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五
卷二十五 第 1a 页 WYG1313-029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学馀堂文集卷二十五

  翰林院侍读施闰章撰

  杂著 (颂 露布 说 议 铭 赞)

  仁寿颂

  斗维表瑞沙麓毓灵应符协运圣善笃生紫气属天黄
云覆庭正位璇宫体撰坤宁巍巍

  烈祖是毗是辅仁洽朔方化行东土曰维是时喾妃尧
卷二十五 第 1b 页 WYG1313-0299b.png
母母仪万国诞育

  圣子底定方夏混一文轨天作寿母再翼我

  皇内总阴教外绥遐荒迈隆炎汉俪盛陶唐曰维于今
太任太姜历勤

  皇家三世有耀淑慎其仪重累显号春温秋肃克矜
嚬笑谓兵犹火民鲜宁宇毋屠毋掠务予安堵

  皇帝曰俞廷诫方虎惟敌是求绥我士女岁比荐饥尤
廑轸怜活我遗孑毋俾播迁

卷二十五 第 2a 页 WYG1313-0300a.png
  皇帝曰俞廷简能员输金发帑动地呼天谓古明良股
肱元首任贤则逸毋拒苦口

  皇帝曰俞廷召左右为余旁求搜岩剔薮庶政毕举慈
孝交孚銮旌前发属车后趋韨于灵泉宣和达愉共美
游豫敬恭匪倦玩绝珠珰御惟缇练持盈履贞去奢即
俭慎终如始叠承天眷天眷有德福此黄耇恩洽天潢
礼加勋旧居同星共载侔地厚

  皇帝祝釐陈词进酒睿藻天葩蒸云灿斗表正八埏庆祝
卷二十五 第 2b 页 WYG1313-0300b.png
三后马邓窦曹瞠乎其后亿万斯年咸歌仁寿

  平湖湘颂

  皇帝一十有八载羽书夜奏收复岳州廷臣毕贺中外
欢呼兹盖我

  皇上胜略无前雄图式廓虞干再舞汤网弘开用能仁
育群生义征不譓三苗既已革面六诏行且向风而况
下濑之船蔽江浴铁之骑动地风行电扫拉朽摧枯横
戈邛笮之区饮马昆明之浦东南底定岭徼敉宁陟名
卷二十五 第 3a 页 WYG1313-0300c.png
岳以告成巩皇图于永固猗欤盛哉臣才惭断木学类
雕虫固不足以形容休烈发扬肤功窃慕韩愈之歌元
和守道之美庆历不胜忭跃爰执笔而献颂曰

  于维我

  皇受天显命率土内外罔不臣顺岁纪在丑逆藩造衅
恃险忘恭凭遐作横胁我疆臣盗我边郡背德孤恩敷
天共愤逆悖而颠实负且乘明祚既移

  皇清代运维我

卷二十五 第 3b 页 WYG1313-0300d.png
  世祖驱氛扫祲文德内洽武功外奋钳徒饿𨽻咸供使
任于时逆桂率先来觐愿效驰驱左右鞭镫录其微劳
授以兵柄西顾滇黔孽牙未靖

  帝收爪牙曰汝往镇爵赏汝专刑杀汝令锡之茅土联
以姻亲宠偪而骄任重莫称心膂是托化为枭獍囊血
仰射于天曷病瘈狗自狂尧其能禁

  皇帝曰嘻汝逆太甚乃誓六师剪彼毒疢断栈塞岭遏
其逸迸一旅荆门兼制襄邓长沙岳阳为蜀门径贼所
卷二十五 第 4a 页 WYG1313-0301a.png
凭依依山阻浸先拔巴陵后可乘胜舳舻云屯缘湖置
阵戈鋋霜挥炮火雷震贼饥且疲我气方盛一战尽歼
羸弱半剩降幡夜悬晨出舆榇门户既倾巢穴自困露
布星驰欢腾远近孰突孰守孰分孰并孰闯其坚孰晲其衅
庙谟夙裕料敌如镜维兹克捷一禀

  宸训

  皇帝曰嗟武不可竟元凶既殄胁从罔问矧彼军士谁非
兆姓哀此兆姓如堕于阱束身来归祸福转瞬

卷二十五 第 4b 页 WYG1313-0301b.png
  皇帝在御聪明仁圣继禹之道沛汤之政祗事

  两宫克殚孝敬宵旰靡宁恭俭表正体一法三就将日
慎师济盈庭旁求贤俊寸长必庸微眚勿摈丕承洪基
聿昭令闻济负蔡强曦恃蜀劲卒就砧斧二竖灰烬嗟
彼游魂釜鱼暂泳

  皇命来宣汝其敬听大能翻城细或送诇列爵叙赏吾
不汝靳雍齿且侯朱鲔捐忿如天垂仁皎日明信贼徒
悔罪争先响应弄兵偷全初若饮酖继闻恩言如醉方
卷二十五 第 5a 页 WYG1313-0301c.png
醒解网投戈指日底定伏箐窜莽慎毋再竞赫声濯灵
皇威四振万国咸宁一人有庆敢作歌诗蹈舞以进

  拟平滇黔露布

  伏闻皇威有赫爰誓师以讨不庭庙算无遗用决胜而
诛后至我国家宅中以临万国秉圭以礼百神匝宇归
心环区饮化是以反踵穿胸之俗奉正朔以来王雕题
漆齿之伦争重译而款塞彼一夫乃敢作难则九伐在
所必张逆贼三桂技同雀鼠心类豺狼缘失势于胜朝
卷二十五 第 5b 页 WYG1313-0301d.png
始效命于真主我

  世祖章皇帝包容海岳函盖乾坤徒以指臂之劳录任
心膂之寄苴茅裂土眷笃懿亲降主馆甥恩联戚畹甚
且除官逞臆武安无不遂之求藉饷渔金曲逆邀莫问
之典方图收效于犬马故使宠绝于臣僚讵料豢养恩
深反张牙以吠主枭雄日甚遂囊血以射天致苍梧贵
竹之区咸遭㷊溺负巴陵洞庭之险尚稽扫除九服沸
腾万邦愤怒彼谓阻兵绝域井底蛙可逋灵诛凭势诸
卷二十五 第 6a 页 WYG1313-0302a.png
蛮穴中鼠足勍敌殊不知天网之大虽至远而毕收
王者之师本无征而不克唯我

  皇上应五乘乾登三绍统德崇恭俭政尚威明师行六
年而民不加赋折冲万里而武必修文每待旦以枕戈
誓灭此而朝食犹谓弄兵皆我赤子曲示招徕且许纳
款不靳王侯广开恩信兼行剿抚之策深怜玉石之㷊
臣等上禀睿谋遥凭神武一举而八闽革面再举而五
岭投戈势类土崩危将瓦解昨者

卷二十五 第 6b 页 WYG1313-0302b.png
  皇天厌乱首逆自歼虽未快于燃脂亦戮同于授首乃
犹豕突荆峡张岳阳于是亲王与宿将坐筹灼如烛
照而数计禁旅及诸师交奋飒然雨骤而风驰四面合
围百道俱进扼长沙之隘绝其饷道据君山之胜奋我
戈船譬犹率貔虎而碎孤豚举昆崙而压遗卵鼍鼓雷
震鲸鲵駴而遄奔霜刃山摧蛇豕望而远遁鸟惊鱼溃
洞垒穿城积骨等于巴丘漂血殷乎湘水贼等计穷力
屈面缚来降顾门户之既倾荡巢穴以在即矧部曲皆
卷二十五 第 7a 页 WYG1313-0302c.png
已离心舟中将为敌国一日而告三捷若俯身而拾遗
浃旬而收列城遂前驱而无对彼吕嘉威行于岭峤终
为下濑之所擒吴曦雄据于巴川难保剑门之不破嗟
跳梁之日蹙知剪灭之可期将士同心树衡峰以赤帜
朝廷有庆越邛笮如康衢扬伏波之威勒名铜柱乘破
竹之势饮马昆明臣等不禁欢忭庆快之至谨露布以


  河图洛书记

卷二十五 第 7b 页 WYG1313-0302d.png
  道浑浑而无形也而或见诸象象赜而不可纪也而或
该之以数象数既形而道存乎其中故道之大原出乎
天而天不能秘道散见乎物又或假物之尤异者以呈
象数而圣人者仰观俯察远取近思于是河图洛书之
说著焉其事至神奇其理则至平也何也天地之道尽
乎阴阳有阴阳则有奇偶有奇偶则有相生相代错综
变化循环于不已皆天地自然之数也自河出图而两
仪四象八卦之象皆出其中故庖羲因之作易自洛出
卷二十五 第 8a 页 WYG1313-0303a.png
书而范之初一以至次九之数悉出其中故神禹因之
叙畴其理皆以数见数有多寡之不同理未尝不一也
图以五生数统五成数书以五奇数统四偶数似异矣
而自一六以至五十其相配则无不同图之生成同方
书之奇偶异位似异矣而同方者分内外异位者同比
肩则无不同图得数之全书得数之九似异矣然图之
有十以五得五而为十初未尝有十也书虽无十而一
九二八之对皆含十亦未尝无十也天地之数皆五而
卷二十五 第 8b 页 WYG1313-0303b.png
图书皆以五居中其文之所谓七前六后戴九履一者
环绕于其外则阴阳奇偶配合以生成南北东西运行
以参互者位次若有定而变化无终穷其数皆始于五
之居中也虚五之中即太极也图主生数其中五即具
五生数之象书主奇数其中五即具五奇数之象则所
谓五十有五与四十有五者皆具乎五数之中虽书之
为数似缩其十然河图而虚其十即为书之四十有五
洛书而积五与十即为图之五十有五图之一六为水
卷二十五 第 9a 页 WYG1313-0303c.png
二七为火即范之五行范之九畴之目又即河图之总
数也数之盈乏或殊虚其中之十五与五则阴阳又各
得二十而均也刘歆所谓河洛图书相经纬八卦九章
相表里者是也宋儒辨之尤详至九峰蔡氏谓图经四
圣而象已著范锡神禹而数不传于是覃思极变作范
数八十一章而其义理殚尽虽更仆不能数也安俟一
一而剿说之哉欧阳氏又起而疑之则吾所不敢知也
要之阴阳一理乾坤一画羲不待洛书而画易禹不祖
卷二十五 第 9b 页 WYG1313-0303d.png
河图而衍畴程子以谓即无图书八卦亦须作盖言天
地阴阳之理已具于圣人之心也若夫易范既成则其
通变化而行鬼神者昭然若日星即不言图书亦所谓
善易者不言易也

  朱陆异同略

  朱陆之立教不同其同归于性学一也其归既同而不
能无异者同源而异流其从入之门径然也道原于天
维皇降衷于民厥有恒性所谓天命之谓性也而率性
卷二十五 第 10a 页 WYG1313-0304a.png
为道性不丽于空虚修道以教教必兼乎人事凡古圣
贤所为垂世立教者皆修道以复性之事也夫子无行
不与而罕言性与天道岂不乐语人以最上哉天下上
智少而中人多其教以文行忠信言惟诗书执礼使之
循循下学由焉而各得其性之所近上之可至于圣次
之不失为贤层积既久一旦涣然冰释有不自知其然
者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非可以躐等而顿入也陆
子以不世出之豪杰独为直捷简易之说以为直见此
卷二十五 第 10b 页 WYG1313-0304b.png
心万理皆备千圣悉同无俟乎外求旁骛兼容并包致
者致此格者格此充塞天地而不惧横亘宇宙而无穷
此其说与夫子之一贯孟子之收放心诚有同原非陆
子创论也然直举本体屏绝诂训遂以讲学为异端以
钻研六经为故纸以学问思辨为支离充其说遂将焚
六经罢讲习相寻于闭目冥心之地而后止则其说亦
太甚矣朱之说自博而反约由下以达上所谓自明诚
者也陆之学即约以该博即心以具理所谓自诚明者
卷二十五 第 11a 页 WYG1313-0304c.png
也由朱之说致知格物岂其驰骛广览而不求诸心者
乎陆子即从而矫之其能高谈性命塞聪蔽明废书不
观乎吾又知其不然也吴草庐尝辨尊德性道问学矣
夫不尊德性所学何事不道问学德性又安在二贤之
教未尝不相成而卒于相反互相訾诟其徒又加厉焉
党甚洛蜀战等玄黄则亦学者之过也陆子与朱子辨
太极不相下或以谏陆陆曰建安亦无朱元晦青田亦
无陆子静盖言道无我见也朱子遗陆书云迩来颇觉
卷二十五 第 11b 页 WYG1313-0304d.png
向来支离之病恨未得从容面论未知异时相见尚复
有异同否又曰南渡以来理会著实工夫者吾与子静
二人而已某实敬其为人未可轻议也然则朱陆二子
殆已泯其异同矣又奚俟乎后人沿波修衅苦操同室
之戈也或曰朱陆之异久矣王文成亦尝宗陆而辟朱
而子乃比而同之可乎曰异即不必讳也亦不害其为
同以颜曾由赐同出于夫子之门所得不无小异要不
谬于圣人夫子不云乎殊涂而同归一致而百虑程子
卷二十五 第 12a 页 WYG1313-0305a.png
所谓识得此仁以诚敬守之不俟防检推索李延平教
人观未发气象盖已直露最上一著陆子之意以为先
立其大则吾目自明吾耳自聪大指亦与程李相同而
偏执其说或流于无忌惮之小人又非陆之本指也朱
子忧其然也故表明六经折衷诸儒之说枝分节解不
能无小得失而使学者有所依据外之有物有则终于
无声无臭由思孟以及周程之言至是集其大成文清
薛氏有言曰朱子之功不在孟子下盖其度越诸子者
卷二十五 第 12b 页 WYG1313-0305b.png
视陆氏宏远矣

  请复四氏学科场恩例议

  伏见科场条约四氏学诸生卷号另编耳字额中孔裔
一名不言及三氏

  本朝十有四年凡四科并止中孔裔一名其三氏有中
者拆号悉置副榜三氏不能平以为前朝恩例优崇圣
裔特设四氏学编耳字号从圣傍也颜复圣思述圣曾
宗圣孟亚圣得以圣槩之也故历科孔颜递中未尝禁
卷二十五 第 13a 页 WYG1313-0305c.png
锢三氏今条约改圣裔为孔裔而三氏遂不得中式又
仍编入耳字号是禁锢且不得与它氏等请查复孔颜
并中之例不拘定孔氏或颜曾孟三氏另编一号额中
一人以示优异或径削去三氏耳字号俾与齐民同进
取言甚激切闰章上之监临御史缪公谓是不可不入
告会是年丁酉秋中式耳字一卷拆号则颜光敏也主
者愕然谓与额中孔裔例不合因取副榜第四名孔兴
炌易之而置颜光敏为副御史缪公疏议更例如三氏
卷二十五 第 13b 页 WYG1313-0305d.png
所请中有一二未尽者闰章复为建议一曰孔裔中式
一人之额当广也历朝崇重至圣自唐宋迄明高第叠
迹具见阙里曲阜两志明末乡试孔氏无举者天启元
年台臣李日宣始疏请四氏学另设耳字以便检阅于
省额外加中一二人奉有不必拘定一人致滋多碍之
旨是编耳字者所以防脱科未尝限定一人也世之大
家巨族或编户崛起父子兄弟一科并登者甚众今天
下万世皆诵法孔氏其子孙登进例限以一人岂不得
卷二十五 第 14a 页 WYG1313-0306a.png
与大家巨族编户崛起者比并邪

  国家崇重衍圣公及博士恩礼有加何独靳于乡荐应
于耳字号额中孔裔一名以防脱科其有他卷中式者
不为裁抑则孔氏无遗才矣一曰三氏阻抑之例宜破
也四氏并称本无去取今曾氏孟氏中衰并寥寥数人
颜氏诸生尚数十人使孔子司衡伯鱼与颜渊就试孔
子必不以伯鱼先颜渊弃颜氏已中者以尊孔氏非尊
孔子之道科目不废当暗中摸索于孔颜无辨俟他日
卷二十五 第 14b 页 WYG1313-0306b.png
三氏繁衍或别置一号每科中一人如孔氏例不为滥
若限孔氏以一人屏三氏不录或不论孔颜曾孟例止
中一人恐又或遗孔氏均非推崇圣裔广厉学宫至意
伏惟垂采择焉谨议

  修史议

  史不可一日无也良史才则旷世不多觏也左氏之后
史汉并称良史纪表志传之体马迁创始班固继作其
法遂不可易魏晋以还唯陈寿之三国志欧阳修之五
卷二十五 第 15a 页 WYG1313-0306c.png
代史差为近古然寿之短诸葛也比于雪怨而索米见
诋抑又甚焉欧阳不为韩通立传苏公亦尝讥之夫岁
远则异同难明代近则恩怨多乖徵实则有目睫之虞
矫诬则有人鬼之谴故以昌黎之才亦逊谢不遑史固
难言哉我

  皇上天授亶聪祖经祢传既脩

  皇清玉牒实录又纂辑四书讲义皇舆考人物考诸书
文治丕茂又将有事明史监前代之得失以信今而传
卷二十五 第 15b 页 WYG1313-0306d.png
后诚盛举也且胜国诸史未有不成于后王者远不具
论宋金辽三史元臣脱脱总其事而元史之成则宋濂
王袆为之今

  国家膺图秉箓三十年馀矣明史废而不脩后将何稽
㩁而论之其难有八一曰考据后汉纪传发源东观梁
陈二书父子继成盖创始者难为功因旧者易为力也
明史如大政纪吾学编宪章录诸书皆起自洪永讫于
万历启祯二朝信史阙然此考据之难也二曰裁制马
卷二十五 第 16a 页 WYG1313-0307a.png
迁叙三千年事五十万言班固叙二百年事八十万言
非固详而迁略而多寡悬殊唐书修后事增于前文省
于旧按明二百七十年纪表传志动须累尺繁则芜杂
略虞挂漏此裁制之难也三曰核实所见异词所闻异
词所传闻异词有疑必阙古圣所称前朝载籍佚于兵
燹而子孙志传类多曲笔鉴定衡平吾斯未信此核实
之难也四曰定论议礼则予张桂而绌杨罗讲学则祢
紫阳而祧新建百喙争鸣几成聚讼尤可异者杨左崔
卷二十五 第 16b 页 WYG1313-0307b.png
郑黑白较如而三案旋定旋翻知我罪我志在春秋此
定论之难也五曰门户甘陵之部分自清流浊洛之党
成于贤哲明季门户清浊判然事异往昔然张汤以后
贤不入酷吏寒暑笔端古今同叹此门户之难也六曰
牵制古人修书出于一人之手成于一家之学班马是
也后此分曹共局是非牾议论蜂起腐毫辍翰相持
不下此牵制之难也七曰忌讳事涉本朝崔鸿匿书不
出因避唐讳百药甘受世讥盖文字常伏危机吹毛动
卷二十五 第 17a 页 WYG1313-0307c.png
成大戾彼亡虞之佐或以兴秦吠尧之犬本以忠桀弃
则失真著恐触忌此忌讳之难也八曰程限班掾承其
父彪端绪积思二十馀年犹待女弟昭以卒业宋祁出
守成都许以唐书自随盖以事在千古非可取办岁月
也若急就之章绳以八法疾行之步律以采齐当不然
矣此程限之难也要以作之者数人议之者千万人娴
词赋者乏史裁善记问者短笔札工捃拾者罕定识严
综核者少持平所谓擅三长而去五失盖难之难者也

卷二十五 第 17b 页 WYG1313-0307d.png
  禁横山凿煤议

  陵阳山为郡治其远在郡南而为之祖者曰横山载诸
郡乘万历十三年以其山产煤恐伤地脉立石禁勿取
故牒具存也重利所在乍禁旋弛始犹刳股穿腋今抉
喉凿顶十馀年来灾异叠告人文彫落当事之牧兹土
者亦多失意去询诸形家佥谓以凿横山故伐其本者
枯其枝戕其祖父者忧及其子孙理固然也往者乡先
进汤沈诸公尝昌言请禁今言者一而咻者百莫敢发
卷二十五 第 18a 页 WYG1313-0308a.png
声惟汤氏之鼎言之焦唇敝舌说者遂谓其忧在祖墓
非为郡脉也然则载诸郡乘禁之数十年前者岂一人
之私为之哉山之有本支犹人之顶踵也易称山泽通
气诗称相其原隰形家之说昭昭也吾俦生长聚族于
斯郡谓横山地脉不足恤是犹抉喉凿顶而求其人之
肢体无恙也岂不悖哉为今日计毋见利而忘害毋急
私而昧公毋惮怫一二人之欲而遗一郡六邑之灾是
在吾郡士大夫昌言之当事之贤者力行之若曰缄口
卷二十五 第 18b 页 WYG1313-0308b.png
避怨偏袒市德则吾何敢

  伊洛渊源墨说

  程君正路有书画癖因而癖墨尝自言胶陈杵到烟远
药匀按时气节阴阳得墨家心法所制天关煤书画墨
既称上乘驰声四远其品目多用古人格言又取太极
河图洛书及六经各引数字为名统目之曰伊洛渊源
皆墨之至者其意独在墨哉于乎子墨客卿功当受上
赏世之用之者何其绝不爱重也使士大夫循名责实
卷二十五 第 19a 页 WYG1313-0308c.png
归本道德不为异端邪说以坏学术不为绮语小词以
玷文章有一字而关人之死生则含毫以慎出入有一
言而别人之贤否则辍翰以谨是非推之羽翼六经鼓
吹百氏有可以析疑补阙者则抉微茫而定犹豫我不
负墨墨亦许我是程子将以墨箴也吾闻新安之程皆
宗墩篁为二程夫子系所自出正路殆称引其家学者
与铭曰

  滔滔墨池江河何极畴采春华不忘秋实有斐客卿光
卷二十五 第 19b 页 WYG1313-0308d.png
照四国匪炫厥美亶纯令德是抒大文式玉式金周情
孔思则殚尔心尼山匪高河洛匪深谁其用之一嗣徽


  劝同志勿用寿字缎说

  织金寿字缎不知作俑者近年士大夫生辰庆祝多用
之其初惟胸背中有字今通身寿字有百寿百二十之
说官府甘贡䛕织坊工逐利不知其有妨名教也夫既
通身寿字则一半压在下体在妇人尤为秽亵甚至用
卷二十五 第 20a 页 WYG1313-0309a.png
作睡褥镶嵌护膝满袜试思僧道捧经必盥手焚香吾
儒惜字戒裹物糊壁今凌贱倒置如此于心何安乌得
无罪余在豫章饮一前辈家见寿字椅褥拱立不敢坐
主人悚然撤去且永戒勿用真善补过者也天下虫鱼
花鸟新奇夺目者多矣何必狎亵文字又闻

  御府织造例有织金寿字惜无言路君子疏请禁免于
必不可已或仍织成袍料位置寿字在胸背肩项移用
他处不得其馀通身寿字者一切停罢则缎式不废寿
卷二十五 第 20b 页 WYG1313-0309b.png
意可稍免罪戾矣昔杨百行身坐经文举家病癞王氏
敬惜字纸生子王曾为宋名相封沂国公一字即等六
经惜金亦为惜福凡官于苏杭江宁嘉兴织造之地者
留心戒饬不惟羽翼名教实所以衣被子孙也

  梦愚堂铭

  施子返自粤西载罹忧戚除服北征宿于青州之官舍
庭月皎然酒酣就睡若有见焉颀然而长黝然而黑长
袖青衣袒胸跣足持半刺署愚山道人四字余诧问曰
卷二十五 第 21a 页 WYG1313-0309c.png
子何为者岂古之愚公邪其柳愚溪之苗裔邪将山鬼
木客之无名者邪抑游方之外不通姓名倨见士大夫
者邪其人不对投刺而去觉而视之空庭无人月在高
树时顺治乙未三月之望日也至京师以告侍读学士
龙眠方先生答曰嘻殆子之前身也因呼余曰愚山子
迄明年拜命督山东学抵青州驻节于斯开帙视郡志
地故有愚公谷乃失笑曰向所梦者其斯人邪夫举世
巧宦遇之以愚则无失足人情刻深与之以愚则无戒
卷二十五 第 21b 页 WYG1313-0309d.png
心惟口兴戎守之以愚则沈默而不争位高则危名盛
则毁居之以愚则淡泊而无损至于幽忧之伤人思虑之耗
精雕虫之漓大道抑之以愚则颓焉浩焉而得所归愚之义
大矣哉余惟惧余之不克终愚也乃颜之曰梦愚堂铭曰
愚为陋名哲人用耻人之所恶天之所喜梦邪觉邪神或
予启含醇抱朴将以没齿

  天然砚铭

  工部尚书郎顾子见山为余同年友所藏天然砚盖得
卷二十五 第 22a 页 WYG1313-0310a.png
之李山人云砚不待劖琢坚润发墨峰壑隐然或谓之
砚山李山人居金陵兵舰至自闽舁瓮覆以石瓮堕而
石委地弃不顾山人拾之三沐则砚也有宋仁宗御书
玺文米南宫黄山谷诸题识前后凡三十字林茂之一
见惊曰此弇州集中所记天然砚山也试验之款识分
寸铢两悉合山人昼置几案夜抱卧求者日益众故高
其直大力者迫胁终不肯售一日怀砚千馀里走夏阳
遗工部谓微公吾谁与此观弇州记自唐宋元明传宝
卷二十五 第 22b 页 WYG1313-0310b.png
禁闼流及名公贵人端委毕具直作砚世家年表余不
能尽徵也然上下千馀年来陵谷变迁无纪极而砚山
独存既沦没兵火弃污泥涂中山人得之完好深秘固
靳以归工部岂偶然哉工部博雅喜文辞善书画砚可
谓得所归矣铭曰

  帝锡鸿宝神镂鬼鑴有斐其质有山有川素月冠云轻
霞绛天玺书勒铭蛟螭盘旋神物攸归司空是畀琬琰
之光岣嵝文字全朴近仁蒙垢类智大文不雕厥寿千
卷二十五 第 23a 页 WYG1313-0310c.png


  瘗鹤铭

  署中蓄双鹤旦则交舞夕则对眠饮啄行止有常度惟
仰视云间鸿鹄飞翔辄清唳颇不自禁逾年一鹤死其
一踽踽然侧吭顾影罢舞哀鸣既二年又死鹤故宜寿
而物或害之有足悲者余为合葬之清江紫芝山慧力
寺后铭曰

  瘗尔骨兮魂安归千秋万岁兮当为丁令威

卷二十五 第 23b 页 WYG1313-0310d.png
  罗文恭公像赞

  温乎其润湛乎其清伟乎其凤峙而鸾停蝉脱富贵冰
释死生人皆以公为仙去而公则怡性以践形余小子
望颜再拜不自知其感怆之难名于戏夫孰知寂焉冥
坐于莲洞者百世而下见之如泰山而闻之如雷霆乎

  故宁国郡守金公太阿像赞

  公于学为名儒于行谊为善士于守宛陵为良二千石
皎然其不滓者玉韫渊渟清标之独立蔼乎其可亲者
卷二十五 第 24a 页 WYG1313-0311a.png
霁日春风和气之洋溢盖尝于谢公之北楼辟高斋为
讲席收先大父于逢掖之中而与之朝夕今公去已数
世我宁人之俎豆歌思者如一日矧余小子望公之光
仪交公之子孙能不瞻拜涕流感怆乎今昔

  附记 西华数经兵火公像藏于家者已失去而我
宁郡五贤祠貌公木像独存岁时俎豆不坠今公之
三世孙国香来谒公祠摹像以归忆公守郡时讲学
高斋与先大父允升公为布衣交欢好无间故附及
卷二十五 第 24b 页 WYG1313-0311b.png


  题曹宾及小影

  华山仙方盛年姿濯濯才翩翩胡为置君丘壑间老禅
泼墨随十指阿堵传神武林子胸蟠五岳横万里双童
不动寒秋水

  张桐君汎槎图

  吾以为宁陆处也君则汎汎乎横流岂追踪乎博望聊
乘槎以遣忧生不五侯游当十洲君欲折珊瑚为钓客
卷二十五 第 25a 页 WYG1313-0311c.png
愿诗卷兮为我留

  陈默公真赞

  猗惟先生含藻腾声入承明庐登著作庭引疾自放众
醉独醒排纂百氏综考六经文词渊灏挹海建瓴各集
为书有待杀青谁其揭之俾佐日星大道未坠藉文以
行敛手敬赞尚有老成

  龚半千像赞

  人推诗老自称柴丈名不可逃俗不可向尊酒陶然笔
卷二十五 第 25b 页 WYG1313-0311d.png
墨天放投迹岩中寄情霞上

  吴介兹像赞

  高柳之中独立翛然其度则张绪当年其神则幼舆丘
壑自谓过焉吾尝见之秦淮客座对酒论诗今复遇之
山水之间

  汪山图像赞

  是老词客自谓山图胡为乎幅巾筇杖不策驾于蓬壶
噫嘻山不可尽游兮眼中之人谁与为徒

卷二十五 第 26a 页 WYG1313-0312a.png
  吴美生隐君暨淑配孺人像赞

  美翁先生之逝也予哭之泪尽今拜其遗像犹不觉
泣下盖先生敦行乐义人称长者晚得目疾误于医
药遂失明然接遇宾客未尝废礼口不离仁义既殁
而人思之三子才而贤以孝友闻可谓为善于乡者


  黠者服义寠者怀仁幅巾野服朴有其文垂老丧明以
葆其神所损者形所全者真是之谓无怀之民与

卷二十五 第 26b 页 WYG1313-0312b.png
  吴孺人赞

  却纨绮兮缟綦是为鸿也妻丰宾客兮尊酒是为侃也
母小啬其年用昌而后岂必冠帔徽音不朽

  先太孺人像赞

  惟勤惟俭力善无厌保育孤孙箕裘克衍百千万劫报
亦难展呜呼人百其言莫名圣善

  余方伯趺坐小像赞

  泽被苍生心存丹诀具大经纶寻小休歇弹指三十年
卷二十五 第 27a 页 WYG1313-0312c.png
功业烂然兀坐时胸中不留一物不知者认作朱衣宰
官知者道是袈裟古佛

  张公翼真先生传赞(代)

  翼真先生讳嗣达行荣五原名文邦世有隐德敦行谊
与同邑施允升章仲辅友善同受业于九龙陈先生慨
然有曾孟联镳之志补诸生芥视帖括日与同人讲学
切劘力排静悟之说归本躬行当其掀髯雄辩洮洮数
千言四坐莫能难也家故饶给人告之急则应李实夫
卷二十五 第 27b 页 WYG1313-0312d.png
酷贫辄赠三十金为之娶其它赈贷钱谷恤人婚丧困
阨者殆不可胜数卒坐是家落以事游京师客死不知
所终说者以为天之报施善人独左云公生万历庚辰
五月十五日戌时娶南门冯氏生万历甲申五月廿七
日申时生男子四人浃圣洽圣沐圣涤圣今惟沐圣存
女子三人长适邑庠生孔川吴子望次适郡庠生冯毓
祯三适建平县廪生袁高赞曰嗟惟先生其仪孔伟佩
实吐华周程是轨既昌厥辩缝掖声施闻善若渴树德
卷二十五 第 28a 页 WYG1313-0313a.png
惟滋人食其丰已受其啬庶显后来用昭令则

  汪母苏太君贞节赞(并序)

  夫松筠励节涉凛冬而挺翠椒兰信美掩幽谷而逾芳
良以性本贞特无慕于发闻节砥闺帏必显于乡国其
流风徽躅积厚徵远终不可得而泯歇也故汪母苏太
君者作嫔君子六年蚤寡遗孤襁褓门祚衰落卒称未
亡人抚令子资深先生式谷寖昌郡县屡旌未得表于
朝而母殁资深言及辄流涕曰吾力不能彰吾母无以
卷二十五 第 28b 页 WYG1313-0313b.png
见母黄泉已而冢孙颙若成进士官湘乡令其季发若
举孝廉能文辞所与游四方巨公名人传咏其事连为
大卷属予标其首夫光宠门闾则崇纶綍昭垂简籍多
尚篇章然而连封累锡乘势者易为荣昭实扬徽传远
者难为力故有门无绰楔事不上闻而遗文歌咏足以
寿之金石传之无穷古今作者大槩然也况汪氏以谯
国文节公之绪激抗于前湘乡兄弟以孝秀友爱之风
承流于后吾知苏太君之节必传无疑也诸君既各为
卷二十五 第 29a 页 WYG1313-0313c.png
诗予乃作赞曰

  矫矫文节家食殉国世缵忠贞肇始内则猗与苏母天
秉渊塞式洁蘋蘩晨饔宵织春条早瘁笄岁不天藐孤
方乳毁室多艰怀霜誓死靡日靡年蘖荼匪苦金铁匪
坚呱呱之子鞠以象贤实启宗祊贻厥腾骞于乎淑媛
肃昭梱教妇供子职禦穷宣孝生厉其操没淹其报纶
章未锡子孙追悼载咏载歌百䙫有耀于烁维汪令闻
永劭
卷二十五 第 29b 页 WYG1313-0313d.png








  学馀堂文集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