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106-030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仪礼义疏卷九
 乡射礼第五之二
司马命获者执旌以负侯获者适侯执旌负侯而俟(注今)
 (文俟为立)
 正义郑氏康成曰欲令射者见侯与旌深有志于中
敖氏继公曰使之执旌于侯中以示射者若谓中

 侯则举此而言获然 贾氏公彦曰俟谓待司马命
 去侯
卷九 第 1b 页 WYG0106-0300b.png
司射还当上耦西面作上耦射(还音旋)
 正义郑氏康成曰还左还也作使也(贾疏上耦位在司射之西南司)
 (射还与相当故知左还) 敖氏继公曰当谓当上下射之閒
司射反位上耦揖进上射在左并行当阶北面揖及阶
揖上射先升三等下射从之中等上射升堂少左下射
升上射揖并行皆当其物北面揖及物揖皆左足履物
还视侯中合足而俟(还音旋)
卷九 第 2a 页 WYG0106-0301a.png
 正义贾氏公彦曰司射反位反中西南东面位也上
 射升堂少左辟下射升阶也 敖氏继公曰上射在
 左以当就上物也上射差尊故先升中等空一等也
 同阶升者前后相当宜空一等以相远为敬与异阶
 升者不同其降亦然少左者为下射升堂当在右也
 不云不方足省文耳合足左右并立于横画即上所
 谓正足也 郑氏康成曰并并也中犹閒也
 案此仪一如诱射之仪但于其行也言左言并于其
 升也言先言从则以诱射一人而射耦二人故也凡
卷九 第 2b 页 WYG0106-0301b.png
 北面以东为右西为左南面则东为左西为右故上
 射升时属左及还视侯中则于右物矣下射升时属
 右及还视侯中则于左物矣俟谓俟司射之命
司马适堂西不决遂袒执弓
 正义敖氏继公曰惟云适堂西是犹未出于司射之
 南也不决遂变于大射也云执弓是不挟也云袒执
 弓则固不决遂矣乃先言之者嫌袒必决遂也经亦
卷九 第 3a 页 WYG0106-0301c.png
 或言袒以包二者故以此明之
 案司马亦执弓者以命去侯命取矢当扬揖其弓以
 为号令至设楅又当以为毕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不决遂因不射不备
 辨正贾氏公彦曰大射司马正不射而袒又复决遂
 但以不射不挟矢
 案以大射例之则不决遂直变于侯礼而从略耳非
 为不射也
出于司射之南升自西阶钩楹由上射之后西南面立
卷九 第 3b 页 WYG0106-0301d.png
于物閒右执箫南扬弓命去侯
 正义郑氏康成曰钩楹以当由上射之后也箫弓末
 也扬弓者执下末大射曰左执弣(贾疏不可一手扬弓故引大射文左)
 (执弣当却手则右执箫当覆手矣)扬犹举也 敖氏继公曰钩楹即
 钩楹内也物閒前从画之閒也右执箫为欲扬弓也
 至是乃云执箫则初执之时左执弣右执弦矣南扬
 弓以弓之上端南乡而举之也必南之者获者在侯
卷九 第 4a 页 WYG0106-0302a.png
 也去离也命去侯者令辟射且当获也 王氏昭禹
 曰未射时获者负侯而俟故射则令其去侯而居于
 乏以辟矢也
 案前司射之出于其位南是既降而由是以适堂西
 此司马之出于司射之南是将升而由是以向西阶
 升降虽殊其所取径一也钩楹者既当由上射之后
 则虽堂亦必钩楹矣西南面者向乏也去侯者以旌
 违侯而去适乏也
 馀论陈氏祥道曰箫或作弰又曰弥曰彆曰峻弓人
卷九 第 4b 页 WYG0106-0302b.png
 曰凡为弓方其峻说文曰彆弓戾也诗曰象弥鱼服
 尔雅曰弓无缘者谓之弥盖无缘之弓以骨饰其弥
 故谓之弥箫之饰不特以骨而已尔雅曰以金者谓
 之铣以蜃者谓之珧以玉者谓之圭郭璞曰珧小蚌
 也
获者执旌许诺声不绝以至于乏坐东面偃旌兴而俟
 正义郑氏康成曰声不绝不以宫商不绝而已乡射
卷九 第 5a 页 WYG0106-0302c.png
 威仪省(贾疏大射许诺以宫趋直西及乏南又诺以商至乏声止此省)偃犹仆也
 敖氏继公曰此去侯亦宜趋直西乃折北而就乏东
 面偃旌是旌亦东首矣俟俟中则获也大射仪曰兴
 共而俟 贾氏公彦曰俟者待射者发矢当坐故下
 云获者坐而获也
司马出于下射之南还其后降自西阶反由司射之南
适堂西释弓袭反位立于司射之南(还音环一音患)
 正义郑氏康成曰围下射者明为二人命去侯 敖
 氏继公曰围下射而降者往来相变以为仪也反谓
卷九 第 5b 页 WYG0106-0302d.png
 复其故道也司射之南指其虚位言也是时司射不
 在此袭复衣也此袭对袒而言上衣虽裼犹为袭也
 玉藻云尸袭执玉龟袭非是则皆裼矣立于司射之
 南北上也以司射主射事尊之言反位而著其在司
 射之南则前此犹在觯南之位也上耦升射司马乃
 变其仪而定其位方有此位而言反以向者由是而
 往故也
卷九 第 6a 页 WYG0106-0303a.png
 案司马至此始定西方东面司射之南之位
 存疑贾氏公彦曰司马命去侯讫乃围下射之后
 绕下射之东南行而适西阶者是并下射围绕之
 也
 案如疏说则经当先言还其后而后言出于下射之
 南矣盖司马立于物閒既命去侯即由物间南出且
 未西行乡阶却由下射之南而东又由下射之东而
 北还自其物间之位仍由上射之后而西钩西楹之
 内然后由西楹之南而适西阶也所以然者郑敖二
卷九 第 6b 页 WYG0106-0303b.png
 义俱有焉
司射进与司马交于阶前相左由堂下西阶之东北面
视上射命曰无射获无猎获上射揖司射退反位(无射之射)
 (食亦反)
 正义敖氏继公曰交于阶前著其进之节相左著其
 行之方也司马南行司射北行故谓之交司马在西
 司射在东故谓之相左盖南行以东为左北行以西
卷九 第 7a 页 WYG0106-0303c.png
 为左也下放此由堂下者自堂下而少东行也西阶
 之东当上物之南也于堂中为少西故取节于西阶
 也惟命上射者以其先发而下射从之且下射共闻
 之矣揖以揖受其戒 郑氏康成曰射获矢中人也
 从旁为猎
乃射上射既发挟弓矢而后下射射拾发以将乘矢(拾其)
 (劫反)
 正义敖氏继公曰挟矢则挟弓可知大射仪无弓字
 既发而挟矢是射时乃傅矢也此亦可以见其节矣
卷九 第 7b 页 WYG0106-0303d.png
 云拾发者见下射亦既发挟矢而后上射射也古之
 射者其序整齐而不紊其仪从容而不迫大抵类此

郑氏康成曰后后也当从后

获者坐而获举旌以宫偃旌以商
 正义郑氏康成曰射者中则坐言获获得也射讲武
 师田之类是以中为获也(贾疏诗云舍拔则获谓射著禽兽为获战伐得囚俘)
 (亦曰获射著正鹄亦曰获)宫为君商为臣(贾疏乐记文)声和律吕相生
卷九 第 8a 页 WYG0106-0304a.png
 (贾疏黄钟下生林钟林钟上生太簇太簇亦由黄钟所生故声和) 敖氏继公曰获
 者于射时则坐以俟其中也中乃获之必坐者旌在
 地须坐乃举之以获也且示有所变 郑氏锷曰射
 必用获以旌明其中 贾氏公彦曰以宫大言获也
 以商小言获也
 案举为唱获之初偃则其将既也宫声大而舒徐商
 声小而扬厉凡声初唱必舒徐激而再振则扬厉唱
 获必举旌者欲众共闻且共见之也
获而未释获
卷九 第 8b 页 WYG0106-0304b.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但言获未释其算
 案诱射之射教弟子以射仪耳未主于中故不去旌
 三耦之射学司射之射仪耳未主于胜负故未释获
卒射皆执弓不挟南面揖揖如升射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挟亦右执弦如司射 敖氏继
 公曰不挟变于大射
 案大射仪卒射右挟之北面揖
卷九 第 9a 页 WYG0106-0304c.png
上射降三等下射少右从之中等并行上射于左
 正义敖氏继公曰堂上并行下射在左今降阶必少
 右乃当上射之后也上射先降下射降乃并行而上
 射于左上射必于左者进时在左退亦宜然堂上各
 发于其物不可得而变降时有先后故因既降而为
 之此将适堂西也上射乃不于右便其反位者以有
 释弓等事而未即反故也
与升射者相左交于阶前相揖由司马之南适堂西释
弓说决拾袭而俟于堂西南面东上三耦卒射亦如之
卷九 第 9b 页 WYG0106-0304d.png
 (说吐活反三耦敖云当作二)
 正义杨氏复曰司射专主射事如请射作射之类司
 马兼总射政如命负侯命去侯之类司马者众目所
 观仰而号令所从出也故凡自堂降阶者必由司马
 之南以适堂西非特以示威仪乃所以见听命司马
 之意 敖氏继公曰进退者交则相揖以其事同也
 司马之南即向者所谓司射之南也此时已有司马
卷九 第 10a 页 WYG0106-0305a.png
 之位又在司射之南正当往来者之北故以之为节
 释弓说决遂以已初射之事毕也说遂而言拾者别
 于用时也俟俟司射命也三当作二字之误也二耦
 谓次耦下耦也下耦与此异者无与升射者相左相
 揖之事耳
 案上云上射于左是以两人分左右也此云与升射
 者相左是以两耦分左右也前耦射事已毕故降由
 阶之外方后耦射事方至故升由阶之内方皆出于
 事理之当然非必有意为之安排也然自降者以视
卷九 第 10b 页 WYG0106-0305b.png
 升者则升者在其左自升者以视降者则降者亦在
 其左初耦卒射则所馀者二耦耳敖说良然
司射去扑倚于西阶之西升堂北面告于宾曰三耦卒
射宾揖(去起吕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去扑乃升不敢佩刑器即尊者之
 侧宾揖以揖然之(贾疏大射司射告三耦卒射不见公揖然之者公尊故也) 敖
 氏继公曰士之射礼宾主之故司射独告宾
卷九 第 11a 页 WYG0106-0305c.png
 案前请射时司射升自西阶阶上北面告此亦当然

右初射

司射降搢扑反位司马适堂西袒执弓由其位南进与
司射交于阶前相左升自西阶钩楹自右物之后立于
物閒西南面揖弓命取矢
 正义陈氏祥道曰升而去扑所以敬尊也降而搢扑
 所以威重也 郑氏康成曰揖推之也 贾氏公彦
 曰扬弓者向乏而扬之以命去侯故也揖弓者向侯
 而推之以命取矢故也 敖氏继公曰揖者推而下
卷九 第 11b 页 WYG0106-0305d.png
 之之谓与扬弓相变也去侯取矢之事异故上下其
 弓以别之西南面以获者与弟子皆在西南故也
 案司马之适堂西当在司射未降之前为之及司射
 将降司马已进由其位南故得交于阶前也嗣是司
 马升而后司射反位自右物之后即上所谓由上射
 之后也司射诱射之矢与三耦所射之矢此时皆栖
 于侯下故命取之也前扬弓者麾获者去侯也此揖
卷九 第 12a 页 WYG0106-0306a.png
 弓者招获者负侯也又旌倚侯中当扬而执之故命
 者亦扬其弓矢栖侯下当揖而取之故命者亦揖其
 弓皆所以象其为之者也
获者执旌许诺声不绝以旌负侯而俟
 正义敖氏继公曰获者许诺者取矢之事已主之也
 声不绝以至于侯 郑氏康成曰俟弟子取矢以旌
 指教之
司马出于左物之南还其后降自西阶(还音环一音患)
 案出于左物之南还其后即上所谓出于下射之南
卷九 第 12b 页 WYG0106-0306b.png
 还其后也亦围左物者礼无不肃不敢以射毕而略
 也古人行仪所谓周中规折中矩者此尤可见
遂适堂前北面立于所设楅之南命弟子设楅(楅音福)
 正义敖氏继公曰立于所设楅之南示弟子以设处
 也凡言所设某者皆谓器之未设者也纳射器于堂
 西楅亦在焉今司马命设之则是弟子已奉楅而出
 也弟子在西司马北面不必乡而命之 郑氏康成
卷九 第 13a 页 WYG0106-0306c.png
 曰楅犹幅也(贾疏若布帛有边幅整齐之意)所以承笴齐矢者
 馀论陈氏祥道曰楅之楅矢犹楅衡之楅牛考之于
 礼奉楅者坐奠委矢者坐委乘矢者坐抚取束矢者
 坐说则楅卑而无足可知旧图楅有足误矣
乃设楅于中庭南当洗东肆
 正义贾氏公彦曰弟子设楅之时司马教之大射小
 臣师设楅司马正以弓为毕此亦然楅应有刻饰记
 之为首尾 敖氏继公曰中庭东西节也必东肆者
 以上射在西也 郑氏康成曰东肆统于宾
卷九 第 13b 页 WYG0106-0306d.png
 案设洗南北以堂深此设楅其南当之则亦如堂之
 深矣聘礼注云设碑近如堂深士昏礼疏云碑在堂
 下三分庭一在北据此则谓设楅之处即设碑之处
 也然经言设楅不云当碑而云当洗则碑不与洗齐
 明矣楅之所在司马有事焉若有碑亦虞窒碍以此
 推之则碑盖不止于三分庭一在北而尚在其南即
 庭亦不仅三堂之深也乡射之侯去堂三十丈自侯
卷九 第 14a 页 WYG0106-0307a.png
 至门必有馀地矢乃不集于门以三十六丈计之则
 堂之深十二丈乡州之庠序岂其有此况士大夫之
 庙寝乎
司马由司射之南退释弓于堂西袭反位
 正义敖氏继公曰司马所由者亦其位南也是时司
 射在其位之北故以司射为节
弟子取矢北面坐委于楅北括乃退司马袭进当楅南
北面坐左右抚矢而乘之(乘绳證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上既言袭矣复言之者嫌有事即袒
卷九 第 14b 页 WYG0106-0307b.png
 也凡事升堂乃袒(贾疏司马堂下虽有事亦不袒若司射不问堂上堂下有事即袒司)
 (马与司射递行事恐同故明之)抚拊之也就委矢左右手抚而四四
 数分之也(贾疏以右手抚四矢于东以左手抚四矢于西)
 案获者负侯之后弟子即向侯取矢矣此乃以其所
 取之矢坐委于楅非至是始取矢也大射仪司马正
 抚矢之后曰兴反位北括则南镞顺其射时为之且
 镞不可乡堂也
卷九 第 15a 页 WYG0106-0307c.png
若矢不备则司马又袒执弓如初升命曰取矢不索(索悉)
 (各反)
 正义郝氏敬曰矢不备有遗也 敖氏继公曰自适
 堂西以至揖弓皆如初适堂西亦由其位南 郑氏
 康成曰索犹尽也
 案不备者不足四四之数也数于楅者有不备知其
 取于地者有不尽也
弟子自西方应曰诺乃复求矢加于楅(复扶又反)
 正义敖氏继公曰弟子已应即往取矢司马乃降由
卷九 第 15b 页 WYG0106-0307d.png
 司射之南释弓反位如初弟子既加矢司马进抚之
 如初 郑氏康成曰增故曰加
 案不索之矢必蔽于隐处故前曰取矢此曰求矢
 存疑郑氏康成曰向获者许诺此弟子曰诺事同互
 相明
 辨正敖氏继公曰此时获者犹负侯而取矢之弟子
 已退在西方之位故独应之
卷九 第 16a 页 WYG0106-0308a.png

右取矢加于楅

司射倚扑于阶西升请射于宾如初宾许诺
 正义敖氏继公曰请射请三耦之外皆射也其辞盖
 曰有司请射如初者升自西阶阶上北面告也后放
 此此请射与下请释获亦示听命于宾之意

右再请射

宾主人大夫若皆与射则遂告于宾适阼阶上告于主
人主人与宾为耦(与射之与音预)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若者或射或否在时欲耳射者
卷九 第 16b 页 WYG0106-0308b.png
 绎已之志君子务焉大夫遵者也告宾曰主人御于
 子告主人曰子与宾射(贾疏此约大夫与士射之辞以宾比大夫主人比士尊宾)
 (之义也)
 案大夫与三宾之或射或否疑已前定于纳射器之
 时故此时司射得据以告于宾
 存疑敖氏继公曰宾与主人或有一人不欲射则阙
 此一耦盖不可与馀人为耦故耳
卷九 第 17a 页 WYG0106-0308c.png
 案主人以射故而请宾宾以射故而应主人之请必
 无不与之事而经云若者盖君子不必之意且为大
 夫及三宾言之耳
遂告于大夫大夫虽众皆与士为耦以耦告于大夫曰
某御于子
 正义郑氏康成曰大夫皆与士为耦谦也同爵自相
 为耦则嫌自尊别也大夫为下射而云御于子尊大
 夫也(贾疏大夫虽为下射其辞不与下射同)
 案司射告宾于西阶上告主人于阼阶上此告大夫
卷九 第 17b 页 WYG0106-0308d.png
 承主人后而曰遂告则知亦于阼阶上向其席而告
 之言大夫虽众者盖使大夫一人则其与士耦也势
 也故言虽众亦然明其与士耦者非为不足于耦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士谓众宾之在下者(贾疏与宾俱至主人所命)
 (者)及群士来观礼者也(贾疏将射而至非主人所命者若然则堂上三宾不与大)
 (夫为耦矣)礼一命已下齿于乡里
 辨正敖氏继公曰士谓众宾也大夫宜与众宾长为
卷九 第 18a 页 WYG0106-0309a.png
 耦若众则以次而为之不足乃及于堂下者大夫不
 自为耦者变于君所之射也此宾主人皆士于众耦
 之上下射不敢俱以大夫为之
 案大射仪司射东面于大夫之西比耦大夫与大夫
西阶上北面作众宾射
 正义敖氏继公曰作众宾射使之降而为射事也
 案众宾者三宾也前作三耦射北面于三耦之南此
 亦北面于三宾之南但彼堂西而此阶上耳宾主人
 大夫言告三宾则言作者尊卑之差也
卷九 第 18b 页 WYG0106-0309b.png
司射降搢扑由司马之南适堂西立比众耦
 正义敖氏继公曰立比众耦谓立于此为比众耦耳
 比之之事俟众宾降而后为之
众宾将与射者皆降由司马之南适堂西继三耦而立
东上大夫之耦为上若有东面者则北上(与音预)
 正义敖氏继公曰云将与则或有不与者矣记曰众
 宾不与射者不降是也降者由司马之南适堂西而
卷九 第 19a 页 WYG0106-0309c.png
 堂下之众宾皆从之不言者可知也此虽未执弓矢
 亦必由司马之南者异于大夫也继三耦而立居其
 西也著大夫之耦为上者嫌其不与耦并立或变于
 有耦者也若有东面者谓众宾若多堂西南面之位
 不足以尽之则东面于西壁而北上也 郑氏康成
 曰言若有者众宾多无数也
宾主人与大夫皆未降
 正义敖氏继公曰尊者事至乃降
 案宾主人大夫皆前司射所告而不作者也凡降者
卷九 第 19b 页 WYG0106-0309d.png
 以俟比也宾主人大夫不与众耦同比故未降
司射乃比众耦辩(辩音遍)
 正义郑氏康成曰众耦大夫耦及众宾也(贾疏大夫耦唯谓堂)
 (下之士众宾则兼堂上三宾)命大夫之耦曰子与某子射其命众
 耦如三耦众宾射者降比之耦乃遍 敖氏继公曰
 乃者言其方有事也众耦谓众宾自为耦者也大夫
 之耦亦存焉是时众宾皆已立于司射之北若西然
卷九 第 20a 页 WYG0106-0310a.png
 后可比之不言命之之辞者如上耦可知也大夫之
 耦则先命之其辞曰子与某子射与他耦上射之辞
 异云辩者为下节也
 案司射之比耦不言所面者前三耦南面司射北面
 比之则此时之继三耦而立者司射亦当北面若有
 东面者则西面比之与大夫为下射而命之如上射
 故其耦虽为上射知以命下射者命之

右比众耦

遂命三耦拾取矢司射反位(拾其劫反)
卷九 第 20b 页 WYG0106-0310b.png
 正义郝氏敬曰三耦与司射共矢二十八个皆收委
 于楅故命就楅取之拾取者上射取一下射取一更
 迭至四也 郑氏康成曰反位者俟其袒决遂来
三耦拾取矢皆袒决遂执弓进立于司马之西南
 正义郑氏康成曰必袒决遂者明将有射事 敖氏
 继公曰惟云执弓是亦不挟也亦变于大射者此所
 立者即其故位更以司马为节近故耳向者司马未
卷九 第 21a 页 WYG0106-0310c.png
 在此故以司射为节 朱子曰此拾取矢字疑衍
 案三耦拾取矢句犹言三耦之拾取矢也盖以虚句
 目下事后记司射释弓矢视算与献释获者释弓矢
 文义亦然
司射作上耦取矢司射反位
 正义郑氏康成曰作之者还当上耦如作射
上耦揖进当楅北面揖及楅揖上射东面下射西面
 正义郑氏康成曰当楅楅正南之东西 贾氏公彦
 曰上耦发位东行时一南一北并行及将至楅南下
卷九 第 21b 页 WYG0106-0310d.png
 射在南稍进当楅南俱北面揖其时上射稍西下射
 稍东东西相当 敖氏继公曰当楅揖者当楅南则
 折而北行故北面揖也及楅揖者将折而西东也上
 射在西下射在东如其物之位也
 案升射时凡六揖此不升堂故止三揖揖进之揖亦
 发于位之揖也当楅及楅之揖犹当阶及阶之揖也
 及楅揖犹北面既乃转而东面西面
卷九 第 22a 页 WYG0106-0311a.png
上射揖进坐横弓郤手自弓下取一个兼诸弣顺羽且
兴执弦而左还退反位东面揖(却去约反弣音抚还音旋下并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横弓者踣弓也却手由弓下取矢
 者以左手在弓表(贾疏覆左手以执弓表弓背也)右手从里取之便
 也兼并也并矢于弣当顺羽既又当执弦也顺羽者
 手放而下备不整理也不言毋周在阼非君周可也
 (贾疏大射左还毋周反面揖注云左还反其位毋周右还而反东面也君在阼还周则下射将背之此直)
 (云左还不言毋周明还周可也) 贾氏公彦曰以右手顺羽之时则
 兴故云且兴也左还者以左手向外而西回东面揖
卷九 第 22b 页 WYG0106-0311b.png
 者揖下射使取矢也 敖氏继公曰进坐不言北面
 可知也下放此矢南乡人于楅南北面取之便也此
 横弓覆手也坐而横弓亦便也覆手横之以上端乡
 下射敬之也弓下弦弣之下也兼诸弣明左手并执
 矢也凡执弓者左执弣兼矢于弣即顺羽兴则是横
 弓者惟取矢之时则然也执弓者言不挟也于楅前
 左还者以楅东肆宜顺之也反位不言毋周亦是左
卷九 第 23a 页 WYG0106-0311c.png
 还也此与顺羽且兴皆变于大射云
 案注疏以在阼非君不妨还周为说固得为一义然
 要非其所主也以其有堂上下之隔原无背不背之
 嫌也必俱左还而后东西面揖者以为容也左还还
 之正也其右还者或由便则为之
下射进坐横弓覆手自弓上取一个兴其他如上射(覆芳)
 (伏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覆手由弓上取矢者以左手在弓
 里右手从表取之亦便 贾氏公彦曰亦踣弓既仰
卷九 第 23b 页 WYG0106-0311d.png
 左手向上执弓故用右手向下取矢 敖氏继公曰
 此横弓却手也却手横之亦以上端乡上射也人北
 面弓东西乡皆为横也弓上弦弣之上也凡覆手却
 手而横弓其弦皆乡身与他谓兼诸弣而下也惟西
 面揖异耳
 案矢之拾取犹射之拾发也每取一矢进退各一揖
 则拾取乘矢上下射俱各八揖矣弓之两端皆箫也
卷九 第 24a 页 WYG0106-0312a.png
 而有上端下端之别者弣侧有挞士丧记设依挞焉
 是也挞在上则为上端执弓者必以上端向人为敬
 也是时在楅之矢皆北括取矢者自南而取必以镞
 兼诸弣而后调其北括之羽以南比于弓然矢笴三
 尺坐而顺之不足以竟其长也故既兼弣之后必放
 下左手耸身而兴其右手乃得以循其笴而顺其羽
 故曰顺羽且兴也
 通论朱子曰燕礼司正右还疏云以右手向外者以
 奠觯处为内也此三耦左还疏云以左手向外者以
卷九 第 24b 页 WYG0106-0312b.png
 所立处为内也大射云毋周者既以左手向外绕其
 所立之处及至将匝之时乃复以右手向外而转身
 也此注云周可也则以左手向外绕其立处以至于
 匝乃不复以右手向外而即便转身也燕礼则右还
 而未至于匝故不言周与不周
既拾取乘矢揖皆左还南面揖皆少进当楅南皆左还
北面搢三挟一个揖皆左还上射于右与进者相左相
卷九 第 25a 页 WYG0106-0312c.png
揖反位(还并音旋)
 正义郑氏康成曰上射转居右便其反位也下射左
 还少南行乃西面(贾疏以初北面时东西相当今西行宜并)相左皆由进
 者之北 敖氏继公曰不捆矢不兼挟皆左还亦变
 于大射也进谓东西行而相近也当楅南向及楅之
 位北面乃搢挟者礼贵相变也上射固居右矣复言
 之者嫌或当如卒射而退转居左也自此少南行至
 于向当楅之位亦揖不言者无以为节亦以其可知
 故也凡每耦既射若既取矢而退者其曲折皆与进
卷九 第 25b 页 WYG0106-0312d.png
 时同
 案始之左还自东西面还而南面也次之左还自南
 面还而北面也卒之左还自北面还而西面也射讫
 而退亦六揖此无堂上之揖故亦止于三南面之揖
 犹降阶之揖也楅南之揖犹出于其位南之揖也但
 彼南面而此北面者以搢挟当乡楅也反位之揖犹
 将适堂西之揖也大射仪既拾取矢捆之兼挟乘矢
卷九 第 26a 页 WYG0106-0313a.png
 皆内还南面揖适楅南皆左还北面下大射仪有揖
 疑此脱之
三耦拾取矢亦如之后者遂取诱射之矢兼乘矢而取
之以授有司于西方而后反位(拾其劫反)
 正义贾氏公彦曰上耦已取矢复云三耦者三耦之
 中除上耦寔二耦也 朱子曰后者下耦之下射也

郑氏康成曰取诱射之矢挟五个 敖氏继公曰

 三当作二大射云二耦是也下耦之下射于既拾取
 之后又兼取诱射之四矢皆兼诸弣至楅南乃北面
卷九 第 26b 页 WYG0106-0313b.png
 搢三挟五个至西方以四矢授有司而挟一个以反
 位此见其异者也又下耦亦无与进者相左相揖之
 事经不见之者可知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弟子逆受于东面位之后(贾疏弟子即纳)
 (射器者下耦将司射矢来向位西面弟子即往逆受之下射乃反东面)
 辨正敖氏继公曰此西方即堂西也士丧礼以东堂
 下西堂下为东方西方亦其徵也有司即弟子之纳
卷九 第 27a 页 WYG0106-0313c.png
 射器者因留主授受于堂西故此下射出于其东面
 位之后以乘矢就而授之大射仪曰以授有司于次
 中皆袭反位亦谓就而授之
 案以大射授于次中例之敖说似长

右三耦取矢于楅

众宾未拾取矢皆袒决遂执弓搢三挟一个由堂西进
继三耦之南而立东面北上大夫之耦为上(拾其劫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众宾不拾者未射无楅上矢也言
 此者嫌众宾三耦同伦初时有射者后乃射有拾取
卷九 第 27b 页 WYG0106-0313d.png
 矢礼也 敖氏继公曰未拾取矢谓于堂西取矢不
 拾也堂西取矢固不拾矣乃言之者以继三耦拾取
 之后嫌当如之也其后取矢于楅乃拾故此云未也
 是时虽未拾取矢亦让取弓矢拾如向者三耦之为
 进立射位以射事至也众宾未拾取矢故俟三耦取
 矢事毕而后进
 案大夫之耦为上上经既言之矣此复言者上为堂
卷九 第 28a 页 WYG0106-0314a.png
 西比耦之位此则司马西南之射位

右众耦皆就射位

司射作射如初一耦揖升如初司马命去侯获者许诺
司马降释弓反位
 正义敖氏继公曰命去侯以下不蒙如初者可知也
 存疑贾氏公彦曰大射二番射命去侯云如初以君
 礼威仪多二番获者同以宫商趋乏三番礼杀乃直
 许诺此臣礼威仪省初命去侯时获者许诺声不绝
 以至于乏二番即直许诺无不绝声故不言如初
卷九 第 28b 页 WYG0106-0314b.png
 案初番射司射不获三耦不释获以为射始尚非礼
 之正也至二番而后宾主以下无不射者是射礼之
 盛时也顾于获者之仪反有省焉非其理矣当以敖
 说为长
司射犹挟一个去扑与司马交于阶前升请释获于宾
 (去起吕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司射既诱射恒执弓挟矢以掌射
卷九 第 29a 页 WYG0106-0314c.png
 事备尚未知当教之也今三耦卒射众足以知之矣
 犹挟之者君子不必也(贾疏以不必即知仍教之) 敖氏继公曰
 司射于诱射之后改挟一个至此时犹然也必云犹
 者嫌既久则可以不挟也官以司射为名故执弓必
 挟矢以掌射事也先去扑乃进与司马交于阶前则
 去扑当于西方而不于阶下矣不言相左不言升及
 堂上所立处文省也
 案言犹挟一个者以众耦既就射位嫌当释之也
宾许降搢扑西面立于所设中之东北面命释获者设
卷九 第 29b 页 WYG0106-0314d.png
中遂视之
 正义敖氏继公曰西面立于所设中之东亦示以设
 之之处如前设楅之为也释获者在堂西故北面命
 之既则复西面视之中实算之器也此不以弓为毕
 亦辟大射礼 方氏悫曰谓之中者射以中为善故
 盛算之器因以为名 郑氏康成曰视之当教之(贾疏)
 (谓教其释算安置左右及数算告胜负之事)
卷九 第 30a 页 WYG0106-0315a.png
 案司马之命设楅也北面司射之命设中也亦北面
 面宾以命尊宾也然司射必先西面与司马异者楅
 本南面北面面宾即面楅所设处也中则东面先西
 面者为面中所设处也既面中所设处而后面宾以
 命释获者
释获者执鹿中一人执算以从之
 正义敖氏继公曰鹿中者以主人士也记曰士鹿中
 释获者自执中而不执算亦变于君礼
 存疑郑氏康成曰鹿中谓射于榭也于庠当兕中(贾疏)
卷九 第 30b 页 WYG0106-0315b.png
 (以州长是士乡大夫是大夫)
 馀论陈氏祥道曰乡射用鹿中而投壶亦鹿中者投
 壶轻于射礼故用中之下者而已
释获者坐设中南当楅西当西序东面兴受算坐实八
算于中横委其馀于中西南末兴共而俟(共九勇反)
 正义贾氏公彦曰当楅南北节当西序东西节八算
 者人四矢一耦八矢虽不知中否要须一矢则一算
卷九 第 31a 页 WYG0106-0315c.png

郑氏康成曰兴还北面受算反东面实之 陈氏

 祥道曰射未必皆中必备八算者不敢期人之不中
 也 敖氏继公曰南末象矢之北括而南镞也俟待
 其将射乃执算
 案南末则算纵矣而曰横委者据实者东面而言也
 盖算于庭则纵于实者为横也
司射遂进由堂下北面命曰不贯不释上射揖司射退
反位(贯古玩反注古文贯作关)
 正义郑氏康成曰贯犹中也不中正不释算也 敖
卷九 第 31b 页 WYG0106-0315d.png
 氏继公曰惟云堂下文省也后放此贯谓中而不脱
 言此者明虽中而不贯犹不释算
 案地官保氏五射先郑有白矢井仪等名行苇诗四
 鍭如树孔疏云四鍭皆中如手就树之然又以大射
 仪司射所命扬触梱复众不释获之辞推之则射者
 之矢必贯于侯而不脱方谓之中明矣中者必于正
 鹄非仅穿布也中庸云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若布
卷九 第 32a 页 WYG0106-0316a.png
 则甚大何难中乎由堂下亦当进至阶前乃折而稍
 东行以至于西阶之东如始命上射之位
释获者坐取中之八算改实八算于中兴执而俟
 正义贾氏公彦曰改实八算拟后来用之 郑氏康
 成曰执所取算 敖氏继公曰右取算以予左手乃
 改实之俟谓俟射中乃释算
乃射若中则释获者坐而释获每一个释一算上射于
右下射于左若有馀算则反委之(中竹用反)
 正义敖氏继公曰乃射谓堂上拾发矢也若中则获
卷九 第 32b 页 WYG0106-0316b.png
 者言中此则释之释谓置算于地获则用此算故名
 算曰获坐而释获既释则兴每一个释一算覆言释
 获之法也一个谓一矢中也于右于左象其堂上南
 面之位也下言数获谓奇者缩之然则每释一算亦
 缩之与盖中西之算横则释者缩亦宜也馀算释之
 不尽者也于一耦射乃反委之既则兴共而俟
 贾氏公彦曰于右于左以释算者东面为正 郑氏
卷九 第 33a 页 WYG0106-0316c.png
 康成曰委馀算礼尚异也委之合于中西
又取中之八算改实八算于中兴执而俟
 正义敖氏继公曰此节在于次耦升而将射之时后
 皆如之
三耦卒射
 正义敖氏继公曰言此者著继射之节也
宾主人大夫揖皆由其阶降揖主人堂东袒决遂执弓
搢三挟一个宾于堂西亦如之皆由其阶阶下揖升堂
揖主人为下射皆当其物北面揖及物揖乃射卒南面
卷九 第 33b 页 WYG0106-0316d.png
揖皆由其阶阶上揖降阶揖宾序西主人序东皆释弓
说决拾袭反位升及阶揖升堂揖皆就席(说吐活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宾主人射大夫止于堂西(贾疏记云大夫)
 (降立于堂西以俟射) 杨氏复曰宾主人射降阶升阶凡四节

敖氏继公曰皆由其阶谓主人东阶宾大夫西阶

 也堂东东堂之下也堂西亦然宾主之弓各倚于其
 序矢在其下而乃于堂下执弓挟矢盖有司取以授
卷九 第 34a 页 WYG0106-0317a.png
 之大夫亦降者别于不与射者也复言皆由其阶者
 嫌主人从宾而升降于西阶也主人为下射尊宾且
 不失其位也不言履物及射仪者如三耦可知凡耦
 之升降皆上射先下射后此宾主分阶而行不别见
 其升降之序则是主人先而宾后如常礼亦与他为
 耦者不同也宾序西主人序东自释弓于故处也反
 位升谓反位而后升也位者主人阶东宾阶西当序
 之位反立于此相待而升也升堂揖揖就席也
 案三耦卒射第一番射讫司射告宾之辞也此不言
卷九 第 34b 页 WYG0106-0317b.png
 告文省耳实则亦当以告既告然后宾主人大夫降
 射而司射因摈宾主人之升降焉始之皆由其阶皆
 宾主人大夫也大夫盖继宾而降矣次又两言皆由
 其阶皆宾主人而已袭反位下亦当皆由其阶不言
 者可知也先言主人搢挟之仪而于宾曰如之者亦
 导宾也宾主惟堂上备三揖堂下则止一揖者以不
 位于司射之西南其取径近故也进射之三揖经备
卷九 第 35a 页 WYG0106-0317c.png
 见之至卒射惟见其出物与及阶之揖者以揖如升
 射前文已明也
大夫袒决遂执弓搢三挟一个由堂西出于司射之西
就其耦大夫为下射揖进耦少退揖如三耦及阶耦先
升卒射揖如升射耦先降降阶耦少退皆释弓于堂西
袭耦遂止于堂西大夫升就席
 正义敖氏继公曰大夫与宾同降止于堂西至是乃
 袒决遂执弓矢亦尊者事至而后为之也大夫执弓
 亦有司授之于堂西就其耦亦由其西而立于其南
卷九 第 35b 页 WYG0106-0317d.png
 也大夫为下射者以贵下贱之义也耦于庭少退宜
 尊大夫且变于大射也揖如三耦谓当阶及阶二揖
 也及阶耦先升升三等而大夫从之上射之礼也揖
 如升射谓堂上三揖也言如升射明升时亦有堂上
 三揖矣耦先降其仪与先升同降阶耦少退者耦既
 降少左俟大夫先行乃行也降阶不言揖如三耦与
 上文互见也皆释弓于堂西亦过司马之南而后为
卷九 第 36a 页 WYG0106-0318a.png
 之为与耦俱行故也释弓亦先说决拾大夫释弓亦
 于堂西者统于上射不敢异之也既则有司为倚之
 于序西此言士与大夫为耦之仪其异于三耦者惟
 于庭少退耳其他皆同可知 郑氏康成曰耦于庭
 下不并行尊大夫也在堂如上射之仪近其事得申
 案出于司射之西从其背后出也三耦之自堂西进
 就位也亦然大夫而就其耦不敢自尊别也众耦就
 射位时大夫之耦已继三耦而立矣此云大夫由堂
 西出于司射之西就其耦其升射也必就其耦而后
卷九 第 36b 页 WYG0106-0318b.png
 揖进则其既射而降也焉得不与耦俱行而由其故
 道乎耦虽与大夫同行岂可舍其故步而自阶下直
 适堂西乎故大夫虽尊必过司马之南而后释弓于
 堂西也
众宾继射释获皆如初
 正义郝氏敬曰众宾继射不言仪者与三耦同也释
 获皆如初如三耦也皆者通上宾主人大夫言也
卷九 第 37a 页 WYG0106-0318c.png
 案继者继大夫也故曰大夫之耦为上如无大夫则
 继宾主人
司射所作唯上耦
 正义郑氏康成曰于是言唯上耦者嫌宾主人射亦
 作之(贾疏明宾主人射不作)大射三耦卒射司射请于公及宾
 (贾疏公尊与宾射不作直请记云宾主人射则司射摈升降此虽不作犹为摈相之但不请也) 敖
 氏继公曰嫌作射亦在如初中故以明之 郝氏敬
 曰自二三耦至宾主众耦皆以次进不更作也
卒射释获者遂以所执馀获升自西阶尽阶不升堂告
卷九 第 37b 页 WYG0106-0318d.png
于宾曰左右卒射降反位坐委馀获于中西兴共而俟
 (共九勇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司射不告卒射者释获者于是有
 事宜终之也(贾疏决前番司射告卒射)馀获馀算也无馀算则空
 手耳俟俟数也 敖氏继公曰后射者既由司马之
 南而适堂西释获者乃告卒射也执获以告已所有
 事也不升堂降于司射也左右犹言上下射也下文
卷九 第 38a 页 WYG0106-0319a.png
 放此

右再射

司马袒决执弓升命取矢如初获者许诺以旌负侯如
初司马降释弓反位(决当从敖作衍文)
 正义敖氏继公曰礼无决而不遂者此决字当为衍
 文上经云司马适堂西不决遂袒执弓此宜如之司
 马降亦由司射之南释弓于堂西袭乃反位
弟子委矢如初大夫之矢则兼束之以茅上握焉司马
乘矢如初(注今文上作尚)
卷九 第 38b 页 WYG0106-0319b.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兼束大夫矢优之也握谓中央也
 不束主人矢不可以殊于宾也言大夫之矢则矢有
 题识也肃慎氏贡楛矢铭其括(贾疏国语文) 敖氏继公
 曰乘矢唯言如初则是不进束矢异于大射礼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束于握上则兼取之顺羽便也
 辨正朱子曰注上握之说未明疑束之之处当在中
 央手握处之下使握在上则去镞近而去羽远取之
卷九 第 39a 页 WYG0106-0319c.png
 便易也 敖氏继公曰上握谓上于手握之处也矢
 以镞为上括为下下经云面镞是也
 案下经言大夫进坐说矢束兴反位而后耦揖进坐
 兼取乘矢顺羽而兴反位盖束未说则不便于取矢
 也然则束者特以优异之于取矢顺羽之故固自无
 与

右再取矢

司射遂适西阶西释弓去扑袭进由中东立于中南北
面视算(去起吕反)
卷九 第 39b 页 WYG0106-0319d.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释弓去扑射事已算获算也 敖
 氏继公曰云遂者由释获者之西而北行也释弓并
 矢去之去扑而视算为算中有尊者之获不敢佩刑
 器以视之敬也必释弓矢者射事已矣因去扑并去
 之也不执弓则不宜袒故袭不言说决拾文省云由
 中东明于阶西直进也
 案言由中东则其进时必取道于中北乃折而南又
卷九 第 40a 页 WYG0106-0320a.png
 折而西而后北面盖亦围中也言立于中南比视设
 中时所立处为益南而稍西矣必北面者亦面宾以
 视与北面而命设中者同义
释获者东面于中西坐先数右获二算为纯一纯以取
实于左手十纯则缩而委之每委异之有馀纯则横于
下一算为奇奇则又缩诸纯下(数疏羽反奇居宜反下并同注古文缩皆为蹙)
 正义郑氏康成曰固东面矣复言之者为其少南就
 右获纯犹全也耦阴阳缩从也于数者东面为从每
 委异之易校数也横于下又异之也(贾疏以南北为横)自近
卷九 第 40b 页 WYG0106-0320b.png
 为下奇犹亏也又从之 孔氏颖达曰就地上之算
 每一纯以右手别而取之实于左手至十双则东西
 缩为一委每有十双更别委之有馀纯谓或八双九
 双以下则横于十纯之西南北置之若唯有一算则
 于零纯之西东西置之此数右算之法 敖氏继公
 曰先数右获尊上射也取谓以右手数即取之委之
 当在所释右获之南异之者又在其南有馀纯不成
卷九 第 41a 页 WYG0106-0320c.png
 十者也下谓委之西横之者变于上纯也此横者亦
 南末其缩者东末与
兴自前适左东面坐兼敛算实于左手一纯以委十则
异之其馀如右获
 正义郑氏康成曰起由中东就左获少北于故东面
 乡之兼敛算实于左手变于右其馀谓所缩所横
 杨氏复曰右获算在地以右手取之于地二算则实
 于左手及数左获总敛其算于左手以右手取之二
 算即委之于地 孔氏颖达曰十则异之谓满十纯
卷九 第 41b 页 WYG0106-0320d.png
 则总为一委也 敖氏继公曰异之则次而北与
 案左右算获异法者非故为变也右获以右手算则
 左获宜以左手算以左手不任算故先实于左而仍
 以右手算之也
司射复位释获者遂进取贤获执以升自西阶尽阶不
升堂告于宾
 正义敖氏继公曰司射视算事毕乃不执弓搢扑者
卷九 第 42a 页 WYG0106-0321a.png
 以命设丰之事与此相接故也复位以俟释获者之
 反释获者既数左获少退当中之正西校其算之多
 寡卒进取其馀者二手共执之以升 郑氏康成曰
 贤获胜党之算也齐之而取其馀(贾疏左右数齐有馀则贤获)
若右胜则曰右贤于左若左胜则曰左贤于右以纯数
告若有奇者亦曰奇若左右钧则左右皆执一算以告
曰左右钧
 正义郑氏康成曰贤犹胜也言贤者射以中为隽也
 假如右胜告曰右贤于左若干纯若干奇 孔氏颖
卷九 第 42b 页 WYG0106-0321b.png
 达曰胜者若有双数则云若干纯假令十算则云五
 纯也奇则曰奇者假令九算则曰九奇也钧犹等也
 等则左右各执一算以告
 案释获之法皆就一耦以分左右是各自为胜负也
 至算获而告于宾则皆左右总计而不逐耦以数将
 毋中多者以不中者而掩其贤不中者又因中多者
 而藏其拙乎曰此圣人隐动不获者以羞恶之心使
卷九 第 43a 页 WYG0106-0321c.png
 之自勉于德也夫射者志必正体必直容必比于礼
 节必比于乐而后射得中中得多其射而不中中而
 不多者必反于是吾中多而为人所掩吾自安也吾
 射不中中不多而因以掩人之贤能无自歉乎吾射
 不中中不多纵因人之中多而得与于贤能无自愧
 乎愧歉交并而反求正己之心不自知其何以兴也
 逮胜饮不胜乃仍比耦行之以分其优劣斯以叹先
 王制礼其示激劝于人者固非一术也
降复位坐兼敛算实八算于中委其馀于中西兴共而
卷九 第 43b 页 WYG0106-0321d.png
(共九勇反)
 正义贾氏公彦曰此将为第三番射豫设之或实或
 委一如前法 敖氏继公曰兼敛算者兼敛左右之
 算及横于中西者而执之也

右告获

司射适堂西命弟子设丰弟子奉丰升设于西楹之西
乃降(奉芳勇反)
卷九 第 44a 页 WYG0106-0322a.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将饮不胜者设丰所以承其爵也
 丰形盖似豆而卑(贾疏燕礼君尊有丰注曰似豆卑而大彼承尊故言大此承爵不言)
 (大或小耳) 敖氏继公曰命设丰不搢扑者以尊者亦当
 饮此丰上之觯故也弟子降反于堂西
胜者之弟子洗觯升酌南面坐奠于丰上降袒执弓反
(敖云袒执弓三字衍)
 正义郑氏康成曰胜者之弟子其少者也 敖氏继
 公曰弟子不待司射命之而升酌者设丰实觯事相
 因也此不命之而弟子知其为胜党者盖于释获者
卷九 第 44b 页 WYG0106-0322b.png
 升告时与闻之矣胜党之弟子酌者主于饮不胜者
 也然亦惟发端以见其意耳故后有执爵者为之酌
 者不授爵辟饮尊者之礼也此时袒执弓于礼无所
 当三字疑衍大射仪无之反位反堂西之位
 存疑郑氏康成曰耦不酌下无能也酌者不授爵略
 之也执弓反射位不俟其党已酌有事
 案此所谓胜者总计之胜负也如右贤于左则此为
卷九 第 45a 页 WYG0106-0322c.png
 右党之弟子如左贤于右则此为左党之弟子盖总
 计之而见其胜负因使胜党之弟子一人举觯以为
 罚爵始耳实则虽名胜党而其负者莫适主名故此
 胜者之弟子莫与为耦也反位当从敖氏说注以为
 射位者亦误
司射遂袒执弓挟一个搢扑北面于三耦之南命三耦
及众宾胜者皆袒决遂执张弓不胜者皆袭说决拾郤
左手右加弛弓于其上遂以执弣(说吐活反弛陕倚反弣音付)
 正义敖氏继公曰司射以是命之也司射袒亦决遂
卷九 第 45b 页 WYG0106-0322d.png
 文省耳不胜者固袭说决拾矣复言之者承命胜者
 之后嫌亦袒决遂与之同也弛弓而又横执之变于
 常以示辱也左手却执弣则右手其覆执箫与 郑
 氏康成曰执张弓言能用之也右手执弦如卒射执
 弛弓言不能用之也
 案下司射献释获后云袒决遂取弓于阶西此亦当
 然
卷九 第 46a 页 WYG0106-0323a.png
 馀论陈氏祥道曰弓以木为身以角为面筋所以为
 深丝所以为固张则筋外而角内弛则角外而筋内
司射先反位三耦及众射者皆与其耦进立于射位北

 正义郑氏康成曰居前俟所命来 敖氏继公曰三
 耦以下皆如司射所命而后进也大夫之耦亦当进
 立于三耦之南
司射作升饮者如作射一耦进揖如升射及阶胜者先
升堂少右
卷九 第 46b 页 WYG0106-0323b.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先升尊贤也少右辟饮者也(朱子曰右)
 (自北面而言则东也所以辟当饮者使得升取觯也)亦相饮之位(朱子曰谓饮之者立于饮)
 (者之右) 敖氏继公曰上下射在庭如初仪至阶乃以
 胜负分先后先升道之胜者升三等而不胜者从之
 也耦不酌不授乃同升而并立者示相饮之意也
 案言如作射则亦还当上耦西面而作之所作亦唯
 上耦
卷九 第 47a 页 WYG0106-0323c.png
不胜者进北面坐取丰上之觯兴少退立卒觯进坐奠
于丰下与揖不胜者先降
 正义敖氏继公曰进固北面矣经言之者嫌南面奠
 觯亦当南面取觯也少退者欲与胜者并乃饮也丰
 下丰之南后升者先降亦变于射时也此礼以胜者
 为主故胜者先升不胜者先降胜者后降亦中等不
 胜者若下射也则既降而少右上射则少左庭中之
 行如射时 贾氏公彦曰丰在西楹之西正当西阶
 相饮者皆北面于西阶授者在东饮者在西 郑氏
卷九 第 47b 页 WYG0106-0323d.png
 康成曰立卒觯不祭不拜受罚爵不备礼也右手执
 觯左手执弓后升先降略之不由次
 馀论陈氏祥道曰投壶礼命酌曰请行觞酌者曰诺
 此与弟子洗觯升酌者类也当饮者皆跪奉觞此与
 不胜者取觯少退立卒觯者类也
 案投壶礼当饮者皆跪奉觞曰赐灌胜者跪曰敬养
 是逐耦以校胜负而饮其不胜之耦也至三投已毕
卷九 第 48a 页 WYG0106-0324a.png
 以一马从二马而庆其多马者则通党以校胜负而
 饮其胜者之党也前之三饮为罚爵后之一饮为庆
 爵罚必逐耦而核之以课其技之精庆乃通党而衡
 之以荣其遇之幸此投壶礼之意也若射礼则初番
 不释算不得有一马从二马之事而终又不行庆礼
 故投壶之饮四行而射礼止二番饮也
与升饮者相左交于阶前相揖出于司马之南遂适堂
西释弓袭而俟
 正义敖氏继公曰不胜者释弓而已胜者又说决拾
卷九 第 48b 页 WYG0106-0324b.png
 而袭也俟谓南面东上以俟司射之后命 郑氏康
 成曰俟复射
有执爵者
 正义郑氏康成曰主人使赞者代弟子酌也(贾疏初使胜党)
 (弟子酌以发首今使赞者代酌以次至终)于既升饮而升自西阶立于序
 端(贾疏于上耦饮讫赞者乃升酌讫即立于序端)
 案注知执爵者立于序端者以大射仪仆人师俟于
卷九 第 49a 页 WYG0106-0324c.png
 序端者决之也
执爵者坐取觯实之反奠于丰上升饮者如初三耦卒

 正义敖氏继公曰取觯北面奠之亦南面 郑氏康
 成曰每者辄酌以至于遍
 案敖氏知取觯北面者以上不胜者北面取觯决之
 也知奠亦南面者以上胜党之弟子南面坐奠者决
 之也以尊在房户之閒故也
宾主人大夫不胜则不执弓执爵者取觯降洗升实之
卷九 第 49b 页 WYG0106-0324d.png
以授于席前
 正义郑氏康成曰优尊也 敖氏继公曰上射胜则
 酌主人大夫下射胜则酌宾授于席前宾主人则于
 其右大夫则于其左皆邪乡之
 案不执弓者以不降就射位故也觯必降洗者敖氏
 于大射仪解云承贱者后新之是也
受觯以适西阶上北面立饮卒觯授执爵者反就席
卷九 第 50a 页 WYG0106-0325a.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受罚爵者不宜自尊别 敖氏继
 公曰西阶上亦楹西少南此饮罚爵者之正位也是
 礼主于罚爵故虽尊亦就此饮
 案言授执爵者则不奠于丰下矣亦与众耦异也
大夫饮则耦不升
 正义郑氏康成曰尊者可以孤无能对以宾主人饮
 耦在上嫌其升 敖氏继公曰不升谓立于射位也
 大夫既饮则耦径适堂西而释弓与
 案注意谓大夫尊故独饮于上可以孤也耦不能与
卷九 第 50b 页 WYG0106-0325b.png
 之为对故不升正释此句之义 又案以大夫饮而
 耦不升者例之则宾饮主人必不降席而立于宾东
 主人饮宾亦必不降席而立于主人之东
若大夫之耦不胜则亦执弛弓特升饮
 正义敖氏继公曰言特升饮明大夫在席自若也大
 夫饮而耦不升则耦饮而大夫不与亦宜耳执弛弓
 而升饮众宾之不胜者其礼然故不得以所与为耦
卷九 第 51a 页 WYG0106-0325c.png
 者之异而变也
众宾继饮射爵者辩乃彻丰与觯
 正义郑氏康成曰彻犹除也设丰者反丰于堂西执
 爵者反觯于篚

右饮不胜者

司马洗爵升实之以降献获者于侯
 正义郑氏康成曰获者贱明其主以侯为功得献也

敖氏继公曰获者受命于司马故司马主献之是

 时获者负侯未退就而献之辟君礼也献时盖西南
卷九 第 51b 页 WYG0106-0325d.png
 面大射献获者于侯西北三步 贾氏公彦曰大射
 司马正献服不服不侯西北三步拜受爵此获者贱
 故献于侯
荐脯醢设折俎俎与荐皆三祭
 正义郑氏康成曰皆三祭为其将祭侯也祭侯三处
 也(贾疏下文右与左中是也) 敖氏继公曰先设荐俎乃受爵亦
 变于君礼也荐有三祭谓脯之半膱者三也俎祭谓
卷九 第 52a 页 WYG0106-0326a.png
 刌肺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其设荐俎西面错(贾疏获者东面云西面错据设)
 (人而言)以南为上(贾疏特牲少牢东面笾豆皆以南方为上)为受爵于侯(贾疏)
 (下经云获者负侯北面拜受爵)荐之于位(贾疏下经云左个之西北三步东面设荐不荐于侯)
 (者以荐设之于地若与酒俱在侯所则正祭侯何名献获也)
 辨正敖氏继公曰其设之亦当侯中在获者之前荐
 俎皆北面设之俎在荐南
 案侯西北三步者获者受献之正位也故此礼之获
 者与大射之服不皆于是乎既爵焉然服不之献即
卷九 第 52b 页 WYG0106-0326b.png
 于其位而此获者之献则于侯者大射张三侯若献
 服不于大侯之中则蔽于参侯豻侯之外堂上下皆
 不见也此礼唯张一侯而已故献之于侯以是为变
 于君也至服不之荐亦于其位故注疏以此获者之
 荐为与彼同然据经文荐俎之设直继于献是与献
 相从矣故敖氏之说与注疏异
获者负侯北面拜受爵司马西面拜送爵(注古文曰再拜受爵)
卷九 第 53a 页 WYG0106-0326c.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负侯负侯中也(贾疏下云适右个又适左个后言中)
 (明先居中可知)拜送爵不同面者辟正主也(贾疏正主献宾与受献者同面)

敖氏继公曰固负侯北面矣复言之者明其还而

 倚旌乃拜且嫌受献或异面也此拜送爵不同面者
 明其异于常礼也
 案司马西面拜不言其处据大射礼尊侯于服不之
 东北司马正既实爵献服不乃西面拜送爵则其拜
 处宜在服不之东北此礼虽不为侯设尊司马拜处
 自当在获者之东北大射仪司马正拜送之后即言
卷九 第 53b 页 WYG0106-0326d.png
 反位此不言者大射服不卒爵其受虚爵者司马师
 也则拜送之后司马正无事故得反位此止一司马
 获者卒爵尚应受爵故与彼异又大射仪既拜受拜
 送而后设荐俎此则先设荐俎而后拜受拜送亦其
 异者也
获者执爵使人执其荐与俎从之适右个设荐俎(个如字旧)
 (读作干非)
卷九 第 54a 页 WYG0106-0327a.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获者以侯为功是以献焉(贾疏获者因侯)
 (有功乃得献今还以得献之酒献侯)人谓主人赞者上设荐俎者也言
 使设新之(贾疏嫌更使人设之其实仍前人示新之而已) 敖氏继公曰获
 者因侯得献故就侯而祭其荐俎焉示不忘本也下
 言获者南面坐祭荐乃祭俎则是俎在侯北荐在俎
 北获者又在荐北其设荐亦脯西而醢东盖上右也
 荐俎不统于侯者此献主于获者非为侯故耳
 存疑郑氏康成曰为设笾在东豆在西俎当其北(贾疏)
 (侯以北面为正依特牲少牢皆笾在右)
卷九 第 54b 页 WYG0106-0327b.png
 案下经云获者南面荐俎皆顺获者之面而设之无
 改也虽以祭侯面位则从人此祭与他祭异也
获者南面坐左执爵祭脯醢执爵兴取肺坐祭遂祭酒
 正义郑氏康成曰为侯祭也 敖氏继公曰云执爵
 兴者见其所取者非离肺也取离肺者必奠爵乃兴
 存疑郑氏康成曰亦二手祭酒反注如大射(贾疏大射二手)
 (祭酒注云南面于俎之北当为侯祭于豆閒爵反注为一手不能正也此荐俎之设如于北面人焉此祭)
卷九 第 55a 页 WYG0106-0327c.png
 (亦然)
 案大射献侯所用者下篚之散也故二手祭之此则
 堂上之觚耳似无须此虽为侯祭亦与他饮食之祭
 同他饮食之祭亦祭神也
兴适左个中亦如之
 正义郑氏康成曰先左个后中者以外即之至中若
 神在中也 敖氏继公曰先右次左后中礼之序然
 耳士丧礼主人扱米实于右三实一贝左中亦如之
 序与此同 林氏希逸曰明堂左个右个即两边也
卷九 第 55b 页 WYG0106-0327d.png
 此两个只是两边
 案大射仪适左个下云祭如右个
左个之西北三步东面设荐俎获者荐右东面立饮不
拜既爵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就乏者明其享侯之馀也立饮
 荐右近司马于是司马北面 敖氏继公曰左个之
 西北三步获者受献之正位也向以有为而受于侯
卷九 第 56a 页 WYG0106-0328a.png
 今卒爵宜居正位故执爵先立于此东面执荐俎者
 又从之而西面设于其东也荐右脯南也饮于荐右
 亦变于大射也以违其位而南故复言东面 贾氏
 公彦曰下释获者北面立饮此获者不北面饮者大
 射注云嫌为侯卒爵此亦然
 案经至此始著荐俎之设在左个之西北三步则前
 此为设于侯中明矣注知于是司马北面者以是时
 获者东面司马必北面乃得受爵于获者之右也受
 爵必于其右者以送爵时由其右故也
卷九 第 56b 页 WYG0106-0328b.png
司马受爵奠于篚复位获者执其荐使人执俎从之辟
设于乏南获者负侯而俟(辟音辟)
 正义敖氏继公曰司马于此方言复位则是既献获
 者于侯之后即北面立于侯之西北以俟获者之来
 矣获者自执其荐者已授爵则不敢徒手而劳人也
 辟如辟奠之辟谓离于故处也此改设于乏南故云
 辟设必就乏者宜近其位也负侯而俟事未毕而受
卷九 第 57a 页 WYG0106-0328c.png
 献故反而卒之俟俟命去侯 郑氏康成曰迁设荐
 俎就乏明已所得礼也设于南右之也凡他荐俎皆
 当其位之前

右献获者

司射适阶西释弓矢去扑说决拾袭适洗洗爵升实之
以降献释获者于其位少南荐脯醢折俎有祭
 正义敖氏继公曰释获者听命于司射故司射主献
 之去扑者献则不可佩刑器也不执弓矢则当袭矣
 说决拾当于堂西不言者文省也献时盖西北面既
卷九 第 57b 页 WYG0106-0328d.png
 授乃北面折上当有设字文脱也有祭脯与切肺也
 获者与释获者于此乃得献则其他弟子于献众宾
 时不与明矣 郑氏康成曰不当其位辟中(贾疏释获者位)
 (在中西献之于其位少南所以辟中) 贾氏公彦曰亦荐有祭脯俎有
 祭肺与获者同但彼三祭此一祭为异
释获者荐右东面拜受爵司射北面拜送爵
 案获者之受爵北面与侯同面也释获者之受爵东
卷九 第 58a 页 WYG0106-0329a.png
 面与中同面也司马之为获者拜送也西面在获者
 之右也司射之为释获者拜送也北面在释获者之
 右也
释获者就其荐坐左执爵祭脯醢兴取肺坐祭遂祭酒
兴司射之西北面立饮不拜既爵司射受爵奠于篚
 正义敖氏继公曰就其荐谓于荐西也司射之西则
 又少南于荐右之位矣盖与司射俱北面则宜并立
 也拜受立饮不同面者异于堂上之献获者亦然
 案获者北面受爵则东面既爵释获者东面受爵则
卷九 第 58b 页 WYG0106-0329b.png
 北面既爵互相变也获者东面既爵注以受爵之司
 马为当北面则此释获者北面既爵其受爵之司射
 当西面矣
释获者少西辟荐反位(辟音辟)
 正义郑氏康成曰辟荐少西之者为复射妨司射视
 算也亦辟俎(贾疏上获者执其荐使人执俎从之设于乏南此不云辟俎荐俎相将荐既辟)
 (俎亦辟可知) 敖氏继公曰惟云辟荐据释获者所执而
卷九 第 59a 页 WYG0106-0329c.png
 言也辟俎则有司为之
司射适堂西袒决遂取弓于阶西挟一个搢扑以反位
 正义郑氏康成曰为将复射 敖氏继公曰为献事
 毕也至此乃言反位则向者于既奠爵于篚乃遂适
 堂西俟

右献释获者


总论郝氏敬曰获与释获者分卑而献荐之礼均


盖射以侯为主以中为贤获者司侯释获者司中

卷九 第 59b 页 WYG0106-0329d.png
敬其事因重其人也


案射有侯有旌有乏获者主之有中有筹释获者


主之有楅设楅者主之有丰设丰者主之有弓有


矢有决有拾纳射器者主之莫不各有事焉而所


献惟获者与释获者其馀则否盖他器物设之则


已唯获与释获者始终射事其劳尤甚故视他有


事者而独加礼焉然必再番射毕而后献之者与


献工与歌后献笙于笙后同意

卷九 第 60a 页 WYG0106-0330a.png
司射去扑倚于阶西升请射于宾如初宾许(去起吕反)
 正义敖氏继公曰搢而即去反位而即往皆礼节当
 然也不于未搢扑而遂请者有事于尊者不宜与献
 贱者之礼相因也

右三请射

司射降搢扑由司马之南适堂西命三耦及众宾皆袒
决遂执弓就位司射先反位
 正义敖氏继公曰于阶西搢扑乃由司马之南适堂
 西者示不敢由便也 郑氏康成曰位射位也(贾疏在司)
卷九 第 60b 页 WYG0106-0330b.png
 (射之西南东面者)不言射者以当序取矢先反位先三耦及
 众宾也既命之即反位不俟之也向不言先三耦未
 有拾取矢位无所先(贾疏前第二番将射命三耦拾取矢司射反位不言先未有位)
 (无所先第三番三耦将移于司马之西南拾取矢位故言先)
 存疑贾氏公彦曰大射与乡射各有三位此乡射无
 次有堂西取矢及比耦之位有三耦射位在司射西
 南有拾取矢及再番射位是三位大射有次次内有
卷九 第 61a 页 WYG0106-0330c.png
 袒决遂取弓矢之位有堂东次比耦之位有射位并
 拾取矢之位亦三位
 案如疏说则是乡射堂西取矢及比耦同位射位及
 拾取矢之位则异大射次内取矢及比耦异位射位
 及拾取矢之位则同考初番诱射时未有司马之位
 故三耦射位以司射之位为识而曰立于其西南至
 司马命去侯之后始立于司射之南故再番射时即
 以司马之位为识而曰立于司马之西南实则司马
 之西南即司射之西南未始有移位也以此推之则
卷九 第 61b 页 WYG0106-0330d.png
 乡射止有二位耳
三耦及众宾皆袒决遂执弓各以其耦进反于射位(注今)
 (文以为与)
 正义郑氏康成曰以犹与也 敖氏继公曰以其耦
 进谓上射先而下射从之进亦并行大夫之耦亦以
 序而独进下文云大夫就其耦是也
 案众宾之射位即上经所谓继三耦之南而立之位
卷九 第 62a 页 WYG0106-0331a.png
 也前众宾未射故不言位今再射时其位已定故曰
 反于射位云射位者别于堂西南面东上之位也
司射作拾取矢三耦拾取矢如初反位宾主人大夫降
揖如初主人堂东宾堂西皆袒决遂执弓皆进阶前揖
及楅揖拾取矢如三耦(拾其劫反)
 正义敖氏继公曰司射亦惟作上耦位亦射位云揖
 如初是亦兼堂上之揖言也皆进至阶前相俟乃南
 面而揖行也及楅揖亦南面揖也既揖主人乃西面
 宾乃东面拾取矢 郝氏敬曰前射委楅惟二十八
卷九 第 62b 页 WYG0106-0331b.png
 矢故三耦拾取馀皆取诸堂西今宾主大夫众耦矢
 皆委楅故皆取矢于楅三耦先拾 郑氏康成曰阶
 前揖南面相俟而揖行也(贾疏宾主各于堂下东西南面立相待而揖揖讫行)
 (向楅也)及楅当楅东西也主人西面宾东面相揖拾取
 矢不北面揖由便也(贾疏决三耦及众宾皆于楅南北面揖)
卒北面搢三挟一个揖退
 正义敖氏继公曰卒即北面而为此是犹未离其位
卷九 第 63a 页 WYG0106-0331c.png
 也此仪异于三耦者盖退于北与退于南者不同也
 一揖而退又略于初 贾氏公彦曰退反堂东西之
 位
 存疑郑氏康成曰亦于三耦为之位(贾疏与三耦搢挟同处)
 已揖左还(贾疏知左还者约上三耦也)各由其涂反位
 案宾主人不径于司马之南则其搢挟不必在楅南
 与三耦同处也既北面揖宾西行当右还主人东行
 则左还亦与三耦并行者不同
宾堂西主人堂东皆释弓矢袭及阶揖升堂揖就席
卷九 第 63b 页 WYG0106-0331d.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将袒先言主人将袭先言宾尊宾
 也 敖氏继公曰宾主人释弓矢不于序之西东者
 变于卒射时也不言说决拾可知也
大夫袒决遂执弓就其耦
 正义郑氏康成曰袒决遂于堂西(贾疏大夫射时堂西袒决遂)
 其耦于射位与之拾取矢 敖氏继公曰袒决遂盖
 于宾既出堂西而为之
卷九 第 64a 页 WYG0106-0332a.png
 案上经云宾主人大夫降则大夫已从宾而降止于
 堂西俟宾主人拾取矢讫乃就其耦
揖皆进如三耦耦东面大夫西面大夫进坐说矢束兴
反位而后耦揖进坐兼取乘矢顺羽而兴反位揖大夫
进坐亦兼取乘矢如其耦(说吐活反)
 正义敖氏继公曰如三耦则耦不少退也以其行事
 于庭无堂上堂下之异故不得如升射之仪也大夫
 即位乃进说矢束以其为下射也凡大夫之取矢于
 楅者必说其矢束以当拾取也其自为耦者并行至
卷九 第 64b 页 WYG0106-0332b.png
 楅南即为之其与士为耦者即位而后为之此其异
 者也说矢束不言北面亦文省大夫进及反位皆不
 揖以非与耦行礼之事也言顺羽是亦兼诸弣矣此
 与三耦异者惟不拾取矢耳馀则同 郑氏康成曰
 说矢束者下耦以将拾取也兼取乘矢者尊大夫不
 敢与之拾也相下相尊君子之所以相接也 贾氏
 公彦曰大夫与耦取矢踣弓覆手仰手一如上三耦
卷九 第 65a 页 WYG0106-0332c.png
 法
北面搢三挟一个揖退
 正义郑氏康成曰亦于三耦为之位 贾氏公彦曰
 大夫揖退之仪亦如上左还而西也
耦反位大夫遂适序西释弓矢袭升即席
 正义郑氏康成曰大夫不序于下尊也 敖氏继公
 曰适序西者以其独往故得释弓矢于故处亦为变
 于卒射时也
 案言遂适序西明亦由其涂而西不与耦同反射位
卷九 第 65b 页 WYG0106-0332d.png
 也以此推之益知大夫射毕降阶时其为直释弓矢
 于堂西不由于司马之南也决矣
众宾继拾取矢皆如三耦以反位(拾其劫反)
 案于众宾曰皆如三耦以反位明宾主人大夫与三
 耦之反位异也

右射者皆取矢于楅

司射犹挟一个以进作上射如初一耦揖升如初(注今文或)
卷九 第 66a 页 WYG0106-0333a.png
 (言作升射)
 正义郑氏康成曰进前也向言还当上耦西面是言
 进终始互相明也(贾疏明进时亦还当上耦而作之) 敖氏继公曰
 进由司马之东而进也此以适南为进者凡进退之
 文无常大抵以有事于彼为进卒事而反为退也上
 字似衍否则其下当有耦字今文或言作升射盖亦
 疑其误而易之也
司马升命去侯获者许诺司马降释弓反位司射与司
马交于阶前去扑袭升请以乐乐于宾宾许诺(去起吕反乐乐)
卷九 第 66b 页 WYG0106-0333b.png
 (下字音洛下同)
 正义敖氏继公曰司射惟去扑耳其决遂执弓挟矢
 自若也似不宜袭言袭盖衍文以乐乐者用乐为欢
 乐也以此请之于宾大射仪曰请以乐
 案去扑亦倚于阶西请亦北面不言者可知也
司射降搢扑东面命乐正曰请以乐乐于宾宾许
 正义郑氏康成曰东面于西阶之前也不就乐正命
卷九 第 67a 页 WYG0106-0333c.png
 之者传尊者之命于贱者遥号命之可也乐正亦许
 诺(贾疏大射司射命乐正乐正曰诺)犹北面不还以宾在堂(贾疏下云乐正)
 (东面命大师明此时不西面受命) 敖氏继公曰必搢扑而后命乐
 正者辟并敬也
 案迁乐不俟命于宾故乐正直以命弟子此以乐则
 命出自宾故必司射传命而后乐正以命大师投壶
 之礼直命弦者而已礼之轻者其仪少也射则司射
 命乐正乐正乃以命大师礼稍重者仪加多也
司射遂适阶閒堂下北面命曰不鼓不释上射揖司射
卷九 第 67b 页 WYG0106-0333d.png
退反位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与鼓节相应不释算也射用应
 节为难鼓亦乐之节学记曰鼓无当于五声五声不
 得不和凡射之鼓节投壶其存者也周官乐节天子
 九诸侯七卿大夫以下五(贾疏射人乐师皆有此文)乡射之歌五
 终鼓五节所以将八矢一节之閒当拾发四节四拾
 其一节先以听也 敖氏继公曰不鼓不释言不与
卷九 第 68a 页 WYG0106-0334a.png
 鼓节相应虽贯犹不释也每歌之终乃奏鼓 吕氏
 大临曰孔子曰射者何以射何以听循声而发发而
 不失正鹄者其惟贤者乎盖欲其容体比于礼而多
 中故曰何以射欲其节比于乐故曰何以听体之所
 动耳之所司不在于他是谓用志不分不过于物
 薛氏季宣曰奏射节所以为听也
 案司射命上射之位前则自西而指其位故曰堂下
 西阶之东以西阶为节也此则自堂而指其位故曰
 阶閒堂下以阶閒为节也大抵其位在西阶稍东阶
卷九 第 68b 页 WYG0106-0334b.png
 閒稍西北直右物与上射正相面也其初命惟戒其
 获之不如法者再命则于获之升期之以贯焉三命
 又于贯之外协之以鼓焉以序而责之备将以渐而
 观其深也
 通论贾氏公彦曰射人云王以驺虞九节诸侯以狸
 首七节乡大夫以采蘋五节士以采蘩五节尊卑乐
 节虽多少不同四节以尽乘矢则同其馀外皆以听
卷九 第 69a 页 WYG0106-0334c.png
 九节者五节先以听七节者三节先以听五节者一
 节先以听尊者先以听则多卑者先以听则少凡节
 皆与臣下同为若与尊者耦自与尊者同节不与尊
 者同耦则各自用其节
乐正东面命大师曰奏驺虞閒若一大师不兴许诺乐
正退反位(大并音泰)
 正义郑氏康成曰东面者进还向大师也驺虞国风
 召南之诗篇閒若一者调其声之疏数重节其他宾
 客卿大夫则歌采蘋(贾疏其他谓宾射燕射) 敖氏继公曰言
卷九 第 69b 页 WYG0106-0334d.png
 命大师见所命者必其长也此惟据有大师者言之
 周官射人职王以驺虞诸侯以狸首乡大夫以采蘋
 士以采蘩此士射之乐乃奏驺虞亦其异者 贾氏
 公彦曰閒若一谓五节之閒长短希数皆如一也反
 位反工南北面位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射义曰驺虞者乐官备也其诗乐
 得贤者众多叹思至仁之人以充其官此天子之射
卷九 第 70a 页 WYG0106-0335a.png
 节也而用之者方有乐贤之志取其宜也 欧阳氏
 修曰贾谊新书驺者文王囿名虞者囿之司兽或曰
 驺厩官虞山泽之官二职皆不失人则官备可知
 辨正朱子曰驺虞为仁兽之名以庶类蕃殖美国君
 之仁如之也诸儒以驺为文王之囿以虞为主囿之
 官故立为乐官备之义而注因之与其诗笺自相违
 异
 馀论毛氏苌曰驺虞义兽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故小
 序云仁如驺虞则王道成也
卷九 第 70b 页 WYG0106-0335b.png
乃奏驺虞以射三耦卒射宾主人大夫众宾继射释获
如初卒射降释获者执馀获升告左右卒射如初
 正义敖氏继公曰卒射降指众耦之最后者而言以
 见释获者升告之节也大射仪曰降反位
 通论陈氏旸曰王大射奏驺虞在乐师而令之在大
 司乐歌之在瞽矇而帅之在大师奏以钟鼓歌以人
 声人歌而以钟鼓奏之足以定和矣此经曰奏后记
卷九 第 71a 页 WYG0106-0335c.png
 又曰歌驺虞歌奏备举也
 案大师职大射帅瞽而歌射节则知射节有歌

右三射

司马升命取矢获者许诺司马降释弓反位弟子委矢
司马乘之皆如初司射释弓视算如初释获者以贤获
与钧告如初降复位(注今文曰视数)
 正义敖氏继公曰言如初又言降复位为司射命设
 丰之节也亦以见所如者止于此无复实算于中之
 事矣盖以不复射故也
卷九 第 71b 页 WYG0106-0335d.png

右取矢告获如初

司射命设丰设丰实觯如初遂命胜者执张弓不胜者
执弛弓升饮如初
 正义敖氏继公曰大射仪此下云退丰与觯如初

右饮不胜者如初

司射犹袒决遂左执弓右执一个兼诸弦面镞适堂西
以命拾取矢如初(拾其劫反)
卷九 第 72a 页 WYG0106-0336a.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侧持弦矢曰执面犹尚也并矢于
 弦尚其镞将止变于射也 敖氏继公曰右手先执
 矢乃又执弦则兼矢于弦矣兼矢于弦面镞以命拾
 取矢者盖示之以此节执一矢之法而不必挟也兼
 矢于弓者皆面镞盖矢以镞为上凡射者于矢将用
 之则挟不用之则执
司射反位三耦及宾主人大夫众宾皆袒决遂拾取矢
如初矢不挟兼诸弦弣以退不反位遂授有司于堂西
 (拾其劫反)
卷九 第 72b 页 WYG0106-0336b.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挟亦谓执之如司射也(贾疏执之如司)
 (射兼诸弦弣则异以司射直执一个无三矢兼于弣三耦以下则执一个并于弦又以三矢并于弣也)
 不以反射位授有司者射礼毕 敖氏继公曰拾取
 时犹皆兼诸弣至楅南北面则不挟矢但取一矢兼
 诸弦馀三矢则兼诸弣自若亦象搢三挟一之仪且
 如司射之执也宾与主人则于楅东西之位为之位
 射位也不反位但由司马之南而过也授有司以弓
卷九 第 73a 页 WYG0106-0336c.png
 矢者射事止宜反于所授者也此文主于三耦及众
 宾也大夫与其耦亦存焉若宾则自阶下以授有司
 于堂西主人则以授有司于堂东也
 案虽不射必拾取矢者在侯之矢当敛之也
辩拾取矢揖皆升就席(辩音遍拾其劫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谓宾大夫及众宾也相俟堂西进
 立于西阶之前主人以宾揖升大夫及众宾从升立
 时少退于大夫三耦及弟子自若留下 敖氏继公
 曰揖皆升就席谓众宾三人也众宾三人必俟拾取
卷九 第 73b 页 WYG0106-0336d.png
 矢者辩而后升若主人宾大夫则既授弓矢即升如
 初礼固不俟其辩也三人既升则馀人以次立于西
 方如未射时矣
 案当袭而后揖升就席文略也众宾之升者惟三人
 耳其馀不升

右射者复取矢于楅

司射乃适堂西释弓去扑说决拾袭反位(去起吕反说吐活反)
卷九 第 74a 页 WYG0106-0337a.png
 正义贾氏公彦曰去扑于堂西以不复射故也 敖
 氏继公曰反位其犹在中西南与不言释矢可知也
司马命弟子说侯之左下纲而释之
 正义郑氏康成曰说解也释之不复射 敖氏继公
 曰云释则是不束也说而释之变于射与未射之时
命获者以旌退命弟子退楅司射命释获者退中与算
而俟
 正义郑氏康成曰诸所退皆俟堂西备复射也(贾疏若有)
 (射则行燕射旅酬以后乃为之)旌言以者旌恒执也获者释获者亦
卷九 第 74b 页 WYG0106-0337b.png
 退其荐俎(敖氏继公曰此据大射而言也退荐俎各当其位之前与) 敖氏继公
 曰旌退于西方楅与中算退于堂西以俟其人皆复
 于西方之位
司马反为司正退复觯南而立
 正义郑氏康成曰当监旅酬 敖氏继公曰射事已
 而复其故职也云复觯南见射时觯不彻是时司射
 亦当复东方之位
卷九 第 75a 页 WYG0106-0337c.png
乐正命弟子赞工即位弟子相工如其降也升自西阶
反坐(相息亮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赞工迁乐也降时如初入乐正反
 于西阶东北面(贾疏知不升者以正乐毕无告请于宾之事) 敖氏继公
 曰命弟子亦适西方命之如其降亦谓后先及相之
 之仪也反坐谓反其故位而坐也工既坐弟子亦降
 立于西方

右射事毕

钦定仪礼义疏卷九
卷九 第 75b 页 WYG0106-0337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