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罪惟录列传卷之三
  皇太子传总论
明东宫不幸者六而悼恭哀冲庄敬宪怀之但以夭不与
自懿文以悸恭悯以废怀献以夺不长怀冲悼怀虽夭非
天年献悯以乱委运且夫懿文不悸定不至如子惠庙弱
愞不任且燕以弟而乘兄似更逆至于怀献不幸而夭亦
幸而夭度代庙弃群臣南内顾晏然己乎是不可以不夭
者也夭之所成者大也怀冲悼怀何尝夭而使之夭是不
能不夭处客魏之日无寿皇太子也献悯若东监国南都
即不能己乱或不至连尽于乱若仁庙之一年光庙之一
卷三 第 1b 页
月几几以东宫亦幸而不以东宫终哉
卷三 第 2a 页
 皇太子列传
  皇太子标
懿文皇太子标高皇帝嫡长子也太祖初渡江下太平生
标富民陈迪家淂报为镌山以纪(○曰到此山者/之不怕无嗣)六岁受
经宋濂上为吴王时标方十三称王世子代往临濠谒墓
上曰而标往流览风俗悉艰难从父老问吾起兵渡江时
事以知吾创业之不易濂为辅行所过郡邑山川之神皆
祭以少牢历太平访迪家赐白金五十两还从郊坛复令
遍观农家衣食辛苦指道旁荆楚曰识之古朴刑以此伤
不杀人洪武元年册为皇太子郡臣请如元制以太子为
卷三 第 2b 页
中书令不许于是凡东宫师保傅诸勋旧大臣兼顿之特
置宾客谕德䓁官辅成德性选国子生周琦王璞䓁十人
侍禁中读书己又令朝廷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
会大本堂成取古今图籍充其中后徵四方名儒伴读太
子及诸王分番夜直间与赋诗裔确故事踰太子曰造邦
之君身固于艰艰则思思则睿承业之君身生于安安则
壅壅则爽惟仁不暴惟明不惑惟劳不佚惟断不牵惟怠
用爽勖哉上尝御文楼太子侍讲官论汉七国事帝问曲
直讲官曰曲在七国帝曰不然景帝为太子时以慱局杀
吴世子及为帝又轻听晁错黜削诸侯七国之变所自起
卷三 第 3a 页
汝等为诸王讲此则善矣时帝严极教尽刑太子慈仁慨
然思宽通平易之政帝尝录囚命御史袁凯送太子覆审
太子递减之凯覆奏陛下法之正也太子心之慈也太子
事濂最谨潜心六经读左氏传苦诸国之事杂见濂等以
太子意取诸国次第分系之题曰春秋本末尝持豳风图
示濂曰此周家王业所自始为一言图后濂曰愿殿下此
心朝夕如览图时太子跽受教濂孙慎坐胡党上命即濂
家诛濂太子伏泣愿矜濂上怫曰须汝为天子行之太子
惧自沉河中官汪等起之帝特为太子赦濂骂曰儿痴杀
人何与汝时凡出太子水中濡衣者越三级解衣弃市帝
卷三 第 3b 页
微时或跄踉失道高皇后尝掖以行后崩太子图如其像
怀之帝大刑人一曰故遗巨荆地命太子持之太子弗胜
曰予惧汝之弗胜也乃者为汝琢治昜汝太子曰臣闻尧
舜之世不雕自疏不镂自完臣硕陛下存其朴矣帝怒投
之以器不中太子走逐之太子为失图帝发视恸而止时
有诬告晋府棡阴事谓藏兵五台上怒促动众太子曰勿
遽臣请巡边挟与俱来棡果入朝太子为哀祈废庶人久
棡自艾复其爵二十四年拟迁都关中命太子往视方渡
江雷起东南上传谕此威震之兆也慎之还献关中地图
仍使吏部尚书詹徽佐太子录囚太子咸如前徽辄重附
卷三 第 4a 页
而先入奏至太子奏帝帝曰徽所执是法也太子顿首臣
闻立国之道仁厚为本法者附也非所以附帝益怒曰孺
子乃教我太子坐悸明年病且革语世子曰死我者詹徽
也四月薨礼官具丧礼上为服齐衰十二日不忍除己徇
所请谥曰懿文祔葬孝陵之次惠宗即位追尊为孝康皇
帝庙号兴宗燕师入削帝号复称懿文皇太子万历中太
尝少卿谢杰奏太子谊至亲分最贵岁行九祭祭之以文
称御名乃仅以祠祭署之奉祀主之非礼乞从哀冲庄敬
例遣侯伯䓁官行礼从之弘光初复孝康帝号不宗
论曰使懿文长视燕当奈何观晋王棡太祖时便藏兵
卷三 第 4b 页
 五台则拥三护卫者之昜动可知也太祖既重虑太
 子仁柔而与论汉七国事乃归罪轻听晁错之黜削似明
 教燕他日壬午之故吾以此有远计焉夲或拨而枝礼
 犹足恃也顾七国时寔由孝文姑息养祸然建文中或
 亦有赐几杖老不朝诸权宜尚足支吾主兵者绝无周
 亚夫而遽以黜削不再计乎太祖曰果如汉文亦可澹衅
 然则非以教太子所以教太孙者至矣太子受经濂濂不
 能教其孙太孙在治倾听濂门人正学正学不能宁其
 君总不解太祖文楼之谕矣夫错之学寡情正学直以
 不及情学错之学乎是故无情之理不足以治世
卷三 第 5a 页
  皇太子文奎
恭悯皇太子文奎惠宗长子也洪武二十九年十月之晦
生上以日月皆终意不怿建文元年立为皇太子燕兵入
年七岁矣弟文圭方二岁并废为庶人幽中都广安宫英
宗复辟感南内事曰建庶人无罪请于太后出之左右微
语帝事或未可帝曰有天命者任为之乃令太监牛玉入
幽宣谕文奎己六十有二矣子年亦四十许大率配偶失
伦上不问文圭年五十有七尚不识牛马诏建宅凤阳岁
给薪米听婚娶出入自便又与阍者二十人婢妾十馀人
给使令庶人后不传弘光初追复皇太子谥以恭悯与诸
卷三 第 5b 页
王允熥允熞允 俱祔孝康陵
 论曰初让皇果从尹昌隆之言恭词召燕燕当奈何及
 金川急果虚左迎让位燕又当奈何蹇出自焚叉不及
 引二子奎圭并殉而俾有广安之锢帝即决不如毅庙
 之死社稷为更烈哉按文奎与慈烺俱不幸然慈烺初
 奉处分或倖淂脱若文奎在燕时万无可倖则何不并
 殉之为愈也或曰让皇尝出亡矣夫滇南游息与凤阳遗
  孽万一交通文皇宁不过虑何俟英庙之破广安哉英庙自念
  南内颇似凤阳遂有自便之诏不必建庶人无后天命一
  语则又感见济之不长正非人力所能为也给婢妾使令
卷三 第 6a 页
  庶人子亦当有子迹缪恭之请封凿有所指而䘚无所
  见曰建庶人不敢有没
卷三 第 6b 页
卷三 第 6b 页
  皇太子见济
怀献皇太子见济代宗长子母杭妃景泰三年以思明土
酋黄𤣾奏废皇太子见深立子见济为太子初𤣾以功历
都指挥使守备浔州而其庶兄𤦇时为思明土知府𤦇老
二子钧庶而长銶嫡而少𤦇欲以钧代而銶怨𤣾计阳助
钧而袭之矫军门伪微兵思明令其子政夜集骁悍数百
人猝陷城杀𤦇支解钧纳瓮中瘗后圃潜归佯言盗入思
明府明日录入城举哀请𤣾为捕盗𤣾走思明发丧迹尸
不淂复大恸伪榜急捕盗方𤣾子杀𤦇时𤦇有仆福童见
𤣾子并识其左右人脱走诉宪司副使刘仁宅计缚𤣾二
卷三 第 7a 页
子亦诱执𤣾于浔系广西狱𤣾惧使人谋于侍郎江渊渊
令𤣾遣千户袁洪走奏请立见济为太子疏略曰往驾陷
卤廷寇至都门几丧社稷不有皇上臣民何归今踰二年
皇储未定臣惟人心昜摇多言难定争夺一萌祸乱不息
皇上即循逊让之美恐事机叵测反覆靡常近观天象土
星逆行入太微垣与诸灾变皆可畏惮愿早留意万一羽
翼长养势权转移委爱子于他人寄空名于大宝阶除之
下变为寇仇肘腋之间自相残蹙此时悔且晚矣乞与亲
信文武大臣密定大计以安中外之心以绝觊觎之望上
得疏大喜曰万里外乃有此忠臣亟下廷臣会议且令释
卷三 第 7b 页
𤣾罪与升都督于是礼部尚书胡濙侍郎薛琦邹干集文
武群臣廷议相顾莫敢发久之司礼太监兴安厉声曰此
事不可己即以为不可者勿署名陈循坐左足而草奏请
署名于是群臣皆唯唯魏国公徐承宗暨宁阳侯陈𢡟等
襄城伯李瑾等驸马都尉薛桓等都督孙镗䓁锦衣卫指
挥毕旺等尚书胡濙等左都御史王文等侍郎江渊等通
政司李锡等少卿张固等寺丞李茂䓁翰林学士啇辂等
六科都给事中李赞等十三道御史王震等上言陛下膺
天明命中兴邦家统绪之传宜归圣子黄𤣾奏是制曰可
上请圣母上圣皇太后太后言老妇髦矣愿社稷安天下
卷三 第 8a 页
得太平人心既如此不可拂遂令礼部具仪择日以闻五
月甲午立皇子见济为皇太子废汪皇后立见济母杭妃
为皇后诏曰天祐下民作之君寔遗安于四海父有天下
传之子斯夲固于万年此一联出吏部尚书何文渊口授
于是简置东宫官及群臣升秩有差大赦天下先一日陈
仪仗奉天门有男子执赤挺直入击香亭左右不及禦奋
呼曰先打东方甲乙木不知何谓内使急前缚男子以闻
诏付锦衣狱不及勘瘐死部议太子幼百官朝朔望以柳
诗于谦充正副使持节更封故太子为沂王以后兄杭聚
为锦衣卫正千户四年二月太子冠命胡濙持莭掌冠高
卷三 第 8b 页
谷赞冠萧镃宣戒敕亦冠沂王及荣王见清十一月太子
薨谥怀献葬西山太上复辟监王诚舒良伏诛陈循江渊
发戍铁岭商辂等廷杖除名为民王直高榖皆致仕文渊
以先致仕虞祸咽金死而都督黄𤣾闻之亦饮药自尽上
命发𤣾棺斸尸𤣾子政皆伏诛始署议时独尚书王直有
难色不敢异科臣林聪李侃御史朱瑛力陈不可奏入而
太子见济已立直归奉所赐金击案顿足曰此何等天事
出蛮子口吾辈不能诤愧死矣累疏求退而侃受新升应
天府丞聪升右春坊司直不辞天顺元年复沂王东宫降
怀献复为世子成化初修英庙寔录史馆欲书江渊为𤣾
卷三 第 9a 页
草疏丘浚曰此殊昜辨出江公手必京师奏本楮否者𤣾
自用土产也验之非奏本而渊免于深论
 论曰黄𤣾无其兄𤦇帝得疏安淂不大喜顾此事难第
 一言江渊借𤣾发难即不为𤣾草疏授指之律首论无
 辞也而琼山乃因奏楮宽其特书哉陈循以内阁跪请
 致王直高谷胡濙辈素以奉迎朝门为切切者亦不能
 自异盖临以至尊之势强以众论之同且系天子家事
 非他议之可独见者此若于谦故以失国为辞益噤不
 能自食其言矣幸而怀献不禄向使景皇病不起怀献
 代立南锢开能不再见壬午故事乎即否沂王挟南宫
卷三 第 9b 页
 之恨请还故东宫欲一见太上则为祸正未已已也惜
 诸臣将顺急无念及此者天顺之初宜付循文渊滋䓁
 西市而谦以定社稷大勋劳宥为民襄迎有无不必问
 也若男子赤梃事大类万历中风差风差非风不淂不
 名之为风赤挺男子似风然寔非风者以风差为非风
 而滋多口毙赤梃于狱而满朝扪舌则赤梃而外皆风
 矣虽然香亭一击甲乙之木不拱东方诅咒亦毒矣而
 独不淂其名天顺中少此一恤
卷三 第 10a 页
卷三 第 11a 页
  皇太子祐极
悼恭皇太子祐极宪宗长子柏贤妃所生万贵妃以为子
成化七年甫三岁十二月立为皇太子越月上旬彗星见
东方明年正月皇太子患痘疮薨葬西山时有左道李孜
省能致太子魂与贵妃相见
 论曰万贞儿岂宜使之有子既无子岂宜使子柏贤妃
 之子且以立为皇太子者使之子甫月馀而天以彗除
 之而纪淑妃始不病痞不然孝庙即六岁胎发委背岂
 敢以微见即见之帝帝亦不能遽曰类我当时左道李
 孜省能白日致太子魂贞免欲见太子太子敢不魂见
卷三 第 11b 页
卷三 第 11b 页
  皇太子载埴载壑
哀冲太子载埴世宗长子也母曰阎丽嫔上即位十二年
始得太子既越月当名谕礼部尚书夏言曰皇子命名有
敕谕故事乎言曰臣读内则篇此夫妇对语非命子词姆
先相曰母某敢用时日祗见孺子夫对曰钦有帅父执子
右手咳而名之妻对曰记有成上曰其仪上先日告太庙
寝殿至日保姆抱皇子于寝宫择内夫人敬顺者使剪发
留角上皮弁御乾清宫皇后率丽嫔具服见行四拜礼毕
皇后侍立东面丽嫔后保姆抱皇子出寝西至殿内授后
内赞奏曰皇后率丽嫔阎氏敢用吉日祗见皇子上降座
卷三 第 12a 页
命制词遂执皇子之右手而赐之名曰载埴皇后敬对毕
左还授皇子于保姆皇后率嫔再四拜次日上御奉天门
以皇子名敕礼部宗人府籍玉牒越月皇子薨敕曰朕荷
天眷予丈夫子虽即云亡然尝告之皇天皇祖诏示中外
将册命之矣其谥曰哀冲皇太子
庄敬皇太子载壑世宗第三子也以嘉靖十五年生母曰
王昭嫔娠时嫔梦神人星冠羽衣予之婴儿生三日上祭
告郊庙皆加太牢一颁诏朝鲜安南二国盖创礼也十八
年上将视显陵因立为皇太子使监国并封次所生皇子
为𥙿王又次为景王同日受册宝于文华殿故事册立皇
卷三 第 12b 页
太子于文华殿诸王奉天门东廊而己中官误以皇太子
册宝上宫中而𥙿王册宝乃在太子所上不问太子虽立
幼未见群臣也上自显陵还疾良久其明年得方士段朝
用将令太子监国而退行修挕之方诸大臣固争太仆卿
刘最以諌死其冬词臣罗洪先唐时春等请以明岁朝贺
见太子于群臣上怒曰诸归诚储贰有必君父心其皆革
职为民又明年御史杨爵极言朝政上复大怒吾其传也
爵坐系狱二十年上又以久病欲传位太子礼部尚书采
请上以献岁御朝上复恚曰尔等谓吾病矣即此新序传
位太子于是群臣莫敢请上朝者然太子寔弱不任年十
卷三 第 13a 页
四而冠冠二日薨太子生而灵静不悦纷华上方好神仙
以其动有仙气异之既疾作忽北面拜地别帝曰儿出矣
遂薨上痛甚谕群臣自引不孝礼官议丧礼上及百官期
上谓天子绝期令百官齐衰哭临册谥曰庄敬工部尚书
顾可学言皇太子冠其日风坏泰折坊二日逝泰与太同
未婚而死曰折尔雅曰方泽泰圻祭地也请昜折以圻以
基后祥不听
 论曰帝急𣣔一试为父礼哀冲方赐名阅月夭追尊皇
 太子予谥曰其将册命之矣以将册为己建创制也庄
 敬数龄得立特诏四彝亦创制好陈古则而多臆行帝
卷三 第 13b 页
 以为此礼矣廷臣力争太子监国重得罪继又请明年
 朝贺太子复重淂罪指前后殊曰帝独讳老也庄敬星
 冠羽衣入始无疾而拜别以折何怪乎世庙之晚惑青
 词也哉
卷三 第 14a 页
卷三 第 15a 页
  皇太子翊釴
宪怀皇太子翊釴穆宗长子也五岁薨赠𥙿世子隆庆元
年追谥宪怀皇太子
  皇太子慈甲皇太子慈乙
怀冲皇太子慈甲熹宗长子母范贵妃天启三年十月生
明年二月薨追谥怀冲皇太子葬西山初诞时客民与逆
魏合谋叵测时有雨雹黄霾之变礼部尚书林尧俞曲晓
诸珰以古今顺逆报应大略遂有竦动泣下者客魏之计
亦沮五年皇第二子慈乙生母任容妃诏升妃父春为锦
衣千户亦于明年六月薨追谥为悼怀皇太子葬西山
卷三 第 15b 页
 论曰未册而辄追谥称皇太子宪怀从世庙哀冲例哀
 冲悼怀从穆庙宪怀例也顾天启中二太子何其若客
 魏意如此
卷三 第 16a 页
  皇太子慈烺
献悯皇太子慈烺毅宗长子也母周皇后崇祯元年册立
为皇太子次子慈炤早世追封怀王谥隐葬西山三子慈
焕四子慈灿俱田贵妃生慈焕封永王慈灿封定王甲申
三月李贼东犯凡请太子监国南都者为李邦华李国祯
项煜李明睿史可法姜曰广䓁皆不果贼围京师急十九
日帝朱书谕内阁传成国公朱纯臣提督内外诸军事夹
辅东宫内臣持谕至阁阁无人置案返上不知也及殉社
稷犹以阁臣得朱谕书襟遂有百官伹赴东宫行在之语
先是别有旨太子二王送周田二戚臣家及城破太子仓
卷三 第 16b 页
䘚诣周奎叩门不淂入复走襄城伯李国祯家家无人踰
垣为卖浆妪所觉间闻奎奎惧不识内臣淂太子以献贼
自成留之西宫封为宋王太子不为屈初伪丞相牛金星
方入朝有衲衣僧遮告曰愿上急事金星停辔问之僧曰
明江山已入李家即未见太子处分金星以非所宜言怒
命左右提之僧笑曰和尚只一头值甚若辈头许万将柰
何逐之数武忽不见己自成以太子付旗鼓王体中𬋩押
其永定二王令将军刘宗敏收之许太子便服一谒东华
门大行帝后前体中号白相公河南洧川人也奉贼令栲
责故相魏藻德等赎金讫间语太子及故事太子曰己矣
卷三 第 17a 页
苦先帝不然我果以史可法为督师唐通孙甲为将宁至
是因为体中草箑题杜诗秋兴之一 闻道长安云云后署
故明皇太子慈烺书及贼东禦吴三桂三桂父吴襄及太
子二王俱在军中败还过通州西门有父老涕泣进果及
履于太子二王者己而体中挟太子随贼奔潼关此箑裂
两板矣自成死辰州之罗公山体中北归箑犹在十一月
体中献太子以付礼部传故明官监等往杂认皇亲周奎
太监贾应庚不认百姓閧殴之随有认者保者 民十数
人俱坐死收太子刑部狱中太子曰谢先生尚在乎谢升
至手书天字示太子无所答俄狱官进酒太子以狱官亦
卷三 第 17b 页
曾逮事先帝为细述本末欷歔绝时部臣钱凤览手疏力
争以为真太子保验有证在部五日悲欢言动绝无粉饰
朝论以太子必不真着锦衣卫重处而凤览亦坐诛后数
月谢升出朝忽发狂口称明太子令锦衣卫疾拿谢升去
升即日死福王立南都随有伪定王事以痫疾放言弃市
未几序班高梦箕奏故太子在浙诏旧内官李继周即金
华观音寺奉太子抵南都权住兴善寺复命司礼监马朝
进同东宫伴读丘志忠䓁视之不识于是辅臣马士英密
请追谥先太子及永定二王以绝众望太子谥献悯永王
谥悼定王谥哀有诏不许通私谒三月一日移太子入宫
卷三 第 18a 页
越两日太子与高成穆虎俱赴中城狱左都御史杨维垣
言驸马都尉王炳侄孙王之明状丑酷类先太子奉旨会
审大明门外兵科载英覆奏王之明假冒是实先帝尝携
太子中左门亲鞫吴昌时东宫立何处而不能荅问以嘉
定伯姓名亦不能荅遂有内官密疏云初东宫足骭异于
常形每骭则双莫之能诬随令卢太监密语马士英细阅
之士英疏曰其言虽似骭则犹人且云既为东宫幸脱虎
口不即诣官却走绍兴一疑东宫原质凝重此人机辩百
出二疑公主现养周奎家而云己死三疑且左懋第在北
贻书蔡奕琛云先有假太子事是太子不死于寇即死于
卷三 第 18b 页
北朝矣奉诏复审于是三法司定招王之明系高阳人驸
马王孙家破南奔欲投宁南军中遇高梦箕家人穆虎
教以诈冒东宫非出己意次日高梦 箕疏云奸谋已露而御
史陈以瑞都察院掌院李沾并疏诈冒上曰王之明勿骤加
刑俟正告天下然后尽法时有诗流传东南不知何人所作
(诗曰百神护跸贼中来会见前星闭复开海上扶苏原未/死狱中病己又奚猜安危定是关宗/忠义何曾到鼎台)
(烈烈大行何处遇/普天空向棘圜哀)于是各镇怀疑广昌伯刘良佐宁南侯
左良玉各有疏争之工部郎何楷疏称东宫甚明靖南侯
黄淂功亦疏且勿加刑再待详审江防督抚袁继咸日衣
悲愤且云各镇武夫尚怀忠义以为先帝一脉纷纭角奏
卷三 第 19a 页
我等读圣贤书织君臣之义岂可依违苟且与马阮诸臣
同负罪子先帝会有王妃童氏以间关自陈诏狱死人心
益愤于是左良玉挟文武二十七人合疏起兵以太子皇
后为名号清君侧诏撤黄德功等师以禦上流北兵遂下
五月辛卯帝奔芜湖不返次日百姓集七八千人诣狱裹
出伪太子入西华门坐武英殿取戏具翊善冠顶之群胪
呼万岁之明自殿中传示略曰先皇帝奇祸凡有血气裂
眦痛心注予小子奔投南都寔欲哭陈大义不意臣奸蔽
障桎梏幽狱今福邸闻声远遁其如高皇帝陵寝何赖父老
民人抱持出狱拥入皇宫予身负重冤岂忍遽自尊
卷三 第 19b 页
此布告在京勋旧文武先生暨士庶人等念此痛怀克勤
会议予当拱听共抒皇猷勿以前不识予稍生嫌芥甲午
释王铎高梦箕于狱咸以为大学士梦箕出狱即逃马士
英居第百姓立焚劫尽亦随尽阮大铖杨维垣陈盟诸家
乙未留都门开豫王问太子何在忻城之龙以之明对须
史之明至王离席迎坐己右及福邸被执王令坐伪太子
下云先帝自有子如此辄自立又刑苦之竟不即讨贼何
意福邸不能荅北凯伪太子不知所终
 论曰余读科臣李清伪太子纪事有云伪太子与高梦
 箕家人穆 中途狎谬云我王子久之见江南无不怀
卷三 第 20a 页
 思故太子者遂易语皇太子以媒利及奉诏杂认讲官
 中允刘正宗司业李景濂先言故太子眉长于目此非
 真西宫袁妃云太子有虎牙足下有痣不果问讲读何
 所误以端敬为文华问讲读先后误以先读为先讲问
 写仿何字误以孝经为诗句问写字几行讲读问难几
 次讲案何物俱不能对虽正宗景濂彼亦不识也继又
 问亲鞫吴昌时事及嘉定伯姓名皆不能荅阁臣王铎
 大言是假又发总宪李沾始跪乞怜自供王炳从孙之
 明非太子手迹付沾㩀奏时召对群臣上泪下不成语若
 曰果故太子即以为皇太子若不真为欷歔嗟乎天故
卷三 第 20b 页
 生一伪以疑真导乱㦲而所为王之明者又倒读为明
 之王似有意讳之者疑却使人易信且适有童妃被鞫
 一事则信者故外之而使为疑真伪淆惑中外遂以上
 不念骨肉𤇺火最急人情益解散嗟乎虽人事亦天道
 因之矣
卷三 第 2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