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
卷三十 第 1a 页 WYG0055-060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全解卷三十
            宋 林之奇 撰
召诰        周书
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诰召诰
 周自后稷在唐虞之际以播种百榖教民稼穑之故
 始封于邰生民之诗曰即有邰家室是也稷之子不
 窋当夏后政衰去稷不务以故失其官自邰出奔于
卷三十 第 1b 页 WYG0055-0600b.png
 戎狄之间公刘者不窋之孙也虽窜于戎狄之间能
 脩后稷之业勤恤爱民民咸归之于是始立国于豳
 公刘诗曰豳居允荒是也太史公曰公刘子庆节立
 国于豳误矣公刘虽立国于豳然其地西近戎北近
 狄故其十世孙太王嗣立狄人侵之太王不忍残其
 民以自存于是去豳踰梁山而邑于岐山之下绵之
 诗曰至于岐下聿来胥宇是也文王之立初由居岐
 及其既已克崇而有之于是自岐而迁于丰文王有
卷三十 第 2a 页 WYG0055-0601a.png
 声之诗曰作邑于丰是也武王之立又自丰而迁于
 镐文王有声诗曰宅是镐京是也邰即汉之右扶风
 漦县豳者汉之右扶风栒邑县豳乡是也岐者汉右
 扶风美阳县岐山是也即禹贡所谓导岍及岐其邑
 在岐山之下丰者汉右扶风霸县酆水是也即禹贡
 所谓东会于沣其邑在酆水之西镐者汉长安西南
 有昆明池北镐陂是也岐在邰之西北无百里豳又
 在岐西北四百里馀是公刘自邰而西徙于豳太王
卷三十 第 2b 页 WYG0055-0601b.png
 自豳而东徙于岐也丰在岐山东南二百馀里镐去
 丰二十五里皆是自西而东也武王既克殷迁九鼎
 于洛之郏鄏其意已欲宅洛矣史记周本纪载武王
 之言曰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雒伊
 毋远天室营周居于雒邑而后去是宅洛者武王之
 本志也武王虽有宅雒之志然其克啇也天下未集
 而遽即世成王以幼冲嗣立而周公摄政管蔡武庚
 肆其不轨之谋以间王室周公方兴师讨叛左枝右
卷三十 第 3a 页 WYG0055-0601c.png
 梧之不暇宅雒之事未能为也至其摄政七年周公
 制礼作乐已致太平将归政于成王故营洛邑以卒
 武王之志而后归政也史记曰武王在丰使召公复
 营洛如武王之意周公复申卜视卒营筑居九鼎焉
 左传亦曰成王定鼎于郏鄏是其宅雒者以卒武王
 之志也周礼曰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
 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
 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
卷三十 第 3b 页 WYG0055-0601d.png
 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
 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然则武王
 有宅洛之意而周公成王成之者诚以洛为地中五
 服诸侯之朝觐贡赋道里为均故建以为都以居九
 鼎而会诸侯于此焉篇内有曰王来绍上帝自服于
 土中而车攻之诗美宣王复会诸侯于东都而其诗
 谓之复古则自宣王之前其会诸侯盖皆于此而万
 乘之君则当在于镐以宗庙社稷之所在而王业之
卷三十 第 4a 页 WYG0055-0602a.png
 所本故也不独此也周之西土迫近边徼故虽其前
 世积德累仁而常有夷狄之患太王以来至为之迁
 都去国以避之自豳而岐又自岐而之丰镐皆自西
 而东周公犹以为未也又东营洛邑以逆为后世之
 备及犬戎之乱平王卒迁而居之虽其孱弱无以绍
 文武成康之绪而其所以迁者是亦周公之意也娄
 敬曰成王即位周公之属傅相焉乃营成周居雒以
 为此天下中诸侯四方纳贡献道里均矣有德则易
卷三十 第 4b 页 WYG0055-0602b.png
 以王无德则易以亡夫人之爱其子孙天下之常情
 也先王之奄有天下以传之子孙固宜绵绵延延于
 万年而不绝惟其子孙之贤不肖历祚之短长不可
 得而必然其创业垂统深根固蒂为不可拔之势以
 遗之者未尝不尽也乃谓周公之心苟其无德则欲
 其易以亡必无此理当三监之难虽其元恶渠魁皆
 已歼夷而其党奸同恶之人其顽梗未能遽革将使
 之密迩王室以驯服其心而洛之地距妹邦下远则
卷三十 第 5a 页 WYG0055-0602c.png
 不难于迁居故其宅洛也瀍水之西则建以为都而
 居九鼎谓之郏鄏亦谓之东都亦谓之王城瀍水之
 东则以居殷顽民而迁之谓之成周汉地里志有曰
 河南郡河南县注云故郏鄏地成王迁九鼎周公致
 太平营以为都是为王城至平王居之洛阳县注云
 周公迁殷民是为成周春秋昭公三十二年晋合诸
 侯于狄泉以其地大成周之城居敬王盖王城之与
 成周虽已营之而未之都也幽王有犬戎之祸平王
卷三十 第 5b 页 WYG0055-0602d.png
 始迁王城至敬王与王子朝争国子朝之党多居王
 城敬王始都成周成周之地自敬王以前未建以为
 都至敬王始居之此晋所以合诸侯而城之也王城
 成周虽皆洛之地然王城在西周城在东故子朝在
 王城谓之西王而敬王谓之东王也是则周自太王
 至敬王其迁都建国皆是自西而东也说者乃谓周
 公之营洛邑即自镐还而居之此说太史公已辨之
 矣其言曰学者皆称周伐纣以营洛邑其实不然武
卷三十 第 6a 页 WYG0055-0603a.png
 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居九鼎焉而周复都丰镐至
 犬戎败幽王周乃东迁于雒邑则成王未尝都雒也
 明矣周官曰归于宗周毕命曰王朝步自宗周宗周
 镐京也岂得为成王都雒也哉说者又谓幽王之前
 盖有自雒而迁于镐故幽王之败而平王东迁此事
 虽无所经见而周之迁徙皆自西而东盖其势然也
 未有自洛而迁于镐者也成王当是时在于丰地欲
 居于洛邑以为东都使召公先往相其所居之居因
卷三十 第 6b 页 WYG0055-0603b.png
 卜而营之王与周公继至召公乃于庶殷丕作之时
 取币以锡周公因告王以历年享国之长短无不自
 己求之者时周公欲成洛邑而后归政于王王将总
 万几而治天下故欲王戒慎恐惧以祈天永命此召
 诰所以作也清庙之诗曰周公既成洛邑朝诸侯率
 以祀文王焉是时周公尚摄则宅洛者周公也而此
 序乃言成王焉正与康诰序言既伐管叔蔡叔同义
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惟太
卷三十 第 7a 页 WYG0055-0603c.png
保先周公相宅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太
保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越三日庚戌太保
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越五日甲寅位成若翼日乙卯
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于新邑营越三日丁巳用牲于
郊牛二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越七
日甲子周公乃朝用书命庶殷侯甸男邦伯厥既命殷
庶庶殷丕作
 后汉律历志曰日月相推日舒月速当其同谓之合
卷三十 第 7b 页 WYG0055-0603d.png
 朔相与为衡分天之中谓之望望者于月之半月当
 日冲日光照月光圆满而相向当犹人之相望也汉
 志曰周公摄政七年二月乙亥朔庚寅望后六日得
 乙未故召诰曰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又其三月
 甲辰朔三日丙午召诰曰惟三月丙午朏月采篇曰
 三日曰朏此篇记成王之至丰以二月之乙未召公
 之至洛以三月之戊申而必先言二月既望三月惟
 丙午朏者唐孔氏曰治历者必先正朔望故史官因
卷三十 第 8a 页 WYG0055-0604a.png
 纪之将言望后之事必以望纪之将言朏后之事必
 以朏纪之犹今之人将言日必先言朔是也三月之
 朏丙午也于丙午之后戊申之日以越三日言之则
 知二月之乙未言越六日既望之为庚寅可知矣周
 谓宗周镐京也成王以乙未之旦行自镐京则至于
 丰以营洛之事告文王之庙示不敢专也镐丰去二
 十五里故朝𤼵镐京则可以至于丰不待淹日也文
 王都丰故丰有文王庙必至于丰而后使召公相宅
卷三十 第 8b 页 WYG0055-0604b.png
 则其为告文王庙必矣既告庙矣则使太保先周公而
 行往洛水之傍而相视其可居之处也越若来者林
 子和薛博士皆以为召公顺周公之谋以来陈少南
 则以为顺王命以行使此诸家以越若来为绝句则
 以若为顺周公与顺王命犹可也今既能依先儒以
 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为绝句则其说不通矣盖即
 所谓哉生明月之三日也朏以纪历耳而上曰越若
 来安得以为顺周公与王命哉此只当从先儒之说
卷三十 第 9a 页 WYG0055-0604c.png
 以二月之后依顺而来次三月也戊申三月之五日
 也乙未二月之二十一日其月小尽故三月得甲辰
 朔五日为戊申太保以戊申之旦至于洛盖十四日
 而至也既至洛矣即以其日卜之龟策以谋所居也
 周官太卜国大迁大师则贞龟盘庚之迁亳大王之
 迁岐卫文公之迁楚丘未尝不卜也召公之卜也其
 至诚之所感召可以通天地神明故其应也如响此
 其所以得吉卜也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
卷三十 第 9b 页 WYG0055-0604d.png
 水西我又卜瀍水东所谓宅卜也惟洛食所谓得吉
 卜也洪范曰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
 筮营洛之谋成王君臣既有定议矣于是谋及卜筮
 也太王之迁岐聿来胥宇而后爰契我龟文公之迁
 楚丘望楚与堂而后卜云其吉皆此类也卜既吉矣
 则人谋鬼谋无有差忒此所以经之营之而规度其
 朝市宗庙郊社之位于戊申之三日庚戌三月之七
 日太保乃以众殷民治其位于洛水之北于庚戌之
卷三十 第 10a 页 WYG0055-0605a.png
 五日甲寅三月之十一日朝市宗庙郊社之位其规
 模皆成也禹贡导河东过洛汭而导洛东北入于河
 则洛汭为洛水之北也可知禹贡曰导洛东北会于
 涧瀍则涧瀍皆在洛之北而王城在瀍之西成周在
 瀍之东虽涧在瀍之西而涧瀍皆在洛之北故位于
 洛汭也周公则以位成之明日三月之十二日其旦
 至于洛则遍观新邑所营之位也方是时周公摄政
 营洛之事周公主之召公则与之相为先后而成之
卷三十 第 10b 页 WYG0055-0605b.png
 故卜宅攻位者召公也周公则达观之而遂以命殷
 庶也若翼日者亦与越若来之若同位成而周公适
 观之则将命庶殷诸侯以工役之事于是先告祭于
 天地社稷也越三日丁巳用牲于郊牛二告祭于天
 地也郊祭天之名也而用牛二者先儒以为后稷配
 故也不如王博士曰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也盖祭
 亦可以郊言之惟郊于天地故用牛二也丁巳者乙
 卯之三日三月十四日也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
卷三十 第 11a 页 WYG0055-0605c.png
 牛一羊一豕一告祭于社稷也牛一羊一豕一用太
 牢也叶博士曰记曰社稷太牢古之祭未有社而不
 及稷者载芟春籍田而祈社稷良耜秋报社稷盖祭
 社而稷从之其来尚矣此说是也既告祭于天地社
 稷矣周公乃以戊午之七日三月之二十一日甲子
 之旦册书以命众殷民及侯甸男服之邦伯使兴功
 也古者有大工役必以赋功属役之事著于书规模
 既定然后役兴焉苏氏引春秋传士弥牟营成周计
卷三十 第 11b 页 WYG0055-0605d.png
 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洫物土方议远迩量事期
 计徒庸虑财用书糇粮以令役于诸侯属役赋文书
 以授师而效诸刘子以此为书是也如宣公十一年
 楚令尹蔿艾猎城沂使封人虑事以授司徒量功命
 日分财用平版干称畚筑程土物议远迩略基址具
 糇粮度有司事三旬而成不愆于素是亦用书之遗
 意也邦伯先儒谓即州牧也特言邦伯者王氏曰公
 以书命邦伯而邦伯以公命命诸侯也厥既命殷庶
卷三十 第 12a 页 WYG0055-0606a.png
 庶殷丕作者言周公既用书以命庶殷役之以土木
 之事而庶殷之民莫不大作趋事赴功惟恐不及也
 夫成王之民营洛盖以殷民之顽将迁之以自近也
 今日召公率之以攻位而位成周公命之以书而丕
 作虽顽民之难化者犹然则其说以使民可知夫孰
 以为厉已哉召公之经营洛邑自戊午距甲寅凡七
 日而后成周公继至自乙卯达观于新邑营距甲子
 凡十日而用书命殷庶庶殷大作周召之规模其敏
卷三十 第 12b 页 WYG0055-0606b.png
 如此总而计之自成王之至丰乙未之日距甲子凡
 一月耳万年之业成于一月之间此岂后世可得而
 及哉
太保乃以庶邦冢君出取币乃复入锡周公曰拜手稽
首旅王若公诰告庶殷越自乃御事呜呼皇天上帝改
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
恤呜呼曷其柰何弗敬天既遐终大邦殷之命兹殷多
先哲王在天越厥后王后民兹服厥命厥终智藏瘝在
卷三十 第 13a 页 WYG0055-0606c.png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以哀吁天徂厥亡出执呜呼天
亦哀于四方民其眷命用懋王其疾敬德
 周之兴也自武王以其聪明齐圣应天顺人不忍斯
 民坠于涂炭之中亲以干戈伐纣克商而后斯民有
 更生之望虽民心之归于周者如水之就下兽之走
 圹然武王即位未几而遽即世成王以幼冲嗣立而
 三叔挟武庚以间王室周之世盖岌岌矣当是时安
 危存亡之机间不容发幸而周公摄政既引兵东征
卷三十 第 13b 页 WYG0055-0606d.png
 诛伐暴乱以靖四方而又制礼作乐建立法度粉泽
 王业七年之间政无不举而事无不兴民心之归于
 周者日益固而不可解而周之根本盖有泰山之安
 矣虽周公归政而成王总万几以临群臣可以无虑
 也然武王欲营洛邑以定九鼎之志未之成也周公
 不可以不成武王之志而后归政焉故当摄政之七
 年大营洛邑以其一为定九鼎会诸侯之地以其一
 为迁殷顽之地如此则周公之规模计虑以恢我国
卷三十 第 14a 页 WYG0055-0607a.png
 家者尽于此矣可以归政也召公之意以谓夹辅成
 王以措天下于太平者周公之功卜宅于洛以卒武
 王之志者亦周公之功故率诸侯致礼于周公而归
 功焉然成王将自此发号施令以君临万国一号一
 令其得失善恶实治乱兴衰之所系不可以不慎也
 故因诸侯之咸在而遂诰王以天命之无常戒惧之
 不可怠也周公以工役之书命庶殷而庶殷之顽莫
 不丕作则周公之所以推其诚信以感斯民者至矣
卷三十 第 14b 页 WYG0055-0607b.png
 洛邑之成盖不日也故召公于是率侯甸男服之众
 国大君出取币乃复入以钖周公而致礼焉必以币者
 所以将见其厚意也孟子曰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
 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故古者宾主交际之礼
 虽有恭敬之心必有币以将之也拜手稽首旅王若
 公者先儒曰召公称成王命以赐周公曰敢拜手稽
 首陈王所宜顺周公之事盖以若训顺也召公之所
 陈者谓成王将总万几戒以天命之难谌戒惧之心
卷三十 第 15a 页 WYG0055-0607c.png
 不可须臾离岂陈所宜顺周公之事哉王氏曰陈成
 王欲宅洛之意顺周公用书命庶殷邦伯之事则以
 此一句分而为二其说又不如先儒惟苏氏曰旅读
 如庭实旅百之旅诸侯之币旅王及公者尊周公也
 此说为胜说者又谓营洛邑者召公相宅而攻位周
 公则达观新邑营而用书以命之召公之至洛以三
 月之五日戊申周公之至洛以三月之十二日乙卯
 成王则惟在镐京也然此篇既言旅王则王亦在洛
卷三十 第 15b 页 WYG0055-0607d.png
 可知矣惟召公之至洛所以卜宅而攻位周公之至
 洛所以达观而用书故记载其至之之日成王无事
 故不载其至之之日也说者又谓召公之作诰戒以
 诰庶殷及御事而已使王在洛而诰之则不宜斥王
 为冲子又曰有王虽小又曰王乃初服君臣之分不
 应如是也此又不然周召居师保之官以夹辅成王
 其于成王不独君臣之分也盖有师保之礼焉故可
 以冲子言之洛诰篇周公以冲子呼成王召诰篇召
卷三十 第 16a 页 WYG0055-0608a.png
 公以冲子呼成王夫何不可哉召诰洛诰一体也周
 召盖亦一体也诰告庶殷越自乃御事者先儒曰召
 公所陈戒王云我为言诰以告汝庶殷之诸侯下自
 汝御事欲令君臣皆听之其实指以戒王诸侯皆在
 托以为言也此说是也大国即殷也元子指纣也殷
 自汤以来传世三十有一奄有四海普天之下莫不
 臣服岂非大国乎纣者帝乙之适子故以元称之元
 长也微子与纣俱帝乙之子微子之命既以微子为
卷三十 第 16b 页 WYG0055-0608b.png
 元子矣此又以纣为元子者吕氏春秋云纣之母生
 微子尚为妾已而为妻后生纣纣父欲立启为太子
 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不可立妾之子故纣
 为后自其长少之序言之故微子为元子自其适庶
 之分而言之故以纣为元子各有所当也此言天命
 之无常苟无其德虽纣之元子而有此大国元子则
 其分为正大国则其势为强皇天上帝亦改其命而
 命有德者以代之也天既以纣之无德而改其命当
卷三十 第 17a 页 WYG0055-0608c.png
 是时也惟周世世修德可以上当天意而膺其景命
 此武王所以自诸侯而为天子成王继武王而受命
 作君也王之受命盖欲其子子孙孙绵绵延延席龟
 鼎之业虽千万世而不绝则其休可谓无疆矣然其
 休无疆则其忧亦无疆也盖有一日之休则亦有一
 日之恤有一岁之休则亦有一岁之恤有无疆之休
 则亦有无疆之恤无逸曰无皇曰今日耽乐乃非民
 攸训非天攸若时人丕则有愆一日之耽乐宜若无
卷三十 第 17b 页 WYG0055-0608d.png
 害也而天下后世之祸或萌于此故有无疆之恤乃
 能保其无疆之休也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正犹所
 谓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唐太宗时突厥请入朝帝
 谓侍臣曰向日突厥之彊凭陵中夏用是骄恣以失
 其民今自请入朝非困穷肯如是乎朕闻之且喜且
 惧何则突厥衰则边境安故喜然朕或失道他日亦
 将如突厥能无惧乎又尝谓侍臣曰朕有二喜一惧
 比年丰稔长安斗粟直三四钱一喜也北虏久服边
卷三十 第 18a 页 WYG0055-0609a.png
 鄙无虞二喜也治安则骄侈易生骄侈则危亡立至
 此一惧也召公所谓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太宗其
 深知之矣盖惟其惧于未然故所以卒无惧正观之
 治岂无所自哉惟其无疆之恤乃能保无疆之休故
 嗟叹而言曰何其柰何不敬乎盖欲其造次颠沛惟
 敬是行也有一言可以尽畏天之道者敬而已敬天
 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则天岂庸释我
 哉敬之群臣进戒嗣王之诗曰敬之敬之天惟显思
卷三十 第 18b 页 WYG0055-0609b.png
 命不易哉凡以人君能敬以事天则天之眷顾于我
 无有穷已也使纣诚知敬之是行而行之则周安得
 而有之耶此召公所以戒王不可不敬也天既遐终
 大邦殷之命者前既略言天之改殷家之命矣此又
 详言纣不能席先王之馀庆致其敬以畏天而使不
 仁者在高位播其恶于众此民之所以怨咨而天遂
 遐终其命也遐终者唐孔氏曰言其去而不复反也
 此殷家多有先哲王虽既死矣而其精神在天故其
卷三十 第 19a 页 WYG0055-0609c.png
 馀庆有以庇覆其后世之王及其民皆得以服天命
 而不替先哲王所以享国者惟敬之故也殷先哲王
 虽在天而后王后民藉其馀庆以复天命者亦惟敬
 之故也酒诰曰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惟兹
 殷先哲王之天显之为可畏则其敬可知矣此所为
 精神在天而其馀庆有以保佑后人使不失其敬以
 服天命也殷家自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故
 曰多先哲王也人之死也虽体魄则降魂气在上然
卷三十 第 19b 页 WYG0055-0609d.png
 非哲王则不能在天也朱子𤼵内翰曰太史儒者不
 言鬼神而言有物何也曰人之死各反其根体魄阴
 也故降而在下魂气阳也故升而在上升则无不之
 矣今也魄降而气不化非物而何故圣人死曰神贤
 人之死曰鬼众人死曰物圣人清明在躬气志如神
 故五帝配上帝傅说上比列星贤人得其所归众人
 则知富贵生死而已其思虑不出于心腹之间祍席
 之上夸张于世自以为利焉物欲蔽之不能自反其
卷三十 第 20a 页 WYG0055-0610a.png
 初故谓之物以此观之则精神之在天必哲王也观
 盘庚之篇言高后丕乃崇降罪疾又曰故有爽德自
 上其罚汝盖以殷之先哲王在天故也厥终指纣也
 商家之祚至纣而终也故啇之君自帝乙以前皆能
 兢兢业业直内以敬而天命之所眷顾多士曰自成
 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亦惟天丕建保乂有殷
 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泽是也惟纣其谓已
 有天命谓敬不足行而啇家之业自此终矣纣既不
卷三十 第 20b 页 WYG0055-0610b.png
 敬以失天之意故其在位在职者无非小人也观殷
 家之所谓贤人君子可以劢相国家者莫如三人故
 微子则遁于荒野箕子则佯狂而为之奴比干则直
 谏而遭剖心之祸则当世之所谓智者莫不藏于山
 泽之间也智者既藏则其在位在职岂有利泽加于
 百姓哉惟病民而已盖其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
 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则是
 病于民者在也惟其在位在职者为民之病故民皆
卷三十 第 21a 页 WYG0055-0610c.png
 有离散之心夫人皆知保抱其子携持其妇以哀痛
 乎天其意盖谓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既呼天矣于
 是往而出亡又见囚执也夫上下之势聚则为君臣
 散则为仇雠有以得民之心则民相与归之虽欲却
 而挥之不可得也无以得民之心则民相与叛之虽
 欲劫而留之不可得也纣既聚群不逞于朝以播其
 恶于众既失民心矣则民之往而出亡乃其所也纣
 又从而囚执之此非徒不足以威民而使之畏乃重
卷三十 第 21b 页 WYG0055-0610d.png
 失民之心也天之心不忍斯民困于淫刑峻罚不自
 聊生亦恻然而哀之故监于下土有能勉力以行敬
 者则眷顾而命之以伐纣而有天下周之兴自后稷
 公刘以来积德累功而文武之圣正当纣之世此天
 之所以眷命而作周也王既继文武而有天下则其
 于敬德也不可不疾惟恐不及也盖使王之敬德于
 文武则福禄之来方兴而未艾与天地相为长久使
 其不敬则亦是纣而已矣非文武在天之意也舜之
卷三十 第 22a 页 WYG0055-0611a.png
 告禹曰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
 永终夫敬德者允执其中之谓也天之历数无脩短
 允执其中则虽至于万年可也苟四海困穷则天禄
 永终矣此正召公所以戒成王之意也
相古先民有夏天迪从子保面稽天若今时既坠厥命
今相有殷天迪格保面稽天若今时既坠厥命今冲子
嗣则无遗寿耇曰其稽我古人之德矧曰其有能稽谋
自天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其丕能諴于小民今休王
卷三十 第 22b 页 WYG0055-0611b.png
不敢后用顾畏于民碞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旦曰
其作大邑其自时配皇天毖祀于上下其自时中乂王
厥有成命治民今休
 前既言纣以不敬之故不能席其先哲王之馀庆以
 服天命聚小人于朝俾之肆其暴虐以残害于尔百
 姓天既哀四方之民无辜而罹其凶害己剿绝其命
 而改命我周邦矣则周王固不可不以商为监而勉
 行敬德者然周之所继者商也周固当以商为监商
卷三十 第 23a 页 WYG0055-0611c.png
 之所继者夏也啇其可不以夏为监乎诗曰殷监不
 远在夏后之世则周之监其在殷之世也明矣天以
 禹之圣德而眷命有夏复以桀之不敬而坠其命坠
 夏之命则商以敬德而伐之纣复以不敬而天坠其
 命周之伐殷正如殷之伐夏使王不能战战兢兢以
 尽其寅畏之诚而敬德不赞则天坠其命亦将如殷
 矣此所以又兼夏商以为言也相视也古先民有夏
 指禹也禹贵为天子而谓之先民者胡博士曰古者
卷三十 第 23b 页 WYG0055-0611d.png
 先昔曰先民言古先民者甚久之辞也言我视古先
 民有夏之君如禹者其所行之敬德未尝以须臾废
 故天道而从之视之如子而保之此夏之所以享天
 休命而君天下也天于有夏之君道而从之视之如
 子而保之则天之于我其仁爱也至矣而有夏之君
 又能面考天意而顺之夫天意之所在惟敬德者则
 佑之也面考天意而顺之不过勉行敬德以达天之
 休而已今是桀不能行禹所以顺天之道故天以坠
卷三十 第 24a 页 WYG0055-0612a.png
 其王天下之命也今复相视有殷之君如汤者其所
 行之敬德亦未尝以须臾废故天道而保格之有殷
 之君亦能面考天意而顺之今是纣不能行汤所以
 顺天之道故天以坠其王天下之命也予惟相视夏
 殷之君其始也迪从子保迪格保非天私之也以其
 敬德故也其终也皆非其命惟天偏疾之也以其不
 敬德故也大抵天之降灾祥惟视德之所在德则与
 否则亡如影响焉无有毫釐之差也当禹汤以其圣
卷三十 第 24b 页 WYG0055-0612b.png
 德克当天心宜其天意之眷顾不容释也然使一日
 不敬德则命不可恃故禹汤未尝以天命之所佑助
 而有骄怠其云为动作未尝不顺天也盖使禹汤不
 知所以顺天则其坠厥命不至于桀纣之世使桀纣
 而知敬德则天迪从子保格保将千万年而不替也
 以是知天之于禹汤桀纣非有好恶于其间也唯视
 其敬德与不敬德而已矣有夏言古先民有夏有殷
 不言者蒙上文也苏氏以从子为与子谓我观夏殷
卷三十 第 25a 页 WYG0055-0612c.png
 之世天之迪夏也迪其与子而保安之其迪殷也迪
 其能用伊尹格天之臣而保安之其意谓尧以天下
 传之舜舜以天下传之禹皆不私其子而传之贤至
 禹始以其子启为可以托天下故传之子所以迪夏
 则言从子也夫以从子为与子言迪其与子而保之
 虽非经之本义犹为可说也至于以格为用伊尹格
 天之臣此则不可夫经之言格之一字苏氏既以为格
 天又以格天为伊尹又以汤能用伊尹格天之臣其
卷三十 第 25b 页 WYG0055-0612d.png
 蔓衍附会一至于此则何说之不可为哉故此只当
 从王氏说夏言从子殷言格之至相备尔与夏言服
 天命殷言受天命同意此盖史官经纬其文以成述
 作之体书之内如此类多矣不可以一一为之说也
 唐孔氏曰此说二代兴亡其意同也于禹言从而子
 安之则天于汤亦子安之故于汤因上文直言格保
 此正王氏之意盖格与惟帝降格于夏之格同天既
 以纣之不敬厥德坠其命而改命周邦今成王以幼
卷三十 第 26a 页 WYG0055-0613a.png
 冲之资而继武王之大业故其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以无忝乃祖考者宜如何哉惟于寿耇之人无所遗
 矣则可以保天之命也古之圣王尊礼黄发属任以
 政者盖以其更历天下之事练习为治之体故也昔
 鬻熊年九十馀见文王文王曰老矣熊曰君若使臣
 捕虎臣已老矣使臣坐而策国事臣年尚未也盖非
 老成之人则不能深谋远虑以辅成人主之德然年
 少未更事者于老成之人则狎侮之者多矣秦穆公
卷三十 第 26b 页 WYG0055-0613b.png
 贤君也其于蹇叔犹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而况于他人乎故成王冲子嗣位尤不可以遗寿耇
 者谓其欲以稽考古人之德故也古人尝以是而兴
 者吾必因之尝以是而败者吾必改之然非老成之
 人多识前言往行则我虽欲稽于古人其道无由故
 考稽古人之德者必有寿耇为吾之股肱心膂而后
 可稽古人之德固为善矣况能稽谋于天则其善又
 如何哉盖道之大原出于天古人之所为亦惟法天
卷三十 第 27a 页 WYG0055-0613c.png
 而禹汤以敬德之故而天迪从子保格保桀纣以不
 敬德之故而既坠厥命其善可法其恶可鉴稽古人
 之德者不可不知也然幼冲之人何自而知之此所
 以必有赖于寿耇者也稽古人之德固当以禹汤之
 遗范为吾之楷则然禹汤之所以成其德者亦惟面
 稽天若故也治天下必欲无一不合于禹汤斯可也
 然又能无一不合于天则其德无以加矣成王武王
 长子也故又嗟叹曰王虽幼冲乃元子也其大能以
卷三十 第 27b 页 WYG0055-0613d.png
 至諴感于小民则于今为美欲感于小民则王当不
 敢后用顾畏民碞也先儒及王氏皆以民碞为僭言
 民有僭而不信者不可不省顾而畏慎之也其说不
 如苏氏曰碞险也民犹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物
 无险于民者矣惟民之从违无常而有险之道则王
 者顾之而不忘畏之而不忽所不当后而用之也盖
 无先于此者矣先于此则可以諴于小民故也王之
 来此洛邑继上帝之命而有事于此天地之中者盖
卷三十 第 28a 页 WYG0055-0614a.png
 以周公之言其建为大邑于此其使成王自是以配
 皇天也言王来绍上帝则当是时成王在洛可知矣
 而说者以成王惟在丰镐未尝来也其误亦明矣君
 前臣名故召公称周公之言以为旦曰也栾针栾书
 之子也在君之前虽其父名亦称之盖以君臣之分
 不可以父子之私而废之也况于周召乎天与帝一
 也苟言及覆焘高明之德者皆可指而称之非有异
 义也故书之所记盖多有连称天与帝者此但变文
卷三十 第 28b 页 WYG0055-0614b.png
 而已益稷曰以昭事上帝天其申命用休洪范曰帝
 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天乃钖禹洪范九畴泰誓曰
 天祐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康诰曰我
 西土惟时怙冒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
 殷此篇曰王来绍上帝又曰其自时配皇天若此之
 类皆变文也绍上帝即配皇天也必欲从而为之说
 则凿矣王氏曰帝天德而绍之者王王人道也皇天
 道也惟道为能建中惟建中为能配天道中天而宅
卷三十 第 29a 页 WYG0055-0614c.png
 之建中以配天道非特绍上帝而已来绍上帝者王
 之事也配皇天者皇之事也此凿说也汉郊祀志曰
 其神尝以夜东方来若雄雉其声殷殷如野鸡夜鸣
 颜师古曰上言雄雉下言野鸡史驳文也书之先言
 帝而后言天者颜师古所谓驳文也夫天下之中天
 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
 所和也故宅中土则可以祀天地而神歆之矣盖欲
 配皇天则于上下之祀不可不慎慎于祀天地神祗
卷三十 第 29b 页 WYG0055-0614d.png
 然后可以治民也故周公谓作大邑于此以举祭祀
 之典而后能配皇天又当于此土中致其治也洛诰
 曰王肇称殷礼又曰称秩元祀又曰夙夜毖祀即毖
 祀于上下也作邑之事今王既有成命矣使召公相
 宅卜吉也则攻位而位成周公又达观之而用书以
 命庶殷此王有成命也惟能于此治民则于今为美
 矣召公之戒成王大意谓天命之无常桀以不敬厥
 德而坠禹之命纣以不敬厥德而坠汤之命欲成王
卷三十 第 30a 页 WYG0055-0615a.png
 体夫禹汤所以顺天之道以祈天永命而已既而所
 言惟欲王之諴于小民又欲王之治民则皆以为今
 休者盖天之聪明虽无所不闻无所不见而其视听
 则本于斯民民之所归天未有不佑之也民之所弃
 天未有不祸之也成王之能諴于小民能治民则信
 为美矣所谓敬德无大于此天岂容释之哉苟为不
 然诞慢矫诈以欺斯民般乐怠傲以困斯民则虽宅
 土中而祀于上下天命岂私之哉
卷三十 第 30b 页 WYG0055-0615b.png
王先服殷御事比介于我有周御事节性惟日其迈王
敬作所不可不敬德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
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
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
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
早坠厥命今王嗣受厥命我亦惟兹二国命嗣若功王
乃初服呜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贻哲命今天其
命哲命吉凶命历年知今我初服宅新邑肆惟王其疾
卷三十 第 31a 页 WYG0055-0615c.png
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其惟王勿以小民淫用非
彝亦敢殄戮用乂民若有功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
惟刑用于天下越王显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
有夏历年式勿替有殷历年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拜
手稽首曰予小臣敢以王之雠民百君子越友民保受
王威命明德王末有成命王亦显我非敢勤惟恭奉币
用供王能祈天永命
 成王之营洛邑而迁殷顽民者盖以其更纣武庚之
卷三十 第 31b 页 WYG0055-0615d.png
 乱其顽狠无耻之心未能以遽革故使之密迩王室
 以驯致于善然其迁之也岂能空瀍水之西移其旧
 民而使殷民居之哉盖使周民与殷民杂居故也惟
 周民与殷民杂居故有殷治事之臣亦有周治事之
 臣然殷之小大草窃奸宄骄淫矜夸靡所不为而周
 人以文武美教善化渐渍之日久莫不归于士君子
 之域其善恶相反不啻若薰莸白黑之殊其势不能
 以同居也自非上之人有以迪之其能使之和叶而
卷三十 第 32a 页 WYG0055-0616a.png
 为一哉故召公既欲王諴于小民又欲王治民则遂
 告以王先服殷御事比介于我有周御事也有周御
 事其于朝廷之教令如草之从风无事于服之也所
 当先者惟训服殷家旧治事之臣除其暴虐而消其
 贪鄙使之亲比介助我周家治事之臣和叶而为一
 则可以諴于小民亦可以治民矣欲服殷御事无他
 节性而已孟子曰性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殷之御
 事当成王之世天下之所谓恶人也周之御事天下
卷三十 第 32b 页 WYG0055-0616b.png
 之所谓善人也虽有美恶之异然原夫殷御事所禀
 于天之性未丧之前与周之御事有以异哉惟上之
 人有以唱之遂陷溺其良心而不义之习遂与性成
 寖淫日久牢不可遏必有以节之而后可也节之者
 非强其所无也以其所固有之性还以治之去其不
 善而反之善也有以节之则臣民将迁善远罪而不
 自知惟日其进于善也故曰惟日其迈董仲舒曰积
 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惟日其迈正仲舒
卷三十 第 33a 页 WYG0055-0616c.png
 长日加益之譬也王氏曰当明政刑以节之此不知
 道者之言汤诰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常性
 克绥厥猷惟后夫所贵乎后者因斯民有常性顺以
 治之而已矣若明其政刑为可以节性岂所谓若有
 常性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欲节
 民之性惟王能敬德则殷之御事翕然而化矣故曰
 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王氏曰敬德者所以作所苏
 氏曰作所者所作政事也此皆于所字强生义理其
卷三十 第 33b 页 WYG0055-0616d.png
 辞为费当从先儒之说谓其不可以不敬德王当敬
 作之也敬作犹言敬为即周官所谓作德也王既当
 敬德则不可不以夏殷为监也不可不以夏殷为监
 者以夏殷之历年脩短惟在敬德与不敬德故也其
 曰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孔子所
 谓周监于二代者其原盖出于此有夏之服天命以
 王天下传十有七王四百三十一年固多历年也至
 桀嗣位而夏之天命于是而殄灭则其不延长矣此
卷三十 第 34a 页 WYG0055-0617a.png
 非我之所敢知也惟敬德则多历年所桀不敬厥德
 则早坠厥命此则我知之矣故不可不监于有夏也
 有殷之受天命以王天下传二十有八王六百二十
 九年固多历年也至纣嗣位而殷之天命于是而殄
 绝则其不延长矣此非我之所敢知也惟敬德则多
 历年所纣不敬厥德则早坠厥命此则我知之矣故
 不可以不监于有殷也古人之于天命不以为必有
 不以为必无而每致于不可测知之域惟人事之脩
卷三十 第 34b 页 WYG0055-0617b.png
 于昭昭赫赫之间者则未尝不尽言之也故召公于
 夏殷之有历年及不其延皆曰我不敢知者疑之之
 辞也至于敬德则有历年不敬德则坠厥命盖无可
 疑者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
 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鬼神与死夫子不之告也
 而告以事人知生盖能事人则能事鬼矣知生则知
 死矣此正召公之意由是观之夫子罕言命与不语
 怪神者非故匿而不言也不可以正言之也正言之
卷三十 第 35a 页 WYG0055-0617c.png
 则学者舍人事而求天命鬼神于难知之际为巫觋
 瞽史之事矣惟夏殷之受命其所以历祚之长短不
 可得而知者惟其敬与不敬之异则今王继此二代
 而受天命以王天下亦当思惟此二国长短之命以
 继其功也继其功则脩人事不责天命不过敬德而
 已夏以敬德而有历年殷亦以敬德而有历年皆其
 功效也成王既嗣其命其可不嗣其功哉王惟敬德
 乃可以享天休命绵绵而不绝况今周公既营洛邑
卷三十 第 35b 页 WYG0055-0617d.png
 乃归政于成王正成王初听政以有事于万几之务
 一号令之所发一赏罚之所施天下之民将拭目而
 视倾耳而听实治乱安危之所自始故高宗曰以台
 正于四方台恐德弗类兹故弗言恭默思道诚以听
 政之初不可不慎也故召公谓王政之隆替盖萌于
 初服之日若人之生子其善恶之习无不在于初生
 之日也习之善则为善人习之恶则为恶人矣孔子
 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古之人其所以薰陶美
卷三十 第 36a 页 WYG0055-0618a.png
 质而优入于圣域者惟其孩提之日教之有素也若
 孟母之择邻曾子之杀豚以食其子是矣苟初生之
 日习于善则是自贻哲命也盖天以正性而命于人
 初无上智下愚之别其所以为上智下愚者于已取
 之而已矣故曰自贻哲命言人之秉哲者虽命于天
 而其所以能哲者乃自遗之也孟子曰自暴者不足
 与有言也自弃者不足与有为也惟下愚者自暴自
 弃则哲者岂非自贻乎然则王之于初服其治乱安
卷三十 第 36b 页 WYG0055-0618b.png
 危无非自取之也可不慎哉今天其命哲命吉凶命
 历年者言天之于人或命之哲或命之以吉与凶或
 命之以历年此三者岂人之所能为哉天实命之也
 然天命之以哲而不能使之必哲能命之以历年而
 不能使之必历年其所以哲所以吉所以历年之长
 者非天也人也其所以不哲所以凶所以历年不其
 延者非天也人也天非人不因人非天不成天始之
 而人终之也今天知我王初有事于万几而居新邑
卷三十 第 37a 页 WYG0055-0618c.png
 洛其命之哲与不哲吉与凶历年与不历年盖决于
 此日则王之敬德其可缓哉正当惟此德之用造次
 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以祈于天而永其命也祈非祈
 祷之祈也敬德者所以祈之也盖敬德以祈之其诸
 异乎人之祈之与此所谓祈正与诗言自求多福之
 求同早坠厥命者非天实促之也在我者遏而绝之
 也祈天永命者非天实延之也在我者引而伸之也
 孟子曰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此之谓也王既惟德
卷三十 第 37b 页 WYG0055-0618d.png
 之用则推之以治天下国家岂以刑罚而绳斯民哉
 故王不当以此小民过用非常之故亦敢殄戮以治
 其民如殷俗之靡其淫用非彝也为日久矣然不教
 而杀之是果于杀戮也岂可以乂民乎当武庚之既
 灭而殷之遗民有留居于卫者有迁于成周者然其
 染纣之化皆未之革必有以教之而后可故成王之
 告康叔既谓不可以其民乱非彝而速用刑罚不可
 以其湎于酒而庸杀召公之告成王又谓不可以淫
卷三十 第 38a 页 WYG0055-0619a.png
 用非彝而敢殄戮此皆忠厚之心也非纵释有罪也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故也王氏曰不敢慢小民而淫
 用非彝亦当敢于殄戮有罪以乂民也凡书之告戒
 以不杀之言者王氏皆以为使之杀也苏氏破其说
 矣正犹治狱之吏持心近厚者惟求所以生之持心
 近薄者惟求所以杀之若有功其惟王位在德元小
 民乃惟刑用于天下越王显先儒及王氏皆以若训
 顺惟苏氏曰民之有过罪在我及其有功则王亦有
卷三十 第 38b 页 WYG0055-0619b.png
 德何也王之位民德之先倡也如此则法用于天下
 而王亦显矣此说得之盖民之于德不能自有功也
 必在上之人有以倡之而后小民效之则民皆有功
 矣民之有功独非王之功乎故王显也惟王之显在
 于小民故当君臣之间尽其忧勤其言曰我周之受
 天命大于有夏历年之长用勿废有殷历年之长夏
 殷历年以能化小民之故欲王以此小民而祈天永
 命也盖王惟德之用虽可以祈天永命然使小民尚
卷三十 第 39a 页 WYG0055-0619c.png
 淫用非彝而不足其上则天或绝之矣故必王敬厥
 德于上而小民仪刑于下上下好德如一则天岂用
 释之哉孟子曰民为贵得乎邱民而为天子故祈天
 永命必在于小民也雠民殷之顽民也殷为雠民则
 友民者周民也雠民谓之百君子者君子之称不一
 而足有德之称君子和而不同之类是也有位之称
 君子学道则爱人之类是也有凡人皆称之者今之
 君子过则顺之之类是也故此雠民而谓之君子正
卷三十 第 39b 页 WYG0055-0619d.png
 犹顽民而谓之多士也周民涵濡累世之仁政同心
 同德以辅成文武之基业有大勋劳于王室而殷之
 馀民新从武庚三叔之乱旧染污俗于我周家不无
 嫌贰使成王之心置亲疏轻重于其间则乱之所由
 起也张子房曰所封皆平生故人所诛皆平生仇怨
 此属恐见疑及诛故聚而谋反耳召公之心虑此故
 欲成王先服殷御事比介于我有周御事又拜手稽
 首而言曰我虽小臣敢以殷民及周民安受王之威
卷三十 第 40a 页 WYG0055-0620a.png
 命与明德而奉行之则王终有成命而显于天下也
 盖谓王能一视殷周之民无有或雠或友之间则周
 之社稷其万年永保矣我非敢以此为勤也惟敬奉
 其币帛用供于王欲王之能祈天命而已此太保召
 公爱君之心也详考此篇其大意在于祈天永命而
 其所以祈天永命者敬德而已盖敬德在人而永命
 在天脩其在人者而在天者自至如炊之必熟耕之
 必穫也苟其德之不建而晏然自以为天命之在我
卷三十 第 40b 页 WYG0055-0620b.png
 此则纣之谓已有天命也其亡不旋踵矣鲁哀公问
 孔子曰国家存亡信有天命惟非人也孔子曰存亡
 祸福皆已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唐德宗谓自古
 兴衰皆有天命今之厄运恐不在人陆贽曰天所视
 听皆因于人非人事之外自有天命人事治而天降
 乱未之有也人事乱而天降康亦未之有也大抵临
 乱之君莫不自以为有天命令皆觉悟天下安得危
 亡之事乎故召公于成王之初服即以此告之贤者
卷三十 第 41a 页 WYG0055-0620c.png
 之爱君必止乱于未形而闲邪于未然若其已然而
 后救之则众人之所皆能也何赖于贤乎成王之成厥
 德盖有自来也
 
 
 
 
 
卷三十 第 41b 页 WYG0055-0620d.png
 
 
 
 
 
 
 
 尚书全解卷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