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上谕 第 1a 页 WYG0622-0553a.png
康熙六十年四月初六日奉
旨朕披览史册于前代帝王每加留意书生辈但知讥评
往事前代帝王虽无过失亦必刻意指摘论列短长无
一人为帝王公言者朕见历代帝王庙每朝崇祀不过
一二主或庙享其子而不及其父或配食其臣而不及
其君皆因书生议论而定甚未允当况前代帝王曾为
天下主后世之人俱分属臣子而可轻肆议论定其崇
祀与不崇祀乎今宋明诸儒人尚以其宜附孔庙奏请
旨朕披览史册于前代帝王每加留意书生辈但知讥评
往事前代帝王虽无过失亦必刻意指摘论列短长无
一人为帝王公言者朕见历代帝王庙每朝崇祀不过
一二主或庙享其子而不及其父或配食其臣而不及
其君皆因书生议论而定甚未允当况前代帝王曾为
天下主后世之人俱分属臣子而可轻肆议论定其崇
祀与不崇祀乎今宋明诸儒人尚以其宜附孔庙奏请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上谕 第 1b 页 WYG0622-0553b.png
甚多至古帝王宜入庙崇祀从未有人奏请前代帝王
皆无后裔后之君天下者继其统绪即当崇其祀典朕
君临宇内不得不为前人言也朕意以为凡曾在位除
无道被弑亡国之主此外尽应入庙即一二年者亦宜
入庙崇祀尔等将朕此旨写出会同从容详议具奏钦
此
康熙六十一年四月初三日奉
旨这所议应崇祀之处皆是但其中尚有应详细斟酌者
皆无后裔后之君天下者继其统绪即当崇其祀典朕
君临宇内不得不为前人言也朕意以为凡曾在位除
无道被弑亡国之主此外尽应入庙即一二年者亦宜
入庙崇祀尔等将朕此旨写出会同从容详议具奏钦
此
康熙六十一年四月初三日奉
旨这所议应崇祀之处皆是但其中尚有应详细斟酌者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上谕 第 2a 页 WYG0622-0554a.png
明代甚近朕少时尝问有明遗旧宦官悯帝无甚过失
皆由万历泰昌天启时衰微及至悯帝虽励精图治终
不能补救也国之灭亡皆伊祖所坏于悯帝何涉稗官
野史所载岂足为凭悯帝不可与亡国者一例同论而
万历泰昌天启实不应入崇祀之列至从前所配享之
功臣大槩皆开国元勋居多如明之徐达不过一草莽
武夫刘基系元之进士皆遭遇成功遂以元勋配享或
有治安之世辅佐太平有功君国者反不得与配享之
皆由万历泰昌天启时衰微及至悯帝虽励精图治终
不能补救也国之灭亡皆伊祖所坏于悯帝何涉稗官
野史所载岂足为凭悯帝不可与亡国者一例同论而
万历泰昌天启实不应入崇祀之列至从前所配享之
功臣大槩皆开国元勋居多如明之徐达不过一草莽
武夫刘基系元之进士皆遭遇成功遂以元勋配享或
有治安之世辅佐太平有功君国者反不得与配享之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上谕 第 2b 页 WYG0622-0554b.png
列是皆未为允当大学士会同九卿詹事科道将此等
处详悉从容确议具奏钦此
乾隆四十九年七月初二日奉
上谕朕因览四库全书内大清通礼一书所列庙祀历
代帝王位号乃依旧会典所定有所弗惬于心敬忆
皇祖实录有敕议增祀之谕令查取礼部原议红本则系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内具题尔时诸臣不能仰体
圣怀详细讨论未免因陋就简我
处详悉从容确议具奏钦此
乾隆四十九年七月初二日奉
上谕朕因览四库全书内大清通礼一书所列庙祀历
代帝王位号乃依旧会典所定有所弗惬于心敬忆
皇祖实录有敕议增祀之谕令查取礼部原议红本则系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内具题尔时诸臣不能仰体
圣怀详细讨论未免因陋就简我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上谕 第 3a 页 WYG0622-0554c.png
皇祖谕旨以凡帝王曾在位者除无道被弑亡国之主此
外尽应入庙即一二年者亦应崇祀煌煌
圣训至大至公上自羲轩下至胜国其间圣作明述之君
守文继体之主无不馨香妥侑不特书生臆论无能
仰喻
高深即历代以来升歆议礼未有正大光明若此者也乃
会议疏内声明偏安亡弑不入祀典而仍入辽金二
朝不入东西晋元魏前后五代未免意有偏向视若
外尽应入庙即一二年者亦应崇祀煌煌
圣训至大至公上自羲轩下至胜国其间圣作明述之君
守文继体之主无不馨香妥侑不特书生臆论无能
仰喻
高深即历代以来升歆议礼未有正大光明若此者也乃
会议疏内声明偏安亡弑不入祀典而仍入辽金二
朝不入东西晋元魏前后五代未免意有偏向视若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上谕 第 3b 页 WYG0622-0554d.png
仰承
圣意而实显与
圣谕相背朕意若谓南北朝偏安不入正统则辽金得国
亦未奄有中原何以一登一黜适足启后人之訾议
即因东西晋前后五朝有因篡得国摈而不列如操
丕不得为正统之例殊不知三国时正统在昭烈故
虽以陈寿三国志之尊魏抑蜀而卒不能夺万世之
公评至司马氏篡窃以还南朝神器数易如宋武帝
圣意而实显与
圣谕相背朕意若谓南北朝偏安不入正统则辽金得国
亦未奄有中原何以一登一黜适足启后人之訾议
即因东西晋前后五朝有因篡得国摈而不列如操
丕不得为正统之例殊不知三国时正统在昭烈故
虽以陈寿三国志之尊魏抑蜀而卒不能夺万世之
公评至司马氏篡窃以还南朝神器数易如宋武帝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上谕 第 4a 页 WYG0622-0555a.png
崛起丹徒手移晋祚自不能掩其篡夺之罪其他虽
祖宗得国不正而子孙能继绪承休即为守文中主
亦不可概从缺略况自汉昭烈以至唐高祖统一区
夏时之相去三百馀年其间英毅之辟节俭之主史
不绝书又安可置而不论至于后五代如朱温以及
郭威或起自寇窃或身为叛臣五十馀年更易数姓
中华统绪不绝如线然周世宗承藉郭氏馀业凭有
疆域尚不失为令主此而概不列入则东西晋前后
祖宗得国不正而子孙能继绪承休即为守文中主
亦不可概从缺略况自汉昭烈以至唐高祖统一区
夏时之相去三百馀年其间英毅之辟节俭之主史
不绝书又安可置而不论至于后五代如朱温以及
郭威或起自寇窃或身为叛臣五十馀年更易数姓
中华统绪不绝如线然周世宗承藉郭氏馀业凭有
疆域尚不失为令主此而概不列入则东西晋前后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上谕 第 4b 页 WYG0622-0555b.png
五代数百年间创守各主祀典缺如何以协千秋公
论他若元魏雄据河北地广势强太武道武勤思政
理讲学兴农亦可为偏安英主并当量入祀典以示
表章朕前命馆臣录存杨维桢正统辨谕内详晰宣
谕以维桢所辨正统在宋不在辽金之说为是所以
存春秋纲目之义见人心天命之攸归且检阅孙承
泽春明梦馀录所载明代崇祀古帝王位号原未列
辽金二朝今帝王庙崇祀辽金而不入东西晋前后
论他若元魏雄据河北地广势强太武道武勤思政
理讲学兴农亦可为偏安英主并当量入祀典以示
表章朕前命馆臣录存杨维桢正统辨谕内详晰宣
谕以维桢所辨正统在宋不在辽金之说为是所以
存春秋纲目之义见人心天命之攸归且检阅孙承
泽春明梦馀录所载明代崇祀古帝王位号原未列
辽金二朝今帝王庙崇祀辽金而不入东西晋前后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上谕 第 5a 页 WYG0622-0555c.png
五代似此互相入主出奴伊于何底是皆议礼诸臣
有怀偏见明使后世臆说之徒谓本朝于历代帝王
未免区分南北意存轩轾甚失
皇祖降谕之本意也至明之亡国由于神熹二宗纪纲隳
而法度弛悯帝嗣统时国事已不可为虽十七年身
历勤苦不能补救倾危卒且身殉社稷未可与荒淫
失国者一例而论是以
皇祖睿裁将神熹二宗撤出而悯帝则
有怀偏见明使后世臆说之徒谓本朝于历代帝王
未免区分南北意存轩轾甚失
皇祖降谕之本意也至明之亡国由于神熹二宗纪纲隳
而法度弛悯帝嗣统时国事已不可为虽十七年身
历勤苦不能补救倾危卒且身殉社稷未可与荒淫
失国者一例而论是以
皇祖睿裁将神熹二宗撤出而悯帝则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上谕 第 5b 页 WYG0622-0555d.png
特令庙祀
褒贬予夺毫釐不爽实千古大公定论乃诸臣于定议时
转复将汉之桓灵增入岂未思炎汉之亡亡于桓灵
而不亡于献帝乎从前定议未将东汉全局详审论
断转使昏闇之君滥叨庙食所议未为允协夫自古
帝王统绪相传易代以后飨祀庙庭原以报功崇德
至于严篡窃之防戒守成之主或予或夺要必衷于
至当而无所容心于其间方协彰瘅之义所有历代
褒贬予夺毫釐不爽实千古大公定论乃诸臣于定议时
转复将汉之桓灵增入岂未思炎汉之亡亡于桓灵
而不亡于献帝乎从前定议未将东汉全局详审论
断转使昏闇之君滥叨庙食所议未为允协夫自古
帝王统绪相传易代以后飨祀庙庭原以报功崇德
至于严篡窃之防戒守成之主或予或夺要必衷于
至当而无所容心于其间方协彰瘅之义所有历代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上谕 第 6a 页 WYG0622-0556a.png
帝王庙祀典著大学士九卿更行悉心详议具奏并
著于定议后交四库馆恭录
皇祖谕旨并朕此旨于通礼庙飨卷首以昭殷鉴历朝垂
示万年之至意钦此
乾隆四十九年七月二十八日奉
上谕据大学士九卿等会议增祀两晋元魏前后五代
各帝王一摺并声请唐宪宗金哀宗应否一体增祀
等语宪宗处唐中叶各镇节度凭陵跋扈僭叛不臣
著于定议后交四库馆恭录
皇祖谕旨并朕此旨于通礼庙飨卷首以昭殷鉴历朝垂
示万年之至意钦此
乾隆四十九年七月二十八日奉
上谕据大学士九卿等会议增祀两晋元魏前后五代
各帝王一摺并声请唐宪宗金哀宗应否一体增祀
等语宪宗处唐中叶各镇节度凭陵跋扈僭叛不臣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上谕 第 6b 页 WYG0622-0556b.png
宪宗命将专征削平淮西厥功颇伟在有唐一代中
尚属英主其末年被弑系祸变猝乘与荒乱失德召
变致衅者不同至金哀宗处衰弱之时国势已不可
问推其致败之由实因熙宗海陵淫虐阶厉哀宗自
缢殉国与明之悯帝事同一例自应一体增祀馀俱
著照所议行钦此
尚属英主其末年被弑系祸变猝乘与荒乱失德召
变致衅者不同至金哀宗处衰弱之时国势已不可
问推其致败之由实因熙宗海陵淫虐阶厉哀宗自
缢殉国与明之悯帝事同一例自应一体增祀馀俱
著照所议行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