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076-000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诗集传名物钞卷一    元 许谦 撰
 纲领○大序孔颖达疏嗟叹和续之也谓发言之后
  咨嗟叹息为声以和其言而继续之也和胡卧反
  (后凡孔颖达疏虽引他书但云疏若今自引它经/而下连疏字则它书之疏也馀所引书皆放孔疏)
  (例/)○疏乱世谓世乱而国存故以世言亡国则国
  亡而世绝故不言世乱世言政亡国不言政者民
  困必政暴举其民困为甚辞故不言政也○传疏
卷一 第 1b 页 WYG0076-0004b.png
  山于反数色角反
   治世之人安于居处乐于风化故发为歌声安
   舒而乐易听其音之安乐则知其世之治究其
   原则以为政之和平故也乱世之人怨其上之
   烦苛怒其上之暴虐故发为歌声怨恨而忿怒
   听其音之怨怒则知其世之乱矣求其本则以
   为政之乖缪于常道故也亡国之人哀其危亡
   思其愁苦故发为歌声悲哀而思远听其音之
卷一 第 2a 页 WYG0076-0004c.png
   哀思则知其国之必亡矣推其因则以民困穷
   不堪故也亡国谓国虽存将必亡者也
  疏莫近于诗言诗最近之馀事莫先之也公羊传
  莫近于春秋何休云莫近犹莫过之也○传艾音
  刈○朱子语录问谓周公为先王恐读者有疑曰
  此无甚害盖周公实行王事制礼乐若止言成王
  则失其实矣○语录风雅颂是诗人之格是乐章
  之腔调如言仲吕调大石调之类风雅颂名既不
卷一 第 2b 页 WYG0076-0004d.png
  同其声亦各别大率国风是民庶所作雅是朝廷
  之诗颂是宗庙之诗又曰诗有是朝廷作者雅颂
  是也若国风乃采之民间以见四方民情美恶○
  传分扶问反○语录关雎麟趾皆是兴而兼比然
  虽近比其体却只是兴且如关关雎鸠本是兴起
  到得下面说窈窕淑女方是入题说实事盖兴是
  以一个物事贴一个物事说上文兴而起下文便
  接说实事如麟之趾下文便接说振振公子一个
卷一 第 3a 页 WYG0076-0005a.png
  对一个说盖公本是个好底人子也好孙也好族
  人也好譬如麟趾也好定也好角也好比则却不
  入题如比那一物说便是说实事如螽斯羽诜诜
  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一句便是说那人了
  下面宜尔子孙依旧是就螽斯羽上说更不用说
  实事此所以谓之比又曰比是以一物比一物而
  所指之事常在言外兴是借彼一物以引起此事
  而其事常在下句但比意虽切而却浅兴意虽阔
卷一 第 3b 页 WYG0076-0005b.png
  而味长○语录三经是赋比兴是做诗底骨子无
  诗不有才无则不成诗盖非赋便是比非比便是
  兴风雅颂却是里面横串底都有赋比兴故谓之
  三纬纬于贵反串古患反○子金子下以风刺上
  风字只作平声读意好○语录先儒本谓周公制
  作时所定者为正风雅其后以类附见者为变风
  雅尔固不谓变者皆非美诗也○疏动声曰吟长
  言曰咏○书子金子自直而温至简而无傲教胄
卷一 第 4a 页 WYG0076-0005c.png
  子之事诗言志至律和声典乐之事然教胄子亦
  以乐也○周礼春官太师下大夫二人掌六律六
  同以合阴阳之声文之以五声播之以八音教六
  诗瞽矇掌讽诵诗掌九德六诗之歌以役太师注
  疏凡乐之歌必使瞽矇为焉命其贤知者为大师
  教之诗教瞽矇也无目联谓之瞽有目联而无见
  谓之矇无目联谓无目之联脉矇谓矇矇然有联
  脉而无见也以其无目无所睹见则心不移于音
卷一 第 4b 页 WYG0076-0005d.png
  声故不使有目者为之也灵台疏矇即今之青盲
  大音泰矇音蒙联直忍反○史记九九八十一以
  为宫三分去一五十四以为徵三分益一七十二
  以为商三分去一四十八以为羽三分益一六十
  四以为角汉律历志黄钟三分损一下生林钟三
  分林钟益一上生大蔟三分大蔟损一下生南吕
  三分南吕益一上生姑洗三分姑洗损一下生应
  钟三分应钟益一上生蕤宾三分蕤宾损一下生
卷一 第 5a 页 WYG0076-0006a.png
  大吕三分大吕益一上生夷则三分夷则损一下
  生夹钟三分夹钟益一上生亡射三分亡射损一
  下生中吕西山先生蔡元定季通律吕本原黄钟
  九寸以三分为损益故以三历十二辰得一十七
  万七千一百四十七为黄钟之实其十二辰所得
  之数在子寅辰午申戌六阳辰为黄钟寸分釐毫
  丝之数在亥酉未己卯丑六阴辰为黄钟寸分釐
  毫丝之法其寸分釐毫丝之法皆用九数故九丝
卷一 第 5b 页 WYG0076-0006b.png
  为毫九毫为釐九釐为分九分为寸九寸为黄钟
  之实由是三分损益以生十一律焉故黄钟九寸
  林钟六寸大蔟八寸南吕五寸三分姑洗七寸一
  分应钟四寸六分六釐蕤宾六寸二分八釐大吕
  八寸三分七釐六毫夷则五寸五分五釐一毫夹
  钟七寸四分三釐七毫三丝亡射四寸八分八釐
  四毫八丝中吕六寸五分八釐三毫四丝六忽是
  则宫及黄钟最长故声浊羽与应钟最短故声极
卷一 第 6a 页 WYG0076-0006c.png
  清也大音泰蔟千候反洗稣典反应于证反蕤如
  追反亡音无射音亦中音仲○周礼传閒古苋反
  ○论语传渍疾赐反○语录问诗可以观论语集
  注考见得失是自己得失否曰是考见事迹之得
  失因以警自己之得失又问可以怨集注云怨而
  不怒怒是如何曰诗人怨辞委曲柔顺不恁地疾
  怒○三复之三息暂反妻七计反○语录孟子说诗要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逆者等待之意谓如前途等
卷一 第 6b 页 WYG0076-0006d.png
  待一人未来时且须耐心等待自有来时候他未
  来其心急切又要进前寻求却不是以意逆志是
  以意捉志也如此只是牵率古人言语入自家意
  思中来终无益○上蔡泥奴计反掇都夺反
国风一
 传○肄羊至反
周南一之一(正/一)
 传○雍于用反辟蒲亦反○子金子通鉴前编弃为
卷一 第 7a 页 WYG0076-0007a.png
  唐虞后稷佐禹治水教民稼穑尧封于邰世后稷
  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不窋用失其官自窜戎翟
  之间不窋生鞠鞠生公刘始迁于豳路史谓稷生
  斄茧斄茧生叔均自后稷至公刘十馀世汉刘敬传
  亦曰后稷十馀世至公刘案世本自公刘历庆节
  皇仆差弗伪榆公非辟方高圉侯牟亚圉云都组
  绀诸盩十有二世而生古公亶父狄人侵之去之
  岐山之下居焉自稷至亶父盖二十馀世矣史记
卷一 第 7b 页 WYG0076-0007b.png
  以不窋为后稷子而又缺辟方侯牟云都诸盩四
  世遂为后稷至文王为十五世且自夏历商凡四
  十五世而后稷至文王止十五世焉其亦误矣古
  公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旁国多归之古
  公生王季历王季即位数伐戎有功商帝乙赐之
  圭瓒秬鬯为侯伯王季薨而文王嗣为西伯伐密
  须而徙都程又伐崇作丰邑而徙都之邰汤来反
  窋竹律反斄与邰同茧吉典反组子古反绀古暗
卷一 第 8a 页 WYG0076-0007c.png
  反盩之由反瓒才旦反○王应麟伯厚诗地理考
  异郡国志美阳有周城括地志周城一名美阳城
  在雍州武功县西北二十五里左传注扶风雍县
  东北有周城即大王城郡国志凤翔府扶风县本
  汉美阳县地武德二年分岐山县置湋川县贞观
  八年改为扶风湋音韦
   愚案邰在汉京兆武功县渭水之南县西南二
   十二里有斄城不窋之居在唐庆州之地州东
卷一 第 8b 页 WYG0076-0007d.png
   南三里有不窋城豳即邠州豳之字为邠唐开
   元因改古文而改也公刘居邠当夏桀之世尧
   之八十一载治水功成而封后稷至公刘迁邠
   历四百八十馀年后稷受封之时讣已年老而
   分刘迁后又未知几何年而终惟不窋鞠两世
   处公刘后稷之间而历年之久如此则史记之
   失不言可知矣古公之迁也自邠而东南二百
   五十里至岐其半有梁山踰山而南即渭水也
卷一 第 9a 页 WYG0076-0008a.png
   循水可以达岐其迁当殷王小乙之世后稷初
   封其国则谓之邰不窋之徙不知何以名其国
   公刘之国则谓之豳至古公迁岐之后始号为
   周尔王季之薨当在帝乙七祀丙子之岁其明
   年丁丑文王之元年也文王之三十一年商纣
   即位四十一年囚于羑里四十三年纣释西伯
   而使专征伐四十六年徙都程四十九年甲子
   徙丰是时文王盖已九十六岁逾一年而薨矣
卷一 第 9b 页 WYG0076-0008b.png
   然则二南之诗正作于都岐之日而分周召之
   治亦在都岐之时以岐为周召采邑则在都丰
   之后欤
  史记周公旦文王之子武王次弟大姒子十人周
  公居四胜殷之后封于鲁留周辅政食邑于周而
  以子伯禽就封成王十一年公薨葬于毕谥曰文
  支子世邑于周○召实照反奭音适采仓代此宰
  二反镐胡老反筦古满反鄠侯古反
卷一 第 10a 页 WYG0076-0008c.png
关雎(周南/一)文王宫中之人言文王后妃之德
 经○东莱先生读诗记后妃之德坤德也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咏叹其真王者之良匹也唯天下之至
  静为能配天下之至健万化之原一本诸此
   关雎之诗兼美文王后妃之德而尤归重于文
   王雎鸠之取兴为其挚而有别也关关而和鸣
   也既曰挚别而和则非专指一人而言固可见
   其一端矣君子有德有位之总称意谓吾君子
卷一 第 10b 页 WYG0076-0008d.png
   有圣德惟得有德之女乃可为配盖非文王之
   圣德则不能择后妃之淑女非后妃之圣德则
   不足以配文王之君子今窈窕之淑女始可为
   君子之好逑观此两词则主于文王而言尤可
   见矣于其未得之也寤寐思之至于不遑寝处
   夫以宫中之妾御欲为君子得配以为我之内
   主而思之如此其切是绝无妒忌之萌是时宫
   中未被后妃之化非文王之德有以化之能如
卷一 第 11a 页 WYG0076-0009a.png
   是乎及既得之也其容仪性行足以服众心而
   副前日之所望故惟琴瑟钟鼓以娱悦之观友
   乐之为言可见后妃不以崇高之位自亢有岂
   弟和柔欣然逮下之意故宫中之人得以友之
   乐之而上以端庄临下下以恭谨事上之心悠
   然见于言外此则后妃之德化于人者而亦见
   平日渐渍文王之德之深也且寤寐求之而辗
   转反侧思之切而近于哀矣然宫中之人所自
卷一 第 11b 页 WYG0076-0009b.png
   哀娱之以琴瑟不足而又继之以钟鼓可谓乐
   矣然亦宫中之人所自乐后妃皆未尝发于情
   欲之感燕私之好于文王无与焉故孔子曰乐
   而不淫哀而不伤○以荇起兴取其柔洁○或
   曰朱子以关雎之诗文王宫中之人所作真有
   合于夫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之旨矣然诗疏
   以文王娶太姒在十三四时大戴礼亦曰文王
   十五而生武王抑文王生知之圣其德固足以
卷一 第 12a 页 WYG0076-0009c.png
   化于家矣然年方幼冲宫中乃先有琴瑟钟鼓
   之设宫妾之盛而为君子思其配至于辗转反
   侧若不可少缓者则文王无乃迩声色之太早
   乎曰非然也文王世子篇文王谓武王曰我百
   尔九十吾与尔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
   十三而终武成曰惟九年大统未集说者以虞
   芮质成为文王受命改称元年九年而卒武王
   继立上冒文王之年至十三年而灭商又七年
卷一 第 12b 页 WYG0076-0009d.png
   而崩史记亦谓西伯受命称王而断虞芮之讼
   故其年数如此○欧阳子曰古者人君即位必
   称元年常事尔不以为重也果重事欤西伯即
   位已改元矣中间不宜改元而又改元武王即
   位宜改元反不改元及灭商而有天下其事大
   于听讼远矣又不改元由是言之谓西伯以受
   命之年为元年者妄说也○子金子曰年之长
   短命也虽圣人岂能以与其子哉且如其言则
卷一 第 13a 页 WYG0076-0010a.png
   文王十五而生武王前此已生伯邑考矣武王
   八十一而生成王后此又生唐叔虞焉人情事
   理所必不然也文王世子合古书数篇为一篇
   其篇目尚在每章之首与其终而此章于上下
   文无所系此必俗传之傅会耳然则史迁安国
   同得于西汉之传闻而二戴记礼同出于未审
   疏诗者又缘此以为说也今以先儒辩析已定
   之论文王未尝改元十三年实武王即位之十
卷一 第 13b 页 WYG0076-0010b.png
   三年既灭商七年而崩在位共十九年则是文
   王二十四而生武王自可释文王生子之蚤之
   疑矣但武王生子之迟则不可通也况太公以
   文王四十三年归周时文王年已九十则武亦
   六十有七矣不知复几年而始娶邑姜又岂理
   耶故通鉴前编据竹书纪年谓武王五十四而
   崩其说必有所自来为可信也曰若是则文王
   六十三而生武王又有同母弟八人子何以知
卷一 第 14a 页 WYG0076-0010c.png
   其必然亦他有所證耶曰以二者之言揆之事
   理择其所长不得不从竹书尔大明之诗周公
   所作也其陈序王季文武前后次第井然甚明
   自三章至六章皆言文王有国娶莘生武王之
   事其四章曰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初载即文王
   即位之初年也盖上章既言文王小心事上帝
   而受方国矣而此章之端则曰天监在下有命
   既集继曰文王初载则所谓天命之集者正指
卷一 第 14b 页 WYG0076-0010d.png
   文王之身也其下章亲迎于渭造舟为梁皆其
   自为无受命于王季之意况周之世于始为造
   舟其后岂得遂定为天子之礼乎是既为君而
   亲迎明矣文王四十七即位居丧三年其娶盖
   在五十之后先已生伯邑考则六十三而生武
   王理亦有之女妻乃能孕字下又生子八人则
   太姒之年少尔此以经为證者一也皇王大纪
   谓王季百岁是五十四而生文王也通鉴外纪
卷一 第 15a 页 WYG0076-0011a.png
   谓太王百二十岁尚见文王之生是六十五六
   而生王季也则是太王王季之娶皆迟又何独
   疑于文王邪此以史为證者二也盖太王王季
   文王皆贤圣之君而太姜太任太姒又皆贤圣
   之配淑女之择固未易得所以有是欤由是观
   之则关雎之诗从今说可以判然无疑矣
 传○一章语录王雎见人说淮上有之状如此间之
  鸠差小而长雌雄常不相失亦不曾相近立处须
卷一 第 15b 页 WYG0076-0011b.png
  隔丈来地所谓挚而有别也一家作猛挚说谓雎
  鸠是鹗属鹗是沈鸷之物无和乐意盖挚与至同
  言情意相与深至而未尝狎便是乐而不淫意○
  鹥乌兮反疏凫似鸭而小长尾背有文又曰青色
  卑脚短喙水鸟之谨愿者鹥鸥也○别必列反乘
  食证反閒音闲疏幽閒幽深而閒静○太姒有莘
  国之女地理考异故莘城在汴州陈留县东北三
  十五里古莘国○处昌与反(此句是足兴意非管/好逑也逑见匡解)
卷一 第 16a 页 WYG0076-0011c.png
   和乐恭敬只就挚而有别说上两句○匡衡之
   言形乎动静以上专释窈窕淑女贞亦幽閒之
   意是窈窕也淑即经淑字不贰其操言常劲贞
   洁而无间也情欲之感则有亵狎之容而贰于
   贞宴私之意则生惰慢之气而贰于淑无介不
   形则实能致之而不贰其操矣夫然后以下释
   君子好逑
   白虎通三纲君臣父子夫妇也六纪诸父兄弟
卷一 第 16b 页 WYG0076-0011d.png
   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
   为妻纲敬诸父兄六纪道行诸舅有义族人有
   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纲者张也纪
   者理也大纲小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
   六纪为三纲之纪师长君臣之纪也以其皆成
   已也诸父兄弟父子之纪也以其有亲恩连也
   诸舅朋友夫妇之纪也以其皆有同志为纪助
   也
卷一 第 17a 页 WYG0076-0012a.png
  二章李氏樗迂仲讲义荇黄花叶似莼毛氏传荇
  菜以事宗庙疏周礼四豆之实无荇陆玑疏䰞其
  白茎以苦酒浸之脆美可案酒䰞即煮
   诗中托物起兴虽于下言之事多不相关然凡
   言采取之物亦必本自有所用如采荇虽不须
   言荐宗庙然荇自是可案酒者故人曾采而诗
   人亦言之若无所用而人不采则诗人亦不言
   也后凡释其物为其用者皆谓其物所常用非
卷一 第 17b 页 WYG0076-0012b.png
   必关于诗也
  三章亨普庚反○诗记芼则以熟而荐之也芼以
  姜桂严粲坦叔诗缉芼之谓为羹内则芼羹注云
  菜○陈旸乐书琴或谓伏羲作或谓神农作或谓
  帝俊使晏龙作其制长三尺六寸六分象期之日
  广六寸象六合弦有五象五行腰广四寸象四时
  前广后狭象尊卑上圆下方象天地徽十三象十
  二律馀一以象闰盖长三尺六寸六分者中琴之
卷一 第 18a 页 WYG0076-0012c.png
  度长八尺一寸者大琴之度也又云大琴二十弦
  中琴十弦小琴五弦舜弹五弦之琴或谓七弦自
  陶唐时有之或谓文王加少宫少商二弦或谓文
  武各加其一○乐书瑟或谓伏羲作或谓神农晏
  龙作或谓朱襄氏使士达制为五弦之瑟瞽瞍判
  为十五弦或谓大帝使素女鼓五十弦之瑟帝悲
  不能禁因破为二十五弦盖五十弦大瑟也二十
  五弦中瑟也五弦十五弦小瑟也有颂瑟长七尺
卷一 第 18b 页 WYG0076-0012d.png
  二寸广一尺八寸二十五弦盖即中瑟也○乐书
  黄帝命伶伦铸十二钟和五音虞夏之时大谓之
  镛小谓之钟周制大谓之钟小谓之镈虡县一钟
  谓之特钟一虡十二钟谓之编钟堂上击黄钟特
  钟而堂下编钟应之镈伯各反虡求许反○乐书
  鼓始于伊耆氏少皞氏冒革以为鼓夏后氏加四
  足谓之足鼓商人贯以柱谓之楹鼓周人县而击
  之谓之县鼓周礼鼓人教六鼓以晋鼓鼓金奏晋
卷一 第 19a 页 WYG0076-0013a.png
  鼓长六尺六寸此常乐也馀五鼓各有所用
   二章谓本其未得而言下云则当左右流之则
   当寤寐求之三章谓据今始得而言下云则当
   采择亨芼则当亲爱娱乐宜去四当字则于本
   据二字意为顺○题下匡衡言品物遂而天命
   全是兼人物而言谓此效皆原于昏姻之正也
   下理万物之宜上应此句
 序○姆莫候反珩下庚反璜胡光反琚纪余反瑀于
卷一 第 19b 页 WYG0076-0013b.png
  矩反中节之中竹仲反
   朱子分出大序而别留小序愚谓自后妃至用
   之邦国下接是以关雎乐得淑女是关雎正序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是国风序关
   雎麟趾至王化之基是二南序
葛覃(周南/二)后妃自作絺绤赋其事及归宁之意
 经○一章毛氏葛所以为絺绤女功之事烦缛者○
  二章毛氏莫莫成就貌○诗缉妇人骄侈之情何
卷一 第 20a 页 WYG0076-0013c.png
  极苟萌厌心虽穷极靡丽耳目日新犹以为不足
  服之无斁可见后妃之德性后世后妃以骄奢祸
  其族皆厌心为之
   此诗盖后妃已成絺绤之服将归宁而追赋之
   也春葛方盛未可刈濩之时后妃已念念于此
   往而观之见黄鸟飞集和鸣于丛木之上于以
   见和气薰蒸物各得所之意及葛之成也即刈
   之濩之以为絺绤絺绤夏服也夏深葛成而方
卷一 第 20b 页 WYG0076-0013d.png
   刈既成服而服之可见勤于女事不失其时及
   将归宁则必谋之姆师告之夫君至于浣濯微
   事亦且咨询而不置其勤俭恭谨之德备见于
   词气之间则文王刑于寡妻之效尤著于此矣
 传○一章尔雅翼葛生山泽间蔓延牵其首至根可
  二十步○疏施移也言引蔓移去其根也○疏皇
  黄鸟黄鹂留(一作黄/离留)或云黄栗留幽州曰黄莺又
  名仓庚商庚鵹黄楚雀齐人曰抟黍○抟徒端反
卷一 第 21a 页 WYG0076-0014a.png
  (一鸟/十名)○二章厌于验反垢古后反○三章毛氏女
  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祖庙未毁教于公宫
  三月祖庙既毁教于宗室疏姆妇人五十无子出
  而不复嫁能以妇道教人者女出嫁姆从之女子
  自少常教习故曰女子十年不出傅姆教之但嫁
  前三月特就尊者之宫教成之耳姆莫候反○陆
  德明释文撋而专反烦撋犹捼莎也捼奴禾反莎
  素禾反去丘吕反○周礼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
卷一 第 21b 页 WYG0076-0014b.png
  袆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注狄当为翟翟雉
  名伊雒而南素质五色成章曰翚江淮而南青质
  五色成章曰摇阙者屈也王后之服刻缯为之形
  如采画之缀于衣以为文章袆衣画翚揄翟画摇
  阙翟刻而不画此三者皆祭服而翟数皆十二鞠
  衣黄桑服也荐于上帝告桑事展衣以礼见王及
  宾客缘衣御于王及燕居袆玄揄青阙赤鞠黄展
  白缘黑公之夫人袆衣侯伯之夫人揄狄子男之
卷一 第 22a 页 WYG0076-0014c.png
  夫人阙狄其翟如夫之命数其下内外命妇鞠衣
  则九嫔孤之妻展衣则世妇卿大夫之妻缘衣则
  女御士之妻也上皆可以兼下袆音晖揄音摇鞠
  居六丘六二反展张彦反缘当为褖吐乱反翟音
  狄翚音晖
   此诗前二章虽各三句连文而每二句一韵前
   二章上二句皆无韵而每章中二句萋飞莫濩
   私衣皆是韵二章三章下二句绤斁否母换韵
卷一 第 22b 页 WYG0076-0014d.png
   惟前章以喈叶鸡连上韵后章以归连下韵如
   此已觉可读恐不必叶绤斁为却药上连濩字
卷耳(周南/三)后妃作文王拘幽时也 异古
 经
   此诗虽赋体然皆设辞反覆托意以见忧思为
   皆直道其事故不可为比兴卷耳易得顷筐易
   盈采采非一而又不盈者志不在此也及怀人
   之深发为嗟叹则遂不顾而弃之大道之傍矣
卷一 第 23a 页 WYG0076-0015a.png
   思人而不得见于是欲升高望远则马病而不
   可升马豆果病哉守礼义之闲不可得而往也
   乃姑酌金罍之酒聊以自解长念之心耳其下
   申此意而甚之之辞也马始也病今则甚而色
   变矣酒之在罍我酌之也犹有度今以大觞而
   自酌忧愈深而驱之欲愈力也然酒岂果能摅
   此郁积之思乎终欲往望则并仆夫亦病矣盖
   文王拘幽之际臣民有奔走之劳真有至于病
卷一 第 23b 页 WYG0076-0015b.png
   者至此则将云何乎惟有长吁而已矣盖其思
   虽切而无邪忧虽深而不过而一倡三叹之中
   至诚恻怛之心不愆礼义之则洋溢于言语之
   表非德之至其孰能与于此
 传○一章诗记据本草卷耳即今苍耳今人曲蘖中
  多用之○枲思礼反○毛氏顷筐畚属诗缉欹箱
  箱之小而偏者(盖哆/口蓝)○舍音舍复扶又反○二章
  罢音皮○疏罍以梓为之大一硕
卷一 第 24a 页 WYG0076-0015c.png
   崔嵬土山戴石砠石山戴土此从毛氏尔雅石
   戴土谓之崔嵬土戴石为砠二说正相反愚恐
   尔雅为是盖崔嵬字上从山砠字旁从石有在
   上在外之意
  三章兕徐履反纽音切今更为序姊反则易求得
  音之正○疏爵有五自一升至五升觥在五爵之
  外其容七升以兕角为之有刻木形似兕角者盖
  无兕角则用木也释文一云容五升尔雅疏兕角
卷一 第 24b 页 WYG0076-0015d.png
  长三尺馀形如马鞭柄
   题下贞静言欲出而不出专一言反覆思文王
   不置○羑与久反
樛木(周南/四)众妾称愿后妃
 经○子金子上二句兴而比下二句乐而颂
 传○一章疏藟一名巨菰似燕薁延蔓生叶艾白色
  子赤可食本草名千岁蔂一名蔂芜蔓延木上叶
  似葡萄而小冬惟凋叶菰古胡反薁于六反○二
卷一 第 25a 页 WYG0076-0016a.png
  章诗记荒芘覆也○奄衣检反
螽斯(周南/五)众妾颂子孙众多
 传○诗缉尔雅云蛗螽蠜李氏陆玑许氏蔡邕之说
  蛗螽即蝗也蠜也螣也同是一物尔雅又云蜤螽
  蚣蝑此别是一物蝗之类也螽斯即蛗螽非蜤螽
  也毛氏误以此螽斯为蚣蝑孔氏因之遂以螽斯
  斯螽为一物钱氏云阜螽群飞齐一故以为比斯
  语助犹鸒斯鹿斯也春秋书螽即蝗也吴正传斯
卷一 第 25b 页 WYG0076-0016b.png
  螽股鸣者也此传谓相切作声亦混为一物之误
  既释薨薨为群飞声则是飞时其翅有声今见蝗
  群飞则有声不见切股作声也蛗音阜蠜音烦螣
  音特蜤音斯蚣斯容反蝑先居反鸒音预○处昌
  吕反
 序
   序有言若螽斯不妒忌一语郑氏遂释云物有
   阴阳情欲者无不妒忌维蚣蝑不尔自后说诗
卷一 第 26a 页 WYG0076-0016c.png
   者多为此所惑今但以言若螽斯绝句属上文
   以不妒忌归之后妃而属之下文意自可通但
   语拙耳子金子之意云
桃夭(周南/六)诗人见亲迎者 异
 经
   一章言华二章言实三章言叶自华而有实又
   见其叶之盛盖自仲春至于春莫非一时也而
   皆曰之子于归所见非一女矣宜其家之德则
卷一 第 26b 页 WYG0076-0016d.png
   同也可见文王之化行于近远女子皆有德之
   人则于其室家又胥教训风俗安得不厚乎
 传○一章少诗照反○诗缉灼灼鲜明貌毛以为华
  之盛谓盛故鲜明非训灼灼为盛
   案地官媒氏中春之月令会男女若无故而不
   用令者罚之注中春阴阳交以成昏礼顺天时
   故谓丧祸之变有丧祸者娶得用非中春之月
   疏丧祸之故月数满虽非中春可以嫁娶毛传
卷一 第 27a 页 WYG0076-0017a.png
   东门之杨篇谓男女失时不逮秋冬彼以刺昏
   姻失时而作故谓不及秋冬而至于春时疏明
   谓秋冬为昏无正文而旁引荀子家语为證贾
   公彦疏周礼破其说而引豳诗殷颂易春秋夏
   小正之说以正毛氏孔颖达之失甚明故朱子
   于此特引周礼之文以见昏姻之正时也中直
   用反
  李氏礼义明则上下不乱故男女以正政事治则
卷一 第 27b 页 WYG0076-0017b.png
  财用不乏故昏姻以时
兔罝(周南/七)诗人美贤才众多
 经○一章椓陟角反○李氏中逵人所见之地肃肃
  可也中林无人之地犹且恭敬则其人可知矣○
  子金子案墨子书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
  授之政西土服此事于兔罝之诗辞意最为吻合
  计此诗必为此事而作也夫肃肃敬也赳赳约也
  (与纠/同)罝兔而体貌有肃敬之容武夫而步武有约
卷一 第 28a 页 WYG0076-0017c.png
  束之度此闳夭泰颠之所以为贤而文王所以取
  之也臼季之取冀缺郭泰之取茅容皆以是观之
  况文王之取人乎闳夭泰颠为文王奔走疏附禦
  侮之友后为武王将威刘敌之人信哉其公侯之
  干城好仇腹心者与夭于表反吻武粉反走子候
  反
   从金子说此诗为赋体传肃肃主罝而言此肃
   肃主人而言
卷一 第 28b 页 WYG0076-0017d.png
 传○一章徐铉说文通释罟罔之总名○疏杙橛也
  杙音弋橛其月反
   案说文椓击也然当从手若从木者是椓黥之
   刑今诗字从木盖古字通椓杙谓击橛于地而
   张罝其上也
芣苢(周南/八)民间妇人
 经○诗缉有言采而得之为已有也采而聚之于地
  既为已有于是就地掇拾之又捋其子然后以衣
卷一 第 29a 页 WYG0076-0018a.png
  贮之而执其衽又扱衽于带言之序也
   此诗岂后妃逮下宫中之人有子者众同采芣
   苢以备免身相与赋而乐之乎
 传○一章车尺遮反
   朱子之说谓化行俗美家室和平盖教化流行
   风俗淳美夫夫妇妇各得其宜家给人足繇役
   不兴莫不遂其生生之道故妇人以有子为乐
   而同赋此诗也
卷一 第 29b 页 WYG0076-0018b.png
  三章贮展吕反盛也衽入锦反衣际也扱初洽反
  与插同
汉广(周南/九)江汉游人
 经
   汉之游女不可求非必女子之知义端静而人
   不可求实见者虽悦其容貌之端静而自知其
   于义无可求之理而赋此诗也上为兴南有乔
   木则不可休思比汉有游女其不可求思下四
卷一 第 30a 页 WYG0076-0018c.png
   句比江汉之永广人见之者知其不可方泳而
   绝无乘桴潜行之心固不待即之而知其不可
   也后二章之首兴兼比娶妻必择其善之至善
   者犹采薪者见错薪固翘翘而于翘翘之中乂
   欲刈其楚与蒌之美此游女可谓尽美其肯归
   嫁于我则言秣其马驹而亲迎之矣其下复以
   江汉永广反覆叹咏其不可求也盖见游女而
   悦之男女之欲也知其不可求而不求礼义之
卷一 第 30b 页 WYG0076-0018d.png
   心也是则江汉之人被文王之化之效若曰女
   子有不可犯之态而不敢犯之是男子之知义
   反不及妇人而文王之化但能及于女子非诗
   意也若行露之诗则专主于女子而言尔○汉
   言广谓横渡也江曰永谓沿溯也
 传○一章竦息拱反○诗缉木下蟠则阴广上竦则
  阴少乔竦之木其阴不下及故不可休息兴女之
  高洁而不可求
卷一 第 31a 页 WYG0076-0019a.png
   水经漾水出陇西氐道县嶓冢山东至武都为
   汉水郦道元谓汉水有东西二源东源出氐道
   东流为汉西源出陇西会泉径葭萌入汉始源
   曰沔今案汉地理志陇西郡氐道县漾水所出
   至武都为汉此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及水
   经所言者是也即道元所谓东源也氐道则宋
   秦州之地武都则阶州也又汉志陇西郡西县
   嶓冢山西汉所出南入广汉白水东南入江乐
卷一 第 31b 页 WYG0076-0019b.png
   史寰宇记兴元府三泉县东二十八里嶓冢山
   沔水所出下流为汉杜佑通典梁州金牛县有
   嶓冢山禹导漾水至此为汉水亦曰沔水今县
   南有故白水关是西汉水出自西县流至金牛
   入白水则名汉矣通典谓导漾水者盖误尔此
   道元所谓西源也汉西县后分为三泉县嶓冢
   则在三泉界中今为兴元之境广汉即凤州金
   牛即汉葭萌之地今则属兴元褒城县也自秦
卷一 第 32a 页 WYG0076-0019c.png
   州至兴元驿程九百馀里皆云有嶓冢盖山势
   连亘数州也然则东源导漾为汉者乃汉之经
   流其西源则自名为沔因下流入汉始有西汉
   之名尔传专指兴元之嶓冢或考之未详欤
  蔡氏书集传大别山在汉阳军汉阳县北别必列
  反○汉地理志蜀郡湔氐道禹贡岷山在西徼外
  江水所出宋欧阳忞舆地广记茂州汶山县本汉
  汶江湔氐二县地禹贡岷山在西北永康军乃宋
卷一 第 32b 页 WYG0076-0019d.png
  割蜀州之青城彭州之导江县置汉蜀郡之郫绵
  虒江原三县地也王象之舆地纪胜江流东南经
  茂州城下至汶川县自汶州经导江至青城然则
  江之始源实在茂州之岷山也江入海处在通州
  海门县湔子千反郫音疲虒音斯○前编岷山数
  百峰大酉山为最大雪山三峰闯其后冬夏如烂
  银山一谷名铁豹岭者有西岳庙庙下名羊膞石
  江水正源也闯丑荫反○桴方于反○疏编竹木
卷一 第 33a 页 WYG0076-0020a.png
  曰筏小曰桴筏音伐○反复之复方六反
   三章疏蒌蒿叶似艾白色长数寸高丈馀今案
   长数寸言其叶高丈馀言其茎唯其高丈馀故
   亦可刈为薪传恐脱高丈馀三字则于错薪之
   义似有碍
汝坟(周南/十)汝旁妇人
 经
   文王德泽渍人也深民日游于皞皞之中盖不
卷一 第 33b 页 WYG0076-0020b.png
   知纣之虐也及宫室台榭陂池侈服为之不厌
   徵求繇役毒痡四海文王率域中之民以事之
   妇人综理家事伐枚伐肄勤劳日久念其夫君
   切矣至其归也语王政之酷烈若火始燄以彼
   之甚暴始知文王之至仁故其为辞道思念之
   常无怨悱之意乐父母在迩之可恃以虐政在
   远而莫我加昔商民乐汤之仁而不知桀之虐
   曰夏罪其如台今周民虽知纣之虐而曰父母
卷一 第 34a 页 WYG0076-0020c.png
   孔迩易地皆然也渍疾赐反
 传○一章疏坟谓厓岸状如坟墓名大防○疏惄本
  训思但饥之思食意如惄然故传言饥之意而非
  饥之状小弁直训思○二章肄以自反纽音今易
  羊至反○三章尔雅鲂魾注江东呼为鳊疏今伊
  洛济颍鲂鱼也广而薄肥甜而少肉细鳞鱼之美
  者辽东梁水鲂特肥而厚尤美于中国鲂也魾普
  悲反鳊卑连反○疏赪浅赤○而劳之劳郎到反
卷一 第 34b 页 WYG0076-0020d.png
麟之趾(周南/十一)诗人美文王后妃化及子孙
 传○一章麇俱伦反长知丈反○疏麟麇身牛尾马
  蹄有五彩腹下黄高丈二圆蹄一角角端有肉音
  中钟吕行中规矩游必择地详而后处不履生虫
  不践生草不群居不侣行不入陷阱不罹罗网王
  者至仁则出中竹仲反○语录或问传以麟兴文
  王后妃以趾兴其子故曰麟性仁厚故其趾亦仁
  厚文王后妃仁厚故其子亦仁厚然则下文于嗟
卷一 第 35a 页 WYG0076-0021a.png
  麟兮为指谁荅曰正指公子而言
   愚案传自是乃麟也以下正以麟为公子与语
   录合窃谓两麟字说不同恐微有碍不知两麟
   字皆指为子姓公族其意重在麟不须归重于
   趾定角大率因趾定角之不妄践不抵不触则
   足以见麟性之仁厚今但以麟之趾一句先立
   于上却以振振公子一句属下文读则意自见
   然公子之所以仁厚岂非文王后妃之化乎
卷一 第 35b 页 WYG0076-0021b.png
 序
   案传谓关雎之应一语得之盖谓文王后妃有
   关雎之德故其子姓公族皆有仁厚之应皆德
   之盛不期而然者也天下无犯非礼以下皆失
   诗意遂致说者以衰世之公子为纣时列国之
   公子郑氏及疏谓如上古应麟之时郑氏说经
   却以麟比公子大率皆为序所乱
召南一之二(正/二)
卷一 第 36a 页 WYG0076-0021c.png
 传○雍于用反○召公奭姬姓或以为文王庶子胜
  殷后封于北燕留周佐政食邑于召辅成王康王
  卒谥曰康长子继燕支子继召○史记正义召亭
  在岐山县西南
鹊巢(召南/一)诸侯家人美夫人
 传○一章欧阳文忠公诗本义今所谓布谷戴胜者
  与鸠绝异惟今人直谓之鸠者拙鸠也不能作巢
  多在屋瓦间或于木上架构树枝初不成巢便以
卷一 第 36b 页 WYG0076-0021d.png
  生子往往坠𪆪陨雏鹊作巢甚坚既生雏散飞则
  弃而去容有鸠来处彼空巢
   诸侯之子嫁于诸侯送御皆百两此说取毛传
   毛亦就此诗而言之于礼它无所见愚恐诗人
   亦摄盛言之尔诸侯送御车数未必如是之多
   士昏礼从车二乘等而上之亦恐不及百乘
  南轩先生惟其专静纯一能端然享之是乃夫人
  之德也有所作为则非妇道矣○诗记鸠居鹊巢
卷一 第 37a 页 WYG0076-0022a.png
  以比天子坐享成业盖非有妇德者殆无以堪之
  也○三章媵以證反娣特计反
采蘩(召南/二)诸侯家人美夫人
 传○一章尔雅蘩皤蒿注白蒿疏叶似艾粗于青蒿
  叶上有白毛粗涩俗呼蓬蒿从初生至枯白于众
  蒿可以为菹又曰春始生及秋香美可蒸尔雅又
  曰蘩之丑秋为蒿谓春时各有种名至秋老成皆
  通呼为蒿也皤音婆○沼池之曲者○尔雅小洲
卷一 第 37b 页 WYG0076-0022b.png
  曰渚小渚曰沚○三章编步典反○被首服之名
  即周礼追师副编次之次注谓次第发长短为之
  所谓髲剃疏谓次第发长短郑氏以意解之本诗
  疏髲剃者剪剔取贱者刑者之发以被妇人之紒
  为饰诗缉凡祭夫人首当服副不当服次或以为
  此在商时故与周礼异追丁回反编布眠反髲皮
  寄反剃大计反剔即剃紒即髻
   今案被之祁祁下笺云祭事毕夫人释祭服而
卷一 第 38a 页 WYG0076-0022c.png
   去髲剃疏谓定本髲剃上无去字若是则郑意
   谓祭服则副也今释祭服而服髲剃矣于未祭
   则被而夙夜在公既祭则释祭服仍服被舒迟
   而去非行礼之时威仪且如此则敬事不言可
   知矣
  陶音遥礼注陶陶遂遂相随行之貌思念既深如
  睹亲将复入也○语录问采蘩诗若作祭事说自
  晓然若作蚕事说虽与葛覃同类而恐实非也葛
卷一 第 38b 页 WYG0076-0022d.png
  覃是女功采蘩是妇职以为同类亦无不可何必
  以蚕事而后同邪曰此说亦姑存之而已
草虫(召南/三)诸侯大夫妻思其君子 异
   序下传谓恐亦夫人之诗
 经
   亦既见意之之辞也犹言若已见则我心降矣
   盖此诗作于思念之日非既归之时也
 传○一章子金子感草虫阜螽以思其夫故曰赋○
卷一 第 39a 页 WYG0076-0023a.png
  蠜音烦疏尔雅草虫负蠜注常羊也小大长短如
  蝗奇音青色好在茅草中○二章蕨鳖也尔雅作
  疏江西谓之陆玑周秦曰蕨齐鲁曰释文
  初生似鳖脚故名鳖并列反○三章疏薇山菜
  也茎叶皆似小豆蔓生其味亦如小豆藿可作羹
  亦可生食官园种之以供宗庙祭祀今详疏说薇
  与传所指物似不同当考○诗缉风雨传云夷悦
  也人喜悦则心平夷其意一也
卷一 第 39b 页 WYG0076-0023b.png
采蘋(召南/四)家人美大夫妻能奉祭祀
 经○诗记采盛湘奠所为非一端所历非一所矣烦
  而不厌久而不懈循其序而有常积其诚而益厚
  然后祭祀成焉季女之少若未足以胜此而实尸
  此者以其有齐敬之心也大夫之妻未必果少特
  言苟持敬则虽少女犹足以当大事云尔
 传○一章诗缉本草水萍有三种其大者曰蘋叶圆
  阔寸许季春始生可糁蒸以为茹其中者曰荇菜
卷一 第 40a 页 WYG0076-0023c.png
  其小者曰水上浮萍江东谓之薸毛氏以蘋为大
  萍是也郭璞以蘋为今水上浮萍即江东谓之薸
  是以小萍为大萍误矣蘋可茹而薸不可茹岂有
  不可茹之薸而乃可用以祭祀乎左传曰蘋蘩蕴
  藻之菜蘋蘩皆菜则可茹之物非薸也今藻止可
  养鱼薸与䕯同蕴音蕴○陆玑藻生水底有二种
  一种叶似鸡苏茎大如箸长四五尺一种茎大如
  钗股叶似蓬蒿谓之聚藻以其聚生故也二藻皆
卷一 第 40b 页 WYG0076-0023d.png
  可食熟煮挼去腥气米面糁蒸为茹佳美挼奴禾
  反○二章粗徂古反○菹侧鱼反周礼醢人注疏
  凡醯酱所和细切为齑全物若䐑为菹切葱若薤
  实之醯以柔之杀其气也齑菹之称菜肉通今案
  䐑者薄切也此以肉言若以菜为菹则粗切之以
  醯和待其成也䐑之涉反○三章仪礼经传通解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有百世不迁之宗传曰百世
  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者百世不迁者
卷一 第 41a 页 WYG0076-0024a.png
  也注疏诸侯之适子适孙继世为君而第二子以
  下不得祢先君别于正适故称别子也此别子子
  孙为卿大夫立此别子为其后世之始祖又非君
  之亲或是异姓始来此国者亦谓之别子(以上注/疏言有)
  (两等别子皆/为后世祖)别子之世世长子恒继别子与族人
  为百世不迁之大宗族人虽五世外与之绝族者
  皆为之齐衰三月(大宗对小宗而言也时传/惟言大宗故今止言此)适音
  的祢乃礼反○主妇即宗妇○醢呼在反肉酱也
卷一 第 41b 页 WYG0076-0024b.png
  醢人注作醢先膊乾其肉乃后莝之杂以梁曲及
  盐渍以美酒涂置甀中百日成又曰无骨曰醢凡
  菹醢皆豆实膊普博反莝仓卧反甀池为反罂也
甘棠(召南/五)南国民思召伯
 经○鲁斋王文宪谓非召南诗
   召公文王时行化此诗成王分陜后作
 传○一章本义蔽能蔽风日人可舍其下芾茂盛貌
  蔽芾乃大树之茂盛者也○白棠子白○疏草舍
卷一 第 42a 页 WYG0076-0024c.png
  草中止舍诗记止于其下以自蔽犹草舍耳非真
  作舍○二章败释文有必迈反凡物自毁则如字
  读毁之则必迈反
行露(召南/六)南国女子守正
 经
   江汉之国渍纣之恶已深虽被文王之化犹有
   未能尽革其心当时盖强暴之人有强委禽于
   女子而不𫉬以致于讼者古者有罪之人不齿
卷一 第 42b 页 WYG0076-0024d.png
   于乡嫁娶无所售而强暴之人终必罹于罪戾
   当时风化之美善者多而恶者间见人知此人
   它日必将𫉬罪不与为昏故曰无家谓终不能
   成家也○一章比谓行道之露厌浥出行者岂
   不欲夙夜而行然畏露之沾濡终不敢早出以
   比强暴之人罪必累其妻孥而其恶亦足以移
   人之善性夫男女者人之大伦岂不愿蚤成室
   家然畏此虽有求而终不许二三章兴谓雀鼠
卷一 第 43a 页 WYG0076-0025a.png
   本无角牙不能穿屋墉恶人本无家不可求昏
   姻今乃穿屋墉而速我狱讼矣所以言谁谓雀
   鼠无角牙今何以能穿屋墉乎谁谓恶人无求
   昏姻之道今何以强欲求昏而致我于狱讼乎
   然雀鼠终无角牙而恶人终无成家之理故虽
   速我于狱讼终不与汝成室家之道而从汝甚
   绝之之辞也
  列女传召南申女者申人之女也既许嫁于酆夫
卷一 第 43b 页 WYG0076-0025b.png
  家礼不备而欲迎之女曰夫妇者人伦之始也不
  可不正夫家轻礼违制不可以行遂不肯往夫家
  讼而致之于狱女终以一物不具一礼不备守节
  持义必死不往而作诗云云
   案列女传说诗多违经意而说此诗有合于经
   刘氏或有传与故附见于此以备参考
羔羊(召南/七)诗人美南国大夫
 传○一章疏小羔大羊对文为异此说大夫之裘宜
卷一 第 44a 页 WYG0076-0025c.png
  直言羔兼言羊以协句○疏紽总皆缝缄即缝之
  界古者织素丝为组紃以英饰裘之缝中礼注紃
  施诸缝若今之绦是有组紃而施于缝中之验素
  丝不为线也紃音巡英如字又音殃○疏羔裘诸
  侯视朝之服卿大夫朝服亦羔裘但君裘则纯色
  大夫裘则豹袪为异袪丘于反袖口也
   节俭谓有节制而俭约皆不自放之意非谓用
   财也谨身以节俭处事以正直则政教行而风
卷一 第 44b 页 WYG0076-0025d.png
   俗美国家閒暇故大夫退食自公而优游如此
   此诗乐道其效也衣服有常总上两句从容自
   得总下两句节俭即衣服有常之事而正直则
   从容自得之本也
殷其雷(召南/八)大夫士之妻思其夫 异
 经○黄氏櫄实夫讲义安居者遇雨则思行者之劳
  人情之同然者朱子曰闵之深而无怨辞诗缉归
  哉归哉冀其毕事来归而不敢为决辞知其未可
卷一 第 45a 页 WYG0076-0026a.png
  归也从事独贤而无怨唯信厚者能之
摽有梅(召南/九)女子惧其嫁不及时
 经○语录问摽有梅之诗固出于正只是如此急迫
  何邪曰此亦是人之情又曰如摽有梅女子自言
  昏姻之意如此看来自非正理但人情亦有如此
  者不可不知为父母者能于是而察之则必使人
  及时矣此所谓诗可以观(朱子此言固/亦疑此诗矣)
   摽有梅之诗女子守正也落于地者有梅而存
卷一 第 45b 页 WYG0076-0026b.png
   于树者其实有七昏姻之时迫矣时虽迫然于
   众士之求我者及其吉士而从之可也至于落
   而存者惟三则时愈迫矣昏姻之事不可逾及
   吉士之求者今从之可也谓之者有言辞以相
   告语也落于地之梅既以顷筐塈之是则实之
   存者绝无而时逾矣时虽逾而礼义不可废其
   庶士之求我者必其命媒妁通辞意以尽礼仪
   然后从之可也岂因过时之小失而不全昏姻
卷一 第 46a 页 WYG0076-0026c.png
   之大礼乎此则召南之风化也
 传○一章酢仓故反酸也
   古人酬酢之酢本作醋醯醋之醋本作酢后人
   两易之莫能辩传从古
小星(召南/十)众妾美夫人
 经○诗记贱妾得进御于君是其僣恣可行而分限
  得踰之时也乃能谨于抱衾裯而知命之不犹则
  教化至矣
卷一 第 46b 页 WYG0076-0026d.png
 传○一章齐侧皆反谦悫貌遫音速犹蹙蹙也○内
  则妻不在妾御莫敢当夕谓妾避女君之御日此
  当日字用彼文不取其义○疏古者后夫人将侍
  君前息烛后举烛至房中释朝服袭燕服然后入
  御于君鸡鸣太师奏鸡鸣于阶下然后夫人鸣佩
  玉于房中告去由此言之夫人当夕往来舒而有
  仪诸妾不敢当夕肃肃然疾行夜晚始往及早来
  皆异于夫人○二章昴一名留故叶音留○襌音
卷一 第 47a 页 WYG0076-0027a.png
  单
江有汜(召南/十一)媵妾自喜
 经○诗记一章曰其后也悔二章曰其后也处三章
  曰其啸也歌始则悔悟中则相安终则相欢言之
  序也
 传○一章复入之复扶又反○疏媵送也诸侯之娶
  二国媵之夫人自有侄娣二国之女亦各有侄娣
  故一娶九女大夫有侄娣士或娣或侄○三章懑
卷一 第 47b 页 WYG0076-0027b.png
  即闷字
野有死麇(召南/十二)诗人美女子贞洁
 经○鲁斋有二南相配图谓甘棠后人思召伯何彼
  秾矣王风也野有死麇淫诗也皆不足以与此
   此淫奔之诗也错简在此气象与二南诸诗不
   同虽欲曲说归之于正终恐有碍盖有女怀春
   吉士诱之两句是一诗大意麇之自死者遗于
   野人尚以为可食以白茅之洁者包之而去此
卷一 第 48a 页 WYG0076-0027c.png
   有女子怀春则吉士其诱之矣谓之怀春固非
   贞静之人而又曰诱之非淫辞而何哉吉士犹
   言美男子也林之有朴樕野之有死鹿人尚以
   白茅包束之而去况此如玉之女而怀春之人
   安得不诱之也后章则怀春之女戒其淫乱之
   男曰汝当舒徐迟缓而来勿须相迫近感佩帨
   而致尨之吠盖数相亲尨或吠则必致父母家
   人之所知而不得遂其乱矣此其阴邪猾贼形
卷一 第 48b 页 WYG0076-0027d.png
   于言辞者也其郑卫之风与然亦诗人斥淫者
   之辞非其自作也
 传○一章本草獐类甚多麇其总名今陂泽浅草之
  中多有之有有牙者有无牙者然牙不能噬獐与
  獐同诸良反○二章本草鹿阳兽夏至得阴气而
  解角从阳退象
何彼秾矣(召南/十三)美王姬
 经○语录问何彼秾矣何以录于召南曰也是有些
卷一 第 49a 页 WYG0076-0028a.png
  不稳当但先儒相传如此说只得就他说如定要
  分个正经及变诗也自难考据○鲁斋此王风也
  ○子金子二章男下女三章女从男
 传○一章戎戎字韵与茙茙同厚貌○襛本衣厚貌
  借作茙茙意○栘音移尔雅唐棣栘注疏似白杨
  江东呼夫栘一云薁李华或白或赤六月熟大如
  李子可食薁音郁○诗记肃雍者王姬而曰王姬
  之车不敢指切之也诗缉王姬不可见维见其车
卷一 第 49b 页 WYG0076-0028b.png
  故指车以言车中之人朱子人望其车而知其敬
  且和也则其根于中者深而发于外者著矣○二
  章平王毛氏平正也笺正王者德能正天下之王
   春秋书王姬归于齐者二其一见庄之十一年
   齐则桓公而非襄也其一见庄之元年者实襄
   公时案桓十四年齐僖公卒而襄公诸儿立十
   五年平王太子泄父之子桓王崩而庄王立暨
   归王姬襄立五年而庄王四年矣安知王姬非
卷一 第 50a 页 WYG0076-0028c.png
   庄王之女乎然则诗当曰齐侯而非齐侯之子
   当曰桓王之孙而非平王之孙也愚恐从旧说
   为是但正王未必独指文王尔○宋彭汝砺奏
   疏王姬下嫁诸侯犹执妇道其事在下然本乃
   在乎上故其诗曰平王之孙齐侯之子惟有平
   德故其人化之而有所不能喻惟有齐德故其
   人畏之而有所不敢违案如此言齐字可与平
   王之义相配且不必详考其人与时或为得之
卷一 第 50b 页 WYG0076-0028d.png
   录此以备参考
 序○传引郑氏曰至揄翟案周礼王后之五路厌翟
  勒面缋总居二王后之六服揄翟居二所以谓下
  王后一等者乘服此车服也注疏凡言翟者谓翟
  鸟之羽以为两旁之蔽厌翟者次其羽使相迫以
  厌其本勒面谓以如王龙勒之韦为当面饰也盖
  龙駹也王之马以白黑饰韦杂色为勒此王后之
  马则不以饰勒而以杂色韦为马当面饰也凡言
卷一 第 51a 页 WYG0076-0029a.png
  总者谓以总为车马之饰若妇人之总亦既系其
  本又垂为饰也缋画文也以缯为总著马勒直两
  耳与两镳其于车之衡輨亦宜有之揄翟陈祥道
  礼书王姬亦揄狄特雉数与侯伯之夫人异耳馀
  见周南葛覃然则以下朱子之自言也卫硕人翟
  茀以朝翟车贝面组总有幄亦周礼文翟车以翟
  羽饰车之侧而不厌贝水物谓以贝文饰勒之当
  面组总以组为总而施之如厌翟此翟车无盖而
卷一 第 51b 页 WYG0076-0029b.png
  施幄于厌上揄音摇厌于涉反勒力德反马头络
  缋户对反駹莫江反杂也镳悲骄反马衔也輨古
  缓反毂端铁也茀芳勿反蔽也
   今案翟茀以朝谓夫人始来见君所乘之车是
   则夫人之盛而在厌翟之下者也今王姬所乘
   下后一等是居重翟之下翟茀之上其礼尊于
   诸侯夫人所以盛也
驺虞(召南/十四)美王道成
卷一 第 52a 页 WYG0076-0029c.png
 经○语录驺虞之诗盖于田猎之际见动植之蕃庶
  因以赞咏文王平昔仁泽之所及而非指田猎之
  事为仁也礼曰无事而不田曰不敬故此诗彼茁
  者葭仁也壹发五豝义也又曰驺虞诗仁在壹发
  之前
 传○一章葭见秦蒹葭○疏驺虞白虎黑文尾长于
  躯不食生物不履生草应信而至○二章陆佃埤
  雅蓬蒿属
卷一 第 52b 页 WYG0076-0029d.png
   题下化及人深泽及物广只就麟趾驺虞两诗
   上说而以至于及于字中间递过薰蒸透彻是
   上之和气感动于人物者沦浃而无不备融液
   周遍是人物化育于上之德泽者博洽而无所
   遗上句竖说下句横说
 序○传谓与旧说不同○语录驺虞看来只可解做
  兽名以于嗟麟兮类之可见若解做驺虞之官终
  无甚意思○射义注乐官备者谓壹发五豝喻得
卷一 第 53a 页 WYG0076-0030a.png
  贤者多也于嗟乎驺虞叹仁人也
 召南篇下○仪礼经注乡饮酒之礼乡大夫三年大
  比其乡之贤者能者而宾兴之主宾介献酢工歌
  笙入间歌毕然后合乐乡射之礼乡大夫三年正
  月献贤能之书退而以乡射之礼询众庶主宾献
  酢毕合乐不歌不笙不间燕礼君燕群臣也亦献
  酢歌笙间毕然后歌乡乐合乐者谓歌乐与众声
  俱作也二南王后国君夫人房中之乐歌也关雎
卷一 第 53b 页 WYG0076-0030b.png
  言后妃之德葛覃言后妃之职卷耳言后妃之志
  鹊巢言国君夫人之德采蘩言国君夫人不失职
  采蘋言卿大夫之妻能循其法度夫妇之道生民
  之本王政之端此六篇者其教之原也故国君与
  其臣下及四方之宾燕用之合乐也乡乐者风也
  小雅为诸侯之乐大雅颂为天子之乐乡饮酒升
  歌小雅礼盛者可以进取也燕合乡乐礼轻者可
  以逮下也
卷一 第 54a 页 WYG0076-0030c.png
二南相配图  鲁斋先生
 关雎(后妃之德/)   鹊巢(夫人之德/)
 葛覃(后妃之本/)   采蘩(夫人之职/)
 卷耳(思其君子/)   草虫(思其君子/)
 樛木(逮下也/)    江汜(美媵也/)
 螽斯(不妒忌/)    小星(无妒忌/)
 桃夭(及时也/)    摽梅(及时也/)
 兔罝(贤人众多/)   羔羊(在位正直/)
卷一 第 54b 页 WYG0076-0030d.png
 芣苢(和平之美/)   采蘋(能循法度/)
 汉广(无思犯礼/)   行露(不能侵陵/)
 汝坟(闵其君子/)   殷雷(闵其勤劳/)
 麟趾(关雎之应/)   驺虞(鹊巢之应/)
  右二南各十有一篇
   召南有甘棠后人思召伯也何彼秾矣王风也
   野有死麇淫诗也皆不足以与此
 诗集传名物钞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