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1237-039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泊庵集卷十二
              明 梁潜 撰
  传
   一槎翁传
一槎翁泰和人年方冠从事入台府声籍甚既而入礼部将
命于四方负盛气英伟动人选为给事中命方下以忧去自
是沈滞低徊者三十馀年凡六考皆卑官最后为江都典史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1237-0392d.png
寻复罢去皇上即位以高皇帝旧臣例加赉予俾退休于家
然一槎须发皓然老矣自以宦途飘泊之馀风波所激触枯
朽而摧濯生意尽矣而犹汎乎不知其何所止也因自号为
一槎其生平政绩有过人者一槎皆委掷弃去不肯自道于
人因念一槎方壮时面如玉雪秀眉疏髯高材而俊略雄迈
盖一时使遭遇知已出其所长而用之其所至何如也今既
颓暮犹时矍然有意时务性喜饮饮酣而歌声如金玉谐嬉
敖谑机应不穷然一槎外若黠而中情实朴人每从其后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1237-0393a.png
揶揄之一槎不知也尝一至京师与饮之醉慨然曰吾
之槎今休矣上昆崙而望河汉世无复知我者栖沟壑
之恬流与燬梗聚萍相依以少息吾之槎其止于斯矣
乎乃归买田负郭筑室于故邱轻裘缓带日与二三故
旧徜徉往还欣然以此终其身也一槎姓罗字仲矩因
其老又谓之一槎翁云赞曰予闻河南欧阳参政云罗
君在江都为政阔略无文而洞见隐滞学士儒生多所
不喜然甚得民欧阳又数数问罗君今已老尚康强无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1237-0393b.png
恙否其有意于一槎如此然吾观一槎甚自适无一毫
憝容孔子称柳下惠不卑小官一槎其近之哉因为之

   疾退子传
疾退子泰和人也仕不显于时又以盲废故自号曰疾
退子疾退子少时豪迈颖敏气英英然盖其五世祖复
之宋神童也疾退子既负其地以自高又不肯阿合下
于人故所交多一时名士其仕也虽卑官甚廉及废而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1237-0393c.png
归也贫益甚又尽丧其妻子且老矣练裳草履低徊蓬
蒿之间巡除卓杖歌声激乎霄汉然时遇事不平犹拊
膺愤然人望见多引去避之独所为歌诗人得之无不
爱也自顾无所为于世乃推衍邵子先天数术以测人
之贫富穷达寿夭亦阴以验其人之贤不肖或得其似
焉辄以自笑而喜口固不言也然疾退子尤数奇元乱
时尝与其母俱陷贼中疾退子被伤死道上气方属遇
他盗怜之捣炭为屑以药其疮裂衣以蒙其首气始苏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1237-0393d.png
血淋漓被面上又负其母四顾甚急忽遇贼帅悯之留
止其旁舍与之赋诗饮之酒而劳苦之明日径遣出城
众异之以其为孝感也疾退子平生所遭窘迫如此又
穷独终身此岂非命耶盖人情有不能堪者而疾退子
视之泰然古所谓知命者其疾退子哉于乎世之耳目
聪明享有百禄意无不得独其中不能泰然如疾退子
者抑独何也疾退子姓邓字学诗云
   胡敬方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1237-0394a.png
先生讳直字敬方其先本熊氏世为丰城人父达天仕
元为福州路录事卒于官先生幼孤鞠于古田县尹胡
时中因姓胡氏徙为吉水人先生幼已颖悟稍长敏于
记诵胡公爱之遇如已子年弱冠益刻苦自厉锐意于
六经孔孟之书已而致力于濂洛周程之说穷阴阳之
化以极夫性命之原探道德之旨以明夫周孔之绪其
立志广大故其游心也高明其用力未尝少怠故其所
造深远所居凤凰山西涧之上学者称之曰西涧先生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1237-0394b.png
尝独坐一室掩卷而思思而有得也辄援笔肆书顷刻
数百言不止尝语学者以为古之圣贤以其方寸之微
应天下无穷之变著之于事业可以为万世法后世豪
杰之士弛张措置能中乎机会者特偶与之暗合耳求
其所谓明体适用如古之人者未之有也因以谓今之
学者欲从事于圣贤之事功当必先明乎圣贤之道而
后可闻者莫不叹服先生尤深于春秋之学每欲学者
即王霸之盛衰明世道之升降而后求之圣人予夺之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1237-0394c.png
旨其用意精诣绝出故其所见非寻常局于所闻者可
儗也又曰不能明春秋大义于千载之上而欲折衷人
事世变于千载之下者未必合于道也大抵不为徒学
欲折衷行之者如此然先生为人虽简易以接物而亦
峻立以自守虽疾恶之心常胜而和易之气益蔼然也
闻人之善其称道奖劝若已有之至于人之过失未尝
一出诸口不忤意于势不矫情于物虽闾里童稚待之
亦必以诚其为文词善论议意所欲言辄浩博宏放而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1237-0394d.png
必本之于道远近知慕其文而独不知其于义理之学
尤深也凡从之学诗书春秋以决科者皆中进士高第
独先生屡贡辄黜或读其文谓先生宜少贬其说以同
于众先生曰不然学之道必求其至使浅其说而可合
吾宁不合之为愈也以便于养母求为乡校弟子员既
而其子槩以进士擢监察御史先生乃自乡校贡于太
学踰年始中应天府乡试远近闻者大喜以谓乡贡士
得先生诚惬公论也就北京会试复以下第南还遂乞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1237-0395a.png
告归省先茔至家之明年得疾卒矣年若干闻者痛惜
之其所著文有春秋提纲西涧稿钟陵稿诗赋杂稿总
若干卷先生之就会试也适予为考官既开榜皆骇然
以失先生为问因亟取其卷读之其文之壮浩浩乎如
长江之洪流可惊愕也以偶脱经题一语于法不得取
同考者执其文相视叹息而止及予出试院一见先生
先生抚手大笑因诵东坡送李荐之语曰可不牵羊载
酒以谢玉川邪欢然不以毫发介意士大夫由此益高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1237-0395b.png
之不数日遂去予因饯之以诗时永乐十三年二月也
嗟夫士之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
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自圣贤之教不明俗学之卑陋
甚矣使其心少知内外轻重之分则必能反躬以求其
大者固乃谫谫焉驰其志于文词利禄之间荡乎其莫
之止也可胜叹也哉方狂澜既倒之馀有能卓然不随
波而靡者其亦庶几乎古之笃行者矣而何可使之泯
灭于后世而无闻耶吾故于先生之殁既痛惜之以为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1237-0395c.png
不可复得因择其平生学问之大端著之于篇使读之
者不独知先生或因是有以感发其志意云
   王伯贞传
公讳泰字伯贞姓王氏吉之泰和人其先世盖多显者
独公父祖数世不仕父子与元季授福建行省照磨改
吉安路治中皆不受迨国朝初开端本堂召至以为说
书既而授福建盐运司副使以老疾乞还乡里所居种
竹满亭学者尊师之因号为竹亭先生公自幼学易于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1237-0395d.png
其家性极颖敏时安成刘云章先生尝从虞邵庵先生
讲明理学得濂洛图书太极之蕴公往受业焉时共学
者数人先生独称公足以任重行远久之公追省其季
父于宦所穷苍梧三湘之胜溯大江历三峡以纵览夫
岷峨之壮而其气益浩然洪武十五年以聘至京师同
时至者凡五百馀人太祖皇帝亲御奉天门试之公所
对为第一既而与论太极公之说尤称上意授试佥事
出按广东雷州既至问利病于民言特吕塘之水灌东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1237-0396a.png
洋田万顷乃寇准所开故渠也不可废不旋踵公去而
渠复民大便之改工部主事丁外艰去官以起复后期
谪居安庆者十年复用荐起知琼州公是时年几六十
矣精练之才博达之识隐然蓄之益深而其温厚和易
之气蔼如也先是崖州黎民报雠杀人而府卫以反闻
且张大其事冀用兵得渔取于其中遂发卫所之兵往
剿之一方汹然会公至廉其实以身任之卒捕雠杀者
数人以复于朝兵卒不发而崖之民赖以无事琼之野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1237-0396b.png
其田岁常三获以赋于军然军中收不时受俟民乏而
敛急则因之以要利焉公为立期以三输之其弊遂绝
岁甲申琼大旱公祷之大雨既而闻城南十五里外至
精澜浦尚不雨公又祷之诘旦适往精澜浦视番舶雨
亦随至民为之鼓舞曰太守雨数年其政大行狱讼止
息旧尝为奸利病民者皆屏迹不敢出有欲阴俟公之
短而挟持之者久之无所得卒亦化服为良民田野日
辟流民相率来归者万三千馀口郡既无事遂新学校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1237-0396c.png
课诸生一意于教化盖在郡中十五年而以病及往来
道路之日半也然环琼数千里内凡三州十三邑其民
无问识与不识皆爱公如父母其以内艰去也号泣而
送者十馀里不绝是时广之东语贤守公为最焉服阕
改知肇庆府未行而疾作卒于北京万宝坊时年盖七
十五矣公平生尤孝友其季父无子公事之如父事其
继母尤笃其学无所不通为文高迈有古意其于性命
道德之理则得之于师承之间盖深矣予与公同里且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1237-0396d.png
有世好自公之守琼适予为令肇庆连易三县闻其行
事尤详及予为史官于翰林公之子直亦以科第入为
同官故其没也予既哭之以辞因又取直所为公行状
参次所闻者为之传云赞曰予往年数见公饭啖异于
常人志气伟然亦何其壮哉而今羸然身不能胜衣举
觞微噍辄止岂既老而衰者如是耶然予窃观公形虽
惫其神益精明至死不少变则其所养之厚自有不随
气而耗者矣然予又闻公在蜀时往来青神峨眉之间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1237-0397a.png
遇异人授书颇玄秘果然则公之所自得固有异于常
人者乎予不能尽知之姑述其为政之槩以俟异时太
史氏著循吏者采焉
   钱可大传
可大名瑛姓钱氏本吴越王镠之后历庐陵刺史匪再
世曰和自庐陵徙吉水又四世曰程程之子诚可皆以
科第有声而可大之祖本和号梧冈先生者尤笃行之
士也可大生十八月而孤稍长性颖敏年十三以书经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1237-0397b.png
中临江路赏试既又中抚州路赏试然是时元祚日非
红巾盗起所在皆争为雄长自至正丁酉五六年士大
夫颠顿甚矣可大奉其祖及其母崎岖以避之走庐陵
之富田迁泰和之梅冈既又走其邑之大洲寻又奔走
雷州最后庐陵之李坑李坑路极险盗又追及之梧冈
被鎗不死缚之以行可大闻即冒白刃奔诉乞以身代
盗并系之可大诉不已梧冈亦哀诉其无子唯此一孙
耳两人因争相代死情亦悲惨贼怜其意遂两释之可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1237-0397c.png
大方脱时其母寻亦被执而可大妻张氏翳伏丛薄中
窥见贼已执其姑即自出迎谓贼曰我姑老矣请释姑
而缚我贼熟视良久即解缚其姑缚张氏张氏既就缚
掷所携袖中双鞋与其姑诀曰妇无用此矣且行且睥
睨其姑稍远即骂贼不复肯行遂死之变故仓卒之顷
而一时愤然求死以全生者若素约然何其可悲也迨
国朝兵定有司以可大之贤凡三荐之皆以亲老辞亲
既没终身为之悲痛梧冈故所筑楼可大每一登之辄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1237-0397d.png
流涕因名之曰思楼其孝行笃至世盖少见也然其为
人颇豪健慨然以气自负乡有剧寇尝杀人有司惮不
敢捕以属可大可大立捕杀之年若干卒于家一子曰
遂志今以科第得官为山东按察佥事云赞曰吾尝过
钱氏所居其地今所谓钱塘者爱其山水清旷因登高
而望焉其南数十里外峻峰跃起视众山特高云其北
即宋丞相文信公故居也诸老人言丞相往事与史传
所记殊异因言可大之避乱也居其山下最久其被执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1237-0398a.png
也亦几不免余既壮其山川又闻可大事思见其人而
不可得也因为之传云
   徐孟昭传
公讳旭字孟昭姓徐氏饶之乐平人其先南昌人也居
乐平者十七世世以儒为业公幼颖悟稍长从其乡先
生蔡仲渊授春秋为文辞已超诣拔出见者皆奇之年
三十一登洪武乙丑科进士第行浙江道监察御史入
为礼科庶吉士日记事侍上左右上方属意天下进士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1237-0398b.png
每朝群臣退独进士留被顾问上未退不得退也一日
上呼公至前将有所任使而公奏对弗克称旨上以其
迂也命分教于涿州之房山复教谕凤阳皆以忧去服
阕擢安王府纪善用荐者升为知州入史馆上书论天
下事多不能合公益落落自殊无所顾惜遂自史馆出
为考功员外郎及今上即位迁郎中预修高皇帝实录
明年拜朝列大夫国子祭酒又明年罢为翰林修撰以
卒公在高帝时素以笃学见称数言事切中当时高帝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1237-0398c.png
嘉纳之然欲老其才故抑之久而未有以用之也及在
考功拒请托抑侥倖是是非非毫发无所遁其情而尤
以谓天下之治与教在守令与教官守令教官弗称其
任者尤精覈之无少贷众望风諠腾公持之益坚及在
太学亦如在考功时然公纯谨君子也虽盛威严而中
情简质好恶出乎其至诚至于卓卓自守激之而不动
挫之而不挠人未有过之者也居太学仅一年诸生凛
凛谨自修饰而其僚属之不便者已哗然议之矣惮之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1237-0398d.png
者方侧目于下忌之者又背沮之于其私至相与揶揄
其所为公以此竟罢改云南参议君子莫不惜之及陛
见上察其无他特命除翰林修撰俾预修永乐大典为
副总裁方向用之而公卒矣时年五十二上闻之悼惜
敕赐棺以敛遣礼部主事端礼谕祭焉公盖终身坦夷
不事表暴而其嫉恶刚劲人有所不堪者世以此高之
而亦以此龃龉者众也其为学明于义利之辨为文约
而明喜荐士所荐最多且贤屡考试科举其得士最盛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1237-0399a.png
而尤孝于其亲自凤阳考试河南时入朝告归省其母
疾方亟公闻倍道疾趋至家母疾忽为之愈数日竟卒
人以为孝感所致云赞曰考功与大司成皆国家要职
非得才贤誉望之士以居之诚不可也然而信道明义
笃行如公者往往犹难之岂天下豪杰群居之地是非
好恶所聚非素有驱驾笼策之才者终不足以骋耶自
公在大学与考功人情固多不附也及其殁已久相与
称贤考功与贤司成者必曰公事须久而后定亦理之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1237-0399b.png
常然无足怪者独念圣上于贤士大夫保全覆护如公
者盖有无穷之恩焉予素知公恐其久而失之也因取
其行事而论次之
   义马传
义马者应承完所乘马也马颇俊逸左右持羁者数人
仅足抑之非其主辄弗得乘然自归承完颇驯承完由
胄监生举进士第为吉安泰和县令泰和号难治承完
至摘罚群奸不少恕于是摇毒以肆虐者一旦敛迹民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1237-0399c.png
赖以息郡之胥徒来要利于民者往往垂橐去不敢出
一言然承完质直材能不及中庸口吃吃每遇事未言
而气已盛民益喜之郡益恶其所为累搆陷之承完积
不能平辄举郡之不律事十数往诉于朝或者曰子讷
彼皆巨蠹且狡宜少忍之弗听后竟弗能悉白遂死焉
郡闻之即收市其马以官价偿之马且行闯门数四即
返执策者盛怒笞之马辄人立良久马垂双泪如水终
不可动邑丞躬造马所谕马使且往马蹭蹬强出门去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1237-0399d.png
累累然众皆扼腕焉马亦无复旧态矣暨至郡隔河五
里许徘徊顾来时路酸然嘶不已遂不复渡死于水滨
牵马者舁死马以归君子曰马来归承完时固有主矣
乃独不负承完固知人不忘报也哉承完在邑仅半载
许豢养之恩能几何焉马不肯背主归雠以死世谓马
比德君子岂不良然
 
 泊庵集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