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礼书 卷一百四十八
礼书 卷一百四十八 第 1a 页 WYG0130-083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书卷一百四十八
           宋 陈祥道 撰
  丧期
 易系辞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
 树丧期无数书称尧之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
 海遏密八音而丧服精粗之制于经无见然则有丧
 无期有期无服皆心丧而已后世渐文故为冠绖衰
礼书 卷一百四十八 第 1b 页 WYG0130-0836b.png
 裳带屦以饰之于是有斩齐功缌袒免之等三年期
 九月七月三月之别然后情文称而恩义立矣盖丧
 服之制上取象于天下取法于地中取则于人故再
 期之丧三年期之丧二年九月七月之丧三时五月
 之丧二时三月之丧一时远者象闰近者象时则凡
 在天地之间者有变易矣此丧服所以立中制节也
 孔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则三年之丧
 固孝子之所以自尽也宰予欲短之曰旧谷既没新
礼书 卷一百四十八 第 2a 页 WYG0130-0836c.png
 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已久矣而孔子非之则至亲不
 可以期断也荀卿与三年问皆谓至亲以期断而以
 三年为加隆如此则是期为丧之尽而三年为礼之
 加也与孔子之说戾矣礼曰太古冠布齐则缁之郑
 氏谓冠即白布冠今丧冠也然则太古之冠吉凶同
 色其服又可知也
 衣服升数
  斩衰
礼书 卷一百四十八 第 2b 页 WYG0130-0836d.png
 正服(三/升)义服(三升/有半)(六/升)受衰(六/升)(七/升)
  齐服
 降服(四/升)正服(五/升)义服(六/升)(七/升)受衰(七/升)(八/升)
  大功
 降服(七/升)正服(八/升)义服(九/升)(十/升)受衰(十/升)(十一/升)
  小功
 降服(十/升)正服(十二/升)(十三/升)
  缌麻
礼书 卷一百四十八 第 3a 页 WYG0130-0837a.png
 十五升(抽其/半)小功缌麻(冠升同/无受)
  旧说斩衰
 正服(三/升)义服(三升/有半)(六/升)受衰(六/升)(七/升)
  齐衰
 降服衰(四/升)(七/升)受衰(七/升)(八升父为母/伸三年服)
 正服衰(五/升)(八/升)受衰(八/升)(九升父在/比服期)
 义服衰(六/升)(九/升)受衰(九/升)(十/升)
  大功
礼书 卷一百四十八 第 3b 页 WYG0130-0837b.png
 降服衰(七/升)(十/升)受衰(十/升)(十一/升)
 正服衰(八/升)(十/升)受衰(十/升)(十一/升)
 义服衰(九/升)(十一/升)受衰(十二/升)(十二/升)
  小功
 降服(十/升)冠升同 无受
 正服(十一/升)冠升同 无受
 义服(十二/升)冠升同 无受
  缌麻
礼书 卷一百四十八 第 4a 页 WYG0130-0837c.png
 十五升抽其半(十五升千二百缕抽其半六百缕缕/之细如麻朝服而数则半之丧服曰)
 (有事其缕/无事其缌)同冠升同 无受
服有降有正有义而其别有升数其变有有受无受(八/十)
 (一缕为升或言八十缕为宗布簏者升数少细者升/数多郑氏改升为登不必然也大夫已上虞卒哭异)
 (月故既虞则受士虞卒/哭同月故卒哭即受)间传于丧服斩衰少一等而
 无三升有半齐衰多二等而有五升六升大功多一
 等而有七升小功多一等而有十二升盖斩衰三升
 正服也三升有半义服也齐衰四升降服也五升正
礼书 卷一百四十八 第 4b 页 WYG0130-0837d.png
 服也六升义服也大功七升降服也八升正服也九
 升义服也小功十升降服也十一升正服也十二升
 义服也齐衰大功之冠其受也缌麻小功之衰其冠
 也则大功以上以其冠为受而冠衰升数异小功以
 下以其衰为冠而衰冠升数同丧服斩衰三升三升
 有半其冠同六升以其冠为受受冠七升则始丧衰
 异而冠同及受则冠衰皆同是丧之别尤严于衰而
 衰之别尤严于始也由是推之齐衰四升冠七升受
礼书 卷一百四十八 第 5a 页 WYG0130-0838a.png
 冠八升则四升五升六升之衰其冠同七升受则衰
 同七升冠同八升矣大功八升若九升小功十升若
 十一升盖大功用小功之衰为冠小功用大功之冠
 为衰则大功七升八升九升而冠同十升受衰同十
 升而冠同十一升此丧服重轻之节然也何则丧服
 斩衰备举义正齐衰举上大功举中下小功举上中
 其文错出互见则斩衰二衰同冠而齐衰大功可知
 矣斩衰二受同冠衰而齐衰大功又可知矣先儒以
礼书 卷一百四十八 第 5b 页 WYG0130-0838b.png
 齐衰正服而下冠受之说不见于经于是谓正服衰
 五升冠八升受衰八升义服衰六升冠九升受衰九
 升冠十升冠大功降服衰七升冠十升受衰十升冠
 十一升正服衰八升冠十升受衰十升冠十一升义
 服九升冠十一升受衰十一升冠十二升自大功降
 服以上之冠去衰常三等受冠去衰常一等大功正
 服义服之冠去衰二等受冠去衰亦一等其铢铢而
 第之可谓详矣然与斩衰之例不同以为不同耶至
礼书 卷一百四十八 第 6a 页 WYG0130-0838c.png
 大功降正又异衰同冠而二受亦同冠衰是其说自
 惑也考之于经冕弁尊而衣服卑尊者常少卑者常
 多故王之大裘衮服同冕后之三翟同副吊服三衰
 同弁绖降义正之三衰同冠乃礼意也服重者冠衰
 相远服轻者冠衰相近至轻者冠衰同故斩衰之冠
 去衰三等齐衰之冠去衰一等小功缌之冠与衰同
 等此礼之差也
  斩衰制
礼书 卷一百四十八 第 6b 页 WYG0130-0838d.png
 斩衰先斩布而后制故言斩衰者斩先衰疏衰先制
 而后缉故言疏衰者衰先齐春秋传曰斩然在衰绖
 之中杂记曰三年之丧如斩期之丧如剡则斩者其
 痛甚剡其哀杀也(齐衰不杖章传曰父母长子妻服/斩母不服斩而亦云斩者以其服)
 (三年而并/言之也)丧礼齐衰而下各有降正义之三服斩衰
 则正义二服而已齐衰月数不斩衰则一于三年而
 已斩衰皆绞带菅屦特公卿大夫之众臣为其君布
 带绳屦以其厌于天子诸侯故也曾子曰哭泣之哀
礼书 卷一百四十八 第 7a 页 WYG0130-0839a.png
 齐斩之情饘粥之食孟子曰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饘
 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杂记曰端衰丧
 车无等则父母之服贵贱一也然杂记又曰大夫为
 其父母兄弟之未为大夫者之丧服如士服士为其
 父母之为大夫者之丧服如士服春秋之时齐晏桓
 子卒(襄十七/年左)晏婴粗缞斩苴绖带杖菅屦食粥居倚
 庐寝苫枕草其老曰非丈夫之礼也曰唯卿为大夫
 郑氏曰此平仲之谦也言已非大夫故为父服士服
礼书 卷一百四十八 第 7b 页 WYG0130-0839b.png
 耳粗衰斩者其缕齐斩之间谓缕如三升半不缉也
 斩衰以三升为正微细焉则属于粗然则士与大夫
 为父服异者有粗衰斩枕草矣其为母五升缕而四
 升为兄弟六升缕而五升乎大功已下大夫士服同
 此盖周衰礼变而齐之服于是有等故大夫以尊而
 伸服斩衰枕草士以卑而屈服齐衰枕草而已礼记
 或记先王或记末世其可以末世之事而论先王之
 时哉郑氏以此为真先王之礼宜乎王肃之所攻也
礼书 卷一百四十八 第 8a 页 WYG0130-0839c.png
  齐衰制
 疏者粗也斩衰固粗矣不曰疏者粗不足以言之也
 (竹笄不言恶栉笄/言恶笄与此同意)齐衰言粗大功小功言功缌麻言
 缌则小功渐著而缌又加密矣疏屦亦谓之疏者此
 犹周礼所谓疏材之疏异乎疏衰之疏也父在为母
 期父卒为母三年皆疏衰齐则父卒犹以馀尊所厌
 得伸三年而不得伸斩也若父丧未除而母卒不特
 馀尊在焉犹服期而不得三年也内则曰女子二十
礼书 卷一百四十八 第 8b 页 WYG0130-0839d.png
 而嫁有故二十三而嫁郑氏曰故谓父母之丧言二
 十三而嫁非止一丧也何则二十而服父丧未阕而
 服母三年则是二十四而嫁矣服父而已再期而大
 祥则是二十二而嫁矣以是知其父丧未阕犹为母
 期也子虽为母期犹心丧三年传曰父必三年而后
 娶达子之志则子之心丧可知矣晋叔向曰王者三
 年之丧二谓太子与穆后也王为后期而云三年丧
 者达子之志也先儒谓父在为母齐衰五升冠八升
礼书 卷一百四十八 第 9a 页 WYG0130-0840a.png
 既虞受衰八升冠九升父卒为母齐衰四升冠七升
 既虞受衰七升冠八升丧服记曰齐衰四升冠七升
 间传亦曰为母既虞受衰七升盖自父卒言之其说
 是也
  丧服祥禫月日
 期之丧十三月大祥十五月禫而祥禫间月则三年
 之丧二十五月大祥二十七月禫而祥禫间月可知
 也聘礼士中曰禽二双学记中年考校小记中一以
礼书 卷一百四十八 第 9b 页 WYG0130-0840b.png
 上而祔玉藻士中武皆以中为间则士虞间传所谓
 中月者其为间月可知也戴德丧服变除礼二十五
 月大祥二十七月而禫郑氏据以为说盖得之矣王
 肃之徒以记云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又云祥而
 缟是月禫徙月乐祥之日鼓素琴夫子既祥三日而
 弹琴十日而成笙歌鲁人朝祥而暮歌孔子曰踰月
 则善于是谓二十五月大祥其月为禫二十六月作
 乐是不知所谓是月乐者所以𤼵下文而不系于上
礼书 卷一百四十八 第 10a 页 WYG0130-0840c.png
 也语曰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而文无所系孰谓是月
 禫云者乃祥月乎果禫在祥月应曰月中而禫不可
 谓之中月也孟献子禫县而不乐然则所谓徙月乐
 者以备县也若弹琴瑟笙歌间作而不县既祥为之
 可也春秋文公二年冬公子遂如齐纳币僖公之丧
 至文公二年冬适二十六月左氏曰纳币礼也而公
 羊议其丧娶则公羊亦以三年之丧二十七月而除
 与郑氏之说合矣然则丧大记云禫而从御吉祭而
礼书 卷一百四十八 第 10b 页 WYG0130-0840d.png
 复寝间传云大祥居复寝间何也孔颖达曰大祥去
 垩室复殡宫之寝则禫而复寝者复平居之寝也
 
 
 
 
 
 礼书卷一百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