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二
卷三十二 第 1a 页 WYG1079-031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李卫公外集卷二
            唐 李德裕 撰
  评史(二/)
   旧

臣论
或问先王论道之臣事后王乎曰不改先王之道则
之改先王之道则去之以事尧之心事舜禹者其皋陶
益稷乎以事武王之心事成王者其周召乎以事汉高
卷三十二 第 1b 页 WYG1079-0312b.png
之心事惠帝者其萧曹乎曹参尚不易萧何之规况高
祖之道昔区区楚国醴酒不设穆生先去且穆生岂为
已也盖伤废先王之道不忍见后王之面其不去者焉
得免胥靡之恨哉观晋以降居相位者皆腼面愧心而
巳又有攘臂于其间者掎摭先王之道以讳旧过改张
先王之道以媚新君弃先王之故老以掩其羞用先王
之罪人以协其志若天地间无神明则巳倘有神明鬼
得而诛之矣
卷三十二 第 2a 页 WYG1079-0312c.png
   阴德论
陈平称吾多阴谋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巳矣不能
复起以吾多阴祸也至曾孙何国绝班生著陈平之言
以为世戒理当然矣而丙丞相才及子显黜为关内侯
至孙昌乃绝国绝三十二岁复续而张汤杜周子孙世
有令名皆在显位其故何哉丙丞相于汉宣之德可谓
至矣晋荀息以忠贞之故不敢负献公程婴以托孤之
义不忍欺赵氏所以继之以死终不食言丙丞相于史
卷三十二 第 2b 页 WYG1079-0312d.png
皇孙微君臣之分无亲戚之情而保养曾孙仁心恻隐
置于閒燥给以私财介然拒天子之使因是全四海之
命又奏记霍光决定大策既而显徵卿之美削士伍之
辞其深厚不伐古所未有夏侯胜以为有阴德者必飨
其乐以及子孙是宜笃生贤人世济其美古所谓有后
者良谓是矣焉在传爵邑而巳哉张杜有后岂用法虽
深而治者或能去天下之恶除生人之害所以然也
   臣子论
卷三十二 第 3a 页 WYG1079-0313a.png
士之有气志而思富贵者必能建功业有志气而轻爵
禄者必能立名节二者虽其志不同然时危世乱皆人
君之所急也何者非好功业不能以戡乱非重名节不
能以死难此其梗概也好功业者当理平之世或能思
乱唯重名节者理乱皆可以大任平澹和雅世所谓君
子者居平必不能急公理烦遭难亦不能捐躯济危可
以羽仪朝廷润色名教如宗庙瑚琏园林鸿鹄虽不常
为人用而自然可贵也然世亦有不拘小疵而能全大
卷三十二 第 3b 页 WYG1079-0313b.png
节者如陈平背楚归汉汉王疑其多心令护诸将又疑
其受金可谓不能以名节自固矣及功成封侯辞曰非
魏无知臣安得进汉高曰若子可谓不背本矣其后竟
诛诸吕以安刘氏近日宰相上官仪诗多浮艳时人称
为上官体实为正人所病及高宗之初竟以谋废武侯
心存王室至于宗族受祸郭代公倜傥不羁之士也少
不以名节自检当萧岑内难保护睿宗虽履危机竟全
臣节则名节之间不可以一槩论也陈平能不背魏无
卷三十二 第 4a 页 WYG1079-0313c.png
知所以必不负汉王矣今士之背本者人君岂可保之

   忠谏论
人君拒谏有二一曰生于爱名二曰不能去欲虽桀纣
桓灵之君未能忘名自知为恶多矣畏天下之人知之
将谓谏则恶不可掩故不欲人之谏巳如晋献非骊姬
寝不安齐桓非易牙食不美必不能去之亦不欲人谏
已人臣忠谏亦有二欲道行于君可使身安国理者其
卷三十二 第 4b 页 WYG1079-0313d.png
辞婉欲名高后世不顾身危国倾者其辞讦若考叔启
大隧以成庄公之孝仓唐献犬雁以复文侯之爱留侯
封雍齿以安群臣招四皓以定惠帝此所谓婉也谏大
夫言婢不为主白马令言帝欲不讳激主之怒自有其
名望其听从固不可得此所谓讦也汉元帝欲御楼船
薛广德当乘舆谏曰臣自刎以血污车轮则陛下不入
庙矣张猛曰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元帝曰晓人
不当如是耶则知谏之道在于婉矣唯英主必能从谏
卷三十二 第 5a 页 WYG1079-0314a.png
何者自知功德及生人者大矣虽有小恶不讳人言如
汉高械系萧相国及闻王卫尉之言乃曰我不过为桀
纣主而相国为贤相此所谓不讳也近日名臣王石泉
居相时子为眉州司士天后尝问曰卿在相位子何远
乎对曰庐陵是陛下爱子今犹在远臣之子焉敢相近
有以见君子之心亦仓唐之比也
   管仲害霸论
昔管仲对桓公曰官中之乐无所禁禦不害霸也举
卷三十二 第 5b 页 WYG1079-0314b.png
而不能任此害霸也余窃窥敬仲此对是欲一齐国之
政满桓公之志然则非专任亦不能致霸矣一则仲父
二则仲父桓公所以能九合诸侯为五霸之首中代蜀
主之任孔明符坚之用景略虽关公不能移樊世不能
惑蜀与秦皆君安国理非专任之效欤桓公得敬仲则
兴隆霸业汉元信石显而反秽明德信任同而理乱异
者何也所任用非其人也近世有以宫中之乐饵其君
者而苞苴日行纪纲日坏朋党益炽谗言益昌得非窃
卷三十二 第 6a 页 WYG1079-0314c.png
管仲之术违管仲之道庄周称所谓至智也者有不为
大盗积者乎又曰蹠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岂斯之谓也
   慎独论
士君子爱身防患无踰于慎独矣能惧显观不为暗欺
忠信参于外虽有盗贼不能为患矣易曰无有师保如
临父母斯之谓也贼入赵孟之门者睹其盛服将朝不
忘恭敬悔受君命至于触槐所以知其不为患也向使
赵孟未辟寝门尚安衽席思变诈之数无肃敬之容为
卷三十二 第 6b 页 WYG1079-0314d.png
盗者必激其怒心增其勇气焉得保其首领哉推是而
言人不可以不诚矣若乃怀诈饰智意忌貌亲人巳见
其肺肝而自谓无迹天已夺其魂魄而不寤将亡此汲
黯所以面折孙弘留言李息庄周称贼莫大于德为有
心以有眼为德者尚不可以有心眼况为恶者乎
   王言论
夫帝王与群臣言不在援引古今以饰雄辩唯在简而
当理雄辩不足以服奸臣之心唯能塞诤臣之口昔田
卷三十二 第 7a 页 WYG1079-0315a.png
鼢请考功地益宅武帝曰遂取武库卫将军言郭解家
贫又曰布衣权至使将军知此其家不贫殷仲文言音
乐好之自解宋祖曰吾秪恐解此谓简而当理足使奸
臣夺心邪人破胆矣余历事六朝弼谐二主文宗辞皆
文雅而未尝骋辩武宗言必简要而不为文饰皆得君
人之量能尽臣下之词岂唯王言如是人臣亦当然也
其有辩若波澜词多枝叶文经意而饰诈矫圣言以蔽
聪此乃奸人之雄游说之士焉得谓之献替哉为臣者
卷三十二 第 7b 页 WYG1079-0315b.png
当戒于斯慎于斯必不获罪于天矣
   退身论
老子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昔余尝感焉自前朝
李右相元中书皆宴安厚味终婴大戮所以文种有藏
弓之恨李斯有税驾之叹张华顾优游而不获傅亮赞
识微而不免此四子者皆神敏知几聪明志古图国致
伯动必成功而自谋其身犹有所恨况常人哉其难于
退者以余忖度颇得古人微旨天下善人少恶人多一
卷三十二 第 8a 页 WYG1079-0315c.png
旦去权机不测操政柄以禦怨诽者如荷戟以当狡兽
闭关以待暴客若舍戟开关则寇难立至迟迟不去者
以延一日之命庶免终身之祸亦犹奔马者不可以委
辔乘流者不可以去楫是以惧祸而不断未必皆耽禄
而患失矣何以知之余之前在鼎司谢病辞免寻即远
就泽国自谓在外而安岂知以天高不闻身远受害近者自三公镇于旧楚恳辞将相归守丘园而行险之人
乘隙构患竟以失巨浪而悬肆去灌木而婴罗余岂不
卷三十二 第 8b 页 WYG1079-0315d.png
知身退罹殃盖耻同种斯之不去也则知勇退者岂容
易哉如陆士衡称不知去势以求安辞宠以招福斯言
过矣唯有遭逢善人则庶可无患故范睢得蔡泽退而
不辱虞丘得叔孙去而不困其次刚毅者有心者亦可
矣子文举子玉以靖国随会避郤子以纾乱皆保其后
矣若小人则祸必及之无所逃也终不及扁舟变姓名
浩然五湖之外不在人间之世斯可以免矣   豪侠论
卷三十二 第 9a 页 WYG1079-0316a.png
爰盎汲黯皆豪侠者也若非气盖当世义动明主岂有
是名哉爰盎曰缓急人所有故善剧孟匿季心汲黯好
游侠任气节善灌夫所以知其然也余斯言岂徒妄发
扬子所谓孟轲之勇类于是夫侠者盖非常之人也虽
以然诺许人必以节义为本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
难兼之矣所谓不知义者感匹夫之交校君父之命为
贯高危汉祖者是也所利者邪所害者正为梁王杀爰
盎者是也此乃盗贼耳焉得谓之侠哉唯锄麑不贼赵
卷三十二 第 9b 页 WYG1079-0316b.png
宣承基不忍志宁斯为真侠矣淮南王惮汲黯以其守
节死义所以易公孙弘如发蒙耳黯实气义之兼者士
之任气而不知义皆可谓之盗矣然士无气义者为臣
必不能死难求道必不能出世近代房儒复问径山大
师欲习道可得至乎径山对曰学道者唯猛将可也身
首分裂无所顾惜繇是而知士之无气义者虽为桑门
亦不足观矣
   英杰论
卷三十二 第 10a 页 WYG1079-0316c.png
帝王之于英杰当须御之以气结之以恩然后可使也
若不以英气折之而宠以姑息则骄不可任若不以恩
爱结之而肃以体貌则怨不为用驾驭之术唯汉高祖
尽之黥布归汉高祖方踞床洗而召布入见布大怒悔
来欲自杀出就舍帐服御饮食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
喜过望武帝踞厕见卫青青以大将军之贵而𨽻人畜
之此不得不绝大漠而荡荤粥猃狁也蜀先主与关公
张飞同卧起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皆用此道故能成
卷三十二 第 10b 页 WYG1079-0316d.png
功夫御英杰使猛将与见道德之人接方正之士不同
也不可以繁礼饰貌以浮辞足言宜洞开胸怀令见肝
肺气慑其勇恩结其心虽踞洗召之不为薄矣禄山夷
狄之谲诈者也非将门英豪草莱奇杰其战斗之气击
刺之才去关张远矣天宝末受专征之任托不御之权
入朝赐宴坐内殿西序鸡障之下非其所据果蓄异图
幽陵厉阶至今为梗盖恩甚骄盈以至于此倘以徒𨽻
畜之岂有斯恨
卷三十二 第 11a 页 WYG1079-0317a.png
   臣友论
君之择臣士之求友当以志气为先患难为急汉高以
周勃可属大事又曰安刘氏者必勃也文帝戒太子曰
即有缓急亚夫真可任将兵此皆得于气志之间而后
知可以托孤寄命矣何者人君不能无缓急士君子未
尝免忧患故汉高知周勃可托文帝识亚夫可任信陵
降志于朱亥爰盎不拒于剧孟且夫周文有闳夭而禦
侮赵宣以弥明而免难孔圣得仲由而不闻恶言宋祖
卷三十二 第 11b 页 WYG1079-0317b.png
失穆之而谓人轻我则择臣求友得不先于此乎太仓
令淳于公叹生女不生男缓急非有益也缇萦自伤乃
上书赎父罪诗曰鹡鸰在原兄弟急难父子兄弟未尝
不以赴急为仁孝况朋友之际本以义合贵盛则相望
以力忧患而不拯其危自保荣华坐观颠覆可不痛哉
昔卫青之衰也故人多事冠军而任安不去吴章之败
也门人更名他师而幼孺自效此所以可贵也善人良
士秪可以淡水相成虚舟相值闻其患也则策足先去
卷三十二 第 12a 页 WYG1079-0317c.png
曰见几而作不俟终日知其危也则奉身而退曰既明
且哲以保其身良士之于人如是曷若识剧孟朱亥哉
   天性论
余开成中作镇淮服闻东宫为人所搆天子赫然大怒
召宰臣及公卿大僚议于内殿其时谏者佥曰太子幼
年思虑未至亦曰太子之年足以改过往复移时大略
不出于此夫明主可以理夺其要在于闻所未闻昔千
秋上书言子弄父兵罪当笞耳武帝一言而寤盖以简
卷三十二 第 12b 页 WYG1079-0317d.png
而当理魏太祖尝谓诸子曰吾必不用左右之言以理
汝曹何者使左右君子也必不离人父子之间使左右
小人也小人之言必不可用其时无人以此言寤主因
问主上太子之过得于何人言之者与太子恩爱厚薄
何如哉文宗聪明睿智闻之必寤寤之后太子必安以
余揣之不三数月则父子如初矣盖以父子之爱发于
天性言之者必当易寤况一子乎是以汉高睹四皓上
寿悲歌鸿鹄宣帝以玄成退让令傅淮阳元帝闻史丹
卷三十二 第 13a 页 WYG1079-0318a.png
称器人于丝竹默然而笑皆外感中悟屈己舍爱可不
谓之天性哉文宗竟不得一闻是言岂太子之命也欤
 
 
 
 
 
 
卷三十二 第 13b 页 WYG1079-0318b.png
 
 
 
 
 
 
 
 李卫公外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