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中论序疏¶ 第 1a 页
No. 1824 [cf. No. 1564]
* 中论序疏
吉藏制
僧睿是魏群长乐人也。少出家。依僧贤法师
为弟子。尝听中山康僧朗讲每兴讥难。师深
相秤述。年二十四历游名邦。常弘讲说。方
简高洁。一方云。芳简高结冰霜掺操。什至长
安因从请业。门徒三千入室唯八。睿为首领。
文云。老则融睿。少则生肇。什叹曰。传吾业
者寄在道融昙影僧睿乎。什翻成实论竟命
睿讲之。谓道融曰。此诤论中有七处破阿毗
昙。在言小隐。能不问我可谓英才。融曰。其人
思力有分未必咨禀。遂剖折无遗。众益嗟重。
天子姚兴闻睿景行。问安城侯姚嵩曰。睿何
如人。嵩曰。业卫之松柏也。后自引睿见之。
谓嵩曰。斯乃四海之标颁。岂独业卫乎。于是
美声遐扇流于远迩。著中论大智论及成实
论禅经等序雅传于世。春秋六十有一。作中
论序非止一人。昙影制义疏序。河西道朗亦
制论序。而睿公文义备举理事精玄。兴皇和
上开讲常读。盖是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但文
有微隐。余略释之。就斯一序裁为七分。一通
标人法。二释名题。三序论缘起。四叹释功能。
五述注论青目。六广叹四论。七作者自谦。中
论五百偈标所造法也。龙树菩萨序能造之
人也。道不孤运。弘之由人。故前明所弘之
道。后序弘道之人。又题中论五百偈者重其
中论序疏¶ 第 1b 页 T42-0001.png
法也。龙树菩萨者尊其人也。又初句简二边
之法也。后句别小乘之人也。所言中论者玄
义具述。今既释序略明五意。一者斯论定佛
法之偏正。判得失之根原。是以龙树标中论
名也。二者斯文论中实之理。从所诠理实得
名故云中论。业品云。此论所明义离于断常
见故云中论。三者龙树所作凡有三论。一无
畏之广。次十二之略。今是折中之说。故秤
中论。四者以文表义。斯论前无缘起后略馀
势但有正文。以文表义理故秤中论。五者龙
树大士是中道人。中道人所制作。从人立名
故秤中论。五百偈者。前标其名今序偈数。偈
有二种。一是首卢偈。谓胡人数经法也。则
是通偈。言通偈者。莫问长行偈颂。但令数满
三十二字。则是偈也。二者别偈。谓结句为偈。
莫问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但令四句满便是
偈也。偈者外国具音应言竭夜。或秤祇夜。
今示存略但秤为偈。偈者句也颂也。又言偈
者。此土汉书亦有此音。训言竭义。谓明义竭
尽故秤为偈。但结句秤偈凡有二种。一路伽
偈。谓颂长行偈也。二伽陀偈。谓孤起偈也。此
论秤偈者。通别二中谓别偈也。后二之文谓
孤起偈也。五百者。即文审之凡四百四十六
偈。或是全其大数。或翻之不尽。以本为名
故秤五百。众经及论文有三焉。一但长行。即
百论也。二但有偈。斯文。三具二种。十二门
论之流。龙树十住毗婆沙云。或有乐长行。或
有乐偈颂。或有乐杂说庄严章句者。所好各
不同。我随而不舍。论三既尔。经义例然。龙
之法也。后句别小乘之人也。所言中论者玄
义具述。今既释序略明五意。一者斯论定佛
法之偏正。判得失之根原。是以龙树标中论
名也。二者斯文论中实之理。从所诠理实得
名故云中论。业品云。此论所明义离于断常
见故云中论。三者龙树所作凡有三论。一无
畏之广。次十二之略。今是折中之说。故秤
中论。四者以文表义。斯论前无缘起后略馀
势但有正文。以文表义理故秤中论。五者龙
树大士是中道人。中道人所制作。从人立名
故秤中论。五百偈者。前标其名今序偈数。偈
有二种。一是首卢偈。谓胡人数经法也。则
是通偈。言通偈者。莫问长行偈颂。但令数满
三十二字。则是偈也。二者别偈。谓结句为偈。
莫问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但令四句满便是
偈也。偈者外国具音应言竭夜。或秤祇夜。
今示存略但秤为偈。偈者句也颂也。又言偈
者。此土汉书亦有此音。训言竭义。谓明义竭
尽故秤为偈。但结句秤偈凡有二种。一路伽
偈。谓颂长行偈也。二伽陀偈。谓孤起偈也。此
论秤偈者。通别二中谓别偈也。后二之文谓
孤起偈也。五百者。即文审之凡四百四十六
偈。或是全其大数。或翻之不尽。以本为名
故秤五百。众经及论文有三焉。一但长行。即
百论也。二但有偈。斯文。三具二种。十二门
论之流。龙树十住毗婆沙云。或有乐长行。或
有乐偈颂。或有乐杂说庄严章句者。所好各
不同。我随而不舍。论三既尔。经义例然。龙
中论序疏¶ 第 1c 页 T42-0001.png
树者。依梵音应云伽那馥力叉。伽那者龙也。
馥力叉者树也。智度论云。童笼磨者龙也。
馥力叉是树通名也。别名阿阇那。如此间梨
李树等。问龙树是何位之人。答圣迹无方高
下未易可测。仅依经传叙其浅深。睿公云。功
格十地道摸补处。是穷学之人。传云。智慧日
已颓。斯人令再耀。世昏寝已久。斯人悟令
学。外国为之立庙事之若佛。安知非佛示为
菩萨乎。匡山远法师云。名贯道位德备三忍。
亦十地高仁也。依楞伽经。大慧菩萨问。世尊
灭度后佛法何人持。佛答。大慧汝当知。南
天竺大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为人
说大乘无上法。能破有无见。住初欢喜地。往
生安养国。释此语不同。旧云。龙树是初地人。
关内姚道安学智度论云。此是龙树引众生
令入初地。而实是十地人也。问何依人也。答
若云初地则二依人也。若是穷学则第四依
人。问云何是四依。答且依一判。如小乘见
道前具烦恼人是一依。须陀洹斯陀含是二
依。阿那含是三依。罗汉第四依。约大乘望
十回向是一依。初地至七地是二依。八九地
是三依。十地第四依。如楞伽是第二依。如睿
师是第四依。以释迦佛法无别菩萨僧。龙树
是出家之人。故依小乘位分之。名贯道位者。
菩萨位之通名也。德备三忍。谓信顺无生也。
问龙树更有异名耶。答有。顺中论是天亲所
作。言顺中论者。广引大品等经證释八不。八
不则是中道。依文释义故云顺中论。顺中论
云龙胜菩萨非龙树也。今宜会之。以龙成其
馥力叉者树也。智度论云。童笼磨者龙也。
馥力叉是树通名也。别名阿阇那。如此间梨
李树等。问龙树是何位之人。答圣迹无方高
下未易可测。仅依经传叙其浅深。睿公云。功
格十地道摸补处。是穷学之人。传云。智慧日
已颓。斯人令再耀。世昏寝已久。斯人悟令
学。外国为之立庙事之若佛。安知非佛示为
菩萨乎。匡山远法师云。名贯道位德备三忍。
亦十地高仁也。依楞伽经。大慧菩萨问。世尊
灭度后佛法何人持。佛答。大慧汝当知。南
天竺大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为人
说大乘无上法。能破有无见。住初欢喜地。往
生安养国。释此语不同。旧云。龙树是初地人。
关内姚道安学智度论云。此是龙树引众生
令入初地。而实是十地人也。问何依人也。答
若云初地则二依人也。若是穷学则第四依
人。问云何是四依。答且依一判。如小乘见
道前具烦恼人是一依。须陀洹斯陀含是二
依。阿那含是三依。罗汉第四依。约大乘望
十回向是一依。初地至七地是二依。八九地
是三依。十地第四依。如楞伽是第二依。如睿
师是第四依。以释迦佛法无别菩萨僧。龙树
是出家之人。故依小乘位分之。名贯道位者。
菩萨位之通名也。德备三忍。谓信顺无生也。
问龙树更有异名耶。答有。顺中论是天亲所
作。言顺中论者。广引大品等经證释八不。八
不则是中道。依文释义故云顺中论。顺中论
云龙胜菩萨非龙树也。今宜会之。以龙成其
中论序疏¶ 第 2a 页 T42-0002.png
胜道故云龙胜。盖但叙其未字。前则道俗双
举。故义无所害。以中为名者下第二释论名
题。但论有广略二本。略但云中论。广则加
以观也。然斯广略皆有其义。所言略者。谓理
教义也。中是所诠之理。论是能诠之教。斯
无理不摄。无教不收。问何由尔耶。答所诠之
中则三种中道。世谛中真谛中非真非俗中。
能诠之教即论此三中。是以无教不收无理
不摄。所言广本具三者。中诸佛菩萨所行之
道。观谓诸佛菩萨能观之心。诸佛观辨于心
宣之于口。秤之为经。菩萨观辨于心宣之于
口。目之为论。要具斯三义乃圆足。玄章内已
释之。但中有三。一者对断常之偏明中。此
是对偏中。二者尽偏中。立于中名欲尽于偏
病。故名尽偏中。又一意亦为偏病尽得有于
中也。问尽偏对偏及绝待中此三何异。答玄
意已明。今重略叙。尽偏中者。盖是洗净断
常故强名为中。虽尽于偏而有于中。如经云。
众生起见凡有二种。一断二常。无常无断乃
名中道。对偏中者。此约所诠之理对破偏病。
故名为中。绝待中者凡有二种。一者如涅槃
云。有小涅槃有大涅槃。小涅槃者待苦说乐。
大涅槃者绝此苦乐乃名大乐。此之绝待犹
是待义。二者此绝待涅槃不可说其苦乐。不
知何以美之。强名为乐乃秤大乐。方是绝待
乐。中义亦然。须深见此意。问独空与绝待
中何异。答人多不体独空之旨。但依智度论
文。十八空是对有明空。秤相待空。非空非有
无所因待秤为独空。今谓盖是一种方言。寻
举。故义无所害。以中为名者下第二释论名
题。但论有广略二本。略但云中论。广则加
以观也。然斯广略皆有其义。所言略者。谓理
教义也。中是所诠之理。论是能诠之教。斯
无理不摄。无教不收。问何由尔耶。答所诠之
中则三种中道。世谛中真谛中非真非俗中。
能诠之教即论此三中。是以无教不收无理
不摄。所言广本具三者。中诸佛菩萨所行之
道。观谓诸佛菩萨能观之心。诸佛观辨于心
宣之于口。秤之为经。菩萨观辨于心宣之于
口。目之为论。要具斯三义乃圆足。玄章内已
释之。但中有三。一者对断常之偏明中。此
是对偏中。二者尽偏中。立于中名欲尽于偏
病。故名尽偏中。又一意亦为偏病尽得有于
中也。问尽偏对偏及绝待中此三何异。答玄
意已明。今重略叙。尽偏中者。盖是洗净断
常故强名为中。虽尽于偏而有于中。如经云。
众生起见凡有二种。一断二常。无常无断乃
名中道。对偏中者。此约所诠之理对破偏病。
故名为中。绝待中者凡有二种。一者如涅槃
云。有小涅槃有大涅槃。小涅槃者待苦说乐。
大涅槃者绝此苦乐乃名大乐。此之绝待犹
是待义。二者此绝待涅槃不可说其苦乐。不
知何以美之。强名为乐乃秤大乐。方是绝待
乐。中义亦然。须深见此意。问独空与绝待
中何异。答人多不体独空之旨。但依智度论
文。十八空是对有明空。秤相待空。非空非有
无所因待秤为独空。今谓盖是一种方言。寻
中论序疏¶ 第 2b 页 T42-0002.png
独空意不然。以本来毕竟无所有唯有实相
法性故秤为独。正宗尔也。摄大乘云。真如
独存。亦同此意。问何故此独作空名说耶。答
以毕竟无一切患累有法故秤为空。大集云。
不可说故无相貌故名为空。法华经云。终归
于空。义亦如是。就睿师释题有三。一释名。
二立名意。三利益。以中为名者照其实也。照
有二义。一照训显。立此中名显理实也。二
盖是以譬题名。非灯无由照了于物。非中名
无由显于理实。故云照也。以论为称者尽其
言也。尽者盖是畅尽无馀之名。如小乘有所
得之论。破邪未穷论正不足。盖是有馀之说
故不名为尽。与此相违秤为尽也。盖是论理
既穷其言亦尽。故云尽言。不云无言秤尽。睿
师但释中论不明观者。以中是理论名为教。
此二既含故不释观也。实非名不悟下第二
立名意。然至道非中不中非名不名而立中
名者。理虽非中不中。为令物得悟故强立中
名也。言非释不尽故假论以明之者。若不假
问答以释于言。则宣道之言无由得尽。以假
问答申释此言故。宣道之言方得明显。以斯
文详之。故知非无言而秤尽言也。然言只是
论耳。但令绮互解释故云言非释不尽假论
明之耳。其实既宣。第三立名利益。初明理教。
次叙得益。其实既宣者理显也。其言既明者
教明了也。于菩萨之行道场之照下辨得益
也。以理显言明故。因教悟理。则因成果立。
又则是法华唯显一理唯教一人也。朗然悬
解者。借庄周之言以显因果成立之义。安时
法性故秤为独。正宗尔也。摄大乘云。真如
独存。亦同此意。问何故此独作空名说耶。答
以毕竟无一切患累有法故秤为空。大集云。
不可说故无相貌故名为空。法华经云。终归
于空。义亦如是。就睿师释题有三。一释名。
二立名意。三利益。以中为名者照其实也。照
有二义。一照训显。立此中名显理实也。二
盖是以譬题名。非灯无由照了于物。非中名
无由显于理实。故云照也。以论为称者尽其
言也。尽者盖是畅尽无馀之名。如小乘有所
得之论。破邪未穷论正不足。盖是有馀之说
故不名为尽。与此相违秤为尽也。盖是论理
既穷其言亦尽。故云尽言。不云无言秤尽。睿
师但释中论不明观者。以中是理论名为教。
此二既含故不释观也。实非名不悟下第二
立名意。然至道非中不中非名不名而立中
名者。理虽非中不中。为令物得悟故强立中
名也。言非释不尽故假论以明之者。若不假
问答以释于言。则宣道之言无由得尽。以假
问答申释此言故。宣道之言方得明显。以斯
文详之。故知非无言而秤尽言也。然言只是
论耳。但令绮互解释故云言非释不尽假论
明之耳。其实既宣。第三立名利益。初明理教。
次叙得益。其实既宣者理显也。其言既明者
教明了也。于菩萨之行道场之照下辨得益
也。以理显言明故。因教悟理。则因成果立。
又则是法华唯显一理唯教一人也。朗然悬
解者。借庄周之言以显因果成立之义。安时
中论序疏¶ 第 2c 页 T42-0002.png
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谓是帝之悬解也。斯
可叙二义。一者菩萨因成道场照显。则永离
生死欣戚。如哀乐之不入。二者有系曰显。
无系秤解。有系者谓断常诸边秤之为系。诸
见既寂故目为解。夫滞惑生于倒见者。第三
叙造论缘起。就文为二。初叙缘起。次明龙
树出世破迷造论。初有二句。一凡迷二圣失。
凡迷者谓九十六术及起爱之流也。圣失者
执小乘及有所得大乘者也。斯二无失不该。
初谓自树失。次禀教迷。凡迷为二。一起迷
因。二迷所得果。迷因二句。在果亦然。夫滞惑
者。滞谓滞著。则起爱之流也。惑谓迷惑。起见
之流也。生死众生以在家起爱出家起见。则
法华毒虫之与恶鬼。火宅之内唯斯二物。亦
生死根本唯爱与见。如涅槃说。生于倒见者。
前明爱见末。此句次寻其根。所以有爱见者。
皆由颠倒横见故生。如净名云。善恶由身。身
由于贪。贪由分别虚妄。虚妄分别由于颠倒。
是以颠倒所见为在家出家爱见本也。又前
句既明有爱有见。后句亦有倒有见。倒则颠
倒也。见谓虚妄分别。故末有其二。在本亦两。
三界以之而沦溺者。此第二次明失果也。起
爱见二因感三界沦溺两果。没水为溺。土陷
为沦。法华云。如是种种诸苦众生没在其中。
以苦喻大海。故没在苦之内则溺义也。三界
无常舍之崩倒则陷义也。故起爱见两因感
无常苦二果。如法华云。恶鬼毒虫二因感舍
之崩倒及火起烧宅二果。睿师全同法华意
及维摩之说也。偏悟起于厌智者。第二次辨
可叙二义。一者菩萨因成道场照显。则永离
生死欣戚。如哀乐之不入。二者有系曰显。
无系秤解。有系者谓断常诸边秤之为系。诸
见既寂故目为解。夫滞惑生于倒见者。第三
叙造论缘起。就文为二。初叙缘起。次明龙
树出世破迷造论。初有二句。一凡迷二圣失。
凡迷者谓九十六术及起爱之流也。圣失者
执小乘及有所得大乘者也。斯二无失不该。
初谓自树失。次禀教迷。凡迷为二。一起迷
因。二迷所得果。迷因二句。在果亦然。夫滞惑
者。滞谓滞著。则起爱之流也。惑谓迷惑。起见
之流也。生死众生以在家起爱出家起见。则
法华毒虫之与恶鬼。火宅之内唯斯二物。亦
生死根本唯爱与见。如涅槃说。生于倒见者。
前明爱见末。此句次寻其根。所以有爱见者。
皆由颠倒横见故生。如净名云。善恶由身。身
由于贪。贪由分别虚妄。虚妄分别由于颠倒。
是以颠倒所见为在家出家爱见本也。又前
句既明有爱有见。后句亦有倒有见。倒则颠
倒也。见谓虚妄分别。故末有其二。在本亦两。
三界以之而沦溺者。此第二次明失果也。起
爱见二因感三界沦溺两果。没水为溺。土陷
为沦。法华云。如是种种诸苦众生没在其中。
以苦喻大海。故没在苦之内则溺义也。三界
无常舍之崩倒则陷义也。故起爱见两因感
无常苦二果。如法华云。恶鬼毒虫二因感舍
之崩倒及火起烧宅二果。睿师全同法华意
及维摩之说也。偏悟起于厌智者。第二次辨
中论序疏¶ 第 3a 页 T42-0003.png
圣失。凡失重故前明。圣失轻故后辨。则重
轻次第。又前是外迷。今辨内惑。亦是外重内
轻为次第也。就文为二。一正辨失。二得失互
相显释。初中二句。一辨失因。二明失果。失
因有二。失果亦两。与上相对也。偏悟者。对上
凡迷故圣秤为悟。若望大乘故秤为偏。所以
云偏悟也。涅槃云。二乘之人名为曲见。又
云。若以声闻辟支佛心言无布施。是则名为
破戒邪见。法华云眇目座陋。眇目者所见不
正也。所谓空有二见并皆不正见。王宫实生
双林实灭。谓所见不正。智度论云。二乘之
空名为但空。故空见不正。又二乘无有中道
正观。如涅槃说。但见于空不见不空。故不行
中道不见佛性。名为偏悟也。起于厌智者。第
二句寻悟之根也。二乘所以偏悟者。由厌生
死而欣涅槃。如法华云。先取其价然后除粪。
二乘之人畏老病死。故断贪瞋痴以求涅槃
永灭。故云厌智。耿介以之而致乖者。第二
次明得果。亦两句。初叙其迷执。次明得果。
耿介者。外典文言不同。众师释亦异。然多
不体其意旨。今明耿介者犹志节也。以封执
小乘自谓究竟。永不回小心进求大道。故名
耿介。以之致乖者。此第二明得果也。既封
执小乘则与大道相乖。所以然者。道实无二。
而妄谓言二。故乖无二之道。智度论云。阿
罗汉人于佛道迂回稽留。又复虚言得道。皆
是乖道之义。又道实无生灭。二乘之人谓有
烦恼生而灭之得有馀。谓有身智生灭之得
无馀。故法华云。分别说诸法五众生灭。则
轻次第。又前是外迷。今辨内惑。亦是外重内
轻为次第也。就文为二。一正辨失。二得失互
相显释。初中二句。一辨失因。二明失果。失
因有二。失果亦两。与上相对也。偏悟者。对上
凡迷故圣秤为悟。若望大乘故秤为偏。所以
云偏悟也。涅槃云。二乘之人名为曲见。又
云。若以声闻辟支佛心言无布施。是则名为
破戒邪见。法华云眇目座陋。眇目者所见不
正也。所谓空有二见并皆不正见。王宫实生
双林实灭。谓所见不正。智度论云。二乘之
空名为但空。故空见不正。又二乘无有中道
正观。如涅槃说。但见于空不见不空。故不行
中道不见佛性。名为偏悟也。起于厌智者。第
二句寻悟之根也。二乘所以偏悟者。由厌生
死而欣涅槃。如法华云。先取其价然后除粪。
二乘之人畏老病死。故断贪瞋痴以求涅槃
永灭。故云厌智。耿介以之而致乖者。第二
次明得果。亦两句。初叙其迷执。次明得果。
耿介者。外典文言不同。众师释亦异。然多
不体其意旨。今明耿介者犹志节也。以封执
小乘自谓究竟。永不回小心进求大道。故名
耿介。以之致乖者。此第二明得果也。既封
执小乘则与大道相乖。所以然者。道实无二。
而妄谓言二。故乖无二之道。智度论云。阿
罗汉人于佛道迂回稽留。又复虚言得道。皆
是乖道之义。又道实无生灭。二乘之人谓有
烦恼生而灭之得有馀。谓有身智生灭之得
无馀。故法华云。分别说诸法五众生灭。则
中论序疏¶ 第 3b 页 T42-0003.png
乖无生大道之义。然二乘既尔。有所得大乘
亦然。终言有惑灭解生。犹是小也。故知大觉
在乎旷照下。此第二得失互相释也。前举大
得以显小失。大觉旷照者。此举大得也。对
二乘生灭之小了一切无生毕竟空秤为旷
照。又二乘但得人空不得法空名为小智。大
乘具得二空秤为旷照。又二乘亦得二空。但
是折法明空故秤小智。大乘得自性空自相
空秤为旷照。又二乘但得三界内人法空名
为小智。大乘得三界内外空名为旷照。又二
乘但见于空不见不空名为小智。大乘见空
及以不空故秤旷照。所言隘心者。书云。一人
守隘万夫莫进。盖是迮小之名也。照之不旷
下。此广叙小乘之失也。夷有无者。夷之训平。
不能平除有无二见义也。一道俗者。智度论
云。声闻法中未说生死即是涅槃众生则是
佛。故二乘不能一道俗也。道则涅槃俗则生
死。知之不尽未可以涉中途泯二际者。行山
为践。履水为涉。盖是别论耳。今通取行义
为涉。二乘之人照理不穷。故不能行于中道
也。泯二际者。泯之言灭。谓不能灭于二际也。
问前云一道俗夷有无。则是泯二际。何故重
说。答睿师深见文意。涅槃品有二偈。初云。
世间与涅槃无有少分别。涅槃与世间无有
少分别。此是一道俗之义。次偈云。生死之
实际及与涅槃实际。如是二际者无豪釐差
别。论既两文。今还叙此二意也。道俗之不夷
二际之不泯菩萨之忧也。第二破迷作论又
开二别。初明大悲内充。次别明破迷作论。初
亦然。终言有惑灭解生。犹是小也。故知大觉
在乎旷照下。此第二得失互相释也。前举大
得以显小失。大觉旷照者。此举大得也。对
二乘生灭之小了一切无生毕竟空秤为旷
照。又二乘但得人空不得法空名为小智。大
乘具得二空秤为旷照。又二乘亦得二空。但
是折法明空故秤小智。大乘得自性空自相
空秤为旷照。又二乘但得三界内人法空名
为小智。大乘得三界内外空名为旷照。又二
乘但见于空不见不空名为小智。大乘见空
及以不空故秤旷照。所言隘心者。书云。一人
守隘万夫莫进。盖是迮小之名也。照之不旷
下。此广叙小乘之失也。夷有无者。夷之训平。
不能平除有无二见义也。一道俗者。智度论
云。声闻法中未说生死即是涅槃众生则是
佛。故二乘不能一道俗也。道则涅槃俗则生
死。知之不尽未可以涉中途泯二际者。行山
为践。履水为涉。盖是别论耳。今通取行义
为涉。二乘之人照理不穷。故不能行于中道
也。泯二际者。泯之言灭。谓不能灭于二际也。
问前云一道俗夷有无。则是泯二际。何故重
说。答睿师深见文意。涅槃品有二偈。初云。
世间与涅槃无有少分别。涅槃与世间无有
少分别。此是一道俗之义。次偈云。生死之
实际及与涅槃实际。如是二际者无豪釐差
别。论既两文。今还叙此二意也。道俗之不夷
二际之不泯菩萨之忧也。第二破迷作论又
开二别。初明大悲内充。次别明破迷作论。初
中论序疏¶ 第 3c 页 T42-0003.png
是慈悲。后明智慧。即菩萨福慧二业。又初
是知病识药。后是应病授药。又初是悲心。后
明悲事。问何故云有无不夷二际不泯。但明
此两句也。答有无是众见之根。障中道之本。
故偏说也。二际不泯。谓破一道清净也。又
前叙能障。后明所障。又前是凡迷。后为圣惑。
又前是外迷。后为内惑。言约事终也。菩萨之
忧者。既见凡迷六道纷然。圣惑三乘异径。为
此而兴无缘大悲。故秤忧也。是以龙树下第
二破迷作论又开两别。前破内迷。后破外迷。
亦前破圣惑。后破凡迷。问初段中何故前叙
凡迷后明圣惑。今前破圣惑后破凡迷。答有
文有义。言其义者。前就起惑次第。故前凡
后圣前重后轻。后约傍正次第。斯论正破于
内傍破于外。亦前正破封执二乘之失。后傍
洗九十六术。约文者。在初文后叙圣迷。接
圣破圣故便除圣迷。折之以中道者。折之言
齐。齐者生死涅槃不二众生与佛平等。则是
中道。又将中道之理折二际令齐。故言折之
以中道。使惑趣之徒望玄指而一变者。惑者
迷也。趣者理也。谓迷理之人。即是封执二乘
有所得大乘菩萨。玄指者即是斯论。藉斯论
重玄之言。因改二乘之执回有所得菩萨同
归不二。故名为一变。若守二乘不归一道。封
执偏大未悟平等。并是守指忘月。不名一变。
今改小入大。回有得而悟无得。如因指得月。
故秤为变。括之以即化。第二破于外惑。括者
捡括。即化者如肇公云。道远乎哉。触事即
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十二门序亦有斯意。
是知病识药。后是应病授药。又初是悲心。后
明悲事。问何故云有无不夷二际不泯。但明
此两句也。答有无是众见之根。障中道之本。
故偏说也。二际不泯。谓破一道清净也。又
前叙能障。后明所障。又前是凡迷。后为圣惑。
又前是外迷。后为内惑。言约事终也。菩萨之
忧者。既见凡迷六道纷然。圣惑三乘异径。为
此而兴无缘大悲。故秤忧也。是以龙树下第
二破迷作论又开两别。前破内迷。后破外迷。
亦前破圣惑。后破凡迷。问初段中何故前叙
凡迷后明圣惑。今前破圣惑后破凡迷。答有
文有义。言其义者。前就起惑次第。故前凡
后圣前重后轻。后约傍正次第。斯论正破于
内傍破于外。亦前正破封执二乘之失。后傍
洗九十六术。约文者。在初文后叙圣迷。接
圣破圣故便除圣迷。折之以中道者。折之言
齐。齐者生死涅槃不二众生与佛平等。则是
中道。又将中道之理折二际令齐。故言折之
以中道。使惑趣之徒望玄指而一变者。惑者
迷也。趣者理也。谓迷理之人。即是封执二乘
有所得大乘菩萨。玄指者即是斯论。藉斯论
重玄之言。因改二乘之执回有所得菩萨同
归不二。故名为一变。若守二乘不归一道。封
执偏大未悟平等。并是守指忘月。不名一变。
今改小入大。回有得而悟无得。如因指得月。
故秤为变。括之以即化。第二破于外惑。括者
捡括。即化者如肇公云。道远乎哉。触事即
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十二门序亦有斯意。
中论序疏¶ 第 4a 页 T42-0004.png
故云悟大觉于梦境即百化以安归。犹是论
文明一切诸法即是无生。故云即化。令玄悟
之宾丧咨询于朝彻。此寄斥震旦庄周。以呵
天竺外道。良以此土无别外道。而用老庄以
为至极。是以斥之。咨询者问善道之辞也。丧
之言亡也。朝彻者。郭象云。遗死生亡内外。
豁然无滞见机而作。故云朝彻也。又云。朝者
旦也。彻者达也。又云。一旦能达于理故云
朝彻。又云。不崇朝而彻理。崇者言重。犹是一
朝而达耳。故云朝彻也。今明既悟斯论知一
切法即是实相无生。须忘问答朝彻之事。故
云丧咨询于朝彻也。既不咨询于老庄。岂复
禀承六师及十八一切智人并九十六术耶。
荡荡焉下第四赞论功能又开三别。初显道
益物叹。次举大对小叹。亦名抑小扬大叹。三
感幸欣遇叹。荡荡者。书云。王道荡荡无偏无
傥。盖是泯内外两迷息凡圣二见。同归乎大
道。故秤荡荡。荡荡是旷远之貌也。坦夷路
于冲阶者。龙树未出之前。虚言将实教并兴。
险径与夷路争彻。是以论主出世更整坦夷
路。故言坦也。夷路既整。则菩萨之因道场
之果阶位可登。故言于冲阶也。敝玄门于宇
内者。前化及一方。此明遐宣六合。玄门者。老
子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借斯言以目今论
也。天地上下曰宇。往古来今秤宙。故云敝
玄门于宇内也。扇惠风于陈枚者。前二句明
显道。今两句明益物。陈枚者。陈者朽故之名
也。毛诗云。伐其条枚。枚者小枝也。惠风者谓
春风也。以扇斯论智慧之风。使凡夫之流以
文明一切诸法即是无生。故云即化。令玄悟
之宾丧咨询于朝彻。此寄斥震旦庄周。以呵
天竺外道。良以此土无别外道。而用老庄以
为至极。是以斥之。咨询者问善道之辞也。丧
之言亡也。朝彻者。郭象云。遗死生亡内外。
豁然无滞见机而作。故云朝彻也。又云。朝者
旦也。彻者达也。又云。一旦能达于理故云
朝彻。又云。不崇朝而彻理。崇者言重。犹是一
朝而达耳。故云朝彻也。今明既悟斯论知一
切法即是实相无生。须忘问答朝彻之事。故
云丧咨询于朝彻也。既不咨询于老庄。岂复
禀承六师及十八一切智人并九十六术耶。
荡荡焉下第四赞论功能又开三别。初显道
益物叹。次举大对小叹。亦名抑小扬大叹。三
感幸欣遇叹。荡荡者。书云。王道荡荡无偏无
傥。盖是泯内外两迷息凡圣二见。同归乎大
道。故秤荡荡。荡荡是旷远之貌也。坦夷路
于冲阶者。龙树未出之前。虚言将实教并兴。
险径与夷路争彻。是以论主出世更整坦夷
路。故言坦也。夷路既整。则菩萨之因道场
之果阶位可登。故言于冲阶也。敝玄门于宇
内者。前化及一方。此明遐宣六合。玄门者。老
子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借斯言以目今论
也。天地上下曰宇。往古来今秤宙。故云敝
玄门于宇内也。扇惠风于陈枚者。前二句明
显道。今两句明益物。陈枚者。陈者朽故之名
也。毛诗云。伐其条枚。枚者小枝也。惠风者谓
春风也。以扇斯论智慧之风。使凡夫之流以
中论序疏¶ 第 4b 页 T42-0004.png
得益也。流甘露于枯椊者。前句辨益凡。此章
明利圣。前句益外道。后句利小乘。又前句利
小乘。后句益菩萨。具此诸意也。夫柏梁之构
兴者。第二举大对小叹又开二别。前譬后合。
柏梁者汉武帝台名也。外书释此自有二家。
一云。以柏木为梁故云柏梁。此台初成。柏木
香气流数十里。元帝以柏梁对柘馆。以此详
之。应是柏木之梁。又云。梁有百数故云百梁。
茅仄茨陋者。茨之言次。撰次于茅故秤为茨。
仄者长安偏鹊舍但有一边。故秤为仄。陋犹
隘义也。又柏梁大台即法华长者大宅。茅茨
仄陋其犹门外草庵。睿师一言含内外两事
也。睹斯论下第二合譬。鄙倍者出论语。鄙犹
鄙恶。倍是倍戾。幸哉此区之赤县者。第三感
幸欣遇叹亦二句。幸者幸遇。此区者。区秤区
域。而言此以对彼也。彼总名天竺。天竺别开
则五。次有十六大国五百中国十千小国。此
区总名赤县。河图云。昆崙山东地方五千里。
一曰神洲亦名赤县。禹于赤县之内画地分
疆以为九州。故铸九鼎镇九州。则知赤县是
九州之总名。忽得移灵鹫以作镇者。赤县唯
以五岳为镇。而今假设移灵鹫而镇赤县。喻
斯论而化九州也。险陂之边情乃蒙流光之
馀慧者。第二重举事以合上喻。毛诗云。内
有佐公进贤之志。外无私谒险陂之心。礼注
云。偏立曰陂。故云劳而无祖立而不陂。陂谓
偏险之心耳。流光之馀惠者。中道正观光流
此土。惠益险陂之人。而秤边情者。一者目此
土为边地。彼秤为中国。昔河承公与严法师
明利圣。前句益外道。后句利小乘。又前句利
小乘。后句益菩萨。具此诸意也。夫柏梁之构
兴者。第二举大对小叹又开二别。前譬后合。
柏梁者汉武帝台名也。外书释此自有二家。
一云。以柏木为梁故云柏梁。此台初成。柏木
香气流数十里。元帝以柏梁对柘馆。以此详
之。应是柏木之梁。又云。梁有百数故云百梁。
茅仄茨陋者。茨之言次。撰次于茅故秤为茨。
仄者长安偏鹊舍但有一边。故秤为仄。陋犹
隘义也。又柏梁大台即法华长者大宅。茅茨
仄陋其犹门外草庵。睿师一言含内外两事
也。睹斯论下第二合譬。鄙倍者出论语。鄙犹
鄙恶。倍是倍戾。幸哉此区之赤县者。第三感
幸欣遇叹亦二句。幸者幸遇。此区者。区秤区
域。而言此以对彼也。彼总名天竺。天竺别开
则五。次有十六大国五百中国十千小国。此
区总名赤县。河图云。昆崙山东地方五千里。
一曰神洲亦名赤县。禹于赤县之内画地分
疆以为九州。故铸九鼎镇九州。则知赤县是
九州之总名。忽得移灵鹫以作镇者。赤县唯
以五岳为镇。而今假设移灵鹫而镇赤县。喻
斯论而化九州也。险陂之边情乃蒙流光之
馀慧者。第二重举事以合上喻。毛诗云。内
有佐公进贤之志。外无私谒险陂之心。礼注
云。偏立曰陂。故云劳而无祖立而不陂。陂谓
偏险之心耳。流光之馀惠者。中道正观光流
此土。惠益险陂之人。而秤边情者。一者目此
土为边地。彼秤为中国。昔河承公与严法师
中论序疏¶ 第 4c 页 T42-0004.png
诤此土天竺偏正之事。严师善解外国历算
云。正阳之月方中无影。故知天竺为正国也。
河公善解此土历算不能难之。故知彼为中
国此曰边情。又彼有佛出故云中国。此无佛
出秤曰边情。又四依等出于彼土故名正国。
不出此土目为边情。又转轮王常出彼土故
为中国。此唯粟散故曰边情。馀光者。龙树造
论正益彼土傍化此国。故名馀光。而今而后
谈道之贤始可与论实矣者。论语云。而今而
后用此事也。睿师云。自罗什未度之前讲肆
流咏已来。格义迂而乖本。六家偏而不即。中
百二论文未及此。又无通鉴。谁与正之。前匠
所以辍章遐慨。思决言于弥勒者。良在于此。
而今已后中百二论既传来此土。论道之贤
始可与言实矣。故知斯论定佛法之偏正。判
得失之根源也。云天竺诸国者。第五叙注论
之人。又开二别。前叹此论为诸国所重。二别
叙注释之人。此文秤云凡述二人。一罗什法
师所云故秤云也。二秦弘始七年天竺刹利
汎舶至长安。闻罗什门徒三千解大乘之教。
以中百二论咨而验之。罗什因为剖折。刹利
乃顶受绝叹不能已。已白云。跋荼阇梨当以
此明振耀天竺。何由蕴此摩尼乃在边地。又
云。羲和鸾辔蕴明于无目之地。甚可恨也。夜
光之宝鬻珍于田父之客。甚可惜也。此刹利
述天竺论师呵诸小乘人。叹罗什云。我在天
竺闻。诸论师深怪罽宾小乘学者自美其师
以为比方如朗月之照。其师是鸠摩罗陀。造
日出论。又自弥帝戾已后牢有其比。天竺论
云。正阳之月方中无影。故知天竺为正国也。
河公善解此土历算不能难之。故知彼为中
国此曰边情。又彼有佛出故云中国。此无佛
出秤曰边情。又四依等出于彼土故名正国。
不出此土目为边情。又转轮王常出彼土故
为中国。此唯粟散故曰边情。馀光者。龙树造
论正益彼土傍化此国。故名馀光。而今而后
谈道之贤始可与论实矣者。论语云。而今而
后用此事也。睿师云。自罗什未度之前讲肆
流咏已来。格义迂而乖本。六家偏而不即。中
百二论文未及此。又无通鉴。谁与正之。前匠
所以辍章遐慨。思决言于弥勒者。良在于此。
而今已后中百二论既传来此土。论道之贤
始可与言实矣。故知斯论定佛法之偏正。判
得失之根源也。云天竺诸国者。第五叙注论
之人。又开二别。前叹此论为诸国所重。二别
叙注释之人。此文秤云凡述二人。一罗什法
师所云故秤云也。二秦弘始七年天竺刹利
汎舶至长安。闻罗什门徒三千解大乘之教。
以中百二论咨而验之。罗什因为剖折。刹利
乃顶受绝叹不能已。已白云。跋荼阇梨当以
此明振耀天竺。何由蕴此摩尼乃在边地。又
云。羲和鸾辔蕴明于无目之地。甚可恨也。夜
光之宝鬻珍于田父之客。甚可惜也。此刹利
述天竺论师呵诸小乘人。叹罗什云。我在天
竺闻。诸论师深怪罽宾小乘学者自美其师
以为比方如朗月之照。其师是鸠摩罗陀。造
日出论。又自弥帝戾已后牢有其比。天竺论
中论序疏¶ 第 5a 页 T42-0005.png
师呵云偏悟小才非此喻也。若是拘止那国
鸠摩罗耆婆法师以当此喻无所愧也。何故
罗什如朗月之照无所愧。以其善解中百故。
敢预是天竺学大乘之流无不玩味斯论。敢
者果也决也。喉衿要宗事也。喉为内要。衿
为外要。故借以喻焉。其染翰申释者甚亦不
少者。此出注论者非复一师。影公云凡数十
家。河西云凡七十家。翰者。古人以鸡勒毛
为笔故秤为翰。青目非天亲。付法藏云。婆薮
槃豆善解一切修多罗义。而青目注斯论有
其乖失。故知非也。其中乖阙烦重者。略明
长行释偈凡有四失。一长行释与偈意乖。二
释偈不足而秤为阙。三少言可以通文。而长
行在重言烦也。四前章已明。后须更说故秤
为重。昙影法师中论疏四处叙青目之失。一
因缘品四缘立偈云。此偈为问。盖是青目伤
巧处耳。二释四缘有广略。影师云。盖是青
目勇于取类劣于寻文。三释业品偈云。虽空
不断。青目云。空无可断。此非释也。四释邪见
品长行云。此中纷弦为复彼助闹。复龙树自
有偈释之。今文云。法师裁而裨之者。法师
即罗什也。裁其烦重裨其乖阙。于通经之理
尽者。经即中论。外国詺论为经。付法藏经
云。提婆造百论经。智度论云。迦旃延造发智
经。故知目论为经。于通经理尽。文或左右未
尽善者。如影师四处述之。百论治外以闲邪
者下第六通叹四论。前别叹四论。从寻斯四
者下总叹四论。明学之者有其深益。前别叹
四论有二对。初内外一双。次略广相对。流滞
鸠摩罗耆婆法师以当此喻无所愧也。何故
罗什如朗月之照无所愧。以其善解中百故。
敢预是天竺学大乘之流无不玩味斯论。敢
者果也决也。喉衿要宗事也。喉为内要。衿
为外要。故借以喻焉。其染翰申释者甚亦不
少者。此出注论者非复一师。影公云凡数十
家。河西云凡七十家。翰者。古人以鸡勒毛
为笔故秤为翰。青目非天亲。付法藏云。婆薮
槃豆善解一切修多罗义。而青目注斯论有
其乖失。故知非也。其中乖阙烦重者。略明
长行释偈凡有四失。一长行释与偈意乖。二
释偈不足而秤为阙。三少言可以通文。而长
行在重言烦也。四前章已明。后须更说故秤
为重。昙影法师中论疏四处叙青目之失。一
因缘品四缘立偈云。此偈为问。盖是青目伤
巧处耳。二释四缘有广略。影师云。盖是青
目勇于取类劣于寻文。三释业品偈云。虽空
不断。青目云。空无可断。此非释也。四释邪见
品长行云。此中纷弦为复彼助闹。复龙树自
有偈释之。今文云。法师裁而裨之者。法师
即罗什也。裁其烦重裨其乖阙。于通经之理
尽者。经即中论。外国詺论为经。付法藏经
云。提婆造百论经。智度论云。迦旃延造发智
经。故知目论为经。于通经理尽。文或左右未
尽善者。如影师四处述之。百论治外以闲邪
者下第六通叹四论。前别叹四论。从寻斯四
者下总叹四论。明学之者有其深益。前别叹
四论有二对。初内外一双。次略广相对。流滞
中论序疏¶ 第 5b 页 T42-0005.png
者。学内教人壅滞佛教。今祛其壅滞使佛教
宣流。故云流滞。师又云。决二壅合两教。流二
壅者。一小乘人学小乘迷小乘故小教壅。二
大乘人学大乘迷大乘故大乘壅。今中论决
斯二教之壅使二教流也。故云祛内以流滞。
闲邪者。闲有多训。此中正宜以静释之。肇师
云。于时外道纷然竞起。今为防外道纷动故
须静而息之。大智则理深而文博。十二门即
文精而理诣也。予玩之味之下第七作者自
谦。不能释手者。谓手不释卷也。并目品义题
之于首者。谓释二十七品目也。予昔在江南
寻之不得。至京访问又无。当是失落也。
中论序疏(毕)
中观论疏卷第一(本)
释吉藏撰
* 因缘品第一
将欲释文大明二义。初释因缘品名。二论开
合。释因缘品名略为五门。一通别门。二正
名门。三释名门。四破申门。五同异门。问何因
缘故标中观论。复题观因缘品。答略明四义。
一者中观论是一部之通名。观因缘谓一章
之别称。示所显之理无二故中名唯一。能显
之教非一故有众品之殊。二者所申之理唯
一故总名无二。所破之病非一故有众品不
同。三者题中观论标章门也。观因缘品者释
章门也。问观因缘品云何释中观论耶。答以
宣流。故云流滞。师又云。决二壅合两教。流二
壅者。一小乘人学小乘迷小乘故小教壅。二
大乘人学大乘迷大乘故大乘壅。今中论决
斯二教之壅使二教流也。故云祛内以流滞。
闲邪者。闲有多训。此中正宜以静释之。肇师
云。于时外道纷然竞起。今为防外道纷动故
须静而息之。大智则理深而文博。十二门即
文精而理诣也。予玩之味之下第七作者自
谦。不能释手者。谓手不释卷也。并目品义题
之于首者。谓释二十七品目也。予昔在江南
寻之不得。至京访问又无。当是失落也。
中论序疏(毕)
中观论疏卷第一(本)
释吉藏撰
* 因缘品第一
将欲释文大明二义。初释因缘品名。二论开
合。释因缘品名略为五门。一通别门。二正
名门。三释名门。四破申门。五同异门。问何因
缘故标中观论。复题观因缘品。答略明四义。
一者中观论是一部之通名。观因缘谓一章
之别称。示所显之理无二故中名唯一。能显
之教非一故有众品之殊。二者所申之理唯
一故总名无二。所破之病非一故有众品不
同。三者题中观论标章门也。观因缘品者释
章门也。问观因缘品云何释中观论耶。答以
中论序疏¶ 第 5c 页 T42-0005.png
观此正因缘不生不灭乃至不来不去故此因
缘即是中道。因于中道发生正观。观辨于心
论宣于口。故知观于因缘释中观论。如下偈
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
是中道义。问斯乃是观正因缘明中道。云何
名破因缘耶。答观正因缘既不生不灭。即破
邪因缘是断常生灭。是故偈云。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能说是因缘。谓显正也。善灭诸
戏论谓破邪也。问观之与破有何异耶。答亦
得不异。亦得言异。云不异者。正观检邪因
缘不得。即是破邪因缘。言其异者。观名据申
正。破名约破邪。如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不
可言破身实相破佛亦然。故观约申正。破据
破邪。问应以论题正因缘。何故称观因缘耶。
答即此观名是论字也。以观辨于心论宣于
口。观此因缘不生不灭故称为观。问若尔何
故不云论因缘品而言观耶。答示诸佛菩萨
如行而说。显论从于观生。欲令众生如说而
行。因论发观故立观名也。四者标中观论是
中发于观。观因缘品明观发于中。论主因中
发观。故名中发于观。为众生故观于因缘。显
因缘是中。故是观发于中。所以观发中者。欲
令众生亦因中发观故也。正名门第二。问品
题因缘。是何等因缘。答总谈论意因缘有三。
一从下破四缘受名。以四缘摄生义尽。今破
四缘欲释八不毕竟无生。显于中实令因中
发观。故从所破受名故以目品。二者因缘义
总。故标在论初。以生死涅槃凡圣解惑皆是
假名相待无有自性称为因缘义。故因缘义
缘即是中道。因于中道发生正观。观辨于心
论宣于口。故知观于因缘释中观论。如下偈
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
是中道义。问斯乃是观正因缘明中道。云何
名破因缘耶。答观正因缘既不生不灭。即破
邪因缘是断常生灭。是故偈云。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能说是因缘。谓显正也。善灭诸
戏论谓破邪也。问观之与破有何异耶。答亦
得不异。亦得言异。云不异者。正观检邪因
缘不得。即是破邪因缘。言其异者。观名据申
正。破名约破邪。如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不
可言破身实相破佛亦然。故观约申正。破据
破邪。问应以论题正因缘。何故称观因缘耶。
答即此观名是论字也。以观辨于心论宣于
口。观此因缘不生不灭故称为观。问若尔何
故不云论因缘品而言观耶。答示诸佛菩萨
如行而说。显论从于观生。欲令众生如说而
行。因论发观故立观名也。四者标中观论是
中发于观。观因缘品明观发于中。论主因中
发观。故名中发于观。为众生故观于因缘。显
因缘是中。故是观发于中。所以观发中者。欲
令众生亦因中发观故也。正名门第二。问品
题因缘。是何等因缘。答总谈论意因缘有三。
一从下破四缘受名。以四缘摄生义尽。今破
四缘欲释八不毕竟无生。显于中实令因中
发观。故从所破受名故以目品。二者因缘义
总。故标在论初。以生死涅槃凡圣解惑皆是
假名相待无有自性称为因缘义。故因缘义
中论序疏¶ 第 6a 页 T42-0006.png
总。又九十六种术非因缘义。以对外道非因
缘义明一切佛法皆是因缘义因缘义总。问
何故辨此因缘耶。答亦为释成八不义。以万
法皆是因缘无有自性。以无自性是故不生。
显于中实令因中发观。是以建首辨通因缘。
三者此品观十二因缘。故云观因缘品。问何
以知观十二因缘以目品耶。答凡有三證。一
者论主偈云。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能说
是因缘者。谓说十二因缘不生不灭等。故知
是十二因缘。故青目释云。前为声闻人说十
二因缘是生灭法。后为菩萨说十二因缘不
生不灭。二者论引大品经云。菩萨坐道场时
观十二因缘如虚空不可尽。三者后小乘两
品外人问云。前已闻大乘法入第一义。今欲
闻声闻法入第一义。论主还举十二因缘答
之。小乘从十二生灭门入第一义。则知大乘
悟十二无生灭门名入第一义。以三义推之。
故知观十二因缘以目因缘品也。问何故从
观十二因缘立名不从破四缘受称也。答略
明十义。一者十二因缘正明内法过患。菩萨
欲度十二因缘河。故观于十二。四缘通有为
无为。不正明内法过患。故菩萨不欲度于四
缘河。故不就四缘以明观行。但为外人不受
十二无生故举四缘生立有生义。今破四缘
生还成十二无生义。所以观十二缘也。二者
十二因缘通于得失苞含大小。是故观之。如
不达因缘成于两见。一邪因外道。二无因执
计。举此二迷则总收九十六种术。得于因缘
亦有二人。一者声闻。二者菩萨。是故十二
缘义明一切佛法皆是因缘义因缘义总。问
何故辨此因缘耶。答亦为释成八不义。以万
法皆是因缘无有自性。以无自性是故不生。
显于中实令因中发观。是以建首辨通因缘。
三者此品观十二因缘。故云观因缘品。问何
以知观十二因缘以目品耶。答凡有三證。一
者论主偈云。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能说
是因缘者。谓说十二因缘不生不灭等。故知
是十二因缘。故青目释云。前为声闻人说十
二因缘是生灭法。后为菩萨说十二因缘不
生不灭。二者论引大品经云。菩萨坐道场时
观十二因缘如虚空不可尽。三者后小乘两
品外人问云。前已闻大乘法入第一义。今欲
闻声闻法入第一义。论主还举十二因缘答
之。小乘从十二生灭门入第一义。则知大乘
悟十二无生灭门名入第一义。以三义推之。
故知观十二因缘以目因缘品也。问何故从
观十二因缘立名不从破四缘受称也。答略
明十义。一者十二因缘正明内法过患。菩萨
欲度十二因缘河。故观于十二。四缘通有为
无为。不正明内法过患。故菩萨不欲度于四
缘河。故不就四缘以明观行。但为外人不受
十二无生故举四缘生立有生义。今破四缘
生还成十二无生义。所以观十二缘也。二者
十二因缘通于得失苞含大小。是故观之。如
不达因缘成于两见。一邪因外道。二无因执
计。举此二迷则总收九十六种术。得于因缘
亦有二人。一者声闻。二者菩萨。是故十二
中论序疏¶ 第 6b 页 T42-0006.png
该罗得失苞含大小。三者经言。三狩同度十
二缘河。二乘未尽其原。犹如兔马。大士方
彻其底类彼象王。此论欲明菩萨所行故观
于十二。四者经曰。凡夫顺十二因缘故流转
生死。二乘逆十二因缘沈彼涅槃。大士体此
因缘本自不生故不同凡夫之顺。今亦不灭
则异二乘之逆。故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
萨行。此论欲申明菩萨所行故观于十二。五
者此论引大品云。菩萨坐道场时。观十二因
缘不生不灭如虚空不可尽。即具三种波若。
十二因缘不生不灭即实相波若。由十二因
缘本无生无灭发生正观即观照波若。为众
生故如实说之即文字波若。问观因缘但是
般若亦是伛和不。答大士体因缘虽毕竟空
于六道众生宛然而有。以照因缘有本来毕
竟空名为伛和般若。照毕竟空于众生宛然
而有名般若伛和。以因缘能生权实两慧为
法身父母。故命初观之。六者大涅槃经明五
种佛性。盖是诸佛之秘藏万流之宗极蕴在
因缘之内。所以然者十二因缘不生不灭谓
境界佛性。由十二因缘本无生灭发生正观
即观智佛性。斯观明了即名菩提果佛性。正
观既彰生死患累毕竟空永灭。即大涅槃果
果佛性。然十二因缘本性寂灭未曾境智。亦
非因果。不知何以目之强名正性。正性者五
性之本也。然此五性更无别体。但因缘一法
转而为五。因缘既具五性。是以命初即须论
之。七者涅槃经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
灭已寂灭为乐。雪山大士叹斯一偈为全如
二缘河。二乘未尽其原。犹如兔马。大士方
彻其底类彼象王。此论欲明菩萨所行故观
于十二。四者经曰。凡夫顺十二因缘故流转
生死。二乘逆十二因缘沈彼涅槃。大士体此
因缘本自不生故不同凡夫之顺。今亦不灭
则异二乘之逆。故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
萨行。此论欲申明菩萨所行故观于十二。五
者此论引大品云。菩萨坐道场时。观十二因
缘不生不灭如虚空不可尽。即具三种波若。
十二因缘不生不灭即实相波若。由十二因
缘本无生无灭发生正观即观照波若。为众
生故如实说之即文字波若。问观因缘但是
般若亦是伛和不。答大士体因缘虽毕竟空
于六道众生宛然而有。以照因缘有本来毕
竟空名为伛和般若。照毕竟空于众生宛然
而有名般若伛和。以因缘能生权实两慧为
法身父母。故命初观之。六者大涅槃经明五
种佛性。盖是诸佛之秘藏万流之宗极蕴在
因缘之内。所以然者十二因缘不生不灭谓
境界佛性。由十二因缘本无生灭发生正观
即观智佛性。斯观明了即名菩提果佛性。正
观既彰生死患累毕竟空永灭。即大涅槃果
果佛性。然十二因缘本性寂灭未曾境智。亦
非因果。不知何以目之强名正性。正性者五
性之本也。然此五性更无别体。但因缘一法
转而为五。因缘既具五性。是以命初即须论
之。七者涅槃经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
灭已寂灭为乐。雪山大士叹斯一偈为全如
中论序疏¶ 第 6c 页 T42-0006.png
意珠。为此半行偈弃舍身命。若住十二因缘
回流生死。是则无有常乐我净。此论观彼十
二因缘本自不生今亦无灭。即生灭便息。生
灭既息是则为常。既其有常即具我乐净。有
斯大利故初观因缘。八者此论虽无法不穷
无言不尽。统其要归会通二谛。然二谛随处
明之今就因缘辨。则其言显易。因缘宛然常
毕竟空名第一义。虽毕竟空而因缘宛然称
为世谛。此论正申二谛。故观因缘。九者欲
释中观论三字。故明于因缘。十二因缘不生
不灭具三种中道故称中。发生三观目之为
观。以观辨于心论宣于口目之为论。一部始
终但释三字。是以因缘建乎首篇。十者大明
物病不出二种。一者执性。二者迷假。此论
正破性假二生悟入无生。故观因缘。问云何
破性假耶。答既称因缘。即知假因托缘无有
自性。故性病便息。本对自性是故有假。在性
既无。假亦非有。性假若空便入实相。是故论
云。因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有自性云
何有是法。问此论但应破洗迷执萧焉无寄
玄道自通。何故乃解五种佛性及三种波若。
答关内中论序云。其实既宣。其言既明。则
于菩萨之行道场之照朗然悬解矣。菩萨之
行为因。道场之照为果。内外迷执既尽大乘
因果则成。斯乃总摄万流。岂止乎十义。因缘
一品既具此十门。自下诸文其义亦类。若精
鉴斯意则如白日朗其胸衿甘露流其四体
矣。问三种释因缘。正用何耶。答正用通因
缘。以通必摄别。十二门亦然。释名门第三。问
回流生死。是则无有常乐我净。此论观彼十
二因缘本自不生今亦无灭。即生灭便息。生
灭既息是则为常。既其有常即具我乐净。有
斯大利故初观因缘。八者此论虽无法不穷
无言不尽。统其要归会通二谛。然二谛随处
明之今就因缘辨。则其言显易。因缘宛然常
毕竟空名第一义。虽毕竟空而因缘宛然称
为世谛。此论正申二谛。故观因缘。九者欲
释中观论三字。故明于因缘。十二因缘不生
不灭具三种中道故称中。发生三观目之为
观。以观辨于心论宣于口目之为论。一部始
终但释三字。是以因缘建乎首篇。十者大明
物病不出二种。一者执性。二者迷假。此论
正破性假二生悟入无生。故观因缘。问云何
破性假耶。答既称因缘。即知假因托缘无有
自性。故性病便息。本对自性是故有假。在性
既无。假亦非有。性假若空便入实相。是故论
云。因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有自性云
何有是法。问此论但应破洗迷执萧焉无寄
玄道自通。何故乃解五种佛性及三种波若。
答关内中论序云。其实既宣。其言既明。则
于菩萨之行道场之照朗然悬解矣。菩萨之
行为因。道场之照为果。内外迷执既尽大乘
因果则成。斯乃总摄万流。岂止乎十义。因缘
一品既具此十门。自下诸文其义亦类。若精
鉴斯意则如白日朗其胸衿甘露流其四体
矣。问三种释因缘。正用何耶。答正用通因
缘。以通必摄别。十二门亦然。释名门第三。问
中论序疏¶ 第 7a 页 T42-0007.png
云何名为因缘。答依下偈云。因缘所生法。我
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略明
因缘凡有三义。一者因缘是空义。以因缘所
生法即是寂灭性故知。因缘即是空义。二者
因缘是假义。既无自性故不得言有。空亦复
空故不得言空。为化众生故以假名说。故
因缘是假义。三者因缘是中道义。即此因缘
离于二边。故名为中道。盖是论文自以三义
释之。四者依名释义亦有三种。一者种子亲
而能生为因。水土疏而助发故为缘。二者本
无互体。辨之令有故称为因。有可生之义假
缘助发。故目为缘。故互具有无二义种受因
缘两名。故曰因缘。三者毗昙人云。摄因为
缘故名因缘。又经有三说。一者但作因名。如
六因十因之例。六因如杂心说十因地持论
明。二者但作缘名。如四缘十缘之流。四缘
经论皆备。十缘如舍利弗毗昙叙。三者因缘
两说皆如十二因缘。此皆适化不同故立名
非一也。破申门第四。问上云破因缘名因缘
品。破何等人耶。答异执乃多略标四种。一
摧外道。二折毗昙。三排成论。四呵大执。总
谈外道凡有二计。一计邪因。二执无因。言邪
因者略明三种。一者即一因外道。谓自在天
等之一因缘能生万类之果。二者宿作外道。
谓万法之果但由往业无有现缘。三者现缘
外道。谓四大和合能生外法。男女交会能生
众生。二者无因外道。谓万法自然而生不从
因生。所言毗昙因缘者本有果性。假六因四
缘辨之令生。即二世有义。所言成实因缘者。
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略明
因缘凡有三义。一者因缘是空义。以因缘所
生法即是寂灭性故知。因缘即是空义。二者
因缘是假义。既无自性故不得言有。空亦复
空故不得言空。为化众生故以假名说。故
因缘是假义。三者因缘是中道义。即此因缘
离于二边。故名为中道。盖是论文自以三义
释之。四者依名释义亦有三种。一者种子亲
而能生为因。水土疏而助发故为缘。二者本
无互体。辨之令有故称为因。有可生之义假
缘助发。故目为缘。故互具有无二义种受因
缘两名。故曰因缘。三者毗昙人云。摄因为
缘故名因缘。又经有三说。一者但作因名。如
六因十因之例。六因如杂心说十因地持论
明。二者但作缘名。如四缘十缘之流。四缘
经论皆备。十缘如舍利弗毗昙叙。三者因缘
两说皆如十二因缘。此皆适化不同故立名
非一也。破申门第四。问上云破因缘名因缘
品。破何等人耶。答异执乃多略标四种。一
摧外道。二折毗昙。三排成论。四呵大执。总
谈外道凡有二计。一计邪因。二执无因。言邪
因者略明三种。一者即一因外道。谓自在天
等之一因缘能生万类之果。二者宿作外道。
谓万法之果但由往业无有现缘。三者现缘
外道。谓四大和合能生外法。男女交会能生
众生。二者无因外道。谓万法自然而生不从
因生。所言毗昙因缘者本有果性。假六因四
缘辨之令生。即二世有义。所言成实因缘者。
中论序疏¶ 第 7b 页 T42-0007.png
虽不明因中本有果性但果有可生之理。故
假三因四缘辨之得生。即二世无义。所言大
乘因缘者。如成论大乘明世谛有三假。假是
不自。而世谛三假名为因缘。如旧地论师等
辨四宗义。谓毗昙云是因缘宗。成实为假名
宗。波若教等为不真宗。涅槃教等名为真宗。
如斯等类并是学于因缘而失因缘。故正因
缘成邪因缘。如服甘露反成毒药。亦如入水
求珠谬持瓦砾。此论破洗如此因缘故云破
因缘品。以破如此邪执因缘申明大乘无得
因缘。故以目品。问龙树菩萨对缘云何。答有
四种人学因缘而失因缘。一者犊子云。因缘
谓性。五隐因缘别有人法生。四大因缘别有
眼法生。二者毗昙因缘。无有人法。而有眼
法。三者成实因缘。明世谛因缘俱有假人法。
真谛即俱无。四者方广云。都无世谛人法因
缘。如此四人并学因缘失因缘。故破此四人
申正因缘。故以目品。同异门第五。问中论
破因缘品与十二门论观因缘门。此有何异。
答破邪因缘申正因缘。其义大同。但文有广
略离合为异。此论因缘一品摄彼三门。亦合
彼三门为今一品。如因缘门即是此品如诸
法自性不在于缘中一偈。第二观有果无果
门是此品别破四缘初偈。第三观缘门是此
品结破四缘偈。问何故离此一品为彼三门。
答彼论欲示总别观义。总谓因缘门。别谓因
门及以缘门。此论但明总观不明于别观。而
文互有广略义可知矣。第二明论章开合。寻
天竺之与震旦著笔之与口传敷经讲论者凡
假三因四缘辨之得生。即二世无义。所言大
乘因缘者。如成论大乘明世谛有三假。假是
不自。而世谛三假名为因缘。如旧地论师等
辨四宗义。谓毗昙云是因缘宗。成实为假名
宗。波若教等为不真宗。涅槃教等名为真宗。
如斯等类并是学于因缘而失因缘。故正因
缘成邪因缘。如服甘露反成毒药。亦如入水
求珠谬持瓦砾。此论破洗如此因缘故云破
因缘品。以破如此邪执因缘申明大乘无得
因缘。故以目品。问龙树菩萨对缘云何。答有
四种人学因缘而失因缘。一者犊子云。因缘
谓性。五隐因缘别有人法生。四大因缘别有
眼法生。二者毗昙因缘。无有人法。而有眼
法。三者成实因缘。明世谛因缘俱有假人法。
真谛即俱无。四者方广云。都无世谛人法因
缘。如此四人并学因缘失因缘。故破此四人
申正因缘。故以目品。同异门第五。问中论
破因缘品与十二门论观因缘门。此有何异。
答破邪因缘申正因缘。其义大同。但文有广
略离合为异。此论因缘一品摄彼三门。亦合
彼三门为今一品。如因缘门即是此品如诸
法自性不在于缘中一偈。第二观有果无果
门是此品别破四缘初偈。第三观缘门是此
品结破四缘偈。问何故离此一品为彼三门。
答彼论欲示总别观义。总谓因缘门。别谓因
门及以缘门。此论但明总观不明于别观。而
文互有广略义可知矣。第二明论章开合。寻
天竺之与震旦著笔之与口传敷经讲论者凡
中论序疏¶ 第 7c 页 T42-0007.png
有二种。一者直解释。二者科章门。如昙影
制疏明。此论文有四卷。品二十七。领其大宗
为破众生断常之病申二谛中道。令因此中
道发生正观也。二者北立三论师明。此论文
有四卷。大明三章。初有四偈。标论大宗。第
二从破四缘以下竟邪见品破执显宗。第三
最后一偈推功归佛。以初摄初故四偈标宗
在于初品。以后摄后故最后一偈推功归佛
在后品也。师云夫适化无方陶诱非一。考圣
心以息病为主。缘教意以开道为宗。若因开
以受悟即圣教为之开。由合而受道则圣教
为之合。如其两晓并为甘露必也。双迷俱成
毒药。岂可偏守一途以壅多门者哉。具如法
华玄义以备斯意矣。但末世钝根寻其长文不
见起尽。讲经论者相与开之。问经有序正流
通。论何故无耶。答大圣三达圆明鉴二世根
性。故立通别两序。弟子智犹未逮故不立之。
又群生不穷大悲无限。非止益当时。欲远传
遐代故有流通。弟子造论但当时解益不敢
传通后世。故不立流通。二者造论本为通经。
故不别立流通也。问馀论有正说馀势。此论
何故无耶。答无畏广本故有。今即是略论故
无。二者因事表理。正以略于初后故名中论。
自摄岭相承分二十七品以为三段。初二十
五品破大乘迷失明大乘观行。次有两品。破
小乘迷执辨小乘观行。第三重明大乘观行
推功归佛。所以有此三段者正道未曾小大。
赴大小根缘故说大小两教。而佛在世时众
生福德利根禀斯两教并皆迷失。论主破彼
制疏明。此论文有四卷。品二十七。领其大宗
为破众生断常之病申二谛中道。令因此中
道发生正观也。二者北立三论师明。此论文
有四卷。大明三章。初有四偈。标论大宗。第
二从破四缘以下竟邪见品破执显宗。第三
最后一偈推功归佛。以初摄初故四偈标宗
在于初品。以后摄后故最后一偈推功归佛
在后品也。师云夫适化无方陶诱非一。考圣
心以息病为主。缘教意以开道为宗。若因开
以受悟即圣教为之开。由合而受道则圣教
为之合。如其两晓并为甘露必也。双迷俱成
毒药。岂可偏守一途以壅多门者哉。具如法
华玄义以备斯意矣。但末世钝根寻其长文不
见起尽。讲经论者相与开之。问经有序正流
通。论何故无耶。答大圣三达圆明鉴二世根
性。故立通别两序。弟子智犹未逮故不立之。
又群生不穷大悲无限。非止益当时。欲远传
遐代故有流通。弟子造论但当时解益不敢
传通后世。故不立流通。二者造论本为通经。
故不别立流通也。问馀论有正说馀势。此论
何故无耶。答无畏广本故有。今即是略论故
无。二者因事表理。正以略于初后故名中论。
自摄岭相承分二十七品以为三段。初二十
五品破大乘迷失明大乘观行。次有两品。破
小乘迷执辨小乘观行。第三重明大乘观行
推功归佛。所以有此三段者正道未曾小大。
赴大小根缘故说大小两教。而佛在世时众
生福德利根禀斯两教并皆迷失。论主破彼
中论序疏¶ 第 8a 页 T42-0008.png
二迷俱申两教。是故有三段之文。又菩萨欲
遍学诸道。初已知大道。次须识小。则权实
洞明可得大小双化也。问龙树为何人双破
大小双申两教。答略为四缘。一者为学大失
大故破大申大。何以知然。十二门论云末世
众生薄福钝根虽寻经文不能通了。我悯此
等欲令开悟。即此论云。闻大乘法说毕竟空
不知何因缘故空。遂失二谛。故知。为破学
大失大之缘申于大教也。又三世十方佛赴
大缘而说大教。三世十方四依菩萨赴大缘
重说大教也。二者为小缘而申大教。以封执
小乘障隔大道故须破小而明于大。亦有文
證故初品破毗昙四缘。乃至燃可燃品破萨
婆多执法犊子部计人。即其事也。又三世十
方佛为二缘而说大乘。一为直往菩萨。二为
回小入大之人。三世十方四依菩萨造论亦
为二人前为学大乘失大故破大申大。即是
直往之人。次为破学小障大令回小入大也。
三者为九十六种外道执邪障大乘之正故破
邪申正。论处处有文。又三世佛就大乘中
破外道。令外道悟入大乘。如涅槃六师及
十仙之类。三世四依亦尔。破九十六邪令
回邪入大乘之正。四者四依为未曾学大小
乘内外之缘。如始出家二众及在家二众。为
此众生直论大法令其取悟。以此等缘虽未
曾学大小。内外而无始任运在虚妄失道计
有内身外物。今直令观行求捡。无从便得悟
道也。次申小乘亦为四缘。一为学小乘失小
故破小申小。即小乘因缘品是。二为破外道
遍学诸道。初已知大道。次须识小。则权实
洞明可得大小双化也。问龙树为何人双破
大小双申两教。答略为四缘。一者为学大失
大故破大申大。何以知然。十二门论云末世
众生薄福钝根虽寻经文不能通了。我悯此
等欲令开悟。即此论云。闻大乘法说毕竟空
不知何因缘故空。遂失二谛。故知。为破学
大失大之缘申于大教也。又三世十方佛赴
大缘而说大教。三世十方四依菩萨赴大缘
重说大教也。二者为小缘而申大教。以封执
小乘障隔大道故须破小而明于大。亦有文
證故初品破毗昙四缘。乃至燃可燃品破萨
婆多执法犊子部计人。即其事也。又三世十
方佛为二缘而说大乘。一为直往菩萨。二为
回小入大之人。三世十方四依菩萨造论亦
为二人前为学大乘失大故破大申大。即是
直往之人。次为破学小障大令回小入大也。
三者为九十六种外道执邪障大乘之正故破
邪申正。论处处有文。又三世佛就大乘中
破外道。令外道悟入大乘。如涅槃六师及
十仙之类。三世四依亦尔。破九十六邪令
回邪入大乘之正。四者四依为未曾学大小
乘内外之缘。如始出家二众及在家二众。为
此众生直论大法令其取悟。以此等缘虽未
曾学大小。内外而无始任运在虚妄失道计
有内身外物。今直令观行求捡。无从便得悟
道也。次申小乘亦为四缘。一为学小乘失小
故破小申小。即小乘因缘品是。二为破外道
中论序疏¶ 第 8b 页 T42-0008.png
障于少乘令回邪入正。前令回失从得。今便
回邪入正。即邪见品是。三为大乘菩萨申于
小教。自有菩萨解大而未通小。如法华药草
喻品有此菩萨。今令菩萨解大解小即悟于
权实二智。二十五品破大申大令菩萨悟实
智。次两品令菩萨悟权智。便入佛知见得成
法身。十方三世佛出世大意既尔。四依菩萨
出世大意亦尔。四依菩萨出世大意亦尔。故
四依如佛亦即是佛也。四为未曾学大小内
外之人直为说小乘教。令其悟小乘道果也。
又总判四种障障于大乘。一外道障中之重
障中之远。二小乘障中之次。三有所得大乘
障无所得。四无明都不识大小。而昔本有大
乘根性菩萨为之说大。令破此四迷又令此
四人悟入大也。小亦有四种障。一外道。二
有所得小。三偏执大以大斥小。如法华论偏
执一乘菩萨。四无明都不识大小。今亦令此
四人悟入小也。问十二门与中论申破何异。
答中论破四迷申大小二教。十二门亦破四
迷而独申大教。第三重明大乘观行推功归
佛者凡有十义。一者欲示小乘破邪见不尽。
显大乘破邪见尽。故重明大乘破邪见。二者
前明从大生小。后辨摄小归大。故重明大。如
法华经总序十方诸佛及释迦一化。凡有三
轮。一根本法轮。谓一乘教也。二枝末法轮
之教。众生不堪闻一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三从一起故称枝末也。三摄末归本。会彼三
乘同归一极。此之三门无教不收无理不摄。
如空之含万像若海之纳百川。今论三段还
回邪入正。即邪见品是。三为大乘菩萨申于
小教。自有菩萨解大而未通小。如法华药草
喻品有此菩萨。今令菩萨解大解小即悟于
权实二智。二十五品破大申大令菩萨悟实
智。次两品令菩萨悟权智。便入佛知见得成
法身。十方三世佛出世大意既尔。四依菩萨
出世大意亦尔。四依菩萨出世大意亦尔。故
四依如佛亦即是佛也。四为未曾学大小内
外之人直为说小乘教。令其悟小乘道果也。
又总判四种障障于大乘。一外道障中之重
障中之远。二小乘障中之次。三有所得大乘
障无所得。四无明都不识大小。而昔本有大
乘根性菩萨为之说大。令破此四迷又令此
四人悟入大也。小亦有四种障。一外道。二
有所得小。三偏执大以大斥小。如法华论偏
执一乘菩萨。四无明都不识大小。今亦令此
四人悟入小也。问十二门与中论申破何异。
答中论破四迷申大小二教。十二门亦破四
迷而独申大教。第三重明大乘观行推功归
佛者凡有十义。一者欲示小乘破邪见不尽。
显大乘破邪见尽。故重明大乘破邪见。二者
前明从大生小。后辨摄小归大。故重明大。如
法华经总序十方诸佛及释迦一化。凡有三
轮。一根本法轮。谓一乘教也。二枝末法轮
之教。众生不堪闻一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三从一起故称枝末也。三摄末归本。会彼三
乘同归一极。此之三门无教不收无理不摄。
如空之含万像若海之纳百川。今论三段还
中论序疏¶ 第 8c 页 T42-0008.png
申佛三经。初二十五品申一乘根本之教。次
两品申佛枝末之教。后重明大乘申摄末归
本。是故有三段之文破此三迷申兹三教。并
是佛功。故最后推功归佛。三轮之经既无教
不摄。申三轮之论亦无教不收。是故斯论穷
深极广也。三者初申大乘。次申小乘。则似
成大小乘论不专名大论。以其中间虽复明
小以初后并大故名大论。四者示小不苞大
大能含小。由具明一化始终大小诸教然后
始名大乘论。是故第三重论大乘。至论未曾
大小耳。五者申大有其二门。一者就大申大。
二者举小显大。二十五品即是就大申大。后
之两品举小显大。六者前但为大缘申明大
法。后但为小缘不堪受大故请说于小。所以
明小。七者此论正明中道。欲辨观中道者凡
有四人。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乃至上智观
故得诸佛菩提。前二十五品已明上智及上
上智观得菩提。后之两品次辨中下二智得
菩提义。故此论文云。上已闻大乘法入第一
义。今欲闻声闻法入第一义。第一义即中道。
故知。中道无二入者投法不同即其證也。八
者初明大次辨小。惑者便起大小二见。是故
最后俱泯二见明正道未曾大小。九者申大
乘有二门。一者前略后广二者前广后略。初
七品略明大乘观行。次作者品已去广明大
乘观行。此是为解义故。二者二十五品广明
大乘观行。后一偈略明大乘观行。为易持故
也。十者二十七品双破大小二邪。俱申二正。
惑者便起邪正二心。是故最后双泯二见。道
两品申佛枝末之教。后重明大乘申摄末归
本。是故有三段之文破此三迷申兹三教。并
是佛功。故最后推功归佛。三轮之经既无教
不摄。申三轮之论亦无教不收。是故斯论穷
深极广也。三者初申大乘。次申小乘。则似
成大小乘论不专名大论。以其中间虽复明
小以初后并大故名大论。四者示小不苞大
大能含小。由具明一化始终大小诸教然后
始名大乘论。是故第三重论大乘。至论未曾
大小耳。五者申大有其二门。一者就大申大。
二者举小显大。二十五品即是就大申大。后
之两品举小显大。六者前但为大缘申明大
法。后但为小缘不堪受大故请说于小。所以
明小。七者此论正明中道。欲辨观中道者凡
有四人。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乃至上智观
故得诸佛菩提。前二十五品已明上智及上
上智观得菩提。后之两品次辨中下二智得
菩提义。故此论文云。上已闻大乘法入第一
义。今欲闻声闻法入第一义。第一义即中道。
故知。中道无二入者投法不同即其證也。八
者初明大次辨小。惑者便起大小二见。是故
最后俱泯二见明正道未曾大小。九者申大
乘有二门。一者前略后广二者前广后略。初
七品略明大乘观行。次作者品已去广明大
乘观行。此是为解义故。二者二十五品广明
大乘观行。后一偈略明大乘观行。为易持故
也。十者二十七品双破大小二邪。俱申二正。
惑者便起邪正二心。是故最后双泯二见。道
中论序疏¶ 第 9a 页 T42-0009.png
门未曾邪正故后长行云。无人无法不应生
邪见正见。体用权实亦尔。初大次小。从体
起用从实起权。次摄用归体收权入实。入实
则无复有权。亦未曾有实。如是五句故云佛
不能行不能到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不
知何以目之约此论则称为中。经则名为妙
法法身佛性波若。问依经明佛前说声闻法。
后说菩萨法。论主应前申小教后论大乘。何
故前大后小耶。答经乃前小后大。但此论正
申大乘傍申小教。故前申于大后申于小也。
又佛虽说小意在于大。故法华云。诸佛如来
但为教菩萨。今欲申佛本意故初明大也。又
佛经亦前说于大后明于小。如初在道树说
华严之教。后趣鹿苑转小乘法轮。今亦依佛
此旨故前大后小。就二十五品旧开为二。初
二十一品破世间人法明大乘观行。后四品
破出世人法明大乘观行。所以世出世俱破
者。禀教之流谓世出世为二。故成二见。故
大品云。诸有二者无道无果。涅槃云。明无明
愚者谓二。华严云。迷惑贤圣道生死涅槃谓
二。法华云。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天亲释
云。众生界与涅槃界不离。众生有如来藏故。
净名云。悟不二故得无生忍。今欲破如此二
见申无二之道。故前破世间后破出世。今明
求世间出世间毕竟不可得。即是非世非出
世乃名中道。所以前破世间后破出世者。盖
是从易至难为次第故也。就二十一品又开
为三。初至观业有十七品。破禀教邪迷显中
道实相。第二观法一品次明得益。第三时因
邪见正见。体用权实亦尔。初大次小。从体
起用从实起权。次摄用归体收权入实。入实
则无复有权。亦未曾有实。如是五句故云佛
不能行不能到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不
知何以目之约此论则称为中。经则名为妙
法法身佛性波若。问依经明佛前说声闻法。
后说菩萨法。论主应前申小教后论大乘。何
故前大后小耶。答经乃前小后大。但此论正
申大乘傍申小教。故前申于大后申于小也。
又佛虽说小意在于大。故法华云。诸佛如来
但为教菩萨。今欲申佛本意故初明大也。又
佛经亦前说于大后明于小。如初在道树说
华严之教。后趣鹿苑转小乘法轮。今亦依佛
此旨故前大后小。就二十五品旧开为二。初
二十一品破世间人法明大乘观行。后四品
破出世人法明大乘观行。所以世出世俱破
者。禀教之流谓世出世为二。故成二见。故
大品云。诸有二者无道无果。涅槃云。明无明
愚者谓二。华严云。迷惑贤圣道生死涅槃谓
二。法华云。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天亲释
云。众生界与涅槃界不离。众生有如来藏故。
净名云。悟不二故得无生忍。今欲破如此二
见申无二之道。故前破世间后破出世。今明
求世间出世间毕竟不可得。即是非世非出
世乃名中道。所以前破世间后破出世者。盖
是从易至难为次第故也。就二十一品又开
为三。初至观业有十七品。破禀教邪迷显中
道实相。第二观法一品次明得益。第三时因
中论序疏¶ 第 9b 页 T42-0009.png
果成坏有三品。重破邪迷重明中道实相。所
以开此三者依智度论释习应品。初正说菩
萨习应波若。第二明于得益。谓重罪消灭诸
天守护。三重明习应。诸佛说经既其有三。
菩萨造论义亦如是。以邪教覆正经其义不
明照。故破于偏邪显中道之实相。中道之实
相既显三乘贤圣由之而成。故次明得益。睿
师序云。其实既宣其言既明。于菩萨之行道
场之照朗然悬解矣。但略说未周兼钝根难
悟。故重破邪迷重说实相也。就初十七品又
开为二。初有七品。略破人法明大乘观行。次
十品。广破人法辨大乘观行。初略后广为解
义故。又利根易悟略释便解。钝根难了广开
乃悟。就七品即为七段。就因缘品中自开为
二。第一牒八不享造论意。第二重牒八不而
解释之。就第一又二。初牒八不第二序造论
意。就牒八不分为三别。第一正牒八不明所
申教体。第二半偈叹八不之用。第三半偈敬
人美法。初明教体。即是二谛。次明教用。即
是二智。所以先明二谛次明二智者。然谛智
未曾一二。不二而二。故谛智方便约缘不同。
非谛无以悟智。非智无以明谛。如来内智明
了外照根缘。故说二谛言教。内有二智外
说名谛。即是智能谛所。谛不说谛谛还说智。
即是谛能智所。欲明谛智行说因缘。今正赴
缘说教。故先明于谛次辨于智也。又先明二
谛后明二智者。前正明说教后明教意。所以
说八不二谛者。为令众生发生二智故也。望
佛从本至末。望缘即是因教发智也。又此论
以开此三者依智度论释习应品。初正说菩
萨习应波若。第二明于得益。谓重罪消灭诸
天守护。三重明习应。诸佛说经既其有三。
菩萨造论义亦如是。以邪教覆正经其义不
明照。故破于偏邪显中道之实相。中道之实
相既显三乘贤圣由之而成。故次明得益。睿
师序云。其实既宣其言既明。于菩萨之行道
场之照朗然悬解矣。但略说未周兼钝根难
悟。故重破邪迷重说实相也。就初十七品又
开为二。初有七品。略破人法明大乘观行。次
十品。广破人法辨大乘观行。初略后广为解
义故。又利根易悟略释便解。钝根难了广开
乃悟。就七品即为七段。就因缘品中自开为
二。第一牒八不享造论意。第二重牒八不而
解释之。就第一又二。初牒八不第二序造论
意。就牒八不分为三别。第一正牒八不明所
申教体。第二半偈叹八不之用。第三半偈敬
人美法。初明教体。即是二谛。次明教用。即
是二智。所以先明二谛次明二智者。然谛智
未曾一二。不二而二。故谛智方便约缘不同。
非谛无以悟智。非智无以明谛。如来内智明
了外照根缘。故说二谛言教。内有二智外
说名谛。即是智能谛所。谛不说谛谛还说智。
即是谛能智所。欲明谛智行说因缘。今正赴
缘说教。故先明于谛次辨于智也。又先明二
谛后明二智者。前正明说教后明教意。所以
说八不二谛者。为令众生发生二智故也。望
佛从本至末。望缘即是因教发智也。又此论
中论序疏¶ 第 9c 页 T42-0009.png
正申二谛傍明二智义。故先说谛而后智。百
论正明二智傍明二谛。故先智而后谛也。问
何故标八不有论初也。答略明十义。一者为
欲辨经论资申之义。八不即是三世诸佛方
等要经。论主禀经发生二智然后为物造论。
此即是经资于论。后解释八不破外道迷失。
谓论申于经也。所以须牒经者。恐小乘之流
不生信受。故命初标经八不即明劝信意也。
二者题标中论。今解释之。初标八不即是中
道。后解释八不即是明论。是以题文称中论
也。三者序众生失本。故牒八不在论初。问
失八不为有几人。答略有四人。一者迷失八
不故有六道纷然。如涅槃经云是一味药。随
其流处有六种味。即是失中道佛性成六道
味。八不即是中道佛性也。二者诸外道等求
此一道而不能得。故成九十六种。如涅槃经
云凡夫之人虽加功苦不得是药。三者二乘
之人封执诸法决定有生。闻说无生心不信
受。如智度论云。佛灭度后有五百部。闻毕
竟空如刀伤心。四者学大乘人闻毕竟空。遂
成断见失于罪福。又无二谛。如此四人并失
八不。今欲题其失本以显晓示之。令知所失
故在论初。四者示众圣得原故标在论初。得
此八不亦有四人。如涅槃云。观中道者凡有
四种。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故得缘
觉菩提。上智观故得菩萨菩提。上上智观故
得诸佛菩提。以为欲明众圣得本故题之在
首。五者此论以二谛为宗。八不正明二谛故
标之在初。六者欲示学教人所表。如来说生
论正明二智傍明二谛。故先智而后谛也。问
何故标八不有论初也。答略明十义。一者为
欲辨经论资申之义。八不即是三世诸佛方
等要经。论主禀经发生二智然后为物造论。
此即是经资于论。后解释八不破外道迷失。
谓论申于经也。所以须牒经者。恐小乘之流
不生信受。故命初标经八不即明劝信意也。
二者题标中论。今解释之。初标八不即是中
道。后解释八不即是明论。是以题文称中论
也。三者序众生失本。故牒八不在论初。问
失八不为有几人。答略有四人。一者迷失八
不故有六道纷然。如涅槃经云是一味药。随
其流处有六种味。即是失中道佛性成六道
味。八不即是中道佛性也。二者诸外道等求
此一道而不能得。故成九十六种。如涅槃经
云凡夫之人虽加功苦不得是药。三者二乘
之人封执诸法决定有生。闻说无生心不信
受。如智度论云。佛灭度后有五百部。闻毕
竟空如刀伤心。四者学大乘人闻毕竟空。遂
成断见失于罪福。又无二谛。如此四人并失
八不。今欲题其失本以显晓示之。令知所失
故在论初。四者示众圣得原故标在论初。得
此八不亦有四人。如涅槃云。观中道者凡有
四种。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故得缘
觉菩提。上智观故得菩萨菩提。上上智观故
得诸佛菩提。以为欲明众圣得本故题之在
首。五者此论以二谛为宗。八不正明二谛故
标之在初。六者欲示学教人所表。如来说生
中论序疏¶ 第 10a 页 T42-0010.png
死涅槃因果等法者。为表不生死不涅槃不
因果之正道也。七者欲明八不言约意包总
摄众教。故标在初。智度论云。四悉檀摄十二
部经八万法藏。三悉檀可破。第一义悉檀不
可破。虽说三悉檀为显第一义悉檀。第一义
悉檀是八不。今欲明八不摄四悉檀及十二
部经八万法藏。故标在初。问何以知八不即
是第一义悉檀。答智度论引中论八不释第
一义悉檀。故知。八不是第一义悉檀也。八
者欲明此论是折中之说。前无序分。后略馀
势。命初即标中道。九者初标中观论是标章
门。次题观因缘品谓释章门。明八不是释因
缘。是故偈云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也。问
八不即是因缘。论破因缘应破八不。答了因
缘即是八不则申而不破。迷因缘即是不八
即破而不申。故标八不因缘灭不八戏论。此
即释因缘品在论初意。八不则是因缘八不
既在论初。因缘即居众品之首。十者欲分大
小二论不同。故初标八不。小乘论则是生灭
之论。故有生灭观。大乘论是无生灭论。故
初明无生灭观。问何以知然。答法华曰。昔于
波罗㮈转四谛法轮。分别说诸法五众之生
灭。小乘四谛十二因缘皆是生灭。苦集即是
相生故名为生灭道为明还灭故是灭义。三
谛并是有为故入无馀。时悉舍故是断。灭谛
是无为称之为常。三谛有差别名之为异。灭
谛无差别故称为一。苦集是生死法故名为
来。灭道为欲反原称之为出。故灭谛名灭止
妙出。四谛既尔。十二因缘亦然。十二相生为
因果之正道也。七者欲明八不言约意包总
摄众教。故标在初。智度论云。四悉檀摄十二
部经八万法藏。三悉檀可破。第一义悉檀不
可破。虽说三悉檀为显第一义悉檀。第一义
悉檀是八不。今欲明八不摄四悉檀及十二
部经八万法藏。故标在初。问何以知八不即
是第一义悉檀。答智度论引中论八不释第
一义悉檀。故知。八不是第一义悉檀也。八
者欲明此论是折中之说。前无序分。后略馀
势。命初即标中道。九者初标中观论是标章
门。次题观因缘品谓释章门。明八不是释因
缘。是故偈云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也。问
八不即是因缘。论破因缘应破八不。答了因
缘即是八不则申而不破。迷因缘即是不八
即破而不申。故标八不因缘灭不八戏论。此
即释因缘品在论初意。八不则是因缘八不
既在论初。因缘即居众品之首。十者欲分大
小二论不同。故初标八不。小乘论则是生灭
之论。故有生灭观。大乘论是无生灭论。故
初明无生灭观。问何以知然。答法华曰。昔于
波罗㮈转四谛法轮。分别说诸法五众之生
灭。小乘四谛十二因缘皆是生灭。苦集即是
相生故名为生灭道为明还灭故是灭义。三
谛并是有为故入无馀。时悉舍故是断。灭谛
是无为称之为常。三谛有差别名之为异。灭
谛无差别故称为一。苦集是生死法故名为
来。灭道为欲反原称之为出。故灭谛名灭止
妙出。四谛既尔。十二因缘亦然。十二相生为
中论序疏¶ 第 10b 页 T42-0010.png
生。十二还灭为灭。灭十二为断。得无为曰
常。十二三世因果不同名之为异。灭十二无
三世因果名之为一。七果从五因而来目之
为来。灭十二出生死故称之为出。则知。为
二乘明生灭法。故是生灭观。成实虽有五聚
明义四谛为其正宗。毗昙之流亦复如是。今
欲简异小乘生灭论明大乘无生灭论。诸法
本自不生。故非苦非集今亦无灭。故非道本
自无生岂有苦集可断。今亦无灭岂有无为
之常。下例可知。问何以知不生不灭明无四
谛耶。答下四谛品外人难论主。若一切法空
无生亦无灭。如是即无有四圣谛之法。即良
證也。问生灭论既名四谛无生灭论是何谛
耶。答即是一实谛。如胜鬘明一实谛是究竟
圆极之性。即显斯论是究竟圆极满字论也。
此即是一种正意释八不也。问法华信解品
云。四大声闻说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大无
小。小乘亦有八不。与大乘何异。答五义不
同。一者小乘人但得众生空。故得众生不生
不灭。未得法空未得法无生灭。大乘则人法
俱无生灭也。二者设如成实论及智度论。明
小乘人具得二空俱无生灭者。但是拆法明
无生。未得本性无生。大乘则明本性无生也。
三者小乘人灭生灭方得无生灭。此犹是生
灭。有生灭故是生也。灭于生灭故是灭。故
小乘无生灭犹是生灭。故涅槃云。二乘之人
名有所得也。四者小乘人但得三界内人法
无生。大乘人具得内外一切法无生。五者小
乘人但见虚妄无生。不见中道佛性无生。故
常。十二三世因果不同名之为异。灭十二无
三世因果名之为一。七果从五因而来目之
为来。灭十二出生死故称之为出。则知。为
二乘明生灭法。故是生灭观。成实虽有五聚
明义四谛为其正宗。毗昙之流亦复如是。今
欲简异小乘生灭论明大乘无生灭论。诸法
本自不生。故非苦非集今亦无灭。故非道本
自无生岂有苦集可断。今亦无灭岂有无为
之常。下例可知。问何以知不生不灭明无四
谛耶。答下四谛品外人难论主。若一切法空
无生亦无灭。如是即无有四圣谛之法。即良
證也。问生灭论既名四谛无生灭论是何谛
耶。答即是一实谛。如胜鬘明一实谛是究竟
圆极之性。即显斯论是究竟圆极满字论也。
此即是一种正意释八不也。问法华信解品
云。四大声闻说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大无
小。小乘亦有八不。与大乘何异。答五义不
同。一者小乘人但得众生空。故得众生不生
不灭。未得法空未得法无生灭。大乘则人法
俱无生灭也。二者设如成实论及智度论。明
小乘人具得二空俱无生灭者。但是拆法明
无生。未得本性无生。大乘则明本性无生也。
三者小乘人灭生灭方得无生灭。此犹是生
灭。有生灭故是生也。灭于生灭故是灭。故
小乘无生灭犹是生灭。故涅槃云。二乘之人
名有所得也。四者小乘人但得三界内人法
无生。大乘人具得内外一切法无生。五者小
乘人但见虚妄无生。不见中道佛性无生。故
中论序疏¶ 第 10c 页 T42-0010.png
但见空不见不空不行中道。大乘则异之。见
虚妄无生又见中道佛性无生也。然八不文
约义丰。意深理远。自摄岭兴皇随经傍论破
病显道。释此八不变文易体方言甚多。今略
撰始终以二条解释。一者就初牒八不略释
解之。后重牒八不广料简也。就初牒八不述
师三种方言。第一云。所以牒八不在初者。为
欲洗净一切有所得心。所以然者有所得之
徒所行所学无不堕此八计之中。如小乘人
谓有解之可生有惑之可灭。生死无常为断。
佛果凝然是常。真谛无差别故一。俗谛方有
差别不同故异。众生从无明地流转故来。反
本还原故出。今二十七品横破八迷。竖穷五
句。以求彼生灭不得故云不生不灭。生灭既
去不生不灭。亦生灭。亦不生灭。非生灭。非
不生灭五句自崩。是故论末偈云。一切法空
故世间常等见何处于何时谁起是诸见。次
偈推功归佛云。瞿昙大圣主怜悯说是法悉
断一切见。我今稽首礼。故此论一部横破八
迷。竖穷五句洗颠倒之病。令毕竟无遗。即
是中实故云不生不灭乃至不常不断也。然
非生非不生既是中道。而生而不生即是假
名。此假生假不生即是二谛。故以无生灭生
灭以为世谛。以生灭无生灭为第一义谛。然
假生不可言生不可言不生。即是世谛中道。
假不生不可言不生不可言非不生。名为真
谛中道。此是二谛各论中道。然世谛生灭是
无生灭生灭。第一义无生灭是生灭无生灭。
然无生灭生灭。岂是生灭。生灭无生灭。岂
虚妄无生又见中道佛性无生也。然八不文
约义丰。意深理远。自摄岭兴皇随经傍论破
病显道。释此八不变文易体方言甚多。今略
撰始终以二条解释。一者就初牒八不略释
解之。后重牒八不广料简也。就初牒八不述
师三种方言。第一云。所以牒八不在初者。为
欲洗净一切有所得心。所以然者有所得之
徒所行所学无不堕此八计之中。如小乘人
谓有解之可生有惑之可灭。生死无常为断。
佛果凝然是常。真谛无差别故一。俗谛方有
差别不同故异。众生从无明地流转故来。反
本还原故出。今二十七品横破八迷。竖穷五
句。以求彼生灭不得故云不生不灭。生灭既
去不生不灭。亦生灭。亦不生灭。非生灭。非
不生灭五句自崩。是故论末偈云。一切法空
故世间常等见何处于何时谁起是诸见。次
偈推功归佛云。瞿昙大圣主怜悯说是法悉
断一切见。我今稽首礼。故此论一部横破八
迷。竖穷五句洗颠倒之病。令毕竟无遗。即
是中实故云不生不灭乃至不常不断也。然
非生非不生既是中道。而生而不生即是假
名。此假生假不生即是二谛。故以无生灭生
灭以为世谛。以生灭无生灭为第一义谛。然
假生不可言生不可言不生。即是世谛中道。
假不生不可言不生不可言非不生。名为真
谛中道。此是二谛各论中道。然世谛生灭是
无生灭生灭。第一义无生灭是生灭无生灭。
然无生灭生灭。岂是生灭。生灭无生灭。岂
中论序疏¶ 第 11a 页 T42-0011.png
是无生灭。故非生灭非无生灭。名二谛合明
中道也。师又一时方言云。所以就八不明三
种中道者凡有三义。一者为显如来从得道
夜至涅槃夜常说中道。中道虽复无穷略明
三种。则该罗一切故就此偈辨于三中。总申
佛一切教。二者此论既称中论。故就八不明
于中道。中道虽多不出三种。故就此偈辨于
三中。三者为学佛教人作三中不成故堕在
偏病。今对彼中义不成欲成中义故辨三种
中也。问云何学佛教人三中不成。答他云。实
法灭故不常。假名相续故不断。不常不断名
世谛中道。今谓不常犹是断。不断犹是常。唯
见断常何中之有。又言。因中未有果事故言
非有。有得果之理故言非无。非有非无为世
谛中道。考而论之非有犹是无。非无犹是有。
亦无中矣。又云。真谛四绝故名为中。今请
问之。为有四绝之理为无此理耶。若有四绝
之理则名为有。不得称中。若无四绝之理则
无真谛。亦非中矣。又真谛定绝不可不绝此
乃是偏。何谓中道耶。又中是无碍。真谛定
绝遂不得不绝。既其有碍云何名中。又真谛
四绝绝除四句。则是无于四句。故名为断。有
此四绝之理则名为有。故是常见。故成坏品
云。若有所受法则堕于断常。当知所受法若
常若无常。彼二谛合明中道者。谓非真非俗
名为中道。是亦不然。非真犹是俗。非俗犹是
真。还是二谛。更无别中。以此推之三中不
成。为对此三种中不成故今明三种中道。问
云何辨三种中耶。答他有有可有则有生可
中道也。师又一时方言云。所以就八不明三
种中道者凡有三义。一者为显如来从得道
夜至涅槃夜常说中道。中道虽复无穷略明
三种。则该罗一切故就此偈辨于三中。总申
佛一切教。二者此论既称中论。故就八不明
于中道。中道虽多不出三种。故就此偈辨于
三中。三者为学佛教人作三中不成故堕在
偏病。今对彼中义不成欲成中义故辨三种
中也。问云何学佛教人三中不成。答他云。实
法灭故不常。假名相续故不断。不常不断名
世谛中道。今谓不常犹是断。不断犹是常。唯
见断常何中之有。又言。因中未有果事故言
非有。有得果之理故言非无。非有非无为世
谛中道。考而论之非有犹是无。非无犹是有。
亦无中矣。又云。真谛四绝故名为中。今请
问之。为有四绝之理为无此理耶。若有四绝
之理则名为有。不得称中。若无四绝之理则
无真谛。亦非中矣。又真谛定绝不可不绝此
乃是偏。何谓中道耶。又中是无碍。真谛定
绝遂不得不绝。既其有碍云何名中。又真谛
四绝绝除四句。则是无于四句。故名为断。有
此四绝之理则名为有。故是常见。故成坏品
云。若有所受法则堕于断常。当知所受法若
常若无常。彼二谛合明中道者。谓非真非俗
名为中道。是亦不然。非真犹是俗。非俗犹是
真。还是二谛。更无别中。以此推之三中不
成。为对此三种中不成故今明三种中道。问
云何辨三种中耶。答他有有可有则有生可
中论序疏¶ 第 11b 页 T42-0011.png
生。则有生可生则有灭可灭。有生可生生不
由灭。有灭可灭灭不由生。生不由灭生非灭
生。灭不由生灭非生灭。生非灭生故生是自
生。灭非生灭故灭是自灭。自生则是实生。自
灭则是实灭。实生实灭则是二边。故非中道。
今明无有可有以空故有。则无生可生亦无
灭可灭。无生可生由灭故生。无灭可灭由生
故灭。由灭故生生是灭生。由生故灭灭是生
灭。生是灭生生不自生。灭是生灭灭不自灭。
生非自生但世谛故假说生。灭非自灭但世
谛故假说灭。假生不生假灭不灭。不生不灭
名世谛中道。对世谛生灭明真谛不生灭。以
空有为世谛世谛假生假灭。有空为真谛真
谛不生不灭。此不生不灭非自不生不灭。待
世谛假生明真谛假不生。待世谛假灭明真
谛假不灭。非不生非不灭为真谛中道。二谛
合明中道者无生灭生灭为世谛。生灭无生
灭为真谛。无生灭生灭。岂是生灭。生灭无
生灭。岂是无生灭。故非生灭非无生灭名二
谛合明中道。问后明三中与前何异。答前明
二谛中道。是因缘假名破自性二谛。故名为
中。第三双泯二假称为体中。故前语有四重
阶级。一者求性有无不可得。故云非有非无
名为中道。外人既闻非有非无。即谓无复真
俗二谛便起断见。是故次说而有而无。以为
二谛接其断心。次欲显而有而无明其是中
道有无。不同性有无义。故次明二谛用中双
弹两性。次欲转假有无二明中道不二故明
体中。此是摄岭兴皇始末。对由来义有此四
由灭。有灭可灭灭不由生。生不由灭生非灭
生。灭不由生灭非生灭。生非灭生故生是自
生。灭非生灭故灭是自灭。自生则是实生。自
灭则是实灭。实生实灭则是二边。故非中道。
今明无有可有以空故有。则无生可生亦无
灭可灭。无生可生由灭故生。无灭可灭由生
故灭。由灭故生生是灭生。由生故灭灭是生
灭。生是灭生生不自生。灭是生灭灭不自灭。
生非自生但世谛故假说生。灭非自灭但世
谛故假说灭。假生不生假灭不灭。不生不灭
名世谛中道。对世谛生灭明真谛不生灭。以
空有为世谛世谛假生假灭。有空为真谛真
谛不生不灭。此不生不灭非自不生不灭。待
世谛假生明真谛假不生。待世谛假灭明真
谛假不灭。非不生非不灭为真谛中道。二谛
合明中道者无生灭生灭为世谛。生灭无生
灭为真谛。无生灭生灭。岂是生灭。生灭无
生灭。岂是无生灭。故非生灭非无生灭名二
谛合明中道。问后明三中与前何异。答前明
二谛中道。是因缘假名破自性二谛。故名为
中。第三双泯二假称为体中。故前语有四重
阶级。一者求性有无不可得。故云非有非无
名为中道。外人既闻非有非无。即谓无复真
俗二谛便起断见。是故次说而有而无。以为
二谛接其断心。次欲显而有而无明其是中
道有无。不同性有无义。故次明二谛用中双
弹两性。次欲转假有无二明中道不二故明
体中。此是摄岭兴皇始末。对由来义有此四
中论序疏¶ 第 11c 页 T42-0011.png
重阶级。得此意者解一师立中假体用意也。
又初非性有无以为中者此是假前中义。次
而有而无名为二谛是中后假义。次假有非
有假无非无二谛合明中道者此是假后中
义。问破性中此是假前中。二谛表中道是假
后中。云何是中前假中后假耶。答中前假者
未说体中。而前明于假。则上而有而无是也。
中后假者说体中。竟方说而有而无是也。又
中前假即从有无入非有非无。从用入体。中
后假非有非无假说有无。从体起用也。中假
义内具足明之。今略示大宗也。后意明渐舍
义。则世谛破性生灭。以辨不生不灭明于中
道。真谛破假生灭。以辨不生不灭明于中道。
二谛合明中则双泯假性。欲同明二谛俱无
生义故与前异也。问世谛不性生云不生。真
谛不假生明不生。此是释八不。今二谛合明
中道则云非生灭非不生灭。即是非八不。非
非八不云何是释八不义。答八不言约意包。
若有生灭无生灭犹是生灭义。非生灭非不
生灭乃是无生灭义。故二谛理虽泯生无生
犹是释八不义也。师又一时方言云。世谛即
假生假灭。假生不生。假灭不灭。不生不灭
为世谛中道。非不生非不灭为真谛中道。二
谛合明中道者非生灭非不生灭。则是合明
中道也。问此与上何异耶。答此有二意。一
者则世谛生是不生。如色即是空。故不生即
是世谛也。真谛亦不生者此则明相因义。因
世谛生故明真谛不生。云此是师正意也。二
者欲示阶渐明义者世谛中不生不灭。即是
又初非性有无以为中者此是假前中义。次
而有而无名为二谛是中后假义。次假有非
有假无非无二谛合明中道者此是假后中
义。问破性中此是假前中。二谛表中道是假
后中。云何是中前假中后假耶。答中前假者
未说体中。而前明于假。则上而有而无是也。
中后假者说体中。竟方说而有而无是也。又
中前假即从有无入非有非无。从用入体。中
后假非有非无假说有无。从体起用也。中假
义内具足明之。今略示大宗也。后意明渐舍
义。则世谛破性生灭。以辨不生不灭明于中
道。真谛破假生灭。以辨不生不灭明于中道。
二谛合明中则双泯假性。欲同明二谛俱无
生义故与前异也。问世谛不性生云不生。真
谛不假生明不生。此是释八不。今二谛合明
中道则云非生灭非不生灭。即是非八不。非
非八不云何是释八不义。答八不言约意包。
若有生灭无生灭犹是生灭义。非生灭非不
生灭乃是无生灭义。故二谛理虽泯生无生
犹是释八不义也。师又一时方言云。世谛即
假生假灭。假生不生。假灭不灭。不生不灭
为世谛中道。非不生非不灭为真谛中道。二
谛合明中道者非生灭非不生灭。则是合明
中道也。问此与上何异耶。答此有二意。一
者则世谛生是不生。如色即是空。故不生即
是世谛也。真谛亦不生者此则明相因义。因
世谛生故明真谛不生。云此是师正意也。二
者欲示阶渐明义者世谛中不生不灭。即是
中论序疏¶ 第 12a 页 T42-0012.png
真谛之假。非是破性明中。乃明世谛假生虽
生不起。世谛假灭虽灭不失。故生灭宛然而
未曾生灭。故世谛之中即是真谛之假。真谛
假不生灭此是生灭无生灭。故不生不灭宛
然而未曾无生无灭。故是二谛合明双泯二
谛。大意如前。问云何乃取真谛之假为世谛
中耶。答师云。方等大意言以不住为端。心
以无得为主。故说世谛为令悟真。故以真谛
假为世谛之中。如涅槃云。欲令众生深识第
一义故说世谛。又云五受阴空名为苦义。说
苦为令舍乐亦不住苦故以空为苦义。说俗
不令住俗乃令因俗悟不俗。故以真谛为俗
义。真谛之中亦尔。说不生为明非生非不生。
故非生非不生是不生义。乃至说真俗二令
悟不二。故不二以为二义。华严云。一切有
无法了达非有无。即其事也。方言甚多略明
三种。至后重牒八不广料简之。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下第二明教用。即是辨二智中
道。以佛智能说八不中道灭诸戏论。即是教
之用也。又初一偈正说八不。此偈明说八不
意。所以说八不者有二种意。一为显三种中
道。二为灭诸戏论。佛说八不既有二意。今
标在论初申八不者亦有二意。故摩耶经云。
龙树燃正法炬灭邪见幢。楞伽云。为人说大
乘能破有无见也。既是佛智能说故须明于
二智。此二智由二谛中道而生。二谛既是中
道。故二智亦是中道。二智谓方便及以实智。
亦具三种中道。实方便不可定言方便。不可
定言不方便。谓方便慧中道。方便实不可定
生不起。世谛假灭虽灭不失。故生灭宛然而
未曾生灭。故世谛之中即是真谛之假。真谛
假不生灭此是生灭无生灭。故不生不灭宛
然而未曾无生无灭。故是二谛合明双泯二
谛。大意如前。问云何乃取真谛之假为世谛
中耶。答师云。方等大意言以不住为端。心
以无得为主。故说世谛为令悟真。故以真谛
假为世谛之中。如涅槃云。欲令众生深识第
一义故说世谛。又云五受阴空名为苦义。说
苦为令舍乐亦不住苦故以空为苦义。说俗
不令住俗乃令因俗悟不俗。故以真谛为俗
义。真谛之中亦尔。说不生为明非生非不生。
故非生非不生是不生义。乃至说真俗二令
悟不二。故不二以为二义。华严云。一切有
无法了达非有无。即其事也。方言甚多略明
三种。至后重牒八不广料简之。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下第二明教用。即是辨二智中
道。以佛智能说八不中道灭诸戏论。即是教
之用也。又初一偈正说八不。此偈明说八不
意。所以说八不者有二种意。一为显三种中
道。二为灭诸戏论。佛说八不既有二意。今
标在论初申八不者亦有二意。故摩耶经云。
龙树燃正法炬灭邪见幢。楞伽云。为人说大
乘能破有无见也。既是佛智能说故须明于
二智。此二智由二谛中道而生。二谛既是中
道。故二智亦是中道。二智谓方便及以实智。
亦具三种中道。实方便不可定言方便。不可
定言不方便。谓方便慧中道。方便实不可定
中论序疏¶ 第 12b 页 T42-0012.png
言实。不可定言不实。名为实智中道。此是
二慧各明中道。实方便则非方便。方便实即
非实。非实非方便谓二智合明中道。非实非
方便名一正观。非真非俗名一正境。境智是
因缘之义。既称境智是则非智。既称智境是
则非境。非智非境泯然无际。前虽开境智竟
无所开。后虽合境智亦未曾合。若游此玄门
则戏论斯寂。故龙树致敬。问二智二谛皆是
中道显正性不答亦得也。问与涅槃五性何
异也。答此中明二智与二谛。则二智是果性。
以明佛二智故也。二谛是佛所照之境。但有
此两性。此境智皆开发正性。非境非智亦有
正性义也。问何故彼明五性今明两性。答正
明二智之能说二谛之所说。不正明因果。故
但有二性。彼经正明因果开发正性。故明五
性义也。若就论主悟二谛发生二智。亦是因
因。开发正性故亦得具五性也。师又释。能
说是因缘开为二双。上半破邪显正。下半敬
人叹法。能说是因缘者叹佛智能说三种中
道因缘。即显正也。善灭诸戏论者第二破邪
也。谓能说八不因缘灭不八戏论。不八戏论
者即二乘人是也。令二乘人回小入大也。又
破菩萨有所得生灭心。令菩萨悟入于大。即
知。说八不因缘破三乘人戏论。令三乘人皆
悟入大乘也。又就观法品明戏论有二。一者
爱论。谓于一切法有取著心。二者见论。于
一切法作决定解。又利根者起见论。钝根人
起爱论。又在家人起爱论。出家人起见论。又
天魔起爱论。外道起见论。又凡夫起爱论。二
二慧各明中道。实方便则非方便。方便实即
非实。非实非方便谓二智合明中道。非实非
方便名一正观。非真非俗名一正境。境智是
因缘之义。既称境智是则非智。既称智境是
则非境。非智非境泯然无际。前虽开境智竟
无所开。后虽合境智亦未曾合。若游此玄门
则戏论斯寂。故龙树致敬。问二智二谛皆是
中道显正性不答亦得也。问与涅槃五性何
异也。答此中明二智与二谛。则二智是果性。
以明佛二智故也。二谛是佛所照之境。但有
此两性。此境智皆开发正性。非境非智亦有
正性义也。问何故彼明五性今明两性。答正
明二智之能说二谛之所说。不正明因果。故
但有二性。彼经正明因果开发正性。故明五
性义也。若就论主悟二谛发生二智。亦是因
因。开发正性故亦得具五性也。师又释。能
说是因缘开为二双。上半破邪显正。下半敬
人叹法。能说是因缘者叹佛智能说三种中
道因缘。即显正也。善灭诸戏论者第二破邪
也。谓能说八不因缘灭不八戏论。不八戏论
者即二乘人是也。令二乘人回小入大也。又
破菩萨有所得生灭心。令菩萨悟入于大。即
知。说八不因缘破三乘人戏论。令三乘人皆
悟入大乘也。又就观法品明戏论有二。一者
爱论。谓于一切法有取著心。二者见论。于
一切法作决定解。又利根者起见论。钝根人
起爱论。又在家人起爱论。出家人起见论。又
天魔起爱论。外道起见论。又凡夫起爱论。二
中论序疏¶ 第 12c 页 T42-0012.png
乘起见论。今说此八不灭二种戏论也。师又
约渐舍义明五种戏论。一者佛有诫劝二门。
诸恶莫作名为诫门。诸善奉行名为劝门。恶
有乖理㾈坠。损他感苦故名戏论。善是符理
清升。利他招乐故非戏论。二者善有二门。有
所得善不动不出名为戏论。无所得善能动
能出故非戏论。三者得无得二名为戏论。如
云明与无明愚者谓二。诸有二者无道无果。
若有得无得平等不二者名不戏论。智者了
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第四明二
与不二是二边并是戏论。若能非二不二中
道则无戏论。次二不二非二非不二并是名
相皆是戏论。言亡虑绝则非戏论。第五若有
戏论若有不戏论并是戏论。若无戏论无不
戏论方是不戏论也。问何故就戏论不戏论
明二智中道。答戏论破慧眼是皆不见佛。故
名戏论。无戏论者即是慧眼故名为中也。我
稽首礼佛者。此第三推功归佛论主致敬。明
向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者。此是佛说非
是我说也。又稽首者欲请佛加护。敢佛弟子
有所说法无不承于佛力。今欲申佛无生二
谛破于众邪。故请佛加护。又龙树未悟无生。
欲自树为佛从。托迹海宫得无生忍。方以佛
为师己为弟子。是故礼也。又论主因佛悟无
生。今报佛恩。是故礼佛。又礼佛者欲令后
人于论生信。明八不者此是佛说。非天魔外
道调达等说。亦非我说。此是佛说。以小乘人
不信一切法毕竟空。如刀伤心故推功归佛
也。问云何名诸说中第一。答九十六种术名
约渐舍义明五种戏论。一者佛有诫劝二门。
诸恶莫作名为诫门。诸善奉行名为劝门。恶
有乖理㾈坠。损他感苦故名戏论。善是符理
清升。利他招乐故非戏论。二者善有二门。有
所得善不动不出名为戏论。无所得善能动
能出故非戏论。三者得无得二名为戏论。如
云明与无明愚者谓二。诸有二者无道无果。
若有得无得平等不二者名不戏论。智者了
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第四明二
与不二是二边并是戏论。若能非二不二中
道则无戏论。次二不二非二非不二并是名
相皆是戏论。言亡虑绝则非戏论。第五若有
戏论若有不戏论并是戏论。若无戏论无不
戏论方是不戏论也。问何故就戏论不戏论
明二智中道。答戏论破慧眼是皆不见佛。故
名戏论。无戏论者即是慧眼故名为中也。我
稽首礼佛者。此第三推功归佛论主致敬。明
向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者。此是佛说非
是我说也。又稽首者欲请佛加护。敢佛弟子
有所说法无不承于佛力。今欲申佛无生二
谛破于众邪。故请佛加护。又龙树未悟无生。
欲自树为佛从。托迹海宫得无生忍。方以佛
为师己为弟子。是故礼也。又论主因佛悟无
生。今报佛恩。是故礼佛。又礼佛者欲令后
人于论生信。明八不者此是佛说。非天魔外
道调达等说。亦非我说。此是佛说。以小乘人
不信一切法毕竟空。如刀伤心故推功归佛
也。问云何名诸说中第一。答九十六种术名
中论序疏¶ 第 13a 页 T42-0013.png
为邪说。非是第一。诸佛正法名为第一。就
佛说中有大乘小乘。小乘不了不名第一。大
乘了义名为第一。就大乘中此之八不是方
等中心诸佛要观。是第一中之第一也。问何
故作此叹耶。答欲明佛略说于前。龙树广敷
于后。说之于前既是第一之经。敷之于后
即是第一之论。学此论者盖是第一之人矣。
又欲劝信故作此言。小乘人云。生灭亦是佛
说。无生灭亦是佛说。云何说无生以破生耶。
是故明生灭是方便非第一之说。无生是真
实名第一之说也。
中观论疏卷第一(本毕)
中观论疏卷第一(末)
释吉藏撰
问曰何故造斯论下第二明造论意。龙树造
论唯有偈本。自下长行皆是青目所释。就文
为二。一问二答。问有二种。一因上生。二者
孤起。因上生者上云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
论。既叹佛能开中道善灭诸戏论。若尔佛已
显中道。已灭戏论。汝今何故更复造论。若更
复造论则佛未显中道。未灭戏论。第二孤起
问者凡有八意。一者佛经既无量。众生寻读
犹尚不尽。汝今何故更复造论。若更造者将
非屏于佛经开显汝论。二者佛言巧智深。众
生寻读犹不能解。汝言不及佛言。智浅于佛
智。寻读汝论岂得悟耶。若寻读汝论遂得解
佛说中有大乘小乘。小乘不了不名第一。大
乘了义名为第一。就大乘中此之八不是方
等中心诸佛要观。是第一中之第一也。问何
故作此叹耶。答欲明佛略说于前。龙树广敷
于后。说之于前既是第一之经。敷之于后
即是第一之论。学此论者盖是第一之人矣。
又欲劝信故作此言。小乘人云。生灭亦是佛
说。无生灭亦是佛说。云何说无生以破生耶。
是故明生灭是方便非第一之说。无生是真
实名第一之说也。
中观论疏卷第一(本毕)
中观论疏卷第一(末)
释吉藏撰
问曰何故造斯论下第二明造论意。龙树造
论唯有偈本。自下长行皆是青目所释。就文
为二。一问二答。问有二种。一因上生。二者
孤起。因上生者上云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
论。既叹佛能开中道善灭诸戏论。若尔佛已
显中道。已灭戏论。汝今何故更复造论。若更
复造论则佛未显中道。未灭戏论。第二孤起
问者凡有八意。一者佛经既无量。众生寻读
犹尚不尽。汝今何故更复造论。若更造者将
非屏于佛经开显汝论。二者佛言巧智深。众
生寻读犹不能解。汝言不及佛言。智浅于佛
智。寻读汝论岂得悟耶。若寻读汝论遂得解
中论序疏¶ 第 13b 页 T42-0013.png
者则言智胜佛。三者如成实论立论品云。问
曰。不应造论论佛语也。所以然者一切智人意
趣难解。若佛自论可名为论。若佛不论馀人
不能论。龙树既未齐佛。何能论佛意耶。四
者诸佛明见未来根性在世说经。预杜其迷
逆开其解。斯事已足。汝今何故更复造论耶。
五者马鸣等已造论竟。汝今何故更复造论
耶。六者汝已造大无畏论。广明中实广灭戏
论。中观已在其内。汝今何故更复造耶。七
者凡造论者多有过失。显他之短明己之长。
假使内无是非外观多过失故不应造论。八
者龙树出世如佛重兴。外人不敢遮于造论。
但未解造论所由故请陈其意。是故问耳。答
曰下第二论文既长今悬答之。答第一问云。
佛经已开中实已灭戏论。此但化益当时。末
世众生亦更起戏论覆障中道。是故我今更
须造论。答第二问云。正为佛经文言浩博难
可寻究。是故我今略撮方等中心诸佛要观
名为八不。则众生悟之为易。故下文云。诸
法虽无量略说八事。则为总破一切法空。又
佛在世时众生利根闻佛略说则悟。佛灭度
后众生钝根待论主广敷乃解。如佛直说无
生。龙树以种种门释于无生也。又佛随机散
说。论主随义束说。为是因缘应须造论。答第
三问云。佛虽智深言巧但末代根缘属在于
我。是故经云。若缘不属佛佛不能度。今缘属
四依。故四依度之。如阿难度须跋陀事经云。
答第四问。龙树虽未齐佛少见佛意随力解
释。是故无过。故成实论云。解者造论不解
曰。不应造论论佛语也。所以然者一切智人意
趣难解。若佛自论可名为论。若佛不论馀人
不能论。龙树既未齐佛。何能论佛意耶。四
者诸佛明见未来根性在世说经。预杜其迷
逆开其解。斯事已足。汝今何故更复造论耶。
五者马鸣等已造论竟。汝今何故更复造论
耶。六者汝已造大无畏论。广明中实广灭戏
论。中观已在其内。汝今何故更复造耶。七
者凡造论者多有过失。显他之短明己之长。
假使内无是非外观多过失故不应造论。八
者龙树出世如佛重兴。外人不敢遮于造论。
但未解造论所由故请陈其意。是故问耳。答
曰下第二论文既长今悬答之。答第一问云。
佛经已开中实已灭戏论。此但化益当时。末
世众生亦更起戏论覆障中道。是故我今更
须造论。答第二问云。正为佛经文言浩博难
可寻究。是故我今略撮方等中心诸佛要观
名为八不。则众生悟之为易。故下文云。诸
法虽无量略说八事。则为总破一切法空。又
佛在世时众生利根闻佛略说则悟。佛灭度
后众生钝根待论主广敷乃解。如佛直说无
生。龙树以种种门释于无生也。又佛随机散
说。论主随义束说。为是因缘应须造论。答第
三问云。佛虽智深言巧但末代根缘属在于
我。是故经云。若缘不属佛佛不能度。今缘属
四依。故四依度之。如阿难度须跋陀事经云。
答第四问。龙树虽未齐佛少见佛意随力解
释。是故无过。故成实论云。解者造论不解
中论序疏¶ 第 13c 页 T42-0013.png
者止。答第五问。如经云。所应度者皆已度竟。
馀未度者为作得度因缘。则未来度之正在
四依非佛所化。故须造论也。答第六问。马
鸣造论自为马鸣之缘。龙树造论自为龙树
之缘。不应责也。答第七问云。无畏之广自
为广缘。此论之略自为略缘。不应难也。答第
八问云。今造论者不为破他显己。但以慈悲
所以造论。如有目人见无目者入深水火境
若不悟之便非菩萨。今造论破邪显正意亦
如是。答第九问云。如来在世说经有益。我
今造论亦有深利益。答前孤起及因上生故
有九问答也。就答开为二章。第一序佛出世
说经意。佛灭度后下第二序龙树出世作论
意也。问外人但问造论不问说经。今但应答
其造论。何故答说经耶。答解有五义。第一
明虽复答其说经即是解造论所由。以经是
所论论是能论。若无所论则无能论。能论所
论具足方名为论。二者先序佛说经意。即是
佛说中经。后明造论意即是明论中义。故秤
中论。此是论中经故名中论。三者论主引佛
说经以并外人问。汝若遮我不听造论亦应
遮佛不听说经。所以然者有佛必有菩萨。有
经必有论。如白日潜光明月接曜。如来戢影
菩萨舒晖。是故不应遮造论也。四者前序说
经意。是经生于论。后序造论意。即是论生于
经。经生于论者龙树禀于佛经发生二智。有
二智方得作论。故经云。从佛口生从正法化
生即其事也。云何论生于经。佛灭度后邪义
障经亦令不复现。今破病申经即是论生经
馀未度者为作得度因缘。则未来度之正在
四依非佛所化。故须造论也。答第六问。马
鸣造论自为马鸣之缘。龙树造论自为龙树
之缘。不应责也。答第七问云。无畏之广自
为广缘。此论之略自为略缘。不应难也。答第
八问云。今造论者不为破他显己。但以慈悲
所以造论。如有目人见无目者入深水火境
若不悟之便非菩萨。今造论破邪显正意亦
如是。答第九问云。如来在世说经有益。我
今造论亦有深利益。答前孤起及因上生故
有九问答也。就答开为二章。第一序佛出世
说经意。佛灭度后下第二序龙树出世作论
意也。问外人但问造论不问说经。今但应答
其造论。何故答说经耶。答解有五义。第一
明虽复答其说经即是解造论所由。以经是
所论论是能论。若无所论则无能论。能论所
论具足方名为论。二者先序佛说经意。即是
佛说中经。后明造论意即是明论中义。故秤
中论。此是论中经故名中论。三者论主引佛
说经以并外人问。汝若遮我不听造论亦应
遮佛不听说经。所以然者有佛必有菩萨。有
经必有论。如白日潜光明月接曜。如来戢影
菩萨舒晖。是故不应遮造论也。四者前序说
经意。是经生于论。后序造论意。即是论生于
经。经生于论者龙树禀于佛经发生二智。有
二智方得作论。故经云。从佛口生从正法化
生即其事也。云何论生于经。佛灭度后邪义
障经亦令不复现。今破病申经即是论生经
中论序疏¶ 第 14a 页 T42-0014.png
也。五者初序说经意。明众生所迷。后序造
论意。即辨破能迷。若不辨经是所迷则不得
明于能迷。既不得明于能迷则不得辨于能
破。便无有论也。就第一序佛说经意中又
二。第一明佛说小乘经意。又第二明佛说大
乘经意。然至道未曾大小。但赴大小两缘故
明大小两教。今因此大小以悟非大非小。所
以前小后大者欲示一途次第。若就三轮初
明大教。次辨于小。后摄小归大。今欲示从
浅至深。故自小之至大。问前释云初序佛说
中经。后明立论意。若尔但应明大乘经。何
故辨小乘耶。答有二义。一者欲举小对大。如
法华将欲叹今大先明昔小教。故云分别说
诸法五众之生灭。大品见第二转法轮。以涅
槃十三卷明今昔二法轮皆举小对大。二者
此论具申大小。是故双牒佛说大小也。就说
小中又开为二。一辨邪兴。二明说正。前亦
是感后复亦是名应。就说邪兴为二。初别列
八计。后总结过患。问众计非一何故止列八
计。答有五义。一者虽有九十六种略说八计。
如部虽有二十略明五部。二者此八计是众
计中大。列大则小可知。三者八计之中前二
计人。后六执法。举法人则总摄一切。四者
前计二天所说。后六计人所说。人天该罗众
异。五者八计之中七为有因。一为无因。有因
无因具摄收万执。问八谬何故偏列计生。答
凡有二义。一者生为万化之根。若伐其根则
枝条自坏。二者上列八不则明于药。今叙八
生次陈其病。若无八生之病则无八不之药。
论意。即辨破能迷。若不辨经是所迷则不得
明于能迷。既不得明于能迷则不得辨于能
破。便无有论也。就第一序佛说经意中又
二。第一明佛说小乘经意。又第二明佛说大
乘经意。然至道未曾大小。但赴大小两缘故
明大小两教。今因此大小以悟非大非小。所
以前小后大者欲示一途次第。若就三轮初
明大教。次辨于小。后摄小归大。今欲示从
浅至深。故自小之至大。问前释云初序佛说
中经。后明立论意。若尔但应明大乘经。何
故辨小乘耶。答有二义。一者欲举小对大。如
法华将欲叹今大先明昔小教。故云分别说
诸法五众之生灭。大品见第二转法轮。以涅
槃十三卷明今昔二法轮皆举小对大。二者
此论具申大小。是故双牒佛说大小也。就说
小中又开为二。一辨邪兴。二明说正。前亦
是感后复亦是名应。就说邪兴为二。初别列
八计。后总结过患。问众计非一何故止列八
计。答有五义。一者虽有九十六种略说八计。
如部虽有二十略明五部。二者此八计是众
计中大。列大则小可知。三者八计之中前二
计人。后六执法。举法人则总摄一切。四者
前计二天所说。后六计人所说。人天该罗众
异。五者八计之中七为有因。一为无因。有因
无因具摄收万执。问八谬何故偏列计生。答
凡有二义。一者生为万化之根。若伐其根则
枝条自坏。二者上列八不则明于药。今叙八
生次陈其病。若无八生之病则无八不之药。
中论序疏¶ 第 14b 页 T42-0014.png
良以诸法未曾生与无生。问若唯破生明无
生即但有破性。明空无本性空也。答为破性
本不空故言本性空耳。穷考法实非空非不
空。何破不破。又所以明八计生者。以失诸
法无生故横计八生。上标八不题其所失。今
叙八生正陈其失。问下文乃明破八计生辨
十二因缘生。此是破生说生。岂关破生明无
生耶。答后说因缘生凡有三义。一者破外道
生。即应为说大乘本性无生。但为倒情既重
不堪闻说大乘本自无生。故权说小乘因缘
生义。此是以轻倒用夺重倒。以㨝出㨝义也。
二者欲显外道具有二迷。一迷大乘本自无
生。二迷小乘因缘生义。三者显外道复有二
迷。一迷第一义谛本自无生。二迷世谛因缘
假生。自在天生者此中列计具足三宝。有人
言即僧宝也。自在天谓佛宝也。万物从自在
天生。作此说之即是法宝也。问三论列彼二
天有何异耶。答此中所列是佛所破缘。百论
所列是提婆所破缘。十二门论所列是佛灭
度后小乘人所破缘。是故异也。又此中论所
列为明法义。百论所列为明人义。十二门论
所列通为明人法义。以自在天能造作万物
即是作者名为人义。六道之苦是自在天所
作。名为法义。故十二门论破作者门具破人
法。问云何名从自在天生。答如十二门论说。
自在天变化造作万法。万法若灭还归彼天。
自在天三品苦行。下品苦行生腹行虫。中品
苦行生飞鸟。上品苦行生人天。故生六道故
有三种苦行。此天面有三目。骑白牛手执白
生即但有破性。明空无本性空也。答为破性
本不空故言本性空耳。穷考法实非空非不
空。何破不破。又所以明八计生者。以失诸
法无生故横计八生。上标八不题其所失。今
叙八生正陈其失。问下文乃明破八计生辨
十二因缘生。此是破生说生。岂关破生明无
生耶。答后说因缘生凡有三义。一者破外道
生。即应为说大乘本性无生。但为倒情既重
不堪闻说大乘本自无生。故权说小乘因缘
生义。此是以轻倒用夺重倒。以㨝出㨝义也。
二者欲显外道具有二迷。一迷大乘本自无
生。二迷小乘因缘生义。三者显外道复有二
迷。一迷第一义谛本自无生。二迷世谛因缘
假生。自在天生者此中列计具足三宝。有人
言即僧宝也。自在天谓佛宝也。万物从自在
天生。作此说之即是法宝也。问三论列彼二
天有何异耶。答此中所列是佛所破缘。百论
所列是提婆所破缘。十二门论所列是佛灭
度后小乘人所破缘。是故异也。又此中论所
列为明法义。百论所列为明人义。十二门论
所列通为明人法义。以自在天能造作万物
即是作者名为人义。六道之苦是自在天所
作。名为法义。故十二门论破作者门具破人
法。问云何名从自在天生。答如十二门论说。
自在天变化造作万法。万法若灭还归彼天。
自在天三品苦行。下品苦行生腹行虫。中品
苦行生飞鸟。上品苦行生人天。故生六道故
有三种苦行。此天面有三目。骑白牛手执白
中论序疏¶ 第 14c 页 T42-0014.png
拂。又言。头戴日月手执髑髅。并出他经。涅槃
明。第五迦罗鸠驮计自在天生义。韦纽天者
影师云。前天色界之顶。此天是欲界之极。问
自在天三品苦行生六道。今云何生耶。答劫
初之时一切皆空。有大水聚。十方风起能令
波。波相次风风相持。水上有一人。千头二千
手足。化从水生。名曰韦纽天。此天齐中有
一千叶莲华。中有光如万日俱照。有一梵王
因此华生。亦放光明如万日俱照。梵王作念。
此处何故空无众生。作是念时光音天子命
尽之者应生此土。有八天子。一时化生。此
八天子心念。我从梵王生。梵王亦念。我生此
八天子。从八天子生天地人民万物。八天子
是众生之父。梵王是八天子之父。韦纽是梵
王之父。韦纽手执轮戟。有大威势故云万物
从其生也。问智度论列三天。二天如上列。第
三名鸠摩罗伽天。鸠摩罗伽者此言童子。天
以其是初禅梵王。颜如童子故以为名。亦那
罗延天。那罗延此云生本。以其是众生之本
故也。中百二论何故但列二天。答凡有二义。
一者外道明有三天者。即是彼家三身。自在
天为本。如内法身佛。应为韦纽。如内应身佛。
韦纽齐中化为梵王。如内化身佛也。智度论
具明三身义。所以列三天也。彼家复有真应
两身义。故中百二论但列二天。二者列二天
摄得三天。以韦纽齐中即有梵王。故不须列
第三天也。从和合生者凡有四义。一者其人
推求诸法不应从二天生。所以然者若万物
从二天生者。二天复从谁生耶。故现见四大
明。第五迦罗鸠驮计自在天生义。韦纽天者
影师云。前天色界之顶。此天是欲界之极。问
自在天三品苦行生六道。今云何生耶。答劫
初之时一切皆空。有大水聚。十方风起能令
波。波相次风风相持。水上有一人。千头二千
手足。化从水生。名曰韦纽天。此天齐中有
一千叶莲华。中有光如万日俱照。有一梵王
因此华生。亦放光明如万日俱照。梵王作念。
此处何故空无众生。作是念时光音天子命
尽之者应生此土。有八天子。一时化生。此
八天子心念。我从梵王生。梵王亦念。我生此
八天子。从八天子生天地人民万物。八天子
是众生之父。梵王是八天子之父。韦纽是梵
王之父。韦纽手执轮戟。有大威势故云万物
从其生也。问智度论列三天。二天如上列。第
三名鸠摩罗伽天。鸠摩罗伽者此言童子。天
以其是初禅梵王。颜如童子故以为名。亦那
罗延天。那罗延此云生本。以其是众生之本
故也。中百二论何故但列二天。答凡有二义。
一者外道明有三天者。即是彼家三身。自在
天为本。如内法身佛。应为韦纽。如内应身佛。
韦纽齐中化为梵王。如内化身佛也。智度论
具明三身义。所以列三天也。彼家复有真应
两身义。故中百二论但列二天。二者列二天
摄得三天。以韦纽齐中即有梵王。故不须列
第三天也。从和合生者凡有四义。一者其人
推求诸法不应从二天生。所以然者若万物
从二天生者。二天复从谁生耶。故现见四大
中论序疏¶ 第 15a 页 T42-0015.png
和合有外物生。父母和合生于众生。所以言
此执为谬者以其但见缘因不识正因。正因
谓远由业行。盖是见近不见远是故为谬。二
者诸法从众因缘生。无有从一因生义。上计
从二天生者。是从一因而生故不同上说也。
三者诸法从平等因生。平等因者谓。因能生
果因复从因。故名平等。自在天等但能生他
不从他生。故非平等因。四者提婆论中明。有
一外道计。未有天地本有一男一女。从此男
女生一切人物。故云和合生也。从时生智度
论明。时有二种。一者时体是常。但为万法作
于了因不作生因。是故此时名不变因。不变
因者谓常相因也。二者谓别有时体。能生万
物。故为万物作生杀因。如偈云。时来众生
熟时去即摧朽。时转如车轮。是故时为因。开
善谓。三相是时。能生万法。与此大同。从世
性生者即是冥初外道。以神通力见八万劫
事。自尔之前冥然不知。谓此一冥为诸法始。
故云冥初。一切世间以为本性。名为世性。成
论师辨无明流来。地论者执乖真起妄与此
相似。从变生者。变生者变有四种。一神通
变如变石为玉。二性自变如少变为老。三
遇缘变如水遇寒则变为冰。四者外道谓别
有变法能变生万法。如阿毗昙种类以类于
众生。若执虎变成人鹿变成佛亦犹此执之
例。然将外道难。数论亦难。何故六道众生
别有种类。而万法无耶。又若众生别有种类
万法无者。亦众生别有生法万物应无生。又
众生自有变异法不须变法变之。亦应自有
此执为谬者以其但见缘因不识正因。正因
谓远由业行。盖是见近不见远是故为谬。二
者诸法从众因缘生。无有从一因生义。上计
从二天生者。是从一因而生故不同上说也。
三者诸法从平等因生。平等因者谓。因能生
果因复从因。故名平等。自在天等但能生他
不从他生。故非平等因。四者提婆论中明。有
一外道计。未有天地本有一男一女。从此男
女生一切人物。故云和合生也。从时生智度
论明。时有二种。一者时体是常。但为万法作
于了因不作生因。是故此时名不变因。不变
因者谓常相因也。二者谓别有时体。能生万
物。故为万物作生杀因。如偈云。时来众生
熟时去即摧朽。时转如车轮。是故时为因。开
善谓。三相是时。能生万法。与此大同。从世
性生者即是冥初外道。以神通力见八万劫
事。自尔之前冥然不知。谓此一冥为诸法始。
故云冥初。一切世间以为本性。名为世性。成
论师辨无明流来。地论者执乖真起妄与此
相似。从变生者。变生者变有四种。一神通
变如变石为玉。二性自变如少变为老。三
遇缘变如水遇寒则变为冰。四者外道谓别
有变法能变生万法。如阿毗昙种类以类于
众生。若执虎变成人鹿变成佛亦犹此执之
例。然将外道难。数论亦难。何故六道众生
别有种类。而万法无耶。又若众生别有种类
万法无者。亦众生别有生法万物应无生。又
众生自有变异法不须变法变之。亦应自有
中论序疏¶ 第 15b 页 T42-0015.png
生不须别有生法生之义。若答云四相中已有
异相。相即是变法者。与外道别有变法变于
一切有何异耶。从自然生者外道推求诸法。
因义不成故谓万法自然而生。但解自然有二
家。若如庄周所论明有之已生则不须生。无
之未生复何能生。今言生者自然尔耳。盖是
不知其所以然。谓之自然。此明自然有因自
然无因。二者外道谓诸法无因而生名为自
然。故经云。䓶头自尖飞鸟异色。谁之所作。
自然尔耳。成实者谓。无明元品之惑托空而
生。皆无因之类也。微尘生者外道计。至妙
之色圆而且常。聚则成身散则归本。天人六
道莫不由之生。数论师云。以细色成粗色。而
邻虚最小。与此执略同。罗什师云。佛不说有
极微。若说极微即堕边见。但说一切色若粗
若细皆是无常苦空无我令人得道。以诸论
义师自说有极微色耳。有如是等谬下第二
总结过患。所以须总结者凡有二义。一者略
上虽列八计未辨邪正。今欲明此八计是邪
非正。故须总结之。二者为欲摄法。上略明
八计则是总摄众邪。故须结也。有如是等谬
者有二。一不识实相无生而计有生。是故为
谬。二者不识诸法从因缘而生。谓从八种而
生。故名为谬。然有此身心。已是颠倒。于中
更复起邪。既是倒中之倒。所以秤谬。堕于无
因邪因者凡就此文有三义。一者若就正义
无如此因故名无因。于彼邪心谓有名为邪
因。此迷悟合名也。二者即邪因之计具邪因
无因。万物从自在天生。是邪因。而自在天
异相。相即是变法者。与外道别有变法变于
一切有何异耶。从自然生者外道推求诸法。
因义不成故谓万法自然而生。但解自然有二
家。若如庄周所论明有之已生则不须生。无
之未生复何能生。今言生者自然尔耳。盖是
不知其所以然。谓之自然。此明自然有因自
然无因。二者外道谓诸法无因而生名为自
然。故经云。䓶头自尖飞鸟异色。谁之所作。
自然尔耳。成实者谓。无明元品之惑托空而
生。皆无因之类也。微尘生者外道计。至妙
之色圆而且常。聚则成身散则归本。天人六
道莫不由之生。数论师云。以细色成粗色。而
邻虚最小。与此执略同。罗什师云。佛不说有
极微。若说极微即堕边见。但说一切色若粗
若细皆是无常苦空无我令人得道。以诸论
义师自说有极微色耳。有如是等谬下第二
总结过患。所以须总结者凡有二义。一者略
上虽列八计未辨邪正。今欲明此八计是邪
非正。故须总结之。二者为欲摄法。上略明
八计则是总摄众邪。故须结也。有如是等谬
者有二。一不识实相无生而计有生。是故为
谬。二者不识诸法从因缘而生。谓从八种而
生。故名为谬。然有此身心。已是颠倒。于中
更复起邪。既是倒中之倒。所以秤谬。堕于无
因邪因者凡就此文有三义。一者若就正义
无如此因故名无因。于彼邪心谓有名为邪
因。此迷悟合名也。二者即邪因之计具邪因
无因。万物从自在天生。是邪因。而自在天
中论序疏¶ 第 15c 页 T42-0015.png
不从他生。是无因义。三者前六后一名为邪
因。自然一计谓无因也。问何故八计之中不
以邪因为一类。无因为一类。而前列六计邪
因。次列第七无因。后列第八邪因也。答示外
道所计虚妄。初立有因推因义不成。次执无
因推无因不成。还执有因。是故前后相间列
也。断常者有因是有故名为常。无因是无故
所以名断。又从因生果即是本无今有。必已
有还无故名为断。无因有果此则为常。初义
就因明断常。后义就果明断常。三者邪因是
常而果无常。故是断常。无因是无故断。有果
是有故常亦具断常。邪见者邪见有二种。一
别邪见。谓拨无因果非此中所明。二通邪见。
以其所见不正故名为邪。即今文是也。问无
因邪因五见中何见所摄。答身见者计有于
我。边见者执我断常。见取是正诸见。戒取
谓非道为道。邪见拨无因果。此无因邪因非
四见所摄。四见所不摄者属通邪见。又有数
论师云。邪因属戒取摄。即苦谛下戒取。然
戒取虽明非道为道。但此是略举其一。非因
计因通属戒取。无因是集谛下邪见所摄。以
拨无集谛因故也。有人言。非因计因如计微
尘为因。此是执果为因即是迷果。如计杌为
人正是迷杌故属苦谛下通邪见摄。实有集
因而拨言无因。是集谛下别邪见所摄。种种
说我我所者外道有二迷。一者迷法无生。二
者迷人无生。上来明不知诸法无生横计有
生。故是迷法无生。今是迷人无生也。迷法
无生堕无因邪因。迷人无生堕即阴离阴。又
因。自然一计谓无因也。问何故八计之中不
以邪因为一类。无因为一类。而前列六计邪
因。次列第七无因。后列第八邪因也。答示外
道所计虚妄。初立有因推因义不成。次执无
因推无因不成。还执有因。是故前后相间列
也。断常者有因是有故名为常。无因是无故
所以名断。又从因生果即是本无今有。必已
有还无故名为断。无因有果此则为常。初义
就因明断常。后义就果明断常。三者邪因是
常而果无常。故是断常。无因是无故断。有果
是有故常亦具断常。邪见者邪见有二种。一
别邪见。谓拨无因果非此中所明。二通邪见。
以其所见不正故名为邪。即今文是也。问无
因邪因五见中何见所摄。答身见者计有于
我。边见者执我断常。见取是正诸见。戒取
谓非道为道。邪见拨无因果。此无因邪因非
四见所摄。四见所不摄者属通邪见。又有数
论师云。邪因属戒取摄。即苦谛下戒取。然
戒取虽明非道为道。但此是略举其一。非因
计因通属戒取。无因是集谛下邪见所摄。以
拨无集谛因故也。有人言。非因计因如计微
尘为因。此是执果为因即是迷果。如计杌为
人正是迷杌故属苦谛下通邪见摄。实有集
因而拨言无因。是集谛下别邪见所摄。种种
说我我所者外道有二迷。一者迷法无生。二
者迷人无生。上来明不知诸法无生横计有
生。故是迷法无生。今是迷人无生也。迷法
无生堕无因邪因。迷人无生堕即阴离阴。又
中论序疏¶ 第 16a 页 T42-0016.png
有外道。非但迷我无我。亦迷无我我。以迷二
无我谓迷第一义谛。迷于二我谓迷世谛也。
不知正法者自上以来叙其能迷。此之一句
明其所迷。所以计人及法者以不知正法故
也。佛欲断如是等下第二明佛出世破邪显
正。即是辨应义也。问前既是邪即应障佛。云
何感佛。答有二种邪。一者若邪定不可改便
障于佛不得感佛。故法华云。入邪见稠林于
千万亿劫不闻佛名字。亦不闻正法。二者本
习正教。中途逢邪缘起于邪迷。此邪将灭。正
观将生。是故感佛。故智度论云。恶将灭善将
生。是时见佛闻法也。江南广明有三种感。一
者未来感佛如上。二过去感佛引法华云。我
等宿福庆今得值世尊。三现在感佛如胜鬘
云。即生此念时佛于空中现也。问他亦云恶
将灭善将生。与今何异。答此是龙树旧义
他取用之。故非他义也。又他言。有恶之可灭。
有善之可生。今明。诸法本性清净未曾善恶。
亦非生灭。但约倒情虚妄故有恶生。倒情若
歇秤之为灭耳。实非定有生灭也。就文为二。
一明说教意。二正明说教。就说教意中凡有
二意。一者破邪。二者显正。佛欲断如此等
诸邪见即破邪也。令知佛法故谓显正也。此
是对邪所以说正在邪若去正亦不留。至论
道门未曾邪正。先于声闻法中下第二正明
说教。前说教意。谓内智察缘即知病识药。今
外吐言教谓应病授药。问前云佛欲断邪见
令知佛法。今云何乃言于声闻法中说十二
因缘。答凡有二意。一者是内外相对。前明
无我谓迷第一义谛。迷于二我谓迷世谛也。
不知正法者自上以来叙其能迷。此之一句
明其所迷。所以计人及法者以不知正法故
也。佛欲断如是等下第二明佛出世破邪显
正。即是辨应义也。问前既是邪即应障佛。云
何感佛。答有二种邪。一者若邪定不可改便
障于佛不得感佛。故法华云。入邪见稠林于
千万亿劫不闻佛名字。亦不闻正法。二者本
习正教。中途逢邪缘起于邪迷。此邪将灭。正
观将生。是故感佛。故智度论云。恶将灭善将
生。是时见佛闻法也。江南广明有三种感。一
者未来感佛如上。二过去感佛引法华云。我
等宿福庆今得值世尊。三现在感佛如胜鬘
云。即生此念时佛于空中现也。问他亦云恶
将灭善将生。与今何异。答此是龙树旧义
他取用之。故非他义也。又他言。有恶之可灭。
有善之可生。今明。诸法本性清净未曾善恶。
亦非生灭。但约倒情虚妄故有恶生。倒情若
歇秤之为灭耳。实非定有生灭也。就文为二。
一明说教意。二正明说教。就说教意中凡有
二意。一者破邪。二者显正。佛欲断如此等
诸邪见即破邪也。令知佛法故谓显正也。此
是对邪所以说正在邪若去正亦不留。至论
道门未曾邪正。先于声闻法中下第二正明
说教。前说教意。谓内智察缘即知病识药。今
外吐言教谓应病授药。问前云佛欲断邪见
令知佛法。今云何乃言于声闻法中说十二
因缘。答凡有二意。一者是内外相对。前明
中论序疏¶ 第 16b 页 T42-0016.png
诸外道法。今总辨五乘之教。悉名佛法。所以
声闻教亦名佛法也。二者前云令知佛法者
此就佛本意。诸佛本意但为大事因缘明于
佛道。今为钝根之流不堪受佛道。故于一佛
乘权说小乘教。故前据于本实。今约于末权。
不相违也。依此义即具三轮。令知佛法即根
本法轮。先于声闻法中说十二因缘谓枝末
法轮。后为说大乘。是摄末归本教也。以经
具三轮。论申于经亦具三轮矣。声闻有四种。
如法华论说。一决定声闻。谓本习小乘證于
小果。二退菩提心声闻。本发大心退大取小。
三增上慢声闻。未得小果谓得小果。四应化
声闻。方便示现。总此四种名为声闻也。又所
以名声闻法者。此欲明声闻菩萨两藏相对
小乘名声闻藏。故云声闻法。大乘名菩萨藏。
故名菩萨法。问小乘有声闻缘觉二人。何故
偏名声闻法。大乘中有佛菩萨。云何独名菩
萨法耶。答立二藏名者此是立教名也。夫立
教之意正为禀教之人。缘觉不禀教。声闻禀
教。故名声闻藏。菩萨禀教佛不禀教。故名
菩萨藏。问法华经言为声闻说四谛。今云何
乃说十二因缘。答经有通教别教。法华明其
别教。涅槃经云十二缘河三圣俱度。此是通
教。此论正辨其正意。俱度之义。所以菩萨
声闻同观十二因缘也。又十二因缘即是四
谛。略因缘为四谛。广四谛为因缘。故十二相
生名为苦集。还灭之义名为灭道。问乃知。教
为通别。今何故就通不取别。乃知。因缘即
四谛何故辨因缘不辨四谛耶。答夫论设教
声闻教亦名佛法也。二者前云令知佛法者
此就佛本意。诸佛本意但为大事因缘明于
佛道。今为钝根之流不堪受佛道。故于一佛
乘权说小乘教。故前据于本实。今约于末权。
不相违也。依此义即具三轮。令知佛法即根
本法轮。先于声闻法中说十二因缘谓枝末
法轮。后为说大乘。是摄末归本教也。以经
具三轮。论申于经亦具三轮矣。声闻有四种。
如法华论说。一决定声闻。谓本习小乘證于
小果。二退菩提心声闻。本发大心退大取小。
三增上慢声闻。未得小果谓得小果。四应化
声闻。方便示现。总此四种名为声闻也。又所
以名声闻法者。此欲明声闻菩萨两藏相对
小乘名声闻藏。故云声闻法。大乘名菩萨藏。
故名菩萨法。问小乘有声闻缘觉二人。何故
偏名声闻法。大乘中有佛菩萨。云何独名菩
萨法耶。答立二藏名者此是立教名也。夫立
教之意正为禀教之人。缘觉不禀教。声闻禀
教。故名声闻藏。菩萨禀教佛不禀教。故名
菩萨藏。问法华经言为声闻说四谛。今云何
乃说十二因缘。答经有通教别教。法华明其
别教。涅槃经云十二缘河三圣俱度。此是通
教。此论正辨其正意。俱度之义。所以菩萨
声闻同观十二因缘也。又十二因缘即是四
谛。略因缘为四谛。广四谛为因缘。故十二相
生名为苦集。还灭之义名为灭道。问乃知。教
为通别。今何故就通不取别。乃知。因缘即
四谛何故辨因缘不辨四谛耶。答夫论设教
中论序疏¶ 第 16c 页 T42-0016.png
因病而起。经云。众生病有三种。一贪欲病。
教不净观。二瞋恚病。教慈悲观。三愚痴病。教
因缘观。今此八计正是愚痴。故说因缘。若说
四谛者此是药广而病狭。以四谛遍破三毒
故则药病不得相秤。是故说十二因缘。问经
云。因缘甚深。愚人云何能解。答此非牛羊
等痴。乃是世智辨聪邪推僻执计无因邪因。
故名痴耳。问青目自作此释为有所承。答智
度论释般若无尽品云。为破世间无因邪因
故说十二因缘。青目引彼释此也。问云何十
二因缘治上诸计耶。答上来诸计凡有五句。
今次第治之。以不识因缘故名为谬。若识因
缘不名谬也。过去二因生现在五果。现在三
因生未来两果。治无因也。此十二因缘名为
正因。即破微尘自在之邪因也。十二相生不
断不常。以因坏故不常。果续故不断。即破
断常也。若见十二因缘名为正见。故四谛品
云。若见因缘法是人能见佛。见苦集灭道则
破邪见也。但有十二不同无有一我。若有我
者应有十三。既无有我亦无我所。故说十二
破我我所也。又为已习行有大心者。下此第
二明佛说大乘教意。即是说八不。意明说八
不为大乘人。不为小乘人。八不是大乘教非
小乘教也。就文为二。初辨教缘。即是感。次辨
缘教。即是应。问前感应与此何异。答前明邪
感正应。此是小乘感应。亦是远感应也。今
是习无生之缘感无生之教。是大乘感应。亦
是近感应也。问此犹是前小缘转悟入大乘。
别有大缘耶。答具有二义。一者别有两缘。前
教不净观。二瞋恚病。教慈悲观。三愚痴病。教
因缘观。今此八计正是愚痴。故说因缘。若说
四谛者此是药广而病狭。以四谛遍破三毒
故则药病不得相秤。是故说十二因缘。问经
云。因缘甚深。愚人云何能解。答此非牛羊
等痴。乃是世智辨聪邪推僻执计无因邪因。
故名痴耳。问青目自作此释为有所承。答智
度论释般若无尽品云。为破世间无因邪因
故说十二因缘。青目引彼释此也。问云何十
二因缘治上诸计耶。答上来诸计凡有五句。
今次第治之。以不识因缘故名为谬。若识因
缘不名谬也。过去二因生现在五果。现在三
因生未来两果。治无因也。此十二因缘名为
正因。即破微尘自在之邪因也。十二相生不
断不常。以因坏故不常。果续故不断。即破
断常也。若见十二因缘名为正见。故四谛品
云。若见因缘法是人能见佛。见苦集灭道则
破邪见也。但有十二不同无有一我。若有我
者应有十三。既无有我亦无我所。故说十二
破我我所也。又为已习行有大心者。下此第
二明佛说大乘教意。即是说八不。意明说八
不为大乘人。不为小乘人。八不是大乘教非
小乘教也。就文为二。初辨教缘。即是感。次辨
缘教。即是应。问前感应与此何异。答前明邪
感正应。此是小乘感应。亦是远感应也。今
是习无生之缘感无生之教。是大乘感应。亦
是近感应也。问此犹是前小缘转悟入大乘。
别有大缘耶。答具有二义。一者别有两缘。前
中论序疏¶ 第 17a 页 T42-0017.png
赴小缘而说小法。今为大缘而演大乘。二者
犹是前人初即从邪入正。今即回小入大。故
望法华经意者有二种菩萨。一直往菩萨。二
回小入大之人。即此事也。已习行者无量劫
来习无生观。故法华云。有佛子心净柔软亦
利根。无量诸佛所而行深妙道也。有大心者
前明过去久习。此明现在大心。又向虽言久
习或可习小。故今简之明有大心也。堪受深
法者虽发大心。或未能堪受深法。故大品如
化品云。为新发意菩萨说生灭如化不生不
灭不如化。为久行大士辨生灭不生灭一切
如化。即如今辨一切无生也。以大乘法说因
缘相下此第二明缘教。就文为二。初正辨教。
次引经證。一切法不生者小乘人云。无为无
生有为有生。非一切无生。今明。有为与无为
一切不生也。故大品经云。虽生死道长众生
性多。菩萨应如是正忆念。生死边如虚空。众
生性边亦如虚空。是中无生死往来。亦无解
脱者。以生死本自不生故无往来。既无生死
之往来生何所灭。故名为涅槃。故无解脱。所
以生死涅槃毕竟皆空。故一切无生。又涅槃
本自不生。生死亦本自不生。故名一切不生。
毕竟空者若有生有不生则非毕竟空。以一
切无生名毕竟空。问何故言毕竟空耶。答涅
槃经云。菩萨犹如香象。彻十二因缘河底。所
言底者名为空相。今欲简异兔马故有此言。
如般若中说下第二引大品无尽品證也。问
此论遍申众经。何故偏引般若。答有六义。一
者智度论云。三藏中未说菩萨行。般若中正
犹是前人初即从邪入正。今即回小入大。故
望法华经意者有二种菩萨。一直往菩萨。二
回小入大之人。即此事也。已习行者无量劫
来习无生观。故法华云。有佛子心净柔软亦
利根。无量诸佛所而行深妙道也。有大心者
前明过去久习。此明现在大心。又向虽言久
习或可习小。故今简之明有大心也。堪受深
法者虽发大心。或未能堪受深法。故大品如
化品云。为新发意菩萨说生灭如化不生不
灭不如化。为久行大士辨生灭不生灭一切
如化。即如今辨一切无生也。以大乘法说因
缘相下此第二明缘教。就文为二。初正辨教。
次引经證。一切法不生者小乘人云。无为无
生有为有生。非一切无生。今明。有为与无为
一切不生也。故大品经云。虽生死道长众生
性多。菩萨应如是正忆念。生死边如虚空。众
生性边亦如虚空。是中无生死往来。亦无解
脱者。以生死本自不生故无往来。既无生死
之往来生何所灭。故名为涅槃。故无解脱。所
以生死涅槃毕竟皆空。故一切无生。又涅槃
本自不生。生死亦本自不生。故名一切不生。
毕竟空者若有生有不生则非毕竟空。以一
切无生名毕竟空。问何故言毕竟空耶。答涅
槃经云。菩萨犹如香象。彻十二因缘河底。所
言底者名为空相。今欲简异兔马故有此言。
如般若中说下第二引大品无尽品證也。问
此论遍申众经。何故偏引般若。答有六义。一
者智度论云。三藏中未说菩萨行。般若中正
中论序疏¶ 第 17b 页 T42-0017.png
明菩萨行。即波若是大乘之初。正对小乘故
偏引其初也。二者般若明于二道。一般若道。
二方便道。盖是三世诸佛法身父母。故智度
论云。于一切大乘经中最为深大。故偏引之。
三者又般若正显实相破洗颠倒有所得。开发
正观灭诸重罪。入道为要。故偏引之。四者昔
江南大令般若师云。般若名为得道经。以其
得道正由实相故也。五者山中大师云。智度
论虽广释般若。而中论正解般若之中心。故
偏引般若。所以然者中论正明实相中道。令
识于中道发生正观。大品亦正明实相。因实
相发生般若。以明义正同故偏引之。六者又
盖是趣引一文不应难也。观十二因缘如虚
空不可尽者。此中具明五性及三种般若。品
初已解释竟。言不可尽者凡有三义。一者十
二因缘如虚空。虚空即是实相。由观实相发
生正观。故有三世诸佛。过去佛观实相发生
正观。实相不可尽。馀二世佛亦然。故无尽
品云。过去佛学是般若得成佛。而般若不可
尽。二世佛亦然。二者实相若是有无四句此
即有尽极处。名为有尽。以实相绝有无四句
无尽极处。故名不尽。三者二乘灭十二因缘。
即是尽义。以二乘灭十二因缘则是但见于
空。不见十二因缘即是中道佛性。今正对二
乘明菩萨。知十二因缘本自不生今亦无灭。
故言不尽。即此十二因缘不生不灭是佛性。
故菩萨坐道场时即见佛性也。佛灭度后下
第二序龙树作论意。分为四别。第一明时节。
第二明钝根。第三明迷教。第四明作论破
偏引其初也。二者般若明于二道。一般若道。
二方便道。盖是三世诸佛法身父母。故智度
论云。于一切大乘经中最为深大。故偏引之。
三者又般若正显实相破洗颠倒有所得。开发
正观灭诸重罪。入道为要。故偏引之。四者昔
江南大令般若师云。般若名为得道经。以其
得道正由实相故也。五者山中大师云。智度
论虽广释般若。而中论正解般若之中心。故
偏引般若。所以然者中论正明实相中道。令
识于中道发生正观。大品亦正明实相。因实
相发生般若。以明义正同故偏引之。六者又
盖是趣引一文不应难也。观十二因缘如虚
空不可尽者。此中具明五性及三种般若。品
初已解释竟。言不可尽者凡有三义。一者十
二因缘如虚空。虚空即是实相。由观实相发
生正观。故有三世诸佛。过去佛观实相发生
正观。实相不可尽。馀二世佛亦然。故无尽
品云。过去佛学是般若得成佛。而般若不可
尽。二世佛亦然。二者实相若是有无四句此
即有尽极处。名为有尽。以实相绝有无四句
无尽极处。故名不尽。三者二乘灭十二因缘。
即是尽义。以二乘灭十二因缘则是但见于
空。不见十二因缘即是中道佛性。今正对二
乘明菩萨。知十二因缘本自不生今亦无灭。
故言不尽。即此十二因缘不生不灭是佛性。
故菩萨坐道场时即见佛性也。佛灭度后下
第二序龙树作论意。分为四别。第一明时节。
第二明钝根。第三明迷教。第四明作论破
中论序疏¶ 第 17c 页 T42-0017.png
迷。解佛灭后不同。部执论云。一百一十六
年分为两部。一上坐部。谓佛毕竟涅槃。此小
乘执也。二大众部。谓佛虽般涅槃而不般涅
槃般之言入。涅槃言灭。此明应身虽灭法身
常存。宋代二师同两部义。彭城竺僧弼作丈
六即真论云。如月在高天影现百水。水清则
像现。水浊即像隐。缘见有生灭。佛实无去来。
此略同大众部义也。次彭城嵩法师云。双林
灭度此为实说。常乐我净乃为权说。故信大
品而非涅槃。此略同上座部义。后得病舌烂
口中。因改此迷。引悬镜高堂为喻。像虽去来
镜无生灭。然境虽起谢而智体凝然。问佛为
有应法起息应名灭。为无应法起而云灭耶。
答自古爰今凡有三种释。开善藏师用弼公
义。众生于佛法身上见有生灭。佛实无生灭。
故经云。慈善根力令彼见之。五指实无师子。
庄严旻法师云。别有应法起。故以本垂迹为
生。息迹归本秤灭。如经云金翅鸟王上升虚
空。高无量由旬。观彼水性及见己影。即其
證也。招提琰法师云。具有二义。今明正为
异论纷纶。或言实灭。或言不灭。或言有应法
起。或言无起。并是诤论。是故龙树出世破之。
诸见若息然后乃识因缘假名。无方大用非
起非不起。非亦起亦不起。非非起非非不起。
适缘而用具诸善根。虽具诸义亦不同他说。
盖是起无所起名为不起。不起而起名之为
起。不可闻起定为起解。闻不起定作不起解
也。问由佛灭度故众生起迷。佛若不灭则不
起迷。即咎在于佛。答智度论云。佛有三时利
年分为两部。一上坐部。谓佛毕竟涅槃。此小
乘执也。二大众部。谓佛虽般涅槃而不般涅
槃般之言入。涅槃言灭。此明应身虽灭法身
常存。宋代二师同两部义。彭城竺僧弼作丈
六即真论云。如月在高天影现百水。水清则
像现。水浊即像隐。缘见有生灭。佛实无去来。
此略同大众部义也。次彭城嵩法师云。双林
灭度此为实说。常乐我净乃为权说。故信大
品而非涅槃。此略同上座部义。后得病舌烂
口中。因改此迷。引悬镜高堂为喻。像虽去来
镜无生灭。然境虽起谢而智体凝然。问佛为
有应法起息应名灭。为无应法起而云灭耶。
答自古爰今凡有三种释。开善藏师用弼公
义。众生于佛法身上见有生灭。佛实无生灭。
故经云。慈善根力令彼见之。五指实无师子。
庄严旻法师云。别有应法起。故以本垂迹为
生。息迹归本秤灭。如经云金翅鸟王上升虚
空。高无量由旬。观彼水性及见己影。即其
證也。招提琰法师云。具有二义。今明正为
异论纷纶。或言实灭。或言不灭。或言有应法
起。或言无起。并是诤论。是故龙树出世破之。
诸见若息然后乃识因缘假名。无方大用非
起非不起。非亦起亦不起。非非起非非不起。
适缘而用具诸善根。虽具诸义亦不同他说。
盖是起无所起名为不起。不起而起名之为
起。不可闻起定为起解。闻不起定作不起解
也。问由佛灭度故众生起迷。佛若不灭则不
起迷。即咎在于佛。答智度论云。佛有三时利
中论序疏¶ 第 18a 页 T42-0018.png
益众生。一为菩萨时。二得佛时。三灭度时。
华严经云。欲令众生生欢喜善故现王宫生。
欲令众生生恋慕善故示双林灭。既云三时
利益物。故知。缘自起迷佛无过也。后五百岁
者问释迦佛法凡有几年。答出处不同。今略
引六处从小至多。一者俱舍论引经云。释迦
佛法住世千年。所以然者释迦过去世为瓦
师。值过去释迦佛。而过去释迦佛法住世千
年。因是发愿。未来作佛亦名释迦。佛法亦
得千年。此言千年者但说正法不论像法。二
者摩耶经云。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合一
千五百年。三者真谛三藏引毗婆沙云。七佛
法住世久近不同。迦叶佛法住世七日。𤘽那
含牟尼佛法住世六十年。𤘽留村驮佛法住
世十二年。释迦牟尼佛精进力故法住世二
千年。问若住二千年何故摩耶经云一千五
百年。答不相违也。二千年者此据其本。一
千五百此约其末。佛法本应二千年。为度女
人出家损正法五百年。故唯有一千五百年。
问损五百年。为迫失为不失耶。答凡有三释。
一云。迫失即是引摩耶经为證。二解云。此五
百流入像法。此解无所出。三释云。尼修八敬。
故还复千年。出十诵律文。四者大集经明六
种坚固。初五百年得道坚固。次五百年多闻
坚固。次五百年三昧坚固。次五百年塔寺坚
固。次五百年斗诤坚固。次五百年愚痴坚固。
此即三千年也。更捡彼经取定。五者善见毗
婆沙二十二卷云。初千年得阿罗汉具三明。
次千年但得罗汉不得三明。次千年得阿那
华严经云。欲令众生生欢喜善故现王宫生。
欲令众生生恋慕善故示双林灭。既云三时
利益物。故知。缘自起迷佛无过也。后五百岁
者问释迦佛法凡有几年。答出处不同。今略
引六处从小至多。一者俱舍论引经云。释迦
佛法住世千年。所以然者释迦过去世为瓦
师。值过去释迦佛。而过去释迦佛法住世千
年。因是发愿。未来作佛亦名释迦。佛法亦
得千年。此言千年者但说正法不论像法。二
者摩耶经云。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合一
千五百年。三者真谛三藏引毗婆沙云。七佛
法住世久近不同。迦叶佛法住世七日。𤘽那
含牟尼佛法住世六十年。𤘽留村驮佛法住
世十二年。释迦牟尼佛精进力故法住世二
千年。问若住二千年何故摩耶经云一千五
百年。答不相违也。二千年者此据其本。一
千五百此约其末。佛法本应二千年。为度女
人出家损正法五百年。故唯有一千五百年。
问损五百年。为迫失为不失耶。答凡有三释。
一云。迫失即是引摩耶经为證。二解云。此五
百流入像法。此解无所出。三释云。尼修八敬。
故还复千年。出十诵律文。四者大集经明六
种坚固。初五百年得道坚固。次五百年多闻
坚固。次五百年三昧坚固。次五百年塔寺坚
固。次五百年斗诤坚固。次五百年愚痴坚固。
此即三千年也。更捡彼经取定。五者善见毗
婆沙二十二卷云。初千年得阿罗汉具三明。
次千年但得罗汉不得三明。次千年得阿那
中论序疏¶ 第 18b 页 T42-0018.png
含。次千年得二果。次千年得初果。五千年
已后但剃发著袈裟而已。更不得道。六者外
国祇洹精舍铭出在古涅槃经后载之。云佛
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年。天竺朝夕众
中恒唱此事云。佛法若千年已过佛法欲灭。
老死至近宜须精进。此即佛法一万二千年
也。后五百岁者此是五百岁后耳。智度论释
信毁品云。佛灭度后五百岁后有五百部。则
其證也。像法中者初五百为正法。后五百岁
即属像法。问佛二月十五日般涅槃。四月十
五日结集三藏。界内有千人。名上坐部。界外
万馀人。名大众部。尔时但有二部名字。以执
义未异故至一百十六年分成二部。乃至三
百年有二十部。既有诸部异计。云何名正法。
答睿师作喻疑论云。前五百年得道者多。不
得道者少。无相是非。故名正法。后五百年
不得道者多。得道者少。但相是非执竞盈路。
故名像法。此释从人以分像正也。次慧义法
师杂门论云。前五百年多说无相法。少说有
相法。故名正法。后五百年多说有相。少说
无相。故名像法。此从法以分之也。以此释望
即时讲说人多有分别。作有所得学。不专心
学无所得观者。盖是时节数之然矣。问龙树
于像法中何时出耶。答睿师成实论序述罗
什语云。马鸣是三百五十年出。龙树是五百
三十年出。摩耶经云七百年出。匡山惠远法
师云。接九百年之运则九百年出。具如玄义
中释。问经中何故正法时少。像法时多。答正
法是好时。像法是恶时。众生薄福好时则少。
已后但剃发著袈裟而已。更不得道。六者外
国祇洹精舍铭出在古涅槃经后载之。云佛
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年。天竺朝夕众
中恒唱此事云。佛法若千年已过佛法欲灭。
老死至近宜须精进。此即佛法一万二千年
也。后五百岁者此是五百岁后耳。智度论释
信毁品云。佛灭度后五百岁后有五百部。则
其證也。像法中者初五百为正法。后五百岁
即属像法。问佛二月十五日般涅槃。四月十
五日结集三藏。界内有千人。名上坐部。界外
万馀人。名大众部。尔时但有二部名字。以执
义未异故至一百十六年分成二部。乃至三
百年有二十部。既有诸部异计。云何名正法。
答睿师作喻疑论云。前五百年得道者多。不
得道者少。无相是非。故名正法。后五百年
不得道者多。得道者少。但相是非执竞盈路。
故名像法。此释从人以分像正也。次慧义法
师杂门论云。前五百年多说无相法。少说有
相法。故名正法。后五百年多说有相。少说
无相。故名像法。此从法以分之也。以此释望
即时讲说人多有分别。作有所得学。不专心
学无所得观者。盖是时节数之然矣。问龙树
于像法中何时出耶。答睿师成实论序述罗
什语云。马鸣是三百五十年出。龙树是五百
三十年出。摩耶经云七百年出。匡山惠远法
师云。接九百年之运则九百年出。具如玄义
中释。问经中何故正法时少。像法时多。答正
法是好时。像法是恶时。众生薄福好时则少。
中论序疏¶ 第 18c 页 T42-0018.png
恶时即多。问法华经云舍利弗成佛时何故
像正时等耶。答舍利弗是净土中成佛。故好
时则多。得像与正等。人根转下第二明失教
之意。所以失教者正为人根钝故也。问何根
钝耶。答正是慧根钝也。亦得云信等五根俱
钝。又二十二根并钝。故名钝也。佛在世时有
利有钝。总名利根。佛灭度后虽有利钝总名
钝根也。就钝根中前五百年既是正法。即是
钝中之利。后五百年名为像法。是钝中之钝。
故名转钝。深著诸法下第三正明迷教。即释
上钝根义也。就文为二。初明迷小。次明迷
大。佛在世时双说大小。众生根利闻并得悟。
佛灭度后以根钝故双迷大小。是故龙树霍
破二迷俱申两教。所言深著者以其埋著诸
见根深故言深著也。求五阴十二入十八界
者。问小乘有几失耶。答总判诸部有三种失。
一者同失。如同计有五阴谓决定有。佛说五
阴意在破我。不在于法。而诸部不领无我而
取著于法。与佛意乖也。二者异失诸部。执五
阴不同。互相是非起于诤论。是故为失。或言
色有十一。或言色有十四。或有无作色。或言
无无作色。或言四心一时。或言四心前后。或
言别有心数。或言无别心数。遂成诤论。以诤
论。故便是烦恼因缘。以烦恼因缘即便起业。
以业因缘即有生死忧悲苦恼。三者佛教所
无穿凿横造。是故为失。若体佛意我妄不存
法。心无所依便得解脱。阴门既尔。界入亦然。
十二因缘者佛欲借妄止妄。故说十二因缘
生。外道计无因邪因生。是妄中之妄。今借
像正时等耶。答舍利弗是净土中成佛。故好
时则多。得像与正等。人根转下第二明失教
之意。所以失教者正为人根钝故也。问何根
钝耶。答正是慧根钝也。亦得云信等五根俱
钝。又二十二根并钝。故名钝也。佛在世时有
利有钝。总名利根。佛灭度后虽有利钝总名
钝根也。就钝根中前五百年既是正法。即是
钝中之利。后五百年名为像法。是钝中之钝。
故名转钝。深著诸法下第三正明迷教。即释
上钝根义也。就文为二。初明迷小。次明迷
大。佛在世时双说大小。众生根利闻并得悟。
佛灭度后以根钝故双迷大小。是故龙树霍
破二迷俱申两教。所言深著者以其埋著诸
见根深故言深著也。求五阴十二入十八界
者。问小乘有几失耶。答总判诸部有三种失。
一者同失。如同计有五阴谓决定有。佛说五
阴意在破我。不在于法。而诸部不领无我而
取著于法。与佛意乖也。二者异失诸部。执五
阴不同。互相是非起于诤论。是故为失。或言
色有十一。或言色有十四。或有无作色。或言
无无作色。或言四心一时。或言四心前后。或
言别有心数。或言无别心数。遂成诤论。以诤
论。故便是烦恼因缘。以烦恼因缘即便起业。
以业因缘即有生死忧悲苦恼。三者佛教所
无穿凿横造。是故为失。若体佛意我妄不存
法。心无所依便得解脱。阴门既尔。界入亦然。
十二因缘者佛欲借妄止妄。故说十二因缘
生。外道计无因邪因生。是妄中之妄。今借
中论序疏¶ 第 19a 页 T42-0019.png
轻妄止其重妄。明诸法从十二因缘生。重妄
既息轻妄亦去。意令悟诸法本自无生。而诸
部不体斯意。谓决定言有十二缘生。又既决
定谓有于中。更复种种推斥。如萨婆多之流
执于因缘定是有为。毗婆阇婆提等定执无
为。遂成诤论。涅槃云。以是诤论名为执著。如
是执著名为能断善根。又破外道自性故。明
诸法无有自性假诸因缘。然性病若去因缘
亦舍。然性病虽去实无所去。虽舍因缘亦无
所舍。心无依寄即便得道。而观诸部有性之
可舍。有因缘之可立。即是取舍成断常见不
体佛意也。问小乘人俱迷人法。何故但说执
于法耶。答今就此文始末大判三计。阶级不
同。外道执我。小乘计法。大乘著空也。又就
小乘中自有三执。一计人法俱有。即犊子是
也。二迷法不计人。萨婆多等是也。三俱不执
人法。即成论是也。但小乘中少计人多执法。
是故此中偏叙计法耳。如智度论云。佛灭度
后五百岁。五百部皆执诸法有决定相。闻毕
竟空如刀伤心。以此推之。故知。多执于法盛
行天下。故偏叙之。问小乘中三部何者得失。
答望文殊问经明十八部及本二皆从大乘
出。及大集经云。虽有五部不妨法界大般涅
槃。三部之言皆是如来方便。能开道利人无
浅深也。若封执定相俱是颠倒。不知佛意也。
但今望大乘实相言亡虑绝。则计人法俱有
为下品。无人有法为中品。人法俱空为上品。
如玄义中叙之也。闻大乘法中说毕竟空下
第二次明迷大。又亦得云前文著有。此文滞
既息轻妄亦去。意令悟诸法本自无生。而诸
部不体斯意。谓决定言有十二缘生。又既决
定谓有于中。更复种种推斥。如萨婆多之流
执于因缘定是有为。毗婆阇婆提等定执无
为。遂成诤论。涅槃云。以是诤论名为执著。如
是执著名为能断善根。又破外道自性故。明
诸法无有自性假诸因缘。然性病若去因缘
亦舍。然性病虽去实无所去。虽舍因缘亦无
所舍。心无依寄即便得道。而观诸部有性之
可舍。有因缘之可立。即是取舍成断常见不
体佛意也。问小乘人俱迷人法。何故但说执
于法耶。答今就此文始末大判三计。阶级不
同。外道执我。小乘计法。大乘著空也。又就
小乘中自有三执。一计人法俱有。即犊子是
也。二迷法不计人。萨婆多等是也。三俱不执
人法。即成论是也。但小乘中少计人多执法。
是故此中偏叙计法耳。如智度论云。佛灭度
后五百岁。五百部皆执诸法有决定相。闻毕
竟空如刀伤心。以此推之。故知。多执于法盛
行天下。故偏叙之。问小乘中三部何者得失。
答望文殊问经明十八部及本二皆从大乘
出。及大集经云。虽有五部不妨法界大般涅
槃。三部之言皆是如来方便。能开道利人无
浅深也。若封执定相俱是颠倒。不知佛意也。
但今望大乘实相言亡虑绝。则计人法俱有
为下品。无人有法为中品。人法俱空为上品。
如玄义中叙之也。闻大乘法中说毕竟空下
第二次明迷大。又亦得云前文著有。此文滞
中论序疏¶ 第 19b 页 T42-0019.png
空即是迷于二谛。故前叙序云。睹空教则谓
罪福俱泯。闻说有则封执定性。探此文作之。
就文为四。一则明闻教。二不识教意。三明起
迷。四结过失。闻大乘法说毕竟空者此闻教
也。小乘法中不说毕竟空。唯大乘法有毕竟
空。故言闻大乘法说毕竟空也。不知何因缘
故空下第二明不识教意。经中所以说毕竟
空者凡有四义。一为对破有病。所以说空。有
病既息。空乐亦除。乃至五句无所依止。而
舍有著空。故不识佛意。故行品云。大圣说空
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第
二经说毕竟空者此明第一义谛毕竟空。不
明世谛毕竟空。而方广之流谬取佛意。谓世
谛亦毕竟空。故不知说空因缘。如智度论初
卷云。明人等世谛故有。第一义谛故无。如实
际等第一义故有。世谛故无。即其證也。三
者道门非空非不空无名相。中为众生故假
名相说。称之为空。非空非不空即是中道。空
不空即是假名。而学教之流不识中假。谓实
有空。故不知说空因缘。故四谛品云。因缘所
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长行释云。因缘所生法无自性故空。空亦复
空。但为教化众生故假名说。即其證也。四者
因缘有宛然即毕竟空。虽毕竟空宛然因缘
有。即是不坏假名而说实相。不动真际建立
诸法。而禀教之流闻因缘有即失毕竟空。闻
毕竟空即失因缘有。故不知说空意也。即生
疑见下第三正辨起迷。功学毕竟空即发生
二慧。无方便学毕竟空即生见疑。如涅槃
罪福俱泯。闻说有则封执定性。探此文作之。
就文为四。一则明闻教。二不识教意。三明起
迷。四结过失。闻大乘法说毕竟空者此闻教
也。小乘法中不说毕竟空。唯大乘法有毕竟
空。故言闻大乘法说毕竟空也。不知何因缘
故空下第二明不识教意。经中所以说毕竟
空者凡有四义。一为对破有病。所以说空。有
病既息。空乐亦除。乃至五句无所依止。而
舍有著空。故不识佛意。故行品云。大圣说空
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第
二经说毕竟空者此明第一义谛毕竟空。不
明世谛毕竟空。而方广之流谬取佛意。谓世
谛亦毕竟空。故不知说空因缘。如智度论初
卷云。明人等世谛故有。第一义谛故无。如实
际等第一义故有。世谛故无。即其證也。三
者道门非空非不空无名相。中为众生故假
名相说。称之为空。非空非不空即是中道。空
不空即是假名。而学教之流不识中假。谓实
有空。故不知说空因缘。故四谛品云。因缘所
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长行释云。因缘所生法无自性故空。空亦复
空。但为教化众生故假名说。即其證也。四者
因缘有宛然即毕竟空。虽毕竟空宛然因缘
有。即是不坏假名而说实相。不动真际建立
诸法。而禀教之流闻因缘有即失毕竟空。闻
毕竟空即失因缘有。故不知说空意也。即生
疑见下第三正辨起迷。功学毕竟空即发生
二慧。无方便学毕竟空即生见疑。如涅槃
中论序疏¶ 第 19c 页 T42-0019.png
经云。或有服甘露寿命得长存。或有服甘露
伤命而早夭。即其事也。就文为二。初列见疑
二章门。次释二章门。偏执一理名见。犹预二
途秤疑也。若都毕竟空下第二释二章门也。
前释于疑后释于见。迷教之心必先疑后见。
故前释疑后释见也。然空有具得二疑。一者
以空疑有。若实毕竟空即不应有罪福二者
以有疑空。若实有罪福则不应都毕竟空。今
此文是学大乘人谓毕竟空为实。故信毕竟
空而疑于罪福。正是以空疑有也。如是则无
世谛第一义下第二释上见义也。既是学大
乘人即信大毕竟空是尽理之说。故无有罪
福。既无罪福故即无世谛。因世谛故有第一
义谛。既无世谛亦无第一义。作此牵文出智
度论。问小乘人闻毕竟空云何耶。答大乘执
毕竟空排拨有法。小乘人执决定有斥毕竟
空。故智度论云。五百部闻毕竟空如刀伤心。
即其證也。问上执有中云但著文字。何故不
生疑耶。答有则符情。故直起见。空既反情所
以生疑。问前执有亦失二谛不。答亦失执性
有乖假有。失世谛尚失世谛。何况第一义耶。
取是空相而起贪著下第四总结过失。前明
于空生见。此辨于空起爱见。爱见是烦恼。烦
恼即有业苦也。于毕竟空生种种过者初生
疑。次起见。后从见起爱。故名种种过也。龙
树菩萨为是等故下第四明论主出世造论。
可具三意。一者总对前大小二人。破先计有
令有不有故令有见息。破前执空令空不空
故空见便息。即是中道。问非有非无是愚痴
伤命而早夭。即其事也。就文为二。初列见疑
二章门。次释二章门。偏执一理名见。犹预二
途秤疑也。若都毕竟空下第二释二章门也。
前释于疑后释于见。迷教之心必先疑后见。
故前释疑后释见也。然空有具得二疑。一者
以空疑有。若实毕竟空即不应有罪福二者
以有疑空。若实有罪福则不应都毕竟空。今
此文是学大乘人谓毕竟空为实。故信毕竟
空而疑于罪福。正是以空疑有也。如是则无
世谛第一义下第二释上见义也。既是学大
乘人即信大毕竟空是尽理之说。故无有罪
福。既无罪福故即无世谛。因世谛故有第一
义谛。既无世谛亦无第一义。作此牵文出智
度论。问小乘人闻毕竟空云何耶。答大乘执
毕竟空排拨有法。小乘人执决定有斥毕竟
空。故智度论云。五百部闻毕竟空如刀伤心。
即其證也。问上执有中云但著文字。何故不
生疑耶。答有则符情。故直起见。空既反情所
以生疑。问前执有亦失二谛不。答亦失执性
有乖假有。失世谛尚失世谛。何况第一义耶。
取是空相而起贪著下第四总结过失。前明
于空生见。此辨于空起爱见。爱见是烦恼。烦
恼即有业苦也。于毕竟空生种种过者初生
疑。次起见。后从见起爱。故名种种过也。龙
树菩萨为是等故下第四明论主出世造论。
可具三意。一者总对前大小二人。破先计有
令有不有故令有见息。破前执空令空不空
故空见便息。即是中道。问非有非无是愚痴
中论序疏¶ 第 20a 页 T42-0020.png
论。云何是中道。答不取非有非无为中。乃明
离有无见乃名为中耳。若离有无而著非有
非无者即非中也。二者别对上小乘人。一往
小乘人计诸法有。得于世谛不知诸法空。即
失第一义。然既不识第一义。亦不识世谛。故
俱失二谛。今申二谛中道令小乘人识二谛
中道。发生正观戏论斯灭。故龙树造此中论
也。三者对上学大乘人。一往大乘人得诸法
毕竟空。得第一义失于世谛。然既不识世谛。
亦不识第一义。虽毕竟空宛然而有。故不滞
空。虽因缘有常毕竟空。故不著于有。即是二
谛中道。今为破断常二边申于二谛。令学大
乘人识。人识中道发生正观。故言为是等故
造此中论。
中观论疏卷第一(末毕)
离有无见乃名为中耳。若离有无而著非有
非无者即非中也。二者别对上小乘人。一往
小乘人计诸法有。得于世谛不知诸法空。即
失第一义。然既不识第一义。亦不识世谛。故
俱失二谛。今申二谛中道令小乘人识二谛
中道。发生正观戏论斯灭。故龙树造此中论
也。三者对上学大乘人。一往大乘人得诸法
毕竟空。得第一义失于世谛。然既不识世谛。
亦不识第一义。虽毕竟空宛然而有。故不滞
空。虽因缘有常毕竟空。故不著于有。即是二
谛中道。今为破断常二边申于二谛。令学大
乘人识。人识中道发生正观。故言为是等故
造此中论。
中观论疏卷第一(末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