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卷十六 第 1a 页 WYG1104-070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范忠宣集卷十六    宋 范纯仁 撰
  墓表
   范大夫墓表
朝散大夫范君讳子仪字中存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
令讳德隆之曾孙资政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赠开府仪
同三司祈国忠献公讳雍之孙尚书兵部员外郎直史
馆赠兵部尚书讳宗杰之第三子妣永安县太君陈氏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1104-0706b.png
故相郑国文惠公之女也范氏其先太原人自忠献公
在仁宗朝入陪枢衡出秉旄钺有勋劳于王室太原之
范于是大显子孙蕃昌世推以为盛族君以忠献公荫
授秘书省校书郎公薨遗恩迁太常寺奉礼郎君年尚
幼请于祖母臧夫人曰不幸吾祖捐馆忍复因此进官
耶愿改奏他亲夫人奇其言遂奏尚书从堂兄宗本属
告命已出弗许辞众知其志趣远矣初命监邓州商税
有持金帛私出城者吏执之欲倍税而纵之君察其物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1104-0707a.png
非所宜有送州以治果皆巨盗监西京长泉税兼采柴
务旧制役卒日有定课虽祁寒暑雨必如其数卒或买
薪输官以是多冻馁为盗民居患之君抚存区处积日
会数并输皆乐事劝功不踰岁所增者千馀万而卒尚
有馀閒得以为生于今便之监杭州税凡掌市征取之
若太宽而岁计入则倍历知忻州秀容河南府伊阙二
县签书彰武军节度判官丞相韩公宣抚陕西雅知其
才就举通判州事塞下华戎错居岁月浸久多冒耕者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1104-0707b.png
经略使上闻委君提举根括得二万馀顷以增募弓箭
手步骑万有六千边兵益彊考课为天下第一特除知
博州又易赵州皆以避亲不赴乃知汾州又避亲改耀
州还朝为开封府司录参军大臣交章荐之改三司勾
当公事擢提举京东西路常平仓河决澶濮水汎诸郡
岁荐饥民流散天子忧之诏委君赈济东西两路君多
为方计所存活二十馀万时诸郡方完城垒君请募饥
民给粮以役之计工十有九万未几而成公私赖焉初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1104-0707c.png
朝旨赈济及夏成而止君上言民遗弃幼稚尚数万无
归请赈至秋听人得收养诏从之所活老幼者又数万
就为本路转运判官君奉使不为苛察务安全官吏法
令有未便于民者必以上闻率皆见从故所至以宽厚
称丁永安太君忧服除授广南西路转运判官未行改
利州路君以职在巡察当勤恤民隐州县多居山险君
不避跋履之劳虽穷僻无不至以冲冒得疾元丰六年
十月六日终于官舍年五十有三累阶朝散大夫勋上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1104-0707d.png
护军服五品娶周氏封寿昌县君子二人长曰镐太庙
斋郎次曰铎女六人诸孤奉君之丧以七年二月三日
葬河南宣武村北邙山先茔之次既葬请余文以表其
墓余与君有葭莩之亲知君之行为详故不得辞惟君
生于贵阀而不骄长于吏道而不矜仕优而志愈谦治
办而力愈彊其居家也孝恭其事上也忠笃其涖官也
勤恪其治民也恺悌行已始终人无间言可谓士君子
矣君之昆弟六人皆以才行称显用于朝而君不幸未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1104-0708a.png
中寿而没不克究其所有其命矣夫故书以表其墓
  神道碑
   太子太保宣简田公神道碑铭
惟宣简公既改葬于河南府寿安县甘泉乡之龛涧里
后十有六年其配永嘉夫人富氏命其子承奉郎旦以
公功行之状易名之议志圹之铭属范某曰昔先文正
公当朝号知人而吾夫乃所荐进士及公辅政吾夫遂
居近侍而继亦大用周旋岁久为志同道合唯是墓隧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1104-0708b.png
之碑至今无辞以刻敢以为请某窃惟庆历嘉祐之际
盛矣君明臣贤相与讲图治功而公以高文大策进预
国论出入要显遂总机政某幼侍先君熟公之貌及长
又得公出处终始之大节为最详乃不敢辞惟公其先
京兆田氏后徙信都晋末契丹略地河朔以公皇祖太
傅北归生皇考太师景德初契丹寇澶州以生口数百
属太师哀之曰是皆何罪而使就死地夜悉纵去乃自
拔来归朝廷官之至太子率府率以终始家开封而葬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1104-0708c.png
阳翟遂为开封人公太师长子也少有奇志慨然喜功
名读书彊记博览一经目终身不忘为文章秉笔立成
瑰富雅健尤长于论事初举进士赐同学究出身不就
再举遂中甲科补江宁府观察推官以母英国太夫人
李氏丧罢服阕调楚州团练推官就监转般仓改秘书
省著作佐郎举贤良方正对策第一迁太常丞通判江
宁府上书论时政甚切赐诏奖谕方且以谏官召会赵
元昊反西边用兵夏文庄公韩忠献公与先公经略陕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1104-0708d.png
右言公材请以自佐乃为经略判官直集贤院参都部
署司军事时承平久将不知兵兵不知战每出辄败衄
人心危惧其后制宜防患卒能以计禦贼公裨益为多
大将前设攻守二策又欲专用攻策悉数路兵出击贼
已得请公力言其不可乃止又上备边十四事多见施
用召还为右正言判三司理欠凭由司权修起居注遂
知制诰判国子监西兵久不解关陜大困韩忠献公以
枢密副使出宣抚而公为之副使还判三班院又诏公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1104-0709a.png
视河北兵食而保州兵士杀通判婴城作乱即以公为
龙图阁直学士知成德军真定府路安抚使公以兵至
城下贼惧开门自缚入诛首恶数十人遂定以功迁起
居舍人移秦凤路兵马都部署经略安抚使知秦州丁
太师忧是时边帅遭亲丧多为诏夺公恳辞起复上又
遣中贵人手敕起公公不得已请归葬阳翟然后还治
既葬托边事求见上曰陛下以孝治天下今朝廷不为
乏人而蝼蚁之志不获自尽臣死不瞑矣因泣数行下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1104-0709b.png
上闻其言恻然又视公貌瘠甚不忍夺其志乃许终丧
服除加枢密直学士泾原路兵马都部署经略安抚使
知渭州转尚书礼部郎中俄迁右谏议大夫知益州充
益梓利夔路兵马钤辖淯井夷人犯边势且与乌蛮合
公盛兵甲临之因遣人招辑皆惶惧请命蜀经王均李
顺之乱人易动先是许守将以便宜多专杀立威虽小
罪或并徙其妻子出蜀以故老幼死道路丁壮逃而为
盗者甚众公至首询问民间疾苦视贫弱不能自存者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1104-0709c.png
振业之先教诲后刑罚果桀恶然后致之法蜀人安之
奏减三司市布增常平岁籴以备凶歉蜀大饥人无莩
亡论者以公治蜀大略有张忠定公之风治状闻玺书
褒谕迁给事中召守御史中丞充理检使未至复以旧
职权三司使加龙图阁学士翰林学士迁礼部侍郎遂
正充使天下财赋自景德中尝会计至是公始复钩考
出入虚实之数盖岁入多于景德而所出亦倍公以谓
天子恭俭无妄费而有司用度乃如此其弊不革则殚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1104-0709d.png
民匮国日益以甚顾非主计者所得专则为皇祐会计
录六篇上之并乞颁示二府冀人主知其故而与执政
图之上览之嘉叹未几遂以为枢密副使天子平日固
待公以有为及是任事事无巨细悉以访公公知无不
为亦言无不从嘉祐三年六月除检校太傅充枢密使
故事大臣进拜多以次迁公始超其列人皆知上属任
意笃不久公且相矣是年十二月暴得疾不能兴上闻
惋骇亟敕太医诊视中贵候问加损相望于道公辞求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1104-0710a.png
去位章凡十五上犹赐告不许公意愈坚乃以为尚书
左丞观文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提举景灵宫事公请
不已于是以太子太保致仕居数年疾遂笃以八年二
月乙酉薨于第享年五十九诏辍视朝赠太子太傅赙
恤甚厚公仁厚长者貌称其心与人言谆谆款密唯恐
失其意而其中有以自守嶷如也友爱诸弟人无间言
自为小官未尝私谒执政器宇恢然常以天下自任识
者知其必至公辅在谏职于小事未尝言独引大体启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1104-0710b.png
迪上心凡欲人主总揽威权分别贤不肖抑侥倖明赏
罚以救时弊当是时仁宗锐意太平数咨访大臣以天
下事其所兴为公建明为多与富文忠公少相友善夫
人即文忠公女弟也迨公为枢密使而文忠公实为上
相同时道行位冠百僚搢绅不以为二公荣而相贺以
为天下福也公既被疾下至闾巷咸戚嗟听伺冀公复
起而公竟以疾薨矣悲夫公讳况字元钧皇曾祖讳某
赠太保皇祖讳某赠太傅皇考讳某赠太师无子以弟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1104-0710c.png
之子至安为嗣卒又以至平为后焉始公以嘉祐八年
四月葬许州阳翟三封乡西吴里之先茔居久之夫人
梦公若平生以为水不可居既而复梦云然即发圹公
柩果为水欹夫人乃自护还洛而以熙宁七年五月改
竁焉呜呼公之神灵其不昩如是亦异哉铭曰
田氏阴德由太师积脱人而死报不躬获克生宣简为
时贤臣其贤维何于时有陈秉哲蹈仁有煜其文于皇
仁宗俊乂盈朝发策大庭公维董晁乃司边画荒秽以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1104-0710d.png
薅乃理邦财公私以饶遂都庙堂谋谟枢极帝曰休哉
维吾夔稷文经武服无施不当帝畴公劳方倚为相胡
以疾婴而失民望士怀致君所难者时功多享厚谗毁
或随公遭圣明坦然设施不终大耄天实为之新宫孔
安寿安之道刻碑墓隧来世之考
  行状
   大中大夫充集英殿脩撰张公行状曾祖谊皇
   任中书舍人累赠左仆射曾祖母太君李氏祖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1104-0711a.png
   去华皇任尚书工部侍郎累赠司徒祖母郡君
   王氏郡君王氏郡君高氏父师德皇任左谏议
   大夫累赠太尉母郡君潘氏陇西郡太君李氏
   本贯开封府襄邑县锦绣乡濯锦里
公讳景宪字正国太尉公第二子其先河朔人七代祖
达唐末为亳州刺史遂家于襄邑至司徒公始为洛阳
人公天圣四年以太尉公薨授守将作监主簿明道元
年迁太常寺太祝监西京商税院局事脩举吏不敢欺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1104-0711b.png
迁大理评事卫尉寺丞康定初河东始籍民兵慎择令
宰公以安抚使天章阁待制吴遵路秘阁校理石延年
荐擢知并州榆次县榆次素号剧邑前令多以不职免
公至则大治改大理寺丞庆历四年丞相杜正献公参
政丁文简公连章荐公超迁通判棣州改太子中舍以
本路职司避亲就移通判齐州齐多盗贼而狱讼繁夥
公谓民迫于饥寒不能远罪若一置于法则何所措其
手足由是原其情之轻者皆释不问自此盗贼衰而狱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1104-0711c.png
讼简少公以辞学尝预贡士之选而见遗于礼部遂不
复再举后丞相程文简公两荐公乞召试出身公曰君
子进以道仕以义何必假此而后奋乎卒辞不就八年
改殿中丞知梁山军梁山介于川陜民俗乖戾至有父
子异居而杀人以祭鬼者公以谓虽远方亦当齐其风
教即峻加惩革未期月而民不敢犯以祀明堂恩迁国
子博士赐五品服皇祐五年以尚书虞部员外郎知海
州州有富民丐子以养而为凶人教其怨家讼之累岁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1104-0711d.png
不决公亲讯其事尽得诬枉之状即流所教人于远州
其连系几百人尽释之莫不欢呼而去迁比部嘉祐初
仁宗患茶税不均遣使诸路较定公被命湖北凡一年
悉按园户虚实以定其税所入不减旧而民无不均之
患四年使还权三司开坼司兼提点催驱公事未几改
开封府判官天府浩穰自非通才敏识则不足以胜其
任公发奸摘伏洞见情伪老胥猾吏傍视惕息畏之犹
神明时豪宗大姓犯法者尝请托于府僚有与故尝往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1104-0712a.png
还者亦阴为之地公持之益坚而于法终不少挠自是
都下翕然称之以为一府之望开封捕盗赏法获贼于
旧城者比新城为厚时有杀人于新城外而捕者乃云
获于旧城以觊厚赏辞已具公密讯其囚乃捕者日以
饮食恩意诱使杀人且邀于旧城而执之遂置捕者于
法有忌公者乃讽言路谓公侵擅尹权仁宗察公之直
而不听迁驾部充淮南转运副使山阳令郑昉贪赃累
十万监司以其亲族多在显要莫敢按公曰法当先于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1104-0712b.png
贵权而于凭藉声势者有所不行则法尚可存哉乃穷
治其状会英宗登极赦昉得以不死犹除籍流窜岭南
自是贪吏震畏引去者数人淮南发运司常预借滨淮
廪米以充诸路上供之数虽有文具而不即偿公以谓
诸路漕挽各有所职不容相侵即戒郡县不复得借因
此衔怨搆飞语于三司务为中伤公曰我职当尔岂可
诡随以苟自安设三司不我察我何恤哉八年英宗即
位迁主客郎中又迁金部九年移京西转运使丁母忧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1104-0712c.png
公至性过人一夕号恸髭发尽白终丧哀毁若不胜服
治平三年服除授京东转运使今上即位恩迁司勋某
官王逵尝累任监司以苛酷闻及致仕还乡里而贪恣
不法为乡邑之害妄称受朝廷密旨察郡县过失以胁
持上下因取贿货一路畏之莫敢与校公悉条其罪上
之遂羁徙宿州乡邑莫不称快所部郡守有以贪污闻
者未至官先谒公公曰君昔在齐州已为民患今又欲
为兖州患耶其人惧即请老而归未踰年移江南东路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1104-0712d.png
因奏议漕挽之弊盖由主者皆三司冗吏本无廉隅与
舟人侵攘为奸甚者沈其舟以灭迹宜代以命官且明
其赏罚之格则可以绝其弊朝廷行其议迄今为便熙
宁二年移成都府转运使过阙上嘉公才留为三司户
部副使未几奉使北敌还复使西陲按视啰兀府宁二
城公受命即奏曰二城不可守臣固不待到而后知既
而行未半道而府宁果已失守及还朝更陈啰兀不可
守之状且曰边防本无事皆王人生事邀功罔惑朝听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1104-0713a.png
以至于罪非严行惩戒则疆场无由安静一日上谓公
曰河东凋瘵卿当出总漕事授集英殿脩撰河东都转
运使仍赐金紫时朝廷方行民输钱免役之法议法者
有希司农旨欲以佣直之外广增其数以宽剩为名者
公折之曰免役之法正欲惜民力可因以重敛乎况河
东地多山瘠民情俭啬多取之则虐矣迨所议定总一
路岁费佣直之外才取数万缗以备凶岁朝廷从之暨
常平新法之行州县多不晓法意而失于宣布司农奏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1104-0713b.png
请下诸路监司覆按所部行之差谬者悉俾正之他路
或即加按劾群吏讻讻唯公所部但改正而已未尝有
所劾也议者欲以河东分为两路朝廷以问公公曰河
东之田肥硗不同郡县财赋两属不能相通而用矣分
路为不便朝廷从之时民力疲困仓廪虚匮公均其税
赋乘岁丰为储积未逾年民力遂宽而兵食有羡逮公
之去虽穷边小垒皆有数年之蓄六年改太常少卿七
年擢授右谏议大夫再任明年移高阳关路安抚使兼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1104-0713c.png
马步军都总管知瀛州先是雄霸之间岁出金帛购谍
者以揣知虏情公下车未久谍者自雄踰莫而至公谓
幕府曰谍者远来徒觊厚赏若不抑之殆且生事即醉
以酒夜遣亲信吏载还雄州俾雄守以状闻他日王人
锡冬服部将有被酒后至公召立庭下责之由是军中
肃然有掌庾吏曹谏恃戚里不法累赃至死监司庇之
犹欲荐举公悉按其罪无所顾避元丰二年召赴阙因
登对具奏熙宁以来岁多凶歉百姓积逋甚众今岁一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1104-0713d.png
小登州县督促使偿累岁之负道路流言以谓其害甚
于凶岁愿少假以纾元元之急天子可其奏以付有司
因自乞便郡就差知河东陛辞日从容奏曰臣愚误蒙
陛下拔擢猥备法从常愧绵力不能补报今犬马齿衰
恐一旦捐沟壑不复再望清光区区之诚终欲竭尽臣
闻圣人以天下为度其于四夷何所不容以陛下英武
宜无不服比来西南远羌乃敢跳梁犯边殆边臣扰之
耳若进兵远讨则恐粮饷不继坐困我师亦恐交相杀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1104-0714a.png
伤干犯和气将致饥疫之菑则迩人先受其弊矣上曰
卿言是也盖朝廷有不得已耳三城为京辅要郡每郡
岁秋夏常以大河为忧水官务省近费而不计远功故
连年决溢以为民害公至请增岁费又展北塘以当水
冲其害遂息俄以本路转运使亲嫌乞移他郡元丰三
年徙知同州坐失举左迁朝议大夫知房州踰岁上惜
其才复大中大夫知兖州未赴感疾以是年十月十五
日考终于房陵之正寝享年六十有七公天资英特少
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1104-0714b.png
有大志方为儿时从母夫人过外氏李文靖公家与群
儿游独不好戏弄外家异之太尉公捐馆公方十二岁
处丧已如成人母夫人尝有疾公忧形于色寝食兼废
躬治药剂为杵伤指亟以衣覆之惧贻母夫人之忧母
夫人李氏父太傅公有人伦之鉴尝抚公背曰此儿风
骨秀异发言不妄必能大张氏之门相国王沂公亦以
太傅公言为然及长侍奉母夫人竭力养志凡四十馀
年未尝少有颜色之忤龙图尹公师鲁负天下重名爱
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1104-0714c.png
公之才两以女配之公既游师鲁门益好春秋学与朋
友论辨古今至忠义名节之际必慨然叹息常欲身行
之故历官所至无不称治虽有积弊素不振者于谈笑
间决之莫不当理退食宴坐披玩图史淡然视轩冕若
无足以动其心者又其自奉甚薄所得俸禄皆均施内
外亲族故历仕虽久而家无馀赀视兄弟之子情均已
子有少孤者必先已子而保任之家居有法度尝戒诸
子曰汝曹立身行已当以孝悌忠信为先苟不由礼义
卷十六 第 17b 页 WYG1104-0714d.png
而进虽富且贵亦吾所耻矣方其副三司也士论已为
即当进用而公守道自信非公事未尝及执政之门故
居三司最久而不迁凡出仕五十年历敡三朝其所设
施皆可为法然公性谦厚既不自矜异复不妄许可故
独为当世贤者所知杜祁公富韩公尤所信重及坐失
举谪守房陵虽僻陋无医药怡然顺适家人不见有忧
愠之色疾革召诸子属以后事神色不乱先夫人追封
天水郡君今夫人封长乐郡君子五人长塾通直郎河
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1104-0715a.png
东转运使勾当公事次量前定州唐县主簿次益承务
郎权知郓州寿张县次重承务郎次直夏进士女六人
长适宣德郎签书集庆军节度判官厅公事石熙次适
前颖州团练推官李坚次适通直郎审官西院主簿李
士京次适承务郎韩宗质二女在室孙男三人孙女七
人将以元丰六年某月某日卜葬公于北邙之原以先
夫人天水郡君祔焉公之大节始终可纪以直道事君
方正率下传家清白而信于朋友位虽居两禁犹未足
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1104-0715b.png
以究其才今不幸已矣某勉从诸孤之请直叙所闻为
公行状托当世名公大人以为之志而垂不朽焉谨状
 
 
 
 
 
 范忠宣集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