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六
卷五十六 第 1a 页 WYG0508-065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江南通志卷五十六
  河渠志
   江
  自岷山导江盘亘六千里囊括众流而下势如建
  瓴至于汉自北入彭蠡自南入合岷江为三江并
  持东下经今江南之地以入于海正禹贡中江入
  海之故道而江水奔注海潮回复则自巴荆以东
卷五十六 第 1b 页 WYG0508-0651b.png
  洵居地险矣今按江水自江西之湖口县东北径
  江南之宿松县南又东北径望江县南(江在宿松/县治南一)
  (百二十里在望江/县治南三十里)又东北径东流县西其对岸则
  怀宁县(江去东流县治一里/经怀宁县南门外)又东北径贵池县北
  其对岸则桐城县(江去贵池县治五里去/桐城县治一百四十里)又东北
  径铜陵县西又东北径繁昌县北其对岸则无为
  州(江去铜陵县治里许去繁昌县治五/十五里去无为州治一百一十五里)又东北径
  芜湖县西又东北径当涂县西其对岸则和州(江/去)
卷五十六 第 2a 页 WYG0508-0652a.png
  (芜湖县治七里去当涂县/治十里去和州治六十里)又东北径江宁县西其
  对岸则江浦县(江在江宁县治西十里/在江浦县治东南三里)又东北径
  上元县北其对岸则六合县(江在上元县治北四/十里在六合县治东)
  (南二十/五里)又东径句容县北其北岸则仪徵县(江去/句容)
  (县治七十里去/仪徵县治三里)又东径丹徒县北其北岸则江都
  县(江在丹徒县北门外在江都县治南四十里元/和志江都县大江南对丹徒之京口旧阔四十)
  (馀里今阔十八里蔡宽夫诗话润州大江本与今/扬子桥相对而瓜洲乃江中一洲耳今与扬子桥)
  (相连矣自古南北之津上则由采石下则由江乘/而京口不当往来之道今江面益狭渡者舍江乘)
卷五十六 第 2b 页 WYG0508-0652b.png
  (而趋京口宋乾道四年筑瓜洲/南北城而京口之渡至今因之)又东径丹阳县北
  又东径武进县北其北岸则泰州(江去丹阳县治/东北六十里去)
  (武进县治北五十/里在泰州治南)又东径江阴县北其北岸则泰
  兴县靖江县如皋县(江在江阴县治北二里靖江/县治南十里去泰兴县治四)
  (十里如皋县治六十里靖江江分二派绕县南北/明天启以来潮沙壅积县北竟为平陆而大江惟)
  (经其东南县遂/为江北之地矣)又东径常熟县北其北岸则通州
  (江去常熟县治四十/里去通州治十里)又东径太仓州北(江去太仓/州治东北)
  (九十/里)东入于海凡濒江州县间有风潮漫溢之患
卷五十六 第 3a 页 WYG0508-0652c.png
  而江势渐更趋北其南岸则洲渚重复北岸则駴
  波淩涛之所激荡往往剥蚀颓圮而瓜洲尤为飞
  挽之通津当北流之险溜我
朝工筑以时沦漂无闻转漕济渡官私均利考诸前史
  涨溢频书堤防或阙焉鉴古而知今之流庆长也
 唐开元二十三年润州刺史齐浣以州北隔江舟行
  绕瓜步回远六十里多风涛乃于京口埭下直趋
  渡江二十里开伊娄河二十五里渡扬子立埭舟
卷五十六 第 3b 页 WYG0508-0652d.png
  不漂溺(唐书地/里志)
 宋崇宁元年置提举淮浙澳闸司官一员掌杭州至
  扬州瓜洲澳闸通治之(宋史河/渠志)
  政和六年诏镇江府旁临大江无港澳以容舟楫
  闻西有旧河可避风涛岁久堙废宜令发运司浚
  治(宋史河/渠志)
 明永乐元年三月修扬州府江都县河东等乡边江
  圩岸二年十一月修筑泰兴县沿江圩岸明太宗
卷五十六 第 4a 页 WYG0508-0653a.png
  实录泰兴县言沿江圩岸东至新河西尽丹阳界
  长六千六百五十丈高一丈五尺顷被江水冲决
  为民患请发民丁修筑从之
  人修筑和州铜城闸上抵巢湖下接扬子江圩岸
  七十馀处为江潮冲决者
  三年十月修无为州周兴等乡及鹰扬乡乌江屯
  缘江圩岸
  七年十二月遣官相度修筑扬州府泰兴县拦江
卷五十六 第 4b 页 WYG0508-0653b.png
  堤岸为风涛冲激沦入于江者三千九百馀丈又
  浚大港北自县河南出大江淤塞者四千五百馀
  丈
  洪熙元年浚仪徵坝河明史稿是后定制仪徵坝
  下黄泥滩直河口二港及瓜洲二港常州之孟渎
  河皆三年一浚
  正统二年十二月修通江桥东西一带江岸
  五年六月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奏积雨坏南京
卷五十六 第 5a 页 WYG0508-0653c.png
  中新河上新河堤请俟水退量拨丁夫修筑从之
  六年九月修筑南京江岸明英宗实录先是南京
  江岸累决命工部侍郎吴政等修筑政等言水深
  未便工力请于农隙时疏江中沙洲以杀水势然
  后用工至是以兴役请上命守备丰城侯李贤太
  监刘宁同政提督仍戒侵扰
  七年七月筑南京浦子口大胜关堤明英宗实录
  先是江中有洲激水横流决堤丰城侯李贤请凿
卷五十六 第 5b 页 WYG0508-0653d.png
  洲引水直流则堤可固上可之会诏蠲天下徭役
  遂不果凿止令筑堤
  成化八年八月修筑瓜洲堤岸
  十八年扬州府同知李绂率泰兴县知县蔡暹筑
  县西南江堰自保全乡至庙湾港长一万六千九
  百二十五丈广三丈五尺高一丈
  嘉靖十二年知泰兴县朱篪增筑江堰自庙湾港
  至过船港七千六百三十丈
卷五十六 第 6a 页 WYG0508-0654a.png
   万历五年御史陈世宝言仪徵江口去闸太远请
   于上下十数丈许增建二闸随潮启闭以截出江
   之船尽令入闸庶免迟滞疏入议行行水金鉴成
   化中建闸于仪徵通江河港者三江都之留漕通
   江者二已而通江港塞弘治初复开之既又于总
   港口建闸蓄水至是复议仪徵近江口增建二闸
 国朝康熙二十九年修砌仪徵县江口响水拦潮二闸
   五十三年重修江都县广惠通惠二闸江防厅册
卷五十六 第 6b 页 WYG0508-0654b.png
   自石人头迤南至瓜洲江口头闸曰广惠四闸曰
   通惠
   五十四年江流北徙
   五十五年总河赵世显会同漕督疏请建筑江工
   奉
旨据赵世显奏称花园港地方及息浪庵前石工马头俱
 被江水冲坍屯艘之处狭窄风浪可虞题请挑挖月河
 等因乃伊虑及河工之意朕以普天之下生民为念无
卷五十六 第 7a 页 WYG0508-0654c.png
 处不预为筹画倘江水日渐北流冲刷不已则瓜洲城
 垣必致危险其荆州杭州等处俱有护城堤岸瓜洲地
 方修建护城堤工作何保护不致危险庶瓜洲一带地
 方始得完固赍奏张杓为人明白着九卿向伊问明详
 加确议具奏 又奉
旨据赵世显奏称江溜北徙花园港地方被冲坍塌一百
 二丈瓜洲息港庵前石马头亦被汕刷坍塌等语倘江
 流日渐北徙冲刷瓜洲城垣必致危险事关民生若不
卷五十六 第 7b 页 WYG0508-0654d.png
 预为筹尽修堤保护断乎不可着江南督抚总河总漕
 速行亲往详加察勘作何修堤保护城垣勿致危险之
 处作速详议一面动帑修筑一面奏闻
   督抚河漕四院同诣瓜洲察勘会议修筑挑浚之
   处一切丈尺工程并设文武汛官河兵住工每年
   入岁抢修案内修防奉
旨依议(附/)赵世显奏略(瓜洲河道自四闸起至江口止计/长二百九十七丈统名花园港渡)
   (江船只赖以屯泊上年六月内江流北徙将四闸/之下运河南岸淤芦田亩中间倒塌一百二丈以)
卷五十六 第 8a 页 WYG0508-0655a.png
   (致屯船无多臣相度情形应于四闸之旁运河北/岸挑挖月河一道以为屯船之地倘来年江流北)
   (徙逼近四闸则预将四闸石块锭锔拆起存贮临/期细勘另行酌议再照瓜洲之息泿庵前石马头)
   (已坍塌去十分之六庙宇因逼近拆去两层拆后/地遂坍塌盖因江潮泿涌大溜北趋所致臣谨会)
   (同总漕施世纶具赍题令/阿达哈哈番张杓 奏)
   是年建筑息浪庵前护城堤岸埽工(长二百/七丈)自花
   园港三官殿起至四闸下刘家涵洞护滩堤(长一/百八)
   (十/丈)花园港埽工(长四/百丈)瓜洲城自北水关起至西城
   角下首护城石工(长三百/一丈)绕城河间段开挑宽深
卷五十六 第 8b 页 WYG0508-0655b.png
   (长一千三/十一丈)江防厅册已上俱于五十五年工竣
   建筑花园港越堤埽工(长五百二十丈/以作重门保障)桃瓜洲西
   门城西月河(长三/百丈)厅册俱于五十七年工竣
   开挑瓜洲正人洲引河二道(第一道长五百五丈/第二道长五百二丈)
   𠫇册五十八年工竣
   重修仪徵县江口通济罗泗二闸
   六十一年
允署总河陈鹏年请建筑花园港西丘家巷挑水坝二座
卷五十六 第 9a 页 WYG0508-0655c.png
   并雁翅包滩里戗工(共长一百/八十五丈)
   又建筑旧四闸西龙王庙护埽工(长一百三/十八丈)
   雍正二年奉
旨从河督齐苏勒请建瓜洲胡家觜东岸护口埽工(长一/百十)
   (八/丈)
   又建唐家庄束水草坝一座(两岸各长/二十丈)
   八年奉
旨从河督孔毓珣请挑瓜洲月河自青莲庵起至尤家碾
卷五十六 第 9b 页 WYG0508-0655d.png
   (共长三百/六十七丈)并于月河头建筑束水坝一座
   九年奉
旨准河督嵇曾筠敬筹大江形势一疏于瓜洲正人洲挑
   引河(长六百四/十一丈) 五公滩开挑支河(长三百/六丈)夹江
   内建筑贴心坝一座(长一百五/十丈五尺)又两首接筑拦水
   土坝(长二百五/十八丈)
 
  江南通志卷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