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五
卷二十五 第 1a 页 WYG1106-052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广陵集卷二十五     宋 王令 撰
  上孙莘老书(乙/未)
莘老老先生座下六经之道备矣而学者必以诗为先
虽圣人教人亦然昔者孔子尝言诗矣曰诗可以兴可
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
草木之名莫近于诗盖孔子之言诗如此而令尝按圣
人既删之后而参求后来世作之诗殆与古异矣承流
卷二十五 第 1b 页 WYG1106-0525b.png
相沿终不反以至今而诗之道大坏尝推索孔子所谓
可以兴观群怨者几绝矣则是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之
道其亦略乎今其仅存者鸟兽草木而巳乌在其能
识之乎然令尝怪后世待诗之簿而探求当世之所以
敝而后知其然者诗之无主故也古之为诗者有道礼
义政治诗之主也风雅颂诗之体也赋比兴诗之言也
正之与变诗之时也鸟兽草木诗之文也夫礼义政治
之道得则君臣之道正家国之道顺天下之为父子夫妇
卷二十五 第 2a 页 WYG1106-0525c.png
之道定则风者本是以为风雅者用是以为雅而颂者
状是以为颂则赋者赋此者也比者直而彰此者也兴
者曲而明此者也正之与变得失于此者也鸟兽草木
文此者也是古之为诗者有主则风赋比兴雅颂以成
之而鸟兽草木以文之而巳而后之诗者不思其本而
徒取其鸟兽草木之文以纷更之恶在其不陋也然诗
既有风雅颂之体凡三而颂者待成功以告神明而后
作则平时固未易为而风雅之道后世亦无采取而散
卷二十五 第 2b 页 WYG1106-0525d.png
逸草野然士之有天下之志者言天下之事则其诗当
近于雅有一国之志者言一国之事则其诗当近于风
而变正之道又系之时而为诗者多无所主而不知所
惧则诗之得正而不变者有几以是言之则诗之得者
槩少矣然尝闻说者谓古诗之数盖三千而孔子取者
三百后之学者皆争不谓实然以谓多不称所取然以
后世之诗观之非徒得圣人所删之多然又胜圣人所
取之少耶其亦可知矣而令尝读诗至幽厉之后天下
卷二十五 第 3a 页 WYG1106-0526a.png
大乱之际观天下之穷臣怨民弃妻逐妻之心而求之
诗而后又得之兴也观其言辨而当质而不俚文而不
华曲而畅婉而不隐以顺言之则可以议礼以公言之
则可以论义以直言之则可以议政以曲言之则可以
议刑然后知诗之道博而圣人删而存之者不徒云而
古之诗者得之多也令尝爱之而伤今焉然犹未之有
能也始者既承从于弊学而甚久晚而知诗之不易为
而绝笔于今者久之然闻先生之风而愿见之退求无
卷二十五 第 3b 页 WYG1106-0526b.png
以宜贽者则追索旧作得数十篇以献学未副志无以
自白又敢书所说以通左右者意有待也先生何以教
之诗三章道其所以来尔怜不加忽则幸矣不宣令再

  上王乐道书
人未尝不自直也常直而行然未尝卒善自直也何以
谓人未尝不自直者以其气而言也是未尝不自直也
何以谓人之未尝卒善自直者以其非道与义而有也
卷二十五 第 4a 页 WYG1106-0526c.png
是未尝卒善自直也何以言之夫一言狭容也一犯易
恕也卒然及之终悖不沉容奋然而色作忽然而气动
覆目以相睨手指口质以相訾祈长短于横釐较重轻
于尘烟争用是以相曲直相加不休更转斗而入死是
辨者事之未用也然辨者以曲而争之是人未尝不自
直也千钧之重一羽之轻其悬有殊也顾尪而腹饥与
骈胁而勇饱者岂易并哉卒然及之有奋不顾虑起斗
而入死者是斗尝不敌而人之所难不为也然而斗者
卷二十五 第 4b 页 WYG1106-0526d.png
以勇而为之是人未尝不自直也多枉之弓重前之矢
修矛之锻房钩戟之摩刅而能者为之前敌之殊也与
其迎前而踾膺冒拨以婴胁岂若退恬逸之安全哉卒
然及之有忿蹈死不遑暇视者是死重故也人之所难
能也然而勇者以敢而为之是人未尝不自直也虽然
皆未足议直也夫人有是好辨有是必为有是决果前
掩死而不回后延生而不顾信乎其自强且勇也然要
其所求志在一直而巳等为之直然何尝失于轻褊邪
卷二十五 第 5a 页 WYG1106-0527a.png
故勇而直气者愚常见矣勇而直道者何愚常愿见而
不遇耶然常较之夫自信不阿孰若怒辨以相訾性同
(一作/确固)而材可勉孰若疰力以相悬守义尽死而不回
孰若蹈敌而不顾死然而常恬于为彼而愕于为此
者岂不失其素心哉所以为然者何也情动于气则
易而义胜于心(一作/气)为难尔是果为难耶亦存之不
素也故曰徒直不足与议道徒勇不足与议直谓其
非义士也士之为士也众矣何直道不若直气之果哉
卷二十五 第 5b 页 WYG1106-0527b.png
使其直道如直气(一本作而/为直气)则道犹有不直者未信
也昔令尝观斗者矣终日而不休夫张弮据兵代巾代
伤岂不为苦哉计其中岂无折胁殒目之忧也然终日
而不休是以直所不直尔待胜直而后止心放而气安
甚哉人之果于刚也及直道则惧不偶人而从人何曾
不若必斗之刚哉可羞也已始令有志于是也常恐不得
天下刚锐之士而见之每诵诗读书去其人已千数百
年犹惕息起恭如将亲见之者及其恨有所不尽于其
卷二十五 第 6a 页 WYG1106-0527c.png
人也犹流涕而嘅嗟况同令之世不远而有者耶伏惟
阁下明道笃义其闻有以起不肖也有日矣卒然遇之
而令方贫有朝夕之役不能决舍以往从事则其自嗟
伤无时而巳也念区区终不自效辄敢以书告所期而
道其向慕焉伏惟阁下怜而念之不宣令再拜
  再上卲不疑书(丙/申)
知军学士阁下贵富矣何求而不得哉穷南之珠极西
之玉山海之象犀蜀里之锦楚南荆北之材天下之殊
卷二十五 第 6b 页 WYG1106-0527d.png
也然皆水断陆绝去其人常千万有馀里然一日欲之
则无不如意而至前何其甚易如出于左右哉然(一作/然哉)
能不爱珍币重宝以易之则其得如取尔(一本无其/得二字)
曰富贵矣何求而不得哉惟其不可得者士也士则有
穷而无求不可以货取也贱而不屈不可以势动也行
义以达死不可以力胁也世虽有富贵假有求而欲得
之非其义也非其道也则其人亦肯自(一本无/二字)枉耶世
之藏珠玉象犀而衣锦以居荆楚之材者多矣贵富者
卷二十五 第 7a 页 WYG1106-0528a.png
皆是也而洁定之人信笃之士不幸而世不欲之假有
欲之而可从者谁也斯语不敢讲于人久矣常谓阁下
其所好恶为与不为殆有异于世富贵者而令虽不肖
窃有意于古之士而愿学之昔者尝有一日之幸而阁
下以令有妇以贫而不嫁过时将捐金币以资之时适
无可亲者则止矣世之靡靡方以妾马从事而阁下乃
独恤人之孤世之方思得其所无而阁下乃思散其所
有以令之甚贱才谋不足以裨左右之长誉说不足以
卷二十五 第 7b 页 WYG1106-0528b.png
取当世之重不识阁下是诚何求哉信亦与世之异也
故令今且将终其所赐以实阁下之德焉夫高邮小地
也是亦地(一作/势)不能分高而借人力不能举重以与士
也亦明矣而一时之人势力出阁下者犹众然不之彼
而之此去有馀而就不足以求之良以阁下之所好恶
而为与不为者与世之富贵者异也异日阁下常有以
赐之而令辞不受今则谒之而阁下之所得士之自信
如此难有也阁下之德如何杂文一轴少见所志幸加
卷二十五 第 8a 页 WYG1106-0528c.png
采焉不宣再拜
  上人书
某官阁下世之富贵者其势如父而令非其子其次如
兄而令非其弟其次如其君长而令非其臣𨽻奴嬖其
次有官府贵贱而令适无左右使令之役以故漠然虽
富贵之门当路而日过之以其无事于其间不敢谒以
入也前日闻阁下风义甚高意者若将求教然久之思
所以幸进而不得辞念无以通左右则止矣退而益学
卷二十五 第 8b 页 WYG1106-0528d.png
每追讲古人之义原其所以进退之槩上自尧舜下逮
圣人贤士中行者之所尝言观其上下所以交合之际
似皆有命而殆与今世异然果于有闻则将矜以为守
岂心之所知而古之有道皆若是顾身不繇哉则虽心
存阁下之下而迹有不敢至焉者良以身在人下而进
于上苟不繇道则何也岂独异于人哉视古之人所谓
恭敬者多如此久之益困而令则有姊身为人弟不自
有衣食之能以自苦又饿其长上年过齿长无资以归
卷二十五 第 9a 页 WYG1106-0529a.png
嫁间坐思之则其中忽然不知其心之何如也然谓犹
有命耳不敢不安也而不腆之交平时与令游者多矣
未尝以言及令之穷也自阁下当路而哀令者多以为
言其未从之则为令者以谓可罪矣诚其皆爱心后义
则未敢信然乃至得长者之教育耳间而思之士之所
自信者顾其心之如何耳古之人所以进退信美矣然
犹有见可之仕若其势也今则已异矣古之人虽甚穷
要犹有以自足不如令之皆不然也
卷二十五 第 9b 页 WYG1106-0529b.png
  上县令书
元城王令谨内谒以书自道于长官执事令多见今之
士人中无所存外不能自高媚以胜倨出入公卿大夫
之门与奴𨽻俱视其面则喜若得志者而未尝有愧令
虽不肖乃中有所存者视今之公卿大夫揣巳之所自
存故未尝一自枉见非特但异于人也亦有可见者而
后见之焉耳伏自执事居丧时令与公子游每得窥公
之为人至今二三年间始卒若一伏惟执事之孝之廉
卷二十五 第 10a 页 WYG1106-0529c.png
固当世之所不有古人之所未易过也然则小子安得
不就见耶不宣令再拜
  定吴夫人书
令启昔者闻闺中之淑而士大夫言宜之令始放意以
及且不自实宜乃谓得请耶巳辱来命窃羞其非当虽
然何辞及矣秋初较爽于前惟尊候安否比近何如伏
惟万福辄有来币开在别纸七月初九日不宣令再拜
丈人都曹坐前
卷二十五 第 10b 页 WYG1106-0529d.png
 
 
 
 
 
 
 
 广陵集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