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礼书 卷六十二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1a 页 WYG0130-038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书卷六十二
            宋 陈祥道 撰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2a 页 WYG0130-0385c.png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2b 页 WYG0130-0385d.png
  大宗小宗
丧服小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五世
而迁之宗宗其继高祖者也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
尊祖故敬宗敬宗所以尊祖祢也大传曰别子为祖继
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
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
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有小
宗而无大宗者有大宗而无小宗者有无宗亦莫之宗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3a 页 WYG0130-0386a.png
者公子是也公子有宗道公子之公为其士大夫之庶
者宗其士大夫之适者公子之宗道也曲礼曰支子不
祭祭必告于宗子文王世子曰五庙之孙祖庙未毁虽
为庶人冠取妻必告死必赴练祥则告宜吊不吊宜免
不免有司罚之至于赗赙承含皆有正焉小记曰支子
不祭明其宗也内则曰适子庶子祗事宗子宗妇虽贵
富不敢以贵富入宗子之家虽众车徒舍于外以寡约
入子弟犹归器衣服裘衾车马则必献其上而后敢服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3b 页 WYG0130-0386b.png
用其次也若非所献则不敢以入宗子之门不敢以贵
富加于父兄宗族若富则具二牲献其贤者于宗子夫
妇皆齐而敬宗焉终事而后敢私祭曾子问孔子曰宗
子虽七十无主妇非宗子虽无主妇可也曾子问曰宗
子为士庶子为大夫其祭也如之何孔子曰以上牲祭
于宗子之家祝曰孝子某为介子某荐其常事若宗子
有罪居于他国庶子为大夫其祭也祝曰孝子某使介
子某执其常事其辞于宾曰宗兄宗弟宗子在他国使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4a 页 WYG0130-0386c.png
某辞曾子问曰宗子去在他国庶子无爵而居者可以
祭乎孔子曰祭哉请问其祭如之何孔子曰望墓而为
坛以时祭若宗子死告于墓而后祭于家宗子死称名
不言孝身没而巳子游之徒有庶子祭者以此若义也
今之祭者不首其义故诬于祭也孔子曰宗子为殇而
死庶子弗为后也其吉祭特牲祭殇不举肺无肵俎无玄
酒不告利成是谓阴厌凡殇与无后者祭于宗子之家
当室之白尊于东房是谓阳厌昏礼记曰女子许嫁称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4b 页 WYG0130-0386d.png
字祖庙未毁教于公宫三月若祖庙巳毁则于宗室周
礼太宰宗以族得民大宗伯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
小宗伯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其正室皆谓之门子瞽
矇掌讽诵诗世奠系(谓帝系诸侯即/大夫世本之属)小史掌邦国之志
奠系世辨昭穆诸子掌国子之倅(公卿大夫/士之副贰)仪礼丧服
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传曰何以期也不贰斩也特重
于大宗者降其小宗也为人后者孰后后大宗宗也曷
为后大宗尊之统也禽兽知母而不知父野人曰父母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5a 页 WYG0130-0387a.png
何算焉都邑之士则知尊祢矣大夫及学士则知尊祖
矣诸侯及其大祖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尊者尊统
上卑者尊统下大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收族者也不
可以绝故族人以支子后大宗也适子不得后大宗女
子子为昆弟之为父后者何以亦期也妇人虽在外必
有归宗曰小宗故服期也丈夫妇人为宗子宗子之母
妻传曰何以服齐衰三月也尊祖也尊祖故敬宗敬宗
者尊祖之义也宗子之母在则不为宗子之妻服也大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5b 页 WYG0130-0387b.png
夫为宗子何以服齐衰三月也大夫不敢降其宗也诸
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不得祢先君公子之子称公孙公
孙不得祖诸侯此自卑别于尊者也若公之子孙有封
为国君者则世世祖是人也不祖公子此自尊别于卑
者也是故始封之君不臣诸父昆弟封君之子不臣诸
父而臣昆弟封君之孙尽臣诸父昆弟诗曰宗子维城
又曰大宗维翰
 百夫无长不散则乱一族无宗不离则疏先王因族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6a 页 WYG0130-0387c.png
 以立宗敬宗以尊祖故吉凶有以相及有无得以相
 通尊卑有分而不乱亲疏有别而不贰(仪礼所谓不/贰斩之类)
 贵贱有系而不间(文王世子曰虽为/庶人冠取妻必告)然后一宗如出
 乎一族一族如出乎一家一家如出乎一人此礼俗
 所以刑而人伦所以厚也盖公子不得祢先君故为
 别子而继别者族人宗之为大宗远虽至于绝属犹
 为之服齐衰三月母妻亦然庶子不得祭祖故诸兄
 弟宗之为小宗以其服服之大宗远祖之正体则一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6b 页 WYG0130-0387d.png
 而巳小宗高祖之正体其别有四则继祢者兄弟宗
 之继祖者从兄弟宗之继曾祖者从祖兄弟宗之继
 高祖者族兄弟宗之四世则亲尽属绝而不为宗矣
 然言继别为宗又言继别子之所自出者言继祢为
 小宗又言宗其继高祖者则继别者别子之子也继
 别子之所自出者即别子也继祢者庶子之子也继
 高祖者五世之孙也继祢言其始继高祖言其终继
 别言其宗继别子之所自出言其祖经言继别子之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7a 页 WYG0130-0388a.png
 所自出而孔颖达言别子之所由出然则别子所由
 出即国君也其可宗乎榖梁曰燕周之分子也分子
 即别子也然别子不特公子而巳有来自他邦而为
 卿大夫者亦谓之别子有起于民庶而为卿大夫者
 亦谓之别子
  有小宗而无大宗
  有大宗而无小宗
  有无宗亦莫之宗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7b 页 WYG0130-0388b.png
 诸侯之公子上不得宗君下未为后世之宗必有以
 统之故有三者之宗道也君无适昆弟使庶昆弟一
 人为宗统公子礼如小宗故曰有小宗而无大宗君
 有适昆弟使之为宗以统公子不复立庶昆弟为宗
 故曰有大宗而无小宗公子一而巳无公子可宗亦
 无公子宗之故曰有无宗亦莫之宗仪礼曰都邑之
 士则知尊祢学士大夫则知尊祖记曰公子之公为
 其士大夫之庶者宗其大夫之嫡者荀卿曰大夫士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8a 页 WYG0130-0388c.png
 有常宗左传曰大夫有贰宗盖由士以上莫不知尊
 祖祢知尊祖祢则尊者常宗当其为宗则宗子统族
 人于外主妇统族妇于内死虽殇也必丧以成人齿
 虽七十也主妇不可阙居虽异邦也正祭不可举妻
 死虽母在也禫不可屈尊与出嫁者不敢降其服贤
 者不敢干其任贵者不敢擅其祭众车徒不敢以入
 其门凡以尊正统而一人之情也惟其疾与不肖然
 后易之故史朝言孟絷非人也将不列于宗贺循言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8b 页 WYG0130-0388d.png
 奸回淫乱则告庙而立其次凡此特义之权耳非其
 所得巳者也方周之盛时宗族之法行故常棣行苇
 之美作于上角弓頍弁之刺不闻于下以此治国而
 国有伦以此系民而民不散则宗子之于天下岂小
 补哉及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
 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
 之道浸淫后世袭以为俗而时君所以统驭之者特
 服纪之律而巳间有纠合宗族一再传而不散者则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9a 页 WYG0130-0389a.png
 人异之以为义门此名生于不足欤
  辨嫡上
 子服父三年父以尊降服子期而长子三年以其传
 重也孙服祖期祖以尊降服孙大功而服适孙期亦
 以其传重也若适子在而适孙死则祖亦服大功以
 其有适子者无适孙也适子不在而祖死则适孙亦
 服三年以其无适子者适孙承其服也然则古者父
 死立适子适子死立适孙上以后先祖下以收族人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9b 页 WYG0130-0389b.png
 谓之大宗大宗不可以绝故无子则族人以支子后
 之凡以尊正统而重适嗣也春秋左氏传曰太子有
 母弟则立之无则立长年钧择贤义钧则卜又曰王
 后无嫡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以谓太子死
 而无后则立嫡子之母弟以其犹出于嫡室也无母
 弟则立庶长以其不得巳而立妾子之长也立妾子
 之长则无间于贵贱公羊曰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
 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何休曰礼嫡夫人无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10a 页 WYG0130-0389c.png
 子立右媵子右媵无子立左媵子左媵无子立嫡侄
 娣子嫡侄娣无子立右媵侄娣子右媵侄娣无子立
 左媵侄娣子不识何据云然耶夫嫡室所以配君子
 奉祭祀者也媵与侄娣所以从嫡室广继嗣者也故
 内则以冢子母弟为嫡子书以母弟与王父同其重
 则太子死而无后立太子之母弟可也均妾庶也而
 立其母之贵者可乎左氏曰非嫡嗣何必娣之子又
 曰王不立爱公卿无私盖言此也礼言为后者四有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10b 页 WYG0130-0389d.png
 正体而不传重嫡子有罪疾是也有传重而非正体
 庶孙为后是也有体而不正庶子为后是也有正而
 不体嫡孙为后是也然传至嫡孙嫡孙无后则必立
 嫡孙之弟犹太子之母弟也礼谓族人以支子后之
 盖自其无弟者言之也今令文诸王公侯伯子男皆
 子孙承嫡者传袭若无嫡子及有罪疾立嫡孙无嫡
 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
 孙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孙曾孙以下准此若然是无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11a 页 WYG0130-0390a.png
 嫡孙则舍嫡孙母弟而上取嫡子之兄弟无嫡曾孙
 则舍嫡曾孙母弟而上取嫡孙之兄弟嫡子之子宜
 立而不立嫡子之兄弟不宜立而立之是绝正统而
 厚旁支矣与礼大宗不可绝云不亦异乎
  辨嫡下
 木之正出为本旁出为枝子之正出为嫡旁出为庶
 故伐枝不足以伤木伐其本则木毙矣废庶不足以
 伤宗废其嫡则宗绝矣本固而枝必茂嫡立而庶必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11b 页 WYG0130-0390b.png
 宁此天地自然之理也先王知其然于是贵嫡而贱
 庶使名分正而不乱争夺息而不作故子生则冢子
 接以太牢庶子少牢冢子未食而见庶子巳食而见
 冠则嫡子于阼阶庶子于房外死则嫡子斩庶子期
 其礼之重轻隆杀如此岂有他哉以其传重与不传
 重故也礼曰庶子不祭祖明其宗也又曰庶子不祭
 祢明其宗也史曰父不祭于支庶之宅君不祭于臣
 仆之家此嫡庶之分不可不辨也昔公仪仲子舍孙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12a 页 WYG0130-0390c.png
 立子而檀弓吊以免司寇惠子舍嫡立庶而子游吊
 以麻衰皆重其服以讥之欲其辨嫡庶之分而巳春
 秋之时宋宣公舍子与夷立弟穆公穆公又舍子冯
 立与夷而与夷卒于见杀莒纪公黜太子仆爱季佗
 而卒于召祸晋献公杀世子申生立奚齐而卒以乱
 晋齐灵公废太子光立公子牙而卒以乱齐盖嫡一
 而巳立之足以尊正统而一人之情庶则众矣立之
 则乱正统而启觊觎之心宋莒齐晋之君不察乎此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12b 页 WYG0130-0390d.png
 每每趋祸良可悼也或曰易言大君有命开国承家
 礼言子以驭其幸则人君之于臣其所以立者无嫡
 庶之间耳然考之于古鲁武公以括与戏见宣王宣
 王立戏仲山甫曰天子立诸侯而建其少是教逆也
 王卒立之其后鲁人杀懿公而立括则鲁之祸宣王
 为之也古之所谓开国承家者犹之别子为祖也为
 祖而不为宗则其所立者非为传袭其先也果使之
 传袭其先而不以嫡长则宣王巳事之验可不鉴哉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13a 页 WYG0130-0391a.png
  姓族氏
 诗曰振振公姓振振公族书曰锡土姓国语曰司商
 协民姓左氏称众仲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
 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
 有官族邑亦如之周语曰伯禹疏川导滞钟水丰物
 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尧赐禹姓/曰姒封之)
 (于/夏)谓其能以嘉祉富生物也祚四岳国命为侯伯赐
 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13b 页 WYG0130-0391b.png
 民人也姓非天子不可以赐而氏非诸侯不可以命
 姓所以系百世之正统氏所以别子孙之旁出族则
 氏之所聚而巳然氏亦可以谓之姓故大传言系之
 以姓又言庶姓别于上则氏庶姓一也氏又可以谓
 之族故羽父为无骇请族隐公命以为展氏则氏族
 一也盖别姓则为氏即氏则有族族无不同氏氏有
 不同族故八元八凯出于高阳氏高辛氏而谓之十
 六族是氏有不同族也商氏条氏徐氏之类谓之六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14a 页 WYG0130-0391c.png
 族陶氏施氏之类谓之七族宋之华氏谓之戴族向
 氏谓之桓族是族无不同氏也古者或氏于国则齐
 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官则司马司徒氏
 于爵则王孙公孙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
 门北郭氏于志则三乌五鹿氏于事则巫乙匠陶而
 受姓命氏粲然众矣秦兴灭学而周官小史之职于
 是系世昭穆失其本宗及汉司马迁约世本修史记
 因周谱明世家乃知姓氏之所由出至晋贾弼有姓
礼书 卷六十二 第 14b 页 WYG0130-0391d.png
 氏簿状贾希镜有姓氏要状唐李素有肉谱柳冲有
 姓系录而路敬韦述之徒传述不一推叙昭穆使不
 相乱婚姻得之而有别亲疏得之而有属则姓氏之
 学其可忽哉国语曰教之世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
 以怵惧其动则姓氏又可以示天下后世之劝戒也
 
 
 礼书卷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