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第 1a 页 WYG0055-010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全解卷六
宋 林之奇 撰
益稷 虞书
伏生之书以舜典合于尧典益稷合于皋陶谟至孔
安国案壁中科斗书始釐而为二观舜典慎徽五典
而下正与尧典帝曰钦哉之文相接益稷帝曰来禹
汝亦昌言而下实与皋陶谟思日赞赞襄哉之文相
尚书全解卷六
宋 林之奇 撰
益稷 虞书
伏生之书以舜典合于尧典益稷合于皋陶谟至孔
安国案壁中科斗书始釐而为二观舜典慎徽五典
而下正与尧典帝曰钦哉之文相接益稷帝曰来禹
汝亦昌言而下实与皋陶谟思日赞赞襄哉之文相
卷六 第 1b 页 WYG0055-0106b.png
接则伏生之书合而为一者是也而孔氏必釐而为
二者盖古者简册以竹为之编次而成书所编之简
不可以多也故文之多者一篇之所不能容则釐而
为二虽釐而为二苟文势相接亦不害其为一也既
已釐之则必为之篇名以别之于是有尧典舜典大
禹谟皋陶谟益稷之目此但为简册之便耳非有义
于其间也书序既有此二篇之目而孔壁之中旧文
虽为一简孔氏安得不釐而为二哉以是知伏生之
二者盖古者简册以竹为之编次而成书所编之简
不可以多也故文之多者一篇之所不能容则釐而
为二虽釐而为二苟文势相接亦不害其为一也既
已釐之则必为之篇名以别之于是有尧典舜典大
禹谟皋陶谟益稷之目此但为简册之便耳非有义
于其间也书序既有此二篇之目而孔壁之中旧文
虽为一简孔氏安得不釐而为二哉以是知伏生之
卷六 第 2a 页 WYG0055-0107a.png
合之也由是理而推之也孔氏之釐正也因其简册
之旧也故简册之当从孔氏而以二篇之文相属而
读之则当以伏生为正篇名益稷者盖以篇首有暨
益稷之文故借此二字以名其简册犹论语有颜渊
微子孟子有公孙丑万章等名篇也而唐孔氏则谓
二人佐禹治水有功因以此二人名篇既美大禹亦
所以彰此二人之功此则过论也
益稷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子思日
之旧也故简册之当从孔氏而以二篇之文相属而
读之则当以伏生为正篇名益稷者盖以篇首有暨
益稷之文故借此二字以名其简册犹论语有颜渊
微子孟子有公孙丑万章等名篇也而唐孔氏则谓
二人佐禹治水有功因以此二人名篇既美大禹亦
所以彰此二人之功此则过论也
益稷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子思日
卷六 第 2b 页 WYG0055-0107b.png
孜孜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
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刋木暨益奏庶鲜食
此文与皋陶陈谟同为一时之事其文当与上赞赞
襄哉相属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益皋陶既已陈谟于
帝于是呼禹使汝陈其盛德之言禹拜曰都帝予何
言予思日孜孜禹既承命于是拜而叹美以谓皋陶
之谟既已尽善矣予复何言哉惟思日夜孜孜奉臣
职而已皋陶曰吁叹辞也皋陶于是叹而问禹以予
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刋木暨益奏庶鲜食
此文与皋陶陈谟同为一时之事其文当与上赞赞
襄哉相属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益皋陶既已陈谟于
帝于是呼禹使汝陈其盛德之言禹拜曰都帝予何
言予思日孜孜禹既承命于是拜而叹美以谓皋陶
之谟既已尽善矣予复何言哉惟思日夜孜孜奉臣
职而已皋陶曰吁叹辞也皋陶于是叹而问禹以予
卷六 第 3a 页 WYG0055-0107c.png
思日孜孜之事为如何也杨子云曰禹以功皋陶以
谟当舜之时禹皋陶之事君各以其能自致其上皋
陶陈谟而不敢自许其功禹成其功而不敢自许其
谟故帝虽命禹以陈其盛德之言而禹乃谦逊不敢
即承命而遂言之也其意盖以谓皋陶之谟既已如
此而我惟日夜孜孜犹且不逮其何以有加于皋陶
故皋陶问其何如而禹但以孜孜奉臣职见于己试
之效者以荅之也周希圣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
谟当舜之时禹皋陶之事君各以其能自致其上皋
陶陈谟而不敢自许其功禹成其功而不敢自许其
谟故帝虽命禹以陈其盛德之言而禹乃谦逊不敢
即承命而遂言之也其意盖以谓皋陶之谟既已如
此而我惟日夜孜孜犹且不逮其何以有加于皋陶
故皋陶问其何如而禹但以孜孜奉臣职见于己试
之效者以荅之也周希圣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
卷六 第 3b 页 WYG0055-0107d.png
而行事谓之士大夫禹之谦逊以谓坐而论道者必
皋陶而已特作而行之而已此说是也自此至烝民
乃粒万邦作乂此实禹治水本末先后之序也洪水
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于是天下之民皆昏垫溺困于
水灾也四载说者不同孔氏曰水乘舟陆乘车泥乘
輴山乘樏而史记及尸子慎子汉书沟洫志与此所
载大同而小异水乘舟陆乘车诸说皆同泥乘輴史
记作橇尸子作蕝慎子及沟洫志作毳山乘樏史记
皋陶而已特作而行之而已此说是也自此至烝民
乃粒万邦作乂此实禹治水本末先后之序也洪水
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于是天下之民皆昏垫溺困于
水灾也四载说者不同孔氏曰水乘舟陆乘车泥乘
輴山乘樏而史记及尸子慎子汉书沟洫志与此所
载大同而小异水乘舟陆乘车诸说皆同泥乘輴史
记作橇尸子作蕝慎子及沟洫志作毳山乘樏史记
卷六 第 4a 页 WYG0055-0108a.png
作檋沟洫志作梮然而名虽不同其实一也輴与橇
蕝毳一物也樏与檋梮一物也輴以版为之其状如
箕用以擿行泥上樏以铁为之其形似锥长半寸施
之履下以上山不蹉跌也此数物者盖治洪水之时
以此乘之以为跋履山川践行险阻之具也虽其制
度不同不详见于经然自汉以来其说如此必有所
传闻也或者以谓鲧九载绩用弗成兖州之功十有
三载乃同则以为禹治水实四年而成功故谓之四
蕝毳一物也樏与檋梮一物也輴以版为之其状如
箕用以擿行泥上樏以铁为之其形似锥长半寸施
之履下以上山不蹉跌也此数物者盖治洪水之时
以此乘之以为跋履山川践行险阻之具也虽其制
度不同不详见于经然自汉以来其说如此必有所
传闻也或者以谓鲧九载绩用弗成兖州之功十有
三载乃同则以为禹治水实四年而成功故谓之四
卷六 第 4b 页 WYG0055-0108b.png
载世多喜此说盖其文致附会亦似有可信者然而
四载指治水而言谓之四载可也何以谓之乘四载
乎又其年数反覆龃龉而不合苏氏论之详矣随山
刋木者盖禹之治水自通障蔽始于禹贡之书先言
禹敷土随山刋木后言奠高山大川孟子曰当尧之
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汎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
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
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
四载指治水而言谓之四载可也何以谓之乘四载
乎又其年数反覆龃龉而不合苏氏论之详矣随山
刋木者盖禹之治水自通障蔽始于禹贡之书先言
禹敷土随山刋木后言奠高山大川孟子曰当尧之
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汎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
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
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
卷六 第 5a 页 WYG0055-0108c.png
而焚之禽兽逃匿盖禹治水之初必先烈山泽驱禽
兽以通障塞障塞既通然后土功可得而施之暨益
奏庶鲜食益是佐禹治水禹当夫水土未平民未粒
食于是暨益教民以食鱼鳖鸟兽之肉而充饱也奏
进也奏庶鲜食进于民也鸟兽新杀曰鲜故曰鲜食
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
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障塞既通矣然后可以施其治水之功使川泽之水
兽以通障塞障塞既通然后土功可得而施之暨益
奏庶鲜食益是佐禹治水禹当夫水土未平民未粒
食于是暨益教民以食鱼鳖鸟兽之肉而充饱也奏
进也奏庶鲜食进于民也鸟兽新杀曰鲜故曰鲜食
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
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障塞既通矣然后可以施其治水之功使川泽之水
卷六 第 5b 页 WYG0055-0108d.png
各有所归也史记以导弱水以下为九川盖弱水也
黑水也河也汉也江也沇也淮也渭也洛也通有九
川然亦不必如此之泥要之谓九川者但谓九州之
内凡有川泽皆疏导之使之各有所归也距四海史
记既以导弱水以下为九川故说者遂以导弱水入
于流沙为西海黑水终入为南海后至于大陆以北
播为九河入于海者为北海其馀六水所入为东海
然海之量合受众流若如此说则是西海所受者惟
黑水也河也汉也江也沇也淮也渭也洛也通有九
川然亦不必如此之泥要之谓九川者但谓九州之
内凡有川泽皆疏导之使之各有所归也距四海史
记既以导弱水以下为九川故说者遂以导弱水入
于流沙为西海黑水终入为南海后至于大陆以北
播为九河入于海者为北海其馀六水所入为东海
然海之量合受众流若如此说则是西海所受者惟
卷六 第 6a 页 WYG0055-0109a.png
一弱水南海所受者惟一黑水无此理也若以决九
川为九州之川泽无所不决而距四海为江水皆归
于海则无所不包矣浚畎浍距川谓川泽之水既有
所归于是疆理其地则为沟洫以宣泄平地之水使
皆归于川泽亦以为耕稼之渐也考工记曰匠人为
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
畎田首倍之广二尺深二尺谓之遂九夫为井井间
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方十里为成成间广八尺深
川为九州之川泽无所不决而距四海为江水皆归
于海则无所不包矣浚畎浍距川谓川泽之水既有
所归于是疆理其地则为沟洫以宣泄平地之水使
皆归于川泽亦以为耕稼之渐也考工记曰匠人为
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
畎田首倍之广二尺深二尺谓之遂九夫为井井间
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方十里为成成间广八尺深
卷六 第 6b 页 WYG0055-0109b.png
八尺谓之洫方百里为同同间广二寻深二仞谓之
浍自畎而之遂自遂而之沟自沟而之洫自洫而之
浍自浍而之川自川而之海不言遂沟洫而曰畎浍
者盖举小大以包其馀也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
川则比其功役又倍于随山刋木矣故所藉以为众
庶之食又非鲜食而足也故于鲜食之外又加艰食
焉者薛氏谓草木之实凡施力艰难而得之者也古
者凶年饥岁五谷不熟民无所得食于是有拾橡栗
浍自畎而之遂自遂而之沟自沟而之洫自洫而之
浍自浍而之川自川而之海不言遂沟洫而曰畎浍
者盖举小大以包其馀也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
川则比其功役又倍于随山刋木矣故所藉以为众
庶之食又非鲜食而足也故于鲜食之外又加艰食
焉者薛氏谓草木之实凡施力艰难而得之者也古
者凶年饥岁五谷不熟民无所得食于是有拾橡栗
卷六 第 7a 页 WYG0055-0109c.png
仰食桑椹取给蒲蠃以充饥者所得艰食即此𩔖之
谓也谓使民食鸟兽之肉又加之以草木根实之𩔖
以足之也艰食鲜食者则民无阻饥矣于是又勉之
以阜通货贿以给其资生之具懋迁有无迁有以之
无也如鱼盐徙山林材木徙川泽是也化居者化易
其所居积王肃云易居者不得空去使满而去使满
而来其说是也既懋有无则民之所以资生之具无
所不备然后可以兴农事而使民享其粒食之利粒
谓也谓使民食鸟兽之肉又加之以草木根实之𩔖
以足之也艰食鲜食者则民无阻饥矣于是又勉之
以阜通货贿以给其资生之具懋迁有无迁有以之
无也如鱼盐徙山林材木徙川泽是也化居者化易
其所居积王肃云易居者不得空去使满而去使满
而来其说是也既懋有无则民之所以资生之具无
所不备然后可以兴农事而使民享其粒食之利粒
卷六 第 7b 页 WYG0055-0109d.png
食者五谷之食也民既粒食则饥馑垫溺之患皆可
以免矣舜使禹陈其盛德之言禹谦自牧不敢以陈
谟自居虽不以陈谟自居惟述其治水之时本末先
后之详而警戒之意实存于其间盖洪水之初浩浩
怀襄下民昏垫而其终也烝民乃粒万邦作乂其间
险阻艰难备尝之矣予之所以思日孜孜者盖欲君
臣之间相成警戒其兢兢业业常如洪水未平之时
如此则国家之福永永无穷矣鲍叔牙谓齐威公曰
以免矣舜使禹陈其盛德之言禹谦自牧不敢以陈
谟自居虽不以陈谟自居惟述其治水之时本末先
后之详而警戒之意实存于其间盖洪水之初浩浩
怀襄下民昏垫而其终也烝民乃粒万邦作乂其间
险阻艰难备尝之矣予之所以思日孜孜者盖欲君
臣之间相成警戒其兢兢业业常如洪水未平之时
如此则国家之福永永无穷矣鲍叔牙谓齐威公曰
卷六 第 8a 页 WYG0055-0110a.png
愿君无忘在莒时管仲无忘束缚于鲁时宁戚无忘
饭牛车下时大禹之思日孜孜其意如此
皋陶曰俞师汝昌言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禹曰
安汝止惟几惟康其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
天其申命用休帝曰吁臣哉邻哉邻哉臣哉
舜命禹以陈其盛德之言禹谦逊不敢自居惟述其
治水之时本末先后之序以致其日孜孜之意而皋
陶犹以为未也于是然其思日孜孜之言而皋陶谓
饭牛车下时大禹之思日孜孜其意如此
皋陶曰俞师汝昌言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禹曰
安汝止惟几惟康其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
天其申命用休帝曰吁臣哉邻哉邻哉臣哉
舜命禹以陈其盛德之言禹谦逊不敢自居惟述其
治水之时本末先后之序以致其日孜孜之意而皋
陶犹以为未也于是然其思日孜孜之言而皋陶谓
卷六 第 8b 页 WYG0055-0110b.png
之曰汝之昌言可师法所当为帝陈谟禹既不获逊
矣于是又陈谟以戒于舜曰都帝慎乃在位此虽勉
徇皋陶之意而陈其实亦所以申结上文之义也盖
洪水之初怀山襄陵下民昏垫其终也至于烝民乃
粒万邦作乂则其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今也治定
功成法度彰礼乐著垂拱而视天民之阜曾无可忧
者然圣人不畏多难而畏无难洪水之时天下可谓
多难矣而君臣相与焦心劳思以拯生民之饥溺既
矣于是又陈谟以戒于舜曰都帝慎乃在位此虽勉
徇皋陶之意而陈其实亦所以申结上文之义也盖
洪水之初怀山襄陵下民昏垫其终也至于烝民乃
粒万邦作乂则其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今也治定
功成法度彰礼乐著垂拱而视天民之阜曾无可忧
者然圣人不畏多难而畏无难洪水之时天下可谓
多难矣而君臣相与焦心劳思以拯生民之饥溺既
卷六 第 9a 页 WYG0055-0110c.png
克有济然人之常情安于无难必将忘其所可戒则
骄奢淫泆之所自萌而危败祸乱自此分矣故禹之
陈谟蔽以一言曰帝慎乃在位盖谓欲守此盈成之
业绵绵社稷无疆之休者惟在慎之而已董仲舒曰
尧舜以天下为忧而不以位为乐盖为人君者苟以
位为乐则将穷天下之欲以供耳目之娱故不能保
厥位至于颠覆丧亡而不悟苟其居是位也兢兢业
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以致其畏慎之意则其位之
骄奢淫泆之所自萌而危败祸乱自此分矣故禹之
陈谟蔽以一言曰帝慎乃在位盖谓欲守此盈成之
业绵绵社稷无疆之休者惟在慎之而已董仲舒曰
尧舜以天下为忧而不以位为乐盖为人君者苟以
位为乐则将穷天下之欲以供耳目之娱故不能保
厥位至于颠覆丧亡而不悟苟其居是位也兢兢业
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以致其畏慎之意则其位之
卷六 第 9b 页 WYG0055-0110d.png
安如太山而四维尚谁得而夺之邪禹之言简而尽
若此可谓一言而兴邦矣帝曰俞者然禹之言深喻
其儆戒之意孔子语颜回以克己复礼之目则告之
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盖谓欲
克己复礼者当如此也禹之陈谟尽于慎乃在位之
一言帝既虚心而听之君臣之间不待问而辨也故
又推明其义为帝尽言之盖谓欲慎乃在位者其后
先之序当如此也安汝止者言汝之所止不可以不
若此可谓一言而兴邦矣帝曰俞者然禹之言深喻
其儆戒之意孔子语颜回以克己复礼之目则告之
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盖谓欲
克己复礼者当如此也禹之陈谟尽于慎乃在位之
一言帝既虚心而听之君臣之间不待问而辨也故
又推明其义为帝尽言之盖谓欲慎乃在位者其后
先之序当如此也安汝止者言汝之所止不可以不
卷六 第 10a 页 WYG0055-0111a.png
安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又曰诗云绵蛮黄鸟止于
邱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
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盖人之所止而不能安则将泛然而无所归宿外物
得以移之矣苟能安其所止则意诚心正举天下之
外物曾不足以动其心如是则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天下之故矣此实慎乃在位之本也惟几惟康其弼
邱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
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盖人之所止而不能安则将泛然而无所归宿外物
得以移之矣苟能安其所止则意诚心正举天下之
外物曾不足以动其心如是则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天下之故矣此实慎乃在位之本也惟几惟康其弼
卷六 第 10b 页 WYG0055-0111b.png
直言能安止矣又能尽此三者然后有以尽夫慎乃
在位之道也惟几者谓人君当戒慎万事之微而不
敢忽也惟康者言当安静天下之民而不扰之也其
弼直者谓辅弼之臣当得切直之臣而用之也自古
太平无事之世上恬下熙四方无虞若可以无虑矣
及其祸乱一起卒至陵夷败坏而不可复收者其祸
未尝不出于三者为君者宴安鸩毒而不悟危亡之
机祸之所自萌也好大喜功以扰斯民祸之所自萌
在位之道也惟几者谓人君当戒慎万事之微而不
敢忽也惟康者言当安静天下之民而不扰之也其
弼直者谓辅弼之臣当得切直之臣而用之也自古
太平无事之世上恬下熙四方无虞若可以无虑矣
及其祸乱一起卒至陵夷败坏而不可复收者其祸
未尝不出于三者为君者宴安鸩毒而不悟危亡之
机祸之所自萌也好大喜功以扰斯民祸之所自萌
卷六 第 11a 页 WYG0055-0111c.png
也人主好佞于上群臣致䛕于下上下相徇不闻切
直之言者亦祸之所自萌也苟能惟几以成天下之
务惟康以安天下之业又能使其弼直以通天下之
情危败祸乱无自而萌而慎乃在位之道尽于此矣
惟动丕应徯志荀子曰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
应自安汝止至其弼直可谓能定矣惟其能定故动
而有为也则可以大应夫徯志之民此其所谓能应
也徯志谓民之于君听唱而应视仪而动徯上之志
直之言者亦祸之所自萌也苟能惟几以成天下之
务惟康以安天下之业又能使其弼直以通天下之
情危败祸乱无自而萌而慎乃在位之道尽于此矣
惟动丕应徯志荀子曰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
应自安汝止至其弼直可谓能定矣惟其能定故动
而有为也则可以大应夫徯志之民此其所谓能应
也徯志谓民之于君听唱而应视仪而动徯上之志
卷六 第 11b 页 WYG0055-0111d.png
而乐从之者也惟为君者无以大慰斯民之望故有
悍戾而不从苟能安汝止惟几惟康其弼直则民固
得所欲矣彼之徯志于我而我之发政施仁有以待
应之孔氏曰徯待也帝先安所止动则天下大应之
顺命以待诗曰宜民宜人受禄于天惟动丕应徯志
是宜于民人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故有以昭受上
帝之命天将命以休福受天之祜永永无穷矣盖洪
水滔天下民昏垫其终也以至于九州攸同万邦作
悍戾而不从苟能安汝止惟几惟康其弼直则民固
得所欲矣彼之徯志于我而我之发政施仁有以待
应之孔氏曰徯待也帝先安所止动则天下大应之
顺命以待诗曰宜民宜人受禄于天惟动丕应徯志
是宜于民人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故有以昭受上
帝之命天将命以休福受天之祜永永无穷矣盖洪
水滔天下民昏垫其终也以至于九州攸同万邦作
卷六 第 12a 页 WYG0055-0112a.png
乂天命眷顾锡以休福何以至此苟于此能兢兢业
业以慎乃在位如上之所云则固有以昭受上帝之
意而天之命以休福至于亿万年而无易是天重命
之也天与帝之称虽异其实一也尝考经之所载凡
称天称帝者大抵皆是变其文以成美既曰格于皇
天又曰格于上帝既曰帝乃震怒又曰天乃锡禹洪
范九畴既曰惟帝不畀又曰惟天不畀凡若此之𩔖
甚多皆是史官错综其文以成义以昭受上帝天其
业以慎乃在位如上之所云则固有以昭受上帝之
意而天之命以休福至于亿万年而无易是天重命
之也天与帝之称虽异其实一也尝考经之所载凡
称天称帝者大抵皆是变其文以成美既曰格于皇
天又曰格于上帝既曰帝乃震怒又曰天乃锡禹洪
范九畴既曰惟帝不畀又曰惟天不畀凡若此之𩔖
甚多皆是史官错综其文以成义以昭受上帝天其
卷六 第 12b 页 WYG0055-0112b.png
申命用休但谓如此然后可以昭受上天天其申命
以休福此但是不欲言以昭受上天天其申命用休
故变其文曰上帝必欲从而为之说则凿故详考此
章之义盖谓欲慎乃在位者其静而无事也则君臣
尽道于庙堂之间其动而有为也则天人协应于幽
明之际定之于此应之于彼盖不期然而然者此禹
所以谆谆反覆为帝申言之昔唐太宗问创业守文
孰难房元龄曰草昧之初群雄竞逐攻破乃降战胜
以休福此但是不欲言以昭受上天天其申命用休
故变其文曰上帝必欲从而为之说则凿故详考此
章之义盖谓欲慎乃在位者其静而无事也则君臣
尽道于庙堂之间其动而有为也则天人协应于幽
明之际定之于此应之于彼盖不期然而然者此禹
所以谆谆反覆为帝申言之昔唐太宗问创业守文
孰难房元龄曰草昧之初群雄竞逐攻破乃降战胜
卷六 第 13a 页 WYG0055-0112c.png
乃克创业则难魏徵曰王者之兴必乘衰乱反覆昏
暴殆天授人与者既得天下则安于骄逸人欲静徭
役毒之世方弊掊克穷之国于此衰则守文为难帝
曰元龄从我定天下冒万死遇一生是创业之难魏
徵与我安天下恐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
之不易创业之不易既往矣守文之难当与公等慎
之房元龄魏徵以其身之所历而言之故于创业守
文之难易俱有所偏若禹者亲与益稷之徒跋履艰
暴殆天授人与者既得天下则安于骄逸人欲静徭
役毒之世方弊掊克穷之国于此衰则守文为难帝
曰元龄从我定天下冒万死遇一生是创业之难魏
徵与我安天下恐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
之不易创业之不易既往矣守文之难当与公等慎
之房元龄魏徵以其身之所历而言之故于创业守
文之难易俱有所偏若禹者亲与益稷之徒跋履艰
卷六 第 13b 页 WYG0055-0112d.png
难践越险阻以定洪水之难故其始之所言者无非
所谓创业之难及其洪水既平帝方命之以陈其嘉
猷嘉谟以为警戒故其终之所言者无非守文之难
盖其意亦以谓创业之难既往矣守文之难方将慎
而图之观太宗之言则禹所陈之谟本末首尾不烦
训诂而可通矣夫禹之陈谟其意不出诸此而太宗
乃与之合若太宗者亦岂可多得哉帝曰吁者禹之
陈谟盖尽于此矣帝于是叹其言而谓之曰慎乃在
所谓创业之难及其洪水既平帝方命之以陈其嘉
猷嘉谟以为警戒故其终之所言者无非守文之难
盖其意亦以谓创业之难既往矣守文之难方将慎
而图之观太宗之言则禹所陈之谟本末首尾不烦
训诂而可通矣夫禹之陈谟其意不出诸此而太宗
乃与之合若太宗者亦岂可多得哉帝曰吁者禹之
陈谟盖尽于此矣帝于是叹其言而谓之曰慎乃在
卷六 第 14a 页 WYG0055-0113a.png
位之道亦非一人之所能为必资群臣之助也臣哉
邻哉孔氏曰邻近也言君臣道近相须相成此说未
通据下文曰钦四邻则其所指禹之僚属左右前后
所与协力以事君者臣哉者言必赖尔臣之助此盖
指禹而言之也邻哉者言汝又当率其僚属左右前
后之人以为我之助也邻哉臣哉言之不足又重言
之也哉自古人多重言之如蚖哉蚖哉时哉时哉归
哉归哉以此臣邻二义反复言之以见致意之深也
邻哉孔氏曰邻近也言君臣道近相须相成此说未
通据下文曰钦四邻则其所指禹之僚属左右前后
所与协力以事君者臣哉者言必赖尔臣之助此盖
指禹而言之也邻哉者言汝又当率其僚属左右前
后之人以为我之助也邻哉臣哉言之不足又重言
之也哉自古人多重言之如蚖哉蚖哉时哉时哉归
哉归哉以此臣邻二义反复言之以见致意之深也
卷六 第 14b 页 WYG0055-0113b.png
禹曰俞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
欲宣力四方汝为
自臣作朕股肱耳目以下此又申言资夫臣邻之义
也盖人君当资群臣之助犹手足耳目为之用也自
左右有民以下所以解释其义也王氏曰臣作朕股
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宣力四方汝为言
作股肱予欲观古人之象至于汝听言作耳目此说
是也盖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心有所欲为亦不能独
欲宣力四方汝为
自臣作朕股肱耳目以下此又申言资夫臣邻之义
也盖人君当资群臣之助犹手足耳目为之用也自
左右有民以下所以解释其义也王氏曰臣作朕股
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宣力四方汝为言
作股肱予欲观古人之象至于汝听言作耳目此说
是也盖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心有所欲为亦不能独
卷六 第 15a 页 WYG0055-0113c.png
成其功要必资手足耳目之助使手足耳目之职废
于外则心之思虑亦不能独成故帝言此者必资夫
群臣之助也予欲左右有民言我欲助我所有之民
也此即孟子所谓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
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者也谓我欲左右有
民以教育成就之汝当辅翼于我也宣力即孔子所
谓陈力就列也予欲宣力四方谓我欲宣布其力于
四方汝当黾勉以为之盖陈力就列人臣之职也故
于外则心之思虑亦不能独成故帝言此者必资夫
群臣之助也予欲左右有民言我欲助我所有之民
也此即孟子所谓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
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者也谓我欲左右有
民以教育成就之汝当辅翼于我也宣力即孔子所
谓陈力就列也予欲宣力四方谓我欲宣布其力于
四方汝当黾勉以为之盖陈力就列人臣之职也故
卷六 第 15b 页 WYG0055-0113d.png
曰汝为至于左右有民则非人臣之事也易曰后以
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盖天子之
职也人臣但为之助而已故曰汝翼言各有所当也
汝翼汝为申言作股肱之事也虽申言作股肱之事
然而必欲以一句为股一句为肱如汝明之为目汝
听之为耳则不可要之汝为汝翼皆是手足之用也
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
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盖天子之
职也人臣但为之助而已故曰汝翼言各有所当也
汝翼汝为申言作股肱之事也虽申言作股肱之事
然而必欲以一句为股一句为肱如汝明之为目汝
听之为耳则不可要之汝为汝翼皆是手足之用也
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
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卷六 第 16a 页 WYG0055-0114a.png
观视也予欲观古人之象谓我欲观视古人法象作
服之制于天下也易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盖取诸乾坤以是知上衣下裳之制创自黄帝尧舜
特因之而已故谓之古人之象十二章说者不同当
以郑氏之说为正其说以谓华虫雉也宗彝虎蜼也
粉米白米也絺读为薾紩也画以为绘紩以为绣画
与紩皆有六日也月也星辰也山也龙也华虫也此
六章者画以为绘施之于衣宗彝也藻也火也粉米
服之制于天下也易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盖取诸乾坤以是知上衣下裳之制创自黄帝尧舜
特因之而已故谓之古人之象十二章说者不同当
以郑氏之说为正其说以谓华虫雉也宗彝虎蜼也
粉米白米也絺读为薾紩也画以为绘紩以为绣画
与紩皆有六日也月也星辰也山也龙也华虫也此
六章者画以为绘施之于衣宗彝也藻也火也粉米
卷六 第 16b 页 WYG0055-0114b.png
也黼也黻也此六章者紩以为绣施之于裳此有虞
氏之十二章也至周以日月星辰画于旗冕服九章
登龙于山登火于宗彝其九章初一曰龙次二曰山
次三曰华虫次四曰火次五曰宗彝此五者绘之于
衣次六曰藻次七曰粉次八曰黼次九曰黻此四者
绣之于裳此周之九章也衮冕九章以龙为首龙首
卷然故以衮为名鷩冕七章以华虫为首华虫即鷩
雉也毳冕五章以虎蜼为首虎蜼毛浅毳是乱毛故
氏之十二章也至周以日月星辰画于旗冕服九章
登龙于山登火于宗彝其九章初一曰龙次二曰山
次三曰华虫次四曰火次五曰宗彝此五者绘之于
衣次六曰藻次七曰粉次八曰黼次九曰黻此四者
绣之于裳此周之九章也衮冕九章以龙为首龙首
卷然故以衮为名鷩冕七章以华虫为首华虫即鷩
雉也毳冕五章以虎蜼为首虎蜼毛浅毳是乱毛故
卷六 第 17a 页 WYG0055-0114c.png
以毳为名此成周增损有虞氏之服制也郑氏此言
皆有所据而云大胜孔氏之说盖孔氏之失有二以
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为句而曰五采成此
画焉宗庙彝樽亦以山龙华虫为饰据此经云予欲
观古人之象而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结之
于后则是此言专为作服而云尔岂于其中杂入宗
庙之彝樽者哉此其失一也又曰絺葛之精者凡葛
非可绣之物自古未闻有以为裳唐孔氏云暑月则
皆有所据而云大胜孔氏之说盖孔氏之失有二以
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为句而曰五采成此
画焉宗庙彝樽亦以山龙华虫为饰据此经云予欲
观古人之象而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结之
于后则是此言专为作服而云尔岂于其中杂入宗
庙之彝樽者哉此其失一也又曰絺葛之精者凡葛
非可绣之物自古未闻有以为裳唐孔氏云暑月则
卷六 第 17b 页 WYG0055-0114d.png
染絺为纁而绣之以为祭服岂暑月染葛为服而冬
月则弃而不用邪此其失二也而又以华虫为二物
以粉米为二物其说考之制度皆龃龉而不合不若
郑氏之说为善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郑氏
曰性曰采施曰色言以本性施于缯帛盖绘以为衣
绣以为裳皆杂施五采以为五色汝明者汝当明其
小大尊卑之差等也案周礼司服云公之服自衮冕
而下如孤之服士之服自皮弁而下如大夫之服自
月则弃而不用邪此其失二也而又以华虫为二物
以粉米为二物其说考之制度皆龃龉而不合不若
郑氏之说为善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郑氏
曰性曰采施曰色言以本性施于缯帛盖绘以为衣
绣以为裳皆杂施五采以为五色汝明者汝当明其
小大尊卑之差等也案周礼司服云公之服自衮冕
而下如孤之服士之服自皮弁而下如大夫之服自
卷六 第 18a 页 WYG0055-0115a.png
天子至于卿士其服皆有差等上得兼下下不得僭
上以周礼观之则知唐虞之制亦必有尊卑差等于
其间作服汝明者恐其乱于上下之分故使之明尊
卑等差以示之也夫自天子至于士宗庙宫室车服
冕旒器用莫不有尊卑上下之差此但言作服者举
其一以包其馀若仲叔于奚有功于卫卫人赏之以
邑辞请曲县繁缨以朝许之仲尼谓之曰惜也不如
多与之邑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
上以周礼观之则知唐虞之制亦必有尊卑差等于
其间作服汝明者恐其乱于上下之分故使之明尊
卑等差以示之也夫自天子至于士宗庙宫室车服
冕旒器用莫不有尊卑上下之差此但言作服者举
其一以包其馀若仲叔于奚有功于卫卫人赏之以
邑辞请曲县繁缨以朝许之仲尼谓之曰惜也不如
多与之邑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
卷六 第 18b 页 WYG0055-0115b.png
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
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
从之不可止也已舜使禹作服以五采彰施于五色
作服汝明其意盖亦谓如此而已自先儒以来观象
以作服之等差所绘所绣之物虽有不同而论其所
以观象作服者则无有异义也至王氏始谓日月星
辰山龙华虫凡此德之属夫阳者故在衣而作绘宗
彝藻火粉米凡此德之属夫阴者故絺绣在裳辨物
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
从之不可止也已舜使禹作服以五采彰施于五色
作服汝明其意盖亦谓如此而已自先儒以来观象
以作服之等差所绘所绣之物虽有不同而论其所
以观象作服者则无有异义也至王氏始谓日月星
辰山龙华虫凡此德之属夫阳者故在衣而作绘宗
彝藻火粉米凡此德之属夫阴者故絺绣在裳辨物
卷六 第 19a 页 WYG0055-0115c.png
则知善之为善知善之为善推而上之可以至于天
道则圣人之能成矣介甫尝有韩退之诗曰纷纷易
尽百年身举世无人识道真力去陈言誇末俗可怜
无补费精神王氏于经其凿如此则其无补费精神
盖又甚于韩退之矣故杨龟山力辨其非杨龟山既
辨其非矣而其说又曰日月星辰天象也山地之属
也服之所以体天地也龙华虫天产也故作绘而在
上宗彝形而在下者藻火粉米地产也黼黻人为也
道则圣人之能成矣介甫尝有韩退之诗曰纷纷易
尽百年身举世无人识道真力去陈言誇末俗可怜
无补费精神王氏于经其凿如此则其无补费精神
盖又甚于韩退之矣故杨龟山力辨其非杨龟山既
辨其非矣而其说又曰日月星辰天象也山地之属
也服之所以体天地也龙华虫天产也故作绘而在
上宗彝形而在下者藻火粉米地产也黼黻人为也
卷六 第 19b 页 WYG0055-0115d.png
故絺绣在下此则流而入王氏之说而不自知是皆
目睫之论
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
声音之道与政通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
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闻六
律五声八音则可以察治忽也忽不治也予欲闻六
律五声八音以察治乱又在乎出纳五言舜命夔曰
诗言志歌水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
目睫之论
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
声音之道与政通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
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闻六
律五声八音则可以察治忽也忽不治也予欲闻六
律五声八音以察治乱又在乎出纳五言舜命夔曰
诗言志歌水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
卷六 第 20a 页 WYG0055-0116a.png
神人以和盖声乐之所自生生于诗歌之发于志者
有诗然后有歌有歌然后有乐诗歌和则声乐用之
而无所不和诗歌不和则声乐亦不和矣季札尝观
周乐歌邦国之诗则知其国之政若身亲而见之故
欲察治忽必在于出纳五言出五言者为之诗歌播
于声音宣之于下若关雎葛覃之𩔖上之风化故用
之乡人用之邦国此所谓宣之于下也纳五言谓取
下之言播于诗歌者以达于上若太师陈诗以观民
有诗然后有歌有歌然后有乐诗歌和则声乐用之
而无所不和诗歌不和则声乐亦不和矣季札尝观
周乐歌邦国之诗则知其国之政若身亲而见之故
欲察治忽必在于出纳五言出五言者为之诗歌播
于声音宣之于下若关雎葛覃之𩔖上之风化故用
之乡人用之邦国此所谓宣之于下也纳五言谓取
下之言播于诗歌者以达于上若太师陈诗以观民
卷六 第 20b 页 WYG0055-0116b.png
风是也舜之韶乐既和矣又使群臣出纳五言以在
治忽于六律五声八音之间所以尽善尽美如天之
无不盖地之无不载也汝听言汝当听其诗歌以察
治忽也若汝明汝听盖所谓申结作耳目之义也五
言即宫商角徵羽之言
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钦四邻庶顽谗说若不
在时侯以明之挞以记之书用识哉欲并生哉工以纳
言时而飏之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
治忽于六律五声八音之间所以尽善尽美如天之
无不盖地之无不载也汝听言汝当听其诗歌以察
治忽也若汝明汝听盖所谓申结作耳目之义也五
言即宫商角徵羽之言
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钦四邻庶顽谗说若不
在时侯以明之挞以记之书用识哉欲并生哉工以纳
言时而飏之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
卷六 第 21a 页 WYG0055-0116c.png
我之所言所行苟有违戾于道者汝当以礼义弼正
于我汝无面从我之违退有后言谓我为不可弼也
盖禹之所论慎乃在位者必在其弼直舜则荅之曰
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此盖容受其弼直之
言也舜大圣人也所言所行为法于天下传于后世
岂复有违于道义者哉而曰予违汝弼禹亦大圣人
也其事君尽忠亦可为万世法岂复有面从而退有
后言者哉而曰汝无面从退有后言盖君臣之间相
于我汝无面从我之违退有后言谓我为不可弼也
盖禹之所论慎乃在位者必在其弼直舜则荅之曰
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此盖容受其弼直之
言也舜大圣人也所言所行为法于天下传于后世
岂复有违于道义者哉而曰予违汝弼禹亦大圣人
也其事君尽忠亦可为万世法岂复有面从而退有
后言者哉而曰汝无面从退有后言盖君臣之间相
卷六 第 21b 页 WYG0055-0116d.png
与儆戒不得不尔惟其无是事而尤不忘儆戒之心
此其所以为大圣人也钦四邻者言汝既弼我之违
又当儆汝左右前后所与比肩以事上者与之同心
协力以辅台德也汝既能弼我之违又能钦四邻以
辅德矣其有不以辅弼为意曲从以顺上之旨者是
庶顽谗说之人也若不在时者谓其所行不在于是
虽其所行不在于是然未可以谗说殄行之故遽加
之刑戮也则必尽其宽厚之道以待之此所以生其
此其所以为大圣人也钦四邻者言汝既弼我之违
又当儆汝左右前后所与比肩以事上者与之同心
协力以辅台德也汝既能弼我之违又能钦四邻以
辅德矣其有不以辅弼为意曲从以顺上之旨者是
庶顽谗说之人也若不在时者谓其所行不在于是
虽其所行不在于是然未可以谗说殄行之故遽加
之刑戮也则必尽其宽厚之道以待之此所以生其
卷六 第 22a 页 WYG0055-0117a.png
愧耻之心使之迁善悔过而不忍纳之于小人之域
矣侯以明之挞以记之书用识哉此三者皆所以生
愧耻之心也侯以明之谓明侯射之礼以别贤否古
之射者必设鹄王大射则供虎侯豹侯设其鹄诸侯
射则供熊侯豹侯卿大夫射则供麋侯皆设其鹄古
人之于射盖所以观其贤不肖其容体比于礼其节
奏比于乐中者皆得与于祭其容体不比于礼其节
奏不比于乐不中者不得与于祭贤否邪正皆见于
矣侯以明之挞以记之书用识哉此三者皆所以生
愧耻之心也侯以明之谓明侯射之礼以别贤否古
之射者必设鹄王大射则供虎侯豹侯设其鹄诸侯
射则供熊侯豹侯卿大夫射则供麋侯皆设其鹄古
人之于射盖所以观其贤不肖其容体比于礼其节
奏比于乐中者皆得与于祭其容体不比于礼其节
奏不比于乐不中者不得与于祭贤否邪正皆见于
卷六 第 22b 页 WYG0055-0117b.png
射侯之间庶顽谗说之人而侯以明之者盖使知其
不正而反于正也挞以记之所谓夏楚二物收其威
也盖鞭挞于其小过使之记而不忘苟记而不忘则
终身不犯矣书用识哉是以书其过于策而不忘此
三者皆是不忍遽弃之于小人之域故为之启其愤
发其悱使之迁善改过之心油然而生与乐则生矣
之生同欲并生哉盖欲庶顽谗说之人并生其愧耻
之心圣人所以待之既如此之尽则其间必有回心
不正而反于正也挞以记之所谓夏楚二物收其威
也盖鞭挞于其小过使之记而不忘苟记而不忘则
终身不犯矣书用识哉是以书其过于策而不忘此
三者皆是不忍遽弃之于小人之域故为之启其愤
发其悱使之迁善改过之心油然而生与乐则生矣
之生同欲并生哉盖欲庶顽谗说之人并生其愧耻
之心圣人所以待之既如此之尽则其间必有回心
卷六 第 23a 页 WYG0055-0117c.png
以向善者圣人无自而知之则使乐工纳言而飏于
上以观其心其有格则承之庸之惟其长恶不悛怗
终不善而终无迁善改过之望者然后纳之于刑薛
氏曰论语曰有耻且格格改过也承者荐也春秋传
曰奉承齐牺古者奉圭币而荐之曰承格则承之庸
之盖谓其改过者则荐而用之此说是也自庶顽谗
说至否则威之其略见于舜典其详见于此此龙之
职而乃以命禹总其事庶顽谗说必小人之有才者
上以观其心其有格则承之庸之惟其长恶不悛怗
终不善而终无迁善改过之望者然后纳之于刑薛
氏曰论语曰有耻且格格改过也承者荐也春秋传
曰奉承齐牺古者奉圭币而荐之曰承格则承之庸
之盖谓其改过者则荐而用之此说是也自庶顽谗
说至否则威之其略见于舜典其详见于此此龙之
职而乃以命禹总其事庶顽谗说必小人之有才者
卷六 第 23b 页 WYG0055-0117d.png
虽其邪佞最为可恶然苟使人君能以宽厚为心为
之生其迁善之心至其一旦翻然而改未必不为一
时豪杰之才惟上之人弃之于小人之域而刻覈太
至则彼以不肖之心应之矣自古有志之士恶小人
欲尽去未有不为小人所中小人得志则国家之势
遂以陵迟而不能复振两汉之末皆坐此也舜之言
曰庶顽谗说则是其中非无小人也虽有小人而舜
不与寇贼奸宄同弃于皋陶之刑方且设为一官为
之生其迁善之心至其一旦翻然而改未必不为一
时豪杰之才惟上之人弃之于小人之域而刻覈太
至则彼以不肖之心应之矣自古有志之士恶小人
欲尽去未有不为小人所中小人得志则国家之势
遂以陵迟而不能复振两汉之末皆坐此也舜之言
曰庶顽谗说则是其中非无小人也虽有小人而舜
不与寇贼奸宄同弃于皋陶之刑方且设为一官为
卷六 第 24a 页 WYG0055-0118a.png
之纳言则待之如此其尽故虽一时之小人莫不变
心易虑归乎大中至正之域善乎邵康节之言曰尧
舜之世天下非无小人也是难其为小人也所谓难
其为小人者谓虽有小人而染于圣人之教亦将变
而为君子此唐虞之世所以比屋可封而自三代以
下所不可企及之也
禹曰俞哉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共惟
帝臣惟帝时举
心易虑归乎大中至正之域善乎邵康节之言曰尧
舜之世天下非无小人也是难其为小人也所谓难
其为小人者谓虽有小人而染于圣人之教亦将变
而为君子此唐虞之世所以比屋可封而自三代以
下所不可企及之也
禹曰俞哉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共惟
帝臣惟帝时举
卷六 第 24b 页 WYG0055-0118b.png
禹曰俞哉然帝之言也虽然帝之言又有以广帝之
意不以帝之言为然于是故曰俞哉与其他人曰俞
者异也舜谓慎乃在位必资于群臣之助汝当钦尔
四邻以共弼予违其责望于禹者可谓大矣禹则以
谓辅弼之责虽在于臣邻然而帝当广延天下之贤
人使之居辅弼之任无以谓贤才止于此而已光者
充也光天之下者犹言普天之下敷天之下也海隅
者四海之隅也苍生者谓苍苍然如草木之生也黎
意不以帝之言为然于是故曰俞哉与其他人曰俞
者异也舜谓慎乃在位必资于群臣之助汝当钦尔
四邻以共弼予违其责望于禹者可谓大矣禹则以
谓辅弼之责虽在于臣邻然而帝当广延天下之贤
人使之居辅弼之任无以谓贤才止于此而已光者
充也光天之下者犹言普天之下敷天之下也海隅
者四海之隅也苍生者谓苍苍然如草木之生也黎
卷六 第 25a 页 WYG0055-0118c.png
献贤人在侧陋献贤也如大诰曰民献有十夫予翼
论语曰文献不足徵皆是贤之称也谓之黎献者孙
氏曰士大夫而上冕弁在首则缁玄爵靺其色不同
至于野人戴发则但黎首而已黎首之民谓之黎民
贤黎民则谓之黎献此说是也凡此普天之下至于
海隅之至远苍生之至微其万邦之内贤而黎首者
莫非帝王之臣帝当悉举而用之也禹之意盖言当
时之贤人或有处于版筑耕钓之微而未仕于帝朝
论语曰文献不足徵皆是贤之称也谓之黎献者孙
氏曰士大夫而上冕弁在首则缁玄爵靺其色不同
至于野人戴发则但黎首而已黎首之民谓之黎民
贤黎民则谓之黎献此说是也凡此普天之下至于
海隅之至远苍生之至微其万邦之内贤而黎首者
莫非帝王之臣帝当悉举而用之也禹之意盖言当
时之贤人或有处于版筑耕钓之微而未仕于帝朝
卷六 第 25b 页 WYG0055-0118d.png
者帝当旁搜博采而罔有或遗使之处辅弼之任以
为天子之助也
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谁敢不让敢不敬应帝
不时敷同日奏罔功
既广求天下之黎献必在于敷奏以言使陈其嘉言
嘉猷以启沃于上既敷奏其言矣而又明其众功以
考其言事而责其实用谓之敷纳谓之明庶皆是兼
收并蓄罔有或遗之义矣谓言无所不纳功无所不
为天子之助也
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谁敢不让敢不敬应帝
不时敷同日奏罔功
既广求天下之黎献必在于敷奏以言使陈其嘉言
嘉猷以启沃于上既敷奏其言矣而又明其众功以
考其言事而责其实用谓之敷纳谓之明庶皆是兼
收并蓄罔有或遗之义矣谓言无所不纳功无所不
卷六 第 26a 页 WYG0055-0119a.png
明也既敷奏其言明庶其功审知其可用矣于是旌
之以车服广求天下之黎献而登用之也帝既广求
天下之贤才虚心以纳其言责实以明其功而旌之
以车服其好贤乐善之心有加而无已则在位之人
谁敢不举贤荐士以让其所不如之人推贤让能则
庶官乃和矣故敢不敬应于帝以弼其人主之违以
致其手足耳目之助帝苟不如是则好贤乐善之心
替矣故远近布同日进于无功苟远近布同日进于
之以车服广求天下之黎献而登用之也帝既广求
天下之贤才虚心以纳其言责实以明其功而旌之
以车服其好贤乐善之心有加而无已则在位之人
谁敢不举贤荐士以让其所不如之人推贤让能则
庶官乃和矣故敢不敬应于帝以弼其人主之违以
致其手足耳目之助帝苟不如是则好贤乐善之心
替矣故远近布同日进于无功苟远近布同日进于
卷六 第 26b 页 WYG0055-0119b.png
无功则禹虽欲钦四邻以致其辅弼之功亦不可得
也唐武氏无道于用人无所难不惟人得荐士亦听
自举其后开元贤臣叶赞几致刑措者武后之所收
也及德宗好察多忌士无贤不肖皆不得进国空无
人以致奉天之祸故陆宣公论之以谓武氏以易得
人陛下以精取士观宣公之论若此则禹谓帝不时
敷同日奏罔功者诚非过论也
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罔昼夜额额罔水
也唐武氏无道于用人无所难不惟人得荐士亦听
自举其后开元贤臣叶赞几致刑措者武后之所收
也及德宗好察多忌士无贤不肖皆不得进国空无
人以致奉天之祸故陆宣公论之以谓武氏以易得
人陛下以精取士观宣公之论若此则禹谓帝不时
敷同日奏罔功者诚非过论也
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罔昼夜额额罔水
卷六 第 27a 页 WYG0055-0119c.png
行舟朋淫于家用殄厥世
此言尧子丹朱之所以失天下者以规舜也夫禹之
陈谟谓帝当广求天下之黎献敷纳以言明庶以功
而又车服以庸其言可谓大矣而继之以丹朱之慢
游傲虐以戒之者盖自古太平无事之世贤者在位
能者在职则其君未尝无好贤乐善之心其所以至
于好贤乐善之心替则谗谄日进而不自知者未尝
不始于一日之慢游也唐明皇开元中用姚崇宋璟
此言尧子丹朱之所以失天下者以规舜也夫禹之
陈谟谓帝当广求天下之黎献敷纳以言明庶以功
而又车服以庸其言可谓大矣而继之以丹朱之慢
游傲虐以戒之者盖自古太平无事之世贤者在位
能者在职则其君未尝无好贤乐善之心其所以至
于好贤乐善之心替则谗谄日进而不自知者未尝
不始于一日之慢游也唐明皇开元中用姚崇宋璟
卷六 第 27b 页 WYG0055-0119d.png
之徒以致太平庶几正观之治一旦惑于女色荒于
游田之乐不恤国事其一时贤人如张九龄之徒皆
厄于一时而不得志其所用者为李林甫杨国忠牛
仙客数人而已是明皇一人也自开元以前而观之
则好贤乐善之主也自天宝之末观之则好贤乐善
之心无毫釐存于胸中原其所以致此者盖本于一
日之慢游也舜圣人也虽万万不至于此然而君臣
相与警戒之道不得不尔苏内翰曰禹戒舜曰无若
游田之乐不恤国事其一时贤人如张九龄之徒皆
厄于一时而不得志其所用者为李林甫杨国忠牛
仙客数人而已是明皇一人也自开元以前而观之
则好贤乐善之主也自天宝之末观之则好贤乐善
之心无毫釐存于胸中原其所以致此者盖本于一
日之慢游也舜圣人也虽万万不至于此然而君臣
相与警戒之道不得不尔苏内翰曰禹戒舜曰无若
卷六 第 28a 页 WYG0055-0120a.png
丹朱傲惟慢游是好舜岂有是哉周公之戒成王曰
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成王岂有是哉周
昌以汉高为桀纣刘毅以晋武为桓灵当时人君皆
不以为罪而书之史策以为美谈此说是也盖人臣
之进言极其切直而无讳者此诚盛德之士汉沟洫
志云尧禅舜朱处丹渊为诸侯朱是其名丹乃所封
之国盖尧之子也无若丹朱傲者丹朱之为不肖蔽
以一言曰傲也惟慢游是好以下又言其傲之实也
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成王岂有是哉周
昌以汉高为桀纣刘毅以晋武为桓灵当时人君皆
不以为罪而书之史策以为美谈此说是也盖人臣
之进言极其切直而无讳者此诚盛德之士汉沟洫
志云尧禅舜朱处丹渊为诸侯朱是其名丹乃所封
之国盖尧之子也无若丹朱傲者丹朱之为不肖蔽
以一言曰傲也惟慢游是好以下又言其傲之实也
卷六 第 28b 页 WYG0055-0120b.png
言丹朱惟傲亵之游是好也罔昼夜额额者言傲戏
而虐无昼夜也常欲肆恶无休息额额不休息之状
也古者小人之为恶者必傲傲者必虐终风且暴顾
我则笑谑浪笑傲此州吁之所以亡也罔水行舟言
丹朱习于无水行舟为能推于陆也论语曰羿善射
奡荡舟孔氏云奡多力也能陆地行舟此亦丹朱之
𩔖也陆地非可以行舟丹朱恃其力多推之于陆而
行之古者谓多力者举百钧扛洪鼎揭华旗谓他人
而虐无昼夜也常欲肆恶无休息额额不休息之状
也古者小人之为恶者必傲傲者必虐终风且暴顾
我则笑谑浪笑傲此州吁之所以亡也罔水行舟言
丹朱习于无水行舟为能推于陆也论语曰羿善射
奡荡舟孔氏云奡多力也能陆地行舟此亦丹朱之
𩔖也陆地非可以行舟丹朱恃其力多推之于陆而
行之古者谓多力者举百钧扛洪鼎揭华旗谓他人
卷六 第 29a 页 WYG0055-0120c.png
之所以不能举我独能举之朋淫于家谓妻妾乱而
无别也丹朱为尧之子当传尧之天下惟其慢游傲
虐淫乱之故故尧不以天下授丹朱而授于舜此所
以用殄厥世不得嗣尧之天下也
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
荒度土功
此又言已之惩创于丹朱之恶起于一日之慢游故
不敢不黾勉以成事功也娶于涂山国之女也辛日
无别也丹朱为尧之子当传尧之天下惟其慢游傲
虐淫乱之故故尧不以天下授丹朱而授于舜此所
以用殄厥世不得嗣尧之天下也
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
荒度土功
此又言已之惩创于丹朱之恶起于一日之慢游故
不敢不黾勉以成事功也娶于涂山国之女也辛日
卷六 第 29b 页 WYG0055-0120d.png
娶妻甲日复往治水盖其娶妻甫及四日遂往从治
水之劳以拯生民之急也启呱呱而泣孟子曰八年
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言禹之治水尝过其门闻启
之泣其声呱呱然不暇子之惟荒度土功诗曰天作
高山太王荒之毛氏曰荒大也大度土功之事也晋
重耳出奔及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
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闻之以告
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
水之劳以拯生民之急也启呱呱而泣孟子曰八年
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言禹之治水尝过其门闻启
之泣其声呱呱然不暇子之惟荒度土功诗曰天作
高山太王荒之毛氏曰荒大也大度土功之事也晋
重耳出奔及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
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闻之以告
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
卷六 第 30a 页 WYG0055-0121a.png
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
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重耳
之所以能成霸功者姜氏与有力焉盖未有沈溺于
妻子之爱而可以建大功立大节者禹拯生民之难
思天下之溺由己之溺不暇顾其妻子至于沐雨栉
风股无脂胫无毛而不以为劳其志如此举天下之
声色嗜好曾何足以易吾之此志哉
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州十有二师
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重耳
之所以能成霸功者姜氏与有力焉盖未有沈溺于
妻子之爱而可以建大功立大节者禹拯生民之难
思天下之溺由己之溺不暇顾其妻子至于沐雨栉
风股无脂胫无毛而不以为劳其志如此举天下之
声色嗜好曾何足以易吾之此志哉
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州十有二师
卷六 第 30b 页 WYG0055-0121b.png
洪水未平之前上古帝王之世已有其制矣洪水之
后下民昏垫则五服之制于是圯坏而无别禹既平
洪水至于九州攸同庶土交正于是辅成其五服之
制以复其旧王肃曰五千里者直方之数谓每服之
内为其小数定其差品各有所掌是禹辅成之力也
至于五千者每服五百里五服二千五百里东西南
北相距各为千里也州十有二师者孔郑之说不同
孔氏以谓一州用三万人功九州二十七万庸薛氏
后下民昏垫则五服之制于是圯坏而无别禹既平
洪水至于九州攸同庶土交正于是辅成其五服之
制以复其旧王肃曰五千里者直方之数谓每服之
内为其小数定其差品各有所掌是禹辅成之力也
至于五千者每服五百里五服二千五百里东西南
北相距各为千里也州十有二师者孔郑之说不同
孔氏以谓一州用三万人功九州二十七万庸薛氏
卷六 第 31a 页 WYG0055-0121c.png
云大司马法二千五百人为师此盖兵制也禹之治
水岂故用此师也哉以是知孔氏之说为不可用郑
氏云每州立十二诸侯为之师以佐牧也此则正与
下文外薄四海咸建五长相应其说为长而其所以
为每州立十二师之说则为不可信盖其说以谓尧
初制五服服各五百里禹弼五服之残数亦每服各
五百里故有万里之界万国之封焉犹用要服之内
为九州州更方七千里七七四十九得方千里者四
水岂故用此师也哉以是知孔氏之说为不可用郑
氏云每州立十二诸侯为之师以佐牧也此则正与
下文外薄四海咸建五长相应其说为长而其所以
为每州立十二师之说则为不可信盖其说以谓尧
初制五服服各五百里禹弼五服之残数亦每服各
五百里故有万里之界万国之封焉犹用要服之内
为九州州更方七千里七七四十九得方千里者四
卷六 第 31b 页 WYG0055-0121d.png
十九其一以为圻内馀四十八八州分而各有六盖
百国一师州十有二师则州千二百国也八州凡九
千六百国其馀四百国在圻内合于春秋传禹朝群
臣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之言而先儒王肃之徒谓
禹之功在于平治水土不在于开拓境土地广三倍
于尧而书传无闻焉以是知郑氏此说其附会虽若
可从而其理则非但其论每州建十二诸侯以为之
师则其说可行
百国一师州十有二师则州千二百国也八州凡九
千六百国其馀四百国在圻内合于春秋传禹朝群
臣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之言而先儒王肃之徒谓
禹之功在于平治水土不在于开拓境土地广三倍
于尧而书传无闻焉以是知郑氏此说其附会虽若
可从而其理则非但其论每州建十二诸侯以为之
师则其说可行
卷六 第 32a 页 WYG0055-0122a.png
外薄四海咸建五长
谓九州之外迫于四海每方各建五人以为之长也
盖自甸服至绥服方三千里是九州之内也要服荒
服各一千里是九州之外也自甸至绥每州建十二
诸侯为之师要荒二服每方建五人为之长此详内
而略外也而其若干诸侯而置一师若千种落而置
一长则世代久远不可得而知矣
各迪有功苗顽弗即工帝其念哉
谓九州之外迫于四海每方各建五人以为之长也
盖自甸服至绥服方三千里是九州之内也要服荒
服各一千里是九州之外也自甸至绥每州建十二
诸侯为之师要荒二服每方建五人为之长此详内
而略外也而其若干诸侯而置一师若千种落而置
一长则世代久远不可得而知矣
各迪有功苗顽弗即工帝其念哉
卷六 第 32b 页 WYG0055-0122b.png
谓内之每州十二师外之每方五长皆迪道上之德
而从上之政教以有其功惟三苗顽凶负固不服之
国不肯就功帝当以三苗为念而忧勤于政事不可
使有一日之慢游也禹之陈谟有及于此盖谓四海
九州既已悉服苟使天子者不能窒其利欲之原则
情窦一开慢游傲虐无所不至将见一国叛之天下
靡然日入于乱矣昔唐明皇之时海内无事四方诸
侯奉职贡于京师不敢有后者及其一旦天子惑于
而从上之政教以有其功惟三苗顽凶负固不服之
国不肯就功帝当以三苗为念而忧勤于政事不可
使有一日之慢游也禹之陈谟有及于此盖谓四海
九州既已悉服苟使天子者不能窒其利欲之原则
情窦一开慢游傲虐无所不至将见一国叛之天下
靡然日入于乱矣昔唐明皇之时海内无事四方诸
侯奉职贡于京师不敢有后者及其一旦天子惑于
卷六 第 33a 页 WYG0055-0122c.png
女色侈心遂生忠直浸疏谗谄并进朝廷之势轻禄
山窃发于幽陵两京陷没四海横流虽李郭之徒奋
其忠义以图恢复之功而河北之地卒为割据之壤
终唐室而不能复收舜之时既有顽弗即工之三苗
苟使舜忽而不念至于怠忽之心生忧勤之志怠三
苗乘间而起则虽内之十二师外之五长各迪有功
亦不足恃也禹之陈谟其言至此旨哉
帝曰迪朕德时乃功惟叙皋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
山窃发于幽陵两京陷没四海横流虽李郭之徒奋
其忠义以图恢复之功而河北之地卒为割据之壤
终唐室而不能复收舜之时既有顽弗即工之三苗
苟使舜忽而不念至于怠忽之心生忧勤之志怠三
苗乘间而起则虽内之十二师外之五长各迪有功
亦不足恃也禹之陈谟其言至此旨哉
帝曰迪朕德时乃功惟叙皋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
卷六 第 33b 页 WYG0055-0122d.png
明
王氏以谓禹言苗顽弗即工之事帝当念其罪而诛
之也故于下文皋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谓皋
陶方施刑于苗民惟明夫劝人主以用兵岂禹所以
爱君之意哉苗之顽凶率六师以征之犹且逆命岂
皋陶象刑之所能致哉此说为不可用自允迪厥德
谟明弼谐至于帝其念哉则皋陶与禹相与语帝前
其谟既无馀蕴矣故舜并陈二人之功申美之谓天
王氏以谓禹言苗顽弗即工之事帝当念其罪而诛
之也故于下文皋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谓皋
陶方施刑于苗民惟明夫劝人主以用兵岂禹所以
爱君之意哉苗之顽凶率六师以征之犹且逆命岂
皋陶象刑之所能致哉此说为不可用自允迪厥德
谟明弼谐至于帝其念哉则皋陶与禹相与语帝前
其谟既无馀蕴矣故舜并陈二人之功申美之谓天
卷六 第 34a 页 WYG0055-0123a.png
下之人皆迪我之德者是汝禹之功也盖非弼成五
服至于五千则无以建师长无以建师长则何以各
迪有功此盖因其言而遂美之也皋陶又能方祗禹
所叙之功而施其象刑亦明于人之功罪轻重各得
其宜也汉孔氏以皋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二
句为史官之辞而郑氏以为此乃舜推美二臣之言
郑氏之说为长唐孔氏则以为此文上无所由下无
所结是不然自皋陶谟至此皆是禹皋陶相与语帝
服至于五千则无以建师长无以建师长则何以各
迪有功此盖因其言而遂美之也皋陶又能方祗禹
所叙之功而施其象刑亦明于人之功罪轻重各得
其宜也汉孔氏以皋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二
句为史官之辞而郑氏以为此乃舜推美二臣之言
郑氏之说为长唐孔氏则以为此文上无所由下无
所结是不然自皋陶谟至此皆是禹皋陶相与语帝
卷六 第 34b 页 WYG0055-0123b.png
前其陈谟既终矣然后申美二人之功而结之安得
谓上无所由下无所结哉孟子曰尧以不得舜为己
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观二人陈谟如此帝美
之又如此信乎孟子之言也
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
自此而下夔言其所以作乐之功也其文当为一段
不与上下文势相属盖舜之在位三十馀年其与禹
皋夔益之徒相与荅问者多矣夫史官取其尤彰明
谓上无所由下无所结哉孟子曰尧以不得舜为己
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观二人陈谟如此帝美
之又如此信乎孟子之言也
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
自此而下夔言其所以作乐之功也其文当为一段
不与上下文势相属盖舜之在位三十馀年其与禹
皋夔益之徒相与荅问者多矣夫史官取其尤彰明
卷六 第 35a 页 WYG0055-0123c.png
者为此数篇以诏后世其言止于是而已则是其所
言者自有先后史官集而记之非其一日之言也诸
儒之说自皋陶谟至此篇末皆谓其文势相属故薛
氏以谓舜以苗民逆命皋陶方祗厥叙而行法故夔
又进陈言鬼神犹可以乐语鸟兽犹可以乐致而况
于人乎王氏则以谓治定制礼功成作乐舜之治功
于是乎成矣故夔称其作乐以美舜也凡此皆欲会
同数篇所载以为一日之言岂史官独载其一日之
言者自有先后史官集而记之非其一日之言也诸
儒之说自皋陶谟至此篇末皆谓其文势相属故薛
氏以谓舜以苗民逆命皋陶方祗厥叙而行法故夔
又进陈言鬼神犹可以乐语鸟兽犹可以乐致而况
于人乎王氏则以谓治定制礼功成作乐舜之治功
于是乎成矣故夔称其作乐以美舜也凡此皆欲会
同数篇所载以为一日之言岂史官独载其一日之
卷六 第 35b 页 WYG0055-0123d.png
言而尽遗其馀乎此理之必不然也理之所不然而
必为之说故其说皆牵沿而不通今不取郊特牲曰
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贵人声也享礼曰升歌清庙示
德也下管象武示事也燕礼曰升歌鹿鸣下管新宫
盖堂上之乐以歌为主故谓之升歌堂下之乐以管
为主故谓之下管是知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者
皆堂上之乐也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皆堂
下之乐也盖乐之作虽有上下之异其实相合以成
必为之说故其说皆牵沿而不通今不取郊特牲曰
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贵人声也享礼曰升歌清庙示
德也下管象武示事也燕礼曰升歌鹿鸣下管新宫
盖堂上之乐以歌为主故谓之升歌堂下之乐以管
为主故谓之下管是知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者
皆堂上之乐也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皆堂
下之乐也盖乐之作虽有上下之异其实相合以成
卷六 第 36a 页 WYG0055-0124a.png
乐也孔氏谓戛击柷敔所以止乐搏拊以韦为之实
之以糠所以节乐其说亦无所据但以意度之耳然
其义则有可疑者器虽有堂上堂下之异其实一乐
也其作止节奏必相待而成声堂下既已设柷敔岂
于堂上又设之邪则戛击不得为柷敔戛击既非柷
敔则搏拊亦不得为节乐之用明矣沈内翰曰鸣球
非可戛且击和之至咏之不足有时而至于戛且击
琴瑟非可以搏且拊和之至咏之不足有时而至于
之以糠所以节乐其说亦无所据但以意度之耳然
其义则有可疑者器虽有堂上堂下之异其实一乐
也其作止节奏必相待而成声堂下既已设柷敔岂
于堂上又设之邪则戛击不得为柷敔戛击既非柷
敔则搏拊亦不得为节乐之用明矣沈内翰曰鸣球
非可戛且击和之至咏之不足有时而至于戛且击
琴瑟非可以搏且拊和之至咏之不足有时而至于
卷六 第 36b 页 WYG0055-0124b.png
搏且拊所谓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不自知据沈意
但以戛击为戛击鸣球以搏拊为搏拊琴瑟意此说
为可矣至谓和之至咏之不足手舞足蹈而不自知
则亦不必如此杨子云长杨赋云戛滴鸣球刘良注
云球乐器也戛滴拊击也颜师古曰戛击击考也以
是知鸣球固可以戛击矣古语云拊鸣琴吹洞箫又
曰手抚五弦目视云汉则琴瑟固可以搏拊盖乐之
作升歌于堂上则堂上之乐惟取其声之轻清者与
但以戛击为戛击鸣球以搏拊为搏拊琴瑟意此说
为可矣至谓和之至咏之不足手舞足蹈而不自知
则亦不必如此杨子云长杨赋云戛滴鸣球刘良注
云球乐器也戛滴拊击也颜师古曰戛击击考也以
是知鸣球固可以戛击矣古语云拊鸣琴吹洞箫又
曰手抚五弦目视云汉则琴瑟固可以搏拊盖乐之
作升歌于堂上则堂上之乐惟取其声之轻清者与
卷六 第 37a 页 WYG0055-0124c.png
人声相比故曰以咏故咏者但戛击鸣球搏拊琴瑟
以咏歌人声也鸣球玉磬也玉磬而谓之鸣球者案
考工记云梓人为笋虡羽属无力而轻则于任轻宜
其声清阳而远闻于磬宜若是者以为磬虡故击其
所悬而由其虡鸣鳞属以为笋深其爪出其目作其
鳞之而则于视必拨尔而怒苟拨尔而怒则于任重
宜且其匪色必似鸣矣以其笋虡如鳞羽之鸣故曰
鸣球
以咏歌人声也鸣球玉磬也玉磬而谓之鸣球者案
考工记云梓人为笋虡羽属无力而轻则于任轻宜
其声清阳而远闻于磬宜若是者以为磬虡故击其
所悬而由其虡鸣鳞属以为笋深其爪出其目作其
鳞之而则于视必拨尔而怒苟拨尔而怒则于任重
宜且其匪色必似鸣矣以其笋虡如鳞羽之鸣故曰
鸣球
卷六 第 37b 页 WYG0055-0124d.png
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
此盖谓乐声和则人神和也祖考来格者非谓有神
灵光景之接于人也盖祭义曰其人室也僾然必有
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
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者以是为来格也据
此作乐必是在宗庙祭祀之时此之谓祖考来格者
祭法曰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则知
有虞氏之祖宗是颛顼与尧也此之作乐当在颛顼
此盖谓乐声和则人神和也祖考来格者非谓有神
灵光景之接于人也盖祭义曰其人室也僾然必有
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
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者以是为来格也据
此作乐必是在宗庙祭祀之时此之谓祖考来格者
祭法曰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则知
有虞氏之祖宗是颛顼与尧也此之作乐当在颛顼
卷六 第 38a 页 WYG0055-0125a.png
与尧之庙然以尧为宗则可以尧为考则不可谓之
考则疑瞽瞍之庙以考为瞽瞍则祖者瞽瞍之父也
祭法之言又复不可信然舜受尧之天下而韶乐之
作岂不作于尧之庙而作于瞽瞍之庙于义未安然
其代远矣不可得而考矣虞宾者丹朱也尧之后为
宾于虞犹微子为客于周也夫丹朱之慢游傲虐可
谓难化矣今也感乐之和其在位也与夫助祭之群
后以德而相让小人之无不和盖可知也
考则疑瞽瞍之庙以考为瞽瞍则祖者瞽瞍之父也
祭法之言又复不可信然舜受尧之天下而韶乐之
作岂不作于尧之庙而作于瞽瞍之庙于义未安然
其代远矣不可得而考矣虞宾者丹朱也尧之后为
宾于虞犹微子为客于周也夫丹朱之慢游傲虐可
谓难化矣今也感乐之和其在位也与夫助祭之群
后以德而相让小人之无不和盖可知也
卷六 第 38b 页 WYG0055-0125b.png
下管鼗鼓合止柷敔
下管以下此堂下之乐也管犹周礼大司乐曰阴竹
之管孤竹之管孙竹之管是也鼗鼓如鼓而小持其
柄而摇之旁耳还自击所以出音柷者郭璞云柷如
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连底撞之
令左右击止者其椎名也敔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
锄铻刻以木长一尺而擽之盖乐之始作也则击柷
以合之及其将终也则擽敔以止之谓之合止
下管以下此堂下之乐也管犹周礼大司乐曰阴竹
之管孤竹之管孙竹之管是也鼗鼓如鼓而小持其
柄而摇之旁耳还自击所以出音柷者郭璞云柷如
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连底撞之
令左右击止者其椎名也敔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
锄铻刻以木长一尺而擽之盖乐之始作也则击柷
以合之及其将终也则擽敔以止之谓之合止
卷六 第 39a 页 WYG0055-0125c.png
笙镛以间
笙乐器也以匏为之列管于匏中又施篁于管端笙
竽𩔖也三十六篁者谓之竽十三篁者谓之笙镛大
钟也上言以咏此言以间相对而言盖与咏歌迭奏
也案仪礼云歌鹿鸣以笙南陔间歌鱼丽以笙由庚
间此所以迭奏也
鸟兽跄跄
言乐音不独感神人至于鸟兽无知亦且相率而舞
笙乐器也以匏为之列管于匏中又施篁于管端笙
竽𩔖也三十六篁者谓之竽十三篁者谓之笙镛大
钟也上言以咏此言以间相对而言盖与咏歌迭奏
也案仪礼云歌鹿鸣以笙南陔间歌鱼丽以笙由庚
间此所以迭奏也
鸟兽跄跄
言乐音不独感神人至于鸟兽无知亦且相率而舞
卷六 第 39b 页 WYG0055-0125d.png
跄跄然也夫韶乐之奏而能使鸟兽跄跄而和者盖
乐之所以不能感物者以其不得中声也苟得中声
则小大动植无有不感格矣故瓠巴鼓瑟而游鱼出
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况舜之盛德召和气于上
夔之典乐调中声于下则韶乐之奏而百兽跄跄无
足疑者
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此又论其舞也盖乐之作也九德之歌升于堂上者
乐之所以不能感物者以其不得中声也苟得中声
则小大动植无有不感格矣故瓠巴鼓瑟而游鱼出
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况舜之盛德召和气于上
夔之典乐调中声于下则韶乐之奏而百兽跄跄无
足疑者
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此又论其舞也盖乐之作也九德之歌升于堂上者
卷六 第 40a 页 WYG0055-0126a.png
九德之歌众乐依之而舞于堂下者则舞于庭九韶
之舞也谓之箫韶者孔氏曰言箫以见细器之备其
说不然而说者又谓箫者不齐之管其声清而细以
象凤凰之声故奏之而凤凰来仪其说亦不然案古
今尚书箫字从竹从削箾舞者所执之物箫与箾音
虽同而义实异说文于管箫之箫注云参差管而从
竹从削之箾注云舜乐名箾韶延陵季札观周乐见
舞韶箾者其字从竹从削之箾以是知箾韶二字盖
之舞也谓之箫韶者孔氏曰言箫以见细器之备其
说不然而说者又谓箫者不齐之管其声清而细以
象凤凰之声故奏之而凤凰来仪其说亦不然案古
今尚书箫字从竹从削箾舞者所执之物箫与箾音
虽同而义实异说文于管箫之箫注云参差管而从
竹从削之箾注云舜乐名箾韶延陵季札观周乐见
舞韶箾者其字从竹从削之箾以是知箾韶二字盖
卷六 第 40b 页 WYG0055-0126b.png
舜乐之总名也今文作管箫之箫故诸儒皆以为细
管之备而说者又谓编管为之其声肃然如凤皇声
此皆曲为之说非古书之本意今当从古文书以箫
韶者为舜乐之总名则得之矣九成者郑云韶乐之
作所以象治功之成而舜治功之成见于九功惟叙
九叙惟歌故其乐以九为节歌于堂上者九德之歌
舞于庭者则九韶之舞亦犹武王之功成于六故其
乐以六为节也凤皇来仪者凤皇羽族之最灵者其
管之备而说者又谓编管为之其声肃然如凤皇声
此皆曲为之说非古书之本意今当从古文书以箫
韶者为舜乐之总名则得之矣九成者郑云韶乐之
作所以象治功之成而舜治功之成见于九功惟叙
九叙惟歌故其乐以九为节歌于堂上者九德之歌
舞于庭者则九韶之舞亦犹武王之功成于六故其
乐以六为节也凤皇来仪者凤皇羽族之最灵者其
卷六 第 41a 页 WYG0055-0126c.png
为物也治则见乱则隐不可求而得不可豢而养今
也感乐声而至舞于庭而有容仪也自古太平之世
凤皇出而为瑞气后世或见于衰乱之朝者此盖索
而后获非其自至不足为瑞也欧阳曰凤皇鸟之远
人者也当舜之治天下政成而民悦命夔作乐之声
和鸟兽闻之皆鼓舞当是时也凤皇适至舜之史因
并记其实以为美故世因以凤皇为有道之应其后
凤皇数至或出于庸君视政之时或出于危亡大乱
也感乐声而至舞于庭而有容仪也自古太平之世
凤皇出而为瑞气后世或见于衰乱之朝者此盖索
而后获非其自至不足为瑞也欧阳曰凤皇鸟之远
人者也当舜之治天下政成而民悦命夔作乐之声
和鸟兽闻之皆鼓舞当是时也凤皇适至舜之史因
并记其实以为美故世因以凤皇为有道之应其后
凤皇数至或出于庸君视政之时或出于危亡大乱
卷六 第 41b 页 WYG0055-0126d.png
之际是果为瑞哉此说未为允当周公曰我则鸣鸟
不闻孔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观周孔
之言云尔以谓凤皇为非有道之应可乎若以凤皇
为偶见于昏乱之时则并与帝王之瑞为不足信矣
欧阳之说不可从自祖考来格至于凤皇来仪是皆
韶乐之所感召也然于堂上堂下文势各有所属者
唐孔氏曰乐之作也依上下而迭奏音合而后曲成
神物之来上下共致非堂上堂下别有所感以祖考
不闻孔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观周孔
之言云尔以谓凤皇为非有道之应可乎若以凤皇
为偶见于昏乱之时则并与帝王之瑞为不足信矣
欧阳之说不可从自祖考来格至于凤皇来仪是皆
韶乐之所感召也然于堂上堂下文势各有所属者
唐孔氏曰乐之作也依上下而迭奏音合而后曲成
神物之来上下共致非堂上堂下别有所感以祖考
卷六 第 42a 页 WYG0055-0127a.png
尊神故配堂上之乐鸟兽贱物故配堂下之乐总上
下之乐言九成致凤尊异灵瑞故别言尔非堂上之
乐独致神来堂下之乐偏令兽舞也
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
此又别于一时论作乐之效于字释文无音当作如
字读据此当是叹而起语之辞宜读为乌击石拊石
犹言戛击鸣球也韶乐之作八音皆备而独言击石
拊石者盖五声之播于八音而角之声其数六十有
下之乐言九成致凤尊异灵瑞故别言尔非堂上之
乐独致神来堂下之乐偏令兽舞也
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
此又别于一时论作乐之效于字释文无音当作如
字读据此当是叹而起语之辞宜读为乌击石拊石
犹言戛击鸣球也韶乐之作八音皆备而独言击石
拊石者盖五声之播于八音而角之声其数六十有
卷六 第 42b 页 WYG0055-0127b.png
四其声在于清浊小大之间而石尚焉其声有清浊
小大之间则尤难和者石声属角石既和则金丝竹
匏土革木之声无有不和矣诗曰既和且平依我磬
声则知言石者总备韶乐之和而言之也此虽但云
击石拊石者其实总箫韶全乐而称之上言鸟兽此
言百兽者考工记曰天下之大兽五脂者膏者裸者
羽者鳞者羽鳞可以谓之兽则知鸟兽皆可总而名
百兽也尹者正也庶尹者百官府之长也允谐者信
小大之间则尤难和者石声属角石既和则金丝竹
匏土革木之声无有不和矣诗曰既和且平依我磬
声则知言石者总备韶乐之和而言之也此虽但云
击石拊石者其实总箫韶全乐而称之上言鸟兽此
言百兽者考工记曰天下之大兽五脂者膏者裸者
羽者鳞者羽鳞可以谓之兽则知鸟兽皆可总而名
百兽也尹者正也庶尹者百官府之长也允谐者信
卷六 第 43a 页 WYG0055-0127c.png
皆和谐也非庶尹之谐在于百兽率舞之后盖言百
兽从风犹且如此况百官者乎昔季札观周乐见舞
韶箾者乃曰德至矣尽矣如天之无不覆如地之无
不载虽甚盛德蔑以加矣夫韶乐之奏幽而感神则
祖考来格明而感人则庶尹允谐微而感物则百兽
率舞原其所以能感召如此者皆由舜之德如天地
之无不覆载也其乐之传至孔子之时千有馀年而
孔子闻之于齐尚且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
兽从风犹且如此况百官者乎昔季札观周乐见舞
韶箾者乃曰德至矣尽矣如天之无不覆如地之无
不载虽甚盛德蔑以加矣夫韶乐之奏幽而感神则
祖考来格明而感人则庶尹允谐微而感物则百兽
率舞原其所以能感召如此者皆由舜之德如天地
之无不覆载也其乐之传至孔子之时千有馀年而
孔子闻之于齐尚且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
卷六 第 43b 页 WYG0055-0127d.png
至于斯以是观之其闻乐感韶者如此则知当时所
感从可知矣观孔子之忘味与夫季札之称夔之言
虽极其褒崇称美之辞岂有一言之溢哉
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
文中子曰昔圣人述史三焉其述书也帝王之制备
矣故索焉而皆获其述诗也兴衰之由显矣故究焉
而皆得其述春秋也邪正之迹明矣故考焉而皆当
以此三者同出于史而不可杂也故圣人分焉观文
感从可知矣观孔子之忘味与夫季札之称夔之言
虽极其褒崇称美之辞岂有一言之溢哉
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
文中子曰昔圣人述史三焉其述书也帝王之制备
矣故索焉而皆获其述诗也兴衰之由显矣故究焉
而皆得其述春秋也邪正之迹明矣故考焉而皆当
以此三者同出于史而不可杂也故圣人分焉观文
卷六 第 44a 页 WYG0055-0128a.png
中子之言其意以谓诗也书也春秋也其原盖出于
一书也至后世简册繁多始分为三诗始于商书始
于唐虞春秋始于平王鲁隐公之际而其源流皆出
于书故自西周以前岁月之终始惟见于书此则春
秋之未分也虞夏赓歌与其书而并传此则诗之未
分者也惟其未分故自虞夏之时观之三者皆合而
为一舜禹皋陶之赓歌与夫五子之歌虽载之于书
其实三百篇之权舆也此三者皆出于一而后之学
一书也至后世简册繁多始分为三诗始于商书始
于唐虞春秋始于平王鲁隐公之际而其源流皆出
于书故自西周以前岁月之终始惟见于书此则春
秋之未分也虞夏赓歌与其书而并传此则诗之未
分者也惟其未分故自虞夏之时观之三者皆合而
为一舜禹皋陶之赓歌与夫五子之歌虽载之于书
其实三百篇之权舆也此三者皆出于一而后之学
卷六 第 44b 页 WYG0055-0128b.png
者各自分藩以立同异故学诗者不知有书学书者
不知有诗学诗书者不知有春秋学春秋者不知有
诗书以是为学岂不失圣人之旨哉此一段虽书之
所载学诗者当自此始庸者用也助语也孔氏云用
庶尹允谐之政故作歌以戒安不忘乱据此一段乃
是史官载舜与皋陶相与赓歌之辞上文曰百兽率
舞庶尹允谐其文意全不相贯但其文有庸字故孔
氏从而为之说考之于理不通在所不取诗曰情动
不知有诗学诗书者不知有春秋学春秋者不知有
诗书以是为学岂不失圣人之旨哉此一段虽书之
所载学诗者当自此始庸者用也助语也孔氏云用
庶尹允谐之政故作歌以戒安不忘乱据此一段乃
是史官载舜与皋陶相与赓歌之辞上文曰百兽率
舞庶尹允谐其文意全不相贯但其文有庸字故孔
氏从而为之说考之于理不通在所不取诗曰情动
卷六 第 45a 页 WYG0055-0128c.png
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
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观
舜之君臣相与荅问于庙堂之上曰都曰俞曰吁曰
于者皆言之不足又从而嗟叹之辞自帝庸作歌以
下是皆嗟叹之不足而见于咏歌也舜曰股肱喜哉
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
事康哉等语此所谓歌也舜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
皋陶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
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观
舜之君臣相与荅问于庙堂之上曰都曰俞曰吁曰
于者皆言之不足又从而嗟叹之辞自帝庸作歌以
下是皆嗟叹之不足而见于咏歌也舜曰股肱喜哉
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
事康哉等语此所谓歌也舜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
皋陶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
卷六 第 45b 页 WYG0055-0128d.png
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
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惰哉帝拜曰俞往钦哉
此则道其意于永歌之前也敕天之命惟时惟几者
此舜言为人君者不可不敕正上天之命盖天难谌
命靡常其治乱安危之命果有自而敕正之哉时既
安矣危之所自萌时既治矣乱之所自兆时既安矣
时既治矣此之谓惟时危萌于安乱萌于治此之谓
惟几惟时者言顺天之命于治安已成之后惟几者
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惰哉帝拜曰俞往钦哉
此则道其意于永歌之前也敕天之命惟时惟几者
此舜言为人君者不可不敕正上天之命盖天难谌
命靡常其治乱安危之命果有自而敕正之哉时既
安矣危之所自萌时既治矣乱之所自兆时既安矣
时既治矣此之谓惟时危萌于安乱萌于治此之谓
惟几惟时者言顺天之命于治安已成之后惟几者
卷六 第 46a 页 WYG0055-0129a.png
言察天之命于危亡未兆之前此其所以能敕天之
命也
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
飏言曰念哉
人君欲敕天之命惟时惟几非人臣之助则治功无
自而济故形之于声则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
熙哉股肱喻臣也元首喻君也盖一人之身手足喜
悦从事于一身以为元首之助则元首为之兴起亦
命也
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
飏言曰念哉
人君欲敕天之命惟时惟几非人臣之助则治功无
自而济故形之于声则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
熙哉股肱喻臣也元首喻君也盖一人之身手足喜
悦从事于一身以为元首之助则元首为之兴起亦
卷六 第 46b 页 WYG0055-0129b.png
犹人臣趋事赴功以为人君之助则人君亦从而兴
起百工熙哉者言百官之职业亦熙然而兴也熙兴
也下言百工则知上言股肱者专指大臣而言之也
舜既望大臣如此则皋陶于是拜手稽首飏言以奉
承所歌之意也拜手者自首至手稽首者自首至地
言尽敬于君也飏者大言而疾曰飏皋陶既拜手稽
首而又飏言曰念哉者盖舜之所歌泛指当时大臣
而皋陶欲使当时大臣皆念夫帝所歌之意于是宣
起百工熙哉者言百官之职业亦熙然而兴也熙兴
也下言百工则知上言股肱者专指大臣而言之也
舜既望大臣如此则皋陶于是拜手稽首飏言以奉
承所歌之意也拜手者自首至手稽首者自首至地
言尽敬于君也飏者大言而疾曰飏皋陶既拜手稽
首而又飏言曰念哉者盖舜之所歌泛指当时大臣
而皋陶欲使当时大臣皆念夫帝所歌之意于是宣
卷六 第 47a 页 WYG0055-0129c.png
言于众谓凡我同列大臣皆念帝所歌之意故曰念
哉
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乃赓载歌曰元
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钦哉言凡我同列之大臣当率钦其上之命以兴作
其事业又当慎汝所守之典宪无敢不钦也屡省乃
成钦哉者谓未成之事则作之兴之既成之事则省
之察之使无废坏又不可不钦哉率作兴事慎乃宪
哉
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乃赓载歌曰元
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钦哉言凡我同列之大臣当率钦其上之命以兴作
其事业又当慎汝所守之典宪无敢不钦也屡省乃
成钦哉者谓未成之事则作之兴之既成之事则省
之察之使无废坏又不可不钦哉率作兴事慎乃宪
卷六 第 47b 页 WYG0055-0129d.png
则能敕天命而惟时矣屡省乃成者则是能敕天之
命而惟几矣皋陶既与同列论其所以惟时惟几以
助天子敕天之命于是又续成帝歌以致其规戒之
意赓续也载成也皋陶之歌而续成于帝者盖帝所
歌谓夫元首之起必由股肱之喜是君之所望于臣
也皋陶之歌谓夫股肱之良必由元首之明是臣之
所望于君也以足成其义也所谓赓载者亦犹访落
之诗盖是嗣王朝于庙之时访于诸侯之言必继之
命而惟几矣皋陶既与同列论其所以惟时惟几以
助天子敕天之命于是又续成帝歌以致其规戒之
意赓续也载成也皋陶之歌而续成于帝者盖帝所
歌谓夫元首之起必由股肱之喜是君之所望于臣
也皋陶之歌谓夫股肱之良必由元首之明是臣之
所望于君也以足成其义也所谓赓载者亦犹访落
之诗盖是嗣王朝于庙之时访于诸侯之言必继之
卷六 第 48a 页 WYG0055-0130a.png
以敬之诗然后其义乃足故作序者于访落之序曰
访落嗣王谋于庙也于敬之序曰敬之群臣进戒嗣
王也此亦赓载之意也元首明哉股肱良哉此亦以
人身为喻也元首明于上股肱良于下亦犹人君明
于上则人臣得以尽忠于下此庶事所以安也
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帝拜曰俞往
钦哉
皋陶之歌既及于此犹未足尽其儆戒之意故又歌
访落嗣王谋于庙也于敬之序曰敬之群臣进戒嗣
王也此亦赓载之意也元首明哉股肱良哉此亦以
人身为喻也元首明于上股肱良于下亦犹人君明
于上则人臣得以尽忠于下此庶事所以安也
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帝拜曰俞往
钦哉
皋陶之歌既及于此犹未足尽其儆戒之意故又歌
卷六 第 48b 页 WYG0055-0130b.png
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丛脞者破碎而
无大略也君丛脞于上则臣懈怠于下故股肱惰则
事所以堕废而不成也范内翰尝论此言以谓君以
知人为明臣以任职为良君知人则贤者得行其所
学臣任职则不贤者不得苟容于朝此庶事所以康
哉若夫君行臣职则丛脞矣臣不任君之事则惰矣
此万事所以堕也当舜之时禹平水土稷播百谷土
谷之事舜不亲也契敷五教皋陶明五刑教刑之事
无大略也君丛脞于上则臣懈怠于下故股肱惰则
事所以堕废而不成也范内翰尝论此言以谓君以
知人为明臣以任职为良君知人则贤者得行其所
学臣任职则不贤者不得苟容于朝此庶事所以康
哉若夫君行臣职则丛脞矣臣不任君之事则惰矣
此万事所以堕也当舜之时禹平水土稷播百谷土
谷之事舜不亲也契敷五教皋陶明五刑教刑之事
卷六 第 49a 页 WYG0055-0130c.png
舜不治也伯夷典礼后夔典乐礼乐之事舜不治也
益为虞垂作共工虞工之事舜不知也禹为相总百
官自稷而下分职以听焉君人者如天运乎上而四
时寒暑各司其序则不劳而万物生也君不可不逸
也所治者大所司者要也臣不可以不劳也所治者
寡所职者详也此说尽之矣夫有虞之治所以能冠
百王之上者惟其君臣各任其职而已孔子曰无为
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又曰
益为虞垂作共工虞工之事舜不知也禹为相总百
官自稷而下分职以听焉君人者如天运乎上而四
时寒暑各司其序则不劳而万物生也君不可不逸
也所治者大所司者要也臣不可以不劳也所治者
寡所职者详也此说尽之矣夫有虞之治所以能冠
百王之上者惟其君臣各任其职而已孔子曰无为
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又曰
卷六 第 49b 页 WYG0055-0130d.png
舜有五臣而天下治盖君无为而执其要于上臣有
为而致其详于下其治历万代而不可及原其所以
致此者亦无出于赓歌之数语耳盖由其嗟叹之不
足形于歌咏故虽曰不过数语然言有尽而意无穷
使读之者如闻诸弦歌发越之音可以一唱而三叹
也三百篇之源流盖出于此学诗者不可不察也帝
拜曰俞往钦哉者盖拜受其言而然之自今而往君
臣皆当钦其事而践其言也礼曰君于臣则无荅拜
为而致其详于下其治历万代而不可及原其所以
致此者亦无出于赓歌之数语耳盖由其嗟叹之不
足形于歌咏故虽曰不过数语然言有尽而意无穷
使读之者如闻诸弦歌发越之音可以一唱而三叹
也三百篇之源流盖出于此学诗者不可不察也帝
拜曰俞往钦哉者盖拜受其言而然之自今而往君
臣皆当钦其事而践其言也礼曰君于臣则无荅拜
卷六 第 50a 页 WYG0055-0131a.png
盖至尊之势无所屈也然太甲之于伊尹成王之于
周公皆有拜手稽首之义所以尊师重道也皋陶之
赓歌舜拜而受之岂亦以师傅之礼而待皋陶与案
大禹皋陶益稷三篇当时君臣相与都俞告戒之辞
史官取其深切著明者以为三篇垂于后世然尧舜
行事其本末既载于二典必为此三篇者盖以君臣
之盛德尤在于此故也尝观唐太宗之为人父子兄
弟之间闺门衽席之上盖有不可言者然其所以致
周公皆有拜手稽首之义所以尊师重道也皋陶之
赓歌舜拜而受之岂亦以师傅之礼而待皋陶与案
大禹皋陶益稷三篇当时君臣相与都俞告戒之辞
史官取其深切著明者以为三篇垂于后世然尧舜
行事其本末既载于二典必为此三篇者盖以君臣
之盛德尤在于此故也尝观唐太宗之为人父子兄
弟之间闺门衽席之上盖有不可言者然其所以致
卷六 第 50b 页 WYG0055-0131b.png
正观之治至于米斗三钱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
给于道者由贵艺好贤屈已以从谏而已然太宗克
厉矫揉自力于善故也太宗岂真能好从谏者哉强
勉而行之未必出于至诚而其所成就犹且如是故
当时史官述其听谏之事以为正观政要之书以示
后世子孙亦以其能成正观之治者有在于此故也
知太宗之所以能成正观之治则知舜之所以为大
者舍此大禹谟益稷皋陶谟三篇亦无以见之矣
给于道者由贵艺好贤屈已以从谏而已然太宗克
厉矫揉自力于善故也太宗岂真能好从谏者哉强
勉而行之未必出于至诚而其所成就犹且如是故
当时史官述其听谏之事以为正观政要之书以示
后世子孙亦以其能成正观之治者有在于此故也
知太宗之所以能成正观之治则知舜之所以为大
者舍此大禹谟益稷皋陶谟三篇亦无以见之矣
卷六 第 51a 页 WYG0055-0131c.png
卷六 第 51b 页 WYG0055-0131d.png
尚书全解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