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1a 页 WYG0133-033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书纲目卷二十二     婺源江永撰
丧服义    凶礼五
 补
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
訾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礼之言体也故谓之礼/言本有法则而生也口)
(毁曰/訾)夫礼吉凶异道不得相干取之阴阳也(吉礼凶礼/异道谓衣)
(服容貌及/器物也)丧有四制变而从宜取之四时也有恩有理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1b 页 WYG0133-0338b.png
有节有权取之人情也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
权者知也仁义礼知人道具矣(取之四时谓其数也/取之人情谓其制也)
恩厚者其服重故为父斩衰三年以恩制者也(服莫重/斩衰也)
门内之治恩掩义门外之治义断恩资于事父以事君
而敬同贵贵尊尊义之大者也故为君亦斩衰三年以
义制者也(资犹操也贵贵为大夫君/也尊尊谓为天子诸侯也)三日而食三月而
沐期而练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也丧不过三年苴衰
不补坟墓不培祥之日鼓素琴告民有终也以节制者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2a 页 WYG0133-0338c.png
也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
二君家无二尊以一治之也故父在为母齐衰期者见
无二尊也(食食粥也沐谓将虞祭时也补培犹治也/鼓素琴始存乐也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者何也爵也三日授子杖五日授大夫杖七日授士杖
或曰担主或曰辅病妇人童子不杖不能病也百官备
百物具不言而事行者扶而起言而后事行者杖而起
身自执事而后行者面垢而已秃者不髽伛者不袒跛
者不踊老病不止酒肉凡此八者以权制者也(五日七/日授杖)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2b 页 WYG0133-0338d.png
(谓为君丧也扶而起谓天子诸侯也杖而起谓大夫士/也面垢而已谓庶民也髽妇人也男子免而妇人髽髽)
(或为/免)始死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恩之杀
也圣人因杀以制节(不怠哭不绝声也不解/不解衣而居不倦息也)此丧之所
以三年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此丧之中庸也
王者之所常行也书曰高宗谅闇三年不言善之也(谅/古)
(作梁楣曰梁闇读如鹑鹌之鹌闇/谓庐也庐有梁者所谓柱楣也)王者莫不行此礼何
以独善之也曰高宗者武丁武丁者殷之贤王也继世
即位而慈良于丧当此之时殷衰而复兴礼废而复起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3a 页 WYG0133-0339a.png
故善之善之故载之书中而高之故谓之高宗三年之
丧君不言书云高宗谅闇三年不言此之谓也然而曰
言不文者谓臣下也(言不文者谓丧事不辨所当共也/孝经说曰言不文者指士民也)
礼斩衰之丧唯而不对齐衰之丧对而不言大功之丧
言而不议缌小功之丧议而不及乐(此谓与宾客也唯/而不对侑者为之)
(应耳言谓/先发口也)父母之丧衰冠绳缨菅屦三日而食粥三月
而沐期十三月而练冠三年而祥比终兹三节者仁者
可以观其爱焉知者可以观其理焉强者可以观其志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3b 页 WYG0133-0339b.png
焉礼以治之义以正之孝子弟弟贞妇皆可得而察焉
(仁有恩者也理义也察/犹知也 丧服四制) 再期之丧三年也期之丧二
年也九月七日之丧三时也五月之丧二时也三月之
丧一时也(言丧之节应/岁时之气)故期而祭礼也期而除丧道也
祭不为除丧也(此谓练祭也礼正月存亲亲亡至今而/期期则宜祭期天道一变哀恻之情益)
(衰衰则宜除不相/为也 丧服小记) 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
以饰群别亲疏贵贱之节而弗可损益也故曰无易之
道也(称情而立文称人之情轻重而制其/礼也群谓亲之党也无易犹不易也)创钜者其日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4a 页 WYG0133-0339c.png
久痛深者其愈迟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
也斩衰苴杖居倚庐食粥寝苫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
(饰情之/章表也)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哀痛未尽思慕未忘
然而服以是断之者岂不送死有已复生有节也哉(复生/除丧)
(反生者/之事也)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
属莫不知爱其类今是大鸟兽则失丧其群匹越月踰
时焉则必反巡过其故乡翔回焉鸣号焉蹢䠱焉踟蹰
焉然后乃能去之小者至于燕雀犹有啁噍之顷焉然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4b 页 WYG0133-0339d.png
后乃能去之故有血气之属者莫知于人故人于其亲
也至死不穷(匹偶也言燕雀之恩不如大鸟兽大鸟兽/不如人含血气之类人最有知而恩深也)
(于其五服之亲念/之至死无止己也)将由夫患邪淫之人与则彼朝死而
夕忘之然而从之则是曾鸟兽之不若也夫焉能相与
群居而不乱乎(言恶人薄于恩死则忘之/其相与聚处必失礼也)将由夫修饰
之君子与则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驷之过隙然
而遂之则是无穷也(驷之过隙喻疾也/遂之谓不时除也)故先王焉为之
立中制节壹使足以成文理则释之矣(立中制节谓服/之年月也释犹)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5a 页 WYG0133-0340a.png
(除也/去也)然则何以至期也(言三年之义如此则何以有降/至于期也期者谓为人后者父)
(在为/母也)曰至亲以期断(言服之正虽至/亲皆期而除也)是何也(谓服断于/期之义也)
曰天地则已易矣四时则已变矣其在天地之中者莫
不更始焉以是象之也(法此变易/可以期也)然则何以三年也(言/法)
(此变易可以期/何以乃三年为)曰加隆焉尔也焉使倍之故再期也(言/于)
(父母加隆其恩使/倍期也下焉犹然)由九月以下何也曰焉使弗及也(言/使)
(其恩不/若父母)故三年以为隆缌小功以为杀期九月以为閒
上取象于天下取法于地中取则于人人之所以群居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5b 页 WYG0133-0340b.png
和壹之理尽矣(取象于天地谓法其变易也自三年以/至缌皆岁时之数也言既象天地又足)
(以尽人聚居/纯厚之恩也)故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也夫是之谓
至隆(言三年之丧丧/礼之最隆盛也)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壹也未
有知其所由来者也(不知其从来喻此三年/之丧前世行之久矣)孔子曰子
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丧
(达谓自天子至于/庶人 三年问) 滕定公薨世子谓然友曰昔者
孟子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
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定公文公父也然友世/子之傅也大故大丧也)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6a 页 WYG0133-0340c.png
(事谓/丧礼)然友之邹问于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
自尽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
谓孝矣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
之丧齐疏之服饘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当时诸侯莫能行古丧礼而文公独能以此为问故孟/子善之又言父母之丧固人子之心所自尽者盖悲哀)
(之情痛疾之意非自外至宜乎文公于此有所不能自/己也但所引曾子之言本孔子告樊迟者岂曾子尝论)
(之以告其门人欤三年之丧者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故父母之丧必以三年也齐衣下缝也不缉曰)
(斩衰缉之曰齐衰疏粗也粗布也饘麋也丧礼三/日始食粥既葬乃疏食此古今贵贱通行之礼也)然友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6b 页 WYG0133-0340d.png
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
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
可且志曰丧祭从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父兄同姓老/臣也滕与鲁)
(俱文王之后而鲁祖周公为长兄弟宗之故滕谓鲁为/宗国也然谓二国不行三年之丧者乃其后世之失非)
(周公之法本然也志记也引志之言而释其意以为所/以如此者盖为上世以来有所传受虽或不同不可改)
(也然志所言本谓先王之世旧俗所传礼文小/异而可以通行者耳不谓后世失礼之甚者也)谓然友
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
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子为我问孟子然友复之邹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7a 页 WYG0133-0341a.png
问孟子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听于
冢宰歠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
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
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是在世子(不我足谓不以我满/足其意也然者然其)
(不我足之言不可他求者言当责之于己冢宰六卿之/长也歠饮也深墨甚黑色也即就也尚加也论语作上)
(古字通用偃仆也孟子言/但在世子自尽其哀而已)然友反命世子曰然是诚在
我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
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诸侯五月而/葬未葬居倚)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7b 页 WYG0133-0341b.png
(庐于中门之外居丧不言故未有命令教戒也可谓曰/知疑有阙误或曰皆谓世子之知礼也 林氏曰孟子)
(之时丧礼既坏然三年之丧恻忍之心痛疾之意出于/人心之所固有者初未尝忘也惟其溺于流俗之弊是)
(以丧其良心而不自知耳文公见孟子而闻尧舜性善/之说则固有以启发其良心矣是以至此而哀痛之诚)
(心发焉及其父兄百官皆不欲行则亦反躬自责悼其/前行之不足以取信而不敢有非其父兄百官之心虽)
(其资质有过人者而学问之力亦不可诬也及其断然/行之而远近见闻无不悦服则以人心之所同然者自)
(我发之而彼之心悦诚服亦有所不期/然而然者人性之善岂不信哉 孟子) 宰我问三年
之丧期已久矣(期周/年也)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
为乐乐必崩(恐居丧不习/而崩坏也)旧榖既没新榖既升钻燧改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8a 页 WYG0133-0341c.png
火期可已矣(没尽也升登也燧取火之木也改火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夏季取桑柘之)
(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亦一年而周也已止/也言期年则天运一周时物皆变丧至此可止也尹氏)
(曰短丧之说下愚且耻言之宰我亲学圣人之/门而以是为问者有所疑于心而不敢强焉尔)子曰食
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礼父母之丧既殡食粥粗/衰既葬疏食水饮受以成)
(布期而小祥始食菜果练冠縓缘要绖不除无食稻衣/锦之理夫子欲宰我反求诸心自得其所以不忍者故)
(问之以此而/宰我不察也)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
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此夫子之/言也旨亦)
(甘也初言女安则为之绝之之辞又发其不忍之/端以警其不察而再言汝安则为之以深责之)宰我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8b 页 WYG0133-0341d.png
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
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
(宰我既出夫子惧其真以为可安而遂行之故深探/其本而斥之言由其不仁故爱亲之薄如此也怀抱)
(也又言君子所以不忍于亲而丧必三年之故使之间/之或能反求而终得其本心也 范氏曰丧虽止于三)
(年然贤者之情则无穷也特以圣人为之中制而不敢/过故必俯而就之非以三年之丧为足以报其亲也所)
(谓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特以责宰我/之无恩欲其有以跂而及之尔 论语) 齐宣王欲
短丧公孙丑曰为期之丧犹愈于已乎(已犹/止也)孟子曰是
犹或紾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亦教之孝弟而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9a 页 WYG0133-0342a.png
已矣(紾戾也教之以孝弟之道则彼当自知兄之不可/戾而丧之不可短矣孔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
(父母之怀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所谓教之以/孝弟者如此盖示之以至情之不能已者非强之也)
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为之请数月之丧公孙丑曰若
此者何如也(陈氏曰王子所生之母厌于嫡母而不敢/终丧其傅为请于王欲使得行数月之丧)
(也时又适有此事丑问如此者是非何如按仪礼公子/为其母练冠麻衣縓缘既葬除之疑当时此礼已废或)
(既葬而未忍即/除故请之也)曰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虽加一日愈
于已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言王子欲终丧而不可/得其傅为请虽止得加)
(一日犹胜不加我前所讥乃谓夫莫之禁而自不为者/耳 此章言三年通丧天经地义不容私意有所短长)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9b 页 WYG0133-0342b.png
(示之至情则不肖者有/以企而及之矣 孟子) 丧父三年丧君三年示民不
疑也(不疑于君之尊也君无骨肉之/亲不重其服至尊不明 坊记) 天子之与后犹
父之与母也故为天王服斩衰服父之义也后服资衰
服母之义也(父母者施教令于妇子者也故其/服同资当为齐声之误也 昏义) 君之
丧所以取三年何也曰君者治辨之主也文理之原也
情貌之尽也相率而致隆之不亦可乎(治辨谓能治人/使人辨别也文)
(理法理条贯也原本也情忠诚也貌恭敬也致志也言/人所施忠敬无尽于君者则臣下相率服丧而至于三)
(年不亦/可乎)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彼君子者固有为民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10a 页 WYG0133-0342c.png
父母之说焉父能生之不能养之(养谓哺乳之/也养或为食)母能食
之不能教诲之君者已能食之矣又善教诲之者也(食/谓)
(禄廪教诲/谓制命也)三年毕矣哉(君者兼父母之恩以/三年报之犹未毕也)乳母饮食
之者也而三月慈母衣被之者也而九月君曲备之者
也三年毕乎哉(曲备谓兼/饮食衣被)得之则治失之则乱文之至
(文谓法度也治乱所/系是有法度之至也)得之则安失之则危情之至也
(情谓忠厚又使人去危/就安是忠厚之至也)两至者俱积焉以三年事之犹
未足也直无由进之耳(直但也/ 荀子) 穆公问于子思曰为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10b 页 WYG0133-0342d.png
旧君反服古与(仕焉而已者穆公/鲁哀公之曾孙)子思曰古之君子进
人以礼退人以礼故有旧君反服之礼也今之君子进
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队诸渊母为戎首不亦善乎
又何反服之礼之有(言放逐之臣不服旧君也为/兵主来攻伐曰戎首 檀弓) 子
思居卫鲁穆公卒县子使乎卫谓子思曰子虽未臣鲁
父母之国也先君宗庙在焉奈何不服子思曰吾岂爱
乎礼不得也臣而去国君不归其宗庙则为之服寄公
寓乎是国而为国服吾既无列于鲁而祭在卫吾何服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11a 页 WYG0133-0343a.png
哉是寄臣而服所寄之君则旧君无服明不二君之义
(孔丛/子) 齐宣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
(仪礼曰以道去君而未绝者服齐衰三/月王疑孟子之言太甚故以此礼为问)曰谏行言听膏
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
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
则为之服矣(导之出疆防剽掠也先于其所往称道其/贤欲其收用之也三年而后收其田禄里)
(居前此犹/望其归也)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
民有故而去则君抟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11b 页 WYG0133-0343b.png
收其田里此之谓寇雠寇雠何服之有(极穷也穷之于/其所往之国如)
(晋锢栾盈也而潘兴嗣曰孟子告齐王之言犹孔子对/定公之意也 其言有迹不若孔子之浑然也盖圣贤)
(之别如此杨氏曰君臣以义合者也故孟子为齐王深/言报施之道使知为君者不可不以礼遇其臣耳若君)
(子之自处则岂处其薄乎孟子曰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君子之言盖如此 孟子) 亲亲尊尊
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言报之所以隆/杀 丧服小记) 亲
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杀而亲毕矣(已上/亲父)
(下亲子三也以父亲祖以子亲孙五也以祖亲高祖/以孙亲玄孙九也杀谓亲益疏者服之则轻 同上)
傅曰罪多而刑五丧多而服五上附下附列也(列等比/也 服)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12a 页 WYG0133-0343c.png
(问/) 服术有六一曰亲亲二曰尊尊三曰名四曰出入
五曰长幼六曰从服(术犹道也亲亲父母为首尊尊君/为首名世母叔母之属也出入女)
(子子嫁者及在室者长幼成人及殇也/从服若夫为妻之父母妻为夫之党服)从服有六有属
(子为母/之党)有徒从(臣为君/之党)有从有服而无服(公子为其/妻之父母)
有从无服而有服(公子之妻为公/子之外兄弟)有从重而轻(夫为妻/之父母)
有从轻而重(公子之妻/为其皇姑)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名
曰轻自义率祖顺而下之至于祢名曰重一轻一重其
义然也(自犹用也率循也用恩则父母重而祖轻用义/则祖重而父母轻恩重者为之三年义重者为)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12b 页 WYG0133-0343d.png
(之齐衰然如/是也 大傅) 有从轻而重公子之妻为其皇姑(皇君/也诸)
(侯妾子之妻为其君姑齐衰/与为小君同舅不厌妇也)有从重而轻为妻之父母
(妻齐衰而夫从缌麻/不降一等言非服差)有从无服而有服公子之妻为公
子之外兄弟(谓为公子之外祖/父母从母缌麻)有从有服而无服公子
为其妻之父母(凡公子厌于君降其私亲/女君之子不降也 服问) 从服者所
从亡则己(谓若为君母之父/母昆弟从母也)属从者所从虽没也服(谓/若)
(自为己/之母党)妾从女君而出则不为女君之子服(妾为女君/之党服得)
(与女君同而今俱出女君犹为/子期妾于义绝无施服 小记) 庶子不为长子斩不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13a 页 WYG0133-0344a.png
继祖与祢故也(尊先祖之正体不二其统也言不/继祖祢则长子不必五世 同上) 庶
子不得为长子三年不继祖也(大/传) 为父后者为出母
无服无服也者丧者不祭故也(适子正体于上当/祭祀也 小记) 子
上之母死而不丧(子上孔子曾孙子思/伋之子名白其母出)门人问诸子思
曰昔者子之先君子丧出母乎曰然(礼为出母期父卒/为父后者不服耳)
子之不使白也丧之何也子思曰昔者吾先君子无所
失道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污犹杀也有隆/有杀进退如礼)伋则
安能(自予不/能及)为伋也妻者是为白也母不为伋也妻者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13b 页 WYG0133-0344b.png
是不为白也母故孔子之不丧出母自子思始也(记礼/所由)
(废非之/ 檀弓) 丧服兄弟之子犹子也盖引而进之也嫂叔
之无服也盖推而远之也(或引或推/重亲远别)姑姊妹之薄也盖
有受我而厚之者也(欲其一心于厚之者姑姊妹/嫁大功夫为妻期 同上) 四
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
(四世共高祖五世高祖昆弟/六世以外亲尽无属 大传) 绝族无移服(族昆弟之/子不相为)
(服/)亲者属也(有亲者服各以其/属亲疏 同上) 丧纪以服之轻重为
序不夺人亲也(纪犹/事也)公族之罪刑于隐者不与国人虑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14a 页 WYG0133-0344c.png
兄弟也弗吊弗为服哭于异姓之庙为忝祖远之也素
服居外不听乐私丧之也骨肉之亲无绝也(文王/世子) 弟
子为师服者弟子有君臣父子朋友之道也故生则尊
敬而亲之死则哀痛之恩深义重故为之隆服入则绖
出则否(白虎/通) 哀公问曰绅委章甫(委曲貌章/甫冠名也)有益于
仁乎孔子作色而对曰君胡然焉衰麻苴杖者志不存
乎乐非耳弗闻服使然也(家/语) 斩衰三升齐衰四升五
升六升大功七升八升九升小功十升十一升十二升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14b 页 WYG0133-0344d.png
缌麻十五升去其半有事其缕无事其布曰缌此哀之
发于衣服者也(详见丧/服制度) 斩衰何以服苴苴恶貌也所
以首其肉而见诸外也(间/传)绖也者实也(所以表哀/戚 檀弓) 或
问曰冠者不肉袒何也(怪冠衣之/相为也)曰冠至尊也不居肉
袒之体也故为之免以代之也(言身无饰者不敢冠冠/为亵尊服肉袒则著免)
(免状如冠/而广一寸)然则秃者不免伛者不袒跛者不踊非不悲
也身有锢疾不可以备礼也故曰丧礼唯哀为主矣女
子哭泣悲哀击胸伤心男子哭泣悲哀稽颡触地无容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15a 页 WYG0133-0345a.png
哀之至也(将踊先袒先免此三疾俱不踊不袒不免顾/其所以否者各为一耳击胸伤心稽颡触地)
(不踊者若此而可/或曰男女哭踊)或问曰免者以何为也(怪本所/为施也)曰不
冠者之所服也礼曰童子不缌唯当室缌缌者其免也
当室则免而杖矣(不冠者犹未冠也当室谓无父兄而/主家者也童子不杖不杖者不免当)
(室则杖而免免冠之细别以次成人也/缌者其免也言免乃有缌服也 问丧) 男子冠而妇
人笄男子免而妇人髽其义为男子则免为妇人则髽
(别男女也/ 小记) 或问曰杖者何也(怪其各/异义)曰竹桐一也故
为父苴杖苴杖竹也为母削杖削杖桐也(言所以杖者/义一也顾所)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15b 页 WYG0133-0345b.png
(用异/耳)或问曰杖者以何为也(怪所/为施)曰孝子丧亲哭泣无
数服勤三年身体病羸以杖扶病也(言得杖乃能起/也数或为时)
父在不敢杖矣尊者在故也堂上不杖辟尊者之处也
堂上不趋示不遽也此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实也礼义
之经也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矣(父在不/杖辟尊)
(者之处不杖有事不趋皆为/其感动使之忧戚也 问丧) 裘之裼也见美也吊则
袭不尽饰也(丧非所以见/美 玉藻) 玄冠不以吊者不以吉服
临人凶示助哀也(白虎/通) 凡见人无免绖虽朝于君无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16a 页 WYG0133-0345c.png
免绖唯公门有税齐衰传曰君子不夺人之丧亦不可
夺丧也(见人谓行求见人也无免绖绖重也税犹免也/古者说或作税有免齐衰谓不杖齐衰也于公)
(门有免齐衰则大功/有免绖也 服问) 男子除乎首妇人除乎带男子
何为除乎首也妇人何为除乎带也男子重首妇人重
(详见变除练/受服除服章) 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此之
谓不知务(孟/子)
 
 
礼书纲目 卷二十二 第 16b 页 WYG0133-0345d.png
 
 
 
 
 
 
 
 礼书纲目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