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二 第 1a 页 WYG0130-018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书卷三十二
宋 陈祥道 撰
礼书卷三十二
宋 陈祥道 撰
卷三十二 第 2a 页 WYG0130-0188a.png
卷三十二 第 3a 页 WYG0130-0188c.png
卷三十二 第 4a 页 WYG0130-0189a.png
禹贡五服(自甸至荒/五千里)
书益稷曰弼成五服至于五千禹贡曰五百里甸服百
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
里米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五
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五百里要服
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
周九服(五千五/百里)
书益稷曰弼成五服至于五千禹贡曰五百里甸服百
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
里米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五
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五百里要服
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
周九服(五千五/百里)
卷三十二 第 4b 页 WYG0130-0189b.png
周礼大司马以九畿之籍施邦国之政职方千里曰国
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又
其外方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畿又其
外方五百里曰卫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畿又其外
方五百里曰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畿又其外方
五百里曰蕃畿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
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
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
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又
其外方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畿又其
外方五百里曰卫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畿又其外
方五百里曰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畿又其外方
五百里曰蕃畿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
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
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
卷三十二 第 5a 页 WYG0130-0189c.png
其外方五百里曰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又其
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服又其外
方五百里曰蕃服行人邦畿方千里其外方五百里谓
之侯服岁一见其贡祀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甸服
二岁一见其贡嫔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男服三岁
一见其贡器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采服四岁一见
其贡服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卫服五岁一见其贡
材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要服六岁一见其贡货物
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服又其外
方五百里曰蕃服行人邦畿方千里其外方五百里谓
之侯服岁一见其贡祀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甸服
二岁一见其贡嫔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男服三岁
一见其贡器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采服四岁一见
其贡服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卫服五岁一见其贡
材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要服六岁一见其贡货物
卷三十二 第 5b 页 WYG0130-0189d.png
九州之外谓之蕃国世一见各以其所贵宝为贽国语
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
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
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有不祭则
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
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乎有刑不祭
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
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文告之词布令陈词而又不
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
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
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有不祭则
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
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乎有刑不祭
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
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文告之词布令陈词而又不
卷三十二 第 6a 页 WYG0130-0190a.png
至则增修于德而无勤兵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
荀子曰诸夏之国同服同义蛮夷戎狄之国同服不同
制封内甸服封外侯服至荒服终王(已上与国/语周纪同)夫是之
谓视形势而制械用称远近而等贡献是王者之事也
王制曰千里之内曰畿甸千里之外曰采曰流注甸者
服治田出谷税采者九州之内地取其美物以当谷税
夏之服甸侯绥要荒(周语曰邦内甸服又曰先王规方/千里以为甸服王制千里之内曰)
(甸/)自甸至荒凡五服服五百里则面二千五百里矣面
荀子曰诸夏之国同服同义蛮夷戎狄之国同服不同
制封内甸服封外侯服至荒服终王(已上与国/语周纪同)夫是之
谓视形势而制械用称远近而等贡献是王者之事也
王制曰千里之内曰畿甸千里之外曰采曰流注甸者
服治田出谷税采者九州之内地取其美物以当谷税
夏之服甸侯绥要荒(周语曰邦内甸服又曰先王规方/千里以为甸服王制千里之内曰)
(甸/)自甸至荒凡五服服五百里则面二千五百里矣面
卷三十二 第 6b 页 WYG0130-0190b.png
二千五百里则为方五千里矣(书曰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周之服侯
甸男采卫蛮夷镇蕃自侯至蕃凡九服服五百里则面
二千七百五十里矣面二千七百五十里则为方五千
五百里矣盖夏服先甸后侯而甸即畿也周服先侯后
甸而畿非侯也夏之侯以当周之侯甸而绥以当周之
男采周之卫蛮以当夏之要而夷镇以当夏之荒特蕃
服在禹贡之外然则周之斥大中国不过增夏五百里
而已书曰弼成五服至于五千此夏五服之域也东渐
甸男采卫蛮夷镇蕃自侯至蕃凡九服服五百里则面
二千七百五十里矣面二千七百五十里则为方五千
五百里矣盖夏服先甸后侯而甸即畿也周服先侯后
甸而畿非侯也夏之侯以当周之侯甸而绥以当周之
男采周之卫蛮以当夏之要而夷镇以当夏之荒特蕃
服在禹贡之外然则周之斥大中国不过增夏五百里
而已书曰弼成五服至于五千此夏五服之域也东渐
卷三十二 第 7a 页 WYG0130-0190c.png
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此夏五服之外也孔安
国司马迁王肃之徒其说皆然特郑康成谓尧之旧制
服五百里及禹辅而成之服加五百里则面相距为方
万里故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是不知经传
凡言万国者举盈数也孔颖达谓地理志言汉之土境
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其言
山川不出禹贡之域而数不同者直而计之以鸟迹曲
而量之以人迹异耳此说是也王制曰西不尽流沙东
国司马迁王肃之徒其说皆然特郑康成谓尧之旧制
服五百里及禹辅而成之服加五百里则面相距为方
万里故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是不知经传
凡言万国者举盈数也孔颖达谓地理志言汉之土境
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其言
山川不出禹贡之域而数不同者直而计之以鸟迹曲
而量之以人迹异耳此说是也王制曰西不尽流沙东
卷三十二 第 7b 页 WYG0130-0190d.png
不尽东海南不尽衡山北不尽常山凡四海之内断长
补短方三千里此盖汉儒记六国之时地域然也然则
康成之误不特禹贡而已其言夏衰夷蛮戎狄内侵国
数损少商汤承之中国方三千里周公复唐虞之旧域
要服之内方七千里者四十九其一为畿内馀四十八
八州各方千里者六设法一州方五百里不过四方四
百里者不过六方三百里者不过十一方二百里者不
过二十五馀方百里者谓之小国又馀方百里者四十
补短方三千里此盖汉儒记六国之时地域然也然则
康成之误不特禹贡而已其言夏衰夷蛮戎狄内侵国
数损少商汤承之中国方三千里周公复唐虞之旧域
要服之内方七千里者四十九其一为畿内馀四十八
八州各方千里者六设法一州方五百里不过四方四
百里者不过六方三百里者不过十一方二百里者不
过二十五馀方百里者谓之小国又馀方百里者四十
卷三十二 第 8a 页 WYG0130-0191a.png
一附庸地也然职方之法盖兼附庸言之安有四十六
国之外复有百里者四十一为附庸乎周之设法州建
百四十六国而附庸在焉王制州二百一十国诸侯之
附庸不与非周制也王制言凡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
里州建百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里之国
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国名山大泽不以封其馀以为
附庸閒田八州州二百一十国天子之县内方百里之
国九七十里之国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国六十有三凡
国之外复有百里者四十一为附庸乎周之设法州建
百四十六国而附庸在焉王制州二百一十国诸侯之
附庸不与非周制也王制言凡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
里州建百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里之国
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国名山大泽不以封其馀以为
附庸閒田八州州二百一十国天子之县内方百里之
国九七十里之国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国六十有三凡
卷三十二 第 8b 页 WYG0130-0191b.png
九十三国名山大泽不以朌其馀以禄仕以为閒田然
后总之以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天子之元士诸侯
之附庸不与则一代之礼也康成以八州州二百一十
国为商礼以天子之县内九十三国为夏礼惑矣天子
之地或曰甸或曰畿曰圻或曰县曰寰而后世犹有县
官之称孰谓畿独施于商周而县独施于夏乎康成溺
于禹会万国之说尝曰夏县内四百国又曰夏县内九
十三国是自戾也
后总之以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天子之元士诸侯
之附庸不与则一代之礼也康成以八州州二百一十
国为商礼以天子之县内九十三国为夏礼惑矣天子
之地或曰甸或曰畿曰圻或曰县曰寰而后世犹有县
官之称孰谓畿独施于商周而县独施于夏乎康成溺
于禹会万国之说尝曰夏县内四百国又曰夏县内九
十三国是自戾也
卷三十二 第 9a 页 WYG0130-0191c.png
侯国及采邑贡赋之法
大司徒诸公之地其食者半侯伯之地其食者三之一
子男之地其食者四之一郑司农以食者半为半入于
公半入于王三之一为一入于侯伯二入于王则大国贡
轻小国贡重康成以食者半为王食其半三之一为王
食其一则大国贡重小国贡轻然春秋传曰天子班贡
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甸服也由此
言之以为大国贡轻则异夫列尊贡重矣以为小国贡
大司徒诸公之地其食者半侯伯之地其食者三之一
子男之地其食者四之一郑司农以食者半为半入于
公半入于王三之一为一入于侯伯二入于王则大国贡
轻小国贡重康成以食者半为王食其半三之一为王
食其一则大国贡重小国贡轻然春秋传曰天子班贡
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甸服也由此
言之以为大国贡轻则异夫列尊贡重矣以为小国贡
卷三十二 第 9b 页 WYG0130-0191d.png
轻则又有卑而贡重矣二者之说皆非周制郑氏又谓
采地食者皆四之一百里之国凡四都而王税以一都
王十里之国凡四县王税以一县二十五里之国凡四
甸王税以一甸不知何据而言也然则所谓食者半则
食不食之地各半也其食者三之一则不食之地二食
之地一也其食者四之一则不食之地三食之地一也
先王制地不必其实如此盖以德尊者国大而禄重故
其地美德卑者国小而禄轻故其地恶于是要其大率
采地食者皆四之一百里之国凡四都而王税以一都
王十里之国凡四县王税以一县二十五里之国凡四
甸王税以一甸不知何据而言也然则所谓食者半则
食不食之地各半也其食者三之一则不食之地二食
之地一也其食者四之一则不食之地三食之地一也
先王制地不必其实如此盖以德尊者国大而禄重故
其地美德卑者国小而禄轻故其地恶于是要其大率
卷三十二 第 10a 页 WYG0130-0192a.png
而为之法耳然则所谓食不食者非制贡之数也此与
大司马上地食者三之二中地食者半下地食三之一
司勋凡颁赏地三之一食其受地之法同
赋税征敛之辨
周官司书言赋而终之以凡税敛掌交言九税而馀官
言九赋司徒言征而继之以赋载师言征亦终之以赋
则征赋者税敛之总名征税者赋之别称敛者赋征税
之事而已荀卿曰刀布之敛田野之税关市之征此又
大司马上地食者三之二中地食者半下地食三之一
司勋凡颁赏地三之一食其受地之法同
赋税征敛之辨
周官司书言赋而终之以凡税敛掌交言九税而馀官
言九赋司徒言征而继之以赋载师言征亦终之以赋
则征赋者税敛之总名征税者赋之别称敛者赋征税
之事而已荀卿曰刀布之敛田野之税关市之征此又
卷三十二 第 10b 页 WYG0130-0192b.png
对言之然也周法邦中之赋则园廛二十而一四郊之
赋则近郊十一远郊二十而三邦甸家削邦县邦都之
赋皆无过十二若夫关市山泽之赋盖十一而已凡此
非出于口率也郑康成释太宰谓赋口率出泉也今之
算泉或谓之赋然算泉之法特出于后世先王之时无
有也卿大夫以岁时登其夫家之众寡辨其可任者国
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
征之者役之也与礼记所谓征于乡征于学之征同义
赋则近郊十一远郊二十而三邦甸家削邦县邦都之
赋皆无过十二若夫关市山泽之赋盖十一而已凡此
非出于口率也郑康成释太宰谓赋口率出泉也今之
算泉或谓之赋然算泉之法特出于后世先王之时无
有也卿大夫以岁时登其夫家之众寡辨其可任者国
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
征之者役之也与礼记所谓征于乡征于学之征同义
卷三十二 第 11a 页 WYG0130-0192c.png
康成亦以征之为口率非是
卷三十二 第 11b 页 WYG0130-0192d.png
礼书卷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