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065-011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书经解义卷五
 盘庚上
  盘庚乃有商之君自成汤都亳以来世有河患国都
  屡迁至祖乙都耿盘庚时又圯于河水故欲迁都于
  殷以避之其时小民荡析离居而世家大族安土重
  迁胥为浮言以惑民听盘庚不驱以威不迫以刑而
  反覆开谕使之自悟作诰三篇此则其上篇也
卷五 第 1b 页 WYG0065-0116b.png
 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率吁众戚出矢言曰我王来
 既爰宅于兹重我民无尽刘不能胥匡以生卜稽曰其
 如台
  此一章书乃盘庚以迁都之事告谕臣民也殷今河
  南偃师地适往也率总也吁呼也众戚忧戚之众也
  矢言誓言也我王指祖乙也宅居也兹指耿而言刘
  杀也胥匡相救也史臣记其事曰盘庚将迁于殷意
  在乂安百姓乃百姓惑于浮言不肯往适安居之地
卷五 第 2a 页 WYG0065-0117a.png
 于是盘庚率呼众忧戚之人出誓言以谕之其言曰
 我先王祖乙来都于此盖以此地可居重我民之生
 命耳岂预知今日之水患而尽置之死地乎民适不
 幸罹此灾害流离散处不能相救以安其生此岂人
 谋良由天意我于是以迁都之事稽之于卜亦曰此
 地昏垫已甚我亦无如之何则耿之不可奠居而当
 迁也明矣
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
卷五 第 2b 页 WYG0065-0117b.png
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矧曰其克从先王之烈若
颠木之有由蘖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
业底绥四方
 此二节书先言不迁之害后言能迁之利见天命之
 不可违祖业之不可弃也服事也五邦是五处建都
 之地颠木倾仆之木也由蘖新生之枝条也盘庚告
 其臣民曰昔我先王遇国家有大政事莫不恪谨以
 奉天命况兹迁都之事更不敢康宁一惟天命之是
卷五 第 3a 页 WYG0065-0117c.png
 凛所以不敢安居于厥邑自成汤至于祖乙五次迁
 都于亳于嚣于相于邢于耿迄无定居盖知天命之
 所在而不敢违越也今日耿既不可居而我不能承
 先王之故事迁都以安百姓则是天之断绝我命茫
 然不知况曰其能顺承先王之大业以永保天下乎
 上察天心仰稽祖烈则迁都之事洵不可缓矣诚能
 自耿迁殷譬如已颠之木而复有由蘖之生天心眷
 顾必将永我国家之命于兹新邑先王一统之大业
卷五 第 3b 页 WYG0065-0117d.png
 于此绍复而四方亦赖以永安矣其可狃旦夕之安
 而不为久远之图哉盖京师为四方之极百姓为王
 业之夲根夲既固则承天命光祖业绥四方皆在于
 此盘庚惓惓言之亦可谓能敬天威而重民依者矣
盘庚敩于民由乃在位以常旧服正法度曰无或敢伏
小人之攸箴王命众悉至于庭
 此一节书是史臣记盘庚训诰在位之意也敩教也
 常旧服者先世常行之旧事也伏藏匿也箴箴规之
卷五 第 4a 页 WYG0065-0118a.png
 语也当日河水为患小民苦于昏垫而世家大族狃
 安居之逸贪饶沃之利胥动浮言小民为所惑者有
 之问有能审知利害而欲迁者又为世家大族所阻
 抑排击而不能达其情于上盘庚知其故史言其敩
 于民也自在位者始然亦非绳之以法动之以威惟
 以先王旧常迁都之事以正今日之法度见已之顺
 天命者取法乎先王则人臣之虔职守者亦当恪遵
 乎上命其大意若曰小人之中必有明于久远之大
卷五 第 4b 页 WYG0065-0118b.png
 计而以言箴规于上者但尔群臣怀目前之利而不
 顾其害惧众论之是而欲掩其非伏之不使上达耳
 尔当宣畅其所欲言不可遏抑而排挤之也于是命
 众人咸至于庭以听诰辞焉盘庚可谓深悉民情之
 隐而能除壅蔽之患者矣
王若曰格汝众予告汝训汝猷黜乃心无傲从康
 此一节书是责群臣之各黜其私心也格至也猷谋
 也盘庚诰训之意若曰汝臣民之众其至于庭予告
卷五 第 5a 页 WYG0065-0118c.png
 汝以训言凡汝之昧于迁都之利者皆汝之私心蔽
 之也汝当谋黜其私心无傲上之命而有骄慢之意
 无图已之安而怀荒怠之心则尊卑之分明而久安
 之计得矣盖人臣为国家断大事定大谋必虚明公
 正意见且不得而参之况杂以利欲之念乎故事君
 者当以克黜私心为要
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
王用丕钦罔有逸言民用丕变今汝聒聒起信险肤予
卷五 第 5b 页 WYG0065-0118d.png
弗知乃所讼
 此一节书是言旧臣之贤而责今人之不然也旧人
 是世家旧臣播告诏令也指意指也丕大也逸过也
 聒聒多言之意起信是取信于民者险肤险陂肤浅
 之言也盘庚告其臣曰古我先王凡遇国家大事未
 尝自专亦惟谋任旧人与之共事其时之臣亦能不
 负所任王有号令以播告于下旧人则能不匿其意
 指上之恩泽宣之于下下之箴言达之于上王用是
卷五 第 6a 页 WYG0065-0119a.png
 专信任使而大钦敬之也且利害之实趋避之宜皆
 告诸百姓罔有过逸之言变乱事理以惑民听民心
 用是丕变而忘其劳苦先臣之贤如此今汝内则伏
 小人之攸箴外则胥动以浮言哓哓利口凡取信于
 百姓者率皆险诞而非正大之谟肤浅而无人远之
 虑予弗知汝所讼言者果何为也其可不以先臣为
 法而上以致君下以感民共图国事于永利哉
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观火予亦
卷五 第 6b 页 WYG0065-0119b.png
拙谋作乃逸
 此一节书是责臣而并以自责之词也荒废弃也含
 藏匿也观火见之甚明也作乃逸者成其过失也盘
 庚告其臣曰予之迁殷也意在图存岂劳民动众而
 自弃其爱民之德乎惟汝不能宣布上意使爱民之
 德掩匿而不彰傲慢成习不畏惧余一人故也然我
 视汝之情明若观火但因我优柔姑息不能绳汝以
 法拙于为谋以养成汝之过失责岂独在汝乎此盘
卷五 第 7a 页 WYG0065-0119c.png
 庚假责己之词以警动群臣所谓以言语代鈇钺词
 则严而意则厚矣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汝克
黜乃心施实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积德
 此二节书是申言傲上从康之戒而欲其黜乃私心
 也纲所以系网者条条理也紊乱也有秋秋成也婚
 友者婚姻僚友也盘庚告其臣曰汝之傲上也是不
 明于以下从上之义夫君者臣之纲也君令则臣共
卷五 第 7b 页 WYG0065-0119d.png
 若网之在纲纲举则目张可以有条而不紊矣其可
 不以傲上为戒乎汝之从康也是不明于一劳永逸
 之计夫劳者逸之本也始劳则终逸若农夫必服劳
 于田亩尽力于稼穑乃有秋成之望矣其可不以从
 康为戒乎今汝阻挠迁都之计也内怀自私之心而
 外托于劳民之说此以市恩为德也惟谋久远拯昏
 垫趋利避害乃为实德汝当自黜私心率民以迁以
 及婚姻僚友皆免沈溺之患是汝能施实德矣汝祖
卷五 第 8a 页 WYG0065-0120a.png
 若父有为民图迁之德于前汝又有为民图迁之德
 于后乃敢大言曰汝有积德若苟悦愚民坐昧大计
 何足为德乎
乃不畏戎毒于远迩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
其罔有黍稷
 此一节书是申言从康之害也戎毒大害也昏强勉
 之谓也盘庚告其臣曰耿为河水所圯远迩胥受其
 害去危即安在此时矣乃汝惮劳不迁曾不畏其大
卷五 第 8b 页 WYG0065-0120b.png
 害于远迩百姓流离而邦国殄灭其何有即安之日
 耶譬如惰农惟知自逸不强勉为劳苦之事不从事
 于田亩之间欲望其黍稷之登也得乎盖思艰图宁
 者国家之大计先忧后乐者臣子之大分奈何习于
 从康而不自勉也哉
汝不和吉言于百姓惟汝自生毒乃败祸奸宄以自灾
于厥身乃既先恶于民乃奉其恫汝悔身何及相时憸
民犹胥顾于箴言其发有逸口矧予制乃短长之命汝
卷五 第 9a 页 WYG0065-0120c.png
曷弗告朕而胥动以浮言恐沈于众若火之燎于原不
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则惟汝众自作弗靖非予有咎
 此一节书是反覆申言傲上之害也吉善也先恶谓
 倡率其恶也奉承受也恫痛也憸民小民也逸口过
 逸之言也恐恐动之也沈沈陷之也靖安也咎过也
 盘庚告其臣曰水灾为患人情正当忧疑之际汝为
 人臣乃不能以和好之言宣道上德开谕百姓反以
 浮言惑之非独贻害于民而已惟汝自生怨毒败祸
卷五 第 9b 页 WYG0065-0120d.png
 奸宄之刑亦且灾于汝之身矣汝既不导民以迁而
 又倡以浮言是民之恶汝实先之首恶之诛必不能
 免乃汝身自受其恫虽悔亦何及哉视彼小民尚能
 明于利害相与顾虑而以言箴规其上特其言之发
 而汝等以过逸之口排击阻难之耳夫逸口尚且足
 以阻抑百姓况予操生杀予夺之权能制汝短长之
 命而可不畏乎人情诚有不便则当明以告朕共相
 权度其利害汝曷弗告朕而但以浮言相为煽动恐
卷五 第 10a 页 WYG0065-0121a.png
 之以迁徙之劳贻之以沈溺之患人情为汝所摇动
 虽若难静而予以制命之权犹可得而遏抑之若火
 之燎于原其𫝑虽盛不可向迩犹可得而扑灭之也
 汝亦何所恃耶然此皆汝等不能安静以奉上命自
 速其祸耳岂予乐用威刑以加汝也柰何不以傲上
 为戒哉
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古我先王暨乃
祖乃父胥及逸勤予敢动用非罚世选尔劳予不掩尔
卷五 第 10b 页 WYG0065-0121b.png
善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作福作灾予亦
不敢动用非德
 此二节书是感动世臣大族之言也迟任古贤人也
 胥及逸勤者相与同劳逸也敢何敢也非罚谓不当
 罚而罚非德谓不当赏而赏盘庚告其臣曰国家之
 有旧人也所与同休戚共安危故当一德一心以共
 谋国事昔迟任有言曰朝廷用人必求夫世臣旧家
 而用之为其练习典故系属人情非同于器物之用
卷五 第 11a 页 WYG0065-0121c.png
 但求其新不求其旧而已也我今日诸臣皆累世勋
 旧之裔昔我先王与乃祖乃父君臣一德无事则同
 享其逸有事则共任其勤功在社稷由来久矣汝为
 功臣之子孙我岂敢动用非理之罚以加汝乎尔祖
 父之勤劳我国家世世简在王心岂予今日独掩汝
 之善而不选其劳乎兹予大享祀于先王之时尔祖
 亦以功而配食于先王之庙先王临之于上尔祖质
 之于旁凡作福作灾皆先王与尔祖实式凭之我亦
卷五 第 11b 页 WYG0065-0121d.png
 何敢动用非理之恩以加汝乎赏罚皆不敢私则尔
 诸臣亦宜感且惧矣而可以傲上从康乎哉
予告汝于难若射之有志汝无侮老成人无弱孤有幼
各长于厥居勉出乃力听予一人之作猷
 此一节书是示以欲迁之志而戒勉之也难迁徙之
 艰难也弱轻忽之也猷迁都之谋也盘庚告其臣曰
 今日之事迁都既已动众而人言又有异同其事诚
 难然我之谆谆告汝者盖审利害计久远确见其当
卷五 第 12a 页 WYG0065-0122a.png
 迁如射者之志惟期于中的而无有他意矣况今日
 老成孤幼之中岂无明于大计而知迁都之利者汝
 勿以老成之言为不足听而侮之勿以孤幼之谋为
 不足用而少之舍目前苟安之计为百年居止之谋
 勉出乃力而无耽于从康听我一人迁都之计而无
 苟于傲上如此则去危即安难者不终于难安民定
 邦之志亦庶乎其有成矣
无有远迩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邦之臧惟汝众邦
卷五 第 12b 页 WYG0065-0122b.png
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
 此一节书是言赏罚之严而深警之也伐犹诛也佚
 罚失所当罚也盘庚告其臣曰今日迁都之计国家
 之安危所系即朝廷之赏罚攸关无论远近亲疏之
 臣傲上从康是尔之罪矣我则刑戮加之置之死地
 而不宥勤劳为国是尔之德矣我则爵赏荣之显其
 善行而不蔽盖迁都则先业由兹绍复四方由兹底
 定而为邦之臧矣是皆由汝众用德之故而安能不
卷五 第 13a 页 WYG0065-0122c.png
 彰厥善哉若不迁都则百姓自此沦丧大命自此中
 衰而为邦之不臧矣是皆由我一人失刑之故不能
 罚所当罚而姑息养安以致此也而安能不罚厥死
 哉则今日赏罚之典有断然不可已者汝众宜知谨
 矣
凡尔众其惟致告自今至于后日各恭尔事齐乃位度
乃口罚及尔身弗可悔
 此一节书是戒饬群臣之词而终以罚儆之也致告
卷五 第 13b 页 WYG0065-0122d.png
 使之各相告也齐整饬也度法度也盘庚告其臣曰
 凡我在廷诸臣其以我言转相告戒自今日以至迁
 都之时各恪恭汝事而无即于怠荒整齐汝位而无
 苟于傲慢法度汝言而无伤于浮动则国计可定而
 为汝之德矣否则罚罪之典将及汝身虽悔其可追
 乎盘庚之迁夲以利民也宁为优游不忍之辞而无
 刻急严苛之意既未尝干誉以徇民亦未尝咈民以
 从欲可谓交善矣先儒谓反覆三篇当于包容不迫
卷五 第 14a 页 WYG0065-0123a.png
 处观其德量于委曲训诰处观其恩意于规画细密
 处观其措置可以为处大事断大谋之法矣
盘庚中
 此盘庚将迁而告其民之词史臣述之为中篇
盘庚作惟涉河以民迁乃话民之弗率诞告用亶其有
众咸造勿亵在王庭盘庚乃登进厥民曰明听朕言无
荒失朕命
 此二节书史臣记盘庚申告弗率之民也作者是起
卷五 第 14b 页 WYG0065-0123b.png
 而将迁之辞诞大也亶诚也咸造皆至也史臣谓盘
 庚既训勉其臣于是启行将涉河而南迁都于殷此
 时之民尚有惑于利害而心怀疑贰者盘庚不忍驱
 以刑罚乃以话言晓谕弗率之民出至诚以相告盖
 迁都乃为民之实意诚信诞孚虽愚顽皆可感格于
 是有众咸至王庭又戒其无得亵慢欲其恭敬以听
 上命也盘庚乃登进其民而告之曰凡我所以告汝
 众者当明听之遵信奉行无怠弃朕命而不从也当
卷五 第 15a 页 WYG0065-0123c.png
 时风俗近古小民皆得入见至尊亲闻诰令上无不
 宣之君德下无不达之民情所以疾苦上闻而恩泽
 旁流也
呜呼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保后胥戚鲜以不浮于
天时
 此一节书见君臣一体相关之意也承敬也胥戚同
 其忧也浮者胜之也盘庚告其民曰迁都之事君为
 民计安全民亦当与君共忧患昔我烈祖当水灾为
卷五 第 15b 页 WYG0065-0123d.png
 虐无不以民之利害为己之利害敬谨恪恭图谋万
 全其时百姓亦莫不保爱其君同其忧戚所以上下
 一心和以致福虽遇天时为患皆以人力胜之去危
 即安国祚民生赖以永宁此先世君民同德之效汝
 所当取法者也
殷降大虐先王不怀厥攸作视民利用迁汝曷弗念我
古后之闻承汝俾汝惟喜康共非汝有咎比于罚
 此一节书又明示民以迁都之意也虐害也怀安也
卷五 第 16a 页 WYG0065-0124a.png
 古后即先王咎罪也盘庚曰国有疑谋必稽诸旧闻
 而断自先王汝民不闻先王迁都之事乎昔我殷邦
 河水为灾天降大害我先王承民之心不敢安居其
 所兴作惟视民所利益用以迁徙谋断于上而民志
 不疑先王之往事如此汝民曷不念我迁都之举实
 闻之先王凡所以敬汝民命而使汝迁都者惟喜与
 汝远避河水之害而共享安居之利亦犹先王视民
 利用迁之意也岂以汝民有罪而比附于迁谪之罚
卷五 第 16b 页 WYG0065-0124b.png
 哉
予若吁怀兹新邑亦惟汝故以丕从厥志
 此一节书言迁都所以为民生正所以从民志也吁
 呼也怀解作来新邑指洛都也盘庚曰尔民之不乐
 迁徙将无疑我拂众以从已之欲耶我思趋利远害
 舍危即安汝之本志固然而乃不肯迁者当是为浮
 言所摇惑耳我所以不惮语言谆复招呼怀来于此
 新邑者亦惟因汝荡析离居之故欲贻汝安康以大
卷五 第 17a 页 WYG0065-0124c.png
 从汝之志也我从汝之志而视利以用迁汝曷不体
 我之心而图迁以趋利哉
今予将试以汝迁安定厥邦汝不忧朕心之攸困乃咸
大不宣乃心钦念以忱动予一人尔惟自鞠自苦若乘
舟汝弗济臭厥载尔忱不属惟胥以沈不其或稽自怒
曷瘳
 此一节书又以不迁之害警动庶民也试用也忱诚
 也鞠穷也臭犹言败属续也稽察也曷瘳言不可救
卷五 第 17b 页 WYG0065-0124d.png
 也盘庚曰邦依民以立民依邦以安耿受河患尔民
 荡析离居今我念先王承民之意将试以汝迁徙而
 安定其邦国使汝民得永赖安全我劳心筹画承汝
 之心谓宜有孚于汝矣汝不忧我心之所困苦乃皆
 大不宣布汝心而敬慎思念以汝之诚感动我一人
 岂先王之民所云保后胥戚者乎将望汝协心力以
 胜天时尔乃惟纷纷自取穷苦譬若乘舟汝不及时
 以济必臭败其所载之资今日迁都正君民同心共
卷五 第 18a 页 WYG0065-0125a.png
 济之时汝从上之诚间断不属则亦焉能有济乎惟
 相与及于沈溺而已利害昭然如此尔民曾不稽察
 以早决从违但自生怨疾忿怒亦曷救于沈溺之苦
 哉予不能为解已
汝不谋长以思乃灾汝诞劝忧今其有今罔后汝何生
在上
 此一节书承上文而言不迁之害也诞大也上谓天
 也盘庚曰我思先民之保后而胜天者安危之故悉
卷五 第 18b 页 WYG0065-0125b.png
 而生死之计审也汝民不为长远之谋以思不迁之
 祸是汝分明安危利灾而大以忧自劝也然或暂苦
 沈溺于目前几幸安定于后日犹可说也今但有今
 日而无后日是天断弃汝命汝复有何生理于天乎
 甚矣汝之劝忧也予承汝康汝之心其何能巴哉
今予命汝一无起秽以自臭恐人倚乃身迂乃心
 此一节书承上文既言不迁之害而欲民之决于从
 迁也秽谓恶倚偏也迂曲也盘庚曰我想汝之惮于
卷五 第 19a 页 WYG0065-0125c.png
 从迁由于浮言之摇惑汝之惑于浮言由于心志之
 疑贰今予命汝专一乃心从我迁徙无起傲上从康
 之秽恶以自臭败盖中心有主则邪僻不能干苟汝
 心不一恐浮言之人倚汝之身外导以倾邪迂汝之
 心内诱以纡曲则利害去就不得以自由矣汝民可
 不省悟浮言之非而一心以听予乎
予迓续乃命于天予岂汝威用奉畜汝众
 此一节书又发明其为民迁都之意也迓迎也畜养
卷五 第 19b 页 WYG0065-0125d.png
 也盘庚曰我所以欲汝一心从迁者岂以自利哉盖
 天为民立君君为民立命耿圯河水有今罔后汝命
 垂绝我实承汝忍晏然不为之所乎我今以汝迁都
 乃以汝垂绝之命迎续于天予岂胁汝以威哉用奉
 养汝众使罔后而有后无生而更生我意盖如此汝
 民可不思乎
予念我先神后之劳尔先予丕克羞尔用怀尔然
 此一节书承上文奉畜汝众而言而又动之以念其
卷五 第 20a 页 WYG0065-0126a.png
 先人也羞解作养盘庚曰迁都之事我先世神圣之
 君屡有成烈当日保后胥戚竭力从迁者则尔先人
 也我思念我先神后之劳尔先人尔先人不以为劳
 而勇于趋利我今图迁所以大克奉养尔众用怀念
 尔为先民之子孙不忍坐视其荡析离居而然尔民
 乃不体我心而欣然从迁何耶
失于政陈于兹高后丕乃崇降罪疾曰曷虐朕民
 此一节书是恐民心疑贰又举鬼神之事以警惧之
卷五 第 20b 页 WYG0065-0126b.png
 也陈犹言久崇大也高后高祖也盘庚曰人君之政
 莫要于安民今耿圯水患民之不安甚矣我实为君
 若不为民图迁是失安民之政而久居于此也且汝
 民固我高后之遗黎也我若坐视尔等沈溺而不救
 我高后成汤在天之灵必大降罪疾于我曰汝为民
 父母何虐害我民而不置于安全乎则我亦将无辞
 以逭其责矣我即欲不迁能不畏我高后哉
汝万民乃不生生暨予一人猷同心先后丕降与汝罪
卷五 第 21a 页 WYG0065-0126c.png
疾曰曷不暨朕幼孙有比故有爽德自上其罚汝汝罔
能迪
 此一节书言民不从迁将得罪于先后也生生者生
 养不穷之意猷谋也幼孙盘庚自称比同事也爽德
 犹言失德迪道也盘庚曰我之迁都固大惧𫉬罪于
 我先后将以生汝汝万民乃不自求生养无穷之计
 与我一人共谋同心以从迁而趋利则罪在汝矣我
 先后必大降罪疾于汝曰何不与我幼孙合心合力
卷五 第 21b 页 WYG0065-0126d.png
 以迁故有此起秽傲上之失德先后爱汝之心一旦
 赫然易虑自上降罚于汝汝将何道以自免乎予又
 为汝滋惧已
古我先后既劳乃祖乃父汝共作我畜民汝有状则在
乃心我先后绥乃祖乃父乃祖乃父乃断弃汝不救乃

 此一节书言民不从迁且并得罪于其祖父也戕害
 也绥者慰安之意盘庚曰汝民疑阻不迁不但得罪
卷五 第 22a 页 WYG0065-0127a.png
 于我先王即尔祖父亦于汝有隐痛焉昔我先王迁
 都既劳汝祖汝父是汝祖父实明于君臣之分谊者
 也我继先王而为君则汝皆为我所畜养之民汝若
 能以汝祖父之事先王者事我即为汝祖父之孝子
 顺孙矣今河水为患我效我先后而迁都以康汝汝
 不法汝祖父而从我以迁是即戕害生民矣苟不戕
 害在汝之心我先王念汝祖父实有成劳必安慰汝
 祖父致其用罚之意汝祖父素明大义乃断弃汝而
卷五 第 22b 页 WYG0065-0127b.png
 不救汝之死于先王之前矣汝一不从迁难逃祖父
 之责如此可不畏哉
兹予有乱政同位具乃贝玉乃祖乃父丕乃告我高后
曰作丕刑于朕孙迪高后丕乃崇降弗祥
 此一节书又对民而责臣也乱解作治具者多取而
 兼有之也盘庚曰汝民不肯从迁实为浮言所惑汝
 亦知浮言者之谴罚皆将无所宥乎兹我治政之臣
 所与共天位者不以安民为念惟畜聚宝玉以自便
卷五 第 23a 页 WYG0065-0127c.png
 其身图汝虽为其浮言所愚其乃祖乃父早已摘其
 隐伏相与告我高后成汤曰我子孙为臣不忠弃义
 贪利其大作刑戮于我子孙以讨其罪是诸臣祖父
 实启我高后大降不祥而不赦夫臣不图迁乃祖乃
 父且加祸责焉汝民其可惑于浮言而不迁乎
呜呼今予告汝不易永敬大恤无胥绝远汝分猷念以
相从各设中于乃心
 此一节书是既反覆劝诚决计迁都又叹息而言之
卷五 第 23b 页 WYG0065-0127d.png
 也恤犹言忧猷图谋也设安设也盘庚曰迁都之事
 我亦岂敢漫然哉今我谆切告汝无非其难之意然
 而必于迁者盖利害安危之故我心筹之已审汝当
 即我之所大忧恤者而永敬之无使上下之情相去
 绝远而诚意不相连属也如我以安民为谋汝当分
 我之谋而相与共图之我以忧民为念汝当分我之
 念而相与共念之同心协力期于相济以有成乃为
 可耳然欲体我之心又必先正汝之心盖是非利害
卷五 第 24a 页 WYG0065-0128a.png
 人心皆有极至之理但人迂乃心而不觉耳汝今各
 设大中至正之则于汝心则知迁都之议断不容已
 而浮言不复能摇汝矣
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无
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
 此一节书又严号令以防乘隙生变之人也吉善也
 迪道也颠越颠倒违越也劓者割鼻之刑遗留也育
 生育也易犹言移也盘庚曰刑有典常不当意为轻
卷五 第 24b 页 WYG0065-0128b.png
 重然法从权制岂可姑息容奸今当迁徙正宜严肃
 乃有不善不道之人颠倒违越不恭上命敢行暴乱
 及暂时所遇为奸为宄乘机窃掠者此非可以常例
 论也我小则加之以劓刑大则绝灭之无有遗育无
 使移其种于此新造之邑岂淫刑以逞哉欲保全善
 𩔖不得不严创奸宄法在必行尚其戒哉
往哉生生今予将试以汝迁永建乃家
 此一节书又以利坚庶民从迁之意也盘庚曰耿被
卷五 第 25a 页 WYG0065-0128c.png
 河患汝民不能聊生矣往哉乐生兴事在此新邑今
 我将用汝以迁为一劳永逸之计使汝永立乃家身
 享居食之乐复传子孙于无穷则汝民能念先民之
 劳予亦因得追先后之烈矣勉哉噫元后作民父母
 盘庚之民傲上从康不恭上命初未尝怵之以威利
 害安危反覆开道务以诚意相为感通煦煦焉如慈
 亲之怙幼子真不愧元后父母矣为人上者尚其以
 盘庚为法哉
卷五 第 25b 页 WYG0065-0128d.png
盘庚下
 此盘庚既迁都而慰劳戒勉其臣民之词史臣述之
 为下篇
盘庚既迁奠厥攸居乃正厥位绥爰有众曰无戏怠懋
建大命
 此二节书史臣记盘庚之迁而述其慰勉臣民之言
 也奠安定也居者官民之居止位者上下之位序史
 臣谓盘庚之迁都凡以谋厥居耳今既迁新邑定厥
卷五 第 26a 页 WYG0065-0129a.png
 邦于斯建乃家于斯臣民之居止皆已定矣然国家
 新造之时体统未能即肃而臣民播迁之后劳怨难
 以遽忘盘庚乃正其上下尊卑之位而慰安臣民迁
 徙之劳且将以释其猜贰而劝其图新也曰迁国之
 始正君臣上下趋事赴功之时尔等傲上从康之故
 习不可以不戒也尚其无戏而各敬乃事无怠而各
 勤乃事乎然我非不念尔之劳瘁而过于督责也盖
 永命者在天而立命则在人必也臣尽常职而崇功
卷五 第 26b 页 WYG0065-0129b.png
 广业民安常业而乐生兴事共勉力以建大命斯民
 有以遂其生国有以永其祚而亿万世无穷之计在
 于此矣
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罔罪尔众尔
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
 此一节书盘庚既戒勉之以作其气复开示之以释
 其疑也敷心腹肾肠言吐露衷曲也历犹言尽也百
 姓是庶民与百官族姓兼臣民而言协合同也比附
卷五 第 27a 页 WYG0065-0129c.png
 和也盘庚曰上下之情欲其相信今我敷布心腹肾
 肠开诚吐露尽告尔臣民以朕志使尔等悉知前迁
 都之时恐浮言之徒有倡为事后加罪之说者岂知
 我早已释然不复追究往事加罪于尔众也尔众其
 各安心守分无共怀怨怒疑虑相煽合同附和而兴
 谗谤之言于我一人如此则上下相信两无猜嫌国
 家共保福祚于无穷矣
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适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绩于朕
卷五 第 27b 页 WYG0065-0129d.png

 此一节书叙先王迁都之善也先王指成汤多者推
 广之意适往也亳都依山故云适于山降下也即除
 去之意凶德灾祸也盘庚曰昔我先王成汤以始祖
 契建都于亳国无水患功在生民其后屡迁前功几
 坠于是将增多于前功而恢复之故复适于高山之
 亳山高土厚用除去我国家昏垫之凶祸而河水不
 能灾于以安居乐业修政立事而有嘉美之绩于我
卷五 第 28a 页 WYG0065-0130a.png
 国家所谓厥邦安定而四方底绥者我先王实然矣
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

 此一节书又自叙其迁都之意也极解作止盘庚曰
 我之以汝迁都正因耿为河水所圮尔民用不得保
 聚浮荡分析离散居处无有定止乃陷于凶德而宜
 急图嘉绩之时尔民反谓我何故震动万民以迁若
 我无故而毒苦尔者岂惟悖于先王当亦未知天意
卷五 第 28b 页 WYG0065-0130b.png
 耳
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乱越我家朕及笃敬恭承民
命用永地于新邑
 此一节书是援天意以晓臣民也乱治也越及也笃
 敬谓诚笃恭敬之臣盘庚曰绍复先业予岂敢自为
 功哉盖天实启之矣今耿圮河水上帝将复我高祖
 成汤之德治及我国家故启牖我心使我与二三笃
 敬忠诚体国之臣熟审利害决计迁殷用敬承汝民
卷五 第 29a 页 WYG0065-0130c.png
 垂绝之命而迓续之使避害趋利舍危就安用长居
 于此新邑民安则国治庶几祖德以复而天意为无
 负已
肆予冲人非废厥谋吊由灵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
 此一节书又慰谕臣民以释其疑惧之意也冲人盘
 庚自称吊解作至由用也灵善也宏者恢扩之意贲
 大也盘庚曰迁都之举盖尝参之人谋而决诸龟卜
 矣当时尔臣民中多言不可迁者非我冲人废弃尔
卷五 第 29b 页 WYG0065-0130d.png
 谋而违众以自用也盖谋不贵于多而贵于善尔臣
 民中有深悉利害而建议当迁者是谓善谋我乃至
 取其善者而用之予何容心焉即尔众之不肯从迁
 亦非敢故违我吉卜也想以为轻易迁徙国本动摇
 不若听从民便待水患自息而荡析可以无虞亦用
 恢宏此国家之大业耳由今思之我非有意于违众
 尔亦非有意于违卜上下之情固均可原谅也复何
 嫌何疑而有惧意哉
卷五 第 30a 页 WYG0065-0131a.png
呜呼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尚皆隐哉
 此一节书是以安民之功专责臣下也邦伯统率诸
 侯之官师长众官之长百执事大夫以下有执事之
 官隐犹痛也盘庚叹息而言曰今日者大事已成矣
 上下之情亦通矣新迁之民生计未复责在民牧尔
 群臣有任岳牧而为诸侯之统帅者有任公卿而为
 众官之师长者有各司一职而为百执事者位职尊
 卑虽有不同而安民之寄则一今我百姓播荡艰难
卷五 第 30b 页 WYG0065-0131b.png
 尔群臣尚皆恻然隐痛于心哉心诚隐痛则所以抚
 恤而安全之者自不能不尽其职矣
予其懋简相尔念敬我众
 此一节书又明示已任臣为民之意也懋勉也简择
 也相者开导之意盘庚曰人君之务知人为先人臣
 之职安民为要予敢不先自勉哉自今以往我其勉
 力以简择尔爱民之臣而委任之开导尔爱民之心
 而鼓舞之尔诸臣亦实体我承民之意而念敬我众
卷五 第 31a 页 WYG0065-0131c.png
 乎念者存诸心而不忘敬者慎其心而不忽苟念敬
 稍弛民即有不得其所者矣可不慎哉
朕不肩好货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
 此一节书是以懋简相尔之实告群臣也肩任也敢
 勇也鞠养育也叙用也盘庚曰从来聚敛之臣恒至
 于戕民而病国尔诸臣中有贪好货财者朕决不任
 用以其掊克聚敛不念敬我众也惟勇于敬民以其
 生生为念凡小民利害安危之故一身担当毫无顾
卷五 第 31b 页 WYG0065-0131d.png
 虑民不能自养则毅然身为抚恤而必遂其养民不
 能自保其居则毅然代为营谋而务保其居必如是
 尽心竭力方是能念敬我众者我则录其功而叙之
 优以礼而钦之予懋简之意盖如此夫民之失业由
 官邪也诚人臣以黩货为戒而急急惟民之求则殷
 阜乐康于是乎在而人主持此意以用人其所以谨
 好恶而明取舍又孰加于此哉
今我既羞告尔于朕志若否罔有弗钦
卷五 第 32a 页 WYG0065-0132a.png
 此一节书前既明示诸臣而因欲其善体已意也羞
 进也若顺也否不顺也盘庚曰人臣奉职每伺人主
 爱民之志意以为从违今我意在念敬我众而不欲
 专利以自封既进告尔等以朕志我所不肩是不顺
 我意者我所叙钦是顺我意者凡顺与否既明明言
 之矣尔等当咸喻我意毋好货而敢恭生生无有不
 钦我之命可也民生主德皆于尔诸臣赖之可不念
 哉
卷五 第 32b 页 WYG0065-0132b.png
无总于货宝生生自庸
 此一节书又申罔冇不钦之实而戒勉其臣也总聚
 也庸者安民之功盘庚曰具乃贝玉尔诸臣尝有此
 故习矣今必以是为戒其无谋聚货宝而朘民之生
 以自封殖也往哉生生向曾不以为念矣今必以是
 为勉敢恭生生而安民以自为功可也下以厚民生
 上以奉君命斯为念敬而罔不钦者已
式敷民德永肩一心
卷五 第 33a 页 WYG0065-0132c.png
 此一节书又望群臣为民之心始终勿替也式敬也
 敷布也肩任也盘庚曰尔诸臣不总货宝则民利兴
 生生自庸则民生遂此为民之大德也但人情多勤
 于始而怠于终鲜冇能久而不变者汝等当兢兢业
 业以敷布为民之德自今至于后日常任一心不杂
 不贰则德惠垂于无穷矣予视利用迁汝能为民导
 利而利于以不匮予迓续乃命汝能为民立命而命
 赖以有永庶几哉予不负百姓亦可仰告我先王矣
卷五 第 33b 页 WYG0065-0132d.png
 夫盘庚戒勉其臣民以通上下之情慰疑惧之意而
 于天之所以爱民臣之所以奉君独惓惓而不已至
 好货之戒尤反覆致意焉盖人臣不自利则必急公
 急公则爱国爱国则重民命而凡可以遂民之生者
 无不勇往而力任所谓正本清源之道盖如此而其
 词和平其意谆复而不厌若盘庚真可谓爱民之主
 矣
说命上
卷五 第 34a 页 WYG0065-0133a.png
 商高宗感梦而得传说遂命以为相史臣记高宗命
 说之词及说进告之语为书三篇而总名之曰说命
 者以见臣之得尽言于君由君之能命其臣也此是
 第一篇
王宅忧亮阴三祀既免丧其惟弗言群臣咸谏于王曰
呜呼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
式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
 此一节书史臣将叙高宗命说之词而先叙其事也
卷五 第 34b 页 WYG0065-0133b.png
 王是高宗宅忧乃居丧也亮阴当作谅闇是居丧之
 所王遭父小乙之丧遵行古礼居忧于谅闇中三年
 不亲政事不发号令使百官俱听命于冢宰及大祥
 后丧服已除犹未发号施令裁决庶务群臣不测其
 故咸进谏于王曰呜呼均是人也独于众人之中有
 聪明睿智洞乎理而烛乎事者谓之明哲明哲之人
 晰理精而处事当实为人之法则今天子聪明首出
 君临万邦正所谓明哲作则百官之所仰承而钦式
卷五 第 35a 页 WYG0065-0133c.png
 者王本明哲以为言即可以作则而为命使臣下知
 所遵奉若秘其明哲而不言则君既无以令于下臣
 下无所法则将何所禀奉而行乎言不言所系之重
 如此王可不言以作则于下哉
王庸作书以告曰以台正于四方台恐德弗𩔖兹故弗
言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其代子言
 此一节书高宗因群臣咸谏作书诰喻所以不言之
 意也庸用也赉与也高宗曰诸臣疑我不言亦知我
卷五 第 35b 页 WYG0065-0133d.png
 有不敢轻言及不必自言之故乎我居人君之位将
 表正于四方任大责重我恐明哲之德不𩔖前人无
 以君临万邦而为尔百官之所承式我所以不敢轻
 易发言者以此故也然亦岂敢嘿嘿而已惟恭敬渊
 默收敛此心思想治天下之道湛然宁谧之中精诚
 感孚俨通帝载爰梦上帝与我一贤相将使论道辅
 政以代予言又何庸我自言然后有所禀令耶夫惟
 至诚为能格天高宗笃恭渊默诚心求贤与上天生
卷五 第 36a 页 WYG0065-0134a.png
 贤之心相合无问故其感通如此程颐有云静则自
 明夫明生于诚诚生于静朗鉴空悬而物来自照非
 静之验哉恭默感通之妙有自来矣
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筑傅岩之野惟肖
 此一节书史臣记得贤之始也审详也筑筑墙也傅
 岩地名在虞虢之间今山西平陆县肖似也高宗既
 梦良弼而急欲得其人乃追梦中之所见而谛审其
 象绘画成形俾遍求于天下务求必得适遇一人名
卷五 第 36b 页 WYG0065-0134b.png
 说卜居于傅岩之野与所图梦中之形恰相似夫梦
 寐之间竟以形相告而天下之大直按图而得之君
 臣相遇天作之合岂偶然哉
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
 此一节书史臣记任贤之重也高宗既得傅说与之
 语果圣人也于是擢以不次之位委国授政立以为
 相又以冢宰兼师保之职置诸左右而亲信之无间
 焉其任用之专如此夫人君职在择相相得其人非
卷五 第 37a 页 WYG0065-0134c.png
 独崇其体猊已也又必委信而亲近之而后可以收
 辅德之益记曰相观而善之谓摩苟况曰学莫便乎
 近其人高宗相说而置左右其得此意也夫
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
 此一节书高宗既任傅说而命之也纳诲进言也高
 宗曰诸臣向以承式之故求我于言我思表正之要
 惟在于德汝今在我左右必朝夕进纳善言启我所
 未知诱我以未行务俾我迁善改过德日进于高明
卷五 第 37b 页 WYG0065-0134d.png
 光大而免于弗𩔖焉庶可以表正万邦而无愧于明
 哲作则之任已夫人君求治必以德为本相臣之业
 莫大于辅君德高宗命相未及他事而首责之以纳
 诲辅德真探本之论也
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
作霖雨
 此一节书高宗托物以喻其属望之意也金谓刀剑
 等器古者铜铁之属皆称金砺磨石也济涉水也巨
卷五 第 38a 页 WYG0065-0135a.png
 川大川也楫桨也雨三日以往为霖高宗曰纳诲固
 在于汝而用汝则在于予我之于汝相须盖甚殷已
 不见金之资砺以成器乎以予赋质顽钝用汝磨砻
 砥砺辅我之德以归于成者即金之必资于砺也不
 但已也巨川非舟楫莫能济予欲弘济艰难用汝扶
 持引掖辅我之德以成利济之功者即济巨川之必
 资于舟楫也不但已也大旱非霖雨莫能苏予欲施
 膏润物用汝承流宣化辅我之德务使膏泽洽乎黎
卷五 第 38b 页 WYG0065-0135b.png
 庶即大旱之需霖雨也予之所望于汝者如此其切
 所资于汝者如此其大汝可不朝夕纳诲以辅予乎
 噫高宗虚怀诱谏舍已从人但欲自成其德而不必
 德之自已成但欲济时利物而不必功之自已立其
 心至虚其量至广卒成千古令主宜哉
启乃心沃朕心
 此一节书高宗以纳诲辅德之实望傅说也启开也
 沃灌溉也高宗曰德具于朕之心而诲发于汝之心
卷五 第 39a 页 WYG0065-0135c.png
 尔不开汝之心而尽言无隐何以溉朕之心而聪明
 日益乎今朕望汝纳诲辅德原非求诸言诠也必也
 大启汝之心于凡修德之方致治之道披诚露胆知
 无不言言无不尽用以浸润灌溉乎朕之心使我心
 义理浃洽融会透彻充足而餍饫焉斯汝之纳诲无
 不尽而朕之受益为甚深矣夫君臣之势尊卑阔绝
 所相感者心耳必臣之心昭明无隐然后随事进规
 可以导君于善必君之心虚诚若渴然后其臣犯颜
卷五 第 39b 页 WYG0065-0135d.png
 色触忌讳而不忤上下一心洞达无间于以赞成盛
 德岂不休哉
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
 此一节书高宗既以启心沃心望傅说又设喻以致
 其丁宁之意也瞑眩饮药而苦头目昏闷也瘳愈也
 跣跣足也高宗曰朕之所以切切然望汝启心沃心
 者诚以人臣必进苦口之言而后能有救过之益人
 君必有烛理之明而后能免冥行之失今我过愆已
卷五 第 40a 页 WYG0065-0136a.png
 多汝必尽情直谏庶可由以省改若服药然不至于
 瞑眩则疾必不能痊朕心冒昧无所识知汝必明白
 指示庶可资以攸往若跣足然目一不视地厥足必
 至于伤然则启心沃心以纳诲辅德顾可须臾缓哉
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俾率先王迪我高后以
康兆民
 此一节书高宗又望傅说以人事君也乃僚谓说之
 僚属匡正也乃辟高宗自谓率循也先王商先哲王
卷五 第 40b 页 WYG0065-0136b.png
 迪者遵行之意高后指成汤也高宗曰予用汝为相
 凡匡主安民之道汝实有之矣然独任则劳分任则
 逸今汝既总百官则卿士以下皆尔僚属也彼亦孰
 无事君之责乎汝必一身倡率与大小臣工同心合
 志以救正汝君或宅心未正或行事乖宜即当直言
 匡弼务使我率循先王太甲太戊祖乙盘庚诸贤君
 继述之道而蹈我高后成汤已行之迹以安天下之
 兆民使群黎百姓无一不得其所庶几绥猷辑宁之
卷五 第 41a 页 WYG0065-0136c.png
 化不殊于当时而彰信允怀之休复见于今日则汝
 辅相之功斯大矣可不勉哉人君之道在法祖以安
 民为相臣者振饬百官共扶宸极盖必君德无忝厥
 祖君泽下究于民而后辅弼之责始不负乎
呜呼钦予时命其惟有终
 此一节书高宗命说已毕又总致其丁宁之意也时
 是也高宗叹息曰纳诲辅德同心匡辟予之属望于
 汝者亦深且切已汝当敬承此命而无忽苟君德未
卷五 第 41b 页 WYG0065-0136d.png
 成则是汝之辅德无有终也兆民未安则是汝之匡
 辟无有终也汝其启心沃心务使作则无愧于先王
 而求以终其事可也念之哉大要锐始易而慎终难
 以慎终之意谋始则必无苟且姑息之谋以慎始之
 意图终则自有奋厉振起之效无论君道与臣职学
 业与治功总皆以有终为主魏徵十思十渐之箴其
 犹有终之义也夫
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后克圣臣不
卷五 第 42a 页 WYG0065-0137a.png
命其承畴敢不祗若王之休命
 此一节书傅说因高宗望其进谏而即望高宗以纳
 谏也绳墨线弹以正木者畴谁也傅说复命于王曰
 人臣进谏何难人君受谏乃为难耳譬之于木不是
 生成便能端正必依从大匠绳墨用斧斤斲削之则
 自归于正而可以为器用矣人君亦岂能天生便是
 圣人惟虚心克己听从臣下之谏诤则自然动无过
 举日进无疆而优入圣域矣谏之当从也如此故君
卷五 第 42b 页 WYG0065-0137b.png
 不必求进言于臣惟当求受言于已君果能虚心从
 谏而克圣则凡为臣者争欲仰承德意进献谠言虽
 不命之言犹且先意承之况重以王命谆切孰敢不
 竭尽忠悃抒纳谟猷以敬顺吾王休美之命乎臣亦
 愿王以圣自期而勇于从谏可耳古人云泰山不择
 土壤故能成其高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人主
 不遗葑菲刍荛之言故能成其圣天下不患无敢言
 之臣而人主要当有受言之实廓度量以尽其才明
卷五 第 43a 页 WYG0065-0137c.png
 劝赏以作其气则听纳日广资益弘多而作圣之基
 在是矣
说命中
 此第二篇乃傅说受命作相之后与高宗推论治道
 之言
惟说命总百官乃进于王曰呜呼明王奉若天道建邦
设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不惟逸豫惟以乱民
 此一节书史臣叙傅说承命而进诲于王也树立也
卷五 第 43b 页 WYG0065-0137d.png
 后王谓天子君公谓诸侯大夫师长皆官名也乱解
 作治傅说既受高宗之命位居冢宰总领百官则凡
 匡主安民之责皆肩于其身矣于是承纳诲之命进
 告于王先叹息曰天地之位设而君臣之分定尊卑
 上下不容踰越是乃天秩有礼所谓天道也在古昔
 明王奉顺天道创制立法乃先区画天下之地建置
 邦国又于邦国之中分设都邑树立天子为后王以
 统治天下诸侯为君公以分治一国且各承以大夫
卷五 第 44a 页 WYG0065-0138a.png
 师长使居都邑以为之辅上下有制尊卑相维若是
 者岂欲以天下奉一人为安逸豫乐之计也哉良以
 天心仁爱斯民不能自治故寄其责于君君亦不能
 独治故分其任于臣君主治于上臣辅治于下惟欲
 使天下之民遂生复性共享乐利之休以无负上天
 付托之意焉耳岂可自图逸豫不各思其职各尽其
 道以求合天心哉
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惟臣钦若惟民从乂
卷五 第 44b 页 WYG0065-0138b.png
 此一节书告高宗以法天治民之实也宪法也乂治
 也傅说曰人君既奉天以治民即当法天以为治惟
 天高高在上至虚至公至神至灵不庸听而聪无不
 闻不需视而明无不见不惟政令之得失民生之休
 戚举不能逃天之鉴即暗室屋漏之中不睹不闻之
 地亦皆照察无遗焉天之聪明如此惟圣君以是为
 法好恶不蔽于私赏罚皆当于理一如天之聪无不
 闻明无不见也如此则可以保正万邦而为臣民作
卷五 第 45a 页 WYG0065-0138c.png
 则矣夫臣民不同而此心之公无不同君诚至公则
 臣之奉令守职而禀承于下者莫不敬顺而亮天之
 工民之心悦诚服而鼓舞于下者莫不从治而顺天
 之则圣人一宪天而公道之感通不期然而然者有
 如此盖好恶赏罚人主之大柄令出而臣共政行而
 民信非有他故也亦自尽其心于隐微之地而已心
 清明则事之丛而至者有以察其几心精一则人之
 环而伺者无所投其隙以纯王之心行纯王之政何
卷五 第 45b 页 WYG0065-0138d.png
 患不光四表而格上下哉
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王
惟戒兹允兹克明乃罔不休
 此一节书历举宪天之事以告高宗也戎兵也衣裳
 命服也傅说曰天之聪明无所不照宪天聪明者亦
 宜无事不然如口以出号令必斟酌当理而后臣民
 凛然知所遵奉一时守为律令万世奉为典谟若不
 加检点轻易出言则悖出必召悖入之羞矣甲冑本
卷五 第 46a 页 WYG0065-0139a.png
 以禦戎必兵戢而时动敌加而后应然后可以养威
 弭患息寇安民若恃强凌弱无故兴师则人心危惧
 反以动天下之兵矣衣裳以命有德必谨之在笥待
 有功而后予则赏不僭而人知劝干戈以讨有罪必
 省诸已身原无过而后加诛则罚不滥而人知惧此
 四者皆出身加民国之大政一或不慎便丧聪失明
 颠倒错乱而违天道矣王惟戒谨乎此言勿轻出甲
 胄勿轻动衣裳勿轻予干戈勿轻用真能信此四者
卷五 第 46b 页 WYG0065-0139b.png
 所关甚大所系匪轻而一一皆能洞其源烛其几处
 之无不各得其当焉由是言出为谟诰兵戢为神武
 赏足以昭天命罚足以彰天讨事事合天而无不休
 美矣宪天之见于行政者如此夫所贵聪明者炳见
 几先而患必防诸未形洞晓原本而事必返诸在已
 振纪纲慎赏罚急其先务持其大端而已聪明而善
 用之庶可以宪天之聪明乎
惟治乱在庶官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
卷五 第 47a 页 WYG0065-0139c.png

 此一节书乃宪天聪明之见于用人者也昵狎也恶
 德包藏凶恶之人傅说曰天子奉天道建庶官以分
 理天下官得其人则纪纲法度事事修举小民皆得
 安居乐业而治官非其人则纪纲法度事事废弛小
 民必至叛散流离而乱治乱之系于庶官如此故人
 君用人不可不谨凡六卿百职皆共熙庶绩之人不
 可任及私昵盖以私昵之人未必才能办事纵或有
卷五 第 47b 页 WYG0065-0139d.png
 才亦必狎恩恃宠窃弄威权而天工隳矣惟当特选
 才能之人而用之果其能与职称即疏远雠怨亦任
 之不疑如是则官无旷职而庶绩咸熙矣至于五等
 之爵尊卑虽有不同皆所以命德而劝贤者不可滥
 及恶德盖以恶德之人大奸似忠大诈似信苟不辨
 而加之以爵势必倾陷正人流毒天下惟当精选贤
 德之人而爵之果其德能称爵即卑贱寒微亦宠之
 不弃如是则爵不滥予而贤皆知劝矣宪天聪明之
卷五 第 48a 页 WYG0065-0140a.png
 见于用人者又如此自古天下治乱在人才盛衰而
 人才所以盛惟是谨好恶明取舍广树贤良矜惜名
 器其原亦在君身而已中庸云取人以身仲虺之诰
 曰用人惟已诚不易之论也
虑善以动动惟厥时
 此一节书乃宪天聪明之见于处事者也虑思虑也
 善当理也时时宜也傅说曰人君日有万几一不审
 慎便有过差而遗无穷之害故凡有举动不可率意
卷五 第 48b 页 WYG0065-0140b.png
 直行必熟思审处当于理而后动庶下可为臣民之
 法守后可为子孙之章程而无轻率躁妄之失矣然
 善无定体随时而在又必虚心裁度务适乎事机之
 会而不乖乎时措之宜应乎天而时行焉将见事无
 不善动与天合矣盖君心者礼乐刑政之所从出也
 能揆度至理以为礼乐刑政之原而又因时变通如
 雨旸寒燠之各以时至而𩔖应则君心之化裁如四
 序之不爽已宪天之要孰有踰于一心者哉
卷五 第 49a 页 WYG0065-0140c.png
有其善丧厥善矜其能丧厥功
 此一节书乃宪天聪明之见于处已者也有者自足
 之意事有成绩谓之功肆然矜誇谓之矜傅说曰德
 莫贵于自新学莫患于自足如德有诸已谓之善苟
 或自以其善为有馀则骄心一起怠心必生德不复
 加进行不复加修而并丧其所有之善矣如功措诸
 外谓之能苟或自以其能为过人则自用之意既多
 用人之量必隘智者不为之效谋勇者不为之效力
卷五 第 49b 页 WYG0065-0140d.png
 而并丧其已成之功矣是以自古圣帝明王善盖天
 下而守之以谦能高天下而守之以敬故功德莫与
 京而比隆于天也
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此一节书傅说欲高宗宪天聪明思患豫防也傅说
 曰祸患每伏于无形儆备当存于先事若待患至而
 后图之则无及矣惟平居閒暇之时详审于天理之
 公而酌行其人事之当然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卷五 第 50a 页 WYG0065-0141a.png
 而事其事焉乃其有备矣有备则素定之谋足以应
 变于不穷弭患于不作虽有意外非常之事而亦可
 以无患矣然非法天以为聪明者不能先事而图之
 也可不勉哉盖天下之患莫大乎苟且因循不为久
 远之计诚朝廷有警惕震厉之规则天下自无丛脞
 废弛之事益告舜曰儆戒无虞易之既济曰思患豫
 防古圣人之不忘警惕有如此
无启宠纳侮无耻过作非
卷五 第 50b 页 WYG0065-0141b.png
 此一节书傅说欲高宗宪天聪明戒溺爱徇已之私
 也启开也宠谓宠幸纳受也侮谓侮慢无心失理谓
 之过有心背理谓之非傅说曰左右近习之人朝夕
 亲近易以狎昵若宠幸太过则彼将恃恩无忌而生
 侮慢之心是彼之侮乃我自取之也故当以此为戒
 慎毋溺于所爱开宠幸之门以受人之侮也人孰无
 过过而能改于已何损若自以有过为耻惮于更改
 而强为遮饰则始出于无心之失终反遂成有心之
卷五 第 51a 页 WYG0065-0141c.png
 非矣故当以此为戒慎母耻于闻过为文饰之计以
 遂已之非也夫不启宠以纳侮则佞日远而聪明不
 为所蔽不耻过以作非则过日寡而聪明不为所累
 此御下检身之道也
惟厥攸居政事惟醇
 此一节书傅说欲高宗宪天聪明归夲于宅心之学
 也居谓心安于所止醇不杂也傅说曰人君一心乃
 万化之原欲法天以为治者当求天于吾心也惟能
卷五 第 51b 页 WYG0065-0141d.png
 以义理涵养此心使方寸之中湛然虚灵寂然宁定
 义与心融理与心一而无一毫勉强之私则施之政
 事莫非义理之流通大纲备举而至纯至粹万目毕
 张而尽善尽美政事岂有不醇者乎夫有纯王之心
 则所存者与天一矣有纯王之政则所施者与天一
 矣此尤宪天聪明根本切要之工夫也
黩于祭祀时谓弗钦礼烦则乱事神则难
 此一节书是论宪天聪明之见于事神者也黩亵渎
卷五 第 52a 页 WYG0065-0142a.png
 也时解作是烦繁多也傅说曰国家之祭祀如郊庙
 社稷山川百神祭有一定之时非其时则谓之黩本
 以为敬而不知是谓之不敬也至于牺牲粢盛之数
 升降周旋之节俱有一定之礼非其礼则谓之烦必
 至扰乱而不可行以此事神不亦难乎知其难而戒
 之则可以通于神明而宪天之道在其中矣夫事事
 皆能宪天如此则臣岂有不钦若而民岂有不从乂
 者哉
卷五 第 52b 页 WYG0065-0142b.png
王曰旨哉说乃言惟服乃不良于言予罔闻于行说拜
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维艰王忱不艰允协于先王成
德惟说不言有厥咎
 此二节书是高宗赞美傅说之言傅说勉高宗以躬
 行之实也旨美也服行也良善也忱者诚信之意先
 王指成汤高宗曰美哉汝说之言其论上天立君之
 意人君为治之方有关于治道有裨于君德我当服
 行汝之所言以为致治保邦之训也夫以我之寡昧
卷五 第 53a 页 WYG0065-0142c.png
 于为君之道有所未知若非汝以此善言开道则我
 将何所闻而措之于施行乎傅说拜而稽首言曰天
 下道理但知之不足为难惟实见之施行乃为难事
 王若不能体验于身心发挥于政治虽知何益王若
 于此深加诚信则有定志者必有定力行之自见其
 不难而允协于我先王成汤之盛德美政是我之所
 言者王不徒听之而实能行之矣于斯时也说犹有
 所隐匿而不言则是上负吾君下负所学其咎不在
卷五 第 53b 页 WYG0065-0142d.png
 于王而在我矣夫高宗于傅说之言不惟即见采纳
 又且深加奖叹傅说进言于高宗不惟期君之必行
 而且责已之必言真可以为万世君臣法也
说命下
 此第三篇史臣记傅说与高宗论学之言
王曰来汝说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遁于荒野入宅
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
 此一节书是高宗历叙废学之故而叹其学之无成
卷五 第 54a 页 WYG0065-0143a.png
 也甘盘高宗之师也遁解作隐宅居也河是河内之
 地徂往也亳是亳都显明也高宗曰傅说汝来前予
 小子旧日未即位时曾受学于贤臣甘盘讲求修身
 治天下之道既而先王欲我习知民艰乃使隐居于
 荒野之间后又入居于河内又自河内往至于亳居
 无定所学无专功故其后遂荒废旧业于天下之理
 竟未能显然明白于心我今将整理旧学以求终之
 有成不能不赖汝之训迪也
卷五 第 54b 页 WYG0065-0143b.png
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曲蘖若作和羹尔惟盐
梅尔交修予罔予弃予惟克迈乃训
 此一节书是高宗望傅说以训志之功也醴甘酒也
 曲者造酒之曲蘖者造酒之米和羹者滋味调和之
 羹汤梅所以调酸交修左右规正之意迈行也高宗
 曰凡学之不明由于志之不正汝当献纳忠言开陈
 善道以启发我之心志譬如作酒醴者必资曲与蘖
 而后成今我望汝涵养熏陶以成君德就如曲蘖一
卷五 第 55a 页 WYG0065-0143c.png
 般作和羹者必资盐与梅而后和今我望汝调和燮
 理以赞化机就如盐梅一般夫造酒者曲多则太苦
 蘖多则太甘曲蘖得中乃能成酒作羹者盐过则咸
 梅过则酸盐梅得中乃能成羹汝欲成我之德亦必
 交修于我多方以规正之委曲以维持之如我之气
 质或偏于刚汝则济之以柔我之气质或偏于柔汝
 则济之以刚汝切勿弃我以为不足与言也凡汝之
 言我当笃信力行决不至于负汝之所训也盖高宗
卷五 第 55b 页 WYG0065-0143d.png
 之望傅说反覆恳至如此可见古之贤君必以下贤
 求言为急务也
说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𫉬事不师
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
 此一节书是傅说勉高宗以反已之学也建立也𫉬
 得也傅说因高宗孳孳访问遂称王而告之曰人君
 之于臣下广询博访务求多闻者是其意惟欲建立
 修身治天下之事业耳然资之于人者尤贵反之于
卷五 第 56a 页 WYG0065-0144a.png
 已故又必学于古先王之谟训潜心勉力终始无问
 然后义理有得于心而可以为建功立事之本也若
 不以古人为成法古训为当遵则所行必不合于义
 理而能久安长治者非说之所闻也然则王可不以
 多闻学古为务哉盖傅说所谓多闻学古者正欲讲
 求保邦致治用人行政之道实见诸施行耳非仅在
 语言文字之间也
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允怀于兹道积于厥躬
卷五 第 56b 页 WYG0065-0144b.png
 此一节书见为学贵有实功也逊谦逊也时敏谓无
 时而不敏允信也怀念也傅说曰义理无穷工夫易
 间必须卑逊其志不敢有一毫自足之心又必时时
 敏求不敢萌一毫自止之念夫虚以受人勤以励已
 则其所修如泉水之来源源而不竭矣为学之方莫
 要于此若能笃信而深念之真知逊志之有益而骄
 心悉泯真知时敏之有成而怠心不生则充积日盛
 修身治天下之道皆统会于吾身矣王可不勉哉夫
卷五 第 57a 页 WYG0065-0144c.png
 逊者入学之基敏者力学之事气盛则理不聚虚其
 志所以观理也力薄则业不大勇于任所以修业也
 为学之事逊与敏焉尽之矣
惟敩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
 此一节书言敩之事亦学古有𫉬中事也敩犹言教
 典常也傅说又勉之曰王之为学固贵得之于已尤
 贵公之于人盖始而自学所以明德固学也终而教
 人所以新民亦学也为学之道一半在实体诸心一
卷五 第 57b 页 WYG0065-0144d.png
 半在推广诸世敩学相须而后学可成也然勤学教
 人矣而工夫或有问断其学亦终于无成又必一念
 惓惓终如其始而常在于学无少间断则造诣纯熟
 所得益深而德之日修将有不知其然而然者矣大
 抵身任君师之责则内外不可以不修道兼物我之
 公则终始岂容以或问傅说可谓责难于君者矣
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惟说式克钦承旁招俊乂列
于庶位
卷五 第 58a 页 WYG0065-0145a.png
 此二节书第一节是言为学之准的次节乃傅说以
 荐贤自任而仍归本于君德也监视也先王指成汤
 宪法也愆过也傅说又劝高宗以法祖之道曰人君
 为学不过取法乎善今之当法者孰有过于先王者
 乎盖我先王以天锡智勇之资又加以昧爽丕显之
 学其于修身治天下之理皆有典则法度以垂范后
 世吾王不必远有所慕但当率祖攸行修身则法其
 制事制心之理为政则法其建中表正之规如此则
卷五 第 58b 页 WYG0065-0145b.png
 修身以至于治天下莫不尽善尽美而永无过差矣
 盖德虽造于罔觉而法必监于先王吾王其勉之哉
 然修德者固人君之事而进贤者又大臣之职吾王
 诚能典学法祖增修其德而至于无愆则说必能敬
 承美意广询博访凡大而千人之俊小而百人之乂
 皆为汲引分列于朝宁之间使之同心以匡乃辟吾
 王但垂拱以责成之可耳何患不治哉盖君德无愆
 所以端出治之本俊杰在位所以广佐治之功而要
卷五 第 59a 页 WYG0065-0145c.png
 之必君德修而后贤才争乐为之用大臣之欲以人
 事君者其亦必先引君当道乎
王曰呜呼说四海之内咸仰朕德时乃风股肱惟人良
臣惟圣
 此二节书是高宗言人心仰德之切而深望傅说之
 辅已也风风声也高宗叹息而归美于说曰天下之
 所仰以为则者在于人君而人君之所赖以辅治者
 在于宰相今四海之内莫不引首举踵喁喁焉仰望
卷五 第 59b 页 WYG0065-0145d.png
 我之德化者良由汝说感于梦寐之际起于版筑之
 间故其风声足以耸动乎天下也高宗之意盖言台
 德弗𩔖若不足以正四方而民皆望我以宪天法祖
 之治者非朕之德可以当此实惟汝有以风之也于
 是又责望之曰人之一身必手足俱备然后可以为
 人人君若欲作圣必是良臣辅导然后可以为圣此
 我之所以深有望于汝也夫高宗之于傅说始望之
 为霖雨舟楫继喻之为曲蘖盐梅至是又倚之为股
卷五 第 60a 页 WYG0065-0146a.png
 肱盖引喻愈切而属望愈至矣故说终能纳诲辅德
 以答天下之望而为股肱良臣也
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乃曰予弗克俾厥后惟尧舜其
心愧耻若挞于市一夫不𫉬则曰时予之辜佑我烈祖
格于皇天尔尚明保予罔俾阿衡专美有商
 此一节书是举辅君作圣之人而欲傅说媲美于阿
 衡也正解作长先正先世长官之称保衡商时官名
 先王指成汤作起也辜罪也佑辅佐也烈祖亦指成
卷五 第 60b 页 WYG0065-0146b.png
 汤格至也阿衡即保衡指伊尹高宗又勉傅说曰昔
 我商开国之时有先正保衡伊尹所谓良臣也辅佐
 我先王振兴大业尝曰我昔居畎亩之中以乐尧舜
 之道惟愿上辅吾君为尧舜之君下治吾民为尧舜
 之民而已若不能使君为尧舜之君则心中愧耻即
 如挞之于市不但欲致君为尧舜已也若不能使民
 为尧舜之民四海之广兆民之众有一人不得其所
 或啼饥号寒或梗化不服皆谓为己之罪过伊尹之
卷五 第 61a 页 WYG0065-0146c.png
 志如此故其佐佑烈祖成汤内则辅德使大德极其
 懋昭外则辅治使百姓归于允殖以致烈祖德业之
 成直与天地同流而无问焉此伊尹之所以辅君作
 圣而称美于有商也今尔既负伊尹之德又居伊尹
 之任庶几保祐乎我俾格天之烈再见于今岂可使
 伊尹之相业专美于前耶夫为臣者不志伊尹之志
 不足以尽臣道为君者不以伊尹之志责之臣不足
 以成君德高宗傅说能交相勉如此所以能交相成
卷五 第 61b 页 WYG0065-0146d.png
 而立千古君臣之极与
惟后非贤不乂惟贤非后不食其尔克绍乃辟于先王
永绥民说拜稽首曰敢对扬天子之休命
 此一节书是高宗与傅说以圣主贤臣交相期勉也
 乂治也食食其禄也绍继也乃辟犹言汝君高宗自
 称之辞绥安也对承受也扬播告也高宗命傅说曰
 君臣相遇自古为难圣主必待贤臣以弘功业使非
 辅君作圣之贤则宁虚其位岂肯与之共治是君遇
卷五 第 62a 页 WYG0065-0147a.png
 臣之难也贤臣亦俟圣主以显其德使非从谏克圣
 之君则宁终于隐岂肯苟食其禄是臣遇君之难也
 今我梦赉旁求君臣相遇千载一时汝必感此非常
 之会期立百世之功辅我继先王之德以永安天下
 之民则尧舜其君民者真不愧阿衡之美矣傅说闻
 高宗之言遂拜手稽首曰辅君法祖以安民美哉天
 子之命乎敢以此美命承之于已自信吾力之能为
 又以此美命扬之于人自谅吾言之能践傅说之复
卷五 第 62b 页 WYG0065-0147b.png
 高宗者如此夫天生蒸民而立之君佐君理物而任
 之相举其君于尧舜之隆而无一夫之不得其所此
 相臣之职也傅说之期其君者曰学古训曰监成宪
 君不至于先王而其心不可以已也傅说之自期者
 曰钦承曰对扬不辅君以至于先王而其心不可以
 已也君臣之交相劝勉者如此洵千古交泰之盛哉
高宗肜日
 祭之次日又祭谓之肜商高宗常行肜祭于祢庙其
卷五 第 63a 页 WYG0065-0147c.png
 日有雊雉之异贤臣祖已因进戒高宗欲其修德弭
 灾史臣录其语而以高宗肜日名篇
高宗肜日越有雊雉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
 此二节书首一节是史臣记事之词次节乃祖已将
 欲训王而私论之也越发语辞雊雉鸣雉也格正也
 史臣记高宗肜祭祢庙之日忽有雉飞来鸣于鼎耳
 之上夫祭有常期而高宗数祭祢庙是黩于祭祀之
 失也雊雉之异以谴告之可见天心之仁爱矣祖已
卷五 第 63b 页 WYG0065-0147d.png
 感雊雉之异将进戒于高宗先自商曰凡天降灾祥
 必应于事而人事得失皆本于心今王黩祭祢庙其
 事固为失矣而推原其故实自媚神求福之念启之
 我今进戒必先格王之非心而后正其所失之事庶
 几王心易悟而吾言易入也夫高宗不负民义而徼
 福祈命此非心也不知敬民而祀丰于昵此失事也
 祖已之言可谓得进谏之道矣
乃训于王曰惟天监下民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
卷五 第 64a 页 WYG0065-0148a.png
天夭民民中绝命民有不若德不听罪天既孚命正厥
德乃曰其如台
 此二节书言天命之不可求天戒之不可忽也典犹
 言主义行事合宜也若德顺理也听罪服罪也孚命
 是以妖孽为信验而告戒之台我也祖已欲先格王
 心乃劝戒于高宗曰天之监视下民其祸福予夺惟
 主于所行之义与不义耳如其义则天降之年必然
 长永如其不义则天降之年必然不永故人之不𫉬
卷五 第 64b 页 WYG0065-0148b.png
 永年者非天无故夭折其民乃民之所行不义而中
 道自绝其命耳然天又未尝遽绝之也斯民之中有
 不顺乎理而肆意妄为不服其罪而饰非拒谏者天
 未尝不以妖孽为信验以告戒之夫天既谴告欲其
 顺德而听罪耳乃谓妖孽特出偶然无如我何则重
 违上天仁爱之心矣天岂不诛绝之哉夫黩祀媚神
 安能𫉬福而天戒之临必当有故非恐惧修省不足
 塞咎祖已之言惓惓若此此所谓能格心者也
卷五 第 65a 页 WYG0065-0148c.png
呜呼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无丰于昵
 此一节书所以正其事之失也司主也胤嗣也丰厚
 也昵亲近也祖已既格王之心乃直正其所失之事
 而叹息曰天以斯民而付之王是王之职主于敬民
 而已舍此而徼福于神岂王之所司乎况祖宗列圣
 虽有亲疏远近之不同然无非继天之统为天之嗣
 吾王承其后而主其祭只当一体孝敬岂可专顾私
 恩而独丰于亲近之祢庙乎以人君之职而言则主
卷五 第 65b 页 WYG0065-0148d.png
 于敬民而徼福事神非所当为以祭祀之礼而言则
 祖宗皆天之嗣而祀不可独丰于昵夫不务敬民而
 务黩神一失也不并隆于祖而独丰于昵又一失也
 高宗越礼用情故祖已因天变而戒之如此
西伯戡黎
 文王举兵胜黎祖伊见周之日盛痛殷之将亡遂进
 谏于纣欲其惧而改省也史臣录其言以西伯戡黎
 名篇
卷五 第 66a 页 WYG0065-0149a.png
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曰天子天既讫我殷命
格人元龟罔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后人惟王淫戏用
自绝
 此二节书首节史臣记事之词次节祖伊告王之词
 也西伯周文王也受命为西方诸侯长故称西伯黎
 国名戡胜也祖伊殷之贤臣王指纣言讫绝也格人
 有识之至人也相助也史臣曰西伯受命于殷得专
 征伐黎国无道举兵伐之此时既胜黎国殷之贤臣
卷五 第 66b 页 WYG0065-0149b.png
 有祖伊者见周德方隆𫝑日强大纣恶愈甚𫝑必危
 亡惟恐戡黎之后遂有伐殷之举乃自私邑奔走来
 告于王盖忠君忧国之意欲王之改过以图存也祖
 伊进谏于王先呼天子以感动之曰国命修短皆系
 于天由今日而观上天既已断绝我殷之命脉矣何
 以知之盖国家之兴亡其几先见惟至诚之人至灵
 之龟乃能前知今有识之至人与占卜之元龟皆知
 凶祸必至无敢有知其吉者则天之绝我殷命昭然
卷五 第 67a 页 WYG0065-0149c.png
 可见矣然殷家基业自祖宗列圣相传到今岂不欲
 保佑我后世子孙使之长守而不坠哉盖由我王不
 法祖宗不畏天命惟淫乱戏侮以自绝于天故虽先
 王在天之灵亦不得而庇佑之耳王可不亟思改过
 以回天意乎
故天弃我不有康食不虞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弗
欲丧曰天曷不降威大命不挚今王其如台王曰呜呼
我生不有命在天
卷五 第 67b 页 WYG0065-0149d.png
 此三节书首节是备述丧亡之形二节言民之弃殷
 三节见纣之怙恶也康安也虞忖度也典常法也大
 命乃受非常之命者挚至也祖伊曰我王既自绝于
 天故天弃我殷种种皆是丧亡之象如民以食为天
 今则水旱饥荒小民无有安食而民不聊生矣民各
 有恒性今则悖礼伤道下民昧其本心而天理灭亡
 矣国家之常典所当世世守之者也今则纲纪废弛
 法度变乱不复率由先王之旧章而国不可以为国
卷五 第 68a 页 WYG0065-0150a.png
 矣不有康食天不欲遂其生也不虞天性天不欲复
 其性也不迪率典天不欲其治平也于此见天之弃
 殷而格人元龟之罔敢知吉者在是矣且不但天心
 弃之也今我殷邦之民苦于虐政亦无不欲殷之丧
 亡每私相告语曰今我等困苦至此上天如何不降
 威于殷而灭亡之乎其有道之君宜受非常之命者
 如何不至而救我于水火之中乎今我王失为君之
 道断难久居民上将无奈我何矣民之弃殷如此夫
卷五 第 68b 页 WYG0065-0150b.png
 人君立天人之间而为上下所交弃其势必至于危
 亡虽先王其能相之乎祖伊之言痛切极矣纣乃不
 知悔过而叹息曰尔虽云民心背畔将欲亡我然我
 尊为天子实天生我以主万民独不有命在天乎小
 民亦无如我何矣夫纣当天怒民怨之日而为饰非
 拒谏之言此所以终于灭亡而莫可救也
祖伊反曰呜呼乃罪多参在上乃能责命于天殷之即
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
卷五 第 69a 页 WYG0065-0150c.png
 此二节书祖伊退而私论之词也反退也参参列也
 乃犹言汝指纣言功事也祖伊见纣不听其言遂退
 而叹息曰人君必须与天合德方可责望于天汝今
 之所为罪恶昭著固已参列在上而不可掩矣又安
 能责望于天而保其命耶我见殷之丧亡直在日夕
 不能久延矣所以然者为何盖今日所为之事皆天
 怒民怨之事事𫝑至此其能免戮于商邦乎盖祖伊
 忧国之深故其言痛切如此大抵亡国之君不畏天
卷五 第 69b 页 WYG0065-0150d.png
 命不恤人言人以为至危而彼以为至安如夏桀言
 我有天下如天之有口纣亦言我生不有命在天及
 其丧亡有如一辙所谓与乱同事罔不亡者此也万
 世人主可不鉴哉
微子
 纣失其政祸败方兴微子痛殷之将亡谋于箕子比
 干而思尽致身之道史臣录其问答之词以微子名
 篇
卷五 第 70a 页 WYG0065-0151a.png
微子若曰父师少师殷其弗或乱正四方我祖底遂陈
于上我用沈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下
 此一节书是言纣之失道也父师箕子也少师比干
 也乱正之乱解作治字底致也遂成功也陈列也恃
 酒行凶谓之酗微子见纣恶之日甚痛商祚之将亡
 乃呼箕子比干而告之曰父师少师我殷失道前此
 犹望其能改自今观之无复望其或能治正四方矣
 夫人君所以表正四方者以其能修德也昔我祖成
卷五 第 70b 页 WYG0065-0151b.png
 汤懋昭大德以致成功勋烈昭著于上乃今日我子
 孙不以修德法祖为务惟沈湎酗酒用乱败其德于
 下岂不有忝于烈祖乎夫我祖之昭列于上者如彼
 而子孙之乱败于下者如此祖宗以艰难得之后世
 以逸欲亡之可痛甚矣
殷罔不小大好草窃奸宄卿士师师非度凡有辜罪乃
罔恒𫉬小民方兴相为敌雠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
无津涯殷遂丧越至于今
卷五 第 71a 页 WYG0065-0151c.png
 此一节书言纣丧亡之形也草窃草寇也师师互相
 仿效也非度非法之事也𫉬得也津涯水边堤岸也
 越解作及微子又曰我殷既乱败厥德不能治正四
 方故今日四方人民无小无大皆不务生理不畏法
 度只好草窃为奸宄之事无有安居乐业者矣不但
 小民为然上而卿士亦皆彼此仿效自恣于法度之
 外互相容隐凡有奸宄犯罪之人亦不穷究无有得
 其罪而治之者是以小民益无忌惮方且群然而起
卷五 第 71b 页 WYG0065-0151d.png
 相敌相雠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国家法纪于是乎荡
 然矣事𫝑至此我殷家必沦于丧亡不可复救如徒
 涉大水者茫茫无有涯岸亦终于沈溺而已岂意我
 殷之盛一旦丧亡相及至于如此之甚乎微子上陈
 烈祖之德下述丧亡之形言有尽而意无穷哀痛迫
 切之情至今犹令人感伤悲愤其忧国忠君可谓至
 矣
曰父师少师我其发出狂吾家耄逊于荒今尔无指告
卷五 第 72a 页 WYG0065-0152a.png
予颠隮若之何其
 此一节书微子更端以问救乱之策也我指纣言耄
 老成之人也逊于荒是遁于荒野颠隮覆坠也其语
 辞微子复呼箕子比干问救乱之策曰大凡朝廷清
 明则老成之人得安其位今我王发出颠狂用舍倒
 置以致吾家老成之人皆遁避于荒野国家若有缓
 急将谁倚赖乎今所与共图国事者惟父师少师而
 已尔若不明示意指告我于颠隮覆亡之时而图所
卷五 第 72b 页 WYG0065-0152b.png
 以维持拯救之策其将奈之何哉微子欲挽宗社于
 沦丧之时延祖业于败乱之日忧危之甚特为更端
 问难之策其情迫其词哀已
父师若曰王子天毒降灾荒殷邦方兴沈酗于酒乃罔
畏畏咈其耇长旧有位人
 此下皆箕子答微子之词首节答沈酗于酒之语次
 节答发狂耄逊之语也微子帝乙之长子而纣之庶
 兄故称为王子方兴言将来未艾也罔畏畏乃不畏
卷五 第 73a 页 WYG0065-0152c.png
 其所当畏也咈逆也耇长老成之人也箕子呼微子
 而答之曰我国家昏乱自绝于天天毒降灾害以荒
 废我殷邦故使王不知悔祸而益沈酗于酒其𫝑方
 兴未艾不至于丧亡不已矣彼夫老成耆旧乃朝廷
 之典型所当敬而畏焉者今既沈酗于酒心志昏迷
 乃不畏其所当畏虽老成耆旧有位之人皆咈逆而
 弃逐之使不得安其位而行其志故耄逊于荒非见
 几而自去由斥之而然耳虽欲不亡其可得乎
卷五 第 73b 页 WYG0065-0152d.png
今殷民乃攘窃神祗之牺牷牲用以容将食无灾降监
殷民用又雠敛召敌雠不怠罪合于一多瘠罔诏
 此二节书首节答草窃奸宄之语次节答小民相为
 敌雠之语也攘取也牺牷牲祭神之物也纯色谓之
 牺全体谓之牷牛羊豕总谓之牲监视也又治也雠
 敛言科敛民财如雠敌也瘠饿殍也诏告诉也箕子
 又答微子曰国家为治须是有司奉法乃能使民不
 犯今我殷民乃有攘窃神祇之牺牷牲者夫礼莫重
卷五 第 74a 页 WYG0065-0153a.png
 于祭祀祭祀之牺牲辄敢攘窃之其罪大矣为有司
 者乃相为容隐将而食之且无灾祸蔑法废礼至此
 已极非但草窃奸宄之不治已也夫人君之失民心
 常自聚敛始我今下视殷民凡上所用以治之者无
 复他事惟是严刑峻罚雠视其民而科敛之耳夫上
 以雠敛下下即以雠视上下方敌雠其上而上之所
 以召其敌雠者乃竟肆然为之无有厌怠其掊尅之
 臣阿意顺旨同恶相济合而为一故民不聊生多饥
卷五 第 74b 页 WYG0065-0153b.png
 饿疲困而无所告诉此天下之所以困穷而人心之
 所以怨畔也盖直君民相为敌雠而不独小民互相
 敌雠矣
商今其有灾我兴受其败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诏王
子出迪我旧云刻子王子弗出我乃颠隮
 此一节书答沦丧颠隮之语也兴出也迪道也刻害
 也箕子又答微子曰我商家败德荒政国乱民穷今
 日其有灾祸矣我为宗室大臣出而当此祸败则废
卷五 第 75a 页 WYG0065-0153c.png
 兴存亡与国共之若商祚至于沦丧我亦终守臣节
 断不为他人之臣仆也是我之自处固宜如此若王
 子一身之去就则宗祀存亡之所关故我告王子惟
 出而远去乃合于道盖我旧日以王子既长且贤曾
 劝先王立以为嗣而先王不从今王必有疑忌之心
 是我旧日所言无益于子而反冇害于子王子不去
 则必同受其祸我商宗祀将陨坠而无所托矣是王
 子之自处又宜如此我之与王子其行不同固不可
卷五 第 75b 页 WYG0065-0153d.png
 同日而语也箕子自言其义决不可去而微子之义
 决不可不去也微子问救乱之策而箕子答之如此
 盖以商之丧亡其𫝑不可复救惟求存商祀于不坠
 为救乱之策耳纣恶贯盈天人交弃至于沦丧颠隮
 若此洵为万世之明戒哉
自靖人自献于先王我不顾行遁
 此一节书告微子以彼此去就之义各安其分之所
 当尽也靖安也自献自达其志也行遁避去也箕子
卷五 第 76a 页 WYG0065-0154a.png
  答微子将终又告以去就之义曰人臣去就自有至
  当不易之理必合于义而其心始安当就者安于就
  之义为商家守节之忠臣当去者安于去之义为商
  家存祀之孝子为今之计各安于义之所当尽以自
  达其志于先王而已汝今固宜远去若我所处与汝
  不同则有死无二而不复有避去之意矣是或去或
  不去皆揆诸义理而当反诸吾心而安质诸先王而
  无愧者也子何疑哉夫箕子答微子之问而比干独
卷五 第 76b 页 WYG0065-0154b.png
  无所言者比干自安于死谏之义所以自靖自献一
  而已矣孔子曰殷有三仁焉盖三人之行不同而皆
  出于义之至正各得其心之所安故孔子皆许之以
  仁也
 
 
 
日讲书经解义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