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四
卷六十四 第 1a 页 WYG0508-079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江南通志卷六十四
  河渠志
   水利治绩(二/) (松常镇三府/)
   松江府
 周敬王二十五年吴行人伍员凿河自长泖接界泾
  而东尽纳惠高彭巷处士沥渎诸水后人名曰胥
  浦
卷六十四 第 1b 页 WYG0508-0795d.png
 唐开元元年筑捍海塘起杭州盐官抵吴淞江长一
  百三十里
 宋宝元元年两浙转运副使叶清臣开松江盘龙汇
  按续吴郡图经盘龙汇介华亭昆山之间步其径
  才十里而回泬迂缓乃四十里江流为之阻遏盛
  夏大雨则汎溢沦稼穑坏室庐殆无宁岁乾兴间
  屡经疏决未得其要范仲淹守平江尝经度之未
  遑兴作至是清臣转漕本路以太湖民田为豪右
卷六十四 第 2a 页 WYG0508-0796a.png
  据上游而水不得泄建议酾为新渠从沪渎入海
  道直流速其患遂弭
  庆历元年知华亭县钱贻范开顾会浦(附/)章岘记
  略(浦直县西北六十里趋青龙镇南通漕渠下达/松江舟艎去来实为冲要自簳山之阳地形中)
  (阜积淤渐与岸等垂三十年至是乃籍新江海隅/北亭集贤四乡之民得役夫三千五百五十人府)
  (教以尉孙君专督其役兴三月辛酉讫四月己丑/始于邑郛终于江澨增深四尺槩广八丈无虑役)
  (工十万二千九百五十/畚土平道者不与焉)
  嘉祐三年转运使沈立开顾浦
卷六十四 第 2b 页 WYG0508-0796b.png
  六年转运使李复圭知昆山县韩正彦开松江之
  白鹤汇如盘龙之法崇宁中郏亶又浚治之皆为
  民利
  绍圣中开大盈顾会二浦浚柘湖新泾下金山小
  官浦悉入于海
  崇宁二年提举浙西常平徐确考禹贡三江之说
  以为太湖东注于海松江正在下流向来潮泥湮
  塞水溢为患请自封家渡古江开淘至大通浦直
卷六十四 第 3a 页 WYG0508-0796c.png
  彻海口七十四里以常平钱米十八万三千馀充
  调夫之费因令饥民就食确躬操畚锸以先之水
  道遂通
  大观元年九月从中书舍人许光凝请命本路监
  司检按松江故道同发运使属官疏导积水入海
  三年开吴淞江置闸
  宣和元年两浙提举常平赵霖浚白鹤汇围裹华
  亭泖为田
卷六十四 第 3b 页 WYG0508-0796d.png
  绍兴四年盐官丞王珏开华亭近海河二百馀里
  通漕溉田民享其利
  十五年通判曹泳重开顾会浦(附/)杨炬记略(绍兴/甲子)
  (夏大水吴门以东沃壤之区悉为巨浸部使者饬/郡邑询求故道导源决壅以泄水势于是监州曹)
  (公历览川原考视高下访于父老得顾会浦自县/之北门至青龙镇浦凡六十里南接漕渠而下属)
  (于松江按上流得故闸基仅存败木是为旱涝潮/水蓄泄之限复得庆历二年修河记于县圃而知)
  (兹河废兴之岁月与夫浅深广狭之制役徒钱榖/之数判然察其惠利之实有在于此矣盖历百有)
  (六年河久不浚而沦塞淤淀行为平陆遂以状请/于朝籍县之新江海隅北亭集贤四乡食利之民)
卷六十四 第 4a 页 WYG0508-0797a.png
  (以疏治之官给钱粮而董以县令簿尉兴工自十/月二十有六日役三月而河成起青龙浦及于北)
  (门分为十部因形势上下为级十等北门之外增/深三尺而下至镇浦极于一丈而横广五丈有奇)
  (底通三尺据上流筑两狭堤因旧基为闸而新之/复于河之东辟治行道建石梁四十六通诸小泾)
  (以分东乡之渟浸不浃旬水落土坟由是簳山东/西民田数千顷皆为膏腴役工二十万用粮以石)
  (计七千二百为钱/以缗计二万五千)
  三十年知华亭县刘俣修秦山盐铁蚌港三堰
  乾道二年转运副使姜诜开通波大港(港即顾/会浦)
  张泾堰闸(附/)许克昌浚河置闸碑(甲申秋八月淫/雨害稼明年大)
卷六十四 第 4b 页 WYG0508-0797b.png
  (饥上临朝咨嗟分遣使者结辙于道发廪赋粟以/活饿者会有言苏秀势最下华亭尤近海十八港)
  (皆有堰捍潮可一切决之四湖所潴水宜为斗门/以便节减上览而异之亟命两浙转运副使姜诜)
  (与令丞行视其宜姜侯既受旨诹访故老周览川/野尽得其便利以闻曰东南濒海之地视诸港反)
  (高虽有神禹不能导水使上也今宜浚通波大港/以为建瓴之势又即张泾堰傍增庳为高筑月河)
  (置闸其上谨视水旱以时启闭则西北积水顺流/以达于江东南咸潮自无从入也上称善即丐以)
  (常平之帑赡其役且与守臣郑闻会其事制许焉/则相与庀徒揆日赋材计功既具以授之县令侍)
  (其铨铨威以柅奸说以使人检程视作勿容苟简/乃浚河自簳山达青龙江口二十有七里其深可)
  (以负千斛之舟因其土治高岸护青墩傍今有青/墩港故水所败田数万亩还为膏腴为闸于邑东)
卷六十四 第 5a 页 WYG0508-0797c.png
  (西四十有八里增故土七尺甃巨石两趾相距常/有四尺深十有八板板尺有一寸月河之长三千)
  (三百五十有五广常有六尺凡浚河之工万有一/千二百金工石工木工畚锸之工伐取运致之工)
  (总其数槩七倍于浚河糜钱缗九千三百五十四/粟石二千三百有九十凡五十有五日而毕盖敛)
  (未尝及民而民亦/若不知有是役也)
  七年知秀州丘崇修华亭濒海十八堰遂移新泾
  堰于运港
  九年置监堰官于亭林松江府志华亭东南并海
  自柘湖湮塞置堰一十八所以禦咸潮宋政和中
卷六十四 第 5b 页 WYG0508-0797d.png
  提举常平官兴修水利欲涸亭林湖为田尽决堤
  堰以泄湖水华亭地势东南益高西北益卑大抵
  自三泖五浦下注于江以入海虽决诸堰湖水不
  可泄咸水竟入为害于是东南四乡为斥卤之地
  民流徙他郡中间州县官惧其害复故堤堰独留
  新泾塘以通盐运海潮晨夕冲突塘口至阔三十
  馀丈咸水延入苏湖境上是岁八月邑人右正言
  许克昌力言于朝时崇以太博除知秀州奉命行
卷六十四 第 6a 页 WYG0508-0798a.png
  视与令堵观议以新泾塘湖势湍急运港距新泾
  二十里水势稍缓于是募四县夫移堰于运港并
  筑堰外诸港及运港之两岸东岸自堰至徐浦塘
  二十四里十七丈西岸自堰至柘湖二十三里上
  阔六尺下阔一丈五尺高六尺明年正月遣御史
  萧之敏按视还奏诏增崇秩复租九年招复流民
  又明年正月遣中使宣谕守臣张元成增筑二月
  特设监堰官一员土军五十人置司顾亭林以防
卷六十四 第 6b 页 WYG0508-0798b.png
  盐运私发诸堰后堰外随潮沙涨牢不可坏二州
  之田得免咸潮浸灌之患
  十三年修华亭县新泾塘闸增置招贤港徐浦塘
  二闸
  十五年命浙西提举常平司开浚华亭县三十六
  浦
  淳熙二年立庸田司于平江撩漉吴淞江沙泥浚
  各闸旧河渠渎及松江之张泾通波南北俞塘盐
卷六十四 第 7a 页 WYG0508-0798c.png
  铁官绍盘龙蒲汇六磊石浦等塘
  十三年罗点提举浙西常平以淀山湖泄诸水道
  戚里豪强占以为田故水壅不泄民田病之奏乞
  开浚有旨命点躬亲相视开掘农民闻命欢跃不
  待告谕各裹粮合夫先行掘凿于是并湖巨浸复
  为良田
 元至元初中书省准浙江行省咨任仁发言吴淞江
  淤塞奏立都水监仍于中江中书以闻特命行省
卷六十四 第 7b 页 WYG0508-0798d.png
  平章彻尔提举修浚一切便宜经画以松江故道
  湮塞西自上海县界东抵嘉定石桥洪迤逦入海
  袤三十有八里(附/)任仁发水利议答(议者曰吴淞/江前时深通)
  (今日何为而塞岂非如海变桑田之说非人力所/可为者欤答曰东坡有言若要吴淞江不塞吴江)
  (一县之民可尽徙他处庶上源宽阔清水力盛泥/沙自不能积何至有湮塞之患哉归附后将太湖)
  (东岸出水去处或钉栅或作堰或筑狭处为桥又/有湖泖港汊又虑私盐船往来多行塞断所以清)
  (水日弱浑潮日盛泥沙日积而吴淞江日就淤塞/正与东坡所见合若云如海变桑田一付之天则)
  (圣人手足胼胝尽力沟洫皆虚言也圣人岂欺我/哉所当尽人力而可为也议者曰钱氏有国百馀)
卷六十四 第 8a 页 WYG0508-0799a.png
  (年止长兴间一次水灾宋南渡百五十馀年止景/定间一二次水灾今或一二年三四年水灾频仍)
  (其故何也答曰钱氏有国宋南渡全籍苏湖常秀/四郡所产以为国计常时尽心经理高田低田各)
  (有制水之法其间水利当兴水害当除合役军民/不问繁难合用钱粮不吝浩大必然为之又使名)
  (卿重臣专董其事豪户势家簧言不能乱其耳珍/货不能动其心又复七里为一纵浦十里为一横)
  (塘田连阡陌位址相接悉为膏腴之产以故二三/百年之间水灾罕见国朝四海一统又居位者未)
  (知风土所宜视浙西水利与诸处无异任地之高/下时之水旱所以一二年间水患频仍也议者曰)
  (苏州地势低下与江水平故曰平江故称泽国其/地不可作田今欲筑围亦逆土之性耳答曰晋宋)
  (以降仓廪所积悉仰给于浙西之水田故曰苏湖/熟天下足若谓地势低下不可作田此诚无稽之)
卷六十四 第 8b 页 WYG0508-0799b.png
  (论何以言也浙西之地低于天下而苏湖又低于/浙西淀山湖又低于苏湖彼中富户数千家每岁)
  (种植菱芦编钉桩筱围筑硬岸岂非逆土之性何/为今日尽成膏壤此明效大验不可掩也既是淀)
  (山最低之处尚可经理为田岂已成之田反不可/作田耶议者曰水旱天时非人力所可胜自来讨)
  (究浙西治水之法终无寸成答曰浙西水利明白/易晓何谓无成大抵治之之法有三浚河港必深)
  (阔筑围岸必高厚置闸窦必多广设遇水旱亦不/能为害昔范文正公请开水浦议者沮之公力排)
  (浮议疏浚积潦数年大稔民受其赐载之方策昭/然可考谓之无成可乎议者曰河渠围岸闸窦三)
  (者俱备则水早可无民食可足诚为久远之计朝/廷胡为而废之答曰国家收附江南三十馀年浙)
  (西河港围岸闸窦无官整治渐致废坏今若募夫/供役必取办于富户部夫督役必责成于有司二)
卷六十四 第 9a 页 WYG0508-0799c.png
  (者皆非其所乐是以猾吏豪民构扇必沮之而后/已朝廷未见日后之利但厌目前之扰所以成事)
  (则难坏事则易东坡亦云官吏惮其经营百姓畏/其出力所以累行而中辍不能成久远之利也议)
  (者曰行都水监既是有益衙门何众口一词皆谓/无益而朝议罢之答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事之利害久而始明彼小民无知但见工役之繁/豪民肆奸又吝供输之费所以百般阻挠但谓无)
  (益以败乃事殊不知浙西有数等之水拯治方略/皆不相同非立专司岂能成功使水监衙门真为)
  (无益古之有国者亦废而不置久矣何为周汉唐/宋之世经营水利列之史传代有其人且若浙西)
  (低下之地不须水监即今中原高阜之处安用水/监河道司为哉高阜之处水监既不可缺而低下)
  (之处乃谓不必置何不智之甚也数年之后河港/浅塞水害滋甚有忧民忠国者出必复兴修水利)
卷六十四 第 9b 页 WYG0508-0799d.png
  (之事彼横议者岂得终沮之哉议者曰水利固不/可不修然今陇西汉唐二渠止责于有司修浚民)
  (更不扰浙西水利何不亦责之有司答曰陇西二/渠长流水也浚成深渠水自下流治之无难浙西)
  (水性不一整治方法亦殊岂/可以汉唐二渠例视之哉)又平江等路水利状
  (太湖纳湖州宣州诸溪之水而南北东江海之岸/皆高水积其中势若盘孟设遇雨涝则环湖低田)
  (悉皆湮没若欲导泄积水在乎时时点检太湖东/北两岸通江河之道不致淤塞可也盖环湖低田)
  (利在泄潦兼沿江傍海高田亦仗湖流奔注冲散/潮沙使江河通利乃可引潮灌溉诸小湖在太湖)
  (迤东及北者甚多皆能接泄太湖注江达海数内/淀山湖自大盈赵屯等浦以出吴淞江与浑潮相)
  (接最近若上源所注不急则潮沙注湖渐成淤淀/富家因淤淀围裹成田由是湖水与诸浦渐远而)
卷六十四 第 10a 页 WYG0508-0800a.png
  (所泄益微若非就湖内围田多开河渠及时修浚/诸浦则此湖之塞恐不止于是也又接吴江石塘)
  (障遏东流之势致潮沙日涨半为平地此乃太湖/泄水下吴淞江第一要处古来于堤间多置木桥)
  (与凿水洞上则通行下则泄水盖欲仗其急流冲/涤潮泥免致水患人不知此或便于行路则塞坝)
  (湖口或惰于巡防则密置桩橛矧以茭芦鱼簖等/物障遏必得官司于此处榜示告戒使之咸知利)
  (害可/也)
  二十八年诏开淀山湖命江淮行省燕仲南同左
  司郎中都哩默色督浚治(附/)潘应武决放湖水议
  (浙西地势极低米粮丰厚自福山而下有二百八/十馀里沙冈身以限沧溟冈身之间有港浦一百)
卷六十四 第 10b 页 WYG0508-0800b.png
  (五十馀处太湖三万六千顷受纳三江之水溢流/而下一路径下吴淞江二百六十馀里抵海又一)
  (路自急流港五十里下淀山湖由港浦而入海古/人开江浦溇泾沥之𩔖无非为去水计使民居无)
  (昏垫而土可耕种居民常常修筑围塍官府常常/修浚水路涝则车水出田旱则车水入田公私之)
  (利岂不溥哉若公私之力少有不及则民居荡析/而厚利以失钱王时置撩浅军四部七八千人专)
  (事导河筑堤宋初废弛故常有水患至仁宗朝范/文正公亲历海滨开浚五浦费米钱一十八万馀)
  (贯石自后置丰田水利使者专管湖塘河渠赵运/使任内用钱米四十馀万至理宗朝创立魏江江)
  (湾福山水军数千人专修江河湖塘仅免水患归/附后军散营废湖港堙塞其淀山湖中有山寺宋)
  (时在水中心东有出水港曰斜沥口曰汊港口曰/小漕港曰大沥口曰小沥口各阔十馀丈通潮水)
卷六十四 第 11a 页 WYG0508-0800c.png
  (往来潮退即引湖水下大漕大盈等浦入青龙盘/龙江而出海古人谓之尾闾门宋法禁人占湖为)
  (田为泄水路故也今山寺在田中虽有港溇悉皆/浅狭潮水湖水不相往来拦住去水东南风水回)
  (太湖则长兴宜兴归安乌程德清等处汎滥西北/风水下淀山湖泖则昆山常熟吴江松江等处汎)
  (滥皆因下流不决积水往来为害去夏大水淀山/湖太湖四畔良田至今不可耕种昨随营田司官)
  (亲曾相视水势与高年老农知识地理人讲究得/淀山湖东大小漕港斜沥等处故是泄水尾闾今)
  (为权势占据卒难复旧淀山湖北有道褐浦石浦/千墩浦小沥口四处取江颇近水势顺便今若先)
  (于此四处开浚决放水路以救百姓以保公私实/为居安虑危经理根本之计候水减退然后次第)
  (开浚诸处河港此古人所/谓下流既通上流可导也)
卷六十四 第 11b 页 WYG0508-0800d.png
  大德二年春二月中书省奏立浙西都水庸田使
  三品衙门于平江路设置耑一修筑围岸疏浚河
  道务要田农得济水道流通围岸坚固为一事浙
  西淀山等湖已有定立官湖界诸人不得似前侵
  占复为民害违者庸田司就便追断又浙西海水
  昼夜两潮随带沙泥入港渐成壅遏宋时另设撩
  清军人耑一撩洗今仰庸田司于二八月内依时
  督责如法疏浚无致壅遏与民为害据浚治河道
卷六十四 第 12a 页 WYG0508-0801a.png
  修理堤岸闸坝合用人工如何措置可以常久通
  行行省便为从长议拟又浙西官田数多俱系贫
  难佃户春首缺食又自行修理官司不为存恤深
  为未便今后管民官不得将此等佃户差充里正
  主首一切等役又淀山练湖诸人占湖为田岁纳
  租粮官司另行收贮若有合行修浚人工物料从
  庸田司募工支用
  八年浙省平章政事扬珠吉达彻尔浚决吴淞江
卷六十四 第 12b 页 WYG0508-0801b.png
  至治三年诏开吴淞江淀山湖及诸河渠
  泰定元年行省左丞多尔济巴勒知水利前都水少
  监任仁发浚治淀山湖
  二年多尔济巴勒任仁发浚吴淞旧江大盈浦乌泥泾
  三年任仁发置赵浦潘家浜乌泥泾三闸
  至顺二年江浙行省浚乌泥泾
  至正元年修浚吴淞江治渠堰
  三年四月都水庸田使司修华亭捍海塘
卷六十四 第 13a 页 WYG0508-0801c.png
 明永乐二年浚黄浦由范家浜入海
  十年浚上海盘龙江
  正统八年修浚金山卫独树营至刘家港口边海
  诸河
  景泰二年知府叶冕修淀山湖堤湖北界昆山各
  较彼此工莫克就冕一视之督府民修筑万馀丈
  二邑赖之
  天顺二年巡抚崔恭督工挑浚上海县自白鹤江
卷六十四 第 13b 页 WYG0508-0801d.png
  至卞家渡四千六十七丈浚蒲汇塘及新泾四千
  丈凿曹家沟南抵新场二万丈广皆十四丈深皆
  二丈浚六磊塘莺脰湖乌泥泾沙竹冈诸水通流
  入浦民感其惠因呼曹家沟为都台浦
  成化八年浚吴淞江
  弘治元年带理水利佥事伍性浚吴淞江中段四
  十馀里及顾会赵屯都台诸浦蒲汇杨林新泾诸
  塘
卷六十四 第 14a 页 WYG0508-0802a.png
  七年水利侍郎徐贯开吴淞江并大石赵屯等浦
  泄淀山湖水以达于海
  十二年提督水利工部郎中傅潮浚崧子浦檄通
  判原应宿董役
  嘉靖元年工部郎中颜如环浚吴淞江
  二年工部郎中林文沛督率华亭县开南桥塘金
  汇塘官路港站船浜北蟠龙塘南嵩塘官庄泾青
  村港黄泥漕尹山泾米市塘共长一万九千四百
卷六十四 第 14b 页 WYG0508-0802b.png
  九十五丈上海县开旧江走马塘周浦塘站船浜
  盐海塘六磊塘共长一万六千五百五十丈以泻
  当湖三泖淀山湖诸水使各通黄浦吴淞江以入
  海(附/)林文沛请修水利疏略(浙西天目诸山西来之/水皆归太湖再流入于)
  (阳城昆承淀山三泖等湖其性本皆欲东故神禹/相地分流疏其东北入海者为娄江东南流者为)
  (东江并淞江为三江以分泄之自是不闻有水患/后世近江淤泥之地悉成土田而东江之故道塞)
  (矣由是欲使东江之水迤逦北旋会入淞江而趋/下之性迟矣故后人于常熟县北开二十四浦疏)
  (而导之扬子江又于昆山县东开一十二浦分而/纳之海所以补东江不通之力也又虑潮沙易淤)
卷六十四 第 15a 页 WYG0508-0802c.png
  (各于浦口置立板闸潮来则扄之以禦泥沙岁旱/亦扄之以备灌溉又于闸外或设开江之卒或设)
  (撩浅之夫皆所以决壅塞而防汎溢也永乐间尚/书夏原吉区画经度如开刘家白茆二港甚合古)
  (人之法弘治七年工部侍郎徐贯奉命断理其事/有通判姚文灏辅之一时疏浚之法亦有次第旧)
  (制扳闸夫卒之设围岸之筑皆未全备是以诸浦/之壅塞如故近年虽有带管佥事官既不专名亦)
  (虚设以至水利日废乞命廷臣计议敕命专理及/今秋收之后访前代疏浚之规为来年水患之备)
  (或计各府钱粮空乏容其借取课钞支用开诸浦/以泄诸湖之水复板闸以严启闭之规立夫卒以)
  (继疏浚之功筑围岸以防横流之势虽曰费用/浩大然计被灾免徵之费孰为多寡从可知矣)
  四年冬命水利佥事蔡乾浚松江上海张家浜陈
卷六十四 第 15b 页 WYG0508-0802d.png
  村塘马家浜旧江青龙江
  二十四年巡按御史吕光洵浚艾祈通波以溉青
  浦
  隆庆三年巡抚海瑞开吴淞江(附/)海瑞疏(禹贡称/三江既)
  (入震泽底定三吴水利当浚之使入于海从古而/然也娄江东江系入海小道惟吴淞江尽泄太湖)
  (之水由黄浦入海年来水道臣旷职不修以致潮/泥日积通道填淤虽曰水势就下而无下可就矣)
  (时久潦震荡太湖因之奔涌四溢渰浥禾亩如嘉/靖四十年今隆庆三年是也而小为渰没漂浥之)
  (患亦时有之是吴淞江一水国计所需民生攸赖/修之举之不可一日缓也臣于旧岁十二月巡历)
卷六十四 第 16a 页 WYG0508-0803a.png
  (上海县亲行相视按行故道量得淤塞当浚地长/该一万四千三百三十七丈二尺原江面阔三十)
  (丈今议开十五丈计该用工银七万六千一百二/两二钱九分今以水荒缺收饥民动以千百告求)
  (赈济臣已计将节年导河夫银臣本衙门赃罚银/两各仓储米谷并溧阳县乡官太仆寺少卿史际)
  (义出赈济榖二万石率此告济饥民按工给与银/谷于今正月初三日兴工挑浚委松江府同知黄)
  (成乐督率上海县知县张嵿嘉定县知县邵一本/分理兴工之中兼行赈济千万饥民稍安戢矣但)
  (工程浩大银两不敷饥馑频仍变故叵测官储民/积计至二月间尽矣江南四面皆荒湖广江西有)
  (收成府县又执行闭籴无从取米伏望皇上轸念/民饥当恤吴淞江水道国计所关敕下该部酌议)
  (量留苏松常三府漕粮二十万石准照前旨银数/改折凡应天等十四府州县库贮不拘各院道诸)
卷六十四 第 16b 页 WYG0508-0803b.png
  (臣项下无碍赃罚银两听臣调用浙江杭嘉湖三/府与苏松常三府共此太湖之水吴淞江开则六)
  (府均蒙其利塞则六府同受其害其库藏银亦如/应天等处一例取用彼处居民亦听上工就食吴)
  (淞借饥民之力而故道可通民借银米/之需而荒歉有济一举两利地方幸甚)
  万历六年御史林应训督知府阎邦宁浚大川六
  支流四十七港浜之小者九十有一求圩岸之故
  迹尽修筑之踰年乃成作水利圩图
  十年松江通判刘师召开浚奉贤黄泥白龙百曲
  新港白莲三林走马虬江等河修筑淀泖黄浦等
卷六十四 第 17a 页 WYG0508-0803c.png
  处堤岸
  十六年水利副使许应逵浚吴淞江
  二十八年知府许维新开浚府城市河松江府志
  松郡近海潮汐往来泥沙易淤而城市尤甚兼以
  居民侵占河道日隘间有疏治旋即壅塞维新锐
  意兴复特委上海县典史庞尚鸿经理其役凡势
  家占造水桥河房悉皆撤去东西两关直河南北
  岸拓复故迹一丈有奇初众议难之尚鸿不畏强
卷六十四 第 17b 页 WYG0508-0803d.png
  禦三月而竣河道既通货舰鳞集众沾其利至于
  编工计程不役塘长造船运土弃之废地随浚而
  毕尤为良法
  四十五年上海知县吕浚开繇府城抵县内外水
  道
  天启元年华亭知县章允儒同吕浚浚莘村塘华
  亭长二千三百丈上海长一千丈
  二年华亭知县郭如闇浚官绍塘横沥河长二千
卷六十四 第 18a 页 WYG0508-0804a.png
  丈有奇
  上海知县鲍奇谟浚张家塘东自黄浦口起至华
  亭界长三千二百丈
  三年郭如闇复浚府东北城濠二百四十丈
  四年郭如闇复浚蒲汇塘徐家浜及城内市河长
  三千五百馀丈
  五年华亭知县徐尚勋浚海螺港长一千七百八
  十丈鲍奇谟复浚张家塘长一千一百六十丈尚
卷六十四 第 18b 页 WYG0508-0804b.png
  勋复浚城濠河泾及集贤泾等河松江府志自万
  历间频遭水患专设导河夫役有司加意修浚每
  岁举行江河通利
  六年青浦县知县郑友元修筑田圩松江府志青
  浦自水灾后低乡田亩日洼友元令业主出米佃
  户输力分大圩为小圩界长圩为短圩便于戽救
  旁邑传以为式
  崇祯元年苏松水利道张孝浚华亭莘村蒲汇官
卷六十四 第 19a 页 WYG0508-0804c.png
  绍等塘长六千四百馀丈浚上海陆道浜莘村塘
  小闸港长四千七百馀丈
  二年巡抚曹文衡檄同知钱永澄浚华亭金汇塘
  横泾河吕河泾徐家浜上海俞塘等河长万馀丈
  修筑黄浦塘岸长二千馀丈是年知府方岳贡浚
  府城内诸河发帑募夫随运河土增筑官塘自西
  马头至五里桥长堤高固行旅耕作胥利焉
  三年巡抚曹文衡浚上海肇家浜长二千五百馀
卷六十四 第 19b 页 WYG0508-0804d.png
  丈
  四年知府方岳贡浚华亭盘龙塘亭林鹤颈汇河
  运港后港盐铁塘南横港长六千馀丈上海新泾
  长一千八百馀丈
  五年巡抚庄祖诲督通判朱启元浚华亭祝家港
  浙河长三千六百馀丈上海新场河沈庄河青浦
  蒲汇塘长四千八百馀丈筑泖塘淀河岸长二千
  八百馀丈
卷六十四 第 20a 页 WYG0508-0805a.png
  七年巡抚祁彪佳督浚华亭蒲汇官绍等塘上青
  蒲汇莘村等塘长万馀丈
  八年巡抚都御史张国维督松江知府方岳贡修
  漴阙石塘是时漴阙坍塘长二百八十九丈内患
  口一百十九丈东西两塘接连患口一百十七丈
  有奇东尽塘五十三丈官给料价工食银二万馀
  两岳贡率属经始举人吴嘉印综覈冒滥石塘以
  成
卷六十四 第 20b 页 WYG0508-0805b.png
  十三年方岳贡复建捍海石塘举人何刚董其役
国朝顺治九年巡按御史秦世贞檄华亭知县刘成龙
  浚春申六磊紫冈沙冈竹冈蟠龙蒲汇诸塘及邱
  泾横沥张泾俞塘沈漕泾千步泾并支河二百馀
  条仍令塘长每岁修治
  十年知府李正华大浚府城诸河
  康熙十年巡抚马祜奏准开浚吴淞江
  雍正五年挑吴淞白茆孟渎德胜九曲河并各河
卷六十四 第 21a 页 WYG0508-0805c.png
  次第开浚
  九年开浚苏松常镇四府河道工竣(已上三涤俱/详见太湖)
   常州府
 周泰伯开渎后人名曰泰伯渎
 汉阳羡令袁玘筑长桥凿便民河(在吴江界/)
 南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修阳湖成良畴数百顷
  二十四年治临津
 梁大同元年绕惠山浚溪(今名梁溪/)
卷六十四 第 21b 页 WYG0508-0805d.png
 唐景龙二年置将军堰闸
  元和间常州刺史孟简开泰伯渎人遂称为孟渎
  按孟渎袤四十一里溉田无数(附/)郭思极疏浚孟
  渎疏(孟渎在武进之北延袤六十馀里外通长江内/资灌溉商民舟楫罔不便之嘉靖间筑堡中)
  (流日就淤塞尝有建议开浚旋议旋寝将成平陆/臣愚以为孟渎一开则既有间道以通舟楫而运)
  (闸得启闭之宜又引江潮以达奔牛而运河资接/济之力纵遇亢旱不至坐以待困此缓急可赖之)
  (一策/也)
 五代南唐保大元年修孟渎水门
卷六十四 第 22a 页 WYG0508-0806a.png
 宋淳化三年知常州王诜开珥渎
  天禧四年知江阴军崔立浚利港开横河
  庆历二年知晋陵县许恢浚申港凡六十八里浚
  澡子港自江口起凡四十里浚戚墅港自湖口起
  凡九十里许工费三十六万凡灌田万顷工役三
  月告竣
  三年知武进县杨玙浚孟渎
  是年知常州李馀庆浚顾塘河
卷六十四 第 22b 页 WYG0508-0806b.png
  嘉祐五年转运使王纯臣督苏湖常秀四州筑田
  塍以禦风涛
  六年宜兴县尉阮洪疏四十九渎洪以吴中水患
  屡上书监司乞开百渎得请遂疏四十九渎田禾
  大稔
  是年知常州陈襄浚运河襄以太湖积水横遏运
  河不得入江为民患立法浚之其患遂息
  八年知宜兴县司马旦凿新溪
卷六十四 第 23a 页 WYG0508-0806c.png
  是年知江阴军杨士彦浚横河
  治平四年知宜兴县楼闶浚四十二渎
  熙宁元年楼闶复开一渎民颂之名楼公渎
  是年岁旱河竭知无锡县焦千之自小渲车湖入
  运河复车梁溪水由将军堰以灌之农田获利
  九年知江阴县杨孝孺督治农田兴水利
  元祐三年诏浙西常平使者调苏湖常秀四州民
  夫浚青龙江
卷六十四 第 23b 页 WYG0508-0806d.png
  六年治芙蓉湖开堰
  绍圣二年诏武进丹阳丹徒三县修沿河堤岸沟
  䃮
  是年诏开浚苏常二州等处湖浦
  元符二年知无锡县赵伾兴浚水利
  崇宁元年知常州朱彦浚后河
  大观四年江阴县丞于溥兴水利置黄田蔡泾等
  闸导申港利港
卷六十四 第 24a 页 WYG0508-0807a.png
  政和元年知常州徐申重建黄田闸
  三年江阴县丞楚执柔浚治横河市墩新河代洪
  港并创马师唐市闸东门堰
  宣和二年两浙提举赵霖修平江常州一江四浦
  五十八渎
  建炎元年知武进县梁汝嘉浚城濠
  乾道二年漕臣姜诜知江阴军徐蒇浚申利二港
  造蔡泾闸
卷六十四 第 24b 页 WYG0508-0807b.png
  六年监进奏院李结献治田三议诏令胡坚常相
  度以闻谕有田之家各依乡例出钱米与租佃之
  人更相修筑从之(附/)李结治田三议(苏湖常秀所/产为两浙之)
  (最自绍兴十三年以来屡被水害议者皆归积水/不决之故以为积水既去低田自熟第以工役浩)
  (大事皆中辍臣有管见治田便利三议一曰敦本/二曰协力三曰因时司农丞郏亶议云古人治塘)
  (浦阔深者盖欲取土以为堤岸非专为决积水若/堤岸高厚借令大水之年江湖之水高于民田五)
  (七尺而堤岸尚出于塘浦三五尺则虽大水不能/入于民田民田既不容水则塘浦之水自高于江)
  (而江之水亦高于海不须决泄而水自湍流矣此/古人治低田之法也若知决水而不知治田则所)
卷六十四 第 25a 页 WYG0508-0807c.png
  (开浚之地不过积土于两岸之侧霖雨涤荡复入/塘浦不五七年填淤如旧前功尽弃为今之务莫)
  (若专务治田乞诏监司守令相视苏湖常秀诸州/水田塘浦𦂳切去处发常平义仓钱米多寡量行)
  (借贷与田主之家令就此农隙作堰车水开浚塘/浦取土修筑两边田岸立定丈尺众户并力官司)
  (督以必成且民间筑岸所患无土今既开浚塘浦/积土自多而又塘浦阔深易以流泄田岸既成水)
  (害自去此臣所谓敦本之议也结又以为百姓非/不知筑堤固田之利然而不能者或因贫富同段)
  (而出力不齐或因公私相吝而因循不治非协力/不可百姓所鸠工力有限必赖官中补助官中非)
  (因饥歉难以募民/兴役非因时不可)
  是年常州府筑五泻堰闸兼修闸里堤岸
卷六十四 第 25b 页 WYG0508-0807d.png
  淳熙元年知常州府赵善防修奔牛闸
  十三年知常州林寔重浚后河
  十六年常州府浚东蠡河
  绍熙五年知宜兴县高商老穿故渎疏积水
  是年知常州李嘉言浚烈塘河置闸
  庆元元年知武进县丁大声浚后溪
  嘉泰十二年知江阴军邢焘浚九里河及城内外
  渠
卷六十四 第 26a 页 WYG0508-0808a.png
  咸淳元年知常州史能之浚后河
 元泰定元年浚常州路江阴州各通江河港
  至顺二年江阴州同知浚河自蔡泾北出江口长
  十里一百五步下闸以西长一千八百五十馀丈
 明洪武三年常州府知府孙用重建烈塘闸
  七年孙用浚澡子港置闸
  二十年江阴县浚申港
  二十四年武进县浚烈塘
卷六十四 第 26b 页 WYG0508-0808b.png
  二十五年武进县疏剩银河置闸无锡县浚新河
  二十七年常州府浚孟渎
  二十八年武进县凿太平河江阴县浚横河
  二十九年武进县建孟河闸
  三十年武进县筑蠡渎河堰
  永乐四年诏浚孟渎
  九年浚江阴青阳河道
  宣德九年巡抚侍郎周忱建孟河闸
卷六十四 第 27a 页 WYG0508-0808c.png
  正统元年常州知府莫愚重建黄田闸(附/)王直记
  (水之有闸所以时启闭谨蓄泄通舟楫之去来资/田畴之灌溉其为利大矣然惟仁民爱物之君子)
  (斯能因其利而利之不然则怠惰纵弛苟目前之/安忽经久之利其为民病岂小哉予于黄田闸之)
  (重建而知其用心之厚也常州江阴城北黄田港/引江潮贯城中而出于南门凡二十里会夏港之)
  (蔡泾以达于运河实舟楫走集之地附郭良田数/千顷皆赖其灌溉港因潮之消长为浅深长则溢)
  (消则涸溢则舟通而足以溉田涸则田不得受利/而舟胶且败者有矣唐长庆中李德裕观察浙西)
  (始建闸于城北潮长即启以行舟消即闭以蓄水/人赖其利历岁滋久缮治不继日就颓毁自洪武)
  (丙子以来人失利也久矣前之为郡县者数十人/莫有少槩于心者宣德中工部郎中桂林莫侯愚)
卷六十四 第 27b 页 WYG0508-0808d.png
  (被简拔来为郡上赐玺书俾兴利除害侯询知其/事叹曰此亦利害之大者也今田利漕舟皆赖此)
  (其可后乎然以始至不暇为久之政通民和即具忠/奏其事上命巡抚侍郎周忱经度之周公庐陵人)
  (以奉国仁以惠民而侯与之协议重建于旧址南/五丈许以避水之冲念役重费殷不忍赋于下公)
  (常广储蓄以备灾度可支数十年欲稍发所备米/市材僦工一切不以烦民计其费以闻诏可之乃)
  (命通判邵武张侯龄董其役然诸调度皆出周公/买石洞庭山磨琢而后致之几用石工五十人木)
  (工十人金工五人土工十人役夫二千五百人石/四万五千尺木二万一千一百根砖三十万一千)
  (个石灰四千石铁一万一千觔食米二千九百石/经始于正统元年八月而以其年十月成自是岁)
  (获大穰舟行无害耕夫楫徒商人估客鼓舞而赞/颂焉郡中父老皆大喜曰兹闸之建吾郡襟抱严)
卷六十四 第 28a 页 WYG0508-0809a.png
  (固风气完复吾/民其永有利哉)
  六年武进县重修孟河闸
  天顺元年江阴县知县周斌兴水利开通河港
  四年浚江阴县城濠
  成化四年都御史邢克宽重建奔牛闸(附/)王玙记
  (距毗陵城西三十里为奔牛堰溯堰水西行百八/十里历云阳达京口为运河其地势东倾堰不足)
  (以时蓄泄也尝于京口吕城奔牛为三闸皆莫详/其创始按史记载丹徒水道自六朝千百年通吴)
  (会隋初有诏浚治则是此闸在齐梁前已有之矣/自大业之后此闸当与河相为废兴而并不一书)
卷六十四 第 28b 页 WYG0508-0809b.png
  (至元符嘉泰始两书修复我国初洪武己酉间闸/废后更导其支流东北出于堰为坝自是而运河)
  (不复通重载漕舟多出孟渎河济江而江行险远/岁不能无覆溺之患天顺己卯冢宰崔公克让为)
  (都御史巡抚江南为言于朝请复建闸营度适宜/委畀得人曾无几何而五闸告成其在常境者奔)
  (牛下闸是也成化戊子都御史邢公克宽来继谓/奔牛犹有上闸其遗址尚存盍亦修建俾互为启)
  (闭遂以其事付之常守卓君天锡而以武进邑丞/宋瑛董役事给费于公帑役民于农隙其经画之)
  (良成功之速与下闸等夫自堰废为闸闸废为坝/言水利者时有訾病今闸与坝两存之春夏水溢)
  (则由闸秋冬水涸则由坝坝可潴而闸无壅也根/遗迹筴成算以开永图夫岂乐因循而好自用者)
  (所能彷/佛哉)
卷六十四 第 29a 页 WYG0508-0809c.png
  八年知武进县熊翀浚后河知无锡县佟珍浚走
  马塘
  十九年知宜兴县知县袁道浚便民河并观鹤溇
  弘治四年伍性浚宜兴县汤溪等渎
  六年水利侍郎徐贯浚江阴县申利桃花三港浚
  宜兴县葛溪等渎
  八年巡抚朱瑄浚宜兴县五贤等渎复浚孟渎等
  河
卷六十四 第 29b 页 WYG0508-0809d.png
  九年水利工部主事姚文灏浚宜兴县仕渎等四
  渎
  十年姚文灏浚宜兴县白龙河
  十一年浚宜兴县黄渎等五渎
  十四年提督水利郎中臧林浚宜兴县港渎
  十五年江阴县知县徐贞修黄田闸
  十七年臧林浚宜兴县后河并三渎
  正德六年提督浙直水利佥都御史俞谏浚江阴
卷六十四 第 30a 页 WYG0508-0810a.png
  县河港
  七年俞谏浚宜兴县河渎浜港江阴知县黄霆浚
  九曲河
  嘉靖二年开常州府河渎
  四年浚常州府河港开闸
  十五年江阴县知县徐贞浚利港桃花港
  二十年宜兴县知县冯讷凿通泽河
  二十三年浚江阴县桃花港
卷六十四 第 30b 页 WYG0508-0810b.png
  二十四年巡按御史吕光洵督浚苏松常镇四府
  塘浦
  是年江阴县知县赵锦建三关水闸
  二十五年武进县修烈塘闸
  是年宜兴县知县方逢时穿张公坝河
  万历元年宜兴县知县韩容浚荆溪
  五年巡视下江水利御史林应训疏孟渎浚练湖
  六年重修武进县烈塘闸
卷六十四 第 31a 页 WYG0508-0810c.png
  是年浚宜兴县闪溪
  八年常州府知府穆炜浚后河武进县县丞郭之
  藩筑芙蓉湖堤(详见太湖/)
  十六年浚苏松常镇四府河港塘渎
  三十七年无锡县知县许令典浚冉泾河
  四十年巡抚应天都御史徐民式浚江阴县九里
  河
  四十三年江阴县知县金廷璧浚山塘河
卷六十四 第 31b 页 WYG0508-0810d.png
  四十六年常镇兵备兼水利参政萧丁泰浚江阴
  县九里河
  天启二年武进县知县李维乔浚城濠无锡县知
  县刘五纬修筑石塘
  崇祯四年常镇兵备兼水利参议吴麟瑞浚江阴
  县九里河
  六年常州府通判刘麟长浚无锡县城内河
  是年常州府知府洪周禄浚江阴县九里河
卷六十四 第 32a 页 WYG0508-0811a.png
   提督学政甘学润常镇兵备兼水利副使徐世荫
   浚江阴县城内河
 国朝康熙二十年巡抚慕天颜奏请浚常熟县白茅港
   武进孟河奉
旨准行
   四十六年冬奉
圣祖仁皇帝发帑银三万馀两修建孟河北闸魏村闸及
   奔牛之天井闸
卷六十四 第 32b 页 WYG0508-0811b.png
   雍正五年奉
旨发帑银二万馀两疏浚孟渎河得胜新河犹恐江潮汹
   涌泥沙淀积又发帑银三百二两零建造犁船四
   只并领混江龙四具召募水手每岁春秋二季于
   江口拖刷淤垫泥沙
    镇江府
  晋太兴四年晋陵内史张闿立曲阿新丰塘灌田八
   百顷陈敏凿练湖
卷六十四 第 33a 页 WYG0508-0811c.png
 南北朝齐建武中曲阿令丘仲孚凿长冈埭
 梁天监九年造谢塘
 唐永泰中转运使刘晏刺史韦损重开丹阳之练湖
  作斗门以通灌溉(附/)李华练湖颂序(大蜡之祭辞/曰土反其宅)
  (水归其壑先王因下流而导之故曰九川涤源因/迤汇而潴之故曰九泽既陂以疏天地之气以利)
  (元元之用崇伯汩五行而殛羽山台骀障大泽而/封汾川洪范首之春秋载之地有广狭事无古今)
  (大江钜区惟润州其薮曰练湖幅员四十里菰蒲/菱芡之多龟鱼螺鳖之产餍饫江淮膏润数州其)
  (旁大族强家泄流为田专利致富自丹阳延陵金/坛环地三百里数合五万室旱则悬耜水则具舟)
卷六十四 第 33b 页 WYG0508-0811d.png
  (人罹其害九十馀祀凡经上司纷纭与夺八十一/断呜呼曲能掩直强可吞弱老幼怨痛沈声无告)
  (永泰元年诏公卿选贤良先除二千石以江南经/用所资首任能者是岁十月二十三日拜前常州)
  (刺史京兆韦公损为润州声如飙驰先诏而至吏/人畏服男女相贺即日上无贪刻下无冤愤公素)
  (知截湖为壤灾甚螟蟊临事风生指期以复群谤/雷动公恬然独裁乃白本道观察使兼御史中丞)
  (韦公元甫中丞抚掌惬心如公之谋且曰兴利除/害得其人而后行非常之政敢归叔父公乃申戒)
  (县吏率徒辟之人不俟召呼忭从役畚锸盖野浚/皋成蹊增理故塘缭而合之广湖为八十里像月)
  (之规铸金之固水复其所如鲸噀射汹汹隐地雷/闻泉中先程三日若海之弥望灏灏如吞吐日月)
  (沉沉如韫畜风雨所润者远原隰皆春耕者饱忧/者泰于是疏为斗门既杀其溢又支其泽沃瘠均)
卷六十四 第 34a 页 WYG0508-0812a.png
  (品河渠通流商悦奠价人勇输赋遐迩受利岂惟/此州每岁萌阴乘阳二气相薄大雨时行群潦奔)
  (流水势所入盈而无伤龙见方云稼蒙其渥时前/相国彭城刘公晏统东方诸侯平其贡税闻而悦)
  (之白三事以闻诏书褒异焉彭城公宣命至江南/捧诏授公公率元僚掾史令丞己下至于耆艾西)
  (向拜手忻戴皇朝人心上感天降膏泽如有神祗/昭协厥志公正直而和专静而断嫉恶宥过惠良)
  (察奸纯钧精坚百鍊不耗伐冰之贵降从士礼诗/云靖共尔位好是正直宜其享福也吏人入贺公)
  (拱而谢之曰尚书刘公观察韦公奉行王泽也鄙/何力之有焉丹阳令杜孟寅秉公之清白延陵令)
  (李令从如公之爱人金坛令胡圮秉公之成规及/丹阳耆寿周孝环百姓汤源等拜首而请曰兑为)
  (泽兑说也水归于泽而泽说于人百年浸塞而公/启之臣哉邻哉克谐帝休永代是式三县无灾若)
卷六十四 第 34b 页 WYG0508-0812b.png
  (不碣而刻之王命不扬于厥后后之人无以倚负/也华尝学古见访为颂颂曰望沄沄兮视冥冥鸟)
  (閒鱼乐葭菼生膏腴利倍起讼争斯人怨抑痛无/声韦公正直动神灵百年游淀为漻清饥者食兮)
  (病者宁诏书光宠恩霈荣划然/眊瞢复皎明追琢刻颂扬芬馨)
  武德二年刺史谢元超复置南北谢塘以溉田
 五代南唐升元元年知丹阳县吕延正浚练湖(附/)
  延正浚治练湖状(当县有练湖源出润州高丽长/山下注官河一百二十里臣考)
  (之碑志访诸乡老当为湖日湖水放一寸河水涨/一尺旱可引灌溉潦不致奔冲其利田几逾万顷)
  (昔环湖而居衣食于渔者凡数百家有斗门四所/由前唐季湖废近湖人户耕湖为田后农家失恃)
卷六十四 第 35a 页 WYG0508-0812c.png
  (渔樵失业民复思湖以禦灾而无所寘力臣频承/条制修葺陂塘窃度其湖为利甚溥遂聚财役工)
  (于斗门基上以土堰堰捺及填补破缺处初谤议/震动谓臣不良图且废湖丰已者不十馀家有湖)
  (无灾者四县之地臣明知利害独如弗闻自今秋/后不雨河道乾枯累放湖水灌注使商旅舟楫往)
  (来免役牛牵当县及邻县人户请水救田臣并掘/去湖岸给水如将久远须置斗门方得通济其斗)
  (门木植须用楠木乞给省/场板木起建下所司处分)
 宋绍圣二年诏武进丹阳丹徒三县修沿河堤岸沟
  䃮(互见常/州府)
  知丹阳县苏京重浚练湖
卷六十四 第 35b 页 WYG0508-0812d.png
  元符元年正月知润州王悆建言吕城闸常宜车
  水入澳灌注闸身以济舟若舟沓至而力不给许
  量差牵驾兵卒并力为之监官任满水无走泄者
  赏水未应而辄开闸者罚守贰令伍常觉察之诏
  可
  崇宁四年臣僚言有司以练湖赐茅山道观缘润
  州田多高仰及运渠夹冈小浅易涸赖湖以济请
  别以沙田赐之仍令常平官考求前人规画修筑
卷六十四 第 36a 页 WYG0508-0813a.png
  从之
  宣和五年诏漕臣补葺练湖堤岸宋史河渠志臣
  僚言镇江府练湖与新丰塘地理相接八百馀顷
  灌溉四县民田今堤岸损缺不能贮水乞候农隙
  次第补葺诏本路漕臣并本州县官详度利害检
  工料以闻
  绍兴七年两浙转运使向子諲增置练湖斗门石
  䃮宋史河渠志向子諲言镇江府吕城夹冈形势
卷六十四 第 36b 页 WYG0508-0813b.png
  高仰因春夏不雨官漕艰勤寻遣官属李涧询究
  练湖本末始知此湖在唐永泰间已废而复兴今
  堤岸弛禁致有侵佃冒决故湖水不能潴蓄舟楫
  不通公私告病若夏秋霖潦则丹阳金坛延陵一
  带良田亦被淹没臣已令丹阳知县朱穆等增置
  二斗门一石䃮及修堤防尽复旧迹庶为永久之
  利
  知丹阳县郭京浚练湖
卷六十四 第 37a 页 WYG0508-0813c.png
  乾道六年知镇江府蔡洸浚河
  七年诏漕臣沈度修筑练湖堤岸宋史河渠志臣
  僚言丹阳练湖幅员四十里纳长山诸水漕渠资
  之故古语云湖水寸渠水尺在唐之禁甚严盗决
  者罪比杀人本朝寖缓其禁以惠民然修筑严甚
  春夏多雨之际潴蓄盈满虽秋无雨漕渠或浅但
  泄湖水一寸则为河一尺矣后堤岸圮阙不能贮
  水彊家因而专利耕以为田遂致淤淀岁月既久
卷六十四 第 37b 页 WYG0508-0813d.png
  其害滋广望责长吏浚治堙塞立为盗决侵耕之
  法著于令庶几练湖渐复其旧民田获灌溉之利
  漕渠无浅涸之患诏两浙漕臣沈度专一措置脩
  筑
  八年知镇江府宋贶浚河
  淳熙二年知镇江府陈居仁置黄水䃮
  十六年总领钱良臣修丹阳练湖横坝及诸斗门
  䃮函
卷六十四 第 38a 页 WYG0508-0814a.png
  绍熙间丹阳县开丁义渎
  庆元四年知镇江府万钟浚导市河
  嘉定元年丹徒县主簿马荣祖修筑练湖堤岸
  淳祐二年知镇江府柯元寿修练湖闸
  景定三年知丹阳县赵必棣修筑练湖岸埂
  咸淳六年知镇江府赵溍改筑程公上下二坝
 元至元十三年金坛县作南坝
  三十一年诏丹阳县浚练湖
卷六十四 第 38b 页 WYG0508-0814b.png
  大德九年行都水监浚练湖
  泰定三年疏漕渠修浚练湖元史河渠志练湖在
  镇江元有江南之后豪势之家于湖中筑堤围田
  耕种侵占既广不足受水遂致泛溢世祖季年参
  政安达拉奏请依宋例委人提调疏治其侵占者
  验亩加赋至治三年十二月省臣奏请役夫三千
  馀人浚涤练湖九十日可完人日支粮三升中统
  钞一两行省行台分官监督所用船物今岁预备
卷六十四 第 39a 页 WYG0508-0814c.png
  来春兴工合行事宜依江浙行省所拟既得旨都
  省移文江浙行省委参政董中奉率合属正官亲
  临督役于是董中奉言所委前都水少监崇明州
  知州任奉政镇江路总管毛中议等议先开运河
  工毕就浚练湖省准所言各监工官言已分运河
  作三坝依元料深阔丈尺开浚至三月四日毕工
  又监修练湖官言任奉议指画元料增筑堤堰及
  旧有土基共增阔一丈二尺平面至高低滩脚增
卷六十四 第 39b 页 WYG0508-0814d.png
  筑共量斜高二丈五尺依中堰西石䃮东旧堤卧
  羊滩修筑如旧堤高阔已及所料之上者遇有颓
  缺修筑令完中堰西石䃮五百婆堤西上增高土
  一尺有缺亦补之五百婆堤至马林桥堤水势稍
  缓不须修治其堤底间有渗漏者窒塞之三月六
  日破土九日入役至十一日工毕实役三日又镇
  江路言练湖今已开浚若不设法关防徒劳民力
  应关本路达噜噶齐乌鲁斯哈雅总治其事同知
卷六十四 第 40a 页 WYG0508-0815a.png
  哈克伞知事程郇专管启闭斗门行省从之
 明建文元年镇江府知府刘辰丹阳县知县董复重
  浚练湖
  宣德六年巡抚侍郎周忱修五堰
  正统六年丹阳县知县陈谊筑练湖堤及修斗门
  景泰二年修练湖
  六年巡抚应天都御史邹来学浚简渎
  成化二年丹阳县知县蔡实筑练湖堤置斗门函
卷六十四 第 40b 页 WYG0508-0815b.png
  管
  弘治十二年浚丹徒县甘露港
  十三年丹阳县知县高谦修筑练湖堤岸
  正德三年镇江府作博望新闸
  嘉靖二十四年吕光洵督浚苏松常镇四府塘浦
  三十四年丹阳县知县陈奎置水关石闸
  隆庆二年镇江府同知马豸浚马嘶港
  三年修练湖堤岸
卷六十四 第 41a 页 WYG0508-0815c.png
  六年修浚苏松常镇四府堰坝田围(互见苏松常/三府)
  金坛县知县刘美凿长新垾渠建义成广泽二闸
  十六年浚苏松常镇四府河港塘渎(互见苏松常/三府)
  十八年丹阳县知县周应鳌开境内支河
  三十六年浚丹阳县郑泾河
  康熙四十七年巡抚于准修复练湖
 
 
卷六十四 第 41b 页 WYG0508-0815d.png
 
 
 
 
 
 
 
 江南通志卷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