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五
卷二十五 第 1a 页 WYG0055-047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全解卷二十五
            宋 林之奇 撰
洪范       周书
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彊弗
友刚克燮友柔克沈潜刚克高明柔克惟辟作福惟辟
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
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人用侧颇僻民用僭忒
卷二十五 第 1b 页 WYG0055-0475b.png
 三德者圣人所以临机制变称物平施以为皇极之
 用而权其轻重也胡安定曰圣人既由中道而治天
 下又虑夫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故用三德者所以随
 时制宜以归安宁之域也故皇极则见圣人之道三
 德则见圣人之权此说为善故皇极之畴次之以三
 德者盖皇极之道经权相为用有经必有权也夫三
 德者在九畴之序为六其畴曰三德一曰正直二曰
 刚克三曰柔克此三德之目也自平康正直至民用
卷二十五 第 2a 页 WYG0055-0476a.png
 僭忒则释三德之用以尽其义也汉孔氏之论此比
 之诸儒尤为多失其旨一曰正直谓能正人之曲直
 也二曰刚克谓刚能立事三曰柔克谓和柔能治平
 康正直谓世安平用正直治之彊弗友刚克谓世彊
 禦不顺则刚能治之燮友柔克谓世和顺则柔能治
 之以正直为正人之曲直以克为能皆失其旨又于
 经之意晦而不明诸儒多不用其说惟范内翰之说
 为精确可以正先儒之失其说曰治天下者不过三
卷二十五 第 2b 页 WYG0055-0476b.png
 德曰正直刚柔而已不刚不柔曰正直正直者中德
 也刚克谓刚胜柔也柔克谓柔胜刚也如经云威克
 厥爱爱克厥威之克三德之用如是当又用之当其
 宜平康之世则用正直以治之以中德也于彊禦弗
 顺之世则用刚克以治之以刚德也于和顺之世则
 用柔克以治之以柔德也吕刑云刑罚世轻世重谓
 刑新国用轻典刑乱国用重典刑平国用中典亦随
 时而用之也此说可谓尽矣盖正直者中德也不刚
卷二十五 第 3a 页 WYG0055-0476c.png
 不柔也即皇极所谓王道正直是也世之平康则刚
 柔皆不可偏胜而正直之用于是为宜然世不能常
 平康而有所谓彊弗友燮友之时则德亦不可以常
 主不刚不柔而必有所谓刚克柔克以禦之此所以
 有三德之不同而其用之亦各有其时此范内翰之
 说也是犹持权衡者未尝不欲其平然而不能无低
 昂也抑其昂举其低然后不失其为平沈潜高明者
 是乃圣人善用天下之权也故刚克所以禦彊弗友
卷二十五 第 3b 页 WYG0055-0476d.png
 也一于刚胜柔则失之亢柔克所以御燮友也一于
 柔胜刚则失之懦亢则为过懦则为不及故虽刚克
 柔克可以济中德之不及苟其过不及而至于亢且
 懦则其违中道远矣是必将有所抑其过而引其不
 及以归于中道是以虽有刚克柔克而中道未尝失
 焉此圣人之善用权也故继以沈潜刚克高明柔克
 者盖所以抑其过而引其不及刚克以禦彊弗友然
 患其过而为亢也于是从而沈潜之盖抑其过而归
卷二十五 第 4a 页 WYG0055-0477a.png
 之于中也柔克以御燮友然患其不及而为懦也于
 是从而高明之盖引其不及而归之于中也如天地
 之造化虽本于阴阳中和之气然而不无寒暑之变
 盛寒之时阴之极矣而一阳生一阳生则春夏长育
 之渐也盛暑之时阳之极矣而一阴生一阴生则秋
 冬揫敛之渐也有春夏有秋冬然后可以成其化育
 不如是则有愆伏旱涝之灾圣人之治天下亦犹此
 也而先儒之论沈潜刚克高明柔克乃犹不然谓地
卷二十五 第 4b 页 WYG0055-0477b.png
 虽柔亦有刚能出金石天为刚德亦有柔克不干四
 时喻臣当执刚以正君君亦当执柔以纳臣此说迂
 回而难用而谓臣当执刚君当执柔殊失经旨盖经
 之言三德皆谓人君之德也必以刚属于臣柔属于
 君此则周汉之季世所以致危亡之祸也汉孔氏之
 为此说盖本于左传宁嬴之言耳此实胶柱之说故
 张晦之谓孔氏之于书研精覃思博考经籍采摭群
 言以立训传其失者皆采摭之误中庸曰博厚则高
卷二十五 第 5a 页 WYG0055-0477c.png
 明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故孔氏以高明为天左传文
 公五年宁嬴曰天为刚德犹不干时故孔氏以高明
 柔克为不干四时是则采摭之误据宁嬴之言实得
 箕子之意盖其从晋阳处父聘于卫及温还其妻问
 之嬴曰以刚商书曰沈潜刚克高明柔克夫子壹之
 其不没乎盖言处父之刚一于用之而不知所以沈
 潜之者故知其必没也其曰天为刚德犹不干时盖
 又所以敷衍其义非所以释洪范者也故孔氏乃引
卷二十五 第 5b 页 WYG0055-0477d.png
 以为證误矣惟杜元凯之说则得之谓沈潜犹滞溺
 也高明犹亢爽也言各当以刚柔胜己本性乃能成
 全其说优于孔氏远矣箕子既言三德之用各有其
 时又言沈潜高明以抑其过而引其不及而合于中
 道其所以论圣人宰制天下之权可谓尽之矣然圣
 人所以用其权者不在乎他而必在夫赏刑名器之
 间此实圣人之权势操于掌握以鼓舞天下而不可
 以假人者也故继之以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王
卷二十五 第 6a 页 WYG0055-0478a.png
 食言此三者实人主之利势所操以用夫三德者也
 惟辟作福言所以爵赏人者必出于人君之褒崇而
 不可假于臣下者也假于臣下则福之柄下移矣若
 齐之田氏是也惟辟作威者言所以刑戮人者必出
 于人君之所裁制而不可假于臣下者也假于臣下
 则威之柄下移矣若宋之子山是也惟辟玉食言惟
 君得备珍食此盖人主之名器所以尊崇万乘之势
 者亦不可以假于臣下也玉食则凡服食器用乘舆
卷二十五 第 6b 页 WYG0055-0478b.png
 服御之不可假人者皆在其中矣假于臣下则上下
 陵僭矣如季氏之八佾三家之雍彻是也此三者苟
 系于人君之所操持则威福在己名分谨严故有以
 操纵予夺以用此三德其或假于臣下则权势下移
 纪纲紊乱其何以操此三德以为皇极之用者哉故
 继之曰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至民用僭忒言此三
 者辟之所独专非臣下之所得而有也必以辟言者
 王肃曰辟君也不言王者关诸侯也诸侯于国得专
卷二十五 第 7a 页 WYG0055-0478c.png
 赏罚此说为尽盖诸侯有一国则亦有一国之权势
 也为人臣而窃其君之权势则君臣上下之分皆失
 其正而三德之用皆将废而不举此危亡祸乱之所
 生而国家不可一日而安也故以国而言之则凶盖
 君失其权势则国从而亡也以家言之则害盖臣而
 窃君之权势则亦非其利也如鲁之三家盗弄威福
 僭用名器而昭公卒见逐于季氏者是凶于而国也
 季氏卒亦见执于阳虎而三桓之子孙遂微者是害
卷二十五 第 7b 页 WYG0055-0478d.png
 于而家也君臣上下既失其正则群下化之亦将侧
 颇僻僭忒而犯分陵节无所不为此其为患与夫皇
 极之不建无以异矣善夫介甫之说曰皇极者君与
 臣民之所共由者也三德者君之所独任而臣民不
 得僭焉者也此实至当之论盖大中之道人之所同
 有为君者苟不能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而
 与斯民共之则人将淫朋比德而自弃于小人之域
 此国家之所以乱也威福名器人主之利势苟不能
卷二十五 第 8a 页 WYG0055-0479a.png
 执之于一已使臣下得而僭焉则庶民化之亦将侧
 颇僻僭忒矣此亦国家所由以乱也二者虽殊同归
 于乱惟圣人能以皇极经纶天下之大经而与斯民
 共之又以三德宰制天下之大权而总揽于己二者
 并行而不相悖则斯民必将相率而归于大中至正
 之域此尧舜禹汤文武之治所以巍巍煌煌历万世
 而不可企及也
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霁曰蒙曰驿
卷二十五 第 8b 页 WYG0055-0479b.png
曰克曰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立时人作卜筮
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
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
从是之谓大同身其康彊子孙其逢吉汝则从龟从筮
从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从龟从筮从汝则逆庶民逆
吉庶民从龟从筮从汝则逆卿士逆吉汝则从龟从筮
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龟筮共违于人用静
吉用作凶
卷二十五 第 9a 页 WYG0055-0479c.png
 圣人之治天下既以皇极经纶天下之大经又济以
 三德以宰制天下之大权经权两尽则是圣人之所
 以尽性践形者足以措之事业体用于是备矣故其
 至诚之所感召幽可格于天地鬼神明可信于卿士
 庶民欲有谋焉则其吉凶从违之际以之决嫌疑定
 犹豫其应也如响无有毫釐眇忽之差故彝伦之叙
 必有稽疑继于皇极三德之后者盖所以尽夫幽明
 之情者也经权既尽又能以稽疑尽夫幽明之情则
卷二十五 第 9b 页 WYG0055-0479d.png
 人君之能事毕矣然后天地之化育可得而赞矣七
 稽疑在九畴之序为七其畴曰稽疑自择建立卜筮
 人至用作凶此皆稽疑之事也择建立卜筮者孔氏
 曰龟曰卜蓍曰筮考正疑事当选择知卜筮人而建
 立之乃命卜筮者孔氏曰建立其人命以其职此说
 是也苏氏曰卜筮必命此人不使不立者占也此说
 亦是盖如周礼春官太卜掌三兆三易之法卜师掌
 开龟之四兆龟人掌六龟之属菙氏掌共燋契以待
卷二十五 第 10a 页 WYG0055-0480a.png
 事占人掌占龟皆是所择以建立其官而命以卜筮
 之职者也故春秋之时卜徒父史墨之类皆是逐国
 建立之官则命以卜筮非所建立之人则不得卜筮
 古之制也郑康成王子雍皆以建立为二言谓将考
 疑事选择可立者立为卜筮人其意以建字为可立
 之人立字为立之亦不必如此说既谓之择则固是
 择其可立者矣盖经文固多义同而重复言之者不
 必尽求其义如日严祇敬勤劳王家之类岂必字字
卷二十五 第 10b 页 WYG0055-0480b.png
 而为之说而王氏诸家又以为有所选用谓之择有
 所创立谓之建周官太卜所谓凡国大贞卜立君卜
 大封者所谓建也大祭祀国大迁大师所谓择也其
 说亦颇烦碎不如先儒之简易也曰雨曰霁曰蒙曰
 驿曰克曰贞曰悔此则卜筮之目也洪范所叙之目
 其体有三九畴以序言其始终先后各有定体而不
 可易故自一至于九列九畴之目而必加初次于其
 上以明其序之先后当如是也五行五事八政五纪
卷二十五 第 11a 页 WYG0055-0480c.png
 三德五福六极此则皆其每畴之名各有定数故于
 每畴之下必以一曰二曰言之者明其数之如此也
 然其先后之次不必以序言之故不加初次于其上
 至于稽疑庶徵所列卜筮休徵咎徵之目则非其畴
 之本数故但以曰言之而不加一二三四五于其上
 此其立言之体也卜者钻龟而卜必视其龟兆之形
 其形兆有霏霏如雨者谓之雨有如雨止舒豁者谓
 之霁蒙阴闇驿气络驿不连属克兆相交错筮者揲
卷二十五 第 11b 页 WYG0055-0480d.png
 蓍而筮之也必算其蓍筴所以遇之卦其始揲所成
 为下体是为内卦内卦为贞其再揲所成为上体谓
 之外卦外卦为悔所以内卦为贞外卦为悔者案春
 秋左传僖十五年秦伯伐晋卜徒父筮之其卦遇蛊
 蛊卦巽上艮下说卦云巽为风艮为山故其占曰蛊
 之贞风也其悔山也以是知内卦为贞外卦为悔也
 其所以谓之贞悔者唐孔氏曰贞正也言下体是其
 正郑康成云悔之言晦晦犹终也晦是月之终故以
卷二十五 第 12a 页 WYG0055-0481a.png
 为终言上体是其终也王氏曰贞者静而正故内卦
 曰贞悔者动而过故外卦曰悔动乎外岂皆有悔哉
 而以外卦为悔者悔生乎动故也以此二说观之则
 王氏之说为胜然未必是古人意如此也苏氏曰其
 谓之贞悔者古语如此莫知其训也此说深得古人
 多闻阙疑之义盖古人之所以命名者要之徒取此
 字以志此名不必尽求其义如必尽求其义则班孟
 坚于十二支十干十二律之名皆曲为之说其乖戾
卷二十五 第 12b 页 WYG0055-0481b.png
 者多矣凡七卜五占用二者此非本畴之名有此数
 故先列其目于上然后总其数于下谓凡此稽疑之
 法有七卜之占居其五雨霁蒙驿克也蓍之占居其
 二贞悔是也卜五占用二者王子雍云卜五者筮短
 龟长故卜多而筮少此说是也易之系曰以卜筮者
 尚其占则卜其占也下文言三人占则从二人是亦
 总卜筮而言之然以卜五对占用二则占为指筮而
 言盖可见矣衍忒之义说者不同汉孔氏无说疑有
卷二十五 第 13a 页 WYG0055-0481c.png
 脱漏郑康成以属于上文谓卜五占用为断句二衍
 忒为贞悔也断用从上句而以衍忒为指筮事王子
 雍则以为占用二者以贞悔占六爻衍忒者当推衍
 其爻义以极其意唐孔氏引此两家之说以谓当如
 王解而又谓其衍忒宜总谓卜筮皆当衍其义极其
 变非独筮衍而卜否也苏氏曰卦之不变者占卦而
 不占爻故用贞悔占其变者则止以所变之爻占之
 其说则近于王子雍刘执中以谓卜五占二者可以
卷二十五 第 13b 页 WYG0055-0481d.png
 推衍其义以知差忒然后凶祸得以预防悔吝得以
 先备其说则近于唐孔氏而王荆公之说则又谓衍
 者吉之谓也忒者凶之谓也吉言衍则凶之为耗可
 知也凶言忒则吉之为当可知也忒也当也言乎其
 位衍也耗也言乎其数夫物有吉凶以其位与数而
 已六五阳位矣其为九四所难者数不足故也九四
 得数矣其为六五所制者位不当故也数衍而位当
 者吉数耗而位忒者凶此天地之道阴阳之义其说
卷二十五 第 14a 页 WYG0055-0482a.png
 比之诸家最为详悉而范纯夫亦用此说以谓衍则
 有馀忒则不当卜筮衍则吉忒则凶凡阳道常饶其
 数奇故九为阳阴道常乏其数偶故六为阴以六对
 九为衍以九对六为耗阳君道阴臣位以偶居奇则
 尊制卑为当以阴居阳则下僭上为忒君子以之占
 其吉凶矣如宋伐郑晋赵鞅卜救郑遇水适火而占
 者曰利用伐姜不利于商盖盈水名也子水位也水
 数阳火数阴以水攻水则数耗而位不当矣故伐商
卷二十五 第 14b 页 WYG0055-0482b.png
 不利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以水制火则数衍而
 位当矣故伐姜则利卜之可以占用衍忒如此又如
 陈侯之用周史卜筮遇观之比而知其国昌即其卦
 以视之其爻九五而六四阳居阴而以九制六岂非
 位当而数衍乎晋献公筮嫁伯姬于秦遇归妹之睽
 而知其不吉即其卦以观之其爻六五而九四阴居
 阳位而以六制九岂非位忒而数耗乎筮之可以占
 用衍忒如此范氏此说盖本于王氏而增广之虽用
卷二十五 第 15a 页 WYG0055-0482c.png
 此说而又曰一云衍推也忒变也卜卦有疑则推其
 所变之卦此又近于先儒之说要之此二说虽皆可
 通然先儒以忒训变王氏以衍为吉忒为凶皆未免
 于为附会不如且从刘执中之说以谓推衍其义以
 知差忒为平直而不费辞也立时人作卜筮谓立是
 卜筮之人使为卜筮之事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谓
 卜筮俱立此三人也周官太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
 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
卷二十五 第 15b 页 WYG0055-0482d.png
 归藏三曰周易是卜筮俱有三法将以卜筮而并建
 三人使各以其法占之而视其吉凶多寡以为从违
 者也案仪礼士丧礼云凡卜日卜人先奠龟西垫上
 有席楚焞置于燋在龟东族长涖卜宗人立于门西
 占者三人在其南以是知古者将卜必立三人也刘
 执中云九畴者夏书也周未受命岂有三代占筮之
 人乎君也卿士也庶民也三人占之当从众矣此说
 非也古之论三兆三易不得以为夏商周也杜子春
卷二十五 第 16a 页 WYG0055-0483a.png
 曰玉兆帝颛顼之兆瓦兆帝尧之兆原兆周之兆连
 山伏羲之易归藏黄帝之易周易神农之易要之此
 三兆三易盖自有卜筮以来相传有三法故其所占
 必历三人不可改也君也卿也士庶民也虽下有谋
 及之文而又在卜筮之外此文正指卜筮而言以是
 为说固不可也故不如先儒为有所据自择建立卜
 筮人至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所以立卜筮之法也
 尽矣继之以汝则有大疑至谋及卜筮此则所谓稽
卷二十五 第 16b 页 WYG0055-0483b.png
 疑以尽夫幽明之情者也易曰天地设位圣人成能
 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圣人所以成能于天地之间者
 非独任一己之聪明智虑以任天下之事也其要在
 于人谋鬼谋无所不尽以通幽明之情而尽圣人之
 能事则天地之化育不难于赞矣汝则有大疑若周
 官所谓凡国大贞卜立君大封则皆国之大事而未
 决者必先谋之于乃心又谋之于卿士又谋之于庶
 人人情既尽又谋之于卜筮以尽鬼神之情者也汝
卷二十五 第 17a 页 WYG0055-0483c.png
 则从之是之谓大同此则人谋鬼谋无所不尽若舜
 之禅位于禹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依龟筮协
 从是也吕吉甫曰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心不同如
 其面焉其或从或违各任所见岂能令人之皆同哉
 灵而为人者犹不可令况物之愚乎今也龟筮与夫
 卿士庶民皆协于己而从焉则能合众异而为同此
 所以为大同也盖礼义人心之所同圣人举事若当
 于礼义则幽必神与之明必人与之此所以皆从而
卷二十五 第 17b 页 WYG0055-0483d.png
 无异焉若此者岂是人之所能哉天实使之也天之
 于君非徒使幽明协从而已必有吉祥善事保其终
 以及其子孙此身康彊而子孙逄吉也此说为尽盖
 圣人之所以通夫幽明之情者其本于至诚之一德
 则其福禄之来至于干禄百福子孙千亿穆穆皇皇
 宜君宜王此必至之理也如周成王定鼎于郏鄏卜
 世三十卜年七百后世享年之久卒知所卜之期盖
 其幽明之情既尽则其受命也如响非自外来也如
卷二十五 第 18a 页 WYG0055-0484a.png
 鲁之南蒯将叛筮之遇坤之比曰黄裳元吉以为大
 吉示子服惠伯惠伯曰忠信之事则可不然必败外
 内倡和为忠率事以信为共供养三德为善非此三
 者弗当又曰参成可筮犹有阙也筮虽吉未也盖卜
 筮者天之所示也必人事尽然后可以求之天命天
 命人事无异致故也故洪范之为书必先于皇极建
 三德乂然后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以尽人
 谋而断之以卜筮故其龟筮协从而大同身其康彊
卷二十五 第 18b 页 WYG0055-0484b.png
 子孙其逢吉诚以人事既尽然后天命可得而保也
 苟惟人事之不恤而惟卜筮之是从以决大疑则如
 南蒯之占虽得文王之兆犹无益也是以稽疑之占
 虽以人谋鬼谋无所不协为至然必在于皇极三德
 之后不可骤而语也汝则从至用作凶此圣人之用
 稽疑虽以人谋鬼谋无不协为至然而所以酬酢天
 下之万务泛应曲当纷至沓来安能必其皆从而无
 违哉故有从违之不同则其要在于至诚渊通默契
卷二十五 第 19a 页 WYG0055-0484c.png
 于天地鬼神之德而惟卜筮之是决以定天下之事
 业以断天下之疑故虽或从或违而在我者无所不
 获其吉也汝则从至卿士逆吉盖人谋虽有不协然
 考之龟筮则皆有从之吉以是而举事虽未若大同
 之吉然其为神明之所辅相不失其为吉也汝则从
 至作外凶此则人谋有不协而卜筮有从违之不同
 者则不可以举事于外兴大众动大役也然其龟从
 则其作内事若祭祀冠昏之类也不失其为吉也龟
卷二十五 第 19b 页 WYG0055-0484d.png
 筮共违于人用静吉用作凶此则卜筮皆违是天地
 鬼神之意不意其有所举动也审矣虽内事亦不可
 以有作也故惟安以守常则吉动而有作则凶凡此
 数端皆圣人尽乎幽明之情以酬酢天下之势欲审
 于消息盈虚之数自求多福以远于悔吝之咎故虽
 人谋鬼谋或从或违皆不失其吉也其所以致吉之
 道或作或止或动或静惟以取信于卜筮岂圣人为
 是明鬼尚怪求之于茫昧之中哉盖其正心诚意以
卷二十五 第 20a 页 WYG0055-0485a.png
 脩其身既尽于此则夫天人之际应之者如影响盖
 有不期然而然者故疑而筮之则弗非也日而行事
 则必践之以败龟腐草而断天下之疑而吾无所惑
 者焉所可信者在吾心之至诚耳如其不然则是巫
 觋之一技耳何足尚哉
八庶徵曰雨曰旸曰燠曰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
其叙庶草蕃庑一极备凶一极无凶曰休徵曰肃时雨
若曰乂时旸若曰哲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
卷二十五 第 20b 页 WYG0055-0485b.png
曰咎徵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
寒若曰蒙恒风若
 中庸曰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
 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
 天地参矣洪范之书箕子为武王陈治天下之大法
 其本自于天下之至诚以尽其性而其极至于赞天
 地之化育以与天地参盖天地与人一气耳作于此
卷二十五 第 21a 页 WYG0055-0485c.png
 必有验于彼天地造化之密移虽运于无声无臭之
 际而原其得失休咎之应则实系于人君心术之间
 其应如响之于声影之于形盖自然而然者故此篇
 论人君所以尽夫天命之性者必其貌言视听思之
 用见于肃乂哲谋圣然后可以践形以为赞化育之
 本由此举而措之施于有政至于五纪协皇极建三
 德乂稽疑明夫人君所以推其五事之成德以治天
 下国家者可谓曲尽其道矣然犹以为未也则又以
卷二十五 第 21b 页 WYG0055-0485d.png
 夫天地阴阳之运见于雨旸燠寒之序与夫岁月日
 时之垂象者以验夫已之休咎行有不得者皆反求
 诸己随其所感而省躬脩德焉如此则赞天地之化
 育以与参者于是为至故次八曰庶徵之验也盖至
 是而后可以验其休咎以知其得失也其曰庶徵者
 以其所验者众既候于雨旸燠寒风之气又以省夫
 岁月日时之垂象无所不验难以数举也念用者反
 求诸己之谓也刘执中曰天地之于物也能生之而
卷二十五 第 22a 页 WYG0055-0486a.png
 莫能终而遂其性也能终而遂其性者圣人也天地
 之于人也能生之而莫能化而一于善也能化而一
 于善者圣人也非圣人则不能成天地造化之功非
 天地则不能成圣人皇极之治其道相参矣其能相
 须矣其力相敌矣故曰三才也此说为善盖欲知圣
 人所以成位于天地之间而为三才者必此焉观之
 苟非上下与天地同流其何以为圣人之治哉八庶
 徵者在九畴之序为八其畴曰庶徵自曰雨至则以
卷二十五 第 22b 页 WYG0055-0486b.png
 风雨皆念用庶徵之事也曰雨至曰风者阴阳之气
 运于天地之间往来相荡屈伸相感有此五者之变
 雨与晹对寒与燠对风行于四者之间皆天地之所
 以化育万物者也曰时者先儒以谓五者各以其时
 诸儒多从此说然有可疑者箕子之陈庶徵列雨晹
 燠寒风于上而言五者来备各以其序一极备凶一
 极无凶于下又为之申言休咎之徵不当于其中间
 又赘以曰时二字与五者并列而为六也蔡元度曰
卷二十五 第 23a 页 WYG0055-0486c.png
 时者岁月日之时也此说为优盖谓之庶徵则以其
 验之者不一而足也雨晹燠寒风者验之于阴阳之
 气也岁月日时者验之于阴阳之象也验其气于冥
 冥之中验其象于昭昭之际然后天地之化育无所
 逃于鉴察之内而裁成辅相之功可得而成也故自
 五者来备而下所以申言曰雨曰晹曰燠曰寒曰风
 之义也曰王省惟岁而下所以申言曰时之义也五
 者来备各以其序庶草蕃庑言雨晹燠寒风之五者
卷二十五 第 23b 页 WYG0055-0486d.png
 各以时至无过无不及各得其多寡先后之序则万
 物皆遂其性虽庶草亦且蕃庑也万物皆遂其性而
 特言庶草蕃庑者王氏曰庶草者物之尤微而莫养
 又不知自养也而犹蕃庑则万物得其养皆可知也
 此说为善一极备凶一极无凶者此五者之气苟不
 得其序而为过不及焉皆凶之道也王氏曰雨极备
 则为常雨晹极备则为常晹风极备则为常风燠极
 无则为常寒寒极无则为常燠此饥馑疫疠之所由
卷二十五 第 24a 页 WYG0055-0487a.png
 作也故曰凶此说亦善盖年榖之丰凶国用之虚实
 民力之纾急国势之安危必自夫五者之中节与不
 中节此五者中节而无过不及则是五福之徵此五
 者不中节而有己甚则是六极之徵此诚人主之所
 当念也然人君所以念此者亦岂可以它求哉惟求
 之于吾身而已矣盖天地与人一气耳作于此者必
 有验于彼人为天地之心吾身之所以貌言视听思
 作用于酬酢万变之间者皆天地之运动也其有得
卷二十五 第 24b 页 WYG0055-0487b.png
 天而天地之气应者其体自尔非由外而至也故雨
 晹燠寒风之来备而各以其序非此五者自能顺序
 也是人君之休徵也其至于一极备凶一极无凶亦
 非其自尔也是人君之咎徵也休咎在此而其验在
 彼人君之所念惟在于此故此畴既言此五者之徵
 有吉有凶而遂言其所以致之者并与夫休咎之徵
 以见五事之有得有失其验如此也曰休徵者五事
 皆得积而为休曰肃乂哲谋圣者其休之致时雨至
卷二十五 第 25a 页 WYG0055-0487c.png
 时风休之徵也气之相感召各以其类云从龙风从
 虎阳燧取火于日方诸取水于月自然而然非由或
 使也人为之五事与阴阳之五气实相须而行君之
 貌恭而至于作肃则恭之德成矣故时雨顺之君之
 言从而至于作乂则从之德成矣故时晹顺之君之
 视明而至于作哲则明之德成矣故时燠顺之君之
 听聪而至于作谋则听之德成矣故时寒顺之君之
 思睿而至于作圣则思之德成矣故时风顺之肃之
卷二十五 第 25b 页 WYG0055-0487d.png
 于雨乂之于旸哲之于燠谋之于寒圣之于风各以
 其类相感召者也人君之所以赞天地之化育至于
 皇极建三德乂稽疑明则夫阴阳二气见于雨晹燠
 寒风者各以其时所著见者无非休徵也然圣人虽
 有召和致祥之道可以取必于阴阳之不乖者而其
 所以警戒脩省之心则不可忘也故治不忘乱安不
 忘危推之于阴阳之气则和不忘乖祥不忘异是以
 其所念者不独休徵而又有咎徵焉阴阳之气一失
卷二十五 第 26a 页 WYG0055-0488a.png
 其和则反身自省曰是吾之咎也故蚤夜以思去其
 所以咎而反之于休则其徵莫不各以其序矣故五
 者之咎虽圣人之所必无而其徵则不可不以之省
 也咎徵者反于休者也貌之不恭其甚则为狂狂者
 肃之反也故常雨顺之言之不从其甚则为僭僭者
 乂之反也故常旸顺之视之不明其甚则为豫豫者
 哲之反也故常燠顺之听之不聪其甚则为急急者
 谋之反也故常寒顺之思之不睿其甚则为蒙蒙者
卷二十五 第 26b 页 WYG0055-0488b.png
 圣之反也故常风顺之狂僭豫急蒙其于常雨常旸
 之类亦各以其类相感召者也王氏曰降而万物悦
 者肃也故若时雨然外而万物理者乂也故若时晹
 然哲者阳也故若时燠然谋者阴也故若时寒然其
 思心无所不通以济四者之善者圣也故若时风然
 狂则荡故常雨若僭则亢故常旸若豫则解缓故常
 燠若急则缩栗故常寒若冥其思心无所不入以济
 四者之恶者蒙也故常风若此其论五事之与五气
卷二十五 第 27a 页 WYG0055-0488c.png
 各有其类则诚有此理但以若训似而谓君子之于
 人也固当思其贤而以其不肖者为戒况天者固人
 君之所当取象也则质诸彼以验此固其宜也此则
 殊失庶徵本畴之义夫谓之庶徵者谓人君以一己
 之得失验之于天苟以若为似谓雨旸燠寒风皆人
 君所取象以正五事则是箕子设此一畴但为五事
 笺注耳其何以为庶徵乎某窃以谓五事之与五气
 各以类相感当从王氏之说而若字则当从先儒训
卷二十五 第 27b 页 WYG0055-0488d.png
 顺盖事之得失动于此则气顺于彼乐记曰凡奸声
 感人而逆气应之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此若字当
 与乐记应字同义此其所以为徵也五事之与五气
 虽各以其类应然圣人之脩五事以为参天地赞化
 育之本者又岂务为表襮之饰以彊之于其外哉其
 肃乂哲谋圣盖根于天命之性出于所固有之物则
 其充实辉光之𤼵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
 体不言而喻此其所以通乎神明光于四海所过者
卷二十五 第 28a 页 WYG0055-0489a.png
 化所存者神而上下与天地同流也非天下之至诚
 固不足以与此汉儒不知夫圣人所以念用庶徵者
 必有其本徒见洪范之书有肃时雨若乂时晹若之
 类则谓貌言视听思果足以致五气之顺序故其为
 说则以谓貌之不恭是谓不肃厥咎狂厥罚常雨时
 则有服妖龟孽鸡祸下体生上之痾青眚青祥言之
 不从是谓不乂厥咎僭厥罚常旸时则有巨妖介虫
 之孽犬祸口舌之痾白眚青祥以至视也听也思也
卷二十五 第 28b 页 WYG0055-0489b.png
 皆然且以春秋及汉之时灾异之变附会而为之说
 其大意则以谓人君欲戒谨恐惧以荅天变惟自省
 于五事以类求天意而已故雨不时则脩貌旸不时
 则脩言燠不时则脩视寒不时则脩听风不时则脩
 思随其阴阳之变而思所以应之其说苛细薄浇尤
 为穿凿甚矣汉儒不揣其本而徒齐其末也夫应天
 以实不以文所谓实者何至诚之谓所谓文者不必
 牺牲玉帛凡有所修饰于外者皆文也今言灾异之
卷二十五 第 29a 页 WYG0055-0489c.png
 应不言于至诚而徒谓修五事以应天为可以达上
 穹之意此则肤浅之论其末流遂至于矫诬上天而
 为王莽之所为海内涂炭历数千年而不能定此盖
 应天不以实之弊也故张晦之廷评深辟其非以谓
 仲尼没微言绝学者殊涂异轨各骋智辩历春秋逮
 战国秦汉之世天地日月星辰多灾变而兴妖是故
 学洪范及春秋者以言灾异多为能班固述五行志
 何休注公羊春秋凡灾异之起又以时事配之多非
卷二十五 第 29b 页 WYG0055-0489d.png
 其义皆失圣人之意夫洪范九畴其始也言五行之
 常性其中也言政教之常道其末也言五福六极之
 常理学者宜先通政教之得失则五福六极各知其
 所自矣知五福六极之所自则五行之变动自可推
 其类而察焉政教者本也灾异者末也学本而不学
 末斯可矣学末而不学本不可也此说可谓尽之矣
 而刘执中又因其说而申之曰一德正于中则五事
 治之于外一气正于中则五气顺之于时以形而言
卷二十五 第 30a 页 WYG0055-0490a.png
 之则各宜类举圣人观之所以念己政之得失也以
 德而召则不可以形拘圣人行之所以应天道以渊
 默也汉儒于雨不时若则弃德而修貌旸不时若则
 舍心而求言其失不已远乎其惑不已甚乎此圣人
 所以正皇极于五事之先调元气于日时之始者为
 得其本也则念其政教之得失不可以外于形矣求
 其应之本原不可以失乎德矣此说尤为详明
曰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岁月日时无易百榖
卷二十五 第 30b 页 WYG0055-0490b.png
用成乂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日月岁时既易百榖
用不成乂用昏不明俊民用微家用不宁庶民惟星星
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月之从星则
以风雨
 自王省以下盖所以申讲上文曰时之义据此畴名
 曰庶徵者谓其所徵者不一而足也自五行至于稽
 疑其得失之应皆验于此不独为一五事之畴而设
 也苏氏徒见上文论五事与五气相应其义已备遂
卷二十五 第 31a 页 WYG0055-0490c.png
 以此论岁月日星为五纪之文简编脱误于此其文
 当在五曰历数之后某尝谓苏氏解经失于易多欲
 改易经文以就己意若此之类是也夫九畴虽别而
 为九其实更相经纬以𤼵明治天下之大法今以其
 有岁月日星遂以为当属于五纪之下则是上文肃
 时雨若有肃乂哲谋圣之文亦当属于五事之下皇
 极敛时五福亦当属于五福之下如此则九畴不相
 为用涣然而离矣此岂箕子之本意哉古人所以多
卷二十五 第 31b 页 WYG0055-0490d.png
 闻阙疑慎言其馀者盖有疑则宁阙之以俟知者而
 不敢以己意增损之苏氏失之矣苏氏之所以为此
 论诸儒之论此者其意与上文不相贯既不相贯说
 之不通故欲更改迁就以成其说耳盖诸儒之论此
 皆以谓王者所省职大而略如岁之总日月卿士师
 尹之职小而详如日月运行以成岁王与卿士师尹
 各得其职则百榖用成乂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
 王
与卿士师尹各失其职则百榖用不成乂用昏不
卷二十五 第 32a 页 WYG0055-0491a.png
 明俊民用微家用不宁其说如此则是君臣之间取
 象于岁月日时之繁简以为图治之道与上文休咎
 之徵全为隔异其文既已隔异则是可以归之于五
 纪之下矣王氏虽不以属于五纪之下而其说亦自
 有迁就于其间盖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既
 以为自王至于师尹犹岁月日三者之相系属则是
 以惟训如矣既以惟训如而必欲其说与上文相贯
 故亦以肃时雨若乂时晹若之类若字亦皆训如其
卷二十五 第 32b 页 WYG0055-0491b.png
 意盖以谓凡此之类皆圣人所以取宪于天道夫圣
 人所以取宪于天道固有此理如说命曰明王奉若
 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不惟逸
 豫惟以乱民此则明王设官分职尊卑小大各有详
 略之意也学者不求古人著书立言之本意者不可
 以一槩而为说夫圣人取宪于天设官分职诚有详
 略然箕子之名此畴谓之庶徵徵者以人占天之谓
 也今若以象为说则其畴属于稽疑之下福极之上
卷二十五 第 33a 页 WYG0055-0491c.png
 果何义哉蔡元度虽以曰时为岁月日时之时而其
 大意则祖述王氏故其说曰雨旸燠寒风者先王则
 参之以修身之理岁月日之时先王则参之以治人
 之分此说皆委曲迂回失其本旨惟曾子固之说为
 深得之其说曰此章之所言者皆念用庶徵也休咎
 之徵各象其事者也与王共其事者卿士也师尹也
 则庶徵之来王与卿士师尹之所当省其所以致之
 者所谓念用庶徵也王计一岁之徵而省之卿士计
卷二十五 第 33b 页 WYG0055-0491d.png
 一月之徵而省之师尹计一日之徵而省之所省多
 者其任责重所省少者其任责轻其所处之分然也
 王与卿士师尹所省岁月日三者之时无易言各顺
 其性则百榖用成乂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王
 卿士师尹之所省岁月日三者之时既易言各违其
 性则百榖用不成乂用昏不明俊民用微家用不宁
 也此说为善夫上文所言者雨旸燠寒风之气应于
 五事之得失其气类之所感召实有不期然而然者
卷二十五 第 34a 页 WYG0055-0492a.png
 既以是为人君之所用念而其念也又必以岁月日
 之时为言者盖雨旸燠寒风者阴阳之气也岁月日
 之时者阴阳之象也气之盈缩进退虽密移于无形
 之间而其疾徐得失必兆于其岁月日之时者是雨
 旸燠寒风之徵也岁月日之时各循其常度无所变
 易则年榖丰登纪纲修举贤才汇进祖考安彊至于
 此然后知五行五事八政五纪皇极三德稽疑各有
 成绩而五福之徵已见于天下矣此其能祈天永命
卷二十五 第 34b 页 WYG0055-0492b.png
 也岁月日之时失其常度而至于陵历斗食有馀不
 足则水旱相仍纪纲揉乱贤才摈弃患难日臻此则
 知自五行至于稽疑皆失其序而六极之徵见于天
 下矣此危亡祸福之所自生也盖五福六极者安危
 治乱之徵也雨旸燠寒风之时与不时者五福六极
 之徵也岁月日时之易不易又雨晹燠寒风之徵也
 即其徵以察己之得失此所以为庶徵也故于上文
 具列庶徵之目必以曰时与五气并列而为六者盖
卷二十五 第 35a 页 WYG0055-0492c.png
 不惟验之于其气而又验其时以考阴阳之垂象也
 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则有冬有
 夏月之从星则以风雨先儒之说异同皆非其旨惟
 汉班固天文志说为善其说以谓日有中道月有九
 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北至东井去北极近南至
 牵牛去北极远东至角西至娄去极中夏至至于东
 井北近极故晷短冬至至于牵牛北远极故晷长春
 秋分日至娄角去极中而晷中此日去极远近之差
卷二十五 第 35b 页 WYG0055-0492d.png
 晷景长短之制也阳用事则日进而北昼进而长阳
 胜故为温暑阴用事则日退而南昼退而短阴胜故
 为凉寒故日进为暑退为寒若日之南北失节晷过
 而长为常寒退而短为常燠月有九行者黑道二出
 黄道北赤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出黄道西青道二
 出黄道东立春春分月东从青道立秋秋分西从白
 道立冬冬至北从黑道立夏夏至南从赤道若月失
 节度而妄行出阳道则旱风出阴道则阴雨箕星为
卷二十五 第 36a 页 WYG0055-0493a.png
 风东北之星也月去中道移而东北入箕则多风西
 方为雨雨少阴之位也月失中道移而西入毕则多
 雨言失中道而东西也班固此言皆诸儒议论之所
 未至可为證于此盖所谓以阴阳之垂象而验夫雨
 晹燠寒风之时与不时也庶民惟星者谓王及卿士
 师尹皆休咎之所出故各有所省以知己之得失至
 于庶民则其所省者不在于岁月日时之躔度惟以
 日月所丽之星者以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行
卷二十五 第 36b 页 WYG0055-0493b.png
 则有冬有夏月之从星则以风雨故也星有好风星
 有好雨者即孟坚所谓月去中道移而为东北入箕
 则多风移而西入毕则多雨盖以其失中道东西故
 也唐孔氏于此而引诗月离于毕俾滂沱矣为證而
 至于经箕多风则以为传记无其事夫汉书天文志
 孟坚载之既如彼其详矣唐孔氏岂未之见欤故当
 略去诸儒臆度之言而以孟坚之说为据孟坚之意
 盖以谓日月之丽于天所历有常度所行有常道则
卷二十五 第 37a 页 WYG0055-0493c.png
 雨晹燠寒风各以时至无有失节故能使万物莫不
 茂遂年榖时熟如或所历之度有过有不及而为南
 北之盈缩则寒燠之气必有衍所行之道或彼或此
 而为东西之附丽则风雨之气必有过差矣月之迟
 速以晦朔决之日冬则南夏则北冬至于牵牛夏至
 于东井月五星皆随之故有冬有夏并月日而言之
 也日亦有从星之时而不言者郑康成云日之从星
 不可见故也惟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月之从星则
卷二十五 第 37b 页 WYG0055-0493d.png
 以风雨故将验于雨旸燠寒风之气必观于岁月日
 时之易与不易日月之行南北不差其度南北不失
 其道是无易也此时雨时旸时燠时寒时风之所由
 至也其或差其度必失其道东西南北违其常理是
 既易也此常雨常旸常燠常寒常风之所由至也是
 以五纪庶徵之畴相为先后相与终始协之于历数
 未定之前验之于历数既定之后尧舜之时所以尤
 重于历数璿玑之事者诚以为赞犬地之化育修之
卷二十五 第 38a 页 WYG0055-0494a.png
 于此而验之于彼者惟在于是故也自汉以来星历
 之职寖轻凡阴阳六子之运一切指为工技之习而
 莫之省言日月星辰者惑于浑天盖天宣夜而不得
 其统论雨旸燠寒风者拘于貌言视听思而不达其
 原天人异用本末舛错此尧舜禹汤文武之治效所
 以不复见于后世也
九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
终命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
卷二十五 第 38b 页 WYG0055-0494b.png
六曰弱
 人君既以庶徵之动于气垂于象者省夫已政之休
 咎当知夫政之休咎而民之福极系焉唐李泌曰天
 命他人皆可以言之惟君相不可以言盖君相所以
 造命也若言命则礼乐刑政皆无所用矣人君之治
 天下所以设为礼乐刑政而不可阙一者以其民命
 之所系故也民命虽禀于天而君实制之故天命谓
 之命而君之教令亦谓之命天命出于自然而信万
卷二十五 第 39a 页 WYG0055-0494c.png
 物之耳目至于君之造命则有向劝于其间是以自
 五行至于庶徵各得其序则斯民归于五福矣天之
 所畀而实自于造命者向而与之也自五行至于庶
 徵各失其序则斯民陷于六极矣将欲使斯民不陷
 于六极则亦自于造命者威而避之也使民享五福
 之庆而不知有六极此实治道之大成极功也故九
 畴以是终焉在九畴之序为九其畴一而有二名曰
 五福曰六极一曰寿至于五曰考终命此五福之目
卷二十五 第 39b 页 WYG0055-0494d.png
 也一曰凶短折至于六曰弱此六极之目也寿先儒
 以谓百二十年盖不必如此要之寿者止是终其天
 命而不中道夭也富先儒以谓财业之备亦不必然
 足于衣食是富也康宁者孙元忠以谓形康而心宁
 是也攸好德所好者德也考终命吕吉甫曰考所谓
 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者也曾子有疾启手足
 而曰吾知免夫小子此考终命者也考成也成其终
 则无亏矣或以终其天年为考终误矣此说是也若
卷二十五 第 40a 页 WYG0055-0495a.png
 以终其天命而为考终命则与寿何异哉此五者皆
 人情之所大欲也王者安天下本于人情故其五事
 敬八政用五纪协皇极建三德又稽疑明则休徵至
 而五福被于民张晦之曰民舒泰则各尽其寿乐业
 则各得其富无疾忧所以康宁知礼逊所以攸好德
 不死于征战不陷于刑戮所以考终命此说是也盖
 此所论五福非谓一人之身也统天下之人而言之
 也举天下之人而皆受福之报则国家有无穷之休
卷二十五 第 40b 页 WYG0055-0495b.png
 矣六极者五福之反也若天下皆受五福则不可不
 以六极为鉴戒兢兢业业惟恐斯民之一失其所也
 凶短折者非正命而死也若颜子之死则非谓凶短
 折盖尽其道而死也疾者疾疠之类忧者不得乐其
 生贫者困于财恶先儒以谓丑陋弱先儒以谓尪劣
 晦之曰人有丑陋而好德尪劣而立事岂可以为极
 乎恶者凶恶之谓弱者懦弱之谓人情恶则凶无所
 不至弱则懦而无立故此二者皆灭德之道也此说
卷二十五 第 41a 页 WYG0055-0495c.png
 是也王氏曰恶者小人之刚也弱者小人之柔也此
 说亦当盖苟非好德则为恶与弱矣六极虽五福之
 反然福有五而极有六者张晦之曰其义相反不必
 数之相敌五福曰寿曰考终命六极曰凶短折此一
 极而反二福也五福曰富六极曰贫此一极而反一
 福也五福曰康宁六极曰疾曰忧五福曰攸好德六
 极曰恶曰弱此二极而反一福也盖亦各尽其意而
 已矣汉儒必以六极配五福故于福之一极无所丽
卷二十五 第 41b 页 WYG0055-0495d.png
 而附会之说生焉殆所谓盖有不知而作之也此六
 极者此凶短之穷极人君之所甚恶也人君苟不能
 本于人情以安天下则夫人情所甚恶者反及于民
 张晦之曰民死于征战而陷于刑戮所以凶短折阴
 阳不调所以疾多失其所而忧食货人之重敛繁所
 以贫礼义废政教失所以恶而弱也盖此所论六极
 亦是统天下之人而言之也人君不能以五福锡民
 则举天下之人皆陷于六极而危败祸乱将至于沦
卷二十五 第 42a 页 WYG0055-0496a.png
 胥而不可救岂可不戒谨恐惧而威用之哉董仲舒
 曰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桀纣行暴而民鄙夭夫仁寿
 鄙夭虽若制之于天非人力所能为也然尧舜之世
 则民仁寿非其生而皆仁寿也尧舜之治天下彝伦
 攸叙休徵时至则不期于仁寿而自仁寿也桀纣之
 世则民鄙夭非其生而皆鄙夭也桀纣之治天下彝
 伦攸斁咎徵相仍则不期于鄙夭而自鄙夭也故仁
 寿鄙夭虽本于天而君实制其命故易之论天地曰
卷二十五 第 42b 页 WYG0055-0496b.png
 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言天地之于物仁寿鄙夭
 任其自尔无所容心至于圣人则有忧患于其间故
 能裁成辅相以立生民之命向用五福威用六极此
 盖圣人之忧患也凡此九畴皆治天下本末之序也
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作分器
 
 
 尚书全解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