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二
卷六十二 第 1a 页 WYG0508-075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江南通志卷六十二
  河渠志
   水利
   江宁府
  秦淮河在府治南发源黄堰坝抵句容溧水来绕
  府城经流甚长城内外交资其利
  娄湖在府东南吴张昭所凿以溉田
卷六十二 第 1b 页 WYG0508-0756d.png
  江宁浦在府南溉田百二十顷
  班渎在府北
  义沟渎在上元县治东二十里下流入秦淮溉田
  百馀顷
  绛岩湖在句容县西南原出绛岩山县南境诸山
  溪之水悉流入焉下通秦淮上元之田赖以灌溉
  吴赤乌中筑赤山塘后废唐大历中修复之周一
  百二十里立二斗门以节旱潦溉田万顷又有百
卷六十二 第 2a 页 WYG0508-0757a.png
  冈堰在县西南三十五里与斗门同置湖水由此
  入秦淮南唐修筑不废宋时湖禁尤严湖心有盘
  石以为湖水疏闭之节庆历中又立石柱刻水则
  于其上
  石臼湖在溧水县西南四十里高淳县西二十里
  西连丹阳湖出芜湖入江
  沙湖在溧水县南周五十馀亩为堰以溉田
  固城湖在高淳县西南五里北通石臼丹阳二湖
卷六十二 第 2b 页 WYG0508-0757b.png
  与当涂宣城界旧由宜兴入太湖后筑五坝遂与
  太湖隔
  藕丝堰在高淳县北三十里自寻真观北至石臼
  社凤凰桥折入横沟与溧水分界沟汇戴家城江
  夏桥诸水并出堰口内有圩垾十馀座共计田万
  馀亩
  洪漕坝在高淳县西三里自襟湖门外西新桥及
  正义桥过永丰仓桥至坝北随花奔冈出薛城大
卷六十二 第 3a 页 WYG0508-0757c.png
  葑桥
  珍珠泉在江浦县东北溉田甚广
  汤泉在江浦县西北水流数里灌溉甚广
  琥珀泉在江浦县东北溉田甚广
  汤沟泉在江浦县东北溉田数十顷
  墨泉在江浦县沧波门外界六合其色黑又名黑
  水泉可溉田
  韦游沟在江浦县西南乌江镇引江水灌田五百
卷六十二 第 3b 页 WYG0508-0757d.png
  顷
  东龙塘在江浦县南四十里
  西龙塘比东塘差小并藉以溉田
  孤塘在江浦县西三十里溉田甚广
   苏松常三府水利已详见太湖
   镇江府
    凡丹徒丹阳金坛溧阳之水利不与太湖通
    者
卷六十二 第 4a 页 WYG0508-0758a.png
  丁鼻塘在丹徒县西十八里北入大江明时为民
  隐占万历中县令庞时雍浚之以备旱涝民称其
  便今复半为田矣
  甘露港在丹徒县北固山下通大江宋转般仓在
  此史弥坚尝浚之今淤又有新港在京口甘露二
  港间明弘治中浚
  简渎在丹阳县南五里一名香草河南接延陵镇
  诸水东北达漕河
卷六十二 第 4b 页 WYG0508-0758b.png
  珥渎河在丹阳县南七里自漕渠经珥村镇达于
  金坛俗称七里河
  丁义渎在丹阳县南三十里自白鹤溪分流溉田
  大溪在金坛县西二里一名清蒲河通昆崙河东
  南流入长荡湖又高湖在县西北十里周百馀顷
  北受五十渎之水南流入大溪又直溪在县西三
  十五里受茅山丁角诸水东南通大溪
  思湖在金坛县南六里一名白龙荡旧宽衍蓄水
卷六十二 第 5a 页 WYG0508-0758c.png
  近居民筑堤擅菱藕之利稍失其用矣
  梁城湖在溧阳县西六十里俗名三塔渰周四十
  里
  荆山塘在溧阳县西南四十五里一名官塘有司
  浚之而民利焉
  百丈沟在溧阳县南五里一名百步沟源出燕山
  东流入白云溪设坝储水以资灌溉
   淮安府
卷六十二 第 5b 页 WYG0508-0758d.png
  涧河在府城外运河东岸兴文闸下分泄运河暴
  涨灌溉山阳盐城二县
  石䃮口闸在盐城县东串场河北岸蓄泄串场河
  水以受上游诸水
  草堰口闸蓄泄盐城县东塘等河下注之水归庙
  湾等场下海
  廖家港闸泄盐城县东西塘河下注之水归新兴
  等场下海
卷六十二 第 6a 页 WYG0508-0759a.png
  老鹳河在府西七十里或谓之灌口隋大业中筑
  汴堤自大梁至灌口即此
  永济河在府南明万历中开以通漕今惟灌田
  故城河在府东南五十里本名寿河东入射阳湖
  西南连黄浦
  射阳湖在府东南溉山阳盐城宝应三邑田甚广
  洪泽屯在府东又有洪泽闸以节水
  广惠䃮在府东三里旧名波湫运河水涨则自此
卷六十二 第 6b 页 WYG0508-0759b.png
  决泄入海以杀水势(以上互见运河/)
   扬州府
  雷塘在府西北有二上雷塘长广六里下雷塘长
  广七里
  句城塘在府西南与仪徵县接界长广十八里有
  奇唐李袭誉引雷塘水筑此塘溉田八百馀顷后
  废为田
  陈公塘在府西与仪徵县接界周回九十馀里灌
卷六十二 第 7a 页 WYG0508-0759c.png
   田千馀顷亦名爱敬陂陂水散而为三十六㲼为
   利甚溥
   小新塘在府西北十里长广二里馀西南接上雷
   塘者陈公塘上下二雷塘句城塘小新塘旧为扬
   州五塘历代用以灌溉
   白塔河在府东北其水冬涸春泛民得灌溉之利
   新城湖在府西北民田资以灌溉
   闸河在高邮州治北宋郡守毛泽民于此置斗门
卷六十二 第 7b 页 WYG0508-0759d.png
   蓄泄堤之南北皆为良田
   串场河在淮扬二府泰兴盐三州县境乃淮盐引
   运通渠西受高宝诸水下归于此灌溉甚广自我
世宗宪皇帝特命督抚河臣勘验故道大加开浚盐艘农
   田均享万世之利
   界河界淮扬二府盐城兴化二县境在青龙闸之
   西纳高宝下注之水以济旱潦
   大石湖在江都县东四十五里汉太守张纲引此
卷六十二 第 8a 页 WYG0508-0760a.png
  湖水溉东陵村农田民呼为张公渠
  邵伯埭在城北二十里晋谢安筑堰以灌民田民比
  之邵公故名
  乌塔沟在江都仪徵运河北岸乃句城塘之门户
  自仪徵县乌塔沟起至江都县句城塘口
  槐家河在江都运河西岸小新塘上雷塘下雷塘
  之门户
  张纲沟在府东汉太守张纲开此沟引大石湖水
卷六十二 第 8b 页 WYG0508-0760b.png
  灌田以此得名
  何家港仪徵运河以南何家港为最大酾为渠者
  数十溉田千馀顷东接瓜洲
  富人塘在高邮州境又有固本塘共溉田可万顷
  芒稻河泄湖水入江乃高邮之尾闾也
  车路河在兴化县丁溪场之西承兴化西注之水
  流入串场河以灌田
  南白驹闸北白驹闸二闸在兴化海口俱通牛湾
卷六十二 第 9a 页 WYG0508-0760c.png
  河以节启闭
  平望湖在兴化县北平衍周方二十里南通新沟湖
  受邑中之水达盐城界由射阳湖入海所溉田无算
  得胜湖即率头湖在兴化县东通梓新车路两河
  车路乃达丁溪场河道自湖入车路河迤东渐高
  梓新则注东南诸场河民田利赖
  牛湾河即斗龙港丁溪草堰小海诸流皆会于此
  河名牛湾者多为曲折以防潮患溉田亩也
卷六十二 第 9b 页 WYG0508-0760d.png
  白水荡宝应县西八十五里阔三十里周二百五
  十里北接山阳县西南接泗州盱眙县界亦曰白
  水陂三国邓艾所作与盱眙县破釜塘相连门八
  水门立屯溉田万二千顷
  阴骘河在宝应县汜光湖西先是邑西南由衡阳
  至云山相去百馀里经泛光湖之险无支河可避
  风涛又西北自高家堰至闸头桥相去十馀里田
  皆高阜莫供灌溉万历中邑令耿随龙开此河既
卷六十二 第 10a 页 WYG0508-0761a.png
  引湖水通舟而沟洫之利尤溥民德之因名
  苑家山塘在仪徵县境与北山相对旧有石坝潴
  水可溉田五百顷
  丁溪下海闸在泰州串场河宣泄要津也远自运
  河各闸下注之水近系兴化县漫入车路河之水
  并归串场河东达万盈墩合小海河流汇出王家
  港以入海民田无旱潦之患
  海陵溪在兴化县西十三里高邮邵伯水所经也
卷六十二 第 10b 页 WYG0508-0761b.png
  溉田甚溥
   徐州府
  白米堰在萧县东南三十里有白米泉源出县南
  之白米山西北流过庙桥入双桥湖居人堰之以
  溉稻田得米极白故名
  新汇泽在砀山县南郭外以河徙成泽广数十里
  经冬不竭溉良田无算
  汳水新渠在萧县宋绍兴中疏凿以泄汴水
卷六十二 第 11a 页 WYG0508-0761c.png
  睢水在宿迁县之东南睢宁县之北今曰小河口
  有归仁堤以束水并入于黄河睢利则临睢二县
  无沮洳之患
   太仓州(水利已详见太湖/)
   海州
  石闼堰在州西南宋劝农使王贯之导其水以灌田
  沭水在沭阳县东南水经注水出琅琊东筦县西
  北大并山是也水至县分为五道一入涟水一入
卷六十二 第 11b 页 WYG0508-0761d.png
  桑墟湖三入太湖太湖即硕项湖萧梁时土人张
  高等于县北凿河引水溉田二百馀顷俗呼红花
  水又宋沈括为沭阳簿疏沭水为百渠九堰得上
  田七千顷
   通州
  岸河在石港溉田数千亩因判官包柽芳修治呼
  为包公堤
  过船港在泰兴县西四十五里明成化中自印庄
卷六十二 第 12a 页 WYG0508-0762a.png
  港至庙港筑江堰嘉靖中又自庙港至过船港增
  筑江堰以卫田大为民利
  范公堤在州东北堤外皆煎盐之地淡水出则盐
  课消故堤以护之堤内皆耕种之地咸水入则田
  租损故堤以防之(附/)明沈明臣通州水利议(艺稻/之乡)
  (恒视水盈涸为丰歉故水利在所必讲正德间倡/言建闸至嘉靖十九年同知李应云造三闸在盐)
  (仓者外无受水之地旁无捍水之堤每启则水漫/平田大伤禾稼在芦团者亦为不固一启则两岸)
  (沙崩如山田几坍没盖土轻沙浮不堪为闸而经/生游谈无用所谓利不偿害也白蒲亦不宜便修)
卷六十二 第 12b 页 WYG0508-0762b.png
  (复宣家虽曰可闸又恐不胜其费惟唐家稍堪修/理以泄西成之水然不浚运河深则西成之水亦)
  (不能越河而下故曰深浚运河使各乡支河沟汊/与之相平非惟潦年之水可泄而旱年之潮亦可)
  (引矣前人有见于此惟以开浚为言故不闸而坝/今观城西之坝五盐仓坝灰港坝龙潭坝司家坝)
  (宣家坝城南之坝三灰堆坝汤家坝陆洪坝城东/之坝十二潘灶港坝水塔口坝仓坝韩家坝季灶)
  (港坝大历港坝蔡灶坝破河塘四庄口西瞿灶港/坝烂泥坝李灶港坝中干坝沙港口坝大抵通地)
  (忧旱不忧涝虽坝无伤况坝各有涵洞以通水之/出入乎若海水虽不堪灌溉而鱼盐之利咸藉焉)
  (所若善溢时为民害所赖范公任公二堤以捍之/惜岁久圯隳近年吕四馀东石港被潮溺者以万)
  (计嘉靖壬子增修堤岸多创墩台诚/得主者以时修治庶工省而利大也)
卷六十二 第 13a 页 WYG0508-0762c.png
   安庆府
  吴塘陂在潜山县西二十里灊水所注也亦曰吴
  陂堰三国魏扬州刺史刘馥开吴陂以溉稻田又
  吴吕蒙凿石通水灌稻田三百顷亦即此陂
  枞阳河在桐城县东南百二十里其源自怀宁县
  流入县南百三十里又东流绕枞阳故县诸川流
  入溉田甚广
  桐溪在桐城县东绕城而南引流入城曰桐渠溉
卷六十二 第 13b 页 WYG0508-0762d.png
  民田百馀顷
国朝顺治康熙间两次重浚以溪为民利也
  翟公堤在太湖县西南元末县尹翟居仁所筑民
  至今赖其利
  漳湖在望江县东北六十里四面受水最为田患
  近有洲生湖中曰漳腹洲芦课岁增亦不妨鱼课
   徽州府
  丰乐水在府西三里源出黄山溢于昌堨吕堨二
卷六十二 第 14a 页 WYG0508-0763a.png
  堨各溉田二百顷又大小毋堨之水亦溉田百馀
  顷又绵溪水在府东南五十里下流入新安江亦
  有灌溉之利又布射水溉田六十顷
  白鹤溪在休宁县西二里出黟县横江吉阳之水
  东流入县境至凤山下有夹溪水东南流合焉曰
  双溪口夹溪亦曰夹源其水溉田十馀顷
  五城水在休宁县南四十五里与颜公山水合汇
  于龙湾溪口溉田四十馀顷又原坑水出县西溉
卷六十二 第 14b 页 WYG0508-0763b.png
  田三十馀顷又南当水出县西南当山亦溉田三
  十馀顷馀皆东流会于浙溪
  益阳水在婺源县北出浙源山溉田三十五顷
  武溪水亦出浙源山东南流经龙尾山溉田十三
  顷有奇
  大鳙水在婺源县东出大鳙山溉田六十馀顷
  小敛水在婺源县出小敛山溉田十八顷
  梅源水在婺源县西出梅源山溉田八十顷有奇
卷六十二 第 15a 页 WYG0508-0763c.png
  杭溪水在婺源县出县西北七里石龙山溉田三
  十八顷
  赤溪水在祁门县东溉田四十二顷又县西小北
  港溉田五十顷大北港溉田十七顷又县东南卢
  溪水溉田八十馀顷
  吉阳水在黟县东北溉田四十四顷
  罗公泉绩溪县南二十五里水自地涌出腾上数
  尺源甚深长大旱不竭溉田数百顷又泉塘县西
卷六十二 第 15b 页 WYG0508-0763d.png
  二十里塘中有泉蓄溢深广可引以溉田县西五
  十里有龙井泉从石中出亦溉田百馀顷
   宁国府
  青弋江在府西六十里西南境之水咸汇入焉江
  西岸为南陵境有渡昔人多引流为陂堰以资灌
  溉
  玉粒塘在府东可溉田数百亩
  德政陂在府东十里溉田二百馀顷又薛公堰在
卷六十二 第 16a 页 WYG0508-0764a.png
  府北一百十里
  永丰陂在南陵县东南六十里引青弋江为陂以
  溉田
  大农陂在南陵县南唐时范君朝置石堰开荒埂
  数万亩
  东溪石堰今之坝上也在南陵县因河流易涸众
  议建堰蓄水
  双龙井泉在南陵自济头山流入深无底灌田数
卷六十二 第 16b 页 WYG0508-0764b.png
  十里
  方家冲在南陵县有小溪过大路童家桥入新港
  又娘塘冲有泉溉田二百馀亩
  徽水在旌德县北源出绩溪徽岭之北西北流有
  清潭水出县南境清潭山溉田十馀顷流数里入
  徽水
  泉水荡在泾县附郭其窍以数千计溉田十有馀
  顷
卷六十二 第 17a 页 WYG0508-0764c.png
  承流坝在泾县即新丰坝溉田二千亩
   池州府
  查村堰在池州府西南百五十馀里受诸山溪之
  水引流溉田百馀顷
  黄荆堰在贵池县西南八十里受诸泉涧水以溉
  田
  华湖堰在青阳县治南通临城河水灌西郭田民
  被其利
卷六十二 第 17b 页 WYG0508-0764d.png
  天井湖在铜陵县东门湖心有井不竭远近诸川
  多汇于此又县东叶山有灵宝泉溉田百顷水旱
  如一
  圣泉在青阳县西南四十里魁山下冬夏不竭民
  田俱赖以灌溉
  六泉在青阳县五溪山之南由石罅中沸出愈旱
  则愈溢民田赖之
  龙岩泉在石埭县西四十里又曰西溪大旱不竭
卷六十二 第 18a 页 WYG0508-0765a.png
  赖以灌溉
  萧侯陂在石埭县北有二沟潴水溉田甚溥
  罗坦陂在贵池县开元乡灌田二百馀亩
  古游陂在贵池县境灌田四百馀亩
  石堰在青阳县茅田上水泉灌溉之利居民赖焉
  高田堰在贵池县西南受黄山三十六源水溉田
  三百顷
  蒲塘在东流县东北五十里源出石人山溉田二
卷六十二 第 18b 页 WYG0508-0765b.png
  百馀顷
   太平府
  丹阳湖在府东南七十里江宁广德徽宁境内之
  水汇为三湖而丹阳最大东西七十五里南北九
  十里太平水利之宗也
  姑孰溪在府南二里自丹阳引流而北合支流诸
  水汇为姑孰溪又西过鼍浦经城南谓之南州津
  溉田数百顷
卷六十二 第 19a 页 WYG0508-0765c.png
  泉水塘在繁昌县北一里周仅三亩溉田百顷
  新坝在府东南广安坊宋绍定中开渠引姑溪水
  入城濠后塞明万历间重开引水经襄城桥出梅
  庄闸至今利之
   庐州府
  七门堰舒城县西南七门山下三堰之源在焉三
  堰者一曰乌羊堰在县南十五里一曰千功堰在
  县南二十里一曰漕牍堰在县南舒门外与七门
卷六十二 第 19b 页 WYG0508-0765d.png
  堰共溉田二万馀顷俱汉颉羹侯所筑后汉末刘
  馥经理之为灌溉之利今古迹并存
  洋萍陂在舒城县杨林铺民多赖其利
  新坝在无为州南旧时江流东注至鱼口地势
  最下明代至
国朝顺治中州守屡筑堤曰一坝二坝三坝四坝而屡
  圮计州境民田渐次陆沉于江者四十馀里康熙
  八年知州颜尧揆筑新坝八百八十丈后大水破
卷六十二 第 20a 页 WYG0508-0766a.png
  诸坝而境内圩田以新坝得免
  神塘堤在无为州南四十里明万历九年筑内民
  田悉成膏腴
  清水堰在无为州东津门外灌田百顷
  黄金城闸在无为州北十五里环流大小圩八十
  所旧以木为之明正统元年始甃以石由是旱涝
  无患今名季家闸
  西官塘在庐江县境溉田百馀顷县境之塘凡六
卷六十二 第 20b 页 WYG0508-0766b.png
  十有二俱为灌溉之利
   凤阳府
  千人塘在临淮县南唐时修以溉田
  木栾泉在怀远县南自洛河山北麓流入灌浸塘
  分注郭陂塘民获灌溉之利
  汉泉在定远县西五十里又有楚泉合流入洛土
  人堰之以溉田
  芍陂在寿州安丰城南亦曰安丰塘以水径芍亭
卷六十二 第 21a 页 WYG0508-0766c.png
  积而为湖故谓之芍陂又谓之期思陂与杨泉陂
  大业陂并楚相孙叔敖所作其水西自六安龙穴
  山东自濠州横石东南自龙池山胥注于陂陂原
  设五门后更开三十六门今又作减水闸四座水
  涨则开门以疏之水消则闭门以蓄之三百馀里
  支流分注溉田万馀顷
  大漴陂在寿州下蔡城西北百二十里玉海载下
  蔡西北六十里有黄陂八十里有鸡陂东北八十
卷六十二 第 21b 页 WYG0508-0766d.png
  里有渭陂皆隋末废唐复置溉田数百顷
  牌湖堤在宿州东北五十里灌田五百馀顷
  龙涴潭在宿州骞山下灌田数十顷
   颍州府
  陶中湖在府治西一百十五里周十里润溉田亩
  居民咸赖之
  界沟小河在府治西北界沟之南明成化中同知
  刘节开渠泄水以灌田
卷六十二 第 22a 页 WYG0508-0767a.png
  清陂塘在府治南百二十里引淮水灌田为利甚
  溥
  椒陂塘在府治南三十五里唐永徽中刺史刘宝
  积所开引润水灌田二百馀顷今有椒塘镇又土
  陂屯栗林诸水以溉黄花陂西之水又温家堰土
  人所筑以蓄土陂下流之水溉黄邱店田又盆陂
  障谷河之水以溉河北田又双陂亦障谷河水以
  溉黄邱村南之田
卷六十二 第 22b 页 WYG0508-0767b.png
  大业陂在霍邱县东北十五里隋大业中修以溉
  田
  五道沟在太和县西南十里明邑令刘玠疏沙河
  支流以溉民田
   滁州
  菱溪塘在州东七里相近为官塘各灌田数顷
  五湖塘在州东十里相连靳湖塘各灌田甚广
  秦皇塘在州东二十二里周三里灌田数百顷
卷六十二 第 23a 页 WYG0508-0767c.png
  平湖堰柳子堰二堰俱在州南各灌田千馀亩
  山河发源于凤阳诸山可以直抵浦口因孟子嘴
  阻塞水由六合转葫芦套出瓜埠数百里而后入
  江水口细微疏泄不易滁浦沿河田亩资其灌溉
  往时曾题请疏凿
  高塘在全椒县西三十里溉田甚广
  蔡湖在全椒县南十五里居民多引流以溉田
  泰山塘在来安县东灌田八十馀顷
卷六十二 第 23b 页 WYG0508-0767d.png
  大石□塘张胜塘二塘俱在来安县各灌田四十
  馀顷
  王家堰在来安县南又有雍塘陈塘月塘露珠塘
  各灌田数十顷
   和州
  韦游沟在州东北唐开元中县丞韦丑引江水十
  五里溉田五百顷贞元中游童彦复治之民享其
  利故以二姓名其沟
卷六十二 第 24a 页 WYG0508-0768a.png
  千秋涧在州西北宋淳熙中州守置斗门以防麻
  湖沣湖之水泄入大江岁旱藉以灌溉
  马堰塘周四里灌田八顷
  牛塘周三里灌田五顷
  大乌塘在州北十里周五里灌田二十顷又小乌
  塘周五里灌田十顷
  彪塘周三里灌田十顷
  章庄塘周三里灌田二十顷
卷六十二 第 24b 页 WYG0508-0768b.png
  簸箕塘在州东南三十馀里周三里灌田十顷相
  近有石庄塘周四里灌田二十顷双山塘周三里
  灌田十顷
  广洋塘在州西四十里周五里灌田二十顷
  南新塘在州西北五十里周四里灌田二十顷
  环峰塘在含山县东周十里灌田一百顷相近有
  新兴塘周二里灌田四十顷
  崇义塘在含山县东南周一里灌田五顷相近有
卷六十二 第 25a 页 WYG0508-0768c.png
  太湖塘周三里灌田八顷溪阳塘周二里灌田八
  顷
  铜城堰在州南六十里吴赤乌中于铜城筑堰以
  捍水患代有修筑田尽膏腴其水可溉三千顷
  石溪塘周一里灌田九顷
   广德州
  鲤洪溪在州东十里灌田二万馀亩
  陈河陂在州北三十里又有释山陂各灌田五百
卷六十二 第 25b 页 WYG0508-0768d.png
  馀亩
  管塘在州治北三里许广七里灌田二千馀顷
  白马塘在州北二十里广九里灌田二千馀亩
  夏家塘在州东十里广十里灌田千馀亩相近有
  马家塘广八里灌田千五百亩
  狐狸塘在州东三十里广三里灌田七百馀亩又
  有鸦鹊塘广十里胖竹塘广九里各灌田千馀亩
  古塘在州西二十里广二里灌田千二百馀亩
卷六十二 第 26a 页 WYG0508-0769a.png
  桐汭乡塘在建平县境塘共一百六十一港一陂
  一堰四灌田七万一千一百七十七亩
  昭德乡塘共六百五十二所灌田五万八千九百
  九十七亩
  临湖乡塘共四百三十九所灌田七万五千六百
  有奇
  妙泉乡塘共二百五十八所灌田五万六千八百
  有奇
卷六十二 第 26b 页 WYG0508-0769b.png
  原通乡塘共五百九十所灌田七万四千二百馀
  亩
  浮湖塘在建平县东五里灌田一万二千四百一
  十五亩又县东有五丈塘广一十五里灌田一千
  五百亩青陂塘广三十里灌田三千六百五十亩
  俞塘灌田一千二百馀亩周公塘长二十里阔八
  丈溉田四千二百馀亩
  乌纱塘在建平县北十里溉田一千一百三十七
卷六十二 第 27a 页 WYG0508-0769c.png
  亩
  信武塘在建平县北十里溉田一百五十亩
  上宋塘在建平县东北十里溉田一千三百三十
  五亩相连下宋塘溉田一千三百二十五亩又柘
  林塘溉田四千七百五十七亩
  苏大溪在建平县西南二十五里溉田数百顷
   六安州
   南境诸水
卷六十二 第 27b 页 WYG0508-0769d.png
  石塘         小官塘
  南五里塘       狗儿塘
  查陵陂塘       青草大塘
  下官塘        上官塘
  官塘         民塘
  九公塘        八字塘
  金陂塘        沙井塘
  八角塘        三角塘
卷六十二 第 28a 页 WYG0508-0770a.png
  官莲塘       官堰
  黄家堰       天河堰
  刘陈堰       下白湖
  龟头湖       采白湖
  杨泥港       青草陂塘
  竹丝塘 共溉田数百顷
  东境诸水
  张塘        尺塘
卷六十二 第 28b 页 WYG0508-0770b.png
  下官塘       官塘
  古塘        马沙塘
  金杯塘       新塘
  长厚二塘      三斗塘
  泼皮塘       曹陂塘
  官塘        孙成塘
  千工堰       下千工塘
  蒋家堰       朱家湖
卷六十二 第 29a 页 WYG0508-0770c.png
    共溉田数十馀顷
   西境诸水
  楮皮塘       黄泥塘
  蛇皮塘       官塘
  小官塘       关草湖塘
  龙塘        沙塘
  大塘        长塘
  石嘴塘       长塘
卷六十二 第 29b 页 WYG0508-0770d.png
  白销塘       灌塘
  新塘        双塔儿塘
  张公塘       官塘
  铜壶塘       平塘堰
  车家堰       新堰
  凉水堰       吴家军堰
  青草湖       驼湖
  冷水涧       独龙涧
卷六十二 第 30a 页 WYG0508-0771a.png
    共溉田数百顷
   北境诸水
  塔儿塘       胜塘
  五里塘       十五里塘
  马思陂塘      熟陂塘
  洪陂塘       桑家塘
  猪灰塘       麻涨塘
  白湖塘       草湖塘
卷六十二 第 30b 页 WYG0508-0771b.png
  黄土塘       石榴塘
  常家塘       竹稍塘
  旱塘        猪灰隔东陂塘
  官坝堰       毛家堰
  吴家堰       石家堰
  千工堰       石工堰
  龙门堰       赵家堰
  青水湖       马家湖
卷六十二 第 31a 页 WYG0508-0771c.png
  柴枝湖  共溉田千顷
   (右四境塘百馀所积久塘淤利废知州卢见曾/力请疏浚悉复侵占灌溉以饶旧有塘稻私征)
   (因并/除之)
   泗州
  蒲阳陂在泗水西北东汉时张禹为下邳相徐县
  北界有陂旁良田湮废莫修禹为开三门通引灌
  溉遂成熟田数百顷后岁至垦千馀顷民用饶给
  东观记陂水广二十里经百里在道西其下有田
卷六十二 第 31b 页 WYG0508-0771d.png
  可万顷
  洪泽浦在盱眙县北三十里旧名破釜塘邓艾立
  白水荡与破釜相连开水门八以溉田其后炀帝
  幸江都道经此久旱遇雨因改名洪泽浦
  万安塘在天长县东南二十五里邑中有十二塘
  皆明初所开以溉民田
 
 江南通志卷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