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八
卷八十八 第 1a 页 WYG0509-046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江南通志卷八十八
  学校志
   学宫(二/)
   松江府
  松江府儒学即旧华亭县学址在南门内宋元丰
  七年知县陈谧始议兴学邑人卫公佐公望献县
  之东南地建之绍兴中学舍始备元至元十四年
卷八十八 第 1b 页 WYG0509-0466b.png
  县升为府县学因为府学至正间燬于兵同知顾
  逖重修明洪武间知府林庆创射圃于学后宣德
  间知府黄子威作两庑属于讲堂主事李贤祐建
  观德堂于射圃正统五年推官杨政建尊经阁提
  学御史彭勖立四斋弘治中毁于飓风知府刘璟
  重修正德间复坏知府陈威喻时先后修治殿堂
  庑阁四斋以及祠圃门廨坊桥之属皆如旧焉嘉
  靖十年制增启圣祠建敬一亭贮六箴碑各县如
卷八十八 第 2a 页 WYG0509-0466c.png
  之万历间知府詹思虞崇祯间知府方岳贡增修
国朝顺治十一年知府李正华重修明伦堂十六年教
  授周建鼎重修
 先师庙康熙二年知府郭廷弼重修戟门二十二年
  知府鲁超重建启圣祠雍正十年知府吴节民修
  葺
 正殿
 崇圣祠 名宦祠 乡贤祠(各县/学同)
卷八十八 第 2b 页 WYG0509-0466d.png
  华亭县儒学始建于宋元祐中在今府学后玉带
  河之阳端平间迁于河南及元改华亭府学复建
  县学于旧址后燬于兵明洪武三年知县冯荣奉
  诏立学始以邑人徐进义塾地构之在今府治西
  南后知县周朗祝子宪相继增饰永乐间坏于风
  雨知县高宫重修正统成化间知县李希容戴冕
  先后修葺嘉靖后知县聂豹贾待问项应祥徐尚
  勋郑友元历年增修
卷八十八 第 3a 页 WYG0509-0467a.png
国朝顺治十二年教谕王道光修
 文庙明伦堂门庑康熙十九年知府鲁超捐俸重修
  郡绅施维翰助赀三百两教谕路序项亮臣董其
  事雍正四年县分置奉贤县以教谕专理华亭县
  学事十年知府王乔林复修 正殿明伦堂
  奉贤县儒学与华亭共学以华亭训导理奉贤学
  事
  娄县儒学
卷八十八 第 3b 页 WYG0509-0467b.png
国朝顺治十三年害华亭西界为娄县因设学官而学
  宫未建也明年提学张能鳞议建学宫使训导冯
  瑄择基址未就至今与华亭共学雍正四年娄县
  分置金山县以教谕专理娄县学事
  金山县儒学以金山卫学为之明正统四年工部
  侍郎周忱奏立卫学于卫东北隅御史刘福严泉
  刘魁孟俊相继增修弘治十一年指挥翁熊重建
 大成殿两庑戟门饰圣贤像十七年都指挥王宪制
卷八十八 第 4a 页 WYG0509-0467c.png
  祭器万历二十一年知府柳希点教授翁兴贤重
  建
国朝顺治十五年巡抚张中元同巡按李森先学道张
  能鳞大修府学训导黄中亨董其役金山卫学无
  官旧属府学管理金山立县遂改卫学为金山县
  学仍以府学训导理学事
  上海县儒学在县治东南即上海镇学也宋咸淳
  中监镇董楷作古修堂为诸生讲学之所元至元
卷八十八 第 4b 页 WYG0509-0467d.png
  中镇升为县即为县学明洪武中同知王文贞修
  复学宫正统间御史彭勖萧启郑颙相继修葺万
  历间知县敖选颜洪范吕浚先后增修规制大备
国朝顺治十八年知县涂贽教谕曹忱重修康熙十年
  知县朱光辉浚修宫墙泮水八十馀丈十九年知
  县任辰旦重修启圣祠及
 大成殿二十二年知县史彩重铺殿前月台丹墀并
  仪门两庑五十六年邑绅吴铨修 正殿两庑明
卷八十八 第 5a 页 WYG0509-0468a.png
   伦堂雍正四年分置南汇县以教谕专理上海学
   事
   南汇县儒学在东门内雍正五年知县钦琏建门
   墙堂殿书斋讲堂毕备立溯洙瞻杏二坊而记之
   (附/)钦琏碑记(云间之列县者四县各有学名公硕/彦之由学而升者代不乏人才华经)
(圣天子济为海内所推地之赋役繁重视他郡倍蓰分县/ 御极之初念其)
   (为八而学亦随之是南汇县学之所由创也按南/汇向为千户所在上海之东南隅有城屹如置将)
   (领以守之兵民杂处罕党塾术序之美及升而为/县百度维新典常具备督学者罗其士而试之一)
卷八十八 第 5b 页 WYG0509-0468b.png
   (岁之间补博士弟子员者若而人分儒官以任其/事祭菜鼓箧之典乡饮大社之文当以次举行而)
   (黉宫阙如礼仪莫洽曷以蒸髦秀而树之风声琏/奉)
(简命宰是县不敢以兴贤育才委为异人任经营筹度购/ 民地若干亩于县之东南境择其址之爽垲者培)
  (大之建五楹旁列两庑前设大门门以外为泮池施/ 成殿)
   (桥于上桥之前则棂星门树焉缭以崇垣百堵皆/作即其后为崇圣之宫讲堂斋舍计日告成丹臒)
   (炳焕阶戺砥平宫墙之旁剪其荆榛易之以桃李/松桧嘉树有荫壁沼涟漪互相掩映山川秀灵之)
   (气于是乎萃工既竣邑多士之系籍于学者请琏/志其事以垂不朽琏惟敬敷五教之命昉自虞廷)
   (论秀书升之法载在周礼君国子民教学为先历/汉唐宋元明以来莫或废至)
卷八十八 第 6a 页 WYG0509-0468c.png
(圣昭代而文教倍隆自积六十年之久文思光被云汉为/ 祖仁皇帝涵熙乐育)
(皇上嗣章暨位临雍讲艺圜桥门而观听者几万人文物/ 登宝)
   (声名之盛丕冒乎海隅日出之乡遐陬僻壤里巷/之儒罔不崇师考业以自淑矧为邑宰有宣化承)
(朝廷以流之责而忍委钜典于草莽乎夫而外名必𨽻于/ 经义取士操觚角艺之流国学生)
   (乡校而后循序以登春秋之榜巍科显仕胥从是/出是学固多士致身之所自始也继自今愿多士)
   (益自淬厉朝夕奋勉经明行修挟其素所蓄积者/以汇征云路对策大廷彬彬乎文章道德之盛接)
   (踵代兴前辉后耀足为邑之光华俾追念于创学/者之有微劳而与其荣施则琏之所致望于多士)
   (者岂/浅哉)学官以上海学训导理南汇学事
卷八十八 第 6b 页 WYG0509-0468d.png
   青浦县儒学在县治南始于明万历元年知县石
   继芳用顾氏义塾立学光禄寺署丞顾正心捐资
   千金助之规制略备二十四年久雨学宫坏知县
   卓钿修葺
 国朝顺治六年知县王嶙重修康熙二十年训导陈堂
   谋捐俸增修四十一年署县事许钰重修雍正三
   年教谕苏钟嵋重修四年县分置福泉县以教谕
   专理青浦学事
卷八十八 第 7a 页 WYG0509-0469a.png
  福泉县儒学与青浦共学以青浦训导理福泉学
  事
   常州府
  常州府儒学在府治西隅南唐刺史李栖筠始建
  学宋太平兴国初郡守石雄徙建郡治西南景祐
  三年诏许即庙立学赐田嘉祐间郡守陈襄增广
  之崇宁初郡守朱彦建状元坊于学南绍兴间郡
  守俞俟辟四馆以居学者淳熙中郡守林祖洽建
卷八十八 第 7b 页 WYG0509-0469b.png
  御书楼藏高宗赐六经墨本德祐时燬于兵元至
  元间重建(附/)张伯淳记(皇帝践祚之初制诏天下/郡学完葺如法养士无田)
  (者官给凡皆尊孔子之道德至渥也然则学宫崇/饰宜不在诸名山大川常祀之下常州故有学创)
  (于唐刺史李栖筠迨宋陈襄为守移置郡治西南/地踞重河之会占金斗之胜毁于乙亥岁惟礼殿)
  (讲堂巍然如鲁灵光斯文有相如是夫二十年间/葺未易完且庙与学混非所以肃观瞻昭礼敬此)
  (固有志于道者所为歉然而未能遂也总管安丰/吕侯师圣戾止当诏下之岁十二月祗若德意独)
  (能视为先务以其状白于廉访副史王侯侯意同/议合既得请于是审曲面势计工度材修大成殿)
  (龛帐鼎新塑十哲像绘从祀逮阶序一改旧观庙/与学始各得所既又剪榛芜增建四斋室先贤有)
卷八十八 第 8a 页 WYG0509-0469c.png
  (祠听事有堂储粮有廪辟两庑而弘之凡创屋为/间者四十有三即其故而完葺者不与焉如铸祭)
  (器置书籍惟事事备先是学有田二十有六顷𨽻/宜兴之从善乡岁入米二千石有奇久为僧舍豪)
  (家所夺求直有司十年不能决至是事彻中朝寻/报可侯之有功于学大矣而犹以为未也一日语)
  (教授天台吴君宗彦曰殿有仪门冠带所集摧腐/将压盍更诸必崇必敞乃稽古式市大木作门五)
  (间檐牙森耸轮奂翚飞学舍于是大备是役也经/营于侯下车之始落成于元贞二年十月公馀督)
  (励必躬凡费则撙学廪以给工乐趋事农不知役/郡文学不有其劳归之太守太守不自有而归工)
  (部使者猗欤盛哉会伯淳谒告归里文掾叙修建/本末愿纪其实于戏井田废而阡陌封建废而郡)
  (县肉刑废而鞭笞铜冶废而楮劵犹可因时而行/所必不可废者学校也学校而可废则伦纪于何)
卷八十八 第 8b 页 WYG0509-0469d.png
  (明修齐治平之道于何而寄哉国家之所崇尚贤/侯之所钦承而加之意者岂特为衿佩游谈之地)
  (哉矧毗陵为吴季子采邑礼让遗化在人/心者未泯也伯淳不量荒陋书以遗之)明洪武
  初以师生附武进学肄业五年知府孙用始建
 大成殿戟门两庑及明伦堂两序并志道据德依仁
  游艺四斋旁设射圃宣德间知府莫愚即射圃作
  观德堂成化五年知府卓天锡复建明伦堂增置
  尊经阁于堂北嘉靖间制增启圣祠建敬一亭贮
  六箴碑各县如之万历后知府刘广生教谕汪会
卷八十八 第 9a 页 WYG0509-0470a.png
  海先后增修改建天下文明坊
国朝康熙元年教授郭士璟复加修葺二十四年知府
  祖进朝重修
 崇圣祠 名宦祠 乡贤祠(各县/学同)
  武进县儒学在县治东南宋咸淳初知府家铉翁
  即法济圮寺改创宋末燬元附于郡学大历间重
  建明洪武五年知县董尚拓旧基建礼殿讲堂改
  筑棂星门南向成化间知县熊翀建东西楼尊经
卷八十八 第 9b 页 WYG0509-0470b.png
  阁嘉靖后知县马汝璋茹宗舜晏文辉罗华衮相
  继修理
国朝顺治十四年邑人杨廷鉴等重修康熙八年教谕
  王琰重修二十三年知府祖进朝重修殿庑二十
  九年教谕崔学古捐赀续修雍正四年武进分置
  阳湖县以教谕专理武进学事
  阳湖县儒学与武进共学以武进训导理阳湖学
  事
卷八十八 第 10a 页 WYG0509-0470c.png
  无锡县儒学在县治南西水关内宋嘉祐间知县
  张诜创建元初教谕虞荐发重建明洪武十八年
  知县袁大兴修建堂斋成化间同知谢廷桂尽撤
  旧学而新之
国朝康熙九年知县吴兴祚重塑
 圣像二十四年知府祖进朝重建
 大成殿三十三年知府于琨修 正殿两庑戟门雍
  正四年无锡分置金匮县以教谕专理无锡学事
卷八十八 第 10b 页 WYG0509-0470d.png
  (附/)明徐有贞无锡学先贤祠记(古者学宫之有事/则释奠于其国之)
  (先师今学校之祀先贤盖由斯义以起礼也然而/其祀事有兴举与否则系乎其人锡山儒学之祠)
  (创自宋季中祀龟山先生文靖杨公中立而以玉/泉先生宗丞喻公子才遂初先生文简尤公延之)
  (小山先生肃简李公元德实斋先生文忠蒋公良/贵配历元至国初而中废至是同知郡事河中谢)
  (君时芳乃复兴之使来请记其事夫文运之所在/即天运之所在初二程之学乎周子也宋运方盛)
  (于北吾道亦从而北及杨氏之学乎程子也宋运/将徂于南吾道亦从而南此其所关系也大矣岂)
  (偶然哉自龟山传之豫章罗氏豫章传之延平李/氏延平传之考亭朱子考亭因是而集大成则斯)
  (道之有传于今也实自龟山始揆其始虽天下之/学祠焉可也独锡山哉然中立寓锡山十有八年)
卷八十八 第 11a 页 WYG0509-0471a.png
  (之久是犹锡山之人也矧锡山之人之学道也亦/自中立始喻氏来自南昌尤氏来自闽粤而并家)
  (锡山延之学乎子才子才学乎中立所谓见而知/之者李与蒋固皆锡山人也生喻尤之后而学则)
  (肩焉所谓闻而知之者其传虽弗如考亭之盛而/其人与学之正盖无异焉若乃中立力斥安石熙)
  (丰更张之邪说子才力赞鼎浚炎兴恢复之正论/延之力陈道学之为是以释孝宗之疑元德力辩)
  (汝愚之为忠以祛宁宗之蔽良贵力抑弥远之恶/而扬德秀了翁之善以启理宗之明是皆有功于)
  (其国有功于吾道当时虽不能尽用其言然天下/后世之公论不可没也繇是而并祠于学又岂过)
  (哉/)
  金匮县儒学与无锡共学以无锡训导理金匮学
卷八十八 第 11b 页 WYG0509-0471b.png
  事
  江阴县儒学在县治西南即宋江阴军学熙丰以
  前仅以庙祀
 先圣学者肄业其中崇宁间大辟黉宇绍兴五年知
  军王棠更新之乾通绍定中知军徐蒇颜耆仲相
  继修葺元末燬于兵明初江阴侯吴良即旧址立
  学知县吴志远重修宣德间侍郎周忱重建
 大成殿及两庑戟门后知县周斌黄传刘纮岳凌霄
卷八十八 第 12a 页 WYG0509-0471c.png
  相继修葺
国朝顺治间提学石申张能鳞修之康熙十三年知县
  何尔彬龚之怡教谕宗章埈重修二十六年知县
  陆次云重修(附/)明陈芝英江阴学乡贤说(乡有贤/则祀之)
  (非贤不祀也江邑祀乡贤者前有延陵季子后有/李忠毅缪文贞两公而其贤也著矣而其祀也确)
  (矣故谓江邑之崇祀无讹无滥或观于此而得之/也先是宋蒋待制静明孙司业作俱在祀典弘治)
  (中知县黄傅考论黜焉蒋以徽宗朝进瑞乌颂故/孙以荅性难说微偏故论者谓以两先生之贤而)
  (一眚之不容如此则蘋蘩蕴藻之馨香洵非无德/而能几此也今世无黄侯耳有黄侯其存焉者寡)
卷八十八 第 12b 页 WYG0509-0471d.png
  (矣此欧阳郡公别有先贤祠之创而/以为牛骥同槽祀之适以黩之也)
  宜兴县儒学在县治西南旧在县治东南宋景德
  四年建皇祐初徙南兴门外绍兴五年增修(附/)
  熹记(绍兴五年十二月宜兴县新修学成明年知/县事承议郎括苍高君商老以书来请记而)
  (其学之师生迪功郎孙庭询贡士邵机等数十人/又疏其事以来告曰吾邑之学久废不治自今明)
  (府之来即有意焉而县贫不能遽给以其费乃稍/葺其所甚敝亟补其所甚阙且籍閒田五千亩以)
  (丰其廪斥长桥僦金七十馀万以附益之为置师/弟子员课试如法而又日往游焉躬为讲说开之)
  (以道德性命之旨博之以诗书礼乐之文使其知/士之所以学盖有卓然科举文字之外者于是县)
卷八十八 第 13a 页 WYG0509-0472a.png
  (人学子知所向慕至于里居士大夫之贤者亦携/子弟来听席下无不更相告语相勉励而自恨其)
  (闻之之晚也退而相与出捐金赍以佐其役合公/私之力得钱几七百万而学内外焕然一新堂涂)
  (门庑靡不严备象设礼乐皆应图法盖高君之于/是学非独其经理兴筑之绪为可书而其所以教)
  (者则非今世之为吏者所能及邑之人才风俗实/有赖焉幸夫子悉书以告来者于无穷则诸生之)
  (望也子顷得识高君于会稽而知其贤今乃闻其/政教之施于今者又有成效如此固已乐为之书)
  (矣而其邑之父兄子弟能率高君之教而有所兴/起皆知从事于古人为巳之学而不汲汲乎誇多)
  (斗靡之习以追时好以取世资则又子所深叹而/尤乐取以告人者也乃为悉记其语使后之君子)
  (有考焉抑高君之于此邑尝新其社稷之位而并/兆风云雷雨师于其侧以严祀事穿故渎疏积水)
卷八十八 第 13b 页 WYG0509-0472b.png
  (以防旱涝作社仓储羡粟以备凶荒其所以事神/治民之类能行其所学而皆出于至诚恳恻之意)
  (是以言出而人信从之盖不止于讲/说之间然后以言教也呜呼贤矣哉)元至正间燬
  于兵明洪武初知县谢德清移置今地正统间知
  县邹旦买民地以扩之成化间知县沈振重修嘉
  靖初知县何栋建尊经阁后知县丁谨方逢时相
  继增修万历十六年知县陈遴玮复建堂舍
国朝顺治十七年教谕丁允龄募修康熙十五年教谕
  顾智募修二十年知县李先荣重修雍正四年宜
卷八十八 第 14a 页 WYG0509-0472c.png
  兴分置荆溪县以教谕专理宜兴学事
  荆溪县儒学与宜兴共学以宜兴训导专理荆溪
  学事
  靖江县儒学在县治西南明成化八年知县张汝
  华建正德嘉靖间知县周奇健殷云霄易干增修
  知县赵应旟引泮池作九曲势与南市河通泮南
  作崇墉高三丈广倍之崇祯初知县唐尧俞移崇
  墉于市河之南十年知县陈函辉重修
卷八十八 第 14b 页 WYG0509-0472d.png
 文庙
国朝康熙七年知县郑重增修
   镇江府
  镇江府儒学在府治东南宋太平兴国八年知府
  柳开创建于朱方门内宝元初范仲淹守郡乃拓
  而新之元祐宣和间知府林希毛友相继修葺绍
  兴九年燬于火知府程迈复营治刘子羽继之大
  为兴复元至正间修葺明初改建于定波门内景
卷八十八 第 15a 页 WYG0509-0473a.png
  泰中知府张岩以学地卑隘复改建于县治之东
  同知俞端竟其役建明伦堂及四斋于山之西庙
  庑堂斋桥门号舍厨库射圃悉备大顺元年知府
  林鹗建尊经阁泮池石梁成化间知府熊祐重建
  学门弘治中知府郑杰作会讲楼嘉靖十年制增
  启圣祠建敬一亭贮六箴碑各县如之四十二年
  知府秦淦于学之正南因冈增土名曰对山隆庆
  万历间知府胡维新钟庚阳吴撝谦王应麟先后
卷八十八 第 15b 页 WYG0509-0473b.png
  修理天启五年
 文庙燬巡按御史陆某捐赀重建(附/)吴宽重修府学
  记(镇江府之有学自宋历元在府治之南国朝景/泰间知府张侯以其地势卑隘始东迁之至今)
  (五十年矣而颓坏已甚未有能修之者今兹郑侯/杰自大理寺丞来好文重士始谋以修学事移于)
  (巡抚都御史四明朱公公曰吾奉天子命以养民/财固所当惜然以学校概视是不知务者即报使)
  (举行侯又得承仕郎曹贵委之董其事贵勤敏而/公财不妄费功成规制宏美观者称叹于是教授)
  (董宗道等具修学始末来请文刻石盖学之设古/制也自三代以至今日上下数千年其间未有能)
  (废之者以圣贤之道不可废而道明于此也然所/以明于此者非明于学校之地明于游学校之人)
卷八十八 第 16a 页 WYG0509-0473c.png
  (则其人之寄亦重矣哉孟子曰君子不下带而道/存焉故庙而祀之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者非夫人也圣贤也圣贤者道之所在也诵其言/求其道用于乡使习俗丕变于一时用于世使德)
  (业大行于百世然后称乎游于此者此固朝廷崇/儒之美意而有司之所奉行而不敢废者也彼科)
  (第云者特假之以致吾身之阶耳果足/以为士子望哉故因记学之成而及之)周洪谟礼
  器乐器记(圣朝两京国子监及天下郡县皆庙祀/孔子其肖像冕十二旒衣十二章祭器)
  (十笾十豆乐舞六佾今命笾豆增为十二六佾增/为八佾始用天子礼乐以其制通行天下历代以)
  (来尊崇孔子未有盛于今日者也然诸郡礼器则/全而乐器则或未备惟镇江府学礼乐器俱完礼)
  (器千馀皆范铜为之乃元至正十二年总管李中/教授黄镛所铸豆二百七十二其盖数亦如之爵)
卷八十八 第 16b 页 WYG0509-0473d.png
  (一百三十九奠盘如爵之数簠一百二十其盖一/百一十六簋一百十九其盖一百十五牺尊六象)
  (尊六常尊三龙杓三搢花之瓶大小八爇香之炉/大小十六盥洗盆三毛血盘二诸器既完惟笾皆)
  (失旧常以豆之盖代之今知府熊侯祐乃铸铜为/笾二百二十其盖亦如其数窃惟古者祭器以竹)
  (以木以陶但竹木者易剥陶者易损故代之铜而/图其坚久也子往岁为南监祭酒始谒庙释菜而)
  (见磁爵之缺者甚多不胜悚惧遂遣人赴饶州制/补之夫以太学奉帝命以行礼者其器尚如此况)
  (诸郡县乎用铜虽非古制而李中辈所铸历三百/馀年之久皆无少窳其视捖陶之剥损者则美恶)
  (判矣乐器亦当时所制铜钟二十一石磬十六琴/十瑟四以及笙管柷敔之类靡不毕备熊侯与其)
  (僚同知伍侯琇商搉以为前人所制固美恐其久/而或忘乃寓书来求予笔诸石以防疏虞且约典)
卷八十八 第 17a 页 WYG0509-0474a.png
  (守者必严出纳教授训导但一秩满者虽素不司/管钥必白于郡会诸师生审验之而后去于戏诵)
  (遗经以出身者感圣恩如天地且愧不能报称于/区区祭器傥不能守又何颜入礼殿乎虽然此礼)
  (乐之器耳而行斯礼必本之敬奏斯乐必本之和/故孔子尝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
  (鼓云乎哉异时承祀之顷肃肃雍雍仪节不爽音/律克谐仰瞻圣贤之灵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则)
  (必来格而歆享矣抑礼乐本之心体之身者岂但/感乎神而已虽达之以道家国天下而无不理焉)
  (则凡为治者其可不务/礼乐之本而推之用乎)
国朝顺治初明伦堂圮知府涂廓捐赀买杨一清御书
  楼改建康熙十一年知府高得贵重修二十七年
卷八十八 第 17b 页 WYG0509-0474b.png
  知府王燕重修雍正七年知府毛德琦重修
 崇圣祠 名宦祠 乡贤祠(各县/学同)
  丹徒县儒学旧在县治西宋崇宁以后圮附于郡
  学绍兴中知县赵学老复建元延祐六年教授朱
  天珍重建明洪武初以淮海书院并入正统间燬
  巡抚周忱重建天顺中知府姚堂凿泮池设门庑
  立儒林坊成化中巡抚牟奉建尊经阁弘治末知
  府王存忠拓庙基建德配天地道贯古今二坊嘉
卷八十八 第 18a 页 WYG0509-0474c.png
  靖初提学御史萧鸣凤以庙学湫隘迁于寿邱山
  南麓
国朝顺治十三年知县张晋倡修康熙八年教谕王天
  璧谈志相继修葺二十一年知府高龙光于学后
  累石筑墙以护龙脉雍正七年知府毛德琦重修
  丹阳县儒学在县治东宋庆历间建建炎中燬绍
  兴时知县吴芑重建乾道六年知县陈玠撤而新
  之宝祐初知县胡梦高又新之元因之明洪武中
卷八十八 第 18b 页 WYG0509-0474d.png
  知县郑士源许子英董复昌潘绥相继修葺后知
  县周志义包达陈谊先后增修弘治间知县高谦
  移棂星门于泮池之南嘉靖六年知县张凤翀凿
  渠导湖水绕学宫南累土为案山隆庆三年同知
  马豸又开城西水窦引湖水绕之
国朝顺治十七年知县贺应旌重建尊经阁康熙十二
  年教谕蒋士伟重修两庑五十二年邑人潘铎葛
  任义殷圣庄共捐赀修 正殿重建启圣祠两庑
卷八十八 第 19a 页 WYG0509-0475a.png
  棂星门
  金坛县儒学在县治东宋绍兴初知县李松重建
  元至元元年知县于渊增修至正间燬于兵明洪
  武初知县蔡原臣重建建文四年知县孙时撤两
  庑戟门而新之正统八年知县刘训撤明伦堂为
  东斋因重建明伦堂成化嘉靖间知县刘观张宾
  董相县丞邓继曾相继增修凿泮池为三石梁万
  历十一年知县许弘纲重修三十二年知县邵应
卷八十八 第 19b 页 WYG0509-0475b.png
  贞乂辟地新之
国朝顺治十一年知县赵介重修知县宋𦶜踵成之康
  熙九年知县康万宁教谕许允成增葺雍正四年
  邑绅士募修教谕卢翀董其事
  溧阳县儒学在县治东南宋淳化间知县夏侯戬
  建于县西门外皇祐四年查宗闵徙于今地建炎
  末撤屋为营绍兴以后相继修葺而斋庑堂殿始
  备元升为州学创尊经阁后毁于兵明初知州林
卷八十八 第 20a 页 WYG0509-0475c.png
  庆复创建焉永乐十一年重修天顺中燬明伦堂
  独存成化中知县员贤渐次修复十五年知县陈
  福改明伦堂制度嘉靖间汤虺马一龙增修
国朝康熙五年知县徐一经重葺
 文庙
   淮安府
  淮安府儒学在府治南门内宋景祐二年转运使
  魏廉建建炎间燬于兵嗣后屡建屡徙淳熙十年
卷八十八 第 20b 页 WYG0509-0475d.png
  知府王诇始仍故基重建嘉定八年知府应纯之
  大新学制元凡四加修治明洪武九年知府潘杰
  重修正统七年知府杨理增修天顺成化间知府
  邱陵杨昶先后增拓学地弘治六年知府徐镛建
  尊经阁官师廨舍俱备十七年巡抚张缙建兴贤
  毓秀二坊嘉靖十年制增启圣祠建敬一亭贮六
  箴碑各县如之万历后知府陈文烛宋祖舜相继
  修治
卷八十八 第 21a 页 WYG0509-0476a.png
国朝顺治九年漕抚沈文奎重修康熙十八年总河靳
  辅捐俸修理二十四年淮扬道高成美捐俸增修
  雍正六年知府申程章修
 大成殿十年教授黄施锷修明伦堂
 崇圣祠 名宦祠 乡贤祠(各县/学同)
  山阳县儒学旧建于满浦坊尉司地元至元间迁
  于旧酒库桥南至正时燬于兵明洪武初知县罗
  传道改建于察院西景泰初塑四配十哲像成化
卷八十八 第 21b 页 WYG0509-0476b.png
  五年巡抚滕昭知府杨昶复拓地建庙学制与府
  略同弘治后知县乐頀周好山黄日敬田孔阳相
  继修葺天启四年知府宋祖舜知县孙肇兴重修
国朝康熙二十四年总漕徐旭龄知府高美修理棂星
  门雍正六年教谕王熙载复修九年分置阜宁县
  教谕训导未分
  阜宁县儒学即庙湾镇旧学以盐城训导理学事
  盐城县儒学在县治南宋绍兴间知县黄万顷建
卷八十八 第 22a 页 WYG0509-0476c.png
  自宋至元凡三燬于兵明洪武初知县陈天瑞重
  建永乐景泰成化间相继修治正德初知县王明
  彻重修嘉靖间知县姜润程□叶露新先后修葺
  万历九年知县杨瑞云增修
国朝康熙十年教谕张星轺募修三十三年知县武皋
  修
 圣殿两庑四十八年知县马化蛟修文昌楼仪门五
  十三年知县盛弘邃修明伦堂雍正二年知县于
卷八十八 第 22b 页 WYG0509-0476d.png
  本宏修文昌楼敬一亭七年知县孙荫孙修明伦
  堂
  清河县儒学宋德祐初建于旧县之西大清河口
  景定元年河决县迁治甘罗城学随之元末燬明
  洪武初知县孔克勋改建于县治东南小清河口
  正统五年署县事知州李信圭天顺时知县卢宁
  修成化后提学陈选张缙以次修造知县刘慧作
  泮池而桥之正德中提学张璿建棂星门讲堂号
卷八十八 第 23a 页 WYG0509-0477a.png
  舍嘉靖间知县吴宗吉加葺隆庆间知县张惟诚
  重修天启元年河决学宫遂圮三年教谕高崇榖
  迁于旧基西北数十步以远河患渐次增造
国朝顺治六年教谕阎补宸加修康熙十二年训导朱
  彝复修十七年知县王登龙重建启圣祠及两庑
  十八年增建尊经阁二十七年知县管钜培甬道
  以达仪门三十年大修五十九年署县事王三谦
  重修尊经阁六十年知县郎灿重修明伦堂雍正
卷八十八 第 23b 页 WYG0509-0477b.png
  九年署县事戴昕重修
 正殿
  桃源县儒学在县治南元县尹刘整建后燬于兵
  明洪武初知县汪仁重建正统景泰间知县张端
  赵纪增修弘治后知县崔献李廷鹏黄时康王敬
  宾曹夔相继修葺万历间知县华存礼龚奭重修
国朝顺治十四年知县郑牧民重修康熙七年圮十九
  年知县万谦教谕史逸嗣训导刘蕃募赀修建四
卷八十八 第 24a 页 WYG0509-0477c.png
  十九年知县田养民重修
 大成殿明伦堂两庑雍正七年知县眭文焕率绅士
  重建
 大成殿
  安东县儒学在县治东南元至正间安东万户张
  汉英始建后燬于兵明洪武三年知县束贽重建
  宣德七年典史栗整重修景泰初教谕叶瑾邑人
  梁璧重修天启三年教谕潘士谦重建 正殿高
卷八十八 第 24b 页 WYG0509-0477d.png
  广于旧制崇祯间知县王敬承教谕史龙瑞重修
国朝顺治初知县刘聘加修康熙九年大水庙学颓废
  十一年训导吴正名顾焻重修雍正四年运判张
  涵邑人程銮修 正殿两庑程俊孙朝宗捐修
  崇圣祠明伦堂
   扬州府
  扬州府儒学在府治后儒林坊宋建明洪武中知
  府周原福因旧规重建东有成贤坊西有育才坊
卷八十八 第 25a 页 WYG0509-0478a.png
  及藏书楼射圃观德亭颐贞堂玩易亭祭器库文
  昌楼并官廨正统间知府韩宏因藏书楼改建崇
  文阁即今尊经阁也又建更衣采芹二亭天顺成
  化间御史张黼知府郑岑先后修葺嘉靖四年燬
  知府易瓒重建八年知府陶俨成之十年奉诏建
  启圣祠及敬一亭贮六箴碑各县如之万历后知
  府朱锦韩文镜增修
国朝康熙十九年巡盐御史郝浴知府崔华捐赀修理
卷八十八 第 25b 页 WYG0509-0478b.png
  教授秦钜伦朱虹训导丁德明先后踵成之二十
  二年巡盐御史裘充美复修文昌楼
 崇圣祠 名宦祠 乡贤祠(各州/学同)
  江都县儒学在县治北宋绍兴十二年州守许中
  建明洪武七年知县朱启重建宣德间知县谢必
  贤修正统三年运使严正建崇文阁成化间巡按
  董韬知府郑岑周源相继创修学制大备嘉靖三
  十一年知府吴桂芳重修三十八年商人黄焕建
卷八十八 第 26a 页 WYG0509-0478c.png
  文奎楼于学门内
国朝康熙九年教谕吴伯琮捐修十九年巡盐御史郝
  浴捐修二十二年教谕许维梴训导汪和中毕其
  工黉门外缭以周垣东西设圈门为玉带巷雍正
  四年知县王元稚重建敬一亭九年江都分置甘
  泉县以教谕专理江都学事
  甘泉县儒学与江都共学以江都训导理甘泉学
  事
卷八十八 第 26b 页 WYG0509-0478d.png
  仪徵县儒学在县治东宋庆历四年始建州学于
  城西南隅后燬于兵绍兴中知府张好古复建学
  于城南元泰定间知州张震复新之明洪武初改
  州学为县学知县刘文纲康彦民相继修葺万历
  十三年知县樊养凤迁学官于资福寺仍寺前巨
  浸为泮池引淮水入泮跨以石梁规模毕备
国朝顺治九年同知李淮重修
 文庙康熙五年教谕舒文灿倡修二十八年知县马
卷八十八 第 27a 页 WYG0509-0479a.png
  章玉重修四十六年巡盐御史曹寅重修明伦堂
  (附/)朱彝尊记(古之造士立学士之志于道者必于/乡校事其师记曰礼闻来学不闻往)
  (教当其盛时无小无大从公于迈及其废则曰纵/我不往子宁不来而又继之曰一日不见如三月)
  (兮是故博习者必亲师论学者必取友学者有失/教者知之长其善而救其失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安于所居之地夫然后师严道尊民知敬学也已/学之制非一虞庠上下夏序东西殷胶左右周保)
  (傅所记为学有五汉立三雍晋兴两学至于唐分/学为七三品以上子孙国子学教之五品以上子)
  (孙太学教之曰广文以领国子生之业进士者曰/四门以授七品之子及庶人之俊异子弟律学以)
  (讲律令格式书学以考篆籀分𨽻真草章行算学/以明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斯成德达材各有)
卷八十八 第 27b 页 WYG0509-0479b.png
  (其选教之亦多术矣自宋而后虽于州郡县学之/外兼设山长然书数之学辍勿讲科目之繁既省)
  (士子分治五经专习四子家各有师不必问业于/乡校而仪徵县治当江介之冲旧为江淮发运之)
  (所邦人多盐筴之利其子弟注籍于学束脩之礼/通名于校官岁一再至而已戟门之欹倾泮水之)
  (淟浊文庙之瀸漏讲堂黉舍之榛芜守土司教者/第有坐愁行叹已焉通政使司巡视两淮盐课监)
  (察御史曹公恤商以仁待士以礼每因秤掣至县/布宽大之条舳舻衔接枻鼓榜歌于是公年五十)
  (矣商纲亭户咸思进酒于公醵白金二十镒称寿/公却之再三适公乘幰过市遮马拒轮以请公乃)
  (召汪训导榖诒语之曰县学之不修久矣吾无私/财以鸠工也曷若以众所率之钱新多士肄业之)
  (地庶几邑子享人爵之报乎于焉众皆悦颂公之/无私而克广德心也岁之某月诞治泮宫工匠陶)
卷八十八 第 28a 页 WYG0509-0479c.png
  (旊各程其材自西徂束百废具举由是诸生问业/有所来亲其师人知敬学尔乃伐石以志重修之)
  (岁月曹公名寅字子/清一字荔轩满州人)五十一年教谕盛安文重修
  启圣祠五十三年许彪重建尊经阁于旧址五十
  六年知县陆师重修
  高邮州儒学在州治东宋至和二年知军事邵必
  始建开禧中知府林伯成撤而广之元燬于兵明
  洪武初知州黄克明因旧址重建十七年同知彭
  蠡重修天顺四年义民周全又大修弘治后知州
卷八十八 第 28b 页 WYG0509-0479d.png
  程宪赵来亨范惟恭相继修葺
国朝顺治十四年知州吴之俊学正詹尹吉重修康熙
  二十年知州李培茂修 正殿四十年学正吴谌
  重修四十三年监生陈朝佐捐田三百亩于学四
  十七年学正邓绍焕鬻田以竣工雍正二年知州
  张德盛重修
  兴化县儒学在县治西南宋天圣中知县范仲淹
  建元末燬于兵明洪武三年知县徐士诚改建今
卷八十八 第 29a 页 WYG0509-0480a.png
  地嘉靖三十七年知县程鸣伊重修
国朝康熙十一年知县程起鹏修二十三年知县张可
  立修六十一年教谕阮无忝重修署县事王慎捐
  赀襄其成
  宝应县儒学在县治南宋嘉定间知县贾涉建元
  末燬于兵明洪武初知县王骥即故址修复嘉靖
  后知县李瓒陈可大韩介耿随龙相继修葺益增
  廓之
卷八十八 第 29b 页 WYG0509-0480b.png
国朝顺治十四年邑人朱尔远胡克济等募修
  泰州儒学在州治东南唐置吴州始建学宋绍兴
  中州守王扬英作 宣圣庙于城东隅即庙建学
  元燬于兵明洪武初知州张遇林即故址建永乐
  后知州刘景文萧旭相继修葺正统间知州黄性
  重修成化二十年知州彭福拓东南故址移建学
  门植华表二左文雅右儒林弘治后知州谢杰朱
  登益增修万历间抚院李三才檄江防同知摄州
卷八十八 第 30a 页 WYG0509-0480c.png
  事李仙品修学浚河规制大备
国朝因之
   徐州府
  徐州府儒学在城东北隅去府治百步旧在东南
  隅元至正时燬于兵明洪武三年知州文景宗重
  建于府东北隅宣德景泰间知州杨秘宋诚增修
  天顺六年知州王叙拓而大之重建庙庑易棂星
  门以石成化十年知州陈廷琏建明伦堂正德初
卷八十八 第 30b 页 WYG0509-0480d.png
  副使柳尚义增置斋房号舍嘉靖十年制增启圣
  祠建敬一亭贮六箴碑各县如之十三年知州魏
  颂重修后河决学基成沼隆庆间知州章世贞白
  于总河翁大立以永福仓址改建其后知州刘顺
  之副使冯敏功毕其工渐复圮坏万历四十四年
  副使袁应泰移建左卫旧址天启初河决水绕学
  宫外崇祯间 文庙灾兵道何腾蛟迁建于东察
  院
卷八十八 第 31a 页 WYG0509-0481a.png
国朝顺治七年兵道胡廷佐倡修知州余志明学正谭
  学准训导蔡尚廉踵成之康熙二十一年淮徐道
  刘元勋知州臧兴祖迁建于府治之东州绅士张
  胆董成之四十一年知州佟国弼重修五十六年
  知州姜焯增修庙学规制始备雍正十一年州升
  为府以州学为府儒学
 崇圣祠 名宦祠 乡贤祠(各州县/学同)
  铜山县儒学与府共学以府训导理铜山学事
卷八十八 第 31b 页 WYG0509-0481b.png
  萧县儒学在县治西南隅宋旧址在西北隅绍圣
  间徙置城东后为河水冲齧元至正间县尹耶律
  廷瑞卜建于河西元末燬明洪武初主簿刘瑜重
  建正统十三年知县柳新改造
 文庙正德十六年巡按御史宁钦移建于华严寺东
  岳观之地万历五年河决庙毁知县伍维翰迁建
  于县治之东四十六年知县萧学俨复迁于县治
  之西南即今地
卷八十八 第 32a 页 WYG0509-0481c.png
国朝顺治五年知县祖永勋修而新之康熙四十九年
  知县徐大生重修
  砀山县儒学旧在县治西北唐贞观四年建宋元
  祐间邑人王惠捐赀迁东北隅元大德十一年县
  尹杨泰移建于汉高祖庙故址明永乐四年知县
  郝玘重建正统五年知县杜钊增修嘉靖四十一
  年河决学圮隆庆间知县戴伟王廷卿相继修建
  万历间知县尚诚以其地洿下又易西华池北三
卷八十八 第 32b 页 WYG0509-0481d.png
  十六年知县熊应祥改迁今址
国朝顺治十四年知县曾为履捐修康熙二十一年邑
  人陈鼎新重修六十一年知县王晋重修
  丰县儒学旧在县治东金末燬元至正间县尹郭
  瑄重建寻又燬于兵明洪武六年知县曾本重建
  宣德后知县阙膺张升邝颐相继修葺旋因水圮
  正德十五年知县裴爵复建嘉靖五年又没于水
  二十一年知县李崇信创建于新县治之东三十
卷八十八 第 33a 页 WYG0509-0482a.png
  一年知县徐萱复建于旧县治之西北三十九年
  知县胡义心又改建县治东南
国朝顺治二年知县颜玿教谕陈彝训导江能容大修
  制度毕备康熙三十五年知县李振教谕黄师晟
  重修拓东西基各数武雍正五年知县魏学谧重
  修
  沛县儒学旧在河东泗亭坊宋靖康中燬金大定
  间徙建河西元至正间复燬明洪武初知县黄忠
卷八十八 第 33b 页 WYG0509-0482b.png
  信重建永乐间知县常瓘李举贤增葺嘉靖八年
  河决学圮知县王治易龙泉寺址改建四十四年
  再圮于水隆庆三年知县白经改建明伦堂两庑
  徙启圣祠于庙东万历二年知县刘顺之捐修二
  十四年立作圣成材二坊
国朝康熙二十九年邑人募输重建各祠
  邳州儒学在州治东南创自宋兴隆间元末燬明
  初判官裴珏重建成化间判官曹卿改建弘治间
卷八十八 第 34a 页 WYG0509-0482c.png
  知州李文聪修葺嘉靖后知州高岩王德广马京
  踵修之
国朝顺治十年学正蒋曜孙大经复加修建康熙七年
  学圮十八年管河同知苏嵋知州李缵宗与学正
  胡圭训导许来惠改建于南堤之东先营庙殿二
  十年落成二十四年大水学正孟安世训导许来
  惠堤障获全二十六年知州孙居湜倡捐修造
  宿迁县儒学旧在县治东南元至正二十八年县
卷八十八 第 34b 页 WYG0509-0482d.png
  尹张彬创址元贞初县尹萧世荣成之元末兵燬
  明洪武二年县丞方铎重建永乐正统间历有修
  葺成化五年提学御史谢选撤新之嘉靖末圮知
  县陈嘉道重修万历五年复为河水冲齧知县喻
  文伟改建于县治之左
  睢宁县儒学在县治东南元至元初知县王荣祖
  始建元末燬于兵明洪武六年知县叶见泰教谕
  林德乾重建宣德末知县卫镛景泰初知县张伫
卷八十八 第 35a 页 WYG0509-0483a.png
  正德间知县黄守濂刘景沂各增修嘉靖后知县
  乔镇徐密相继修葺明季水圮
国朝顺治四年知县殷岳建 正殿两庑明伦堂八年
  知县魏翰建棂星门戟门康熙元年知县冯(缺/)
  建启圣祠兴贤育才二坊学制大备四年知县石
   玫建青云亭二十五年知县谢乃实修三十七
  年知县章之瑶教谕李嶪瑞重修
   太仓州
卷八十八 第 35b 页 WYG0509-0483b.png
  太仓州儒学在州治西南明正统间巡抚侍郎周
  忱即水军都万户府第始建卫学弘治十年置州
  知州李端即卫学改州学筑道山嘉靖九年知州
  陈璜建尊经阁十年制增启圣祠建敬一亭贮六
  箴碑各县如之万历间知州丁永祚陈腾凤相继
  修葺
国朝顺治十七年知州吕时兴重建尊经阁康熙二十
  三年学正李煜修 正殿三十九年知州茹之增
卷八十八 第 36a 页 WYG0509-0483c.png
  修两庑及戟门五十年训导曹培源重修雍正四
  年太仓州分设镇洋县以学正专理太仓州学事
 崇圣祠 名宦祠 乡贤祠(各县/学同)
  镇洋县儒学与太仓州共学以太仓州训导理镇
  洋学事
  崇明县儒学在县治濠外东南隅宋嘉熙间尝立
  书堂元始建州学至正间改迁明洪武初改为县
  学正统成化间制度渐备嘉靖二十九年筑平沙
卷八十八 第 36b 页 WYG0509-0483d.png
  土城乃卜迁学三十年兵备道熊桴改迁于东街
  营建如初万历六年知县何懋官又改迁于东南
  小教场十六年筑长沙砖城知县李大经又迁学
  于县治东南天启二年知县唐世涵始迁今地
国朝顺治十五年知县陈慎修葺康熙三年总镇张大
  治知县龚榜增修雍正五年知县张文英重建文
  昌阁
  嘉定县儒学在县治南宋嘉定十二年知县高衍
卷八十八 第 37a 页 WYG0509-0484a.png
  孙建元元贞二年升州学明洪武二年复为县学
  天顺四年知县龙晋大修殿庑筑土山于学南名
  曰应奎成化间知县洪冕白思明吴哲刘翔相继
  修治嘉靖十六年知县李资坤增修万历十八年
  知县熊密夷土山之十七浚为潭名曰汇龙
国朝顺治十二年知县刘弘德教谕王彬修建祠阁堂
  廨康熙六年知县金敏修
 圣殿重建两庑二十二年知县闻在上增修雍正四
卷八十八 第 37b 页 WYG0509-0484b.png
  年嘉定县分置宝山县以教谕专理嘉定学事
  宝山县儒学与嘉定共学以嘉定训导理宝山学
  事
   海州
  海州儒学在州治西唐贞观四年创建元皇庆二
  年知州魏荣重建元末燬明洪武二年知州陈德
  辅重建弘治初知州赵廷圭大修后知州赵儒重
  修嘉靖十年制增启圣祠建敬一亭贮六箴碑各
卷八十八 第 38a 页 WYG0509-0484c.png
  县如之三十一年知州钟岳改建岁久渐圮
国朝康熙十四年学正武威远重修
 圣殿十八年训导倪田玉重修棂星门二十一年学
  正吴植重修两庑
 崇圣祠 名宦祠 乡贤祠(各县/学同)
  赣榆县儒学旧在县治东元燬于兵明洪武四年
  县丞莫从敬迁于县治东南正统三年知县郭文
  中重修成化十四年知县王举重修嘉靖二十五
卷八十八 第 38b 页 WYG0509-0484d.png
  年扬州推官符允中海州知州钟岳捐赀修葺万
  历间知县樊兆程徐应元相继增修明季燬于兵
国朝顺治八年知县穆尔谟教谕刘思问重建十三年
  邑人董宗鼎重建门庑康熙七年圮训导章宪捐
  募修建十一年知县俞廷瑞训导章宪捐募复修
  两庑
  沐阳县儒学在县治南洪武三年知县冯益创建
  正德间燬知县易瓒重作庙庑桥门庖库堂斋号
卷八十八 第 39a 页 WYG0509-0485a.png
  舍皆备嘉靖四年知县蒋赐迁于县治东万历三
  十三年教谕萧鸣盛复迁城南故址
国朝顺治十年知县王国泰增设奎星楼康熙三年知
  县梁文焕增修七年学圮十二年知县张奇抱重
  加修理(附/)胡简敬重修儒学记(吾沐密尔东省泗/水峄山之间循车)
  (辙马迹而览其盛者往返祗旬日耳去圣人之居/若此之近瞻其宫阙之巍峨礼乐之隆备车服俎)
  (豆之矞煌宜有所观感而兴起是以吾沐学制虽/经迁改仍复故基考前者之经营其规模结构亦)
  (差堪与邹鲁相望也自康熙七年地震学宫惟圣/殿仅存其他堂庑群祠以及数仞之墙皆荡为飞)
卷八十八 第 39b 页 WYG0509-0485b.png
  (尘碎砾致殿阶之下杂园蔬而溷刍牧无复有籓/篱之隔多士朔望揖父母师长之侧不过露立须)
  (臾循故事而散春秋奉祀亦无所谓丽牲之石省/濯之房寥寥笾爵数器以一篑出纳之及行乡饮)
  (酒礼主宾僎介草率拱揖于覆茆架木之下如此/者已多历年所三韩张侯以癸丑春莅任首谒先)
  (师庙乃慨然集师儒多士谋之谓是一邑首善地/奈何听其荒落至此愿捐俸以为之先都人士其)
  (多方赞成之于是鸠工庀材经营伊始即为久远/之谋亦似有神马思车周回于泗水峄山之间审)
  (其差等而著为心画者既成功爰集乡之博士弟/子进而告之曰侯之为此岂特为崇庙貌侑神飨)
  (哉深望肄业有地以圣人所求乎已者求之多士/尔侯且月给薪廪丰酒膳拟闱中题以校士躬)
  (为品题即士子之工制业取科名又未尝不于侯/是赖侯作人之功其可忘诸侯三韩人名奇抱号)
卷八十八 第 40a 页 WYG0509-0485c.png
  (藏锦由贡士初/任沐阳县知县)
   通州
  通州儒学在州治东宋太平兴国五年知州曾环
  始建于城东一里许乾兴元年知州王随迁学于
  东门内大观间燬于兵绍兴间判官方云翼复建
  于旧址淳熙间又燬咸淳中知州冯弼重建元至
  正间将军张弘纲建
 大成殿明洪武三年知州熊春增修正统九年郡人
卷八十八 第 40b 页 WYG0509-0485d.png
  佥事陈敏千户陈瑄重修成化弘治间历加修葺
  嘉靖十年制增启圣祠建敬一亭贮六箴碑各县
  如之三十二年巡盐御史黄国用命知州游天庭
  重建尊经阁
国朝顺治二年知州唐虞泰重修康熙二年知州毕际
  有重修泮宫坊九年知州王廷机增修雍正二年
  知州白映棠重修五年知州李世乔捐修明伦堂
  旧有海门县明嘉靖二十四年知县江执创建儒
卷八十八 第 41a 页 WYG0509-0486a.png
  学于县治东今为海湖所齧城圮裁县归通州改
  为海门乡学省
 崇圣祠 名宦祠 乡贤祠(各县/学同)
  泰兴县儒学在县治东宋绍兴间建元季燬于兵
  明洪武二年知县李秉直重建后渐增修正德间
  知县郑浙鼎新之嘉靖后知县朱篪许希孟朱南
  雍高桂陈继畴相继修葺拓泮池增棂星门石柱
  二曰江汉秋阳凿大池曰鲲化池甃以石崇祯间
卷八十八 第 41b 页 WYG0509-0486b.png
  导河入泮前鲲化池
国朝康熙十二年邑人御史李振宜捐修二十五年教
  谕荆子迈浚池曰绀寒池筑台山上曰光霁台
  如皋县儒学旧在县治东北南唐保大十年建宋
  绍兴初迁于县治西南元末兵燬明洪武三年知
  县谢得珉创建嘉靖十九年知县黎尧勋移建县
  治东南万历后圮于风潮知县郑人逵修造始筑
  宫墙易土以砖后知县陈焕张星李廷材熊奋渭
卷八十八 第 42a 页 WYG0509-0486c.png
  李衷纯相继修葺
国朝顺治十四年知县崔凤宾重修康熙十年知县赵
  弘化重修贡生苏世威董其役雍正十年知县彭
  履仁教谕丁弘远训导庆翙重修
 
 
 
 
卷八十八 第 42b 页 WYG0509-0486d.png
 
 
 
 
 
 
 
 江南通志卷八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