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第 1a 页 WYG0129-028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三礼图卷一
明 刘绩 撰
三礼图说
三代制度本于义故推之而无不合自汉以来失其传
而率妄作间有微言训诂者又误遂使天下日用饮食
衣服作止皆不合天人而流于异端矣绩甚病之既注
易以究其原又注礼以极其详顾力于他经不暇故作
三礼图卷一
明 刘绩 撰
三礼图说
三代制度本于义故推之而无不合自汉以来失其传
而率妄作间有微言训诂者又误遂使天下日用饮食
衣服作止皆不合天人而流于异端矣绩甚病之既注
易以究其原又注礼以极其详顾力于他经不暇故作
卷一 第 1b 页 WYG0129-0286d.png
此图以总之凡我同志留心焉则可以一贯矣勿泥旧
说见旧是者今不复图
说见旧是者今不复图
卷一 第 2a 页 WYG0129-0287a.png
卷一 第 3a 页 WYG0129-0287c.png
卷一 第 3b 页 WYG0129-0287d.png
戴师掌任土之法以物事地授地职而待其政令(物如/物土)
(方之物区别也别土所宜而/定制以待其赋税之式也)以廛里任国中之地(廛里/市宅)
(分域限也居室相/比乃国中所宜)以场圃任园地(种草木果蓏属曰圃/季秋或有收者则筑)
(为场诗九月筑场圃是也/乃园地所宜樊圃谓之圉)以宅田士田贾田任近郊之
地(宅田凡人居城中者庶人在官者皆是也士田贾田/所谓士工商家受田五口乃当农夫一人盖士居学)
(而贾居市也三者在国于/近郊五十里之地为宜)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
郊之地(官田籍田类牛田供牲牢丧奠兵车之牛赏田/赏赐之田即匪颁之式也牧田即刍秣之式也)
(故于远郊百里之地为宜/所谓百里之内以供官)以公邑之田任甸田(公邑之/田地天)
(方之物区别也别土所宜而/定制以待其赋税之式也)以廛里任国中之地(廛里/市宅)
(分域限也居室相/比乃国中所宜)以场圃任园地(种草木果蓏属曰圃/季秋或有收者则筑)
(为场诗九月筑场圃是也/乃园地所宜樊圃谓之圉)以宅田士田贾田任近郊之
地(宅田凡人居城中者庶人在官者皆是也士田贾田/所谓士工商家受田五口乃当农夫一人盖士居学)
(而贾居市也三者在国于/近郊五十里之地为宜)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
郊之地(官田籍田类牛田供牲牢丧奠兵车之牛赏田/赏赐之田即匪颁之式也牧田即刍秣之式也)
(故于远郊百里之地为宜/所谓百里之内以供官)以公邑之田任甸田(公邑之/田地天)
卷一 第 4a 页 WYG0129-0288a.png
(子使吏冶之供羞服类/所谓千里之内以为御)以家邑之田任稍地(家邑大夫/采地而有)
(宰也稍地三百/里于小邑为宜)以小都之田任县地(小都卿之采地成/都者七千里视伯)
(于县地四/百里为宜)以大都之田任畺地(大都公之采地王子弟/所食邑也百里视侯于)
(畺地五百里为/宜近王畿界也)凡任地国宅无征(国宅凡官所有/宫室吏所治者)园廛
二十而一(指国/中)近郊二十而三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皆指园廛近/轻而远重也)唯其漆林之征二十而五(不分远近而特/重者以获利之)
(多/也)凡宅不毛者有里布凡田不耕者出屋粟凡民无职
事者出夫家之征以时徵其赋(毛桑麻也布帛也宅地/不种桑麻出一里之布)
(宰也稍地三百/里于小邑为宜)以小都之田任县地(小都卿之采地成/都者七千里视伯)
(于县地四/百里为宜)以大都之田任畺地(大都公之采地王子弟/所食邑也百里视侯于)
(畺地五百里为/宜近王畿界也)凡任地国宅无征(国宅凡官所有/宫室吏所治者)园廛
二十而一(指国/中)近郊二十而三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皆指园廛近/轻而远重也)唯其漆林之征二十而五(不分远近而特/重者以获利之)
(多/也)凡宅不毛者有里布凡田不耕者出屋粟凡民无职
事者出夫家之征以时徵其赋(毛桑麻也布帛也宅地/不种桑麻出一里之布)
卷一 第 4b 页 WYG0129-0288b.png
(郑玄云廛城邑之居孟子所云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麻/者也王莽时城郭中宅不树者为不毛出三夫之布是)
(也田地不耕垦者出一屋之粟夫三为屋亦长一里也/征亦布也夫家之征一夫受田成家口税也如家三人)
(二家五人家二人之家盖民虽有七口六口五口之三/等而皆受田百亩为夫也以屋粟证之百亩而出三百)
(亩之粟则令出上地家三人之税与小司徒所谓罚以/屋孟子曰廛无夫里之布是也名因其类而重罚之所)
(以警戒驱之也先儒/分夫家为二非也) 闾师掌国中及四郊之人民六
畜之数以任其力以待其政令以时徵其赋凡任民任
农以耕事贡九谷(即太宰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任圃以树事贡
草木(即二曰园/圃毓草木)任贡以饬材事贡器物(即五曰百工/饬化八材)任
(也田地不耕垦者出一屋之粟夫三为屋亦长一里也/征亦布也夫家之征一夫受田成家口税也如家三人)
(二家五人家二人之家盖民虽有七口六口五口之三/等而皆受田百亩为夫也以屋粟证之百亩而出三百)
(亩之粟则令出上地家三人之税与小司徒所谓罚以/屋孟子曰廛无夫里之布是也名因其类而重罚之所)
(以警戒驱之也先儒/分夫家为二非也) 闾师掌国中及四郊之人民六
畜之数以任其力以待其政令以时徵其赋凡任民任
农以耕事贡九谷(即太宰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任圃以树事贡
草木(即二曰园/圃毓草木)任贡以饬材事贡器物(即五曰百工/饬化八材)任
卷一 第 5a 页 WYG0129-0288c.png
商以市事贡货贿(即六曰商贾/阜通货贿)任牧以畜事贡鸟兽(即/四)
(曰薮牧养/蕃鸟兽)任嫔以女事贡布帛(即七曰嫔妇/化治丝枲)任衡以山
事贡其物任虞以泽事贡其物(即三曰虞衡作山泽之/材但九职又有八曰臣)
(妾聚敛疏材此不言者山泽足以/该之注疏材百草根实可食者)凡无职者出夫布(九/曰)
(閒民无常职转移执事此/云出夫布乃不执事者耳)凡庶民不畜者祭无牲不耕
者祭无盛不树者无桴不蚕者不帛不绩者不衰(衰布/也凡)
(此皆罚其所/无以勖其业)按载师掌任地事则地无旷地闾师掌任
民力则民无游氏先王所以治国中野外不过如此而
(曰薮牧养/蕃鸟兽)任嫔以女事贡布帛(即七曰嫔妇/化治丝枲)任衡以山
事贡其物任虞以泽事贡其物(即三曰虞衡作山泽之/材但九职又有八曰臣)
(妾聚敛疏材此不言者山泽足以/该之注疏材百草根实可食者)凡无职者出夫布(九/曰)
(閒民无常职转移执事此/云出夫布乃不执事者耳)凡庶民不畜者祭无牲不耕
者祭无盛不树者无桴不蚕者不帛不绩者不衰(衰布/也凡)
(此皆罚其所/无以勖其业)按载师掌任地事则地无旷地闾师掌任
民力则民无游氏先王所以治国中野外不过如此而
卷一 第 5b 页 WYG0129-0288d.png
已但近郊则民廛在国民庐在田远郊则民廛在野民
庐在田故乡大夫称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同甸称
云甸地以外眠廛在都鄙𤱕庐在田殊耳变民言𤱕异
内外也𤱕性情无知貌也载如冀州既载之戴地有其
事也闾谓民居于地上各为巷与五比为闾所指不同
云凡邦国都鄙放此
六乡图
五家为比使之相保(谓比舍而保其行不/为非也保犹任也)
庐在田故乡大夫称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同甸称
云甸地以外眠廛在都鄙𤱕庐在田殊耳变民言𤱕异
内外也𤱕性情无知貌也载如冀州既载之戴地有其
事也闾谓民居于地上各为巷与五比为闾所指不同
云凡邦国都鄙放此
六乡图
五家为比使之相保(谓比舍而保其行不/为非也保犹任也)
卷一 第 6a 页 WYG0129-0289a.png
比长(五家下/士一人)各掌其比之治五家相受相和亲有罪
奇邪则相及(奇者常之反邪者正之反有罪奇邪则/相及则使之相率而趋于相受相和亲)
(之/养)徙于国中及郊则从而授之(郑氏曰徙谓不便其/居也或中国之民出)
(徙郊或郊民入徙国中皆从/而付所处之吏明无罪恶)若徙于他则为之旌节
而行之(徙于他谓出居异乡/也授之者有节乃远)若无授无节唯圜土纳
之(乡中无授出乡无节过所则呵问系之圜土考辟/之也圜土者狱城也狱必圜者规主仁以仁心求)
(其情古之治/狱悯而出之)
五比为闾使之相受(谓宅舍有故相受寄托也闾里门/也说文侣也二十五家相群侣也)
奇邪则相及(奇者常之反邪者正之反有罪奇邪则/相及则使之相率而趋于相受相和亲)
(之/养)徙于国中及郊则从而授之(郑氏曰徙谓不便其/居也或中国之民出)
(徙郊或郊民入徙国中皆从/而付所处之吏明无罪恶)若徙于他则为之旌节
而行之(徙于他谓出居异乡/也授之者有节乃远)若无授无节唯圜土纳
之(乡中无授出乡无节过所则呵问系之圜土考辟/之也圜土者狱城也狱必圜者规主仁以仁心求)
(其情古之治/狱悯而出之)
五比为闾使之相受(谓宅舍有故相受寄托也闾里门/也说文侣也二十五家相群侣也)
卷一 第 6b 页 WYG0129-0289b.png
闾胥(每闾中/士一人)各掌其闾之徵令以岁时各数其闾之
众寡辨其施舍(施同弛按大司徒云舍禁弛力则弛/暂时优免舍帝例应免舍有常而施)
(无常郑氏谓应复/免不给繇役是也)凡春秋之祭祀役政丧纪之数聚
众庶既比则读法书其敬敏任恤者(祭祀谓州社党/禜族酺也役田)
(役也政若州射党饮酒也丧纪人丧之事也/四者及此皆会聚众民因以读法以敕戒之)凡事掌
其比觥挞罚之事(觥挞者失礼之罚也觥用酒/其爵以兕角为之挞朴也)
四闾为族使之相葬(谓百家相葬埋如/同族然族类居也)
族师(每族上/士一人)各掌其族之戒令政事月吉(月朔一月/之始也)
众寡辨其施舍(施同弛按大司徒云舍禁弛力则弛/暂时优免舍帝例应免舍有常而施)
(无常郑氏谓应复/免不给繇役是也)凡春秋之祭祀役政丧纪之数聚
众庶既比则读法书其敬敏任恤者(祭祀谓州社党/禜族酺也役田)
(役也政若州射党饮酒也丧纪人丧之事也/四者及此皆会聚众民因以读法以敕戒之)凡事掌
其比觥挞罚之事(觥挞者失礼之罚也觥用酒/其爵以兕角为之挞朴也)
四闾为族使之相葬(谓百家相葬埋如/同族然族类居也)
族师(每族上/士一人)各掌其族之戒令政事月吉(月朔一月/之始也)
卷一 第 7a 页 WYG0129-0289c.png
则属民而读邦法书其孝弟睦姻有学者春秋祭酺
亦如之(族长无饮酒之礼因祭脯而/与其民以长幼相献酬焉)以邦比之法帅
四闾之吏以时属民而校登其族之夫家众寡辨其
贵贱老幼废疾可任者及其六畜车辇(登成也/定也)五家
为比十家为联五人为五十人为联四闾为族八闾
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相共以受邦职
以役国事以相葬埋若作民而师田行役则合其卒
伍简其兵器以鼓铎旗物帅而至掌其治令戒禁刑
亦如之(族长无饮酒之礼因祭脯而/与其民以长幼相献酬焉)以邦比之法帅
四闾之吏以时属民而校登其族之夫家众寡辨其
贵贱老幼废疾可任者及其六畜车辇(登成也/定也)五家
为比十家为联五人为五十人为联四闾为族八闾
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相共以受邦职
以役国事以相葬埋若作民而师田行役则合其卒
伍简其兵器以鼓铎旗物帅而至掌其治令戒禁刑
卷一 第 7b 页 WYG0129-0289d.png
罚(亦于军因/为卒长)岁终则会政致事
五族为党使之相救(谓五百家守望相/助也党类助也)
党正(每党下大/夫一人)各掌其党之政令教治及四时之孟
月吉日(一时/之始)则属民而读邦法以纠戒之春秋祭禜
亦如之国索鬼神而祭祀则以礼属民而饮酒于序
以正齿位一命齿于乡里再命齿于父族三命而不
齿(按国索鬼神建亥之月大蜡也齿于乡里以位尊/非乡里则不相序也齿于父族位尤尊虽乡里亦)
(不相序矣不齿则位极尊虽父族亦不相序/而特与为尊矣虽序齿而又有序位之义也)几其党
五族为党使之相救(谓五百家守望相/助也党类助也)
党正(每党下大/夫一人)各掌其党之政令教治及四时之孟
月吉日(一时/之始)则属民而读邦法以纠戒之春秋祭禜
亦如之国索鬼神而祭祀则以礼属民而饮酒于序
以正齿位一命齿于乡里再命齿于父族三命而不
齿(按国索鬼神建亥之月大蜡也齿于乡里以位尊/非乡里则不相序也齿于父族位尤尊虽乡里亦)
(不相序矣不齿则位极尊虽父族亦不相序/而特与为尊矣虽序齿而又有序位之义也)几其党
卷一 第 8a 页 WYG0129-0290a.png
之祭祀丧纪昏冠饮酒教其礼事掌其戒禁凡作民
而师田行役则以其法治其政事(亦于军因/为旅师)岁终则
会其党政帅其吏而致事(岁终周建/亥之月也)正岁属民读法
而书其道行德艺(旧注正岁谓夏之正月得四时之/正以出教令者审也凌人云正岁)
(十有二月/令斩冰)以岁时涖校比及大比亦如之
五党为州使之相赒(谓二千五百家赒给也说文州重/州周统其旁国语群聚而州处注)
(州聚也风俗通州畴也/州有长使相周足也)
州长(每州中大/夫一人)各掌其州之教治政令之法正月之
而师田行役则以其法治其政事(亦于军因/为旅师)岁终则
会其党政帅其吏而致事(岁终周建/亥之月也)正岁属民读法
而书其道行德艺(旧注正岁谓夏之正月得四时之/正以出教令者审也凌人云正岁)
(十有二月/令斩冰)以岁时涖校比及大比亦如之
五党为州使之相赒(谓二千五百家赒给也说文州重/州周统其旁国语群聚而州处注)
(州聚也风俗通州畴也/州有长使相周足也)
州长(每州中大/夫一人)各掌其州之教治政令之法正月之
卷一 第 8b 页 WYG0129-0290b.png
吉(周正月朔日/也一年之始)各属其州之民而读法以考其德行
道艺而劝之以纠其过恶而戒之若以岁时祭祀州
社则属其民而读法亦如之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
州序凡州之大祭祀大祭皆涖其事(大祭祀谓州社/稷也大丧乡老)
(大夫于是/卒者也)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则帅而致之
掌其戒令与其赏罚(致之致于司徒也掌其戒令/赏罚则是于军因为师帅)岁
终则会其州之政令正岁则读教法如初三年大比
则大较州里以赞乡大夫废兴
道艺而劝之以纠其过恶而戒之若以岁时祭祀州
社则属其民而读法亦如之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
州序凡州之大祭祀大祭皆涖其事(大祭祀谓州社/稷也大丧乡老)
(大夫于是/卒者也)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则帅而致之
掌其戒令与其赏罚(致之致于司徒也掌其戒令/赏罚则是于军因为师帅)岁
终则会其州之政令正岁则读教法如初三年大比
则大较州里以赞乡大夫废兴
卷一 第 9a 页 WYG0129-0290c.png
五州为乡使之相宾(谓二千五百家宾/兴之乡众所向也)
乡大夫之职(每乡卿/一人)各掌其乡之政教禁令正月之
吉受教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州长/以下)使各教
以其所治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艺以岁时登其夫家
之众寡辨其可任者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
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其舍者国中贵者贤者能
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皆舍以岁时入其书(谓年三/十六十)
(谓年十五国中晚税而早免之以其所居复多役少/野早赋税而晚免之以其服少役多郑司农云征之)
乡大夫之职(每乡卿/一人)各掌其乡之政教禁令正月之
吉受教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州长/以下)使各教
以其所治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艺以岁时登其夫家
之众寡辨其可任者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
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其舍者国中贵者贤者能
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皆舍以岁时入其书(谓年三/十六十)
(谓年十五国中晚税而早免之以其所居复多役少/野早赋税而晚免之以其服少役多郑司农云征之)
卷一 第 9b 页 WYG0129-0290d.png
(者给公上事也舍者谓有服除舍不收役事也贵者/谓若今宗室及关内诸侯皆复也服公事者谓若今)
(吏有复除也老者谓若今八十九十复/羡卒也疾者谓若今癃不可事者复之)三年则大比
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乡老及乡大夫帅其
吏与其众寡以礼礼宾之厥明乡老及乡大夫群吏
献贤能之书于王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吏贰之
(天府掌祖庙之宝藏者内吏副/写其书者当诏王爵禄之时)退而以乡射之礼五
物询众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
兴舞(详见/后)此谓使民兴贤出使长之使民兴能入使
(吏有复除也老者谓若今八十九十复/羡卒也疾者谓若今癃不可事者复之)三年则大比
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乡老及乡大夫帅其
吏与其众寡以礼礼宾之厥明乡老及乡大夫群吏
献贤能之书于王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吏贰之
(天府掌祖庙之宝藏者内吏副/写其书者当诏王爵禄之时)退而以乡射之礼五
物询众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
兴舞(详见/后)此谓使民兴贤出使长之使民兴能入使
卷一 第 10a 页 WYG0129-0291a.png
治之(言是乃所谓使民自举贤者因出之而使之长民/教以德行道艺于外也使民自举能者因入之)
(而使之治民之贡赋田役之事/于内也言为政以顺民为本也)岁终则令六乡之吏
皆会政致事正岁令群吏考法于司徒以退各宪之
于其所治之国大询于众庶则各帅其乡之众寡而
致于朝国有大故则令民各守其闾以待政令以旌
节辅令则达之(民虽以徵令行其将/之者无节则不得通)
六遂图(遂人掌邦之野以土地之图经田野造县/图形体之法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
(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皆有地域沟树/之则遂称县鄙稍称家邑县都称都鄙邦国都鄙)
(而使之治民之贡赋田役之事/于内也言为政以顺民为本也)岁终则令六乡之吏
皆会政致事正岁令群吏考法于司徒以退各宪之
于其所治之国大询于众庶则各帅其乡之众寡而
致于朝国有大故则令民各守其闾以待政令以旌
节辅令则达之(民虽以徵令行其将/之者无节则不得通)
六遂图(遂人掌邦之野以土地之图经田野造县/图形体之法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
(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皆有地域沟树/之则遂称县鄙稍称家邑县都称都鄙邦国都鄙)
卷一 第 10b 页 WYG0129-0291b.png
(稍甸郊里之地/域故县帅云掌)
五家为邻(居左右邻/次赞相也)
邻长(五家则一人/注不命之士)掌相纪相受凡邑中之政相赞徙
于他邑则从而授之(按邻长同比/长馀放此)
五邻为里(谓二十五家行其/秋叙使有条理也)
里宰(每里下/士一人)掌比其邑之众寡与其六畜兵器治其
政令以岁时合耦于锄以治稼穑趋其耕耨行其秩
叙以待有司之政令而徵敛其财赋(考工记曰耜广/五寸二耜为耦)
五家为邻(居左右邻/次赞相也)
邻长(五家则一人/注不命之士)掌相纪相受凡邑中之政相赞徙
于他邑则从而授之(按邻长同比/长馀放此)
五邻为里(谓二十五家行其/秋叙使有条理也)
里宰(每里下/士一人)掌比其邑之众寡与其六畜兵器治其
政令以岁时合耦于锄以治稼穑趋其耕耨行其秩
叙以待有司之政令而徵敛其财赋(考工记曰耜广/五寸二耜为耦)
卷一 第 11a 页 WYG0129-0291c.png
(此言两人相助偶而耕也玄谓锄者里宰治处也若/今街弹之室于此合耦使相佐助因放而为名李秋)
(之月令命农师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是其岁时第/与合人耦则牛耦亦可知也秩叙受耦相佐助之次)
四里为酂(酂作管反聚也/百家则成聚矣)
酂长(每酂中/士一人)掌其酂之政令以时校登其夫家比其
众寡以治其丧祀祭祀之事若作其民而用之则以
旗鼓兵革帅而至若岁将简器与有司数之(简器简/稼器也)
(兵器亦存焉/有司遂大夫)凡岁时之戒令皆听之趋其耕耨稽其
女功(听之受而行之也/女功丝枲之事)
(之月令命农师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是其岁时第/与合人耦则牛耦亦可知也秩叙受耦相佐助之次)
四里为酂(酂作管反聚也/百家则成聚矣)
酂长(每酂中/士一人)掌其酂之政令以时校登其夫家比其
众寡以治其丧祀祭祀之事若作其民而用之则以
旗鼓兵革帅而至若岁将简器与有司数之(简器简/稼器也)
(兵器亦存焉/有司遂大夫)凡岁时之戒令皆听之趋其耕耨稽其
女功(听之受而行之也/女功丝枲之事)
卷一 第 11b 页 WYG0129-0291d.png
五酂为鄙(如鄙我周邦之鄙五百/家则成邑积而不散矣)
鄙师(每鄙上/士一人)各掌其鄙之政令祭祀凡作民则掌其
戒令以时数其众庶而察其美恶而诛赏岁终则会
其鄙之政而致其事
五鄙为县(悬也二千五百家既聚则/悬于上随其移不定也)
县正(每县下大/夫一人)各掌其县之政令徵比以颁田里以
分职事(徵召也/比案比)掌其治讼趋其稼事而赏罚之若将
用野民师田行役移执事则帅而至治其政令既役
鄙师(每鄙上/士一人)各掌其鄙之政令祭祀凡作民则掌其
戒令以时数其众庶而察其美恶而诛赏岁终则会
其鄙之政而致其事
五鄙为县(悬也二千五百家既聚则/悬于上随其移不定也)
县正(每县下大/夫一人)各掌其县之政令徵比以颁田里以
分职事(徵召也/比案比)掌其治讼趋其稼事而赏罚之若将
用野民师田行役移执事则帅而至治其政令既役
卷一 第 12a 页 WYG0129-0292a.png
则稽功会事而诛赏
五县为遂(直达也万二千五百/家可以四达无阻矣)
遂大夫(每遂中大/夫一人)各掌其遂之政令以岁时稽其夫
家之众寡六畜田野辨其可任者与其可施舍者以
教稼穑以稽功事掌其政令戒禁听其治讼令为邑
者岁终则会政致事正岁简稼器修稼政(简犹□也/稼器耒耜)
(镃基之属稼政孟春之月令所云皆修封疆审端径/术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道)
(民必躬/亲之)三岁大比则帅其吏而兴氓明其有功者属
五县为遂(直达也万二千五百/家可以四达无阻矣)
遂大夫(每遂中大/夫一人)各掌其遂之政令以岁时稽其夫
家之众寡六畜田野辨其可任者与其可施舍者以
教稼穑以稽功事掌其政令戒禁听其治讼令为邑
者岁终则会政致事正岁简稼器修稼政(简犹□也/稼器耒耜)
(镃基之属稼政孟春之月令所云皆修封疆审端径/术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道)
(民必躬/亲之)三岁大比则帅其吏而兴氓明其有功者属
卷一 第 12b 页 WYG0129-0292b.png
其地治者(兴氓举民贤者能者如六乡之为也兴犹/举也属犹聚也又因举吏治有功者而聚)
(敕其馀/以职事)凡为邑者以四达戒其功事而诛赏废兴之
(按为邑即遂人造县鄙形体之法也以四达凡/道路皆通也犹言川上有路以达于畿旧注非)
按乡师正岁稽其乡器比共吉凶二服闾共祭器族
共丧器党共射器州共宾器乡共吉凶礼乐之器遂
师不言者乡近而遂远也故大司徒大丧帅六乡之
众庶属其六引而治其政令遂人大丧帅六遂之役
而致之掌其政令及葬率而属六綍及窆陈役类是
(敕其馀/以职事)凡为邑者以四达戒其功事而诛赏废兴之
(按为邑即遂人造县鄙形体之法也以四达凡/道路皆通也犹言川上有路以达于畿旧注非)
按乡师正岁稽其乡器比共吉凶二服闾共祭器族
共丧器党共射器州共宾器乡共吉凶礼乐之器遂
师不言者乡近而遂远也故大司徒大丧帅六乡之
众庶属其六引而治其政令遂人大丧帅六遂之役
而致之掌其政令及葬率而属六綍及窆陈役类是
卷一 第 13a 页 WYG0129-0292c.png
也遂人之次有遂师犹小司徒之下有乡师也
军旅制
五(伍皆/有长)五(二十五人/两司马皆)四(百人/卒长)五(五百人/旅帅)五(二千五/百人师)五(万二千/五百人)大国三军(三万七千/五百人)
人 伍(中士/)两(皆上/)卒(乃下/大夫)旅(帅皆中/大夫)师(将军皆/命卿)次国二军(二万五/千人)
为 为 为 为 为 为 小国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
伍 两 卒 旅 师 军
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五人为伍五伍为
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以起军
军旅制
五(伍皆/有长)五(二十五人/两司马皆)四(百人/卒长)五(五百人/旅帅)五(二千五/百人师)五(万二千/五百人)大国三军(三万七千/五百人)
人 伍(中士/)两(皆上/)卒(乃下/大夫)旅(帅皆中/大夫)师(将军皆/命卿)次国二军(二万五/千人)
为 为 为 为 为 为 小国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
伍 两 卒 旅 师 军
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五人为伍五伍为
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以起军
卷一 第 13b 页 WYG0129-0292d.png
旅以作田役以比追胥以令贡赋乃均土地以稽其
人民而周知其数上地家七人可任也者家三人中
地家六人可任也者二家五人下地家五人可任也
者家二人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以其馀为羡唯田
与追胥竭作大司马凡令赋以地与民制之上地食
者参之二其民可用者家三人中地食者半其民可
用者二家五人下地食者参之一其民可用者家二
人按万二千五百人为乡为遂家起一人为军则天
人民而周知其数上地家七人可任也者家三人中
地家六人可任也者二家五人下地家五人可任也
者家二人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以其馀为羡唯田
与追胥竭作大司马凡令赋以地与民制之上地食
者参之二其民可用者家三人中地食者半其民可
用者二家五人下地食者参之一其民可用者家二
人按万二千五百人为乡为遂家起一人为军则天
卷一 第 14a 页 WYG0129-0293a.png
子可制十二军而止为六军鲁三郊三遂可制六军
而止为三军次国小国以是差之则先王不尽民力
兵不尽行矣周书天道尚右日月西移地道尚左水
道东流人道尚中耳目役事心吉事左还顺地以利
本武礼右还顺天以利兵将居中军顺人以利阵
而止为三军次国小国以是差之则先王不尽民力
兵不尽行矣周书天道尚右日月西移地道尚左水
道东流人道尚中耳目役事心吉事左还顺地以利
本武礼右还顺天以利兵将居中军顺人以利阵
卷一 第 15a 页 WYG0129-0293c.png
卷一 第 15b 页 WYG0129-0293d.png
遂人辨其野之土上地中地下地以颁田里上地夫一
廛田百亩莱五十亩馀夫亦如之中地夫一廛田百亩
莱百亩馀夫亦如之下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二百亩馀
夫亦如之(莱谓休不耕者七口受上地六口受中地五/口受下地馀夫受田后又有所生成丁者亦)
(如之孟子言馀夫二十五亩与此不同彼自一人有馀/力言所谓疆予任氓注云疆予谓民有馀力复与之田)
(若馀夫然是也先儒以/为同此馀夫皆非也)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
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
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此言乡遂井田之/法沟洫浍川与匠)
廛田百亩莱五十亩馀夫亦如之中地夫一廛田百亩
莱百亩馀夫亦如之下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二百亩馀
夫亦如之(莱谓休不耕者七口受上地六口受中地五/口受下地馀夫受田后又有所生成丁者亦)
(如之孟子言馀夫二十五亩与此不同彼自一人有馀/力言所谓疆予任氓注云疆予谓民有馀力复与之田)
(若馀夫然是也先儒以/为同此馀夫皆非也)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
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
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此言乡遂井田之/法沟洫浍川与匠)
卷一 第 16a 页 WYG0129-0294a.png
(人所云不同者此以人而言犹族师四闾为族八闾为/联意郑氏曰十夫二邻之田百夫一酂之田千夫二鄙)
(之田万夫四县之田遂沟洫浍皆所以通水于川也遂/广深各二尺沟倍之洫倍沟浍广二寻深二仞径畛涂)
(道路皆所以道车徒于国都也径客牛马畛容大车涂/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都之野涂与环涂同)
(可也万夫者方三十三里少半里九而方一同以南亩/图之则遂从沟横洫从浍横九浍而川周其外焉去山)
(陵及林麓与川泽沟渎城郭宫室涂巷三分之制其/馀如此以至于畿则中虽有都鄙遂人尽举其地)大
司徒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沟之以其室数制之不
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
亩乃分地职奠地守制地贡而颁职事焉以为地法而
(之田万夫四县之田遂沟洫浍皆所以通水于川也遂/广深各二尺沟倍之洫倍沟浍广二寻深二仞径畛涂)
(道路皆所以道车徒于国都也径客牛马畛容大车涂/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都之野涂与环涂同)
(可也万夫者方三十三里少半里九而方一同以南亩/图之则遂从沟横洫从浍横九浍而川周其外焉去山)
(陵及林麓与川泽沟渎城郭宫室涂巷三分之制其/馀如此以至于畿则中虽有都鄙遂人尽举其地)大
司徒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沟之以其室数制之不
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
亩乃分地职奠地守制地贡而颁职事焉以为地法而
卷一 第 16b 页 WYG0129-0294b.png
待令(郑氏曰不易之地岁种之地美故家百亩一易之/地休一岁乃复种地薄故家二百亩再易之地休)
(二岁乃复种故家三百亩分地职分其九职所宜也定/地守谓衡麓虞候之属制地贡谓九职所税也颁执事)
(者分命使各为/其所职之事)按大司马上地食者参之二中地食者
半下地食者参之一则不易之地家百亩即田百亩莱
五十亩也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即田百亩莱百亩也再
易之地家三百亩即田百亩莱二百亩也一自始开垦
言一自既成田言其实一也遂人之田皆大司徒不易
之地也因举成田言故不云莱耳一易再易之地以生
(二岁乃复种故家三百亩分地职分其九职所宜也定/地守谓衡麓虞候之属制地贡谓九职所税也颁执事)
(者分命使各为/其所职之事)按大司马上地食者参之二中地食者
半下地食者参之一则不易之地家百亩即田百亩莱
五十亩也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即田百亩莱百亩也再
易之地家三百亩即田百亩莱二百亩也一自始开垦
言一自既成田言其实一也遂人之田皆大司徒不易
之地也因举成田言故不云莱耳一易再易之地以生
卷一 第 17a 页 WYG0129-0294c.png
熟之四准莱田言耳周之制何尝乡遂用贡法都鄙用
助法哉盖野皆用助法但山林不可为井田及国中园
圃始用贡耳孟子云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
国语所谓藉田以力而砥其远迩(藉田耕而蹈藉也砥/正也平远迩如不易)
(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类)赋里以入而量其有无(里/廛)
(也谓商贾所居之区域也以入计其利/入多少而量其财业有无以为差也)任力以夫而议
其老幼(力谓徭役以夫以夫家为数也/议其老幼老幼则有复除也)
助法哉盖野皆用助法但山林不可为井田及国中园
圃始用贡耳孟子云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
国语所谓藉田以力而砥其远迩(藉田耕而蹈藉也砥/正也平远迩如不易)
(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类)赋里以入而量其有无(里/廛)
(也谓商贾所居之区域也以入计其利/入多少而量其财业有无以为差也)任力以夫而议
其老幼(力谓徭役以夫以夫家为数也/议其老幼老幼则有复除也)
卷一 第 17b 页 WYG0129-0294d.png
夫三为屋横百步直三百步为一里
屋三为井横直皆三百步方一里九
夫之地中百亩为公田外八百亩为私
田授八家公田中二十亩为庐舍井灶
葱韭尽取焉八家各耕公田十亩匠
人所谓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是
也然此就不易之地大槩言也若一易
再易之地则又大槩二井而当一焉
屋三为井横直皆三百步方一里九
夫之地中百亩为公田外八百亩为私
田授八家公田中二十亩为庐舍井灶
葱韭尽取焉八家各耕公田十亩匠
人所谓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是
也然此就不易之地大槩言也若一易
再易之地则又大槩二井而当一焉
卷一 第 18a 页 WYG0129-0295a.png
卷一 第 19a 页 WYG0129-0295c.png
小司徒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
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
令贡赋凡税敛之事郑司农云井牧者春秋传所谓井
衍沃牧隰皋者也玄谓隰皋之地九夫为牧二牧而当
一井今造都鄙授民田有不易有一易有再易通率二
而当一是之谓井牧昔夏少康在虞思有田一成有众
一旅一旅之众而田一成则井牧之法先古然矣九夫
为井者方一里九夫所治之田也此制小司徒经之匠
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
令贡赋凡税敛之事郑司农云井牧者春秋传所谓井
衍沃牧隰皋者也玄谓隰皋之地九夫为牧二牧而当
一井今造都鄙授民田有不易有一易有再易通率二
而当一是之谓井牧昔夏少康在虞思有田一成有众
一旅一旅之众而田一成则井牧之法先古然矣九夫
为井者方一里九夫所治之田也此制小司徒经之匠
卷一 第 19b 页 WYG0129-0295d.png
人为之沟洫相包乃成耳邑丘之属相连比以出田税
沟洫为除水害四井为邑方二里四邑为丘方四里四
丘为甸甸之言乘也读如衷甸之甸甸方八里旁加一
里则方十里为一成积百井九百夫其中六十四井五
百七十六夫出田税三十六井三百二十四夫治洫四
甸为县方二十里四县为都方四十里四都方八十里
旁加十里乃得方百里为一同也积万井九万夫其四
千九十六井三万六千八百六十四夫出田税二千三
沟洫为除水害四井为邑方二里四邑为丘方四里四
丘为甸甸之言乘也读如衷甸之甸甸方八里旁加一
里则方十里为一成积百井九百夫其中六十四井五
百七十六夫出田税三十六井三百二十四夫治洫四
甸为县方二十里四县为都方四十里四都方八十里
旁加十里乃得方百里为一同也积万井九万夫其四
千九十六井三万六千八百六十四夫出田税二千三
卷一 第 20a 页 WYG0129-0296a.png
百四井二万九百三十六夫治洫三千六百井三万二
千四百夫治浍井田之法备于一同今止于都者采地
食者皆四之一其制三等百里之国凡四都一都之田
税入于王五十里之国凡四县一县之田税入于王二
十五里之国凡四甸二甸之田税入于王地事谓农牧
衡虞也贡谓九谷山泽之材也赋谓出车徒给繇役也
司马法曰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
三为井井十为通通为匹马三十家士一人徒二人通
千四百夫治浍井田之法备于一同今止于都者采地
食者皆四之一其制三等百里之国凡四都一都之田
税入于王五十里之国凡四县一县之田税入于王二
十五里之国凡四甸二甸之田税入于王地事谓农牧
衡虞也贡谓九谷山泽之材也赋谓出车徒给繇役也
司马法曰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
三为井井十为通通为匹马三十家士一人徒二人通
卷一 第 20b 页 WYG0129-0296b.png
十为成成百井三百家革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十
成为终终十井三千家革车十乘士百人徒二百人十
终为同同方百里万井三万家革车百乘士千人徒二
千人 何休曰圣人制井之法而口分之一夫一妇受
田百亩以养父母妻子五口为一家公田十亩即所谓
十一而税也庐舍二亩半凡为田一顷十二亩半八家
而九顷并为一井故曰井田庐舍在内贵人也公田次
之重公也私田在外贱私也井田之义一曰无泄地气
成为终终十井三千家革车十乘士百人徒二百人十
终为同同方百里万井三万家革车百乘士千人徒二
千人 何休曰圣人制井之法而口分之一夫一妇受
田百亩以养父母妻子五口为一家公田十亩即所谓
十一而税也庐舍二亩半凡为田一顷十二亩半八家
而九顷并为一井故曰井田庐舍在内贵人也公田次
之重公也私田在外贱私也井田之义一曰无泄地气
卷一 第 21a 页 WYG0129-0296c.png
二曰无费一家三曰同风俗四曰合巧拙五曰通财货
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种谷不得种一谷以备
灾害田中不得有树以妨五谷还庐舍种桑荻杂果畜
五母鸡两母豕瓜果种疆畔女工蚕织老者得衣帛焉
得食肉焉死者得葬焉多于五口名曰馀夫馀夫以率
受田二十五亩(此恐非/注见前)十井共出兵车一乘司空谨别
田之高下善恶分为三品上田一岁一垦中田二岁一
垦下田三岁一垦肥饶不得独乐硗埆不得独苦故三
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种谷不得种一谷以备
灾害田中不得有树以妨五谷还庐舍种桑荻杂果畜
五母鸡两母豕瓜果种疆畔女工蚕织老者得衣帛焉
得食肉焉死者得葬焉多于五口名曰馀夫馀夫以率
受田二十五亩(此恐非/注见前)十井共出兵车一乘司空谨别
田之高下善恶分为三品上田一岁一垦中田二岁一
垦下田三岁一垦肥饶不得独乐硗埆不得独苦故三
卷一 第 21b 页 WYG0129-0296d.png
年一换土易居财均力平兵车素定是谓均民力彊国
家在田曰庐在邑曰里一里八十户八家共一巷中里
为校室选其耆老有高德者名曰父老其有辩护伉健
者为里正皆受倍田得乘马父老比三老孝弟官属里
正比庶人在官吏民春夏出田秋冬入保城郭田作之
时春父老及里正旦开门坐塾上晏出后时者不得出
暮不持樵者不得入五谷毕入民皆居宅里正趋缉绩
男女同巷相从夜绩至于夜中故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家在田曰庐在邑曰里一里八十户八家共一巷中里
为校室选其耆老有高德者名曰父老其有辩护伉健
者为里正皆受倍田得乘马父老比三老孝弟官属里
正比庶人在官吏民春夏出田秋冬入保城郭田作之
时春父老及里正旦开门坐塾上晏出后时者不得出
暮不持樵者不得入五谷毕入民皆居宅里正趋缉绩
男女同巷相从夜绩至于夜中故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卷一 第 22a 页 WYG0129-0297a.png
作从十月尽正月止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
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
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十
月事讫父老教于校室八岁者学小学十五者学大学
其有秀者移于乡学乡学之秀者移于庠庠之秀者移
于国学学于小学诸侯岁贡小学之秀者于天子学大
学其有秀者命曰进士行同而能偶别之以射然后爵
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
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十
月事讫父老教于校室八岁者学小学十五者学大学
其有秀者移于乡学乡学之秀者移于庠庠之秀者移
于国学学于小学诸侯岁贡小学之秀者于天子学大
学其有秀者命曰进士行同而能偶别之以射然后爵
卷一 第 22b 页 WYG0129-0297b.png
之士以才能进取君以考功授官三年耕馀一年之畜
九年耕馀三年之积三十年耕有十年之储虽遇唐尧
之水殷汤之旱民无近忧四海之内莫不乐其业故曰
颂声作矣
九年耕馀三年之积三十年耕有十年之储虽遇唐尧
之水殷汤之旱民无近忧四海之内莫不乐其业故曰
颂声作矣
卷一 第 23a 页 WYG0129-0297c.png
卷一 第 24a 页 WYG0129-0298a.png
卷一 第 25a 页 WYG0129-0298c.png
卷一 第 25b 页 WYG0129-0298d.png
大司徒凡建邦国以土圭上其地而制其域诸公之地
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
食者参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参之一
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诸男之地封
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按是半三之一四之一谓贡
享天子也公除王食半外馀方百里者十二又半侯除
王食三之一外馀方百里者十又百里者三之二皆方
三百十六里有奇出车十乘公馀百里又半侯馀百里
卷一 第 26a 页 WYG0129-0299a.png
三之二盖方千里出车万乘孟子云以万乘之国伐万
乘之国下云以千里畏人是也十分之方三百十六里
有奇也先儒以方百里出车千乘非也公侯所食皆方
百里馀以为士大夫卿采邑又各有附庸论语颛臾以
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是也伯除王食三之一外馀
方百里者六出车六百乘方二百四十五里有奇自食
方七十里馀以为士大夫卿采邑伯以下无附庸也子
除王食四之一外馀方百里者三为车五百乘方一百
乘之国下云以千里畏人是也十分之方三百十六里
有奇也先儒以方百里出车千乘非也公侯所食皆方
百里馀以为士大夫卿采邑又各有附庸论语颛臾以
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是也伯除王食三之一外馀
方百里者六出车六百乘方二百四十五里有奇自食
方七十里馀以为士大夫卿采邑伯以下无附庸也子
除王食四之一外馀方百里者三为车五百乘方一百
卷一 第 26b 页 WYG0129-0299b.png
七十五里有奇自食五十里男除王食四之一外馀方
五十里者三为车七十五乘方八十六里有奇自食方
五十里馀为士大夫卿采邑盖诸侯尊者贡重卑者贡
轻畿内则卑亦贡重春秋传曰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
尊贡重者周之制也卑而贡重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
从公侯之贡惟弗给也故公之贡重于侯伯侯伯之贡
重于子男其自食公侯皆方百里犹天子甸服奉祭自
供意故孟子曰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又曰鲁
五十里者三为车七十五乘方八十六里有奇自食方
五十里馀为士大夫卿采邑盖诸侯尊者贡重卑者贡
轻畿内则卑亦贡重春秋传曰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
尊贡重者周之制也卑而贡重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
从公侯之贡惟弗给也故公之贡重于侯伯侯伯之贡
重于子男其自食公侯皆方百里犹天子甸服奉祭自
供意故孟子曰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又曰鲁
卷一 第 27a 页 WYG0129-0299c.png
方百里者五有王者作则在所损乎在所益乎者罪其
灭附庸自养也盖天子象日千里诸侯月半之其实方
五百里乃四分之一耳故天子六乡六遂诸侯三乡三
遂天子六军大国三军也孟子王制言天子方千里举
疆言公侯以下不举疆者王者无外其食无限而诸侯
有限犹膳夫岁终则会惟王及后世子之膳不会意王
制以一州定封百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
里之国百有二十则非也惟王朝卿大夫视侯侯受地
灭附庸自养也盖天子象日千里诸侯月半之其实方
五百里乃四分之一耳故天子六乡六遂诸侯三乡三
遂天子六军大国三军也孟子王制言天子方千里举
疆言公侯以下不举疆者王者无外其食无限而诸侯
有限犹膳夫岁终则会惟王及后世子之膳不会意王
制以一州定封百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
里之国百有二十则非也惟王朝卿大夫视侯侯受地
卷一 第 27b 页 WYG0129-0299d.png
者止于百里七十里五十里云凡此皆言大略山陵林
麓川泽沟渎城郭宫室涂巷三分去一馀以此推之先
儒谓以封疆言则五等以食禄言则三等是也
麓川泽沟渎城郭宫室涂巷三分去一馀以此推之先
儒谓以封疆言则五等以食禄言则三等是也
卷一 第 28a 页 WYG0129-0300a.png
卷一 第 29a 页 WYG0129-0300c.png
卷一 第 30a 页 WYG0129-0301a.png
匠人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
雉经涂九轨(经涂国中九经九纬之道也轨谓辙广乘/车六尺六寸旁加七寸凡八尺九轨积七)
(十二尺则此/涂十一步也)环涂七轨(谓环城之道/九步半有奇)野涂五轨(遂以外/为野五)
(轨六步/半有奇)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都四百里外距五百/里王子弟所封其城)
(隅高五丈宫隅/门阿皆二丈)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诸侯畿以/外也其城)
(隅制高七丈宫隅门阿皆五/丈礼器曰天子诸侯台门)环涂以为诸侯经涂(诸侯/经涂)
(七轨环涂五/轨野涂三轨)野涂以为都经涂(都邑经涂五轨环/涂野涂皆三轨)尚书
大传古者百里之国三十里之遂二十里之郊九里之
雉经涂九轨(经涂国中九经九纬之道也轨谓辙广乘/车六尺六寸旁加七寸凡八尺九轨积七)
(十二尺则此/涂十一步也)环涂七轨(谓环城之道/九步半有奇)野涂五轨(遂以外/为野五)
(轨六步/半有奇)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都四百里外距五百/里王子弟所封其城)
(隅高五丈宫隅/门阿皆二丈)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诸侯畿以/外也其城)
(隅制高七丈宫隅门阿皆五/丈礼器曰天子诸侯台门)环涂以为诸侯经涂(诸侯/经涂)
(七轨环涂五/轨野涂三轨)野涂以为都经涂(都邑经涂五轨环/涂野涂皆三轨)尚书
大传古者百里之国三十里之遂二十里之郊九里之
卷一 第 30b 页 WYG0129-0301b.png
城三里之宫七十里之国二十里之遂九里之郊三里
之城二里之宫五十里之国九里之遂三里之郊一里
之城以城为宫左传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雉长三丈/高一丈)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
京不度非制也孔氏曰王城方九里长五百四十雉其
大都方三里长一百八十雉中都方一里又二百四十
步长一百八雉也小都方一里长六十雉也公城方七
里长四百二十雉其大都方二里又一百步长一百四
之城二里之宫五十里之国九里之遂三里之郊一里
之城以城为宫左传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雉长三丈/高一丈)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
京不度非制也孔氏曰王城方九里长五百四十雉其
大都方三里长一百八十雉中都方一里又二百四十
步长一百八雉也小都方一里长六十雉也公城方七
里长四百二十雉其大都方二里又一百步长一百四
卷一 第 31a 页 WYG0129-0301c.png
十雉也中都方一里又一百二十步长八十四雉也小
都方二百三十三步二尺长四十六雉又二丈也侯伯
城方五里长三百雉其大都方一里又二百步长百雉
也中都比王之小都小都方一里六十六步四尺长三
十三雉又一丈也子男城比王之大都其大都比侯伯
之中都其中都方一百八十步长三十六雉也小都方
百步长二十雉按公九章同王之冕则公城九里侯伯
七里子男五里孟子言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自附庸极
都方二百三十三步二尺长四十六雉又二丈也侯伯
城方五里长三百雉其大都方一里又二百步长百雉
也中都比王之小都小都方一里六十六步四尺长三
十三雉又一丈也子男城比王之大都其大都比侯伯
之中都其中都方一百八十步长三十六雉也小都方
百步长二十雉按公九章同王之冕则公城九里侯伯
七里子男五里孟子言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自附庸极
卷一 第 31b 页 WYG0129-0301d.png
小言也左传雉自广言匠人五雉九雉自高言
卷一 第 32a 页 WYG0129-0302a.png
卷一 第 33a 页 WYG0129-0302c.png
考工记曰夏后氏世室堂修二七广四修一(按世祭有/天下者配)
(五帝于此故曰世室即明堂也夏屋雨翼檀弓云覆若/夏屋者是也先儒周鲁公称世室遂以为庙制非也庙)
(岂有五室于一堂哉辨见玉藻郑氏曰世室者宗庙也/鲁庙有世室牲有白牡此用先王之礼修南北之深也)
(夏度以步令堂修十四步其广益/以四分修之一则堂广十七步半)五室三四步四三尺
(郑氏曰堂上为五室象五行三四步室方也四三尺以/益广也木室于东北火室于东南金室于西南水室于)
(西北其方皆三步其广益之以三尺土室于中央方四/步其广益之以四尺此五室居堂南北六丈东西七丈)
(按三四步四三尺乃互文其横广皆三步四尺其直修/皆四步三尺郑氏以修不益而但益广则横连不通而)
(直又大空/文亦不顺)九瑎(郑氏曰南面/三三面各二)四旁两夹窗(郑氏曰窗助/户为明每室)
(五帝于此故曰世室即明堂也夏屋雨翼檀弓云覆若/夏屋者是也先儒周鲁公称世室遂以为庙制非也庙)
(岂有五室于一堂哉辨见玉藻郑氏曰世室者宗庙也/鲁庙有世室牲有白牡此用先王之礼修南北之深也)
(夏度以步令堂修十四步其广益/以四分修之一则堂广十七步半)五室三四步四三尺
(郑氏曰堂上为五室象五行三四步室方也四三尺以/益广也木室于东北火室于东南金室于西南水室于)
(西北其方皆三步其广益之以三尺土室于中央方四/步其广益之以四尺此五室居堂南北六丈东西七丈)
(按三四步四三尺乃互文其横广皆三步四尺其直修/皆四步三尺郑氏以修不益而但益广则横连不通而)
(直又大空/文亦不顺)九瑎(郑氏曰南面/三三面各二)四旁两夹窗(郑氏曰窗助/户为明每室)
卷一 第 33b 页 WYG0129-0302d.png
(四户/八匆)白盛(郑氏曰蜃灰也成之言成也/以蜃灰垩墙所以饰成宫室)门堂三之二(郑/氏)
(曰门堂门侧之堂取数于正堂令堂如上制则门堂南/北九步二尺东西十一步四尺尔雅门侧之堂谓之塾)
室三之一(郑氏曰两室与/门各居一分)殷人重室堂修七寻堂崇三
尺四阿重屋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北七
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郑氏曰重屋者王宫中堂/若大寝也其修七寻五丈)
(六尺放夏周则其广五寻七丈二尺也五室各二寻崇/高也四阿若今四注屋重屋复檐也明堂者明政教之)
(堂周度以筵亦王者相改周堂高九尺殷三尺则夏一/尺矣相参之数禹卑宫室谓此一尺之堂欤此三者或)
(举宗庙或举王寝或举明/堂互言之以明其同制)按下云庙门容大扃七个闱
(曰门堂门侧之堂取数于正堂令堂如上制则门堂南/北九步二尺东西十一步四尺尔雅门侧之堂谓之塾)
室三之一(郑氏曰两室与/门各居一分)殷人重室堂修七寻堂崇三
尺四阿重屋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北七
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郑氏曰重屋者王宫中堂/若大寝也其修七寻五丈)
(六尺放夏周则其广五寻七丈二尺也五室各二寻崇/高也四阿若今四注屋重屋复檐也明堂者明政教之)
(堂周度以筵亦王者相改周堂高九尺殷三尺则夏一/尺矣相参之数禹卑宫室谓此一尺之堂欤此三者或)
(举宗庙或举王寝或举明/堂互言之以明其同制)按下云庙门容大扃七个闱
卷一 第 34a 页 WYG0129-0303a.png
门容小扃参个注大扃牛鼎之扃长三尺每扃为七个
一个二丈一尺庙中之门曰闱小扃膷鼎之扃长二尺
参个六尺(按膷鼎无扃小鼎/指羊豕鼎注见后)或曰此即世室门也路门
不容乘车之五个注路门者大寝之门乘车广六尺六
寸五个三丈三尺言不容者是两门乃容之两门乃容
之则此门半之丈六尺五寸或曰此即重屋门也应门
二彻参个注正门谓之应门谓朝门也二彻之内八尺
三个二丈四尺或曰此即明堂门也郑氏之注本此然
一个二丈一尺庙中之门曰闱小扃膷鼎之扃长二尺
参个六尺(按膷鼎无扃小鼎/指羊豕鼎注见后)或曰此即世室门也路门
不容乘车之五个注路门者大寝之门乘车广六尺六
寸五个三丈三尺言不容者是两门乃容之两门乃容
之则此门半之丈六尺五寸或曰此即重屋门也应门
二彻参个注正门谓之应门谓朝门也二彻之内八尺
三个二丈四尺或曰此即明堂门也郑氏之注本此然
卷一 第 34b 页 WYG0129-0303b.png
应门二丈四尺与夏世室门二丈三尺三寸有奇正合
则世室即明堂可知殷承夏后其制皆同但改为重屋
高其堂四注檐耳周承殷后则亦重屋矣窗户皆同但
深广堂室大小异耳淮南子云明堂之制重屋是也庙
与寝则放其制扩而大之为五庙五寝异处吴氏曰按
书传云周人路寝南北七雉东西九雉室居二雉以雉
长三丈言之则南北之修为二十一丈东西之广为二
十七丈此路寝之制古人寝不踰庙则明堂之制固宜
则世室即明堂可知殷承夏后其制皆同但改为重屋
高其堂四注檐耳周承殷后则亦重屋矣窗户皆同但
深广堂室大小异耳淮南子云明堂之制重屋是也庙
与寝则放其制扩而大之为五庙五寝异处吴氏曰按
书传云周人路寝南北七雉东西九雉室居二雉以雉
长三丈言之则南北之修为二十一丈东西之广为二
十七丈此路寝之制古人寝不踰庙则明堂之制固宜
卷一 第 35a 页 WYG0129-0303c.png
大于路寝今日明堂之室止于丈八尺而反狭于路寝
远矣岂有是礼哉(注见寝/此说误)盖明堂乃祀始有天下者配
上帝之所四时迎气于四郊祭帝还于明堂亦如之而
配以文王武王诗我将我享惟羊惟牛乃祀文王于明
堂之诗时武王未没故不云武王牧野语称武王祀乎
明堂而民知孝是也则始祖配天一年止一祭有天下
祖配上帝一年四祭矣月朔则以特牛告朔于明堂而
听朔于南门外馀日之朝皆路寝门外其六年诸侯总
远矣岂有是礼哉(注见寝/此说误)盖明堂乃祀始有天下者配
上帝之所四时迎气于四郊祭帝还于明堂亦如之而
配以文王武王诗我将我享惟羊惟牛乃祀文王于明
堂之诗时武王未没故不云武王牧野语称武王祀乎
明堂而民知孝是也则始祖配天一年止一祭有天下
祖配上帝一年四祭矣月朔则以特牛告朔于明堂而
听朔于南门外馀日之朝皆路寝门外其六年诸侯总
卷一 第 35b 页 WYG0129-0303d.png
朝亦于明堂每年朝则于庙将合诸侯则司仪于国外
为坛三成宫旁一门不为五室以方明方四尺设东西
南北上下六色于上设六玉以代之诏王仪南向见诸
侯其方岳之明堂亦同此制故先儒误合为一详见玉
藻诸侯则告朔听朔于庙春秋不告朔犹朝于庙是也
传曰诸侯受十二月朔政于天子藏于太祖庙每月朔
朝庙使大夫南面奉天子之命君北面而受之此时使
有司先告朔慎之至也受于庙者孝子归美先君不敢
为坛三成宫旁一门不为五室以方明方四尺设东西
南北上下六色于上设六玉以代之诏王仪南向见诸
侯其方岳之明堂亦同此制故先儒误合为一详见玉
藻诸侯则告朔听朔于庙春秋不告朔犹朝于庙是也
传曰诸侯受十二月朔政于天子藏于太祖庙每月朔
朝庙使大夫南面奉天子之命君北面而受之此时使
有司先告朔慎之至也受于庙者孝子归美先君不敢
卷一 第 36a 页 WYG0129-0304a.png
自专也言朝者缘生以事死亲在则朝暮夕已死不敢
亵鬼神故也必于朔者感月始生而朝也按此言礼是
而释义非
亵鬼神故也必于朔者感月始生而朝也按此言礼是
而释义非
卷一 第 37a 页 WYG0129-0304c.png
卷一 第 38a 页 WYG0129-0305a.png
天子诸侯大夫士庙制注见王制其毁庙主皆藏祖庙
先儒云祧非也说见后主祏尔雅室有东西厢曰庙无
东西厢有室曰寝则庙之异于寝者前东西厢耳 又
名夹室在堂阶上公食大夫礼宾升公揖退于厢礼衅
庙先门而后夹室是也然则制与榭不同考古敦铭惟
二年正月初吉王在周昭公丁亥王格于宣射吕氏曰
宣射者宣王之庙也榭者堂之制也其文作古射字执
弓矢以射之象因名其室曰射(省射后/从木)其堂无室以便
先儒云祧非也说见后主祏尔雅室有东西厢曰庙无
东西厢有室曰寝则庙之异于寝者前东西厢耳 又
名夹室在堂阶上公食大夫礼宾升公揖退于厢礼衅
庙先门而后夹室是也然则制与榭不同考古敦铭惟
二年正月初吉王在周昭公丁亥王格于宣射吕氏曰
宣射者宣王之庙也榭者堂之制也其文作古射字执
弓矢以射之象因名其室曰射(省射后/从木)其堂无室以便
卷一 第 38b 页 WYG0129-0305b.png
射事故凡无室者皆谓之榭宣王之庙制如榭故谓之
宣榭春秋记成周宣榭火以宗庙之重而书之如威僖
公之比二传云藏礼乐之器非也后有戬敦云王格于
大室牧敦铭云格大室亦庙也古者爵有德而禄有功
必赐于太庙示不敢专也按定王在王城十四年成周
宣榭火时尚未迁都宗庙在王城先儒谓宣王会诸侯
东都讲武之所遂以为庙故其制如榭后因有功不毁
云庙制犹庠榭制犹序
宣榭春秋记成周宣榭火以宗庙之重而书之如威僖
公之比二传云藏礼乐之器非也后有戬敦云王格于
大室牧敦铭云格大室亦庙也古者爵有德而禄有功
必赐于太庙示不敢专也按定王在王城十四年成周
宣榭火时尚未迁都宗庙在王城先儒谓宣王会诸侯
东都讲武之所遂以为庙故其制如榭后因有功不毁
云庙制犹庠榭制犹序
卷一 第 39a 页 WYG0129-0305c.png
迁庙礼
大戴礼成庙将迁之新庙君前徙三日斋祝宗人及从
者皆徙徙之日君玄服从者皆玄服从至于庙群臣如
朝位君入立于阼阶下西向有司如朝位宗人摈举手
曰有司某请升君升祝奉币从在左北面再拜兴祝声
三曰孝嗣侯某敢以嘉币告于皇考某侯成庙将徙敢
告君及祝再拜兴祝曰请导君降立于阶下奉衣服者
皆奉以从祝(不言奉主而言/衣服不忍言也)奉衣服者降堂君及在位
大戴礼成庙将迁之新庙君前徙三日斋祝宗人及从
者皆徙徙之日君玄服从者皆玄服从至于庙群臣如
朝位君入立于阼阶下西向有司如朝位宗人摈举手
曰有司某请升君升祝奉币从在左北面再拜兴祝声
三曰孝嗣侯某敢以嘉币告于皇考某侯成庙将徙敢
告君及祝再拜兴祝曰请导君降立于阶下奉衣服者
皆奉以从祝(不言奉主而言/衣服不忍言也)奉衣服者降堂君及在位
卷一 第 39b 页 WYG0129-0305d.png
者皆辟也奉衣服者至碑君从有司皆以次从出庙门
奉衣服者升车乃步君升车从者皆就车也凡出入门
及大夫沟渠祝下摈至于新庙筵于户牖间(旧注始旬/外来故先)
(于/堂)樽于西序下(旧注四时之祭在室筵奥中在堂筵序/下是以设樽俎于东方今惟布南面之)
(序故置樽于西/以因其便矣)脯醢陈于房中设洗当东荣南北以堂
深有司皆先入如朝位祝导奉衣服者乃入君从奉衣
服者入门左在位者皆辟也奉衣服者升堂皆反位君
从升奠衣服于席上祝奠币于几东君北向祝在左赞
奉衣服者升车乃步君升车从者皆就车也凡出入门
及大夫沟渠祝下摈至于新庙筵于户牖间(旧注始旬/外来故先)
(于/堂)樽于西序下(旧注四时之祭在室筵奥中在堂筵序/下是以设樽俎于东方今惟布南面之)
(序故置樽于西/以因其便矣)脯醢陈于房中设洗当东荣南北以堂
深有司皆先入如朝位祝导奉衣服者乃入君从奉衣
服者入门左在位者皆辟也奉衣服者升堂皆反位君
从升奠衣服于席上祝奠币于几东君北向祝在左赞
卷一 第 40a 页 WYG0129-0306a.png
者盥升适房荐脯醢君盥酌奠于荐西反位君及祝再
拜兴祝声三曰孝嗣侯某敢用嘉币告于皇考某侯今
月吉日可以徙于新庙敢告再拜君就东厢西面祝就
西厢东面在位者皆反走辟如食间摈者举手曰请反
位君反位祝从在左卿大夫及众有司诸在位者皆反
位祝声三曰孝嗣侯某洁为而明荐之享君及祝再拜
君反位祝彻反位摈者曰迁庙事毕请就燕君出庙门
卿大夫有司执事皆出庙门告事毕乃曰择日而祭焉
拜兴祝声三曰孝嗣侯某敢用嘉币告于皇考某侯今
月吉日可以徙于新庙敢告再拜君就东厢西面祝就
西厢东面在位者皆反走辟如食间摈者举手曰请反
位君反位祝从在左卿大夫及众有司诸在位者皆反
位祝声三曰孝嗣侯某洁为而明荐之享君及祝再拜
君反位祝彻反位摈者曰迁庙事毕请就燕君出庙门
卿大夫有司执事皆出庙门告事毕乃曰择日而祭焉
卷一 第 41a 页 WYG0129-0306c.png
卷一 第 41b 页 WYG0129-0306d.png
书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延入翼室恤宅宗下云狄设黼
扆缀衣牖间南向敷重篾席黼纯华玉仍几(注此平时/见群臣觐)
(诸侯之/坐也)西序东向敷重底席缀纯文具仍几(注此旦夕/听事之坐)
(也按此乃众宾位惟丧礼主人反/哭于庙在西阶上拜宾注恐非)东序西向敷重丰席
画纯雕玉仍几(注此养国老飨/群臣之坐也)西夹南向敷重笋席玄
纷纯漆仍几(注此亲属私燕之坐也按西夹南向即周/礼筵国宾于牖前注见后夹字恐误或曰)
(寝无东西厢故以东西/室名夹言夹旁中央也)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
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胤之舞衣大
卷一 第 42a 页 WYG0129-0307a.png
贝鼖鼓在西房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在东房大辂
在宾阶面(即木/辂)缀辂在阼阶面(即革路/级杂色)先辂在左塾之
前(即玉辂先/犹首也)次辂在右塾之前(即金辂/象辂)二人雀弁执惠
立于毕门之内四人綦弁执戈上刃夹两阶戺一人冕
执刘立于东堂一人冕执钺立于西堂一人冕执戣立
于东垂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一人冕执锐立于侧阶
檀弓云夏后氏殡于东阶之前犹在阼也殷人殡于两
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
在宾阶面(即木/辂)缀辂在阼阶面(即革路/级杂色)先辂在左塾之
前(即玉辂先/犹首也)次辂在右塾之前(即金辂/象辂)二人雀弁执惠
立于毕门之内四人綦弁执戈上刃夹两阶戺一人冕
执刘立于东堂一人冕执钺立于西堂一人冕执戣立
于东垂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一人冕执锐立于侧阶
檀弓云夏后氏殡于东阶之前犹在阼也殷人殡于两
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
卷一 第 42b 页 WYG0129-0307b.png
之也然与庙同聘礼云公受玉于中室与东楹之间又
云大夫奉束帛宾受币堂中西北面既而宾傧大夫束
锦大夫受币于楹间南面则两楹在中矣周礼云王位
设黼依依前南乡又云筵国宾于牖前则王位在东室
牖国宾在西室牖尔雅牖户之间谓之扆其内谓之宁
故记云成王幼不能涖阼周公相践阼而治则王位在
东室外明矣然西室外亦名扆佐食无事则出户负依
南面若无东室则两楹不得在其中矣又按殡两楹宾
云大夫奉束帛宾受币堂中西北面既而宾傧大夫束
锦大夫受币于楹间南面则两楹在中矣周礼云王位
设黼依依前南乡又云筵国宾于牖前则王位在东室
牖国宾在西室牖尔雅牖户之间谓之扆其内谓之宁
故记云成王幼不能涖阼周公相践阼而治则王位在
东室外明矣然西室外亦名扆佐食无事则出户负依
南面若无东室则两楹不得在其中矣又按殡两楹宾
卷一 第 43a 页 WYG0129-0307c.png
主夹之与樽房户间宾主共之语意正同少牢尊于房
户间主妇洗爵于房中出实爵尊南拜献尸时尸席在
户西面则房户在房中央明矣尔雅两阶间谓之乡庭
之左右谓之位门屏之间谓之宁
天子至庶人寝室配偶
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公侯有夫人
有世妇有妻有妾天子六寝后六宫一宫在前治内政
以阴故北向其外则市故曰县禁令于王之北宫而纠
户间主妇洗爵于房中出实爵尊南拜献尸时尸席在
户西面则房户在房中央明矣尔雅两阶间谓之乡庭
之左右谓之位门屏之间谓之宁
天子至庶人寝室配偶
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公侯有夫人
有世妇有妻有妾天子六寝后六宫一宫在前治内政
以阴故北向其外则市故曰县禁令于王之北宫而纠
卷一 第 43b 页 WYG0129-0307d.png
其守是也其内五宫后以时居之其馀与三夫人二十
七世妇分居之又有九室九嫔居之内宰以阴礼教六
宫以阴礼教九嫔以妇职之法教九御使各属以作二
事则八十一御妻分属九嫔矣故曰九嫔掌妇学之法
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各帅其属而以时御叙
于王所祭法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卜三宫夫人世
妇之吉者使入蚕于蚕室是也郑氏谓六宫者每宫九
嫔一人世妇三人女御九人其馀九嫔三人世妇九人
七世妇分居之又有九室九嫔居之内宰以阴礼教六
宫以阴礼教九嫔以妇职之法教九御使各属以作二
事则八十一御妻分属九嫔矣故曰九嫔掌妇学之法
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各帅其属而以时御叙
于王所祭法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卜三宫夫人世
妇之吉者使入蚕于蚕室是也郑氏谓六宫者每宫九
嫔一人世妇三人女御九人其馀九嫔三人世妇九人
卷一 第 44a 页 WYG0129-0308a.png
女御二十七人从后惟其所燕息焉从后者五日而沐
浴其次又止十五日而遍云皆意说也诸侯四寝夫人
四宫一宫在前治内政不居春秋传杀国佐于内宫之
庙是也其内三宫夫人居中宫左右媵居东宫西宫亦
当有六室为侄娣居也卿大夫二寝所谓将适公所宿
斋戒居外寝世妇亦二寝曰适寝曰下室所谓大夫世
妇卒于适寝内子未命则死于下室迁尸于寝是也亦
当有四室为侄娣居士一寝其妻亦一寝皆曰适室若
浴其次又止十五日而遍云皆意说也诸侯四寝夫人
四宫一宫在前治内政不居春秋传杀国佐于内宫之
庙是也其内三宫夫人居中宫左右媵居东宫西宫亦
当有六室为侄娣居也卿大夫二寝所谓将适公所宿
斋戒居外寝世妇亦二寝曰适寝曰下室所谓大夫世
妇卒于适寝内子未命则死于下室迁尸于寝是也亦
当有四室为侄娣居士一寝其妻亦一寝皆曰适室若
卷一 第 44b 页 WYG0129-0308b.png
死而朔月及荐新于西室又以东室生居者为下室是
也亦当有二室为妾居礼云庶人无侧室则士有侧矣
庶人夫妇共一寝诗妇人谓角枕锦衾予美亡此谁与
独旦是也外亦有群室为妾居所谓及月辰夫出群室
是也盖天子数皆十二除后之外三夫人九嫔亦十二
通世妇御妻则一百二十诸侯一夫人二国往媵各有
侄娣一娶九女春秋傅齐侯三夫人内嬖六人是也通
世妇妻妾言亦应九十人大夫娶一正室一侧室各有
也亦当有二室为妾居礼云庶人无侧室则士有侧矣
庶人夫妇共一寝诗妇人谓角枕锦衾予美亡此谁与
独旦是也外亦有群室为妾居所谓及月辰夫出群室
是也盖天子数皆十二除后之外三夫人九嫔亦十二
通世妇御妻则一百二十诸侯一夫人二国往媵各有
侄娣一娶九女春秋傅齐侯三夫人内嬖六人是也通
世妇妻妾言亦应九十人大夫娶一正室一侧室各有
卷一 第 45a 页 WYG0129-0308c.png
娣侄故礼大夫不名侄娣通妻妾言亦应六十人士则
一妻二妾故曰士不名长妾庶人则一妻一妾傅谓天
子诸侯一娶九女大夫功成受封得备八妾者重国家
广胤嗣也卿大夫一妻二妾者尊贤重继嗣也不备媵
娣何北面之势不足尽人骨肉之亲士一妻一妾何下
卿大夫也皆意说也王后进御之义自下而上象月初
生渐进至盛郑氏曰凡群妃御见之法月与后妃其象
也卑者宜先尊者宜后女御八十一人当九夕世妇二
一妻二妾故曰士不名长妾庶人则一妻一妾傅谓天
子诸侯一娶九女大夫功成受封得备八妾者重国家
广胤嗣也卿大夫一妻二妾者尊贤重继嗣也不备媵
娣何北面之势不足尽人骨肉之亲士一妻一妾何下
卿大夫也皆意说也王后进御之义自下而上象月初
生渐进至盛郑氏曰凡群妃御见之法月与后妃其象
也卑者宜先尊者宜后女御八十一人当九夕世妇二
卷一 第 45b 页 WYG0129-0308d.png
十七人当三夕九嫔九人当一夕三夫人当一夕后当
一夕率五日而遍云自望后反之孔子云日者天之明
月者地之理阴契制故月上属为天使妇从夫放日纪
疏孔子云乃孝经援神契文日者天之明本合在天月
者地之理本合在地今以阳尊而阴卑月乃为天契制
所使故云阴契制上属为天使是以月上属于天随日
而行云又曰五日一御诸侯也诸侯娶九女侄娣两两
而御则三日也次两媵则四日也夫日专夜则五日也
一夕率五日而遍云自望后反之孔子云日者天之明
月者地之理阴契制故月上属为天使妇从夫放日纪
疏孔子云乃孝经援神契文日者天之明本合在天月
者地之理本合在地今以阳尊而阴卑月乃为天契制
所使故云阴契制上属为天使是以月上属于天随日
而行云又曰五日一御诸侯也诸侯娶九女侄娣两两
而御则三日也次两媵则四日也夫日专夜则五日也
卷一 第 46a 页 WYG0129-0309a.png
先儒谓孤卿大夫以下有妾者二妾共一夕其一妾者
但不如妻得专夕而已书大传古者后夫人将侍君前
息烛后举烛至于房中释朝服袭燕服然后入御于君
鸡鸣太师奏鸡鸣于陛下然后夫人鸣佩玉于房中告
去也然后广门击柝告辟也(启门/也)然后少师奏质明于
陛下然后夫人入廷立君出庙
但不如妻得专夕而已书大传古者后夫人将侍君前
息烛后举烛至于房中释朝服袭燕服然后入御于君
鸡鸣太师奏鸡鸣于陛下然后夫人鸣佩玉于房中告
去也然后广门击柝告辟也(启门/也)然后少师奏质明于
陛下然后夫人入廷立君出庙
卷一 第 47a 页 WYG0129-0309c.png
卷一 第 47b 页 WYG0129-0309d.png
国语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考工记曰内有九
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则九室在应门外君
日视治朝在路寝门外退适路寝听政卿退适九室听
政也燕朝外朝非常诸侯亦三朝但无明堂为差耳应
门庙门皆有屏天子外屏诸侯内屏大夫以帘士以帷
郑氏曰屏今罘罳也刻之以云气虫兽如今阙上为之
矣按罘罳上皆以罔即网户也以木为方目如罗网状
故可以为屏又可为门扉甘露之变出殿北门裂断罘
卷一 第 48a 页 WYG0129-0310a.png
罳而去汉志曰东阙罘罳灾是也释名罘复也罳思也
言臣将请事于此复思也非天文志屏四星在端门之
外近右执法所以壅蔽帝庭屏取法于此鲁语曰公父
文伯之母如季氏康子在其朝与之言弗应从之及寝
门弗应而入康子辞于朝而入见(辞其家臣/入见敬姜)曰肥也不
得閒命无乃罪乎曰子弗闻乎天子诸侯合民事于外
朝合神事于内朝(神事祭/祀也)自卿以下合官职于外朝(外/朝)
(君之/公朝)合家事于内朝(内朝家/之私朝)寝门之内妇人治其业焉
言臣将请事于此复思也非天文志屏四星在端门之
外近右执法所以壅蔽帝庭屏取法于此鲁语曰公父
文伯之母如季氏康子在其朝与之言弗应从之及寝
门弗应而入康子辞于朝而入见(辞其家臣/入见敬姜)曰肥也不
得閒命无乃罪乎曰子弗闻乎天子诸侯合民事于外
朝合神事于内朝(神事祭/祀也)自卿以下合官职于外朝(外/朝)
(君之/公朝)合家事于内朝(内朝家/之私朝)寝门之内妇人治其业焉
卷一 第 48b 页 WYG0129-0310b.png
上下同之夫外朝子将业君之官职焉内朝子将佐季氏
之政焉皆非吾所敢言也春秋传郑伯有耆酒为窟室而
夜饮酒击钟焉朝至未已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
壑谷则卿大夫之二寝其外寝听政不居在寝门外矣左
传晋灵公使锄麑贼赵盾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
坐而假寐公羊以为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者入其
闺门则无人闺焉者上其堂则无人焉俯而窥其户方食
鱼飧则是以寝门为闺门与敬姜妇人治其业之言合
之政焉皆非吾所敢言也春秋传郑伯有耆酒为窟室而
夜饮酒击钟焉朝至未已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
壑谷则卿大夫之二寝其外寝听政不居在寝门外矣左
传晋灵公使锄麑贼赵盾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
坐而假寐公羊以为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者入其
闺门则无人闺焉者上其堂则无人焉俯而窥其户方食
鱼飧则是以寝门为闺门与敬姜妇人治其业之言合
卷一 第 49a 页 WYG0129-0310c.png
卷一 第 49b 页 WYG0129-0310d.png
易传大初篇曰天子旦入东学昼入南学暮入西学在
中央曰大学天子之所自学也贾谊曰学者所学之宫
也学礼曰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仁则亲疏有序而恩相
及矣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则长幼有差而民不诬矣
帝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则贤(一作/圣)智在位而功不遗矣
帝入北学上贵而尊爵则贵贱有等而下不踰矣帝入
大学承师问道退习而考于太傅太傅罚其不则而匡
(一作/达)其不及则德智长而理(一作/治)道得矣此五学者既
卷一 第 50a 页 WYG0129-0311a.png
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辑于下矣盖有虞氏上庠下庠
夏后氏东序西序商人右学左学周兼三代家有塾党
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庶人家无熟则中里共一校室有
塾之意春秋传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是也而国学
则又兼之左近北为东序即东学也左近南以其无房
室亦名东序祀先老于此即南学也右近北为上庠即
北学也右近南为瞽宗即西学也所谓凡有道德者使
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祀于瞽宗是也中为大学为视学
夏后氏东序西序商人右学左学周兼三代家有塾党
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庶人家无熟则中里共一校室有
塾之意春秋传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是也而国学
则又兼之左近北为东序即东学也左近南以其无房
室亦名东序祀先老于此即南学也右近北为上庠即
北学也右近南为瞽宗即西学也所谓凡有道德者使
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祀于瞽宗是也中为大学为视学
卷一 第 50b 页 WYG0129-0311b.png
乞言之所文王世子反登歌清庙既歌而语以成之也
总名曰成均以成天子至庶人也亦曰大学又曰辟雍
诗于乐辟雍镐京辟雍庄子文王有辟雍之乐武王周
公作武盖本文王礼法之乐周有天下遂以为乐名以
乐可以告人也礼法而雍和则德成矣所谓成于乐也
犹夔典乐教胄子意非水旋丘如璧也岂因灵台灵沼
附会为之说欤诸侯学制亦同五室但以其贡士于天
子而在国外不同在鲁则谓之泮宫以泗水县泮水出
总名曰成均以成天子至庶人也亦曰大学又曰辟雍
诗于乐辟雍镐京辟雍庄子文王有辟雍之乐武王周
公作武盖本文王礼法之乐周有天下遂以为乐名以
乐可以告人也礼法而雍和则德成矣所谓成于乐也
犹夔典乐教胄子意非水旋丘如璧也岂因灵台灵沼
附会为之说欤诸侯学制亦同五室但以其贡士于天
子而在国外不同在鲁则谓之泮宫以泗水县泮水出
卷一 第 51a 页 WYG0129-0311c.png
焉作宫于上曰泮宫犹楚渚宫意诗思乐泮水集于泮
林亦非半于天子也王制作頖宫郑氏曰頖之为言班
也所以班政教也又因泮而附会頖云
天子诸侯公卿大夫庶人入学不同
书大传曰大夫七十而致事老其乡里大夫为父师士
为少师(亦为里/庶尹也)耰锄已藏祈乐已入(祈乐当/为新谷)岁事已毕
馀子皆入学年十五始入小学见小节践小义焉年十
八始入大学见大节践大义焉距冬月至四十五日始
林亦非半于天子也王制作頖宫郑氏曰頖之为言班
也所以班政教也又因泮而附会頖云
天子诸侯公卿大夫庶人入学不同
书大传曰大夫七十而致事老其乡里大夫为父师士
为少师(亦为里/庶尹也)耰锄已藏祈乐已入(祈乐当/为新谷)岁事已毕
馀子皆入学年十五始入小学见小节践小义焉年十
八始入大学见大节践大义焉距冬月至四十五日始
卷一 第 51b 页 WYG0129-0311d.png
出学传农事上老平明坐于右塾庶老坐于左塾馀子
毕出然皆归归夕亦如之馀子皆入父之齿随行兄之
齿雁行朋友不相踰轻任并重任分颁白不提携出入
皆如之又曰古之帝王必立大学小学使公卿之太子
大夫元士之适子十有三年始入小学见小节践小义
焉二十入大学见大节焉践大义焉故入小学见父
子之道长幼之序入大学知君臣之义上下之位故小
师取小学之贤者登之大学大师取大学之贤者登之
毕出然皆归归夕亦如之馀子皆入父之齿随行兄之
齿雁行朋友不相踰轻任并重任分颁白不提携出入
皆如之又曰古之帝王必立大学小学使公卿之太子
大夫元士之适子十有三年始入小学见小节践小义
焉二十入大学见大节焉践大义焉故入小学见父
子之道长幼之序入大学知君臣之义上下之位故小
师取小学之贤者登之大学大师取大学之贤者登之
卷一 第 52a 页 WYG0129-0312a.png
天子以为左右故为君则君为臣则臣为父则父为子
则子周礼师氏掌以美诏王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
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
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
行以事师长掌国中得(故书/为德)失之事以教国子弟凡国之
贵游子弟学焉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
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
书六曰九数乃教之六仪一曰祭祀之容二曰宾客之
则子周礼师氏掌以美诏王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
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
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
行以事师长掌国中得(故书/为德)失之事以教国子弟凡国之
贵游子弟学焉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
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
书六曰九数乃教之六仪一曰祭祀之容二曰宾客之
卷一 第 52b 页 WYG0129-0312b.png
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之容六曰
车马之容按庶民八岁学小学十五学大学皆在校室
其有秀者移于乡学乡学之秀者移于庠则乡学在外
为序在中为庠有二也故曰党有庠术有序术都邑达
野道也淮南子曰室堂庭门巷术野是也大传十八入
大学指此故下云上老坐右塾庶老坐左塾汉志学于
庠序总言也以乡学视校室则乡又为大矣庠之秀者
移于国学学于小学即诸侯之学也以对天子故云小
车马之容按庶民八岁学小学十五学大学皆在校室
其有秀者移于乡学乡学之秀者移于庠则乡学在外
为序在中为庠有二也故曰党有庠术有序术都邑达
野道也淮南子曰室堂庭门巷术野是也大传十八入
大学指此故下云上老坐右塾庶老坐左塾汉志学于
庠序总言也以乡学视校室则乡又为大矣庠之秀者
移于国学学于小学即诸侯之学也以对天子故云小
卷一 第 53a 页 WYG0129-0312c.png
二十入此学九年诸侯岁贡小学之秀者于天子学于
大学则三十年矣又学九年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
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故四十始仕畿内庶民亦
十八入乡庠三年大比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
教外舍九年记谓国之俊选皆造焉是也司徒论选士
之秀而升之学曰俊士亦三十入大学也但选士外而
俊士内后世外舍内舍上舍亦有据也公卿大夫元士
之适子则各家立塾内则言十年出就外传居宿于外
大学则三十年矣又学九年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
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故四十始仕畿内庶民亦
十八入乡庠三年大比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
教外舍九年记谓国之俊选皆造焉是也司徒论选士
之秀而升之学曰俊士亦三十入大学也但选士外而
俊士内后世外舍内舍上舍亦有据也公卿大夫元士
之适子则各家立塾内则言十年出就外传居宿于外
卷一 第 53b 页 WYG0129-0312d.png
指此大传十三入小学谓入师保所掌虎门外小学同
天子学也二十入大学庶子教之所谓职诸侯卿大夫
之庶子之倅凡国之政事国子存游倅使之修德学道
春合诸学秋合诸射以考其艺而进退之但在外舍犹
选士耳所谓升于司徒不征于乡也天子之子则大戴
礼谓古者八岁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
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又不待二十年矣以虎门
左师保所掌为小学别无馀学所谓升于学不征于司
天子学也二十入大学庶子教之所谓职诸侯卿大夫
之庶子之倅凡国之政事国子存游倅使之修德学道
春合诸学秋合诸射以考其艺而进退之但在外舍犹
选士耳所谓升于司徒不征于乡也天子之子则大戴
礼谓古者八岁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
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又不待二十年矣以虎门
左师保所掌为小学别无馀学所谓升于学不征于司
卷一 第 54a 页 WYG0129-0313a.png
徒也贾谊论成王在襁褓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
太公为太师又置少保少傅少师及太子少长知好色
则入于学(即上文学礼/帝入五学)及太子既冠成人免于保傅之
严则有司过之史有亏膳之宰正与此合则其言有本矣
释菜释币饮至释奠不同
昏礼若舅姑既没则妇入三月乃奠菜席于庙奥东西
右几席于北方南面祝盥妇盥于门外妇执笲菜祝帅
妇以入祝告称妇之姓曰某氏来妇敢奠嘉菜于皇舅
太公为太师又置少保少傅少师及太子少长知好色
则入于学(即上文学礼/帝入五学)及太子既冠成人免于保傅之
严则有司过之史有亏膳之宰正与此合则其言有本矣
释菜释币饮至释奠不同
昏礼若舅姑既没则妇入三月乃奠菜席于庙奥东西
右几席于北方南面祝盥妇盥于门外妇执笲菜祝帅
妇以入祝告称妇之姓曰某氏来妇敢奠嘉菜于皇舅
卷一 第 54b 页 WYG0129-0313b.png
某子妇拜扱地坐奠菜于几东席上还又拜如初妇降
堂取笲菜入祝曰某氏来妇敢告于皇姑某氏奠菜于
席如初礼妇出祝阖牖户老醴妇于房中南面凡弟子
释菜于先圣先师礼准此但无见姑一节文王世子所
谓然后释菜不舞不授器乃退傧于东序一献无介语
可也盖傧弟子犹老之醴妇也象生者执贽见故无酒
馔而所见者醴之而已聘礼宾朝服释币于祢有司筵
几于堂中祝先入主人从入在右再拜祝告又冉拜释
堂取笲菜入祝曰某氏来妇敢告于皇姑某氏奠菜于
席如初礼妇出祝阖牖户老醴妇于房中南面凡弟子
释菜于先圣先师礼准此但无见姑一节文王世子所
谓然后释菜不舞不授器乃退傧于东序一献无介语
可也盖傧弟子犹老之醴妇也象生者执贽见故无酒
馔而所见者醴之而已聘礼宾朝服释币于祢有司筵
几于堂中祝先入主人从入在右再拜祝告又冉拜释
卷一 第 55a 页 WYG0129-0313c.png
币制玄纁束奠于几下出主人立于户东祝立于牖西
又入取币降卷币实于笲埋于西阶东又释币于行遂
受命上介释币亦如之及归释币于门乃至于祢筵几
于室荐脯醢觞酒陈席于阼荐脯醢三献一人举嚼献
从者行酬乃出上介至亦如之则释币无脯醢酒而告
至始有之若诸侯出则告于祖奠于祢命祝史告于社
稷宗庙山川凡告用牲币反亦如之则奠谓释奠也凡
释奠大则用牲币小则荐馔酌奠而已犹丧礼朝夕奠
又入取币降卷币实于笲埋于西阶东又释币于行遂
受命上介释币亦如之及归释币于门乃至于祢筵几
于室荐脯醢觞酒陈席于阼荐脯醢三献一人举嚼献
从者行酬乃出上介至亦如之则释币无脯醢酒而告
至始有之若诸侯出则告于祖奠于祢命祝史告于社
稷宗庙山川凡告用牲币反亦如之则奠谓释奠也凡
释奠大则用牲币小则荐馔酌奠而已犹丧礼朝夕奠
卷一 第 55b 页 WYG0129-0313d.png
止脯醢酒醴而已朔月奠则加特豚鱼腊三鼎
三礼图卷一
三礼图卷一