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卷十六 第 1a 页 WYG1237-041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泊庵集卷十六
             明 梁潜 撰
  题跋
   题金谕德扈从北征诗
永乐八年春皇上以北边骚扰不靖亲御六师度朔漠
万里之外直抵乎穷发大纛所指神武威灵赫然有以
震动乎边陲而其时以文词之臣预在扈从者凡三人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1237-0411b.png
右春坊谕德金公幼孜其一也幼孜平生惟从事笔墨
工记注一旦身属櫜鞬载后车于旗旄剑戟军容之盛
箫歌铙吹之杂遝执魁献馘之纷纭皆得以尽览之其
亦壮矣哉宜其随所至辄形之咏歌而凡山川风土之
异触目动心情之所感有不能已者亦皆有见于是也
总若干首间以示余读之其雄篇杰作宏美盛大之音
洋洋乎飘飘乎所谓扬厉无前之伟绩者其在于斯耶
昔商之伐鬼方讨昆吾周之平猃狁城朔方当时人皆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1237-0411c.png
见之颂歌后世得以协之金石而奏之清庙明堂之上
至于今有不可泯者幼孜是作亦岂徒然哉百世之下
有欲谐登歌而协之金石者其有徵于斯乎
   题罗氏先德记后
右庐陵新安罗西樵先生伯崇所录先世铭文一帙其
子适均因泰和王君樵雪求予文识其后盖罗氏之先
有曰融斋先生士友者宋丞相信国文公之执友也丞
相尝志其墓而称其忠信笃行其夫人萧氏之殁志其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1237-0411d.png
墓者又丞相也融斋子存轩宝佑丙辰实与丞相同贡
庆元己未与丞相仲氏为同年故融斋先生有母百岁
丞相尝奉币载酒拜之堂上而存轩之殁丞相仲氏哭
之以文一时交友之间不惟情好之深厚而文章翰墨
尊贤敬老之礼亦倾竭备至世未尝有而亦足以见罗
氏之盛也于乎丞相之忠节与霄壤并立其平生所与
多天下名士况其交友之尤厚者不言可知矣融斋之
曾孙求师仕元为临江录事弃官归终身不仕其行尤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1237-0412a.png
高铭其墓曰圭斋欧阳公与为同年者也西樵则融斋
之六世孙与其从兄遁庵芳洲皆博学能文读其文可
知其行遁庵在元为泉州路儒学教授西樵为今楚王
府训导惟芳洲不仕而皆殁矣樵雪罗氏之女夫也罗
氏所以盛樵雪多能道之云
   题继志堂诗文后
夫自古幽节之士梗介而特立虽湮郁废弃之馀其胸
中所蓄要不可夺也尝读宋史忠义传及安公所为杨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1237-0412b.png
氏忠节祠堂记知宋之所以亡而杨忠襄公诸贤之死
其劲气直义直足与日月争光何其盛哉使其始终得
位以行其志宋不亡矣于乎悲夫忠襄之十二世孙汝
济以善书预选编纂秘阁文籍暇日持示乡先生周君
公明所为其尊府仲伟继美堂记及文一卷予读之知
杨氏之有人而忠襄之声光气烈未泯也汝济沉静而
知学尚其勉之
   跋主一斋诗文后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1237-0412c.png
右临川汪秉文主一斋诗文总若干首予读之有以知
秉文之能学也夫主一所以敬也敬者德之聚秉文养
其心治其身施之以接物应事皆由此德之推则不徒
名其斋矣此圣学之所以成始而成终而程子之所以
教人主敬者皆在此也周子之主静张子之示人以礼
其说不同其旨未尝有异秉文其勉焉必有得于是而
后可也
   跋萧氏族谱后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1237-0412d.png
右萧氏庆源录一帙前乡贡进士萧云龙之所撰次也
萧氏自梁国子祭酒子云十六世至宋县丞某始迁于
泰和距今又十二世阖门殆数千指每岁时会合诸父
皆须发皓伟衣冠襜肃望之者不敢有慢心而一时子
弟侍侧又魁梧奇杰负迈往之气殆不可狎视可谓盛
哉其孙棻来京师以属予题予既见其诸父子弟之盛
今又观其谱故为之题
   书王修本遗墨后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1237-0413a.png
右临川王修本先生所书李斯上秦皇帝逐客论一通
先生没其子英谒予文记之曰此先人手泽也先生苟
辱贶焉惠莫大焉夫文章学者一事耳然为之也未易
其立言也有法而用意之妙又在乎法之外也斯于此
书含意属辞引物托喻诚有未易及者先生因其节目
分画而疏著其旁探其绪以畅其指盖灿然明甚亦岂
以其言之有法也哉亦味乎其言于法之外也夫古之
善言者无往非法而其所以言则非法之可尽故自唐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1237-0413b.png
虞以来言者人人殊论礼不类易易不类书周孔之语
不必类皋夔孟轲之言不必类孔子至于迁固而下皆
然其意趣之精深思虑之隐显或迩而远或疏而密观
者徒观其妙如武夫用干将抑扬眩转横斜排撇千万
变不穷也果可以法求之乎所谓大匠不能使人巧者
亦若是也然则先生于是书虽有意古人立言之法而
其用心不专在是可知焉吁先生于斯之言且尔况圣
贤之微言也哉其必有所独得而未可知也英今为进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1237-0413c.png
士能文辞以选为翰林庶吉士宝此书若拱璧然其用
心要之不减其尊父也予既悲先生之殁而喜英之能
继述之也故为之题云
   题严氏族谱后
严氏本宗谱一帙上下凡十有八世其十六世孙元晏
所修辑也今翰林侍讲杨君士奇为序之详矣翰林庶
吉士王君直又俾余识其后余顷自秘阁搜内藏古今
典籍见吾泰和郡志数卷亟取阅之知吾邦前世文献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1237-0413d.png
忠义之伟可仰慕可誇道也及究其子孙之贤不肖克
绍其家者又不能不感慨而悲叹焉于乎盛于前而莫
继于后古今皆然也所谓可仰慕可誇道者严氏其一
焉严氏之先有讳某者仕宋为本邦尹时西境寇窃发
来攻城尹教邦人为捍守计城赖以完乡之故老犹能
传道其事今其谱不载独略见于郡志盖元晏所修谱
止及其本宗惜未睹其全也然胡忠简公铨所为万顷
先生退斋记及挽思晦诗则郡志所载与谱合万顷即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1237-0414a.png
玄晏十世祖思晦又十世从祖也方忠简以直言忤奸
桧被黜一时故旧皆畏惧无敢往来者独思晦无所顾
且以其子托婿忠简忠简挽思晦诗特识其事读之见
古人交义凛然也予自总角与元晏同挟册从乡先生
曾原友授书见元晏之长大笃厚而孝友固已知严氏
之泽为有继矣予舅氏御史君以贡举来京师一女方
提孩嘱家人曰亲表中孰有如元晏谨厚者严氏之后
必大我且去苟择婿吾女其必归严氏去今二十年元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1237-0414b.png
晏已有孙森然家益盛而御史君之殁久矣独念其知
元晏不妄如此也于乎吾邦之世家大族如严氏者岂
少然能有子弟如元晏者几人盛于前而克继于后将
不在兹乎严氏之寖明寖昌吾又有以卜之矣故并书
以识之使其子孙读之有所兴起也
   题道统图后
右道统图圣贤一帙乃僧道应以贽元学士虞公邵庵
者又三传至今谢君惟高首之以夫子而颜曾思孟从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1237-0414c.png
之继之以濂洛诸贤而紫阳夫子终之嗟乎画者之意
渊矣哉夫作之于百世之上者非夫子无以绍其统求
之于百世之下者非紫阳无以折其衷六经述作所以
写其心也是图之作所以写其像也其像各不同其心
宁有异哉虽然圣贤以道传而画者以图传图在是矣
道在是乎彼无方所无形像即画者之笔有所不能写
也谢君笃信而好学接神交心会于此图之表者则虽
予之笔有不能写也遂书此识之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1237-0414d.png
   题厚敬诗卷后
夫敬圣学由之以成其德者修身接物不可顷刻而忘
之而岂独事亲之际为然哉然深于情者或简于文圣
人固尝病夫学者之失也秀才陈仲京于是而用其心
焉则事其亲者至矣而于其身之修德之进及夫圣学
成始成终之要又将日求其说而不止其所至讵可量
哉仲京又尝以善书预选留秘馆天下贤士所聚礼乐
之府也广大弘深之论制作渊微之意弥纶张弛之具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1237-0415a.png
日接乎见闻养乎其中者深博乎其外者又广吾知某
之所造就者殆非常人所能及矣登其堂读其记序文
词因为之言
   题松斋处士潜德卷后
余昔假令阳江适金华朱君思全为丞于广之新会县
新会与阳江接壤闻思全为政闿通而简易欲一见之
未得也久之胥会于新兴饮酒乐甚及余来京师又三
年思全亦来同与修永乐大典出入秘阁相往还益知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1237-0415b.png
朱君端静而恭俭其材足以修政而立事意金华多名
士故思全得以薰陶其材器如此一日思全过余旅邸
示余前太史苏君伯衡所为其先君松斋处士世与墓
铭及学士解君缙绅所为表读之知朱氏先世多贵显
而松斋之恭信足以服乡闾友悌足以率宗族吾于是
乎知思全之贤有以致也思全之从子仲智尝为吾吉
郡守亦廉平有威惠民至今怀之
   跋姚通判望云思亲图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1237-0415c.png
右望云思亲图者通判吉安府姚君某宦游于外不能
忘其亲为是图以识其怀者也夫通判君诚于爱其亲
又能推其爱以及其民故郡之士大夫皆乐通判君能
以孝施于治也为歌咏之夫吉大郡也其民之众治之
之道尤难独通判君推其心以及其民故其民亦甚爱
之诗曰岂弟君子民之父母为民父母而无岂弟之行
者焉能使之不薄于己哉吾观是图诵诸贤之咏不徒
知通判君之贤而又有感夫世之为民父母者之失其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1237-0415d.png
道也已
   书南溪萧氏族谱图后
萧氏五代时有讳球者由金陵徙长沙球生军巡判官
觉马氏之乱觉徙居吉之永新迁泰和之禾溪子茂贞
迁卢源茂贞子又迁卢滩长子大承事始居南溪
自球距今十有六世而居南溪者十一世矣承事五世
孙鹏举始以荐为苏州府同知历山东都转运盐副使
莅官廉洁终身尝修谱于其先世有以弟后于兄者数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1237-0416a.png
人相循不改君皆举而正之于乎其为谱如此其行事
大槩皆可知矣然自君之殁五年于此矣其弟鹏翔不
忍没其兄之善以其谱求翰林学士胡公为之序学士
君与运副交厚因序其谱而著其行特备使观谱者读
其文知运副兄弟之贤而萧氏之所以为盛者在此而
世之为谱妄乱乖谬不知正之反窜窃移易以自诬者
可叹也哉鹏翔以运副君之孙准后其子叔炎学士君
又为改准名为封其不忘情于运副也如此因牵联书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1237-0416b.png
之于以见二人者交道之至也
   跋西园翁传
西园翁居城西予家又在其西柳溪之侧有畦数亩松
竹云霞渺然如岩谷之幽此先君畦乐公所以朝夕吟
哦放情其中者也翁之园广不盈亩跨于通衢种蔬艺
药其香郁然行者尝侧足而望其园中盖其所适殆与
先君同然也先君喜饮翁亦以酒自纵故二人者常相
往来草蹊苔径见屐齿之迹累累然者非翁即先君也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1237-0416c.png
翁今虽已老犹痛饮豪谑如方壮时独先君不作矣悲
夫翁之学最笃往年受经于三华萧先生之门其时予
为童子尚未知学也翁以其学教于乡者几三十年而
予仕于时周行天下列官于朝者亦十有五年矣追念
往事恍如昔者忽得亡友杨之宜所为翁传读之益有
感焉因书以识其后盖距之宜之殁又一年矣
   题冠朝郭氏家录后
右郭氏家录一卷凡七首前吏部尚书刘公崧既编录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1237-0416d.png
而正其乖讹别其篇次又为题识其后公之于此亦勤
矣哉盖郭氏自唐汾阳九世至仅与其子之美同登宋
景祐二年进士第仅自祠部员外郎卒官赠太常博士
之美自屯田员外郎通判定国军编修国史迁集贤学
士以殁其所录者真宗所赐进士诗博士登第后所作
七言及仁宗时诰词之类皆在又有当时所为彦常墓
铭一通读之知其父庆甫当嘉祐初欧阳公知贡举时
登丙科与东坡苏内翰南丰曾舍人皆为同年其母夫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1237-0417a.png
人陈氏丞相尧叟之孙而彦常娶南丰曾氏即舍人从
女也其后庆甫之殁铭其墓者其榜首章衡题其额者
坡公而表彦常之墓者又坡公之子迈也当其盛时一
门交友姻戚无非显者即此犹可以见惜文字所载零
落者多此特十百中一二耳博士父子事见郡志者与
彦常铭又合然自集贤而下谱系散失于后人世次有
不能考者此又深可惜也是编仅存于集贤之远孙存
敬存敬殁流落于他姓而其从子以存复得而完辑焉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1237-0417b.png
因暇以求予书于乎宋真仁之盛博士父子遭遇殊常
天下之士孰不仰慕而重之如诰词所谓名冠朝廷者
岂虚语哉则其断编遗墨有足考者在邦人士子所宜
爱重讵忍见其泯灭也此尚书公所以拳拳于此而况
其后嗣子孙也哉因为之书以存贤而知学观其用心
于此亦可知其为人矣
   题汤君如川潜德堂后
予观谢太傅称陆士云身长九尺吐音如洪钟未尝不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1237-0417c.png
悲叹吾友如川也如川猊魁梧奇伟孝敬而慈爱与人
交气和甚虽浪语谐谑忘怀倾竭而其爱敬于人者常
油然也如川殁一时所与交者皆相与为之词以哀痛
悲悼其不幸读之者如见吾如川盖其交之厚知之深
故其言之也无异乎其平生世之苟富贵无可称道者
或强要文人才子为谬言以欺后世读之略不肖似其
人甚矣可笑也后之人苟欲知如川者不必亲接其颜
面读是尽之矣予与如川别去者十年余来京师之明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1237-0417d.png
年如川由科第选入翰林被遇简拔恩至隆渥方期显
庸于时以光耀其二亲而如川已殁矣既殁而数尺之
棺尤不能免竟燬于火于乎世有贤如如川而受祸如
此之烈者抑独何哉夫死生常理君子常修身以俟之
其间长短得失何足深较也如川之心志材行见于诸
公之作详矣姑书此以附其后使其二亲读之知如川
虽已殁而所托以传于后者方在此无穷也可无悲也
   题刘州判墓铭后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1237-0418a.png
泰和刘君仲启前吏部尚书槎翁之从子也尚书公虽
接物和同而中情极简重少许可然独爱仲启仲启判
陜州时以事逮至京师事不白公即为廷白之仲启少
负奇气好持弓乘马尝群猎穷山中遇猛虎独前格杀
之心以此自壮既而折节读书从尚书公及其弟东园
先生讲学稍就砥砺而其材益振施之于政沛然也然
人常称仲启在州时一事云州治旧有邵公祠祠有怪
尝夜见女奴四人各丽服持一烛而出云邵公也不敢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1237-0418b.png
近仲启知其怪从祠旁搜之得二老狐杀之俄又见池
莲色鲜艳殊常即命拔去之池水为之赤怪遂以息盖
州人道其事其家僮舆隶亦云翰林庶吉士余学夔又
为之传甚悉于乎亦异哉春秋左氏所记怪异事甚众
后世未免讥左氏之好怪孔子不语怪岂以其易惑而
难知也老子又以谓至治之世其鬼不神然则使前此
治陜州者其贤如仲启怪且不作矣仲启既甚英伟又
得尚书公昆弟振育之其为治必有异绩惜州人不之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1237-0418c.png
知独传此异事事之异者固足以动人耳目独不知仲
启于此偶然耳可称道不在此也仲启之孙鲤举于乡
而来示予以山东按察佥事晏彦文先生所为仲启墓
铭读于此有慨焉因题而识之
   题刘公辰宗谱后
北京行部侍郎刘公辰宗谱一帙自公而上至五世祖
载而止载以上谱遗失不可知者不强续也载生元婺
州万户府经历季季生常州万户府知事良良生毅贼
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1237-0418d.png
将张士诚围常州时援兵绝不至毅赍蜡书浮江间道
抵浙江行省求救未及还而城陷城陷时良独不屈阖
门赴水者十馀人良即公之从父也公之尊公某尝以
是语公公亦自能道张士诚之成败及其从父死时事
识其岁月恨其时褒恤之典不及也公为人喜谈论慨
然甚有志于天下事方太祖高皇帝渡江时公为他将
幕府掾属今皇上即位之明年纂修高皇帝实录公与
予实预编集凡当时战伐克捷之功宿将旧臣有所不
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1237-0419a.png
能知与知有不能尽者公一言之听者如身在其时目
观其事退而考之记注皆合事相越数十年犹强记不
忘如此也史书毕拜江西参政既罢归寻复擢今职然
不烦以事盖皇上欲数知太祖时故事惟公能道之故
有是命公在江西为政尤知大体虽老其气如其壮时
今观公之谱及其行事遭遇乘时与其先世忠节俱显
可谓盛矣予惜其从父之死事不著之于史而公之出
处当必有太史氏书之也故著之以系其谱俾藏于家
卷十六 第 17b 页 WYG1237-0419b.png

   书赵氏族谱后
右天台木庵赵先生季通所修本宗谱自恭肃王元俨
至先生凡十有三世恭肃而下至汝岚凡九世其世次
详于宋史宗室系者可参见也九世而下至先生非复
宋史之纪特见于所修之谱而其世次犹因其先朝所
次之字以为序于所自出之宗则先生尤致其详者也
然见于其谱与载诸史微有不同者先生亦不敢增损
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1237-0419c.png
其谱以求其合于史氏所书大抵谱之载相承于先世
者未必皆失实而古今史官所纪载其事有详略亦未
必尽得其实也此又先生修谱之微意焉先生笃厚而
有文学始自永丰县令改国子博士明年迁司业又二
年改北京国子司业升赵王府左长史其时临川董公
子庄亦自北京国子司业升为右长史自二公之去太
学久矣而语司业之贤者必以二公并称之及其为长
史也士大夫又以谓极一时之选他莫之及其可敬也
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1237-0419d.png
夫赵氏之后何其盛也因先生求予书其谱故并及之
   跋胡氏族谱后
户科都给事中胡君溁与予俱以扈从还自北京因暇
日出其先世族谱一卷属予题之按胡氏之先世本南
昌人有讳特者赠太傅岐国公避五季之乱因徙于晋
宁后三世曰宿事宋仁宗英宗累官枢密院副使其勋
业著在史册自是而后若尚书右丞宗愈转运副使宗
哲端明殿学士世将登两府列侍从者盖尝接迹于时
卷十六 第 19a 页 WYG1237-0420a.png
其讳中立为常州置制使者则今给事君之五世祖也
于乎亦何其盛耶给事君为人温静而慎密朝夕侍上
左右承眷注尤厚盖其先世所积者深故其泽及于后
者远也夫谱牒所以纪先世以诏夫后之人也使其先
世烜赫盛大之积足以垂之无穷而子孙乃不能修其
行以承其绪则未有不泯灭废坠于世而莫之自见可
叹息也因观胡氏之谱知给事君之贤窃为之喜而又
以知夫盛德达才之士薰陶涵育以至于成者未必不
卷十六 第 19b 页 WYG1237-0420b.png
由于世家庆泽之积有以致然也
   书为善堂卷后
同安宿松詹子渊氏构堂小孤山之麓而名之曰为善
永乐癸巳秋予上京师舟行留宿山下遇子渊而爱其
名堂之善也因告之曰人之欲为善如农之种榖择嘉
种而播之犹不免稂莠之生而今之种之者稂莠也欲
望其实之为嘉种可得乎人之不为善而欲祈夫善之
报也决无之理也子渊诚于为善者而其堂特胜盖自
卷十六 第 20a 页 WYG1237-0420c.png
大江之流过九江合南韶西蜀鄱阳洞庭之水以敛于
一壑而小孤之峰岌然独当其冲云霞之飞荡蛟鼍鱼
龙之出没变怪恍惚之状见者为之动心骇目子渊于
是朝夕览望亦足以自快矣名堂之善而兼得其胜故
予告之以为善之说而且道其胜者所以识予之游于
子渊之堂而两得之焉
   跋篆书千文后
今之篆书大率本秦人小篆也始皇初并天下命李斯
卷十六 第 20b 页 WYG1237-0420d.png
为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而取史籀之大篆者省改焉
故其字差少多假借以通其用汉许慎之为说文本之
此也然孔子之书六经左氏之述春秋传皆以古文本
之仓颉以来文武周公之旧故其字未尝简于乎不本
之六经之备而专从秦之省改斯无足怪者许氏之为
说文本之斯之省改而不知有文武周公孔子六经之
旧抑又何也幸而六经之存自可考见而彼之所省者
无害于经之全也学古之士其尚考之于此乎抑有能
卷十六 第 21a 页 WYG1237-0421a.png
扩而充之以臻极其体用之全者乎吾同里生刘彖喜
攻篆书吾爱之为求中书舍人陈公登所书千文俾以
为法因又告之以此虽然三代之典章文物湮灭于秦
而不可复见者多矣又岂独书之一事而已哉
   题脊令图
近时有边文进者善画翎毛为翰林周编修孟简写鹡
鸰图极佳凡画羽虫要在飞鸣有意而于鹡鸰又必有
急难关心之态盖又在飞鸣形似之外也边公作此笔
卷十六 第 21b 页 WYG1237-0421b.png
法似亦疏略而细观其意度殆非草草画者可及岂欧
阳公所谓忘形得意者耶于乎诵华萼之诗而又观之
于此真能使人动念可喜也哉孟简属予题为书此以
识其后
   题萧予乔行卷
昔东坡以灯照壁自写以问人识与不识皆知其为东
坡予尝于此而疑之彼尝识东坡者固知其东坡也设
未之识何从而知之然又以谓如东坡英伟豪宕之气
卷十六 第 22a 页 WYG1237-0421c.png
固何待审其眉目之似而后得之耶予乔善写真其来
京师所遇无贵贱老少凡道人剑客书生小子之形状
所写辄似试为予写小影予不能知其似与否以问人
或平生之密顾訾视而莫究或偶然过者一见而即知
其为予予不知其为何说也因仰而思之岂玩而究者
即其形之似彼倏而是者固亦得其神之妙耶形不可
不似神在似与不似之间尤难能者而予乔能之矣其
为技岂不良也哉予将属予乔写林壑之幽趣猊烟云
卷十六 第 22b 页 WYG1237-0421d.png
之遐踪于其还也书此以赠之而迟其重来也
   题宋理宗墨迹
右光风霁月之语宋太史黄山谷以称道周濂溪先生
者理宗于万几之暇操弄翰墨遂辄及此其尊隆道学
拳拳之意于此槩可想见惜其后委任权奸国事日以
不振良可叹息夫尊崇圣学莫如理宗而用人一失宋
之弱滋甚焉得失之际可以观矣
   书袁镛死节传
卷十六 第 23a 页 WYG1237-0422a.png
士君子于死生之际忠义所激非必有民社之寄惟其
理之当而已苟得其当虽闾巷韦布之士其志节之高
有足尚者视彼高爵重位一旦临害反淟涊低徊偷生
以自全者其相去得失岂不远矣哉宋之士有曰袁镛
天与者四明人也徒以一进士当德祐丙子之际国事
已去傍徨无所归适元兵压其境遂以其友治海制置
赵孟传之命慨然往陈大义竟不屈慢骂死烈火中于
乎天与之死可谓得其当矣当宋之亡死节之臣率多
卷十六 第 23b 页 WYG1237-0422b.png
光明伟杰而天与有足异者非食焉不避其难者之比
也至举家十七人者闻之亦皆赴水以死惟恐辱其身
以负于镛则尤为难焉天与既死惟存一幼子泽民泽
民之孙珙以忠亮受知圣上为太常寺丞以殁珙之子
忠彻今仕为中书舍人一门之间父子俱荣天之报施
于袁氏者可谓不薄矣读其传而异之因为书
   书杨处士墓铭后
夫为君子者惟其心之仁而已其心仁焉则自其身行
卷十六 第 24a 页 WYG1237-0422c.png
于家推之乡党以及夫鸟兽草木无不蒙其泽者苟其
心非仁则自家至于乡党被其病者有之矣欲望其有
以及物何可得予观建宁杨处士平生急义好施所以
及人者自宗族至于乡党不可胜数至于戒无毒溪赎
雏鷇戒当春毋燔山林之类其及物者又无不曲尽谓
非其心之仁可乎至以片言止暴掠活城中老壮幼万
口则其为泽又大矣夫布衣之士存心尝患其施之狭
也而处士所为有如此者使有爵位民社之寄其所至
卷十六 第 24b 页 WYG1237-0422d.png
当何如也处士之配曰阮氏御家尤有法今其孙荣列
职禁林兼侍青宫寅恭小心鲜有其比其所至盖未可
量者传曰仁者必有后岂不信哉因读诸公所为处士
及其配铭志行述窃有慕焉遂为之书
   题庞氏谱后
右吉水庞君文远所修族谱一卷著自六世祖叔达而
下其上有不可考者则缺焉又其先世有以季父为之
子者皆举而正之文远可谓得修谱之法矣夫谱所以
卷十六 第 25a 页 WYG1237-0423a.png
明吾所自出也或有所脱宁缺之为愈而世俗往往牵
合附会强承他胄以自绝其先至于尊卑之次人伦之
大反略而不顾有如文远所为其过于人岂不远矣哉
庞氏先世最盛今文远从子明叙又以善书仕为中书
舍人其为人循循雅饬明叙予所知者其未知者盖多
也夫盛于前者尝患其不继于后庞氏积百数十年益
盛不替如此岂非其先世所积之厚者致然哉宜其谱
之修有不缓也谱成明叙携至京师余观之因书此以
卷十六 第 25b 页 WYG1237-0423b.png
识其后
   跋唐诗后
唐诸家之诗自襄城杨伯谦所选外几废不见于世虽
予亦以为伯谦择之精矣其馀虽不见无伤也然而学
诗者于名家之作固当观其全也况夫珠璧之产汰弃
瑕疵之馀精英奇绝之未泯尚有足爱而不忍弃者读
者要知所择可也是编予得之翰林侍讲邹君仲熙及
修撰王君行俭二君之收缉勤矣惜其于五六言古体
卷十六 第 26a 页 WYG1237-0423c.png
犹未暇及之也予既抄录为卷遂书以识其后
   跋阴何诗后
右阴常侍鉴何水曹逊二家诗共若干首予既录为一
帙又宋秘校黄君伯思所为水部跋尾一首录附其后
观跋尾所称二家诗初尚多即今所录十失其八九所
存者特零落之馀而世又少得其本亦可惜也夫诗之
变至二家词益绮丽而格调之卑弱亦极矣故选古者
于此辄弃而不录非无意也虽然唐之始音实权舆于
卷十六 第 26b 页 WYG1237-0423d.png
此故以李杜之豪亦爱赏称慕之不置其语至往往有
甚相似者则又何可以其卑弱之极而遂少之耶特其
音调于古则已远于唐又未尽纯此所以为二家之作
也近时盖有慕而效之者因择其所作之似者得若干
首附其后亦足以见作者之用心也
   跋柴宗礼传后
右前史官苏公伯衡所为柴宗礼传称宗礼葬其死友
金观而下三丧予读之慨然叹曰宗礼诚笃于友道者
卷十六 第 27a 页 WYG1237-0424a.png
哉夫君子之行无小大在合于义而已义之所在虽小
可卜知其大虽千驷万钟之重杀身成仁之难皆可以
类推见何则其心志固笃于此矣特所因而发者不在
此耳自宗礼之所为葬死友一事非甚高难行之道
然其心可谓急于为义者矣推此以求之天下之事苟
有大于此者诚得如宗礼者而为之无难矣况宗礼之
廉节善行多可称道使得驰骋于当时将见其雄名伟
节垂于后世而无穷惜乎其止于斯也然吾观古之君
卷十六 第 27b 页 WYG1237-0424b.png
子岂必尽驰骋于时后著之于不朽耶世之观人者往往
骇其非常于其常者每忽而不察如宗礼之事是已是
又可慨也故为之书宗礼有子某仕于朝以兵部武选
员外郎擢拜江西参议声甚著今复入为兵部职方郎
中云
   跋寿乐堂诗卷后
南丰李君宗桓母夫人年八十既寿考康彊而宗桓目
致其养丰洁鲜好极一时之旨甘且搆堂以居而名之
卷十六 第 28a 页 WYG1237-0424c.png
曰寿乐众皆为歌诗以美之宗桓求予一言夫人之有
亲如宗桓者不少也求其养能如宗桓者千百中一二
耳宗桓为阳江县丞其为政开敏通达凡临乎其上者
皆称道之盖宗桓能显荣其身而及其亲之恩也庶几
乎其以志为养者哉宜乎诸君子歌咏颂祷于其堂之
作也予尝为令阳江与宗桓为同官书以识之
   书胡学士扈从记后
扈从记者今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胡公从皇上
卷十六 第 28b 页 WYG1237-0424d.png
幸北京在道时之所记也自二月壬午至三月庚午虽
属车行殿之际而无时不在上之左右者盖公以笃学
纯诚简在圣衷凡一时圣谟睿断经营图治之深意公
卿大臣未喻而难言者公皆预承其论议而未尝以言
干人人亦不得而闻也意其所记者在此及观之则皆
山川道途耳目见闻所及以至起居食息细故之小事
岂公平时所不言者于此亦有不书耶将书之而于义
有不可者乎夫古者史载笔士载言彼诚有所书所以
卷十六 第 29a 页 WYG1237-0425a.png
传之无穷也然史之所记者士有所不得预士之所书
者史有所未暇也独公于今以文章显名当世遭遇殊
常遂得兼斯二者而于朝廷之盛美闳休扬厉铺张见
之记注形之歌咏足以垂示万世而传无穷于士于史
之所职业可谓两尽之矣则又因其馀暇自其躬之所
处行止作辍之间以至交友同游清论雅谑之相接皆
备书详述而无有所遗焉于此见公虽平居宴閒情放
意适之顷而所以酬酢委曲之际皆坦然可书以示人
卷十六 第 29b 页 WYG1237-0425b.png
而非若他人閒居之所为者辄无足道求其可书以示
人者无有也吁此公之所以不可及而上之待公之厚
者其有以哉
   题葛氏族谱后
庐陵当宋崇宁间葛文康公为州教授于时从公学者
三百人翕然多为世名儒及公之去累官为中书舍人
兼给事中以国子祭酒致仕而殁既而庐陵之士相与
为祠以祀公之像与欧阳文忠公杨忠襄公舍人王公
卷十六 第 30a 页 WYG1237-0425c.png
并号四贤而胡忠简公实为之记盖其时距公之去州
学者已六十年矣其后终宋之亡庐陵忠节叠兴祀于
乡校者名与霄壤并而公亦猊似如故岁时奠荐罔有
怠忽虽士之祭其先师在礼有当然者要之公之教在
人心者有不可忘故也去今三百馀年公之十一世孙
太常寺丞清隐以其谱属予题之予念常拜公之像于
乡校读忠简之记而景仰其烈今又与太常君以乡邦
之好并仕于朝观其谱知其子孙众多而贤其敢不起
卷十六 第 30b 页 WYG1237-0425d.png
敬也哉因书以识之
   题薛节妇传后
予读翰林编修郑君好义所为宁海薛节妇传而嗟夫
今之世闺门女妇之行有合于古之道者庶几其有警
于世也盖节妇年未三十而夫亡卒能守节誓死不二
于乎此共姜氏柏舟之诗所以见录于圣人而垂戒于
无穷也彼徒一女妇耳若夫杰然忠烈之士世岂无之
苟有以著之皆有以警于世也
卷十六 第 31a 页 WYG1237-0426a.png
   题高閒云集后
右高閒云集一卷诗凡若干首北京国子司业董君子
庄之尊父养性先生之遗作也先生处乎山林生平无
一物汨乎其中故其见于诗者油然旷出乎万类而不
可及也于乎先生之不作久矣读其诗可想见其襟度
其亦善于道其性情者哉先儒以谓人养得至情之极
则百虑自然精明先生盖养之以情者也苟知先生之
所养则其不可及者岂独诗之一事也哉
卷十六 第 31b 页 WYG1237-0426b.png
   琼林万玉图引
蔡君学渊为秀才陈仲京写琼林万玉图笔意精雅京
师见尽如渭川千亩使人尘虑顿消失然学渊与仲京
尝预修书秘府从多士雍容玉堂之署光华而显荣此
图之作其意有在哉仲京予同里年少有美质其进于
学者未艾风霜劲节上干霄汉他日予当见之其勉之

   题香山九老图后
卷十六 第 32a 页 WYG1237-0426c.png
尝观南华生之言曰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
而道德之至也又曰无为则俞俞俞俞则忧患不能处
年寿长矣之香山九老者果皆俞俞者耶九老之最高
者元爽也其差少者乐天也乐天宦游三十载退居于
洛合九老而为尚齿会洛阳为天下之巨丽而九老极
一时之风流石楼香山之间龙门八节滩之上少微之
星煜煜垂芒而衣冠皓伟宾游杂遝酣嬉淋漓或弄琴
操秋思之商声或唤家僮奏霓裳之法部或命小妓歌
卷十六 第 32b 页 WYG1237-0426d.png
杨柳之新词兴尽而止兀兀然举天下之得失曾足以
累其心其视刘伯伦闻妇言而不听王无功游醉乡而
不返者又安能彷佛其乐之涯涘哉信所谓俞俞者也
虽然人徒知九老之既老而不知九老于未老之时也
知九老之甚乐而不知九老深忧之未尝忘也当是时
唐纲解纽蕃镇跋扈奄竖弄威搢绅为之斥逐虽有裴
晋公以身系国家安危曷亦得以少吐胸中不平之气
耶于是九老者岁月坐成晚矣自托于流连放弃之间
卷十六 第 33a 页 WYG1237-0427a.png
者岂其心哉固不已而强自宽也况洛阳天下之中四
方用武所必争之地一有不幸如前日之安史者则台
榭苑囿之胜鞠为茂草矣果可以保其乐乎吾知九老
虽衰未必不念及尔也不然年九十之尚父犹思经纶
于周室年八十之绮皓且定储皇于汉家九老虽衰果
可无意于世事乎然则九老之俞俞乃所谓戚戚也愚
故表而出之使世之志于事君者无自托于九老九老
非得已焉但九老中有僧如满者今亡之疑为弘文馆
卷十六 第 33b 页 WYG1237-0427b.png
诸翁而逸其半未知是否中书舍人解缙既序其端而
给事中王子诚属予序其后如此云
   梁用之墓碣铭
永乐十五年车驾巡狩北京仁宗皇帝在春宫监国南
京凡南方庶务惟文武除拜四夷朝献边警调发上诣
行在若祭祀赏罚一切之务有司具成式启闻施行事
竟则所司具本末奏达而已上既有疾两京距隔数千
里支庶萌异志者内结嬖倖饰诈为间一二谗人助于
卷十六 第 34a 页 WYG1237-0427c.png
外于是禁近臣侍监国者惴惴苟活朝暮间赖上明圣
终保全无事小人之计不能行然其意不已也会南京
有陈千户者擅取民财事觉令旨谪交阯数日念其军
功贷之召还有言于上曰上所谪罪人皇太子曲宥之
矣遂杀陈千户事连赞善梁潜司谏周冕既逮至上亲
问之潜等具实对上顾翰林学士杨荣等曰事固无预
潜他日又谕礼部尚书吕震曰事亦岂得由潜然犹未
悉陈千户非出上命谪之也两人者皆未释有毁冕者
卷十六 第 34b 页 WYG1237-0427d.png
数言其佻薄放恣不可用遂并潜皆死非命十六年九
月十七日也士君子闻潜死皆嗟惋悼惜又相与出资
收殡之文明门外其妻时随在北京恸夫非命哀毁不
食数日亦死明年其家始启殡归而合葬于泰和县北
下龙门仰天湖之原梁氏其先家长沙唐有进士曰震
徙荆南又七世曰胜用仕南唐为徵事郎徙今泰和又
十世赠知吉州曰逢吉二子皆仕宋伯君崇累官起居
舍人兵部员外郎直史馆知凤翔府仲君杰累官同知
卷十六 第 35a 页 WYG1237-0428a.png
黄州府入为翰林院编修官君崇五世孙蕃景定三年
进士太常博士知宣州改抚州生才可才可生彦卿彦
卿生不移娶陈氏元潮州儒学教授以道之孙生男子
二人长即潜次混潜字用之自幼好学警敏嶷然有钜
人志尝受经于乡先生王子启及舅氏陈仲速入则浸
渍不移先生之教父子兄弟讨论切劘无虚日故所得
率出其同辈用之甫弱冠其文论议已驰骋颉颃诸先
辈洪武丙子选乡试明年授四川苍溪县学训导苍溪
卷十六 第 35b 页 WYG1237-0428b.png
僻远过使客终岁无几人而山水可适其学者前此未
尝遇明师用之乐得其地旦暮坐讲席开谕辨析必尽
其说诸生皆忻忻有向进意稍暇独行清流茂树间吟
咏自得又明年用荐除广东四会知县授承事郎推诚
爱民刬宿弊崇宽政临之以平易导之以礼让致勤抚
字稍暇辄就学舍亲授业诸生岁馀民咸悦服而争讼
息学校兴流徙来归以累千计县有泷桥河世传吏有
廉平之政即河水清自用之至讫其去河水澄洁可鉴
卷十六 第 36a 页 WYG1237-0428c.png
又明年改阳江又改阳春治之一如所以治四会者而
阳春猺獠环处稍不得所欲即兽怒跳蹶不可制用之
待之如子而不拘于法亦皆尽诚事县令如父敬恭命
令惟恐不及所历之处将去人皆遮道留之不得至有
流涕者永乐元年召修太祖皇帝实录书成升翰林修
撰授承务郎赐白金五十两织金衣一袭文币四表里
五年命以本官兼右春坊右赞善进儒林郎时修永乐
大典召至四方儒学老成充纂修及缮写之士几三千
卷十六 第 36b 页 WYG1237-0428d.png
人人众事殷特命太子少师姚广孝礼部尚书郑赐总
之已而赐卒命礼部翰林院就本院推举才学服众者
代赐遂举用之用之方公明决莅事有程而惰慢放肆
者有不乐之相与诬其过于上上问具对云云上曰梁
潜言是遂抵造诬者罪于时以文事裨益皇太子尤为
所重上幸北京驿召赴行在八年南还十一年复扈从
北京十三年考礼部会试十四年南还升侍读明年复
北狩将发亲择侍从监国之臣时翰林独留学士杨士
卷十六 第 37a 页 WYG1237-0429a.png
奇特诏尚书夏原吉吕震方宾举一人副之遂以命用
之其在皇太子前累累进善言皆见嘉纳而宠以赐赉
是年考应天府乡试盖明年及于祸矣呜呼用之闿爽
弘毅耿介自执其智足以烛几其德足以及物其才足
以兴理其自任之重不肯下古人凡士君子哀而惜之
夫岂以私用之也哉用之之学通诸经尤长于诗易自
十五六已用意周程朱张之书壮而益探其微为文章
驰骋司马子长韩退之苏子瞻亦间出庄骚为奇务去
卷十六 第 37b 页 WYG1237-0429b.png
陈言出新意古诗高处逼晋宋所著有史论若干篇碑
传记序铭颂赞述若干篇五七言古近体诗若干篇皆
可传后与人交蔼然有相辅之义人有过而诮之不为
依阿取容及其能改欢好如初焉用之死时年五十有
三娶杨氏子男四果楘楫榆皆知务学果楘皆举乡贡
未升二女长嫁袁俊次嫁进士刘准孙男几某某皆秀
朗可望造物者殆以是报之欤梁杨世婚姻家余长用
之一岁少学同业壮而仕于朝同官知用之孰有深于
卷十六 第 38a 页 WYG1237-0429c.png
余哉故其葬也宜余铭而余铭之亦岂出乎其私哉铭
曰楩楠之苍苍可车可梁灵芝之煌煌瑞世之章曷其
举之又中毁之夫毁于琢曷全于璞理有瞢瞢为善罔
祐颜短蹠长从古则有从古则有善者徒伤尚有传者
其永不亡荣禄大夫少傅兵部尚书兼华盖大学士杨
士奇撰
 
 
卷十六 第 38b 页 WYG1237-0429d.png
 
 
 
 
 
 
 
 泊庵集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