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1a 页 WYG0622-059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八十三
   礼部
    祠祭清吏司
   中祀三
   一飨
 先农坛顺治十一年定岁仲春亥日
 皇帝躬行耕耤礼先期户部礼部堂官偕顺天府尹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1b 页 WYG0622-0599b.png
   进耕耤耒耜及穜稑种届期亲飨
 先农之神行三献礼饮福受胙礼成乃
 躬耕耤田○十二年题准每年春二月致祭
 先农遣顺天府尹行礼大兴宛平二县官陪祀○康
   熙十一年二月
圣祖仁皇帝行耕耤礼亲飨
 先农坛前期遣官祗告
奉先殿一应礼仪与顺治十一年同○雍正元年奉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2a 页 WYG0622-0600a.png
旨明岁先农坛耕耤之礼朕理当亲行凡一应修理之
 处即行豫备○二年二月
世宗宪皇帝行耕耤礼亲飨
 先农坛礼仪与康熙十一年同○三年奉
旨今岁朕仍亲耕耤田是年致祭
 先农礼仪与二年同○四年奉
旨朕今岁亲耕耤田著礼部豫备是年致祭
 先农礼仪与三年同以后每年耕耤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2b 页 WYG0622-0600b.png
亲祭礼仪皆同○七年
谕明年祭
 先农坛朕诣
 太岁殿上香不必请
 神牌钦此○乾隆四年议准
 先农坛饮福受胙礼照
 日坛
 月坛之例不必别设拜褥光禄寺堂官恭奉至行礼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3a 页 WYG0622-0600c.png
   处
 皇帝跪受其
 帝王庙饮福受胙礼同○五年礼部以三月初十日
   届耕耤之期正值闰岁春寒奏请遣官致祭
 先农其耕耤之礼令顺天府尹照直省督抚例办理
   奉
 旨致祭
 先农坛著遣亲王恭代行礼馀依议钦此○八年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3b 页 WYG0622-0600d.png
 谕向来
 先农坛亲祭始用中和韶乐遣官则同小祀之例不
  用中和韶乐按
 日
 月坛中祀虽遣官仍用中和韶乐惟不饮福受胙朕
  思国家之大事在农
 先农坛在中祀之列此次遣亲王恭代即著照
 日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4a 页 WYG0622-0601a.png
 月坛之例用中和韶乐永著为令钦此
   一直省祭
 先农坛雍正四年覆准奉天府尹直省督抚及所属
   府州县卫各于所治地方择洁净之地设立
 先农坛及耤田自雍正五年为始每岁仲春亥日各
   率所属官以及耆老农夫致祭
 先农之神照九卿耕耤行九推之礼其设立
 先农坛并致祭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4b 页 WYG0622-0601b.png
 先农皆动支正项钱粮用过数目各该地方官报明
   户部察覈其耤田内所收米粟敬谨收贮供各
   该处祭祀之粢盛将各处设立耤田亩数令该
   抚报明户部存案○又议准由部每年于十月
   初一日
 颁时宪书之后豫择次年
 耕耤吉期奏
 闻行文奉天府尹直省督抚转饬所属同日祭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5a 页 WYG0622-0601c.png
 先农礼成行耕耤礼仍将遵行日期奏
 闻○五年议准按春秋文义云
 先农坛高四尺二寸方广五丈其各省坛制应高二
   尺一寸广二丈五尺直省
 先农神牌典制均照
  京城式样恭造各于耤田后建
 先农坛坛后酌建正房三间配房各一间正房中间
   奉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5b 页 WYG0622-0601d.png
 先农神牌东间存贮祭器农具西间收贮耤田米榖
   配房东间置办祭器西间令看守农民居住坛
   之外周围筑土为墙启门南向○又题准祭祀
   陈设供品照各省祭
 社稷之礼用羊一豕一帛一铏一簠二簋二笾四豆
   四主祭陪祭各官均于前期致斋二日祭日具
   朝服齐集
 先农坛行礼如祭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6a 页 WYG0622-0602a.png
 社稷之仪○十三年覆准直省致祭
 先农大小武职官应与文职官一同与祭俾知耕耤
   钜典○又覆准吉林黑龙江二处将军皆有民
   社之任应照直省督抚府州县卫之制建
 先农坛致祭命该将军每岁举行以重农事
   一飨
 先蚕乾隆元年议准于安定门外北郊建立
 先蚕祠遣太常卿一人祭以少牢○七年建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6b 页 WYG0622-0602b.png
 先蚕坛于
  西苑之东北隅恭飨
 先蚕之神○又议准每年季春之月
 皇后亲飨
 先蚕由礼部豫劄钦天监选择三月吉巳日致祭具
   题请
 旨
 皇后亲蚕先期致斋二日恭设斋戒牌铜人于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7a 页 WYG0622-0602c.png
  交泰殿届期以太牢飨
 先蚕之神不读祝文行三献礼饮福受胙并与
 皇帝亲飨
 先农礼同
  妃
  嫔公主福晋以下文武三品大臣命妇以上咸致
   斋陪祭女官执事者典仪一人赞引二人传赞
   三人奉香盘一人奠帛一人献爵一人奉福酒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7b 页 WYG0622-0602d.png
   接福酒各一人奉福胙接福胙各一人(以上皆/各备一)
   人前引十人相仪二人补阙八人诸执事有遗
   阙者补之均于宫人内选充如不敷用于内府
   及八旗命妇能国语者充之均由内务府遴选
   具奏宫殿监督领侍先期选委内监演礼其应
   用祭品及飨
 先蚕乐章均由各该衙门敬谨办理并于内监中置
   蚕宫令一人丞一人专司蚕坛茧馆诸务○十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8a 页 WYG0622-0603a.png
   一年
 谕部议皇后亲蚕典礼于不亲祭之年照旧制遣太
  常寺堂官致祭朕思从前建立蚕祠未议皇后亲
  蚕之礼是以照祭祀例遣官今既举行皇后亲蚕
  典礼若遇不亲祭之年自应遣妃一人恭代以昭
  诚敬为是所有行礼位次及酌定一应仪注大学
  士会同各该衙门妥议具奏钦此遵
 旨议准嗣后每年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8b 页 WYG0622-0603b.png
 皇后亲蚕或遣
  妃恭代礼部照例两请具题如遇遣
  妃恭代之年著内务府请
 旨其遣
  妃致祭前期斋戒二日不进铜人行礼位次照
 先农坛遣官恭代之例公主福晋命妇仍陪祀如仪
   ○十四年
 谕皇后亲蚕典礼经朕降旨若遇不亲祭之年遣妃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9a 页 WYG0622-0603c.png
  一人恭代前因内阁礼部会议册立皇贵妃礼仪
  一疏复经降旨册封典礼于本年三月后举行其
  亲蚕礼俟正位中宫后该部照例奏请今据礼部
  奏称本年三月内先蚕祭期请照例遣妃致祭此
  于礼意未协夫妃所恭代者代皇后也有皇后则
  妃可承命行事皇贵妃未经正位中宫则亲祭之
  礼尚不当举行何得遣妃恭代应照皇帝不亲耕
  耤遣官致祭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9b 页 WYG0622-0603d.png
 先农之例于内务府堂官或礼部太常寺堂官奉宸
  苑卿内酌遣一人致祭方足以明等威而昭仪制
   钦此○是年遣内务府堂官行礼上香由西阶
   升降一应执事均用太常官○十五年具奏十
   六年季春吉巳宜飨
 先蚕值
 车驾南巡尚未
 回銮拟遵照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10a 页 WYG0622-0604a.png
 皇后不行亲祭之年请遣
  妃一人恭代行礼奉
 旨皇后行礼后再遣妃恭代行礼钦此○十六年遣
   内务府堂官行礼一应礼仪与十四年同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11a 页 WYG0622-0604c.png
   中祀四
   一祈祷
 天神
 地祇顺治初年定为
 天神坛于
  正阳门外
 先农坛之南南向坛北立青白石龛四均刻云形为
 云师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11b 页 WYG0622-0604d.png
 雨师
 风伯
 雷师位为
 地祇坛于
 天神坛之西北向坛南立青白石龛五刻山形者三
   为
 五岳
 五镇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12a 页 WYG0622-0605a.png
 启运山
 积庆山
 天柱山
 隆业山位刻水形者二龛内四周凿池注水为
 四海
 四渎位左设石龛二刻山水形各一为
  京畿名山大川位右设石龛二刻山水形各一为
  天下名山大川位岁遇水旱则遣官祗告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12b 页 WYG0622-0605b.png
 云雨风雷之神
 岳镇陵山海渎
  京畿天下名山大川之祇祈祷有应则报祭均奉
   主于龛同日致祭○十六年停祭
 积庆山○康熙二年封凤台山为
 昌瑞山设位
 地祇坛○乾隆元年封泰宁山为
 永宁山设位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13a 页 WYG0622-0605c.png
 地祇坛与康熙二年同○二年奏准
 天神
 地祇两坛增修坛壝墙宇○七年奏准
 神祇坛增撰乐章所有应用乐器照例增设○九年
   奏准
 神祇坛向未专设祭器乐器应增设以昭诚敬○十
   七年奏准
 神祇坛本无专祀惟祈雨则祗告于坛而不奏乐自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13b 页 WYG0622-0605d.png
   乾隆七年始增设乐章揆之一应因事祗告之
   礼均不作乐殊未画一至甘雨沾足报祭告
 坛仅用酒果脯醢与祈告相同又与报祭之礼未称
   请嗣后各坛告祭停止作乐至报祭时均应加
   笾豆牲牢即将
 神祇坛乐章用于报祭如此一转移间则告祭之仪
   不致互异而报祭之典亦昭隆盛○十八年奏
   准凡祈雨之祭时当待泽孔殷蠲诚致祷与因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14a 页 WYG0622-0606a.png
   事祗告之礼原有不同仪文自宜周备今奉
 谕旨祭礼用乐以导和气而格神祇乃事神之礼与
  斋戒彻悬自致诚恪其义各异且乐足以宣通阴
  阳之气祈雨致祭仍以用乐为是钦此嗣后遇祈
   雨祭告仍用乐章
   一
 时巡祭
  山川康熙二十三年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14b 页 WYG0622-0606b.png
圣祖仁皇帝东巡
 躬祭
 泰岳太常寺备祝版用白纸黄缘墨书祝版内不书
御名
 东岳神位前陈帛一牛一羊一豕一簠二簋二笾十
   豆十尊一爵三祝文由翰林院撰拟祝版香帛
   爵由太常寺赍往祭器祭品牲醴由守土官豫
   备祭日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15a 页 WYG0622-0606c.png
 行在銮仪卫设卤簿诣庙不作乐还
  行宫时作乐
圣祖仁皇帝御龙袍衮服内大臣侍卫扈从如仪随跸
   王公官员及守土官文官知府武官副将以上
   咸蟒袍补服陪祭
圣驾至庙内二门降舆入中门诣拜位率群臣行二跪
   六拜礼上香奠帛献爵读祝致祭均如仪○又
   议准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15b 页 WYG0622-0606d.png
圣驾至黄河应于
 敕封显佑通济神庙遣官一人读祝文致祭遣官由
   太常寺题请祝版用白纸黄缘墨书祝文由翰
   林院撰拟香帛由太常寺祭品由地方官豫备
    又奉
诏遣官遍祭
 岳镇海渎之祇以礼部太常寺笔帖式一人典守香
   帛祭文祭文由翰林院撰拟香帛由太常寺移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16a 页 WYG0622-0607a.png
   取祭品由各地方官豫备往祭官各给黄伞一
   御仗二龙旗二牌二○二十八年
圣祖仁皇帝东巡
躬祭
 泰岳与二十三年礼同○三十五年
圣祖仁皇帝北征
驻跸噶尔图遣大学士致祭
  山川风雨之神及出卡伦遣祭域外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16b 页 WYG0622-0607b.png
  山川之神并祭告
 风雨之神
圣驾至克鲁伦河遣祭
  河神均与因事遣祭
 岳渎礼同○三十六年
圣祖仁皇帝西巡山陜所过
  名山大川均遣官致祭
驻跸保德州遣官致祭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17a 页 WYG0622-0607c.png
  黄河之神
圣驾至横城复遣大学士致祭均与因事遣祭
 河渎礼同○四十二年
谕朕行幸山西经过地方有应祭岳渎及历代帝王陵
 寝豫行议奏钦此遵
旨行文直隶山西将应祭之
 岳渎及
 帝王陵寝相距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17b 页 WYG0622-0607d.png
  御路远近稽考确实咨部定议具奏奉
旨在三十里内者奏闻遣官致祭钦此○是年
圣祖仁皇帝西巡至潼关遣官致祭
 西岳华山祭文由翰林院撰拟香帛由太常寺祭品
   由地方官豫备祭仪照因事遣祭
 方岳之礼○乾隆十二年议准
 銮舆巡幸山东
 泰山灵岳近在鲁邦宜崇报飨古者因名山以升中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18a 页 WYG0622-0608a.png
   原有燔柴之礼
圣祖仁皇帝因仪文度数书阙有间后世议封禅者尤
   多傅会不经
特允廷议照祀五岳礼致祭今
 车驾东巡致祭
 泰山应遵康熙二十三年之例举行惟是致祭方岳
   向未用乐谨按周礼大司乐奏蕤宾歌函钟舞
   大夏以祭山川是山川之祭自古用乐今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18b 页 WYG0622-0608b.png
 特举盛典秩于
 岱宗请仿古用乐乐章令乐部撰拟乐器乐生均由
   乐部率往○又奏准在京遣官致祭
 东岳庙用和声署乐至祈雨报祀
 地祇则用中和韶乐五岳均属地祇应用中和韶乐
   拟照
 地祇坛乐章宫谱增撰乐章并令太常协律郎率乐
   生豫赴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19a 页 WYG0622-0608c.png
 岱庙先期演习○又奏准
 东巡致祭
 岱岳帛篚尊爵及登铏簠簋笾豆等器令太常寺先
   期运往交该地方官敬谨收贮以备致祭之用
   ○又奏准
 岱庙大门内有二门一曰配天一曰仁安请于配天
   门内仁安门外设更衣大次○十三年
 谕稽古巡狩翕河乔岳典礼攸隆朕兹亲祀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19b 页 WYG0622-0608d.png
 孔庙有事于
 泰山其四岳四渎皆宜荐馨用申诚敬着该督就近
  遴委大员前往以崇秩祀钦此遵
 旨议准祭文香帛交各该衙门备办委笔帖式由
  京驰驿赍送各该督抚就近遴委大员致祭○是
   年
 车驾东巡狩秩
 岱宗至日先诣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20a 页 WYG0622-0609a.png
 岳庙入大门至配天门降舆赞引太常卿二人恭导
 皇帝入仁安门进殿中门至香案前立有司设拜褥
   司香官跪进香
 皇帝三上香毕就拜褥行一跪三拜礼兴赞引官恭
   导出殿至配天门升舆还
  行宫翼日致祭仪与康熙二十三年同○十四年
   议准
 銮舆巡省中州嵩高维岳礼宜展虔所有飨祀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20b 页 WYG0622-0609b.png
 中岳乐章礼神供帐及应需一应器物交乐部太常
   寺遵照
 东巡祭
 岱宗之例先期敬谨办理○又奏准
 嵩岳庙门有五其四曰峻极门请于峻极门外设更
   衣大次祭日并前一日
 驾由中门入至峻极门外降舆○十五年奏准
 銮舆巡幸中州在河阳及柳园口二处渡河经行辉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21a 页 WYG0622-0609c.png
   县百泉河卫二水属豫地经流川渎在
 车驾经行三十里以内届时应循例遣官展虔转饬
   有司届期于傍河相地设坛遣官祗行祭礼祭
   文由翰林院撰拟香帛由太常寺祭品由地方
   官豫备遣祭官照例将扈从之满汉大臣职名
   开列具奏恭候
 钦命○是年
 銮舆巡狩中州至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21b 页 WYG0622-0609d.png
 嵩岳日诣庙上香翼日致祭均与十三年祭
 岱宗礼同○又奏准
 皇帝于十三年东巡
 东岳岱宗已
 躬亲展虔今将南巡江浙经行山东应照常祭礼遣
   官致祭
 岱宗又黄河自入江南境经邳宿而东至小清口淮
   水会之江流经扬镇二府而东皆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22a 页 WYG0622-0610a.png
 銮舆所必经古者天子巡狩致祭所过名山大川今
 车驾南巡由宿迁登舟逾淮扬抵浙江
 河渎
 淮渎
 江渎之祇并宜致祭应行文该省督抚饬守土官于
   黄河江淮择地设坛届时遣官致祭再浙江海
   塘
 皇帝亲临阅视又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22b 页 WYG0622-0610b.png
 会稽山为东南望镇附近皆有专祠兹逢百神怀柔
   之会应一同遣祭如礼用昭盛典○又奏准
 车驾南巡经由江浙每渡江河应遣官上香行礼奉
 旨朕亲诣上香钦此○又奏准河渎已于
 车驾经渡处设坛遣祭至宿迁县西堤有
 敕封显佑通济昭灵效顺神庙亦应遣官致祭 十
   九年
 车驾东巡吉林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23a 页 WYG0622-0610c.png
 亲望祭
 长白山照祭
 嵩岳之礼周中和韶乐专撰乐章其乐生即用乐部
   署史太常官员届期先往
  盛京会同该将军将收贮乐器照应用数目送往
   致祭其香帛祝版祭器等项均由各衙门敬谨
   办理○又奏准致祭
 长白山向用纸牌请照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23b 页 WYG0622-0610d.png
  京师
 地祇神牌式造木牌镌刻清汉字安奉殿内
 皇帝亲祭后即永远祗奉每月朔望令该将军副都
   统一人上香行礼○又奏准
 皇帝致祭
 长白山毕乘舟渡松花江应照南巡渡江河之例遣
   官上香行礼奉
 旨朕亲诣上香○又奏准吉林东门外有望祭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24a 页 WYG0622-0611a.png
 北海之处为
 銮辂所必经应照例遣官致祭祭文祭品等项由部
   行文各该处遵照办理○又奏准
 车驾东巡
 亲祭
 北镇医巫闾山一应典礼均如祭
 岳庙之仪惟不用乐
   一因事遣祭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24b 页 WYG0622-0611b.png
 岳镇海渎顺治八年
世祖章皇帝亲政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咨取宗人府内三院六部理藩院都察院
   銮仪卫满汉侍郎以下四品以上堂官职名开
   列具题
 钦命往祭北镇医巫闾山北海遣官一人东岳泰山
   东镇沂山东海遣官一人西岳华山西镇吴山
   江渎遣官一人中岳嵩山淮渎济渎遣官一人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25a 页 WYG0622-0611c.png
   南岳衡山遣官一人北岳恒山中镇霍山西海
   河渎遣官一人南镇会稽山南海遣官一人祭
   文由内三院撰拟香帛由太常寺移取祭品用
   牛一羊一豕一登二簠簋各二笾豆各十均行
   文各该地方官敬谨豫备钦天监诹吉先期致
   斋一日届期由兵部给付勘合礼部陈祭文香
   帛于
  中和殿恭请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25b 页 WYG0622-0611d.png
亲阅遣行○康熙六年
圣祖仁皇帝亲政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祭文香帛祭品均与顺治八年同惟
 南镇
 南海分遣官各一人○十四年
 册立皇太子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与六年同○十六年议准长白山乃
祖宗发祥重地照祭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26a 页 WYG0622-0612a.png
 岳镇之礼封为
 长白山之神遇有庆典遣祭
 岳镇亦应于黑龙江望祭与
 北镇共遣官一人犠牲器皿幄次等项令
  盛京礼工二部备办○二十年滇南荡平遣官致
   祭
 岳镇海渎承祭官外各委礼部太常寺笔帖式一人
   典守香帛并各给黄伞一御仗二龙旗二牌二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26b 页 WYG0622-0612b.png
   ○二十七年
孝庄文皇后升祔
太庙礼成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与二十年同○三十二年陕西荒旱遣
  皇子祭
 华岳仪与遣祭
 岳镇海渎礼同○三十四年
  畿辅灾伤山西地震遣官祭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27a 页 WYG0622-0612c.png
 岳镇海渎与二十年同○三十六年平定朔漠遣官
   致祭
 岳镇海渎与二十年同○四十二年
圣祖仁皇帝五十万寿遣官祭
 岳镇海渎祭文香帛陈设于
  午门外礼部堂官敬阅毕安奉龙亭恭舁至部授
   承祭官付笔帖式赍往馀与二十年同○四十
   八年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27b 页 WYG0622-0612d.png
 册立皇太子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祭文香帛陈
  午门外礼部堂官敬阅授承祭官付笔帖式赍往
   馀与十四年同○五十二年
圣祖仁皇帝六十万寿遣官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与四十二年同○五十七年
孝惠章皇后升祔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28a 页 WYG0622-0613a.png
太庙礼成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与四十八年同○六十一年十一月
世宗宪皇帝登极遣官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陈祭文香帛于
  中和殿
亲阅遣行○雍正五年议准黄河澄清具见
  河神福祐应照例开列四品以上堂官职名具奏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28b 页 WYG0622-0613b.png
   恭候
钦命二人分往江南清河河南武陟两县
  河神庙致祭祭文由翰林院撰拟香帛由太常寺
   祭品由各该地方官备办祭文香帛恭候
亲阅遣行○六年
谕黄运两河工程告竣应行致祭著礼部定议具奏钦
   此遵
旨议准清河武陟二处河神庙应令总河副总河分往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29a 页 WYG0622-0613c.png
   致祭祭文由翰林院撰拟香帛由太常寺祭品
   由地方官备办祭文香帛恭候
亲阅遣礼部笔帖式敬谨赍往○七年以山东河南黄
   河水势化险为平又江南河道安流无阻遣笔
   帖式赍祭文香帛交河道总督致祭
  河神与六年同○是年议准
 北镇庙告成将
  盛京将军副都统侍郎奉天府尹与在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29b 页 WYG0622-0613d.png
  京侍郎以下四品以上堂官开列具奏恭候
钦命一人前往致祭一应祭仪均照祭
 岳镇之礼○八年议准遣祭清河武陟二处
  河神祭文香帛均陈设
  午门前礼部堂官敬阅付笔帖式赍往交与河道
   总督致祭与六年同○十一年
谕年来陕甘地方仰赖
 河源之神默垂护佑雨旸应时民人乐业理宜致祭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30a 页 WYG0622-0614a.png
 以答
 神贶应行祭礼著该部速议具奏钦此遵
旨议准移取四品堂官以上职名开列具奏恭候
钦命一人前往河州口外神庙致祭其祭文香帛均照
   例豫备陈
  午门前礼部堂官敬阅授承祭官付笔帖式赍往
   祭品由守土官备办○十二年题准黄运湖河
   均庆安澜应遣笔帖式赍祭文香帛交河督于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30b 页 WYG0622-0614b.png
   清河武陟两处致祭
  河神奉
旨河源之神亦著敬谨致祭钦此○十三年九月
 皇帝豋极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陈设祭文香帛于
  中和殿
 驾升殿阅毕遣行礼与康熙六十一年同○是年十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31a 页 WYG0622-0614c.png
   月题河南祥符县黄河所经之程家寨水势危
   险旋得保护理应致祭照例于礼部陈设祭文
   香帛礼部堂官敬阅遣笔帖式赍往奉
 旨朕亲阅祭文香帛用展诚敬钦此○乾隆元年
 谕南北河工与浙江海塘关系国计民生最为紧要
  当朕即位元年咸庆安澜理宜虔修祀典以答
 神贶应行礼仪该部议奏钦此遵
 旨议准清河武陟海宁三处神河应照例令南河北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31b 页 WYG0622-0614d.png
   河及浙江总督各前往致祭豫设黄案于礼部
   大堂陈祭文香帛礼部堂官敬阅行礼遣笔帖
   式三人赍往馀礼与雍正八年同○是年议准
   永定河流安澜应遣笔帖式赍祭文香帛交河
   道总督前往石景山致祭
  河神仪与祭清河武陟海宁三处神祠同○三年
 谕浙江海塘工程为杭嘉湖苏松常镇等七处民生
  之保障前因潮汐北徙冲激堪虞朕即位之初特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32a 页 WYG0622-0615a.png
  简大臣殚心区画仰荷
 神明默佑沙涂日广冲激潜移工作易施塘根坚固
  理应恭祭
 海神以昭灵贶所有应行礼仪著该部定议具奏钦
   此遵
 旨议准开列各部院满汉侍郎以下四品以上堂官
   职名恭候
 钦命一人前往致祭一应礼仪均照祭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32b 页 WYG0622-0615b.png
 海渎之例○四年
 谕今年伏汎江南黄河水势盛长倍于往时而堤工
  巩固豫省夏月雨水过多沿河各工甚属危险虽
  东省小有决口旋即堵筑完竣具徵
  明神护佑之功二处
  河神均当致祭应行礼仪著该部议奏钦此遵
 旨议准令江南河南河道总督往清河武陟
  河神庙致祭均照雍正八年致祭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33a 页 WYG0622-0615c.png
  河神之礼○十四年平定金川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照例于本部敬阅香帛授承祭官付笔帖式
   赍往○十五年
 册立皇后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与十四年同○十六年恭逢
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皇太后六十万寿加上
徽号遣官致祭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33b 页 WYG0622-0615d.png
 岳镇海渎与十五年同○二十年平定准噶尔遣官
   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与十四年同
   一
 岳镇海渎所在地方有司岁以春秋仲月诹日致祭
   顺治初年定祭东岳泰山于山东泰安州(今升/为府)
   祭西岳华山于陕西华阴县祭中岳嵩山于河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34a 页 WYG0622-0616a.png
   南登封县祭南岳衡山于湖广衡山县祭北岳
   恒山于直𨽻曲阳县祭东镇沂山于山东青州
   府祭西镇吴山于陕西陇州祭中镇霍山于山
   西霍州祭南镇会稽山于浙江会稽县祭北镇
   医巫闾山于辽东广宁卫(今升/为县)祭东海于山东
   莱州府望祭西海于山西蒲州(今升/为府)祭南海于
   广东广州府望祭北海于河南济源县祭河渎
   于山西蒲州祭江渎于四川成都府祭淮渎于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34b 页 WYG0622-0616b.png
   河南唐县祭济渎于河南济源县每祭用帛一
   羊一豕一簠簋各二笾豆各十尊一爵三○十
   七年议准改祭北岳恒山于山西浑源州○康
   熙十六年议准
 长白山每年春秋二祭令宁古塔将军遣官在黑龙
   江地方设幄次望祭其
 神牌祭品由
  盛京礼工二部备办○二十七年议准望祭北海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35a 页 WYG0622-0616c.png
   改于混同江地方○又覆准混同江乃边外地
   方并非奉天府属州县所辖其北海祭物地方
   官难以运送应照
 长白山例
 神牌由
  盛京工部祭品由宁古塔将军豫备香帛由太常
   寺移取送交
  盛京礼部至读文致祭例用地方官应令奉天府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35b 页 WYG0622-0616d.png
   尹遣附近之开原县知县设立幄次
 神位纸牌每岁春秋于祭
 长白山后致祭
 北海祭
 长白山已备有器皿幄次则望祭
 北海毋庸别备所有春秋二次祭祀一应祭品等项
   知照河南巡抚造具清册送开原县遵行○三
   十五年由海道运米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36a 页 WYG0622-0617a.png
  盛京以备振济
特发帑金建
 海神庙于大沽海口
敕封为大沽海口之神祭文由翰林院撰拟香帛由太
   常寺豫备遣礼部司官前往致祭○三十九年
   江南安东县海口拆去阑黄坝水势流通
赐名大通口立庙崇祀○四十六年重修
 北镇庙告成饬有司岁以春秋致祭○四十七年重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36b 页 WYG0622-0617b.png
   修
 南岳庙告成饬有司岁以春秋致祭○雍正二年
敕加四渎封号江渎曰涵和河渎曰润毓淮渎曰通佑
   济渎曰永惠均遣官赍送祭文香帛交各该处
   督抚布政使就近致祭一次仍以时春秋展祀
    是年
敕封大沽海口之神加广惠二字立庙天津遣官赍祭
   文香帛交该地方官致祭○八年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37a 页 WYG0622-0617c.png
谕黄河澄清至六省之遥阅七旬之久史册罕闻朕思
 江南河南等处皆有庙宇而河源相近之处祀典有
 阙亟宜举行考河源发于昆崙地隔遥远人稀境僻
 其流入内地之始则在秦省之西宁地方朕意欲于
 此地特建庙宇专祭
 河源之神以答
 神贶其如何度地建庙及一应典礼著九卿详议具
 奏钦此遵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37b 页 WYG0622-0617d.png
旨议准于西宁河州口外建
  河源神庙
敕封河源之神为开津广济佑国庇民昭应河源之神
   每年春秋令该地方官诹吉致祭○又覆准
 淮渎神祠告成饬有司岁以春秋致祭○十年覆准
   浙江海宁县
 海神
敕封为宁民显佑浙海之神令有司岁以春秋致祭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38a 页 WYG0622-0618a.png
   又覆准每岁春秋致祭北海向因混同江系边
   外地方并无州县就近委开原县前往致祭今
   新设之永吉州即系致祭地方应自雍正十一
   年春季为始每年春秋二祭改委永吉州知州
   致祭再祭品等项除宁古塔将军应备祭品仍
   照旧就近转发该州其由
  盛京礼工二部应备
 神牌祭品等项豫期咨送府尹衙门转咨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38b 页 WYG0622-0618b.png
  盛京兵部付驿赍送该州收领致祭○又覆准每
   年春秋致祭
 长白山皆由宁古塔将军遣官于吉林之温德亨山
   (今名/祭山)望设幄次望祭诚恐偶遇风雨不能成礼
   应仿照宋明于坛侧建设斋厅祭殿之意于温
   德亨山望祭处为屋五间务使规制明敞与
 长白山相望既不违望祭之义又足以避风雨庶祀
   事得尽其诚○十三年覆准春秋致祭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39a 页 WYG0622-0618c.png
 长白山以宁古塔将军(今吉林/将军)主祭参领以上均一
   例斋戒陪祀○乾隆二年重修山西霍州
 中镇庙告成饬有司岁以春秋致祭○三年覆准
 东海神朝宗百谷聿昭灵爽应令该地方官岁以春
   秋致祭○又议准天津县大沽海口
 海神庙应照浙江海宁县致祭
 海神之例每年春秋仲戊日令有司敬谨致祭○八
   年议准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39b 页 WYG0622-0618d.png
 东镇沂山神庙于乾隆五年奉
 旨发帑重修春秋二祭应照例用帛一羊一豕一簠
   簋笾豆尊爵悉如礼惟遣官祭告则用太牢○
   十二年议准奉天府属永吉州知州裁汰改设
   理事同知归吉林将军管辖其望祭
 长白山
 北海事宜均令理事同知办理
   一直省祭祀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40a 页 WYG0622-0619a.png
 神祇顺治初年定直省府州县咸建
 神祗坛有司岁以春秋仲月致祭○雍正三年议准
   直省府州县
 神祇坛设
  云雨风雷位于中设
  山川位于左称某府州县境内山川之神设
  城隍位于右称某府州县城隍之神中陈帛四左
   帛二右帛一各爵三共羊一豕一铏二簠二簋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40b 页 WYG0622-0619b.png
   二笾四豆四尊一承祭官先祭期致斋二日届
   期朝服行礼仪与祭
  社稷坛礼同○乾隆七年覆准直省祈祷雨泽各
   督抚转饬所属府州县皆于孟夏择日行常雩
   礼行礼之地即于各处旧设坛壝内致祭不必
   别立雩坛承祭各官先期斋戒其陈设礼仪均
   与祭
 神祇坛礼同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41a 页 WYG0622-0619c.png
   一直省
  风雷诸祀每祭用帛一羊一豕一果五盘尊一爵
   三读祝文行礼○雍正六年覆准洪泽湖口
  风神庙
敕封为清和宣惠风伯之神遣礼部笔帖式一人赍祭
   文香帛交与河道总督致祭○十三年覆准广
   东边海郡县建立
  风神庙加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41b 页 WYG0622-0619d.png
 封为宣仁昭泰风伯之神令有司岁以春秋致祭
   又覆准甘肃兰州府西郭外雷神加
 封为显仁应瑞之神每年春秋致祭
   一直省
  山川诸祭每祭用帛一羊一豕一果五盘尊一爵
   三读祝文行礼○顺治三年题准封
  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
   督致祭祭文内院撰给遣官赍往祭品由地方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42a 页 WYG0622-0620a.png
   官豫备○康熙十八年议准封
  洞庭湖神遣礼部司官赍香帛前往读文致祭祭
   文由翰林院撰拟香帛由太常寺豫备○二十
   二年覆准遣官致祭永兴县
  鸡公山神庙内所奉
  北极佑圣真君祭文由翰林院撰拟香帛由太常
   寺备办以礼部司官赍往仍令守土官春秋岁
   祀○三十七年以霸州新安县等处屡被水灾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42b 页 WYG0622-0620b.png
特发帑金新开河道
赐名永定河
敕封永定河之神建庙立碑于芦沟桥遣官赍香帛前
   往读文致祭祭文碑文由翰林院撰拟香帛由
   太常寺豫备○三十九年覆准
  黄运河神加封昭灵效顺四字○六十一年浙省
   修筑石塘于江海汇流尖山之麓建庙致祭
  江海潮神○雍正二年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43a 页 WYG0622-0620c.png
敕封四海龙神东曰显仁南曰昭明西曰正恒北曰崇
   礼均遣官赍祭文香帛交该地方官致祭○是
   年
敕封洞庭湖神加涵元汇利四字立庙湖广常德府遣
   官赍祭文香帛交该地方官致祭○又覆准
敕封云南各盐井神为普润龙王之神令该地方官立
   庙春秋致祭○三年覆准山东境内漳河济漕
   利运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43b 页 WYG0622-0620d.png
敕封临清州河为
  福漕漳河之神馆陶县河为
  惠济漳河之神行文该抚饬各地方官恭设
  神牌岁以春秋致祭○又覆准河南百泉之上
  卫源神祠通漕济运应行文该抚恭设
  神牌致祭一次春秋照例致祭○又覆准
  青海水神于塞外严寒之候涌泉济军
敕封为灵显青海之神行文该督委官前往致祭将满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44a 页 WYG0622-0621a.png
   汉蒙古三体字封号立碑勒石垂诸永久○五
   年覆准石景山浑河
  龙神已
敕封为永定河神应令河道总督春秋致祭○六年覆
   准河东盐池
敕封为昭惠裕阜盐池之神有司岁以春秋致祭○七
   年覆准浙江宁波府镇海县蛟门山
  龙神加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44b 页 WYG0622-0621b.png
封为涵元昭泰镇海龙神有司岁以六月朔日致祭○
   又覆准宁夏大渠正闸
  龙神
敕封为宁渠普利龙王之神每岁守土官春秋致祭○
   八年覆准惠农昌润二渠工程告竣宁夏宁朔
   二县既各建龙王庙不便合祭应令两县各设
  神牌书宁渠普利之神于每岁春秋仲月辰日照
  山川礼致祭○又覆准直𨽻滹沱河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45a 页 WYG0622-0621c.png
敕封长源永济滹沱河神饬守土官每年春秋致祭
   九月覆准陕省
  大清汉唐三渠相去不过一二十里均在宁朔县
   地方三渠各有庙宇照惠农昌润二渠之例各
   设宁渠普利
  神牌每岁春秋二季三渠分祭其
  大清渠庙适中应令宁朔县承祭汉唐二渠临时
   各委官往祭祭品祭期均与惠农昌润二渠同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45b 页 WYG0622-0621d.png
   其庙宇亦令增修以光祀典○又奏准
  永定河神建新庙于石景山南庞村告成匾额由
   内阁撰拟碑文由翰林院撰拟照祭
 岳镇海渎之礼开列满汉二品以下四品以上各部
   院堂官
 钦命一人往祭○十年覆准广西桂林府兴安县陡
   河
  海阳山神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46a 页 WYG0622-0622a.png
敕封为安流襄绩海阳山神有司岁以季秋九日致祭
   ○十一年议准
  永定河神每岁春秋祭祀所需应于附近石景山
   之固安房山等县入官地亩内酌拨八百亩以
   供祀典○十二年覆准山西介休县有旧泉三
   新泉六复有井泉一建立
  水神庙令有司春秋致祭○又覆准广西郁林州
   以涌泉著异建立祠宇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46b 页 WYG0622-0622b.png
敕封为昭德沛泽泉源之神有司岁以春秋致祭○乾
   隆二年
 谕洞庭湖神福佑一方君山神庙载在祀典其春秋
  祭品照湘江江神之例动用正项钱粮以昭礼敬
   钦此○十六年覆准
  永定河神加
 封为安流广惠之神庙名惠济经该督奏明卢沟桥
   旧有河神庙又石景山庙适符惠济嘉名应毋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47a 页 WYG0622-0622c.png
   庸别营新庙即将二处旧庙酌加修葺将新
 颁封号于二庙各设
  神牌庙工告竣之日颁发碑文勒石其卢沟桥庙
   于乾隆三年已
 赐有永佑安澜匾额今
 御书畿辅安澜匾额请俟刋刻告成悬于石景山
  惠济庙内照例遣官致祭并岁饬有司春秋展祀
   勿替○二十二年覆准各省府州县致祭境内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47b 页 WYG0622-0622d.png
  山川均以春秋仲月祭
  社稷坛之戊日同祭
   一祀
 太岁顺治元年定每年于正月初旬诹吉及十二月
   岁除大建于二十九日小建于二十八日遣官
   致祭
 太岁之神为
  殿于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48a 页 WYG0622-0623a.png
 先农坛东北正殿祀
 太岁东庑为春秋月将西庑为夏冬月将○又定
 太岁神牌新正用黄纸墨书照年建干支书某干支
 太岁之神笼于牌上南向俟岁除祭毕同祝帛送燎
   ○康熙二十九年祈雨遣官致祭
 太岁
 天神
 地祇坛望祭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48b 页 WYG0622-0623b.png
 四海之神○雍正十年祈雨照康熙二十九年例举
   行○乾隆二年
 谕天时亢旱已逾兼旬见在虔诚祈祷尚未得霈甘
  霖朕心深为忧惕
 天神
 地祇坛应竭诚致祭著礼部太常寺即察明典礼具
  奏举行钦此遵
 旨议准谨按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49a 页 WYG0622-0623c.png
 云雨风雷之神为
 天神
 岳镇海渎陵山京畿天下名山大川之神为
 地祇遇有旱潦间奉
 旨遣官致祭案康熙二十九年祈雨奉
旨遣官致祭
 太岁
 天神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49b 页 WYG0622-0623d.png
 地祇之神并于城外四面洁净处所搭造席棚遣官
   致祭
 四海之神雍正十年遵
旨祈祷雨泽照康熙二十九年之例遣官致祭今天时
   亢旱
 圣心忧惕
 命察典礼应照雍正十年之例遣官致祭
 太岁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50a 页 WYG0622-0624a.png
 天神
 地祇再于城外四面洁净处所搭造席棚遣官望祭
 四海之神令钦天监选择吉期遣官致祭祭文由翰
   林院撰拟香帛祭品交太常寺备办席棚交顺
   天府办理分遣大臣七人前期斋戒竭诚致祭
   ○乾隆七年覆准孟夏常雩后不雨祷雨于
 神祇坛并遣官祈于
 太岁○十六年覆准各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50b 页 WYG0622-0624b.png
 坛祀神均有上香之仪
 太岁月将同属
 天神则升馨求阳不应与他祭异况偶逢祈雨致祭
 太岁仪注见载上香其春冬二祭应照
 神祇坛例交工部制造炉镫嗣后孟春岁除二祭遣
   官致祭行上香礼两庑分献太常官亦随上香
   以昭画一○十八年奏准
 太岁暨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51a 页 WYG0622-0624c.png
 十二月神牌向安奉
 先农坛神库祭时请至殿内祭毕复还神库每遇
 耕耤之时
 皇帝飨
 先农礼成至
 太岁殿上香例不请
 神牌至殿内但于拜殿行礼谨按
 太岁坛有正殿两庑与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51b 页 WYG0622-0624d.png
 天神
 地祇
 先农有坛无殿者不同应即于殿庑内安奉
 神牌于神龛前设神座祭时请
 神牌安奉神座礼成复龛恭遇
 皇帝上香之时
 神牌安奉殿内惟不请出神龛庶于礼意允协奉
 旨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52a 页 WYG0622-0625a.png
 太岁月将神牌照所奏安奉
 太岁殿及两庑其
 天神
 地祇
 先农神牌亦不应安奉配屋著移奉于正屋钦此○
   又议准
 太岁殿见在乐章乃新正岁除通用与祈祷雨泽之
   义全不相涉应交乐部别撰乐章照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八十三 第 52b 页 WYG0622-0625b.png
 神祇坛皆用丰字以昭画一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