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二 (自动笺注)
欽定四庫全書
 江南通志卷四十二
  輿地志
   壇廟(六)祠墓附(廬鳯潁三府滁和廣六五州)
   廬州府
  社稷壇府治西門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府治南門外
公元1726年
  先農壇府治東郊雍正四年遵建
   郡厲壇在府治拱辰門(在縣曰邑厲)
   里社鄉厲二壇在各鄉保
公元1727年
  關帝廟府治和平橋東國朝雍正五年
追封三代公爵春秋同日祭於後殿
   城隍廟府治勅建八蜡神
   劉猛將軍廟俱在府余公廟橋東(以上壇廟所屬州制)
   旗纛廟在武教塲
   將軍廟府治水西門内城上祀宋少保楊沂中
   姚李二公廟在府治徳勝門外祀宋統制姚興招撫使李顯忠
   巢湖聖妃廟合肥縣姥山晉太康中相傳居巢縣地昔有一巫嫗豫知未然所説吉凶有徴居巢縣門有石龜巫云龜出此地當陷為湖未幾鄉邑祀祭有人以猪血置龜口巫嫗見之南走囘顧其地已陷為湖人多頼之為巫立廟湖中姥山是也唐羅𨼆有詩廣惠廟在廬江縣東南四十里礬山隂祀漢張渤元至正間
   靈澤廟在無為州蟂蟣山祀漢昭烈后孫氏賜額靈澤(附)明郭子章望臺記(蕪江心有磯磯不甚雄聳顧獨嶙峋峭麗兀突浮水上與孤山山後先砥狂瀾大勝㮣云磯上祠孫夫人孫夫人者漢先主荆州孫仲謀女弟而妻之者也磯夫人死所夫人業已妻劉死不劉而孫不蜀而吴即吴不宫而磯按志論者二曰夫人還省母過灤江先主崩蜀摧哭自沉又曰劉孫有郤夫人歸吴舟艤磯側不忍仲謀遂歾於磯王義烏公作蟂磯記事語甚辨具載磯志中而卒罪陳夀銓叙之畧予謂畧不在在蜀蜀有國不設史官故典逸亡考非然某年夫人如吴某年夫人在吴某年夫人卒吳例得書而何溷溷若斯千載人疑哉故夫人死事可亡辨已夫人死今數千歲凜凛生氣㣲獨中人靈威神明千艘萬航過磯者誰不停橈而血饗之至歔欷悲悼不忍非夫姱節貞心英聲魄動天地鬼神惡能以其抔土卷石羈客子心而下無從之涕故予謂夫人之死無疑也歸吴者形沉磯者骸而其一念靈明猶若翺翔永安左右絪緼野馬三峽五屼之巔際逐波錦江隨雲玉壘風號天月荆水像響如在精魂可悲嗟乎哀矣余來視𣙜逡巡故事三日祠下愴愴低回久之獨怪其土偶桃梗充斥宇階若一叢然而夫人所為死者不得爼豆其間非夫人意為左像玄徳右像夫人層臺居之名曰望蜀臺余往遊燕趙過鄒魯墟謁孟廟既覩子輿石像跪伏母前最後又祀其父若母讀楚書瀟湘皇英廟貌九嶷僾然在位二女果者非大舜氏耶合而祀之庶幾乎義矣且也金陵故劉氏土孫氏乗亂竊据玄徳飄泊蜀隅生不能許昌武昌二賊一完祖宗舊物白帝遺恨死且不瞑余為招魂俾與夫人世食兹山嗟嗟玄徳能無愉快也耶臺髙二丈六尺八丈中奉玄徳夫人左祠關雲長張翼徳右祠臥龍先諸葛孔明所以擁衛神靈且杜夫非鬼而祀於其中者)
   汪越公無為州唐汪華
   巢湖神廟巢縣銀瓶山
   姚王廟在巢縣東山頂祀宋統制姚興
   伏羲廟巢縣西北東山口浮槎山
   忠義在學
   節孝祠府治(二祠所屬州縣俱如制)
   包孝肅府治南濠内祀宋包拯(附)黄金孝肅書院記(包孝肅公宋之名臣也其精忠直可比漢之汲長孺過之唐魏鄭公出處尤正其廉節一時趙清獻而下不論也其載諸宋史炳炳日月爭光其傳與天相為悠久卓乎不可尚已第公廬人仕於廬者往往簿書期會為心求能表章先賢風後進則寥乎未之有聞監察御史陽城宋君克明來守是邦未踰年六事漸舉百廢具興謂公乃鄉賢顧可漫不加之意乎郡城有河河之中有洲舊為浮屠氏所據太守至是撤而去之因相其地庀材陶瓦鳩工事事南面建屋五間中坐公之像東西翼以夾室植竹木四圍而環之以牆前建大門其地峻疊石為梯數十級登焉題其額曰包公書院新傑壯偉過者為之改觀擇庠俊張福十餘人讀書其中而公二十四世孫大章亦與焉太守嘗於祭畢謂諸生曰士學宜聖賢若公乃表表百世可師者也吾欲爾曹居家行已則師公之孝立朝事君則師公之忠庶不負建新院之意奉教帷謹間以書來屬予記之嗚呼為政識大體不務末節嚴先生祠堂范仲淹構之韓昌黎潮州王滌新之以其所關者大也孝肅之風足以廉貪立懦其有功名教大矣不比之重而務其他可乎太守善斆乃及於是有以人心觀風可謂得其大體與况其所費悉出自規畫一無所取於民其才之長又有過人者繼自今廬之士氣丕振或以直諫顯或以廉節忠臣孝子門上先賢芳躅未必不由此舉基之是太守亦有大功名教於是乎書)
公元1506年
   余忠宣公府城東門外祀元余闕(附)明李東陽記(正徳改元之嵗知廬州府馬金言元故淮南左丞余闕至正之亂分守安慶誓死血戰江淮保障陳友諒普勝諸軍合攻陷其城乃引刀自剄死並妻妾子女將佐士卒無一辱於賊者其事甚偉當其時已贈行省平章事豳國公忠宣國朝洪武初始詔廟祀死所雖出䝉古所居合肥青陽故宅亦有祠久不治惟漢紀信生於西充死於滎澤許遠生於新城死於睢陽文天祥生於廬陵死於柴市而今兩地並祀若精忠大烈方文許較諸紀氏葢百倍過之鍾靈毓秀之地不得郡縣所祀子弟所仰其為禮亦甚缺請修葺舊祠秩諸常祀復其守者比於安慶以昭一代之盛詔曰可於是重修廟寢堂室凡物所有事者令縣正官以歲春秋再致祭於戲綱常道根天性具於人心無時與地而或故居不必中國不必正統忠臣義士往往有之漢唐宋之死節者代有其人而宋季尤甚説者以為忠厚養士之報元之以大魁死者四人其他崇名膴仕後先相望忠宣一郡之弱二千人之寡抗東南數萬之衆戰至於七十之多嵗至於六七之久而竟不失其正以死又能使一門五節闔郡之士從而死者千餘人較功論烈尤大且著者也我明祖高皇帝綏猷惇典著為律令以表古今忠義其所驅逐所勘定者不以君廢其臣而表章之此可見綱常之道雖出於天而立教以治世者固聖人事也又以見忠義之激於中者苟自盡所事可謂不失其正者也抑聞髙皇膚敏祼將之士雖包荒含垢而實有宋太宗范質之憾充類至盡無異武王比干伯夷之義矣而况為其主而死於亂賊之手者寜不表以為天下教哉然則忠宣重表於今日者豈非詒謀示法大端也哉族祖希蘧先生忠宣同舉進士左右榜而唱名謝恩同班雅相厚世所傳青陽集者先生實序之而以不效死忠宣東陽仰窺聖主仁復有感先世之誼因表其事且以風天下之為人臣者若忠宣之族里行績則見本朝所著元史潛溪宋學士傳為詳博雅君子尚有考焉)忠愍府治明教臺東明周璽(附)明葉逢春記(余讀廬陽誌列忠節者自漢周平孫而下迄於我明曹瑞卿屈指三十一人瑞卿跡其行事宜列之其剛直二十八人皆以亂畧之頃激大義忠憤而為敵所殱者至以直言而斃則惟我朝周忠憤李崇徳兩公焉豈時當草昧人心易激忠義慷慨士多居常往往養位酣禄緘黙株守士衆不然死敵者餘什九而以直諫死者不什一耶兩公者以忤武宗斃於杖下崇徳語在他傳中忠愍則以忤逆瑾故肥之兒童婦女無不嘖嘖葢公被拷掠身無完膚矣猶弗少屈曰吾死不足惜忠義畏愞可惜耳斯言也豈古所稱君子人蘇明允云使我獲知人之明天下不可一朝居之禍不忍也充忠愍之意使其成殺身之仁而杜天下敢言之不忍也為宗社生靈計而非為一身區區之名詎不賢哉公祠碑記尚缺公之孫弟子員於徳因蓬萊浦君以請葢浦君以六安貳署肥事也余按忠愍楊玉勘事弗阿弗狥惡之遂罹此惨假令忠愍假之辭色不得懽心亦可免禍忠愍不以彼易此里有富翁羣儂葢日至摩踵以承其後至者則摩其摩者之踵一儂獨愕然進長揖而與之坐語羣儂皆愧而驚走忠愍者其不摩踵之流忠愍即死國家忠義之氣藉是以扶持不墜其功豈小補哉浦君為此請者浦之先君以忤世廟被杖尋卒於獄夫世廟聖明不世出於忠愍抑鬱未伸遽焉淪没之㫖如此而於浦公又如彼豈日月之明或蔽寸雲而雷霆之威偶摧直木者乎君其有所感夫有所悲夫)
   蔡氏祠在府治十字街東祀明蔡悉
   屠公祠在府治察院前祀太守屠仲律今廢宣聖南祠在廬江縣宣聖五十八代孫孔思原徙廬江建家春秋如學宫儀
   大忠廬江縣祀明靖難死事陳植
   二賢祠在舒城縣内祀漢文翁朱邑
   三劉祠在舒城縣東祀漢頡羮劉信刺史劉馥知縣劉顯
公元1424年
   二狀元祠在無為州州人宋元豐狀元焦蹈明永樂甲辰狀元邢寛
   楚公無為州宋待制楚建中(附)宋趙汝談記(郡故祠賢守三曰王公蘧陳公瓘米公芾王公蘇黄門之壻適之之兄也為吏健於才紹聖初為郡人興三圩開十二井又築北嶺以捍水至今䝉其利陳公坐蔡京右司諫斥謫尋起郡復罷其政猶未洽此土也邦人以其天下士而吾里乃幸辱焉故誇以為榮而米公則翰墨妙當世在郡所作樓觀皆手自題其扁民每瞻思之余謂是三賢者祠之當矣然考諸圖志先是楚公建中嘗守此其治一清靜不擾去之日有遺愛而獨缺其祠豈不忽諸反覆其説而得焉西都所傳循吏惠文時人惠文無良吏哉其故可思矣嗚呼國家慶歴嘉祐間天子垂衣裳執大象羣有奉法循禮海内宴安無事不盡利也而食有餘於飽井不盡甘也而飲有餘於味上下數十年間布政郡國大抵博厚長者忠信善士也故雖以楚公才學亦不刻厲涌發以求自判於常人民所懷公者亦惟此心不祈表於外也嗚呼獨非盛徳之至歟王公既繇功食二公復名饗葢其次如此楚公逺矣顧有輕重乎哉中興以淮為邊而無為前之敵難未遠也衆懼莫敢即安淳熈末公私稍稍鳩聚若欲自况内郡者而開禧戎事動矣汝談之來承乏此地流宕者未返瘡痍者未瘳府無旬月之儲而宿負新貸符督交至熟視莫知其為也喟然嘆曰時安得復有楚公以為爾民父母庶乎而余劣不足進此矣於是議追為公之祠以記公行事而歴訪乃無一得葢公既不以名蹟遺後遺老亦無傳者相距三甲子矣嗟乎以余之淺陋何足知公區區企竦歆慕如將見之者徒以文正公所薦而文富司馬諸公之所遊也公既老以天章閣待制歸雒世所傳耆英圖有公像余因得取之其出處大致國史不論論世道本末使知前無祠於公不為而今有祠不能為公多使人知夫翹翹名察察之行凡為一世之所慕耀而爭趨者皆公之細焉爾)
   賈公祠在無為州祀宋賈易
   二賢祠在巢縣萬家山麓巢父許由
   范亞父祠在巢縣治内范增又一在縣東七里
   居巢子祠在巢縣學内祀劉知幾
   寗公祠在巢縣北關内祀明知縣承勲
  漢頡羮劉信墓在舒城縣北四十里
  五代伍喬墓在廬江縣馬厰
  宋學士劉筠墓在府東水西門
   太子少保馬亮墓在府城西七里晏殊
   侍郎包令儀墓在府東七里
   叅政包拯墓在府東十五里(附)宋林至記(至為淮西從事三月始得再拜孝肅包公墓下嗚呼慶歴嘉祐之間何其盛仁宗皇帝天地髙厚徳平治天下而又延登雅容納忠維時孝肅公危言直論排斥權倖切劘治道扶持國本者覩奏疏可考焉臨政不可欺剛不可撓公不可干以私今百餘年所在士民聞其風采猶知起敬起畏合肥公之鄉里中更兵火子孫流離故宅廢為民居廟祀存焉今去城十五里所謂束材原者公之墓也去皇考侍郎公墓七里歲春教授縣令諸生往修歲祀丘封半頽塚木剪拔擔夫牧竪往來莫禁甚者蹊其墓田欲奪而有之嗚呼忠賢端士報施乃爾天道耶或兵革之後未能遽復耶教授丁君端祖縣令潘君友文相與鳩工斂材次第脩治部使者王公補之來攝帥事即以聞公為之惻然不踰月斥公帑助其役費繚以周垣方一百五十五步菑剔棘蓬植藝祭饗有堂墓道有門墓記藏雖不復存立表署阡往來下者皆知孝肅公之墓瞿然加敬風動一鄉而又正其墓禁直其田之訟歸之包氏使歲時烝嘗所以竭䖍妥靈者厚矣嗚呼仁人君子固有不幸不能其後世人不察猥以天道報施不常以起為善者之懼而不知君子之澤雖曰五世而斬至於流風餘韵聞者為之興起孰使之然哉扶持風化調䕶子孫此正吾人也可捨此而謂天道是耶非耶公之元孫邦朝廷葢嘗命之官今雖老不能仕而州縣間經紀其存歿者可獨為包氏計耶風化所係多矣至於連帥之命告成公墓而且屬筆以記其事公之勲徳載在國史不復論姑序其本末以為後勸云)
   御史李公麟墓在舒城縣五里
   魏國公王之道墓在無為州開城鄉相山
   樞密使王藺墓在無為州開城鄉軒車
   侍郎賈易墓在無為州西三里
   郎中雙漸墓在無為州西門三里
   狀元焦蹈墓在無為州西三里
   方孝子墓在無為州三里
  元學士葛聞孫墓在合肥縣水西門
  明尚書蔚綬墓在府城時雍門外花橋
   都御史張淳墓在府城南門外
   安陸侯吳復墓在合肥縣北鄉
   都督僉事瞿通墓在合肥縣土山
   指揮王瑛墓在合肥縣店埠鎮
   知府孫鎮墓在合肥縣西南
   叅政程楷墓在合肥縣西門外方家岡
   順天府丞周璽墓在合肥縣西門三里
   尚寳蔡悉墓在合肥縣城東八里
   布政使竇子倩墓在合肥縣城西千字
   太常少卿朱來違墓在廬江縣南沙湖山
   御史盧謙墓在廬江縣東二十里
   侍郎陳植墓在廬江縣白石山麓
   少詹胡守恒墓在舒城縣子沖
   左長史祝富墓在舒城縣西南石山
   侍郎鄭泰墓在舒城縣三里
   尚書鄭時墓在舒城縣四里
   尚書秦民悦墓在舒城縣金雞
   侍郎吴光義墓在無為州公山
   叅議吴廷翰墓在無為州轎子
   尚書薛祥墓在州西門
   尚書薛逺墓在墓右
   狀元邢寛墓在州西三里
   叅政朱昻墓在州南十里
   叅政李春墓在州南十里
   巡撫劉崙墓在無為州南平
   通政朱萬春墓在巢縣城西先葬無為州遷今處
   光禄寺卿曹琥墓在巢縣河之南牛角山
 國朝禮部尚書龔鼎孳墓在合肥縣巢湖菴後
   通政司叅議王剛墓在合肥縣家廟
   大學士李天馥
   鳯陽府
  社稷壇府城西門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府城南門外
公元1726年
勅建先農壇府治東郊五里雍正四年遵建
   郡厲壇在府城北(在縣曰邑厲)
   里社鄉厲二壇在各鄉保
公元1727年
  關帝廟府治荆山國朝雍正五年
追封三代公爵春秋同日祭於後殿
   城隍廟府治西南勅建八蜡祖廟
   劉猛將軍廟並在府治獨山門東五里(以上壇廟所屬州縣皆如制)
   旗纛廟在各衛所
   龍王廟府治獨山門東五里定遠縣東北十五里泉塢山北亦有此廟禱雨輙應
公元1450年
   禹廟府治塗山頂(附)明劉俊重修廟記(神禹功徳萬世永頼不可冺者也有廟祠之者塗山有二一在㑹稽山一在淮西濠州鍾離縣西九十五里左傳杜預塗山夀春東北禹㑹村輿地記載濠州塗山之國蘇轍王韶濠州俱有詩葢鍾離濠州治也即今臨淮縣夀春即今夀州懐逺縣鳯陽屬邑而隣於夀州縣之南距淮河三里許有山髙特秀上有杜預輿地記合焉考於書與輿地記徴於杜預註與蘇王之詩則塗山之在懐遠縣無疑矣若㑹稽晚年巡狩駐蹕山東諸侯來朝則後之會諸侯㑹稽山前之諸侯塗山夫何疑哉今二州皆祠之者㑹稽則以禹陵在縣塗山則以其娶於斯治水始焉要之崇徳報功也今廟在懐逺塗山前楹三間中祠左右羽士所居近益後楹三間中祠真武景泰改元鳯陽太守仲公承制命祭神見祠宇圮廢住持羽士許得智募縁葺之今年春燬於回禄公責完復得智殫厥心力鳩工經營煥然一新太守以書來南京請記之夫祀神治民守之先務仲公致意拳拳以文為請其事神誠敬何如哉予故詳列經傳所紀而明辨之俾來者不惑塗山之説且知朝廷鄉人所以享祀在於尊尚道徳不忘其功焉)
公元284年
   夏后啓廟在府治荆山漢髙祖過此命立廟相山宿州西北九十里相山之巔晉太康五年諸侯祀界内山川因建自宋元豐明洪武凡五修
   女媧靈璧縣北門
   文昌閣府治西南譙樓
   忠義在學宫内
   節孝祠在學宫旁(二祠所屬州縣俱如制)
   名臣祠在府學祀明户部尚書年富
   楊公祠在府治荆山巔祀楊瞻明嘉靖間改建兩山書院
   彭祖臨淮縣雲母山
   三侯祠在懐逺縣儒學祀何立陳邦翰潘登貴貞烈祠在懐逺縣西南祀花將軍妻郜氏諸人
   包公祠定逺縣西祀宋包拯明永樂初留犢祠在夀州城西南隅祀漢令時苗
   謝公祠在夀州八公山祀晉謝康樂
   董子祠夀州正陽鎮唐董邵南
   閔子祠在宿州北七十里閔子鄉之騫山南明成化間重建
   二忠祠宿州月城張巡許逺
   三忠祠靈璧縣西祀明殉流賊知縣陳伯安主簿蔣賢夀州指揮錢美
  明舊陵淳皇帝后在鳯陽縣太平鄉
  夏臯陶墓據漢書廣覽云在六安縣夀州
  周令尹孫叔敖墓懐逺縣塗山東魏任城王元澄揚州刺史夀春下車孫叔敖之墓左史倚相墓在夀州五里
   趙將廉頗墓在夀州八公山下按史記一為楚將無功卒死於夀春今𨽻新分鳯臺縣
   先賢宓不齊墓在夀州東南佛岡周志相傳子賤為魯使吳卒葬此未詳
   先賢閔損墓在宿州北七十里閔子山前墓前有祠按家語閔子魯人卒葬歴城五里一統志載在蕭縣今姑從舊志存之
  漢少傅桓榮墓在懐逺縣龍亢集北五里
   給事桓譚墓在宿州元和中肅宗東巡至沛使使者鄉里以為
  唐鄂國公尉遲恭墓在定逺縣東八里石羊
  明十王四妃墳在鳯陽縣西北二十五里夀春王霍丘安豐王䝉城下蔡王六安王寶應王來安王都梁王英山王夀春王妃劉氏霍丘王妃翟氏安豐王趙氏䝉城王妃田氏名白塔墳
   駙馬王琛墓在白塔墳南
   尚書單安仁墓在鳯陽縣西北長淮
   尚書顧佐墓在鳯陽縣朝陽門
   尚書郁新墓在臨淮縣東古城
   安平侯李逺墓在懐逺縣西山底村
   都御史周銓墓在懐逺縣荆山南麓
   尚書年富墓縣北清溝旁
   指揮常榮墓在縣賈村
   東川侯胡海洋墓在定逺縣東南四十五里
   崇信伯費巘墓在定逺縣一里
   都督李勝墓縣西三十里
   都督趙清縣東四十五里
   都督髙智墓縣東六十里
   都督朱崇墓縣西六十里
   尚書苗衷墓在縣西十里清澄西岡之原
   徐王墳在宿州閔子龜山豐山右葬明髙皇后父洪武間立廟於塋城之南設墳户九十三供灑掃
   衛國公鄧愈墓在虹縣南二十里龍宿
   知縣何誠墓在虹縣永濟門外
   尚書陳翌墓在虹縣東門
   叅政王楫墓在虹縣東二十里
   侍郎劉繼文墓在靈璧縣東關二佳山
   潁州府
  社稷壇府治西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府城南門外
公元1726年
勅建先農壇府治東門雍正四年遵建
   郡厲壇在府治西(在縣曰邑厲)
   里社鄉厲二壇在各鄉保
公元1727年
  關帝廟府治東門國朝雍正五年
追封三代公爵春秋同日祭於後殿
   城隍廟府城勅建八蜡神
   劉猛將軍廟俱在府治
   旗纛廟在府治衛所
   岳武穆䝉城縣西北三十五里
   忠義在學宫内
   節孝祠東關外(二祠州縣俱如制)
公元1091年
   張龍公府城東三十里祈雨輒應(附)宋蘇軾記(昭靈侯南陽公諱路斯隋之初家於潁為上縣仁社村年十六中明經科唐景龍中宣城才能夫人石氏九子宣城罷歸常釣於焦氏臺之隂一日顧見處有宫室樓殿遂入居之自是夜出旦歸歸輙體寒而濕夫人驚問之曰我鄭祥逺亦也與我爭此居明日當戰使九子當助我領有絳綃者我也青綃者鄭也明日九子弓矢青綃者中之怒而去公亦逐之所過為谿谷以達於淮而青綃者投於合肥西山以死為龍穴山九子皆化為石氏葬關洲公之兄為馬步使子孫散居潁上其墓皆存焉事見於布衣趙耕之文而傳於潁間父老之口載於歐陽文忠公之集古錄云自景龍以來人世祠之於焦氏臺熈寜中刺史王敬蕘始大其廟有宋乾徳中蔡州大旱刺史聞公之靈築祠於蔡既雨翰林學士陶穀為記其事葢自淮南至於陳蔡許汝皆奔走奉祀景徳中建議大夫張秉奉詔新穎上祠宇而熈寜中司封郎中張徽奏乞爵號詔封昭靈侯石氏柔應夫人有穴五往往見變異雲雨或投器穴中見於池而近歲有得蜕骨於池者金聲玉質輕重不常今藏廟中元祐六年秋旱郡守龍圖學士左朝奉郎蘇軾迎致其骨於西湖行祠吏民禱焉其應如響益治其廟作碑而銘之)
   歐陽公祠在府學西祀宋歐陽修
   劉侯祠在府治東祀宋劉琦
   報功祠在府城中祀宋將劉錡配以陳規汪若海副將趙樽許清曹成閻充耿訓韓宣祔享三忠祠府城東關祀元忠臣李黼及兄冕子秉昭
公元1727年
   六貞祠府治東關祀漢烈婦范滂母節婦陳海妻李氏李深妻劉氏周雨妻韓氏時銓妻李氏魏隆妻烈婦張氏(附)明胡袞記(考於潁得貞婦六焉其一曰范母子孟博也慨然澄清甘死如飴勉之以正臨决數語凛然不以老夀令名可謂知所擇矣夫是之謂貞次時銓妻李氏方銓之殁李甫年十四四越月而生孤用則紡績以撫用既長而娶生鯨而用夫婦相繼逝矣七十二年艱難百狀卒撫鯨以永時祀次周雨妻韓氏年十七歸雨歸二年而雨卒韓守志五十九年如一日雖父母不能奪次張恭女年十七適魏隆甫四月而逆七犯潁被擄劇罵不辱而死夫是四者皆貞也次曰劉氏舍餘李深妻也其寡之年祝韓其志與其夀視時李氏三齡焉雖未亡墓木拱矣是亦貞也於是陳州之陳海妻李氏潁州人也夫辛勤事病姑以孝教子禄養終焉雖歿於陳州自出則潁也夫春秋魯史也宋共姬紀伯姬之賢大書不一内女也因著教焉然則李氏之宜傳於潁無疑矣夫節義天地間如水行流地未嘗一日息潁六貞據今日所見聞乃得其五遡元而上一人而已貞烈之婦不必於時或雖聞而無為之傳者世久人湮與其聲而俱冺耶嗣今不傳則六貞者將久冺冺如所云亦未可知也修飭先生既祠三忠妥神有日三忠之南數十步有祠不載祀典則之而加新焉其制如三忠其工費可相彷扁其坊曰六貞祠人士喜風教之振忠貞之氣將益昌矣爭礱石於祠俾袞為之記袞既與有風教敢不詳志以示勸哉)
   管鮑祠在潁上縣知縣屠隆
   三忠祠潁上縣祀明僉事李天衢兵備謝肇縣令廖維義皆捍賊有功
   女忠祠在霍邱縣治東祀明殉義黄氏李氏陳氏
   湯陵祠在亳州渦河二里伊尹仲虺配建太甲于後以伊涉咎單
   巴延祠在亳州東義門鎮元至正時巴延為城父縣達嚕噶齊捕賊至福寜鎮為賊所害後人立祠祀之
   三烈女祠在亳州城祀魏曹淑妻令女海秀妻李氏繼妻宋氏
   萊公祠在太和縣宋冦準
   趙公祠在太和縣祀明趙䕫報始築邑城
   莊子䝉城縣莊周縣令王兢
   七節祠在䝉城縣東南祀謝氏等七節婦共挽而死
   表貞祠在䝉城縣節婦盧李丁韓王韓莊田牛劉許周許蔡劉魏李劉李季烈女韓戴時等二十四人
  商湯陵在亳州北皇云湯冢在濟隂亳縣東北郭去縣三里括地志云洛陽偃師縣東有冢近桐宫則是去州尚逺未敢信其必在亳也
  周齊相管夷吾墓即潁上縣管仲墩在北關大寺明屠隆有碑
  秦上卿甘羅墓在潁上縣城東五十里潁河北㟁山桑侯王常墓在䝉城縣城内
  吏部畢卓墓在府治西二百一十里
  元宰相張弘略墓在亳州十里河南
   平章摩該墓在太和縣一里
  明御史大夫安然墓在府西關外
   尚書李敏墓在府治西瓦店
   光祿張泌墓在府治西楊橋集
   叅政韓璽墓在府東門外郝家窪大教
   叅政㫒墓府治
   僉事李葵墓在府治七里岡
   僉事儲珊墓在府西東南
   推官盧翰墓在府河北
   御史張光祖墓在府治西七里河東岸
   通判尚爵墓在府治西里
   給事王謨墓在府留陵河東南
   布政王之屏墓在府治東嶽廟東檀家湖東布政王道增墓在府治東嶽廟
   同知墓在府治南陵口東白家屯
   知府治民墓在府城三里
   布政劉光九墓在府城七里
   尚書張鶴鳴墓在府治西湖南
   副使張鶴騰墓在府城西七里河東岸
   布政章順舉墓在潁上縣
   孝子汝楫墓在霍丘縣西二里
   烈婦吴氏墓在霍邱縣萬言妻吴氏同妹松花合葬處名曰䨇烈
   郎中薛蕙墓在亳州城東一里文徴明墓碑
   布政李國士墓在亳州城東三里八角臺左尚書王質墓在太和縣崇文門外
   滁州
  社稷壇州城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州城
公元1726年
勅建先農壇州治東門雍正四年遵建
   州厲壇州城北(在縣曰邑厲)
   里社鄉厲二壇在各鄉保
公元1727年
  關帝廟在州西雍正五年
追封三代公爵春秋同日祭于後殿
   城隍廟譙樓西
  八蜡神
   劉猛將軍廟並在州城(以上壇廟所屬縣皆如制)
   旗纛廟在衛内
公元1123年
   表豐大王豐山頂祀豐山宋宣和五年禱雨賜額曰表豐
公元1727年
   漢高帝豐山唐意髙廟碑隂云漢諸將追項羽道經此山至今土俗五月十七日髙帝生日逺近畢集薦觴焉
   宋太祖原廟羅城沙河岸東皇祐初通判滁州王靖太祖皇甫暉滁州太宗劉繼元并州真宗契丹澶州宜立原廟三州以昭遺烈於是命寫太祖御容於滁起端明殿兼立天慶觀以奉之
   柏子龍潭廟在州城外以六月六日祭禱雨輙應(附)明太祖柏子神龍效靈碑(昔元末帝至正十有四年歲次甲午秋七月朕率兵駐滁陽禾苗暢茂時值天久旱農樹將槁時所帥者衆憂恐乏食皇皇不已於是詢於滁民之耆年者曰滁陽郡在方冊其來逺矣水陸英靈民懐之語既郡耆黙然中有志士楊文素者曰滁之西南有山曰豐山陽谷有巒巒側有淵名曰柏子淺深莫測神龍出沒往來其間前代愆期官守於斯者必懇禱於是誠則輙應於是每遇旱患祈必豐稔滁民懐澤臨淵而建祠先後人相無不仰瞻今天乆不雨必詣神祠其所或者雨乎朕既聽是云即策馬所在去將百步税騎而步趨欽欽臨淵懇思之洋洋乎淵躍躍乎遊雲於是齋焉飯僧臨祠而禱之初土民有云凡禱之日潭必有異或魚尾於淵黿鼉浮於面斯雨澤先兆者朕亦欲是至期無見禱已畢矣親躋巒側立西崖扳弧俯視以矢入三祝謂神曰曩有禱於神者謂神有異今乃無是朕與神約期三日神若我答無不神敬然還可祠於淵乎祝畢乃歸是日天朗明日萬里無雲三日其晴愈甚漏當已正之間纎雲不飛待至午漏正出四天滁之西南豐山之右墨雲一㸃昭示碧天其巨如斗久旱不雨碧天萬里所望之雲不過如斗量豈濟哉果若不答神必我較將有他變歟於是閟息於中堂頃視外澹影幽隂即出仰視嗚呼歘然忽然黑雲已徧太虚雷轟天外電掣九霄霖雨大作時朕冒烈風迅雷即詣神祠謝神如朕所約邑中去潭多不三里比至所在山川滂沱盈溢無不浩浩蕩蕩神乃我答不傷不溢民獲豐稔朕自去此三十年餘若遇旱患心目朝向是方意欲詣祠而禱斯慕神之切也遂於洪武十八年冬十有二月十一日特勅有司亭宇堅石神效靈樹所以昭示澤民之驗)
   剛烈州治滁州劉位金兵至中流矢死號剛烈
公元1369年
   滁陽王廟在州治明郭子興洪武二年立廟一在墓次以隣宥氏世為奉祀守王墳
   漢王全椒縣西五十里
   蔡姥廟在全椒縣南小湖旁宋時滁水泛溢因建是廟以祈福
   漢髙皇來安縣五里
   忠義節孝祠俱在州學宫内(二祠各縣俱如制)九賢祠在州城内保豐堂後祀唐刺史韋應物李徳裕李㓜卿李紳韓思復宋郡守王禹偁歐陽修張方平曾肇
   五賢祠州治宋王禹偁歐陽修張方平曾肇蘇軾
   二賢祠在州治醉翁亭後祀歐陽修蘇軾
公元1727年
   四賢祠在州城西南豐山九賢祠左祀明李一鵬髙倬聚奎金光辰(附)明凌義渠記(滁界江淮賦役繁重累歲不登黎民半菽不飽當事每厪蒿目憂葢以金精動宿石鼓鳴山塞上風烟羽書旁午縣官左右手畫而大江以北尤屬騷劇歳辛巳津撫忽檄召改運一時奉到咨移滁人當三空四盡之餘不啻燔溺逼矣催檄再下蒸輾轉流離不忍聞見中丞金公時司喉舌滁民山城不通水道一䟽獲封入准以抵解淮重負雖釋強半而外加未廷尉李公以南冏賫覲述所經厯及所耳目者上之陳滁人力不支之狀最悉金公隨具滁和冦荒已極一疏力請蠲豁更及馬價忽增南之九府四州概為蠲新而北直山東河南荒殘處所恩免皇仁所播固不獨於時滁之黄童白叟無不舉手加額歌誦曰維休維吉君子萬年初冦猖熾飄忽楚豫烽燧尚未及滁壬午夏近在金斗兵雜沓滁且有震驚剥膚也先浙東馮公滁陽為金陵門牧伯駐轄題設環山營兵統以守備屏蔽江干西蜀髙公繼至徒手之卒不能袒裼行間枵腹之官不能奮揚營壘制械設俸所以綢繆者畢至關中王公以謫丞佐計曰固圉之所憑者神器神器之所憑者硝黄為之捐俸以倡義勸助以裕資勤教習人知衝敵人規方而滁頼保障矣夫兵之大計人心不宿飽則立解不羽衛則立耗此夫子論政兢兢足食足兵之為先也西蜀關中小馮君之後籌兵籌食實為國留心根本重地而滁人獲邀鞏固中丞廷尉綣念凋敝遺黎脱彼燔溺之危於一時迄今咸沐輕徭樂得畎畝安民於此而立所貽於滁人者不更延之有永也哉四先生為國家計長久民生安全不獨為滁人計也而安全之澤滁人實先受之滁人食夫安全之澤圖所以不忘夫澤者相與卜築豐山之側爼豆九賢之左意與文昭文定京兆贊皇諸公後先晤語也俾蒞兹土者公餘覽勝生兹土者暇日尋芳顧兹山髙水清四先生之風其有所興起也夫主其事者則署州守孔君尚則學博士沈君鍾秀監督視事則州别駕君觀署捕照磨王推已及鄉縉紳諸庠也工竣余乃推衆之意執筆以識之曰滁人之戴四公者如石於是衆皆坐臥其下而不能四公李名一鵬洧盤浙江慈谿乙丑進士辛巳任南太僕寺髙名枝樓四川忠州乙丑進士壬午任南太僕寺卿王名聚奎聨珠陜西郿縣戊辰進士壬午任南太僕寺寺丞金名光辰天樞一號雙巖全椒縣戊辰進士壬午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前任通政司右通政)
   王陽明州城内保豐堂右祀明王守仁全椒縣亦有祠
   胡莊肅州治上街明胡松
   朱文公全椒縣
   劉公祠在全椒縣城内祀邑令劉平
  阜陵王墓在全椒縣東十五里阜陵王光武子延也其塚髙大旁即阜陵城
  唐給事張原佖墓在州仁義鄉湖東
  五代常州刺史張訓墓在州東南二十五里
  宋光祿張昷之墓在州昌城安仁村
   提㸃張次元墓在州昌城安仁村
   運判吴革墓在全椒縣南十五里
   提㸃王粹道墓在全椒縣城岡
公元1081年
  明滁陽王郭子興墓在州沙河上明初設守塚户
   學士范常墓州烏衣河北
   都督文暉墓在州城東北沙河
   都督李茂墓在州關山西北
   侍郎黄立恭墓在州麻塘橋西南
   侍郎劉清墓在州城三里
   尚書胡松墓在州東四十五里
   布政孫存墓在州城南抝爺塘
   新寜譚忠慕在州東秦皇塘左
   贈少保于澤墓在州南孤山謙之祖也
   御史周冕墓在州東沙河沿
   郎中楊于庭墓在州二郎口外里
   中書吴國鼎墓在州花山北清流關
   都御史金光辰墓在州花山羅家凹
   南河方瑛墓在全椒縣西馬鞍山
   祭酒樂韶鳯墓在全椒縣西沿村河
   太醫院判魯文質墓在全椒縣西沿村河
   都督平安墓在椒縣髙塘南二國朝郎中金拱敬墓在重熈洞山
   和州
  社稷壇州城印山門外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州城山門
公元1726年
勅建先農壇州治東郊雍正四年遵建
   州厲壇在州香泉門外(在縣曰邑厲)
   里社鄉厲二壇在各鄉保
公元1727年
  關帝廟州城玄妙觀雍正五年
追封三代公爵同日祭於後殿
   城隍廟州治東南
  八蜡神
   劉猛將軍廟並在州城(以上壇廟所屬縣皆如制)
   姥廟在州西三十里麻湖陽祀厯陽神母母有先哲厯陽將䧟為湖後人以為神因立廟霸王在州東北四十里烏江
   揷花廟在州東北七十里陰陵山祀魯妃即項王虞姬
   灌將軍廟州治印山門内漢灌嬰
   范增女廟在州治范增女號東城娘子慶厯初東冦王倫厯陽恍見女守禦潰散威顯夫人
   周侯廟在州治南横江門内祀宋周全
公元1206年
   忠烈州治家巷東祀宋郡侯周虎(附)明戴重忠烈記(有宋開禧二年北兵渡江和州州守公力戰却之其三年州人徳公而祠焉嘉定元年祠成知厯陽縣謝徳與為之記記攻守狀甚詳時公已移謫去紹定二年和州防禦使會卒淳祐七年忠惠廟額忠烈生祠而為之其北堂則以祀公母感義郡太夫人勅辭具於石廟横江門内故壯且麗後二百餘年葢未有之者及我嘉靖之六年知州易公鸞乃廢淫祠城西之麓徙廟其地而祠賢母於左壖舁二巨碑立廟下自書忠烈榜筆古勁垂且百年又告圯矣諸生王之節亟言於有司召工取材少易朽壊而謂和州南北爭地天下有亂和必先若周公孤城羸卒抗忠致命摧敵保邦節與子願仰師之以勵我國人工不克不可不記其事嘗讀宋史記開禧和州之圍頗不載公却敵之績惟帝紀中一署名耳豈侂胄怒丘崇之斥己因以抑公與他日有事宋史列傳慎無闕也韙其言書之於版并以祠記永垂祀典云爾)
   余忠宣州城西隅元余闕
   旌忠廟在含山縣西北宋統制姚興立廟戰所元季燬於火改立今處
   忠義節孝祠在學宫側(二祠各縣俱如制)
   浣紗女州治馬神廟右即古漁丘渡伍員追兵廹於此取渡道饑浣紗女食之慮其洩戒以勿言女因抱石沈後人髙其義為立廟祀
   烈女祠在州城南隅祀宋烈女孝婦節婦十八人
   賢母祠在州治周侯廟左祀周虎母何氏
   陸秀夫在州西南二十豐山
   三賢祠在州儒學東廡側祀唐司業張籍太學生何蕃宋學士張孝祥
   三老堂州治後祀宋太守傅堯俞范純仁劉摯三老相繼出守入相有徳政人稱之宋元祐間建明正徳中復建後改為
   焦太史州治西北隅祀明太史焦竑
公元1575年
   香烈祠在州治西北明懐乙亥流㓂陷城知州弘基同知陳徳姚學正正諫敎諭趙世選俱殉難立祠祀之
   游定夫含山縣登科橋祀
   功臣祠在含山縣東街明華髙仇成李彬楊文紀
   烈女祠在含山縣南街
  宋侍郎彭思永墓在州城西南延慶寺西封如初
   先儒游酢墓在含山縣北十三都楊時墓誌銘碑石
  元總管韓擒虎墓在州小西門外大岡之上擒虎元總管明太祖相抗不降嘉其忠義以禮
  明尚書用吉墓在州小西門社稷壇東北有碑
   襄城伯李濬墓在小西門外有石坊並碑
   都督僉事陳亨墓在州西北鳯凰
   皖國公仇成墓在州五都
   侍郎馬諒墓在州城西北三里
   運使王璽墓在州北郭亭東北半里
   知府萬慶墓在州小西門襄城伯墓旁
   學士危素墓在含山縣東門
   豐城侯李彬墓在含山縣一都
   廣徳侯華髙墓在含山縣七都宋濂神道碑駙馬都尉王富墓在含山縣西城
   都督紀清墓在含山縣東七都
   都督楊文墓在縣東七都
   知州張祐墓在縣東城外
 國朝訓導劉芳逺墓在含山縣塘堰
   奉政大夫李衷燦墓在含山縣西
   余烈婦墓在含山縣運漕鎮
   鮑孀姑墓在含山縣黄泥
   廣徳州
  社稷壇州城西門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州城南門外
公元1726年
勅建先農壇州城東門雍正四年遵建
   州厲壇州城北(在縣曰邑厲)
   里社鄉厲二壇在各鄉保
公元1727年
  關帝廟州治東國雍正五年
追封三代公爵同日祭於後殿
   城隍廟州治勅建八蜡神廟在建平縣善政
   劉猛將軍廟在東門外(以上壇廟所屬縣皆如制)
   顯濟龍王廟州治南七十里禱雨多應
   石嶺真武在州南二十五里
   東嶽廟州治東南
   祠山廟在州治西五里祀漢張渤
   伍子胥建平縣伍牙山
   忠義州學
   節孝祠在學宫左(二祠各縣俱如制)
   四先生州治仲淹眞徳秀王叔英周瑛元判官徳用
   三忠祠州治宋岳飛練子寧王叔英
   吕祖祠在州治東東湖南
   九烈祠在州治祀常績王翼潘璠李庚王儔趙時踐時晦蔣䕫朱嗣孟
   六賢祠在州治明鄒守益錢徳洪王畿耿定向沈沖王艮又有鄒東廓特祀守益
   三惠祠在州治趙崇王邦瑞彭棟
   王修撰祠在州治王叔英
   陸公祠州治陸長庚
   邵氏祠在州治邵圭
   趙公祠在建平縣東南宋叅軍趙時踐
  唐尚書劉文靜墓在州治北三十里唐興寺
  宋提㸃吴應龍墓在建平縣南二十里吳村山
   校書郎章汝鈞墓在建平縣
   丞相鄭清之墓在建平縣東北四十里
   叅軍趙時踐墓在建平縣溪岸闔門死難
  明元帥劉成墓在州西七里岡明初以戰殁守塚戸加恤焉
   修撰王叔英墓在州西祠山東建文時殉難少師楊士奇為題其墓(附)明周瑛記(去廣徳城西五里許王修撰墓在焉修撰故台州人姓王氏名叔英字原采素有氣節仕建文朝為文字官未幾文皇帝南巡原采募丁壯廣徳自經將死自為贊曰生已久矣未有補於當時死亦徒然無慚後世自為詩曰人生穹瓖間忠孝克全嗟予事君父自省過愆有志未及竟奇疾忽見肥甘空在案對之不能意者造化有命九泉嘗念夷與餓死首陽周粟豈不嘉所見良獨偏髙獨偏難繼偶爾無足千載史官筆慎勿稱希賢尋有詔治姦黨二女赴井死其妻繋獄死人為上其所賦詩上曰彼食其禄自盡心耳乃置不問初原采將死以書托祠山道士希年曰可葬我祠山之麓希年收葬之葢原采希年台州人故以後正統中少師楊公士奇始爲題其墓曰嗚呼翰林修撰王原采之墓)
   烈女趙氏墓在州北七十里趙氏女未嫁聞夫死殉節遂合葬而題其墓曰雙玉
   六安州
  社稷壇州治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州治南門外
公元1726年
勅建先農壇州治東門雍正四年遵建
   州厲壇州治北門外(在縣曰邑厲)
   里社鄉厲二壇在各鄉保
公元1727年
  關帝廟州治雍正五年
追封三代公爵同日祭於後殿
   城隍廟州治勅建八蜡神
   劉猛將軍廟並在州治東門外(以上壇廟所屬縣皆如制)旗纛廟在州治西門
   忠義節孝祠在學宫西(二祠屬縣俱如制)
   臯陶州治北門外塔西明嘉靖間
   大成臯陶明成化間奉㫖孔氏流寓應建聖祠以廣祀事
   程知軍州城龍津之上祀宋程端中
公元1709年
 國朝張璨重建祠記(知軍祠昔在六安城龍津之上明尚書郎林子華謫倅六安宋知軍程公建也程公名端中洛陽伊川先生冢嗣初舉進士靖康末南渡池州六安軍兼營勸農屯田金人率衆臨城公殫力守禦力盡而死吏人感其忠勤葬於霍之撞山子孫世守其墓云康熈四十八年冬余承之守六凡祠宇有關道義傾圮古蹟傳記湮沒無不修舉知軍一祠兵燹毁廢民人之塚久星羅棋布於其地矣禮祭法曰法施民則祀之故凡有善政列名宦以崇報也若公為斯民保障捐軀捍患且大節彪炳于乗志而祠廢不舉可乎癸巳秋縉紳暨程氏裔念祖輩議為重建隨於舊址稍北擇地量度鳩工庀材為堂為廡以祀知軍肇于甲午季夏成于仲冬區區舉廢之心於是少慰矣時有明道先生宗子博士佳璠聞余為知軍建祠遠來告余請祀二程子於祠而以知軍從祀為有合於歐陽所宗所因之義余謂二程夫子孟韓而後道統斯傳四海之外六合之内莫不奉儀型而敬祀以知軍從祀於祠誠有合於歐陽之説但州志所載載知軍勤事也建祠以祀祀知軍忠節即今之重構亦恐世逺時遐知軍久虚禋祀等於墜緒茫茫耳應仍以專祀知軍以實州乘以昭報功堂後尚有隙地嵗稔更建三楹二夫子於内庶名實符而宗因之義亦備乎博士曰可遂書而石其襄助奉祀諸姓名叧鐫一石)
公元1489年
   汪學士州城西九十里祀宋汪立信明弘治二年石湖建立(附)明潘楨(汪公名立信其先新安人曾大父智愛六安山水因居焉公生長此地淳祐六年進士第理宗立信狀貌雄偉侍臣曰此閫帥才也嘗充湖南安撫使潭州至官公仗之物悉置官庫所積錢連嵗代納潭民夏税興學校士習為之變知江陵府襄陽被圍甚急公上請益六安屯兵邊戍不宜抽減移書似道今日之計其䇿有三似道得書大怒辱罵危法廢斥咸淳十年元兵大舉宋似道諸軍出次江上以公為端明殿學士沿江制置使江淮招討使俾就建康府募軍以援江上郡公受詔不辭即日上道以妻託愛將金明執其手曰我不負國家爾亦必不負遂行似道蕪湖似道撫公背哭曰不用公言以至於既至建康守兵悉潰四而皆北軍知事不可成歎曰吾生宋臣死為宋鬼終為國一死率所部數千人髙郵控引淮漢以為後援已而似道師潰蕪湖江漢守臣望風降遁歎曰吾今日猶得死於宋地乃置酒賔佐與飲為表起三宫從子書屬家事夜分起步庭中慷慨悲歌揮拳撫膺者三扼吭而卒遺表聞贈太傅金明以公之䘮歸葬丹陽子麟書寫機宜文字建康不肯從衆崎嶇走閩以死弘治己酉廷議天下淫祠六安石湖寺亦在廢中㑹大中丞仁和李公昂適駐節兹土乃進父老而問之故因歎曰按禮以勞定國以死勤事則祀之能禦大災能䘏大患則祀之先生忠誠貫日月使其策果行宋之為未可也是豈可湮没也哉乃檄撤僧廬之座而貌先生之像於中額宋端明殿大學士汪公祠命有司歲時致祭意表前哲後人厚俗之道也是不可以不紀)
公元1512年
   仇公祠在六安州通濟門外明正徳壬申都督仇鉞六安六人感之肖像立祠
   歐陽文莊州城北門外祀知州歐陽徳史相祠在州東祀明相國史可法
   二程夫子英山縣城隍廟後祀宋程顥程頤
   南嶽神祠霍山
   三蘇祠霍山縣治東祀宋蘇洵蘇軾蘇轍
  宋狀元焦煥墓在州焦家莊
   知六安軍程會墓在霍山縣山下
  淮西總管潘通墓在州西望江灣之南
   學士熊徳旻墓在霍山縣復覽山下
  明御史潘岳墓在州西望江灣
   都御史汪霖墓在州南寳塔岡
   光祿楊惇墓州南陡步河
   布政使潘貞墓在州西望江灣
   僉事潘鏜墓在州西望江灣
   叅政彭辨之墓在州南陡步河
   行人司潘鋭墓在州東南蔣家灣
   叅政潘子正墓在州東南蔣家灣
   知府邱玳墓在州南七里
   都督僉事張澡墓在州南五十里髙廟
   副使徐必進墓在州西烟墩集
   副使何慶元墓在州東郭東禪堂前
   贈太僕楊四知墓在州南聖人
   御史郝錦墓在州北清水湖國朝編修徐致寛墓在州西徐家集
   知府駱士憤墓在州西五里龍王
   泗州
  社稷壇州治香華門西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州治西門
公元1726年
勅建先農壇州治東門雍正四年遵建
   州厲壇州治西(在縣曰邑厲)
   里社鄉厲二壇在各鄉保
公元1727年
  關帝廟州治南門國朝雍正五年
追封三代公爵日祭後殿
   城隍廟州治西勅建八蜡神
   劉猛將軍廟並在州治東郊(以上壇廟所屬縣皆如制)
   禹王廟州治桴橋口
   河神州治
   淮在旴眙縣下龜山寺西南世傳大禹鎮水怪處
   介之推天長縣浮山
   子胥天長縣東北十五里
   忠義節孝祠在學宫右(二祠屬縣俱如制)
   馬邵二公祠在州治察院明馬斯臧邵陛今圯
   顯忠州城内祀明御史李紹賢今圮
公元1512年
   義勇祠在州治東岡後移建龍窩驛東祀明蘇旺兄弟正徳中流冦之難(附)明祥記(正徳壬申大盗郊甸渡河踰宿由靈虹犯我雙溝時義勇士蘇旺蘇智蘇旻兄弟朱文玘曰賊勢雖盛幸未猝至先擊之可挫其鋒乃挺身往戰各手刄數賊鎮之壯者亦戈遥為聲援老弱婦女得以渡淮避之賊大至遂皆遇害然賊亦阻懼西歸雙溝以東不被兵者皆其力也先時立祠東岡嵗久頽弊移置龍窩驛之東焉知泗州汝陽祥曰四子草莽賤臣為臣死忠為子死孝道素無師講明功一旦臨大難挺身赴戰死而不悔卒使東南免於刼辱之禍其功可謂偉矣士大夫平居髙談闊論以綱常自許一遇變故辜恩負國忘恥事讐有市井人所不屑而為之甘心自諸義勇視之豈直狗彘而已耶夫義以率戰勇以定可以臣道矣乃立義祠祀草莽豪傑媿衣冠之賊也)
   呂東萊盱眙縣宋吕祖謙祖謙六世孫伯宗招撫盱眙遂家於此
   范文正盱眙縣宋范仲淹
   周濂溪盱眙縣宋周敦頤
   雙貞祠盱眙縣東北山下祀何氏二烈女明隆慶間
   包孝肅天長縣東門宋包拯嘗為天長
   朱公祠天長縣勝因寺西南宋朱夀昌
公元1529年
   沃公祠在天長縣東門祀明死倭冦沃田(附)明孫以仁重修祠記(將軍公諱田家山東登州衛指揮同知自幼賦性英敏體貌魁梧夙諳韜略嘉靖己丑武進士第浙江都指揮僉事守備儀徴嘉靖丁巳夏五月十日倭冦廣陵焚刼甚慘乘勢欲冦天長公奉檄提青州為是防禦計廼營兵於崇家岡待之縣治六里許冦聞有公截西路疑遲不敢十有五日繼間廣陵追兵四集遂由蘆龍直趨天長公迎擊破之諸冦氣甚沮潛伏野日暮天霽氣爽分方戒嚴與各部將籌以生擒諸冦待旦黑霧天咫尺人不相加以東風大作冦乃併力入人潰亂首尾不應公獨躍馬前敵手刃十數人餘冦忽焉䧟賊中遂遇害嗚呼非公截殺逕入天長長素城池素無不其岌岌翌日冦旋遁去而殘毒不敢肆諸士女命獲保全皆公之敢戰懼也夫不惜一人之身一邑民命皆賴以生其功誠不細矣時總制梅林胡公公狀上聞勅贈鎮逺將軍都督僉事世襲指揮使嵗戊子知縣黄泰然奉侍御公命為公建祠於東門龍行集中春秋之而為公痛心戴徳歲時有私當時有私當時死事指揮君寵百户劉君例得同祀隆慶改元余按兹土過祠而惜其規制未備也爰命知縣楊子龍增樹門廉恢其卑隘新其貌像氣象規模視昔為光且大矣夫先王之制祀禮法施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以能禦大災捍大患則祀之公之死豈惟禦災捍患而已耿耿忠義垂之千古不磨廟貌血食當厯千古而弗諼也司風紀不當揄揚以表忠魂以勸臣子精誠報國者哉敬書此以紀其歲月云)雙忠祠在五河縣治北二十里祀唐張巡許逺大忠五河縣北城臺祀明耿再成
公元1556年
   孫烈女祠在五河縣天保宫後女少失恃父鑾繼娶李氏李攜前夫子來歸鄭屢欲汚女女以刀斷其頸旋自刎嘉靖間邑令髙某為之樹坊建祠並置祀田數十畝(附)明李穆記(孫烈女五河邑安定里人也名老姐父鑾母女生聰穎居家毅然嬉笑里中人咸異之自㓜許聘張氏子舉後不幸氏早亡孑然與父居父嘗欲歸諸張以圖繼室也適張卑猥貧未能娶鑾遂繼李氏與女共家焉先是鄭州兒者李前夫子也李寡無依擕州兒以適於孫州兒素恃母寵待女無狀女惟處之端嘉靖丙辰秋九月十有四日州兒見室傍無人即以淫心調女女震恐喊之越五日州兒從工所至值女俯几治麫州兒自後摟女以口吮其肩意其為犬彘心也遂以麪刀反斫不中州兒獲走女即仰天號哭往訴其姊三姐及嬸舒氏曰吾不幸早䘮吾母父又常出鄭賊時欲汚我我決刃之以自刎不然惟有而已其嬸及姊曲為解諭強歸然其心忿忿常不忘也丁巳春三月九日州兒以取薪紿其母曰薪多吾力弗任半委中途盍取諸母而往擔薪以歸視房戸内掩怪而強進見州兒卧南壁下頸未斷者如線女倚北壁水缸氣息垂絶頸刃自左而右者痕僅三寸血流滿室未幾亦絶焉但其死所奸賊毫髪弗溷顏色服履整整有生里人狀其於邑邑令髙君異之拘隣戚而博訪焉其姊三姐嬸舒氏哭而訴曰此女此心自去秋已決矣今果然也因備述云云髙君心未深然及謀諸四隣四隣曰然詢諸李母母亦曰有之採諸隣近學宫士皆曰此衆所共聞也於是髙君為之備衾不崇殯殮一時士民往弔市事當道巡按侍御堯山吴公潁谷馬公相繼表其間而例奏請旌焉髙君嘉其節欲識之不朽廼於孫氏家後治塋塋前樹石一座置田數十以瞻時祀復於城内隙地築臺堂扁烈女祠前立石碑葢厚典也事竣其實以求予言予亦嘉事不偶而歎其有關風教也是為記)
  明祖陵在州北三十里
  周楚懐王墓在盱眙縣治㕔後遺跡尚存
  宋孝子朱夀昌墓在天長縣東四十五里舊勝因寺西南旁有
  明尚書金純墓在州應山
   曹國長公主墓在盱眙縣靈蹟鄉内明太祖皇姊配隴西王李貞合葬
   太原長公主墓在盱眙縣太平鄉牧羊山西明太祖皇姊配駙馬都尉汪清合葬
   尚書陳道墓在盱眙縣官莊西南
   行人李紹賢墓在盱眙縣龜山
   僉事馮應京墓在盱眙縣西南靈山
   僉事張昊墓在天長縣六里墩之南
   御史胡士奇墓在天長縣上白湖之北
   御史丁寜墓在五河縣定鄉
   節婦胡氏墓在五河縣七里黄棟莊
   烈女孫氏墓在五河縣南安定鄉國朝副使永緒墓在盱眙縣東山
 
 
 
 
 
 
 
 
 
 江南通志卷四十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