观达观是行善观门摄。即通般若。非观观
为之立异字。若闻绝待慎莫惊畏。若闻
会异慎莫疑惑而自毁伤也。又止观自相会
者。止亦名观亦名不止。观亦名止亦名不
观。即前释名意同也。
○四通三德者。若众经
异名皆是止观者。名则无量义亦无量。何故
但以三义释止观耶。为对三德作此释
耳。诸法无量。何故独对三德。大论云。菩萨
从初发心常观涅槃行道。大经云。佛及众
生皆悉安置秘密藏中。秘密即是涅槃。涅槃
即是三德。三德即是止观。自他初后皆得修
入。故用对之耳。若用两字共通三德者。止
即是断断通解脱。观即是智智通般若。止观
等者名为舍相。舍相即是通于法身。又止即
奢摩他。观即毗婆舍那。他那等故即忧毕叉。
通三德如前。问。止观是二法。岂得通不思
议三德耶。答。还以不思议止观故得通耳。
又大品明十八空释般若。百八三昧释禅。
虽前后两释。岂可禅无般若般若无禅。特
是不二而二二则不二。不二即法身。二即定
慧。如此三法未曾相离。是故大经云。佛性
有五种名。或名首楞严或名般若。今非止
非观。或名为止或名为观。即是不思议止
观。通于不思议三德。复次止观各通三德
者。止中有观观中有止。如止息止是止善
属定门摄。即通解脱。停止止是行善属观
门摄。即通般若。非止止属理摄。即通法身。
其义可见也。贯穿观是止善定门摄。即通解
脱。观达观是行善观门摄。即通般若。非观观
卷三 第 23a 页 T46-0023.png
理摄。即通法身。意亦可见。复次止观共通
三德者。止息止贯穿观。皆从所离得名。即
通解脱。停止止观达观皆从能缘之智得
名。即通般若。非止止非观观皆名法性。即
通法身。复次三德通于止观者。还以三
德共通两字。又应三德各通两字。三德共
通者。解脱通止。般若通观。法身通非止非
观。三德各通止观者。夫解脱者具足解脱。
具有三种。方便净解脱通止息止。圆净解脱
通停止止。性净解脱通非止止。夫般若者具
足般若。具有三种。道慧般若通贯穿观。道
种慧般若通观达观。一切种慧般若通非观
观。具足法身亦有三种。色身通一止一观。
法门身通一止一观。实相身通一止一观。其
义可见也。若信三德绝大不思议。通义既
明。须信止观绝大不思议。若信涅槃三法
具足名秘密藏。亦信三止具足名大寂定
名秘密藏。亦信三观具足名大智慧名秘
密藏。亦信非止非观三法具足名秘密藏。若
信三德不纵不横不并不别。如三点三目
者。亦信三止三观不纵不横不并不别也。
而诸经赴缘偏举一法以示义端。如首楞
严偏举止边。止具一切法不减少。亦名秘
密藏。智度法华偏举观边。观具一切法不
减少。涅槃举三法具足。法亦不多。亦名秘
密藏。止观亦尔。若开若合。开亦不多合亦不
少。一一皆是法界摄一切法。悉名秘密藏。
偏举尚尔。况圆举耶。止观通三德既尔。通
诸异名远离知见等亦如是。又通诸三名。
三德者。止息止贯穿观。皆从所离得名。即
通解脱。停止止观达观皆从能缘之智得
名。即通般若。非止止非观观皆名法性。即
通法身。复次三德通于止观者。还以三
德共通两字。又应三德各通两字。三德共
通者。解脱通止。般若通观。法身通非止非
观。三德各通止观者。夫解脱者具足解脱。
具有三种。方便净解脱通止息止。圆净解脱
通停止止。性净解脱通非止止。夫般若者具
足般若。具有三种。道慧般若通贯穿观。道
种慧般若通观达观。一切种慧般若通非观
观。具足法身亦有三种。色身通一止一观。
法门身通一止一观。实相身通一止一观。其
义可见也。若信三德绝大不思议。通义既
明。须信止观绝大不思议。若信涅槃三法
具足名秘密藏。亦信三止具足名大寂定
名秘密藏。亦信三观具足名大智慧名秘
密藏。亦信非止非观三法具足名秘密藏。若
信三德不纵不横不并不别。如三点三目
者。亦信三止三观不纵不横不并不别也。
而诸经赴缘偏举一法以示义端。如首楞
严偏举止边。止具一切法不减少。亦名秘
密藏。智度法华偏举观边。观具一切法不
减少。涅槃举三法具足。法亦不多。亦名秘
密藏。止观亦尔。若开若合。开亦不多合亦不
少。一一皆是法界摄一切法。悉名秘密藏。
偏举尚尔。况圆举耶。止观通三德既尔。通
诸异名远离知见等亦如是。又通诸三名。
卷三 第 23b 页 T46-0023.png
所谓三菩提三佛性三宝等。一切三法亦如是。
问。云何字义纵横。云何字义不纵不横。答。
诸小乘师说。般若种智已圆。果缚尚在。解脱
未具身犹杂食。又带无常。一优二劣譬之横
川走火。又云。先有相好之身。次得种智般若。
后灭身智方具解脱。既有上下前后之义。
譬之纵三点水。若入灭定有身而无智。罗
汉在无色有智而无身。若入无馀但有孤
调解脱。此义各各不相关。并之则横。累之
则纵。分之则异。诸大乘师说。法身是正体。
有佛无佛本自有之。非适今也。了因般若
无累解脱。此二当有。隔生跨世弥亘净秽。
此字义纵也。又言。三德无前后一体具足。
以体从义而有三异。盖乃体横而义纵耳。
又言。体义俱不殊。而有隐显之异。俱不异
未免横。隐显异未免纵。众释如此宁与经
会。今明三德皆不可思议那忽纵。皆不可
思议那忽横。皆不可思议那忽一。皆不可
思议那忽异。此约理藏释。身常智圆断具。
一切皆是佛法无有优劣。故不纵。三德相
冥同是一法界。出法界外何处更别有法。
故不横。能种种建立故不一。同归第一义
故不异。此约行因释也。即一而三故不横。
即三而一故不纵。不三而三故不一。不一
而一故不异。此约字用释也。真伊字义为
若此。问。三德四德其意云何。答。通论三德
一一皆常乐我净。大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
也。以法常故诸佛亦常。法即法身。佛即般
若解脱。故作通解也。大经云。因灭是色
问。云何字义纵横。云何字义不纵不横。答。
诸小乘师说。般若种智已圆。果缚尚在。解脱
未具身犹杂食。又带无常。一优二劣譬之横
川走火。又云。先有相好之身。次得种智般若。
后灭身智方具解脱。既有上下前后之义。
譬之纵三点水。若入灭定有身而无智。罗
汉在无色有智而无身。若入无馀但有孤
调解脱。此义各各不相关。并之则横。累之
则纵。分之则异。诸大乘师说。法身是正体。
有佛无佛本自有之。非适今也。了因般若
无累解脱。此二当有。隔生跨世弥亘净秽。
此字义纵也。又言。三德无前后一体具足。
以体从义而有三异。盖乃体横而义纵耳。
又言。体义俱不殊。而有隐显之异。俱不异
未免横。隐显异未免纵。众释如此宁与经
会。今明三德皆不可思议那忽纵。皆不可
思议那忽横。皆不可思议那忽一。皆不可
思议那忽异。此约理藏释。身常智圆断具。
一切皆是佛法无有优劣。故不纵。三德相
冥同是一法界。出法界外何处更别有法。
故不横。能种种建立故不一。同归第一义
故不异。此约行因释也。即一而三故不横。
即三而一故不纵。不三而三故不一。不一
而一故不异。此约字用释也。真伊字义为
若此。问。三德四德其意云何。答。通论三德
一一皆常乐我净。大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
也。以法常故诸佛亦常。法即法身。佛即般
若解脱。故作通解也。大经云。因灭是色
卷三 第 23c 页 T46-0023.png
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则法身皆常
乐我净。二德亦然。若依一种转色成法身。
法身常乐转识想成般若。般若即净。转受
行成解脱。解脱则我。又依念处转识成
常。转受成乐。转想行成我。转色成净。是
则通别各有二解。依圆是顿义。依别是渐
义(云云)。问。三障及三道皆障三德。三障开通
至极。三道四倒亦应开通至极。答。例。何者。
业有三种。谓漏业无漏业非漏非无漏业。
感于三报。谓分段方便实报。报由三种烦
恼。谓取相尘沙无明也。又约三种报一一
开三道。约三种烦恼。一一开四倒。
○第三
释止观体相者。既知大意豁达如前。名字
旷远若向。须识体理渊玄。粗寄四意显体。
一教相。二眼智。三境界。四得失。夫理藉教
彰。教法既多故用相显。入理门不同故用
眼智显。谛有权实故用境界显。人有差
会故用得失显。法华疏用四一明实。今
以四科显体。可得相类。教相显者。夫止观
名教通于凡圣。不可寻通名求于别体。故
用相简之。若凡夫止善所治是止相。行善
所生是观相。又四禅四无量心是止相。六行
是观相。此等皆未免生死。即有漏为相。故
大论云。除摩黎山馀无出栴檀。除三乘智
慧馀无真智慧。故非今所论也。若二乘以
九想十想八背舍九次第定。多是事禅一往
止相。有作四谛慧是观相。此之止观虽出生
死而是拙度。灭色入空。此空亦得名止。亦
得名非止非不止。而不得名观。何以故。灰
乐我净。二德亦然。若依一种转色成法身。
法身常乐转识想成般若。般若即净。转受
行成解脱。解脱则我。又依念处转识成
常。转受成乐。转想行成我。转色成净。是
则通别各有二解。依圆是顿义。依别是渐
义(云云)。问。三障及三道皆障三德。三障开通
至极。三道四倒亦应开通至极。答。例。何者。
业有三种。谓漏业无漏业非漏非无漏业。
感于三报。谓分段方便实报。报由三种烦
恼。谓取相尘沙无明也。又约三种报一一
开三道。约三种烦恼。一一开四倒。
○第三
释止观体相者。既知大意豁达如前。名字
旷远若向。须识体理渊玄。粗寄四意显体。
一教相。二眼智。三境界。四得失。夫理藉教
彰。教法既多故用相显。入理门不同故用
眼智显。谛有权实故用境界显。人有差
会故用得失显。法华疏用四一明实。今
以四科显体。可得相类。教相显者。夫止观
名教通于凡圣。不可寻通名求于别体。故
用相简之。若凡夫止善所治是止相。行善
所生是观相。又四禅四无量心是止相。六行
是观相。此等皆未免生死。即有漏为相。故
大论云。除摩黎山馀无出栴檀。除三乘智
慧馀无真智慧。故非今所论也。若二乘以
九想十想八背舍九次第定。多是事禅一往
止相。有作四谛慧是观相。此之止观虽出生
死而是拙度。灭色入空。此空亦得名止。亦
得名非止非不止。而不得名观。何以故。灰
卷三 第 24a 页 T46-0024.png
身灭智故不名观。但是析法无漏为相。非
今所论也巧度止有三种。一体真止。二方便
随缘止。三息二边分别止。一体真止者。诸
法从缘生。因缘空无主。息心达本源故号
为沙门。知因缘假合幻化性虚故名为体。
攀缘妄想得空即息。空即是真故言体真止。
二方便随缘止者。若三乘同以无言说道断
烦恼入真。真则不异。但言烦恼与习有尽
不尽。若二乘体真不须方便止。菩萨入假
正应行用。知空非空故言方便。分别药病
故言随缘。心安俗谛故名为止。经言动止
心常一亦得證此意也。三息二边分别止
者。生死流动涅槃保證。皆是偏行偏用不会
中道。今知俗非俗俗边寂然。亦不得非俗
空边寂然。名息二边止。此三止名虽未见
经论。映望三观随义立名。释论云。菩萨依
随经教为作名字。名为法施。立名无咎。若
能寻经得名即悬合此义也。详此三止与
前释名名髣髴同。其相则异。同者。止息止
似体真。停止止似方便随缘。非止止似息
二边。其相则别所谓三谛相也。前三成次三。
后一具前三。何以故。如体真止时达因缘
假名空无主流动恶息。是名止息义。停心
在理正是达于因缘。是停止义。此理即真真
即本源。本源不当止与不止。是非止止。此
三义共成体真止相。若方便止时照假自在。
散乱无知息。是止息义。停心假理如净名
入三昧观比丘根性分别药病。是停止义。
假理不动是非止止。如是三义共成方便随
今所论也巧度止有三种。一体真止。二方便
随缘止。三息二边分别止。一体真止者。诸
法从缘生。因缘空无主。息心达本源故号
为沙门。知因缘假合幻化性虚故名为体。
攀缘妄想得空即息。空即是真故言体真止。
二方便随缘止者。若三乘同以无言说道断
烦恼入真。真则不异。但言烦恼与习有尽
不尽。若二乘体真不须方便止。菩萨入假
正应行用。知空非空故言方便。分别药病
故言随缘。心安俗谛故名为止。经言动止
心常一亦得證此意也。三息二边分别止
者。生死流动涅槃保證。皆是偏行偏用不会
中道。今知俗非俗俗边寂然。亦不得非俗
空边寂然。名息二边止。此三止名虽未见
经论。映望三观随义立名。释论云。菩萨依
随经教为作名字。名为法施。立名无咎。若
能寻经得名即悬合此义也。详此三止与
前释名名髣髴同。其相则异。同者。止息止
似体真。停止止似方便随缘。非止止似息
二边。其相则别所谓三谛相也。前三成次三。
后一具前三。何以故。如体真止时达因缘
假名空无主流动恶息。是名止息义。停心
在理正是达于因缘。是停止义。此理即真真
即本源。本源不当止与不止。是非止止。此
三义共成体真止相。若方便止时照假自在。
散乱无知息。是止息义。停心假理如净名
入三昧观比丘根性分别药病。是停止义。
假理不动是非止止。如是三义共成方便随
卷三 第 24b 页 T46-0024.png
缘止相也。息二边时生死涅槃二相俱息。
是止息义。入理般若名为住缘心中道。是
停止义。此实相理非止不止。是不止止义。
如此三义共成息二边止相故与前永异
也。亦非今所用也。次明观相。观有三。从
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二观
为方便道得入中道双照二谛。心心寂灭
自然流入萨婆若海。名中道第一义谛观。此
名出璎珞经所言二谛者。观假为入空之
诠空由诠会。能所合论故言二谛观。又会
空之日非但见空亦复识假。如云除发障
上显下明。由真假显得是二谛观。今由假
会真何意非二谛观。又俗是所破真是所用。
若从所破应言俗谛观。若从所用应言
真谛观。破用合论故言二谛观。又分别有
三种。一约教有随情二谛观。约行有随情
智二谛观。约證有随智二谛观。初观之功虽
未契真。得有随教随行论二谛观。问
初观破用合受名。第二观亦破用。亦应言
二谛耶。答。前已受二谛名后虽破用。更从
胜者受平等名也。问。第三观亦破用何不
更从胜受名。答。前两观有滞故更破更用。
第三观无滞但从用受名。不得一例。问。前
二观俱观二谛亦应俱入二谛。答。初为破
病故观假。为用真故观真。是故俱观。一用
一不用故不俱入。问。真及中俱得称谛。界
内外俗俗则非理云何称谛。答。地持明二
法性。一事法性性差别故。二实法性性真实
故。即二谛之异名。既俱得称法性。何意不
是止息义。入理般若名为住缘心中道。是
停止义。此实相理非止不止。是不止止义。
如此三义共成息二边止相故与前永异
也。亦非今所用也。次明观相。观有三。从
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二观
为方便道得入中道双照二谛。心心寂灭
自然流入萨婆若海。名中道第一义谛观。此
名出璎珞经所言二谛者。观假为入空之
诠空由诠会。能所合论故言二谛观。又会
空之日非但见空亦复识假。如云除发障
上显下明。由真假显得是二谛观。今由假
会真何意非二谛观。又俗是所破真是所用。
若从所破应言俗谛观。若从所用应言
真谛观。破用合论故言二谛观。又分别有
三种。一约教有随情二谛观。约行有随情
智二谛观。约證有随智二谛观。初观之功虽
未契真。得有随教随行论二谛观。问
初观破用合受名。第二观亦破用。亦应言
二谛耶。答。前已受二谛名后虽破用。更从
胜者受平等名也。问。第三观亦破用何不
更从胜受名。答。前两观有滞故更破更用。
第三观无滞但从用受名。不得一例。问。前
二观俱观二谛亦应俱入二谛。答。初为破
病故观假。为用真故观真。是故俱观。一用
一不用故不俱入。问。真及中俱得称谛。界
内外俗俗则非理云何称谛。答。地持明二
法性。一事法性性差别故。二实法性性真实
故。即二谛之异名。既俱得称法性。何意不
卷三 第 24c 页 T46-0024.png
得俱称谛。问若尔俱称涅槃。答。经云。贫人
得宝乃至猕猴得酒。又非想定即世俗涅槃。
即其义也。问。若尔俱无漏耶。答论云。世间正
见出世正见。问。若尔俱无生耶。答。经云。异
相互无。问。从假入空必须破假而入空耶。
答。通途应有四句。不破入。破入。破不入。
不破不入。乃至三十六句如后说。从空入
假名平等观者。若是入空尚无空可有何
假可入。当知此观为化众生。知真非真方
便出假故言从空。分别药病而无差谬故
言入假。平等者望前称平等也。前观破假
病不用假法但用真法。破一不破一未
为平等。后观破空病还用假法。破用既均
异时相望故言平等也。今当譬之。如盲初
得眼开见空见色。虽见于色不能分别
种种卉木根茎枝叶药毒种类。从假入空随
智之时。亦见二谛而不能用假。若人眼开
后能见空见色。即识种类洞解因缘。粗细
药食皆识皆用利益于他。此譬从空入假亦
真真俗。正用于假为化众生。故名为入
假。复言平等。意如前说。中道第一义观者。
前观假空是空生死。后观空空是空涅槃。
双遮二边。是名二空观为方便道得会中
道。故言心心寂灭流入萨婆若海。又初观用
空后观用假。是为双存方便。入中道时
能双照二谛。故经言。心若在定能知世间
生灭法相。前之两观为二种方便意在此
也。问。大经云。定多慧多俱不见佛性。此义
云何。答。次第三观二乘及通菩萨有初观分。
得宝乃至猕猴得酒。又非想定即世俗涅槃。
即其义也。问。若尔俱无漏耶。答论云。世间正
见出世正见。问。若尔俱无生耶。答。经云。异
相互无。问。从假入空必须破假而入空耶。
答。通途应有四句。不破入。破入。破不入。
不破不入。乃至三十六句如后说。从空入
假名平等观者。若是入空尚无空可有何
假可入。当知此观为化众生。知真非真方
便出假故言从空。分别药病而无差谬故
言入假。平等者望前称平等也。前观破假
病不用假法但用真法。破一不破一未
为平等。后观破空病还用假法。破用既均
异时相望故言平等也。今当譬之。如盲初
得眼开见空见色。虽见于色不能分别
种种卉木根茎枝叶药毒种类。从假入空随
智之时。亦见二谛而不能用假。若人眼开
后能见空见色。即识种类洞解因缘。粗细
药食皆识皆用利益于他。此譬从空入假亦
真真俗。正用于假为化众生。故名为入
假。复言平等。意如前说。中道第一义观者。
前观假空是空生死。后观空空是空涅槃。
双遮二边。是名二空观为方便道得会中
道。故言心心寂灭流入萨婆若海。又初观用
空后观用假。是为双存方便。入中道时
能双照二谛。故经言。心若在定能知世间
生灭法相。前之两观为二种方便意在此
也。问。大经云。定多慧多俱不见佛性。此义
云何。答。次第三观二乘及通菩萨有初观分。
卷三 第 25a 页 T46-0025.png
此属定多慧少不见佛性。别教菩萨有第
二观分。此属慧多定少亦不见佛性。二观
为方便得入第三观。则见佛性。问。经言。十
住菩萨以慧眼故见不了了。非全不见。初
观是慧眼位。第二观是法眼位。云何而言
两眼全不见耶。答。彼次第眼偏定偏慧佛之
所呵。不可言其见也。所言慧眼见者。其
名乃同实是圆教十住之位。三观现前入三
谛理。名之为住。呼住为慧眼耳。故法华
云愿得如世尊慧眼第一净。如斯慧眼分
见未了。故言如夜见色空中鹅雁。非二乘
慧眼得如此名。故法华中譬如有人穿凿
高原唯见乾土。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
至泥后则得水。乾土譬初观。湿土譬第二
观。泥譬第三观。水譬圆顿观。又譬于教。三
藏教不诠中道如乾土通教如湿土。别教
如泥。圆教诠中道如水。二教之所不诠二
行之所不到。偏空慧眼宁得见性。若见性
者无有是处。此三观与前三观名一往
似同义相则异。同者。前是贯穿观诸虚妄
似从假入空也。前观达观达理理和达事事
和。似入假平等观也。前不观观似中道也。
其相异者。前是一谛相今是三谛相又前三
观通成后三。后三具前三。所以者何。如从
假入空破四住磐石。此岂非贯穿义。所入
之空空即是理。智能显理。即观达义。此之空
理即是非观观义。如此三义共成入空观相
也。从空入假亦具三义。何以故。识假名法
破无知障。即是贯穿义。照假名理分别无
二观分。此属慧多定少亦不见佛性。二观
为方便得入第三观。则见佛性。问。经言。十
住菩萨以慧眼故见不了了。非全不见。初
观是慧眼位。第二观是法眼位。云何而言
两眼全不见耶。答。彼次第眼偏定偏慧佛之
所呵。不可言其见也。所言慧眼见者。其
名乃同实是圆教十住之位。三观现前入三
谛理。名之为住。呼住为慧眼耳。故法华
云愿得如世尊慧眼第一净。如斯慧眼分
见未了。故言如夜见色空中鹅雁。非二乘
慧眼得如此名。故法华中譬如有人穿凿
高原唯见乾土。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
至泥后则得水。乾土譬初观。湿土譬第二
观。泥譬第三观。水譬圆顿观。又譬于教。三
藏教不诠中道如乾土通教如湿土。别教
如泥。圆教诠中道如水。二教之所不诠二
行之所不到。偏空慧眼宁得见性。若见性
者无有是处。此三观与前三观名一往
似同义相则异。同者。前是贯穿观诸虚妄
似从假入空也。前观达观达理理和达事事
和。似入假平等观也。前不观观似中道也。
其相异者。前是一谛相今是三谛相又前三
观通成后三。后三具前三。所以者何。如从
假入空破四住磐石。此岂非贯穿义。所入
之空空即是理。智能显理。即观达义。此之空
理即是非观观义。如此三义共成入空观相
也。从空入假亦具三义。何以故。识假名法
破无知障。即是贯穿义。照假名理分别无
卷三 第 25b 页 T46-0025.png
谬。即观达义。假理常然即不观观义也。此三
义共成假观相。中道之观亦具三义。空于
二边即贯穿义。正入中道即观达义。中道
法性即不观观义。如此三义共成中道观相。
此依摩诃衍明三止三观之相。以义随相
条然各别。若论三观则有权实浅深。若论
三智则有优劣前后。若论三人则有诸位
大小。此则次第分张非今所用也。圆顿止观
相者。以止缘于谛则一谛而三谛。以谛系
于止则一止而三止。譬如三相在一念心。
虽一念心而有三相。止谛亦如是。所止之
法虽一而三。能止之心虽三而一也。以
观观于境则一境而三境。以境发于观则
一观而三观。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虽是三
目而是一面。观境亦如是。观三即一发一
即三不可思议。不权不实不优不劣不
前不后。不并不别不大不小。故中论云。
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又如金刚般若
云。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若眼独
见不应须日。若无色者虽有日眼亦无
所见。如是三法不异时不相离。眼喻于
止。日喻于观。色喻于境。如是三法不前不
后。一时论三三中论一。亦复如是。若见此
意即解圆顿教止观相也。何但三一一三。
总前诸义皆在一心。其相云何。体无明颠倒
即是实相之真。名体真止。如此实相遍一
切处随缘历境安心不动。名随缘方便止。
生死涅槃静散休息。名息二边止。体一切诸
假悉皆是空。空即实相。名入空观。达此空
义共成假观相。中道之观亦具三义。空于
二边即贯穿义。正入中道即观达义。中道
法性即不观观义。如此三义共成中道观相。
此依摩诃衍明三止三观之相。以义随相
条然各别。若论三观则有权实浅深。若论
三智则有优劣前后。若论三人则有诸位
大小。此则次第分张非今所用也。圆顿止观
相者。以止缘于谛则一谛而三谛。以谛系
于止则一止而三止。譬如三相在一念心。
虽一念心而有三相。止谛亦如是。所止之
法虽一而三。能止之心虽三而一也。以
观观于境则一境而三境。以境发于观则
一观而三观。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虽是三
目而是一面。观境亦如是。观三即一发一
即三不可思议。不权不实不优不劣不
前不后。不并不别不大不小。故中论云。
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又如金刚般若
云。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若眼独
见不应须日。若无色者虽有日眼亦无
所见。如是三法不异时不相离。眼喻于
止。日喻于观。色喻于境。如是三法不前不
后。一时论三三中论一。亦复如是。若见此
意即解圆顿教止观相也。何但三一一三。
总前诸义皆在一心。其相云何。体无明颠倒
即是实相之真。名体真止。如此实相遍一
切处随缘历境安心不动。名随缘方便止。
生死涅槃静散休息。名息二边止。体一切诸
假悉皆是空。空即实相。名入空观。达此空
卷三 第 25c 页 T46-0025.png
时观冥中道。能知世间生灭法相如实而
见。名入假观。如此空慧即是中道无二无
别。名中道观体真之时五住磐石砂砾一念
休息。名止息义。心缘中道入实相慧。名
停止义。实相之性即非止非不止义。又此
一念能穿五住达于实相。实相非观亦非
不观。如此等义但在一念心中。不动真际
而有种种差别。经言。善能分别诸法相。于
第一义而不动。虽多名字盖乃般若之一
法。佛说种种名。众名皆圆诸义亦圆。相待绝
待对体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故无有障碍无
有障碍故具足无减。是圆顿教相显止观
体也。
○二明眼智者。体则非知非见非因
非果。说之己自难。何况以示人。虽叵知
见由于眼智则可知见。虽非因果由因
果显。止观为因智眼为果。因是显体之远
由。果是显体之近由。其体冥妙不可分别。
寄于眼智令体可解。今先明次第眼智
者。三止三观为因。所得三智三眼为果。三
止者。若体真止妄惑不生。因止发定定生
无漏。慧眼开故见第一义。真谛三昧成。故止
能成眼眼能见体。得真体也。若随缘止冥
真出假心安俗谛。因此止故得陀罗尼。陀
罗尼分别药病。法眼豁开破障通无知。常
在三昧不以二相见诸佛土。则俗谛三昧
成。是则止能发眼眼能得体。得俗体也。若
息二边止则生死涅槃空有双寂。因于此止
发中道定。佛眼豁开照无不遍。中道三昧
成。故止能得眼眼能得体。得中道体也。三
见。名入假观。如此空慧即是中道无二无
别。名中道观体真之时五住磐石砂砾一念
休息。名止息义。心缘中道入实相慧。名
停止义。实相之性即非止非不止义。又此
一念能穿五住达于实相。实相非观亦非
不观。如此等义但在一念心中。不动真际
而有种种差别。经言。善能分别诸法相。于
第一义而不动。虽多名字盖乃般若之一
法。佛说种种名。众名皆圆诸义亦圆。相待绝
待对体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故无有障碍无
有障碍故具足无减。是圆顿教相显止观
体也。
○二明眼智者。体则非知非见非因
非果。说之己自难。何况以示人。虽叵知
见由于眼智则可知见。虽非因果由因
果显。止观为因智眼为果。因是显体之远
由。果是显体之近由。其体冥妙不可分别。
寄于眼智令体可解。今先明次第眼智
者。三止三观为因。所得三智三眼为果。三
止者。若体真止妄惑不生。因止发定定生
无漏。慧眼开故见第一义。真谛三昧成。故止
能成眼眼能见体。得真体也。若随缘止冥
真出假心安俗谛。因此止故得陀罗尼。陀
罗尼分别药病。法眼豁开破障通无知。常
在三昧不以二相见诸佛土。则俗谛三昧
成。是则止能发眼眼能得体。得俗体也。若
息二边止则生死涅槃空有双寂。因于此止
发中道定。佛眼豁开照无不遍。中道三昧
成。故止能得眼眼能得体。得中道体也。三
卷三 第 26a 页 T46-0026.png
观者若从假入空空慧相应。即能破见思惑
成一切智。智能得体得真体也。若从空入
假分别药病种种法门。即破无知成道种
智。智能得体得俗体也。若双遮二边为入
中方便。能破无明成一切种智。智能得体
得中道体也。是则三止三观共成三眼三
智。各得三体。是故显体而谈眼智。即此意
也。问。眼见智知。知见异耶。答。此应四句
分别。知而非见见而非知。亦知亦见不知
不见。凡夫不證故不见。不闻故不知。二乘
人證故亦见。闻故亦知。支佛證故是见。不闻
故不知。方便道人闻故是知。未證故不见。
复次信行人因闻故有慧。因慧故发无漏
得一切智。此智因闻故称智知。法行人思
惟得定。因定发无漏成慧眼。此眼因禅
故称眼见。然知见同證真谛。从所因处
仍本受名。故言知见也。此就慧眼一切智
作此分别。馀二眼二智例尔。若一心眼智则
不如此。若明不次第止观眼智者。如前
所说。止即是观观即是止无二无别得体
近由亦如是。眼即是智智即是眼。眼故论见
智故论知。知即是见见即是知。佛眼具五
眼。佛智具三智。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
中。首楞严定摄一切定。大品云。欲得道慧
道种慧一切智一切种智。当学般若。问。释论
云。三智在一心中。云何言欲得道慧等当
学般若。答。实尔。三智在一心中。为向人说
令易解故作如此说耳。金刚般若云。如来
有肉眼不。答云。有。乃至如来有佛眼不。答
成一切智。智能得体得真体也。若从空入
假分别药病种种法门。即破无知成道种
智。智能得体得俗体也。若双遮二边为入
中方便。能破无明成一切种智。智能得体
得中道体也。是则三止三观共成三眼三
智。各得三体。是故显体而谈眼智。即此意
也。问。眼见智知。知见异耶。答。此应四句
分别。知而非见见而非知。亦知亦见不知
不见。凡夫不證故不见。不闻故不知。二乘
人證故亦见。闻故亦知。支佛證故是见。不闻
故不知。方便道人闻故是知。未證故不见。
复次信行人因闻故有慧。因慧故发无漏
得一切智。此智因闻故称智知。法行人思
惟得定。因定发无漏成慧眼。此眼因禅
故称眼见。然知见同證真谛。从所因处
仍本受名。故言知见也。此就慧眼一切智
作此分别。馀二眼二智例尔。若一心眼智则
不如此。若明不次第止观眼智者。如前
所说。止即是观观即是止无二无别得体
近由亦如是。眼即是智智即是眼。眼故论见
智故论知。知即是见见即是知。佛眼具五
眼。佛智具三智。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
中。首楞严定摄一切定。大品云。欲得道慧
道种慧一切智一切种智。当学般若。问。释论
云。三智在一心中。云何言欲得道慧等当
学般若。答。实尔。三智在一心中。为向人说
令易解故作如此说耳。金刚般若云。如来
有肉眼不。答云。有。乃至如来有佛眼不。答
卷三 第 26b 页 T46-0026.png
云。有。虽有五眼实不分张。秖约一眼备
有五用能照五境。所以者何。佛眼亦能照
粗色。如人所见亦过人所见。名肉眼。亦能
照细色如天所见亦过天所见。名天眼。
达粗细色空如二乘所见。名慧眼。达假
名不谬如菩萨所见。名法眼。于诸法中
皆见实相。名佛眼。当知佛眼圆照无遗。故
经云。五眼具足成菩提。永与三界作父母。
而独称佛眼者。如众流入海失本名字。非
无四用也。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见。名一
切智。佛智照假如菩萨所见。名道种智。佛
智照空假中皆见实相。名一切种智。故言
三智一心中得。故知一心三止所成三眼见
不思议三谛。此见从止得故受眼名。一心三
观所成三智知不思议三境。此智从观得故
受智名。境之与谛左右异耳。见之与知眼目殊称不应别说。今将境来显智。令三观
易明。用谛来目眼使三止可解。虽作三
说实是不可思议一法耳。用此一法眼智
得圆顿止观体也。如此解释本于观心。实
非读经安置次比。为避人嫌疑为增长
信。幸与修多罗合。故引为證耳。
○三明境
界者。若得能显眼智中意。无俟所显谛听
之说。为未解者更此一科。夫信行尚多
闻。因此分别以会圆妙。法行宗深观缘此
思惟以见正境耳。就此为二。一明说境
意。二明诸境离合。经云。为诸众生开佛知
见。若无中境智无所知眼无所见。当知
应有佛眼境也。经云。世孰有真天眼者。
有五用能照五境。所以者何。佛眼亦能照
粗色。如人所见亦过人所见。名肉眼。亦能
照细色如天所见亦过天所见。名天眼。
达粗细色空如二乘所见。名慧眼。达假
名不谬如菩萨所见。名法眼。于诸法中
皆见实相。名佛眼。当知佛眼圆照无遗。故
经云。五眼具足成菩提。永与三界作父母。
而独称佛眼者。如众流入海失本名字。非
无四用也。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见。名一
切智。佛智照假如菩萨所见。名道种智。佛
智照空假中皆见实相。名一切种智。故言
三智一心中得。故知一心三止所成三眼见
不思议三谛。此见从止得故受眼名。一心三
观所成三智知不思议三境。此智从观得故
受智名。境之与谛左右异耳。见之与知眼目殊称不应别说。今将境来显智。令三观
易明。用谛来目眼使三止可解。虽作三
说实是不可思议一法耳。用此一法眼智
得圆顿止观体也。如此解释本于观心。实
非读经安置次比。为避人嫌疑为增长
信。幸与修多罗合。故引为證耳。
○三明境
界者。若得能显眼智中意。无俟所显谛听
之说。为未解者更此一科。夫信行尚多
闻。因此分别以会圆妙。法行宗深观缘此
思惟以见正境耳。就此为二。一明说境
意。二明诸境离合。经云。为诸众生开佛知
见。若无中境智无所知眼无所见。当知
应有佛眼境也。经云。世孰有真天眼者。
卷三 第 26c 页 T46-0026.png
不以二相见诸佛土。若无俗境此眼不应
见于佛土。经云。天眼开辟慧眼见真。故知
应有慧眼境也。此三谛理不可思议。无决
定性实不可说。若为缘说不出三意。一随
情说即随他意语。二随情智说即随自他意
语。三随智说即随自意语。云何随情说三谛。
如盲不识乳便问他言。乳色何似。他人答
言。色白如贝粖雪鹤等。虽闻此说亦不能
了乳之真色。是诸盲人各各作解。竞执贝
粖而起四诤。凡情愚翳亦复如是。不识三
谛大悲方便而为分别。或约有门明三谛
如盲闻贝。或约空门明三谛如盲闻粖。
或作空有门明三谛如盲闻雪。或作非空
非有门明三谛知盲闻鹤。虽闻此说未
即谛理。是诸凡夫终不能见常乐我净真实
之相。虽未得见各执空有互相是非。所以
常途解二谛者。二十三家。家家不同各各
异见。皆引经论莫知孰是。若言并是理
则无量。若言并非悉有所据。为此义故执
自非他。虽饮甘露伤命早夭。经称文殊弥
勒未悟之时。共诤二谛两堕地狱。今世凡
情偏执一文铿然固著。虽谓为能恐乖佛
旨。如是等人皆未识随情三谛。若识此意
闻种种说。即知如来俯逐根情。根情既多
说不一种。此即是随他意而说三谛也。随
情智说三谛者。就情说二就智说一。若尔
不得一所论三。此就凡情。凡情悉是方便。
虽即一而三但束为二。若就圣智圣智皆
是实得。虽即一而三但束为一。情智相望
见于佛土。经云。天眼开辟慧眼见真。故知
应有慧眼境也。此三谛理不可思议。无决
定性实不可说。若为缘说不出三意。一随
情说即随他意语。二随情智说即随自他意
语。三随智说即随自意语。云何随情说三谛。
如盲不识乳便问他言。乳色何似。他人答
言。色白如贝粖雪鹤等。虽闻此说亦不能
了乳之真色。是诸盲人各各作解。竞执贝
粖而起四诤。凡情愚翳亦复如是。不识三
谛大悲方便而为分别。或约有门明三谛
如盲闻贝。或约空门明三谛如盲闻粖。
或作空有门明三谛如盲闻雪。或作非空
非有门明三谛知盲闻鹤。虽闻此说未
即谛理。是诸凡夫终不能见常乐我净真实
之相。虽未得见各执空有互相是非。所以
常途解二谛者。二十三家。家家不同各各
异见。皆引经论莫知孰是。若言并是理
则无量。若言并非悉有所据。为此义故执
自非他。虽饮甘露伤命早夭。经称文殊弥
勒未悟之时。共诤二谛两堕地狱。今世凡
情偏执一文铿然固著。虽谓为能恐乖佛
旨。如是等人皆未识随情三谛。若识此意
闻种种说。即知如来俯逐根情。根情既多
说不一种。此即是随他意而说三谛也。随
情智说三谛者。就情说二就智说一。若尔
不得一所论三。此就凡情。凡情悉是方便。
虽即一而三但束为二。若就圣智圣智皆
是实得。虽即一而三但束为一。情智相望
卷三 第 27a 页 T46-0027.png
故言三谛。如相似位人。六根净时犹未
发真见于中道。虽观三谛约位往明。但破
四住及尘沙惑。既證方便道但束为二谛。
若入初住破无明见佛性。双照二谛方称
为智。亦具三谛但束为中道第一义谛。情
智合论即是随自他意语也。随智说三谛者。
从初住去非但说中绝于视听。真俗亦然。
三谛玄微唯智所照。不可示不可思。闻
者惊怪。非内非外非难非易非相非非
相。非是世法无有相貌。百非洞遣四句皆
亡。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不可以凡情图想。若一若三皆绝情望。尚
非二乘所测。何况凡夫。如乳真色眼开乃
见。徒费言语盲终不识。如是说者名为随
智说三谛相也。即是随自意语。今更引经
中所明二谛文。显成三谛之说。若言凡夫
人即能体达因缘生于观解。岂非随情说
俗。体因缘即空。岂非随情说真。若如此
者即是随情说二谛也。若言凡夫心所见
名为俗谛。圣人心所见名为真谛。如此说
者岂非随情智说二谛也。若言凡夫行世
间不知世间相。凡夫尚不知世间之俗。那
得知真。故知二谛皆非凡情所识。如此说
者岂非随智说二谛。二谛既有三番说。三
谛例此可解。疑者若言佛常依二谛说法。
故有三番二谛意。今亦例此。佛常好中道
降胎出生出家成道入灭皆在中夜。一色一
香无非中道。若说中道岂不三意赴缘耶。
又一一说各具四悉檀意。随情中四意者。夫
发真见于中道。虽观三谛约位往明。但破
四住及尘沙惑。既證方便道但束为二谛。
若入初住破无明见佛性。双照二谛方称
为智。亦具三谛但束为中道第一义谛。情
智合论即是随自他意语也。随智说三谛者。
从初住去非但说中绝于视听。真俗亦然。
三谛玄微唯智所照。不可示不可思。闻
者惊怪。非内非外非难非易非相非非
相。非是世法无有相貌。百非洞遣四句皆
亡。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不可以凡情图想。若一若三皆绝情望。尚
非二乘所测。何况凡夫。如乳真色眼开乃
见。徒费言语盲终不识。如是说者名为随
智说三谛相也。即是随自意语。今更引经
中所明二谛文。显成三谛之说。若言凡夫
人即能体达因缘生于观解。岂非随情说
俗。体因缘即空。岂非随情说真。若如此
者即是随情说二谛也。若言凡夫心所见
名为俗谛。圣人心所见名为真谛。如此说
者岂非随情智说二谛也。若言凡夫行世
间不知世间相。凡夫尚不知世间之俗。那
得知真。故知二谛皆非凡情所识。如此说
者岂非随智说二谛。二谛既有三番说。三
谛例此可解。疑者若言佛常依二谛说法。
故有三番二谛意。今亦例此。佛常好中道
降胎出生出家成道入灭皆在中夜。一色一
香无非中道。若说中道岂不三意赴缘耶。
又一一说各具四悉檀意。随情中四意者。夫
卷三 第 27b 页 T46-0027.png
谛理不可说。说必寄言。言必契情情必欣
悦。或闻真欢喜。或闻俗欢喜。或闻中欢喜。
此即是随情中用世界悉檀意也。夫众生便
宜不同。或闻说无戒慧增长。或闻说有戒
慧增长。或闻说中戒慧增长。此即随情中用
为人悉檀意也。夫行者破恶不同。或闻有
法能破睡眠觉观等。或闻无法能破睡散
等。或闻中法能破睡散等。此即随情中用
对治悉檀意也。夫众生入悟不同。或闻无
开解。或闻有超悟。或闻中发彻。乃至观心
亦尔或说有观恍如云影。或作无观泯失
身心。或作中观神智明白。如是等种种不
同。应在一不在二。应在二不在一。故云
佛说生法于无生法得度。佛说无生法
于生法得度。此即是用第一义悉檀意也。
故法华云。佛知众生种种欲种种行种种性
种种忆想。即此四意。何故尔。种种欲是随世
界。种种性是生善。种种行是对治。种种忆想
是第一义。何故性属生善。行属对治破恶
耶。若通论。性善有冥有显。行恶亦有冥
有显。今从义便。善是冥伏恶是彰露。如佛
未出时。三乘善根冥伏不现故言善性冥
也。若闻三谛此善发生。故知种种性应属
生善。可对为人悉檀也。又佛未出时。诸众
生恶行彰显。邪非僻倒过失现前。佛为破此
恶故说于三谛。故知种种行属破恶。即对
治悉檀也。种种忆想是第一义者。想是慧
数。僻故成心倒见倒等。若遇知识正此想
慧即成三不倒。佛欲正其此慧故说三谛。
悦。或闻真欢喜。或闻俗欢喜。或闻中欢喜。
此即是随情中用世界悉檀意也。夫众生便
宜不同。或闻说无戒慧增长。或闻说有戒
慧增长。或闻说中戒慧增长。此即随情中用
为人悉檀意也。夫行者破恶不同。或闻有
法能破睡眠觉观等。或闻无法能破睡散
等。或闻中法能破睡散等。此即随情中用
对治悉檀意也。夫众生入悟不同。或闻无
开解。或闻有超悟。或闻中发彻。乃至观心
亦尔或说有观恍如云影。或作无观泯失
身心。或作中观神智明白。如是等种种不
同。应在一不在二。应在二不在一。故云
佛说生法于无生法得度。佛说无生法
于生法得度。此即是用第一义悉檀意也。
故法华云。佛知众生种种欲种种行种种性
种种忆想。即此四意。何故尔。种种欲是随世
界。种种性是生善。种种行是对治。种种忆想
是第一义。何故性属生善。行属对治破恶
耶。若通论。性善有冥有显。行恶亦有冥
有显。今从义便。善是冥伏恶是彰露。如佛
未出时。三乘善根冥伏不现故言善性冥
也。若闻三谛此善发生。故知种种性应属
生善。可对为人悉檀也。又佛未出时。诸众
生恶行彰显。邪非僻倒过失现前。佛为破此
恶故说于三谛。故知种种行属破恶。即对
治悉檀也。种种忆想是第一义者。想是慧
数。僻故成心倒见倒等。若遇知识正此想
慧即成三不倒。佛欲正其此慧故说三谛。
卷三 第 27c 页 T46-0027.png
即第一义也。随情说三谛既具四意。随情
智随智说三谛例此可解。是则三四十二
种说三谛不同。岂可以凡情局圣。谓唯
一种执诤自毁耶。若知圣说无崖。终不是
此非彼起增上慢高举棱层。如有智盲人
莫诤乳色。勤行方便惭愧有羞。以三止
證三眼见三法获三智知三谛。见中分
明双照晓了。如云除发障上显下明。尔时乃
可谛审是非决定师子吼也。私谓。随情是
并与。随情智是半与半夺。随智是并夺何者。
如圣语凡云。汝今心想即是俗。能体达俗
虚即是真。岂非并与相。汝今所知百千推
画皆是俗。唯圣所知乃是真。岂非半与半夺
相。夫二谛者凡人并不识上圣独能知。此岂
非并夺。此释易解故录之。二明境智离合
者。先境次智。众经说谛。或四三二一离合
不同。今当通说。三藏是方便之教但明二
谛。菩萨初心中心缘真伏于四住。令烦恼
脂消。三阿僧祇修六度行使功德身肥。百
劫种相好获五神通。得法眼照俗谛。分
别根性。调熟众生而作佛事。后心坐道场
三十四心断见思惑尽。此三十四心。八忍八
智九无碍九解脱。合为三十四心也。又经
言。一念六百生灭。成论师云。一念六十刹那。
秖是一念从假入空得慧眼。照真谛而
得成佛。前已照俗次复照真。二谛双明与
弟子异菩萨但照俗不照真。二乘但照真
不照俗。佛能兼俱。更加中道第一义谛。三
藏二谛已是方便。于二谛上更加中道。方
智随智说三谛例此可解。是则三四十二
种说三谛不同。岂可以凡情局圣。谓唯
一种执诤自毁耶。若知圣说无崖。终不是
此非彼起增上慢高举棱层。如有智盲人
莫诤乳色。勤行方便惭愧有羞。以三止
證三眼见三法获三智知三谛。见中分
明双照晓了。如云除发障上显下明。尔时乃
可谛审是非决定师子吼也。私谓。随情是
并与。随情智是半与半夺。随智是并夺何者。
如圣语凡云。汝今心想即是俗。能体达俗
虚即是真。岂非并与相。汝今所知百千推
画皆是俗。唯圣所知乃是真。岂非半与半夺
相。夫二谛者凡人并不识上圣独能知。此岂
非并夺。此释易解故录之。二明境智离合
者。先境次智。众经说谛。或四三二一离合
不同。今当通说。三藏是方便之教但明二
谛。菩萨初心中心缘真伏于四住。令烦恼
脂消。三阿僧祇修六度行使功德身肥。百
劫种相好获五神通。得法眼照俗谛。分
别根性。调熟众生而作佛事。后心坐道场
三十四心断见思惑尽。此三十四心。八忍八
智九无碍九解脱。合为三十四心也。又经
言。一念六百生灭。成论师云。一念六十刹那。
秖是一念从假入空得慧眼。照真谛而
得成佛。前已照俗次复照真。二谛双明与
弟子异菩萨但照俗不照真。二乘但照真
不照俗。佛能兼俱。更加中道第一义谛。三
藏二谛已是方便。于二谛上更加中道。方
卷三 第 28a 页 T46-0028.png
便之上更复方便。照见此谛更加佛眼。知
此谛故更加一切种智。离则有二合则有
三。是为三藏法中二谛三谛离合之相也。
次三乘人同以无言说道断烦恼。论谛离
合者。俗谛则同真谛则异。大论云。空有二
种。一但空。二不但空。大经云。二乘之人但
见于空不见不空。智者非但见空能见不
空。不空即大涅槃。二乘但空智如萤火。菩萨
之人智慧如日。既空异智别则有两谛之殊。
而今合为一真谛。二乘体假入真。秖入但
空不能从但空入假。无化他之用。菩萨
体假入但真。能从但空入假。化度众生
净佛国土。上根菩萨体假入真。前入但空。
次入不但空。则破无明见佛性。与前真永
别。岂可同为一真谛耶。昔庄严家云。佛果
出二谛外。得此片意而作义不成。不知佛
智别照何境。别断何惑。若得今意出外义
则成。开善家云。佛果不出二谛外。不能动
异二乘。作义复不成。若得此意不出义亦
成。古来名此为风流二谛意在此。但空不
但空合时。秖是一真谛。离时成两真谛。与
三藏家异。彼三藏第三谛。但有中道名无
别体。眼无别见。智无别知。今则不尔。第三
谛亦名真谛。亦名中道第一义谛。有别体
别见别知。是为通教二谛三谛离合之相也。
次别教明二谛与前求异。前之真俗合为
别家之俗。俗者是世界隔别。俗有真无。凡夫
为俗谛所摄。二乘为真谛所摄。既有无
之异故称为俗。胜鬘名二乘作空乱意众
此谛故更加一切种智。离则有二合则有
三。是为三藏法中二谛三谛离合之相也。
次三乘人同以无言说道断烦恼。论谛离
合者。俗谛则同真谛则异。大论云。空有二
种。一但空。二不但空。大经云。二乘之人但
见于空不见不空。智者非但见空能见不
空。不空即大涅槃。二乘但空智如萤火。菩萨
之人智慧如日。既空异智别则有两谛之殊。
而今合为一真谛。二乘体假入真。秖入但
空不能从但空入假。无化他之用。菩萨
体假入但真。能从但空入假。化度众生
净佛国土。上根菩萨体假入真。前入但空。
次入不但空。则破无明见佛性。与前真永
别。岂可同为一真谛耶。昔庄严家云。佛果
出二谛外。得此片意而作义不成。不知佛
智别照何境。别断何惑。若得今意出外义
则成。开善家云。佛果不出二谛外。不能动
异二乘。作义复不成。若得此意不出义亦
成。古来名此为风流二谛意在此。但空不
但空合时。秖是一真谛。离时成两真谛。与
三藏家异。彼三藏第三谛。但有中道名无
别体。眼无别见。智无别知。今则不尔。第三
谛亦名真谛。亦名中道第一义谛。有别体
别见别知。是为通教二谛三谛离合之相也。
次别教明二谛与前求异。前之真俗合为
别家之俗。俗者是世界隔别。俗有真无。凡夫
为俗谛所摄。二乘为真谛所摄。既有无
之异故称为俗。胜鬘名二乘作空乱意众
卷三 第 28b 页 T46-0028.png
生。大经云。我与弥勒共论世谛。五百声闻
谓说真谛。若论二谛俗谛不开。若作三
谛。开有为俗开无为真。对不但空为第
一义谛。是为别教离合之相也。
摩诃止观卷第三(上)
摩诃止观卷第三(下)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次圆教但明一实谛。大经云。实是一谛方
便说三。今亦例此。实是一谛方便说三。
法华云。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耳。是为
圆教二谛三谛一谛离合之相也。次明四谛
离合者。前三谛二谛一谛皆竖辩。四谛则横
论。则有四种四谛。谓生灭无生灭无量无作
等。生灭四谛即是横开三藏二谛也。无生
四谛即是横开通教二谛也。无量四谛即是
横开别教二谛也。无作四谛即是横开圆教
一实谛也。今将中观论。合此四番四谛。论
云因缘所生法者。即生灭四谛也。我说即是
空。即无生四谛也。亦为是假名。即无量四谛
也。亦名中道义。即无作四谛也。二明智离合
者。诸经。或说一智二三四乃至十一智等。若
说三智可用观三谛。如其增减当云何观。
一智者。经云。一切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
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唯一佛智即一切种智。
一相寂灭相种种行类相貌皆知。名一切种
谓说真谛。若论二谛俗谛不开。若作三
谛。开有为俗开无为真。对不但空为第
一义谛。是为别教离合之相也。
摩诃止观卷第三(上)
摩诃止观卷第三(下)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次圆教但明一实谛。大经云。实是一谛方
便说三。今亦例此。实是一谛方便说三。
法华云。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耳。是为
圆教二谛三谛一谛离合之相也。次明四谛
离合者。前三谛二谛一谛皆竖辩。四谛则横
论。则有四种四谛。谓生灭无生灭无量无作
等。生灭四谛即是横开三藏二谛也。无生
四谛即是横开通教二谛也。无量四谛即是
横开别教二谛也。无作四谛即是横开圆教
一实谛也。今将中观论。合此四番四谛。论
云因缘所生法者。即生灭四谛也。我说即是
空。即无生四谛也。亦为是假名。即无量四谛
也。亦名中道义。即无作四谛也。二明智离合
者。诸经。或说一智二三四乃至十一智等。若
说三智可用观三谛。如其增减当云何观。
一智者。经云。一切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
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唯一佛智即一切种智。
一相寂灭相种种行类相貌皆知。名一切种
卷三 第 28c 页 T46-0028.png
智。此智观三谛者。若言一相寂灭相。即是
观于中道。若言种种行类相貌皆知者。即
是双照二谛也。若二智者所谓权实。权即一
切智道种智。观于有无两谛也。实即一切种
智观于中道谛也。三智观三谛可解不说。
四智者。如大品明道慧道种慧一切智一切
种智。释论解此有多种。或因中但有理体。
名为道慧道种慧。果上事理皆满。名一切智
一切种智。或言。因中权实故言道慧道种慧。
入空为实慧入假为权慧。或言。果上权实
故言一切智一切种智。直缘中道名一切
智。双照二谛名一切种智。或言。因中总别
果上总别。或言。道慧道种慧是单明权实。一
切智一切种智是复明权实。如是等种种释
四智。四智秖是照三谛也。若经中有明五
谛六七八九乃至无量者。但得此意释之
使入三谛也。十一智者。世智他心智两种
照俗谛。八智观真谛。如实智观中道。是名
智有离合而三谛不动。复次智谛俱开者。
随其多少自相摄。如三谛即有三智。二谛
即有二智。此义可解。又智谛俱不开者。且
据一谛一智不增不减。此亦可解。若智
虽开合终是实智能显实体也。次约谛智
合辩者。三藏真谛发一眼一智。俗谛发一眼
一智。两谛共发一眼一智。慧眼一切智缘真
谛。法眼道种智缘俗谛。佛眼一切种智共缘
真俗两谛。不得道双照秖得道前后共照
耳。通教真谛发二眼二智。俗谛发一眼一
智。一切智一切种智共缘真谛。道种智缘俗
观于中道。若言种种行类相貌皆知者。即
是双照二谛也。若二智者所谓权实。权即一
切智道种智。观于有无两谛也。实即一切种
智观于中道谛也。三智观三谛可解不说。
四智者。如大品明道慧道种慧一切智一切
种智。释论解此有多种。或因中但有理体。
名为道慧道种慧。果上事理皆满。名一切智
一切种智。或言。因中权实故言道慧道种慧。
入空为实慧入假为权慧。或言。果上权实
故言一切智一切种智。直缘中道名一切
智。双照二谛名一切种智。或言。因中总别
果上总别。或言。道慧道种慧是单明权实。一
切智一切种智是复明权实。如是等种种释
四智。四智秖是照三谛也。若经中有明五
谛六七八九乃至无量者。但得此意释之
使入三谛也。十一智者。世智他心智两种
照俗谛。八智观真谛。如实智观中道。是名
智有离合而三谛不动。复次智谛俱开者。
随其多少自相摄。如三谛即有三智。二谛
即有二智。此义可解。又智谛俱不开者。且
据一谛一智不增不减。此亦可解。若智
虽开合终是实智能显实体也。次约谛智
合辩者。三藏真谛发一眼一智。俗谛发一眼
一智。两谛共发一眼一智。慧眼一切智缘真
谛。法眼道种智缘俗谛。佛眼一切种智共缘
真俗两谛。不得道双照秖得道前后共照
耳。通教真谛发二眼二智。俗谛发一眼一
智。一切智一切种智共缘真谛。道种智缘俗
卷三 第 29a 页 T46-0029.png
谛。若作别接通者。俗谛发一眼一智。真谛
发一眼一智。开真出中发一眼一智。智缘
谛亦如是。别教三谛一一谛各发一眼一
智。智缘谛亦如是。若别教作二谛者。俗中
空发一眼一智。俗中有发一眼一智。真谛
发一眼一智。智缘谛亦如是。圆教者一实
谛发三眼三智。智缘谛亦如是。问。云何以
别接通。答。初空假二观破真俗上惑尽。方
闻中道。仍须修观破无明。能八相作佛。此
佛是果仍前二观为因。故言以别接通耳。
不以此佛果接三阿僧祇百劫种相之因。
故不接三藏。不将此果接十地之因。故不
接别。不将此果接十住断无明。故不接
圆。唯得以别接通。其义如此。
○四明得
失者。失即思议。得即不思议也。若言智由
心生自然照境如炬照物。若照未照此物
本有。若观不观境自天然。谛智不相由藉。
若言智不自智由境故智。境不自境由智
故境。如长短相待。此是相由而有。若言境
不自境亦不由智故境。境智因缘故境。智
亦例然。此是共合得名。若言皆不如上三
种但自然而尔。即是无因境智。此四解皆有
过。所以者何。有四取则有依倚。依倚则是
非。是非则爱恚爱恚生一切烦恼。烦恼生故
戏论诤竞生。诤竞生故起身口意业。业生故
轮回苦海无解脱期。当知四取是生死本。
故龙树伐之。诸法不自生。那得自境智。无
他生。那得相由境智。无共生。那得因缘境
智。无无因生。那得自然境智。若执四见著。
发一眼一智。开真出中发一眼一智。智缘
谛亦如是。别教三谛一一谛各发一眼一
智。智缘谛亦如是。若别教作二谛者。俗中
空发一眼一智。俗中有发一眼一智。真谛
发一眼一智。智缘谛亦如是。圆教者一实
谛发三眼三智。智缘谛亦如是。问。云何以
别接通。答。初空假二观破真俗上惑尽。方
闻中道。仍须修观破无明。能八相作佛。此
佛是果仍前二观为因。故言以别接通耳。
不以此佛果接三阿僧祇百劫种相之因。
故不接三藏。不将此果接十地之因。故不
接别。不将此果接十住断无明。故不接
圆。唯得以别接通。其义如此。
○四明得
失者。失即思议。得即不思议也。若言智由
心生自然照境如炬照物。若照未照此物
本有。若观不观境自天然。谛智不相由藉。
若言智不自智由境故智。境不自境由智
故境。如长短相待。此是相由而有。若言境
不自境亦不由智故境。境智因缘故境。智
亦例然。此是共合得名。若言皆不如上三
种但自然而尔。即是无因境智。此四解皆有
过。所以者何。有四取则有依倚。依倚则是
非。是非则爱恚爱恚生一切烦恼。烦恼生故
戏论诤竞生。诤竞生故起身口意业。业生故
轮回苦海无解脱期。当知四取是生死本。
故龙树伐之。诸法不自生。那得自境智。无
他生。那得相由境智。无共生。那得因缘境
智。无无因生。那得自然境智。若执四见著。
卷三 第 29b 页 T46-0029.png
愚惑纷纶何谓为智。今以不自生等破四
性。性破故无依倚乃至无业苦等。清净心
常一则能见般若。以是义故自境智苦集不
生。即是生生不可说。故身子默然。乃至无因
境智苦集不生。即是不生不生不可说。故净
名杜口。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虽不可说有
四悉檀因缘故亦可得说。或说自生境智。
乃至或说无因境智。虽作四说性执久破。
如前。但有名字。名字无性。无性之字是字
不住。亦不不住。是为不可思议。故金光明
云。不可思议智境不可思议智照。即此意也。
若破四性境智。此名实慧。若四悉檀赴缘
说四境智者。此名权慧。如是境智凡夫两
失。二乘一得一失。菩萨两得。何以故。凡夫
有四性自行为失。无四悉檀化他为失。二
乘破四性入第一义。自行为得。不度众
生化他为失。菩萨具足。是故两得。又凡夫
两失。是思议失。二乘一得一失。俱是思议。菩
萨两得。俱不思议。此约通教辩得失。若别
望通通教两得。俱是思议。别教两得。俱不思
议。若圆望别。别教教道两得。俱是思议。何
以故。教门方便。或言无明生一切法。或言
法性生一切法。或言缘修显真修。或言真
自显。执此还成性过堕可思议中也。若證
道者即不思议也。若圆教教證俱不思议。何
故尔。至理无说为缘四说。但有假名。假名
之名名即无生。故教證俱不可思议也。无思
无念故无依倚戏论结业。无业故无生死。
是名自行为得。得于实体能以不可说说
性。性破故无依倚乃至无业苦等。清净心
常一则能见般若。以是义故自境智苦集不
生。即是生生不可说。故身子默然。乃至无因
境智苦集不生。即是不生不生不可说。故净
名杜口。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虽不可说有
四悉檀因缘故亦可得说。或说自生境智。
乃至或说无因境智。虽作四说性执久破。
如前。但有名字。名字无性。无性之字是字
不住。亦不不住。是为不可思议。故金光明
云。不可思议智境不可思议智照。即此意也。
若破四性境智。此名实慧。若四悉檀赴缘
说四境智者。此名权慧。如是境智凡夫两
失。二乘一得一失。菩萨两得。何以故。凡夫
有四性自行为失。无四悉檀化他为失。二
乘破四性入第一义。自行为得。不度众
生化他为失。菩萨具足。是故两得。又凡夫
两失。是思议失。二乘一得一失。俱是思议。菩
萨两得。俱不思议。此约通教辩得失。若别
望通通教两得。俱是思议。别教两得。俱不思
议。若圆望别。别教教道两得。俱是思议。何
以故。教门方便。或言无明生一切法。或言
法性生一切法。或言缘修显真修。或言真
自显。执此还成性过堕可思议中也。若證
道者即不思议也。若圆教教證俱不思议。何
故尔。至理无说为缘四说。但有假名。假名
之名名即无生。故教證俱不可思议也。无思
无念故无依倚戏论结业。无业故无生死。
是名自行为得。得于实体能以不可说说
卷三 第 29c 页 T46-0029.png
化导众生。令出生死得于实体。是为自他
俱得体也第四明摄法者。疑者谓止观
名略摄法不周。今则不然。止观总持遍收
诸法。何者。止能寂诸法。如炙病得穴众患
皆除。观能照理如得珠王众宝皆获。具足
一切佛法。大品有百二十条及一切法。皆言
当学般若。般若秖是观智。观智已摄一切
法。又止是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今更
广论摄法即为六意。一摄一切理。二摄一
切惑。三摄一切智。四摄一切行。五摄一切
位。六摄一切教。此六次第者。有佛无佛理性
常住。由迷理故起生死惑。顺理而观是故
论智。解故立行由行故證位。位满故教他。
事理解行因果自他等次第。皆止观摄尽也。
○一以三止三观摄一切理者。理是谛法
如上开合偏圆不同。权实之外更无别理。
除摩黎山馀无栴檀。若更有者即是妄语。
既以止观显体。即摄一切理也。
○二止观
摄一切惑者。以迷谛故起生死惑。迷即
无明。若迷权理则有界内相应独头等无
明。与见思诸使合者。名相应。不相应者
名独头。是事不知故起贪。不知者是无明。
起贪是行。贪者是识。识共四阴起是名色。
色动诸根是六入。六入所著是触。触随顺
尘是受。受所喜乐是爱。爱俱生缠是取。造
当来生业是有。未来阴起是生。阴熟是老。舍
阴是死。是十二轮更互为因果。烦恼通业。
业通苦。苦通烦恼。故名三道。成论云。前行
后三中。后行前七中。七是业复是道。能通后
俱得体也第四明摄法者。疑者谓止观
名略摄法不周。今则不然。止观总持遍收
诸法。何者。止能寂诸法。如炙病得穴众患
皆除。观能照理如得珠王众宝皆获。具足
一切佛法。大品有百二十条及一切法。皆言
当学般若。般若秖是观智。观智已摄一切
法。又止是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今更
广论摄法即为六意。一摄一切理。二摄一
切惑。三摄一切智。四摄一切行。五摄一切
位。六摄一切教。此六次第者。有佛无佛理性
常住。由迷理故起生死惑。顺理而观是故
论智。解故立行由行故證位。位满故教他。
事理解行因果自他等次第。皆止观摄尽也。
○一以三止三观摄一切理者。理是谛法
如上开合偏圆不同。权实之外更无别理。
除摩黎山馀无栴檀。若更有者即是妄语。
既以止观显体。即摄一切理也。
○二止观
摄一切惑者。以迷谛故起生死惑。迷即
无明。若迷权理则有界内相应独头等无
明。与见思诸使合者。名相应。不相应者
名独头。是事不知故起贪。不知者是无明。
起贪是行。贪者是识。识共四阴起是名色。
色动诸根是六入。六入所著是触。触随顺
尘是受。受所喜乐是爱。爱俱生缠是取。造
当来生业是有。未来阴起是生。阴熟是老。舍
阴是死。是十二轮更互为因果。烦恼通业。
业通苦。苦通烦恼。故名三道。成论云。前行
后三中。后行前七中。七是业复是道。能通后
卷三 第 30a 页 T46-0030.png
世。后三非业而能通七亦得是道。经中亦
呼为十二牵连十二轮。束缚不穷故名为轮。
三世间隔故名分段。覆真谛理不得解脱。
此即是病说病即知药。药即从假入空止观。
观药即知病。故此惑为入空止观所摄也。
若迷实理则有界外相应独头等无明。所以
者何。界内虽断相应独头而习气犹在。小
乘中习非正使。大乘实说习即别惑。是界外
无明也。故宝性论云。二乘之人虽有无常苦
空无我等对治。于佛法身犹是颠倒。颠倒即
是无明独头。无漏智业为行三种意生身。亦
是五种意生身。意即是识。身即名色六入触
受。无明细惑戏论未究竟灭。即是爱取烦恼
染业染生染未究竟。即是有。三种意因移即
是生。其果变易即是老死。束此十二是无漏
界中四种障。谓缘相生坏。缘即烦恼道。相即
业道。生坏即苦道。故知界外有十二因缘。所
以者何。降佛已下皆有无明。无明润业业
既被润那得无苦。此十二轮虽不退界堕
下。不妨从无明轮至老死。从老死轮至
无明。障于实理良由此惑。此惑为入假入
中两观所治。更料简之。何以故。三种意生
身凡有多种。若析体二乘及通菩萨等。先断
界内惑尽。而未曾修习假中者。生于界外。
界外惑全未被伏其根则钝。若于彼习观
时。必须次第历劫修行学恒沙佛法。先破
尘沙。尘沙虽不润生。能障化道故须前
断。断此惑者。止是调心方便。伏界外惑。进
断三道相应独头枝本皆去。故知假观正摄
呼为十二牵连十二轮。束缚不穷故名为轮。
三世间隔故名分段。覆真谛理不得解脱。
此即是病说病即知药。药即从假入空止观。
观药即知病。故此惑为入空止观所摄也。
若迷实理则有界外相应独头等无明。所以
者何。界内虽断相应独头而习气犹在。小
乘中习非正使。大乘实说习即别惑。是界外
无明也。故宝性论云。二乘之人虽有无常苦
空无我等对治。于佛法身犹是颠倒。颠倒即
是无明独头。无漏智业为行三种意生身。亦
是五种意生身。意即是识。身即名色六入触
受。无明细惑戏论未究竟灭。即是爱取烦恼
染业染生染未究竟。即是有。三种意因移即
是生。其果变易即是老死。束此十二是无漏
界中四种障。谓缘相生坏。缘即烦恼道。相即
业道。生坏即苦道。故知界外有十二因缘。所
以者何。降佛已下皆有无明。无明润业业
既被润那得无苦。此十二轮虽不退界堕
下。不妨从无明轮至老死。从老死轮至
无明。障于实理良由此惑。此惑为入假入
中两观所治。更料简之。何以故。三种意生
身凡有多种。若析体二乘及通菩萨等。先断
界内惑尽。而未曾修习假中者。生于界外。
界外惑全未被伏其根则钝。若于彼习观
时。必须次第历劫修行学恒沙佛法。先破
尘沙。尘沙虽不润生。能障化道故须前
断。断此惑者。止是调心方便。伏界外惑。进
断三道相应独头枝本皆去。故知假观正摄
卷三 第 30b 页 T46-0030.png
得尘沙。亦摄得无明。若别圆二人通惑先尽
别惑被伏。生彼界者神根即利。但修中观
治彼三道。从于初地乃至后地。地地中皆
有三道。地地无明分分灭。业灭苦灭。地地相
应去时独头亦去。地地虽有智智与无明
杂。杂故亦得呼为智障。障上分智故。唯佛
心中无无明则烦恼道尽。烦恼道尽故业尽。
业尽故苦尽。三道究竟唯在如来。是故中观
摄得界外惑也。
○三止观摄一切智者。诸
智离合如前所说。三观往收无不毕尽。世
智不照理十一智中已摄。若广明二十智
者。亦为三观所摄也。
○四止观摄一切行
者。前智是解。解而无行终无所至。行有两
种。所谓慧行行行。若三藏中慧行行行。乃至
圆中慧行行行。慧行是正行。行行是助行。毗
婆舍那能破烦恼。复须奢摩他力助正知
见。正助两行随智而转。如足随眼。若三藏
中无常析观是慧行。不净慈心等是行行。此
两行随析智入空也。若通中体法如幻化
是慧行。历一切法数息念处缘事止观是行
行。此两行随体法智入空也若为化众生
修道种智缘俗理属慧行。缘俗事者属
行行。此两行随道种智入假也。若中道缘
于实相。一道清净是慧行。历一切法门诸度
皆是摩诃衍。十二因缘即是佛性。念处即是
坐道场等是行行。此两行随中智入实相
也。复次根本四禅定慧等故两摄。欲界定少
慧多观摄。中间亦尔。四空定多慧少止摄。四
无量心前三心观摄。舍心止摄。九想八念十
别惑被伏。生彼界者神根即利。但修中观
治彼三道。从于初地乃至后地。地地中皆
有三道。地地无明分分灭。业灭苦灭。地地相
应去时独头亦去。地地虽有智智与无明
杂。杂故亦得呼为智障。障上分智故。唯佛
心中无无明则烦恼道尽。烦恼道尽故业尽。
业尽故苦尽。三道究竟唯在如来。是故中观
摄得界外惑也。
○三止观摄一切智者。诸
智离合如前所说。三观往收无不毕尽。世
智不照理十一智中已摄。若广明二十智
者。亦为三观所摄也。
○四止观摄一切行
者。前智是解。解而无行终无所至。行有两
种。所谓慧行行行。若三藏中慧行行行。乃至
圆中慧行行行。慧行是正行。行行是助行。毗
婆舍那能破烦恼。复须奢摩他力助正知
见。正助两行随智而转。如足随眼。若三藏
中无常析观是慧行。不净慈心等是行行。此
两行随析智入空也。若通中体法如幻化
是慧行。历一切法数息念处缘事止观是行
行。此两行随体法智入空也若为化众生
修道种智缘俗理属慧行。缘俗事者属
行行。此两行随道种智入假也。若中道缘
于实相。一道清净是慧行。历一切法门诸度
皆是摩诃衍。十二因缘即是佛性。念处即是
坐道场等是行行。此两行随中智入实相
也。复次根本四禅定慧等故两摄。欲界定少
慧多观摄。中间亦尔。四空定多慧少止摄。四
无量心前三心观摄。舍心止摄。九想八念十
卷三 第 30c 页 T46-0030.png
想观摄。八背舍前三背舍观摄。后五止摄。九
次第定师子奋迅超越等是止摄。四念处是
慧性观摄。若作四意止说者。作心记录不
净等。此属止摄而终是观为主。四正勤为
成念处一往观摄。若两恶不生止摄。两善
为生观摄。四如意足从四因缘得定即果
为名止摄。五根信进慧三根观摄。念定止摄。
又信念两属。五力亦如是。七觉分择法喜进
等观摄。除舍定止摄。念通两处。八正正见正
思惟观摄。正业正语正命属戒即止摄。正念
正定正精进止摄。四谛三谛是有为行属观
门。灭谛是无为行属止门。十六行皆是观门。
四弘誓依四谛起如彼。十八不共法三业随
智慧行观摄。三无失止摄。知三世观摄。馀
可知。四无畏者。一切智无畏属观摄。漏尽
止摄。至处道观摄。障道止摄。三三昧门止
摄。三解脱门观摄。六度者。前三是功德止摄。
后三是智慧观摄。又五度功德止摄。般若观
摄。又六度皆是功德庄严止摄。乃至九种大
禅百八三昧皆属止摄。十八空十喻五百陀
罗尼皆观摄。如是等一切慧行行行。无不
为止观所摄。当知止观名略摄义则广。
○
五摄一切位者。若云一地即二地。二地即
三地。寂灭真如有何次位。此则无有次位。
又大乘经中处处皆说一切地位。良以无生
无灭正慧无所得。能治烦恼业苦。三道若
净于无为法中而有差别次位何嫌。若析
法入空有无二门所断三道。如毗昙所明七
贤七圣四沙门果。成论所明二十七贤圣等
次第定师子奋迅超越等是止摄。四念处是
慧性观摄。若作四意止说者。作心记录不
净等。此属止摄而终是观为主。四正勤为
成念处一往观摄。若两恶不生止摄。两善
为生观摄。四如意足从四因缘得定即果
为名止摄。五根信进慧三根观摄。念定止摄。
又信念两属。五力亦如是。七觉分择法喜进
等观摄。除舍定止摄。念通两处。八正正见正
思惟观摄。正业正语正命属戒即止摄。正念
正定正精进止摄。四谛三谛是有为行属观
门。灭谛是无为行属止门。十六行皆是观门。
四弘誓依四谛起如彼。十八不共法三业随
智慧行观摄。三无失止摄。知三世观摄。馀
可知。四无畏者。一切智无畏属观摄。漏尽
止摄。至处道观摄。障道止摄。三三昧门止
摄。三解脱门观摄。六度者。前三是功德止摄。
后三是智慧观摄。又五度功德止摄。般若观
摄。又六度皆是功德庄严止摄。乃至九种大
禅百八三昧皆属止摄。十八空十喻五百陀
罗尼皆观摄。如是等一切慧行行行。无不
为止观所摄。当知止观名略摄义则广。
○
五摄一切位者。若云一地即二地。二地即
三地。寂灭真如有何次位。此则无有次位。
又大乘经中处处皆说一切地位。良以无生
无灭正慧无所得。能治烦恼业苦。三道若
净于无为法中而有差别次位何嫌。若析
法入空有无二门所断三道。如毗昙所明七
贤七圣四沙门果。成论所明二十七贤圣等
卷三 第 31a 页 T46-0031.png
差别位相。乃至非有非无门位。皆为析空观。
摄。若体法四门入空所断三道。如大品明
三乘共位。乾慧乃至八地悉同入空止观摄。
若从空入假修历别行。不得意者成三十
心伏惑之位。即用空假两观摄。若得意能
破三道成十地位。即第三观摄。或纯用假
观摄。乃至四门亦如是。若圆信解行即事
而真。从观行入相似。进破无明开示悟
入佛之知见。凡四十二位。同乘宝乘直至
道场。涅槃说十五日月光用转显譬其智德。
十六日月光用渐减譬其断德。亦如十四般
若是因位。十五如妙觉是果位。皆用中观
摄。乃至四门亦如是。问。大乘不明地位止
观何所摄耶答。大乘经论皆明地位。汝畏
地位入无地位。不免无缚。文字性离即是
解脱。虽说地位即无地位。中论云。如外人
破世间因果则无今世后世。破出世因果
则无三宝四谛四沙门果。无何等三宝。见既
不灭则无三藏中三宝四谛四沙门果。尚不
得拙度道果。何处有后三番三宝四谛四沙
门果。此斥外道全无四番三宝等也。若斥
拙度者。但有三藏中三宝四谛四沙门果。
无后三番道果也。如我所破者。即有三宝
四谛四沙门果。何者。析破界内烦恼业苦。即
有三藏三宝四谛四沙门果。若体破者。即有
三番三宝四谛四沙门果。点此一语治内之
留滞破外以闲邪。去二边之邪小。正三宝
四谛则立。云何言无邪。但有位无位非證
不了。今但信教教有则阶位宛然。教无则豁
摄。若体法四门入空所断三道。如大品明
三乘共位。乾慧乃至八地悉同入空止观摄。
若从空入假修历别行。不得意者成三十
心伏惑之位。即用空假两观摄。若得意能
破三道成十地位。即第三观摄。或纯用假
观摄。乃至四门亦如是。若圆信解行即事
而真。从观行入相似。进破无明开示悟
入佛之知见。凡四十二位。同乘宝乘直至
道场。涅槃说十五日月光用转显譬其智德。
十六日月光用渐减譬其断德。亦如十四般
若是因位。十五如妙觉是果位。皆用中观
摄。乃至四门亦如是。问。大乘不明地位止
观何所摄耶答。大乘经论皆明地位。汝畏
地位入无地位。不免无缚。文字性离即是
解脱。虽说地位即无地位。中论云。如外人
破世间因果则无今世后世。破出世因果
则无三宝四谛四沙门果。无何等三宝。见既
不灭则无三藏中三宝四谛四沙门果。尚不
得拙度道果。何处有后三番三宝四谛四沙
门果。此斥外道全无四番三宝等也。若斥
拙度者。但有三藏中三宝四谛四沙门果。
无后三番道果也。如我所破者。即有三宝
四谛四沙门果。何者。析破界内烦恼业苦。即
有三藏三宝四谛四沙门果。若体破者。即有
三番三宝四谛四沙门果。点此一语治内之
留滞破外以闲邪。去二边之邪小。正三宝
四谛则立。云何言无邪。但有位无位非證
不了。今但信教教有则阶位宛然。教无则豁
卷三 第 31b 页 T46-0031.png
同空净。无句义是菩萨句义。点空论位位
不可得。不应生诤也。又约中论偈四句
亦得有地位义。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
是空者。即破烦恼业苦。便有须陀洹若智若
断。是菩萨无生法忍。六地齐二乘。七地为
方便。十地为如佛。此位自明。云何言无。偈
亦名为假名者。是渐次破界外三道。即有四
十二贤圣位。云何言无。偈亦名中道义。即是
圆破五住。便有六即之位。云何言无。秖用
四句摄一切位。一切位不出四句。四句不
出止观。故言摄位也。
○六摄一切教者。毗
婆沙云。心能为一切法作名字。若无心则
无一切名字。当知世出世名字。悉从心起。
若观心僻越顺无明流。则有一切诸恶教起。
所谓僧法卫世九十五种邪见教生。亦有诸
善教起。五行六甲。阴阳八卦。五经子史。世智
无道名教。皆从心起。云何出世名教皆从心
起。坚意宝性论云。有一大经卷如三千大
千世界大。记大千世界事。如中如小四天
下三界等大者。皆记其事在一微尘中。一
尘既然一切尘亦尔。一人出世以净天眼见
此大经卷。而作是念。云何大经在微尘内
而不饶益一切众生。即以方便破出此经
以益于他。如来无碍智慧经卷具在众生身
中。颠倒覆之不信不见。佛教众生修八圣
道。破一切虚妄见己智慧与如来等。此约
微尘附有为喻。又约空为喻者。发菩提心
论云。譬如有人见佛法灭。以如来十二部
经仰书虚空宛然具足。一切众生无有知者。
不可得。不应生诤也。又约中论偈四句
亦得有地位义。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
是空者。即破烦恼业苦。便有须陀洹若智若
断。是菩萨无生法忍。六地齐二乘。七地为
方便。十地为如佛。此位自明。云何言无。偈
亦名为假名者。是渐次破界外三道。即有四
十二贤圣位。云何言无。偈亦名中道义。即是
圆破五住。便有六即之位。云何言无。秖用
四句摄一切位。一切位不出四句。四句不
出止观。故言摄位也。
○六摄一切教者。毗
婆沙云。心能为一切法作名字。若无心则
无一切名字。当知世出世名字。悉从心起。
若观心僻越顺无明流。则有一切诸恶教起。
所谓僧法卫世九十五种邪见教生。亦有诸
善教起。五行六甲。阴阳八卦。五经子史。世智
无道名教。皆从心起。云何出世名教皆从心
起。坚意宝性论云。有一大经卷如三千大
千世界大。记大千世界事。如中如小四天
下三界等大者。皆记其事在一微尘中。一
尘既然一切尘亦尔。一人出世以净天眼见
此大经卷。而作是念。云何大经在微尘内
而不饶益一切众生。即以方便破出此经
以益于他。如来无碍智慧经卷具在众生身
中。颠倒覆之不信不见。佛教众生修八圣
道。破一切虚妄见己智慧与如来等。此约
微尘附有为喻。又约空为喻者。发菩提心
论云。譬如有人见佛法灭。以如来十二部
经仰书虚空宛然具足。一切众生无有知者。
卷三 第 31c 页 T46-0031.png
久久之后。更有一人游行于空。见经嗟咄。
云何众生不知不见。即便写取示导众生。
云何写经。谓令众生修八正道破虚妄等。
修有多种。若观心因缘生灭无常修八正
道者。即写三藏之经。若观心因缘即空修
八圣道。即写通教之经。若观心分别校计
有无量种。凡夫二乘所不能测。法眼菩萨
乃能见之。是修无量八正道。即写别教之
经。若观心即是佛性圆修八正道。即写中
道之经。明一切法悉出心中。心即大乘心即
佛性。自见己智慧与如来等。又观心即假
即中者。即摄华严之经。若观心因缘生法
生灭者。即摄三藏四阿含教如乳之经。若
观心即空者。即摄共般若如酪之经。若具
观心因缘生法即空即假即中者。即摄方等
生酥之经。若但用即空即假即中者。即摄
大品熟酥之经。若用即中观心者。即摄法
华开佛知见大事正直醍醐之经。若用四句
相即观心。即有涅槃同见佛性醍醐之经。
又若观因缘。又观因缘即是佛性。佛性即
是如来。是名乳中杀人。若观析空又观析
空即是佛性。佛性即是如来。是名酪中杀
人。若观即空。又观即空即是佛性。是名生
酥杀人。若观假名。又观假名即是佛性。是
为熟酥杀人。若观即中又观即中即是佛
性。是名醍醐杀人。今通言杀人者。即二死
已断三道清净。名为杀人。是为止观摄不
定教。略摄如上。广摄者。絓一切经教悉用
止观摄之。无不毕尽也。复次心摄诸教
云何众生不知不见。即便写取示导众生。
云何写经。谓令众生修八正道破虚妄等。
修有多种。若观心因缘生灭无常修八正
道者。即写三藏之经。若观心因缘即空修
八圣道。即写通教之经。若观心分别校计
有无量种。凡夫二乘所不能测。法眼菩萨
乃能见之。是修无量八正道。即写别教之
经。若观心即是佛性圆修八正道。即写中
道之经。明一切法悉出心中。心即大乘心即
佛性。自见己智慧与如来等。又观心即假
即中者。即摄华严之经。若观心因缘生法
生灭者。即摄三藏四阿含教如乳之经。若
观心即空者。即摄共般若如酪之经。若具
观心因缘生法即空即假即中者。即摄方等
生酥之经。若但用即空即假即中者。即摄
大品熟酥之经。若用即中观心者。即摄法
华开佛知见大事正直醍醐之经。若用四句
相即观心。即有涅槃同见佛性醍醐之经。
又若观因缘。又观因缘即是佛性。佛性即
是如来。是名乳中杀人。若观析空又观析
空即是佛性。佛性即是如来。是名酪中杀
人。若观即空。又观即空即是佛性。是名生
酥杀人。若观假名。又观假名即是佛性。是
为熟酥杀人。若观即中又观即中即是佛
性。是名醍醐杀人。今通言杀人者。即二死
已断三道清净。名为杀人。是为止观摄不
定教。略摄如上。广摄者。絓一切经教悉用
止观摄之。无不毕尽也。复次心摄诸教
卷三 第 32a 页 T46-0032.png
略有两意。一者一切众生心中具足一切法
门。如来明审照其心法。按彼心说。无量教
法从心而出。二者如来往昔曾作渐顿观心
偏圆具足。依此心观为众生说。教化弟子
令学如来破尘出卷仰写空经。故有一切
经卷。悉为三止三观所摄也。
○上六意摄法
次第可解。今直以一法摄一切法者。一理
摄一切理一切惑。一切智一切行。一切位一
切教也。又一惑摄一切理智行位教也。又
一智摄一切理惑行位教也。又一行摄一切
理惑智位教也。又一位摄一切理惑智行教
也。又一教摄一切理惑智行位也。
○第五明
偏圆者。行人既知止观无法不收。收法既
多。须识大小共不共意。权实思议不思议
意故简偏圆。就此为五。一明大小。二明
半满。三明偏圆。四明渐顿。五明权实。夫至
理不大不小乃至非权非实。大小权实皆
不可说。若有因缘大小等皆可得说。以
小方便力为五比丘说小。以大方便力为
诸菩萨说大。大小虽俱方便须识所以。故
用五双料简使无混滥。小者小乘也。智慧
力弱。但堪修析法止观析于色心。如释论
解檀波罗蜜。破外道邻虚云。此尘为有为
无。若有极微色则有十方分。若无极微色。
则无十方分。若析极微色不尽。则成常见
有见。若析极微尽。则成断见无见。此外道
析色也。析心亦如是。若计有心无心皆堕
断常。此皆外道析色心也。论文仍明三藏
析法之观云。色若粗若细总而观之无常无
门。如来明审照其心法。按彼心说。无量教
法从心而出。二者如来往昔曾作渐顿观心
偏圆具足。依此心观为众生说。教化弟子
令学如来破尘出卷仰写空经。故有一切
经卷。悉为三止三观所摄也。
○上六意摄法
次第可解。今直以一法摄一切法者。一理
摄一切理一切惑。一切智一切行。一切位一
切教也。又一惑摄一切理智行位教也。又
一智摄一切理惑行位教也。又一行摄一切
理惑智位教也。又一位摄一切理惑智行教
也。又一教摄一切理惑智行位也。
○第五明
偏圆者。行人既知止观无法不收。收法既
多。须识大小共不共意。权实思议不思议
意故简偏圆。就此为五。一明大小。二明
半满。三明偏圆。四明渐顿。五明权实。夫至
理不大不小乃至非权非实。大小权实皆
不可说。若有因缘大小等皆可得说。以
小方便力为五比丘说小。以大方便力为
诸菩萨说大。大小虽俱方便须识所以。故
用五双料简使无混滥。小者小乘也。智慧
力弱。但堪修析法止观析于色心。如释论
解檀波罗蜜。破外道邻虚云。此尘为有为
无。若有极微色则有十方分。若无极微色。
则无十方分。若析极微色不尽。则成常见
有见。若析极微尽。则成断见无见。此外道
析色也。析心亦如是。若计有心无心皆堕
断常。此皆外道析色心也。论文仍明三藏
析法之观云。色若粗若细总而观之无常无
卷三 第 32b 页 T46-0032.png
我。何以故。粗细色等从无明生。无明不实
故粗细皆假。假故无常无性即得入空。又介
尔心起必藉根尘。无有一法不从缘生。从
缘生者悉皆无常。或言。一念心六十刹那。或
言。三百亿刹那。刹那不住念念无常。无常无
主烦恼本坏。无业无苦生死灭故。名为涅
槃。是名析色心观意也。析名本于外道。
对破邪析而明正析。何但外邪应须正析。
若佛弟子执佛教门而生见著亦须正析。
所谓三藏四门生四见著。乃至圆教四门生
四见著。戏论诤竞自是非他。皆服甘露伤
命早夭。金锁自系流转生死。宜须正析。故
大论云。破涅槃者不破圣人所得涅槃。但
为学者未得涅槃执成戏论。故言破涅槃。
若尔。皆用析法方便破之。凡有四门。于一
一门具足十法。识正因缘乃至不起法爱。
能于诸门见第一义。故知三藏四门析法止
观。断奠是小乘也。次明大者大乘也。智慧深
利修不生不灭体法止观。大人所行故名大
乘。中论明即空者。申摩诃衍。摩诃衍即大
也。衍中云。欲得声闻当学般若者。元此
是菩萨法。大能兼小傍挟声闻。譬如朱雀
门天家所立。正通王事不妨群小由之出
入。虽通小人终是天门。今摩诃衍亦如是。
正为菩萨体法入空。虽有小乘终名为大。
例如三藏析法。虽有佛菩萨终是小乘。所
言大乘体法观者异于三藏。三藏名假而法
实。析实使空。譬如破柱令空。今大乘体意
名实皆假。自相是空本来虚寂。譬如镜柱本
故粗细皆假。假故无常无性即得入空。又介
尔心起必藉根尘。无有一法不从缘生。从
缘生者悉皆无常。或言。一念心六十刹那。或
言。三百亿刹那。刹那不住念念无常。无常无
主烦恼本坏。无业无苦生死灭故。名为涅
槃。是名析色心观意也。析名本于外道。
对破邪析而明正析。何但外邪应须正析。
若佛弟子执佛教门而生见著亦须正析。
所谓三藏四门生四见著。乃至圆教四门生
四见著。戏论诤竞自是非他。皆服甘露伤
命早夭。金锁自系流转生死。宜须正析。故
大论云。破涅槃者不破圣人所得涅槃。但
为学者未得涅槃执成戏论。故言破涅槃。
若尔。皆用析法方便破之。凡有四门。于一
一门具足十法。识正因缘乃至不起法爱。
能于诸门见第一义。故知三藏四门析法止
观。断奠是小乘也。次明大者大乘也。智慧深
利修不生不灭体法止观。大人所行故名大
乘。中论明即空者。申摩诃衍。摩诃衍即大
也。衍中云。欲得声闻当学般若者。元此
是菩萨法。大能兼小傍挟声闻。譬如朱雀
门天家所立。正通王事不妨群小由之出
入。虽通小人终是天门。今摩诃衍亦如是。
正为菩萨体法入空。虽有小乘终名为大。
例如三藏析法。虽有佛菩萨终是小乘。所
言大乘体法观者异于三藏。三藏名假而法
实。析实使空。譬如破柱令空。今大乘体意
名实皆假。自相是空本来虚寂。譬如镜柱本
卷三 第 32c 页 T46-0032.png
自非柱。不待柱灭方空(天)即影是空。不生
不灭不同实柱。又大论明摩诃衍人体法
观者。引佛在一方木上告诸比丘。譬如比
丘得禅定时。变土为金变金为土。实非
金土变化所为。色心亦如是。非生非灭无
明变耳。本自不生今那得灭。又引观一端
氎即具十八空。是名体法观。复次三藏所
析名为随情观色心。析有之观亦是事观。
所入之真。真非佛性。不会实理。但随情为
真耳。大乘体法名随理观色心。如寻幻得
幻师。寻幻师得幻法。亦如寻梦得眠寻
眠得心。寻幻色心得无明寻无明得佛
性。体法通理故名随理观。体法止观凡有
四门。于一一门皆具十法成观。此观非但
体外道果报色心。絓预一切执计三藏四
门。乃至圆四门未得入者。执门成见皆体
如幻。断奠名大乘止观也。若得今之用观
意。大乘诸门生执尚须空破。终不同彼世
间法师禅师。称老子道德庄氏逍遥与佛法
齐。是义不然。圆门生著尚为三藏初门所
破。犹不入小乘况复凡鄙见心。萤日悬殊
山毫相绝。自言道真慢瞿昙者宁不破耶。
○
二明半满。半者明九部法也。满者明十二
部法也。世传。涅槃常住始复是满。馀者悉
半。菩提流支云。三藏是半般若去皆满。今明
半满之语直是扶成大小。前已析体判大小。
今亦以体析判半满。如前云云。
○三明偏
圆者。偏名偏僻圆名圆满。通途一往唤小
为偏。于何不得。别义分别。意则不可。半小
不灭不同实柱。又大论明摩诃衍人体法
观者。引佛在一方木上告诸比丘。譬如比
丘得禅定时。变土为金变金为土。实非
金土变化所为。色心亦如是。非生非灭无
明变耳。本自不生今那得灭。又引观一端
氎即具十八空。是名体法观。复次三藏所
析名为随情观色心。析有之观亦是事观。
所入之真。真非佛性。不会实理。但随情为
真耳。大乘体法名随理观色心。如寻幻得
幻师。寻幻师得幻法。亦如寻梦得眠寻
眠得心。寻幻色心得无明寻无明得佛
性。体法通理故名随理观。体法止观凡有
四门。于一一门皆具十法成观。此观非但
体外道果报色心。絓预一切执计三藏四
门。乃至圆四门未得入者。执门成见皆体
如幻。断奠名大乘止观也。若得今之用观
意。大乘诸门生执尚须空破。终不同彼世
间法师禅师。称老子道德庄氏逍遥与佛法
齐。是义不然。圆门生著尚为三藏初门所
破。犹不入小乘况复凡鄙见心。萤日悬殊
山毫相绝。自言道真慢瞿昙者宁不破耶。
○
二明半满。半者明九部法也。满者明十二
部法也。世传。涅槃常住始复是满。馀者悉
半。菩提流支云。三藏是半般若去皆满。今明
半满之语直是扶成大小。前已析体判大小。
今亦以体析判半满。如前云云。
○三明偏
圆者。偏名偏僻圆名圆满。通途一往唤小
为偏。于何不得。别义分别。意则不可。半小
卷三 第 33a 页 T46-0033.png
两名剋定局短引不得长。偏义亘通从小
之大。譬如半月齐上下弦。渐月不尔。始自
弓娥终十四夜皆称为渐。唯十五夜乃称圆
满月。小半亦尔。齐于析法半字小乘不得
名大。偏意则远。从初三藏析法止观已上。
别教止观去边入中已还。皆名为偏。故大
经云。自此之前。我等皆名邪见人也。唯此
圆教止观一心三谛随自意语。独当圆称也。
○四明渐顿者。渐名次第藉浅由深。顿
名顿足顿极。此亦无别意还扶成偏圆。三
教止观悉皆是渐。圆教止观名之为顿。此是
按名解释其义已显。今更广料简使无遗
滞。若前二教止观是渐而非顿。力不及远
但契偏真。圆教止观是顿而非渐。行大直
道即边而中。别教止观亦渐亦顿。何以故。
初心知中故名亦顿。涉方便入故名亦渐。
复次前两观观教行證皆名为渐。别教教观
行皆名为渐。證道是顿。圆教教观行證皆名
为顿。何故尔。前二观是方便说。草庵曲径故
教观四种俱渐。别观带方便说。若依方便行
先破通惑。故三种皆渐。后破无明见于佛
性。故證道是顿也。圆观正直舍方便但说
无上道。唯此一事实。馀二则非真。说最实
事是名教实。行如来行入如来室衣座等。
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是名行实。所见中道
即一究竟。同于如来所得法身无异无别。
是名證实。前两观因中有教行證人。果上但
有其教无行證人。何以故。因中之人灰身
入寂沈空尽灭。不得成于果头之佛。直是
之大。譬如半月齐上下弦。渐月不尔。始自
弓娥终十四夜皆称为渐。唯十五夜乃称圆
满月。小半亦尔。齐于析法半字小乘不得
名大。偏意则远。从初三藏析法止观已上。
别教止观去边入中已还。皆名为偏。故大
经云。自此之前。我等皆名邪见人也。唯此
圆教止观一心三谛随自意语。独当圆称也。
○四明渐顿者。渐名次第藉浅由深。顿
名顿足顿极。此亦无别意还扶成偏圆。三
教止观悉皆是渐。圆教止观名之为顿。此是
按名解释其义已显。今更广料简使无遗
滞。若前二教止观是渐而非顿。力不及远
但契偏真。圆教止观是顿而非渐。行大直
道即边而中。别教止观亦渐亦顿。何以故。
初心知中故名亦顿。涉方便入故名亦渐。
复次前两观观教行證皆名为渐。别教教观
行皆名为渐。證道是顿。圆教教观行證皆名
为顿。何故尔。前二观是方便说。草庵曲径故
教观四种俱渐。别观带方便说。若依方便行
先破通惑。故三种皆渐。后破无明见于佛
性。故證道是顿也。圆观正直舍方便但说
无上道。唯此一事实。馀二则非真。说最实
事是名教实。行如来行入如来室衣座等。
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是名行实。所见中道
即一究竟。同于如来所得法身无异无别。
是名證实。前两观因中有教行證人。果上但
有其教无行證人。何以故。因中之人灰身
入寂沈空尽灭。不得成于果头之佛。直是
卷三 第 33b 页 T46-0033.png
方便之说。故有其教无行證人。别教因中
有教行證人。若就果者但有其教无行證
人。何以故。若破无明登初地时。即是圆家
初住位。非复别家初地位也。初地尚尔。何
况后地后果。故知因人不到于果。故云果
头无人。圆教因中教行證人悉从因以至果。
俱是真实。故言实有人也。复次前三止观教
行證人未被会时。尚不知圆何况入圆。佛
若会宗开渐显顿悉皆通入。虽非即顿而
是渐顿。故法华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各
乘宝车适子本愿。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
王。开通渐法悉令得入以别理接之。故
涅槃中得二乘道果不隔圆常。因是修学
皆当作佛。即是从渐入圆亦名开渐显顿
意也。复次四种止观入圆不必并待行成
入圆。不必并待开渐显顿入圆。入则不定。
所以者何。一切众生心性正因譬之于乳。闻
了因法名为置毒。正因不断如乳四微五
味虽变四微恒在。是故毒随四微味味杀
人。众生心性亦复如是。正因不坏了因之
毒随正奢促处处得发。或理发或教发。或行
发成證发。如辟支佛利智善根熟。出无佛
世自然得悟。理发亦尔。久植善根今生虽
不闻圆教。了因之毒任运自发。此是理发
也。若闻华严日照高山即得悟者。此是教
发也闻已思惟。思惟即悟。是为观行发也。
若是六根净位进破无明。是相似證发。若更
增道损生亦是證发也。此约圆家论入不
定也。若前三教行人。各在凡地发者。即是
有教行證人。若就果者但有其教无行證
人。何以故。若破无明登初地时。即是圆家
初住位。非复别家初地位也。初地尚尔。何
况后地后果。故知因人不到于果。故云果
头无人。圆教因中教行證人悉从因以至果。
俱是真实。故言实有人也。复次前三止观教
行證人未被会时。尚不知圆何况入圆。佛
若会宗开渐显顿悉皆通入。虽非即顿而
是渐顿。故法华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各
乘宝车适子本愿。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
王。开通渐法悉令得入以别理接之。故
涅槃中得二乘道果不隔圆常。因是修学
皆当作佛。即是从渐入圆亦名开渐显顿
意也。复次四种止观入圆不必并待行成
入圆。不必并待开渐显顿入圆。入则不定。
所以者何。一切众生心性正因譬之于乳。闻
了因法名为置毒。正因不断如乳四微五
味虽变四微恒在。是故毒随四微味味杀
人。众生心性亦复如是。正因不坏了因之
毒随正奢促处处得发。或理发或教发。或行
发成證发。如辟支佛利智善根熟。出无佛
世自然得悟。理发亦尔。久植善根今生虽
不闻圆教。了因之毒任运自发。此是理发
也。若闻华严日照高山即得悟者。此是教
发也闻已思惟。思惟即悟。是为观行发也。
若是六根净位进破无明。是相似證发。若更
增道损生亦是證发也。此约圆家论入不
定也。若前三教行人。各在凡地发者。即是
卷三 第 33c 页 T46-0033.png
理发。若闻于教是为教发。若修方便即是
观行发。若于贤圣位中发。即是證发。此约
三家入则不定也。复有不定而非杀人。如
修无漏时有漏不求自发全不杀二死。若
修中道发得无漏。长别三界苦轮海。乃是
一死而非二死。亦名不定。复次四种止观
当分圆渐。三藏中有从初心方便来入真
位。此名为渐。三十四心断结成果。岂不名
圆。通别中初心乃至后心。岂无渐圆。圆中
当体理极称圆。亦有初心乃至四十一地。岂
不是渐。妙觉究竟岂不是圆。圆圆非渐圆
圆渐非渐渐。故知当分皆具二义也。法华
疏中应广说。然渐渐非圆渐可得成圆渐。
渐圆非圆圆。不可得成圆圆。何者。法华
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故渐渐成圆渐。渐
圆权设三教之果。不可更成妙觉之佛。例
小小非大小可得成大小。小大非大大不
可得成大大。权权非实权可得成实权。
权实非实实不可得成实实。何者。三教果
头有教无人。故权实不可成实实。半满渐
顿例应如此分别。不复烦文也。观心往推
法相应尔。而人多不信。今用涅槃五譬释
成此意。第六云。凡夫如乳。须陀洹如酪。斯
陀含如生酥阿那含如熟酥。阿罗汉辟支
佛佛如醍醐。大论云。声闻经中称阿罗汉
名为佛地。故三人同是醍醐。此譬岂非释
三藏中五味渐圆意。类此得成。三十二云。
众生如杂血乳。须陀洹斯陀含如净乳。阿那
含如酪。阿罗汉如生酥。辟支佛菩萨如熟
观行发。若于贤圣位中发。即是證发。此约
三家入则不定也。复有不定而非杀人。如
修无漏时有漏不求自发全不杀二死。若
修中道发得无漏。长别三界苦轮海。乃是
一死而非二死。亦名不定。复次四种止观
当分圆渐。三藏中有从初心方便来入真
位。此名为渐。三十四心断结成果。岂不名
圆。通别中初心乃至后心。岂无渐圆。圆中
当体理极称圆。亦有初心乃至四十一地。岂
不是渐。妙觉究竟岂不是圆。圆圆非渐圆
圆渐非渐渐。故知当分皆具二义也。法华
疏中应广说。然渐渐非圆渐可得成圆渐。
渐圆非圆圆。不可得成圆圆。何者。法华
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故渐渐成圆渐。渐
圆权设三教之果。不可更成妙觉之佛。例
小小非大小可得成大小。小大非大大不
可得成大大。权权非实权可得成实权。
权实非实实不可得成实实。何者。三教果
头有教无人。故权实不可成实实。半满渐
顿例应如此分别。不复烦文也。观心往推
法相应尔。而人多不信。今用涅槃五譬释
成此意。第六云。凡夫如乳。须陀洹如酪。斯
陀含如生酥阿那含如熟酥。阿罗汉辟支
佛佛如醍醐。大论云。声闻经中称阿罗汉
名为佛地。故三人同是醍醐。此譬岂非释
三藏中五味渐圆意。类此得成。三十二云。
众生如杂血乳。须陀洹斯陀含如净乳。阿那
含如酪。阿罗汉如生酥。辟支佛菩萨如熟
卷三 第 34a 页 T46-0034.png
酥。佛如醍醐。此譬岂不释通教中五味。支
佛侵习小胜声闻。故与菩萨同为熟酥。
佛正习尽名为醍醐。借此类通教当分渐
圆义显。第九云。众生如牛新生血乳未别。
声闻如乳。缘觉如酪。菩萨如生熟酥。佛
如醍醐。此譬岂不是别教五味意。十住初中
能断通见思尽名乳。总拟声闻。十住后心
小深故拟支佛如酪。十行十向如生熟
酥。十地之初已名为佛故如醍醐。借此显
成别观当分渐圆意。二十七云。雪山有草
名为忍辱。牛若食者即成醍醐。草喻正道。
若能修正道即见佛性。此譬岂不是圆意。
不历四味即成醍醐。借此类成渐圆等之
位。第八云。置毒乳中遍于五味皆能杀
人。此譬岂不譬于不定。即成四种理教行
證而得入圆。今约渐顿作如此料简。前
三科后一科。亦应如是。但小大半满齐分
剋定不得同耳。
○五明权实者。权是权谋暂
用还废。实是实录究竟旨归。立权略为三
意。一为实施权。二开权显实。三废权显
实。如法华中莲华三譬。诸佛即一大事出
世。元为圆顿一实止观。而施三权止观也。
权非本意。意亦不在权外。祇开三权止观
而显圆顿一实止观也。为实施权实今已
立。开权显实权即是实无权可论。是故废
权显实权废实存。暂用释名其义为允。问。
何意用此权实。答。佛知众生种种性欲。以
四悉檀而成熟之。若人欲闻正因缘。为说
三藏。欲闻因缘即空为说通观。欲闻历
佛侵习小胜声闻。故与菩萨同为熟酥。
佛正习尽名为醍醐。借此类通教当分渐
圆义显。第九云。众生如牛新生血乳未别。
声闻如乳。缘觉如酪。菩萨如生熟酥。佛
如醍醐。此譬岂不是别教五味意。十住初中
能断通见思尽名乳。总拟声闻。十住后心
小深故拟支佛如酪。十行十向如生熟
酥。十地之初已名为佛故如醍醐。借此显
成别观当分渐圆意。二十七云。雪山有草
名为忍辱。牛若食者即成醍醐。草喻正道。
若能修正道即见佛性。此譬岂不是圆意。
不历四味即成醍醐。借此类成渐圆等之
位。第八云。置毒乳中遍于五味皆能杀
人。此譬岂不譬于不定。即成四种理教行
證而得入圆。今约渐顿作如此料简。前
三科后一科。亦应如是。但小大半满齐分
剋定不得同耳。
○五明权实者。权是权谋暂
用还废。实是实录究竟旨归。立权略为三
意。一为实施权。二开权显实。三废权显
实。如法华中莲华三譬。诸佛即一大事出
世。元为圆顿一实止观。而施三权止观也。
权非本意。意亦不在权外。祇开三权止观
而显圆顿一实止观也。为实施权实今已
立。开权显实权即是实无权可论。是故废
权显实权废实存。暂用释名其义为允。问。
何意用此权实。答。佛知众生种种性欲。以
四悉檀而成熟之。若人欲闻正因缘。为说
三藏。欲闻因缘即空为说通观。欲闻历
卷三 第 34b 页 T46-0034.png
劫修行为说别观。欲闻即中为说圆观。是
名随世界悉檀亦名随乐欲。为实施权说
权实止观也。为生扶真之事善说三藏
观。为生扶真之理善为说通观。为生扶
中之事善为说别观。为生扶中之理善为
说圆观。是名随为人悉檀。亦名随便宜而
说权实止观也。为破邪因缘无因缘说三
藏观。为破拙度故说通观。为破共法故
说别观。为破带方便故说圆观。是为对治
悉檀说权实止观也。为思议钝根拙度令
入真谛说三藏观。为思议利根巧度令入
真谛故说通观。为不思议钝根拙度令入
见中故说别观。为不思议利根巧度令入
见中故说圆观。是名为一实而施三权。权
实相对则有四种止观。为实施权意齐此
也。权实既兴良由悉檀。权实可废亦由悉
檀。何者。众生烦恼结使厚。利智善根薄。故
兴初观生其事善。事善若生烦恼伏薄。即
废三藏观。为生理善兴于通观。理善已生
即废通观。为生界外事善即兴别观。界外
事善已生即废别观。为生界外理善即兴
圆观。是为兴废因缘故说于权实止观也。
馀三悉檀兴废可解。若约五味教论兴废
者。华严为大行人。废两权兴一权一实。三
藏废两权一实但兴一权。方等四种俱兴。
般若废一权兴两权一实。法华废三权兴
一实。涅槃还兴四种皆入佛性无所可
隔。是故如来巧用悉檀。兴废适时顺机而
作。皆益众生。是故如来不空说法。为度人
名随世界悉檀亦名随乐欲。为实施权说
权实止观也。为生扶真之事善说三藏
观。为生扶真之理善为说通观。为生扶
中之事善为说别观。为生扶中之理善为
说圆观。是名随为人悉檀。亦名随便宜而
说权实止观也。为破邪因缘无因缘说三
藏观。为破拙度故说通观。为破共法故
说别观。为破带方便故说圆观。是为对治
悉檀说权实止观也。为思议钝根拙度令
入真谛说三藏观。为思议利根巧度令入
真谛故说通观。为不思议钝根拙度令入
见中故说别观。为不思议利根巧度令入
见中故说圆观。是名为一实而施三权。权
实相对则有四种止观。为实施权意齐此
也。权实既兴良由悉檀。权实可废亦由悉
檀。何者。众生烦恼结使厚。利智善根薄。故
兴初观生其事善。事善若生烦恼伏薄。即
废三藏观。为生理善兴于通观。理善已生
即废通观。为生界外事善即兴别观。界外
事善已生即废别观。为生界外理善即兴
圆观。是为兴废因缘故说于权实止观也。
馀三悉檀兴废可解。若约五味教论兴废
者。华严为大行人。废两权兴一权一实。三
藏废两权一实但兴一权。方等四种俱兴。
般若废一权兴两权一实。法华废三权兴
一实。涅槃还兴四种皆入佛性无所可
隔。是故如来巧用悉檀。兴废适时顺机而
作。皆益众生。是故如来不空说法。为度人
卷三 第 34c 页 T46-0034.png
故应兴应废也。对三权说一实。实存权废。
已如前说。今更料简四种止观皆实不虚。
所以者何。若不开决则无入理。今决了声
闻法是诸经之王。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一
一止观皆得入圆。如快马见鞭影即得正
路。故四种皆实也。又四种皆权。何以故。四理
皆不可说。权不可说故非权。实不可说
故非实。非权而强说为权。非实而强说为
实。等是强说。何意不名权为实耶。以有
说故。故皆是权。又此权实悉是非权非实。何
以故。皆不可说故。此非权非实。不得异于
向实。向以见理为实。实秖是非权非实。此义不异。若异者应有别慧。应照别理。理惑
既同不可使异。对权故说实。废教故说
理。故言非权非实。即教而理。权实即非权
非实。无二无别不合不散。非权非实理性
常寂名之为止。寂而常照亦权亦实。名之
为观观故称智称般若。止故称眼称首楞
严。如是等名不二不别不合不散。即不可
思议之止观也。此非但开实是非权非实。开
权亦是非权非实。犹属开权显实意耳。问。
为一实施三权。唯有四种止观。若以别接
通止观者。为权为实。复何意不预四数。何
意但言接通。何位被接。接入何位。答。接得
入教此则属权。接得入證此则属实也。四
教论其始终接但终而无始。故不入四数。
诸教皆接亦应有之。此义不用者。二教明
界内理。二教明界外理。两处交际须安一
接。故但以别接通。若齐通为言不论破
已如前说。今更料简四种止观皆实不虚。
所以者何。若不开决则无入理。今决了声
闻法是诸经之王。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一
一止观皆得入圆。如快马见鞭影即得正
路。故四种皆实也。又四种皆权。何以故。四理
皆不可说。权不可说故非权。实不可说
故非实。非权而强说为权。非实而强说为
实。等是强说。何意不名权为实耶。以有
说故。故皆是权。又此权实悉是非权非实。何
以故。皆不可说故。此非权非实。不得异于
向实。向以见理为实。实秖是非权非实。此义不异。若异者应有别慧。应照别理。理惑
既同不可使异。对权故说实。废教故说
理。故言非权非实。即教而理。权实即非权
非实。无二无别不合不散。非权非实理性
常寂名之为止。寂而常照亦权亦实。名之
为观观故称智称般若。止故称眼称首楞
严。如是等名不二不别不合不散。即不可
思议之止观也。此非但开实是非权非实。开
权亦是非权非实。犹属开权显实意耳。问。
为一实施三权。唯有四种止观。若以别接
通止观者。为权为实。复何意不预四数。何
意但言接通。何位被接。接入何位。答。接得
入教此则属权。接得入證此则属实也。四
教论其始终接但终而无始。故不入四数。
诸教皆接亦应有之。此义不用者。二教明
界内理。二教明界外理。两处交际须安一
接。故但以别接通。若齐通为言不论破
卷三 第 35a 页 T46-0035.png
无明。八地名支佛地。从此被接知有中道。
九地伏无明。十地破无明。即名为佛。但一
品破。那得是极。故知接入别也。若望别教
是入初地位行也。若就谛论接者。通教真
谛空中合论。从初已来但观真中之空。破
见思惑尽到第八地。方为说真内之中。故
云智者见空及与不空。被接方闻。闻已见
理。即是入别位也。三藏菩萨明位不尔。故
不论接。别圆发心已知中道更将何接。故
知接但在通也。问。三权皆得知实不。答。别
教初知。通教后知。三藏初后俱不知。问。若
知何意名权。若不知二经相违。答。别虽初
知带方便闻。教犹是权。通虽后知可接者
知。教终是权。其意可见。若言三藏不知违
二经者。大经云。阿罗汉不知三宝常住不
变者。所有禁戒亦不具足。不能得声闻之
道。此义今当通。任罗汉自力不应知见常
住。譬如天眼未开不见障外。不闻他说
亦不能知。罗汉。佛眼未开又不闻佛说。
那得自知常住。故法华云。于自所得功德
生灭度想。若遇馀佛便得决了。又云。声闻
缘觉不退菩萨亦不能知。当知不闻则不
知也经称知者齐知己理真谛无为。亦是
于常一相无变。若人分别真谛二相迁动
者。不能发真。要须观空方入无漏。如须
菩提观空。憍陈如證无生智。又律仪不具
足者。若能观空得道共戒。此是具足戒也。
故华严云。诸法实性相常住不变异。二乘亦
皆得而不名为佛。故知常住语通得作此
九地伏无明。十地破无明。即名为佛。但一
品破。那得是极。故知接入别也。若望别教
是入初地位行也。若就谛论接者。通教真
谛空中合论。从初已来但观真中之空。破
见思惑尽到第八地。方为说真内之中。故
云智者见空及与不空。被接方闻。闻已见
理。即是入别位也。三藏菩萨明位不尔。故
不论接。别圆发心已知中道更将何接。故
知接但在通也。问。三权皆得知实不。答。别
教初知。通教后知。三藏初后俱不知。问。若
知何意名权。若不知二经相违。答。别虽初
知带方便闻。教犹是权。通虽后知可接者
知。教终是权。其意可见。若言三藏不知违
二经者。大经云。阿罗汉不知三宝常住不
变者。所有禁戒亦不具足。不能得声闻之
道。此义今当通。任罗汉自力不应知见常
住。譬如天眼未开不见障外。不闻他说
亦不能知。罗汉。佛眼未开又不闻佛说。
那得自知常住。故法华云。于自所得功德
生灭度想。若遇馀佛便得决了。又云。声闻
缘觉不退菩萨亦不能知。当知不闻则不
知也经称知者齐知己理真谛无为。亦是
于常一相无变。若人分别真谛二相迁动
者。不能发真。要须观空方入无漏。如须
菩提观空。憍陈如證无生智。又律仪不具
足者。若能观空得道共戒。此是具足戒也。
故华严云。诸法实性相常住不变异。二乘亦
皆得而不名为佛。故知常住语通得作此
卷三 第 35b 页 T46-0035.png
释。若不作此释。三藏不说大乘常住。声闻
那得具声闻道具禁戒耶。若作此释。道共
戒无失弥益其美。又举例释者。如大品云。
淫欲障生梵天何况菩提。为生梵天须断
欲。欲得菩提断二边欲。欲名虽同其意
则异。此义亦尔。欲入真谛。须知无为常不
变易。欲入实相亦知常住一相不变。知常
语同大小则异。故三藏止观不知圆实不违
经。胜鬘云。若不知常住。所有三归皆不成
就。此云何通。远寻根本三乘初业不愚于
法。若取四念处闻慧为初者。此初知真谛
常住。不起六十二见。以无倚著心贤圣成
就。此释同前意也。若古昔为初业者。先发
菩提心早知常住。畏怖生死退大取小。法
才王子及涅槃中退转菩萨。从初已来归依
一体三宝熏修戒善。有受法无舍法。心无
尽故戒亦无尽。一切戒善为此所熏。譬如
大地冥益树木。树木萌芽悉得成就小乘归
戒不离菩萨戒。菩萨戒力能成就之。即此
义也。若不作初业知常。三藏归戒羯磨悉
不成就。若作此释。于大小两经义无相
违。
摩诃止观卷第三(下)
那得具声闻道具禁戒耶。若作此释。道共
戒无失弥益其美。又举例释者。如大品云。
淫欲障生梵天何况菩提。为生梵天须断
欲。欲得菩提断二边欲。欲名虽同其意
则异。此义亦尔。欲入真谛。须知无为常不
变易。欲入实相亦知常住一相不变。知常
语同大小则异。故三藏止观不知圆实不违
经。胜鬘云。若不知常住。所有三归皆不成
就。此云何通。远寻根本三乘初业不愚于
法。若取四念处闻慧为初者。此初知真谛
常住。不起六十二见。以无倚著心贤圣成
就。此释同前意也。若古昔为初业者。先发
菩提心早知常住。畏怖生死退大取小。法
才王子及涅槃中退转菩萨。从初已来归依
一体三宝熏修戒善。有受法无舍法。心无
尽故戒亦无尽。一切戒善为此所熏。譬如
大地冥益树木。树木萌芽悉得成就小乘归
戒不离菩萨戒。菩萨戒力能成就之。即此
义也。若不作初业知常。三藏归戒羯磨悉
不成就。若作此释。于大小两经义无相
违。
摩诃止观卷第三(下)
卷三 第 35c 页 T46-003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