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四
卷四十四 第 1a 页 WYG0508-038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江南通志卷四十四
  舆地志
   寺观(二/) (苏州一府/)
   苏州府
  报恩寺在府城北故称北寺吴赤乌初孙权为乳
  母陈氏创开元中诏改开元吴越钱氏移支硎山
  报恩寺额于此故名梁僧正慧造浮图于中凡十
卷四十四 第 1b 页 WYG0508-0388d.png
  一层宋元丰间重建苏文忠轼舍铜龟以藏舍利
  建炎四年罹兵燹寺塔俱烬绍兴间行者金大元
  再创止九层
国朝康熙三年邓尉剖石壁禅僧来寺修塔八年夏告
  成以三元房为方丈名塔院
  承天寺在报恩寺西南甘节坊内梁卫尉卿陆僧
  瓒舍宅创初名广德重元寺宋初改今名元末张
  士诚据以为宫明洪武初复为寺正统八年燬成
卷四十四 第 2a 页 WYG0508-0389a.png
   化十年重建康熙五十八年
圣祖仁皇帝钦赐金叶祥光四字匾额
   雍熙寺在府周武状元坊内本周瑜故宅梁为陆
   襄太守宅天监二年舍以为寺僧清閒开山名法
   水寺唐僧壁法重建宋改今名元燬明洪武初以
   其地为城隍庙僧广宣乃即城隍庙左重建
   东华严寺在周武状元坊孙吴时建宋咸淳初赐
   额
卷四十四 第 2b 页 WYG0508-0389b.png
   西华严寺在府西北隅元至元二十年报恩寺僧
   同觉开山其徒元冲嗣建
   朱明寺在府城隍庙西晋朱明富而孝友其弟听
   妇言避兄离居明以金谷尽与弟唯留空室一夕
   风雨财悉飘还明宅弟与妇愧而自缢明遂舍宅
   为寺代远渐为民居继为官署至
 国朝顺治十一年巡抚周国佐因署中屡见神光遂迁
   南城发地得须菩提碑刻五百罗汉朱明字迹在
卷四十四 第 3a 页 WYG0508-0389c.png
  焉副戎朱光照异之重建娑罗阁巡抚张中元捐
  造准提阁渐成丛席
  海弘寺在朱明寺南宋至德间创自楼子和尚
  宝林寺在府西北隅元至正间僧圆明开山明宣
  德二年燬正统十一年重建奏改今额内有栟榈
  径梧桐园水竹亭山茶坞煮雪寮停鹄馆诸景
  定光寺在府徐胡桥西宋景定间建明英宗召天
  下名僧讲演经典寺僧永琮应召称旨赐紫伽黎
卷四十四 第 3b 页 WYG0508-0389d.png
  敕额定光讲寺
  开元寺在府盘门内吴大帝母舍宅建永禅僧开
  山名通元寺寺有石佛相传晋建兴二年沪渎海
  口渔者夜见神光照水彻天旦而视之乃二石像
  浮水上吴人朱膺等于海滨迎入城置通元寺光
  明七昼夜不绝其后渔者复于此获一青石钵遂
  并以供佛唐东宫长史陆东之书碑延载元年则
  天遣使送珊瑚镜一面钵一副宣赐供养兼改重
卷四十四 第 4a 页 WYG0508-0390a.png
  云寺开元初再改今额旧在城北陲后唐同光中
  钱氏迁置于此宋绍兴间守臣洪迈作戒坛明万
  历四十六年僧如缘建阁供奉钦赐大藏纯垒细
  砖不用寸木雄杰冠江南
  瑞光寺在府盘门内开元寺南吴赤乌四年孙权
  为报母建舍利塔十三级僧性康居之名普济禅
  院宋元丰二年神宗命漕使李复圭延圆炤宗本
  禅僧说法时有白龟听讲法鼓自鸣翠竹合欢宝
卷四十四 第 4b 页 WYG0508-0390b.png
  塔放光故堂名四瑞宣和间朱勔捐资并建宝塔
  七级复赐寺额瑞光禅寺淳熙十三年法林住持
  重葺有白牛自来助役工毕乃毙今白牛冢尚存
  舍利塔凡燃灯之夜太湖渔人网捕无所获湖与
  塔相去三十里康熙四十二年
圣祖仁皇帝赐普度群黎四字匾额
  报国寺在府学西元至元间建赐额报国寺明天
  顺中重修
卷四十四 第 5a 页 WYG0508-0390c.png
  泗州寺在府杉渎桥东南本报恩寺子院宋景定
  间僧惟一感泗州大圣梦移置南城赐额泗州禅
  寺
  龙兴寺在府治西南范成大志云梁置吴地记云
  则天后置御书额开元五年再兴刺史张廷圭摹
  勒御书于碑然房琯所撰碑与此不同明初废
  西竺寺在府平权坊内即祥符寺唐大中间郡人
  司马厚舍宅建初名马禅宋大中祥符初易今名
卷四十四 第 5b 页 WYG0508-0390d.png
  西禅寺在府治西南吴中四大禅寺之一也唐贞
  观间建宋绍兴间信安郡王孟忠厚改建为隆祐
  太后荐严之所明嘉靖间郡守胡缵宗借正殿为
  巡盐公署万历间改游击公署寻废至
国朝康熙十三年侍讲缪彤归复
  永定寺在府治西南吴地记云梁天监中郡守郡
  人顾彦先舍宅建唐乾符间赐今额陆羽书初寺
  在阊门北景福二年始迁于此元僧九皋作海印
卷四十四 第 6a 页 WYG0508-0391a.png
  堂榜为元台哈布哈所书雄伟可观
  利济寺在府阊门外南濠宋绍兴间建明洪武初
  为丛林成化六年燬二十三年寺僧弘毅大心净
  心重建
  寒山寺在府阊门西十里枫桥下相传寒山拾得
  尝止此故名
  石佛寺在府阊门外南濠齐隐士何求尝开讲于
  此宋嘉定间重建明洪武间归并利济寺成化间
卷四十四 第 6b 页 WYG0508-0391b.png
  又建万历初又废天启六年郡绅毛堪士人张世
  俊捐资兴复
  慧庆寺在府阊门外西五里元延祐间建至元间
  兵火废仅存退居于泾西明成化弘治间僧达俊
  如圭即退居修葺
  治平寺在府上方山下梁天监二年建名楞伽寺
  宋治平元年改今名寺旁有石井隋人刻字盖杨
  素移郡横山时也明嘉靖辛巳寺僧智晓构石湖
卷四十四 第 7a 页 WYG0508-0391c.png
   草堂于寺内又有竹亭西南房有五贤祠祀唐寅
   文徵明王守王宠汤珍
   上方寺在府楞伽山上隋大业四年吴郡太守李
   显建浮图七级
   宝积寺在府治平南紫薇村西隋大业四年建
   广福寺在府吴山岭上晋天福间吴越中军节度
   使钱文奉建为其父广陵王璙墓祀之所本名寿
   圣院宋天圣间建僧惟久屡迁其址治平中改赐
卷四十四 第 7b 页 WYG0508-0391d.png
   今额
   荐福寺在府荐福山下或云亦钱氏建
   宝华寺在府宝华山梁天监间尊者尝卓锡
   于此中有泉宋祥符间知府秦羲重建
   宝云寺在横山尧峰本名寿圣寺康熙四十二年
圣祖仁皇帝赐宝云寺三字匾额(附/)明王鏊记(吴横山之/西南有峰)
   (名尧莫知所始或曰尧时民于此避水也唐末慧/禅师始建精蓝曰免水院宋改为寿圣寺有宝云)
   (禅师居之元涉国初久茀不治弘治初有云谷𦶜/禅师与其徒文通披丛剔荟始立山门缭以石垣)
卷四十四 第 8a 页 WYG0508-0392a.png
   (观音龙王之殿宝云碧玉之沼东斋西隐以次修/复而大殿未遽议也云谷示寂文通卒矢先志乞)
   (诸檀越大雄之殿顿还旧观矣予北归造焉峭壁/梯空侧足而上至巅旷然平夷树木萦纡泉石秀)
   (丽却而望之太湖万顷浩荡在前而吴兴云间诸/峰隐隐可见信地之高且胜者也地虽胜而其芜)
   (也久得人以居之则芜者治颓/者起事之兴废其不在人乎)
   兴福寺在府下尧峰宋咸淳中建
   法音寺在府狮山旧名思益寺唐开元中建宋高
   宗南渡值寿圣公主薨择葬毬山赐名思忆
 国朝康熙四十四年
卷四十四 第 8b 页 WYG0508-0392b.png
圣祖仁皇帝赐法音寺三字匾额
   资福寺在何山下
   灵岩寺在灵岩山即吴故馆娃宫晋司空陆玩舍
   宅为寺梁天监二年重建创宝塔感智积菩萨之
   异称智积道场宋改为秀峰禅院太平兴国二年
   藩臣孙承祐为姊钱王妃资冥建砖塔九层绍兴
   中诏赐韩蕲王荐先福更号显亲崇报寺明洪武
   中赐今名永禁民间采石
卷四十四 第 9a 页 WYG0508-0392c.png
 国朝康熙二十八年
圣祖仁皇帝赐岚翠二字额三十二年
钦赐弥勒偈四句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附/)
   宋孙觌灵岩记略(梁天监中重建灵岩寺成有异/僧负钵囊以入憩殿庑下长身)
   (黧面梵相奇古其徒莫之省夜半索笔墨自图其/像于殿之东北壁而去黎明不知所在众始惊异)
   (之居无几有胡僧顾见其书惜曰此西土智积菩/萨像也何为在此于是道俗奔走来观稽首皈依)
   (如师出世唐宰相陆象先吴人也有弟得危疾一/日有僧叩门问疾象先引至卧内僧索杯水噀之)
卷四十四 第 9b 页 WYG0508-0392d.png
   (一噀而病良已象先惊谢出金帛数床弗受顾谓/其弟曰我灵岩僧它日还吴来过我遂去不复见)
   (其年象先弟观察桂管道吴中趋灵岩问僧所舍/无有遍从寺僧求之亦非是方怅然欲还俄见壁)
   (间所画像肖焉惊喜亟拜施钱五十万修供作佛/事徘徊数日而后去其事载于吴越国沙门智贤)
   (之文传于山中父老之口见于大乘经菩萨品云/智积旧有殿在院之东庑庳迫破露不足以称四)
   (方祈向奉事之意长老智讷饬其徒募众/力大之于是讷过余于晋陵求文以为记)
   明月寺在府木渎灵岩山前后唐清泰二年建
   观音寺在支硎山东麓晋支道林建唐景龙间赐
   额报恩明洪武间并白云寺
卷四十四 第 10a 页 WYG0508-0393a.png
   北峰寺在支硎山支道林建
   南峰寺在支硎山南峰旧名天峰院亦支道林建
   即古支硎寺以后修建赐额今圮止存支公放鹤
   亭
   报恩寺在支硎山西本名寒山明赵宧光凡夫宅
   殁即葬焉人称其地曰赵坟其后僧素润得之为
   禅院内有云根泉
   华山寺在支硎山西莲华峰东南长松夹径寺境
卷四十四 第 10b 页 WYG0508-0393b.png
   幽绝
 国朝康熙二十八年
圣祖仁皇帝赐远清二字额
御制欲游华山未往诗一首(恭纪首卷/)三十八年
钦赐翠岩禅寺四字额又香域二字额
御制华山诗一首(恭纪首卷/)
赐閒起溪云下诗清山雨归对联三十九年
钦赐斗室二字额
卷四十四 第 11a 页 WYG0508-0393c.png
   白云寺在天平山唐宝历二年建名白云庵以山
   有白云泉也宋庆历间范仲淹以先墓所在奏为
   功德寺赐今额
   普贤寺在天平山之东牛头峰坞内宋景定间建
   金山寺在金山下元至正间建
   贺九寺在鹿山之南岭岁久淹没明正统间修复
   崇祯五年郡绅文震孟建惟心阁于龙潭上
   西资寺在吴山西系古吴山寺
卷四十四 第 11b 页 WYG0508-0393d.png
   穹窿寺在穹窿山阳相传朱买臣故宅梁天监二
   年建明洪武初姚广孝为僧尝居此奉敕改显忠
   禅寺嘉靖中粥为民产崇祯十三年复建名拈花
   寺康熙四十一年
圣祖仁皇帝赐拈花禅寺四字匾额
   宁邦寺在穹窿山阴宁邦坞宋绍兴十二年韩蕲
   王世忠部将战还薙发隐此学禅赐额宁邦禅院
   明万历间僧云川募众鼎新
卷四十四 第 12a 页 WYG0508-0394a.png
  白马寺在香山之麓相传萧梁时因伐树祀白马
  之神故名晋支道林开山宋景德四年重建万历
  间殿堂尽圮地属居民崇祯十七年圣恩寺剖石
  壁禅僧恢复基址
国朝顺治三年法嗣巨冶鸠工新建山有泉名梅泉
  天宫寺在胥山南太湖滨梁天监三年建宋天圣
  中修明洪武间为丛林寺
  光福寺在邓尉山龟峰下梁大同间九真太守顾
卷四十四 第 12b 页 WYG0508-0394b.png
  某舍山建有舍利塔七层明隆万间乌程董份倡
  众修建
  圣恩寺在邓尉山之右唐天宝间建天寿禅寺宋
  宝祐间又建圣恩禅庵元季寺燬庵存万峰禅僧
  时蔚开山说法又创天寿寺寻燬明正统八年僧
  道立奏请赐今额崇祯元年吴江知县熊开元延
  三峰汉月法藏禅僧主席建大法堂后金粟圆悟
  禅僧又移堂院左今两院并峙法嗣剖石弘璧又
卷四十四 第 13a 页 WYG0508-0394c.png
   建大悲堂藏经阁殿宇庄严寮舍次第为丛席冠
 国朝康熙二十八年
圣祖驻跸于此
赐松风水月四字匾额
   天寿寺在铜井山宋绍兴间建元至正间废明洪
   武初复建
   昭明寺在锦峰山相传梁昭明太子萧统建或谓
   山产文石故名唐会昌中废宋嘉泰中白马寺僧
卷四十四 第 13b 页 WYG0508-0394d.png
   南重拓建有理宗书赐郑起潜锦峰二字藏寺中
   明洪武初为丛林寺僧于此采石递至南京寺旁
   有石荡即采石处
   延庆寺在府横金镇唐长庆三年建吴越钱氏修
   宋天圣间重建
   实相寺在香山西太湖滨旧有实相院范成大志
   云古废寺梁大同十年重兴宋大中祥符中赐今
   额
卷四十四 第 14a 页 WYG0508-0395a.png
  宝寿寺在八都黄芦村唐大中七年创乾德二年
  吴越钱氏重建宋嘉定间重修
  长山寺在二十三都梁大同间建
  晋庆寺在皋峰山坞晋支道林建
  秀峰寺在府西华乡宋绍兴间建
  姑苏寺在横山之钱庄梁天监二年建
  清远寺在府莲华峰东南本名华山寺明僧鹿亭
  结茅于此后讲僧一雨卓锡法嗣汰如苍雪二僧
卷四十四 第 14b 页 WYG0508-0395b.png
  相继兴建殿宇檗庵正志继之长松夹径寺门幽
  绝有华山初地坊
  翠峰寺在府东洞庭莫釐山东北唐将军席温舍
  宅建宋初雪宝明觉显禅僧住山说法今寺有悟
  道泉白乐天有诗
  灵源寺在东洞庭碧螺峰下寺有灵泉故名梁天
  监元年建
  能仁寺在东洞庭长圻岭东梁天监二年建内有
卷四十四 第 15a 页 WYG0508-0395c.png
  泗州池相传见泗州塔影
  弥勒寺在东洞庭饭石峰下唐乾符间吴越王建
  兴福寺在东洞庭俞坞南
  法海寺在东洞庭莫釐峰南隋莫釐将军舍宅建
  华严寺在东洞庭翠峰东北杨家湾梁天监二年
  建
  永福寺在东洞庭武山之西金山东北梁天监二
  年建
卷四十四 第 15b 页 WYG0508-0395d.png
  上方寺在西洞庭山唐会昌六年僧道彻开山名
  孤园寺宋嘉泰间重建始改今额寺前跨涧有香
  花桥桥旁古松偃覆于上曰卧龙松
  包山寺在西洞庭山梁大同二年建天监中再葺
  宋靖康中僧怀深居此卓锡其地泉即涌出甃井
  置栏
国朝朱彝尊记略(康熙甲申三月朔暨同里沈秀才自/林屋洞门扶杖步至神景观坐笨车)
  (寻包山寺将至行新松林下约千馀本径尽而寺/门见石梁覆涧水流涓涓不绝门左有唐会昌二)
卷四十四 第 16a 页 WYG0508-0396a.png
  (年僧契元书碑契元名不著于书史而楷法端丽/在颜柳之间记成都雍博士陶有送契上人南游)
  (诗即其人也读未毕山僧出迎乃齐入方丈汲沙/泉烹野茗良久出寺载读会昌碑思以硬黄拓之)
  (不得也包山之寺相传建自梁大同年兹碑立寺/门岁月已久顾欧阳赵曾诸家博搜金石文未著)
  (于录则以地僻在太湖中故闻见有所不及然自/兹碑既立之后祠部奏括天下寺四千六百兰若)
  (四万僧尼二十六万五百有诏山野招提先毁五/年七月浙西东道止各留僧二十人乃兹碑不踣)
  (则亦以地僻存焉耳独怪王文恪辑震泽编削而/不载后之修具区志者遂遗之不可不补其阙焉)
  (偕游六人钱唐冯念祖武陵胡期真秀水沈翼导/余游者吴县徐上舍惇孝惇复及弟天秩也)
  祗园寺在西洞庭消夏湾西五峰岭下梁散骑常
卷四十四 第 16b 页 WYG0508-0396b.png
  侍吴猛舍宅建
  资庆寺在西洞庭涵村之汤坞晋支道林开山后
  唐清泰间重建
  水月寺在西洞庭缥缈峰下寺有无碍泉(附/)宋苏
  舜钦记略(乙酉四月余来居吴门始维舟登灵岩/望太湖俯视洞庭岿然特起于沧波之)
  (中欲乘风跨落景以翱翔乎其间莫可得也自尔/平居缅然思欲一到惑于险未果行是岁十月遂)
  (浮轻舟出横金口水程溯洄七十里而远初宿社/下踰日乃入林屋洞陟毛公坛宿包山精舍又泛)
  (明月湾南望一山上摩苍烟舟人指云所谓缥缈/峰也即岸步至松间望峰下有佛寺号水月者殿)
卷四十四 第 17a 页 WYG0508-0396c.png
  (阁甚古像设严焕旁有澄泉洁清甘凉极旱不枮/梁大同四年始建佛寺至隋大业六年废唐光化)
  (中有浮图志勤者历游四方于旧址结庐诵经后/因而屋之天祐四年刺史曹圭以明月名其院勤)
  (老且死其徒嗣之国朝大中祥符初有诏又易今/名予观震泽受三江吞齧四郡之封其中有山七)
  (十二唯洞庭称雄其间地占三乡户率三千环四/十里民俗真朴皆树桑栀柑柚为常产每秋高霜)
  (馀丹苞朱实与长松茂树相差间于崖壑间望之/若图绘缥缈峰又居山之表壤断水接人迹罕至)
  (数僧晏坐寂然于泉石之间引而与语殊无世俗/气韵岂上世之遗民耶后二年其徒惠源造予乞)
  (文识其废兴且序昔游之胜焉/时庆历七年十一月五日记)
  西小湖天台寺在西洞庭缥缈峰北二里山上有
卷四十四 第 17b 页 WYG0508-0396d.png
  一小湖名海眼每太湖波涛起此中波浪亦涌盖
  水脉相通云梁大同间达沙门建唐乾符间有沉
  香观音像浮湖而来诸寺院迎之不可得西小湖
  寺僧迎得之像上有水滴路皆生旱莲至寺有草
  少许绕像弃之池中即生重台莲花嘉靖间废天
  启三年重建
  东小湖寺在西洞庭涵村东新安岭宋咸淳二年
  建称东湖庵佛殿前亦有小池与西小湖相望故
卷四十四 第 18a 页 WYG0508-0397a.png
  名
  福源寺在西洞庭毛公坛南攒云岭梁大同二年
  吴县令黄贞舍山园建
  华山寺在西洞庭龙头山西宋元嘉二年会稽内
  史张裕奏建于胥湖之北隋大业三年废唐开成
  四年重元寺僧契元请省符移置今处
  天王寺在西洞庭马税城之桃花坞唐大中元年
  凿井得天王像宣宗赐额为天王院宋宣和间改
卷四十四 第 18b 页 WYG0508-0397b.png
  今额
  罗汉寺在西洞庭消夏湾北三里晋天福二年建
  法华寺在西洞庭金铎山岭梁大同间建
  实际寺在西洞庭崦边北二里宋端平二年建
  长寿寺在西洞庭角头郑泾桥东唐天祐二年刺
  史曹圭奏建
  三峰寺在太湖中三山唐咸通十三年建
  中峰寺在三山唐咸通九年建
卷四十四 第 19a 页 WYG0508-0397c.png
   北讲寺在府齐门内晋戴颙宅也唐司勋陆郎中
   居此后以为寺寺有大通阁有赵孟頫碑
   狮子林寺在府城东北隅元至正二年僧维则建
   则多聚奇石状类狻猊故名内有卧云室立雪堂
   问梅阁指柏轩禅窝竹谷诸景明万历二十年重
   建赐圣恩寺额
 国朝康熙四十二年
圣祖仁皇帝赐狮林寺三字额又
卷四十四 第 19b 页 WYG0508-0397d.png
赐苔涧春泉满萝轩夜月閒对联
   普福寺在府东北娄门路相传创自晋朝后废
 国朝顺治十年重建
   宝光寺在府城东北隅本郁林太守陆绩宅吴赤
   乌间赐今额寺内有郁林石今迁至府学
   万寿寺在府治东北晋义熙中建唐僧贯休尝居
   此休号禅月大师故寺有禅月阁寺前周广顺中
   所立尊胜石幢犹存嘉靖辛丑巡按舒汀改为长
卷四十四 第 20a 页 WYG0508-0398a.png
   洲学僧證果移佛像就寺之东结茨覆之仍称万
   寿庵
   天宫寺在府城东北创自晋末后废为民居唐景
   福五年光禄大夫许台舍宅重建
 国朝康熙三十五年
圣祖仁皇帝钦赐御书金刚经一卷
   广化寺在府城东北隅后梁乾元三年诸葛氏舍
   宅建名崇吴禅院宋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景
卷四十四 第 20b 页 WYG0508-0398b.png
   定间改为长洲学今为文忠烈公天祥祠
   禅兴寺在乘鲤坊梁天监二年刺史孙文创建或
   云孙玚故宅孙玚尚主内有妙严公主墓
   积庆寺在府善教桥北宋开宝八年建
   宝积寺在府黄土塔桥东梁天监中建相传寺基
   为要离宅今为寺中伽蓝
   灵鹫寺在府东北隅梁天监中建
   大智寺在府城东北隅宋端平元年万户姚八郎
卷四十四 第 21a 页 WYG0508-0398c.png
  舍宅为寺景定二年赐今额
  祥符寺在府城东北隅宋祥符元年建赐额
  东禅寺在府万寿寺东南吴赤乌二年陈丞相宅
  池中生瑞莲遂舍为寺宋异僧遇贤号林酒仙尝
  居之今有祠
  双塔寺在府城东南隅唐咸通中建名般若院宋
  雍熙间王文罕建两砖塔对峙遂名双塔至道初
  改寿宁万寿禅院
卷四十四 第 21b 页 WYG0508-0398d.png
  定慧寺在双塔寺西本双塔之子院也天禧中赐
  今额宋僧卓契顺尝居此即访东坡于惠州者
  正觉寺在府城东南隅即竹堂寺其先为宋杨和
  王别墅元为陆志宁寓馆多植美竹寻舍为大林
  庵明洪武中废永乐中滇南僧弘宗再建奏赐今
  额寺壁有唐寅画达摩像并书赞
  天王寺在府城东南隅唐大历元年建
  南禅寺在府城南唐开成间建有千佛堂转轮经
卷四十四 第 22a 页 WYG0508-0399a.png
   藏白居易在郡尝书长庆集留千佛堂吴郡志云
   南禅寺唐有之今失所在按今寺在郡学东本名
   集云明洪武中宝昙和尚奏改为南禅集云寺
   虎丘云岩寺在府阊门西七里晋王珣及弟珉别
   业也咸和二年舍建即剑池分为东西二寺今合
   为一宋至道中重建后燬于兵元至元四年又建
   明永乐初重修
 国朝康熙二十三年
卷四十四 第 22b 页 WYG0508-0399b.png
圣祖南巡至苏州登虎丘山越三载丁卯蠲江苏所属未
   完钱粮及明年应徵钱粮因建
万岁楼于兹山之阳勒石以昭
恩德四十六年
巡视河工有司敬建
 行宫于山顶三月
 翠华临幸
钦赐御书扁额一十有五曰虎阜禅寺曰路接天阊曰青
卷四十四 第 23a 页 WYG0508-0399c.png
 云境曰天光云影曰仙境澄潭曰旷宜楼曰静观斋曰
 香界连云曰云光台曰连云曰澹香楼曰静远曰晴峦
 飞翠曰含辉山馆曰水云深处又
钦赐对联六曰波长先得月山秀自生云曰径转披云近
 窗明挹翠深曰花棹浑疑浮碧汉绮窗常似俯清流曰
 烟霞长护林峦胜台榭高临水石佳曰松声竹韵清琴
 榻云气岚光润笔床曰山光茂苑来书几柳色金阊入
 画图又建
卷四十四 第 23b 页 WYG0508-0399d.png
御书亭二一亭勒
圣祖御制忆苏州风俗诗一亭二碑俱勒
御制题虎丘诗(恭纪首卷/)
   普福寺在府山塘宋淳熙间建
   寿圣寺在府九都䌽云里半塘中有稚儿塔晋道
   生诵法华经童子死葬此义熙十一年商人谢本
   夜闻诵经声旦见坟生青莲花事闻诏建塔名法
   华院宋治平间赐今额
卷四十四 第 24a 页 WYG0508-0400a.png
  无量寿寺在府齐门外唐时建宋敕重新
  杨安寺在府阊门外杨安浜元至正间建
  接待寺在府娄门外宋嘉定间建
国朝康熙间进士蒋德埈捐资重修
  大慈寺在府阳山之右元大德二年建
  大觉寺在阳山南黄村宋宝庆元年建
  莲花寺在阳山西太湖滨一名青莲寺唐神龙二
  年居民刘氏井中生青莲花因舍宅建寺
卷四十四 第 24b 页 WYG0508-0400b.png
  甑山教寺在阳山北竹青塘五代天德间建
  澄照寺在阳山东麓唐会昌间丁某移白马涧宅
  建吴越钱氏时有泉出寺中改仙泉院宋大中祥
  符初赐今额
  陆香寺在府三都梁天监间建
  迎湖寺在府六都晋永宁间建
  白莲寺在府十五都陆塘吴赤乌间建
  法华寺在府葑门外斜塘宋建
卷四十四 第 25a 页 WYG0508-0400c.png
  灵淀寺在府蠡塘梁天监二年建
  兴国寺在府十一都黄埭唐大中二年郡人叶氏
  梦僧求一锥地遂舍宅为寺
  觉林寺在府十三都冶长泾唐广明间陈坦舍宅
  建名义安寺宋大观四年改赐今额明少师道衍
  曾居兹寺
  崇福寺在府三十一都尹山故又称尹山寺梁天
  监二年建寺有澹台灭明书院尹和靖慕其胜曾
卷四十四 第 25b 页 WYG0508-0400d.png
  侨寓焉
国朝康熙五十九年绅士重建澹台书院
  大觉寺在府大姚山梁天监间建寺有东明子院
  颇为幽胜
  全福寺在府周庄宋元祐间建中有古柏二株极
  奇胜
  永寿寺在席墟陈湖滨唐大中间居民管洪舍宅
  建
卷四十四 第 26a 页 WYG0508-0401a.png
  保圣教寺在府甫里唐大中间创建(附/)明归有光
  记略(长洲东南五十里地名甫里天随先生之故/居在焉今为保圣教寺而郡志又有白莲讲)
  (寺然甫里无二寺盖白莲即保圣之别院也志云/寺创于唐大中间熙宁六年僧惟吉重修白莲者)
  (仅在西庑其后即为天随先生祠区宇非广不当/别称为寺也寺之西北有安隐堂安隐者僧住持)
  (寺事已谢而退故称安隐云寺之盛时僧每房皆/以堂为别凡为堂如安隐比者无虑数十房主僧)
  (法慧惧且尽废故时安隐之房分为二派乃与同/堂之徒复为合一誓与共守之请为堂记镵之石)
  白莲寺在甫里即陆龟蒙别业祠堂在焉宋熙宁
  六年建
卷四十四 第 26b 页 WYG0508-0401b.png
  积砂寺在府陈湖之北宋乾道间建寺因滨湖岁
  久颓废
  景德寺在昆山县西南通德坊俗称西寺晋王珉
  舍宅建初名宝马寺宋景德二年赐今额
  资福寺在昆山县东南隅俗称东寺唐天祐二年
  吴越镇遏使刘璠舍宅建宋大中祥符元年敕改
  慧严禅院寻赐今额以奉成穆皇后香火
  华藏寺在昆山县马鞍山顶后有凌霄塔旧在山
卷四十四 第 27a 页 WYG0508-0401c.png
  之北麓明洪武十三年移建于此为上方贤首讲
  寺改今名凌霄塔梁天监中创建旧止五级万历
  间重修增级七
  慧聚寺在马鞍山下梁天监十年沙门慧向建相
  传夜中喑呜之声闻数里外迟明殿基成延袤一
  十七丈高丈有二尺巨石矗然其直如矢事闻武
  帝因命建寺赐今额敕张僧繇绘龙于四柱明洪
  武初移建城隍殿于此二十二年僧昙倕重建佛
卷四十四 第 27b 页 WYG0508-0401d.png
  殿于东偏
  报国寺在昆山县西南隅元泰定甲子建敕赐额
  报德寺在昆山县治西南宋建炎间建
  新安尼寺在昆山县城东梁天监二年建
  能仁寺在昆山县东南二十五里车塘唐天祐二
  年魏长者舍宅建名罗汉寺宋大中祥符元年改
  今额
  圣像寺在昆山县东南三十里沪渎晋建兴二年
卷四十四 第 28a 页 WYG0508-0402a.png
  有迦叶维卫二石佛泛海逆水而来止此数百人
  不能举众迎像置郡城开元寺里人赵罕舍所居
  建寺于此迎像奉之事闻敕赐今额梁贞明四年
  重修宋宝庆中寺焚石佛仍徙开元寺明洪武十
  七年重建
  延福寺在昆山县千墩浦秦柱山之阳梁天监二
  年建名般若寺宋大中祥符元年敕改今额有浮
  图七级
卷四十四 第 28b 页 WYG0508-0402b.png
  无相寺在昆山县石浦镇梁天监十年建名宝乘
  寺宋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
  延祥寺在昆山县东南四十里鸡鸣堂北梁天监
  中建名绍法寺宋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
  兴福寺在昆山县西南四十里赵灵山唐大中十
  年建
  东灵寺在常熟县治西北隅梁大同间建旧在吴
  县界神龙元年移置于此赐今额有子院曰延福
卷四十四 第 29a 页 WYG0508-0402c.png
   教院即今城隍庙也
   慧日寺在常熟县治西北隅梁天监间僧慧向开
   山今为祝釐道场
   清凉禅寺旧名三峰寺在常熟县康熙三十八年
圣祖仁皇帝南巡
御书清凉禅寺四字匾额
   东塔寺一名方塔在常熟县东北隅宋建炎四年
   建
卷四十四 第 29b 页 WYG0508-0402d.png
 国朝康熙四十六年
御题般若相三字匾额
   破山寺在常熟县虞山北岭下齐始兴五年建名
   大慈唐咸通九年赐额破山兴福寺(附/)元段天祐
   空心亭记(海虞山循常熟州治西北十里而近曰/破山直破山之麓有寺曰兴福涧流绝)
   (山而下潴为深潭潭之上有空心亭山以崖断石/裂得破山之名亭以唐少府常建诗得空心之名)
   (孱岩峙其前冷冽停其下设置既宜而称谓也当/亭之始不知为谁岁滋久风雨弗支至正五年寺)
   (僧澄上人谋撤其故而更创焉落成宏敞雅洁十/倍其旧以天祐佐是州而山若亭实所游历致书)
卷四十四 第 30a 页 WYG0508-0403a.png
  (属为/记)
  维摩寺在常熟县虞山上宋隆兴元年建名石屋
  维摩庵有石井名涌泉明洪武中重建改今额
  宝严寺在常熟县虞山西麓梁天监间建名延福
  禅院宋天禧间改今额内有浮屠七级极庄严相
  传泗州僧伽塔第一此为第二仁宗朝赐铜铸东
  岳圣像为伽蓝
  永庆寺在常熟县河阳山梁大同二年侍御陆孝
卷四十四 第 30b 页 WYG0508-0403b.png
  本舍宅建宋赐名大福寺寻改今额山顶有石井
  水清而甘大旱不竭乡人目为圣井
  妙清寺在常熟县莫城创自陈贞明二年名妙清
  院明洪武中重建改为寺
  大慈寺在常熟县福山镇梁太清元年建名法水
  禅院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胜法寺在常熟县梅李镇唐元和中阎将军舍宅
  建乾元间置为离火宅寺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
卷四十四 第 31a 页 WYG0508-0403c.png
  额阎将军今为寺伽蓝颇著灵异寺东即将军墓
  也
  智林寺在常熟县李墓村唐乾元元年建名永安
  寺宋大观四年避宣祖陵名改赐今额
  练塘寺在常熟县练塘市初名仁王院宋开宝中
  邹知邈施地建明洪武初重建改今额
  明因寺在常熟县支塘市北唐乾元中废咸通中
  复建明永乐元年重修
卷四十四 第 31b 页 WYG0508-0403d.png
  无碍寺在吴江县常乐坊西故称西寺梁开平三
  年建晋天福七年改额华严贤首教寺吴越忠献
  王改今名
  华严寺在吴江县东门外东晋明帝时卫尉卿陆
  僧瓒舍地建宋元祐四年邑人姚得瑄建方塔七
  级今为祝釐道场
  接待寺在东门外南津口俗称南寺宋绍兴十二
  年建
卷四十四 第 32a 页 WYG0508-0404a.png
  海云寺在吴江县简村元至元年间建天历中赐
  额
  永福寺在八斥宋绍兴二十一年建
  崇吴寺在吴江县充浦村梁开平二年建
  永定寺在充浦村宋淳熙五年建
  双林寺在吴江县倪林里宋咸淳中建
  妙智寺在吴江县半浲村宋开成中建
  宝觉寺在吴江县曹村宋绍兴十一年建
卷四十四 第 32b 页 WYG0508-0404b.png
  普济寺在震泽县震泽镇宋元丰元年建
  慈云寺在震泽县宋咸淳中建明天顺中赐额中
  有浮图五级
  奉先寺在吴江县双杨泾唐咸亨中建
  永乐寺在双杨泾东宋淳祐七年建
  应天寺在吴江县蠡泽村唐大中七年建
  崇义寺在吴江县十九都掘城河南宋乾道中建
  显忠寺在吴江县梅堰元大德元年建
卷四十四 第 33a 页 WYG0508-0404c.png
  圆明寺在吴江县车溪傍宋乾德中建明正统初
  移建盛泽镇俗呼白马寺
  积庆寺在吴江县塘泾宋建炎元年建
  罗汉寺在吴江县黎里西晋永熙元年建
  殊胜寺在平望镇莺脰湖滨宋治平四年僧如信
  开山时蔡京趋朝过寺适信徒法升书华严经僧
  以寺额为请京问书经至何品云至殊胜功德品
  京笑曰当以殊胜为额遂奏赐焉
卷四十四 第 33b 页 WYG0508-0404d.png
  法喜寺在吴江县九里村唐武德中建初名崇福
  院宋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
  报恩寺在吴江县庉村唐大中二年顾文通舍宅
  建
  泗州寺在吴江县芦墟唐景龙二年建
  福济观在府红桥西北宋淳熙间建初名岩天道
  院元至大间赐今额
  三茅观在中街路仁风坊宋淳熙间建元天历间
卷四十四 第 34a 页 WYG0508-0405a.png
   赐额
   朝真观在阊门外义慈巷宋景定中建
   修和观在盘门外五里唐进士毕瑊舍宅建明季
   颓废
   上真观在穹窿山三茅峰相传汉初平中建祀三
   茅真君岁久倾颓兴废莫考惟峰顶断碑依稀见
   上清司命三茅真君字及宋延祐年号而已
 国朝顺治七年朝真观道士施道渊兴建十五年
卷四十四 第 34b 页 WYG0508-0405b.png
赐今额
   丹霞观在吴山东麓唐建
   希夷观在府灵崖山下宋绍兴十三年咸安郡王
   韩世忠建
   灵祐观在西洞庭林屋洞旁即神景宫也唐乾封
   二年建宋天禧五年重建
   仙坛观在毛公坛侧唐至德二年里人叶超元舍
   宅建
卷四十四 第 35a 页 WYG0508-0405c.png
   玄妙观在府城东北隅创自晋咸宁中唐名开元
   宫宋改天庆观建炎中燬于兵绍兴十六年重建
   元至元元年改今额殿中有吴道子老君像唐玄
   宗御赞颜鲁公书东庑有通神庵为何真人所居
   明洪武中清理道教为正一丛林置道纪司于此
   正统间巡抚周忱知府况钟捐建弥罗宝阁请赐
   道藏经
 国朝康熙十二年布政慕天颜修建四十四年
卷四十四 第 35b 页 WYG0508-0405d.png
圣祖仁皇帝南巡
赐御书餐霞挹翠四字匾额其雷尊殿西为育婴堂郡守
   高晫所设也
   清真观在玄妙观东元皇庆元年道士黄孤山卖
   药吴地以所得药资创建初称道院至正间始赐
   今额
   白鹤观在府城鹤舞桥之东相传其地为宋信安
   郡王藏春园元平江路总管张世昌舍宅建称报
卷四十四 第 36a 页 WYG0508-0406a.png
  恩道院寻废道人张应元复建有群鹤自东南来
  一鹤结巢树上因名白鹤观
  卫道观在府东北隅宋季蜀人邓道枢以教法显
  于理度两朝游吴中得上官氏废圃建初名会道
  明嘉靖辛丑迁县学于东城以观在学后形家言
  此为学之外卫巡抚舒汀为易今名
  灵应观在府相城宋咸淳间建
  清真观在昆山县西北会仙桥东即宋放生池也
卷四十四 第 36b 页 WYG0508-0406b.png
  乾道七年道士翟守真创立真武殿又适得民家
  樟木一段锯出俨具圣像披发握剑遂装绘供奉
  淳熙元年敕赐额明洪武二十四年清理道教为
  正一丛林内有竹洲馆为一观之胜
  真如观在昆山县南四十里石浦镇宋庆元间建
  致道观在常熟县西门内虞山南岭下梁天监初
  汉张道陵裔孙道裕居此建招真治并建寥阳殿
  虚皇台手植七星桧后道裕仙化瘗剑于山之西
卷四十四 第 37a 页 WYG0508-0406c.png
  麓简文时改名乾元宫昭明尝读书于此有读书
  台宋治平中道士李则正浚井得藏丹化双鸽飞
  入尚湖有丹井存焉政和七年改致道观(附/)梁昭
  明太子招真治碑记(海虞县境在虞山越绝书云/巫咸之所出也高岩郁起带)
  (青云而作峰瀑布悬流杂天河而俱会吴门采药/之地楚望槐椒之歌阳反流沙之魂锦饰汾阳之)
  (鼎无以踰焉其峰则有石城石门虚峗自然不度/勾吴之马神功挺起岂似冈陵之画魏后冰成夜)
  (阵权息长安慈石浴塔暂流軝迹比期优劣斯远/沛郡张君讳道裕汉朝天师陵十二代孙天监二)
  (年来止此岫遁十有馀载夜忽梦见其祖云峰下/之地面势阒寂宜立馆宇可以卜居裕即以其地)
卷四十四 第 37b 页 WYG0508-0406d.png
  (为治故号招真高台迥立有类玉台之山长廊宛/转还如步廊之岫柱削芳桂岂俟开阳木飞才选)
  (海檀无劳豫章神拔黄庭司命之府有类玲珑朱/陵赤后之观同符洪敞远望仲雍而高坟萧瑟旁)
  (临齐女则哀垄苍茫藓寻千仞之木气叶星晷华/飞五香之草形图宫室帷叶绶花卷舒溪径阳桃)
  (候枣荣落岩崖树息金乌檐依银鸟凤将九子应/吹能歌鹤生七岁逐节成舞旭日晨临同迎若华)
  (之色夕阳斜影俱成拂镜之晖玉础微润应山云/于高墉鸣籁徐响引和风于空谷方当专气致柔)
  (入无为之境周行不殆穷混成之致茅子算归辍/辔无已魏姫宴罢留驾不归何止持节变淮南之)
  (金传符莳北钟之稻明月蛟龙之骑驱之使斗四/铢七子之镜引以成刀散季齐之羽起雄鸣之雾)
  (而已/哉)
卷四十四 第 38a 页 WYG0508-0407a.png
   至和观在常熟县治西宋咸淳中建
   衍庆昭灵观在吴江县东北隅唐先天二年敕建
   名曹王庙王名明太宗第十四子也即昭灵侯梁
   时淮寇围苏州吴越王钱镠自以兵弱不能支祷
   于侯以求默佑后果蒙庥奏请得封元大德三年
   嗣天师奏改今额明洪武三年诏正城隍称号于
   是移去神像更建城隍庙观额仍旧
   乐真观在吴江县城东北隅元至大三年建
卷四十四 第 38b 页 WYG0508-0407b.png
   洞真观在吴江县同里镇宋嘉定十三年建
   瑞云观在吴江县韩墅村元泰定中建
   积善庵在府城西北隅元至正间僧文信建俗称
   北庵
 国朝康熙四十二年
圣祖仁皇帝南巡
赐御书般若心经一卷金刚经一卷又
赐衍真谛三字额
卷四十四 第 39a 页 WYG0508-0407c.png
  吉祥庵在府西北仁风坊宋景定二年建
  集福庵在府西北隅宋嘉定间建明宣德间重建
国朝顺治中僧證研买地复兴太傅金之俊建藏经阁
  改名兴福中有鸳鸯殿连环池准提台
  能仁庵在府西北隅仰家桥西元至治间建
  准提庵在府西北隅桃花坞即唐寅桃花庵明万
  历十年僧旭小构天启丙寅杨大溁奉准提像于
  此改今名时浚池得唐寅桃花庵歌碑又得祝允
卷四十四 第 39b 页 WYG0508-0407d.png
  明庵额今并存
  休休庵在府西北宋咸淳中创建万历间大学士
  申时行重修
  宝月庵在府西北梵门桥西相传古法会庵基也
  创自宋高宗时名宝志明万历初重建以庵傍要
  离墓有池清浅夜月印渠因改今名
  莲花庵在府西城梁天监初建为治平寺子院申
  时行感梦塑像题额曰水月禅林
卷四十四 第 40a 页 WYG0508-0408a.png
  梅隐庵在府西南隅瑞光寺西宋开禧间建
  幻住庵在府阊门外雁荡村元大德四年中峰院
  僧明本建初本至吴喜其地名与雁荡山合遂结
  草庵于此
  竹影庵在阊门外明洪武间行僧西宗结茅于此
  隐士葛可久建为墓傍香火院弘治中郡绅杨循
  吉重修
  龙树庵在阊门外白莲泾南明万历间建周忠介
卷四十四 第 40b 页 WYG0508-0408b.png
  顺昌以老树拒门如龙因名龙树
  寿生庵在阊门外望墅墩元至正间建
  青松庵在盘门外堰桥南宋端平间建
  感德庵在府双桥下元咸祐间建后废明天启四
  年重建左有光明浜至是浚为放生河
  寂鉴庵在府莲华峰西宋乾道间为秘书监张廷
  杰别墅造像立寺元至正中重建名天池寂鉴庵
  化城庵在支硎山西内有石壁峭立水溅石上日
卷四十四 第 41a 页 WYG0508-0408c.png
  夜不绝声因称十尺雪
  法螺庵在府寒山上有二楞堂为中峰下院势如
  旋螺径绝幽秀
  磐陀庵在支硎山之西晋支遁建后废
国朝康熙间复建
  文殊庵在府金山东岭元至正间建与狮山相对
  取文殊坐狮之义故名
  海云庵在穹窿山北麓宋熙宁间建
卷四十四 第 41b 页 WYG0508-0408d.png
  积翠庵在穹窿山北即皇驾庵相传明建文帝逊
  国曾税驾于此万历间其名始显崇祯末重建
  微笑庵在穹窿山明崇祯间建
  双松庵在穹窿山有宋时古松二株元至正间建
  海会庵在府皋峰山南坞宋元祐间建
  兴福庵在府尧峰山西麓宋咸淳二年建
  新庵在府邓尉山北旧称宝林禅院宋末燬明季
  复建改今名陈继儒题众香庵
卷四十四 第 42a 页 WYG0508-0409a.png
  崇福庵在府铜坑山梁大同初建宋嘉熙间复建
  奉慈庵在邓尉山宋建中靖国元年建庵分南北
  中三院内有石钵盂玉茶花牛栏泉凌碧松诸古
  迹
  真如庵在府青芝山真如坞内元至正间建
  清风庵在府木渎镇西宋治平间建
  金庵在东洞庭西坞洪武中建内大士及罗汉像
  系雷潮装塑潮夫妇俱称善手一生止塑三处此
卷四十四 第 42b 页 WYG0508-0409b.png
  庵为最
  天龙庵在府利三图元至正己丑僧惠慈建为北
  禅子院明万历己酉重修
  崇庆庵在府亨四图宋淳祐八年建又称百花庵
  卢师庵在府仁三图明成化间韩雍创建
  慈航庵一名青松庵在府仁三图明天启六年建
国朝雍正十一年重修
  寿星庵在府城东南宋名万寿庵屡经兴替
卷四十四 第 43a 页 WYG0508-0409c.png
  妙隐庵在府城南元延祐间建旁即韩蕲王庙
  大云庵在府城东南一名结草庵南禅集云之别
  院也元至正间建明嘉靖初重修(附/)明沈周纪游
  (弘治十年八月十七日余有役于城来寓草庵庵/名大云前有吉草庵者居之遂讹为结草庵庵近)
  (南城竹树丛邃极类村落间隔岸望之地浸一水/中其水从葑溪而西过长洲县治由支港稍南折)
  (而东复南衍至庵左流入环后如带汇前为池其/势萦互深曲如行螺壳中池广十亩名放生中有)
  (两石塔一藏四大部经目一藏宝昙和尚舍利东/西二小洲椭而方浮泊塔下犹笔砚相倚东洲南)
  (次通一桥过洲复接一木桥人行侧足慄股彻桥/若与世接自此达主僧茂公房房踞东偏中有佛)
卷四十四 第 43b 页 WYG0508-0409d.png
  (殿后亘土冈延四十丈高踰三丈上有古栝乔然/十寻其枝骳□深翠数百年物也山空水流人境)
  (俱寂宜为修禅读书之地地理家谓其四兽俱/全风气藏郁以是观之吴城诸兰若莫之及矣)
  王路庵在府一都相传吴王夫差登山辇路也晋
  为正觉庵支遁谈经处
  觉海庵在府中峰北晋支遁建
  白椎庵在府十三图晋僧道生放生处元至正间
  僧慧观创建明洪武间僧道衍驻锡其中更今名
  蒲庵在虎丘花园子内明天启间建
卷四十四 第 44a 页 WYG0508-0410a.png
   佛慧庵在虎丘寺东宋绍兴间建径树幽僻有钟
   秀轩
   文殊庵在府沈塘村宋至道三年建
   石牛庵在府通国桥西宋咸淳六年建名即山庵
   明万历三年重建因庵前有石牛相传唐时物更
   今名
   云泉庵在府西天平山范文正公祖墓旁宋庆历
   中僧远建内有沈周画吴宽张渊史鉴李某联句
卷四十四 第 44b 页 WYG0508-0410b.png
   图刻于石
 国朝康熙三十八年
圣祖仁皇帝赐御书般若台慧业寺利济寺三匾额又
赐精舍清调二匾额四十二年
钦赐维扬雨霁诗绫一幅
 二十四桥夜雨收蜀岗阜下水西流禅心欲定沾泥絮
 不为繁华紫绮裘四十四年
钦赐诗绫一幅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
卷四十四 第 45a 页 WYG0508-0410c.png
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妙智庵在府中十八都梁天监间建明姚广孝为
  僧时居此后建祠于中有敕赐碑文
  华严庵在府竹青塘宋建
  永庆庵在府下雉渎后周广顺元年建
  超化庵在昆山县东南二里宋淳熙中建后改名
  和丰庵每岁迎春于此
  崇宁庵在昆山县西北巴城湖之左宋崇宁中建
卷四十四 第 45b 页 WYG0508-0410d.png
  海潮庵在昆山县惠安乡何村明万历十五年建
  瑞石庵在上方院之右宋明道元年建
  白龙庵在常熟县顶山梁天监元年建
  拂水庵在虞山西岭明洪武三年建
  晏林庵在虞山西宋绍兴六年建
  真武庵在吴江县三里桥北俗称北天门
  蕴空庵在吴江县黄溪东寨湖内东吴赤乌三年
  司马盛斌结寨于此明建文初僧了然建庵
卷四十四 第 46a 页 WYG0508-0411a.png
  普明庵在吴江县庞山湖滨元至正中建夜则悬
  灯于竿以指行舟
  崇真宫在府永丰仓东宋政和八年里人黄悟微
  舍宅创建
  东岳行宫在府虎山
  灵顺宫在东洞庭之杨湾祀相国伍员创自贞观
  二年宋高宗南渡时扈跸官军分道经湖风涛不
  可航祷神立应为遣官赍金葺治封员为忠武英
卷四十四 第 46b 页 WYG0508-0411b.png
  烈显圣安福王里人杨嗣兴捐地若干亩益恢其
  故
  上真宫在西洞庭龙头山西三里梁大同四年隐
  士叶道昌舍园宅建
  天妃宫在北寺东宋元祐间创元泰定四年海道
  都漕运万户府奉旨敕建明嘉靖二十二年又敕
  赐重建按神姓林宋时莆田都巡检林愿之女生
  而神异能言人祸福立庙祀之祈祷辄应
卷四十四 第 47a 页 WYG0508-0411c.png
  乾元宫在虞山北宋元祐中建绍兴丁卯改筑招
  真庵取致道旧额名乾元宫(附/)宋康与之记(自姑/苏出)
  (齐门沿而北望山如巨鳌盖常熟县之虞山也邑/去江不及程陂湖畎浍之积自南至者倾驰会于)
  (江江河既应则迅澜倒流二水相制移时而不能/去山无奇谷惟荒墟白草丑石散乱坡陀迤逦而)
  (西有修林横抹隐见于两山之间其中为招真庵/元祐中道人申氏泰陵徐处士弟子也松林森茂)
  (庭宇简寂如隐君子之居通州道士喻抱元增治/之旧名竹林至是更以招真请记于仆乃歌招真)
  (之词以系之曰白鹤巢兮丹井空蓬山杳兮烟霞/濛陵谷变兮今古木叶下兮秋风飞仙去兮朝太)
  (微黄冠野服兮以游以嬉餐霞卧月兮世不我违/与世涤映兮天门可驰苍龙嗥兮云漫扉石泉冽)
卷四十四 第 47b 页 WYG0508-0411d.png
  (兮山芋肥俯仰宇宙兮日月蔽亏灵秀回薄兮野/芳呈姿山中之乐兮万化莫移他人不来兮隐者)
  (曷/归)
  崇义院在府西北隅宋绍兴间建
  净慧院在府西北隅宋景祐四年建
  白云禅院在阊门外宋庆历间范仲淹奏即天平
  山白云庵改功德寺移庵于此明万历二十年郡
  绅徐元正重修
  贝叶禅院一名云泉庵在府白莲泾慧庆寺后内
卷四十四 第 48a 页 WYG0508-0412a.png
  有古井名云泉元至治间创明万历间僧巢松葺
  垣得碣有陆龟蒙时翻贝叶添新藏间插松枝护
  小泉之句更今名
  明因禅院在府横山下即荐福山感慈院宋景祐
  间建
  妙音禅院在府行春桥西茶磨山麓宋淳祐尧山
  主开山明洪武中重建
  中峰禅院在支硎山寒泉上本支公古刹也不知
卷四十四 第 48b 页 WYG0508-0412b.png
  废于何年地属王氏天启中鏊元孙永思施为讲
  僧一雨通润静室
  天衣禅院在翠峰寺右悟道泉在焉宋雪窦说法
  时寺集千僧有天衣怀禅僧愿汲水供众忽折担
  蹉跌而化桶涌白莲
  报忠院在西洞庭包山梁天监九年建
  戒幢律院在府九都旧为太仆徐泰如西园舍为
  寺崇祯八年建
卷四十四 第 49a 页 WYG0508-0412c.png
  甘露律院在阊门西半塘明建
国朝康熙九年布政慕天颜复建殿阁即庵前官河为
  放生池僧净起复有退居与院址相接名香严庵
  佛华禅院在府采云里明崇祯十六年建
  元和道院在府治后宋端平间建
  清微道院在府治西支家巷内宋端平间建
  安隐道院在府石岩桥南宋嘉泰间建
  高真道院在府织里桥南宋嘉泰间建
卷四十四 第 49b 页 WYG0508-0412d.png
  太初道院在盘门内宋宝庆间建
  太微道院在阊门南城下元至正八年建
  佑圣道院在阊门南濠元至元间建
  富春道院在府木渎镇宋治平间建
  全真道院在府光福迂里
  灵应道院旧名高真堂在府东洞庭之梁家濑宋
  建元季燬明成化间重建王鏊有记嘉靖四年移
  于本山之湖沙里改今名
卷四十四 第 50a 页 WYG0508-0413a.png
  回真道院在府城东北宋咸淳间建
  灵隐道院在府城乌鹊桥东南宋嘉定元年敕建
  悟真道院在齐门外宋何蓑衣真人退修之所有
  墓在院东
  冲和道院在府上十四都蠡口宋何真人赐茔之
  侧元末道士周鹤林退修之所
  善成道院在娄门外官渎唐初建
  通明道院在府甪直镇之西张汇宋祥符中建
卷四十四 第 50b 页 WYG0508-0413b.png
  通神道院在府陈墓镇元时建
  太微律院在府浒墅关南
  莲池院在昆山县西南五十里陈墓村宋嘉泰中
  孝宗妃陈氏葬此因建有莲池八景
  西乾道院在昆山县马鞍山阴顺治中邑人为辟
  谷道人吕毖建
  顶山广福院在虞山北岭下梁大同十二年石使
  君舍宅建名顶山院宋治平间改顶山寿圣院续
卷四十四 第 51a 页 WYG0508-0413c.png
   改今额寺有十景
   上方院在顶山小岭之外夹两山之间白龙泉在
   焉
   大慈塔院在虞山拂水岩东报恩寺
 国朝玉林琇禅师自 京师还山
世祖章皇帝敕赐帑金建塔院
   福城禅院在常熟县小东门外萧应宫建万历戊
   申建塔三层崇祯甲戌续建四层
卷四十四 第 51b 页 WYG0508-0413d.png
   资福院在常熟县南门外明崇祯十五年王宪曾
   舍宅建
 国朝康熙三年修建辟放生池于山门外
   三峰清凉禅院在常熟县北门外数里前临乌目
   涧万历四十一年汉月藏禅师大兴法席邑绅士
   施饭僧田六顷有奇
   圣寿禅院在吴江县西北延寿坊故称北寺吴赤
   乌中建
卷四十四 第 52a 页 WYG0508-0414a.png
  灵真道院在吴江县仙里桥南元至正十三年建
  崇福道院即圆坛庙在吴江县南六保长桥宋淳
  熙二年建
  朗吟谷在邓尉山妙高峰僧庵内
国朝顺治间辟谷道人吕毖凿石架木构阁以供斗姥
  又筑桴庵在灵岩山塘南其村多植桃名小桃源
  毖修静于此
  元和山居在府阊字四图明洪武时建
卷四十四 第 52b 页 WYG0508-0414b.png
  祐圣山居在府九都明弘治甲子建
  真武阁在吴江县南门外明嘉靖中建今称三天
  门
 
 
 
 
 江南通志卷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