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076-006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诗集传名物钞卷三    元 许谦 撰
王一之六(变/四)
 传○疏汉地理志洛邑与宗周通封畿东西长南北
  短相覆千里瓒案西周方八百里为方百里者六
  十四东周方六百里为方百里者三十六二都方
  百里者百方千里也○华胡化反太华即华山在
  京兆华阴县南外方即嵩高在颍川嵩高县前编
卷三 第 1b 页 WYG0076-0060b.png
  外方非嵩高今河南府伊阳县伊阙镇之西陆浑
  山据唐志一名方山盖古为外方春秋时秦晋迁
  陆浑之戎居此因名陆浑云其山固嵩高之联峰
  然谓为嵩高则非尔○疏左氏传襄王赐晋文公
  阳樊温原攒茅之田晋于是始启南阳杜预云在
  晋山南河北故曰南阳是未赐晋时为周畿内故
  知北得河阳百故应劭注汉河内郡修武县云有
  南阳县是晋所启南阳今修武省为镇属怀州河
卷三 第 2a 页 WYG0076-0061a.png
  阳亦汉河内郡之县今为孟州县所谓渐冀州之
  南也○营洛在成王七年周礼以土圭之法测土
  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
  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
  阴阳之所和也乃建王国焉正作洛之事也深尺
  鸩反又尸鸩反景与影同○前编幽王立褒人有
  罪请入女子于王以赎罪是为褒姒幽王三年王
  之后宫见而爱之生子伯服五年废申后及太子
卷三 第 2b 页 WYG0076-0061b.png
  宜臼以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宜臼奔申十一年
  申侯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杀幽王骊山下虏褒
  姒晋文侯郑武公卫武公秦襄公皆以兵来救晋
  郑即申立宜臼是为平王缯慈陵反国在沂州○
  戏许宜反骊山下地名○郑谱成王欲宅洛邑使
  召公先相宅既成谓之王城今河南是也召公既
  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今洛阳是也东莱先生曰成
  周乃东都总名河南成周之王城也洛阳成周之
卷三 第 3a 页 WYG0076-0061c.png
  下都也平王东迁之后所谓西周者丰镐也东周
  者东都也威烈王之后所谓西周者河南也东周
  者洛阳也地理考异王城本郏鄏在河南县北九
  里自平王以下十二王皆都此城至敬王乃迁成
  周在洛阳县东北二十六里赧王又居王城郏古
  洽反鄏而蜀反○疏风雅之作本自有体言作诗
  不为雅而为风非谓采得其诗乃贬为风也张逸
  问郑曰平王微弱诗不复雅厉王流彘幽王灭戏
卷三 第 3b 页 WYG0076-0061d.png
  在雅何荅意谓幽厉以酷虐之政被于诸侯故为
  雅平桓政教不及畿外故为风○李氏黍离以下
  皆平王之诗安得谓诗亡然后春秋作乎孟子盖
  谓雅颂之诗亡也
   孟子所谓诗亡东迁之后王者迹熄雅颂之作
   亡也先王之德西都颂之至矣可无作也政令
   不能行于天下故雅亦无所为而作西都数百
   年非无风也古之录诗所以示劝戒有雅以道
卷三 第 4a 页 WYG0076-0062a.png
   天下之故则无事于采风雅既亡则取民间之
   诗以纪政俗王风十篇黍离为大夫行役馀皆
   民间之诗也盖雅必出于朝廷风则在下之歌
   咏古则必有其制或上可兼下下不可僣上也
   是以东征之事大于猃狁之役而东山劳归之
   诗不在采薇出车之列虽出于变亦不与六月
   采芑同什也于此可见风雅之体不可易置矣
黍离(王/一)大夫行役闵周
卷三 第 4b 页 WYG0076-0062b.png
 经
   始视之谓黍之离离复视之乃稷之苗尔盖心
   迷意乱目视不精而致误也所以行往而迟迟
   者以心之摇摇而不定也又见惟欲徘徊于此
   而无意于行也至于稷之穗易辨矣而亦莫辨
   则忧之甚又至于成实则尤易辨而亦莫辨则
   忧愈极故心如醉如噎之辞亦愈重也此则赋
   体也
卷三 第 5a 页 WYG0076-0062c.png
 传○一章傍步光反徨胡光反
   愚谓黍似粱而非粱稷今之穄也二物稍相类
   但黍黄而稷黑黍小而稷大今中原皆有之朱
   子解二物似差互今以传文两易之曰黍榖名
   似稷而小穗黄色稷亦榖名一名穄苗似芦高
   丈馀穗黑色实圆重云或曰粟也四字如此恐
   得其实盖古之粱即今之粟古之粟即今之榖
   粟榖实之总名说文稷五榖之长谓独长于众
卷三 第 5b 页 WYG0076-0062d.png
   谷也本草稷今穄也与黍同类穄音祭
  三章疏噎者咽喉蔽塞之名诗缉食窒也如噎谓
  气逆而如噎也
君子于役(王/二)大夫妻思其君子 异
 经○一章笺羊牛从下牧地而来
   赋而兴也上三句谓君子之役无期可归次三
   句则以家中目前之所暏者以起兴鸡则必栖
   于埘与桀犹人必当止于家今乃不得止息日
卷三 第 6a 页 WYG0076-0063a.png
   夕则羊牛必来犹人出有期必当归今乃无期
   可归则思君子之心容可已乎
 传○一章畜许六反○二章杙以即反○疏庶幸也
  几觊也庶几者幸觊之意觊几利反
君子阳阳(王/三)前篇妇人 异
 经○陶释文音遥毛义与传同○语录问君子阳阳
  诗不作淫乱说如何曰有个君子于役如何别将
  这个做一样说由房只是人出入处古人屋于房
卷三 第 6b 页 WYG0076-0063b.png
  处前有壁后无壁所以通内所谓焉得谖草言树
  之背盖房之北也○笺君子禄仕在乐官招我欲
  使我俱在乐官也
   此诗或为淫乱之辞而朱子不然者岂以执翿
   为舞器由敖为舞位非淫者之所宜有乎然则
   以大夫招其妻入于舞位亦或有微碍否窃意
   此诚贤者仕于伶官如简兮比郑笺或得其说
   也但招我之招不必作相招禄仕尔房毛谓房
卷三 第 7a 页 WYG0076-0063c.png
   中之乐疏天子房中之乐以周南诸侯以召南
杨之水(王/四)戍申之人
 经○疏言甫许者以其俱为姜姓既重章以变文因
  借甫许以言申其实不戍甫许也六国时秦赵同
  为嬴姓史记汉书多谓秦为赵亦此类也○诗缉
  楚小于薪蒲轻于楚不流束蒲则弱之极矣
   此诗也彼其之子指留国中不出戍之人而言
   犹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之意怨辞也水本可以
卷三 第 7b 页 WYG0076-0063d.png
   载巨舟今悠扬缓流乃至不能流一束之薪以
   比王本号令天下今号令不行至不能保其母
   家况赋役不均而彼其之子乃安处于家不与
   我同出戍思而又思何日月我得归哉平王既
   不能正王室又以畿内之民下戍于不共戴天
   之雠而且赋役不均故其民怨之而言如此
 传○一章屯徒门反数色角反○三章疏蒲柳有两
  种皮正青者曰小杨皮红者曰大杨其叶皆长广
卷三 第 8a 页 WYG0076-0064a.png
  于柳叶皆可以为箭干毛云蒲草○题下施式豉
  反
中谷有蓷(王/五)妇人见弃自述
 经
   礼义陵迟风俗浇薄百姓失其夫夫妇妇之道
   以贫而仳其妻始怨而终悔也盖天方旱时蓷
   草生于谷中幽阴之地者遇暵而且乾矣于是
   夫豫防食之不足仳离其妻妇人乃嘅然而叹
卷三 第 8b 页 WYG0076-0064b.png
   以遇夫之艰难困厄故也脩如脯亦乾之义也
   妇人叹之不足又啸以发其忧思以不幸而遇
   其夫之不善者故也久而天雨既降蓷之暵者
   今则湿矣是则禾黍复苏可以有得食之望而
   女之既离者不能再合虽泣而嗟叹无及深恨
   覆水之不可复收也夫之与妇固当偕老贫富
   苦乐皆宜共之而不变今非有可出之罪于天
   之方旱亦未见其黎民靡有孑遗之势而轻儇
卷三 第 9a 页 WYG0076-0064c.png
   无义遽仳离之将豫置于死地宜其叹啸涕泣
   而怨之深也及其旱之既解而室家之道已绝
   则虽嗟何及哉于以见上之人教化无素致下
   民无道可以观东周之风矣详味其辞人在言
   外盖当时君子之言非妇人之所自作也
 传○一章鵻萑并音隹尔雅萑蓷盖草本名萑又名
  蓷毛氏以鵻字代萑字故传从之叶似萑尔雅注
  及诗疏皆作叶似荏今传中萑字误盖鵻即萑不
卷三 第 9b 页 WYG0076-0064d.png
  可谓之似萑也尔雅疏臭秽草茺蔚也又名益母
  荏者白苏紫苏类也茺昌嵩反蔚纡勿反○谷不
  熟饥菜不熟馑○二章语录淑善也三字合移在
  叹矣字下蹙子六反怼徒对反
兔爰(王/六)君子不乐其生
 经○罹音离吪五戈反
 传○一章难奴旦反○庶几见君子于役○二三章
  尔雅繴谓之罿罿罬也罬谓之罦罦覆车也注今
卷三 第 10a 页 WYG0076-0065a.png
  之翻车有两辕中施罥以捕鸟一物五名展转相
  解繴音壁罬音辍覆方六反罥古县反
 序○左氏传桓公五年王夺郑伯政(桓王郑/庄公)郑伯不
  朝王以蔡卫陈人伐郑郑伯禦之王为中军虢公
  林父将右周公黑肩将左郑原繁高渠弥以中军
  奉公曼伯右拒祭仲足左拒战于繻葛王卒大败
  祝聃射王中肩拒俱甫反繻音须聃他甘反射音
  石中竹仲反
卷三 第 10b 页 WYG0076-0065b.png
葛藟(王/七)民流离失所 异
 经
   葛藟本生于山谷丘陵在河之浒为非其所兴
   已之失所也
 传○一章远见鄘螮蝀○左氏传昭三年郑罕虎如
  晋叔向曰君若不有寡君虽朝夕辱于敝邑寡君
  猜焉又二十年齐公孙青聘于卫卫乱从诸死鸟
  宾将掫主人辞宾曰寡君之下臣君之牧圉也若
卷三 第 11a 页 WYG0076-0065c.png
  不获捍外役是不有寡君也注有相亲有掫祖侯
  反○三章尔雅夷上洒下曰湑疏夷上平上洒下
  峭下愚谓洒犹洗也岸上面平夷而其下为水洗
  荡齧入若唇也洒苏典反
采葛(王/八)淫奔 异
 传○二章尔雅萧萩疏萩一名萧今人所谓萩蒿是
  也或云牛尾蒿似白蒿白叶茎粗科生多者数十
  茎可作烛有香气故祭祀以脂爇之为香许慎以
卷三 第 11b 页 WYG0076-0065d.png
  为艾蒿非也今传作荻也误字萩雌由反○焫如
  劣反○三章艾尔雅一名冰台注今艾蒿也○灸
  纪有反
大车(王/九)淫奔者畏大夫 异
 传○一章毳衣以宗彝为首次藻次粉米凡三缋于
  衣黼黻凡二绣于裳宗彝有虎蜼毛虫也故曰毳
  诗缉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大夫四命及其出
  封皆加一等八命加一等即上公九命其未出封
卷三 第 12a 页 WYG0076-0066a.png
  则与侯伯同服公与侯伯同服则卿与子男同服
  此诗所谓周大夫者上大夫卿也蜼位柚垒三音
丘中有麻(王/十)淫妇 异
 经○玖见卫木瓜
  愚恐嗟非其人之字特叹语尔以三章之子可见
  子国则所私之人上下两章皆异其文也
王诗谱
   王诗十篇惟黍离扬之水灼知平王之诗馀皆
卷三 第 12b 页 WYG0076-0066b.png
   不知何王之世郑从序说分为平桓庄三王未
   详是否
郑一之七(变/五)
 传○郑诗谱桓公为幽王大司徒问于史伯曰王室
  多故余惧及焉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其济洛河
  颍之閒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
  仲恃险皆有骄侈怠慢之心加之以贪冒君若以
  周难故寄帑与贿不敢不许是骄而贪必将背君
卷三 第 13a 页 WYG0076-0066c.png
  君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克矣若克二邑鄢
  蔽补丹依畴历莘君之土也修典刑以守之可以
  少固桓公从之后三年公死犬戎之难武公卒取
  十邑之地右洛左济前莘后河食溙洧焉疏谓济
  西洛东河南颍北八国皆在四水之间郐音桧冒
  音墨帑音奴掘渠勿反
   文王二弟虢仲封东虢郑灭之即郑之制今郑
   州荥阳县也虢叔封西虢晋灭之今陜州是若
卷三 第 13b 页 WYG0076-0066d.png
   虢州则其竟之所至也国语虢叔恃势左氏虢
   叔死焉者仲之后也左氏虢仲为王卿士者叔
   之后也
缁衣(郑/一)周人爱武公
 传○一章考工记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注
  染纁者三入而成又再染以黑则为緅又复再染
  以黑乃成缁说文纁浅绛也广韵緅青赤色緅缁
  尤反○朝直遥反称昌孕反更古行反餐苏尊反
卷三 第 14a 页 WYG0076-0067a.png
  ○疏退适治事之处为私对在天子之庭为公此
  私朝在天子宫内○诗缉天子皮弁以日视朝凡
  朝服君与卿大夫同今天子之卿而服缁衣者盖
  既朝于天子而退治事则释皮弁而服缁布衣以
  听其所治之政其服以缁布为冠以黑羊皮为裘
  以缁布为衣而裼之其上加朝服十五升缁布为
  之其裳皆素○诗记诸侯入为卿士皆受馆于王
  室适子之馆亲之也○凿即各反粟一石得米六
卷三 第 14b 页 WYG0076-0067b.png
  斗为粝粝米一石舂为八斗为凿粝郎达反○朱
  子汉有白粲之刑给舂导之役是也○题下诗缉
  孔子云于缁衣见好贤之至(孔丛/子)又云好贤如缁
  衣恶恶如巷伯(礼记/缁衣)缁衣之诗缱绻殷勤可谓好
  之至巷伯之诗欲取谗人投畀豺虎有北有昊可
  谓恶之至诗之好贤恶恶多矣独举二诗以其至
  者言之也
将仲子(郑/二)淫妇 异
卷三 第 15a 页 WYG0076-0067c.png
 经
   此诗词气类野有死麇之卒章然有畏父母诸
   兄国人之言犹为善于彼也此可见理义根于
   人心有终不可泯者身之陷于淫邪不能禁其
   欲也有畏人之意良心之存也傥上之教化行
   而下之风俗厚若此妇人岂不能修饬而以贞
   信自守邪然则小民心术之微皆上之人有以
   兴丧之耳
卷三 第 15b 页 WYG0076-0067d.png
 传○三章韧音刃
叔于田(郑/三)国人爱共叔
 经
   二章三章传有音释而无其说盖与首章之意
   同也无饮酒服马谓无如叔之善饮酒服马者
   此诗虽段不义得众而人爱之然详味其辞非
   小人党恶者之言盖君子知几者所作也终篇
   虽全称美略无讥刺之辞而所美者惟田狩饮
卷三 第 16a 页 WYG0076-0068a.png
   酒之事舍是盖无足言者且公子居大都专事
   驱骋田猎沈湎于酒而人心归仰如此则将何
   所不至邪祸败之来豫知之矣
 传○一章左氏传隐公元年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
  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恶之爱段
  欲立之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京
  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
  于已又收贰以为已邑至于廪延大叔完聚缮甲
卷三 第 16b 页 WYG0076-0068b.png
  兵具卒乘将袭郑公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出奔共
  共音恭大音泰
大叔于田(郑/四)同前
 经○通解狩者捕禽兽以其承宗庙示不忘武备因
  以为田除害鲜者何也秋取尝也(取禽/尝祭)已祭取馀
  获陈于泽(射宫/也)然后卿大夫相与射命中者虽不
  中取也命不中者虽中不取也所以贵揖让之取
  而贱勇力之取也向取于国中勇力之取也今取
卷三 第 17a 页 WYG0076-0068c.png
  于泽揖让之取也所以袒裼暴虎献于公所○诗
  缉组文五采相间手执六辔如组之文言其齐比
 传○一章衡车轭也○疏泽水所钟水希曰薮○袒
  即袒字偏脱衣袖也疏脱衣见体曰肉袒凡服里
  有袍襗之厉然后服裘以同色之衣裼之裼上加
  袭衣袭上加朝服凡独言袒者袒去袭而露裼言
  袒裼者则并袒去裼而露肉也襗音宅○二章舍
  音舍拔音跋括也矢衔弦处○覆芳福反倒也箫
卷三 第 17b 页 WYG0076-0068d.png
  弓弰也礼疏弓头稍剡差斜似箫故谓为箫射者
  既发矢则弓随势倾倒直指于前以送矢弰师交
  反○二章筒音同○题下大叔之大音泰
清人(郑/五)郑弃其师郑人赋之
 经○三章陶陶释文徒报反驱驰貌今传无音必当
  读如桃而解为乐而自适之貌则当为馀招反○
  好毛郑皆释为容好与传同而释文呼报反此字
  疑从传如字读者是
卷三 第 18a 页 WYG0076-0069a.png
 传○一章重平声○二章句古侯反○三章凡兵车
  执弓矢者在左主五兵者在右御者在中唯将车
  则鼓悬车中而将立鼓下御者在左车右在右○
  题下春秋闵公二年郑弃其师左氏传郑人恶高
  克使帅师于河上久而弗召师溃而归高克奔陈
  诗疏是时狄侵卫卫在河北郑在河南恐其渡河
  侵郑故禦之
羔裘(郑/六)美大夫 异
卷三 第 18b 页 WYG0076-0069b.png
 传○一章侯美也释文韩诗训○卒章英见召南羔
  羊
遵大路(郑/七)淫妇为人所弃 异
 经○二章好释文一如字一音呼报反传无音而训
  为情好当从呼报音
 传○一章揽与揽同撮持也○疏丧服云袂属幅袪
  尺二寸则袂是袪之本祛为袂之末○恶乌路反
  说音悦○二章家说毛注魗弃也疏不得其说遂
卷三 第 19a 页 WYG0076-0069c.png
  曰魗与丑同丑恶可弃之物故传以为弃案说文
  □弃也引诗此句则不假丑义矣□即魗字
女曰鸡鸣(郑/八)诗人述贤夫妇 异
 传○一章周礼司弓矢矰矢茀矢用诸弋射注疏结
  缴于矢谓之矰缴绳也矰高也言矰高者取向上
  射飞鸟之义茀之言刜也以弋飞鸟刜罗之谓结
  缴以罗取而刜杀之也说文缴生丝缕盖用生丝
  为绳也韵会刜断也斫也矰音增茀扶弗反缴章
卷三 第 19b 页 WYG0076-0069d.png
  略反刜孚勿反○昵尼质反二章中也之中陟仲
  反为去声○三章珩瑀琚璜音行禹居黄蠙部田
  反蚌之别名○内则子事父母左右佩用左佩纷
  帨刀砺小觿金燧右佩玦捍管遰大觿木燧注疏
  纷帨拭物巾刀砺小刀及砺砻小觿解小结之觿
  貌如锥以象骨为之金燧可取火于日玦当作决
  以象骨为之著于右手大指所以钩弦开体捍谓
  拾也以皮为之著于左臂以遂弦管笔彄也遰刀
卷三 第 20a 页 WYG0076-0070a.png
  鞞也木燧钻火也晴则取火于日阴则钻火又妇
  事舅姑左佩纷帨刀砺小觿金燧右佩箴管线纩
  施縏帙大觿木燧注疏縏小囊也帙刺也以针刺
  帙而为縏囊故云縏帙馀物不言施独于针管线
  纩之下而言施縏帙明为四物施也帨始锐反砺
  力制反觿许规反捍户旦反遰时世反砻力工反
  著知略反彄苦侯反鞞必顶反縏步干反帙陈乙
  反刺七亦反为于伪反○遗于醉反
卷三 第 20b 页 WYG0076-0070b.png
有女同车(郑/九)淫奔 异
 经○子金子远望之则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近视之
  则将翱将翔佩玉琼琚问其人则孟姜也信美且
  都矣此盖淫人睥睨之诗
山有扶苏(郑/十)淫女戏所私 异
 经
   此诗恐是淫女见绝于男子而复私于人乃思
   绝者之美好而厌所私者之狂狡也或曰有女
卷三 第 21a 页 WYG0076-0070c.png
   同车男戏女山有扶苏女戏男其男子之言曰
   有女与我同车同行者貌如舜华舜英我将之
   以翱翔佩玉固若美矣然岂如彼美孟姜容貌
   则洵美且都语言则使人不忘哉同车者则所
   与淫之女孟姜则戏设之辞也女则以山有扶
   苏答之如传意
 传○一章扶苏扶胥小木毛传文疏谓未详所出○
  二章尔雅红茏古其大者蘬疏红名茏古大者名
卷三 第 21b 页 WYG0076-0070d.png
  蘬一名马蓼叶大而赤白色馀同传蘬丘轨反○
  狯古外反
萚兮(郑十/一)淫女 异
 经○子金子萚木叶之将落者风吹则落矣以见人
  生之易老故欲且与之相乐也今案此说则当为
  比体
狡童(郑十/二)淫女见绝而戏其人 异
 经
卷三 第 22a 页 WYG0076-0071a.png
   恐此为淫女见绝于人而思其人之词言既与
   我绝为思子之故使我不能餐息正言而怨之
   也
褰裳(郑十/三)淫女语所私 异
 经○二章洧于轨反
 传○一章地理考异郡县志溱水源出郑州新郑县
  西北三十里平地○二章汉地志颍川郡阳城县
  阳城山洧水所出东南至长平入颍水经洧水过
卷三 第 22b 页 WYG0076-0071b.png
  新郑县南溱水从西北来注之溱溱同
(郑十/四)淫女悔不奔 异
 传○一章笺有面貌丰丰然丰满者待我于巷中疏
  巷是门外之道○三章笺褧以禅縠为之详见卫
  硕人○疏妇人之服不殊裳而经衣裳异文者以
  诗须韵句故别言之耳其实妇人之服衣裳俱用
  锦皆有褧故互言之
东门之墠(郑十/五)淫者
卷三 第 23a 页 WYG0076-0071c.png
 经
   此男女相倡和之辞其事则始相为乱久而复
   会共道前日之邪思也一章男道女所居之地
   曰东门有墠墠之外阪上有茹芦之草其地即
   女之居也于此而望之室则迩矣不得见其人
   而甚远也二章则女自道所居之地曰东门有
   栗之所行列之家室即我居也我岂不尔思乎
   但子不就我而不得见尔朱子谓刺诗虽有铺
卷三 第 23b 页 WYG0076-0071d.png
   陈其事不加一辞者而赋之之人常在所赋之
   外凡若其自言者则淫邪之人所自赋也尝于
   桑中之序论之是固然矣然以后世观之为于
   放淫之辞深能道狎邪之情状者未必皆其所
   自作亦当时善为词章而深知风俗者为之但
   决非意诚心正之君子而其言不可以为训乃
   若劝而非刺者故不足道尔人情不大相远也
   何古之邪乱者多长于言今之邪乱者多不能
卷三 第 24a 页 WYG0076-0072a.png
   为之乎故愚于东门之墠以为诗人道其男女
   倡和淫邪之言而成之非其自作者也愚观诗
   此类亦多非独此篇亦非独淫邪之诗为然也
 传○一章除地除草也町吐鼎反町町平意蒐所留
  反茜仓甸反○尔雅陂者曰阪注陂陀不平之貌
  陂陀音坡驼○识音志○二章行户郎反
风雨(郑十/六)淫奔之女见所期之人而悦 异
 经
卷三 第 24b 页 WYG0076-0072b.png
   小序以为乱世思君子亦通但不必以鸡鸣喻
   君子之不变盖鸡专取其夜将旦司晨之鸣常
   在昏暗之时不专取日中之鸣也风雨如晦正
   不足以取喻盖此诗非兴体乃比体也喈喈胶
   胶不已皆鸡声纷杂之意风雨比时之昏鸡鸣
   比政之乱傥于此时得见君子以为政则国事
   安得不平民疾安得不瘳人心安得不喜哉
 序○佻他凋反
卷三 第 25a 页 WYG0076-0072c.png
子衿(郑十/七)淫奔 异
 传○一章纯至尹反缘于绢反○疏衿与襟同交领
  也○二章绶玉藻注所以贯佩玉相承受者也组
  绶一物也○毛氏士佩瓀珉而青组绶疏玉藻士
  佩瓀玟而缊组绶此云青组绶盖读礼记本与郑
  异瓀而兖反石次玉珉玟同眉贫反石似玉而非
  缊音温赤黄色○三章疏尔雅观谓之阙谓宫门
  双阙此言城阙谓城之上别有高阙非宫阙也○
卷三 第 25b 页 WYG0076-0072d.png
  儇许缘反
扬之水(郑十/八)淫者相谓 异
 经○一章楚见周南汉广传
   郑君兄弟争国日寻干戈民皆化之骨肉相怨
   有兄弟之知义者人又从而诳惑离间之于是
   则自劝而作此诗言悠扬之水不能流一束之
   楚以兴宗族微弱不足以禦外患况我兄弟终
   少惟予二人而已他人离间之言乃诚无实而
卷三 第 26a 页 WYG0076-0073a.png
   迋女决不可信苟如此则骨肉犹可以自相保
   也此虽兄弟自保之辞亦足以风諌其上
出其东门(郑十/九)君子见淫奔者而作 异
 传○一章疏缟细缯色白綦青而微白为艾草色○
  二章荼毛云英荼笺茅秀疏茅草秀出之穗
 序○五争事见春秋传桓十一年初祭仲为庄公娶
  邓曼生昭公故祭仲立之宋雍氏女于郑庄公生
  厉公故宋人诱祭仲而执之祭仲与宋人盟以厉
卷三 第 26b 页 WYG0076-0073b.png
  公归而立之昭公奔卫是一争也十五年祭仲专
  郑伯使雍紏杀之仲杀雍纠厉公奔蔡昭公复入
  是二争也十七年高渠弥弑昭公而立公子亹是
  三争也十八年齐人杀子亹轘高渠弥祭仲立公
  子仪是四争也庄十四年厉公自栎侵郑傅瑕杀
  子仪纳厉公是五争也女尼据反
野有蔓草(郑二/十)男女相遇 异
溱洧(郑二/十一)淫奔自叙 异
卷三 第 27a 页 WYG0076-0073c.png
 经○一章勺时灼反
 传○一章本草泽兰及兰草注云泽兰生水泽中及
  下湿地苗高二三尺茎干方青紫色作四棱叶生
  相对如薄荷微香叶尖有毛不光润花带紫白色
  萼亦紫色兰草大抵相类叶光润尖长有岐花红
  白色而香生水傍又曰泽兰方茎兰圆茎○本草
  芍药注春生红芽作丛茎上三枝五叶似牡丹而
  狭长高一二尺夏开花有红白紫数种古今注将
卷三 第 27b 页 WYG0076-0073d.png
  离相别赠以芍药芍药一名可离故相赠○诗记
  兰即今之兰勺药即今之芍药陆玑必指为他物
  盖泥毛公香草之言必欲求香于柯叶置其花而
  不论尔○通典周制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
  (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之)韩诗曰郑国之
  俗三月上巳之日溱洧水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
  除不祥(蔡邕曰今三月上巳/祓于水滨盖出此)凡言祓者祉也以为
  祈介祉也后汉三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
卷三 第 28a 页 WYG0076-0074a.png
  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洁者言阳气布畅/万物讫出始洁之)
  (矣禊者洁也言自洁濯/也○上注字皆通典)沈约宋书魏已后但用三
  日不复用已祓敷勿反疢丑刃反○郑篇下卫淫
  奔之诗匏有苦叶静女新台墙有茨桑中鹑之奔
  奔螮蝀氓木瓜九篇郑淫奔之诗将仲子遵大路
  山有扶苏萚兮狡童褰裳半风雨子衿有女同车
  东门之墠扬之水野有蔓草溱洧十四篇自将仲
  子至子衿九篇皆女惑男之语(愚窃谓风雨为思/君子之诗扬之水)
卷三 第 28b 页 WYG0076-0074b.png
  (谓兄弟相/保之诗)
郑诗谱
   郑桓公友初封三十六年为犬戎所杀子武公
   掘突立二十七年卒子庄公寤生立四十三年
   卒太子忽立是为昭公宋劫祭仲立庄公子突
   是为厉公四年出奔祭仲迎昭公入厉公居栎
   二年高渠弥弑昭公立昭公弟子亹元年齐襄
   公杀子亹而祭仲立昭公弟子仪(史记曰/子婴)十四
卷三 第 29a 页 WYG0076-0074c.png
   年厉公自栎侵郑傅瑕弑子仪而公入七年卒
   子文公踺立四十五年卒郑诗二十一篇可谱
   者四篇自武公至文公七君其间凡一百四十
   三年可见者三君耳馀不可知也
    缁衣
     右武一诗
    叔于田   大叔于田
     右庄二诗
卷三 第 29b 页 WYG0076-0074d.png
    清人
     右文一诗
齐一之八(变/六)
 传○疏左传齐晏子曰昔爽鸠氏始居此地(爽鸠氏/少皞氏)
  (司/寇)季荝因之(虞夏/诸侯)有逢伯陵因之(殷诸/侯)蒲姑氏因
  之(即周公所灭者大公封/齐未得其地后兼有之)而后太公因之世家云
  吕尚之先为四岳佐禹平水土有功封于吕姓姜
  氏尚隐于渭阳西伯猎而遇之曰吾先君太公望
卷三 第 30a 页 WYG0076-0075a.png
  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太师武
  王平商封于齐都营丘尔雅水出其左营丘注疏
  齐郡临淄县淄水过其南及东而城内有丘即营
  丘也荝实侧反○东至于海北至于无棣索隐曰
  淮南有故穆陵门是楚之境无棣在辽西孤竹服
  虔以为太公受封境界所至不然也盖言其征伐
  所至之域
鸡鸣(齐/一)言古贤妃讽今
卷三 第 30b 页 WYG0076-0075b.png
 经○三章薨薨见周南螽斯传
   古者太师奏鸡鸣则君起臣朝君辨色而入君
   日出而视朝此诗盖国君昏惰夫人贤明相警
   早出视朝之言不必为陈古刺今之作一章夫
   人谓鸡既鸣则君当起之时卿大夫之入朝者
   亦且盈庭矣然匪维鸡之鸣亦有蝇飞之声矣
   盖蝇飞则天明所以速之也二章国君谓视朝
   之法东方明矣则朝乃昌盛矣今之明非东方
卷三 第 31a 页 WYG0076-0075c.png
   之明乃月之光耳此昏惰之言所以拒前章夫
   人之意也三章夫人又言曰虽天明而群虫飞
   后岂不愿与子同梦然礼不可违岂可肆其情
   乎况今早起会朝顷刻亦且归则大夫退后犹
   可为宫中之宴乐今幸母迟出无以予之故使
   子为人所憎也此诗之辞则宫中之史叙述君
   与夫人之言以成之也
(齐/二)猎者相誉
卷三 第 31b 页 WYG0076-0075d.png
 经○笺谓我儇誉之也誉之者以报前言还也誉音
  馀○诗缉子之还揖我谓我儇以子之能尚且见
  推此自矜于其党以气陵之之辞○诗记齐以游
  畋成俗诗人载其驰驱而相遇也意气飞动郁郁
  见于眉睫之间染其神者深矣夫岂一朝一夕所
  能及哉
 传○三章尔雅并疏牡名獾牝名狼其子名獥绝有
  力名迅迅疾也狼鸣能大能小善为小儿啼声以
卷三 第 32a 页 WYG0076-0076a.png
  诱人去数十步其猛健者虽善用兵者不能免獾
  音欢獥音亦
(齐/三)不亲迎诗人设女子言
 传○一章疏门屏之间谓之宁谓正门内两塾间人
  君视朝所宁立处著与宁音义同○纩音旷瑱土
  甸反紞都览反○疏紞用杂䌽线织为之笺君五
  色臣三色疏谓色无正文以经素青黄故曰臣三
  色人君位尊备物当具五色○诗记昏礼婿往妇
卷三 第 32b 页 WYG0076-0076b.png
  家亲迎既奠雁御轮婿乃先归俟于门外妇至婿
  揖以入及寝门揖入升自西阶齐人既不亲迎故
  但行妇至婿家之礼俟于著所谓婿俟于门外妇
  至婿揖妇以入之时俟于庭庭在大门之内寝门
  之外所谓及寝门揖入之时俟于堂升阶后至堂
  所谓升自西阶之时也婿导妇入故于著于庭于
  堂每节皆俟之○二章道音导
东方之日(齐/四)淫奔 异
卷三 第 33a 页 WYG0076-0076c.png
 经
   此诗盖赋体女子有早奔从男子而莫归者故
   其人直述其事如此
东方未明(齐/五)诗人刺兴居无节号令不时
 经
   人君勤则国治惰则政昏固其理也未日出而
   视朝可以言勤乎而曰不夙则莫真可见兴居
   无节号令不时者矣然视朝之早若无大过者
卷三 第 33b 页 WYG0076-0076d.png
   而其臣遽已怨悱兴刺何欤盖天下之道中而
   止圣人制礼因人心之所同然未有不由乎中
   也夫人之所自为不必能合乎中而见人之失
   中则未有不能言者况为人上者可不谨乎鸡
   鸣视朝之晚此诗视朝之早皆不能中圣人于
   齐并存之岂无意哉君子读诗以自警则于应
   事必求合于中使无可议则善矣岂特居人君
   之位而于视朝之一事为然哉
卷三 第 34a 页 WYG0076-0077a.png
 传○一章朝直遥反别必列反
 序○周礼注县壶以为漏疏谓悬壶于上以水沃之
  水漏下入器中以没箭刻为准法县与悬同
   诗意但言兴居无节号令不时而无明刺挈壶
   氏之语故传亦无挈壶之意而于序下言之若
   果刺挈壶氏则三章是也
南山(齐/六)刺齐襄公鲁桓公
 经○荡徒党反
卷三 第 34b 页 WYG0076-0077b.png
 传○一章鲁桓公名轨一名允隐公弟○笺鲁桓公
  夫人襄公素与淫通○二章士丧礼夏葛屦冬皮
  屦天官屦人有屦有舄有命屦功屦散屦注其色
  有纁黄白黑复下曰舄襌下曰屦下谓底复重也
  襌音单○礼书二组属于笄顺颐而下结之谓之
  缨缨之垂者谓之緌○三章诗缉齐民要术云种
  麻欲得良田耕不厌熟纵横七遍以上则麻生无
  叶衡从其亩盖古法也○题下繻音需泺卢笃反
卷三 第 35a 页 WYG0076-0077c.png
  又音洛谪音责乘绳證反又如字
甫田(齐/七)君子戒训时人 异
 经○三章突释文土活反又土纳反卒相见谓之突
  韵中又作陀骨反犬从穴中暂出也○诗记苟由
  其道而循其序则小者俄而大微者俄而著厥德
  修罔觉非计功求获者所能与也
 传○一章无田之田与佃同音电○尔雅翼莠草似
  稷无实今之狗尾也战国策幽莠之幼也似禾○
卷三 第 35b 页 WYG0076-0077d.png
  张之亮反王于况反○二章毛训桀桀犹骄骄释
  文桀居竭反今传用毛训则桀字当从陆音○三
  章强其丈反
卢令(齐/八)誉猎者 异
 经○一章美仁当与郑叔于田同
敝笱(齐/九)刺鲁庄公不能防闲文姜
 传○一章说文笱曲竹捕鱼○鲂见周南汝坟○疏
  孔丛子云卫人钓于河得鳏鱼其大盈车子思问
卷三 第 36a 页 WYG0076-0078a.png
  曰如何得之对曰吾下钓垂一鲂之饵鳏过而不
  视又以豚之半鳏则吞矣是鳏为大鱼也诗缉鲂
  鱮皆中鱼则鳏亦中鱼也卫人所钓偶得大者以
  为大而诧之此诗配鲂鱮言之不必便是大者○
  二章鱮字书皆似吕反今传从释文作才吕反是
  类隔切当从韵读如叙○疏鱮之头尤大而肥者
  徐州人谓之鲢或谓之鳙诗缉今鲢鳙相似而小
  别鲢头小鳙头大鲢音连鳙与恭常容二反○诗
卷三 第 36b 页 WYG0076-0078b.png
  记如云如雨言从之者众也许穆夫人思归唁其
  兄弟许人尤之终以义不得而止若鲁君刚而有
  制使鲁人无肯从者如许人焉则文姜虽欲适齐
  尚可得乎○题下禚诸若反齐地祝丘防皆鲁地
  谷齐地
载驱(齐/十)刺文姜
 传○一章疏簟字从竹用竹为席其文必方故云方
  文席竹革同饰后户为车之蔽○三章诗缉汶水
卷三 第 37a 页 WYG0076-0078c.png
  有二许氏以为出琅邪朱虚县东大山东至安丘
  入潍桑钦以为出泰山莱芜县原山西南入济曾
  氏入济者徐州之汶也入潍者青州之汶也今临
  清新闸马之贞记汶水东出原山西流过莱芜奉
  高汶阳之南刚城之北又西至龙山南分为四𣲖
  其南河至阳城南梁山东汇为大泽其一过寿良
  北其一经郈亭南其北曰坎河同流至寿张安民
  亭与北济合凡东蒙徂徕之阴岱岳之阳诸山溪
卷三 第 37b 页 WYG0076-0078d.png
  涧之水皆潨于汶鲁之大川也此盖专言鲁竟之
  汶潨徂红反郈厚候二音
猗嗟(齐十/一)刺鲁庄不能防闲文姜
 经○诗缉文姜之事齐襄大恶也诗皆归咎于它人
  盖不忍斥言其君之恶者齐臣子之情也○一章
  跄七羊反
 传○一章诗缉抑若扬若犹而也言进退高下不失
  其宜○二章通释朱子今案周礼梓人有皮侯采
卷三 第 38a 页 WYG0076-0079a.png
  侯兽侯其曰张皮侯而栖鹄者天子大射三侯用
  虎熊豹皮饰侯之侧而画以五采之云气号曰皮
  侯而又各以其皮为鹄缀之中央三分其侯之一
  似鸟之栖故谓之栖鹄其曰五采之侯者宾射之
  侯也正之方外如鹄亦三分其侯而居一中二尺
  画朱其外次白次苍次黄次黑充其尺寸使大如
  鹄而亦画其侧为五采云气三正之侯则去玄黄
  二正之侯则去青白直以朱绿也射义注所谓画
卷三 第 38b 页 WYG0076-0079b.png
  布曰正栖皮曰鹄是也其曰兽侯则燕射之侯此
  记所谓天子熊侯白质诸侯麋侯赤质大夫布侯
  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豕者是也盖皆用布而
  皆画兽头于正鹄之处故名兽侯且天子诸侯则
  以白土赤土涂其布以为质士则用布而不涂其
  侧所画云气采色之数则亦如采侯之差等也鹄
  古毒反○礼书侯制凡侯道天子虎九十弓(弓六/尺)
  熊七十弓豹五十弓弓二寸以为侯中倍中以为
卷三 第 39a 页 WYG0076-0079c.png
  躬(躬身也谓中/之上下幅)倍躬以为左右舌下舌半上舌(左/右)
  (出于/躬者)九十弓者五十四丈其中方丈八尺七十弓
  者四十二丈其中方丈四尺五十弓者三十丈其
  中方十尺五十弓者其中方十尺则上躬下躬各
  二丈上左右舌四丈而出躬各一丈下左右舌三
  大而出躬各五尺纲以持舌上纲与下纲各出舌
  一寻而系于植故五十弓之侯用布十六丈七十
  弓之侯布二十五丈二尺九十弓之侯布三十六
卷三 第 39b 页 WYG0076-0079d.png
  丈(凡布幅广二尺二寸两畔各/削一寸为缝则幅止二尺)畿外诸侯以熊侯
  糁侯豻侯为三侯其数上同于天子○三章左氏
  传庄公十年齐桓公宋闵公伐鲁战于乘丘公以
  金仆姑射南宫长万金仆姑矢名长万宋大夫乘
  去声长上声
齐诗谱
   齐自太公十二世至襄公诸儿在位十二年齐
   诗十一篇唯南山敝笱载驱猗嗟四篇为襄公
卷三 第 40a 页 WYG0076-0080a.png
   诗馀不可考○南山敝笱载驱猗嗟四诗皆为
   文姜而作窃疑有鲁人之辞焉猗嗟有曰展我
   甥兮固齐诗也南山前二章刺齐襄后二章刺
   鲁桓盖已难定为何国之诗矣至于敝笱不能
   制鱼专比鲁庄不能制文姜齐子归止亦自此
   以往之辞载驱之鲁道有荡亦据鲁而言也意
   者二篇实鲁诗圣人讳其恶故附之于齐是以
   鲁无变风惟存四颂于后虽曰美鲁君实亦著
卷三 第 40b 页 WYG0076-0080b.png
   其僭矣春秋卒它国之君于鲁则书公薨之意
   一也
魏一之九(变/七)
 传○书蔡氏传雷首冀州山地志在河东郡蒲坂县
  南今河中府河东县也析城亦冀州山地志在河
  东郡濩泽县西今泽州阳城县山峰四面如城坂
  甫远反濩乌虢反○枕之鸩反解下买反○诗记
  水经注故魏国城南西并去大河可二十馀里北
卷三 第 41a 页 WYG0076-0080c.png
  去首山十馀里处河山之间土地迫隘故魏风著
  十亩之诗○尝考汉地理志汾水出太原郡汾阳
  县北山西至汾阴入河汾阴盖河东之县也通典
  汾阳即岚州宜芳县汾阴即万泉县隶河中府○
  诗缉魏晋皆有俭啬之风然其诗若作在献公并
  吞以后则其俗渐已荒侈此诗每刺勤俭知其在
  未并于晋以前也○行户郎反
葛屦(魏/一)刺俭
卷三 第 41b 页 WYG0076-0080d.png
 传○一章缭音辽见音现○二章摘它狄反
汾沮洳(魏/二)刺俭
 经○汾扶云反沮子豫反洳如豫反○子金子此诗
  无义兴也
   公路公行公族大夫也采莫采桑采藚细民之
   事也大夫而为细民之事是急于利而用心褊
   也彼其之子虽美奈夺民之利何此其所以兴
   刺也此则赋也
卷三 第 42a 页 WYG0076-0081a.png
 传○一章疏莫茎大如箸赤节节一叶似柳叶厚而
  长有毛刺今人缫以取茧绪其味酢而滑始生可
  以为羹又可生食五方通谓之酸迷冀州谓之乾
  绛河汾间谓之莫○二章史记扁鹊姓秦名越人
  遇长桑君曰我有禁方欲传与公乃出其怀中药
  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扁鹊
  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视病尽见五藏症结
  索隐曰方犹边也言能隔墙见彼边之人○三章
卷三 第 42b 页 WYG0076-0081b.png
  疏藚一名牛唇如续断寸寸有节拔之可复生叶
  如车前味亦相似蕮音昔○疏左传宣二年晋成
  公立宦卿之适以为公族又宦其庶子为公行适
  都历反
园有桃(魏/三)忧国小无政
 经
   此无义兴也园有桃则其实之殽矣心之忧则
   歌且谣矣不我知者见我之歌谣则以为傲世
卷三 第 43a 页 WYG0076-0081c.png
   陵物也于是荅之曰彼为政者之所行果为是
   乎子所言何为如此也是则我心之忧矣谁复
   能知之乎然初不难知其莫知者以不思耳
 传○一章疏谣既徒歌则歌不徒矣故毛传曰曲合
  乐曰歌乐则琴瑟也行苇传歌者合于琴瑟歌谣
  对文如此散则歌为总名未必合乐也
陟岵(魏/四)孝子行役念亲
 传○岵屺传训从毛而尔雅释山云多草木岵无草
卷三 第 43b 页 WYG0076-0081d.png
  木屺说文岵山有草木也屺山无草木也疏以为
  毛传写误李氏初曰陟岵以草木蔽障害于瞻望
  故中曰陟屺以屺瞻望有所不见故卒曰陟冈盖
  所思渐极则所登渐高期于曕望可及也
十亩之间(魏/五)贤者不乐仕于危国 异
 传○一章释文还本作旋恐不必叶若如本字读则
  闲亦不必叶○张子周制国郛之外有听为场圃
  之地者疑家授十亩以毓草木诗记政使周制果
卷三 第 44a 页 WYG0076-0082a.png
  家赋园廛十亩魏既小岂容尚守古法况诗所谓
  十亩者特甚言之尔未可为定数也李氏诗中言
  多则曰则百斯男言少则曰靡有孑遗言广则曰
  日辟国百里言窄则曰一苇杭之十亩亦此类
伐檀(魏/六)诗人美君子不素食 异
 经○一章释文貆貉子也貉户各反○三章漘见王
  葛藟传
   传以诗人见君子伐檀欲以自给乃寘河干而
卷三 第 44b 页 WYG0076-0082b.png
   不用欲自食其力而不可得而又述君子之志
   谓不耕猎则不可得禾兽可见其守义厉志于
   是自赞之曰彼君子是不素餐者惟末两句为
   诗人之言尔愚窃以为此诗人之所自道也盖
   首三句比也言伐檀木将以为辐轮而车所以
   行陆者也今乃寘之河滨河水之清将何所用
   车乎以比已之勤劳于事乃屏弃不用也小人
   在位悠悠逸豫无功受禄而贪得无厌于是乃
卷三 第 45a 页 WYG0076-0082c.png
   问之曰尔不稼穑不狩猎而禾兽之多如此乃
   正言之曰彼君子者则必有功而后食不素食
   其禄也然则此虽刺贪鄙之小人而朝廷举措
   失宜必致祸乱大可见矣子金子曰自叙之诗
   不敢自以为君子故美他人之不素餐者
 传○一章庄子大宗师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
  相与友子桑户死鼓瑟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
  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后汉徐稚字孺子
卷三 第 45b 页 WYG0076-0082d.png
  豫章人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二章秉把
  也○三章鹌鸟含反○疏飧水浇饭
硕鼠(魏/七)民困贪残
 经○一章贯毛训事故作古乱反今传训习当作古
  患反
   诗人欲适彼乐土固畏从政者之贪残而欲去
   然亦未知所去者何土下言乐土乐土犹是意
   望料想之辞得乐土而居之其得我所乎次言
卷三 第 46a 页 WYG0076-0083a.png
   得乐国而居其得我养生之直道乎上二章食
   黍食麦固可见其贪残至于苗而未秀者亦已
   食之则其贪虐尤甚所以其民尤急于去也乐
   土乐国犹有其所欲去之急则邑外之郊亦姑
   往之惟欲出此境也然乐郊乐郊又将长号于
   谁使之拯我乎可见其民穷蹙之甚进退无据
   不聊其生国其可久存哉逝𤼵语辞
 传○一章诗缉陆玑疏今河东有大鼠能人立交前
卷三 第 46b 页 WYG0076-0083b.png
  两脚于颈上跳舞善鸣食人禾苗人逐则走入树
  空中有五技或谓之雀鼠魏国今河东县宜谓此
  鼠也(五技能飞不能上屋能游不能渡谷能缘木/不能穷木能走不能先人能穴不能覆身)
  尔雅字作鼫
唐一之十(变/八)
 传○诗缉尧都有四地理志太原晋阳(太原郡/晋阳县)注云
  故唐国晋水所出一也河东平阳(河东郡/平阳县)注云尧
  都也在平河之阳二也中山唐县(中山/国)张晏注云
卷三 第 47a 页 WYG0076-0083c.png
  尧为唐侯国于此三也河东彘县顺帝改曰永安
  臣瓒于晋阳下注云所谓唐今河东永安是也去
  晋四百里师古云瓒说是也四也诗之唐国其说
  有三诗谱以为尧始居晋阳后乃迁平阳于诗唐
  国为晋阳皇甫谧以为始封于中山唐县后徙晋
  阳及为天子都平阳于诗唐国为平阳臣瓒又以
  唐国为永安今考尧都虽有四而诗之唐国当从
  诗谱为晋阳盖成王封叔虞于尧之故墟曰唐侯
卷三 第 47b 页 WYG0076-0083d.png
  其子燮以晋水所出改为晋阳晋阳实晋水所出
  则唐叔虞之始封在晋阳矣唐以尧得名晋以水
  得名其地一也○前编太行在今怀州之北连亘
  数州为河北脊以接恒岳程子谓太行山千里片
  石众山皆石山起峰尔恒山北岳在今定州之北
  太行在今太原府榆次县高平曰原河东视天下
  最高率多山险但榆次县与平定军诸处为高平
  尔太岳今晋州霍邑县霍太山也
卷三 第 48a 页 WYG0076-0084a.png
蟋蟀(唐/一)国人相劝 异
 经○蟋斯栗反蟀所律反
 传○一章疏蟋蟀一名蛬一名蜻𧊿楚谓之王孙幽
  州谓之促织蛬俱勇反蜻子盈反𧊿力结反○疏
  遂者从始向末之言○务间乎艰反舍音舍○三
  章春官巾车庶人乘役车注方箱可载任器以供
  役诗疏收纳禾稼亦用此车
山有枢(唐/二)荅前篇 异
卷三 第 48b 页 WYG0076-0084b.png
 传○一章荎田结反尔雅疏刺榆其针刺如柘其叶
  如榆为茹美于白榆○诗缉榆有十馀种叶皆相
  似皮及理异此榆盖总言榆尔不知专指何榆也
  尔雅榆白枌孙炎云榆白者名枌毛于东门之枌
  以枌为白榆是也枌乃榆之白者榆非白枌也
  疏走马谓之驰策马谓之驱
   愚谓此诗固欲广前诗人之意而宽其忧也盖
   蟋蟀以为不可不乐而又不可过于乐不特思
卷三 第 49a 页 WYG0076-0084c.png
   其职之所居而又豫防事变忧患之不测其忧
   固已深矣然其勤俭自守思患豫防其言犹可
   制而此诗所思又在身后且宛其死矣之言又
   若朝不谋夕者故曰忧愈深而言愈蹙也
  二章疏栲生山中似樗因名山樗亦类漆树俗语
  櫄樗栲漆相似如一又陆玑云山樗与下田樗无
  异叶似差狭吴人以其叶为茗方俗无名此为栲
  者似误今所云为栲者叶如栎木皮厚数寸可为
卷三 第 49b 页 WYG0076-0084d.png
  车辐或谓之栲栎櫄音椿与杶同樗敕居反栎音
  历檍音亿尔雅注疏二月中叶疏华如练而细蕊
  正白名曰万岁或谓之牛筋叶新生可饲牛筋音
  斤
扬之水(唐/三)国人将归沃
 经○左氏传史记晋穆侯之太子曰仇其弟曰成师
  穆侯卒后四年仇立是为文侯卒子昭侯立封叔
  父成师于曲沃师服谏曰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
卷三 第 50a 页 WYG0076-0085a.png
  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今晋甸
  侯也而建国本既弱矣其能久乎成师是为桓叔
  后七年晋大臣潘父弑昭侯而迎桓叔晋人败桓
  叔立孝侯诛潘父后六十年桓叔之孙武公终并
  晋国○诗缉子者设言欲叛之人如潘父之徒君
  子谓桓叔言今子欲奉此服于桓叔我将从子往
  沃以见之则如何不乐乎谓从之则可免祸而无
  忧也时沃有篡国之谋潘父将为内应而昭公不
卷三 第 50b 页 WYG0076-0085b.png
  知此诗正𤼵其谋以警昭公也至于我闻有命又
  以见祸至甚迫而不敢以告人乃反辞以见意若
  真欲从沃则是潘父之党必不作此以泄其事且
  自取败也自桓叔至武公屡得志矣而晋人终不
  服相与攻而去之其后更六世六七十载迫于王
  命而后不敢不听在昭公时晋人岂从沃哉若助
  桓叔而匿其情则此诗不作可也
 传○一章凿凿毛氏鲜明貌李氏如粢食不凿之凿
卷三 第 51a 页 WYG0076-0085c.png
  ○巉锄咸反纯之尹反○诗缉素丝也以素为衣
  谓中衣也中衣者朝服祭服之里衣也大夫以上
  祭服中衣用素也曰朱朱缘也谓染缯为赤色为
  中衣之缘曰襮领也谓绣黼领也绣刺白黑文以
  褗领也玉藻云以帛里布非礼也注云中外宜相
  称也冕服丝衣也中衣用素皮弁服朝服玄端麻
  衣也中衣用布又疏云凡服先以明衣亲身次加
  中衣冬则次加裘裘上加裼衣裼衣上加朝服中
卷三 第 51b 页 WYG0076-0085d.png
  衣其制如深衣但中衣之袖稍长耳此以素为衣
  是以素丝为之谓冕及爵弁之中衣也朝燕之中
  衣皆以布为之盖朝服以布为也公之孤及天子
  大夫四命皆爵弁自祭大夫士助祭于君亦服爵
  弁以上则中衣亦用素但不得用朱襮也郊特牲
  绣黼丹朱中衣大夫之僣礼也大夫僣知诸侯当
  服之也褗音偃○疏地理志河东闻喜县故曲沃
  也(今隶/解州)○三章左氏传齐景公无嫡子鬻姒之子
卷三 第 52a 页 WYG0076-0086a.png
  荼嬖哀五年公疾使国惠子高昭子立荼诸公子
  出奔阳生奔鲁六年陈乞攻败高国使召阳生八
  月夜至于齐国人知之十月立之是为悼公注国
  人知而不言言陈氏得众
椒聊(唐/四)不知所指序言沃
 经○一章子金子陈与可云序谓沃蕃衍盛大此误
  看诗句椒谓晋也彼其之子沃也聊粗略之意以
  椒之粗略蕃衍不过盈升而彼沃则硕大无朋则
卷三 第 52b 页 WYG0076-0086b.png
  此之椒聊岂能远长哉今案此当为比体○李氏
  本草古升上径寸下径六分深八分则升小于匊
  汉志千二百黍为龠盖龠为合十合为升则升大
  于匊陆农师谓两手为匊两匊为升先曰升后曰
  匊互相备
 传○一章比毗至反
绸缪(唐/五)诗人叙昏姻夫妇之辞 异
 经○笺三星在天三月末四月中在隅四月末五月
卷三 第 53a 页 WYG0076-0086c.png
  中在户五月末六月中
   仲春会男女礼也今过时之人自谓昏姻之道
   失矣而忽得遂此所以乐也诗上四句皆诗人
   述夫妇之言下二句皆诗人自道其夫妇之喜
   此盖于六月之时成昏而作诗者历叙自仲春
   以后失时渐久以至于今也今夕何夕同一时
   见此者同一夫妇而上二句追叙其失时也子
   兮子兮首章指女卒章指男二章则两指之也
卷三 第 53b 页 WYG0076-0086d.png
 传○一章缪芒侯反类隔切今改莫彪反○心星东
  方苍龙七宿之第五星○三章李氏国语虽曰女
  三为粲而又曰粲美物也是言美女也
杕杜(唐/六)无兄弟而求助 异
 经○杕徒细反○诗记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言他
  人之不足恃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
  佽焉言苟以他人为可恃则彼行道之人胡不自
  相亲比也凡人无兄弟者胡不外求佽助也盖深
卷三 第 54a 页 WYG0076-0087a.png
  晓以行道之人必不相亲比苟非兄弟必不相佽
  助信乎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也
   此诗亦因晋沃骨肉相争致使民之兄弟欲相
   弃背而知理者自相戒之辞与郑风扬之水相
   类前三句以朱子之意求之后六句以东莱之
   意求之恐得此诗之旨
 传○一章疏赤者为杜白者为棠陆玑赤棠与白棠
  同尔但子有赤白美恶子白色为白棠甘棠也少
卷三 第 54b 页 WYG0076-0087b.png
  酢滑美赤棠子涩而酢无味赤棠木理韧亦可作
  弓干酢七故反韧音仞
羔裘(唐/七)不知所谓 异
 经○羔裘豹袪见郑羔裘传 子金子妇人留所爱
  之词也羔裘豹袪谓其人也自我人居居留其人
  也岂无他人维子之故二句可见
 传○疏袂是袖之大名袪是袖头之小称
鸨羽(唐/八)民从征役不得养父母
卷三 第 55a 页 WYG0076-0087c.png
 经○鸨音保蓺鱼祭反○稷黍见王黍离
 传○一章疏鸨连蹄性不树止树止则为苦韵会虎
  文俗呼为独豹○疏柞栎徐州谓为杼或谓栩也
  柞疾各反栎郎狄反杼食汝反○疏不攻致谓不
  攻牢不坚致也愚谓君子以王事不可不攻牢坚
  致故尽心竭力在外而不能蓺黍稷也致直利反
   三章埤雅鸨性群居如雁自然而有行列本草
  粱有青粱黄粱白粱皆粟类也种莳多白粱青黄
卷三 第 55b 页 WYG0076-0087d.png
  稀有青粱穗有毛粒青米亦微青而细于黄白粱
  也黄粱穗大毛长壳米俱粗于白粱白粱穗大毛
  多而长壳粗扁长不似粟圆也
 序○朱子曰昭公七年潘父弑昭公而纳桓叔不克
  晋人立昭公之子平是为孝侯(一/世)八年曲沃桓叔
  卒子鳝立是为庄伯十五年庄伯伐翼杀孝侯晋
  人立其弟鄂侯(二/世)六年庄伯伐翼鄂侯奔随王命
  虢公伐曲沃而立虢侯之子光是为哀侯(三/世)元年
卷三 第 56a 页 WYG0076-0088a.png
  翼入复逆鄂侯而纳诸鄂二年庄伯卒子称立是
  为武公九年武公伐翼逐翼侯于汾隰夜获之晋
  人立哀侯之子是为小子侯(四/世)四年武公杀之明
  年遂灭翼王命虢仲立哀侯之弟缗(五/世)二十八年
  武公又杀之自孝侯至是大乱五世矣
无衣(唐/九)武公请命于天子 异
 传○一章春官司服注鷩冕七章一华虫二火三宗
  彝画于衣一藻二粉米三黼四黻绣于裳鷩卑列
卷三 第 56b 页 WYG0076-0088b.png
  反○车旗衣服谓繁缨之就属车之乘旗之斿服
  之章皆以七为节繁蒲官反属之欲反斿力求反
  ○釐与僖同○诗缉武公有无王之心而后动于
  恶篡弑大恶王法所不容彼其请命岂真知有王
  哉正以人心所不与非假王灵则不能定也王不
  命焉而请之非礼也不闻朝王而请命于使尤非
  礼也圣人不删者所以著世变之穷而复周之衰
  也○诗记以史记左传考之平王二十六年晋昭
卷三 第 57a 页 WYG0076-0088c.png
  侯封成师于曲沃专封而王不问一失也三十二
  年潘父弑昭侯欲纳成师而王又不问二失也四
  十七年曲沃芷伯弑孝侯而王又不问三失也桓
  王二年庄伯攻晋王非特不能讨曲沃反使尹氏
  武氏助之及曲沃叛王王尚能命虢伐曲沃立晋
  哀侯使其初出于正岂止于此乎四失也十五年
  武公弑晋小子侯明年犹能命虢仲立缗于晋又
  明年犹能命虢仲率诸侯伐曲沃至是武公篡晋
卷三 第 57b 页 WYG0076-0088d.png
  僖王反受赂命之五失也以此五失观之则礼乐
  征伐移于诸侯降于大夫窃于陪臣所由来者渐
  矣○几居衣反
有杕之杜(唐/十)君子好贤 异
 传○一章疏道路男子由右女子由左言左右据南
  向西向为正在阴为右在阳为左 二章疏言道
  之周绕之故为曲也
葛生(唐十/一)妇人思其夫
卷三 第 58a 页 WYG0076-0089a.png
 经○一章葛见周南葛覃楚见周南汉广传
 传○一章疏蔹之子正黑如燕薁不可食幽州名乌
  眼其茎叶煮以哺牛除热渴薁于六反
 序○程子此诗思存者非悼亡者序误
采苓(唐十/二)戒听谗
 经○一章苓见邶简兮传○卒章葑见邶谷风
 传○笺采此苓于首阳山之上山上信有苓矣今之
  采者未必于此山然而人必信之喻事有似而非
卷三 第 58b 页 WYG0076-0089b.png
  者此比说也本义采苓者积少以成多如谗言积
  渐以成惑其首阳盖兴所见也此兴说也○本义
  闻人之言且勿听信置之且亦勿以为然○疏首
  阳山在河东蒲坂县南今案首山即雷首山首阳
  乃雷首山之南地理考异伯夷墓在永乐县南三
  十五里雷首山南永乐即蒲坂县也○笺苟且也
  传姑舍置之姑即其义○二章疏苦菜荼也见邶
  谷风
卷三 第 59a 页 WYG0076-0089c.png
唐诗谱
   案唐叔虞十一世至昭侯封成师于曲沃七年
   潘父弑昭侯子孝侯平立十五年曲沃庄伯弑
   孝侯子鄂侯郤立六年卒子哀侯光立九年曲
   沃武公虏哀侯子小子侯立四年武公弑之天
   子立哀侯弟缗为晋侯二十八年曲沃武公灭
   晋自昭侯至侯缗六世六十九年○成师是为
   曲沃桓叔卒子庄伯鳝立卒子武公称立三十
卷三 第 59b 页 WYG0076-0089d.png
   七年灭晋二年而卒子献公佹诸立自昭侯至
   武公共七十一年唐诗十二篇可谱者四疑者
   二其半不可知也
    扬之水   椒聊
     右昭二诗
    鸨羽
     右在晋沃争乱五世之间
    无衣
卷三 第 60a 页 WYG0076-0090a.png
     右武一诗
    葛生   采苓
     右二诗疑在献世
 
 
 
 
 
卷三 第 60b 页 WYG0076-0090b.png
 
 
 
 
 
 
 
 诗集传名物钞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