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507-046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江南通志卷十四
  舆地志
   山川(四/) (扬徐工府太海通三州/)
  扬州府
  金匮山在府城西北七里郡邑旧志云明秀水吴
  秀守扬州浚河积土而成树以梅花名曰梅花岭
  岭前有史可法墓盖藏衣冠处也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507-0463b.png
  北洋山在府西三十里一作白洋山
  席帽山府西北十二里
  得胜山在府西北三十里宋绍兴初韩世忠军捷
  于此因名
  小金山在府城北门外名胜志云其地有云山阁
  环碧亭平野堂诸胜为郡人游观之所今废
  浮山在府城内西隅石色如铁不生草木
  康山在新城内东南隅相传浚河时积土所成明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507-0464a.png
  正德中武功康海罢官来此与客宴饮弹琵琶处
  有康山草堂(以上江都县/)
  甘泉山在府西门外三十里嘉靖维扬志云山有
  七峰联络如斗平地错落诸圆冈凡二十八如列
  宿拱斗然北上有井泉甚甘故名分县得名亦以
  此
  盘古山在府南门外三十里刘家集
  乌山在府城西九十里(以上甘泉县/)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507-0464b.png
  天目山在泰州东四十里相传有王仙翁尝居此
  山上有双井相对如目水甚清冽
  泰山在泰州西南垒土而成其高数仞以州名也
  亦称太山墩
  罗浮山在泰州西北五里南畿志云在薮泽中不
  为水没遥望如罗浮然因名
  茅山在泰州东北六十里尝生香茅因名
  中洲山在泰州东北百二十里西溪镇北范文正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507-0464c.png
  公监税日垒土为山东观沧海西望沃壤为一镇
  之胜地
  神居山在高邮州西南六十里旧志云南齐亘公
  尝结庵于此有炼丹井又有排牙石人计其数辄
  忘山不甚广而股趾盘礴甚大傍占数墟遂为州
  境之望
  东山在高邮州治东北隅上有文游台
  城子山在仪徵县北六里其形似城南畿志云魏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507-0464d.png
  文帝于此筑东巡台
  腊山在仪徵县北三十里上有天井池冬夏不竭
  又有白龙庙宋郡守王大昌祷雨有应
  小山在仪徵县西北十五里宋大中祥符间奉诏
  建天庆仪真观地
  大铜山 小铜山在仪徵县西北二十五里二山
  相接南畿志云相传为吴王濞铸钱之所
  冶山在仪徵县西北四十里林疏而秀其上多石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507-0465a.png
  北有牛头山耸峭属云其峰九十有九二山皆接
  六合县界鸡留山在仪徵县西三十五里旧志云
  伍子胥欲报浣纱女而不知其家乃留鸡于此山
  祀之因名
  横山在仪徵县西三十五里元魏于此置横山县
  与方丫二山鼎峙俱接六合县界
  方山在仪徵县西四十里有王子石凤凰桥黄龙
  池旧志云隋六宫驻此遂置方山府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507-0465b.png
  了山在仪徵县西四十里以两峰形似而名一名
  鸦山俗谓之奶山旧志云唐末黄巢屯兵其间寨
  基犹存
  灵岩山在仪徵县西七十里旧志云唐僧神建立
  道场于此曰灵岩寺山有偃月岩凤凰台鹿跑泉
  白龙池玛瑙涧
  瓜步山在仪徵县西七十里临江峭绝互见六合
  县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507-0465c.png
  青山在仪徵县西南二十五里南临大江
  神山在仪徵县西南二十五里山产细石五色皆
  具上有九江王庙
  焦家山在仪徵县东北五里旧志云林壑葱秀亦
  可登眺上有三将军庙
  昭阳山在兴化县西四里有昭阳庙相传楚令尹
  昭阳食邑于此
  云山在宝应县西南百二十里接盱眙界山能兴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507-0465d.png
  云雨故名上有白龙潭水常不竭又有白龙庙仙
  人洞
  骆驼岭在府北一里今建县学
  蜀冈在府西北四里绵亘四十馀里西接仪徵县
  界东北抵茱萸湾隔江与金陵诸山相对上有平
  山堂一名昆冈鲍昭芜城赋轴以昆冈是也洪武
  旧志云扬州山以蜀冈为首上有蜀井相传地脉
  通蜀寰宇记云蜀冈有茶园其味甘香如蒙顶蒙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507-0466a.png
  顶在蜀故以名冈郡人艺花者亦多居此
国朝潘耒平山堂赋(伊兹堂之缔构洵宏敞而寡俦超/埃溘而特起踞名都之上游崇台)
  (瑰其天造兮华榱郁乎云浮穷地势于南条兮见/江山之相缪苞牵牛而络婺女兮纳埃风乎不周)
  (怊惝恍于虚无兮渺仙灵之所留尔其托体则平/冈陂陁西走滁濠支阜屹立削成增高其面势则)
  (宅冈之阳居乾之位观宇回环林薄周被尔乃斩/悬岩以累砌规广阿以筑堂旁罗桂楣仰承杏梁)
  (飞宇周阁鳞鳞将将觚棱□诣若腾若翔涂丹错/碧反景流光远而望之巃嵷参差若神山之出海)
  (见银阙也仰而窥之碅磳巍峨若射的之在空植/箭栝也容兮如幄崒兮如冠雾翕云舒不可乎得)
  (原若乃践平皋经长坂步广除临绝巘浏览有无/独察近远前曕扬土之博大兮原隰纷其错重缀)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507-0466b.png
  (丽谯于连星兮壮干雉之金墉天堑划夫神皋兮/属赴海之白虹层山回顾于秣陵兮矗三茅之仙)
  (峰左眺海陵原田每每熬波漉盐利尽东海右瞰/扬子铜陵嶕峣即山铸冶吴濞以饶后巨浸之汤)
  (汤兮沐日月于中央泄斗门于䢴沟兮转舳舻于/帝乡泛历览其无垠兮蹇踌躇以相羊至如朝光)
  (绚野暝色腾陆晴景澄鲜微阴霢霂变合一瞬态/穷万族长杨垂丝大堤水平芙蕖含华的皪芬馨)
  (怒涛瀺灂于曲江兮风雪飒洒于芜城物无隐之/能遁状无奇而不呈耳目为之涤荡天日为之开)
  (明斯诚台观之巨丽海表莫之与京者也于是邦尊/伯郡牧来游来豫弭节停驺怡情遣虑宾从详雅)
  (俎有序突观夫风土之清嘉与民物之阜庶山川/之形便谣俗之迁注调燥湿于徽弦齐六辔之柔)
  (驭遥兴远思超乎独喻其或大夫君子善辞能文/比才曹刘方藻卿云期春秋之佳日聊整驾而索)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507-0466c.png
  (群参万象于灵府吐元黄之缤纷亦有都人士女/嬉春竞往税青骊泊兰浆采薕芜搴宿莽睇关河)
  (结遐想极泛滥沛自广至如迁人放客经奇瑰材/郁风云乎未感临岐路而徘徊块独遣此羁愁兮)
  (凭高望远穆乎登台怅民生之多故羡天地之无/涯岁月忽其如流羌长吟而远怀原夫扬之为土)
  (也襟背江淮绾毂水陆百货所辏土膏衍沃故汉/代疏以为国隋帝巡而作宫唐藩宋阃承侈席丰)
  (经营穷乎地轴雕斲极夫天工璿台琼馆穆若神/居者盖不知其几而今皆影灭光沈山移壑徙际)
  (天惊沙覆地白苇萤飞秀麦之园兔穴枯桑之垒/惟斯堂也创自隆宋著于欧阳遗泽在人勿剪树)
  (棠五百年乃有贤牧实景德而齐光考图索乎故/址新厦屋于崇冈华不侈心俭不陋目高不绝陵)
  (深不藏谷不劳民而就不糜财而足形势尽东南/之美风声表士庶之爱续前薪于无穷宜可久而)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507-0466d.png
  (可大嗟夫宇宙之悠遐兮惟令名为不刋德业若/大车之载兮文采轮毂而使前或镌功于铜柱兮)
  (或沉碑于深渊金石弊而名存兮孰轇轕之使然/披竹素之寥廓兮得两美其犹比肩承休风而结)
  (撰兮尚有/述于后贤)
  夹冈在府城东北七里东接湾头镇淮子河口与
  蜀冈相属
  桃花冈在府南十五里寰宇记云上有吴王墓
  龙冈在高邮州西南九十里新开湖西界天长泗
  州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507-0467a.png
  虎墩在泰州海场范文正筑捍海堤起虎墩即此
  蒙谷在府东北五里竹西亭北
  皂角林在府南三十里舆地纪胜云宋刘锜伏兵
  却敌于此
  马鞍山在府西北三十五里
  大海在府东北泰州兴化俱濒于海
  大江在府南四十里西南由六合县小帆山入仪
  徵境过江都东至泰兴西界江宁东界镇江即扬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507-0467b.png
  子江也仪徵西南当江涛壮阔之处为黄天荡江
  心水名南澪水
  伊娄河在府南十五里舆地纪胜云即扬子镇以
  南至江之运河也隋以前扬子镇临江至唐江滨
  积沙与瓜洲连开元间遂开此河
  三汊河在府西南十五里江都仪徵瓜洲至此水
  分三支故名亦名茱萸湾
  淮子河在府东北十二里一名怀子河自仪徵陈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507-0467c.png
  公塘来西北分𣲖接雷塘下达淮子河入运河
  槐家河在府东北十五里本槐姓所开者自陈公
  塘引雷塘水东汇淮子河入于运河
  运盐河在府东北二十里始于汉茱萸湾遗迹茱
  萸湾者吴王濞开此通海陵仓隋仁寿中复开以
  通漕今曰湾头自湾头起东入泰州又东至海安
  入如皋县界又东南至通州又东至海门又东达
  吕四场其支派通各盐场者皆是自运盐河而东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507-0467d.png
  联络贯注于通泰兴盐各场者统名之曰串场河
  山洋河在府东北六十里濒宜陵镇一曰山阳河
  相传即隋之山阳渎也北经高邮入射阳湖
  白塔河在府东北六十里南通扬子江北入高邮
  州界明平江伯陈瑄所穿以行漕舟
  芒稻河在府城东三十里纳诸湖之水以泄于江
  沙河在府城东十里宋转运使乔维岳所开自运
  河达扬子江今遗迹尚存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507-0468a.png
  运河在府治东南即古䢴沟也吴越春秋云吴将
  伐齐掘江通淮运粮之河也故为漕河一名官河
  其南水道有二一自仪徵东行一自瓜洲镇北行
  二河合流于扬子桥北经府城凡六十里而入邵
  伯高邮宝应又北至黄浦入山阳县界由清江浦
  达于淮
  晏溪河一称西溪在泰州东北百二十里东通梁
  垛场西入运河有西溪镇宋相晏殊尝监西溪盐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507-0468b.png
  仓民思之因名
  济川河在泰州治南入如皋县境通扬子江
  康济河在高邮州城北亘四十馀里明弘治初侍
  郎白昂开复河于高邮堤东通运舟以避甓社湖
  之险孝宗赐名盖即官河之别名也
  闸河在高邮州治北旧名运盐河东抵兴化西通
  新开湖即今之东河也宋郡守毛泽民于此置斗
  门蓄泄堤之南北皆为良田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507-0468c.png
  秦兰河在高邮州西六十里发源天长之冶山东
  入武安新开等湖
  横京河在高邮州东北七十里亦名海陵溪东通
  兴化西入于射阳湖
  靖安河在仪徵县西南即沙河也宋史云宣和中
  发运使卢俦请开此河以避大江乐官山黄天荡
  之险今湮入于江
  长芦河在仪徵县西四十里其上流为沙河宋天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507-0468d.png
  圣中发运使张纶开以入江
  梓新河在兴化县东南十五里自塘港西入得胜
  湖达于运河
  蚌沿河在兴化县南三十五里与泰州分界
  山子河在兴化县西四里通海陵溪转入射阳湖
  王琼河在兴化县北三十五里与既济卢家陈图
  凤凰等河俱入大踪湖
  成子河在宝应县东南十八里西北接望直港南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507-0469a.png
  入章师荡
  弘济河在宝应县西即宝应越河明万历中筑堤
  建闸赐今名
  阴骘河在宝应县汜光湖西明万历中邑令耿随
  龙开既避湖险且资灌溉民德之因名
  新城湖在府西北四十五里东通官河
  邵伯湖在府北四十五里与艾陵白茆新城甓社
  诸湖相接旁有邵伯埭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507-0469b.png
  黄子湖在府北六十里东通官河西至末口
  艾陵湖在府东北四十五里邵伯镇东北通绿洋
  湖西接官河又府东北五十里有朱家湖亦通官
  河
  白茆湖在府东北四十五里官河水涸则引湖水
  以济漕运
  绿洋湖在府东北六十五里西南接艾陵湖东北
  入高邮州界水经注作陆阳又西有瓮子湖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507-0469c.png
  于祈湖在泰州东北三十里亦曰淤溪阮胜之记
  云湖以村名其下流入鸡雀湖
  包老湖在泰州东北四十里鸡雀湖东南畿志云
  水清无滓虽与他水会而不杂挈壶氏尝以此水
  供滴漏
  小西湖在泰州起云楼下宋绍兴初重浚堤植芙
  蓉桃李彷佛如杭西湖
  张良湖在高邮州北二十里通鹅儿白湖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507-0469d.png
  新开湖在高邮州西北三里即高邮湖天长以东
  诸水尽汇此湖而达于淮常有风涛覆溺之患康
  济河所以避此险也湖中有洲可百馀亩水涨不
  能没
  樊梁湖在高邮州西北五十里自天长石梁河流
  入州界潴而为湖与新开甓社合称三湖
  石臼湖在高邮州西北五十里通甓社湖
  甓社湖在高邮州西三十里宋崔伯阳有赋叙云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507-0470a.png
  宋孙觉家于湖阴夜读书觉窗明如昼循湖求之
  见大珠其光烛天是年莘老登第后此屡见州人
  连掇大魁旧志云珠见则有休咎之应
  五湖在高邮州西六十里通天长县铜城河黄鲁
  直诗云九陌黄尘乌帽底五湖春水白鸥前蒋之
  奇诗云三十六湖水所潴其尤大者为五湖是也
  珠湖在高邮州西七十里通五湖
  平阿湖在高邮州西八十里其东南为五湖或又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507-0470b.png
  合新开甓社樊梁珠平阿为五湖云
  武安湖在高邮州西南三十里通露筋河
  鼍潭湖在高邮州东北九十里通海陵溪又仲村
  湖通于此
  平望湖在兴化县北二十里湖中有平冈可四望
  故名按古志云湖中高阜有古墓人每得陶器制
  甚古又得一剑屈之首尾相就识者曰此即绕指
  柔也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507-0470c.png
  吴公湖在兴化县北三十五里西入海陵溪旧志
  云昔有吴公隐此因以名湖
  大踪湖在兴化县北四十五里与盐城县分界西
  北入射阳湖
  得胜湖在兴化县东十里旧名率头湖宋建炎中
  张荣以舟师败金将于此因改今名
  广洋湖在宝应县东南五十里东南通沈垛港入
  博支湖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507-0470d.png
  博支湖在宝应县东南九十里北接马长汀会射
  阳湖又高邮州东北有郭真湖志云盖博支之误
  即郡国志所谓射阳有博攴河者也
  津湖在宝应县南六十里东通运河南接高邮界
  清水湖在宝应县西南东会运河西南连泛光湖
  泛光湖在宝应县西南十五里南会津湖西通洒
  火湖
  洒火湖在宝应县西南四十里西通衡阳河东北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507-0471a.png
  通汜光湖南接安宜溪
  白马湖在宝应县北十五里东北会运河北接黄
  浦溪
  射阳湖在宝应县东六十里北界山阳详见淮安
  府
  樊梁溪在高邮州治北自天长流入界东流入樊
  梁湖
  石梁溪在高邮州西北发源天长县入新开湖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507-0471b.png
  海陵溪界高邮兴化宝应泰州南受泰州邵伯高
  邮诸水西北入射阳湖其在泰州者一名浦汀河
  南溪在兴化县南即沧浪溪宋范仲淹有南溪驯
  鸥诗
  精阳溪在兴化县东北四十五里自白驹场入运
  河
  黄浦溪在宝应县北二十里黄浦镇南西通运河
  东入凌溪又东北入射阳湖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507-0471c.png
  深港在府南十五里明洪武中兵部尚书单安仁
  浚又相接有马泊港亦洪武中浚
  七里港在府城东北十里旧唐书云唐敬宗时王
  播镇扬州于此开河通旧官河以济漕运
  罗塘港在泰州东四十五里今姜堰河是也
  马踏港在高邮州东北七十里东通海陵溪西入
  射阳湖
  西塘港在兴化县东南六十里南北横亘通梓新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507-0471d.png
  河入得胜湖
  东塘港在兴化县东六十里南通泰州运河北达
  盐城
  望直港在宝应县东十五里西接宋泾东南通成
  子河宋嘉定中县令贾涉重浚
  花师潭在高邮州北十里故县村新开湖堤旁其
  地又有清水潭
  瓜洲在府南四十五里名胜志云瓜洲渡昔为瓜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507-0472a.png
  洲村扬子江之沙碛也沙渐长民居其上唐为镇
  今其上有城
  新洲在仪徵县东南五里江中宋志云武帝微时
  伐荻于此其北有北新洲上为沙漫洲又县南十
  里江中有天宁洲与新洲相映带
  旗干荡在兴化县东十三里芦洲之南宋岳飞曾
  驻师于此
  章师荡在宝应县东南四十里南通广洋湖西接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507-0472b.png
  成子河
  马长汀在宝应县东九十里东北界盐城南接博
  攴湖北会于射阳
  宋泾在宝应县治中受二闸所入之水贯于城而
  东注望直港即市河也
  张纲沟在府东三十里寰宇记云汉张纲为广陵
  太守开此沟引大石湖水灌田以此得名
  子婴沟在高邮州北七十里东南入射阳湖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507-0472c.png
  夹沟在高邮州西二十里昔人开筑以避武安湖
  之险者
  长沙沟在宝应县东二十五里东入广洋湖西通
  运河
  小海池在泰州西溪镇广福寺之东北捍海堰未
  筑时其水直通于海
  第五泉在府西北大明寺前唐张又新所品(附/)
  欧阳修大明水记(世传陆羽茶经其论水云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又云山水乳)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507-0472d.png
  (泉石池漫流者上瀑涌湍漱勿食食久令人有颈/疾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其说止于此而)
  (未尝品第天下之水味也至张乂新为煎茶水记/始云刘伯刍谓水之宜茶者有七等又载羽为李)
  (秀卿论水次第有二十种今考二说与羽茶经皆/不合谓山水上乳泉石池又上江水次而井水下)
  (伯刍以扬子江为第一惠山石泉为第二虎邱石/井第三丹阳寺井第四扬州大明寺井第五而松)
  (江第六淮水第七与羽说皆相反秀卿所说二十/水庐山康王谷水第一无锡惠山石泉第二蕲州)
  (兰溪石下水第三扇子峡虾蟆口水第四虎邱寺/井第五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扬子江南)
  (澪水第七洪州西山瀑布第八桐柏淮源第九庐/山龙池山顶水第十丹阳寺井第十一扬州大明)
  (寺井第十二汉江中澪水第十三玉虚洞香溪水/第十四武关西水第十五松江水第十六天台千)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0507-0473a.png
  (丈瀑布水第十七郴州圆泉第卜八严陵滩水第/十九雪水第二十如虾蟆口水西山瀑布天台千)
  (丈瀑皆戒人勿食食之生疾其馀江水居山水上/井水居江水上皆与羽经相反疑羽不尚二说以)
  (自异使诚羽说何足信也得非又新妄附益之耶/其述羽辨南澪岸时怪诞甚妄也水味有美恶而)
  (已欲水天下之水一二而次第之者妄说也故其/为说前后不同如此然此井为水之美者也羽之)
  (论水恶渟浸而喜泉源故井取汲者江虽长/然众水杂聚故次山水惟此说近物理云)
  徐州府
  九嶷山在府北五里一名九里山旧传有穴潜通
  琅邪王屋有峰形如伏象故又称象山稍西为团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0507-0473b.png
  山东为宝峰山西北为孤山看花山并与九嶷相
  属
  赭土山在府北三十五里禹贡徐州贡五色土即
  此山土也有楚元王冢亦曰楚王山
  境山在府北四十里相传徐之封境界于此西临
  泗水北数里有乌羊山焦山绛山又黄山在府北
  七十里半属沛县又梁山在府东北三十五里与
  境山连漕河所经也今有梁境闸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0507-0473c.png
  大彭山在府西三十里古大彭氏封此山左右犹
  称大彭村又西十里为陶山有汉徐州牧陶谦墓
  丁塘山在府西南二十五里其东有丁塘故名一
  名拔剑泉土人称为龙湫祈雨时应
  任山在府西南三十里唐咸通时庞勋陷徐州迎
  敕使自任山至子城即此
  云龙山在府南二里州志谓山有云气蜿蜒如龙
  故名朱泽民记谓宋武帝微时憩息此山有云龙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0507-0473d.png
  旋绕之异此为得之东岩中有大石佛故一名石
  佛山唐末朱全忠遣子友裕败徐州节度使杨溥
  军于石佛即此宋张士骥隐焉有放鹤亭饮鹤泉
  山阴为黄茅冈山西南麓有流碧泉极甘美距城
  里许为戏马台高数十仞广袤数百步旧志云可
  屯戍与城相表里
  大山在府南三里视州境诸山为最大两峰中辟
  一径为南北孔道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0507-0474a.png
  胡山在府南三十馀里有拔剑泉又南二十里有
  桃山山阳有驿
  徐山在府南六十里一名武原山相传徐偃王尝
  至此故名
  奎山在府东南四里横枕泗水与对岸骆驼山为
  徐门户
  吕梁山在府东南六十里下临吕梁洪洪上有云
  梦梁王二城或曰云梦谓韩信梁王即彭越也稍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0507-0474b.png
  东南有凤冠山双峰如凤翅相连又有塔山峰山
  子房山在府东景定志一名鸡鸣山世传张良计
  散楚军处
  定国山在府东四里梁贞阳侯萧渊明禦燕慕容
  绍宗于此
  圣水山在府东八里与青顶山尖山相属其间有
  石潭世传潜通泗水宋苏轼尝祷雨于此
  圣龙山在府东十馀里一名胜云山有石孔二如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0507-0474c.png
  龙眼久旱泉流不涸
  彭城山在府东北三里上有黄石公庙
  桓山在府东北二十七里亦名魋山东临泗水宋
  桓魋作石椁于此俗又称洞山相连圣女山
  寨山在府东北三十馀里有羊山张孤山内花山
  梁山龟山四面环之相距各一二里龟山有石洞
  深晦莫测俗称仙人洞又稍东北有石山旧有驿
  今废稍东为檀山凤凰山又东北十里有二郎山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0507-0474d.png
  山北麓有泉二曰拔剑曰马跑其水由运铁河达
  于泗
  盘马山在府东北九十里相传汉高帝盘马于此
  山产铁汉铁官唐铁冶宋利国监俱置于此其阳
  有运铁河
  白茅山在萧县北石壁峭立前有平石称为三仙
  台故又名三仙台山其右为香山左为鹦哥山并
  列县治之后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0507-0475a.png
  圣泉山在萧县西北二里上有圣泉仅一勺而不
  枯山半有书声洞相传昔有闻诵读之声者其西
  有桃花洞
  箕谷山在萧县西南十里又曰冒山翘峙众峰中
  山麓有石嵌空玲珑如太湖石
  明山在萧县西南二十馀里一名彩凤山山半有
  穴俗称虚窟甚深天将雨辄出云雾其南十馀里
  为升高山山阴有黑坞三亩许夏秋积雨其水染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0507-0475b.png
  人衣即黑
  丁公山在萧县西南二十馀里即楚将丁公追汉
  高祖处其地亦名丁里村
  鼋山在萧县西南三十里一名元龟山其西南为
  相山与宿州界
  浮绥山在萧县南三十里其东为焦子山又东为
  天门山溪谷幽邃林木蓊郁
  龙冈山在萧县天门山南二里绵亘数里深谷中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0507-0475c.png
  有果老洞又南二里曰龙驹嘴众山环绕中辟一
  峪有双龙泉只隔片石左甘右苦去龙驹嘴六里
  有白米山又东为獐鹿山又东为双顶山龙驹嘴
  相连为黄桑峪亦名为藏峪相传汉高帝曾藏此
  游者称幽胜
  永固山在萧县东南四十里下有永固镇永固湖
  俗称海眼
  雾潴山在萧县东南五十里下有雾潴泉渊汇数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0507-0475d.png
  亩
  椒山在萧县东南八十里相近曰骞山
  烂石山在萧县东十里其下为烂石旧志汴河旧
  迹也又小蒙大蒙里仁诸山并相联属
  绥舆山在萧县东三十里下有绥舆里宋刘裕其
  里人也
  砀山在砀山县东南七十里与河南永城县界其
  北八里曰芒山山有紫气岩即史记汉书高帝避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0507-0476a.png
  隐处其东有戏山西有狼牙山又南为保安山西
  为平顶山皆芒砀之支也
  白驹山在丰县东南十五里相传汉高帝大哙父
  老于此歌白驹以留宾故名明代屡经河决山渐
  平
  东华山在丰县东南三十里山有三峰其巅石方
  平稍西削壁千仞又西为华阳洞深杳莫测洞西
  口有石室中峰特起有自然石级可登山阳又有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0507-0476b.png
  洞五皆极幽胜
  微山在沛县东南三里相近为黄山沛县无高山
  大阜多平原
  戚山在沛县西南三十里县之镇山也其东为青
  龙桂籍山高仅寻丈耳有饮马池旧传酂侯牧马
  处
  葛峄山在邳州西北六里禹贡云峄阳孤桐地理
  志云葛峄山在下邳西古文以为峄阳是也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0507-0476c.png
  茸山在邳州西北九十里上有唐时藏梅寺遗址
  显阳山在邳州西北九十里其山高耸朝阳故名
  倚宿山在邳州西北百一十里世传韩信经此倚
  山而宿
  胜阳山在邳州西北百二十里其山高耸秀丽胜
  于显阳因以为名
  黄石山在邳州西北百二十里上有黄石公庙相
  近为榖城山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0507-0476d.png
  磬石山在邳州西南八十里近泗水或云所谓泗
  滨浮磬者也
  艾山在邳州东北百里山多产艾故名按春秋时
  齐鲁相会之艾在山东蒙阴县志引之误也
  铁佛山在邳州北百五十里上有三铁佛
  马陵山在宿迁县北二里陵阜如马自山东迤逦
  而来为邑之镇其冈脉曰灵杰山
  㟃峿山在宿迁县北七十里汉以司吾名县因而
卷十四 第 28a 页 WYG0507-0477a.png
  得名上有石洞凿其口为螭水喷不绝宋绍兴末
  守领张荣屯此以拒北兵㟃峿之南为五华峰又
  南为斗山又南为峰山
  塔山在宿迁县东九十里与沭阳界上有土城相
  传为五代时郭彦威屯兵处
  象山在睢宁县北四十五里三面据河
  羊山在睢宁县北五十里面临黄河一名阳山
  绊河山在睢宁县北五十七里其下河流三面萦
卷十四 第 28b 页 WYG0507-0477b.png
  带因名或讹为半戈
  刘胡山在睢宁县北七十二里旧志云昔有刘胡
  将军寓此故名
  龙虎山在睢宁县西北六十五里二山相属
国朝康熙二十四年河臣靳辅于此凿为石闸名曰天
  然
  凤凰山在睢宁县西北七十里山形似凤而名
  张龙山在睢宁县西北七十里上有张龙神庙下
卷十四 第 29a 页 WYG0507-0477c.png
  有塘其三面障以石复盖以石或曰龙潭也
  大黄山在睢宁县西北七十里山高而长旧志云
  为邑中河北诸山之宗南二里为鲤鱼山以其形
  似游泳于河上也
  龙泉山在睢宁县西北八十里高耸环亘岸外旧
  中山之阳有上中下三泉冬夏不涸
  黄山在睢宁县西北八十里有黄华洞可容数十
  人因地近圯桥相传黄石公曾隐于此又名黄石
卷十四 第 29b 页 WYG0507-0477d.png
  峒
  九顶山在睢宁县西五十里以九峰相连故名环
  抱如城中含平旷
  仙掌山在睢宁县西六十里上有掌痕尺馀盖仙
  迹也偶然而见寻之则无
  孟山在睢宁县西南六十里孟山湖中与灵璧界
  旧志云睢水由此入境
  池山在睢宁县东南四十里以四面临河如池而
卷十四 第 30a 页 WYG0507-0478a.png
  名其南入虹县界别名赤山
  初月阜在砀山县西里许中高四下形如初月俗
  名靴尖阜乃当时筑以捍城者
  水墨岩在萧县石盆涧上石皆墨花如画似大理
  石
  泗河在府东北由山东历沛县至府城东北受汴
  水合流而东南入邳州韩愈诗所谓汴泗交流郡
  城角是也
卷十四 第 30b 页 WYG0507-0478b.png
  黄河在府东北自河南虞城流入砀山界经萧县
  至府东北在邳州南二里合于泗水东经宿迁南
  入于淮当其冲者睢宁累受其害详见河渠志
  汴河在府北由河南历砀山萧县至州东北合泗
  水而南
  运铁河在府东九十里宋凿后淤明嘉靖间复浚
  通新挑沟
  西流河在萧县南二十里浮绥诸湖之水由此入
卷十四 第 31a 页 WYG0507-0478c.png
  山西湖会于两河口入汴
  淇河在萧县西南五十里东北流达于州境而会
  于两河口
  礼河在砀山县东北二十里旧名夹河元末韩林
  儿与父老别于此稽首为礼故名北五里为桑叶
  河又县有陈霜口三里白川段庄新岔等河大抵
  皆黄河之支流所经也
  运河在沛县东北
卷十四 第 31b 页 WYG0507-0478d.png
  武河在邳州西北五十里源自山东峄县马旺湖
  流经州西北二十五里汇为蛤湖又州西北二十
  里有鳗湖亦武水所注也引流五十里由乾沟口
  入于泗
  泇河在邳州西北九十里源出山东峄县东会沂
  水接州东之直河又东南入宿迁县境之黄墩湖
  骆马湖从董陈二口入于黄河详见河渠志
  成子河在邳州北五十里源自沂州芦塘湖流经
卷十四 第 32a 页 WYG0507-0479a.png
  营河入于武河
  营河在邳州北百里出自沂州抱犊堌经黄石山
  泇口考究泉入运河
  直河在邳州东五里
  漕河自山东台庄抵邳州东南历泇口镇由直河
  东经宿迁之小河会于黄河
  曲吕河在邳州东南四十里源自坝头入洪河又
  会直河入泗其流潆洄往复因而得名
卷十四 第 32b 页 WYG0507-0479b.png
  清水河在邳州护城堤南内通城河旧黄河所经
  也与睢宁中分为界
  白洋河在宿迁县东南三十五里即小河之支流
  也
  皂河在宿迁县北四十里源出县之港头社流入
  于泗以土黑故名
  汴塘湖在府东北百馀里南流入邳州沂河
  黄山湖在府北八十里黄山东水涨则与沛县之
卷十四 第 33a 页 WYG0507-0479c.png
  昭阳湖通溢入运铁河
  雁麦湖在府西南四十里相连张塘湖马沟陂接
  萧砀之境冬春为平原夏秋为巨浸
  鹅儿湖在府东五十里辛贾山下州东北四十里
  有柳泉南流入鹅儿湖
  浮绥湖在萧县南二十里浮绥山东南为永固湖
  又南为梧桐湖稍西南为时村湖又南为土形湖
  皆南合于睢水其汇于西南者为山西湖汇于东
卷十四 第 33b 页 WYG0507-0479d.png
  北者为姬村湖连络潆洄颇称巨薮
  昭阳湖在沛县东北八里俗称刁阳湖山东邹滕
  二邑之水咸汇于此下与薛水合至金沟口达于
  泗以济运
  吕孟湖在沛县东南四十里又有张庄微山赤山
  诸湖与昭阳湖并为潴水济运之处
  白鹿湖在宿迁县西南五十里由小河入运河
  骆马湖在宿迁县西北四十里由陈瑶沟入运河
卷十四 第 34a 页 WYG0507-0480a.png
  黄墩湖在宿迁县西北源自南旺湖由徐州荆山
  口至全河汴塘入州境经成子河入于运河
  诸葛湖在宿迁县西北八十里每春月阴晦时常
  有城池庐舍隐隐可见如海市之状
  管坊湖在宿迁县北四十里岁旱即通车马为青
  齐要路明万历中建石桥其上泥淖乃免
  峰山湖在宿迁县北四十五里明洪武中主簿陈
  世能疏通以去水患
卷十四 第 34b 页 WYG0507-0480b.png
  侍邱湖在宿迁县东五十里一名东湖饶鱼虾之
  产又县东南有茅滋湖受侍邱之水入于运河
  合湖在睢宁县西北七十里合沂水南入黄河故
  名近葛峄山故又名葛湖
  白山湖在睢宁县西北七十里山水所汇向为大
  湖后因河决沙淤半成田亩矣又县西北有白马
  庄湖黄山湖皆如之
  睢水在府南六十里自萧县流入境又东接宿州
卷十四 第 35a 页 WYG0507-0480c.png
  界项羽败汉军于睢水即此其东出者曰榖水南
  出者曰蕲水
  丰水在丰县北与泡水接
  泡水在沛县南其上流即丰水也自山东单县流
  入丰县界东经县城至泗亭驿入于泗亦曰包水
  漷水在沛县东北自山东滕县流入昭阳湖又东
  南达于薛水
  薛水在沛县东南十里自山东滕薛之境西流会
卷十四 第 35b 页 WYG0507-0480d.png
  昭阳湖达于泗明嘉靖末开新河因筑石堤横截
  其流南注微山吕孟诸湖
  泗水在邳州南二里源于山东泗水县流经彭城
  至州西会沂水东至清河县入于淮元明而后其
  下流遂为黄河矣
  沂水在邳州西一里源于山东沂水县西南流至
  州西入泗
  龙潭在萧县东南七十里出龙冈山其水莹澈皎
卷十四 第 36a 页 WYG0507-0481a.png
  洁如月土人称为龙潭皎月
  百步洪在府东南二里一名徐州洪泗水所经也
  水中乱石巉岩与惊湍相激舟行病之凡数里始
  静洪形如川字中曰中洪西曰外洪东曰里洪亦
  曰月河相传唐尉迟敬德所凿
  吕梁洪在府东南五十里有上下二洪相去七里
  巨石齿列波涛汹涌庄子所谓吕梁悬水三十仞
  流沫四十里是也尉迟敬德尝疏凿以杀水势今
卷十四 第 36b 页 WYG0507-0481b.png
  尉城其遗迹明成化间王事费瑄叠石为堤归水
  于洪吕梁之险十去五六
  境山沟在府东北二十里源出马跑泉西南流三
  十里径境山镇又南入于漕河境山之北又有池
  浜沟
  北溜沟在府北六十里其南十里曰南溜沟又有
  谢沟秦沟夹沟大彭沟皮沟皆在州北为昔时大
  河决溢处通塞不时
卷十四 第 37a 页 WYG0507-0481c.png
  李家沟在府东南三十里鹅儿湖水分流出此入
  大河又响水沟在州东南七十里源出双井白塔
  二泉入于泗水
  狼矢沟在府东二十里又东十五里有磨脐沟黄
  水暴涨时从此溢入明万历中于沟口筑堤防护
  冲决之患少息
  鸿沟在萧县西北四十里源于山东滕县流注薛
  水
卷十四 第 37b 页 WYG0507-0481d.png
  龙扒沟在砀山县东南三十里旧通汴水明嘉靖
  中又开从三龙口至西镇淀过萧县境入湖淀沟
  与大彭等沟为州西北之五河俱大河冲溢处也
  草狼新沟在宿迁县南泄侍邱湖之水明万历中
  曾浚之
  龙泉沟在宿迁县㟃峿山下分为二东入沭河西
  入皂河
  太仓州
卷十四 第 38a 页 WYG0507-0482a.png
  穿山在州东北五十里中有石洞通南北行临海
  记云昔有浮海扬帆于其中者明正统间居民凿
  地得桅其末径尺有二寸盖海中小岛也今山在
  平陆去海二十馀里
  镇洋山在镇洋县明弘治十年知州李端筑今分
  县以此名(附/)明祝允明镇洋山记(弘治十年苏州/府新建太仓州)
  (成遵诏命也堪舆肆其枢蒸黎矢其谟而巡抚右/副都御史朱公瑄建白之太守曹公凤主维之同)
  (知万公祥等申画之所以造规考工凝绩垂远咸/出于州守李公也初治廨既立百具皆作而相维)
卷十四 第 38b 页 WYG0507-0482b.png
  (沿州之东沧溟环输摇汩滔溔万古不休虽新邦/呀然傲睨踞压而万井衡夷无标极之形于是即)
  (廨宇后筑为崇峦肖象三山中隆夹亚坚壤丰积/乐石奇叠材木蔚章鸟兽驯集岌乎摩苍霄嶷乎)
  (跨黄祗风蟠气回情惬势到足以联络地轴支控/鲸渤而又为亭者三居山之前曰迎仙首曰来仙)
  (西偏曰游仙为洞一居山之麓曰集仙既成州人/欢耸征商归瞩夷倭附服艅舶安流伯若兴宝龙)
  (鱼帖居乃稽勋名山谓之镇洋同知州事周君明/等令义官郑馀庆请记夫两仪育物而川岳奠位)
  (王公设险则城隍作藩肇州封山其来久矣又况/唯洛食而周鼎定咸阳峙而汉阙依形相之方孰)
  (可违废然而不藉贤宰畴匡圣图故龙门砥石禹/成舜功南交铜柱援标汉业厥今沙海渐暨扬波)
  (不闻所谓龟筮协从神鬼受职因民而利职竞繇/人然非深不足以经远非明勿庸以辅幽有如兹)
卷十四 第 39a 页 WYG0507-0482c.png
  (州俶构斯山罔兴化机物情未云周审今则地理/顺谧水土平康物性克而形势畅阴阳和而陵犯)
  (解易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臣也者承君之义以致之民者也则镇洋之)
  (创我后知始群公作成乾坤交宜人物攸赖岂不/谓财成辅相者欤非天下之至深至明其孰能与)
  (于此惟李公抱英荷杰直气凛凛殆乎海其/知而山其仁者也公名端字表正枣阳人)
  应奎山在嘉定县学南初学与留光寺逼处明天
  顺间筑土山以障之嘉靖时又增筑焉引横沥泾
  环其下
  宝山在宝山县明永乐十年平江伯陈瑄督海运
卷十四 第 39b 页 WYG0507-0482d.png
  筑此以达烽堠(附/)明成祖宝山碑记(嘉定濒海之/墟当海流之)
  (会外即沧溟浩渺无际凡海舶往来最为冲要然/无大山高屿以为之表识遇昼晴风静舟徐而入)
  (则安坐无虞其或昼夜烟云晦冥长风巨浪帆樯/迅疾倏忽千里舟师弗戒瞬息差失触坚胶浅遄)
  (取颠踬朕恒虑之今年春乃命将士相地之宜筑/土山焉以为往来之望其趾东西各广百丈南北)
  (如之高三十馀丈上建烽堠昼则举烟夜则明火/海洋空阔遥见千里于是咸乐其便不旬日而成)
  (周围树以嘉木间以花竹蔚然奇观先是未筑之/前居民恒见其地有山影及是筑成适在其处如)
  (民之所见者众曰是盖有神明以相之故其兆先/见皆称之曰宝山因民之言仍其名而不易遂刻)
  (石以志之诗曰沧溟巨浸渺无垠混含天地相吐/吞洪涛架山巀嵲奔巨灵赑屃相嘘喷挥霍变化)
卷十四 第 40a 页 WYG0507-0483a.png
  (朝为昏骇神禠魄目黯眢苍黄拊髀就为援及起/兹山当海门孤高靓秀犹昆崙千里示表郁㶿燉)
  (永令汎济无忧烦宝山之名/万右存勒石悠久同乾坤)
  蛇山在崇明县东北海中一名长山一名茶山旧
  志云有二峰东峰不可上其西峰顶有石大数亩
  五十七松环之南有吕纯阳碑
  洋山在崇明县苏州洋与蛇山相近其别有十八
  㠗可泊海舟避飓风
  莺游山在崇明县淮河口为崇明江淮会师汛地
卷十四 第 40b 页 WYG0507-0483b.png
  金凤山在崇明县三沙旧名金鳌取宋高宗航海
  所至之山为名后废
国朝康熙三年总兵张大治重筑
  冈身在州东曰上冈身曰下冈身曰归吴冈身在
  新安乡曰青冈在惠安乡曰王家冈续冈经云濒
  海之地冈阜相属谓之冈身天所以限沧溟而全
  吴人也
  抛沙墩逃鹿墩在州城北门外皆童阜也
卷十四 第 41a 页 WYG0507-0483c.png
  东冈在嘉定县东南二里县无山而有冈海水积
  沙之所成也土人名为冈身四境皆有之
  大海在州东北及嘉定之境俱东际于海而内地
  水道无不通潮汐者崇明东沙之东所谓苏州洋
  也其东北有淡水洋即扬子江尾味甘如惠泉东
  南为咸水洋
  大江在州境东北入海
  娄江在镇洋县南自昆山县流入州境环城南而
卷十四 第 41b 页 WYG0507-0483d.png
  东为刘河口入海凡一百八十里受震泽西来诸
  水一名下江元时海运道此或曰娄刘音讹也
  吴淞江在宝山县自昆山东抵县界又东过黄渡
  江湾又东北入海
  大通河在崇明县东三十里又县东四十里有惠
  民富民二河八十里有天仙河此内地之支河也
  施翘河在崇明县北西自长沙逶迤达于袁孙吴
  三沙此沿海之干河也
卷十四 第 42a 页 WYG0507-0484a.png
  铛脚港在州东北受诸泾之水东流入于海
  七鸦浦在州北三十六里一名七了又名七浦太
  仓之水七鸦浦为大通常熟昆山二邑诸水西承
  巴城湖东入于海
  顾浦在州西南五里引吴淞江水入吉泾又东折
  而北为戚虞泾与南盐铁张泾横沥诸水俱入娄
  江
  三槎浦在嘉定县南三十里有上中下三槎
卷十四 第 42b 页 WYG0507-0484b.png
  半泾在州东三里南入娄江北经湖川杨林至于
  七浦自张士诚开九曲河而半泾渐浅涸
  横沥在州东南南经娄江入吉泾塘北经七浦入
  常熟
  海州
  朐山在州城南四里秦置朐县以此二峰如削俗
  呼马耳山按史记云始皇立石东海上朐县以为
  秦东门或谓秦立石朐山之上误旁有五龙潭青
卷十四 第 43a 页 WYG0507-0484c.png
  龙涧
  石棚山即朐山之东北岭也旧志云有巨石覆岩
  成室可容十数人山岭甚峻初无花木宋石曼卿
  判海州读书于此乃以泥裹桃核为弹掷之数年
  间花发满山
  大伊山 小伊山在州南百里南北相向距二十
  里许虎山在州西南五十里山东南有龙山皆以
  形名也
卷十四 第 43b 页 WYG0507-0484d.png
  弁雾山在虎山东北云雾在上望之常如冠弁
  华盖山在弁雾山东以形如盖而名
  沃壤山在华盖山北近石城村西北连海山下潮
  水往来滋溉民田
  牛山在州西南七十里产水晶石
  北望山在州西南百六十里上有石臼二俗谓始
  皇洗头盆也名胜志云山上马迹犹存
  白玉山在州西百里羽山之南其石洁白如玉
卷十四 第 44a 页 WYG0507-0485a.png
  马岭山在州西百五十里与郯城界
  羽山在州西北百馀里相传舜殛鲧处禹贡云羽
  畎夏翟郑注云羽山之谷也下有羽潭左传所谓
  羽渊也
  巨平山在州北三十里州志云一名由吾峰南接
  东海北抵墟沟上有白龙潭又栖云山即巨平之
  北岭昔有僧结栖云精舍于此
  朱紫山在州北四十里丹崖赤壁自相辉映望之
卷十四 第 44b 页 WYG0507-0485b.png
  若朱紫然
  郁洲山州志云在州东北海中有大洲谓之郁洲
  一名郁州一名苍梧山俗以为自苍梧来也
  云台山在州东北四十里幽深秀特常冠云气一
  名青峰顶山北有望日峰昧爽时可见初日
国朝帅颜保开复云台疏略(为吁复云台上助漕运下/存孑遗事据淮扬道副使)
  (黄桂呈详到臣该臣看得淮安府海州生员江之/𦶜等呈称云台一山上建三官祀庙砥柱江河默)
  (翊运道缘顺治十八年槩入迁撤海边各口严钉/桩木浮苇浪草遇桩存滞沙淤河浅尾闾不泄以)
卷十四 第 45a 页 WYG0507-0485c.png
  (致桃源诸堤屡溃民遭水厄淮扬九载水灾为治/河计莫善于复云台而清海口等情臣随批行各)
  (官酌议复经移咨督抚河提诸臣会商前来查此/山实与州城甚近比别岛远在海中者不同其山)
  (周围共计三百馀里物产民聚向称丰腴稠密且/系屏障海口为黄淮之尾闾自从废为禁地以来)
  (壅沙日积黄淮漫决以致淮扬水患频仍而运道/民生俱有堪虞今应否开复云台山为内地统候)
  (部/议)
  小鬲山在州东北六十里孤峰特秀三面壁立俯
  临深溪惟东隅可通人行上有田横冈又有平山
  在州东北百里
卷十四 第 45b 页 WYG0507-0485d.png
  鹰游山在州东北海中去平山十五里一作嘤游
  山元时海运之所经也
  孔望山在州东舆地要览云孔子问官于郯子尝
  登此山以望东海又名古城山地理新书谓即古
  海州故城
  社林山在州东六里以上有土榖神祠故名其东
  北有浦山
  银山在州之石湫镇九洪桥北其山近海多白石
卷十四 第 46a 页 WYG0507-0486a.png
  日出照耀如银
  罘山在州东五十里按山东登州府有之罘山乃
  始皇射巨鱼处旧志误引于此
  卢石山在州东南六十里山多黑石汉书云韩信
  为楚王镇于三卢即此宋张耒云三卢者此与伊
  卢句卢二山也
  大星山 小星山在州东南七十里二山相对旧
  传为星所坠
卷十四 第 46b 页 WYG0507-0486b.png
  伊卢山在州东南八十里上有龙祠多石罅清水漾
  于罅中祷雨多应史记云钟离昧家在伊卢
  东陬山 西陬山在州东南百里二山对峙东陬
  居海中西陬居海隅
  蛎山在州东南百里海中潮至则没其半山多蛎
  故名
  夹谷山在赣榆县西四十里旧以为齐鲁会处本
  寰宇记之讹也山东济南府淄川县有夹谷山一
卷十四 第 47a 页 WYG0507-0486c.png
  名祝其乃齐鲁会处
  纪鄣山在赣榆县西七十里春秋云齐师伐莒莒
  子奔纪鄣即此
  吴山在赣榆县西北三十里峦壑奇秀旧传有吴
  姓者居此殁而灵异遂以名山
  大金山在赣榆县治县北面跨山而城号为雄丽
  又县北二十里有小金山河在其北
  怀仁山在赣榆县北四十里东魏置怀仁县以此
卷十四 第 47b 页 WYG0507-0486d.png
  青山在赣榆县北四十馀里旧赣城在其北
  阿夜山在赣榆县东北七十里有水帘洞对峙者
  为栏头山其山有石栏可障海涛
  了髻山在赣榆县东北七十里两峰相对
  秦山在赣榆县海中去岸四十里旧传始皇登此
  求仙勒石而去水底有神迹三十馀里阔数尺自
  岸抵山俗谓秦人所筑洪波浸激迄今不圮潮落
  可褰裳而涉也
卷十四 第 48a 页 WYG0507-0487a.png
  武强山在赣榆县南三十五里昔有海寇登岸乡
  民黄雄率众禦之既殁而民祀之嘉其保障之功
  因以名山
  建陵山在沭阳县西北百里其山东西狭南北长
  上多陵阜汉立建陵县于此其南有神山
  塔山在沭阳县西北百里界宿迁
  韩山在沭阳县东北六十里世传韩信追项羽于
  此故名南有楚王庙又县东北七十里有孤山
卷十四 第 48b 页 WYG0507-0487b.png
  分水岭在赣榆县北七十里有水一线自石间射
  出分为东西二流一名分泉
  狮子岩在州北二十里有濯缨泉下有郁林观相
  传有徐生学道于此一夕仙去
  大小二岛在州北五十里两山对峙潮生则没
  竹岛去州城八十里在海中上多小竹
  大海在州东境南接朐山北连赣榆往来渡处名
  黑风渡广二十馀里必择日致祭乃敢渡焉
卷十四 第 49a 页 WYG0507-0487c.png
  景济河在州东南二十馀里运盐河也又穿心河
  在板浦镇南通此河北接云台
  官河在州东南四十里自新坝南入安东支家河
  板浦河在州东南四十里与白蚬芹支二河俱自
  官河东流入海
  界首河在州南其源西自太湖东入官河
  莞渎河在界首河北其源西自官河东流入海通
  运盐舟楫
卷十四 第 49b 页 WYG0507-0487d.png
  石湫河在州南二十里旧时州境之水皆汇此以
  达于海
  涟河在州西南上引沂沭及桑墟湖之水经石湫
  及黑土湾入海
  房上河在州西南六十里与鲁兰河俱源自马岭
  山东入官河
  蔷薇河在州治西一里其源自羽山来内接州城
  市河北通赣榆东入于海
卷十四 第 50a 页 WYG0507-0488a.png
  一帆河在官河东北南至安东入于淮
  小沙河在赣榆县南六里源出山东莒州上接沭
  河下流为青口河入海
  大沙河在赣榆县南五十里旧名庙湾子沙河源
  自山东郯城县从大沙河镇东入海沿河有堤
  临洪河在赣榆县南六十里通蔷薇河明景泰间
  疏导通海舟楫甚利今复塞
  朱汪河在赣榆县北二十里下流为龙王河
卷十四 第 50b 页 WYG0507-0488b.png
  荻水河在赣榆县北七十里源自山东莒州东流
  入海
  孙家河在赣榆县东南四十五里武强山诸湖之
  水由此入海
  硕项湖一名大湖在州西南西达桑墟湖南界沭
  阳安东亦见淮安府
  桑墟湖在州西南九十里与沭阳界
  金湖在沭阳县东南五十里
卷十四 第 51a 页 WYG0507-0488c.png
  宿城浦在州北七十里四面俱山舟楫遇风宿此
  沃壤浦在州北七十里又有白沟大义山阴当路
  溪云社林诸浦俱通海潮便鱼盐
  徐渎浦在州东北四十里纳巨平诸山之水入海
  尧水在赣榆县西南八十五里又有剑水二水皆
  源自山东沂州流入县界合而东注于海
  沭水在沭阳县东南自郯城流至县境又东入于
  桑墟湖周官所谓青州之浸是也
卷十四 第 51b 页 WYG0507-0488d.png
  张家沟在沭阳县西五里即沭河分流处
  品泉在州南门外三井鼎连其味甘冽或谓近于
  惠泉
  温泉在州之博望镇西五里冬夏如汤
  通州
  狼山在州南图经云与剑军等五山相属又名狼
  五山相传有白狼居此或云山形似狼也形胜甲
  淮南盖一方之镇也其岭有支云塔塔前有明初
卷十四 第 52a 页 WYG0507-0489a.png
  敕建江海神祠其左右皆轩亭览胜之所山之阳
  有狮子石松冈千人洞紫石海月观音诸岩又有
  神人鞭石处世传秦皇时事也(附/)宋刘弇狼山记
  (白狼五山距通州城南十里率不百步则崭然迭/起若踞若躩若前拱后负若期而赴有待而不相)
  (躐而五山者通人能道其名仙蜕其上者曰仙女/山阖庐曩军其旁者曰军山形锐且中罅者曰剑)
  (脊曰马鞍至临以佛宇则号宝塔山秀绝可喜而/好事者往往取以矜游客谓狼尝扰而居也元丰)
  (四年冬弇按田山旁至则求观所谓五山者入寺/东庑得乳泉号幻公井幽光浚发若上喷状茗饮)
  (者利其甘争至赴汲井自开山僧知幻所凿故名/方丈东阿有石仅十尺许长倍广三之二昔从山)
卷十四 第 52b 页 WYG0507-0489b.png
  (椒堕号飞来石自堂折而少北贯以涩道蹑之纚/纚如絙縻上萦道左阁曰栖云庵曰海桐亭曰半)
  (山曰望江皆森爽谽豁可荫以休而阁加于庵之/广亭加于阁之峻者倍且半又郤转得楣埒更涩)
  (屣小觉酸软度非三休不至绝顶因力跻焉方是/时朝日初上曈昽如曜金发莽苍中洞视上下不)
  (隔褷䙰佛螺姝眉附地别出则南峙之福山也排/天决云吞嚼淮吴则东浮之三𤃩也稻畦葭泽潮)
  (汐上下沮洳斥卤之所淫溢与夫疏篁茂木颓垣/废丘皆得于转瞬之顷于是惝然忽疑从樊笼中)
  (出也绝顶之北有石若圯而中留践之令人善畏/而得瞀则定心石也山后有石卵港观音洞朝天)
  (岩去思亭皆利下观而醒石尤以名著石广厚略/等可坐十辈其上醒石之西有紫石岩石紫赤色)
  (相错杂而紫为多以游至者悉攦名其上今亦颇/可别识剑脊马鞍二山游者罕至独峭壁隆隆发)
卷十四 第 53a 页 WYG0507-0489c.png
  (数十仞疑造物者于此喜为斲刻以惊世也军山/宜山茶花号多蕨薇仙女山最外峙有穴通中顷)
  (岁妪有自龙舒来者年七十馀独食息其中似得/道者山有拇迹鞭痕皆著石或云秦始皇履是山)
  (且鞭以投海中俗之好怪乃如此而僧语余曰今/之山跗虽皆平陆然前五十载海也其深盖碇丝)
  (千寻莫能测而自军山左转皆闽艘吴舰与渡而/渔且漕者之所出入山前后石齧若钟釜然者皆)
  (水所湔漱而岩有镵天祚者五代姚存舣舟时题/识也余闻而异焉且淮海方数千里自江都走海)
  (陵绝吴会其间以佳山川著称无几矣至是而仅/得五山焉则又皆盘礴吐吞于穷海僻陋之滨若)
  (遁而肥与畏名而逃焉者独何耶然五山当潮波/撼一方如唇齿传脰咽使通民恃以不怵而间则)
  (蒸油云泄膏雨以利生物其作镇此土殆天意非/可私智测也余也服吏役一投足而五山之美尽)
卷十四 第 53b 页 WYG0507-0489d.png
  (得于人迹之所不到窃自比于醢鸡/别舞瓮外之一天则亦不得而默矣)
  剑迹山在狼山东一名刀刃山世谓秦始皇淬剑
  于此有磨剑石今坠于江东南有双人峰其下有
  燕子洞
  军山一名象山在剑迹山东南隔江数里一统志
  云越王尝军于此新志云秦始皇二十二年巡行
  至此屯军中有卧云窟山茶湾诸胜其东北麓有
  椒嘴石长数十丈以潮长落为出没相传月明时
卷十四 第 54a 页 WYG0507-0490a.png
  闻笙箫之声(附/)明严尔圭五山拱北碑铭(登五岳/而小天)
  (下登五山而小崇川五山其通之五岳乎大江洸/荡自恣五峰盘峙如列掌余每过之几片青芙蓉)
  (奇秀万状白狠居然长之若剑迹若黄泥若马鞍/皆其伯仲而鳞次者矣军山在水中央宛一旁伍)
  (波臣淜湃走五山之趾狂欲吞山山坚壁当之如/诸葛垒如岳家军森布嶙峋撼之而不动通以此)
  (俯瞰江流差堪夜郎自雄称小五岳也州人士所/疑者谓山阳盘旋南向其阴多巉岩绝壁怪石聱)
  (牙夫其情不属我乎余解之曰非然哉兹山为江/而设奇为通而岸江者也故悉其峭雄勃窣之力)
  (南走迎江而故张其逶迤整暇之势分合奇正与/江水相持要其所拥护而藩屏神情未尝不北拱)
  (也譬猛将军捍禦边陲逢劲敌旗鼓军容无不向/敌者然则内地安澜数峰容与山之轻裘而缓带)
卷十四 第 54b 页 WYG0507-0490b.png
  (者也而兹山独处其劳叠嶂层峦跨江隘海山之/居重而拥强者也而兹山孤奋其勇山之拱通也)
  (亦至矣州人士犹重疑之乎余将酬山灵加劳焉/因题之曰五山拱北即山灵快然当以余言为已)
  (知也爰进铭之曰维通有山岿兮森峙固我邦圉/畴离厥祉江涛怒攻介人在此忠而被谤佥谓南)
  (指圭来眺临雪其非是五灵竞呼/曰惟所使为通笃祐有加于始)
  塔山在狼山西俗名黄泥山旧传有女子得道于
  此下有仙女洞其西下有石刻通济闸字盖元时
  海运故道也
  马鞍山在塔山西一统志谓以形似名旧志云隋
卷十四 第 55a 页 WYG0507-0490c.png
  炀帝征高丽曾放马于此
  东土山在州东十五里筑土所成树荫水绕亦为
  胜游之地
  东山在州海门乡吕四场相传宋淳熙中孙道人
  所筑以术运米建庙于山
  会圣山在州海门乡东三十里运河之北
  摩诃山在如皋县南百二十里大江中水势湍激
  俗名虾蟆山初山在县南界今江涨山远去岸逾
卷十四 第 55b 页 WYG0507-0490d.png
  五十里矣
  碧霞山在如皋县西北上有碧霞元君祠又县有
  三土山一在安定乡一在丰利场一在马塘与此
  皆筑土所成
  孤山在泰兴县东南七十里石壁临江上多大竹
  县之镇山也今沙涨江远山与靖江连界矣
  高阜在如皋县北五十里东西亘五十里相传古
  海岸也
卷十四 第 56a 页 WYG0507-0491a.png
  平阜在如皋县南江宁乡东西亘六十里相传古
  江岸也上多竹树亦宜五榖
  大海在州东北北连泰州东尽海门诸盐场循岸
  而棋布焉
  大江在州南二十里西自江都入泰兴县界过如
  皋抵于州治东至料角嘴入海南与太仓州海口
  相望
  西亭河在州东北二十里西亭场
卷十四 第 56b 页 WYG0507-0491b.png
  运盐河在州西北自泰州东行百六十里至海安
  镇入如皋界又东南行百一十里至白蒲入州界
  又东行百五十里过海门乡达于吕四场
  金沙河在州东三十里金沙场与西亭河俱宋两
  淮制置使李庭芝凿
  石港河在州西北七十里石港场又为新河新河
  东为仇家河以上诸河皆与海通浸灌甚广自明
  隆庆中于海滨凿串场河而诸河皆谓之故河云
卷十四 第 57a 页 WYG0507-0491c.png
  山河自州治南直达狼山旧志云海运故道由此
  以入漕河
  葛堰河在如皋县东南二十里东通十灶西按运
  盐河
  龙游河在如皋县东南六十里亦名九十九湾河
  旧传龙过而成河其形环曲北接运河南通大江
  故又名通江河
  立发河在如皋县北三十里北接运盐河东至于
卷十四 第 57b 页 WYG0507-0491d.png
  海
  汊河在如皋县东北丰利场南通运盐河北至于
  海
  姜溪河在泰兴县东南直达靖江界河
  新河在泰兴县西南三十里通大江
  得胜河在泰兴县西南四十五里通江即盛大港
  芹湖在如皋县西安定乡北达溪河西通泰兴今
  已湮塞
卷十四 第 58a 页 WYG0507-0492a.png
  祥符湖在如皋县东南六十里亦名高阳荡西接
  运盐河东达于海
  瀛溪在如皋县北安定乡水绕洲如瀛洲然故名
  西通泰兴县东接黄蒲溪
  蟠溪在如皋县北亦古䢴沟也以洲渚湾环而名
  西接运盐河东入于海
  瞿灶港在州东金沙场又有唐灶港又西亭场馀
  西场诸港皆与海通
卷十四 第 58b 页 WYG0507-0492b.png
  进鲜港在州之海门乡诸港皆通江海今多湮没
  石庄港即天生港在如皋县南六十里宋吴濛诗
  烟含树色连沙屿风带潮声怒石矼
  暇思港在如皋县西南七十里
国朝康熙六年开浚
  掘港在如皋县东百三十里西通运盐河东抵海
  其地为广陵东南门户
  石碇港在泰兴县东南又有蔡家庙树柏家三港
卷十四 第 59a 页 WYG0507-0492c.png
  俱于康熙六年开浚
  王家港在泰兴县西南三十里旧志云与孟渎河
  相对商贾舟舶之所必由其北有洋思港亦通于
  江
  庙港在泰兴县西三十里流经江都县境入江又
  西十五里有过船港又县东南有印庄港西南有
  小麦港皆通大江
  白水荡在州东百二十里吕四场其地广阔鱼鸟
卷十四 第 59b 页 WYG0507-0492d.png
  鹿鹤所萃
  郑公滩在如皋县东北百二十里丰利场宋治平
  间富郑公弼判扬州凿以习水战
  相见湾在泰兴县东北俗谓之龙开河河形委曲
  舟行虽有先后至湾则帆樯相见可呼而应因名
  又马桥河在县南与龙开河接
  度军井在如皋县西十里一名圣井不甚深汲将
  尽击其栏则溢出宋岳飞经略通泰驻兵于此资
卷十四 第 60a 页 WYG0507-0493a.png
  给无匮
 
 
 
 
 
 
 
卷十四 第 60b 页 WYG0507-0493b.png
 
 
 
 
 
 
 
 江南通志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