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0057-020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增修东莱书说卷七    宋 时澜 撰
汤誓第一       商书
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
汤誓
 观伊尹去亳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见孟子所谓
 五就汤五就桀之事甚明汤累进伊尹于夏欲以开
 导使之悛改桀终不可回此伊尹所以复归亳而定
卷七 第 1b 页 WYG0057-0208d.png
 伐夏之谋也岂汤伊尹之本心哉聿求元圣与之戮
 力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伊尹亦自谓惟尹躬暨
 汤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尹之所适即天命之所在盖
 天心所享者天命所系也汤进伊尹于夏所以驻命
 于夏也复归之时命始不容辞矣伊尹相汤伐桀先
 伊尹而后汤文𫝑顺也升自陑或谓出其不意岂王
 者之师哉或谓汤得人和不必地利亦非人情也王
 者固仁义之兵然利害向背亦必决择升自陑必用
卷七 第 2a 页 WYG0057-0209a.png
 师当行之道夏之可攻处也
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
罪天命殛之
 汤告众庶而称王曰此史官于伊尹复归之后因天
 命之已决而定其称也方天命未绝于桀汤得伊尹
 而进之拳拳尊君之心无所不至及伊尹丑之天命
 绝矣绝于彼则不容释于此昔之尊君不幸而无所
 伸岂预称王而誓师乎事定而不敢居圣人之心也
卷七 第 2b 页 WYG0057-0209b.png
 事未定而居之无乃非圣人之心哉天命所在固惟
 圣人见之明的而此心则不然也非台小子敢行称
 乱以此知非汤伐桀乃天也使汤非顺天命应人心
 则为称乱矣
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予
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
夏罪其如台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
卷七 第 3a 页 WYG0057-0209c.png
 今商之众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观
 此可以见汤德泽入于民者深教化示于民者明桀
 之民虽不聊生商之民陶陶于农亩而不知非德泽
 之深能若此乎桀为无道而且以为正夏正者正统
 之正非教化之明尊卑上下之分能不忘乎予惟闻
 汝众言固有当于予心特畏上帝不敢不正耳夏罪
 其如台尤见汤德泽之深夏之民在涂炭之内而商
 之民在春风和气之中故曰夏罪其如台夏之虐不
卷七 第 3b 页 WYG0057-0209d.png
 相接而相忘也故汤举夏之罪曰夏王率遏众力率
 割夏邑天下之力所以作众人之事乃聚众人之力
 而为一人之事故曰率遏众力想其多为宫室台榭
 男不得耕女不得织而皆罹冻馁之患矣割者为屠
 戮残虐之政以割下也有众率怠弗协桀为威虐天
 下宜奔走畏惧而乃率怠何哉盖畏虐之极必至堕
 弛民至不聊之地皆有不愿生之心自知必死则苟
 且度日耳虽有威虐其如之何夏德若兹今朕必往
卷七 第 4a 页 WYG0057-0210a.png
 夫商民所以不肯往者但以一国之内不被桀之虐
 而汤则以天下为心一民失所皆汤之责况天下皆
 在涂炭乎天命所在圣人岂容己邪
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
食言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
 申言赏罚以警众也用师之际警敕之意自不可少
 然与上古则有间矣禹伐苗止曰尔尚一乃心力其
 克有勋至启乃曰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
卷七 第 4b 页 WYG0057-0210b.png
 孥戮汝已不同矣汤誓师之辞与启相若而又曰朕
 不食言罔有攸赦世变风移圣人不得不然亦敬心
 愈加之意非德不足也
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疑至臣扈夏师败绩
汤遂从之遂伐三朡俘厥宝玉谊伯仲伯作典宝
仲虺之诰第二      商书
汤归自夏至于大坰仲虺作诰
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
卷七 第 5a 页 WYG0057-0210c.png
仲虺乃作诰
 汤伐桀而归至于大坰仲虺作诰不待至亳者汤既
 伐夏愧忸之心发于胸中若不能一朝居苟不即有
 以销散之则过而不化将有害于进修之业矣惟有
 惭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汤非畏议论也正恐
 后世乱臣贼子以汤藉口而为乱也自古君臣变易
 亦或有之如后羿之事尚矣何为口实乃至于汤盖
 后羿天下晓然知其为恶谁肯从之汤一代之圣人
卷七 第 5b 页 WYG0057-0210d.png
 天下将以为圣人且为之则凡欲为此者复何不可
 此汤之所以恐也汤居万世君臣之始变此心之惭
 此诰之作皆不可少也乃作者继汤有惭而作诰也
曰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明乂有
夏昏德民坠涂炭
 汤之伐桀惭发于中则是汤非欲往当时之民又有
 怨言则是民亦不欲往然则汤之必往何所迫邪于
 此深可以验圣人之知天惟天生民有此身之欲无
卷七 第 6a 页 WYG0057-0211a.png
 人君以撙节之则乱天生聪明之君以治民非私于
 君也五行之气有得其至精者则为出群拔𩔖之人
 以治其馀汤而可以不往乎仲虺推其本原而言之
 有夏昏德则与聪明相反矣其源既昏其流岂能清
 彻天下之人所以皆在涂炭之中
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兹率厥典奉若天

 天乃锡王勇智勇智非自外来即聪明之发见也聪
卷七 第 6b 页 WYG0057-0211b.png
 明体也勇智用也勇则能行智则能知如此则能表
 正万邦使四方视为仪表而皆得其正矣缵禹旧服
 者禹之服至此乃得而继伐夏而缵禹天命人心之
 至公也兹率厥典者汤之勇智循常行之理而已典
 者万世常行之理也如此则能奉顺天命矣自常情
 观之仲虺称汤之勇智本于天锡宜必有甚高之事
 乃不过率厥典而已
夏王有罪矫诬上天以布命于下帝用不臧式商受命
卷七 第 7a 页 WYG0057-0211c.png
用爽厥师
 矫诬云者蔽夏王之有罪也诬天之理矫天之意以
 布命令于下帝用是而不臧用者天命无心于去夏
 也桀既不臧而后用汤以受命式者天命无心于佑
 商也帝之不臧夏而命商何以验之观天意者莫的
 于人心用爽厥师有夏之昏德薰灼其民天下居懵
 然之中用汤以开明之使如醉梦之醒故曰爽仲虺
 解汤之惭德先言天立君自然之理夏昏德所以亡
卷七 第 7b 页 WYG0057-0211d.png
 汤有德所以王何惭之有
简贤附𫝑实繁有徒肇我邦于有夏若苗之有莠若粟
之有秕小大战战罔不惧于非辜矧予之德言足听闻
 上先言天命简贤附𫝑以下方言人事自惟王不迩
 声色言汤之德自佑贤辅德又戒汤为君之事此一
 篇之次第也当桀之时小人为群见汤之贤则简忽
 之见桀之𫝑则亲附之小人之常态也当此之时肇
 造我邦其在有夏若苗之有莠若粟之有秕言桀之
卷七 第 8a 页 WYG0057-0212a.png
 徒视汤为莠为秕其𫝑不能两立小大战战而惧非
 辜者惧其以贤而害于𫝑也况我之德言已足听闻
 而不可掩乎言名誉之彰听闻已多尤为不安
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用人惟
已改过不吝克宽克仁彰信兆民
 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仲虺见圣人之的故其称
 圣人皆于本原而言之不为高大之论而其实非圣
 人则不能至也声色货利而欲不迩不殖自非纯乎
卷七 第 8b 页 WYG0057-0212b.png
 天无一毫人欲者安能汤之所以为汤不过此耳本
 原既已清彻则凡于事为无不当理德懋者懋之以
 官功懋者懋之以赏见其崇德报功不差毫发也用
 人惟已者如记所谓取人以身惟本原之正故能以
 身为度而任天下之才苟吾身自无权衡则何以称
 天下之长短小大哉改过不吝者验之颜子可见颜
 子几圣者也其过则不贰所谓有不善未尝不知知
 之未尝复行也颜子之不贰未若汤之不吝也克宽
卷七 第 9a 页 WYG0057-0212c.png
 克仁者自古言宽仁往往多以慈爱而或至于不治
 汤之宽仁慈爱固在其中而能彰明孚信于兆民其
 间盖有不容言者意有以将其惠而民感之也彰信
 兆民盖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之意
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
独后予攸徂之民室家相庆曰徯予后后来其苏民之
戴商厥惟旧哉
 乃葛伯仇饷汤之征葛为民用师之始故曰为其杀
卷七 第 9b 页 WYG0057-0212d.png
 是童子而征之也自此以往东西交怨室家相庆民
 之戴商岂一朝一夕之故哉当是之时君臣易位虽
 天下之大变然观其征伐之时唐虞都俞揖逊讴歌
 朝觐之气象依然若存盖尧舜禹汤以道相传世虽
 降而道不降汤之心犹尧舜之心不幸当天下之变
 大不得已而不可避也后世用兵师之所至荆棘生
 焉民莫不惊溃奔窜汤师所至民皆欣然有喜何也
 盖吊民伐罪布其宽仁所至则苏故其气象不可与
卷七 第 10a 页 WYG0057-0213a.png
 后世同日论也
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
乃其昌
 仲虺作诰至此毕矣又欲汤大其初政以副民望故
 因戒以为君之职侮亡者侵侮之侮有亡形则推绝
 之有存理则培固之遏恶扬善人君当为之职也是
 皆行其所无事因天下所当为而为之
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
卷七 第 10b 页 WYG0057-0213b.png
 德日新者圣人之德常运而不息则日新使汤以惭
 忸之念倚于胸中而不化则于德有所杂有所杂而
 止则不能日新矣盖谓汤此时正当日新其德以大其
 初业安可留惭忸之念以累日新之功哉志自满与
 篇意似不相接一篇之言皆所以振起汤之心而汤
 安有自满之意盖于此乃见古人精微之至此书主
 于解汤之惭所以历举德业天命人心之所在德业
 之盛天人之协则有自满之理故仲虺自其本原而
卷七 第 11a 页 WYG0057-0213c.png
 塞之汤岂有是论必至此乃为全备也
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
 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谓汤正宜勉明大德以立民
 极安可留惭忸而不化以怠其初业乎昭大德即建
 中也将以建中岂必它求亦于本原用工耳制事制
 心大抵不出汤之一身天下之事不外于心又赘言
 事何也古人立论本末体用悉备如易既言敬以直
 内又言义以方外本原既厚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卷七 第 11b 页 WYG0057-0213d.png
 自然流裕于后世子孙六百年之商皆出于此大德
 非外有所谓大德即上不迩声色以下盖再立天地
 必举世使之维新可也
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
用则小
 能自得师者自字要看后世亦有尊德乐道之君然
 人以为有道有德则尊之敬之非所谓自得师惟自
 得师则真可以王矣汤之于伊尹是也谓人莫已若
卷七 第 12a 页 WYG0057-0214a.png
 则孤孑特立傲然处万物之上乌得而不亡好问则
 以天下之善为善所以裕也自用则己之能有限所
 以小也皆不自满之意也仲虺谆谆于终篇者人君
 之志入自满为甚近也
呜呼慎厥终惟其始殖有礼覆昏暴钦崇天道永保天

 有礼则殖昏暴则覆天之道也慎厥终惟其始盖汤
 此时正当谨始于正始之初必思所以为厥终之地
卷七 第 12b 页 WYG0057-0214b.png
 钦崇天道敕天之命惟时惟几之谓也钦之工夫至
 矣又加之以崇加钦之至也永保天命能钦崇则能
 永保也
汤诰第三        商书
汤既黜夏命复归于亳作汤诰
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万方王曰嗟尔万方有众明
听予一人诰
 汤诰一篇立一代之规摹新天下之耳目垂六百年
卷七 第 13a 页 WYG0057-0214c.png
 之基业者皆在焉即位第一事也诞告万方非家至
 而户晓也意即位之始万国之君皆朝于亳故因而
 告之嗟尔万邦有众吁嗟叹息悯其劳苦之意也一
 篇之义尽在是矣
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
 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天命之谓性也若有恒性率
 性之谓道也克绥厥猷惟后修道之谓教也天之所
 赋为命人之所受为性子思言修汤言绥修者裁成
卷七 第 13b 页 WYG0057-0214d.png
 之谓绥者安养之谓修与绥非外有以与之互相发
 明因其所受者以修之绥之而已仲虺言惟天生民
 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乂即此意也但仲虺
 于情言之自末以及本汤于性言之自本以及末理
 归于一而圣贤之间亦见矣
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尔万方百姓罹
其凶害弗忍荼毒并告无辜于上下神祇天道福善祸
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
卷七 第 14a 页 WYG0057-0215a.png
 夏王灭德作威德者性之本有以私欲而灭之故曰
 灭威者性之所无以私欲而作之故曰作以敷虐于
 尔万方百姓人君天下之原其𫝑甚便作威于上则
 其酷虐顺流敷布于万方百姓而无一人不罹其凶
 者使其转此机而敷德其𫝑亦然耳百姓在下被桀
 之虐受而不可避痛而不敢言桀若可偃然而独肆
 及荼毒之极弗忍之馀乃能并告无辜于上下神祗
 不能自通于君而能自通于神天道之常桀亦不可
卷七 第 14b 页 WYG0057-0215b.png
 逭特反覆手閒耳降灾者非独灾异凡天象变于上
 人心怨于中地理乱于下者皆是也
肆台小子将天命明威不敢赦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
天神后请罪有夏聿求元圣与之戮力以与尔有众请

 将天命明威命出于天将之而已威亦天威明之而
 已天命明威万方百姓并告无辜之怒也不敢赦深
 见汤不得已之心如有所督迫不可得而已者敢用
卷七 第 15a 页 WYG0057-0215c.png
 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若后世乱臣贼子藉汤为
 口实者以此心观之方见大不相似汤无一毫私意
 对越天地鬼神而为之也夏牲用玄汤用夏牲汤何
 心哉深味昭告上帝之时则汤之心可见矣请罪有
 夏问罪桀也聿求元圣伊尹也以与尔有众请命民
 坠涂炭死无日矣请其命而续之于将绝以此见汤
 之伐桀全不为己都是为民也大抵圣贤之心与万
 民之心如一则公心也公者天之心也汤之时民心
卷七 第 15b 页 WYG0057-0215d.png
 既然而伊尹又与之同心则天心可见矣
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天命弗僭贲若草木兆民允

 上天孚佑下民圣人知天于未命之先众人知天于
 已验之后孚佑者见圣人知天于先而至此果不失
 所期也罪人黜伏桀已窜伏于南巢也天命安有僭
 差贲然如草木贲者灿然有文其理甚明若草木栽
 者培之倾者覆之咸其自取也兆民允殖民本有生
卷七 第 16a 页 WYG0057-0216a.png
 殖之理于此而信
俾予一人辑宁尔邦家兹朕未知𫉬戾于上下慄慄危
惧若将陨于深渊
 俾予一人辑宁尔邦家汤初以民心天命所在不得
 不伐桀今罪既讨矣当有圣人出而治之乃使予一
 人辑宁尔邦家用见汤之伐桀出于不得已而既伐
 之后以天下为大歉然而不敢当也兹朕未知𫉬戾
 于上下不知今已获戾于上下乎未获戾于上下乎
卷七 第 16b 页 WYG0057-0216b.png
 辑宁之责在己则桀之戾将移于己慄慄危惧若将
 陨于深渊此汤之敬百圣相传为君之心也未尝获
 戾若已获戾者可见圣人之心矣
凡我造邦无从匪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
 凡我造邦之人无从匪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
 天休非号令有邦之君也观其辞气深欲鉴前事之
 可畏而体今日之心一从匪彝即慆淫则不能守尔
 典矣人之心不适邪则适正不为善则为恶苟心无
卷七 第 17a 页 WYG0057-0216c.png
 所即无所从则必有所守而天之休在尔典之中矣
 何者此心恬愉安泰其为休美可知凡福禄之钟祥
 瑞之来皆其发见者也
尔有善朕弗敢蔽罪当朕躬弗敢自赦惟简在上帝之
心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
 天道善则福之人君居中或有所蔽则天之福不得
 及于善故为君者致天之命于民而勿蔽足矣而朕
 躬有罪亦岂敢拂天之意而自赦一简在上帝之心
卷七 第 17b 页 WYG0057-0216d.png
 而已以此见汤合人已为一区而归于天有天下而
 不与焉之意民以善言躬以罪言人己之道也其尔
 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者虽
 曰简于天心而已不与至于为君之责则不可不自
 任非引咎归己也人君天下之源理固如此尔自前
 而观所谓乐天知命故不忧自后而观则又居其忧
 之大者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万邦有罪其谁之
 罪邪
卷七 第 18a 页 WYG0057-0217a.png
呜呼尚克时忱乃亦有终
 呜呼尚克时忱乃亦有终再三嗟叹庶几惟此是信
 乃亦可以有其终汤之诰皆圣人之格言万国岂有
 不信者汤于此若下之未信而望其信焉此善导善
 诱之意辞语温醇笃厚使人慕念无极如易所谓泽
 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也
咎单作明居
 
卷七 第 18b 页 WYG0057-0217b.png
 
 
 
 
 
 
 
 增修东莱书说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